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中医名词词典》-五行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67 次浏览 • 2017-01-04 20:22 • 来自相关话题

五行 火不生土 火指肾阳,即命门火;土即脾胃。当肾阳虚弱,命门火不足,脾胃得不到这种阳气的温煦,影响胃气腐熟水谷和脾气运化营养精微,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肾脾阳虚的综合病症,均属火不生土。临床表现为腰酸膝冷,畏寒,饮食不化, ...查看全部
五行

火不生土
火指肾阳,即命门火;土即脾胃。当肾阳虚弱,命门火不足,脾胃得不到这种阳气的温煦,影响胃气腐熟水谷和脾气运化营养精微,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肾脾阳虚的综合病症,均属火不生土。临床表现为腰酸膝冷,畏寒,饮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肿或天亮前腹泻等。
火盛刑金(火旺刑金)
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火指心火或热邪,心火炽盛可藉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会伤害于肺,引起热咳或“痰热阻肺”,病情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呼及急促,鼻翼煽动,甚则咳血,咯血等症状,又称“火热迫肺”。
火性炎上
用火焰上燃的现象比喻火邪致病的病变向上的特点。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外邪阳热,主升主散,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虚火多由精血亏耗,阴虚阳亢而起,症见烦燥、咽痛、声嘶、齿龈出血,耳鸣等。均属火性炎上的病变。
节气
是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故一个节气又称为“三候”。节气表示四季气候变更的每一阶段。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按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金寒水冷
指肺肾虚寒。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当肺气虚而累及肾,或肾阳虚而影响肺,都会出现肺肾虚寒的综合病症。临床表现有咳嗽、吐痰稀白、气喘、畏寒、腰膝冷、水肿等。
金气肃降
用以说明肺的生理特点。金代表肺,肺主气的活动,肺气宣清而下降,气化活动就顺利,三焦水道也能通调;反之,若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就会使气上逆,发生咳嗽,气喘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亢害承制
见《素问、六征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亢,即亢盛。承,作抵御解。制,即压抑或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另一面。若有生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必须抵御这种亢盛之气,令其节制,方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生发。例如实热内结的病,因内热炽盛,损耗津液而便秘,又会火气上冲而谚语,治疗就须用承气汤苦寒泻下,才能抵御这种亢盛的热邪。
母病及子
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母病累子而称。例如木生火,肝木为母,心火为子,当肝阳上亢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使心火亢盛而致病。
母气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气。如木生火,则木为火的母气。
木火刑金
木火,指“肝火”;金指肺。肝火过旺,可以耗伤肺金,引起肺病的加重,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
木克土
五行中,五种相克关系之一。按五行学说的观点,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于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其义与“肝气犯脾”,“肝气犯胃”类同。
木喜条达
木是肝的代词,条达即调和畅达。用树木生发的现象比喻肝的生理特点。肝主疏泄,一方面疏泄胆汁,帮助脾胃消化;另一方面,肝胆又有升发透泄的作用,使全身气机舒畅。因此,肝气的特点是喜调和畅达,既不能过亢,又不能抑郁。
木郁化风
五行归类中,肝主风,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导致肝血亏损,或素体血亏而出现肝风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
木郁化火
五行归类中,肝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面赤、呕血,咳血,甚或发狂等。
三伏
指初伏,中伏,末伏而言。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指末伏。即以初伏、二伏、三伏为序。
胜复
胜复,是指“五运六气”在一年之中的相胜相制,先胜后复的相互关系。胜即“胜气”,复即“复气”。胜是主动的,有强胜的意思;复是被动的,有报复的意思。胜复之气,即一年中之上半年若有太过的胜气,下半年当有与之相反的复气。如上半年热气偏盛,下半年当有寒气以报复之。又如木运不及,金气胜木,木郁而生火,火能克金,称为复。胜复的一般规律是,凡先有胜,后必有所报复,以报其胜。胜复之气并非每年都有。
胜气
胜复之气在时序上被认为是有规律的,上半年如果发生了超常的气候叫做胜气。参见“胜复”条。
十二时
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相当于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一时,丑时相当于一至三时.其余按十二时辰序类推。此外,又有把子时称为“夜半”或“午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已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昳(音跌)”;申时称“晡时”,或称为“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等(《左氏传》昭公五年注)。这些命名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关,且较符合黄河流域地区昼夜推移的特点。
时令
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指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的政令。
水不涵木
涵,滋润之意。肾属水,肝属木。当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则肝阴不足,虚风内动,故称。临床表现有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水火不济
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或因心火妄动,下伤肾阴,便失去这种协调,出现心烦,失眠,遗精等症,就是这种病变。参阅“心肾不交”条。
水亏火旺
水指肾水,火指心火。肾水不足而致水不济火,使心火独旺,出现心烦、失眠或睡卧不宁的证候。指肾阴,肾阳的失调。水即肾水,火即命门火。肾水亏损,命门火偏亢,出现性欲亢进,遗精等症。
水性流下
用水往下流的现象比喻水湿邪气致病的病变向下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或下肢浮肿等。
四时
即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季的第三个月(农历六月),又称为“长夏”。
所不胜
胜,与克通。在五行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所不胜。如土被木所克,则木为土所不胜。
所胜
胜,与克通。在五行相克关系中,“我克”者为所胜。如“木克土”,又称土为木所胜。
土不制水
土指脾土,水指水湿,即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湿浊停滞,出现多吐稀白痰,小便小利、大便溏泄或水肿等病症。
土生万物
脾胃属土,用自然界万物滋生于大地的现象,比喻脾胃为营养化生之源的生理特点。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脾主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生长和机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土喜温燥
用以说明脾的生理特点。土代表脾,在水液代谢的生理活动中,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气温燥,则运化功能健旺,吸收正常。若过多受纳生冷食物,就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运化;反之,脾虚不运又会形成湿浊内停,发生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病症。
五常
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的正常运动。《伤寒论》序:「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五声
指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而发出的呼、笑、歌、哭、呻(呻吟)等五类声音,是脏象学说按五行的观点把人的发声活动进行的归类。即肝主呼,心生笑,脾主歌,肺主哭,肾主呻。这种归类,带有牵强附会之处,现已少用。
五胜
是一种用五脏之气相胜作为治疗的方法和原理,例如肺(在五行属“金”)的病症,用调补脾胃(在五行属“土”)的方法治疗,所谓“培土生金”。指五行相克。
五行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用以总结临床经验。基本内容:以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征。如肝、筋、目属木;心、脉、舌属火;脾、肉、口属土;肺、皮毛、鼻属金;肾、骨、耳属水等。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资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但脾能资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剋木)等等,以此来说明脏腑间有着彼此维系,彼此协调生理活动的关系。以乘侮关系阐述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如肝病犯脾,是木乘土,治疗应採取抑木扶土法;治疗肺气虚弱,採用健脾补肺,叫培土生金法。由此可见,五行学说贯串于医学的各个方面,并包含着古人的一些宝贵临床经验,也是中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它强调事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观点。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个学说以五行通套一切事物,如果完全按照生剋乘侮解释事物的变化发展,就会失之笼统。故后世在医学实验过程中也逐渐有所摆脱。今天,在实践中要取其有益的临床经验,抛弃其不合理之一面。
五音
古乐中的角、征、宫、商、羽五个音阶。五行学说用五音配五脏。从病人发音的高亢、低沉、重浊等推测五脏的病变。即肝音角、心音征、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因其过于牵强附会,现已不用。
五运六气
简称“运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但其中不少是牵强附会之说,现已少用。
相乘
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约制的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却了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木气偏亢,而金又不能对木加以正常克制时,太过的木便去乘土,出现肝木亢盛和脾土虚弱的病症。五行学说中相乘属病理变化的范围。
相克
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把它与反常的“相乘”混同,例如:病理上的木乘土,已通称为“木克土”。
相生
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五行学说借相生的关系来说朗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侮
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是事物间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例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出现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五行学说中相侮属病理变化的范围。
制化
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举木为例: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通过这种调节,使木不能过度克土。其余类推。
子盗母气
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子病累母而称。多用于阐述五脏虚损性疾病互相影响的病理。例如土生金,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当肺气虚弱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影响脾气运化的功能。
子气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我生”者为子气。如火为木所生,则火为木的子气。
晬时
晬时,即一周时。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

《中医名词词典》-阴阳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94 次浏览 • 2017-01-04 20:10 • 来自相关话题

阴阳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 ...查看全部
阴阳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阳化气,阴成形
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阳气
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即阳亢。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阳杀阴藏
杀即收束或消灭。阳气收束,则阴气也潜藏,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
阳生阴长
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
阳生于阴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因此说,阳气是由阴精化生出来的。
阳胜则阴病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热过盛或虚火妄动都会使阴液耗损,这些都属阳气胜而阴不足的病证。
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与“阳虚阴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肿、腰酸、膝冷等肾阳虚的证侯,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烦燥、咽干喉痛、齿龈出血、小便短赤等肾阴虚的证候,这就叫阳损及阴。
阳中之阳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则胃阳(胃气)在这种意义上称阳中之阳。在阴阳属性依不同的关系而相对变化时,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于阳者。如心在五脏的相对位置因居于上,故属阳;心主火,心气通于夏,也属阳。因此,在分辨五脏间的位置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时,心为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胃属阳,胃阴则为阳中之阴。指某一事物两种属性中,前一种属阳,后一种属阴。如肺位置在上,属阳,肺气主降,属阴。故称阳中之阴。参阅“阳中之阳”条。
阴不抱阳
指由于阴的病变,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出现病理上的“阴虚阳亢”或“阴盛格阳”的病理现象。
阴平阳秘
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气
与“阳气”相对。泛指它们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阴气指物质;就脏腑机能来说,则五脏之气为阴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营气为阴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余可类推。
阴生于阳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的生化,必须赖于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因此说,阴精是通过阳气的活动而摄取和产生的。
阴胜则阳病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阴寒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这些都是阴寒胜而影响阳气的病证。
阴损及阳
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盗汗、遗精、咯血等阴亏证候,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气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阳虚证候,这就叫阴损及阳。
阴阳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生理方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鑑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临床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
阴阳乖戾
乖戾即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阴阳互根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的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表示人体生理范围内的变化。
阴阳离决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胜复
胜即胜利或亢盛,复即报复或反复。阴阳的变化,阴盛阳衰,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阴胜阳复,阳胜阴复是这种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们都影响着变化过程的转归。前人用这个道理解释一些气候变化和临床病理。气候方面:如某年湿气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的复气,出现干旱的气候。气候的胜复也会影响人们发病的情况,尤与季节性流行病有关。病理方面:邪正相争的过程也会出现胜复的现象,如《伤寒论》厥阴病所说的阴阳胜复,阴指寒邪,阳指正气,阴阳胜复表示邪正相争。如:厥阴病下痢、四肢厥冷属虚塞证、正气来复时则见身热,而下痢、肢厥俱除;邪胜则体温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现。这种情况的交替出现,也称为阴阳胜复。
阴阳消长
消长,说朗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若一方的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一方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太过,产生了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动的变化。这种关系较多于说朗病理变化,如“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
阴阳转化
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等。
阴阳自和
语出《伤寒论》。指在病理上的阴阳失调趋向相对平衡的建立,表示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如:恢复期的热退而脉和缓,口津充足,食欲渐佳,二便通调等。
阴中之阳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胸部属阴中之阳。指某一事物的两种性中,前一种属阴,后一种属阳。如肝位于腹内,属阴;肝气主气,性疏泄,属阳。故称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腹部属阴中之阴。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阴者。如肾位置在下,属阴;肾为水脏,主藏精,也属阴。故称阴中之阴。
至阴
至,即到。至阴,即到达阴的意思。如太阴为三阴之始,故太阴又可称为至阴。太阴属脾,至阴常作脾的代词。《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至,作最或极解。至阴,即属阴之最甚者。《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穴名,足太阴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甲根外侧角外一分许。
重阳
两种属阳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日中(正午),白昼为阳,日中为阳中之阳,故称重阳。身热,脉洪大,症脉都是阳盛,称为重阳,说明阳热之盛。把自然气候与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夏季属阳,暑为阳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称为重阳。
重阳必阴
疾病的性质原属阳气偏胜,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阴的现象或向看阴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热极生寒”就是阳热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寒性症状。夏日中暑为重阳,但由于暑热不但伤津液,还会使阳气耗散,正气不足而出现虚脱。这些病理上的转变也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重阴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夜半、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称重阴。身冷,脉微欲绝、症脉都是阴盛,称为重阴,说明阴寒之盛。把自然气候和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冬季属阴,寒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称为重阴。
重阴必阳
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寒极生热”就是阴寒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热性症状。冬季感寒邪为重阴,病本属感冒风寒,但寒邪化热入里,会转化为热病。这些病理上的转变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中医妙语122句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06 次浏览 • 2017-01-03 10:42 • 来自相关话题

中医妙语122句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 ...查看全部
中医妙语122句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名医珍言录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73 次浏览 • 2017-01-03 10:36 • 来自相关话题

治病必先辨证,辨证须辨兼证。(清·费绳甫《孟河费绳甫医案》伤寒)。 辨证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确定治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因而治病必先辨证,但辨证时除了辨主证外,还必须顾及兼证。因临床中常有兼证不除而影响主证的治愈,故辨证时要分清主 ...查看全部

治病必先辨证,辨证须辨兼证。(清·费绳甫《孟河费绳甫医案》伤寒)。
辨证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确定治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因而治病必先辨证,但辨证时除了辨主证外,还必须顾及兼证。因临床中常有兼证不除而影响主证的治愈,故辨证时要分清主次,然后据主次缓急治之,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气不足便是寒.气有余便是火。(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气不足系阳气虚衰,故有“阳虚则外寒”之说。阳气不足亦能产生内寒,以气虚不能温煦脏腑,致脏腑功能减弱,常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尿清便溏,舌质淡,脉沉迟或细弱等象,治宜分清内外而予益气温阳。
气有余便是火,常由七情过极,气郁化火所致,其表现常有目赤肿痛(肝火、胆火),烦躁失眠(心火),嘈杂易饥(胃火)等证,治宜辨明脏腑而予以清火泄热。
气为血所郁则痛,血为气所蒸则化为脓。(清·唐容川《血证论·便脓》)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瘀血停滞则阻气行而致气滞,如是则气不运血,反被血郁,而凝结为痛。血郁为气所蒸,则血腐为脓。从气血运行的关系,说
明治疗血证必须调气,使气不为血之病;治气亦须调血者,如是方能气血调和,病无所生。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清·王士雄《温热经纬》卷四·湿热证)
此语是说明湿热证之所以有湿偏重和热偏重的病机。因脾胃同居中土,一里一表,一阴一阳,湿热之邪侵袭人体亦多在中土,然后随着人体素质之异而变化。若中阳旺者受之则从热化,多出现阳明实证。若中阳虚者受之,则从湿化,多出现太阴虚证。
酸主乎火,软主乎湿。(明·秦昌遇《病因脉证》卷三·痠软论)
此言辨痿症之要点。痿症虽有五,但从病因来说,不外以痠感为主的热
痿和以软感为主的湿痿。但痠软之症又多责之于阳明,认为“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不管外感风湿、湿温,还是内伤痰饮、湿火,又均与阳明有关。故《索问·痿论》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
颈项胀是风,舌根强属痰。(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中风)
此乃风痰相合而致中风之证。风痰入络脑后胀痛,风痰阻于舌根,则语言蹇涩,甚则舌瘖不语。此多因厥阴肝经为风痰痹阻所致。其证尚属病位浅,病情轻,中经络之证,投以羚羊角、钧藤、防风、羌活、制僵蚕,川芎,桔梗、桑叶、远志、薄荷、生甘草等熄风化痰。谨防复中。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肺而唾腥,卫虚则
寒入脾而吐廷沫。(清·程杏轩《医述》卷六引程扶生语)
此语旨在指出咳嗽两种类型的鉴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虚
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卫气虚弱,卫表失固,卫阳因而不足则外寒而栗,寒邪伤脾,脾运失司,聚湿生痰,故咳痰色白,量多质稀或吐涎沫。营阴虚弱,易使肺阴不足,肺失滋润,故痰少质粘,色黄面稠,甚或兼有腥味。
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清·程杏轩《医述》卷十引娄全善语)
此系辨卫气虚与营血虚的主证。卫气属阳行于脉外,具有卫外固表功能,
故卫气虚则卫表失固,腠理疏而津液易于外泄故多汗。营血属阴,内有津液,营血虚津液亦因之而不足。津液乏源故无汗。明乎此,则知卫虚之多汗,当以补气固表为主,方如玉屏风散;营血虚之无汗,当养血生津以滋其化源。
胃为卫之本,脾乃营之源。(金·李东垣《脾胃论》)
此语指出脾胃乃营卫生成之本源(两句为互文)。正如《素问·痹沧》说:“营者,永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营、卫之气的生成除有自然之清气参与其间外,主要则来源于中焦脾胃的水谷之气。故临证治疗营虚卫弱的病证,当着眼于健脾运胃。
营阴虚则风阳易逆,脾胃弱则肝木易横。(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故营阴亏虚,则易引起肝阳上亢,甚则化火动
风,出现眩晕、肢麻抽搐等症,故曰“营阴虚则风阳易逆”。临证治疗当滋养营阴为主。
脾胃在五行属土,肝在五行属木。在生理上,木能疏土,以保持脾胃功
能的正常。在病理时,木能乘土。若脾胃虚弱,则肝木易于乘犯,称为“土虚木乘”,可见头晕、胁痛,纳呆脘胀,频频噯气,腹痛便溏等症,故曰:“脾胃弱则肝木易横”。治疗当取培土抑木之法。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清·程杏轩《医
述》卷九·小便)
此语示人可从小便的通与涩,来预测病情的轻与重。《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若病气重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司,则小便涩而不通;人体中代谢产物,不能随小便外泄;病气轻膀胱气化功能亦因之而渐趋正常,则小便亦渐通,病气可随尿而出。此对湿热蕴于下焦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实秘者,秘物也,虚秘者,秘气也。(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引张洁古语)
便秘一证,其因甚多,但治疗时首当辨明虚实。实秘者,大便燥结,滞
留肠腑,腹部胀满拒按,此为邪之有余,治当通导大便,攻下积滞。虚秘者,大便未必干结,而由气血阴阳虚弱所致,此处言虚秘者乃因气虚无力推动所致。治当补中益气,气足则便自通。故有用补中益气汤者,亦有重用白术一味30-60克治愈便秘者。
热在上焦,咽干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明·李据梃《医学入门)卷四·积热)
此为辨热在三焦的主证。积热的部位不同,临床证候亦各异。热积上焦,则咽干口燥而臭,甚则舌糜唇疮;热积中焦,则胸满干呕作渴;热积下焦,则
大便秘结不通,小便黄赤,灼热疼痛。以上三焦热证,证候不同,治法亦异。如上焦热用黄芩汤,中焦热用调胃承气汤,下焦热用八正散,若三焦俱热用三黄汤加减进治。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清·王孟英《王氏医案绎注》卷二张氏妇案)
脉与证,同是疾病反映于外的现象。然诊察脉象应注意胃气之多寡有无,实是医生诊候疾病顺逆、进退、轻重的要诀。若脉病失去柔和之态,患者虽无明显症状,但病情多危重;若患者症状虽明显,但脉有胃气,按之柔和,应指
有力,则病情多较轻,验之于临床,确有实用价值。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在里,一身不痛。(明·汪昂《医方集解》利湿剂·茵陈蒿汤)
湿在表、在里均有身黄,其鉴别方法常以一身尽痛与一身不痛为辨证要点。湿邪在表,卫气不畅,故一身尽痛,湿邪久羁不解,郁而化热,则可发黄
,正如《金匮要略》所说“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治以麻黄加术汤。若湿热在里,困遏脾阳,熏蒸肝胆则为黄疸,不见身痛,而见皮肤、巩膜、小便色黄,苔黄腻脉滑数等。治当清热化湿,方以茵陈蒿汤加减。
淡白舌苔亦有热证,黄厚满苔亦有寒证,舌绛无津亦有痰证,当以脉证便溺参勘。(清·陆定圃《冷庐医话》卷四引《重庆堂随笔》语)
此语源于《重庆堂随笔》,意指辨舌之法,当参合脉证便溺,细心审察,方能辨清真伪。淡白舌苔多见于表证、寒证,但若热证见此苔者,其脉必数,
大便多秘结或溏而秽臭,小便短少,黄厚满苔多见于里热食滞,但亦有寒证见此苔者,其脉多迟,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热入营阴而见舌绛无津,但痰证亦有舌绛无津者,其脉必细数,大便多秘结,小便多短赤,临床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去伪存真。舌苔虽可凭,亦未可全凭。
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气盛而息粗。(明·泰景明《病因脉治》卷二·喘症论)
喘症的辨证先分寒热,分寒热,虚实亦往往在其中。寒喘多因正虚邪实,发作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尤甚,治当温肺化痰,益肾降
气。热喘多因痰热壅肺,肺失清肃所致,发作时气粗息涌,痰鸣如吼,痰黄粘稠;治当清肺泄热,化痰平喘。
凡小便,人但见其黄,便谓是火,不知人逢劳倦,小水亦黄。(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引张景岳语)
小便色黄的原因很多,不可一见小便色黄使谓是火。辛劳过度亦能使小便色黄,此外焦思多虑,泻利失水,酒色伤阴等均可导致小便色黄。若因火致小便色黄者,常兼见尿急,尿痛、尿道灼热等下焦湿热证候。
无脉之候,所因不一,久病无脉,气绝者死;暴病无脉,气郁者可活。(日本·丹波元简《脉学辑要》卷上总论)
病证无脉并非全多主死,首先应分病之久暴。久病而见无脉,多因脏腑
衰败,胃气渐无,气血衰微,致脉道空虚,故预后凶险;苦暴病而见无脉,或因气郁血瘀,或因寒闭痰阻,使经脉不行,故预后较好。然暴病之猝然大吐大泻而致伤津亡液,或大出血而致气随血脱之见无脉者,亦属预后凶险。
假实者,形实而神衰,其脉浮洪芤散也;假虚者,形衰而神全,其脉静小坚实也。(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卷上·病,寒热虚实真假论)
此为虚实真假辨。假实着,虚弱的病发展到严重时,反现似盛的假象,例如大出血的病人出现发热,类似阳明热证,但其人神倦乏力,脉虽洪大,重按则软,形如葱管(芤脉),舌质淡白而嫩,此乃真虚假实也。假虚者,病本实证,反出现类似虚弱假象,例如“热厥”证而见四肢厥冷,脉初按沉伏静小,重按却应指有力,患者声高气粗,舌红苔黄,此乃真实假虚也。临床应辨清虚实真假,方不为“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所惑。
假寒者,寒在外而热在内也,虽大寒而恶热饮;假热者,热在外而寒在内也,虽大热而恶寒饮。(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卷上·病,寒热虚实真假论)
假寒者,阳证似阴,火极似水也。假热者,阴证似阳,水极似火也。临
床见此,都是危重之证,必须辨清。徐氏提出:假寒证虽大寒而恶热饮,假热证虽大热而恶寒饮为辨别要点。此外,假寒还有身寒而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以及咽干口臭,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脉沉细有力等。假热证,有身热反欲盖衣被,脉大而按之无力,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润滑一派寒象。所以寒热虽有真假,但喜恶之情必真,此乃辨寒热真假之关键。
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卷一·伤寒)
临床辨证,若脉证出现真假疑似时,当以舌为辨。舌色红绛,舌形坚敛苍老多属实热证。舌色淡白,舌形浮胖娇嫩边有齿印多属虚寒证。曹炳章《辨
舌指南》云:“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实践证明,舌象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它对辨别疾病的性质、部位、推断疾病的深浅,轻重,以及判断疾病的转化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虚实之要,莫逃乎脉。如脉之真有力,真有神者,方是真实证。似有力,似有神者,便是假实证。(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一·传忠录上·虚实篇)
八纲中的虚实是辨别正气和邪气盛衰的纲领。辨别方法,常以临床证候为依据,但有时辨之不清,必以脉为准。“虚实之要,莫逃乎脉”,是指辨别虚
实的关键在脉。辨脉之法,以三部举按有力者为真实证;轻按浮大弦硬,重按则无力,此乃胃气匮乏之象,为假实证。故医者辨虚实当以切脉为据,求脉真伪当以有力、似有力为准绳。
暴病多实,久病多虚;暴病多寒,久病多热。(清·王旭高《医学刍言·辨证概述》)
暴病者,病程短,一般正虚不甚,以邪实为主;久病者,病程较长,大多经过治疗,其时邪气虽衰,而正虚未复。所以说暴病多实,久病多虚。其言
暴病多寒,久病多热者,谅系指伤寒之证,初则为寒,久则寒邪化热,故曰久病多热,非概所有暴病、久病之多热多寒。综上以观,可见此语系提示临床时必须询问起病时间,时间之久暂,可为诊断虚实寒热之参考。
最虚之赴,便是容邪之赴。(清·曹仁伯《柳选四家医案》,继志堂医案·瘕癖门)
疾病的发生,不外正气虚弱和邪气的侵犯,而正气虚弱又是发生疾病
的主要因素,故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曹氏所说“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是对每个具体病来说的。《医学真传》亦云:“脏气不足,病在脏;腑气不足,病在腑;经脉不足,病在经脉”。《锦囊秘录》云:“风寒外感,表气必虚;饮食内伤,中气必弱。易感寒者,真阳必亏,易伤热者,真阴必耗”。可见,正虚是一般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正虚为本,邪实是标,临征者当须知此。   
心无水则孤火上逆,肾无火则寒水下凝。(清·唐笠山《吴医汇讲》卷八·摄生杂话)
心位居上属火而藏神,肾位在下属水而内寓相火。心肾阴阳在生理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心火须有肾水的涵养方能下降,肾水必赖心火的温煦始得蒸腾。心肾功能正常,则上下相交,水火既济,与其他脏腑共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则心火偏亢,可见失眠、多梦、耳鸣、心悸等症,故曰:“心无水则孤火上逆”。若心阳虚亏,不能下暖肾阳,则阳虚水湿凝聚下焦,可见浮肿、腹胀、小溲短少等症,故曰“肾无火则寒水下凝”。
肝阳伏,则风熄而镇静,肝阳升,则风旋而鼓舞。(清·谢映庐《
谢映庐医案》)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喜条达,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之涵养,血液的濡润,则其刚劲之质始得为柔和之体,肝阳伏藏,不致阳升风动。故曰:“肝阳伏,则风熄而镇静”。若阴亏血少,不能涵肝,或抑郁暴怒,皆可致肝阳上升,肝风内旋,而见头部抽掣疼痛,头晕目眩或口眼歪斜,肢麻或震颤,舌强,舌体偏斜抖动,言语不清,甚则卒然昏倒,手足拘急或抽搐
等动风之象。故曰“肝阳升,则风旋而鼓舞”。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脾胃门)
此语为叶天士对胃脘痛引发因素的总结。认为胃脘痛虽有各种证型,但其起病之因,大多与肝郁有关。肝病每因情志抑郁,所愿不遂,或郁怒在心,久而不解,导致肝郁气滞,或肝气横逆,皆能犯及于胃,使胃气失和。故叶氏认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以此揭示胃脘痛之病变,其标在胃,而其本实在于肝。故治胃者应首先着眼于肝。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满于中宫,多因脾弱。(清·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必赖肝肾阴血之濡润,方能发挥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若阴虚血燥则生风,风性动摇,上致巅顶,可见眩晕欲仆、耳鸣等
症;横穿经络,又可见肢麻、抽搐等症。由此可见风动诸症,其本在于阴虚,故日:“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故治疗肝风病证必须填补肝肾,滋养阴液为主,实为治本之谋。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故脾气健运,则水谷得以化生精微,敷布周身。若脾虚失运,则水谷不化精微,反生痰浊,停聚中焦,可见脘部痞满、身重嗜睡、呕恶痰涎、腹鸣且胀、大便多溏等症。故曰;“痰浊弥满中宫,多因脾弱”。故治之者,当以健脾燥湿为要,不化痰而痰自消除。
脾肾为生痰之源,肺胃为贮痰之器。(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三)
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肾处下焦,有蒸化水液,助脾运化之能。故脾肾功能正常,则水谷尽化为精微,输布于周身。若脾肾功能失常,则水液不能正常输化,不为津液反积聚为痰饮。故曰:“脾肾为生痰之源”。于此可悟治疗痰证,欲杜生痰之根,当以补脾气或以补肾温阳为法。
肺位最高,为清虚之脏,胃在中焦,为水谷之海,肺胃功能正常,则能正常受纳饮食物,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亦得以布达周身。若肺失肃降通调,胃乏和降受纳,则痰饮易停,而见喘咳咯痰,呕唾痰涎等症,所以说:“肺胃为贮痰之器”。故在痰多时可用降气化痰,和胃蠲饮法,但这是治标之法。
肝一病即延及他脏。(清·李冠仙《知医必辨》论肝气)
此语是提示我们在临证时要注意肝病可累及他脏而产生各种不同证候的特点,治疗肝病时当重视防其传变,已有传变则应抓住肝病这个主要矛盾,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施治。肝病延及它脏而发病的如:肝病及心,致气郁痰凝,蒙闭心神,证见痴呆神昏;病及于脾,致运化失常,证见腹胀肠鸣,大便溏泄等;病及于肺,致火逆犯肺,证见呛咳、咯血;病及于肾,致水液代谢失常,而为癃闭、水肿等;病及冲任,胞宫,则又可致月经不调或经闭、崩漏等。故曰:“肝一病即延及他脏”。这一论点与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肝为诸脏之残贼”的认识是一致的。
肥人多痰,大半因湿。瘦人热,旨因燥。(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卷九·肥人多痰瘦人热)
肥人之所以多痰,多因脾胃运化乏力,酿湿而生,故王氏又曰“盖不病则津液为脂膏,病则作湿酿痰也”(同上)。由此可知肥人之痰多,是聚湿所致。而湿之成,又由于脾胃之虚。若脾胃不虚之人,则与嗜食肥甘有关。瘦人热,实即瘦人多火之意,火热易伤津液,津伤则燥生,燥生则火热可因而加剧,故曰皆因燥也。
 
源自:名医珍言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27/06/13801927_324465702.shtml

学中医为什么要从小学起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47 次浏览 • 2017-01-03 10:08 • 来自相关话题

    曾经有家长问:为什么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的潜心学堂在课程安排中有中医课程呢?这么小的孩子们能学习这么高深的课程吗?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学堂开这门课程的缘由。     这要先从我自己说起。我原本出生于中医家庭,祖父、叔父、父亲皆是中医。我的父亲于上 ...查看全部
    曾经有家长问:为什么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的潜心学堂在课程安排中有中医课程呢?这么小的孩子们能学习这么高深的课程吗?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学堂开这门课程的缘由。
    这要先从我自己说起。我原本出生于中医家庭,祖父、叔父、父亲皆是中医。我的父亲于上世纪60年代响应号召从老家重庆到西北边疆支边,在我们当地医院做了40余年的中医大夫。从小,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中草药味,我喜欢到父亲医院的中药房玩耍,拉开一个个抽屉,摆弄那些草药……父亲一直希望我继承他的衣钵,学中医,小的时候也教我背诵一些《药性歌赋》,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味”,“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父亲小时候曾休学一年,爷爷给他请了私塾老师,读《四书五经》,学习中医和书法。父亲后来说那一年的私塾学习生活为他的一生奠定了基础,父亲的古文基础非常好,学习中医没有障碍,后来成为我们当地有名气的中医大夫,而且父亲的毛笔字也非常好,每年春节期间单位里各家的春联都是父亲写的,我站在旁边给他牵纸……
    可是,我却没有如父亲所愿学中医。喜爱文学的我最终学的是中文专业,做了一名记者。没想到命运在我33岁那年给我开了一个玩笑,我因产后虚弱及后来的操劳,积郁成疾,终于病得几乎命悬一线,四处求医而备受打击(详见我在民间中医网连载的文章《我为什么要学中医》),最终不得不自己捧起中医书研究,自己给自己扎针,做艾灸,把自己从一个气若游丝命悬一线的病人慢慢调理到今天这样,风风火火要办学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果生一场大病是我所遇到的祸,那么因病学医进而接触到传统文化就是我最大的福份了。这一场病让我对整个人生进行了反思,也对自己接受的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对中医界的现状甚至是社会现状进行了反思:人生中,健康和生命是最重要的,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健康的人才能拥有积极的人生,生命亦是如此脆弱,任何人的一生当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暗礁和险滩,而学校教育里并没有教给我们如何从容地应对。在求医过程中,我看够了世态炎凉,也为中医界如此的不景气而深深叹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医啊,为什么到今天整体水平如此低下!咎其原因,我以为,有三点:
1、中医自古家传师承,从小耳濡目染并修炼童子功,像我父亲,人老了都糊涂了,可他小时候背过的中药歌诀,方剂歌诀张口就来,毫不含糊。现在的中医大都是中医院校里出来的,根基不深。
2、要想把中医学好,没有扎实的古文功底是不行的。我曾接触过一些中医院校的学生,普遍对古文感到头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从我们的传统文化断层以后,今人不再像古代的中医们从小读《四书五经》,有深厚的文言文根基,读《黄帝内经》, 《伤寒论》不会那么痛苦,而是越钻研越深……
3、当前整个社会普遍浮躁,德行的教育没有推广,只是注重知识和技能,我在《我为什么要学中医》中曾写到: “中医是与多个学科相通的,比如天文、地理、哲学、周易……他需要学习他的人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不为物质世界引诱,沉下心来,专注其中,还要有一颗仁慈之心,以为苍生解除疾病痛苦为己任,才能达到’大医精诚’的境界。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的一些中医,大都是学了点技艺后就恨不能赶紧换成钱的人,长此以往,中医怎能不式微!”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我希望我们潜心学堂的孩子们能从小接触祖国博大精深的医学,修炼童子功,无论他们长大后做什么,至少他(她)能懂得安住身心,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学的中医知识也能利益自己的周围的人。我也更希望能撒下一些种子在他们心里,有天分者能继承祖国医学并发扬光大!
----------以上文字引自汉唐大陆后援会论坛“汉唐元老”言
 

为什么要学中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20 次浏览 • 2017-01-03 09:28 • 来自相关话题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中医?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爱好;有人说,学中医是一个饭碗;也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事业。中医究竟是事业还是饭碗?在我看来,学中医是事业,是信仰!   昨天,一位名叫“青莲居士”的网友以“崇学 ...查看全部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中医?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爱好;有人说,学中医是一个饭碗;也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事业。中医究竟是事业还是饭碗?在我看来,学中医是事业,是信仰!
 
昨天,一位名叫“青莲居士”的网友以“崇学者”为验证信息加我为QQ好友。看了看,原来是本院的一名学生,于是也加了他。上午挂上QQ,发现他给我留了言,问我学医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也许牵涉到学医的动机和目的,也就是志向的问题。于是这样回答了他:“(学医者最重要的是)对医道的追求。古人习医,其终极的理想就是儒家的仁徳与兼济,佛家的行善与救渡,道家的长生与修道,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总体而言,都是一个证道的过程。那么必然是充满艰辛,也充满愉悦。
回答完他这个问题,我想也是应该回溯反省一下我当年学医的动机和目的了。高考之前,我原本从来没有想过要报考医学专业,那时候兴趣主要在于文学、宗教玄学、历史和美术,因此,中学整整六年的最高志向其实是四川大学的中文系或者宗教系,或者是四川美术学院。
直到97年高考填志愿的前夕,母亲逼我填报医学专业,因为我从小身体就很差,母亲是希望我习医自救。我本来是一个很倔强的人,对于母亲的话我也许可能根本就不会听,可能会还是朝着我的中文系方向努力。
但是,这时候,一部“荼毒”我一生的一部书出现了,那就是李卫东的《地球人是外星人的实验品》。这部书涉及到许多史前文明,其中也谈到了中医。书中把中医谈得玄之又玄,甚至认为中医是外星人带来的文明。一看到其中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太极八卦的字眼,我对中医的疯狂热爱之情瞬间被点燃。于是这下不用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了,我几乎所有的志向都填了中医类专业。甚至父亲,还有我的老师,让我考虑一下是否填报川师大或者川师院的中文系时,我也坚决说不,我要学中医。
1997年,当我迈进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门的那一刻,立刻被阴阳五行、中药方剂所深深吸引住,而且是直接就沉迷了进去。而对于西医课程则是不屑一顾,造成在校期间中医好、西医差的局面(直到到德昌工作的时候,我的西医才被一位慈祥的廖教授补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对西医也产生了兴趣,此乃后话)。
为什么迷中医呢?我想还是因为中医符合了我从小的兴趣爱好。
第一,中医是一门天人之学,是涉及到宇宙时空的一门大学问。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运动观,诊察病人的时候,目光并不限于局部,而是把人放到自然界的这个大环境来考量,包括天文、地理、气候等因素。因此,中医讲的是天人之道。当你学中医愈深入,你就会愈加感受到宇宙的奇妙,大自然的不可思议。我从小就喜欢神秘幽玄之学,对浩瀚无边的宇宙充满好奇,而中医便有足够而博大精深的天人之学来吸引我。这就是李时珍所说的“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第二,中医也是一门仁德之学。北宋范仲淹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因为不管是做良相还是良医,都是可以实现兼济天下的儒家主张的。佛教也重视医学,医方明是佛教五明之一,因为一位良医能积德行善,普救含灵,消除业力。道家对中医的重视则更是不用多说,行医就是修道,行医就是证道。由于从小笃爱佛道,每当读到“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时,想到中医总能会心微笑。
后来在德昌工作后,抱着对医道的追求,在工作上不管有多累也从不在乎。也许一直走得跌跌撞撞,但总是在勇往直前。上午大致计算了一下,在德昌从事临床工作的几年时间里,在中医院住院部大约治疗住院病人近两千人次,在热河卫生院门诊诊治人次则近两万。三天或者四天一次的夜班,从清晨六点到下午四点半来不及吃一口饭地诊治病人,也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因为病人看得越多,心里的喜悦之情越甚。
因为每次诊病的过程,我都感觉到是悟道的过程,我在体察天地的规律,把握那些瞬间的灵感。所以中医看病的过程是令人愉快的。而每治好一个病人,其中的喜悦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中医容易令人痴迷,因为你在追求道。
而且治好病人,这也是行善积德的菩萨行。一次去德昌凤凰嘴的一个道观仓圣宫,和一位道长攀谈了起来,这位道长也懂些中医的。道长告诉我说,医生的功德比他们大得多(当然,前提是一位好医生)。于是那时候我悟到了,行医其实也是一种修行,行医也就是修道。从开始初学中医以来,一直习惯给周围的人义诊,甚至主动送上门,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在德昌工作的时候,虽然工作量大而待遇很低,但是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在乎过要用中医为自己带来多少经济利益。那时候开中药的时候,还尽量避免开贵药(实际上很多药并不是很贵)。用心看好你的患者,我觉得才是一个中医的志向。
四年前,辗转到云南中医学院工作。前年,在昆明买了房,我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了经济上的拮据。于是一段时间里,非常羡慕那些挂号费昂贵、病人多的医生。直到不久前,突然反省过来,这偏离了我当年学医的目的啊!我还是应该以追求心目中的中医之道为自己的目标。经济的拮据是一时的,而医道的追求才是终生的。
写到这里,总结一下吧。学中医啊,应该追求中医之道!有了这个目标,你就会在医道的领域里不断前行,克服所有的困难和障碍,即使眼前是荆棘遍布。
 
源自:为什么要学中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27/07/6094343_523377577.shtml

梁冬:我为什么想学中医?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57 次浏览 • 2017-01-03 09:22 • 来自相关话题

我的另一位师父李可老先生说,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他说,没有阴虚,只有阳虚。对于初学中医的我来说,这个观点很挑战我的逻辑和常识。但后来我懂了,的确没有“病”这件事,有的只是“生不足”。 当我们有了一个念头,就产生一个意识夹角,借由事件的 ...查看全部
我的另一位师父李可老先生说,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他说,没有阴虚,只有阳虚。对于初学中医的我来说,这个观点很挑战我的逻辑和常识。但后来我懂了,的确没有“病”这件事,有的只是“生不足”。

当我们有了一个念头,就产生一个意识夹角,借由事件的关联,借由一件件事情的惯性因果的碰撞,它会形成一种势能。这个势能就会形成一种动态,然后就会形成一种压差,结果压差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就建立起了一种周而复始的东西。如果它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里面,我们就看到了生命。所以李老总说“一炁周流”,听着让人泪流满面。

——梁冬

我真正萌生想学中医的念头,要感谢我的前女友。

我以前看中医,觉得没那么有效。我眼中大部分中医似乎都是或有或无的骗子。

直到2004年,有一回我前女友病了,她得了风寒,挂了很多天点滴,一直没有好。病的原因,是她与我各自的业力所致,主要责任可能在我。于是她就不停地生气,内因、外缘和合之后就产生了病。

正好李可老先生和刘力红老师到广州来,我就拉着我前女友去吃午饭。我印象很深,那天吃的是斋饭,我前女友坐中间,两位先生各自把了脉。然后两人对视了一眼,默默点了一下头,又换了一只手各自把脉。两人就一起开了一个方子。

据现场其他人士回忆,当时充满了叶问时代的江湖神秘气息,而我也脑补了《将军令》中的片段。没想到,那个方子两点钟吃下去,四点钟她就活蹦乱跳,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这件事让我很震撼,改变了我对中医的观念。

补充一句,这位前女友之所以成为我的前女友,是因为她不幸地成为了我的现妻。

作为一个传媒人、文化人,我当年是把中医作为一个文学事业来看待的。

《思考中医》之所以一下子被重视,主要原因是书的前两章引用了很多哲学和文学方面的思考,引发读者很多的好奇。其实书的后半部分在讲六经辩证的时候,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

绝大部分的读者看《思考中医》,只看了前面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内容。但这也足以让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很畅销的书,因为它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一种与中医有关的思考方式和哲学观。公众,尤其是那些传媒人、文化人(统一被称为文科生的没什么科学意识的那种人),一下子意识到了中医的奥妙。

比如作者讲到“病”这个字,他讲到“东西”,讲到“心”,讲到为什么“心、肝、脾、肺、肾”当中,“肝、脾、肺、肾”都是有“月”字旁,而“心”这个字却没有“月”字旁。显然这种文字上的解读快感,可以让大部分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人产生“文化人”的感觉。

那时候,我还是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作为谈资,来思考中医的问题。但后来碰到李可老先生,我发现中医不是这么简单。

李可老先生治病很有效,这与他的思考方式有关。

我有一位大学的学姐得了红斑狼疮,当时我也不认识别的中医,就让她去找李老。与此同时,我们学校还有另外一位老师的太太也得了红斑狼疮,她是用激素治疗的,产生了很多副作用。而我的学姐,用李老纯中医的方法治疗得非常好,好到完全恢复了之后,还生了一个特别好的孩子。

有一年,李老到广州讲学,我的学姐还带着她健壮的儿子,“啪”的一声跪在师父面前连磕三个响头。当时我在想,如果他向我这样磕头的话,我应该回拜还是淡定地说“免礼平身”?当然,后来的结果再一次证明,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这件事情也让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信心。“信心”这个东西还是要有证,需要有人演给你看。所以,我就跟李老说,我想拜师学医。

五年之后师父才肯收我。他其实也知道,我很难成为一个大夫,成为兽医也很不可能(补充一下,李老开始没有行医资格证,只是给牛啊什么的看看病)。

一个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人,要学医是很困难的。我没读过《黄帝内经》,没读过《伤寒杂病论》,也没读过《本草纲目》,所以就没有办法深入地提问,但是师父又很喜欢我,给我很多时间,让我去问一些很低级的、很门外汉的问题。

一个年轻人刚学能问什么呢?

我只能问:什么是阴阳?什么是病?

李老说了一句话,当时我没听懂,后来慢慢我懂了。

李老说: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我觉得这么说很有意思,就接着问:“阳气不足,那阴气在哪儿呢?”他说:“没有阴气不足,就是阳气不足。”

没有阴虚,只有阳虚。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挑战我的逻辑和常识——既然是阴阳互根,既然是阴阳平衡,怎么会没有阴呢?

后来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李老所说的阳气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阴阳的阳不一样。这个阳气是什么呢?其实是指元气或生机之气。

中国的汉字有一个特点:一个字代表很多意思,一个意思又有很多的字眼去形容它。“阳”里又有阴阳,“阴”里又有阴阳,然后还有五行。说“元神”,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一会儿是“无”,一会儿又是“空”。

同一个东西有很多的名词,同一个字眼有很多的意思。

这种中国文化不定性、不定量的特点,以前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弊端。后来发现不见得,它可能是一种优势,或者可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刻意为之。

借由这种非单向一对一的概念名称的对应,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散点透视的能力。就像无影灯一样,各种角度照,照完之后就没有影子了。

再后来,我读《金刚经》的时候,读到“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顿觉浑身毛孔倒立,原来古代聪明的人是一样的(聪明的人都有一样的聪明,愚蠢的人各有各的愚蠢)。

总之,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学医,是从没有阴阳开始的。只有阳气,而这个阳气换一个词更合适一点,叫元气即“炁”[qì]。

“元气论”始见于先秦哲学著作《鹖冠子》,形成于战国时期,在东汉末年发展为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导的“元气本体论”。

“一元气论”可见于诸多道家著作,包括庄子在他的书中其实也提到过这个事情,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见(《庄子·知北游》)

钱穆先生曾经有一个判断,他说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基于三种假设。哪三种假设呢?

这个世界是由一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还是由最基本的能量构成的,还是由最基本的信息构成的,或者是这三种基础按照百分比的多少来构成的?

大致来说,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包括科学,无非是这三种假设的延伸。

那么元气是什么呢?我就开始慢慢地去寻找答案。

注明:此文节选自梁冬老师新书《处处见生机》

我想学习中医,应该从什么开始?

经方梦 回复了问题 • 5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3656 次浏览 • 2017-01-02 21:44 • 来自相关话题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50 次浏览 • 2017-01-02 12:39 • 来自相关话题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 ...查看全部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 ,建寅月之始日;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平静书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 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二 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 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更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清明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4月4-6日,而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中国古代从清明起的15天内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节日四大祭祖节日。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门则还有冬至。
  •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夏至后北半球白昼时数逐日减少。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干支历申月结束及酉月起始;时间点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这一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长已缩短至11小时2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已降低至44°09'。寒露过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赶紧移栽油菜,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您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的12月7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如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2°33’)这天的白昼达11小时59分,海口市约为10小时55分,杭州市为10小时12分,北京约9小时20分,而号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纬52°58')也仅有7小时34分。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开始“进九”。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临沂周边地区,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二十四节气之古画

立春2015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1:58:27,农历2014年十二月(大)十五。

雨水2015年雨水时间:2月19日 07:49:47,农历2015年正月(小)初一。

惊蛰惊蛰时间2015年3月6日 05:55:39,农历 2015年正月十六 星期五

春分 春分时间
2015年3月21日 06:45:07,农历 2015年二月初二 星期六

清明2015年清明时间:4月5日 10:39:07,农历2015年二月(大)十七。

谷雨2015年谷雨时间:4月20日 17:41:50,农历2015年三月(小)初二。

立夏2015年立夏时间:5月6日 03:52:35,农历2015年三月(小)十八。

小满2015年小满时间:5月21日 16:44:45,农历2015年四月(小)初四。

芒种 2015年芒种时间:6月6日 07:58:09,农历2015年四月(小)二十。

夏至2015年夏至时间:6月22日 00:37:53,农历2015年五月(大)初七。

小暑2015年小暑时间:7月7日 18:12:14,农历2015年五月(大)廿二。

大暑 2015年大暑时间:7月23日 11:30:25,农历2015年六月(小)初八。

立秋2015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4:01:23,农历2015年六月(小)廿四。

处暑2015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8:37:15,农历2015年七月(大)初十。

白露2015年白露时间:9月8日 06:59:33,农历2015年七月(大)廿六。

秋分2015年秋分时间:9月23日 16:20:31,农历2015年八月(大)十一。

寒露 2015年寒露时间:10月8日 22:42:47,农历2015年八月(大)廿六。

霜降2015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 01:46:41,农历2015年九月(大)十二。

立冬2015年立冬时间:11月8日 01:58:36,农历2015年九月(大)廿七。

小雪2015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 23:25:15,农历2015年十月(小)十一。

大雪 2015年大雪时间:12月7日 18:53:19,农历2015年十月(小)廿六。

冬至2015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12:47:55,农历2015年十一月(大)十二。

小寒2015年小寒时间:1月6日 00:20:32,农历2014年十一月(大)十六。

大寒2015年大寒时间:1月20日 17:43:14,农历2014年十一月(大)三十。

 

《针灸大成》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94 次浏览 • 2017-01-02 12:34 • 来自相关话题

针灸大成     书籍介绍 《针灸大成》 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 ...查看全部
针灸大成

 
 
书籍介绍
《针灸大成》 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1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2~3针灸歌赋;卷4针法;卷5子午流注灵龟飞腾针法;卷6~7经络及腧穴;卷8诸症针灸法;卷9选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劳动人民积累的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因而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四策内容,即“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针有深浅策”皆为策问体。这四篇策问体文章以优美的文句论述了深刻的医学理论。读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赏其美,品其韵,学其用。《针灸大成》为明代作品,其四策却延用了六朝策问体,虽不是严格的骈体文,但却是在散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对偶文。如:“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
《针灸大成》-作者简介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继洲出生于医学世家,秉承家学,勤学博古。他曾在太医任职医官,行迹遍及福建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功绩卓著,声望甚高,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杨家世代业医,杨继洲举业不遂而潜心攻医,他寒暑不辍地研读家中“蓄贮古医家抄籍”,积有数年,而“倬然有悟”,因感“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家传《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目《玄机秘要》。
《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
学术思想
1、针灸药物按摩并重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偏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就出现了崇尚药物,废弃针灸的倾向。赵文炳在《针灸大成》序言中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反复地提出“针灸药不可缺一”的论点。他指出针灸药物各有所长,不可互相取代;用针药对比说明针灸疗法的优越性;还从古籍中举出事例说明针灸不可废弃;并且说明了针灸衰落的原因:是“业针法之不精,传授之不得其诀耳”,非针灸本身的缺陷。同时此观点还在杨氏的医案中体现出。2、针法灸法并重
明代以前的医家偏重于针,或偏重于灸。杨氏不偏不倚,同时兼顾。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针法文献,如卷四的九针,制针,暖针,温针等以及“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还有家传的“三衢杨氏补泻”和针拨内障法,特别是发挥了透穴针法理论有独到之处。如治疗偏头痛,用针刺“风池”透“率谷”;治疗两腿痛,膝红肿,用“膝关”横针透“膝眼”;寒痰咳嗽,用“列缺”透“支沟”。关于灸法的理论,书中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记述,如卷三有“头不多灸策”卷九的灸用材料,点火法,壮数,炷火先后等载述十分全面。在《针灸大成》的字里行间,多处体现其针灸并重的思想,如“胜玉歌”谓“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在医案中有15例只针灸配合治疗的。3、穴法手法并重
从卷八“穴法”和卷六“考正穴法”可以看出其在选穴配穴的理论有其特点:
①内容丰富,包括了各科三百多种病证的一千多个处方;
②不少病证有两组处方,如卷九的“治症总要”以问答形式论述了151条各种病证的“前穴未效,复刺后穴”,这是其它著作未见的;
③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如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不仅有十二幅井穴图,还叙述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症如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和井穴的配伍运用他把十二井穴的配伍使用分3种情况;
④充实了八脉八穴理论,如卷五的“八脉图并治症穴”,也是图文并茂,有窦汉卿和高武的治症,还增加了“杨氏治症”36项,使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说;
⑤论述了十二经主客原络配穴法,附图12幅,建立了一种特定穴配穴理论;
⑥重视经外奇穴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35个(共96个穴位)经外奇穴的名称主治。
另外杨氏的手法理论也有其特点:
①种类繁多;
②运用九六补泻有独到之处;
③发展了侯气,取气,行气手法,进一步把得气与手法补泻紧密结合,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
1、杨氏很注重针刺手法和取穴方法,在取穴时很重视经络,提出循经取,首次提出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此说源于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二》),其在注解《标幽赋》中“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条文中曰:“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故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其意是说既要能辨识本经经脉的病变,又要认清交经、正经方面的理论才能收到迅速的疗效。
2、杨氏在《针灸大成》中不仅汇述了各家针刺手法,还总结了自己心得,创立了杨氏补泻“十二字次第手法”以及“下手八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的基本操作归纳为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3、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火,进水等法。
(1)补针与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 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也。”“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 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在文中大致叙述了:①进退针法:补法分三部进针是徐进,先从浅层进,次中层,再在深层。泻法则相反,分三部退,是徐退的方法;②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是随吸气而退回;③燃撅法:即是捻转和提插。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④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⑤担截法:即是提法和按法。
(2)进火法和进水法:进火法属于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进水法属于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在现代我们把这种方法更多运用与导引之法,针刺与导引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3)迎随法:杨氏说迎随“乃针下予夺之机”。予是给予,是补;夺是夺取,是泻。补法要“随而济之”,泻法要“迎而夺之”。这一补泻的总则在《灵枢》和《难经》就早有论述,杨氏认为针刺要知经脉之往来,即是按照气血流注方向行针而分补泻。具体方法是“针芒望外”或“针芒望内”的不同针刺方向“因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近人就常称之为“迎随补泻”。
(4)关于营卫补泻: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补泻法。补法须从卫取气,泻法须从营置气。杨氏还提出“荣卫为中外之主”,并说“百病说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故结合《内经》和《难经》,解释道:针刺部位不外乎是皮,肉,脉,筋,骨;以气来分则不外乎卫气,营气,谷气。谷气是指深层的针刺感应,营气是指与血管相关的针刺感应,卫气是指浅层的针刺感应。
(5).呼吸补泻:“呼则出其气,吸则如其气。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人体当吸气时,生理机能处于充实状态,呼气时处于虚软状态。补法是当呼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吸气时退针,这是顺其气,为随;泻法是当吸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呼气时退针,这是逆其气,为迎。故呼吸补泻也是以迎随补泻为准则的。呼吸作为“造化之枢纽”,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直接通过呼吸进行交通;“人身之关键”,是指人的一身由于呼吸的升降活动,使膈肌上下起伏,推进脏腑气机的运行,并能伸展腰脊,健运机关。
(6)补泻分大小:杨氏认为“刺有大小”,也就是将补泻分为大小。“有平补平泻,谓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具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这一论述为杨氏首创。以往对补泻法并无大小之分。杨氏所说“平补,平泻”为小补小泻,补就是要引阳气深入,泻则是要引阴外出,以达到内外之气调合。大补,大泻须分天,地两部,或是天,地,人三部,对每部进行“紧按慢提”的补法或是“紧提慢按”的泻法。大小之分主要是在于分层与否。由此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也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一样。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也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学术贡献
1 、主张针、灸、药、摩并重
中医治疗手段方法很多,各自均有其特点而不可偏废。然而到了明代,出现了崇尚药物而废弃针灸的倾向,所以赵文炳在序言里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主张针灸和药物配合运用,宜灵活采取适当治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在卷三《诸家得失策》里对此作了反复阐述。杨氏指出: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进而指出,由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选择。“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在卷六的十二经中列有药物方剂之歌诀(不知是杨氏还是引前人),卷九中列有众多艾灸的方法”书中还批驳有的医家只着眼于药物治疗而忽视针灸的偏向。杨氏对按摩疗法也十分重视,这从《针灸大成》专立按摩一卷可见一斑。其医案中还有用手指按穴治病的记载,表明了他在临床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疗法的特长”。2 、 丰富针刺手法
(1)创立十二字口诀:由于当时针灸家的手法常冠以复杂名称,繁琐神秘,使学者难以掌握,杨氏以自己的经验,结合《内经》和《难经》以及高武等有关学说,创立了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抓切、持针、口温、进针、指循、爪、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及拔针、十二法,用歌诀体裁说明其操作要点与作用,并总括成简明易记的《十二歌》。《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医师穴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上述十二法,除口温法需改进外,其余诸法迄今仍有参考价值。清代的政府教科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的“行针次第手法歌”基本上完全参考杨继洲的“十二法”。
(2 )总结“下手八法”:杨氏十分重视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他把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窦汉卿的手指补泻十四法归纳为:揣、搓、弹、摇、扪、捻,立为“下手八法”,这些手法相沿至清,为近代所习用。
(3 )提出补泻分“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对于施行针刺补泻的刺强度,杨氏根据补泻的不同程度,分为“平补平泻”和“大补大泻”两种治法。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刺有大小》一节里写道:“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杨氏提示,任何补泻手法,其操作都应根据刺激量的轻重而区别其大小,使针刺手法的理论发展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3 、丰富选穴配穴方法
(1)发展透穴针法: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一百二十穴玉龙歌》里说:“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结合临床经验,在注解“玉龙歌”时扩充至十四法,即“印堂透攒竹;风池透风府;合谷透劳宫;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头维透额角;鱼尾透鱼腰;膝关透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间使透支沟;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复溜透太溪”这十四法,都是十分切合实际,现代临床上也在常用。
(2 )重视选用经验效穴与奇穴
杨继洲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他在《穴有奇正策》说:“圣人之定穴也,有奇有正,而惟通于奇正之外者,斯足以神济世之术。”《针灸大成》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了35个经外奇穴的名称和主治。《杨氏医案》也印证了他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如:“治李义河翁患两腿痛十余载,刺二市而/病不再发;箕川公长爱的惊风,灸印堂等穴方作声;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身热骨痛,病减后,元气难复,后灸膏,三里而愈。”
(3 )丰富井穴主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本输》及《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篇,该书不仅详细记载了井穴的名称和位置,而且还论及了井穴生理作用和主治功能,后经《针灸甲乙经》补充,使井穴的内容更加完善。杨继洲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在《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中绘有十二幅井穴图,记载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证,扩大了《素问·缪刺论》中井穴的适用症,另外杨氏还丰富了井穴的配穴方法和刺灸特点。4 、重视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杨继洲也强调临证时要/探络脉,索营卫,诊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而维其真元”如治滕柯山母,诸医俱作虚冷治之,而杨氏诊其脉沉滑,认为这是痰在经络,针肺俞,曲池,三里,当日即见效,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而愈“治吕小山患结核在臂,杨氏认为这是痰核结于皮里膜外,针和灸并用,以通其经气,不数日即愈。辨证准确是治疗取效的前提,杨氏或依据脏腑经络,或依据脉理,或舍症从脉,或舍脉从证,灵活多变。5、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凡明以前的重要针灸论著,《针灸大成》都直接或间接,一部分或大部分予以引用,是对我国明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总结,在基本理论、歌赋、经络、腧穴、针法、灸法、临床治疗各方面,收集的资料都超过了以前的针灸著作。
总之,《针灸大成》的内容极其丰富,在继承和发展中国针灸学术,推广针灸的应用,开展针灸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针灸大成》中也存在一些冗杂之处,但瑕不掩瑜,无损于《针灸大成》的伟大。
评价
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中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针灸大成》已有50种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堪称中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不仅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还受到国际上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