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中医名词词典》-诊法 四诊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055 次浏览 • 2017-01-05 22:54 • 来自相关话题

四诊 跖跛 跖,足底(通“跖”)。跛,跛行。指因足底的病变而跛行。《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说明本症可因风寒湿等邪气所犯而致。 八片锦 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 ...查看全部
四诊
跖跛

跖,足底(通“跖”)。跛,跛行。指因足底的病变而跛行。《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说明本症可因风寒湿等邪气所犯而致。
八片锦
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熟,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府积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去蛇形、来蛇形、弓形等。但现今临床较少应用,有待探讨。
白霉苔
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多因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一般先见于舌根部,后则满舌,甚而满口,病属严重。
白如枯骨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肺的真脏色。形容苍白而枯槁不泽的病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如严重的失血、贫血及呼吸衰竭等。参见“真脏色”条。
白苔
舌苔白色。正常的舌苔也呈白色,但薄白而净,乃由胃气所生。病理上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亦主表证。若苔薄白而滑,多因内有寒,或外感风寒;若苔薄白而干,多因津液不足;如见于外感病,多为外邪开始化热伤津。若苔厚白而滑,多由湿浊内盛;如兼有表证,是外寒引动内湿。若苔厚白而干,为热伤津液而湿浊不化。若苔白滑粘腻,多属内有痰饮、湿浊。
辨络脉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脉气血的病变。如痛证见青色,多因气滞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属慢性的寒证痛证;若皮肤灼热而色黄赤,多见于湿热引起的痈肿;若皮冷而色淡白,多因气虚血少。诊察掌大鱼际的络脉,有助于判所胃气状况。如《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顽固的痹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寒热错杂的病);其青短者,少气也(气虚)。」此外对幼儿“诊指纹”及耳后络脉,也属这个范围。辨络脉必须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并注意区别于它的生理变化。
病脉
指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的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例如同是洪数的脉,对于正在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来说,乃是反应当时的生理状态,否则,即属病脉。
病色
指疾病反映在色泽上的变化,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病色有善恶之分,不论出现何种颜色,皆以明润含蓄为佳,称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较轻或预后较好;若颜色显露枯槁不泽,称为“恶色”,一般表示病情较里,预后不良。参见“色诊”、“五色主病”各条。
病色相克
根据脏俯生克关系来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根撩五行学说,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一般都属逆证。例如麻疹一类血热的病(属火)而见白色(属金),根据火克金的关系,称为“病克色”,说明病情可能加重;又如肺结核病(肺属金)而见两额潮红色(属火),同上理,而称为“色克病”,亦常表示病倩加重。这些只能作临床辨证的参考,不能视为必然。
剥苔
舌苔剥落。若苔长期剥蚀如地图状,多属虫积。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如剥,变为无苔的光绛舌,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
布指
切脉时,医者手指布置的方法。通常不论用左手或右手,均应以中指端正对病者“寸口”脉的关部,继而食指端按于寸部,无名指端按于尺部。并据病者的体长,相应调整三指的间距,病者身材高大,指距就稍宽些,反之,则稍密一些。
参伍不调
指脉搏跳动节律不调,往来艰濇。
操纵
操持脉搏运用指力的方法。通常先宜轻指力,继而重指力,或轻重指力反复交替,以领会不同的脉象。
察目
望诊内容之一。察目的神气,有助于了解内脏精气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视物不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察目亦当注意其色泽的变化。参见“五色主病”条。
长脉
脉象的一种。脉波动的幅度长,过于本位,应指有盈余之感。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盛的健康脉象;若长而弦硬,按之有牵绳感,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证,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风动等。
沉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病在里。沉而有力是里实,沉而无力是里虚。
迟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迟慢,医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不够四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多属寒证,但也可因阳气被实邪阻滞而致。此外,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搏多迟缓有力,不属病脉。
齿痕舌
舌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因舌胖,即舌体较正常者稍肥大而受齿缘所压而致,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龈结瓣
齿龈红肿如瓣状。多伴有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臭秽气味。属热毒内攻,胃火炽盛。
齿燥
牙齿干燥不润。通常以前板齿(门牙)为准。新病而齿燥,伴有垢秽、口臭等,多属于胃火盛,津液大伤。久病齿燥如枯骨样,多脏肾阴严重亏耗,病多危重。
赤如衃血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心的真脏色。衃血,即凝积的死血。形容紫黑枯槁的病色,可见于心血瘀阻、胃气衰败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参见“真脏色”条。
初持,久持
指脉诊切按时间相对的短暂或持久。一般来说,切按一分钟左右便可以了,但有些脉象如间歇脉(促、结、代)常须按3-5分钟才能诊察清楚。此外,又如有些病人因不习惯应诊的环境而影响脉气,初持易有假象,久持每可矫正。
春弦
指正常脉象在春季的变化。弦,形容脉势有如弦线弹动,表示脉气的流畅而坚挺。春天阳气上升,生发机能较旺,故脉象也表现出弦象。
春应中规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规”,古代校正圆形的工具。春应中规,是用圆形来比喻春季脉象相应地圆滑流畅一些。
唇焦
口唇焦干,多属脾胃实热,或见于“秋燥”,或热病伤津的“内燥”证。
唇裂
口唇干燥皲裂。见于外感燥气或热病伤津等。
唇肿
口唇肿胀。多见于脾胃积热或食物中毒等。
唇紫
唇色紫暗或紫红属热,多见于血分热盛或血瘀证。青紫属寒(与紫绀同义),多见于寒邪壅盛、心血瘀阻、缺氧或急性中毒等。
从外测内
意即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道理,从反映于外表的各种症状或绨征,测知人体内部发生的病变。
促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多见于阳热亢盛而兼有气滞、血瘀、停痰、食积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寸、关、尺
“寸口”脉分成三部的名称,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动,分别称为“寸脉”,“关脉”、“尺脉”。关于三部脉候脏腑的问题,历代论说颇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以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为代表: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诊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四诊结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既不能单凭脉诊,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
寸口
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或“脉口”。按脏腑经络学说的观点,寸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肺主气而朝百脉,肺的经脉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脏腑气血营养的来源,所以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可从寸口脉上体现出来。
错语
病态下患者神智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的症状。多由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
大骨枯槁
大骨,支持躯干和四肢的主要骨骼;枯槁,即枯萎或干竭。描述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因极度消瘦,而肌肉瘦削,全身骨骼关节显露;又因气血亏损,骨髓不充,骨骼有如枯萎而不能支撑躯体,类于恶病质的情况。
大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多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
大肉陷下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大肉,泛指身体较大的,显露的肌肉或肌肉群;陷下,因消瘦而低陷。是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消瘦情况,类于恶病质的情况。
代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主脏气衰微,多见于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此外,惊恐、跌仆重症及个别孕妇亦可能出现代脉。
单按、总按
切脉时用不同的手指候测脉象的方法。用一个手指按某一部的脉象称为单按,如诊寸部脉,用食指按之,其他两指微微提起。食、中和无名三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脉,称为总按。常配合而用。
弹石脉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沉实,有如用指弹石的感觉。
得神
即有神气。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审察神的存亡是判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内容。例如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言语清晰、面色润泽、气息平顺等,可称为得神。得神者虽有疾病较易治疗,预后亦较良好,故有“得神者昌”(《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因此,不应把得神的含义局限地理解为精神正常。
跌阳脉
又名“冲阳脉”。古代三部九候遍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的经脉,用于侯脾胃。该脉位于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解溪穴)前一寸五分的胫前动脉搏动处。
冬石
指正常脉象在冬季的变化。“石”,沉重之意。冬寒时,阳气潜藏,皮肤紧束,故脉象相应地沉紧一些,以重指力切按,则脉体应指亦较有力。
冬应中权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权”,古代计重的器具。冬应中权,是指冬季的脉象有如权具之下垂,相应地沉伏一些。
动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滑数有力,应指跳突如豆,但搏动的部位较狭小,节律不够均匀。见于惊恐及疼痛的病症,亦可见于孕妇。全身经脉搏动应手之处。
独语
患者清醒的情况下,喃喃哺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反而话止的症状。属虚证。多由心气虚、精不养神所致。见于癔病、老年性精神病等。
短脉
脉象的一种。脉波动的幅度短,不及本位,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两头有不足之感。主气病。短而有力为气郁、气滞;短而无力为肺气虚,中气不足。
对待
将种类繁多的脉象,按其相对的性质进行执简驭繁的归类方法。如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八脉作为辨脉的纲领,以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顺逆。其中,浮和沉、迟和数、大和小、滑和涩、虚和实等,均为相对待的。
二十八脉
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通常指的是: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指的是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左右对称,共二十四条,加上任脉、督脉各一,以及左右的蹻脉,共计二十八条。
反关脉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位。由于生理位置的特异,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在寸口的背面,这种特异的脉位,称为反关脉。它可用时见于两手或独见于一手。
伏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隐伏,重按着骨始得。可见于“厥证”、剧痛或邪气内闭的病症。
浮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浮取即得,重按反觉减弱。主病在表,浮而有力是表实,浮而无力是表虚。多见于感冒和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此外,某些久病阳气虚损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
釜沸脉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浮数之极,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无根脚。
腐苔
舌苔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松而厚,可以拭去。多见于宿食化腐,但患者胃气末伤。
革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弦大,按之则空,见于亡血失精的证候。
格阳关阴
因阴阳失调而致的一种极度充盈的脉象。人迎脉(两侧颈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为“格阳”,是由于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经格拒,失去彼此协调的结果。寸口脉(两侧桡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为“关阴”,是气血盈溢于三阴经,与三阳经隔绝,失去彼此协调的结果。当上述两种脉同时出现,则为格阳关阴,属病变严重。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囗....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上下不通的病症。参见“关格”条。
观神色
望诊内容之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表现,从精神、神识、表情,以及面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反映出来。色是色泽,主要指面部色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是神的表现,因此,察色是观神的不可分割的一都分。神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气血旺盛,则色具神采,明润光泽,反之,则神夭色败,枯萎不荣。故观神色是了解正气盛衰的方法之一。参见“色诊”及“得神”、“失神”各条。
光剥舌
舌原有苔而突然消失,如剥脱样。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
黑如炱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肾的真脏色。炱,即灰烬。形容灰黑枯槁的病色,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败,如某些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的疾患等。参见“真脏色”条。
黑苔
舌苔灰黑,主里病,病情一般较重。若苔灰黑而滑润,舌质淡白的,是阳虚内寒或寒湿内伏;若苔灰黑而干;舌质红绛的,是热极伤阴。又据近代研究,阿狄森氏病也可见黑苔。
洪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多属热邪亢盛若“虚劳”、失血和泄泻等病见此脉,说明病势仍在发展。
喉中水鸡声
语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形容哮喘病的痰鸣声连连不绝如水鸡声样。此症多属内有痰饮,外有寒邪而发生的寒饮喘咳症。
滑脉
脉象的一种。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此外,健康人也可见滑利脉象。
缓脉
脉象的一种。有正常和病态之分,若脉来和缓均匀,为正常人的脉象;若脉来迟缓松懈为病脉,常见于湿邪致病及脾胃虚弱。
黄如枳实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脾的真脏色。形容枯黄失泽的病色,见于久病脾气将绝,胃气衰败。参见“真脏色”条。
黄苔
舌苔黄色,主热证,热邪在里。若苔薄黄而滑,主湿热;外感病出现此苔,衰示外邪化热入里,但津液未伤。若苔薄黄而干,表示热邪已伤津。若苔厚黄而滑,多由于胃肠湿热滞积。若厚黄而干,多属积热伤津。若苔黄而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若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多属脾虚而湿。若苔黄白相兼,仍属湿热,或外感风寒化热入里。
灰苔
舌苔灰白,多见于湿浊内困。
疾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异常急速,医生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达七、八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达120•140次)。多因阳热极盛、阴气欲竭所致。见于热性病热邪极盛的阶段或如严重的结核病、心肌炎等。此外,孕妇临产时亦可见此脉象。
结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常见于寒凝气滞及疝气、症瘕积聚或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
解索脉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忽疏忽密,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
紧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紧张有力,应指绷急,如转绳索。常见于寒邪外束或里寒独盛,寒邪挟宿食,出现腹痛、关节疼痛等症。
久持索然
脉诊中的一种较特殊的现象。指切脉时,经久按之后,脉很难摸到;或者初按时指下浮大,久按反而难于捉摸。这种情况,不论新病久病,有热无热,均属正气大虚。
举、按、寻
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轻指力而浮取的称举,重指力而沉取的称按,有时需改变指力或移动手指寻找才能获得较明显感觉的,称为寻。
举按、推寻
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用轻重不同的指力上下候测,称为举按;移动指位,左右寻找,称为推寻。两者配合,用以摸清脉象的宽狭、厚薄和曲直等情况。
芤脉
脉象的一种。芤,即葱。脉来浮大而软,按之中空如捻葱管。多见于大失血后。
口不仁
口舌麻痹,味觉减退的症状。可见于中风或脾胃积滞等病。或因口服乌头等一类药物过量,也可出现短暂的口舌麻痹。
口中和
口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表示胃气正常,或津液充足。
狂言
病态下言语粗鲁狂妄,失却理智控制的病症。多由心火炽盛所玫,属实证。见于癫狂病等。
揆度奇恒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等篇。揆度,揣测或估量;奇,指特殊的;,恒,指通常的。是指诊断中要善于观察一般的规律和特殊的变化,才能正确地判断病情。一说揆度与奇恒指《内经》引用的两部古医书名。
牢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实大弦长,浮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牢不移。多见于阴寒积聚的病症,如症瘕、痞块、疝气等。
老黄苔
舌苔深黄而粗糙。多见于胃肠热结,津液受伤。
离经脉
指某些过快或过慢的脉。《难经》把脉搏与正常呼吸比率多于六(相当于每分钟超过108次)及少于二(相当于每分钟不足36次的称“离经脉”。孕妇分娩期间脉搏加速,亦称离经脉。
六变
指急、缓、大、小、滑,濇六种脉象的病理变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病之六变者,....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濇者多血少气,微有寒。」这里六者均指脉搏的形象,并非指快慢。急,即弦紧,多见于外感寒邪;缓,脉波纵缓而长,主气盛或实热;大,即浮大,主阳盛阴虚,故说多气少血;小,即细脉,主气血俱虚;滑,即流畅滑利,属阳气旺盛的健康脉象,亦见于热病;濇,脉来艰濇,主血瘀,因气虚不运,或寒邪阻滞气血所致。指“八纲”中的表、里、虚.实、寒、热。
六阳脉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象。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洪大,但无病态,故不属病理性脉象。
六阴脉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象。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细弱,但无病态,故不属病理性脉象。
麻促脉
十怪脉的一种。脉搏急促而零乱。
脉暴出
原为微细欲绝之脉,一旦骤然暴露,此为“阴阳离决”的现象,见于病情危重之际。
脉合四时
脉象随着四时气候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或称“脉应四时”。人体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改变。同时,身体各部脉搏也有一些变化,春夏颈动脉的人迎脉稍强些,寸口脉稍弱些;秋冬人迎脉稍弱些,寸口脉稍强些。因此,诊脉时应当把这两方面正常范围内的变化结合四时气候加以考虑,但后者在诊断上现已较少应用。
脉静
脉搏和缓平静,是与“脉躁”相对而言的。表示疾病好转或不会恶化。例如患者虽然有“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但脉搏仍然和缓平静,不见弦数,说明病邪轻,不会深入发展。
脉逆四时
由于身体不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因而出现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理现象。它的表现通常指两方面:四时脉象的太过、不及和相反,如春夏脉不稍见浮洪而反沉涩,秋冬脉不稍见沉实而反浮洪等。身体各部脉搏的变化失常,如春夏人迎脉应当有余而反不足,寸口脉应当不足而反有余;秋冬人迎脉应当不足而反有余,寸口脉应当有余而反不足等。但这一变化在诊断上现已较少顾及应用。
脉无胃气
脉象失去从容和缓及正常的节律,表现出弦劲绷急、坚硬搏手或虚浮无力、杂乱不匀等,表示胃气将绝,五脏真气败露,生命重危。如肝脏真气败露时,脉弦劲如按于刀锋上.称为“但弦无胃”。又如脾脏真气败露时,脉的间歇如屋漏水点滴而下,良久一次,称为“但代无胃”。这些都属真脏脉,参见“真脏脉”条。
脉象
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和波动的幅度等。根据这些征象分出的脉象有数十种之多,较常用的有“二十八脉”。临床上往往见到两种以上脉象的综合,如浮数、沉细而迟等。脉象虽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必须结合其他诊法,全面分析。
脉象主病
指某种脉象主要所见的病证。如浮脉主表证,数脉主热病,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或妊娠等。
脉悬绝
指与正常脉相差悬殊的脉象。如此正常脉快三、四倍,或只及正常脉的一半或更少,都是称脉悬绝。主病重。
脉阴阳俱浮
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俱现浮象。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脉俱浮,即浮洪脉。见于风温病外热已盛,而误用辛温发汗,津液受伤,致使热邪内外充斥。
脉阴阳俱紧
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脉俱现紧象。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脉俱紧,即浮紧之脉。见于外感寒邪,腠理密而无汗,表气闭而不宣,是表实的见证。
脉躁
指患病过程中,脉象变得比原来急数躁动。一般表示邪气内传,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脉诊
脉象诊察的方法。又称“切脉”、“按脉”或“持脉”。检查者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切按被检查者桡动脉的寸口部,探查脉象的变化。
脉症合参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证一致为顺,脉证相反为逆。例如外感证(阳证)见浮脉(阳脉)、脾虚证(阴证)见缓弱的脉(阴脉)等,就是脉证一致,它们的辨证论治也较简单,预后也较好。但当外感证见细脉(阴脉);就是脉证相逆,说明表实里虚,是邪盛而正气不足,病理上错综复杂,预后也相对差些。在脉证相逆,病理变化复杂的情况下,辨证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确定治疗上的标本缓急,故临床上常有“舍证从脉”和“舍脉从证”的情况。
毛折
指毛发枯搞,稀疏折断的情况。多因久病精气将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
面尘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指面色灰暗如蒙上灰尘。有实证和虚证。实证多因燥邪所伤或伏邪内郁,常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虚证多因久病肝肾阴虚,常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酸、遗精等症状。
面垢
乍看时脸上似有污垢,但又不能洗净。见于外感暑邪或内有积滞等病症。
面色缘缘正赤
语出《伤寒论》。形容满脸通缸,有别于两颧丽艳的嫩红而言。见于急性热病,热邪成盛。
木舌
舌肿满口,坚硬不能转动。多因心火过盛,或心脾积热,火热上冲所致。
目下有卧蚕
语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冶》。形容眼脸浮肿,下睑如卧为蚕样,多见于肾炎病人。
腻苔
一层浑浊而光滑的粘液盖于舌面,不易拭去。多见于湿浊内困,或食积、痰饮内阻。
平脉
即正常的脉象,又称“常脉”。脉来有胃气,即和缓有力、从容有节、不快不慢、频率大约每次呼吸搏动四次(相当于每分钟撙动约72~75次),儿童较快,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平人
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健康和疾病是相对而言的,故诊法上可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脉搏和脉象等正常生理指征,进行对比作为判别病症的依据之一。
平息
正常的、平静的呼吸。诊法上,要求医者平静自己的呼吸,然后给病人诊脉。
七怪脉
指生命垂危时出现的七种异常脉象。即:“雀啄脉”、“屋漏脉”、“弹石脉”、“解索脉”、“鱼翔脉”、“虾游脉”和“釜沸脉”等,此外还有加上“偃刀脉”、“转豆脉”和“麻促脉”三种,合称为“十怪脉”。这些脉象都是反映脏气将绝、胃气枯竭的危重证候。
气由脏发
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来的各种机能活动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青如草兹
语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是肝的真脏色。草兹,即初生的青草,形容青草样青黑的病色,见于风邪极盛,胃气将绝的病,如小儿慢惊风及破伤风的持续痉挛状态等。参见“真脏色”条。
切诊
四诊之一。分脉诊及触诊两部份,这是运用指揣的触觉,在病者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脉诊常取病人腕关节后的桡动脉搏动处。参见“脉诊”各条。“触诊”是对病人的皮肤、胸腹及病痛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色块或其他异常的变化。
宗气泄
即宗气外泄,其表现为气喘,虚里穴(心尖搏动处)跳动太过,动而应衣等,多伴有痰瘀或心阳不足的见证。常见于心功能不全的疾病。
转豆脉
十怪脉的一种,又称为“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之状。
重舌
舌下静脉郁血而肿胀,如多生一小舌,或与舌体连贯成花状,伴有头项痛、发热等,日久可溃烂。可因心脾积热或酒后受风而发。
指目
是一种利用指尖切脉的方法。清.叶霖《脉说》:「医者之食指、中指、无名指爪甲不可留,必用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不啻睛之视物,妍媸立判」“指目”诊法通常是医者用一般切脉法不够满意时采用,利用触觉最灵敏的指尖切脉以进一步求得诊断印象,但须注意除去医者指尖毛细动脉搏动所可能造成的切脉误差。
郑声
患者在神智不清的状况下低声地断续续重复一些语句的症状,属虚证。见于疾病晚期心气内损、精神散乱的危重阶段。
正色
正常人的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的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态而变化,均不属病色。
诊指纹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诊指纹主要是观察它的颜色和充盈度,检察者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轻轻推动几次,使指纹更为显现,然后察看。正常指纹是红黄隐隐而鲜明,一般不超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病理情况下,指纹浮现,多属表证,沉着多属里证,色淡多属虚证、寒证;紫红多属热证,青紫可见于惊风、风寒、痛证、伤食、风痰等,黑色多属血瘀。有关指纹分节及伸延的问题,参见“透关射甲”条。近人认为,指纹的变化,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延,指纹的色泽,又与缺氧、贫血等病理变化有关。因此,指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变的性质和轻重。
诊虚里
切诊中,诊胸腹内容之一。虚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诊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虚;如果动而应衣为太过,是宗气外泄;若搏动特快,多为胸腹积热,邪气亢盛或正气衰,虚阳外脱;若跳动停止,则宗气已绝,病居危笃。
诊胸腹
切诊内容之一。切按病者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的性质等;也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包块)等一类病变的检查方法。
诊法
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环节,四诊是运用望、闻、间,切等方法搜集病情的客观指征,拂证是对这些指征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两者相互配合,作出正确的诊断。
诊尺肤
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诊察尺肤,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以测知病情。这一诊法现已少应用。
真脏色
指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色诊上,面部的色泽以明润而含蓄为佳。明润为有胃气,含蓄是脏精充足;反之,枯槁为无胃气,色泽显露为五脏精气衰竭。这种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五脏的精气已竭,五脏的真气外露,故称之为真脏色。它显示较严重的内脏疾病。如黄色,若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或如干枯的枳实,叫做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已衰败。可见于晚期肝硬化、肝癌、胰头癌,或某些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的疾病等。真脏色的出现,对于诊断某些严重的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不宜按五行配五色之说法套用。
真脏脉
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五脏的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该脏精气衰竭,胃气将绝,而各显现出特别的脉象,但均没有“胃、神、根”的脉气,尤其没有从容和缓之象。其中,肝的真脏脉弦硬劲急,脉体的紧张度很高,切按下去像触刀刃般绷紧;心的真脏脉坚硬而搏手;肺的真脏脉大而空虚;肾的真脏脉是搏手若转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般的坚实;脾的真脏脉是软弱无力,快慢不匀(《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脏脉的出现对诊断某些慢性病的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由于中西医对脏腑的概念有所不同,临症分析时,不宜生搬硬套。
谵语
患者在神智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的症状。多属实证。见于高热或温邪入于营血、“邪犯心包”等。
乍疏乍数
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序或时慢时快,属“怪脉”的脉形。见于气血即将消亡,病属垂危。
语望重浊
简称“声重”。形容声调因病理性影响而低沉重浊。多因外感风寒或湿浊困阻,使气道不畅而致,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混浊不清),是中气之湿也。」
鱼翔脉
七怪脉的一种。脉搏似有似无,如鱼翔之状。
阴绝
脉搏只现于尺部,而寸,关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阴绝”有阴气偏绝、隔绝的意思。
阴搏阳别
脉象的一种。阴指尺脉,阳指寸脉。尺脉搏动显着地滑于寸脉,称阴搏阳别。多见于妊娠。
移指
切脉时布指的方法之一。当寸、关、尺三部脉形有显着不同时,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移动指距,例如患者寸脉涩而尺脉滑,或前小后大,布指时可将布于寸脉的食指后移,以便完整地摸到尺部的脉形。
阳绝
脉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现,而关、尺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阳绝有阳只偏绝、隔绝的意思。
偃刀脉
十怪脉的一种。“偃刀”,即仰起的刀,口锐而背厚。形容脉象弦细而紧急,有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觉。
嗅气味
闻诊内容之一。检查者凭嗅觉分析病人和病室的气味以及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某些疾病,病人有特殊的气味。如身上有溃腐的肿瘤或疮疡,则有腐败的臭气;某些烈性传染病或肝、肾功能衰竭的病者,常有特殊的臭气。又如肺胃有热,则口气臭秽;胃有宿食,则口气酸臭;肺痈、肺坏疽,则痰液腥臭;阿米巴痢疾则大便恶臭;脂溢性及肠原性腹泻则大使腥臭;下部小肠梗阻,呕吐物可带粪臭味;子宫体或子宫颈癌,白带常带腥躁恶臭;体气(即“狐臭”)患者,则腋下散发出腥燥难闻的气味。
虚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浮大,软而无力,失于充盈,有空虚之感。主虚证,如气虚,血虚、失血、脱水等。
腥臭气
又称“腥燥气”。指病者的痰液或白带、粪便样分泌物或排泄物散发的一些燥而不大臭的特殊气味。参见“嗅气味”条。
斜飞脉
一种生理特异的脉位。由于生理上的特异,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外侧,向合谷穴的方向伸延,故寸部不能触到脉博。这种脉位,称为斜飞脉,与“反关脉”类同。
弦脉
脉象的一种。脉体挺直而长,如按在紧张的琴弦上,有弦劲之感。多见于高血压、肝胆疾病及痛证、风证、痰饮、疟疾等。
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夏应中矩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矩”,古代校正方形的工具。夏应中矩,是用方正而盛的矩形来比喻夏季脉象相应地洪盛一些。
夏洪
又称“夏钩”。指正常脉象在夏季的变化。洪和钩,象征流量的洪大,形容脉势来盛去衰,脉波急升而缓降。因夏季阳气旺盛,故脉气也相应地洪大一些。
虾游脉
七怪脉的一种。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细脉
脉象的一种。脉细如丝,但重按始终可以触到。见于血虚、阴津亏损或“阴损及阳”、血少气衰的病症。
息微
呼汲浅表、气息微弱的症状。由于阳虚气衰,肺气将绝所致。可见于呼吸衰竭。
息粗
呼汲气息粗糙的症状。多属实证,由风、热、痰、湿等邪壅塞肺气所致。见于气管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等。
五邪脉
指“五邪”致病所出现的脉象,古代用以说明五脏间的病理变化,今较少应用。例如:肝脉应弦细而长,若肝病出现浮濇而短的脉象,是肺乘肝,为贼邪脉,表示病情险恶;若肝病出现洪大而散的脉象,是心乘肝,为实邪脉,病可治;若肝病出现沉濇而滑的脉象,是肾乘肝,为虚邪脉,虽病易治;若肝病出现大和缓的脉象,是脾乘肝,为微邪脉,预后较好。
五色主病
五行学说中的五脏配五色。即: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黄色主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此五者均为一般情况下的病色,合称为五色主病,但其中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后世在临床实践中发展了五色主病的理论,较为切合实际。归纳为:青色主风病,寒病、痛证、惊风等;赤色主热病(包括虚热、实热);黄色主湿热,寒湿或血虚;白色主虚证,寒证;黑色主寒证、痛证及劳伤、血瘀等。
五色诊
属望诊的内容,即根据患者面部出现青、黄、赤、白、黑等色泽的变化而进行诊断辨证的方法。参见“五色主病”、“正色”、“病色”各条。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它们的归类是:青属木属肝,黄属土属脾,赤属火属心,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宾际,与病史和脉证互参,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
五脉
指五脏的脉象。即: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浮,肾脉沉。一般来说,五脏功能正常,胃气充足,就呈和缓均匀的脉,而弦、洪、浮、沉都不明显。当某一脉单独出现时,表示该脏有病变,脉愈显露,病也愈重。
五决
《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意指诊察疾病时,可结合五脏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
屋漏脉
七怪脉的一种。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问诊
四诊之一。在病者主诉病情的同时,对病者或其陪诊者有目的地询问患者病痛所在、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治疗、既往病史、生活习惯,欣食爱好,以及家庭、生活经历等兴疾病的有关倩况,是全面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在询问病情方面,以“十问”为重点。
闻诊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四诊中的一个方面。
胃、神、根
正常脉象的三个条件。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是脉有胃气。神是脉来柔和有力。根,即根基,表现有二,一是沉取应指;二是寸、关、尺三部脉相应。胃、神、根都是健康的脉象所具备的,在病脉中,亦以它们的存在与否来判别疾病的吉凶。但在切脉的过程中,胃、神、根三者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割的,一般都以脉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柔和有力作为这三者总的表现,说明人体胃气尚充,正能胜邪。
微甚
“微”即微薄或仅有。“甚”即显着。用于说明性质同类的脉象,但有微和甚的差异。如浮脉,有微浮和甚浮的差异;又如正常人春季的脉象当微弦,若超过微弦的程度,则可能属于病脉。
微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细小而软,应指似有若无。由气血虚衰所致。多见于休克、虚脱、慢性虚弱病症等。
望诊
四诊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病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等的方法,对小儿还包括诊指纹。
望形态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体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从望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望齿
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份,前者主要观察牙齿萌出、更换和脱落的情况,外露部份(牙冠、牙颈)的色泽.润湿度以及有无松动、蛀蚀、牙府和异常气味等变化;后者主要观察牙龈的形状、色泽和充盈度的变化,有无出血、血痂等。按照脏象学说,“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齿龈,因此,望齿主要是候肾和胃的病变。
脱神
指神气外脱,即“失神”。是生命垂危的表现。因精气消亡,神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脱肉破[月困]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月困],隆起的肌肉。王冰汪:「[月困]者肉之标,脾主肉,故肉如脱尽,胭如破败也。」是指内热炽盛脾的阴精亏损,出现肌肉干憋消瘦的症状。
吐弄舌
舌吐出口外,长而弛缓为“吐舌”;舌微伸出,旋即收口或伸出舔唇上下和口角左右,称为“弄舌”。吐弄舌见于热性病多属心脾实热;若舌色紫赤而吐弄,是热毒内攻心包的重证。小儿先天不足,大脑发育不全也可出现吐弄舌,但舌色淡白,多呈虚象。
透关射甲
看小儿指纹,把食指分成三节,食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称为“风关”,第二指节称为“气关”,第三指节称为“命关”。指纹显现在风关的,表示病较轻浅;伸延至气关的,病情较重;伸延至命关,病情更重。如果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射至指甲端,称为“透关射甲”,多属病势凶险、症情危重,但也不是绝对的,还须结合四诊全面分析。
痰包
生在舌下的一种病理性包块,表面光滑,质软,外表黄色,内含鸡蛋清样粘液,局邓可感麻木疼痛,肿大者可妨碍语言及饮食。由痰火流注而成。
太息
即深呼吸,但以呼气为主,在正常人的呼吸中,也有间歇的深呼吸。平时呼吸与脉博的此率约1:4,深呼吸时约1:5,这种比率的改变,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在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等引起。
苔润
舌苔湿润。若苔润泽而不腻不厚,为正常舌苔,属津液充足。若苔湿润而厚腻,多属湿病。
苔滑
舌苔湿润而光滑。苔薄白而滑,主内有寒湿。厚白而滑,主湿浊内盛,白滑粘腻,内有痰湿。若苔薄黄而滑,多属湿热;或外邪开始化热入里,而津液末伤。若苔黄厚而滑,属湿热重或痰热盛。
苔垢
舌苔上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四诊合参
辨证过程中,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病的标本缓急,正确指导治疗。参见“色脉合参”、“脉证合参”各条。
四诊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嘶嗄
即声音嘶哑的症状。见于风热犯肺、津液受损,或见于急、慢性咽喉炎症、声带创伤、“喉癣”、“喉岩”等症。(◎注:嗄音“煞”)
睡中呢哺
呢喃,象声词。指睡梦中的呓语,听来咬字不清,意思不明。多由心火、胆热或胃不和等所致。
数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急速,医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五次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实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去俱盛,轻按重按均应指有力。主实证,多见于实热内结、停痰食积等。
十问
问诊中,把询问病情的重点归纳为十条,称为“十问”。见于:《景岳全书》:「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后两句已包括了切诊、望诊和闻诊的内容);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两者内容大致相同,均可作临床问诊参考。
失音
说话时发不出声音的症状。又称“喑”(yin音)或“瘖”,瘖为暗的异体字。证有虚实之分: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伤于饮食、或妊娠末期气道受阻,多属实证,如喉头炎等,失音多突然发生,又称作“暴喑”;内伤肺肾,阴精亏损,致使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失音,多属虚证,如声带疾患、癔病等。
失神
即神呆丧失。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当生命机能严重障鷐,五筋精气衰败时,出现目睛昏暗、形羸色败,暴泻不止、喘息异常;或周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眼闭口开,手撤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有“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此外,望诊中的“真脏色”,脉诊中的“真脏脉”,亦是失神的表现。故不应把失神局限地理解为精神症状。
声如拽锯
形容喉中痰鸣。呼呎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的症状,可见于昏迷和一些喉头梗阻的疾病。
审苗窍
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按照脏象学说:心的苗窍为舌,肺的苗窍为鼻,肝的苗窍为目,脾的苗窍为口唇,肾的苗窍为耳。因此,审察这些苗窍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病变。例如:心火炽盛则舌绛;肺气将绝可见鼻翼煽动;巩膜黄染如橘子色,见于肝胆湿热;口唇疹,多属脾胃湿热;耳鸣如蝉声,多见于肾气亏损。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织器官是密切联系的,故诊法上也不能机械地认为一脏审一窍。
神门脉
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脉动处。
伸舌
舌常伸出舔唇的症状,多见于脾胃“内燥”,津液不足的病症。又如舌觉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或心包经有痰热的实症。
舍证从脉
指在辨证过程中,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以脉象作为审定病机、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时,称为“舍证从脉”。较多用于一些慢性病病情复杂时。例如:大咯血的患者,血虽止但脉不呈细弱的虚象,而反现滑数,滑数之脉,主内有热邪,势必迫血妄行而再度出血,故症状好转只是暂时的现象,应据脉而确定泻火宁血的治则。
舍脉从证
指在辨证过程中,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以临床症状作为审定病机、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时,称为“舍脉从证”。较多用于一些急性病病情复杂时。例如:患者高热神昏,但脉濡缓,证属邪热内闭,由于病势急骤或被邪气阻遏,故脉象未能反映热邪内闭的本质因此当从临床表现,急用清营透热法。
舌肿
舌体肿胀而疼痛,甚则使喉头梗阻而窒息。多由心经火盛血壅而致。
舌质
又称“舌体”。舌诊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边侯肝胆,舌根部候肾,但也不宜拘执。舌质的望诊包括形状、色泽、动态和润湿度等。一般来说,脏腑的虚实、重点看舌质。近人认为:舌色变化与舌的血循环关系密切。贫血及组织水肿则色淡,充血或血管增生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色青紫。舌体胖嫩,多因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而致。若因水肿或肌张力降低,舌体增大或松弛,压在齿缘上,则舌边出现齿痕。舌燥是由唾液减少或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改变了唾液分泌的质和量,故舌常干。舌上裂纹是舌乳头融合而成,有人认为它兴舌粘膜萎缩有关。舌面光滑是因其粘膜上皮萎缩所致(《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诊
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故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的说法。
舌胀大
舌体肿胀而增大。赤色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两经有热,舌赤肿满,甚至妨碍呼吸的,为血络热盛,气血壅滞;也有因食物中毒,而舌肿青紫晦暗;舌色紫暗而肿是酒毒上壅,心火上炎;舌肿而质淡,边有齿印,属脾虚而寒湿壅盛。
舌痿
舌软弱无力,不能自由伸缩转动。多因阴液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新病舌红干而痿,是热灼阴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久病舌白而痿,是气血俱虚。
舌歪
舌偏于一侧,伸出亦歪斜。多因“肝风内动”所致。见于中风等病。
舌苔
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推断病情,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深浅,津液的存亡,为辨证的依据之一。正常舌上均有白色薄苔,是由胃气所生。病理的舌苔,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影响所致。诊察舌苔,主要从颜色、津液、厚薄、形状和分布等方面的支化,并须结合舌质来分析,同时要注意由食物或药物染色造成的假象。近人认为正常舌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的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及唾液构成。舌苔敝厚可因病后食减,舌的机械摩擦减少,或因发热失水、唾液分泌减少等,影响舌的自洁作用,引起丝状乳头延长所致。舌苔由白变黄,多由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及含菌量增多所致,与炎症感染、发热及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苔色变黑多因丝状乳头增生更甚,出现黑棕色角化细胞以及黑色莓菌增殖所致。此时的病理改变多扩展到粘膜下层。高热脱水,炎症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等,都与黑苔的发生有关(《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上起瓣
舌苔隆起成瓣状。瓣多见黑色,亦有黄腻瓣或焦黄瓣,瓣少,病较轻,多则病重。多由脏腑实火熏蒸所致。可见于“湿温”、“瘟疫”等病。
舌强
即舌体强硬,浑动不灵。若兼有肢体瘫痪,口眼喎斜等症,多属中风;若舌强硬,舌质红络,并有颈项强直、神昏谵语者,属温热病“热入心包”,热毒壅盛。
舌起芒刺
舌苔隆起如刺状。是热极的证象,苔色多焦黄或黑。热邪越盛,芒刺越多。根据芒刺所生部位,有助于区分病位,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积热。
舌胖
舌体胖大。一般舌形稍胖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的,多属脾虚;若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参见“舌肿”条;若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舌面如镜
舌面无苔,像去了膜的猪腰子样,光滑如镜。多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病症。
舌裂
即舌有裂纹,为伤阴的证候。若舌绛光燥而显裂纹,多属热盛伤阴。若舌色淡,质软而有裂纹,多为久病阴阳俱虚、气血两伤。
舌卷卵缩
舌卷,舌体卷曲不伸;卵缩,睾丸上缩。皆为足厥阴肝经气绝证候。肝主筋,肝脉经外阴、上循咽喉。当火热燔灼肝经,病情发展到危重时,则其筋脉挛缩,故舌卷曲不伸,睾气上缩。可见于急性热病的衰竭期或严重的脑血管病变等。
舌绛
舌质深红色。多见于温病邪热传入营分。苔初起绛色尚有黄白苔,是邪在气分,未尽入营。舌质鲜绛,往往是心包络受邪。舌绛而中心干,属胃火伤津。绛而光亮,是胃阴大伤。若绛而有大红点,是热毒乘心。舌尖独绛是心火盛。若绛而干枯,是肾阴已涸。若舌络,望之似干,用棉签拭之而有津液的,是津液亏而湿热上蒸或有湿痰。舌络而有粘腻白苔,是“湿郁热伏”。近人从临床观察发现,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的疾病等,患者舌质多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全舌光剥如镜(《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蹇
蹇,迟钝之意。指舌体卷缩、转动迟钝或强硬不能言语。多因痰阻心窍或热灼阴伤所致。多见于中风或乙脑及其后遗症等。
舌红
舌质比正常的淡红色较深,主热证。深红而有黄苔为实热,鲜嫩红色为虚热,舌嫩红无苔为阴虚火旺。舌鲜红而起芒刺,是营分有热;红而干说明胃津已伤。舌尖红,可见于心火上炎;舌边红,多属肝瞻有热。
舌短
又称“舌缩”,即舌体收紧而不能伸张。可因有寒热或痰湿所致。舌淡而苔白润,是寒凝经脉;舌红绛而干,无苔或有焦黑苔,是热病伤津;舌胖粘腻而短,是痰湿阻闭。凡舌短缩强硬、神昏不语者,多属危重证候。
舌颤
即舌头颤动。多因“内风”引起。舌色淡红而蠕蠕颤动,见于血虚生风;若舌色紫红而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此外,舌挺而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
涩脉
脉象的一种。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三五不调,如轻刀刮竹之状。多由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气滞血瘀所致。可见于贫血、心机能不全等。
色诊
望诊内容之一。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诊察时须注意颜色的沉浮、散搏、润泽和上下扩散的方向等。如色明显为浮,主表病;色隐晦为沉,主里病;色淡而疏落为散,多为新病、邪浅;色深而壅滞为抟,多为久病或邪盛。润泽为有胃气;枯稿为胃气衰败。病色上下扩展的方向,一般亦认为与病变方向有关。上述几点,尤以枯槁和病色结聚一处为病情深重之象。临床上,色诊以“五色主病”为纲,但须结合症状,脉象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色悻
面色樵悴无华,为慢性病容。若久病显露颜色枯槁不润的,称为“天然不泽”,属慢性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将竭的现象。
色随气华
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足的征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的。
色脉合参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病色的变化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色脉表现一致为顺,色脉表现不一致为逆。例如:患者面赤唇红、舌红苔黄等,都是热邪盛的病色,若出现洪数或滑数的脉象(阳脉或实脉)就是色脉一致,说明邪气虽盛,正气尚足,故为顺证,预后较好;若见上述病色而脉细数(脉虚),色脉就不一致,说明邪盛正虚,热伤阴津,或邪已内陷,故为逆证,预后较差。又如数脉为热,赤色亦为热。当脉数而面色苍白,或面色潮红而脉象微弱,都是色脉相反的逆证,亦预示病情凶险。
散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散而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重按则触不到脉动。由气血消亡、元气耗散所致,见于疾病的垂危阶段。
三部九侯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侯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侯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女取太冲),候肝;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侯脾,侯胃气配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谿),候肾。根据临床实践,简化遍诊法,一般只侯寸口脉,称为“独取寸口”。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中、沉三侯,共为九候。此外,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中所说的“三部”脉是指“人迎”(结喉旁颈总动脉)“寸口”(腕部桡动脉)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
弱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软弱而沉。见于气血不足的虚弱病症。
润燥腐腻
望舌苔的一些基本内容。润,指舌苔润泽,说明津液充足,但若兼有病理上的舌苔,则多属湿邪;燥,即舌苔干燥,不论见于何种舌苔,均属阴津已伤。腐,即舌苔如豆腐渣样。腻,即舌苔粘腻。参见“腐苔”、“腻苔”条。
濡脉
脉象的一种。濡,就是软的意思。脉来细软而浮,轻按可触知,重按反不明显。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滞留。
荣枯老嫩
望舌质的一些基本内容。荣,指舌体明润,说明津液充足。枯,即舌体干涸,说明津液已伤。若舌体瘦薄干枯,多属久病气血亏损。老,指舌体形色坚敛苍老,属实证。嫩,指舌体形色浮胖娇嫩,属虚证。舌体淡红胖嫩为阳虚,舌体瘦薄鲜红属阴虚。
人迎
结喉旁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又称“人迎脉”。诊脉部位,即左手寸口脉的别称。足阳明胃经穴位名,位于结喉旁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染苔
舌苔被食物或药物所染而改变了原来苔色。诊察时须加以注意,排除假象。
雀啄脉
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
秋应中衡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衡”,古代测量平衡的器具。秋应中衡,是用衡器来比喻秋季脉象相应地轻平虚浮一些。
秋毛
指正常脉象在秋季的变化。“毛”,轻微之意。秋天阳气从春夏的发越转向收敛,故脉象搏动的幅度也从洪盛相应地减弱而稍浮一些。

《中医名词词典》-病理(二)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961 次浏览 • 2017-01-05 22:41 • 来自相关话题

血不归经 血证病机之一。又叫“血不循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血分热毒 温病热入血分,出现高热,神志昏乱,皮肤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 ...查看全部
血不归经
血证病机之一。又叫“血不循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血分热毒
温病热入血分,出现高热,神志昏乱,皮肤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色深绛,脉细数等。外科皮肤疮疡,出现红肿疼痛,舌质红绛,或伴有高热,神志昏乱等。
血分瘀热
指郁结在血分的热。瘀血滞留而引起的发热。参见“瘀热”、“瘀热在里”条。
血随气陷
多指气虚下陷而致子宫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随气行,气陷则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脉虚数或沉细无力等。
血脱气脱(气随血脱)
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的病理。气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脱,是指出血过多。出血过多使气失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气虚欲脱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血虚
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证型。详见有关各条。
阳结
即“热结”。指邪热入胃,大便燥结的阳明腑实证。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出血等。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上部出血,多认为是阳络损伤所致。
阳胜则热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气偏胜,机能亢盛时,就会产生热性的病变。亦即“阳盛则外热”。
阳盛
阳热亢盛之意。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机能亦较亢盛。《素问.调经论》所说的“阳盛则外热”,即指感受外邪之后,引起阳气相抗,正邪相搏出现发热的症状。
阳盛格阴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病理变化。病的本质属热,因热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的症状。但患者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都是阳热盛的证候。
阳盛阴伤
与阳胜则阴病同义。这里是指热病伤阴而言。凡阳热过盛的病症,阴津必受耗伤,临床上热邪初盛气分,宜甘寒生津,清解热邪,热退则阴自复;如热结肠胃,腹痛便秘,宜泻下泄热,所谓“急下存阴”;若阴液已伤,则宜养阴清热。总之,对于高热病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阴津的耗损。前人治疗热性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阳虚发热
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
阳虚水肿
是指慢性水肿的病理而言。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如脾肾阳虚,水液运化与排泄功能减弱,则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形成水肿。证见全身浮肿,尤其腰以下更明显,小便短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沈细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治宜温阳行水。
阳虚阴盛
阳虚,指肾阳虚。阴盛,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怕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沈微等。
阳虚则外寒
语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发生外寒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
阴火
指肝肾的虚火。见“阴虚火旺”条。
阴竭阳脱
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即“阴阳离决”。临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泻、高热等出现严重“亡阴”症状时,即表示阴气衰竭,阳气随时有外脱的危险;内伤杂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这些情况,急当回阳救阴以固脱。
阴络伤则血内溢
阴络,指下部、属里的络脉。血内溢,指大便下血。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大便出血,多认为是损伤阴络所致。
阴胜则寒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盛
阴寒过盛之意。一般表现为机能衰退。《素问。调经论》所说“阴盛则内寒”,即指机能衰退所出现的“内寒”证。
阴盛格阳
指体内阴寒过盛,把阳气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或简称“格阳”。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寒到了极点,阴盛于内,反而肌表出现浮热(稍按则不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喝汤水不多,或索水而又不想喝;手足躁动,但神态安静;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
阴盛阳衰
与阳虚阴盛病状大抵相同,但病机有别。一是因阳虚而致寒盛,一是因阴寒内盛而致阳气衰弱,两者常互为因果。临床上阴盛阳衰多因水湿伤阳或过服寒凉药物所引起。
阴虚发热(阴虚则内热)
指体内阴液损耗过度所出现的内热。即《素问.调经论》所谓“阴虚则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病状。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肺燥
指肺燥之由于阴虚所致者。肺为娇脏,怕受火灼,如肺肾阴虚,内热虚火灼伤于肺,则肺燥而阴更虚。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嘶哑,舌嫩红苔少,脉细数等。可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白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阴虚火旺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咳血等。参见“阴虚阳亢”,“水亏火旺”,“命门火旺”等条。
阴虚阳浮
指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阳亢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互相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如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迫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阴阳两虚
即阴阳俱虚。多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出现阴虚与阳虚的证候同时并见的病理现象。参见“阴虚”、“阳虚”条。
饮家
指平素患有水饮病的患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水饮患者的证候是患者感到口渴,在饮水后又出现呕吐,认为这是水饮停留在心下(指胃脘)。
营气不从
指血脉里面的营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营气的运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痈肿。
营卫不和
语出《伤寒论》。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液的物贸基础。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时自汗的,应在未发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瘀热
指热与痰湿互结,郁积于里的热证;指体内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
瘀热在里
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里,有两种情况: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又因小便小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里,湿热郁蒸,久则发为黄胆;指体内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热。
燥结
指病邪化热后,邪热结于胃肠,胃肠津液受伤的病理。主要症状有身热或午后潮热、腹胀痛、便闭、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
燥气伤肺
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肺津,出现干咳无痰,或咯痰带血,咽喉疼痛,胸胁痛等燥气证候。临床上分为温燥和凉燥。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参见“温燥”,“凉燥”条。
燥胜则干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鼻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等伤津症状。
正邪相争
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之意。就广义的来说,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就狭义的来说,指外感发热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理。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因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不下,故寒热交替出现。
正虚邪实
正虚,指正气虚弱,邪实,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全语指因邪气过盛,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见于热性病者,如阳明腑实证因日久失下,除见潮热,谵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等邪气盛的症状外,又见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两眼直视等正气不能支持的危象。见于内伤杂病者,如膨胀积聚日久,身体消瘦,心悸气短,大便溏泄,食欲减退,都是正虚邪实的表现。
中气不足
中气指中焦脾胃之气。中气不足即脾胃虚弱。因脾胃虚弱而引起功能衰退,运化无力,不能上输精气。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易胀,面色淡白,眩晕倦怠,气虚乏力,胃痛喜按,大便稀烂等。
中气下陷(气虚下陷)
又称“脾气下陷”。是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沥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中阳不振
指中焦脾胃阳气虚弱,消化机能不振。主要症状有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面色萎黄,唇淡等。多见于慢性消化不变,慢性痢疾等病。
壮火食气
人体中内养脏腑,外充肌肤的阳气,是生理上的火,称为“少火”;若阳气过亢,火热内生,则成病理上的“火”,称为“壮火”。这种亢盛的火,能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气,叫壮火食气。食,腐蚀或损耗之意。

《中医名词词典》-病理(一)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013 次浏览 • 2017-01-05 22:36 • 来自相关话题

病理 炅则气泄(热则气泄) 语出《素问.举痛论》。炅即热。意指热则腠理毛窍松开,使皮肤散热增加,阳气外泄而多汗。 膀胱气闭 即膀胱气化的机能障碍。其病因多与肾、三焦气化不利有关。主要症状有小腹胀满,小便困难或尿闭 ...查看全部
病理
炅则气泄(热则气泄)
语出《素问.举痛论》。炅即热。意指热则腠理毛窍松开,使皮肤散热增加,阳气外泄而多汗。
膀胱气闭
即膀胱气化的机能障碍。其病因多与肾、三焦气化不利有关。主要症状有小腹胀满,小便困难或尿闭。多属实证。
膀胱湿热
湿热蕴于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膀胱虚寒
指膀胱气化不足或受寒邪影响而丧失约束的能力。多与肾阳虚有关。主要症状有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
胞系了戾
《金匮要略》用以解释“转胞”的病理。胞系,指溺之系;了戾,缭乱屈曲之意,或作绞纽解。《诸病源候论》指出:「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还上,气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泛指膀胱排尿功能紊乱。
悲则气消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消,肺气消耗之意。过度悲哀,可使上焦郁而化热,消耗肺气。
表气不固(卫气不固)
卫气有温养皮肤,开合毛窍和调节寒温、抵御外邪的作用。如卫气虚则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容易侵入,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风等症状。
病机
指疾病的病因,病位及疾病过程中变化的要理。
病机十九条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六条。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症状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临证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实际。病机十九条是: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指一般的内风疾患,出现头目昏花,肢体动摇等症状,多用肝的病变。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意指一般的阴寒内盛,出现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等),多属肾的病变。
(3)诸气膹郁,皆属於肺。意指一般因上焦气机不利而出现呼吸迫促,胸部痞塞的症状,多属肺的病变。
(4)诸湿肿满,皆属於脾。意指一般水湿潴留而出现浮肿胀满的症状,多属脾的病变。
(5)诸热“瞀瘛”,皆属於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神志昏迷,抽搐症状,多属火证。
(6)诸痛痒疮,皆属於心。意指一般皮肤疮疡,出现焮热疼痛瘙痒的症状,多属心火炽盛,血分有热所致。
(7)诸厥“固泄”,皆属於下。意指一般的厥逆、便秘,泄泻等症候,多用下焦的病变。
(8)诸痿喘呕,皆属於上。意指一般的痿症、气喘、呕吐等症候,多属上部肺胃的病变。
(9)诸痉鼓栗,如丧神守,皆属於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口噤、寒战鼓栗,神志失常等,多属火证。
(10)诸痉项强,皆属於湿。意指一般身体强直或颈项强硬,转动障碍,多属湿证(湿浊伤於筋脉肌膜)。
(11)诸腹胀大,皆属於热。意指一般腹部坚硬胀满(兼见便秘、尿涩、烦热、口苦等),多属热证。
(12)诸逆冲上,皆属於火。意指一般气逆上冲,如连声响亮的呃逆、喷射状呕吐等,多属火证。
(13)诸躁狂越,皆属於火。意指一般出现烦躁发狂,举动失常的症状,多属火证。(14)诸暴强直,皆属於风。意指一般突然出现筋脉强直拘挛的症状,多属风证。
(15)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於热。意指一般出现腹胀肠鸣,叩之有鼓音,多属於热。
(16)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於火。意指一般出现下肢足背浮肿而有酸疼的感觉,又见心神不安,惊骇的症状,多属火证。
(17)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於热。意指一般的抽筋、角弓反张,肢体强直而小便混浊的,多居热证。
(1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意指一般体内排出的水液,如果是淡薄透明而又寒冷的,多属寒证。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於热。意指一般呕吐物有酸臭腐味或较急的喷射状腹泻而有里急后重感觉的,多属热证。
冲任损伤
指冲任二脉因肝肾气血失调或感染所引起的病变。冲脉起于子宫,与肾脉并列上行,有总领诸经气血的作用;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部正中线子宫部位上行,有担任调养全身阴脉的作用。故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的说法。说明冲、任二脉兴妇女的月经,妊娠有密切关系。故冲任损伤临床表现多为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腰酸痛,以及不孕等。冲任损伤易使气血两虚,导致“冲任不固”。不固,是虚不固摄之意,容易发生崩漏,流产等病症。
喘家
指平素时常发作喘病的人。
疮家
指由于刀剑所伤,失血过多的病人。指平素经常有疮、疡、疖、痈的病人。对这种病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可以用发汗法,若汗出就会引起痉挛。
大肠寒结
指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的病变。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多见于寒性便秘。
大肠热结
指因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临床表现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黄苔燥,脉沉实有力。多见于各种外感热病的气分阶段。
大肠湿热
指湿热蕴酿于大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肠炎。
大肠虚
即大肠气虚,常兼见脾虚证候。主要症状有脱肛,久泻不止,完榖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等。若久泻不止,临床上多虚寒并见。称为“大肠虚寒”。详见该条。
大肠虚寒
是大脉由于虚寒而传导失职的病理,多与脾肾虚寒有关。主要症状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脉沉细等。多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大肠液亏
大肠津液不足所出现的病变,多与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主要症状有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胆热
指胆的热证。胆属少阳经脉,兴肝互相表里。故胆的热证、实证,常与肝有联系。临床表现如胸胁烦闷、口苦、咽干、呕吐苦水,头晕眼花,耳聋,往来寒热,黄胆,或鼻流浊涕等。
胆实
指胆气不畅出现的实证。主要症状有胸脘满闷,胁下胀痛,口苦而干,头额两侧以及目锐眦疼痛等。
胆虚(脉气不足)
也叫“胆虚气怯”。主要症状有虚烦不眠,心慌心跳,容易惊恐,多疑虑,常叹息。可见于某些癔病,神经衰弱病人。
肺火
指肺热火旺。有虚火,实火二种。临床表现:实火咳剧痰少,咳声有力,或咯痰稠黄,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火多属久咳阴虚,咳声无力,伴有潮熟,盗汗,脉细数等。
肺津不布
指肺不能正常输布津气,出现喘咳等病理情况。肺是接受由脾输送的精气,经过肺和心的作用而输布到全身。如肺受热灼则肺阴耗伤,津液输布失常;肺受寒束,则水津不行,停而成饮,均可聚液成痰,发生喘咳等证。
肺络损伤
指因久咳或剧咳而损伤肺络,引起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肺气不利
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气不利,除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致小便不利而出现浮肿。
肺气不宣
不宣,是不能宣通的意思。肺司呼吸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功能正常,表示肺气宣畅。如因外邪侵攻,皮毛闭寒,肺气不能宣通,可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状。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习惯上肺气不宣多指外感表证,肺气不利多指水肿,气喘方面的病症。
肺气虚
指肺气虚弱。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短气,声音低弱,畏风,自汗等。
肺热
热邪犯肺,肺受热灼所出现的肺热证,临床以面颊红赤,咳嗽痰稠,胸痛,甚则喘促,咯血为特征。参见“温邪犯肺”,“热伤肺络”、“火盛刑金”等条。
肺热叶焦
语出《素问.痿论》。指肺有郁熟,肺脏长期受熏灼而发生痿证。其病理有两种情况: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证”条。
肺肾两虚
指肺脏和肾脏俱虚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虚火灼肺的。往往呈现干咳,短气、咽喉干燥,腰酸腿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多见于肺结核病。
肺失清肃
指肺失去清肃下降功能的病变。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它的功能以清肃下降为顺。如邪气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各种病因),失去清肃下降的功能,则会产生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等气逆症状。所以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很容易导致“肺气上逆”。临床所见的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即属于肺气上逆现象。
肺实
即肺经邪实。可因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多种病因而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黄或带血,突然失音等,多属肺实见症。
肺虚
泛指肺气不足或肺阴虚而言。临床表现有少气,呼呎浅短,耳聋,咽干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肺气虚”、“肺阴虚”条。
肺阴虚
指肺阴亏虚而出现燥火病变。主要症状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质红干,脉细数等。若虚火伤络则痰中带血。常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肺燥
指燥邪伤肺,或肺阴虚伤津化燥的肺燥证。主要症状有干咳,咯血,耳咽干燥,或咽喉焮痛,音嘶,口干而渴,舌体苔白而干等。
风寒束肺
指风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状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相当于风寒感冒。
风火相煽
形容急性热病极期,因高热而同时出现神昏,狂躁、惊厥、抽搐的病理现象。因热极则生风,风盛则火愈烈。二者互相作用。辨证上多属“气营两燔”的证候,可见于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
风家
指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指伤风感冒或中风的患者。
风气内动
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名为风气内动。临床表现有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强直,卒然昏倒,口眼喎斜,两目上视等,尤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失调,引起意识障碍或强直性痉擘为特点。故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之说。参阅“肝风内动”条。
风胜则动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气偏胜出现动摇的病理。风的特点是流动迅速,容易激荡,变化很快,如眩晕动摇、抽搐、震颤、挛急等,都是风气太过的表现。
风湿相搏
语出《伤寒论》。指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肌表筋骨后,互相搏击所出现的病变。临床表现如风湿留于肌表,则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风湿滞留关节,则四肢关节有牵引性疼痛,不能活动自如。
封藏失职
封藏,封闭贮藏之意。肾有贮藏精气的功能,而主二便。如肾气不固,出现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症,称之为封藏失职。
伏热在里
指体内先有热邪内伏,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涉及肠胃热积等,发病时即见咽干,口臭,舌红苔黄干、腹胀压痛,大便秘结或臭秽、小便黄短等内热症状。
肝胆湿热
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胆型肝炎、胆囊和胆管炎症、胆结石等疾患。
肝风内动
病变过程中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称为“肝风”,它属于病理变化的表现,为区别于外感风邪,故称肝风内动,实际与“风气内动”同义。其病机和肝主血、主筋、开窍于目、其经脉上巅络脑等的功能失调有闯,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有虚证、实证之分,虚者由于阴液亏损,称为“虚风内动”;实者由于阳热亢盛,称为“热盛风动”,或称“热极生风”。各详该条。
肝寒
指肝脏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寒性症状。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指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参见“寒滞肝脉”条。
肝火
由于肝的机能亢盛而出现热象或冲逆症状的,统称“肝火”。导致肝火的原因,有因肝经蕴热,有因肝阳化火,与情志刺激过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眼红、眼痛、面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严重的可出现发狂,或呕血、咯血、衄血等。
肝火上炎
指“肝经实火”。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眼红痛,烦躁易怒,睡不安,呕吐,吐血,衄血,苔黄,脉弦等。多见于高血压病、上消化道出血、更年期症候群、急性结膜炎等疾患。
肝气不和
指肝脏的气机不和,疏泄太过而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甚则作痛,小腹胀痛,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若肝气太过,可影响脾胃,出现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肝气犯胃
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临床表现,一方面出现肝气症状,如头眩,胁痛,易怒、胸闷,小腹胀,脉弦等;一方面出现脾胃症状,如胃脘痛,吐酸,厌食,腹胀,大便泄泻等。如病情迁延,较长时间失却胁调,称为“肝脾不和”,可见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肝气逆
肝气过于郁结,则上逆或横逆。上逆则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腹胀、腹痛、嗳气吞酸。参见“肝郁”条。
肝气虚
又称“肝气不足”。为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常兼见肝血不足。主要症状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肝热
指肝有热邪或气郁化热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烦闷、口苦、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严重的可见狂躁、不得安卧等症状。
肝肾亏损
又叫“肝肾阴虚”。肝和肾在生理上是互相资生密切联系的。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变,也会使肾阴亏损。故临床上肝肾阴虚的症状常同时出现,如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或细而无力等。可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月经不调等内伤杂病或急性热病的末期。
肝实
泛指肝的实证而言,包括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的实证。主要特点为性情急躁易怒,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参见“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条。
肝虚
泛指肝的气血不足。临床表现有视物不明、听觉减退、容易恐惧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肝气虚”、“肝阴虚”、“肝血虚”条。
肝血虚(肝血不足)
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视力减退,虚烦失眠,妇女则月经不调,脉弦细等,多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月经病及一些内、眼病症。
肝阳化火
与木郁化火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阳亢则热,热极则生火。参见“肝阳上亢”、“木郁化火”、“肝火”等条。
肝阳上亢(肝阳偏旺)
由于肾阴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则肝阳偏旺而上亢。主要症状有头眩、头痛、面赤、眼花、耳鸣、口苦、舌红、脉弦滑或弦细等。多见于高血压病。
肝阴虚(肝阴不足)
多由血不养肝所致。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视物不清、眼干、夜盲、经闭、经少等。肝阴虚,往往引起肝阳上亢,如血压偏高、耳聋、耳鸣,面热、四肢麻木震颤、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眼病、月经病。参见“肝阳上亢”条。
肝郁
是“肝气郁”,“肝气郁结”的简称。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肝郁脾虚
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胁痛,厌食,腹胀,大便溏泄,四肢倦怠等脾虚症状。参阅“肝郁”条。
更衣
即更换衣服,古人在休息时需要换衣服,后来上厕所,也称更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不更衣,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
痼冷(内有久寒)
痼,久病之意。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证,经久不愈,如脐腹冷痛,呕吐清涎,骨节拘急而痛,四肢不温等。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或寒湿久痹的患者。
寒包火
指人体平素内有积热,再受寒冷,寒包于外,热郁于内的病理。可见于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龈肿等病证。
寒从中生
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证侯均为“寒从中生”(“中”字在这里是泛指脏腑)。主要表现有:由于阳气虚、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见症状为肢节痹痛、筋脉挛急、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等,其发病和肾阳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由于阳气不足,影响代谢机能而出现病理性产物的留滞,如发生积液、胀满、水肿、痰饮等。这些证侯常和脾肾阳衰有较密切的关系。
寒化
指病邪传入阴经,或热证后期因阳气虚弱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神倦、肢冷、畏寒、腹满、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等。
寒凝气滞
指身体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现气滞疼痛的病变。寒是阴邪,它的性质是凝滞而收缩,易伤阳气,人体的血气是喜温而畏寒,寒则气的流通受阻,血脉凝滞,而产生痉挛疼痛的症状。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义。指自然气侯变化。如冬季寒冷之极,将会转到春夏的温、热,夏季炎热之极,将会转到秋冬的寒凉。指病理变化。如寒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寒极的阶段,就会因虚阳外浮而出现假热的现象;热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热极的阶段,就会因热邪内伏而出现假寒的现象。参见“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条。
寒热错杂
指寒证和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等,都是寒热错杂的病理现象。
寒伤形,热伤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外感寒邪多先伤及外部的形体,如头痛、恶寒、肢节酸痛等,是形体受病的症状。外感热邪,最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因为“热则气泄”,如暑热证的大汗、脉濡数,就是热伤气的表现。
寒胜则浮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浮,指浮肿,即使寒气偏胜出现浮肿的病理。寒气偏胜则阳气不足,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留故产生浮肿。如慢性肾炎,多是寒气偏胜,脾肾阳虚的表现。
寒则气收
语出《素问.举痛论》,也称“寒则收引”。收,敛缩的意思。寒气伤人肌肤,则毛窍紧闭,阳气收敛,汗不得出;寒伤筋脉,则筋脉收引,拘急痉挛,出现疼痛。
寒滞肝脉
指寒邪凝滞于肝脉的病变。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胁。如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可使该经脉挛急,出现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多见于睾丸、副睾某些疾病及疝气等。
汗家
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对这种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应再发汗,若再发汗,就要产生精神恍惚,心烦,小便后尿道疼痛等症状。
化风
指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风,指肝风,是一种眩晕、抽搐、震颤的神经症状。临床上可因热盛、阴伤、血虚或肝阳上亢等原因而出现,称为“化风”。参见“热盛动风”、“肝风内动”、“内风”等有关各条。
化火
指热证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现象。热是无形之气,火是有形之象,热极则生火。一般来说,火都是指内热炽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外感五气(风、寒、暑、湿、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郁结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湿内阻,肝脉气郁,都能使邪从火化。火证的临床表现此较复鸡,随看病因而不同,轻证头痛烦渴,面目红赤,口唇焦燥,咽干喉痛;重证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闭尿血等。
化热
指外感表证传里的一种病理变化。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或便秘,尿黄赤等,显示病邪已是化热入里。
化燥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燥,是津液缺少。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燥”条。
黄家
指平素患有黄胆而时时发作的病人。
结阳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结阴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指邪气结于阴经。肝属厥阴而主藏血,脾属太阴而主统血,邪结阴经,不得阳气的统摄运行,久必伤及阴络而血从内溢,故结阴可出现便血。
金破不鸣
是肺气损伤而声音嘶哑的病理。肺主气,肾纳气,二脉均与发声有关。肺肾阴亏则肺燥而热郁,阴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故声音嘶哑。多见于晚期结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属虚证,失音呈慢性进行,故又称为“久瘖”。失音可间歇出现或持续存在,说话较多时则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见,一般无外感症状。
金实不鸣
金实指肺气实;不鸣,即音哑。金实不鸣,是指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热之分: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证见声音嘶哑。此外,亦有因肺有蕴熟,复感外寒,热受寒束,肺气失于宣畅而音哑的,都属二证。金实不鸣是病机上的术语,病名称为“暴瘖”,即突然失音,相当于喉部或声带的急性炎症、水肿等。
惊则气乱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乱,指气机紊乱。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其调和,出现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精气夺则虚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虚证所下的定义。精气,指人体正气。夺,耗损之意。指因正气过度耗损而出现的虚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大出血损伤阳气、阴液,都会导致正气虚弱,机能衰退,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久热伤阴
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津耗损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伤,则见咽干口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细数。若损及肝肾之阴,可致“水不涵木”而“虚风内动”,症见口干舌燥、手足烦动,心悸神疲、耳聋、舌颤、舌绛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常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恢复期。
酒客
指平素嗜好喝酒的人。古代医家认为这种人得病,不可以给甘味的桂枝汤,因为酒客服用桂枝汤后容易引起呕吐。
恐则气下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下,指精气下陷。恐惧过度则耗伤肾气,使精体下陷不能上升。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
劳则气耗
语出《素问.举痛论》。指疲劳过度、气喘、出汗过多,会使气耗散而倦怠无力。
里寒格热
“阴盛格阳”的别称。体内阴阳失调,出现下寒格拒上热的证侯。例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等。
两阳相熏灼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指阳热的病症误用艾灸或火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灼,会导致火毒内攻,伤津劫液,反使病情加重。
淋家
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尿量短少,小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古代医家的经验认为,淋家不可用发汗法治病,若发汗可能会引起便血。
龙火内燔
燔,焚烧之意。这里指“肾火偏亢”。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太过,则可使肾火偏亢,产生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因而使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职,出现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状。
冒家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
命门火旺
肾脏元阴和元阳,元阴指肾精,元阳即命门火。如肾阴亏损而致命门火偏旺,表现为性机能亢进,阴茎易举,多梦失眠等。参见“相火妄动”条。
内陷
指邪气内陷。邪气亢盛,正气虚弱不能拒邪,则邪气内陷,病情就会加重。例如麻疹的出疹期,因脉毒过盛,或再受风寒,正气不足,疹点突然隐没,面色变白,呼吸紧促,病情迅速加剧,这叫做麻毒内陷。
逆传心包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状,称为逆传心包。
怒则气上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这里主要指肝气。肝气是喜畅达而恶抑郁。在正常情况下,肝气既不能抑郁,但又不宜过亢,肝又是藏血的器官,如果精神受过度剌缴,可使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目赤,头痛,脉弦等,若肝血失藏,血随气升,则出现吐血症状。参见“五志”条。
衄家
指平素常流鼻血的人。由于经常失血,面虚津亏,所以,在张仲景的着作中指出这种人不可发汗,若发汗则会引起筋脉紧急、两眼直视、失眠等。
呕家
指平素经常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脬气不固
脬(音“抛”),是膀胱的别称。脬气不固,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而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故称。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气虚多与肾阳虚有关。
脾不统血
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使血液循经运行,若脾阳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临床上,多种慢性出血的病症,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若见舌淡,脉细以及脾虚症状的,常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的方法治疗。多见于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
脾气不升
指脾气不能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心肺。脾主升清,故脾气上升则健运。脾气不升,有因于脾阳虚,中气不足;有因于湿浊食滞阻碍。中气不足,以健脾益气为主;湿浊食滞,以燥湿消导为主。
脾气不舒
指脾胃的消化机能障碍。有因于肝失疏泄、有因于湿困脾阳,有因于食伤脾胃、脾气壅滞。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等。
脾气虚
指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胀,伴有眩晕,倦怠,面色萎黄等气虚症状。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痢疾,贫血等。
脾热
指脾受热邪或过食燥热食物所引起的热证。主要症状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
脾失健运
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阳虚则失去正常功能,可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或因水湿困阻,成痰成饮,四肢浮肿。都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所致。
脾胃湿热
指湿热内蕴脾胃。主要症状有身目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濡数。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有些皮肤病如湿疹,脓庖疮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
脾虚
泛指脾气虚弱或脾阴不足而言。临床表现有食不消化、腹满,肠鸣,泄泻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脾气虚”、“脾阴虚”条。
脾虚肺弱(脾肺两虚)
脾主运化,摄取营养,把精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如脾虚则精气不足,以致肺气也虚,出现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便溏、短气、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多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病。
脾虚湿困
指脾虚内湿阻滞的病理。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妨碍脾的运化。主要症状有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泄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多见于慢性胃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阳虚
即脾胃虚寒。主要症状有胃脘冷痛、腹胀满、呃逆、呕吐、食少、便溏或久泻久痢、倦怠、尿少、浮肿、消瘦、舌淡苔白、脉虚缓。多见于胃十二指扬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肿、白带等。
脾阴虚(脾胃阴虚)
指脾胃的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
七损八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看重论述男女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生理过程,并以此与预防早衰相联系。历代注家对此解说不一,如: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明白这个道理,就要避免亏损阴精,才可阴阳调和,以防早衰。(张志聪注)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二七”开始月经来潮,以后按月经血盈满,就来月经,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为“七可损”;男子“二八”精气溢泻,如因房事而泄精,当益精,为“八可益”(王冰注)。
气化不利
水肿、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假如湿热下注或命门火衰,都会影响肾及膀胱的气化功能障碍或减弱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形成水肿。参见“水不化气”条。
气机不利
广义指脏腑机能活动障碍,狭义指三焦升降机能障碍,出现胸隔痞塞不通症状。
气逆
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气怯
怯,虚弱或惊慌之意。指胆气不足,心慌易惊,或中气虚弱出现短气、倦怠、言语无力等症。
气虚
指“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晄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称为“气虚不摄”。指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
气虚则寒
气虚,指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脏腑,脏腑的活动功能也相应减弱,代谢机能低下,故出现阴寒的证候。如恶寒、肢冷、神倦、口淡无味、舌质淡白、脉沉迟细弱等。
气虚中满
脾主中焦运化,如脾胃气虚,则失于健运,易致腹部胀满。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不痛或喜温喜按,面白唇淡,舌苔白滑,脉象弦弱等。
气血失调
指气与血二者关系失去协调的病理。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是相依相附的,气以生血,血以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在病变时,气病可以影响血病,血病也可以影响气病,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也可致气滞,出现疼痛,瘀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见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气虚不能摄血,可致血不循经而见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病症,多与气血失调有关。
气阴两虚(气阴两伤)
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口干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潮热、口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气营两燔
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机。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等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气有余便是火
语出朱丹溪《格致余论》。气是指阳气。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火证”。阳气的偏盛可由阴液不足而阳气偏亢,虚火上炎,如肾阴不足,导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阳气郁结化火,如肝火,胆火、胃火等。故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郁
即气机郁结,多与情志刺激、气血失调有关,临床多指肝气郁结而言。主要症状有胸闷胁痛、急躁易怒、食欲不脉、月经不调、脉沉濇等。参见“肝气郁结”条。
气滞
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带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热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热伏冲任
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热伏冲任二脉,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酸痛、下腹疼痛、子宫出血等。
热结膀胱
膀胱位于下焦,为足太阳经之府。若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里,邪热循经脉与血气相搏,结于膀胱,出现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发热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症,称为热结膀胱。
热结下焦
这里所说的“下焦”主要是指大小肠,膀胱等脏器,热邪结于下焦,可使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痛不通,甚则尿血等。参见“热结膀胱”条。
热迫大肠
指湿热伤及肠胃,以致大肠传导失常,发生腹痛泄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泻下如注,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热入心包
温邪化热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沉不语等症状,称为热入心包。它与逆传心包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情传变有别。如昏迷,惊厥持续多天未清醒,称为“邪恋心包”。恋,是留恋不去,即病邪仍留恋于心包。邪恋心包多有夹痰现象,也易出现后遗症。
热入血分
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机。血分是温热病传变中最深入的一层。多由营分病发展而来,发热常夜间较高,神志昏沉,躁扰不安,甚则出现抽搐。而以斑疹、出血,或伤阴见证为其特征。
热入血室
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指妇女在月经期间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出现的病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无定时,晚间或说乱话,神志异常等。前人对血室有三种解释:指冲脉。认为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女子太冲脉盛即有月经来潮;指肝脏。认为肝主血海,主藏血,病变又涉及胁下、少腹;指子宫。认为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又有下腹病变。从《伤寒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来理解,血室似指子宫而言。
热伤肺络
指肺络受火热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临床上分实热和虚热。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热伤肺络,或肝脉实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多滑数;虚热多因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咽喉干燥,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热伤筋脉
指因高热或久热,灼伤营阴,使筋脉失其濡养,出现四肢拘挛、瘫痪等。
热伤神明
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昏谵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一般称为热伤神明,与热入心包的意义大致相同。但热入心包是针对病变部位而言,热伤神朗是针对神志症状而言,提法不同。
热深厥深
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病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被邪热阻抑,不能向四肢透达的缘故,称为热厥。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厉害,叫做热深厥深。
热胜则肿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热偏胜出现肿痛的病理。热属阳邪,能使阳气内郁,血脉壅滞,故火热太过,局部充血,可发生红肿。如痈疮、皮肤炎症等病症。
热盛风动
又称“热极生风”。病机多由热邪太甚,伤及营血,燔灼肝经而致。病在未发展为衰竭之前,多属实证,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及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参见“风火相煽”条。
热盛气分
指气分的热势炽盛。主要病状有壮热、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等,如进一步邪热结实,则见午后热高,烦躁,甚至出现神昏谵语,腹痛便秘,舌苔黄燥等。
热邪阻肺
指热邪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汲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患。
热郁(热遏)
六郁之一。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热,出现头痛,口干口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鸣,舌体苔黄,脉弦数等。指热邪郁于内不能透泄之意,故又称“热遏”。遏,是阻遏的意思。
热灼肾阴
指热性病后期肾阴被邪熟所消耗,出现低熟,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瘪,脉细数或虚数等症。
三焦实热
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证的别称。
三焦虚寒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病机之一。
上厥下竭
指由于下部的真阴、真阳衰竭而出现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状。参阅“厥证”条。
上损及下
指虚损病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的病变。虚损是因五脏虚弱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往往可由一脏的虚损,久延不愈而损及他脏,甚至影响遍及五脏。如果首先出现肺脉虚损的证候,久而伤及肾脏,肾脏也虚,称为上损及下。前人有一损肺(劳嗽)、二损心(盗汗)、三损胃(食减),四损肝(郁怒)、五损肾(淋、漏)的说法,指出自上而下的传变,故称。
少阴热化
伤寒六经病理术语。心肾属少阴。因肾阴受伤,以玫心火偏盛,出现夜热、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脉细数,或邪热内郁少阴经络而见咽痛的,称为少阴热证。热性病传至少阴经,大都是寒化。少阴热化,是属阴虚内热,与少阴寒化相对而言。
肾气不固
又称“下元不固”。肾主藏精,开窍于“二阴”。若肾气不固,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或液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
肾虚
也称“肾亏”。是肾脏精气不足的病变。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参见“肾阳虚”、“肾阴虚”条。
肾虚水泛
指肾阳虚出现水肿的病理。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弱而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液泛滥形成水肿。一般症状有全身浮肿(尤以腰部以下较甚),按之凹陷,腰痛酸重,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脉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
肾阳虚
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衰微,则一身之阳气皆虚,故肾阳亦称“元阳”,是命门火的体现。一般的虚弱,称为肾阳虚,是命火不足所致,主要症状有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阳痿,夜尿频多等。如虚弱的程度较严重,称为“肾阳衰微”,或“命门火衰”,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常见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等。这些现象,又称为“下元虚惫”或“真元下虚”。
肾阴虚(真阴不足)
即“肾水不足”。由于肾精耗损过度所致。临床表现有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这种现象,也叫“下元亏损”。
升降失常
指胃气不降,脾阳不升,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腹胀、嗳气、厌食、泄泻等证候。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条。
失精家
指平素患有遗精病的人。由于精液损耗,以致发生下腹部紧张而不柔和,阴部冰冷,目眩,脱发等虚弱病状。
失气
指人体过分损耗,津液不能运化,失于精气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的精微,身体不能吸收营养。指从肛门排出之气,即俗称的放屁。也有称失气为“矢气”者。
湿家
指平素患有湿病的人。
湿困脾阳
与脾虚湿困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机上稍有差异。湿困脾阳,是因外湿影响脾阳的运化,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脾阳可以恢复。脾虚湿困,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宜健脾为主。结合燥湿,脾健才能正常运化。参见“脾虚湿困”条。
湿热内蕴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于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
指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
湿胜阳微
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的病理。湿属阴邪,如果湿邪过盛,就会伤害阳气,以致阳气衰微,产生“寒湿”症状,多见于慢性水肿一类疾患。
湿胜则濡泻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湿气偏胜出现大便泄泻的病理。脾喜燥而恶湿,湿气偏胜,则脾阳不脉,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就会产生“濡泻”。濡泻,是肠鸣腹泻,泻出稀烂大便而腹不痛的症状。
湿郁热伏
又叫“湿遏热伏”。指湿阻于里,邪热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状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厌食、头部重痛、苔白腻、脉濡数等。
湿阻气分
指气分受湿邪阻滞的病理。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酸、骨节疼痛,胸闷纳呆、腹满泄泻,苔滑腻、脉濡缓等。
湿阻中焦
即湿邪阻于脾胃。参阅“湿困脾阳”,“脾虚湿困”等条。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指感受外寒发病后两种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气比较充实,感寒后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现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太阳表证,故称实则太阳;一是正气虚弱,感寒后寒邪内陷少阴,出现恶寒,身不发热而仅见心烦神倦,或有时发热而头不痛,脉不浮,称为“少阴表证”,故说虚则少阴。《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谓病发于太阳;发于阴,谓病发于少阴,可作参考。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指外感发热病当病邪内传时南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一是患者中气足,入里时多伤津化热,成为胃肠实热证。胃属阳明,故称“实则阳明”。一是患者中气虚弱,入里的邪气不能化热,寒伤阳气,以致脾阳失运,成为脾胃虚寒证。脾属太阴,故称“虚则太阴”。
食滞胃脘
指饮食不节,滞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现上腹胀痛,嗳腐,呕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多见于消化不良,胃炎等。
水不化气
是指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的病理。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过程与肺、脾、肾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阳虚则不能维持正常升清降浊的气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蒸发敷布而出现水肿。
水寒射肺
指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水逆
指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病变。
水气凌心
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时,当水气上逆,停聚胸隔阻碍心阳,可使心阳不脉、“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
思则气结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结,指脾气郁结。忧思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欲不脉,腹胀便溏等症状。
痰火扰心
指痰火上扰心神,引起神志错乱的病变。如神志失常,言语错乱,甚至狂躁妄动,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痰迷心窍(心蒙心包)
也称“痰阻心窍”。主要症状有意识模糊,喉有痰声,胸闷,甚则昏迷不醒,苔白腻,脉滑。多见于中风昏迷及癫痫等。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亦常见。
痰热阻肺
指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鸣,胸胀满闷,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大都由于外邪犯肺之后,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痰与热结,壅阻肺络所致。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梁等疾患。
痰湿阻肺
指痰湿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肺为贮痰之器,牌为生痰之源,如脾阳虚,运化失职,不但不能把精气上输于肺,反而聚湿成痰,影响于肺。主要症状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稍为活动则咳嗽加剧,气喘,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等。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
痰阻肺络
指肺脏受邪之后,失去输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现痰盛气逆,喘咳等症。临床上分为“痰热阻肺”和“痰湿阻肺”,各详该条。
脱气
脱,耗损之意。泛指正气耗散或虚脱的证候。指虚劳病出现行动则气喘、手足冰冷、食不消化、腹胀、大便溏泄、脉沉小而迟等阳气虚弱的证候(《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冶》)。
脱阳
脱,耗损之意。指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指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耗伤,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状。可见于某些久病大虚的病人、慢性肾炎出现尿毒症等。指男子因性交后出现虚脱的症状,俗也称作脱阳。
脱阴
脱,耗损之意。指真阴损耗而致突然视力严重减弱的病变(《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腑的真阴耗损,往往可使视力减弱,特别是肝肾二脏的耗损,因肾主藏精,肝开窍于目,肝肾亏损,则视物不明或夜盲,可见于急性热病后期,慢性发热,营养不良及产后体弱等患者。
亡血家
指平素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性疾病的病人。张仲景《伤寒论》认为;这一类病人体内阴津本已亏损,所以不可发汗,若发汗就会引起病人发生怕冷寒战的病象。
卫气同病
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机。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卫营同病
即“营分证”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病机。
胃寒
指胃阳虚,胃有寒气。主要症状有呕吐清水或冷涎,口淡喜热饮,舌苔白润等。
胃火上升
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胃气不和
或称“胃不和”。指胃阴不足,邪热扰胃;或食滞胃中,影响胃气的降纳,出现厌食,泛恶,不寐,大便失调等症状。
胃气不降(胃失和降)
胃气以通降为顺,如因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湿阻滞等原因,均可导致胃失和降,甚则“胃气上逆”。主要症状有不思饮食,胃部胀满,嗳气,呃逆,或胃脘疼痛,呕吐等。
胃气虚
指胃的受纳和消化水谷功能虚弱。主要症状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甚则食入反吐,大便稀烂,唇舌淡白等。
胃热(胃中热)
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
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
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虚
泛指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而言。参见“胃气虚”、“胃阴虚”条。
胃阴虚(胃阴不足)
指胃的阴液不足。多由胃火炽盛,脾胃湿热,或热性病热盛伤津,均可损耗胃的阴液,引起胃阴虚。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饮食减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舌中心绛干,脉细数等。多见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糖尿病,以及热性病恢复期。
温邪犯肺
指温热之邪侵犯肺经。风温病邪,多从口鼻侵入,初起部见肺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口渴,或见咽喉焮红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多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
温邪上受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的感受途径,更重要的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舌苔薄白等卫分症状。
喜则气缓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舒畅,气机通利。但过喜时反使人精神涣散,心气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等病症。
下汲肾阴
汲,吸引之意。指心火过亢,吸引命火妄动,以致耗损肾阴,性机能亢奋,出现遗精,早泄,虚烦失眠等。
下厥上冒
通常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但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明、腹胁胀满等症状。
下损及上
指虚损病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的病变。如首先出现肾脏虚损的证侯,久延不愈,导致肺胰虚损,称为下损及上。前人有一损肾(遗精、经闭)、二损肝(胁痛)、三损脾(胀、泻)、四损心(惊悸、不寐)、五损肺(喘咳)的说法,指出自下而上的传变,故称。
下陷
一般是指气虚下陷而言。参见“中气下陷”条。
相火妄动
一般多指肝、肾的相火,因失却肾阴滋养而妄动。临床表现,属于肝火上炎的,可见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睡眠多梦,面觉烘热等症;属于肾的虚火内灼的,可见五心烦热,头目眩晕,腰背胫跟酸痛,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
小肠实热
指邪热蕴于小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心烦,耳鸣,咽痛、口疮,小便赤涩、排尿刺痛或尿血、腹胀,苔黄,脉滑数。多见于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小肠虚寒
指寒邪伤于小肠或小肠功能低下的病变,临床表现多兼见脾虚证候,如小腹时常隐痛,痛时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利,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邪留三焦
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下见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谢障碍,出现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症。
邪气盛则实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实证所下的定义。邪气,指致病因素。当病邪有余而人体正气充足,机能代谢活动增强以抵抗病邪,故表现为亢盛的实证。如痰滞、食积、瘀血,水湿等,都是邪气有余;壮热,烦燥、狂乱,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都是机能亢盛的表现,均属实证。
心火内炽
也叫“心火内焚”。焚和炽,都是形容火热过盛。心属火、由于心经本脏的火过盛而出现的病变,故称。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怔忡不安,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等。
心火上炎
指心脏本经的虚火上升。主要症状有舌生疮、心烦、失眠等。
心脾两虚
即心脾两脏俱虚。主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面黄、苔白、脉细。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心气不宁
指心气出现不安宁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心悸、怔忡;一是心神不安。可伴有心烦不寐.脉搏不整等兼证。病因多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但也有由于邪气影响而致,如“痰火扰心”、“水气凌心”或肝火旺、肝胆气虚等。
心气不收
指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心有藏精神、主汗液的功能。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则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怔忡、自汗多汗或动则汗出等症状。
心气盛(心阳盛)
主要是指精神力面的病理变化。心气盛则心火炽,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心烦失眠,梦中发笑等。如火盛的程度较严重,则出现烦燥、发狂,一般称之为心阳盛。
心气虚
即“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心热
指心火亢盛所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面赤,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小便赤,或谵语如狂,或吐血、衄血等。
心肾不交
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变。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励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心虚
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短气、健忘、易惊、心中苦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或自汗、盗汗等。
心虚胆怯
指心中空虚,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气衰弱所致。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可见于某些虚弱证、贫血、神经官能症等。
心血虚
即“心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某些虚弱患者。
心阳虚
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室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心移热于小肠
指心火影响于小肠的病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旺盛,会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如进而影响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时,即见小便短赤或刺痛、尿血等症状,称为心移热于小肠。
心阴虚
即“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心烦、怔忡、失眠;低热、盗汗、颧红、口干、脉细数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
心营过耗
指心阴损耗太过。心主血,营是血中之气,即血脉里流动着的营养物质。患热性病因久热伤阴或虚损内伤,而虚火亢盛,消耗血液里的营养物质过多,体质虚弱,出现夜热,心烦,易汗,舌降,脉细数等症状时,称为心营过耗。
虚风内动
病变过程中,由于津液亏损,液少血枯、失血、血不养筋,或肝肾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阳上亢等,均可引动肝风,出现眩晕,缓弱的抽搐、震颤整症,称为“虚风内动”。本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大出血或久病伤阴,肝肾亏损者。其中,因于贫血、失血引起的,叫“血虚生风”,因于阴液亏损引起的,叫“液燥生风”。
虚火上炎
指由于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虚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现有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脉细数,或目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虚阳上浮(孤阳上越,虚阳不敛)
与“格阳”、“戊阳”的病理,证侯基本相同。都是由于肾阳衰微,阴盛于下,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故又称孤阳上越,或虚阳不敛。不敛,浮越而不敛藏之意。参见“阴盛格阳”、“戴阳”等条。
虚冢
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
 

《中医名词词典》-病因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68 次浏览 • 2017-01-05 21:54 • 来自相关话题

病因 [馨禾]饪之邪 [馨禾]同馨。[馨禾]饪,即饮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馨禾]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意即过食馨香食物,酸成宿食而致病。一说作“[馨禾]之邪”,义同。一说“[馨禾]”同“谷”,饪指熟食。(按:[馨禾 ...查看全部
病因
[馨禾]饪之邪

[馨禾]同馨。[馨禾]饪,即饮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馨禾]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意即过食馨香食物,酸成宿食而致病。一说作“[馨禾]之邪”,义同。一说“[馨禾]”同“谷”,饪指熟食。(按:[馨禾]为上面为「馨」字去掉下面的「香」,换成「禾」)
衃血
即凝固呈紫黑色的败血。
百病皆生于气
《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很多致病原因,皆可影习气的活动,使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不内外因
病因之一,参阅“三因”条。
虫兽伤
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包括蛇伤、犬咬伤、昆虫的叮刺伤等在内。
寸白虫
指虫的体节。因食不熟而染有囊虫的牛肉或猪肉而感染。《古今医统.虫候有九》:「寸白虫,长一寸,子孙繁生,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
大风苛毒
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大风,指风邪猛烈;苛毒,指毒气严重。均形容某些剧烈的病邪。
恶气
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等(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病理性产物。如《灵枢.水胀篇》:「....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这里指的是因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物。
恶血
瘀血的一种,是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又叫“败血”。
房劳
又称“房室伤”。指性生活过度,耗损肾精,成为劳损症的病因之一。

病因,六淫之一。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风为阳邪,发病症状每有游走性和多变性。《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病症。参见“内风”或“风气内动”。
风寒
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参见“风寒感冒”条。
风寒湿
指风、寒、湿三种邪气的相合。痹证就是这三种邪气夹杂而致病的。《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邪侵入肌肤、经脉、关节等,阻碍气血运行,出现酸痛、麻木、肿胀、关节重着等症状;侵入内脏,可出现伛偻、心悸、气喘等内脏痹证。由于风、寒、湿各种邪气的偏胜,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别。参见“痹证”各条。
风热
指风邪挟热。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见口燥,舌干,目赤、咽痛、衄血等。参见“风热感冒”条。
风湿
病因。指风和湿相结合的病邪。病名。即风湿所致的病,亦称“风湿症”。《伤寒论》:「风湿相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参见“痹证”各条。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风列于第一位。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常会出现风的症状,如眩晕、抽搐,肢体震颤,麻木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风燥
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满、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等。
伏气
指病邪伏藏体内,经过相当时期而发病。郁热内发,最易伤阴。病变部位有深有浅,有发于少阳、阳明、少阴和厥阴等经的不同。邪郁越深,病情越重。发病时由里达表,病程常缠绵多变。参见“伏气温病”条。
膏梁厚味
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不但影响肠胃功能,还会产生内热和疮疡的病症。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指示:「高(仁)梁之变,足生大丁,....」。
蛊毒
人体腹内的寄生虫,感染后能使人发生蛊胀病。类于血吸虫的尾蚴。古代一种能使人失去知觉的毒药。

六淫之一。寒属阴邪,易伤阳气而影响气血活动。人体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袭而病。较常见的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或腹痛泄泻等症状。机能衰退的病症。参见“内寒”条。
寒湿
指湿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均可出现畏寒肢冷、腹胀、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泄泻,或浮肿等病症。病因。即寒与湿相合的病邪。致病则卫外的阳气不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合邪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如湿温、燥热,风寒湿等。
蚘虫(蛕虫)
蚘、蛕,均为蛔的异体字,即蛔虫。古书中亦有称它为“长虫”。
秽浊
污秽混浊之意。多用于形容“湿浊”或腐败污秽之气以及“山岚瘴气”等;也用于形容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体散发的特殊气味。

六淫之一。温热、暑热等均属火的病邪,其性质属阳,病症都表现为热性。《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生命的动力,为阳气所化,属生理上的火。如“君火”、“相火”、“少火”等。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表现。凡感受各种病邪,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过亢,也会转化为病理上的火。临床表现分实火,虚火两类。实火多因病邪亢盛,多见于急性热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多汗、烦渴、燥狂、面目红赤、或咯血,衄血、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等。虚火多因阴液亏损,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烦燥失眠,梦遗失精,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咳嗽痰血、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或虚数等。
火毒(热毒)
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疮疡肿毒(包括化脓性炎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火毒有关。如疔疮,丹毒,热疖等。指烫火伤感染。
火邪
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变过程化火的表现。参见“火”条。
金创
又称“金疮”。指金属利器造成的创伤,并包括因创伤而化脓溃烂的疮。其中,由刀斧利器所致的,称“刀斧伤”。
酒癖
病因。指嗜酒成性。病症。又称“酒症”。癖指硬结的症块。指因嗜酒而腹部发生症块的慢性病,临床表现为消瘦、腹水、腹中有硬块等。类于酒精中毒的肝硬化。
客邪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劳复
又称“差后劳复”。差,即病愈。指病初愈,因劳复发。病后气血尚未恢复,或余热末清,每因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或七情过度,或房劳饮酒,均可为复发的诱因。
劳倦
劳即劳损,倦即倦怠。泛指一些虚损症的致病因素。通常多指两类:“五劳所伤”。“房劳”,肾精亏损。

暴戾之意。戾气又有“疠气”、“疫疠之气”、“毒气”、“暴气”或“杂气”等称,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由于天时气候久旱、酷热等反常变化,产生这种烈性的致病物质,人感受了就可能发生疫病的流行。
六气
指自然界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气候因素的变化。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等。这些物质都是由饮食水谷的精气所化生,故名(《灵枢•决气篇》)。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淫,邪也,过也,甚也。泛指“六气”的太过、不及或不应时而有,成了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的一类病因。六淫不但影响人体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性,并可助长病原体的繁殖,故实际上包括着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或从口耳、或从肌肤侵犯人体,皆自外而入,而出现“表”的病证,故又称外感六淫。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农历六月)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六郁
是气、血、湿、火、痰、食等六种郁症的合称。郁,是壅遏不通畅或郁结不舒。元代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说明气血郁结,则其他郁证就会相继而生。
内毒
指由内透发的热毒。热毒蕴伏体内,当抵抗力不足,或遇到诱发因素,而发痈疮,或见高热头痛,口干咽痛,骨节烦疼,皮肤发斑,或吐血衄血,神志不清,舌绛,苔焦甚或起芒刺,脉浮大而数或六脉沈细而数等,都是内毒所致的病状。
内风
病变中出现动摇眩晕的一类病症,不属外感风邪。《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由火热炽盛而化,或血虚阴亏,气血逆乱而生。多属病理良化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昏厥、抽搐、震颤、麻木、口眼喎斜等。参见“风气内动”。
内寒
指阳虚气弱,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故内寒多因脾肾阳虚所致。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内寒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大多清稀而冷,),脉沉迟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内伤
病因和病症分两类。指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而致内损脏气的病症。指捶击跌仆等而致体内脏器受伤,或强力负重而伤及气血。
内湿
指体内水湿停滞而言。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生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小便少、面黄、下肢浮肿、舌质淡苔润、脉濡缓等。
内燥
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症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燥、舌干无津、皮肤干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
女劳复
劳复之一。大病初愈,精神气血尚未恢复,不注意调摄、房事过度,损伤肾精所出现的一种病症。主要症状有头重不举,眼花,腰背疼痛或小腹急迫纹痛,或憎寒发热,或虚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等。
疟邪
疟疾的病邪。
癖嗜
致病因素之一。偏于某种积久成习的嗜好,多指饮食方面,
七情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或内脏先发病变,进而影响习精神活动。参见“五志”条。指药物配伍的七种不同作用。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也称“七情”(见《神农本草经》)。
七伤
七种劳伤的病因。《诸病源侯论.虚劳候》:「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日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两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肾气亏损的七个症状。《诸病源候论.虚劳侯》:「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精易滑出);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精气清冷,精液稀薄);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小便频数,淋沥不清或尿中断)。
奇邪
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与一般病邪的含义通,皆指不正之气。
清邪
处于空间的雾露邪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三因
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即此三类病因的总称,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氏引申《金匮要略方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内因,饥饱、劳倦、跌仆、压溺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这些都是致病条件结合发病途径的分类方法。实际上内因主要指人的正气的盛衰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包括了体质、精神状态和抗病能力等。正气的相对不足,是发病的根据。至于气候变化,疫厉病邪,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过劳和饮食不节等,都是外来的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山岚痹气
又称“痹毒”。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而产生的一种病邪,类于自然疫源的性质,通常指的多是疟疾。
伤风
伤于风邪而发病,习称伤风感冒。临床表现有“风寒”或“风热”等不同类型。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条。
伤食
即伤于饮食的致病原因。多指暴饮暴食,也包括饮食不洁和过食寒凉生冷等,它所引致的急性消化不良病症,称为“食滞”。临床表现为厌食,胸脘痞闷,香酸嗳腐,腹胀泄泻、大便酸臭、舌苔浊腻等。
湿(湿气)
六淫之一。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活动,障碍脾的运化。临床表现:外感湿邪,常见体重腰酸,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痛常限于一处不移;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胃纳不佳、胸闷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运化功能障碍,水气停滞的病症。参见“内湿”条。
湿毒
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而言。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症见粪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鲜,但腹不痛;若湿毒下注,郁于肌肤,则小腿部易生疮痈,称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包青或紫黑,溃破后脓水浸渍蔓延,久不收口。
湿痰
湿浊内停日久而产生的痰。又称“痰湿”或“痰浊”。病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于是停聚而成“内湿”,积留而成为“痰饮”。临床表现为痰多而稀白,胸闷或恶心,喘咳,舌体胖而苔滑腻等。
湿浊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轻清阳气的活动,故名。
时毒
指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的病邪,疫毒。
时邪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时令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时行戾气
简称“时行”或“时气”,指流行中的具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实邪
指邪气盛。“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子盗母气”传来的。
食复
劳复之一。久病或大病初愈,饮食不节,影留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使疾病再次复发。尤以小儿热病,余热末清,过食肥腻肉类,更易引起复发。
食肉则复
又称“食肉则遗”。复即复发,遗即遗留。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消化机能低下,如恣食腥荤肥腻的肉类,使体温回升出现病倩反复的现象。尤以小儿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夏季的主气,六淫之一。暑为阳邪,致病有季令的特点。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口渴、心烦、多汗、脉洪数等;暑邪又易耗气伤津,故常出现身体疲倦,四肢乏力、口干等症。“长夏”多湿,暑邪每易夹湿,常出现胸部胀闷,恶心呕吐或泄泻等症。
暑热
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外感暑邪的发热病症。参见“暑热症”条。
暑湿
即暑热挟湿。以胸脘痞闷、心顶、身热、舌苔黄腻为主证。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脘痞闷,身重困倦;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带血;如内蕴暑湿而外感风寒,则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体拘急不舒,胸闷心烦,舌苔白腻等。
水毒
又称“溪毒”。指溪涧被污染的疫水,人感染后,会得蛊病。《诸病源候论.水蛊侯》(二十一卷):「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入....名为蛊也。」这里指的污染源类于血吸虫尾蚴。
水气
指水液停留体内而产生的病症。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金匮要略》所说的水气,主要是指“水肿”。
水土不服
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不能适应的现象。如食欲不脉、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四时不正之气
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如冬天应寒而反暖,春天应暖而反寒等。它对生物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当人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时,就可能引起疾病。
胎毒
婴幼儿发生疮疖、痘疹等疾病,古人认为是胎儿从母体中遗留的热毒所致,称为胎毒,实际上多是感染性疾患。

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产物,并包括某些病变器官组织内积存的粘液物质。由津液变化而成。因病而生痰的,有风痰、热痰、寒痰、燥痰、湿痰等;因痰而致病的,有“痰饮”、“痰火”、“痰包”、“痰核”、“痰疟”、“顽痰”、“宿痰”、“伏痰”等病证。不论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与肺、脾有较密切的病理关系。六淫病邪犯肺多生痰;脾阳虚弱,水湿停聚也会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浊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如痰迷心窍,则神昏、癫狂;风痰窜动,可发惊风、痫证;痰浊上冒,则见心悸、眩晕;痰湿上泛,则恶心呕吐;痰停胁肋,则胸闷胁痛,喘咳痞闷;痰火互结,可生瘰历瘿瘤;痰阻经络,可致半身不遂;痰流肌肤,可生阴疽;痰注关节,可成鹤膝。此外,不少疑难怪症,辨证论治也常与痰有关。
烫火伤
高温引起的灼伤。其中,高温液体或蒸汽所致的,一般称为烫伤;火焰或火器所致的,称为火伤。
天人相应
指入体组织结构、生理现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灵枢.邪客篇》:「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它的主要精神在于提示医生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到四时气候等诸种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是天人相应学说的积极方面。也有“天有日月,人有两目”之类的说法,应予以科学的分析对待。
外风
指外感风邪,参见“风”条。
外感
病因和病症分类,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或同时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外寒
指外感寒邪。由于寒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和脉浮紧等症。指人体阳气虚弱,出现形寒畏冷或容易感冒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外伤
指打击跌仆等,致皮肤。肌肉、筋骨受伤。指六淫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温、伤暑等。
外湿
指感受外界湿邪而言。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长期在水中作业等。湿是一种阴邪,性贸重浊而粘腻,最易阻碍气的活动。临床表现为头重如裹,颈项酸痛,胸闷腰酸、四肢困倦、关节疼痛等。
顽痰
指顽固难愈的痰症。例如:哮喘反复发作,或痰饮迁延难愈等病症,一般认为是顽痰留于胸隔所致。
微风
语出《素问•调经论》。感受风邪而发病轻微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蠕动,无脏腑气血的见症。
微邪
指邪气轻微,致病也轻浅。“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该脏“所胜”的方面传来的。
温热
病因,即“温邪”。有的以邪轻的为温,邪重的为热;逐渐感受的为温,急速侵袭的为热;发于冬春的为温,发于夏季的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即以此作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温热”,如风温、温燥等。湿热合邪的,称为“湿热”,如暑湿,湿温等。
温邪
多种热性病致病外因的总称。临床常见的几种温热病如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瘟疟等的病因,均属温邪的范围。
五劳
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脏劳损的疾病。《证治要诀》:「五劳者,五脏之劳也。」《医学纲目》:「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五类因劳逸不当而引起的损伤。参见“五劳所伤”条。
五劳所伤
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以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指过于嗜好某类饮食而发生疾病。
五邪
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五志过极
五志,即喜、怒、忧,思、恐等五种情志,亦泛指各种精神活动。这些活动过度,就会影响脏腑气血活动,成为致病的原因。参见“五志”,“五志化火”条。
五志化火
指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而引起的病理性机能亢进。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辟,长期精神活动过度的兴奋或抑郁,会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出现烦燥,易怒、头晕,失眠、口苦,胁痛,或喘咳、吐血等症,都属火的表现。
邪(邪气)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厉之气等从外侵入的致病因素,故又称“外邪”。与人体正气相对来说,泛指多种致病因素及病理的损害。
邪害空窍
空窍,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的病变,如风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风热、火邪引起眼目红赤、耳病;燥邪引起鼻咽干燥等。
邪火
同生理的火相对而言,凡病因中的火邪,病变中产生的火热现象均属之。参见“火”条。
新感
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的,称为新感。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的,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与伏气的区别在于: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畏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症状。参见“伏气温病”条。
虚邪
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母病及子”传来的。
阳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它们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指侵犯阳经的邪气。
阴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淫气
淫,指浸淫;气,可指正气或邪气。正气浸淫,是指饮食精微濡润肌肤筋脉的生理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邪气浸淫,即为病邪流溢的病理变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淫指有余,过度或失其节制。凡人体阴气、阳气过亢或某种气候的异常,均可伤及人的正气而致病。
瘀血
体内血液瘀滞于一定处所的病症。其中,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称为“恶血”;因血液运行受阻,瘀积在经脉管内或器官内的又称“蓄血”,也属瘀血的范围。可因病致瘀,如跌仆负重,月经闭止,寒凝气滞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化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甚至蓄血发狂等。临床表现较复杂,诸如:肌肤青紫,固定性疼痛,吐紫黑血块,大便黑色、小腹硬满,胸胁撑痛、舌青紫、皮肤干枯起鳞,甚则善忘,惊狂等。此外,不少顽固疾病,辨证论治亦常兴瘀血有关。
郁火
泛指阳气被郁而出现脏腑内热的症状。通常指“木郁化火”。
燥(燥气)
六淫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等,其中证侯偏热的为“温燥”,偏寒的为“凉燥”。阴津亏损的病症。参见“内燥”条。
燥热(燥火)
指感受燥气,损伤津液,以致化热化火。多见目赤,牙龈焮肿、咽痛、耳鸣、或鼻衄、干咳,咯血等症。
贼风
语出《灵枢•贼风篇》等。指风邪。“虚邪贼风”的简称。泛指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因它们具有贼害的性质,会使人致病,所以名之为贼风。
正气
生命机能的总称。与病邪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炙煿
煎、炒、炸、爆一类的烹调方法。经炙煿的食物,性多燥热,偏嗜会损耗胃阴,发生内热病症。
中毒
毒物进入体内,因毒性作用而发生的病症。如药物毒:巴豆、砒霜、斑蝥等;食物毒:酒精、河豚、病禽,木薯等。
中恶
因触冒不正之气或卒见怪异而大惊恐,忽然呈现手足逆冷、面色发青、精神恍惚、头目昏晕,或错言妄语,甚则口噤、昏厥等症。小儿病症。指小儿真气衰弱,为“恶气”所中,如《医学纲目.小儿部》:「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
中寒
寒邪所中。平素阳气不足,突然遭到寒邪侵袭,出现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或迟紧等症状。中焦虚寒,由于阳气不足,脾胃机能衰退,出现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恶,食少便溏等症状。
诸虫
泛指寄生于人体,可以致病的各种虫类,以肠道寄生虫最为多见。
浊邪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参见“湿浊”条。
浊邪害清
浊邪,指湿浊邪气;清,指轻清的阳气上通于头面的孔窍,如耳、目、口、鼻等。湿为重浊的邪气,与热邪相结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中医名词词典》-俞穴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58 次浏览 • 2017-01-05 21:35 • 来自相关话题

俞穴 郄穴 郄(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肝--中都小肠--养老心--阴郄大肠--温溜脾 ...查看全部
俞穴
郄穴

郄(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肝--中都小肠--养老心--阴郄大肠--温溜脾--地机膀恍--金门肺--孔最三焦--会宗肾--水泉阳跷--跗阳心包--郄门阴跷--交信胆--外丘阳维--阳交胃--梁丘阴维--筑宾
髎(窌)
指在骨节之间部位的统称。有些穴位名称,也是根据这种解剖特点予以命名的。
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
即“以痛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八风穴
位于足背部,五个足趾间歧骨部中央,趾蹼边缘上,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部疼痛、麻木、红肿等症。
八会穴(会穴)
是古人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气会”--擅中穴“血会”--隔俞穴“骨会”--大抒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骨穴(即悬钟穴)“脉会”--太渊穴“脏会”--章门穴“腑会”--太仓穴(即中脘穴)
八邪穴
位于手背部、五个手指间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手指疼痛,脉木及头项强痛等症。
背俞
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合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部位。《体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入为合。」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各处的江河会合流入大海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其名称是:肺--尺泽大肠--曲池心包--曲泽三焦--天井心--少海小肠--小海脾--阴陵泉胃--足三里肝--曲泉胆--阳陵泉肾--阴谷膀胱--委中手脚三阳经合穴:指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合治内府。」)。足三阳经合穴与五俞穴同(即太阳,委中;少阳,阳陵泉;阳明,足三里),手三阳经穴与五俞穴不同,其名称是:手太阳--下巨虚手少阳--委阳手阳明--上巨虚
华陀夹脊穴
位于背部正中线,两侧离脊椎棘突五分处,有两种取法:自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各旁开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共五十六穴;自第一胸椎之下至第五腰椎之下为止,各旁开五分,左右各十七穴。共三十四穴,夹脊穴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主要是调整内脏机能的紊乱,和治疗脊背部的局部症状。
肓之原
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勃央)」,脖胦即肚脐,这里指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处。指关元穴。
会穴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互交会的部位。由于经脉的循行方向并不完全是直线的,而是曲折交错的,所以往往出现经脉交叉或相互邻接的情况,这种交叉和邻接的部位,这就是会穴。全身的会穴根据书籍记载统计约有一百多个。这些会穴因同时有多数经脉分布,所以可兼治数经的疾病。即八会穴的略称,参见该条。
经外奇穴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我国历代针灸家不所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近年来,在推广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又陆红发现了很多临床有效的新穴位,称之为新穴。
经穴
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较大的河水迅速流行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其名称是:肺--经渠大肠--阳溪心包--间使三焦--支沟心--灵道小肠--阳谷脾--商丘胃--解溪肝--中封胆--阳辅肾--复溜膀胱--昆仑
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少商大肠--商阳心包--中冲三焦--关冲心--少冲小肠--少泽脾--隐白胃--厉兑肝--大敦胆--(足)窍阴肾--涌泉膀胱--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络穴(别络、别)
全身十五脉络各有一个穴位与经脉相联络。其中包括十四经脉发出的十四条络脉的穴位,和由脾脏分出的一条络脉的穴位,共十五个络穴。即:手太阴络(手太阴之别)--列缺穴;手少阴络(手少阴之别)--通里穴;手厥阴络(手心主之别)--内关穴;手太阳络(手太阳之别)--支正穴;手阳明络(手阳明之别)--偏历穴;手少阳络(手少阳之别)--外关穴;足太阴络(足太阴之别)--公孙穴;足少阴络(足少阴之别)--大钟穴;足厥阴络(足厥阴之别)--蠡沟穴;足太阳络(足太阳之别)--飞扬穴;足阳明络(足阳明之别)--丰隆穴;足少阳络(足少阳之别)--光明穴;任脉络(任脉之别)--尾翳穴(即鸠尾穴);督脉络(督脉之别)--长强穴;脾之大络--大包穴。
募穴
指位于胸腹部体表和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聚集的地方。即:肺募--中府穴心募--巨厥穴肝募--期门穴脾募--章门穴胆募--京门穴心包募--膻中穴(一作天池)胆募--日月穴胃募--中脘穴小肠募--关元穴三焦募--石门穴大肠募--天枢穴膀胱募--中极穴
荣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一作“流”)为荣。」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其名称是: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大肠--二间脾--大都三焦--液门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
十宣穴
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同身寸
针灸取穴的一种长度标准,均用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标志作为测量的单位,主要有四种方法。“中指阿身寸”:即让患者屈指,取其中指中节两侧横纹头的距离为一寸,进行测量。这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拇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末节的横纹宽度为一寸;“目横寸”:即患者的目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夫”:就是在第二至五指合并时(即四横指)其横经的最大宽度为一夫(“夫”是古名,相当于近代取穴时所用的指横径单位)。
五俞穴(五腧穴)
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俞穴,即井、荣、俞、经、合共二十五穴。左、右侧共五十穴。叫“脏俞五十穴”。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即在井、荣、俞、经,合穴之外,又加一个原穴,共三十六穴。左、右侧共七十二穴,叫“腑俞七十二穴”。这些穴位在临床上大多是此较常用和有效的穴位(《灵枢.本输篇》及《素问.气血论》)。
溪谷
“谷”和“溪”均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其中大的缝隙处叮做“谷”或“大谷”,相当十二经络循行的部位,小的凹陷处叫做“溪”或“小溪”相当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经穴的部位。如《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又:「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素问.五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穴(穴位,穴道,气穴)
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点部位。它可以通过经络联系对身体内部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可以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剌激(如针、灸、按摩、指针、电针等)以达到调整体内机能的目的,从而获得治疗的效果。
俞穴
也叫“腧穴”或“输穴”。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原穴
五俞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所地流过一样。而手、足三阴经则均是以本经的俞穴代替原穴(共六个,也称原穴),连同阳经的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心包--大陵心--神门脾--太白肝--太冲肾--太溪(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阴经的“俞”穴,均用以代替“原”穴)。大肠--合谷三焦--阳池小肠--腕骨胃--冲阳胆--丘墟膀胱--京骨

《中医名词词典》-经络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042 次浏览 • 2017-01-05 21:32 • 来自相关话题

经络 胞脉 又名“胞络”,即分布在子宫(胞宫)上的脉络。其中包括冲脉和任脉。胞脉主要的作用是主女子行月经和养胞胎的。(如《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 ...查看全部
经络
胞脉

又名“胞络”,即分布在子宫(胞宫)上的脉络。其中包括冲脉和任脉。胞脉主要的作用是主女子行月经和养胞胎的。(如《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
冲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由阴部的两侧(气冲穴部位)开始,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素问.骨空论》)。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哮喘、腹痛、肠鸣、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和病症。
大经
指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无中其大经。」)指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篇》:「三日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大络
即全身最大的络脉,一称“经隧”。其中包括十四经各有一条大络,再加上脾脏有一条大络(以上又合称“十五络”)和胃腑有一条大络(名“胃之大络“)。参见“十五络”、“胃之大络”。
带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绕腰部一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腹部胀满、腰部无力、下肢软弱不能走路、怕冷、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状和病症。
督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自会阴部,循背部脊柱正中线向上,经过后颈部,越过头顶部,止于颜面部的上齿龈的正中(以上均沿正中线分布)。在循行过程中与脊髓、脑和诸阳经相连系。是阳经经脉的总纲。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神志不清、癫、狂、癔病、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咽喉干燥、癃、痔、遗尿、脱肛、疝气、不孕症、体力衰退等症状和病症。
伏冲
指冲脉循行进入脊椎骨内的部分。即冲脉在体内深层的分部,所以称“伏冲”(《灵枢•百病始生篇》)。
浮络
指位于皮下浅表的络脉。如《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男之络也。」
经络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的各部分的支脉叫做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周经络系统的连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经络,可能包括了神经经、血管及内分泌等结构及其些功能,但神经、血管等的结构和功能并不能完全解释经络学说的全部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经脉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体内各部分的主要干线,又可分为“正经”与“奇经”两大类,二者共同组成经脉系统。
经气
泛指在经脉中运行的“气”,亦即指经脉的主要功能(如《素问.阴阳别论》:「淖(nao闹)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代表人体内的“真气”或“正气”,指人体的正常生活能力与防御疾病的能力,也是和作为致病病原的“邪气”相对立的一个名称(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经隧
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隧”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位于身体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一是指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的“大络”的意思,如《灵枢.玉版篇》:「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厥阴
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过程,这就是取名“两阴交尽”(《素问•至贞要大论》)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阴和少阴的里面,所以又有“厥阴为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开、合、枢
这是指经脉生理作用的三个特点来说的。在阳经方面,太阳经主开,阳明经主合,少阳经主枢;在阴经方面,太阴经主开,厥阴经主合,少阴经主枢。其中“开”是太阳经在阳经中(或太阴经在阴经中)相对地位于浅表的部位,和外界的联系更为接近,而有开放的作用;“合”是指经脉相对地位于身体内部深层,具有闭合收敛的作用;“枢”是相对地位于表、里之间,具有枢纽作用的意义(《阴阳离合论》)。
六经
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广义的伤寒)时辨证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辨证”。
络脉(络)
络脉由是经脉分出来的呈网状的大小分支。广义的络脉又可分为十五络、络脉和孙络三类。其中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叫十五络;比十五络较小的络脉,散布全身各处,数量很多的,即是狭义的“络脉”;此络脉更小有极多分支的,就叫“孙脉”,也叫“孙络”(《灵枢.脉度论》)。络脉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经脉,网络全身组织,运行营卫气血。此外,络脉的另一种意义是指身体浅表的静脉血管说的(《素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脾之大络
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脾发出,在侧胸壁的大包穴处穿出,散布在胸胁部。脾之大络是全身十五条大络脉中的一条(《灵枢•经脉篇》)。
奇经
是人体经脉的一类,其中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共八条经脉、所以又称“奇经八脉”。奇经的特点是:它们没有和脏腑直接联系,它们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在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不足的作用。
任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过脐部,上至胸部、头部(均正中线),至下唇中央,由此分为左右两枝止于眼部(《素问•骨空论》)。在循行过程中和诸阴经相连系。是阴经经脉的总纲。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疝气、赤白带、腹内肿块、胸腹部内脏机能失调、元气虚弱等症状和病症。
三阳
太阳、阳明和少阳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阳和足三阳,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在六经辨证上三阳病系指病邪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太阳经的代称(《素问.着至教论》马莳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次序,在三阳经中太阳经位于最表层,首先发病,故称“三阳”;其次是阳明经,叫做“二阳”;再次是少阳经,叫做“一阳”。足太阳膀胱经的代称(《素问.大奇论》马莳注)。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三阳在头,是指足阳明经在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胃气为本,而三阴之气以太阴肺气为本的原因(《类经》张注)。
三阴
太阴、少阴和厥阴三经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阴和足三阴,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在六经辨证上,三阴病系指病邪在身体深部或五脏有病。太阴经的代称(《素问.阴阳别论》王冰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的次序,在三阴经中太阴经首先发病,故称三阴;其次是少阴经,叫做“二阴”;再次是厥阴经,叫做“一阴”。足太阴脾经的代称(《素问•阴阳别论》马莳注)。
少阳
经脉名称之一。有阳气减弱的意义。其位置在半表、半里,属于太阳和阳明的中间,所以又有“少阳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也就是说本经在两个阳经之间起着枢纽的作用。
少阴
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减弱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阴和厥阴的中间,所以又有“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也就是说本经在两个阴经之间起着枢纽的作用。
十二经别(经别)
是由十二经脉另行分出的一种循行在身体较深部的经脉干线。全身共十二条(指身体单侧),其循行方式,主要是自正经经脉分出后经过躯干、脏腑、头顶等处,最后仍流回到正经经脉中去,在循行过程中除了六阳经的经别均流回原来的阳经去之外,六阴经的经别也均流入与其相表里的阳经去,因此十二经别的主要作用,不仅是作为正经经脉循行的补充径路,而且还可以加强沟通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联系,十二经别根据其阴阳表里的配合共分为六组,简称为“六合”(《灵枢•经别论》)。
十二经动脉
指在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有脉搏应手的动脉部位,也就是位于身体浅表的一些动脉血管(《难经.一难》)。这种体表局部动脉位置很多,例如手太阴经的动脉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经渠等穴处都可以触到,临床诊所时最常用的动脉部位是寸口部。
十二经筋(经筋)
是在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体表肌肉系统的总称,也是将全身体表肌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部位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因此十二经筋就是按照十二经脉来命名的。其中每一经筋都包括了在同名经脉循行部位上的若干肌肉群,即足太阳之(经)筋、足少阳之(经)筋....等。这十二大类肌肉群主要分布在四肢部,其次为躯干及头部,经筋患病时,主要是痹症和肌肉拘急、不收等症(《灵枢.经筋篇》)。
十二经之海(经脉之海)
冲脉的别称(《灵枢.海论》)。因为冲脉的循行和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联系最密切。肾是人体先天的根本,胃是人体后天的根本,因此在冲脉里兼有人体先、后天的元气,所以被称为“十二经之海”。
十二皮部(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映区。皮肤和经脉之间主要是由络脉来联系,十二皮部的具体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素问.皮部论》)。
十四经
即十二经(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因为按照中医古代书籍的记述,在这十四条经脉中都有其直接连属的经穴,而在奇经八脉中的另外六条经脉并没有直接连属的经穴。
十五络
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即十四经各有一条络脉,再加上“脾之大络”,故称。
手厥阴心包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心包络,络三焦,并与横膈膜相连。在体表,起于侧胸部,经腋下,上肢屈侧正中线,止于手中指指尖。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心烦、心痛、心悸、精神病、面黄、目赤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三阳经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过上肢伸侧抵止于头部。
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胸部经过上肢屈侧抵止于手部。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三焦,络心包络,并与耳、眼相连。在体表,起于无名指端,沿上肢伸侧正中线,经过肩部、侧颈部、侧头部、耳部,止于眼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耳病、咽喉病、眼痛、颊肿、出汗等症状和病症,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心、络小肠,并与咽部及眼相连。在体表,由腋下部,沿上肢屈侧后面向下,止于小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心痛、口渴、咽干、目黄,胁痛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太阳小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小肠、络心,并与胃、眼和内耳相连。在体表,由小指端,经过上肢伸侧后面,肩胛部、侧颈部、颜面、眼部、止于耳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耳聋、目黄、颊肿、下颔部肿胀而使颈部不能回旋、咽喉病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喉相连。在体表,由胸部外上方沿上肢屈侧前面向下,止于拇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咳嗽、咳血、喘息气短、囗渴、烦躁、胸满、肩背痛、手心发热、伤风、自汗、小便频数、尿黄赤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大肠、络肺。在体表,由食指端经过上肢伸侧前面、肩部、颈部、颊部,止于对侧鼻孔旁。本经有病时,主要有泄泻、痢疾、肠鸣,恶寒战栗、目黄、口干、鼻衄、鼻塞、咽喉炎,牙痛、颈部肿大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太冲脉
即冲脉的别称,因其有调养女子的月经和胞胎而得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太阳
经脉名称之一。有阳气旺盛的意义,因为其位于身体的最表层,感受外邪后也是最先发病的经脉,所以又有“太阳为开”,(《素问•阴阳离合论》)之称。
太阴
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旺盛的意义,因为其位于三个阴经的最表层,所以又有“太阴为开”(《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外经
指在体表的经脉部分,一般是位于体内(里)的脏腑相对立而说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荣、输治外经,合治内俯」。
胃之大络
又名“虚里”,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脏后,向外分出,布于左侧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相当于乳根穴)(《素问.平人气象论》)。
心系
直接与心脏连系的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及上、下腔静脉(见《灵枢.经脉篇》。并可参考《类经》卷七张注:「(心)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
阳络
凡是由手、足三阳经分出的络脉都称阳络。指上行的或位置较浅的络脉,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如《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王冰注:「并胃之经络」。
阳脉(阳经)
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阳脉之海
督脉的别称。因为手、足三阳经都有分支直接会合于督脉,起着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故称。
阳明
经脉名称之一。是阳气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继续,这就是取名“两阳合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阳和少阳的里面,所以又有“阳明为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阳跷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足跟外侧,沿外踝向上,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面颊、止于后颈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失眠等症状和病症。
阳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外踝下方,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后颊部、止于头顶部。本经有病时、有恶寒发热的症状。
阴络
凡是手、足三阴经分出的络脉称阴络。指下行的或位置较深的络脉,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即后血(即便血)。」
阴脉(阴经)
指经脉中的阴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
阴脉之海
任脉的别称。因为足三阴经和阴维、冲脉都有分支直接会合于任脉,起着调节全身阴气的作用,故称。
阴跷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足跟内侧,沿内踝向上,经下肢内侧、前阴部,腹部、胸部、颈部、鼻的两侧,止于眼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喉痛、嗜眠等症。
阴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内踝上方,经下肢内侧、腹部、胸部、咽喉、止于后颈部。本经有病时,有心痛的症状。
鱼络
指在手拇指内侧鱼际部(拇指腹部)的络脉(一说在鱼际之下,阳溪穴与列缺穴之间),临床上常观察其局部充血的现象作为诊断手阳明经病变的参考,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鱼络血者,手阳明病。」
正经(十二经脉、十二经)
是人体经脉的一类,是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其中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牌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等十二经,称为十二经脉。每一经脉都和体内一定的脏腑直接联系,而在各经脉相互之间又有表里配合的关系。
宗脉(宗脉所聚)
指分布在眼、耳等重要器官上,由很多经脉汇聚而形成的主脉或大脉(《灵枢•口问篇》:「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又:「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肝、络胆.并与生殖器、胃、横脂膜、咽喉、眼球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经下肢内侧(由前部转向中部)、外阴部、腹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胸满、呕逆、腰痛、下痢,疝气、遗尿、小便不通、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口咽干燥、面色暗晦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
足三阴经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
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胆、络肝。在体表,由眼部经侧头部、耳部、颊部、后头部、肩部、侧胸腹部、下肢外侧,止于第四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疟疾、恶寒、有汗、头痛、颔痛、目痛、口苦、锁骨部及腋窝部肿痛、胸及侧胸部痛使身体转侧困难、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桔核等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肾,络膀胱,并与脊髓、肝、膈膜,喉部、舌根、肺、心、胸腔等相连。在体表,由足小趾,经足心、内踝、下肢内侧后面、腹部,止于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口中热、舌干、咽喉病、饥饿而不欲食、赢瘦、咳血、哮喘、心悸、胸痛、烦躁、黄疸、腹泻、面色暗黑、视物不清、精神痿靡、好睡痿厥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膀胱,络肾,并与脑相连。在体表,由眼部向上越过头顶,向后、向下,经过项部、背部两侧、臀部、下肢后面,止于小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疟疾、癫狂、目黄、流泪、鼻衄、头顶强痛、腰背痛、痔疮、尿频、排尿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太阴脾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脾、络胃,并与心及舌根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内侧(由中部转向前部)、腹部、胸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痛、呕吐、肠炎、腹胀、噫气、黄疸、水肿、自觉身体沉重、行动困难、不能平卧、舌痛、舌根强直、小便不通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胃、络碑。在体表,由鼻部经过侧头部、面部、颈部、胸腹部、下肢外侧的前面,止于第二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肠炎、胃痛、腹胀、肠鸣、腹水、咽喉炎、鼻衄、口眼歪斜、唇生瘭疹、头部肿大、恶寒蛾粟、呻吟不舒、面色微黑,精神失常,热病发狂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中医名词词典》-神气精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21 次浏览 • 2017-01-05 21:28 • 来自相关话题

神气精 大气 指宇宙间的空气,或胸中呼及之气。 谷气 又叫“水谷之气”。指饮食的精气,因为人的饮食以五谷为主,故称。 津气 这是从津的功能而言。津是清而稀的,属阳。津的温养肌后的功能有赖于 ...查看全部
神气精
大气

指宇宙间的空气,或胸中呼及之气。
谷气
又叫“水谷之气”。指饮食的精气,因为人的饮食以五谷为主,故称。
津气
这是从津的功能而言。津是清而稀的,属阳。津的温养肌后的功能有赖于气的输布作用,说明津的活动离不开气,而具体体现津的这种功能活动的就叫“津气”。
津血同源
津液和血都是来源于饮食的精气,并能相互资生,相互作用。津液耗损常使气血同时亏虚,而气血亏虚,同样会引起津液的不足。例如大汗,大吐,大泻或温病耗损津液时,往往相继出现心悸气短、四肢厥冷,脉微细等气血亏虚的证侯;大量失血后,常有口燥渴、舌干无津、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现象,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汗,夺汗者无血”之说;《伤寒论》也认为经常失血或出血多的患者(称“亡血家”)不可发汗。这些见解和经验都说明津和血之间有密切关系。
津液
泛指体内一切水液。指由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共同作用所化生的营养物质。津液在经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经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是并提的,但二者在性质,分布部位和具体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处。“津”此较清稀,分布于肌肤之间以温润肌肤;“液”则比较粘浊,分布并濡养关节、脑髓、孔窍。但从整体功能而言,津和液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津液除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外,随着体内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还关系到体内阴阳相对的平衡,如炎暑汗多则小便少,天寒汗少则小便多。指汗或小便。如《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音“针”,形容出汗状况),是谓津。」这个“津”就是指的汗。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这个“津液”就是小便。汗出过多或排尿过多(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耗损体内的津液。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构成人体的部叫“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为“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前者是生殖的基本物质,功能繁衍后代;后者由不所摄入的饮食所化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机体代谢所必不可少的。平时脏腑的精气充盈,则归藏于肾,当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又可以变化为生殖之精。精气不断的消耗,又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补充。精是生命的基础,精足则生命方强,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易受病;精虚则生命力减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均可减退。
精气
通常是指后天之精而言,亦即充养脏腑的精华(包括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和肾本脏所藏的精气(即男女媾精的精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脏腑的精气充盈,肾本脏才有充盛的精液。
精神
亦即“神”的概念。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五脏中的“心”有最密切的关系,因为心是“藏神”的,《灵枢.邪客篇》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大主”体现了脏腑中“心”的统率作用,“舍”有寄舍的意思,可见精神就是“神”的主要表现。
精血
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人在出生以后,血液的再生,来源于后天饮食,靠中焦脾胃的气化,吸收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加以变化而成。精的生成,同样是靠后天饮食的化生,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说。精气是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血的盈亏是象征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故临床上精血不足的病症,往往须用补肝益肾等法治疗。
魄汗
“肺脏魄”,外与皮毛相合,而汗液又由皮表透发,和肺气有关,故称为“魄汗”,汗孔亦称为“魄门”(即“鬼门”)。一说魄为阴,汗为阴液,故名。

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等。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临床上所说的“气”,多数是指脏腑机能失调引起的病状,如“胃气不降”、“肝气犯胃“等。
气化
广义是指人体内气机的运行变化,如脏腑的功能作用,气血的输布流注,脏腑之气的升降、开阖等,都有“气化”的含义。狭义是指三焦之气的流行宣化,如三焦输布水液的功能,即为气化的作用。
气机
通常是泛指气的功能活动。有时则指脏腑之气运行的通路,如临床上因痰热壅肺,可以导致肺的气机不畅而产生喘逆的症状。
气为血帅
气血的运行,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物质基础。营血在经脉中之所以能不停地运行周流全身,有赖干“气”作为它的动力。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所以说“气为血帅”。但“气”必须依赖营血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又有“血为气母”的说法。它们的关系是,血液营养组织器官而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的正常活动又推动了血液的运行。气血的运行,也体现了“阴阳互根”的道理。
清气
指水谷精微之气,亦即从胃传注于肺,然后再散布到脏腑组织的营气。指秋天清肃之气,或吸入于肺的大气。作为治法,是指清气分之热。
清阳、浊阴
“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浊阴”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阴主形,重浊下降,故浊阴(主要指大小便)出于前、后阴等下窍。阳主卫外,故清阳(可以体会为卫气)发于肌表“腠理”;阴主内守,故浊阴(指水谷精微的浓浊部分)内走于体内脏腑等组织器官。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卫外的阳气)充实于四肢;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饮食水谷)归流于六腑。古人用“清阳”、“浊阴”相对的来阐明具体的、较为普遍的生理现象,并以此来说明“阴阳互根”的原理。故对“清阳”和“浊阴”的理解,虽有个总的概念,但结合实际情况,含义有时就不尽相同。
三宝
指精、气、神。又称“三奇”。这套理论被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认为“三宝”是生命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的根本。这是前人受道家思想影响而借用的术语,应另释其义意。实际上,精神的活动是有物质基础的,精为气之母(即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赖干气,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故精、气、神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所以精、气、神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故名。参见“精”。

“神”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并须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的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它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凡神气充旺,则身强,脏腑器官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一切机能活动的正常现象都被破坏了。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说的神、魂、魄、意、志等只是用以区别不同的中枢神经活动现象以及对内脏某些病理上的影响,实际都是由心所主的(参见“五脏所藏”条)神又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内脏功能的反映。如诊断时对眼睛、脉象等生理机能正常反映,都叫做有“神”(参见“得神”条)。
神明
即“神”的概念。
生气
指春天的生发之气,为万物生长所必需。古人认为人的活动要适应季节变化的特点,否则就容易生病。有生发和增强元气的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少火”是指正常的阳气和热能,这种阳气或热能有生发和增强“元气”的作用。
卫气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它的运行,内而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既能温养脏腑,又有温润肌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重要功能。因为这种气以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邢的作用为特点,所以叫做“卫气”。
涎唾
涎和唾都是口腔内的唾液。“涎”俗称“口水“,此较淡,主要有润泽口腔的作用;“唾”此较稠粘,主要能帮助消化食物。根据“五脏化液”的理论,涎、唾是分别通过脾和肾的作用所化生,所以有“脾为涎”、“肾为唾”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形体
指身形和体质。临床上观察身形的肥瘦、形态特征和体质的强弱,可以作为辨证论治的一种参考。

血的形成,是由脾胃等器官把饮食经过消化以后,将精微部分和津液桔合吸收,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血的功能除了营养身体各部组织外,又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和血的功能有关。而血的这些功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以及气血在心血管内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血脉
即“经脉”,简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阴液
泛指体内一切富有营养的液体,或指脏腑的阴精。从液的性质而言,液是稠而浊的,属阴,故名。

指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这种物质通过脾的气化作用,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的分布于脏腑和身体其它组织。指经脉的脉管。《灵枢.经脉篇》说:「脉为营」。这里的“营”有营舍的意思,也就是血气所处的地方。
营气
乃运行于麻管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其性柔顺,有化生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营气”的运行从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然后通过全身的经脉不停地运转,营养人体上下、内外各个部分。所以从生理的角度而言,营气就是指血液的作用。
营卫气血
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和动力基础。气血在经脉中不断地循环运行。营、卫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其生成要通过一系列的脏腑气化活动,如脾胃的消化运输,心脾的气化输布,然后分别营养人体各部,故《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这里所谓“清”和“浊”主要是从功能上的差异而言。“清”是指营气的作用比较柔和,“浊”是指卫气作用的慓悍滑利,无所不到。“卫主气”,“营主血”,卫属阳而营用阴,阳主外而阴主内,故从所处位置而言,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这虽不是绝对的,还是可以说明营和卫在内、外概念上的不同。从作用方面讲,“卫”有捍卫於外的“保卫“”用;“营”有充盈于内的“营养”作用。一般来说,“营卫”主要体现在功能作用方面,“气血”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方面。通过气血的运行,发挥营卫的作用。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指营血,“阳”指卫气,这些阴阳、内外、守(内守)使(运行)等对偶概念名词,提示了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就在这个基础上,把温病传变划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上辨证施治的纲领。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营血
从生理的角度说,营血就是指血液。
原气
又叫“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不断滋生。“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可以体会为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真气
又叫“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即受于先天的“原气”)和后天之气(得之于呼吸饮食的)相结合而成,是能充养全身的。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直接相关,故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方。
中气
通常是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而言,但有时单指脾气。脾气主升,在临床上遇到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往往是由于脾虚下陷所致,常用补中益气的治法,所谓“补中益气”,就是指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
浊气
指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指人体呼出之浊气和排出的矢气等。
浊气归心
指水谷的精气通过血的运行归于心脏。《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它运行到心,由心脏再通过经脉把养料送到身体各部。“浊气归心”说明了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循环输送营养的“总枢”的作用。
宗气
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气相合而积于胸中的气。胸中不仅是宗气积聚之处,又是一身之气的运动输布的出发点。它有两大功能,其一是上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它关系到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其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中医名词词典》-体表部位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639 次浏览 • 2017-01-05 20:12 • 来自相关话题

体表部位 [出页]骨([出页]) 指眼眶下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颔骨和颧骨构成眼眶的部份。 [骨端](腓肠,腓[骨端]) 俗称小腿肚,相当于小腿部隆起的排肠肌部分。 [骨褐]骬 [骨褐 ...查看全部
体表部位
[出页]骨([出页])
指眼眶下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颔骨和颧骨构成眼眶的部份。
[骨端](腓肠,腓[骨端])
俗称小腿肚,相当于小腿部隆起的排肠肌部分。
[骨褐]骬
[骨褐]与骬,音义同。指“鸠尾”或“蔽心骨”,位于胸骨体的下方,即解剖学上的胸骨剑突部分。前胸部骨骼的总称。(按:[骨褐]为左边一“骨”字,右边取“褐”的右边旁)
[骨舌]
指在肩部内侧,锁骨的外端部份。指在胸骨上方锁骨的内端部份。(按:[骨舌]为一个字)
泪窍(泪堂)
位于内眦部,在上、下眼脸内方各有一小孔处,为排泄眼泪的通道。
[月少]
[月少](音秒),位于侧腹部,相当于第十二肋软骨下方,髂嵴上方的软组织部分。
八溪
指上肢部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部的膝关节、踝关节。左右侧共八处,总称八溪(《见素问.五脏生成篇》)。指肱部及股部的肌肉。
白睛(白眼、气轮)
即眼球呈白色的部份。相当于眼的球结膜和巩膜部份。
百节
是泛指全身的关节说的。

指足底部大趾近端部分,即跽的后方。
胞睑(目胞,眠胞、目裹,目窠,肉轮)
即上,下眼睑(俗称眼皮)。又分别叫做“目上胞”及“目下胞”。此外也有将上眼睑叫做“胞”,下眼睑叫“胞”的。

躯干部的后面,包括后胸部,腰部及骶部的统称。
本节
指手部的掌指关节(或足部的跖趾关节)在手背部(或足背部)外形的隆起处。手,足各十个本节。
鼻隧
指鼻孔内的鼻前庭部份及鼻腔内通道。一说是指外鼻或鼻翼部。
鼻准(准头、面王)
即鼻尖部,俗称鼻尖。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作为诊察脾病的参考。
蔽(耳门)
即现代所称的耳屏。相当于外耳孔前面的小球状突起部份。
臂(下膊)
现代称为前臂部。指肘以下、腕部以上的部分。

音“必”。即股部(大腿部)的代称。指股部的上半部分。
髀骨
即解剖学上的股骨,俗称大腿骨。
髀关
指股部的前上方部分。
髀枢
即股骨大转子的部位,位于股部外侧的最上方,股骨向外方项着隆起部分。指骨盆外方中央的髋臼的部位,又名“机”。

即上肢部包括肱部(上膊)和臂部(下膊)的统称。又名“臂膊”。
产门
指妇女的阴道外口,又称为“阴户”。
承浆
在下唇中央部下方的凹陷处。穴位名,即位于承浆的正中央,属任脉经。
赤白肉际
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股部,内侧为阴面,即“白肉际”;外侧及后侧为阳面,即“赤肉际”。

即头顶部。头顶骨(颅盖)解剖学上的顶骨。指头部覆盖包围看脑髓的骨骼部份,简称头颅。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额骨的一部份、枕骨的一部份构成。
兑发(锐发)
在头发的曲周部向下方伸延的部份,相当耳的前方,俗称鬓边。
额角(头角)
即前发际在左、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的角度。
额颅(额)
又叫“颡”(音嗓),指颜面上部,头发边缘以下,两眉以上的部份。
耳廓(耳轮)
指在外耳道以外,全部耳壳的统称。
耳门
参见“蔽”条。穴位名,位于耳的前方,相当耳屏前方的凹陷部,属手少阳三焦经。
耳柱
位于鼻的中央部,在“下极”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称“下极之下”、“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作为诊察肝病的参考。指位于左,右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部份。
二阴
即前阴和后阴的总称。包括外生殖器、尿道外口及肛门等部分。
发隙
即头皮上生长头发的边缘部。其中在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前发际”,在项(后头)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后发际”。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份叫做蕃。
方上
即鼻尖两旁的鼻翼部。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查胃部疾病的参考。

音“夫”。又名“足趺”,俗名脚面,即脚背部。
伏免
伸腿时股部前面肌肉的最高隆起部,状如伏免而得名。相当于股直肌部分。穴位名。在股部,位于髌骨上缘的上方六寸,用足阳明胃经。
辅骨
臂骨中的一个。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学上的桡骨。

在胸部的下方,相当横隔膜以下的部分,其中在脐以上的部分叫做“大腹”,脐以下的部分叫做“小腹”或“少腹”(一说以脐的两旁为“少腹”)。
高骨
手腕部近拇指一侧有显着隆起部分,即解剖学上的桡骨茎突位置。
跟骨
位于脚后跟的小骨。

即大腿部。
广明
《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部泛指人体的前面和上面部位而言。

音“国”。即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湾。

泛指骨骼。胫骨的别称。
颔1
指下颔骨(颊车)相当于耳下的一部份。
颔2
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音孩)部的下方,结喉的上方软肉处
核骨
又名“核骨”,即拇趾的第一趾骨与跖骨的关节后下方的圆形籽骨。
黑精(黑眼、风轮)
即眼球外观呈黑色的部份,相当解剖学上的角膜部份。
胻骨
音“行”。又称“骭骨”(音“干”),即解剖学上的胫骨,位于小腿部的内侧
横骨
又名“下横骨”、“盖骨”。即解剖学上的耻骨。指舌骨,位于舌根部的小骨。穴位名,位于耻骨前联合上缘的正中点向左右旁开五分处,属足少阴肾经。
后阴
即肛门部。

位于踝关节内,外侧圆形的骨隆起。内侧的叫内踝,是胫骨的下端;外侧的叫外踝,是腓骨的下端。
黄仁(睛帝)
即眼球角膜后方的虹膜,也属于“风轮”的份。
会阴
又名“篡”(音窜)、“下极”、“屏翳”,在外生殖器的后方、肛门前方的部位。穴位名,位于会阴部的正中央,属任脉经。

指脊椎骨而言。中医书所指的脊,多从第一胸椎棘突开始向下数至第四骶骨棘突,共二十一节(包括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四节)。
季肋(季胁、软肋)
又名“橛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分。

音“忌”。即足大趾下面(跖)的近端部分。
颊1
在耳的前方,额骨外方的部份。
颊2
俗称下巴或下巴壳。指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
颊车
又名“下牙床”,“牙床“,即解剖学上的下颔股。穴位名。位于下颔骨角的前上方,属足阳明胃经。

位于肩部的后下方,现代称为肩胛部。
肩解
即肩关节部。
楗骨(坐板骨,髋)
音“建”。女性的楗骨又名“交骨”,即现代的坐骨(包括髋臼在内)。
交骨
指骶尾关节部。在妇女分娩时,这一关节可被动地作的活动,使骨盆下口张大。如果这一关节活动有障碍,可影响分娩,产科上叫“交骨不开”。一说即妇女的坐骨。
结喉
位于颈部前方正中向外突起的部份;相当于喉头的甲状骨处。男性的结喉突出,女性的结喉不甚明显。
睫(睫毛)
即上、下眼脸边缘的细毛,有防止灰尘和强烈光线侵目的作用。
京骨
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音“之”)骨底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骨组隆前下方的凹陷处,属足太阳经。

小腿部(自膝部以下,足部以上)的别名。胫骨的简称。
颈骨(天柱骨)
即解剖学上的颈椎。共七节,位于后颈部。上连颅骨,下接胸椎。
巨分
指由鼻其外缘向口角外侧伸延的皮肤皱纹沟(所谓:口旁大纹处,即鼻翼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察股部内侧疾病的参考。
聚毛(丛毛)
位于脚大趾趾骨第一节后方的皮后横枚部(相当于三毛的后方)。
绝骨
指绝骨穴的部位,相当于腓骨下端,内髁上端的部分,穴位名,又名“悬钟”,在足外髁直上三寸,属足少阳经。

自骶骨以下至尾骶骨部分的通称。
尻骨
即解剖学上的骶骨。上面连接腰椎,下面连接尾椎,左、右两侧面与髂骨(古称“髁骨”)相连。
髁骨(骻骨)
即今之骼骨。
连骸
即膝部内、外两侧的两个骨隆起。相当于解剖学上的股内上髁和外上髁的部位。

古代解剖学的术语,即侧或面的意思。“上廉”即上侧(上面),“内廉”即内侧(内面),如上肢的内廉,即指靠近躯干部分的屈侧,余可类推。
膂(膂筋)
指在背部,脊椎骨左右两侧的背部肌肉群。
膂骨
脊椎骨的统称。指第一胸椎棘状突起而言。
毛际
指男性或女性外生殖器上方有阴毛的部位。
眉棱骨
指眼眶上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额骨构成眼眶的部份。
明堂
即鼻的别名。古代的人体经脉孔穴图称为“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固”。
目眶骨(目眶)
眼窝四周围的骨骼。其中在眼窝上方的又称眉棱骨。在眼窝下方的又称“[出页]骨”。◎(按:[出页]为一个字)
目弦(眼弦,目纲)
即上,下眼睑的边缘部,此处着生睫毛。又叫做“目上纲”及“目下纲”,或“目上弦”及“目下弦”。
内眦
又叫“大眦”,即内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鼻侧连结的部位。
臑(肱,上膊)
现代称为肱部。在肩部以下、肘部以上的部分。
臑骨
即解剖学上的肱骨,位于肱部,下连“正骨”与“辅骨”。
颞颥(鬓骨,太阳)
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外后方,颧骨弓上方的部位。
匹末
指四肢的末梢,即手部和脚部。
歧骨
指两骨的末端互相交叉的部分。如手部的第一、二掌骨关节部的前方分歧(歧骨间)部,称为“虎口”,是合谷穴的位置。又如在胸骨体下端,左、右肋软骨的分歧(歧骨间)部,是“鸠尾”的部位。
气街
又名“气冲”,即小腹部下方、股部上方交界处的鼠蹊部(腹股沟部)。即人体内气的运行径路。《灵枢.卫气篇》称六府(《甲乙经》作“六经”)、头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处都有气街。
前阴
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曲骨
位于“横骨“的中央部。相当于耻骨前联合部。穴位名,位于耻骨前联合上缘的正中点,属任脉经。
曲周(曲隅)
位于额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发际呈弯曲下垂的部份。

指腋下、胁上空软部分。
颧骨
位于眼的外下方,在颜面部隆起的部份,即解剖学上的颧骨骨。
缺盆
位于两侧前胸壁的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
阙(阙中、印堂)
即鼻根部上两眉毛之间的部位。古人认为望诊这个部位可以作为诊察肺部疾病的参考。
阙上
指阙中稍上方的部位,相当于天庭部的下方。古人认为望诊阙上可以作为诊察咽喉病症的参考。
然骨
位于内踝前的舟状骨部分。穴位名,即然谷穴,位于足内踝前舟骨结节下方的凹陷处,属足少阴经。
人中(水沟)
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鼻唇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膀胱和子宫(即子处)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沟的上1/3处与中1/3的交界,属督脉经。
锐骨(兑骨)
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隆起,即解剖学上的尺骨茎突。

腮,又称“顑”,位于口部的外方,颊部的前方,颐部的上方。相当于口腔粘膜的外壁。
三毛
指位于足大趾爪甲后方的部分,相当于足大趾趾骨第二节部分。
山根(王宫)
又称“頞”(音饿),“下极”。位于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心病的参考。
膻中
在前胸部正中,左右两乳的正中间的部位。穴位名,位于膻中部的中央,属任脉经。
上横骨
指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迹部份。其外侧连接锁骨。
神阙
即肚脐的别名。穴位名,位于脐部的正中,属任脉经。

音“身”。指髂骨部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泛指脊椎骨两侧的肌肉群。

指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
束骨
足外侧第五跖趾关节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关节后上方的凹陷处,属足太阳经。
四关
指上肢部左,右侧的肩关节(两腋)和肘阔节,下部的髋关节(两髀)和膝关节。指上肢部的两侧肘关节和下肢部的两侧膝关节。
四极
即四肢的别称(见《素问.汤液醪醴论》)。
四维
古代医书多用作四脏的代称。
太阳
即“颞颥”穴位名,部位在眉棱骨梢和外眼角中点向约一横指处。系经外奇穴。
庭(天庭)
位于额部的中央,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
瞳神(瞳子、水轮、幢仁)
相当于解剖学上的瞳孔部位,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的合称。

位于腰部(胂)的下方,骶骨部(尻)的两侧,相当于臀大肌的部位。
外辅骨
即解剖学上的腓骨,位于小腿部的外侧。
外眦
又啡“锐眦”,即外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的部位。
完骨
指耳廓后面隆起的骨,即解剖学上的颞骨乳突的部份。穴位名。位于颞骨乳突尖端的后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
尾闾
又名尾骶、骶、骶端、橛骨、穷骨,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上连骶骨,下端游离,在肛门的后方。

指上唇与下唇在左、右侧口角会合的部位。也有将唇的四部份都称为吻的。
膝解
又名“骸关“,即膝关节部。
囟(囟门)
位于头顶部的前方正中,相当于额骨与左、右顶骨的联结处。婴幼儿因顶骨尚未完全长成合缝,囟门未闭,所以在此处可以用手触到血管的跳动。
胸膺
即前胸部。
畜门
即外鼻孔。
血轮
指眼的内眦和外眦的合称。

指面部的前面正中部份。指左、右眉目之间的部位。指额部的中央部份。

指后胸部的第十二肋骨以下与骼嵴以上的软组织部分。

位于颏(音孩)部的外上方,口角的外下方,腮部下方的部位

俗称牙肉,即包附于牙齿根部的口腔粘膜等组织。
膺(膺中、臆)
在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

指手拇指(或足拇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相当于手部的拇短展肌和脚部的姆短屈肌部分)“鱼际”,指鱼的边际,为手背或脚背部深、浅皮色的交界处。
约束
即眼睑(眼胞)。相当现代所说的括约肌。如肛门括约肌,眼轮匝肌等。
枕骨(玉枕骨)
同解剖学上的枕骨,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
正骨
臂骨中的一个。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学上的尺骨。“正骨手法”的简称。参见该条。

即足掌,是站立时足部着地的部分。即足大趾下面的远端部分,相当于足大趾球部。

即趾骨的略称。

指足后跟着地的部分。
柱骨(锁子骨、巨骨、缺盆骨)
位于前胸部的上方。现代称为锁骨。
子门
即子宫外口。

《中医名词词典》-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843 次浏览 • 2017-01-04 20:33 • 来自相关话题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罢极之本 指肝脏。“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膀胱主藏津液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查看全部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罢极之本
指肝脏。“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膀胱主藏津液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即洲,“都”即渚。洲渚本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是指膀胱为三焦水液归集之处。津液经过肾的气化作用变成小便而排出体外。
仓廪之官
“仓廪”是贮秽谷物的仓库。仓廪之官指脾和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五味(饮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脏腑器官和全身营养的“仓廪”,故名。也有人认为“仓廪之官”单是指胃。
大肠主传导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从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化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份和养料,变化为粪便,然后由胆门排出体外。大肠既为传送糟粕的通道,所以说它“主传导”,为“传导之官”。如因种种原因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往往会产生泄泻或便秘等症。
胆主决断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所出焉。」所谓“中正“,意含不偏不倚。这里主要说明胆的作用之一与中枢神经的某些功能活动有关。此外,“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突然受惊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促使脏腑功能相互协调,起有重要的作用。胆气怯弱者,可因惊恐致病,胆气壮者,可以不受显着的影响。
发为血之余
主要是说明头发与肝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前人认为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年少血气充盛时,头发茂密色黑而有光泽;年老肝血不足,肾气虚,头发变为苍白,易于脱落,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
肺,其华在毛
《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其华在毛」“华”,有荣华外露的意思。从毛发的荣枯,可以推断肺机能的盛衰,这是因为肺能“输精于皮毛”。例如肺桔核等病到了严重阶段,往往有皮肤色夭、毛发枯悴的症象,所以说“肺,其华在毛”。
肺藏魄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肺藏魄。」“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份,《类经.脏象论》(卷三)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人体一些知觉和动作是“魄”作用的结果。参见“五脏所藏”条。
肺朝百脉
《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朝,朝向、会合的意思,指百脉会合于肺,即肺在呼吸过程中,全身血液均须流经肺经,肺脏,说明肺和百脉有密切的关系。
肺恶寒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肺恶寒。」肺主气,外合皮毛。寒邪既可直接侵袭肺部,而且寒邪易伤卫外之阳,寒邪侵袭肌表,又易内合于肺。此外,脾胃虚寒,也会影响肺的清肃功能,产生种种病症。故有“肺恶寒”之说。
肺合大肠
指肺与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通过肺和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肺或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作用有助于肺的肃降。又如痰壅气喘,往往须参用泻下法,才能使肺气通利;有些便秘的治疗法,须参用开肺的治法;又如化痰止嗽药川杏仁、瓜蒌等也有润肠的作用。这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肺开窍于鼻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说“开窍于鼻”鼻要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必须依赖肺气和调,呼吸畅利。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煽。可见肺与鼻窍是息息相关的。
肺气
指肺的功能活动,也包括呼吸的气体。
肺肾相生
肺属金,肾属水,又叫“金水相生”。根据五行理论,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在生理功能中,肺和肾互相配合互相影响,这就叫“肺肾相生”。在病理方面,肺气虚损可以导致肾气衰弱,这是“母病及子”相反,肾气衰弱也可以导致肺虚,称之为“子病累母”。
肺生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生皮毛。」亦即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肺与体表皮毛相合(所谓“肺合皮毛”),这是一种脏器与组织相关的联系。肺主呼吸,皮毛、汗孔也有调节呼吸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认为有散气的作用。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肺有敷布阳气、外卫肌表的功能,所以又说“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如肺气虚,肌表不固,多有自汗;卫外之气不足,肌表就易受风寒侵袭,甚至可以内合于肺,产生咳嗽等症。
肺为华盖
“华盖”,本指帝王的车盖或指画上文彩的伞。《灵枢.九针论》指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难经集注.三十二难》虞庶注:「肺为华盖,位亦居膈。」因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并有覆盖和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名。
肺为娇脏
娇脏,形容它是娇嫩,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热,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大气直接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论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使是伤风感冒,也往往会有咳嗽,说明肺是一个娇嫩的脏器,故名。
肺阴
即充养肺脏的津液,或称“肺津”。肺阴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与肺气相互为用,为维持肺功能所必需。临床上的肺阴不足,往往见干咳,舌苔薄白干燥。肺阴的进一步耗损可以呈现肺燥火盛的证候。
肺主气
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贸。所谓“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为肺所主,因为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的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声
声音和肺气的作用有关,故听声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个人的肺气情况,肺气足的人,声音宏亮;肺气虚的人,声音低怯。风寒外感,肺气闭塞,引起声盲嘶哑或失声。肺结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说话感到吃力,声音嘶哑,这也显示了声音和肺气之间的密切关系。
肺主肃降
“肃”有清肃之意。“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宜清宜降。由于肺居胸部以及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等),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如肺气失降,就会出现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肺主行水
人的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才能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主通调水道”。而另一方面又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肺主治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是和所谓的“君主之官”--心相对而言。“相傅”有辅助“君主”的意思,意即在脏腑活动中心肺功能的协调是很重要的,是人体脏腑器官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治节”,即治理、调节,主要是指肺和心的机能必须相互协调以共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腑输精于脏
五脏主藏精气,六腑是“传化物”(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传送作用)的;同时,六腑又是“仓廪之本”(水谷仓库的根本),五脏六腑必须依打胃气的供养,所以《灵枢.五味篇》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之说。营气出于中焦,胃能输送精气而灌溉五脏;小肠则能将饮食进一步消化,分别清浊,使水谷的精微传送到五脏贮藏。胃和小肠的这些功能,体现了腑输精于脏的生理作用。
肝,其华在爪
见《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华在爪。」“华”有荣华外露之意,爪即指(趾)甲。“爪为筋之余”(筋为肝脏的精气所生,爪的营养来源和筋相同。所谓“爪为筋之余”,说明爪也是肝脏的精气所生),筋为肝所主,肝与筋的虚实情况,可以从爪甲的变化反映出来。凡筋力健壮者,爪甲多坚韧;筋衰无力者,爪甲多薄而软。肝藏血功能正常、供血充分者,爪甲透红光泽;肝血不足则指甲色泽枯槁。故望诊指(趾)甲对于判断肝和筋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肝,体阴而用阳
“体”,一般是指实体或实质;“用”则是指作用和机能。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容易动风化火,肝又主管筋(肌腱)的活动,这些功能,作用以及病理的情况,从阴阳的观点来分析,是偏于动、偏于热的,属阳。故肝有体阴而用阳之说。
肝藏魂
《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魂”属于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因肝病而多恶梦,神志不安,所谓“魂不藏”。“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参见“五脏所藏”条。
肝藏血
指肝是藏血之脏,既能贮藏血液,又能调节血量,当人处于休息或睡眠状态时,部份血液回流到肝并贮藏起来,活动时肝血又运送到全身,供给各组织的需要。如果因为暴怒而伤肝,可以影响藏血的功能,甚至可能引起出血或出血性病症的发作。
肝恶风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肝恶风。」因为肝是“风木之藏”,有一些病症如老人中风,小儿惊风,一切风湿、麻木、搔痒、痉、痫等,其病因病理往往和风邪以及五脏中的肝密切相关。肝又主管筋的活动,风胜则筋挛抽搐。同时肝风容易化热、化火、故有“肝恶风”之说。
肝合胆
指肝和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肝与胆相表里”,主要是通过肝和胆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肝或胆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胆火旺盛或肝阳偏亢,都容易有急躁善怒的症状,用平肝的药物可以泻胆火,用泻胆火的药物,也可以平胆。
肝开窍于目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脏的精气通于目窍,视力的强弱和肝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肝受血而能视”,亦即视力和肝血的调节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减退或夜盲;肝火上炎,常见目赤多泪。不少眼病多被认为和肝有关,而从治肝入手,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
肝气
指肝本脏的精气。病症名称。常见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肝肾同源
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所谓“肝肾相生”)。肝的疏泄条达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又须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肝脏血、肾脏精,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肝和肾均有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故名。肝肾同源又名“乙癸同源”,这是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故名。
肝生于左
《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这里的“左“,主要是指肝的行气部位。刺气主升,行气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谓:「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故所谓“肝生于左”,并不是指肝本脏所在的部位。
肝为刚脏
肝喜条达舒畅,既恶抑郁,也忌过亢,肝的所谓“刚脏”之性,主要体现在“肝气”方面,当受到精神刺澈时,使人易于急躁发怒,这叫“肝气太过”;相反,如果肝气不足,就会使人产生惊怕的症状。肝和胆相表里,肝的刚脏作用常须胆的配合才能体现。
肝血
指肝脏所藏的血液,通常和肝阴不能截然分开。不过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提到“肝血”的一些病症,常和失血的情况相联系,而且不一定有阴虚阳亢的表现。
肝阳
主要是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肝阴虚,不能制阳,就会使“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肝阴
主要是指肝脏的阴血和肝本脏的阴液。在正常情况下,肝阴、肝阳应该保持相对的平衡,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
肝主筋
《灵枢.九针论》:「肝主筋」。《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肝者....其充在筋。」说明筋(肌腱)的营养来源是从肝而得。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弛张收缩,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故又有“肝主运动”之说。但筋必须在得到充分营养供应的情况下,才能运动有力。《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就是说男子一般到了五十六岁左右,就可能感到运动不大灵便,认为这是由于“肝气衰,筋不能动”的原故。说明肝和筋、筋和运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肝主惊
惊是指有所感触(如骤然听到巨响、看到可怕的景象或受到突然的刺激等)而心动。《素问.金匮真言论》曾提到肝“其病发惊骇”。“惊骇”是大惊的意思。因肝为“风木之脏”,风木多震动,故肝病易惊。不过惊的产生和心气状况很有关系,心气虚的人,容易致惊;如心气强固,一般不易产生惊的病症。参见“五志”条。
肝主谋虑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古人用将军征战时的深谋远虑比喻肝的作用。也就是说肝和某些高级神经的功能有关。肝气喜舒畅条达,如因肝气郁结或肝气太过而致肝阳偏亢,就容易使人性躁易怒;相反,如肝气不足则易出现惊怕的症状,都会影响“肝主谋虑”的作用。
肝主升发
这主要是从肝气的某种作用而言。肝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它的经脉上巅络脑,肝的功能正常时,好像春天树木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这是体现“升发”的现象。但升发太过,反会出现头痛、眩晕等症候。
肝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肝和情绪有关。肝气宜舒畅条达,如因为情绪不好,就可能产生肝气郁结,这是肝病表现为疏泄功能受影响的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与消化机能有关。脾的运化,脾气的散精作用和胆汁的排泄,均有赖于肝气的疏泄作用。与某些疼痛症状有关。“通则不痛”,肝气郁滞可以影响气血的流通而产生疼痛,如肝病胁痛、肝胃气痛等。与妇女月经有关。因为“肝藏血”和“胞宫”又有经脉联系,如肝疏泄失调,可能产生月经不调等症候。
肝主血海
血海通常是指冲脉,所谓“冲为血海”,但肝有贮藏并调节血液的功能,故亦有“血海”之称。
后天之火
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火即脾胃之火。这里的“火”字,可以体会为消化饮食所需要的热能。但整个消化过程还需要“先天之火”(即“命门之火”)的帮助。
君火
指心火。因心是所谓的“君主之官”,故名。
六腑以通为用
六腑是。“传化物”的器官,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如胃的受纳、消化,将食糜下送肠道,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排便,膀胱的贮存和排泄尿液等等。三焦则联系各部份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它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六腑和五脏的不同点在于它有时出,有时入、有时实,有时虚,是出纳、消化和转输的一个“大集体”。所以六腑贵在功能协调,畅通无阻,否则就会影响“传化物”的功能,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
泌别清浊
指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所进行的消化和分清别浊的遇程。所谓“分清”是指经小肠进一步消化,使饮食精微(营养成分)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别浊”是指经小肠消化后的糟粕,或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这种消化和分清别浊程,称之为泌别(意即分别清浊)。
脾,其华在唇四白
《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其华在唇四白。」“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唇四白,指甲唇周围的白肉。脾主肉,主运化,其精气显露于口唇周围。《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是因为一方面是脾的“散精”作用;另一方面是脾有藏营的作用,能将“营气”输布于全身,脾气健运,口唇红润有光泽。故望诊口唇和口唇周围,有助于判断脾功能的情况。
脾藏意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脾藏意。」意,指意念,是一种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心有所忆谓之意。”」。古人按五行学说把情志思维活动分属五脏,观察到因思虑过度可以伤脾并产生一些病症,然后用补脾的治法而获得疗效,故认为“脾藏意”,但不免牵强附会。参见“五脏所藏”条。
脾藏营
《灵枢.本神篇》:「脾藏营。」是指脾有藏纳营血的作用。“营”指循行于经脉内的精气--营养物。营又主血,可以化生为血,故通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主裹血。」“裹”,有裹秽或裹护之意。说明在脏腑中虽是“肝藏血”,“脾统血”,而实际上脾也具有藏纳营血的作用。
脾恶湿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脾恶湿。」因湿胜容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产生“湿困脾土”(常见症状为大便溏泄,头重身重,四肢困乏,脘腹满闷,舌苔白腻等)的病症,又因“脾主肌肉”,湿胜则肌肉壅肿,故有“脾恶湿”之说。
脾合胃
指脾和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是通过脾和胃经络之间的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脾或胃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但由于生理功能上“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因此在某些症候方面还是各有所属而必须加以区别的。例如呕吐,一般都以治胃为主,泄泻通常以治脾为主,主治重点就有所不同。
脾开窍于口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对于辨证有一定的帮助。
脾气
主要是指脾的运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周身血液的功能。
脾统血
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因脾能益气,脾气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就有可能影响这种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经脉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脾阳
指脾的运化功能以及在运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热能。脾阳要正常地发挥作用,需要得到“命门之火”(肾阳)的温养和协助。
脾阴
指脾本脏的阴精。和胃阳相对而言。脾属脏为阴,胃属腑为阳。
脾主后天
人在出生以后,主要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脾。因为饮食的精微是靠脾的消化及收并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份,使之获得营养,所以说“脾主后天”。“后天”可以单指脾,也可以脾胃并提。故营养不良或发育不良的,多称之为“后天失调”。
脾主肌肉
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一般而言,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盈,所以说“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往往就会逐渐消瘦。
脾主升清
升清,是根接脾的运输转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它脏腑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如脾气不升,甚或下陷,可以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等症。
脾主四肢
四肢之所以能活动,靠来自饮食所化的阳气。这种阳气虽为胃中饮食所化,但必须经过脾的转输才能使阳气达于四肢。在脾气健运的情况下,全身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四肢活动就有力。四肢无力,往往是脾气虚弱的表现。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其它脏腑和人体各个部份。这说明胃只是一个给养仓库,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运化”的功能。
脾主运化
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成分)。饮食入胃,胃和脾共同进行消化,所产生的精微被吸收后,再由脾气帮助运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脾还能促进水液的运转和排泄,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主中州
古人将东、西、南、北、中央,分别和五脏相配合。将脾列为“中央”,同时又根据五行学说,把脾归属“土”脏,故有“脾主中土”或“脾主中州”之称。土是生化万物的,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其他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所谓“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为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机能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很自然地就把脾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脾主中州”。从另一角度而言,脾的这些作用,也说明“脾为生化之源”。
三焦主决渎
“决渎”,意即疏通水道。三焦有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称“决渎之官”(见《素问.灵门秘典论》)。三焦的决渎功能是联合许多脏器而发挥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肾、脾,肺等关系更为密切,如这些脏的功能障碍,可使三焦不通利、气化失常而产生肿胀和小便不利等症。
上焦如雾
《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打”是形容蒸发的气有如雾一样的弥漫。“上焦如雾”主要是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上焦心肺能宣发由中焦上输的水谷的精气,使之达于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这个作用好像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故名。
上焦主纳
《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纳而不出。」“纳”在这里主要是指呼吸和食物养料的摄取。因为呼吸和饮食都是通过上焦而摄纳的,故名。
少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之气壮」。少火与壮火相对而言。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肾,其华在发
《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其华在发。」“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头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所谓“发为血之余”),但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体内肾气的外部表现可从毛发上显露出来,青壮年肾气充盛的人,头发茂密光泽,年老体弱,肾气虚弱的人,往往毛发容易枯搞脱落。
肾藏精
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的含义有二:是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是藏肾本脏之精(即“先天之精”),亦即男女媾精的精气,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这一部份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主管。肾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脏腑的精气而储藏起来,五脏的精气充旺,肾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肾藏精“是肾的重要功能之一,《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肾为“封藏之本”(“封藏”有闭藏、贮藏之义),主要就是体现肾的藏精作用。精不宜过度消耗,以免影响全身的各种机能。
肾藏志
《素问.调经论》:「肾藏志」。“志”古通“志”,指记忆力,因脑和髓均为肾精所化,故肾虚患者,每多健忘。一说“志”有专意而不移的意思。参见“五腋所秽”条。
肾恶燥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肾恶燥。」因肾主骨,生髓,燥则阴精受伤,肾气耗损,骨髓枯竭,津液消灼,故有“肾恶燥”之说。
肾合膀胱
指肾与膀胱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胆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肾与膀胱相表里”,是通过肾和膀胱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埋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如膀胱排尿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和膀胱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治疗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有时应从治肾着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肾间动气
又称原气,是两肾间所产生的一种热能和动力,实际上就是命门之火的作用。人体脏腑和经脉的活动以及三焦的气化等,均有赖于肾间动气的作用,所以说它是生气之原,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根源。
肾开窍于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的变化,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肾开窍于二阴
前阴指尿道(一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这主要是指肾和大小便的关系,因为肾主水,是管理水液代谢的,这一功能的产生,又和命门之火的气化功能有关。故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水液的分布,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大小便之利与不利,与肾也有密切关系。如肾水不足,可使大便干燥秘结,或小便量少;命门之火不足,又可引起泄泻或小便不禁等病症。
肾阳
又有“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等名称。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可以说是人体热能的源泉。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和后大之精),均需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发挥其滋养体内各部组织器官和繁殖后代的作用。特别是后天脾胃之火须先天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更好地发挥消化运输的作用。
肾阴
又有“元阴”、“真阴”、“肾水”、“真水”等名称。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肾阴不足,肾阳就会亢奋,出现“相火妄动”的病理现象。
肾者胃之关
“关”,可以体会为水液出入的关口。肾居下为“至阴之脏”,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下流而归于肾,这是水液由体外摄取以后在体内升降的大概过程。如肾气不化,往往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则中焦燥满,影响水液代谢。《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内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液排泄障碍,积聚体内,就形成浮肿,而这种浮肿是由于肾的“聚水“发展而来的。
肾主骨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方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牙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同样也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
肾主伎巧
《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作”指动作或工作,“强”应作负荷能力来理解。“作强”有耐重劳,动作轻劲有力的含义。“伎巧”就是精巧灵敏。肾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是和肾的藏精,主骨,生髓的作用分不开的。凡肾气充旺,精盈髓足者,不但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而且筋骨强劲,动作有力。反之,肾亏精虚髓少的人,往往腰酸骨弱,精神疲惫,头昏健忘,动作疲懒迟缓。
肾主恐
心中畏堪不安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志为恐”。前人认为五脏的精气相并于肾,如肾经经脉的脉气不足,或肾水不足以及肝、心、胃的某些病症,均可能出现“恐”的证候。主要的还是肾本身的因素,因为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恐则气下”,恐的结果又能伤精伤肾,所以有“肾主恐”的说法。参见“五志”条。
肾主纳气
肺虽是主呼吸的,但肾有摄纳肺气(即“纳气”)作用。在临床上一般的久病咳喘,特别是年老肾虚患者,多有纳气困难。气喘的特点是呼多吸少。例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主要表现是吸气困难,临床上称之为“肾不纳气”,需要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来治疗。
肾主生殖
因为肾为藏精之腑,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繁衍后代起重要的作用。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气(肾本脏的精气)的充实。古代早就认识到女子约14岁左右月经来潮,男子约16岁左右精气充满,并能排精,说明生殖机能开始成熟,男女殖机能成熟的情况下交合就能生育。到了女子49岁,男子64岁左右,肾气的衰微,不仅人显得老了,随着女子更年期经闭和男子精少体衰,生殖能力也逐步丧失。因为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由肾主管,所以说“肾主生殖”。
肾主水
“肾为水脏”,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极为重要的作用。肾对体内水液的潴留,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气的“开”和“阖”(所谓肾主开阖”)。“开”,主要是输出和排泄水液;而“臼”,指潴留一定量的水液在机体内。“开”和“阖”取决于肾阴,肾阳功协调。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的肾阴、肾阳是相对平衡的,肾气的开阖是协调的,因而尿液排泄正常。如果肾有病,失掉“主水”的功能,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而发生水肿等病症。
肾主先天
这是从肾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重要性而言。因为肾不仅有藏精,主骨,生髓、供给各部器官热能等重要功能。而且肾气的盛衰,又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关。前人把肾称之为“先天”,或者叫“肾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说明肾为发育生殖之源。故婴儿出生以后发育方面的障碍,如“五迟”(站立,行走,长发,生齿,说话都比正常婴幼儿要晚得多)。“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均痿软无力)、“解颅“(头缝裂开不合、前囱宽大)等症,都认为和肾虚,先天不足有关,而在治疗方面往往以补肾为主。
胃气
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胃气主降,在消化功能上主要和脾气相配合。《灵枢.五味篇》指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意即消化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说明胃气在人体的特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时,历代医家都重视要保护“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谓对肠胃机能衰弱的人在处方时要尽量避免用苦寒泻下、有损于胃气的药物。指脉的胃气,脉以胃气为本,正常人脉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称之为有“胃气”。
胃阳
指胃的功能。
胃阴
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或“胃汁”,是由水谷化生而来的。临床上肺胃热盛容易消耗胃阴,出现发热、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故从某种意义上讲,胃阴实际上也包括了体内的其他一部份津液。
胃主腐熟
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成为食糜的过程。
胃主降浊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消化饮食主要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胃燥脾湿相互协调,饮食乃能消化。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赖以上输和生化;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化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胃主受纳
“受纳”指接受和容纳水谷。在整个消化道中,胃腔容量较大,有“水谷之海”之称,受纳饮食是胃的主要功能之一。
五味所禁
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火,多食则火盛而使肾水耗损,肾主骨,肾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滞,多食则肌肉壅满,故肉病不宜多食甘味。酸味善走筋,但酸味收敛,多食则筋易拘急,故筋病不宜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于病,故有“五禁”之说。
五味所入
简称“五入”(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入”和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五脏化液
《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清.张志聪认为是“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素问集注》)。在汗、泪、涎、涕、唾五液中,心主血,汗为血所化生,故“汗为心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肝、脾、肺,分别开窍于目、口、鼻、泪出于目,涎出于口,涕出于耳。故“泪为肝液”,“涎为脾液”,“涕为肺液”。
五脏所藏
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藏神“,“肺藏丑”,“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脏精与志(见《难经.三十四难》)。“五脏所藏”的理论是古人在五行学说支配分类归纳的,不仅不能完全符合临床实际,而且也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人的精神活动,因此更应有分析和分析的必要。
五脏所恶
简称“五恶”(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恶”,有憎厌的意思。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所谓“五恶”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五脏所主
简称“五主”(见《素问.宣明五气篇》),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五志
指五种情志的变化。《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统称“五志”。这种以情志变化,按五行归属的方法,不太符合实际。
下焦如渎
《灵枢.营卫生会篇》:「下焦如渎」。“渎”是容下焦水液的排出。“下焦如渎”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同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贸加以别清浊,使糟粕入于大肠。水液经由肾的气化渗入膀胱,这个作用有如渠道的需要疏通一样,故名。
下焦主出
《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主出而不纳,以传导也。」指大小肠、膀胱等腑的功用而言,主要功能是水液的灌渗与清浊的分别,以及大小便的排泄,主出而不纳,故名。
相火
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发自命门。
小肠主受盛
受盛有承受的含义。《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是指小肠承受从胃中来的,经周胃初步消化的饮食,加以进一步消化。
心,其华在面
“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心主全身的血脉,由于血脉循行周身,人的血气是否充盈,可以在望诊面色时看出来(见《素问.六节脏象论》)。
心恶热
心为火脏,主血脉,热甚火亢则心血易伤;心主神明,高热患者容易产生神昏谵语、狂躁等热伤神明的症候,故有“心恶热”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心合小肠
指心与小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和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要是通过心和小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心或小肠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而互为影响。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尿血,处方中就要用清心火的药物。
心开窍于舌
其主要意义在于,心的生理、病理情况,可以在舌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心”的时候提到:「在色为赤,....在窍为舌。」古人还提到“舌为心苗”。苗,有略微显露的意思,即心的病症,从舌象上可以有所显露(如心经有热,舌尖发红....)。这种以五官苗窍的变化来推断脏腑的病情,是诊断的具体内容之一。
心气
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菜单现,这些功能和“心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心脏搏动的强弱、频率、节律和心脏传导、气血循环情况等。同时,心的神志活动和心气也有一定关联。
心肾相交
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相互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的平衡,这就是“心肾相交”,也是“水火相济”的表现。如肾阴亏虚,或心火炽盛,肾水和心火失去平衡,不能相济,就会产生心烦、怔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炽盛的症候,临床上称之为“心肾不交”。
心生神明
《素问.灵藏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心藏神。」“君主”是封建名词,有统帅、高于一切的含义,意即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心血
为人体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物。心血不仅能营养周身各部组织,也为心的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故心血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一般贫血的症候。
心阳
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菜单现,这些功能和“心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心气”条)。心阳除了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等的一些功能活动外,并能宣通卫外之阳。
心阴
即心脏的阴液,为营血的组成部分。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并和肺阴、肾阴等的消长盈亏有关,临床上有不少阴虚内热的病症和心、肺、肾等阴液的亏损有关。
心主血
指心生全身的血脉。《素问.痿论》说:「心生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心的功能和血脉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和血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输送营养和血液循环的相互联系方面。
心主言
《难经》在论述“心”时,提到“其声言”。说明在正常情况下,言语是受心(概括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主持和控制的,心或它的“外卫”心包络受到热邪的侵犯,症状之一就是“谵语”。
脏腑相合
是指脏腑之间的互相关联和影响。人体脏腑的配合,体现了阴阳表里相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脏腑的配合是:“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和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脏气
即五脏之气,五脏的功能活动。各详本条。
脏象
“脏”,即脏腑;“象”,是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症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察到的一些征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察、治疗疾病的依据。
脏行气于腑
关于脏和腑的特点,《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脏是“藏精气而不泻”,腑是“传化物而不藏”。五脏虽是贮藏精气的,但是五脏之“气”(可以体会为活动的动力)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发生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体现脏和腑的综合功能。至于腑,《素问.五脏别论》提到“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同“泻”)者也。”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及饮食所良化的产物如糟粕、水份等,这些“气”是从脏来的,所以称作“脏行气于腑”。如以具体脏腑的功能配合来说,如胆汁的排泄需肝气的疏泄,膀胱的排尿需肾的气化作用。这些都是体现脏的行气功能。
中焦如沤
《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焦如沤。」“沤”是容中焦消化饮食的情况。“中焦如枢“,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作用好像沤渍食物使之变化一样,故名。
中焦主化
饮食主要在中焦脾胃消化,并由中焦化生营血,故名。
壮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壮火与少火相对而言。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左肾右命
“左肾右命”学说,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这是中医文献中中第一次提到的“左肾右命”学说,后世医家多尊崇这个学说。这个学说的要点就是比较突出命门的作用,因为它有藏精神和系原气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认为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对于“左肾右命”,不应机械地以所在部位来理解,当着重阴阳的含义来加以分析。“左肾右命”学说的实质。就是提示学者要注意肾有“肾阴”和“肾阳”两方面的功能,而肾阴、肾阳应该彼此协调(亦即命门之火和肾水相济),如果不协调就会产生种种病症。

《中医名词词典》-身形脏腑组织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765 次浏览 • 2017-01-04 20:29 • 来自相关话题

身形脏腑组织 [月困] 肌肉之突起部份,如上臂的肱二头肌,小腿的腓肠肌等。 嗌 音益。即食管的上口。 百骸 泛指人体所有的大小骨骼(原见《庄子.齐物论》)。 膀胱 ...查看全部
身形脏腑组织
[月困]
肌肉之突起部份,如上臂的肱二头肌,小腿的腓肠肌等。

音益。即食管的上口。
百骸
泛指人体所有的大小骨骼(原见《庄子.齐物论》)。
膀胱
六腑之一。又名“脬(ㄆㄠ)“,俗称尿脬。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小便的器官,《内经》此喻为“州都之官”(州都义同洲渚,是水中可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形容膀胱为水液聚集之处),膀胱和肾相表里,其中的小便是气化过程中的产物,与汗同为津液所化,所谓:“气化则能出焉”。“气化”就是化气行水的意思。膀胱有病就会出现小便异常和排尿困难。
胞门
即子宫口。
胞衣
即胎盘,胎盘有脐带(内有脐动脉,脐静脉)相连,胎儿由此摄取养料并排除废料。
腠理
指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指皮肤与肌肉交接的地方,又称“皮腠”。
大肠
六腑之一,又称“回肠”(一说回肠还包括直肠、肛门)。其主要功能是接受由小肠消化吸收后运送下来的化物,及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所以大肠又叫“传导之官”,主要是传泻糟柏,为整个消化的最后阶段。大肠有病,可以影响大便的次数和性状。
大节
指人体的大关节。指手指与足趾的第一节。
大肉
指臂腿肌肉。
丹田
道家有称人身脐下三寸为丹田,认为这个部位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处。气功意守部位名词。其部位有三:脐下的叫“下丹田”,心窝部的名“中丹田”,两眉之间的称“上丹田”。

六腑之一。胆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它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和胃肠的功能有别,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由于胆内贮存由肝分泌出来的胆汁(王叔和《脉经》指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此较洁净的,含有精气,故又称“精汁”,不同于肠道和膀胱申的糟粕、排泄物,故有“中精之腑“,“中清之腑“之称。而胆又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和胆这两方面的作用相配合,说明胆和肝和部分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关。此外,胆和肝内寄“相火”(是和心的“君火”相对而言),病理上容易产生“火”的症象。

肾气通于耳,肾气和调,耳就能发挥正常的听觉功能。年老肾气亏虚,往往失聪。耳又是肾脏的外候,某些外耳的变化和肾有关。耳部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等经脤循行于此(其中胆、胃、三焦三经经脉均入耳中)。

五脏之一。肺主要是主呼吸的,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呼出浊气,吸入清气,清气又和饮食经消化后产生的“谷气”相结合而输布,供养人体脏腑器官各部分,并能统管全身之气。肺还有调节体液和通调水道的作用,人体内水液运行,与肺气的作用有关。肺气宜清宜降(“肺主肃降”),如果肺经受邪或肺气失降,可以产生种种病症。同时,鼻是肺的门户(“肺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通道;肺又与肌表抵抗力关系密切(“肺主皮毛”),肺气虚,往往影响肌表的抵抗力,体表受到风寒的侵袭,可以引起肺的症状。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辅助心脏所主的血液运行,可见心肺之间的密切关系。
肺系
指喉头气管(承澹?《校注十四经发挥》)。指肺与喉咙相联系部位(中国医学院主编《针灸学讲义》)。肺的附属器官如气管、喉、鼻道等连成了呼吸道,统称“肺系”。
分理
指外连皮肤的腠理。泛指肌肉的纹理。
分肉
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指皮内近骨之肉与骨相分者。穴名,即阳辅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三分,属足少阳胆经。

五脏之一。肝是贮藏血液的脏器,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能起调节的作用。肝性如木,生疏泄条达(条达本是形容树木无拘束地生长,枝条畅达。联系到人体,肝气条达,气血就此较舒畅,条达的前提须靠肝气的疏泄作用。肝的疏泄,还有帮助脾胃消化和帮助脾气散精等作用)而忌抑郁,否则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的病症。“肝主谋虑”,说明肝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肝联系到情志则主“怒”,当受到精神刺激时,容易产生恼怒,头胀等症。肝还主管筋的活动(所谓“肝主筋”),为“罢极之本”(使人能耐受疲劳)。“肝开窍于目”,不少眼病须从肝论治。

即睾丸,又称“卵”或“阴卵”。
膏肓
膏,心下之部;肓,心下膈上之部。膏肓主要指病位的深隐。古人认为病位深隐,用药物、针灸都不能起多大作用。所谓“病入膏肓”,有“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的意思。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在第四椎下,近第五椎上两旁去脊各三寸处。

即横膈膜,由此分胸腹腔,为心肺与胃肠的分界。中医认为膈的作用可以遮膈胃肠消化饮食所产生的浊气,不使浊气上熏心肺。通常膈随着呼吸而升降运动,十二经脉中,有很多经脉是上下贯串膈膜的。
孤腑
指三焦。六腑中惟独三焦不与五脏相配合,故名。
孤脏
指脾脏。《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意思是说脾土居中央,寄旺于四季。指肾脏。如《素问.逆调论》说:「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这里的“一水”是指肾水,一个肾水不能制胜肝、心二阳之火,有孤军作战的意思,故名。

骨在人体主要起支架作用。骨内藏髓,髓为肾所藏的精气所化生,能滋养骨骼,所以骨骼的生长和功能情况,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同时牙齿是骨之余气(所谓“齿为骨之余”,实即肾气的一部分)所生,故牙齿的生长和功能如何,均和肾有关。
骨度
骨骼长短和大小的度数,是古人测定人体周身部位和骨骼的长度、大小的标准数值,并可作为测量人体部位(主要是穴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广肠
指直肠。
颃颡
颃,音航;颡,音嗓。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软口盖的后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
毫毛
皮肤上的细毛。眉毛中的长毛。

喉腔内近气管上端处为喉。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
喉底
即咽后壁。
喉关
喉关由扁桃体、“悬雍垂”和“舌根”所组成。喉关以内(如咽后壁、会厌等)为“关内”,喉关以外(如上腭、面颊内侧和齿龈等)为“关外”。
喉核
即扁桃体,位于喉腔内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
喉咙
泛指喉腔。与喉同义,《灵枢.忧恚无言篇》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说明它在喉腔内、气管上的部位,是呼吸的要道。
肓膜
指心下膈上部位之脂膜。指肠外之脂膜(肠系膜)。
会厌
又称“吸门”,覆于气管上口,发声则开(《灵枢.忧恚无言篇》称之为“声音之户也”,咽食则闭。

与肉同义。指体表连于皮肤(包括皮下组织)的肌肉。
肌腠
指肌肉的纹理,相当于肌肉的组织间隙,又名“肉腠”或“分理”。泛指肌表腠理。
筋膜
肌肉之肌腱部份,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筋和筋膜的生理功能是由肝主持的,并由肝血供给养料,故有“肝主筋”之说。
筋之府
指膝部。筋是主管关节屈伸的,膝是大关节之一,膝部周围有不少强固的肌腱(筋)附着,膝外侧下的“阳陵泉”(穴名)又有“筋会”之称,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指阴茎,《内经》所谓“茎中痛”,即指阴茎中的疼痛。
茎垂
即阴茎和睾丸的合称。
精明之府
指头部。五脏六腑的精气(或精华)皆上会于头面部,其中尤以人的眼睛,其外观的神态及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的机能状况,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九窍
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眼二、耳二、鼻孔二、口、舌、喉。(见《难经.三十七难》)。
九脏
指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合称“九脏”(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空窍
指人体与外界相通达的孔窍,包括九窍在内。
口、唇、齿、龈、舌
口,饮食从口而入,言语从口而出,“脾气通于口”,脾的功能调和,则食能知味。口外有唇,又称“飞门”,由于脾气“散精”的作用,加上脾能统摄血液,把“营气”输布于全身,口唇色泽鲜明与否,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唇内有齿,牙齿又称“户门”,其生长情况和坚固与否和肾有关,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的作用主要是嚼碎、嚼烂食物,使之有利于消化。而唇、齿在发音、讲话中,也起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包住牙根的肉叫龈,即齿龈,足阳明胃经人于齿龈,看些齿和龈的病症可以互为影响。舌在口腔内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能辨别五味,帮助把咀嚼过的饮食运送到咽喉部,又是“音声之机”,舌在口腔内的转动对发音、讲话起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舌的变化(包括舌体、舌苔等方面)有助於了解疾病的情况,是望诊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六腑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腑一般是指腹腔中那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功能,所谓“传化物而不藏”。中西医论述六腑的功能,大体上还是一致的,但也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三焦是中医脏腑学说所独有的;又如中医所说的六腑,联系到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其功能就可能和解剖学上同名的腑不完全相同,以胆为例,胆附于肝叶之下,是贮藏胆汁的,它和其他腑之传化水谷、糟粕的功能有明显的不同。胆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说明肝、胆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而胆和肝在病理上又都易产生一些“火”的症候,这些说明和现代解剖学上所说的胆还是有区别的。腑和脏的配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胆合肝、胃合脾、大肠合肺、小肠合心、膀胱合肾、三焦合心包络。
六脏
通常是指心、肝、脾、肺、肾、心包络。《难经.三十六难》将五脏中的肾分为左右两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称之为“六脏”(即心、肝、脾、肺、肾、命门)。

指脉管。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它和心脏以及其它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输送营养和气血循环的联系。
脉度
经脉长短的度数,也就是古人测定人体经脉长度的一种数据记录。
苗窍
指鼻为肺窍,目为肝窍,口唇为脾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
命门
有生命之门的含义,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命门学说是脏腑学说的组成部份。在五脏中大都是单一的脏器,只是肾是两枚,古代医学家多推崇《难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说法。但宾际上两肾从外形到组织结构均无差异,故虞搏《医学正传》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不可独指右肾为命门,主张两肾“总号为命门“。有的根据命门穴在十四椎下陷中的部位,认为命门是在两肾之间,具体体现为“肾间动气”(指两肾间所产生的人体动力来源。),也就是命门之火。因为肾为“水脏”,这是水中之火,乃先天之真气,此气自下而上,与后天的胃气相接,由此而生生不息。命门的作用,概括而言:命门为元气的根本,是人体产生热能的发源地;能帮助三焦的气化;命门之火有煖脾胃,帮助饮食消化的作用;和人体的性机能和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命门之火(属相火)不足或偏亢,均可产生病态;有纳气作用,与呼吸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据中国某一医学院脏象专题研究会有关肾的研皖,发现六种不同的疾病,凡辩证为肾阳虚者,均有尿17羥(按:这是一个字)皮质类固醇值低下的现象,在採用ATCH二日静脉滴注试验后,发现肾阳虚病人半数为延迟反应,提示肾阳虚病人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以此假定再试用于临床,在虽无明显肾虚症状的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低下及长期用激素不易撤药的哮喘患者(这类患者已知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试用前停用激素)的二种疾病例证中,採用补肾治疗,获得显着疗效,说明这一假定得到了实践的初步验证。
牡脏
五脏中之属于阳者为牡脏。心有“君火”,肝有“相火”均属阳,故称心、肝二脏为牡脏(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充分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说明眼的生理功能和五脏的精气、肝血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
目系
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胳,有手少阴心经联系于此。
募原(膜原)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募原着,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景日昣《嵩崖尊生书》认为:「原者,广野之意;在脏腑之外,与胃相近....」。

《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可见脑的产生和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是藏精之脏,精(包括先天的肾精和后天水谷化生的精气)又能生髓,髓汇集于颅腔内形成了脑,故脑又称为“髓海”。脑是主管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它既然是由肾精产生的,那么肾精充实,不仅肢体轻劲有力,更重要的是,脑的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脑的一些功能和心、肝、肾等脏腑相联系,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脑的疾患为什么在治疗上要从心、肾等脏看手的原因。
女子胞
又称“胞宫”、“胞脏”或“子脏”,通常认为就是子宫。然而从女子胞的实际功能来说,是概括整个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其主要功能是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五脏中的肾、肝、心、脾,经络中的冲、任二脉密切相关。如女子不同年龄月经的变化就和肾气的盛衰直接有关。肝是藏血之脏,心主血液运行,脾是统摄血液的;冲脉有“血海”之称,任脉则主胞胎,二脉流通,月经能按时来潮,而且容易受孕。但冲、任二脉正常功能的发挥,又是取决于肾的。故肾精和肾气的充旺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皮毛
乃体表皮肤和附于皮肤上的毫毛的合称。“肺生皮毛”,皮毛润泽是肺气功能和调的一种表现。皮毛和汗腺具有调节呼吸作用,皮毛受风寒等外邪侵袭,也容易内合于肺,产生一些呼吸系统的病症。

五脏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统的一些功能,所谓“脾主运化”。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靠营养,脾能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脾又能统摄周身血液,调节血液循环,使之正常运行。临床上消化机能的失调或一些慢性出血病症,常和脾病有关。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再输布于其他脏腑以化生气血。通常所说脾有益气作用的“气”,就是代表人体机能的动力,而这种益气作用的产生,则有赖于脾能发挥正常的运化能力。脾能运化水湿,喜燥恶湿,说明脾和水液的代谢有关,脾虚水湿就客易停聚而产生一些病症。同时,脾还和四肢、肌肉等有关,如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壮实,否则在这些方面也可以显示出病态。
牝脏
五脏中之属于阴者为牝脏,乃指脾、肺、肾三脏而言(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七冲门
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合称七冲门(见《难经、四十四难》)。
七窍
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通于七窍,五脏有病,可以从七窍的变化中得到一些诊断印象。
奇恒之腑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即子宫)。奇恒有异乎寻常的意思。奇恒之腑形体类似腑,作用又类似脏(因为有贮存精气的作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在人体中与一般脏腑的作用有所不同。奇恒之腑一般在人体比较深隐一些的部位,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基本上不和其他脏腑相配偶,又不贮藏浊物,其中只有胆是和肝相配合的.但胆汁清净不浊,所以也列入奇恒之腑。不过奇恒之腑也不是孤立的,比如脑和肾、心、肝的作用彼此协调联系,髓和骨的生长,有赖于肾所藏精气的充养;脉和心直接有关(心主血脉);子宫赖肾气而生长发育,女子行经、养胎等又需要血的供给,故子宫和心、肾等脏也有关。
气海
部位名称,有上下之分,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会积之所;脐下“丹田”为下气海,是男女精气会聚之处。经穴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
肉分
指肌肉的纹理而言。股肱间肌肉界限分明,叫“大分”;肌肉之间的纹理叫“小分”,故名。
三焦
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周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是一个争论未决的问题。《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出于胃上囗,并咽以上,贯膈而佈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认为三焦是“有名而无形”、张介宾《类经附翼》记载:「....及至徐遁、陈无择始创言三焦之形,云“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张氏本人则认为:「三焦为脏腑之外卫”,“所谓焦者,象火类也,色赤属阳之谓也。今夫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内自脏腑,无巨无名,无细无目,其于腔腹周围上下全体,状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看内一层,形色最赤,象如六合,总护诸阳,是非三焦而何?」虞搏《医学正传》认为:「三焦者指腔子而言,....总名三焦,....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以为“网油”即是三焦。唐容川《血证论》谓:「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以上是古代医家的一些主要论点,但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三焦在人体的气化综合功能,录出以备参考。
上窍
指头面部的孔窍。
舌本
即舌根,有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散于舌下。
神脏
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脾、肺、肾,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名(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五脏之一。“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肾所藏的精,不仅藏本脏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气,为“先天之精”),还藏五脏六腑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为“后天之精”),能滋养脏腑和肢体各部组织。肾所藏的精,来源于饮食的不断的补充,是维持人体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精并能滋养骨和髓,《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故肾直接和脑、髓、骨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情况有关,肾精足,人体自然就会显得精力充沛。牙齿的健康和头发的生长、脱落和光泽,也和肾气的是否充实有关。肾有“纳气”的功能,因此和呼吸系统也有密切关系。有些腰部症状也和肾有关(因为肾在后腰部位,所谓“腰为肾之府”),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调和,听觉就会灵敏一些;在下“开窍于二阴”(前阴指尿道或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可见耳的生理病理和某些大小便异常须从肾的方面进行分析。肾主水,水液下行于肾,其浊液经肾的气化,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由肾保存于体内,故肾为体液平衡调节的重要脏器。肾有两枚,《难经.三十六难》认为左侧为肾,右侧为命门。肾主阴,属水;命门主阳,属火。故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通常所说的“真阴”就是指的肾水;“真阳”就是指的肾阳,或称“命门之火”。
肾之府
指腰部,故“腰为肾之府”。临床上腰酸痛属于虚症者,大多由于肾虚(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十二节
指四肢的大关节,包括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股、膝踝关节。
十二脏
是脏腑的合称,又称“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四海
指“髓海”(脑)、“血海”(冲脉)、“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见《灵枢.海论》)。

髓,主要是指脊髓,也包括骨腔内的髓质,由肾所藏的精气变化产生的。也就是说,肾能生髓,脊柱中的髓又与脑相通,故临床上髓、脑、骨的病症,往往从肾论治。
髓之府
指骨,骨内藏髓,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廷孔
指女子尿道口,有督脉联系于此。

六腑之一。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即消化饮食),由于胃受衲饮食,故又有“水谷之海”,“五谷之腑”或“太仓”之称。胃和脾相表里,它们的分工是:胃主受纳并消化饮食,脾主运化饮食精微,故脾和胃往往相提并论。胃的功能一般称为“胃气”。胃须将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送到小肠;故胃气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就会严重影响胃的功能产生种种病症。前人认为:“纳榖者昌,绝榖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把胃的功能看得十分重要。胃的内腔昨“胃烷”,胃腔中部叫“中烷”,胃的上口叫“上烷”,下囗叫“下烷”。
五官
指五脏与之相连的感受器,即鼻、眼、口唇、舌和耳,所谓“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篇》)。从诊断意义上来说,根据肝主青色,心主赤色,脾主黄色,肾主黑色,肺主白色的理论,认为五脏有病,望诊可见病色,同时会有相应的症候显露出来。如肺病常见鼻翼煽动;肝病者目发青;脾病者口唇发黄;心病者舌卷短,颧部发红;肾病者眼眶暗黑,或颧,颜面部均现暗青黑色。又如《灵枢.五色篇》:「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这里“五官”的含义,就是从诊所意义上说的。
五脏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充实,并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功能的脏器(所谓“藏精气而不泻”)。我国医学对五脏的认识,有的是指实质脏器,有的主要的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种种反映,因此和现代医学同名的脏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脾,相当于消化系统的部份功能,还包括部分代谢功能以及和血液系统有关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如精神、思维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我国医学重视内脏的生理作用,并重视内脏的病理变化的反映,以及内脏之间与形体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为了和六腑相配合,五脏加上心包络,就是所谓的“六脏”。脏和腑的配合(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肺合大肠,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五中
指五脏(见《素问.阴阳类论》)。
下极
指肛门,在消化道的最下端,故名。指会阴。参见该条。面部望诊部位,在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可以作为诊察心病时的参考。
下窍
指前阴尿道(一说包括精窍)与后阴肛门。
小肠
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进一步消化,把饮食中那些精华养料吸收后,通过脾的运化,滋养全身,并将消化后糟粕样的化物传送到大肠,而其中的水液则通过其他脏腑的作用而渗入膀胱,故小肠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很重要的分清别浊的作用。饮食的精华和糟粕,主要通过小肠的消化作用来加以分别。另外,小肠经和心经相表里,心经有热可以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等症候。
小心
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为小心也。」指命门。吴鹤皋注云:「下部之第七节也(指从尾椎向上数的第七椎),其傍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俞穴。张志聪注云:「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

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即所谓“君主之官”(可以体会为“首要之脏”)。“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但从生理病理的角度来看,更多的还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所谓“心藏神”的神,是指人体高级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认为这些机能活动由心主管和体现。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汗为心液”,临床上有些自汗或盗汗的病症须从心论治,显示植物神经系统某些功能紊乱和心也有关系。此外,“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说明心的病症兴舌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心包络
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如果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临床上急性传染病等因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发狂,称之为“热入心包“,在治疗上就是以“清心”为主,说明心包和心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是一致的,只不过反映病情的浅、深、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指形体。一些显露于外的,医生能够诊察到的形体变化,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时的参考。
形脏
形脏是指藏有形之物(实物)的胃、小肠、大肠、膀胱四个脏腑(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胸中之府
指背部。这里的“胸中”是指五脏,背部有五脏的腧穴,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玄府
同“元府”,指体表的汗毛孔,又名“气门”(汗从肺气而宣发,故名)或“鬼们”(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名魄汗,汗毛孔则名鬼门)。
悬雍垂
又称“悬雍”、“帝丁”、“帝钟”,即张口时软腭后向下后方倾斜,后缘游离,正中有一向下的突起部,俗称“小舌头”。
血海
指冲脉,以其为十二经脉所汇聚的地方,故名。指肝脏,因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经穴名。在膝盖骨内缘上二寸五分处,属足太阴脾经。
血室
子宫。指肝脏。指冲脉。参见“热入血室”条。
血之府
指血脉。血聚于经脉之中,故名。

指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咽(音烟)者,咽(音验)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人在咽食时,食物经咽下入食管。
咽喉
指舌根后喉腔最宽处,是口腔与气管、食管之间的通道,全身有许多经脉循行或贯串于此。
咽门
在喉腔内,为咽入之门,饮食通周咽门下入食管。
阳事
指男子性生活或性机能。
阳脏
指患者为阳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清滋为宜。与牡脏同义。
阴筋
指睾丸系带。
阴器
指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经过之处,而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和肾气的盛衰有关,因此,男女外生殖器的一些病症,常从肝肾论治。
阴脏
指患者为阴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刚燥为宜。与牝脏同义。
元神之府
语出(本草纲目)。指脑。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
真牙
即智齿。《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又「(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即是说女子二十一岁、男子二十四岁左右,肾气发育已达到了成年人的程度,故智齿生长,牙齿也完全长齐了。
诸阳之会
指头部。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宗筋
三阴三阳的经筋(经筋是指十二正经和十二经别之外的又一循行系统,其特点是循行于体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间,回环曲折,联贯于肌肉之间,上行于颈项,终结于头面)会合于前阴部,称宗筋。指男子生殖器。
宗筋之会
指若干肌腱的集合处,亦即经络循行中阴经、阳经会合于富有肌腱的大关节部位,如髋、膝关节。指男子生殖器。
宗脉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说:「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所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