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为什么要学中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32 次浏览 • 2017-01-03 09:28 • 来自相关话题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中医?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爱好;有人说,学中医是一个饭碗;也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事业。中医究竟是事业还是饭碗?在我看来,学中医是事业,是信仰!   昨天,一位名叫“青莲居士”的网友以“崇学 ...查看全部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中医?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爱好;有人说,学中医是一个饭碗;也有人,说学习中医是一种事业。中医究竟是事业还是饭碗?在我看来,学中医是事业,是信仰!
 
昨天,一位名叫“青莲居士”的网友以“崇学者”为验证信息加我为QQ好友。看了看,原来是本院的一名学生,于是也加了他。上午挂上QQ,发现他给我留了言,问我学医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也许牵涉到学医的动机和目的,也就是志向的问题。于是这样回答了他:“(学医者最重要的是)对医道的追求。古人习医,其终极的理想就是儒家的仁徳与兼济,佛家的行善与救渡,道家的长生与修道,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总体而言,都是一个证道的过程。那么必然是充满艰辛,也充满愉悦。
回答完他这个问题,我想也是应该回溯反省一下我当年学医的动机和目的了。高考之前,我原本从来没有想过要报考医学专业,那时候兴趣主要在于文学、宗教玄学、历史和美术,因此,中学整整六年的最高志向其实是四川大学的中文系或者宗教系,或者是四川美术学院。
直到97年高考填志愿的前夕,母亲逼我填报医学专业,因为我从小身体就很差,母亲是希望我习医自救。我本来是一个很倔强的人,对于母亲的话我也许可能根本就不会听,可能会还是朝着我的中文系方向努力。
但是,这时候,一部“荼毒”我一生的一部书出现了,那就是李卫东的《地球人是外星人的实验品》。这部书涉及到许多史前文明,其中也谈到了中医。书中把中医谈得玄之又玄,甚至认为中医是外星人带来的文明。一看到其中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太极八卦的字眼,我对中医的疯狂热爱之情瞬间被点燃。于是这下不用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了,我几乎所有的志向都填了中医类专业。甚至父亲,还有我的老师,让我考虑一下是否填报川师大或者川师院的中文系时,我也坚决说不,我要学中医。
1997年,当我迈进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门的那一刻,立刻被阴阳五行、中药方剂所深深吸引住,而且是直接就沉迷了进去。而对于西医课程则是不屑一顾,造成在校期间中医好、西医差的局面(直到到德昌工作的时候,我的西医才被一位慈祥的廖教授补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对西医也产生了兴趣,此乃后话)。
为什么迷中医呢?我想还是因为中医符合了我从小的兴趣爱好。
第一,中医是一门天人之学,是涉及到宇宙时空的一门大学问。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运动观,诊察病人的时候,目光并不限于局部,而是把人放到自然界的这个大环境来考量,包括天文、地理、气候等因素。因此,中医讲的是天人之道。当你学中医愈深入,你就会愈加感受到宇宙的奇妙,大自然的不可思议。我从小就喜欢神秘幽玄之学,对浩瀚无边的宇宙充满好奇,而中医便有足够而博大精深的天人之学来吸引我。这就是李时珍所说的“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第二,中医也是一门仁德之学。北宋范仲淹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因为不管是做良相还是良医,都是可以实现兼济天下的儒家主张的。佛教也重视医学,医方明是佛教五明之一,因为一位良医能积德行善,普救含灵,消除业力。道家对中医的重视则更是不用多说,行医就是修道,行医就是证道。由于从小笃爱佛道,每当读到“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时,想到中医总能会心微笑。
后来在德昌工作后,抱着对医道的追求,在工作上不管有多累也从不在乎。也许一直走得跌跌撞撞,但总是在勇往直前。上午大致计算了一下,在德昌从事临床工作的几年时间里,在中医院住院部大约治疗住院病人近两千人次,在热河卫生院门诊诊治人次则近两万。三天或者四天一次的夜班,从清晨六点到下午四点半来不及吃一口饭地诊治病人,也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因为病人看得越多,心里的喜悦之情越甚。
因为每次诊病的过程,我都感觉到是悟道的过程,我在体察天地的规律,把握那些瞬间的灵感。所以中医看病的过程是令人愉快的。而每治好一个病人,其中的喜悦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中医容易令人痴迷,因为你在追求道。
而且治好病人,这也是行善积德的菩萨行。一次去德昌凤凰嘴的一个道观仓圣宫,和一位道长攀谈了起来,这位道长也懂些中医的。道长告诉我说,医生的功德比他们大得多(当然,前提是一位好医生)。于是那时候我悟到了,行医其实也是一种修行,行医也就是修道。从开始初学中医以来,一直习惯给周围的人义诊,甚至主动送上门,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在德昌工作的时候,虽然工作量大而待遇很低,但是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在乎过要用中医为自己带来多少经济利益。那时候开中药的时候,还尽量避免开贵药(实际上很多药并不是很贵)。用心看好你的患者,我觉得才是一个中医的志向。
四年前,辗转到云南中医学院工作。前年,在昆明买了房,我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了经济上的拮据。于是一段时间里,非常羡慕那些挂号费昂贵、病人多的医生。直到不久前,突然反省过来,这偏离了我当年学医的目的啊!我还是应该以追求心目中的中医之道为自己的目标。经济的拮据是一时的,而医道的追求才是终生的。
写到这里,总结一下吧。学中医啊,应该追求中医之道!有了这个目标,你就会在医道的领域里不断前行,克服所有的困难和障碍,即使眼前是荆棘遍布。
 
源自:为什么要学中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27/07/6094343_523377577.shtml

梁冬:我为什么想学中医?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67 次浏览 • 2017-01-03 09:22 • 来自相关话题

我的另一位师父李可老先生说,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他说,没有阴虚,只有阳虚。对于初学中医的我来说,这个观点很挑战我的逻辑和常识。但后来我懂了,的确没有“病”这件事,有的只是“生不足”。 当我们有了一个念头,就产生一个意识夹角,借由事件的 ...查看全部
我的另一位师父李可老先生说,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他说,没有阴虚,只有阳虚。对于初学中医的我来说,这个观点很挑战我的逻辑和常识。但后来我懂了,的确没有“病”这件事,有的只是“生不足”。

当我们有了一个念头,就产生一个意识夹角,借由事件的关联,借由一件件事情的惯性因果的碰撞,它会形成一种势能。这个势能就会形成一种动态,然后就会形成一种压差,结果压差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就建立起了一种周而复始的东西。如果它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里面,我们就看到了生命。所以李老总说“一炁周流”,听着让人泪流满面。

——梁冬

我真正萌生想学中医的念头,要感谢我的前女友。

我以前看中医,觉得没那么有效。我眼中大部分中医似乎都是或有或无的骗子。

直到2004年,有一回我前女友病了,她得了风寒,挂了很多天点滴,一直没有好。病的原因,是她与我各自的业力所致,主要责任可能在我。于是她就不停地生气,内因、外缘和合之后就产生了病。

正好李可老先生和刘力红老师到广州来,我就拉着我前女友去吃午饭。我印象很深,那天吃的是斋饭,我前女友坐中间,两位先生各自把了脉。然后两人对视了一眼,默默点了一下头,又换了一只手各自把脉。两人就一起开了一个方子。

据现场其他人士回忆,当时充满了叶问时代的江湖神秘气息,而我也脑补了《将军令》中的片段。没想到,那个方子两点钟吃下去,四点钟她就活蹦乱跳,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这件事让我很震撼,改变了我对中医的观念。

补充一句,这位前女友之所以成为我的前女友,是因为她不幸地成为了我的现妻。

作为一个传媒人、文化人,我当年是把中医作为一个文学事业来看待的。

《思考中医》之所以一下子被重视,主要原因是书的前两章引用了很多哲学和文学方面的思考,引发读者很多的好奇。其实书的后半部分在讲六经辩证的时候,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

绝大部分的读者看《思考中医》,只看了前面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内容。但这也足以让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很畅销的书,因为它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一种与中医有关的思考方式和哲学观。公众,尤其是那些传媒人、文化人(统一被称为文科生的没什么科学意识的那种人),一下子意识到了中医的奥妙。

比如作者讲到“病”这个字,他讲到“东西”,讲到“心”,讲到为什么“心、肝、脾、肺、肾”当中,“肝、脾、肺、肾”都是有“月”字旁,而“心”这个字却没有“月”字旁。显然这种文字上的解读快感,可以让大部分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人产生“文化人”的感觉。

那时候,我还是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作为谈资,来思考中医的问题。但后来碰到李可老先生,我发现中医不是这么简单。

李可老先生治病很有效,这与他的思考方式有关。

我有一位大学的学姐得了红斑狼疮,当时我也不认识别的中医,就让她去找李老。与此同时,我们学校还有另外一位老师的太太也得了红斑狼疮,她是用激素治疗的,产生了很多副作用。而我的学姐,用李老纯中医的方法治疗得非常好,好到完全恢复了之后,还生了一个特别好的孩子。

有一年,李老到广州讲学,我的学姐还带着她健壮的儿子,“啪”的一声跪在师父面前连磕三个响头。当时我在想,如果他向我这样磕头的话,我应该回拜还是淡定地说“免礼平身”?当然,后来的结果再一次证明,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这件事情也让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信心。“信心”这个东西还是要有证,需要有人演给你看。所以,我就跟李老说,我想拜师学医。

五年之后师父才肯收我。他其实也知道,我很难成为一个大夫,成为兽医也很不可能(补充一下,李老开始没有行医资格证,只是给牛啊什么的看看病)。

一个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人,要学医是很困难的。我没读过《黄帝内经》,没读过《伤寒杂病论》,也没读过《本草纲目》,所以就没有办法深入地提问,但是师父又很喜欢我,给我很多时间,让我去问一些很低级的、很门外汉的问题。

一个年轻人刚学能问什么呢?

我只能问:什么是阴阳?什么是病?

李老说了一句话,当时我没听懂,后来慢慢我懂了。

李老说: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我觉得这么说很有意思,就接着问:“阳气不足,那阴气在哪儿呢?”他说:“没有阴气不足,就是阳气不足。”

没有阴虚,只有阳虚。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挑战我的逻辑和常识——既然是阴阳互根,既然是阴阳平衡,怎么会没有阴呢?

后来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李老所说的阳气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阴阳的阳不一样。这个阳气是什么呢?其实是指元气或生机之气。

中国的汉字有一个特点:一个字代表很多意思,一个意思又有很多的字眼去形容它。“阳”里又有阴阳,“阴”里又有阴阳,然后还有五行。说“元神”,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一会儿是“无”,一会儿又是“空”。

同一个东西有很多的名词,同一个字眼有很多的意思。

这种中国文化不定性、不定量的特点,以前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弊端。后来发现不见得,它可能是一种优势,或者可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刻意为之。

借由这种非单向一对一的概念名称的对应,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散点透视的能力。就像无影灯一样,各种角度照,照完之后就没有影子了。

再后来,我读《金刚经》的时候,读到“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顿觉浑身毛孔倒立,原来古代聪明的人是一样的(聪明的人都有一样的聪明,愚蠢的人各有各的愚蠢)。

总之,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学医,是从没有阴阳开始的。只有阳气,而这个阳气换一个词更合适一点,叫元气即“炁”[qì]。

“元气论”始见于先秦哲学著作《鹖冠子》,形成于战国时期,在东汉末年发展为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导的“元气本体论”。

“一元气论”可见于诸多道家著作,包括庄子在他的书中其实也提到过这个事情,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见(《庄子·知北游》)

钱穆先生曾经有一个判断,他说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基于三种假设。哪三种假设呢?

这个世界是由一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还是由最基本的能量构成的,还是由最基本的信息构成的,或者是这三种基础按照百分比的多少来构成的?

大致来说,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包括科学,无非是这三种假设的延伸。

那么元气是什么呢?我就开始慢慢地去寻找答案。

注明:此文节选自梁冬老师新书《处处见生机》

我想学习中医,应该从什么开始?

中医入门经方梦 回复了问题 • 5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3676 次浏览 • 2017-01-02 21:44 • 来自相关话题

【中医】五苓散的临床应用(黄煌)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25 次浏览 • 2017-01-02 13:12 • 来自相关话题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      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 ...查看全部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
     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归纳其经典方证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四条》);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第十二篇.三十一条》)。从上可见,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证的关键指征。

二、如何理解五苓散证的口渴与小便不利?
     答:口渴是五苓散证的主要特征。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口渴丶而烦躁,口渴而动悸,这都是五苓散证的指征。这种口渴,是口渴而不喜欢饮水,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口渴,但无舌焦干燥。其次是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如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或浮肿貌等。除口渴而小便不利外,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三、五苓散治疗口渴,白虎加人参汤也治疗口渴,其区别在那里?
     答:五苓散证可以认为是水液代谢失衡的标志。其中的渴欲饮水非常重要。有渴感,但不喜多饮,或水入即吐,这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欲饮水数升"的大烦渴是有区别的。同时,此类患者多见齿痕舌。

四、哪种人使用五苓散比较有效?
     答: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或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或实胖者肌肉充实而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心下振水音。身体多困重疲乏。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有些患者有眼袋。常有渴感而饮水不多,大便不成形,小便量不多。舌质多胖有齿痕。这种体质是湿体,是蓄水体。其水多在体腔。

五、五苓散证是如何形成的?
     答:根据本人观察,许多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证。

六、后世说五苓散治疗水逆症,如何理解?
    答:所谓水逆症,就是其呕吐多见水入即吐。张仲景原文有"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名医类案》记载:明代名医江应宿治疗一仆人,19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矢数道明先生也曾治疗一例类似病患:5岁男孩,患痢疾,高热下降后,出现烦躁,拒绝盖被,口渴,水入即吐,饮一口吐出两三口,小便不利,脉浮数大而无力。以五苓散2克用米汤溶化服用,服一剂呕吐停止,小便利,食欲好转,渐渐恢复(《汉方临床》4卷12号)。水逆证多见于急性胃肠炎、妊娠呕吐、醉酒呕吐等。幽门狭窄出现吐水口渴,脱水面容也有使用本方的报道。有些新生儿呕吐、溺水后呕吐等也可见到此证。 

七、曹颖甫先生当年用五苓散治疗洞泄,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答:洞泄为古病名,为水泄,多见泻下如水、小便黄短者。曹颖甫先生当年治疗水泄,用五苓散原方,治愈多人,其学生说属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见《曹颖甫先生医案》)。洞泄可见于夏秋季的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等。五苓散治疗腹泻最有效。五苓散原方对婴幼儿腹泻、抗生素腹泻及呕吐有效。有报道,治疗11例患感染性发热的病人,由于给予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而出现似五苓散证的呕吐、口渴、尿量减少、心窝部痛等副作用,给予本方(用散剂冲服4例,浸膏剂7例)后,这些症状皆减轻或消失(沙文,《中医药研究参考》,1973;(2):25~60)。化疗后腹泻,本人常配小柴胡汤。

八、有报道五苓散可以治疗头痛,为什么?如何使用?
     答:日本有此经验。五苓散可以治疗水饮头痛。这种头痛的患者,大多脸色黄,易浮肿,舌多胖有齿痕。或易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口渴而不能多饮水。一些经期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可见此症。五苓散治疗头痛,按照用药习惯,多配合天麻、半夏。

九、你曾经报道用五苓散治疗脂肪肝,能否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答:五苓散用于脂肪肝有效,首先是改善症状,也有降脂保肝作用。脂肪肝、高血脂症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加或腹泻。而且很多人多汗、口渴,与五苓散证相符。一般用粉剂,也可以用汤剂。大多脂肪肝患者嗜酒,所以,酒后必服五苓散。

十、五苓散有解酒效果吗?
     答:五苓散可以用于宿醉,大量饮酒以后,许多人出现呕吐、腹泻、口渴、少尿、面部潮红浮肿、头昏胸闷等,用五苓散有效。对于酒醉以后的头痛,五苓散也有效果。陈宝田经验: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其体内素多水饮,又饮酒而引动宿饮上冲,于饮酒后第二天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服五苓散后能迅速消除症状。若于饮酒前后服之,也可预防发生宿醉(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五苓散啤酒)

十一、五苓散可以用于多汗症吗?
     答:可以,原文提示,伤寒汗出而渴者(73),可以用五苓散。其多汗多为全身性的,或为黄汗,大多伴有口渴、小便少等。如汗出多者,也可以合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就是桂苓甘露饮。

十二、五苓散是利水剂,也可以用于水肿吧?能代替西药的利尿剂吗?
     答:五苓散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有报告,临床更有许多治疗水肿的报道。如特发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等都可以使用,但必须要有口渴、腹泻等,而且也需要加味,如腹水多合用真武汤,特发性水肿合用防己黄芪汤。但五苓散并非单纯的利水剂,而是有调节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既主"蓄水证",又主"霍乱"脱水症,当属双向调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本方对五苓散证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对健康者无效。矢数道明对五苓散的作用作了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份;血管外之水分,即体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被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入血中;滋润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润则自能利尿,也能除烦安眠。"(《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1983)。所以说,五苓散证不能等同于西药的利尿剂。

十三、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区别在哪里?
    答:两方均有茯苓猪苓泽泻,都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但两者方证有别。猪苓汤主治淋症,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陈宝田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剌激症状改善最快(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一些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患者,可以服用五苓散,并加上猪苓汤。

十四、肝硬化腹水可以用五苓散吗?
答:可以,但一般合用真武汤。白术要大量使用,另外加白芍赤芍,另加牛膝。肝硬化、慢性肝炎没有腹水,但患者有浮肿、腹泻倾向者,也可以使用。其实,只要是体腔内积液,不仅是肝硬化腹水,另外如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羊水过多等,都有用五苓散的机会。美尼尔氏综合征为内耳迷路水肿,也属于体腔的积液,照样可以使用本方。

十五、小便少是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那小便多呢?比如尿崩症。
     答:也可以考虑,如李克绍治一7岁男孩,多饮多尿,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请李老诊治,见其神色、脉象无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因思此症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能使不渴,少饮,尿量自会减少。与五苓散方,白术12克、茯苓9克、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6克,上方共服两剂,症状见轻,又与原方两剂,痊愈(《伤寒解惑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从临床看,五苓散证多见于许多内分泌失调疾病。除尿崩症外,本人尚用五苓散加牛膝治疗柯兴综合症的肥胖、月经不调、多毛,用五苓散加生石膏、滑石治疗脑垂体瘤患者的头晕、手抖、下肢浮肿和腹泻。本方的减肥功效值得研究,代谢疾病也可以使用五苓散。比如痛风。

十六、眼科疾病为何可以使用五苓散?
     答:从临床报道看,五苓散在眼科疾病中应用的机会不少。如急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视乳头水肿、假性近视、夜盲症、急性泪囊炎等。现代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报道。钱光明用本方治疗假性近视,5剂即自觉视力好转,上课可不戴眼镜。再予10剂,1个月后复查视力双眼由原来的0.1进步到左眼为0.5,右眼为0.6(国医论坛,1988,2:27)。为何?这是因为很多眼病出现畏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这就是五苓散证的“眩”。

十七、皮肤病有应用五苓散的机会吗?如何应用?
       答:有的。日本医家多用五苓散治疗扁平疣、黄色瘤、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其着眼点是皮肤渗出明显或有水疱。日本汉方医还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如土本重治疗本病两例,均为70岁女性。一例在鼻下人中处出现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另一例面部、头部、颈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手掌手背部的水疱特别大)、左下肢出现带状疱疹,剧痛。右上肢肿胀明显,体温38.9℃。疱疹有扩大的趋势。此二例曾经皮肤科治疗皆无效,特别是第二例,皮肤科医生一直未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作者根据大冢敬节著作集使用了五苓散制剂。第二例服药当天体温开始下降,药后3日水疱全部干燥,很快缩小,疼痛减轻,手掌部疱疹呈褐色结痂,压之稍有疼痛,而自发疼痛及肿胀消失(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2,5:42)。除局部的变化外,还包括全身症状的口渴、小便不利、腹泻、多汗等。

十八、五苓散可以用于肿瘤吗?
       答:可以。第一,肿瘤伴有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特别是肝癌、肠癌、肺癌应用较多。第二,肿瘤化疗以后肝损害以及脱发者。肝损害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四肢色素沉着。可以用五苓散,有保肝作用。加薏苡仁。第三,乳腺癌使用雌激素抑制剂后的调理。雌激素虽然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效果,但这些药物会带来体重上升、浮肿、多毛、闭经、肝损害、乏力等副作用。临床发现,五苓散能够减轻这些副作用。第四,本方与小柴胡汤同用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以后的常规体质调理方。此为柴苓汤,日本有报道认为用于宫颈癌患者放疗时,有使腹泻发生率、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均下降,对下肢浮肿也有效果,但服药的时间一般在3-4周以上,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柴苓汤不仅仅是宫颈癌,在所有肿瘤的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以及平时,均可以作为常规调理方使用。

十九、如何换算五苓散用量?
       答:古代24株为一两,则五苓散的配比应为猪苓9,泽泻15,白术9,茯苓9,桂枝6。如改汤剂,也应尊重原方的比例。我的经验用量: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肉桂15克。水煎服或为散。

二十、五苓散服用后为何要饮热开水?
答:五苓散的服法比较特殊,“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服五苓散或汤后,可以让患者多饮热开水,可能与热开水容易吸收,而且让全身出汗有关。病人反馈服用热开水后感到舒服,而冷开水则会导致腹泻或大便不成形。所以,服五苓散后是不能喝冰冷食物的。

二十一、五苓散与五苓汤哪种剂型比较好?
      答:本方原为散剂,现因药房无备而改为汤剂。但究竟何种剂型为好,尚需研究。在吐水患者,大多不能服用汤剂,散剂比较合适。而无上消化道症状者,则用汤剂无碍,还有,散剂服用比较方便,也比较经济。本人临床在使用汤剂时,用量多比较大,茯苓、猪苓多在20克以上。

二十二、五苓散的类方有哪些?
        答:本方与小柴胡汤合用谓之柴苓汤;与平胃散合方,谓之胃苓汤,与半夏厚朴汤合用,本人称之为八味通阳汤。另外,五苓散加茵陈,为茵陈五苓散,可治疗黄疸,加滑石、寒水石、石膏、甘草,是刘完素苓桂甘露饮,治疗暑天头痛烦渴,小便涩。

【读伤寒】桂枝茯苓丸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1626 次浏览 • 2017-01-02 13:09 • 来自相关话题

桂枝茯苓丸的药物组成:桂枝、茯苓、牡丹、芍药、桃仁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药物配伍特点: ①桂枝芍药相配,即桂枝汤的核心配伍,调和营卫。 ②桂枝茯苓相配,是调整水代谢障碍的 ...查看全部
桂枝茯苓丸的药物组成:桂枝、茯苓、牡丹、芍药、桃仁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药物配伍特点:
①桂枝芍药相配,即桂枝汤的核心配伍,调和营卫。
②桂枝茯苓相配,是调整水代谢障碍的“苓桂剂”的核心组合。镇气冲而治心悸。
③桂枝桃仁相配,通阳化瘀的经典组合,黄煌教授把桂枝、桃仁、大黄的配伍称为活血化瘀的“桃园三结义”,能通调血脉,清除瘀积。
④丹皮桃仁相配,化瘀的常用组合,消散瘀血于有形或无形。
⑤芍药茯苓相配,养血利水的组合,止痛、定悸。如真武汤、当归芍药散、附子汤都有此药对。
原文主治:
①妇人素有癥病;②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
仲景原文提示本方主治妇人癥病而漏下不止者,这应该是指胎死腹中。桂枝茯苓丸是后世妇科下死胎方。《妇人良方》将本方称为夺命丹,治妇人小产,下血过多,子死腹中。《济阴纲目》将本方改丸为汤称为“催生汤”,用于下胎。《类聚方广义》:孕妇颠仆,子死腹中,下血不止,少腹挛痛者,用之胎即下。
桂枝茯苓丸虽是古代的下死胎方,后世的应用范围却非常广,日本汉方,将桂枝茯苓丸作为活血化瘀的基本方用于各科临床。纵观当今中外临床,桂枝茯苓丸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拓展了,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男科、皮肤病、外科均有应用的机会。桂枝茯苓丸现在有成药,其说明书中:【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这个说明书大大限制了桂枝茯苓丸的主治范围和拓展使用,显然,桂枝茯苓丸不是仅仅治疗子宫肌瘤的成药,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需要好好地去利用和开发。
桂枝茯苓丸气、血、水同调,堪称经典的活血化瘀方,最善于消解少腹腰腿瘀血。黄煌教授总结的本方主治疾病谱如下:
1、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2、子宫内膜异位症;3、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4、卵巢囊肿、子宫肌瘤;5、闭经;6、老年性腔隙性脑梗;7、冠心病、心绞痛;8、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9、下肢深静脉血栓;10、肾功能不全;11、糖尿病;12、高粘血症;13、高脂血症;14、腰椎间盘突出;15、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睾丸炎;16、痔疮;17、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溃疡;18、痤疮;19、麦粒肿;20、酒糟鼻;21、脱发;22、银屑病。
桂枝茯苓丸应用的体质要求:体格比较健壮,成年人多,中老年人更多。面色多红或潮红,或暗红,或发青,或面部皮肤粗糙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眼圈发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暗淡,舌边紫色或舌底静脉怒张等。皮肤干燥易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显,或小腿易抽筋,静脉曲张,不能久行,或下肢浮肿或独脚肿,或下肢肌肉有绑紧感,或下肢皮肤色暗,发黑,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足底龟裂、鸡眼。腹部大体充实,尤其是小腹部。有的患者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患者容易有腰痛、腿疼、痔疮、阑尾炎、盆腔炎、前列腺肥大;容易头痛、失眠、容易烦躁、发怒、情绪易激动。容易头昏,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语言蹇涩。容易便秘。桂枝茯苓丸体质在面部、腹部、腿部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可以称之为面证、腹证、腿证。腿征的诊断意义最大,是一个必见的指征。
此外,桂枝茯苓丸还是治疗肺病的又一良方,这些肺病,大多是陈年久病,或是咳喘为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是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或是糖尿病导致的肺部出血,或者是支气管哮喘,或者是间质性肺病等,或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病虽不同,瘀血则一。这种肺病使用桂枝茯苓丸,一是平喘。这种喘,不是中医人常说的风寒束表的肺气郁闭,也不是肾不纳气的虚喘,而是一种瘀血喘。二是治胸痛。这种痛,非痰热结胸,也非寒实结胸,也是瘀血在胸膈。所谓瘀血,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肺循环障碍。这种状态的识别,主要看面色和舌象,其特征是面红如酒后,紫红或潮红,唇舌紫暗,舌底静脉迂曲充盈显见。有的患者可以出现眼圈发黑、面部皮肤毛孔粗大。有的患者在下的便秘、腰痛、下肢浮肿、小腿抽筋发冷、足冷如冰以及两腿下肢皮肤干燥脱屑、皮肤甲错发暗等。这种状态,前人常称之为“戴阳”,大多需要用肉桂以引火归元。其实,这就是一种桂枝证,特别是桂枝茯苓丸证。桂枝茯苓丸服用后可以平喘,同时可以改善睡眠、通便、利腰膝等。其原理,就是活血化瘀,改善肺循环,从而改善心肺功能。
胡希恕先生善于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此方对于久喘而见舌暗腹胀者,有奇效。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63 次浏览 • 2017-01-02 12:39 • 来自相关话题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 ...查看全部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 ,建寅月之始日;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平静书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 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二 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 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更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清明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4月4-6日,而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中国古代从清明起的15天内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节日四大祭祖节日。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门则还有冬至。
  •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夏至后北半球白昼时数逐日减少。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干支历申月结束及酉月起始;时间点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这一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长已缩短至11小时2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已降低至44°09'。寒露过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赶紧移栽油菜,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您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的12月7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如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2°33’)这天的白昼达11小时59分,海口市约为10小时55分,杭州市为10小时12分,北京约9小时20分,而号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纬52°58')也仅有7小时34分。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开始“进九”。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临沂周边地区,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二十四节气之古画

立春2015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1:58:27,农历2014年十二月(大)十五。

雨水2015年雨水时间:2月19日 07:49:47,农历2015年正月(小)初一。

惊蛰惊蛰时间2015年3月6日 05:55:39,农历 2015年正月十六 星期五

春分 春分时间
2015年3月21日 06:45:07,农历 2015年二月初二 星期六

清明2015年清明时间:4月5日 10:39:07,农历2015年二月(大)十七。

谷雨2015年谷雨时间:4月20日 17:41:50,农历2015年三月(小)初二。

立夏2015年立夏时间:5月6日 03:52:35,农历2015年三月(小)十八。

小满2015年小满时间:5月21日 16:44:45,农历2015年四月(小)初四。

芒种 2015年芒种时间:6月6日 07:58:09,农历2015年四月(小)二十。

夏至2015年夏至时间:6月22日 00:37:53,农历2015年五月(大)初七。

小暑2015年小暑时间:7月7日 18:12:14,农历2015年五月(大)廿二。

大暑 2015年大暑时间:7月23日 11:30:25,农历2015年六月(小)初八。

立秋2015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4:01:23,农历2015年六月(小)廿四。

处暑2015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8:37:15,农历2015年七月(大)初十。

白露2015年白露时间:9月8日 06:59:33,农历2015年七月(大)廿六。

秋分2015年秋分时间:9月23日 16:20:31,农历2015年八月(大)十一。

寒露 2015年寒露时间:10月8日 22:42:47,农历2015年八月(大)廿六。

霜降2015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 01:46:41,农历2015年九月(大)十二。

立冬2015年立冬时间:11月8日 01:58:36,农历2015年九月(大)廿七。

小雪2015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 23:25:15,农历2015年十月(小)十一。

大雪 2015年大雪时间:12月7日 18:53:19,农历2015年十月(小)廿六。

冬至2015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12:47:55,农历2015年十一月(大)十二。

小寒2015年小寒时间:1月6日 00:20:32,农历2014年十一月(大)十六。

大寒2015年大寒时间:1月20日 17:43:14,农历2014年十一月(大)三十。

 

《针灸大成》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12 次浏览 • 2017-01-02 12:34 • 来自相关话题

针灸大成     书籍介绍 《针灸大成》 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 ...查看全部
针灸大成

 
 
书籍介绍
《针灸大成》 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1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2~3针灸歌赋;卷4针法;卷5子午流注灵龟飞腾针法;卷6~7经络及腧穴;卷8诸症针灸法;卷9选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劳动人民积累的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因而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四策内容,即“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针有深浅策”皆为策问体。这四篇策问体文章以优美的文句论述了深刻的医学理论。读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赏其美,品其韵,学其用。《针灸大成》为明代作品,其四策却延用了六朝策问体,虽不是严格的骈体文,但却是在散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对偶文。如:“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
《针灸大成》-作者简介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继洲出生于医学世家,秉承家学,勤学博古。他曾在太医任职医官,行迹遍及福建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功绩卓著,声望甚高,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杨家世代业医,杨继洲举业不遂而潜心攻医,他寒暑不辍地研读家中“蓄贮古医家抄籍”,积有数年,而“倬然有悟”,因感“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家传《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目《玄机秘要》。
《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
学术思想
1、针灸药物按摩并重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偏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就出现了崇尚药物,废弃针灸的倾向。赵文炳在《针灸大成》序言中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反复地提出“针灸药不可缺一”的论点。他指出针灸药物各有所长,不可互相取代;用针药对比说明针灸疗法的优越性;还从古籍中举出事例说明针灸不可废弃;并且说明了针灸衰落的原因:是“业针法之不精,传授之不得其诀耳”,非针灸本身的缺陷。同时此观点还在杨氏的医案中体现出。2、针法灸法并重
明代以前的医家偏重于针,或偏重于灸。杨氏不偏不倚,同时兼顾。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针法文献,如卷四的九针,制针,暖针,温针等以及“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还有家传的“三衢杨氏补泻”和针拨内障法,特别是发挥了透穴针法理论有独到之处。如治疗偏头痛,用针刺“风池”透“率谷”;治疗两腿痛,膝红肿,用“膝关”横针透“膝眼”;寒痰咳嗽,用“列缺”透“支沟”。关于灸法的理论,书中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记述,如卷三有“头不多灸策”卷九的灸用材料,点火法,壮数,炷火先后等载述十分全面。在《针灸大成》的字里行间,多处体现其针灸并重的思想,如“胜玉歌”谓“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在医案中有15例只针灸配合治疗的。3、穴法手法并重
从卷八“穴法”和卷六“考正穴法”可以看出其在选穴配穴的理论有其特点:
①内容丰富,包括了各科三百多种病证的一千多个处方;
②不少病证有两组处方,如卷九的“治症总要”以问答形式论述了151条各种病证的“前穴未效,复刺后穴”,这是其它著作未见的;
③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如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不仅有十二幅井穴图,还叙述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症如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和井穴的配伍运用他把十二井穴的配伍使用分3种情况;
④充实了八脉八穴理论,如卷五的“八脉图并治症穴”,也是图文并茂,有窦汉卿和高武的治症,还增加了“杨氏治症”36项,使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说;
⑤论述了十二经主客原络配穴法,附图12幅,建立了一种特定穴配穴理论;
⑥重视经外奇穴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35个(共96个穴位)经外奇穴的名称主治。
另外杨氏的手法理论也有其特点:
①种类繁多;
②运用九六补泻有独到之处;
③发展了侯气,取气,行气手法,进一步把得气与手法补泻紧密结合,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
1、杨氏很注重针刺手法和取穴方法,在取穴时很重视经络,提出循经取,首次提出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此说源于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二》),其在注解《标幽赋》中“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条文中曰:“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故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其意是说既要能辨识本经经脉的病变,又要认清交经、正经方面的理论才能收到迅速的疗效。
2、杨氏在《针灸大成》中不仅汇述了各家针刺手法,还总结了自己心得,创立了杨氏补泻“十二字次第手法”以及“下手八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的基本操作归纳为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3、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火,进水等法。
(1)补针与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 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也。”“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 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在文中大致叙述了:①进退针法:补法分三部进针是徐进,先从浅层进,次中层,再在深层。泻法则相反,分三部退,是徐退的方法;②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是随吸气而退回;③燃撅法:即是捻转和提插。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④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⑤担截法:即是提法和按法。
(2)进火法和进水法:进火法属于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进水法属于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在现代我们把这种方法更多运用与导引之法,针刺与导引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3)迎随法:杨氏说迎随“乃针下予夺之机”。予是给予,是补;夺是夺取,是泻。补法要“随而济之”,泻法要“迎而夺之”。这一补泻的总则在《灵枢》和《难经》就早有论述,杨氏认为针刺要知经脉之往来,即是按照气血流注方向行针而分补泻。具体方法是“针芒望外”或“针芒望内”的不同针刺方向“因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近人就常称之为“迎随补泻”。
(4)关于营卫补泻: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补泻法。补法须从卫取气,泻法须从营置气。杨氏还提出“荣卫为中外之主”,并说“百病说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故结合《内经》和《难经》,解释道:针刺部位不外乎是皮,肉,脉,筋,骨;以气来分则不外乎卫气,营气,谷气。谷气是指深层的针刺感应,营气是指与血管相关的针刺感应,卫气是指浅层的针刺感应。
(5).呼吸补泻:“呼则出其气,吸则如其气。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人体当吸气时,生理机能处于充实状态,呼气时处于虚软状态。补法是当呼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吸气时退针,这是顺其气,为随;泻法是当吸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呼气时退针,这是逆其气,为迎。故呼吸补泻也是以迎随补泻为准则的。呼吸作为“造化之枢纽”,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直接通过呼吸进行交通;“人身之关键”,是指人的一身由于呼吸的升降活动,使膈肌上下起伏,推进脏腑气机的运行,并能伸展腰脊,健运机关。
(6)补泻分大小:杨氏认为“刺有大小”,也就是将补泻分为大小。“有平补平泻,谓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具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这一论述为杨氏首创。以往对补泻法并无大小之分。杨氏所说“平补,平泻”为小补小泻,补就是要引阳气深入,泻则是要引阴外出,以达到内外之气调合。大补,大泻须分天,地两部,或是天,地,人三部,对每部进行“紧按慢提”的补法或是“紧提慢按”的泻法。大小之分主要是在于分层与否。由此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也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一样。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也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学术贡献
1 、主张针、灸、药、摩并重
中医治疗手段方法很多,各自均有其特点而不可偏废。然而到了明代,出现了崇尚药物而废弃针灸的倾向,所以赵文炳在序言里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主张针灸和药物配合运用,宜灵活采取适当治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在卷三《诸家得失策》里对此作了反复阐述。杨氏指出: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进而指出,由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选择。“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在卷六的十二经中列有药物方剂之歌诀(不知是杨氏还是引前人),卷九中列有众多艾灸的方法”书中还批驳有的医家只着眼于药物治疗而忽视针灸的偏向。杨氏对按摩疗法也十分重视,这从《针灸大成》专立按摩一卷可见一斑。其医案中还有用手指按穴治病的记载,表明了他在临床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疗法的特长”。2 、 丰富针刺手法
(1)创立十二字口诀:由于当时针灸家的手法常冠以复杂名称,繁琐神秘,使学者难以掌握,杨氏以自己的经验,结合《内经》和《难经》以及高武等有关学说,创立了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抓切、持针、口温、进针、指循、爪、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及拔针、十二法,用歌诀体裁说明其操作要点与作用,并总括成简明易记的《十二歌》。《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医师穴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上述十二法,除口温法需改进外,其余诸法迄今仍有参考价值。清代的政府教科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的“行针次第手法歌”基本上完全参考杨继洲的“十二法”。
(2 )总结“下手八法”:杨氏十分重视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他把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窦汉卿的手指补泻十四法归纳为:揣、搓、弹、摇、扪、捻,立为“下手八法”,这些手法相沿至清,为近代所习用。
(3 )提出补泻分“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对于施行针刺补泻的刺强度,杨氏根据补泻的不同程度,分为“平补平泻”和“大补大泻”两种治法。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刺有大小》一节里写道:“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杨氏提示,任何补泻手法,其操作都应根据刺激量的轻重而区别其大小,使针刺手法的理论发展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3 、丰富选穴配穴方法
(1)发展透穴针法: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一百二十穴玉龙歌》里说:“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结合临床经验,在注解“玉龙歌”时扩充至十四法,即“印堂透攒竹;风池透风府;合谷透劳宫;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头维透额角;鱼尾透鱼腰;膝关透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间使透支沟;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复溜透太溪”这十四法,都是十分切合实际,现代临床上也在常用。
(2 )重视选用经验效穴与奇穴
杨继洲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他在《穴有奇正策》说:“圣人之定穴也,有奇有正,而惟通于奇正之外者,斯足以神济世之术。”《针灸大成》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了35个经外奇穴的名称和主治。《杨氏医案》也印证了他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如:“治李义河翁患两腿痛十余载,刺二市而/病不再发;箕川公长爱的惊风,灸印堂等穴方作声;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身热骨痛,病减后,元气难复,后灸膏,三里而愈。”
(3 )丰富井穴主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本输》及《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篇,该书不仅详细记载了井穴的名称和位置,而且还论及了井穴生理作用和主治功能,后经《针灸甲乙经》补充,使井穴的内容更加完善。杨继洲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在《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中绘有十二幅井穴图,记载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证,扩大了《素问·缪刺论》中井穴的适用症,另外杨氏还丰富了井穴的配穴方法和刺灸特点。4 、重视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杨继洲也强调临证时要/探络脉,索营卫,诊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而维其真元”如治滕柯山母,诸医俱作虚冷治之,而杨氏诊其脉沉滑,认为这是痰在经络,针肺俞,曲池,三里,当日即见效,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而愈“治吕小山患结核在臂,杨氏认为这是痰核结于皮里膜外,针和灸并用,以通其经气,不数日即愈。辨证准确是治疗取效的前提,杨氏或依据脏腑经络,或依据脉理,或舍症从脉,或舍脉从证,灵活多变。5、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凡明以前的重要针灸论著,《针灸大成》都直接或间接,一部分或大部分予以引用,是对我国明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总结,在基本理论、歌赋、经络、腧穴、针法、灸法、临床治疗各方面,收集的资料都超过了以前的针灸著作。
总之,《针灸大成》的内容极其丰富,在继承和发展中国针灸学术,推广针灸的应用,开展针灸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针灸大成》中也存在一些冗杂之处,但瑕不掩瑜,无损于《针灸大成》的伟大。
评价
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中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针灸大成》已有50种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堪称中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不仅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还受到国际上的认可。

针灸补泻手法解密

经典研读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851 次浏览 • 2017-01-02 12:21 • 来自相关话题

针刺补泻总则:“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补法 ...查看全部
针刺补泻总则:“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1、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3、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4、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5、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6、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7、平补平泻:称为单式手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

下面是别个医家的补写手法心得,我觉的非常好,附录供大家学习。 

说的比较乱,慢慢看,理清了很受用:

(《素问·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等会再讲这个,咱把刚才那个先总结一下啊,怎么样叫补泻啊?

我在临床中,我把我的临床总结一下,我原先啊,我最早悟通的是补法,所谓补泻原理是什么?你看所有的目的是,补法是为了使这个气啊留在这个地方,留在这个经络上,这个经络不旺盛,你要单纯阳明经虚,那我不管怎么着,是调动天地之气也好,调动人体之气也好,让他气啊都留在阳明经上,那么阳明经不就旺起来了吗?

所以留针的时候要留在这,若行若按,慢慢地引,先让神气归之,扎针之后,首先不要让他分神,因为你要一扎针一透皮要疼的话,这个气就散了,所以先要按,揉,按,揉,按,保证他进针的时候不疼,然后侯呼进针,把这针打进去,打进去他不疼吧?那么慢慢慢慢往下扎,我就具体讲操作过程啊,我就这么操作,呼气的时候把针攮进去,你一攮进去肯定刚透皮啊,没攮到穴位里头啊,然后等,捻捻等等,内经上还有这样:“一刺阳邪出,再刺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而止。(灵枢终始)”一刺绝皮,先把皮给扎透了嘛,然后等一等,等着他第二个呼吸的时候,不用等他配合,你看他胸廓就行,看他腹部运动也行,等他呼气的时候再往深了捻一捻,他再吸气,再等他呼气的时候再往深捻一捻。


捻到什么地步呢?内经上专门有,在《八正神明论》上有,侯气乃可,怎么样侯气啊?其气来也,如波涛之起,你捻捻捻,捻着感觉针下啊有一个跟波涛之起一样,一个东西鼓起来了,你先把针顶一下,轻轻地点一下,就是类似于那个如鱼吞勾(标幽赋)但是不是很明显,我一直在想什么叫如鱼吞勾,我一直没想明白,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个针哪,钓鱼的时候你就发现,钓鱼有个鱼饵在那啊,大家不知道有没有钓过鱼,我自己以前非常喜欢钓鱼啊,我家在海边住,现在不大爱钓了,与佛教吓唬有关,现在我不大爱钓了,咱说着玩的哈,其实还是钓鱼不大好,杀生太多,这有个鱼漂啊,当这个鱼来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个鱼漂啊,本来这个水面漂漂的很正常,当有鱼碰着这个食的时候,嘣嘣,当你钓鱼钓出经验来的时候,通过这个漂的上下活动我现在在海边就知道底下是个什么鱼在逗它,不同的鱼逗得不一样啊,你能感觉出来的,所以针底下这个感觉就跟鱼漂一样,“噔噔”,这种感觉的时候,你扎扎扎扎,“噔”鼓一下,得气了啊,这回就行了,补的话到这就停了。


这时候再怎么行手法呢?如蚊虻止,如留如还,我这时候捻转幅度连半圈都不到,慢慢地捻,一般情况下,我都是侯他呼气的时候,因为补啊必须得要在气虚的时候补,月满勿补,月空勿泻对吧,所以人的也是这样,人吸进去的时候要泻,为什么要吸进针啊?吸的时候人体多呀,呼的时候少,所以必须要吸进针,为什么补法要呼进去针?你呼到尽的时候,你的气是最少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进行扎针的时候这是补,一定这样,所以我就在他呼气呼到一半的时候开始稍微捻一捻,再稍微放放,捻一捻,往往这时候他就会在远端啊或是什么地方出现相应的感觉,一般这样,捻几个呼吸再摸摸脉,然后一会脉相就会变化,很容易的,如果你扎上是手经的话,你这么捻捻,原先脉比较弱的话,就会变得非常滑利,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如果他扎的足经的话,你仔细摸他的人迎气口脉,他就会很快很快就变化,原先气口脉呼呼大,补上足阳明,随着扎,你一会看他的脉就小下来了,再留一会,等,留半个小时或是多长时间,就这个方法,如留如还,如蚊虻止。


我原先很长时间之后我就会补了,可泻法我老是不会,泻法怎么半天不好使呢我怎么试着?也是同样道理啊,我当时用泻法的时候,后溪进针,啪,扎进去,然后啊,后溪转针,发现有的时候当时会见点效,泻法头一开始也是跟补法一样,扎进去之后慢慢捻捻捻,不过就是后溪的时候往里捻,他一吸气,往里捻点,早晚感觉针尖“呼”有那种感觉了哈,一般情况下都会有的,身体啊会有些奇怪的感觉,你慢慢感觉哈,能感觉到,我原先到这种感觉的时候,开始用泻法,后溪转针,发现疗效不是很好用,有一定疗效,往往这种泻法你取了针之后疗效立马就反复了,刚才扎上针的时候,立马腰好了,不疼了,起了针怎么又疼了。我就想,怎么搞的,泻法泻的不对吗?后来我这么想,是不是古人扎针的时候他没想到你会来回转,古人转针是不是往一个方向转?我就在想到这个问题了哈,后来我就临床试,哎,再往一个方向转就对了。效力就非常强,基本上当时就能止住而且拔了针也不会再反复,当然啦一般情况下你按一按阳明经,阳明经气血快,有时候半天就反复了,你要是不补的话,扎不对有时候也会反复,但是不会那么快,最起码他出了门不反复了,有时候回家待一两天才会反复,那不该咱事了啊,一般情况下反复的还是少,我就发现他有可能是往一个方向转,所以我就故意试试,扎上针之后,得气了,吸气的时候转针,呼气的时候不转,很快就滞针了,再吸气转不动了吧?但是转不动了你还转,等他呼气的时候,一松手,针自动会回来,然后再吸气的时候再转,转到转不动,再一呼气的时候再一松,针又回来了,在这么来回转,来回捻几下,他立马就。用这个手法,有时候会出现针下热,有时候会出现针下寒,很奇怪,我就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我用泻法的时候会出现针下热,确实有很多时候出现针下热,而且往往针下捻到极限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强,如果你往一个方向用泻法的话。你要扎阳明有时候传到胃里,疗效确实比较好,然后呢,我要用泻法的时候我不留针。


咱讲补泻的原理是什么呢?还是这样,补法很简单,让这个气血都聚集到这个地方,想任何办法让气血聚到你扎的这条经上,扎的这个穴位上,所以你一定要慢慢捻,让气在地下别走了,在这呆着,越聚越多,所以针灸的补法呢应该是静以久留,多呆一会,不怕多,而泻法的目的是什么呢?你使这个地方本来盛的血,你使他散开,当然出针的时候你要退半圈,要不然针出不来的,使这个气血散到外边,散完之后已经散开了,泻法应该是不留针的,你把这个针啊捻回来拔出来,你(要是)留底下气血慢慢又聚回来了,所以泻掉了就不要再留针了,给他拔出来就行了。

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

中医入门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93 次浏览 • 2017-01-02 12:18 • 来自相关话题

1、“虚”的感觉是怎么样? 虚体质是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体虚最大的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习惯不好与工作压力大而引起;比如一个人生活习惯经常晚上很晚睡觉,或者说睡眠不好,则第二天就容易疲劳;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经常超负 ...查看全部
1、“虚”的感觉是怎么样?
虚体质是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体虚最大的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习惯不好与工作压力大而引起;比如一个人生活习惯经常晚上很晚睡觉,或者说睡眠不好,则第二天就容易疲劳;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经常很烦恼,情绪不好,就容易让身体疲劳;而让身体经常处于这种疲劳中,我们器官的机能就开始下降,我们体质就是这样开始变"虚"
 
 
2、“寒”的感觉是怎么样?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特别现在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3、"湿"气的感觉怎么样?
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特别注意:
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
1肩颈部的“大椎穴”,
2前胸的"膻中穴",
3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4腰部的“命门穴”,
5脚底的“涌泉穴”;
 
从“大椎穴”
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从"膻中穴"
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从“神阙穴”
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我们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
 
从“命门穴”
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从“涌泉穴”
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寒湿体质”是万病之源,而体质"虚弱"的人,寒湿气就更容易进入我们身体;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中医讲:虚则补,寒者热之;
 
 
4、"凝"的感觉怎么样?
当体內"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身体不舒服;
 
 
5、"淤"的感觉怎么样?
"淤"的时间长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混身不舒服,还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6、"阻塞"的感觉怎么样?
"阻塞"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病,每个人生病不一样;
 
 
7、"瘤"的感觉怎么样?
长"瘤"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病;
 
 
8、"癌"的感觉怎么样?
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偏方秘方】治疗腹泻的妙招 老中医的亲传

中医入门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11 次浏览 • 2017-01-02 12:08 • 来自相关话题

天气渐渐转凉,腹泻肆意出来危害健康。五谷丰登的喜悦之情还未散去,腹泻君就急急找上门。腹泻的苦恼,经历过的都知道,那种频繁光顾洗手间的尴尬,身心劳累的疲惫感,总是让人在奔跑中抓狂。治疗腹泻可有妙招?别急!听老中医说说他的招式!   大便溏 ...查看全部
天气渐渐转凉,腹泻肆意出来危害健康。五谷丰登的喜悦之情还未散去,腹泻君就急急找上门。腹泻的苦恼,经历过的都知道,那种频繁光顾洗手间的尴尬,身心劳累的疲惫感,总是让人在奔跑中抓狂。治疗腹泻可有妙招?别急!听老中医说说他的招式!
 
大便溏薄,出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出而倾注者为“泻”。临床上多合而称之“泄泻”。
泄泻的致病原因很多,但总不外感受湿邪或寒热所伤,或脏腑虚衰及功能失调等。主要分虚实两类:实者,有湿泻、湿热泻、寒湿泻等;虚者,有脾胃虚弱及命门火衰。凡泻而无腹痛者,湿也;腹痛而泻下白者,寒也;痛一阵,泻一阵,泻后痛减者,食也;痛一阵,泻一阵,泻后涩滞者,火也;腹中胀痛,泻后不减者,肝气也;腹中绞痛,暴泻烦渴者,霍乱也;大便溏稀,水谷不化者,脾胃虚弱也;畏寒腹痛,黎明泄泻者,命门火衰也。
治疗,实证应以健脾、调胃、燥湿、温寒兼分利为主;虚证则分清脾胃及肾命而补之。临证时,应随其所因,增损加减,灵活掌握。
和胃燥湿治湿泻
张老认为泻物清稀,纳呆,脘腹胀闷,肠鸣,身重,腹不痛,小便欠利,苔白,脉濡缓者,证属脾土受湿,渗化无权,不能分别水谷,水湿并入大肠而泄泻。治当和胃燥湿,治以胃苓汤,随证加减运用,效果甚好。方用:苍术9克,厚朴6克,陈皮6克,甘草4.5克,茯苓9克,泽泻9克,白术9克,桂枝6克,猪苓6克,炒扁豆9克,车前子9克。水煎空心温服。若五更泻,或是大泻不止,出虚汗,喘促,手足厥冷者,此方不适用。其加减法如下:如溺赤,口中热,下泻肠垢者,为湿热,上方去桂枝,加防风、黄连各3克;如溺清,口中和,下利清谷者,为湿寒,上方加干姜6克;如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者,为积食,上方加神曲、麦芽、山楂各6克;食少便频,面色白者,为脾虚,上方去厚朴,加人参、干姜各6克。
脾虚参苓补中求
大便稀溏,水谷不化,不思食饮,神疲倦怠,身困少力,饭后脘闷,面色萎黄,苔白舌淡,脉沉弱缓。此证是由于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常所致,故大便稀溏,水谷不化;脾虚运化无权,则不思食饮,饭后脘闷;久泻不已,化源不足,则神疲身困,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弱缓,皆脾胃虚弱之象。治当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扁豆9克,山药15克,莲子9克,砂仁4.5克,薏苡仁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若久泻不止,气虚下陷,脱肛不收者,用升清益气之补中益气汤(炙黄芪15克,人参9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当归9克,陈皮6克,升麻1.5克,柴胡2.5克,五味子6克,诃子9克)治之。
肾泄五更泄泻方
《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五更泄,一名晨泄,又名瀼泻。”指五更或黎明时,脐下作痛,肠鸣则泻,泻后则安,腹畏寒,下肢冷,或经月不止,或暂愈复作,舌淡苔白,脉沉细迟。此乃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损伤肾阳,以至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畏寒肢冷,迁延反复,舌淡苔白,脉沉细迟,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象。治法当温补命门,兼益脾阳。方用四神丸:补骨脂9克,吴茱萸9克,五味子9克,煨肉豆蔻9克。方中补骨脂补命火,吴茱萸、肉豆蔻温暖脾胃,五味子收敛止泻。
张老说:“如果白天亦泻者,宜上方合理中汤,再加粟壳,即四神丸加人参、白术各9克,干姜、炙甘草各6克,再加炙粟壳6克。临床多次使用,疗效甚佳。”此方即所谓“五更泄泻方”。
五更泄泻方是张老多年来治疗脾肾阳虚所致五更泻的经验方。其方组成为:补骨脂9克,吴茱萸9克,肉豆蔻9克,五味子6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炮姜9克,熟附片9克(先煎),炙粟壳6克,炙甘草6克。加减法为: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四肢厥逆者,加桂枝、细辛;腰膝酸软甚者,加鹿角霜、狗脊;滑泻日无数次者,加重粟壳、五味子用量。
该方药仅10味,由四神丸(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合附子理中汤(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再加粟壳而成,从而兼具温补肾命真火、振奋脾胃中阳、兜涩大肠的功能。具体剖析之,方中补骨脂、附子温肾止泻,党参、白术、炙草益气健脾止泻,吴萸、肉豆蔻、炮姜温中散寒止泻,五味子、炙粟壳收敛固涩止泻,共奏温肾健脾,收涩止泻之功效。
张老在临床上常将此方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不已,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兼有食后即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迟的五更泄泻证。五更泻又名晨泄、肾泄。夫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若肾中真阳命火当至而不至,虚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泻于黎明。此类患者取效容易,根治颇难。但张老使用本方临床多次效验,疗效甚佳。
 
源自:【偏方秘方】治疗腹泻的妙招 老中医的亲传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05/13/8321943_510913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