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书籍介绍
《针灸大成》 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1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2~3针灸歌赋;卷4针法;卷5子午流注灵龟飞腾针法;卷6~7经络及腧穴;卷8诸症针灸法;卷9选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劳动人民积累的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因而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四策内容,即“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针有深浅策”皆为策问体。这四篇策问体文章以优美的文句论述了深刻的医学理论。读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赏其美,品其韵,学其用。《针灸大成》为明代作品,其四策却延用了六朝策问体,虽不是严格的骈体文,但却是在散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对偶文。如:“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
《针灸大成》-作者简介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继洲出生于医学世家,秉承家学,勤学博古。他曾在太医任职医官,行迹遍及福建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功绩卓著,声望甚高,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杨家世代业医,杨继洲举业不遂而潜心攻医,他寒暑不辍地研读家中“蓄贮古医家抄籍”,积有数年,而“倬然有悟”,因感“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家传《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目《玄机秘要》。
《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
学术思想
1、针灸药物按摩并重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偏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就出现了崇尚药物,废弃针灸的倾向。赵文炳在《针灸大成》序言中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反复地提出“针灸药不可缺一”的论点。他指出针灸药物各有所长,不可互相取代;用针药对比说明针灸疗法的优越性;还从古籍中举出事例说明针灸不可废弃;并且说明了针灸衰落的原因:是“业针法之不精,传授之不得其诀耳”,非针灸本身的缺陷。同时此观点还在杨氏的医案中体现出。2、针法灸法并重
明代以前的医家偏重于针,或偏重于灸。杨氏不偏不倚,同时兼顾。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针法文献,如卷四的九针,制针,暖针,温针等以及“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还有家传的“三衢杨氏补泻”和针拨内障法,特别是发挥了透穴针法理论有独到之处。如治疗偏头痛,用针刺“风池”透“率谷”;治疗两腿痛,膝红肿,用“膝关”横针透“膝眼”;寒痰咳嗽,用“列缺”透“支沟”。关于灸法的理论,书中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记述,如卷三有“头不多灸策”卷九的灸用材料,点火法,壮数,炷火先后等载述十分全面。在《针灸大成》的字里行间,多处体现其针灸并重的思想,如“胜玉歌”谓“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在医案中有15例只针灸配合治疗的。3、穴法手法并重
从卷八“穴法”和卷六“考正穴法”可以看出其在选穴配穴的理论有其特点:
①内容丰富,包括了各科三百多种病证的一千多个处方;
②不少病证有两组处方,如卷九的“治症总要”以问答形式论述了151条各种病证的“前穴未效,复刺后穴”,这是其它著作未见的;
③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如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不仅有十二幅井穴图,还叙述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症如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和井穴的配伍运用他把十二井穴的配伍使用分3种情况;
④充实了八脉八穴理论,如卷五的“八脉图并治症穴”,也是图文并茂,有窦汉卿和高武的治症,还增加了“杨氏治症”36项,使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说;
⑤论述了十二经主客原络配穴法,附图12幅,建立了一种特定穴配穴理论;
⑥重视经外奇穴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35个(共96个穴位)经外奇穴的名称主治。
另外杨氏的手法理论也有其特点:
①种类繁多;
②运用九六补泻有独到之处;
③发展了侯气,取气,行气手法,进一步把得气与手法补泻紧密结合,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
1、杨氏很注重针刺手法和取穴方法,在取穴时很重视经络,提出循经取,首次提出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此说源于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二》),其在注解《标幽赋》中“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条文中曰:“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故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其意是说既要能辨识本经经脉的病变,又要认清交经、正经方面的理论才能收到迅速的疗效。
2、杨氏在《针灸大成》中不仅汇述了各家针刺手法,还总结了自己心得,创立了杨氏补泻“十二字次第手法”以及“下手八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的基本操作归纳为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3、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火,进水等法。
(1)补针与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 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也。”“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 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在文中大致叙述了:①进退针法:补法分三部进针是徐进,先从浅层进,次中层,再在深层。泻法则相反,分三部退,是徐退的方法;②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是随吸气而退回;③燃撅法:即是捻转和提插。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④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⑤担截法:即是提法和按法。
(2)进火法和进水法:进火法属于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进水法属于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在现代我们把这种方法更多运用与导引之法,针刺与导引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3)迎随法:杨氏说迎随“乃针下予夺之机”。予是给予,是补;夺是夺取,是泻。补法要“随而济之”,泻法要“迎而夺之”。这一补泻的总则在《灵枢》和《难经》就早有论述,杨氏认为针刺要知经脉之往来,即是按照气血流注方向行针而分补泻。具体方法是“针芒望外”或“针芒望内”的不同针刺方向“因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近人就常称之为“迎随补泻”。
(4)关于营卫补泻: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补泻法。补法须从卫取气,泻法须从营置气。杨氏还提出“荣卫为中外之主”,并说“百病说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故结合《内经》和《难经》,解释道:针刺部位不外乎是皮,肉,脉,筋,骨;以气来分则不外乎卫气,营气,谷气。谷气是指深层的针刺感应,营气是指与血管相关的针刺感应,卫气是指浅层的针刺感应。
(5).呼吸补泻:“呼则出其气,吸则如其气。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人体当吸气时,生理机能处于充实状态,呼气时处于虚软状态。补法是当呼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吸气时退针,这是顺其气,为随;泻法是当吸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呼气时退针,这是逆其气,为迎。故呼吸补泻也是以迎随补泻为准则的。呼吸作为“造化之枢纽”,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直接通过呼吸进行交通;“人身之关键”,是指人的一身由于呼吸的升降活动,使膈肌上下起伏,推进脏腑气机的运行,并能伸展腰脊,健运机关。
(6)补泻分大小:杨氏认为“刺有大小”,也就是将补泻分为大小。“有平补平泻,谓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具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这一论述为杨氏首创。以往对补泻法并无大小之分。杨氏所说“平补,平泻”为小补小泻,补就是要引阳气深入,泻则是要引阴外出,以达到内外之气调合。大补,大泻须分天,地两部,或是天,地,人三部,对每部进行“紧按慢提”的补法或是“紧提慢按”的泻法。大小之分主要是在于分层与否。由此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也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一样。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也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学术贡献
1 、主张针、灸、药、摩并重
中医治疗手段方法很多,各自均有其特点而不可偏废。然而到了明代,出现了崇尚药物而废弃针灸的倾向,所以赵文炳在序言里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主张针灸和药物配合运用,宜灵活采取适当治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在卷三《诸家得失策》里对此作了反复阐述。杨氏指出: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进而指出,由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选择。“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在卷六的十二经中列有药物方剂之歌诀(不知是杨氏还是引前人),卷九中列有众多艾灸的方法”书中还批驳有的医家只着眼于药物治疗而忽视针灸的偏向。杨氏对按摩疗法也十分重视,这从《针灸大成》专立按摩一卷可见一斑。其医案中还有用手指按穴治病的记载,表明了他在临床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疗法的特长”。2 、 丰富针刺手法
(1)创立十二字口诀:由于当时针灸家的手法常冠以复杂名称,繁琐神秘,使学者难以掌握,杨氏以自己的经验,结合《内经》和《难经》以及高武等有关学说,创立了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抓切、持针、口温、进针、指循、爪、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及拔针、十二法,用歌诀体裁说明其操作要点与作用,并总括成简明易记的《十二歌》。《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医师穴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上述十二法,除口温法需改进外,其余诸法迄今仍有参考价值。清代的政府教科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的“行针次第手法歌”基本上完全参考杨继洲的“十二法”。
(2 )总结“下手八法”:杨氏十分重视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他把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窦汉卿的手指补泻十四法归纳为:揣、搓、弹、摇、扪、捻,立为“下手八法”,这些手法相沿至清,为近代所习用。
(3 )提出补泻分“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对于施行针刺补泻的刺强度,杨氏根据补泻的不同程度,分为“平补平泻”和“大补大泻”两种治法。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刺有大小》一节里写道:“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杨氏提示,任何补泻手法,其操作都应根据刺激量的轻重而区别其大小,使针刺手法的理论发展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3 、丰富选穴配穴方法
(1)发展透穴针法: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一百二十穴玉龙歌》里说:“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结合临床经验,在注解“玉龙歌”时扩充至十四法,即“印堂透攒竹;风池透风府;合谷透劳宫;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头维透额角;鱼尾透鱼腰;膝关透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间使透支沟;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复溜透太溪”这十四法,都是十分切合实际,现代临床上也在常用。
(2 )重视选用经验效穴与奇穴
杨继洲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他在《穴有奇正策》说:“圣人之定穴也,有奇有正,而惟通于奇正之外者,斯足以神济世之术。”《针灸大成》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了35个经外奇穴的名称和主治。《杨氏医案》也印证了他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如:“治李义河翁患两腿痛十余载,刺二市而/病不再发;箕川公长爱的惊风,灸印堂等穴方作声;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身热骨痛,病减后,元气难复,后灸膏,三里而愈。”
(3 )丰富井穴主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本输》及《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篇,该书不仅详细记载了井穴的名称和位置,而且还论及了井穴生理作用和主治功能,后经《针灸甲乙经》补充,使井穴的内容更加完善。杨继洲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在《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中绘有十二幅井穴图,记载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证,扩大了《素问·缪刺论》中井穴的适用症,另外杨氏还丰富了井穴的配穴方法和刺灸特点。4 、重视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杨继洲也强调临证时要/探络脉,索营卫,诊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而维其真元”如治滕柯山母,诸医俱作虚冷治之,而杨氏诊其脉沉滑,认为这是痰在经络,针肺俞,曲池,三里,当日即见效,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而愈“治吕小山患结核在臂,杨氏认为这是痰核结于皮里膜外,针和灸并用,以通其经气,不数日即愈。辨证准确是治疗取效的前提,杨氏或依据脏腑经络,或依据脉理,或舍症从脉,或舍脉从证,灵活多变。5、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凡明以前的重要针灸论著,《针灸大成》都直接或间接,一部分或大部分予以引用,是对我国明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总结,在基本理论、歌赋、经络、腧穴、针法、灸法、临床治疗各方面,收集的资料都超过了以前的针灸著作。
总之,《针灸大成》的内容极其丰富,在继承和发展中国针灸学术,推广针灸的应用,开展针灸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针灸大成》中也存在一些冗杂之处,但瑕不掩瑜,无损于《针灸大成》的伟大。
评价
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中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针灸大成》已有50种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堪称中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不仅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还受到国际上的认可。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