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七——不要为伤寒、温病之争所困惑(李蔚普编写)

朋友们:     在前面几次通信中,我们曾经提到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着伤寒与温病两种旗帜鲜明的学派。近几百年来,这两种学派展开了热烈的论战,宗伤寒的某些人对于温病学说是不满意的,骂他们“轻描淡写、不负责任”,骂他们制造“疾病”,甚至诅咒他们为“牛鬼
继续阅读 »
朋友们:
    在前面几次通信中,我们曾经提到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着伤寒与温病两种旗帜鲜明的学派。近几百年来,这两种学派展开了热烈的论战,宗伤寒的某些人对于温病学说是不满意的,骂他们“轻描淡写、不负责任”,骂他们制造“疾病”,甚至诅咒他们为“牛鬼蛇神”;学温病的人对伤寒学派有的也不客气,说什么“江南无真伤寒”、 “古方不可以治今病”等等,实际上就是骂伤寒派是“教条主义者”,是“顽固”。
    这些年来,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伤寒与温病之间渐趋调和,刀斧声是完全听不见了,代之而兴的说法是”温病是伤寒的发展”, “六经、三焦只是说法不同,实际是一样的”, “善治伤寒者必善治温病,善治温病者必善治伤寒”,这真叫作化干戈为玉帛吧。
    这种转变是不是正常呢?我们应该怎样看这个问题呢?在这次通信中,我们就着重谈谈这几个问题吧。
    我以为伤寒、温病学派由争论而渐趋调和起来,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解放前,中医被统治者歧视、诅咒,被斥为“封建、迷信、不科学”,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这几年来,中医才被开始当怍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来继承和发扬,中医的政治地位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上对中医的期望和要求也更加殷切了,中医界唯恐自己不团结,所以有些人把学术论争,也就收起来了,尽量把矛盾掩盖起来了,连温病与伤寒之争这么一件大事也包括在内,这种变化确实是大的,愿望也是好的,但末免有些不正常。
    “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事实本来是这样。但持这种见解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其一是企图用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湿温”的广义伤寒来概括温病,否认温病学说对于伤寒学说的丰富提高作用,也却是说否认温病学说的实际地位;其二是抹煞二者的原则性区别,以免贻人口实。总之,其主要缺点在于末能说明温病从伤寒基础上发展的必然性,未能说明温病学说的进步意义和实用价值。  
    从伤寒发展到温病,这是历史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伤寒学说进入到宋代以后,由于民族体质的变化日趋明显,病种的增多,伤寒学说渐渐不能完全适应当时保健事业的要求,甚至由于伤寒学说威信太高,以致有盲目搬用方药而发生过一些流弊。金代刘河间指出伤塞,疫厉应该有所区别,如果对疫厉误以麻黄桂枝解表,“不仅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元代王安道对这问题提得更尖锐,他说:“仲景的麻黄汤、桂枝汤,本不欲用于夏热之时也,春夏虽有恶风、恶寒表症,其桂枝麻黄汤终难轻用,苟不慎而轻用之,诚不能免夫狂躁、发黄、衄血之变”。明代吴又可氏还从病因学说上说明伤寒与瘟疫的区别,他说“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如秋晴多热,春雨多寒,亦天地之常事,未必为疫也。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其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总之,温病学说是经过长期实践,在不断接受和批评伤寒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温病学说比伤寒学说是进步了呢,还是倒退了呢?我认为是进步了一些。它的进步首先表现在关于病原的见解,如吴又可氏所谓“天地之厉气”,确比专从气候季节变化来解释急性发热病病因要进步得多;其次,温病学派认为病邪“自口鼻而入”,确比自肌表而入的见解高明一些;再次温病学派发现多数急姓发热病开始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再进一步就会引起精神意识的某种改变,因而发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和温病“由卫而气,由营而血”的发展规律(卫分气分是一般性的全身症状,营分、血分则是重要脏器受侵害的表现。营分症多属神经系症状,血分多属皮下出血,吐血,衄血的症状),这种规律应该说此伤寒六经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在治疗方面,温病也有它的进步牲,此如说在热病初期,温病家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现代医学证明它具有较优的抗生作用;在疾病的增进期,温病学派一方面吸收了伤寒的白虎汤,承气汤等法,但又创造了更加细致的新加黄龙汤、宜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由于高热引起神昏谵语的,温病学派有清热解毒、芳香开窍法,如清宫汤、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解决了许多危急症状;急性热病的过程中和恢复期,病人常患失水,温病学派有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益胃汤、五汁饮、牛乳饮等,对于维持病人营养有着很大作用。
    我们肯定温病学说的进步性,目的在于扭转-些人对于温病学说盲目的宗派情绪,引起大家对于温病之重视和积极钻研,唤起初学中医的同志,不要把自己围在一个较小的圈子里。这里并不意味着伤寒学说不足学,也不是故意贬低伤寒的历史价值。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伤寒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指导思想,为后世辨证论治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它仍然有着重要钓地位,有着实用价值。但是如果以为“一部伤寒论便可就治万病”, “除了伤寒论外不足学”, “温病学说误人子弟”,这便大错特错了。
    伤寒和温病学说之间也是各有特点的,它们并不像一些人故意解释的那样,说二者完全相等;至少在目前二者还不可能完全混为一谈,因为它们两者之差别是历史所形成的客观存在,是随便否认不了的,我们要把两者完全统一起来,还要作许多努力,首先就是对这两家学说很好的学习,然后用辩证的历史眼光分析整理,去芜存精,发展新的关于急性发热病的学说。
    关于伤寒的参考书很多,如关于版本的有明赵开美的复刻本(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辑宋本伤寒论”即根据赵氏复刻本);日人大冢敬节氏“康平本伤寒论”;关于注解的如陈修园氏“伤寒论浅注”,任应秋氏”伤寒论语译”等;关于分类讨论的如柯韵伯氏“伤寒来苏集”,徐洄溪氏“伤寒类方”  等;关于综合讨论的如张倬“伤寒兼证释义”,舒驰远氏“伤寒六经定法”等等,可选择参考。
    关于温病的参考书,除第二封信中所列举的以外,还可参考戴天章“广温疫论”,吴坤安氏“伤寒指掌”,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谢诵穆“温病论衡”,沈仲圭“中医温病概要”等等。 收起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六——谈外感和杂病(李蔚普编写)

朋友们:     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大的分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按病因的分类法,所谓风病、热病、寒病、暑病、燥病、湿病等等;另一种按病理的分类法,所谓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少阳经病、少阴病、厥阴病以及气分、血分等等。凡按前一种方法分类而又以整体性病变
继续阅读 »
朋友们:
    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大的分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按病因的分类法,所谓风病、热病、寒病、暑病、燥病、湿病等等;另一种按病理的分类法,所谓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少阳经病、少阴病、厥阴病以及气分、血分等等。凡按前一种方法分类而又以整体性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外感病;凡按后一类方法分类而又以某一经、某一脏腑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内伤杂病,两者的分界是怎样的呢?一般说来:外感病初起多有“表证”,内伤杂病多无表证:外感病多转变,由某-经而迅速转入他经,内伤杂病少传变,或始终只在某-经、某一脏腑。
    外感和杂病的分类,不仅是为了便于认识疾病,便于研究疾病,主要还是便于临床治疗。
    我们假如去临床,对于病人所患的疾病,首先就是弄清楚它是外感还是内伤杂证。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针对外感病来讨论的,“金匮要略”是针对内伤杂病来讨论的。有人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起来称为“伤寒杂病论”,这样似乎对这两害的内容更加明确一些,虽然有些人主张以伤寒法治杂病,但杂病究竟有杂病的特点,伤寒法并不能代替杂病法,否则的话,“金匮要略”也可以不要了。
    一般说来,外感病由于病邪侵犯人体的时间很短促,消耗人体精力尚不显著,相反地人体对于病邪的抵抗正处在一个高潮中,这时从整个的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邪实”,而不是“正虚”。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针,主要是以“驱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如果因循瞻顾,在攻邪药中,又加上很多扶正药,反而会助长邪气的上升,所以一般在外感高潮中,忌用参、朮、归、芪等补药(当然也有一些素来虚弱的病人,-旦受外感病的侵袭,抵抗力相当薄弱,邪实、正虚,参、芪又在所不忌)。
    内伤杂病均由病邪淹缠日久而起,消耗人体精力很大,虽然有一些病人对于病邪的抵抗,仍然表现出波浪式的“高潮”,但往往这仅仅是-种虚性兴奋,实质上并不同于外感病的真正的高潮,这时从整个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正虚”,而不是“邪实”,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扶正为主,正胜邪自衰,同时由于内伤杂病系积渐而成,它的恢复也应该是逐渐恢复的,不能求其速效。
    清代名医吴鞠通先生曾总结外感、内伤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说:“治外感如将,拾内伤如相”。这确是两句名言,值得深刻体味。
    我们学习中医文献里面关于外感和内伤的知识,不能专从名词上去理解。“六淫”虽然属于外感病的范围(这我们在第四次通信中巳经谈过了),但六淫的“名词”并不专属于外感,因为古代对于人体由于其他各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所造成的各种不同反应,也根据六淫的特性,给它加上了“六淫”的名称,实际上它并非由于外在气候季节变化所引起。为了便于区别起见,古人又有“内六淫”、 “外六淫”的说法。内六淫其实即属于内伤的范围,外六淫其实即属于外感的范围。此如说:“伤风”、 “伤寒”这是外感,如果“中风”、 “肝风”、 “内动”、 “脾胃寒湿留滞”等,便不是外感,而是内伤了。至于由于情志失常所致各种疾病,则均属于内伤范围。“黄帝内经”里面,有许多地方专讲外六淫,也有一些地方专讲内六淫,如“至真要大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就是内六淫,而“生气通天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则属于外六淫(可参考“内经知要” “病能篇”),它的界限,就是我们在这次通信中开头所提到的那样。
    历史上对外感或内伤,都曾经出现不同学派。在外感病范围内,有着鲜明不同的伤寒与温病两种学派:在内伤范围内,也有金元四大家等各种不同的学派。这几年来,大家在学习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过程中,似乎主要偏重外感,而忽略内伤方面的学说整理,这是一种损失和偏向,急待纠正。
    外感方面的文献,我们将以后的通信中继续谈一下,现在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内伤方面的参考书。
    比较简单通俗的,有陈修园氏“医学实在易”、 “医学从众录”,李士材的“医宗必读”,程钟龄“医学心悟”等,取材比较谨严的有徐灵胎氏“兰台轨范”,喻嘉言氏“医门法律”;分析精细、切合临床实用的,有林佩琴氏“类证治裁”,姚国美氏“诊断治疗学”(江西中医专门学校讲义);搜罗广博的有沈金鳌氏“沈氏尊生” “杂病源流”,王肯堂氏“六科准绳”“内科准绳”等等。这些书并非每本必读,主要是根据自己条件加以选择,先把一本弄得烂熟后,再参考其他文献,最忌贪多嚼不烂,本本书都翻翻,而结果对那本书都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在分门别类上,外感和杂病虽然是各有范畴,但临床实际上,往往是既有外感,又兼内伤,或先有外感转为内伤,或先有内伤再受外感,这时难以截然分开。有一些内伤病本来不严重,受了外感后重点在外感,就应先治外感,外感除后再来调理内伤;也有一些内伤病,本来就很严重,忽然受外邪侵袭?使其更加恶化起来,这时在处理上,就应该适当兼顾,难分先后了。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就是以内伤为主而兼顾外感的处方例,“参苏饮”就是以外感为主而兼内伤的处方例。诸如此类,在处理上最应该有分寸,我们学习临床,向老师学习的,主要应摆在这上面,见识多了自然就会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要在老师所长以外找材料的话,关于这类经验记载最多而具休的是各家医案,特别是有一些经注家阐述的医案,如“古今医案”、 “叶案辨证”等,对初学更有帮助。
    在旧社会中曾经流行过一种偏向:许多开业医生不愿看杂病,而愿看外感。因为杂病都是慢性病,难期立竿见影,而且慢性病患者一般还能照常生活,病人的休养情况(包括情绪等),医生很难掌握,如果病家不合作,往往发生了些波折,这时病家不责备自己而责备医生,使医生感到“劳而无功”,甚至感到-种压力,所以对这类病往往推委或专以平稳搪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外感病呢,病人当时的正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不能不听医生的话,而且由于外感病还没有影响病人代偿机能,病邪一除,立可恢复,这时医生所受到的是一片表扬声,真是所谓“名利双收”。旧社会舆论既然如此,促使医生乐于治外感而不愿治杂病,这是很自然的。
    这几年来,大家对中医的要求又不同些,许多病家患急性外感病时,多不找中医,以为中医擅长慢性病,不长于急性病,至少没有西医快当吧;找中医的多属一些慢性病(即杂病),虽然不见得都有办法,但是方法确实多些,满足了一部分病人的要求,也得到了很多病人对中医的好评。
    社会舆论是可以左右医学家研究的方向的,我在这里不是向社会呼吁,要求社会舆论正对中医的看法,我是想我们初学中医的人,不成为社会舆论所左右;我们不但要熟悉外感病的中医师知识,也要熟悉杂病的中医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作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医。 收起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五——从把脉谈到中医的诊断问题(李蔚普编写)

朋友们:     许多画家塑造中医的形象时,总是采取中医把脉时这一题材。尤其是很多群众在识别医生是中医或是西医时,首先就看这位医生会不会把脉。甚至有些群众不肯讲述自己的病情,要中医从把脉中完全解决诊断问题,如果讲对了,就乐意接受治疗,如果医生迟疑一下,或多问两
继续阅读 »
朋友们:
    许多画家塑造中医的形象时,总是采取中医把脉时这一题材。尤其是很多群众在识别医生是中医或是西医时,首先就看这位医生会不会把脉。甚至有些群众不肯讲述自己的病情,要中医从把脉中完全解决诊断问题,如果讲对了,就乐意接受治疗,如果医生迟疑一下,或多问两句,病人就以为这位医生不高明,对他怀疑或丧失信心。在中医自己呢,确也有极少数的人不要病人讲病情,单从把脉断病,以为非如此就不能表现自己的本领。
    由于把脉在病人和医生之间,有着那么高的地位,而把脉又不像其它诊察方法一样具体、形象,所见有些朋友在学习中医时,往往为这一问题所苦恼,甚至废然而退,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把脉是不是神秘不可捉摸,难以理解呢?它是否可代替全部诊察方法呢?在这次通信中我们就着重谈谈这个问题吧。
    首先我们肯定把脉并不是什么神秘、难以理解的一件事。一个正常的人,他的脉搏每分钟该跳几次,它的压力大小,它冲激脉管壁的幅度和强度等等,都有它一定的规律,一定的“常数”,如果全身或某一部分发生病变时,这种规律,就会遭到扰乱或破坏,这是可以理解的。古人根据无数的临床实践,把病理性的脉搏归纳为二十多种,虽然其中有一些确有“心中了了,指下虽明”的情况,但基本精神则在于掌握脉的“至数”(即每分钟跳多少次),脉位的高、低,脉状的大、小、长、短、曲、直,脉势的有力、无力、流利、不流利这几点。
    从至数方面说,一般以一呼一吸四至为“平脉”(即平常无病的脉)。如果超过此数,则称为“数脉”(数音速),不足此数则称为“迟脉”。数脉一般应属于“热证”,迟脉-般应属于”寒证”,前者表示全身或局部机能的亢进,后者表示全身或局部机能的衰退,这是很合理的。
    从脉位高低说,中医以轻轻下指.脉搏却跃然指上的情况为“浮脉”。以重按才可能摸到的情况为“沉脉”。浮脉一般认为病理生理的倾向集中在体表,属于“表证”。沉脉-般则认为病理生理的倾向集中在体内,属于“里证”。这也没有什么不可解之处。
    从脉状大小方面说,脉波在指头下幅度大,即称为大脉,幅度小即为脉小或细脉。一般认为前者属“气虚”,后者属于“血虚”。
    从脉势的有力无力方面说,有力的即属于“实证”,无力的即属于“虚证”,至于怎样是气虚、血虚、实证、虚证,以后我们还要谈到,这里暂不多提。
    总起来说,中医的脉名虽多,都可以归纳在以上几个范畴之内。如芤、滑、洪脉可归到浮脉类,伏脉、濡脉可归到沉脉类,缓、微、濡脉可归到迟脉类,弦、紧、实脉可归到数脉类等。而脉的形状又须和脉势相结合,同一脉形,有力、无力所反映的病态,是有很大出入的。如浮脉有力主风,无力主虚。沉脉有力主食积,无力主气。迟脉有力主疼痛,无力主冷。数脉有力主热,无力主疮等。
    当然,具体的病人脉象,大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二种或二种以上脉形同时发现的。这种情况中医称为“相兼”,更能说明病症的性质。在把脉里面有两个问题是使人怀疑的:第一个问题是以脉的部位分配脏腑的问题,如所谓“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这是中医脉学最受人攻击的地方。古代也有部分名医对这个问题提出异议,但毕竟同意的人占多数。个人对这方面实际体会不多,采取保留和存疑的态度。第二个问题是专以某种脉形来推断所患系何种疾病问题。脉诀书上对这方面记载颇多,执业医生亦多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但反对这种说法的人颇不少。以脉只二十几种,病是千变万化的,哪能以少数脉形来统括无数的疾病呢?比较合理的说法是以脉象来观察疾病的性质、倾向性,如前面所说的“浮脉主表、沉脉主理、数脉主热、迟脉主寒”等等,这是古今中医所-致公认的,也是相当正确的。
    我们说把脉可以观察疾病的性质、倾向性,并不等于说除把脉外,其它一切诊察方法都用不上,相反,我们强调“四诊”-望色、望舌苔、闻声、问病史、问自觉症状及切脉应该密切结合起来,这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态度。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锐明四诊结合的重要性。
    有那么一天,你的诊察室里突然有一阵呻吟声,你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个比较重的病号,于是你主动的离开座位、向那个正在呻吟的病人那边走去.你看到这个病人面色潮红,眼结膜有些充血,你脑子里开始考虑这个病人是在害急性发热病吧?果然病人回答你说:他这两天来高烧、头痛、全身骨节也有酸痛,胃口不好等等。这时摆在你面前的问题首先是:这种高热头痛是“表证”呢?还是“里证”呢?于是你再问发热时是否兼有恶寒?并把脉看看脉浮不浮,看看舌苔是薄白还是焦黄?如果兼有恶寒、脉浮、舌薄白,你大致已可肯定这是“表证发热”了。如果肯定了“表证发热”,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表虚”呢?还是“表实”呢?
    这时你就必然又要追问病人出汗的情况,并用手摸触皮肤看看是否沾手?如果病人发热、恶寒、不出汗,那你又进一步可以肯定“表实证”了。
    在表虚、表实的问题弄清楚了之后,接到而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偏寒” “偏热”的问题,你知道:这里的“寒”、 “热”不是指症侯的发热、恶寒,而是概括了整个病理生理顷向的综合语言,偏寒的口不作渴、鼻塞、流清涕、小便清利,偏热的口渴、鼻中如有火气冲出,鼻涕浓厚、痰色黄、小便深黄等,这些你从问诊方面会得到解答。
    像这样的病例,应用四诊,我看完全必要,难道单用把脉会比四诊并用更能观察病情吗?如果说应用四诊的医生不如单用把脉的医生”高明”,那我也宁愿作个“不高明”的医生好,这样我才觉得是心安理得的。
    中医有关四诊方法的专书很多,我这里不打算一一介绍,我只想就四诊的总的目标问题插上几句。
    大家知道:中医的诊断和西医不同,西医的诊断在于明确病名,病名一经确定,处理方针大致就能决定了;中医呢,即使同一病名(指经过科学方法确定的病名而言),也不能完全使用相同的处理方针。因为中医另有一套系统,诊断的目标并不重在病名,认为病名只是枝节问题。
    中医的诊断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有三点:
    (一)确定病因。同一病因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但是只要原因消除,不同的症状也就会随着消失的。所以中医认为“见症治症”是-种舍本逐末的笨拙方法,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医的病因学说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正如我们在第四次通信中所说:中医学术是一整套的,目前还不能拆散,拆散了就会牛头不对马嘴。学习中医诊断知识,首先就要掌握这些内容,不但要熟悉某一病因单独出现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应该熟悉若干种病因纠缠在一起的情况,如果学中医诊断而不去了解病因,那就会走很多冤枉路的。
    (二)确定疾病侵袭人体的处所。同一病因,在侵袭不同的脏腑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它的危害程度也随之而不同。比如说,我们从病人的许多材料中判断了病人所患系“热”邪,但五脏六腑都可以受热邪的侵犯,究竟心热呢,肝热呢?脾热呢?或者其他脏腑受热呢?病所不同,用药就有所选择,因此学习中医诊断,不能不熟悉它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的有关知识。
    (三)确定疾病的“倾向性”或类型。所谓“倾向性”或类型是指邪正在斗争过程中具有发展方向意义的特点。古代医学家从许多病理生理材料中,总结出具有普遍和典型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疾病倾向的综合概括。同一病因、病所,但由于主观条件不同,它既可倒向“左”的-面而为兴奋状态,也可见倒向“右”的-面而为抑制状态。不掌握它的倾向性,那就不能确定对它应该“褒”好还是“贬”好。比如说:“风邪袭肺”的诊断出来了,照理病因(风邪)、病所(肺)的问题都解决了,但它究竟是“虚证”呢?还是“实证”呢?虚则应褒,实则应贬,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是丝毫不能合糊的;再说:这种“风邪袭肺”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叶天士曾说:“温邪热变最速”,也有人说:“走马看伤寒”,它既可以留恋在“表”,也可以化热入“里”,既可以邪盛正衰,亦可见邪正俱实或正胜邪衰。这里机动性很大,如果不从“动”的眼光去观察,只知道固执某一点,是会摔跤的。
    有许多人很奇怪中医为什么对同一疾病,天天要换方子,他们希望一个方子能广泛适应同一疾病的任何过程,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如果能从“动”的眼光来了解这一问题,就可能会改变这种想法而同意中医的见解了。
    朋友们:我们在前面几次通信中,所谈的都属于基础医学范围,以后我们就要谈谈临床医学方面的问题了。 收起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四——中医的病因、病理值得学习吗?(李蔚普编写)

朋友们:     在第三次通信中我曾提到学习中医解剖生理知识,有时要结合学习中医病理及治疗知识。中医的病因病理知识值得学习吗?     我们知道: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许多疾病的原因及病理变化,大都认识得很清楚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细菌呀、原虫呀,大都听得很熟
继续阅读 »
朋友们:
    在第三次通信中我曾提到学习中医解剖生理知识,有时要结合学习中医病理及治疗知识。中医的病因病理知识值得学习吗?
    我们知道: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许多疾病的原因及病理变化,大都认识得很清楚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细菌呀、原虫呀,大都听得很熟悉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还可以在显微镜下亲自检阅痢疾阿米巴的活动,检阅血吸虫毛蚴的破卵而出。或者在解剖室中看到肝癌病人的巨大变坏了的肝脏等等。这都是千真万确的科学知识,是不容怀疑的,也是应该学习的。
    但是如果要学习中医,要掌握中医知识的话,那就除了现代的医学科学知识外,还应该着重学习中医病因、病理知识。因为解剖生理、病因病理和诊断治疗这是一整套的东西,拆散了就会牛头不对马嘴,道理是很显然的。
    中医对于病因的见解,简单地说就是所谓“外感于六气,内伤于七情”。 “六气”包括一切自然界的致病因素,“七情”包括一切社会性的致病因素。
    上面曾经一再提到过:在古代农业生产的条件下,自然界气候;季节的变化,对于当时的生产。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过去现实情况出发,所以古人认为自然界气候、季节的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古人对于气候季节的变化,当然是从两方面来看的。从正面看,看到了它对于生产的促进,从反面看,也看到了它对于生产的灾害。所以古人比如说:“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气候季节变化对于疾病发生,是怎样引起的呢?归纳来说,不外乎两点:其一是“当令”的迟、早,其二是太过、不及。
    四时气候的一般规律是春温、夏暑、秋凉、冬寒。如果到了春天,气候不是温和,而是像严冬-样的酷冷,这就叫“至而未至”,如果春天温和太过,甚至像暑天-样酷热,这就叫“至而太过”。这都不利于人类生活,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古人称这种灾害性的气候为“六淫”,为“时行之气”,认为这是引起疾病大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今天的知识来衡量,它仍然有一定的正确性。
    进一步说,中医所说的六淫,还不仅仅表现在气候本身上,经过古代医学家的加工,所谓六淫,有它各自的特性或特征,有它的具体临床类型,有它的兼涉和分化等等,这些涵义远远超过了气候变化的本身。
    六淫的特性或特征是怎样的呢?古人的解说并不具体,而带有一些抽象的概括。如说“风”性动而疏泄,善行而数变;“寒”性凝敛;“湿”性黏腻濡滞;“燥”性干劲;“暑”兼湿热,多秽浊;“火”性燔灼等。这些抽象的解释,需要细细地体会,尤其是要结合临床类型来体会它。比如说手足搐溺、角弓反张、口眼歪斜等等症状,中医统统归入“风”病一类,因为它们符合“风”的变化大和动荡不定的特性;比如说恶寒、蜷卧、遍身皮肤汗孔瑟缩显得像鸡皮一样,甚至牙齿乱颤等等症状,中医统统归入“寒”病一类,因为它们符合寒的收敛、凝聚的特性;又此如说:“温病条辨”中把“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这一系列的症状,创造性地给它一个病名,叫作“湿温”。为什么“温病条辩”的作者这样叫法呢?有没有根据呢?可以肯定这样叫是有根据的,根据就在于掌握了六淫的特性。吴鞠通先生自己解释道: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似乎像“伤寒”,但脉弦细而濡,就证明它决不是伤寒(寒性凝敛、脉应当“紧”,现在脉却是-种软性的濡脉,刚好同伤寒相反,所以断它决非伤寒);舌白不渴、面色淡黄、也不像伤暑之偏于火者(伤暑也会恶寒、头痛、身重,但暑兼湿热,如果偏于火者,它就应该有舌赤、大渴、面赤、大汗等症状,现在却是舌白不渴、面色淡黄,所以断定不是伤暑中的火症)。胸闷不饥、是湿闭清道,午后身热,固湿是阴邪,由长夏而来,其来也渐,且其性氤氲黏溺,不像寒邪之一汗即已,热邪的一凉即退,而确求速效(这是从正面解释它属湿属温的理由)。从这里使我们体会到:要作中医外感病的诊断,首先就要抓住六淫特点,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一条道理,那就只有死记条文,死记症候,而缺乏定见,缺乏一种独立思考的定见。
    六淫本来有一定的季节性,那一个季节便出现那一种“淫”,但经过医学家加工的“六淫”,在临床上有它另外的意义,它代表了不同的症候类型。当然在这里又给附加了一些东西,如中医所常用以作为病症分类的“表里虚实”等。拿“风”来说,有“在表”的风,它就是平常所说的伤风感冒。也有“内风”,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中风”、半身不遂等。拿“寒”来说,有“寒实”、有“虚寒”,前者大便不通而不能单用大黄,芒硝,必须配合附子、干姜;后者绝不能用-些儿寒凉药,完全要用温补;其他各“淫”,也都是经过“评比”而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类型,(这个问题,以后我们还要谈)。因此我们学习中医病因知识中的“六淫”,还要很好地结合它的临床学来体会,否则便会变成-番空洞的大道理,而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六淫虽然是致病因素的重要-面,但它仅仅是一面而不是全面。正如俗话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单有六淫作怪,而人体本身无隙可乘时,疾病还是不能发生发展起来的。“内经”里面许多地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勇者气行即已,怯者着而成病”,这是正确的。假如人身有隙可乘,同一致病因素,为什么又会出现不同的症候类型呢?这也要结合病人的主观条件来看,在许多主观条件中,中医十分重视“体质”的因素,认为六淫会随着人的体质而转化,用中医最简单的术语说来,就是所谓“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假若阳气旺盛的体质,得病后容易表现“热证”,而阴气太过的体质,得病后却容易表现为“寒证”。因此学习中医病因学说,还要结合中医关于体质分类的方法。
    关于致病因素的另一个大部门——社会性因素,近年来大家都学习过马列主义,又多少知道一些巴甫洛夫学说,对精神异常给疾病的影响已无多大怀疑,这里不打算多谈,这里只说明一点,即中医对精神性致病因素划分为几个脏腑主管:所谓“喜笑伤心、思虑伤脾、恼怒伤肝、忧愁伤肺、惊恐伤肾”,而且每一种情绪波动又按它的程度划分为若干等级,如恼怒伤肝,中医有“伐肝”、 “抑肝”、 “平肝”、 “清肝”、 “柔肝”、 “疏肝”等许多方法。这些方法和情绪波动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重的需要“伐”、需要“抑”,轻的就只要“柔”、 “疏”即可了。
    有关中医病因知识的学习问题,就谈这一点;下面再谈谈有关中医病理知识的学习问题。
    在古代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医缺少病理解剖的机会,有关病理方面的知识,大多只能从一些外在的表现来观察。它所用以说明这些知识的术语,也比较贫乏一些。一般说来:中医认为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以后,首先是伤及人体的最外一层,其次再由皮肤而肌肉,由肌肉而筋骨,由筋骨而脏腑。内经说“善治病者治皮毛,其次治经络”。如果等到病邪深入脏腑再治,那就会焦头烂额了,这是把人体从解剖面来观察的。
    从人体各方面来观察疾病的病理变化,还有三阴三阳这一方面。古代解剖系统中三阴三阳的地位很高,它不但概括了整个的肌体,也概括脏腑,同时还概括了脏腑与肌体的联系问题。所以古人在脏腑之外,很强调经络的重要,说什么“不识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如果按照经络的层次来看,“太阳”主最表一层,“阳明”主肌肉一层,“少阳”主半表半里一层。三阴-“太阴”、 “少阴”、 “厥阴”都属里,而太阴是偏近于外面的,称为里中之表;厥阴是最深入的,称为里中之里;“少阴”的地位和“少阳”差不多,介乎两者之间。根据这样的编排,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内经”里面讲伤寒传变的次第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了;同样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张仲景“伤寒论”将急性发热病分为六经,而按照内经既定的次序了。当然疾病的发展也会有些例外,古人对这些例外,或称为“直中”、或称为“合病”、 “并病”,基本上解决了这些矛盾。
    明清两代的温病学家则特别重视从人体的纵剖面来观察病理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温病须究三焦”学说的中心论点。温病学者认为温邪由口鼻而入,它首先侵袭的是上焦,在手太阴“肺”,以后才逐渐发展波及中焦、下焦,三焦也概括了脏腑、肌体或某些整体性的机能活动。近百年来“三焦”在中医病理学说中的地位显然提得很高了,有人批评温病学家的“伤寒由表入里,须横看;温病由上而下,须竖看”,以为“六经”即可概括“三焦”,否认三焦学说的进步性,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如果平心静气一些,承认病邪“由口鼻入“较”由肌表入”为合理,那我们就必然会同意病温学家的主张了。
    不过无论六经也好、三焦也好,它都比较适宜于说明急性发热病;如果要广泛适应于各种急慢性病,那就又以比六经三焦更有概括意义的“气分”、 “血分”为合适了。所谓“气分”一般指机能性病变而言;“血分”指器质性病变而言。它广泛适应于各系统疾病。“内经”里面曾把各个系统病症归纳为“气分”(是动病) “血分”(所生病)两大类,可以概见。
    脏腑的生克关系,也是中医病理学说中的一大部门。中医认为某一脏腑有病,不仅仅影响它自己本身,而且还影响到它远隔的相关脏腑。我们在第三次通信中曾经简单提到这一点,可以参考。
    学习中医的病理知识,我以为掌握了六经、三焦、气血、生克等几点,大致已差不多了;有人把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划在病理范围内来讨论,我以为不大合适,因为这主要是“辨证”-诊断方面的问题,不是专从疾病伤及脏腑来讨论的。 收起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三——怎样学习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的知识?(李蔚普编写)

朋友们: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学问。要学医,首先就要懂得人体的构造、机能和它们的道理-这就是所谓“解剖生理学”。     中医在二千多年前的成熟阶段,便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对于人体重要脏器的构造与机能,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
继续阅读 »
朋友们: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学问。要学医,首先就要懂得人体的构造、机能和它们的道理-这就是所谓“解剖生理学”。
    中医在二千多年前的成熟阶段,便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对于人体重要脏器的构造与机能,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古代的解剖生理知识,是和现代解剖生理知识,有着一定距离的。如果我们不了解事物的历史发展,把今天大家所熟知的解剖生理知识,硬套在古代解剖生理知识上,那就必然会搞得自己头昏脑胀,增加学习上的困难。
    这里我先讲一件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得了肺病,吐血、失眠,烦躁不安。那时我已读过初中,学过了“生理卫生学”,懂得了一些关于人的知识。但我大哥却带我去看中医,中医老先生在诊察之后,和我哥哥说我的“肝火很旺”。我听了这句话,登时向老先生耍起态度来,声色俱厉地质问他:“肝在那里,你知道不知道?肝怎么会有火?真是…”。当时弄得不欢而散,大哥深深责怪我太粗暴了,我总不服气。
    以后我自己学了中医,我才恍然知道这位老先生所讲的话,确实并无错误。问题在于他所讲的“肝”,是古代解剖生理知识中的“肝”。而我当时心目中的“肝”,却是现在解剖生理知识中的“肝”。我没有了解两者界说不同,便粗暴质问老先生,正说明我那时年幼无知,也说明了学习中医,如果不弄清楚它自己一套解剖生理知识,是会大碰钉子的。
    中医自己确有一套解剖生理知识,这里简单谈几点:
    (一)五脏六腑的机能问题:古代解剖生理知识中,虽然对于人的整体构造(包括皮肤、肌肉、骨骼及内脏等),都有过观察和讨论,但一般所重视的,主要是“五脏六腑”,其中又以五脏为中心。
    所谓“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心”是管血脉的,是生血的机构。但在许多场合,它又是管思维活动的。即是说古代所说的“心”,有两重职责,一重相当于现代所说的“心”,管血脉、管血液循环;另一重又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脑”,管思想意识、管精神状态。
    古代所说的“肝”,也有两重职责:一重相当于现代的“肝”,管血液储藏;另-重又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脑”,管精神活动的某一部分(“肝志为怒”。 “怒”是一种精神活动,古人认为这是归肝所管的)。
    古代所谓的脾,也有两重职责:一重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肠胃,具有消化、吸收等机能;另-重也兼管精神活动的某一部分(脾主思。“思”是一种精神活动,古人划归“脾”管)。
    古代所说的“肺”,大致和现代所说的肺差不多,主要管理呼吸机能,但它又管所谓全身的“气化”。这种气化似乎指全身的一种活力而言,难以确指它相当现代那一个脏器。另外也有把精神活动的某一部份划归肺管的,所谓“肺脏魄”。”魄”似指低级中枢的部分活动。
    古代所说的“肾”,也有多种职责,主要是管生殖机能,相当于现代男女的生殖系统。但它也管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所谓“肾藏志”、 “肾主恐”;有些头昏、眼花、腰痛、脚软的神经衰弱症,中医称为“肾虚”,就说明这一点。
    “肾”在中医解剖生理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有的学者甚至把它的地位摆在“心”之上,认为“肾主元阳”,主一身的“火化”。所谓“元阳”、 “火化”,似乎指机体中-种最根本的动力而言。
    所谓“六腑”即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膻中(即心包络)。其中大肠、小肠、膀胱的机能和现代的见解,大致差不多;“胆”也管精神活动的-部分,古代认为它主“决断”; “三焦”的意义很广泛,大致以管体液分布流行为主;“膻中”是古人设想保卫心脏的外围,也管-些精神活动方面的工作。
    总之,古代解剖生理知识和现代的知识有着一定距离,界说不完全一样,不能等同齐观。
    (二)脏腑的互相联系和制约问题:古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有分工也有合作,有联系也有制约,这些关系主要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学说来表达的。
    古人以五行为世界万物的基本因素,它表现在五脏方面,则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样先给五脏打上五行的烙印,然后再在这基础上建立起相生相克(相生即相互联系,相克即相互制约)的关系来。
    根据五行的说法,脏腑相生相克关系具体是: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如果拿母子关系来比拟,所生的称为“母”,被生的称为“子”,如心是脾母,肺是脾子等。
    除了五行的配置外,还有阴阳学说来说明相互间的关系;古人认为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是互相配合的。具体地说:心配包络小肠、肝配胆、脾配胃、肺配大肠、肾配三焦、膀胱。如果拿夫妻关系来比拟,五脏是“妻”,六腑是“夫”;而心、肾二脏好像是一妻多夫。
    这样的分配和联系、制约关系,或者说“母子”, “夫妻”的关系,到底有没有实用价值呢?我说“有”,而且主要应从临床实用方面去体会它。举例说:中医认为一个人害肺病,不应该专注意治肺本身,而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果在急性期,各种炎症很突出,这时就应该设法降心火。而平肝木又可减轻心火,即间接减轻肺的负担,这种办法含有“釜底抽薪”的意义,比见肺病治肺,要高一些;如果在肺病的慢性期,病程经过相当长久,各方面都显得得耗损很大,这时就应该设法补脾胃,补肾火,因为补脾土可以生肺金,补肾火可生脾土,即间接增强肺的机能,这种办法含有“雪中送炭”的意义,也比看见肺病只知道专治肺的高明一些。总之应该从临床实用方面去体会它,才能避免钻牛角尖的错误。
    (三)脏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古人从现实生活体验中,发现人体和周围环境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孤立的,因此产生了“天人合一”等的学术思想。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周围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最有关系的,莫过于气候的变化,季节的流过。根据这一点,所以古人把六气(风、塞、热、湿 燥、火)、四时(春、夏、秋、冬)也用配置的方法,和人的五脏六腑及肌体等等密切的挂上丁勾。古人把六气中的“风”和四时中的春季,分配给“肝”;把“热”和夏季,分配给“心”; “湿”和长夏分配给“脾”; “燥”和秋季分配给“肺”; “寒”和冬季分配给“肾”。经过这样挂勾,五脏又有了新的意义,它不仅仅代表解剖生理上的脏腑了,而有了-种属于病理范畴的含义。内经里面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疮疡,皆属于火,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就是就各种病象(风、寒、燥、湿等都是病象的综合概括),都有它一定的从属的脏腑,治疗这种病象应该抓住它所主管的脏腑,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同时春季是“肝”当家,冬季是“肾”当家,这就要求在处理各种疾病时,适当照顾它的当家人,含有卫生和预防为主的意义。
    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学习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知识时,有时还要结合病理和治疗去看它,不能停留在“解剖生理就是解剖生理”这一点上。
    此外中医所说的一些解剖生理名词,往往还牵涉到很多方面,如“伤寒论”中所说的“六经”,它可以作为经洛看,又可以作为急性发病六个阶段或症候类型看,“温病条辨”中所说的“三焦”也是如此,又如“伤寒论”中所说的“心下”并不是确指心的下面,而是指上腹部(当胃的部位)而言,所说“热结膀胱”的“膀胱”,并不是指真正的膀胱,而是泛指小腹部(当膀胱所处的局部)而言;所说“胃中有燥屎五六枚”的“胃”中,并不是真正的胃,而是泛指大腹部(相当于大肠所处的部位)而言。像这些问题,如果不细心体察,便难免以辞害意,望书兴叹了。
    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的书,可参考“难经”、宋慈“洗冤录”、张景岳“张氏类经”附翼“脏腑类”、王清任“医林改错”、唐容川“医经精义”。近人李聪甫着”中医生理学之研究“亦可参考。 收起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二——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李蔚普编写)

朋友们:     我们在第-次通信中,曾简单地提了一下学习中医学术发展历史的重要性。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氏写的一本通俗中医书“医学三字经”,开头也是讲历史的。医史不但说明了医学的来龙去脉,可以使我们通过它去进一步了解学术本身,而且历史还带有一点故事性,对于初学
继续阅读 »
朋友们:
    我们在第-次通信中,曾简单地提了一下学习中医学术发展历史的重要性。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氏写的一本通俗中医书“医学三字经”,开头也是讲历史的。医史不但说明了医学的来龙去脉,可以使我们通过它去进一步了解学术本身,而且历史还带有一点故事性,对于初学的人容易接受。所以在学习中医的开始,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是有好处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想把中医学术发展史,粗糙地分成四个阶段:即早期阶段。包括神农时代以至商殷。成熟阶段。包括周、春秋战国及秦代。壮大阶段。包括汉、晋、隋、唐。新学勃兴阶段。包括宋、元、明、清。现在把四个阶段重点说明如下:
    (1)早期阶段:
    相传我国医药起源于伏羲、神农时代。这个时代离开现在大约有五千年左右,传说那时神农氏尝百草,一日曾遇七十毒。由于尝遍百草,逐渐累积了很多关于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的知识,成为以后药物学发展的先驱。当然,神农氏并不-定实有其人,也不可能在-天遇上那么多毒药,但却形象而具体地反映了那一整个时代医学知识的累积过程,和那一整代医学知识的中心内容。同样,所谓“伏羲氏制九针,除民夭枉”,那只是石器时代一些用以作为切割手术使用的石针、竹针,逐渐发展为用野兽坚硬骨头所制成的骨针等,它不可能是一种像现代所使用的金属制的金针一样,这是可以断言的。
    虽然伏羲、神农,只是一个时代医学内容的反映,并非实有其人,但伏羲、神农都在人民心目中成了不可动摇地医学鼻祖的形象,以后许多关于药物方面的文献都托名神农氏的发明或著作.就说明了这一点。
    到了黄帝及商代,我国医学已有比较明显的进步,汉代许多医学著作,都冠以黄帝名称,如”内经”称为“黄帝内经”,还假设黄帝君臣问答,说明黄帝对于医学的关心和贡献。现在出土的商殷甲骨文,则使我们看到当时对于疾病已能按身体部位分类;“尚书”记载殷代君臣对话中,有一句“若药不暝眩(中毒状态的头昏眼花),其疾弗瘳”。使我们体会到当时对于药物的性能及有效剂量,已有相当认识,甚至还传说商汤的厨师伊尹,发明煎药的方法,而被称为“汤液”的创始者。
    (2)成熟阶段:
    周代、春秋、战国及秦代,我国经济文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医学方面不仅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巳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
    在当时“天人合一”、 “人身一小天地”的思想指导下,医学在各方面都贯彻了整体观点。如在解剖生理学方面,强调脏腑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发病论上,指出气候、体质、情绪是疾病的重要因素,指出了内外环境协调的重要性。
    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成就是重大的。当时已能善于从病人的各种表现(五色、五声、九窍、九脏之动等)以“探百病,决死生”。战国时代的著名医学家扁鹊,还发明脉诊技术,及运用针灸、按摩,药物等各种治疗方法而名闻天下。
    由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高度发展,使我国古代医学家有可能对古代医学经验加以系统的总结,并运用了当时最进步的学说(阴阳五行)作为总结的纲领。公元前一世纪李柱国,校订当时流行的医学著作,得“医经”(讲医学理论方面的着作)七家、“医方”(讲治疗为主的书)十一家,其中包括“黄帝内经”、 “扁鹊内经”、 “妇人婴儿方”、 “汤液经法”等共四百多卷,可见当时临床医学或医学理论的成熟程度了。可惜的是这些著作大都已经失传,只有“黄帝内经”等少数几种,才被不断充实修正而保存了下来。
    “黄帝内经”广泛讨论了解剖、生理、病理、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是祖国第-部医书。明代医学家李念莪氏,把它提纲挈领,归纳为“内经知要”一书,可供初步了解“黄帝内经”内容的参考。
    在这个阶没,医学发展的程度,还在当时的行政措施上得到了反映,如“周礼”中记载了各种专职医生等,这些都说明了从周代以至秦代,祖国医学确已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3)壮大阶段:
    从二千年前的汉代起至唐代止,这十个世耙中,我国医学空前肚大,并巳成为当时世界医学的中心,促进了世界医学的重大发展。到现在日本等地,还称中医为“汉医”,就是这一历史事实的遗留痕迹。
    这里举几个实际事例:
    (1)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经过仔细的观察,明确指出了沙虱是傅染沙虱热的病源;对马鼻疽病,明确指出“先有疮后乘马”是-条重要的感染途径。并概括地指出“温疫”能“转相染着”,甚至“灭门、延及外人”(详葛氏“肘后备急方”)。
    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等集体编着的“诸病源候论”,分为六十七门,载症-千七百二十候,详实讨论了各种疾病的原因及具体症状,其中天花与麻疹的鏖别诊断,是世界最早的文献;它写的“蛊毒”候,包括“乍冷乍热”、 “手足烦疼”、“胸疼”、 “咳唾脓血”、 “乱下脓血”、 “腹内胀满”、状如虾螟”等等症状,可能即是血吸虫病。当时已知道它的病原是一种毒虫,会传播流行,并有-定流行地区。
    唐代着名医药学家陈藏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动物试验,发现了“久食白米,可患软脚病”,虽猫、犬、马等也不能例外。这是世界有关维生素缺乏症的最早文献。
    这几件事,反映了当时对于病原学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古代脉学的知识和自己亲身的体验,把脉形归纳为二十四种,详细讨论了切脉对于诊断的作用。他的著作“脉经”,不久即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地,推动了世界医学家对于心脏血管的研究。
    (3)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氏所著“伤寒论”,对于许多急性发热病的发展规律,有了系统的认识,并能掌握这种规律,作为临床处理的指标。
    张仲景因宗族死亡相继,发生死亡原因,多属“伤寒”(急性发热病的总称),因此对伤寒作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努力。根据他的研究,伤寒的发展规律,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或类型-即“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每个阶段有它的典型症状和治疗原则,奠定了后世“辨证论治”的重要基础。
    一千多年来,单就研究发挥张仲景的伤寒论的著作。就不止四五百家,使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了整个中医学术的指导思想,有人称他为“医中之圣”,也有人称他的著作为“众方之祖,方法之宗”,可见他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深刻影响。其他如唐代孙思邈(着“千金方”、 “千金翼方”)和王焘(着“外台秘要”),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流行的医学理论和方药。其中如对于糖尿病人的小便,知道“其味至甜”;对于黄疸病人能利用白布浸染小便,看颜色深浅以观察病情进退;对血吸虫病分布,知道“东有句章、章安(浙江地名)、南有豫章(南昌附近),无村不有,无县不有”。基本上符合现有的流行病学知识。也说明了当时内科方面的成就。
    (4)新汉王莽,曾命太医尚方解剖过-些人体,“以竹筵导其管,知所终始”;汉代的外科鼻祖华陀,则作过多例腹部手术,甚至传说华陀要为曹操作脑科手术.可是当时对于外科手术也有了重大成就。
    (5)药物学方面,汉初即出现了“神农本草经”,收藏常用药品三百六十五种,根据养生治病的不同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至梁陶弘景时,用药范围增加了一倍;北齐徐三才依照药物性能,将中药分为“宣、通、补、泻、滑、涩、燥、湿、轻、重”十类,是世界药理学方面最早的分类法;唐代由政府主持修撰“新修本草”,收载药品八百四十四种,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药典规模的书。
    (4)新学勃兴阶段:
    汉代医学的壮大,使医学领域内各种学说打下了巩固的基础。但同时由于交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民族体质的变化等,使各种学说又发生了新的分化。这些新的变化集中地表现在“金元四大家”及伤寒、温病学派方面。
    所谓金元四大家,系指金元时代刘完素(又名河间)、张从正(又名子和)、李杲(又名东垣)、朱彦修(又名丹溪)四人及其学派而言。他们在医学上各有不同的主张,并不限于崇信古典医学。刘氏认为疾病多属熟证,善于应用寒凉药,所以被称为“寒凉派”;张氏强调汗、吐、下各种方法的作用,而被称为“攻下派”;李氏认为肠胃道很重要,处处照顾脾胃,而被称为“补土派”;朱氏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说法,处以滋阴为主,而被称为“滋阴派”。这几家学说都有很多继承者,相互间争论很剧烈,对于中医学术的提高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四家学说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基本上反映了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如李东垣氏生活在-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由于战乱带来的恐怖、紧张、饥胞失调,使肠胃道疾患病发数大大提高,李氏根据这一特点,强调“补脾益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伤寒和温病学派,也是金元以后中医学术界中巨大特点之一。金元时代若干学者对于盲目搬用“伤寒论”方法治疗许多急性发热病,曾提出尖锐的批评,明清两代学者在这一基础上继续钻研,把温病学说提高到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境地。
    温病学派认为急性发热病属于“温病”范围者最多,属于伤寒范围者绝少。指出:温病的病原由口鼻而入,伤塞的病原由皮毛而入;温病的发展是由上焦而中焦而下焦,伤寒的发展是由三阳而三阴;温病的病理是善伤阴,伤寒是善伤阳;温病的治疗应从存津液着眼,伤寒应从救阳气着眼。这种学说大大地丰富了急性发热病的已有经验。
    著名的温病学家有吴有性(即吴又可)、叶桂(即叶天士)、薛雪(即薛生白)、吴瑭(即吴鞠通)、王士雄(即王孟英)。重要著作有“温疫论”、 “温病条辨”、 “温热经纬”等。
    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世界闻名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这部书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费时卅多年编着的,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纠正了一部分传统的错误。
    此外,大规模地整理文献工作,在这-阶段也有很大发展。其中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 “圣济总录”,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都是好几百卷的医着。
    以上简单材料,只给中医学术的发展历史,描写了一个极为粗糙的轮廓。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知识的话,可参考陈邦贤着“中国医学史”等专著。 收起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李蔚普编写)

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 亲爱的读者们:     在祖国号召向科学大进军的时候,有许多朋友选择了或正在考虑学习中医的道路,立志要把几千年的祖国医学遗产继承下来。一方面为了扩大卫生队伍,充分满足人民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的医药卫生要求;另方面要把祖国医学和现代
继续阅读 »
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
亲爱的读者们:
    在祖国号召向科学大进军的时候,有许多朋友选择了或正在考虑学习中医的道路,立志要把几千年的祖国医学遗产继承下来。一方面为了扩大卫生队伍,充分满足人民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的医药卫生要求;另方面要把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使它融为一体,更加发扬光大起来。这是一件十分可喜,可敬的事。
    人们当感激中国共产党鼓励学习中医的同时,不能不想起以往几十年来反动统治的岁月里,中医所受的严酷逼害。
    中医是祖国历史上无数人民从实践中累积起来的经验,是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中医学术里面,虽然夹杂着一些不够科学的残滓,但它主要的,和最基本的方面,乃是客观实践的结晶;而反动统治者却在奴化、置办的思想指导下,抹煞中医的疗效事实,给中医扣上“封建、迷信、不科学”的大帽子,处处给中医以打击,企图消灭中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著名中医师的宝贵经验被白白地散失而无人过问,许多有效的单方、秘方、草药也失传了,许多著名的中医典籍被散失了,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一种不可挽救的损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医才被当作一份宝贵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光大。这几年来党不但提出了“团结中西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文化方针,而且吸收了许多中医参加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开办了中医学院、中医进修学校、中医班、中医院,号召西医学习中医,鼓励中医带徒弟,这种种措施,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只有共产党才有资格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这种种措施,毫无疑问是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党对中医的关怀、重视更加使我们感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重大责任。不仅目前我们这一代中医应该更进一步钻研中医学术,应该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而且我们这-代有条件的青年朋友,也应该主动的抓紧时机,找好老师,把他们的宝贵经验系统地承受下来,并加以充实提高。
    应该肯定,许多立志学习中医的朋友,是有着远大目标和正确的着手方法的。但在学习中医过程中,也还有一些人觉得学中医是很简单的,认为只要熟读“药性歌”、 “汤头歌诀”,就可以开处方,当医师了。他们仅从一些对中医学术造诣不深、文化水平不高的中医来衡量学智标准。同时也有许多同志认为中医什么都难学。他们认为:中医书文字古奥,语言不易懂,理论复杂,难得系统地循序渐进,而且中医书籍太多,不知从何下手,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下面我们就谈谈学习书目的问题。
    学习中医,应该从那些书入门,先看那些书呢?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两种主要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主张先从经典著作-“内经”、 “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入手,主张先从这里打好了稳固的基础,再来学习其它方书(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各个专科(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等),名家医案等;另一种看法主张先从浅近的中医著作如“医学三宇经”、 “本草备要”、 “汤头歌诀”、 “脉诀”等入手,从这里大略了解-些中医学术的梗概,然后再求深造。这两种意见那种比较正确呢?依我看,主要应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来决定。如果是一个具有初中文化的人,那就以采取后一种办法较为合适。如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那就又以采取前一种办法较为合适。所以这两种意见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够全面之处。读书不是为了装门面,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生活经验中的一部分,必然要经过一番咀嚼、消化、吸收的过程。如果连啃都啃不动,怎样能谈到消化、吸收呢?
    专学中医某一科或某几个秘方、单方、草药,是不是也要读很多中医书呢?我们的看法:如果老师只擅长某一科或某几个秘方、单方、草药,可以先把他的经验很好的继承过来,然后逐渐学习有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运用和发挥这-部分经验。如果学了几个秘方,几样草药便停止不前,是完全错误的。它并不符合学习中医的深远目的。
    如果找不到老师,是不是可以自学呢?答复是完全肯定的。过去有不少著名的医学家都是自己刻苦钻研成功的。当然自学并不等于"万事不求人",遇有疑难问题,可用通讯的方法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还是很必要的。也有一些疑难问题经过自己多看几遍,多找些参考材料而自己逐步得到解决的。过去还有许多人是先经过自学的过程,基本上掌握了中医理论后,再去投师学习临床经验的。这种方法现在似乎还值得推广。
    如果找的老师文化水平低,或是有经验而讲不出道理来,或是老师讲的和书本上讲的、别人讲的有很大出入,这怎么办呢?究竟听谁的话呢?我以为学习中医,主要是学习老师的经验,不应该从老师的文化水平来衡量。如果老师讲不出道理来那也不要紧,可以慢慢来体会、提高,古话说“青出于蓝”,那就是说,学生从老师这里学到一部分知识,再经过自己的钻研,是很可能比老师高明一些的。这也完全符合人类知识累积的客观规律。如果“一蟹不如一蟹”,那还谈什么发扬光大呢?至于老师讲的和书本上讲的有出入,这倒不是奇怪的事,中国历史那么长,中医学家那么多,中医执业地区那么辽阔,这就必然会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学术见解,对这些不同见解,开头要鉴别谁是谁非是有困难的。我以为在没有具备鉴别、批判能力前,主要是听老师的话。而随着知识的累积提高,有了分析批判能力时,发现老师的话确有错误,再来虚心地向老师提出来,这样比较恰当些。
    中医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它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专门语言,这些理论和语言和我们现代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因而显得陌生一些,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只要我们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先掌握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医学术的基本纲领(包括解剖、生理、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选读一些适合的书,逐渐提高,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朋友的磋商,就会渐入佳境。
    总之,现在学习中医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优越得多。一方面是党的关怀重视和积极领导;一方面是老师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了,不会再有“传子不传女”、 “十步留一步”, “免得徒弟打师傅”等等保守思想了。这就为我们学习好中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再加上中医医疗、教学、研究的机构分布全国,可以随时通讯请教,许多用现代语言写的中医著作,可供初学参考,减少文语字言的障碍。这样只要有决心信心,积极努力,虚心而诚恳向中医老师请教,是一定可以学好中医的。
    最后,预祝你们学习成功。 收起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李蔚普编写)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   目    录 自  序 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3) 二、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7) 三、怎样学习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的知识?…………………………(13)
继续阅读 »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
 
目    录
自  序
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3)
二、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7)
三、怎样学习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的知识?…………………………(13)
四、中医的病因、病理值得学习吗?…………………………………(18)
五、从把脉谈到中医的诊断问题……………………………………(24)
六、谈外感和杂病……………………………………………………(29)
七、不要为伤寨、温病之争所困惑……………………………………(33)
八、关于八纲、八法的一些问题………………………………………(37)
九、怎样学习汤头和本草?…………………………………………(41)
十、正确对待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46)
 
                 自    序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遣产,在这几年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涨。一方面是中医大量带徒弟.继续培养新生力量,一方面是许多西医同志也纷纷的学习中医。因此在整个中医工作中,教学工作成为为最突出的-面。
    无可讳言:中医师一般缺少教学经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也缺少-套系统的,可供初学参考的教材。以比较通俗的陈修园氏“医学三字经”而言,它的形式虽然可说是“喜闻乐见”,但从今天的眼光看,”医学三字经”还存在很多缺点,并不很适合初学参考。首先是它对中医的基础医学(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断、药理等)只字未提,单纯从临床方面提了几种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这对初学中医的人员是不切实际的,其次它对中医学术中的几个大问题如外感与杂病、伤寒与温病,八纲与八法等都未着重介绍.使初学中医的人读了三字经以后,仍然不知道中医学术的轮廓,再次陈氏对唐后医学著作的批判,不能反映历史的辩证发展。所以我认为它对初学中医的人,还是不够理想。
    一九五五年底,我院部分护士要求学习中医的一般知识,刚在初中毕业不久的-些知识青年,也来信要求指导学习中医的门径,我反复考虑这些要求,我认为专指定几本书给他们看,并不是好办法。我们曾先走一步的人,对于初学者的重要职责,似乎在于指导他们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乎自己要求的中医书来学习,这样似比切实得多。”十封信"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陆续写出来的。
    “十封信”每封信介绍了一个中心问题,每封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虽然它扼要地介绍了中医学术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它着重提出一些学习方法,因此它不等于“中医基本知识讲座”一类的书,,不能完全代替中医有关基础和临床的各种著作。
    这十封信提出的-些问题,是学习中医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了适应学习中医的广泛需要,内容力求深入浅出,行文力求生动活泼,但限于作者水平,虽经多次修改,仍觉未能充分满意,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再版时订正。

                                         李 蔚 普          
                                        1957年6月6日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19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二——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0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三——怎样学习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的知识?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1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四——中医的病因、病理值得学习吗?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2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五——从把脉谈到中医的诊断问题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3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六——谈外感和杂病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4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七——不要为伤寒、温病之争所困惑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5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八——关于八纲、八法的一些问题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6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九——怎样学习汤头和本草?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7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十——正确对待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8
 
  收起阅读 »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整体的观点和编制的方法,来对病证进行分辨、识别,并由此确定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法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不仅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指导医生进行临床治疗和起
继续阅读 »

dcc25279e4266afca547c93817605ad0.jpg


一、什么是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整体的观点和编制的方法,来对病证进行分辨、识别,并由此确定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法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不仅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指导医生进行临床治疗和起点。
    在内容上,中医诊断学不仅包括传统的望、闻、切、诊四种诊法,还包括中医诊断理论及辩证论治方法。在中医诊断学中,有三个基本原则,是在诊断一切疾病时都应该倍加注意的,他们是:整体观点、审证求因和四诊合参
    1、整体观点    又称“整体审查”或“审查内外”。是指在诊断疾病时,应当将人体看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同时,还应当考虑人体与外界的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整体观点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应临床治疗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的脏腑、经络、皮肉、脉、筋骨是彼此相关联的。其中,脏腑是整个人体的中心,而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内连脏腑,外接筋骨,是连结人体内外的桥梁。因此,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就可能会影响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疾病,也可能突出表现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引起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灰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身体出现某些病变。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要从全局和整体来对病证进行把握,才能对病证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人体与环境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因此,人们所处的外界环境也会对人体发生影响,从而与人体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当人体能适应环境后,就会与环境之间构成一种平衡关系,而一旦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人体→未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并与之相适应,就会发生病变。比如,当天气变冷时,如果不注意添加衣物,就容易引发感冒;而去不同的地方,则容易患上水土不服。。。。。。。。这些,都是环境变化后,对人体发生的影响。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决不能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将人和环境看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诊断。
    
    2、审证求因    是指在诊断时,应当根据具体的证候来作具体的分析,从而探求出疾病的真正原因,使治疗能够准确对症下药。审证求因是中医诊断时又一大基本原则,它同整体观点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地寻求到真正的病因。
    人体在生病的时候,往往会先出现一些症状,而分析这些症状,一般就能够寻找到病因的真正原因。譬如,当出现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时,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感冒。因此,症状是一个重要的辩证依据。但是,辩证论治中的证,指的不仅仅是人体表面上的症状,还包括审查内外和四诊结合后得到的一切可能致病的原因。而审症求因中的因,指的是中医理论中所说的七情、六淫、饮食劳倦及其他的一些致病原因,所以,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审查病证,并结合内外审查,全面的了解病情,才能确切的诊断真实的病因,从而有效地治愈疾病
    3、四诊合参    四诊,指的是望、闻、闻、切四种诊断方法。四诊合参,则是指治疗时,应当将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起来,才能判断出真正的病因。这是因为疾病的具体情况往往是十分复杂多变的,而患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既会有真的,也可能灰出现假象。如果医生在诊病时,仅仅依靠一种诊断方法,就很容易会导致判断失误或无法判断出真正病因,从而影响治疗的结果。所以,医生在诊断疾病时,一定要将四诊结合起来,全面、详细地考察病情,才能寻找到真正的病因,从而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四诊    是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检查病人的身体,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确定病情的一种方法。在具体的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各有特色,只有相互结合,才能诊断出真实的病情病因。
    (1)望诊:是指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形、色、质量等的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与五脏六腑之间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只要仔细观察人体的外表,看可以推断出内部的病变。具体地说,望诊又可分望神、望形态、望皮肤、望头颈、望五官、望舌象、望脉络、望排泄物、望分泌物等
    (2)闻诊:是指通过听觉观察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喷嚏等声音变化和嗅闻病人身上发出的气味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来了解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问诊又可分为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
    (3)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及其家属、朋友,来了解其平日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具体症状以及以往的病史等,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4)切诊:是指通过用手触摸、按切病人的脉搏、皮肤、四肢、胸腹以及身体其他部位,来了解具体病情,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切诊又可分为脉诊和按诊。脉诊,是指通过按切脉搏来诊察病情。按诊,是通过触摸,按压皮肤、四肢、胸腹及其他部位,来确定病情
    2、八纲    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对于各种疾病情况,都可以用八纲来归纳和区分。所以,八纲是各种辩证的总纲和基础,同时,他也指明了总的治疗方向。在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纲彼此之间不是互相分割的,他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详细的了解病情,正确预测疾病。
    (1)表里:广义的表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五脏六腑与身体躯壳就是表;但胀与腑相对而言,胀是里,而腑是表。而从狭义上来说的表里,则指身体的皮毛、肌肤、、经络等发生病变,就属于表;五脏六腑、骨髓等发生病变,就属于里。通过表里,可以判断疾病的位置是发生在体内还是体表;病情的程度是深还是浅。而只是了解了病位和病势之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2)寒热;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协调的整体,而一旦阴阳发生偏盛或偏衰,都会引起相应的症状:人体阴盛或阳衰,就会表现为寒证;人体内阳盛或阴衰,就会表现为热证。因此,通过寒热两证,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但是,在判断寒热时,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根据四诊结合和整体审查后得出的综合症状,来进行判断。
    (3)虚实:根据正气\邪气的盛衰,可以将病证分为虚证和实证。虚证,是指人体由于正气不足而表现出的各种病证;实证,是指人体由于感受外邪或体内淤积了一些病理产物而出现的各种病证。通过虚实两证,可以辨别人体内正邪盛衰的情况,从而相应的加以治疗。
    (4)阴阳:阴证,是指一切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阳证,是指一切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通过阴阳,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别。对应一切疾病,都可以根据其证候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病理性质,划分为阴阳两证。阴阳二纲是八纲之中的总纲,对于其他六纲有概括和统领的作用,所以,有有人将阴阳二纲单独放在其余六纲之上,将八纲称为二纲六要。可见其在疾病辩证和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3\辩证    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病情进行整体审查,并将通过四诊得到的病情资料,用八纲来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再进一步对病情的本质作综合的分析,并判断其证候及相应的疾病,从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的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
    要了解辩证的含义,首先应当弄清"症"\证"\"病"的概念
    症,是指医生通过四诊,八纲,辩证结合病人自身感受的病情,所得到的综合结果,他由一组相关的症状构成,能够反映疾病发生和变化过程的病理本质,并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发病原因 ,发病位置 ,疾病性质以及严重程度。
    病,是指在病因的影响下,人体内正气邪气发生争斗,从而使阴阳失调,并表现出一个逐渐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同一个病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和若干不同的症状,所以,清代徐灵胎说: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
    因此,在治疗时,必须通过辩证,才能对病情作出判断和诊治。在辩证的具体方法上,中医在从古到今的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和创造了病因辩证\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经络辩证和三焦辩证等辩证方法。

三   八纲辩证及内容
    八纲辩证,是指通过四诊了解到病人的具体情况后,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确定疾病的阴阳属性\病变位置的深浅\疾病性质的寒热以及正气邪气的强弱等情况。并将其相应地归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之中。
    八纲辩证是中医各种辩证的总纲,是辩证治疗的核心理论。它可以用来分析各种疾病的一些共同特点,适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辩证,因此,也是各科辩证的基础。
    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往往是十分复杂而多变的,各种病证往往夹杂在一起,交相出现:在一定条件下,还会互相转化。所以,在八纲辩证中,八纲是一个彼此联系\不开分割的有机整体,在使用期进行辩证时,决不能把各种证候截然分开,而应将它们结合起来;全面的探究疾病的真相
    具体的来说,八纲辩证可以分为表里辩证\寒热辩证\虚实辩证\阴阳辩证等。
    1   表里辩证    这里说说的表和里,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说说的表里,表指的是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等,而里指的是人体的骨髓和五脏六腑。但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是表,而筋骨就是里;而是人体躯壳与五脏六腑相对而言,人体躯壳就是表,五脏六腑就是里;当五脏六腑与人体经络相对而言的时候,人体经络就是表,五脏六腑就是里;当五脏与六腑相对而言,六腑就是表,五脏就是里。
    通过表里辩证,可以辨别发病位置的内外\深浅,以及病势程度的加重或减轻。具体的来说,本类证候又可分为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
    (1)表证:是指由于外界的六淫邪气通过皮毛\口鼻等渠道入侵人体,从而引发身体出现的较为轻浅的证候。表证具有发病急促\病程较短的特点,一般多久于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
    (2)里证:是指由于人体内的脏腑\气血\骨髓发生病变,而使身体产生的证候。里证具有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常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的特点。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原因①外邪直接入侵人体的五脏六腑;②外邪入侵人体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侵入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③由于饮食劳倦,情志内伤等原因,使五脏六腑受到直接的损伤。
    (3)半表半里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从体表向内传播,但还没有进入脏腑\气血\骨髓等内部;或是里邪向外传播,但还没有达到体表,从而使正气和邪气在人体表里之间搏斗,从而引发人体出现一系列证候。半表半里具有发病急促,病程较长的特点,一般是由于邪犯少阳而引发。
    对于表征,里证,半表半里,可以从病程\寒热症状,内脏证候,脉象,舌象等变化,来进行辨别。
    表证的病程较长,发病时会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症状,且内部脏腑无明显的证候,通常会出现头痛\身痛\鼻塞\喷嚏等症状,多为浮脉,而舌象表现较少。
    里证的病程较长,发病时会出现发热但不恶寒或恶寒不发热症状,且内部脏腑会出现呕吐\咳喘\心慌\腹泻\腹痛等明显症状,一般。一般为沉脉或其他脉象,舌象变化较多
    半表半里的病程较长,发病时身体明显出现寒热往来症状,且内部脏腑会出现胸胁胀满等明显症状,一般为弦脉,舌象变化较多
    2  寒热辩证
    这里所说的寒和热,并不是恶寒和发热等疾病的表面现象,而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寒证是身体阴盛或阳虚的表现;热证是身体阳盛阴虚的表现。寒热两证不仅在八纲中起着辨别疾病性质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治疗上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应寒证,应使用热剂治疗;对应热证,应使用寒剂治疗。如果在治疗时不注意辨别寒热,就有可能会导致治疗错误而引发不良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寒热辩证时,必须结合四诊,对疾病作综合\全面而仔细的判断后,方作出最后的诊断。具体来说,本类证候又可分为寒证和热证两证。
    (1)寒证:是指的是由于身体感受到外界的阴寒邪气,或饮食生冷,使体内阴寒过多;或是因为久病内伤,耗伤了体内的阳气,而表现出的证候。寒证又可分为表寒\里寒\虚寒\实寒几类。
    寒证一般为面色发白,全身恶寒喜热,倦卧厌动,手足发冷,口发淡但不感到口渴,小便请长,大便不形成 痰 涕 唾沫等都清稀色白,舌淡\苔白且润滑,脉象为迟脉或紧脉等
    (2)热证:是指由于身体感受外界的火热之邪,或是寒邪化热侵入体内,而使体内阳热亢盛;或是因为七情过于激烈而郁积生热;或是由于饮食不调,而积蓄生热;或是久病后或房室过劳后损伤阴精,使阴虚阳盛,而使人体表现出的证候。同寒证一样,热证又可分为表热\里热\虚热\实热几类。
    热证一般表现为面色及双眼发红,全身发热喜冷,烦躁不安,口渴且喜喝冷饮,小便短且赤,大便发干且秘结,痰\涕发黄且粘稠,出现呕血\鼻血等症状,舌红\苔发黄且干燥,脉象为数脉。
    3  虚实辩证
    虚实两纲,在八纲中用来辨别正邪的盛衰情况的。通过虚实辩证,就可以分析出病变过程中,人体内正气强弱情况和邪气的盛衰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对于虚证,应当用补药滋补身体来加以治疗;而对于实证,应当用功药直接作用加以治疗。具体来说,本类证候可以为虚证和实证。
    (1)虚证:是指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或是由于疾病损耗,而表现出的证候。其中,引发虚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后天失调,比如,饮食失调,思虑过多,悲伤过度,劳累过度,房事不节,大吐大泄,全身大汗,出现失精等,都可能会引发虚证。根据人体正气的不局,虚证可又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精亏,津虚以及脏腑虚损等。其中,最常见的阴虚和阴虚。
    在症状上,各类虚证都有不同的表现。以阴虚和阳虚为例,二者的症状就极为不同
    阴虚证一般病程较长且病势缓慢,症状上表现为身形消瘦,面部发红发热,盗汗,咽口发干,手口和手足都感到烦热,小便短且黄,大便发干结秘结,舌发红且少津少苔,脉象为细数。
    阳虚证一般多发于久病不愈,身体较弱者,病势通常比较缓慢,在症状上表现为常常怕冷,面色发白,手足发凉,口发淡且不渴或是虽口渴但喜饮热饮,自汗,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舌淡且胖,舌苔白滑,脉象为沉迟或细数无力,有时还会出现全身乏力,精神疲倦,呼吸气短气虚证候。
    (2)实证:是指由于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疫疠\虫毒等入侵人体,或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调,发生病变,从而使痰\饮\瘀血\水\湿\宿食等病理产物停留蓄积在体内,而形成的各种证候。
    在症状上,实证表现为为发热恶热,面红耳赤,胸闷烦躁,谵语,咳喘有力,痰鸣喉中,腹部胀痛且拒按,小便不利,大便秘结,里急后重,舌发红发赤,舌苔厚腻,脉象实或弦滑有力
  
    4  阴阳辩证
    阴阳二纲在八纲中位于总纲的地位,是辩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对其他各纲有统领作用。对于一切疾病,都可以将其的最基本划分到阴或阳的范围中,因此,阴阳辩证可以用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临床的证候,对于临床治疗非常的重要
    具体来说,阴阳辩证主要有阴虚证,阳虚证,阳盛证,阴盛证,亡阳阴证,亡阳证等。在症状上,每一证候的表现都有所不同,以阴虚证和阳虚证为例,二者的症状就极不相同
    (1)阴虚证:是指由于过服温燥食品,或因热病后期或杂病伤阴,或因房劳或情志损伤,使体内的精血\津液等阴液减少,所表现出的虚热证候。
    阴虚证的病程通常较长,且病势比较缓慢,在症状上,表现为颧红,口咽干燥,心前区及手足心都感到烦热,盗汗,身形消瘦,小便短而黄,大便干燥秘结,舌发红且少津少苔,明显细数。
    (2)阳虚证:是指由于过食清凉苦寒食品,或寒邪入侵,或久病不愈,或年老肾亏,而引起的体内阳气减少,所表现出的虚寒证候。阳虚证最常见于久病不愈,身体虚弱者,其病势比较缓慢。在症状上,有全身怕冷,手足发凉,面色发白,口不渴或口渴喜喝热饮,无汗或自汗,尿少水肿或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舌淡而胖,舌苔发白且润滑,脉象细数无力或沉迟。
 
 
四。病因辩证极内容
    病因辩证,是指通过分析患者的发病情况和症状、体征,并结合各种病因的特点,来判断引发疾病的原因,从而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的标准方法。病因辩证主要是从辨别病因的角度来确定证候。所以,他是各种疾病辩证的基础,在整个辩证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总结,病因辩证已经发展为包含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和外伤在内的一个有机的辩证体系。
    1、六淫、疫疠辩证 
    六淫和疫疠都会引发外感疾病。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但是,当这六种气候出现异常变化时,就会引发疾病,所以,中医将其称作六淫。疫疠,则是一类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由于六淫是因气候的变化引起,因此,在发病时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比如,寒病多发于寒冷的冬季,而暑病多发于炎热的夏季。而且,由于气候变化属于外部环境因素,因此,六淫在致病时,身体最先往往表现出表证,病势变化后才会渐渐出现里证。此为,六淫有时还会互相混合致病,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比如,风寒二淫常常混杂致病,而风寒有时还会转化为燥热之淫。
    (1)风证:风邪属于阳邪,是百病之长,其性轻扬且善变,常常侵犯人体的头部、体表、肺脏等部位;且风证在发病时非常迅速,发病部位也经常变化,还常常会出现抽搐、震颤等动摇不定的症状。
    具体来说,风证主要有头痛、发热、恶风、咳嗽、鼻塞或流涕,出汗、皮肤瘙痒、口眼斜、身体痉挛或抽搐、手足麻木、苔白且薄、脉象浮缓等症状。
    (2)寒证:寒邪属于阴邪,其性清冷且凝滞,容易损伤阳气,使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疼痛。寒证有表寒证和里寒证两类,寒邪侵犯人体表面,则引发表寒证;侵犯五脏六腑,则引发里寒证。
    在症状上,寒证表现为头痛、身痛、发热、恶寒、鼻塞、咳喘、呕吐、腹痛、腹泻、手足发冷、关节疼痛且难以屈伸、舌苔白且变薄或变厚、脉象浮紧或沉紧。
    (3)暑证:暑邪属于阳邪,其性炎热且升散,容易耗伤津气并侵犯心脏;此外,暑邪还常常和湿邪混合,共同致病。
    暑证一般有伤暑和中暑两种,伤暑的症状有出汗、恶热、口渴、全身无力、腹胀、腹泻、便不成形、舌红、舌苔白或黄、脉象虚数;中暑则会出现突然发热、不停出汗、口渴欲饮、呼吸急促、突然晕倒甚至昏迷抽搐、舌红绛且干燥、脉象濡数等症状
    (3)湿疹:湿邪属于阴邪,黏滞且重浊,容易损伤阳气、阻碍气机;在发病时,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湿邪多发于长夏季节或潮湿的环境之中。湿邪常常侵犯损伤脾阳,并与风、寒、暑等邪合并,引发风湿、寒湿或暑湿等,侵犯人体的皮肤、肌肉、筋骨等各个部位。
    湿证一般可以分为伤湿、冒湿和湿痹等。伤湿的症状有头胀头痛、发热恶寒、胸闷恶心、口不觉渴、食欲下降、全身困重、身体酸软疲倦、小便清长、舌苔白且薄滑、脉象缓或濡;冒湿则会出现头如褁了厚布一样沉重、周身酸软不适、身体疲倦、脉象濡弱等症状;湿痹的症状则有全身关节难以屈伸、肿痛发酸且沉重。
    (5)燥证:燥邪容易损伤津液并伤及肺部,秋季时天气干燥,所以比较容易引发燥邪。
    燥证一般可以分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多发于初秋时节,其症状有全身发热、口渴、出汗、咽干舌燥、咳逆胸痛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血痰、呼气时鼻子发干、舌苔发黄、脉象浮数等症状;凉燥则会出现全身恶寒,头部微痛、无汗、咽喉发痒、鼻塞、咳嗽、舌苔发干、脉为浮象等症状
    (6)火证:火邪属于阳邪,其性炎热向上,容易耗伤津气、生风动血。火邪与热邪属同一类,但程度不同,热邪较轻而火邪较重。
    火证的症状通常有全身发热、口渴、出汗、面色发红、双眼发赤、便秘、斑疹、精神烦躁、神志不清、谵语、抽搐、呕血、鼻出血、舌色红绛、脉象洪数或细数。
    (7)疫疠:中医所说的疫疠,又叫瘟病,是一种用于感染瘟疫病毒,而引起的外感传染性疾病。他发病较为急剧,病情非常险恶,传播较为迅速,流传范围较广,病死率高,是一种危害程度相当严重的疾病。在类别上,疫疠又可分为瘟疫、疫疹和疫黄。
    瘟疫证,是指由于感染疫毒,火热炽盛而引发的一种证候。在症状上,一般表现为先恶寒怕冷,而后身体发热,体内外都感到发热却不怕寒冷,每日下午3-5点尤其热得厉害,头痛且头出大汗,身体疼痛,脸色晦暗滞垢如同被烟熏过,心情烦躁,严重的还会出现神志不清,谵语,舌苔发白如同上面扑了粉,脉象为数。
    疫疹证:是指由于感染燥扰疫毒,并且毒热积聚体内,而引起发疹的一种证候。在症状上,如果热毒向外发散,一般表现为全身发热,头痛得像裂开了一样,皮肤上出现一些红色、赤色或黑色、紫色的斑疹,脉象为数;如果面部、勃颈、肩部、手部的皮肤出现红疹,然后红疹变成水庖并随即坏死,变成黑色,则可以判断患者染上了炭疽;如果患者伴有咽喉肿痛,舌头鲜红且上面有大红点,则可判断患者染上了烂喉痧。而如果疫毒深伏体内,不能向外散发,则为闷疫,往往会表现出面色发青、手足发冷、头出大汗且痛得像裂开了一样、神志昏乱、肠绞痛、想吐缺吐不出来,想拉却又拉不出来,脉细数沉伏等症状。
    疫黄证,是指疫毒挟带湿热之邪入侵人体,而引起人体突然发黄的证候。在症状上表现为先全身发热且怕冷,然后全身、耳朵、眼白、齿垢都突然变为黄色,严重的还会出现手足逆冷、神志不清、谵语、眼神呆滞、遗尿旁流,甚至舌卷囊缩,循衣摸床等
    2、七情辩证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七情之所以会致病,主要是由于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精神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在情绪上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进而伤及内脏,使之发生病变。七情证候在内伤杂病中都可能会出现,主要表现为阴阳气血的变化以及五脏的证候。
    (1)喜伤:过度喜悦,则会伤心肝,从而使人心神不定,或引起举止失常、语无伦次等症状。
    (2)怒伤:过度发怒,则会损伤肝脏,使气血逆乱,从而表现出面色发红,双目圆瞪、呕血,神志不清甚至昏厥等症状
    (3)忧伤:过度忧虑,则会损伤肺脾,使气机阻塞,从而表现出全身无力,精神疲倦,食欲下降,情绪抑郁,闷闷不乐等症状
    (4)思伤:过度思虑,则会损伤脾脏,阻塞气机,从而表现出身形消瘦、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
    (5)悲伤:过度悲哀,则会损伤肺脏,导致气消,从而表现出缺乏神气,面色惨淡等症状
    (6)恐伤:过度恐惧,则会损伤肾脏,使肾气亏虚,从而表现出恐惧警惕,心神不宁,就好像会被人逮捕一样的症状。
    (7)惊伤:过度惊吓,则会损伤心神,使气机紊乱,从而表现出心神不宁,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等症状。
    3、饮食劳伤辩证
    是指由于饮食、劳倦和房事所伤,而引发的证候。具体来说,可以分为饮食所伤、劳逸所伤和房事所伤。
    (1)饮食所伤:主要由于饮食不当、暴食暴饮,误食毒物或消化不良等原因所引起,会伤及胃部的,会出现胃痛胃胀,食欲下降,胃反酸水,舌苔厚腻,脉象滑而有力等症状;伤及肠部的,则会出现腹痛、腹泻症状;误食有毒食物的,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上吐下泻症状。
    (2)劳逸所伤:主要由于过分劳累损伤元气,或过分安逸使气血运行受阻而引发的证候。如果过度劳累损伤元气,则会出现全身疲倦,手足无力,懒言嗜卧,食欲下降,脉象缓大或细等症状;如果过度安逸,使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则会出现手足发软无力,身体发胖,行动不便,气短心慌,稍稍一动则喘等症状。
    (3)房事所伤:主要由于房事过度损伤精气,而引发的一种证候。如果房事过度引起阳虚,一般会出现咳嗽、咯血、心慌、盗汗、骨蒸潮热等症状;如果引起阳虚,则会出现四肢发冷,腰膝酸软,梦遗滑精,阳痿早泄等症状。
    4、外伤辩证
    是指由于身体外部受到创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或整体证候。主要可分为跌仆所伤、金刃所伤和虫兽损伤。
    (1)跌仆所伤:是指由于跌仆,击打、闪电、从高处坠落或运动不得所造成的损伤。通常伤处会出现疼痛、发肿、破裂、出血、骨折等症状;此外,从高处坠落或受挤压,还会出现呕血、下血症状;脑部骨折还可能会出现头晕、眼神呆滞,失语甚至晕厥等症状
    (2)金刃所伤:是指由于金属利器损伤身体,而造成的创伤。一般伤口出会出现疼痛、红肿、皮肤破损、出血、骨折等症状;出血过多的,还会出现疼痛、红肿、皮肤破损、出血、骨折等症状;出血过多的,还会出现脸色发白、头晕眼黑等症状;如果伤口感染风邪的,还会出现面如苦笑、牙关紧闭,筋惕、寒热、肌肉阵阵抽搐等症状
    (3)虫兽所伤:是指由于虫兽等动物伤人,而造成的创伤。通常,狗咬、蛇咬、蜂蜇虫蛰等,都可能会使人受伤。狂犬咬伤一般会出现伤处红肿、破损、出血、并怕光、畏声、怕水等症状;毒虫所伤则会出现疼痛、红肿、发麻或发疹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头晕、胸闷、手足疼痛或发麻等症状。

五、气血津液辩证内容
    气血津液辩证,是指用脏腑学说中的相关理论,来 分析气、血、津液发生的病变,从而确定其证候的一种辩证。由于气血津液的病变,往往与脏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运用气血津液辩证时,应当结合脏腑辩证来进行。
    1、气候辩证
    气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但最常见的主要有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气逆证以及气闭证
    (1)气虚证:是指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不愈,过度劳累,年老体弱等原因,导致元气不足或脏腑组织功能减退,而表现出的虚弱证候。心、肝、脾、胃、肾等都会单独或同时发生气虚证。本证一般会出现少气懒言,头晕眼花,自汗,全身乏力,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无力等症状;阳虚证还会出现手足发冷、全身畏寒,舌淡而胖,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等症状。
    (2)气陷证:又称脾虚气陷证或中气下陷证,是指由于气虚无力上升,反而下降,从而使内脏位置下垂,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其症状有疲倦少气,头晕眼花,长期泄泻,腹胀腹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舌淡、苔白、脉象弱等
    (3)气脱证,是指气虚证过度严重时,引发的一种危重证候。症状有脸色苍白,呼吸微弱,不停出汗,大小便失禁,突然晕倒,脉象微弱欲绝或浮大无根等
    (4)气滞证:是指由于病邪内阻,情志郁结,饮食失当,感受外邪,阳气虚弱,阴寒凝滞等原因,时气机阻滞,无法顺畅运行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胀痛、闷痛,脉弦等,且情绪郁结时症状加重,失气、嗳气后疼痛缓解。
    (5)气逆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阻滞,食积于胃以及过度发怒等原因,使气机升降失常并反逆向上,而表现的证候。常见的气逆证有肺气上逆,肝气上逆,胃气上逆等。肺气上逆会出现咳嗽、喘息症状,胃气上逆会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肝气上逆会出现头痛头晕、呕血、昏厥等症状
    (6)气闭证:是指由于外感邪气、昏迷、卒中、惊风或七情过度,而使体内气机阻塞不通所表现的证候。其症状有呼吸气粗,牙关紧闭,两手紧握,大小便不通,神志模糊,突然晕倒,脉象弦数或滑数有力或深伏难见
    2、血病辩证
    血病,是指由于外邪入侵,脏腑功能失调,从而使的功能失常,而引发的证候。常见的血病证候一般有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和血寒证。
    (1)血虚证:是指由于失血过多,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减退,肠内有寄生虫,大病久病,思虑过度,瘀血阻塞脉络等原因,使血液亏虚,脏腑失养,而表现的全身虚弱的证候。其症状有头晕眼花,失眠心慌,手足发麻,脸色晦暗无光且发白或萎黄,嘴唇淡白,手脚指趾发白,舌淡苔白,脉象微弱无力等。女子还会出现月经推迟或闭经,经血色淡且量少等症状。
    (2)血瘀证:是指由于气滞、气虚、血寒,而使血脉瘀滞,或是由于血热或湿热,痰火阻遏经脉,或是外伤等原因,使体内瘀血阻滞,而引发的证候。其症状为:血瘀处疼痛如刀割针刺,且按之疼痛加重,夜间疼痛剧烈,面色黧黑,嘴唇、指甲等发暗发紫,皮下有紫斑,体表有青紫色肿块或腹内有硬块,出血时血流不止且夹有血块,、颜色紫暗,腹部青筋外露,腿部青筋胀痛,舌色发紫或上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此外,女子还会出现痛经、闭经等症状。
    (3)血热证:是指由于情志郁结,过度嗜酒,过食辛辣,过于恼怒或房室过度等原因,使脏腑内血热炽盛,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为咯血、呕血、鼻衄、尿血等,以及舌色红绛,口渴心烦,脉象弦数有力等症状
    (4)血寒证:是指由于感受寒邪,使体内局部脉络寒凝血瘀,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为肤色紫暗,全身发冷,手足冷痛,喜暖恶寒,暖时痛减,小腹冷痛,舌色淡而暗,舌苔发白,脉象沉迟而涩。此外,女子会出现月经推迟,经血紫暗夹带血块等症状
    3、气血同病辨证
    气血同病,是指由于气血之间相互影响,使得气血同时发生病变。常见的气血同病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等
    (1)气滞血瘀证:是指外邪入侵,情志抑郁或跌仆外伤等原因,使气机阻滞并导致血液淤积,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为情绪急躁易怒,胸胀胸闷,疼痛放射,胁下有痞块,刺痛拒按,舌色紫暗或上有紫斑,脉象为涩。此外女子还会出现痛经或闭经,经血紫暗且夹带血块等症状
    (2)气虚血瘀证:是指由于久病不愈,年老体弱,卒中瘫痪等原因,使气虚无力运血,从而导致血瘀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为脸色晦暗或发白,少气懒言,全身疲倦,胸胁处常有刺痛,且痛处拒按,舌色淡发暗或上有紫斑,脉象沉涩。
    (3)气血两虚证:是指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过度,饮食失调,失血过多,久病不愈等原因,使体内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不能化气,从而造成身体同时气虚、血虚。其症状为身形消瘦,面色发白或萎黄,嘴唇发白及指趾甲发白,头晕眼花,失眠心慌,自汗,全身无力,少气懒言,舌质淡嫩,脉象细弱等
    (3)气不摄血证:是指由于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原因,使气虚过度而不能统摄血液,而出现的失血证候。其症状为全身疲倦,手足乏力,脸色晦暗无光且发白,呼吸气短,呕血,便血、皮肤下有瘀斑,舌色发淡,脉象细弱。女子还会出现月经过多或崩漏等症状
    (5)气随血脱证:是指由于肝、肺和胃等内脏因宿疾而突然大出血,或是由于外伤,妇女分娩引起大出血,从而引发气脱的证候。其症状为脸色发白,全身大汗,手足厥冷,昏厥、舌淡、脉象浮大而散或细弱欲绝。
    4、津液辩证
    津液,是指人体内正常的水液。常见的津液病证主要是津液不足证和水液停聚证
    津液不足证,是指由于饮食过少,久病后长期食少,脾胃虚弱,出汗过多,吐泻过度,热盛耗伤津液等原因,使体内津液减少,导致全身或部分器官润养不足,而发生的一种内燥证候。其症状有嘴唇干裂,口干咽燥,皮肤枯槁干燥,口渴欲饮,眼窝深陷,小便色黄且短少,大便干燥秘结,舌色发红,脉象细数等
    (1)痰饮:痰饮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使水液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停聚水泛等原因,使粘稠的水液停滞在体内,而引起的病证。其症状有头晕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欲缺乏,咳喘、咳痰、喉中痰鸣,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神志癫狂,皮下结节,痰核、喉中似有异物,苔呈黄腻或白腻状,脉滑。
    (2)饮证:是指由于外邪入侵,饮食不慎等原因,使脏腑功能衰退,从而使清稀的水饮停留在体内,而引发的病证。饮证又可分为三种:饮停于肺证、饮停肠胃证和饮停胸胁证
    饮停于肺证有胸闷气短、心慌、双足水肿、气喘、咳嗽、痰液较多且色白清稀,喉中痰鸣,只能倚息而不能平卧,舌淡、苔白而滑等
    饮停肠胃证的症状有头晕眼花、呕吐清水、腹胀胀满、肠胃中有水声,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象沉滑等
    饮停胸胁证的症状有呼吸气短,头晕眼花,胸胀胸闷且疼痛,而且呼吸、咳喘及身体转侧时疼痛加剧。
    (2)水肿:是指由于水液停聚体内,而引起面部、胸腹、手足甚至全身水肿证候。水肿又可分为阳水和阴水。
     ①阳水:是指由于外感风邪或水湿浸注等原因,引起的实、热性质的水肿。其症状表现为头面先水肿,然后全身水肿,来势迅猛,皮肤薄且光亮,小便短赤,恶风恶寒,全身发热,舌红或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浮数的风水搏证;或表现为全身困倦,身体沉重,小便短小、胸闷、恶心欲吐,食欲减少,舌苔白腻,脉沉的湿邪困脾证。
     ②阴水:是指由于久病体弱,过于劳倦,房事过度等原因,,引起的水肿。其症状为面色发白,全身尤其是双腿水肿,腹胀腹闷,食欲缺乏,身体困倦,精神疲惫,小便短赤,大便不成形,舌淡而苔白滑,脉沉。病情严重的还会出现脸色发灰,全身怕冷,手诊发冷,腰膝酸软,舌淡胖而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等症状。

六、五脏不足及内容
    五脏辩证,是指将通过四诊收集到的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结合五脏生理功能和病变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发生病变的脏器部位、发白原因、病变性质及正邪盛衰情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的一种辩证方法。五脏辩证和六腑辩证是整个辩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辩证的基本方法。
    具体的来说,五脏是指心脏、肝脏、脾脏、肾脏五个脏器,因此,五脏辩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病辨证、肝病辩证、脾病辨证、肺病辩证和肾病辩证。
    1、心病辩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是指由于久病不愈,年老、体弱等原因,引起心气不足,全身无力,精神疲倦,且以上症状活动后会加剧;心气虚还会出现自汗,面色发白、、舌淡、舌苔发白,脉象虚弱或数而无力,也有可能出现结脉或代脉等症状;心阳虚还会出现心痛、面色发白或晦暗,周身畏寒,手足发冷,舌淡且胖、苔白而滑,脉象微细等症状;心阳暴脱开可伴有呼吸细微,手足冰凉,面色苍白,嘴唇发青发紫,忽然全身冷汗,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
    (2)心血虚、心阴虚。是指由于久病不愈,过于劳心,情绪郁结,失血过量,脾虚、肝肾亏虚或热病后期等,使心血不足,心阴受损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为失眠、多梦、心慌;心血虚还伴有面色发白或发黄,嘴唇、舌头、指趾甲发淡发白、健忘、头晕,脉象微弱无力等症状;心阴虚还伴有颧骨发红,盗汗,烦躁,五心烦热,下午时全身潮热,舌色发红,舌上少津,脉细数等症状
    此为,心病辩证还有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迷心窍,痰火忧心等
    2、肝病辩证
    (1)肝血虚、肝阴虚。是指由于久病不愈,失血过多,脾胃虚弱,情志郁结等,使肝脏血液不足,阴液亏少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头晕眼花 ,耳鸣,低视力甚至夜盲等。肝血虚还伴有多梦,视力减退,脸色发白且无光,指甲发暗无光,舌色发淡,舌苔发白,脉细,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麻木,关节运动不便,手足颤动,肌肉抽搐跳动,女子还伴有月经颜色变淡,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肝阴虚还伴有耳鸣如蝉叫,口渴咽干,双眼干涩,面部烘热或面颧红,盗汗,潮热,五心烦热,手足颤动加剧,胁肋隐有火烧一般的疼痛,舌色发红,舌上少津,脉象细数且弦
    (2)肝气郁结。是指由于精神突然遭到刺激,情志郁结等,使肝的疏泄功能发生异常,肝气郁滞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为胸或小腹部胀闷,且有窜痛,喜太息,情绪压抑,容易发怒,咽喉部感到有异物,脖子上也出现囊状瘤子(即甲状腺肿大)或瘕块,舌苔白且薄,脉弦,有的也呈涩脉;女子还会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甚至闭经等,且病情还会随着情绪起伏而发生变化。
    此外、肝病辩证还有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寒凝肝脉等。
    3、脾病辨证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是指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倦,久病不愈或肾阳虚等,使脾气亏少或下陷,甚至不能统摄血液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脸色发黄或发白,精神疲惫,身体乏倦,呼吸气少,懒于说话,食欲缺乏,腹部发胀,且进食后胀感加剧,大便稀薄不成形,舌色发淡,舌苔发白等。脾气虚还伴有身体消瘦或水肿,脉象缓弱等症状;脾阳虚还伴有手足发冷,口淡不渴,身体困重或水肿,小便短少,女子白带量多且色白清稀,舌淡发胖或上有齿痕,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等症状;脾虚气陷还伴有腹部如有重物般坠胀,常有便意,肛门重坠甚至脱肛,子宫下垂,小便混浊,脉象虚弱等症状;脾不统血还伴有鼻出血,牙齿出血,肌肉出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女子还常月经量过多,甚至崩漏等症状,脉象细弱无力。
    (2)寒湿困脾:甚至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气候阴雨,居处较为潮湿,淋雨,淌水等,使脾内寒湿内盛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主要有腹胀、腹痛、全身困重或水肿,面色发暗发黄,全身及五官发黄,食欲不佳,口淡缺不感到口渴,恶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不成形,舌淡发胖,苔呈白腻状,脉象沉迟无力或缓弱。
    此外,脾病辨证还有湿热蕴脾证
    4、肺病辨证
    (1)肺气虚:是指由于久咳不愈或脾虚,使肺的功能降低而表现出的证候。其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精神疲倦,咳嗽气短,声音低微,痰清且稀,怕风,自汗,容易患上感冒,脸色发白,舌色发淡,舌苔发白,脉象虚弱
    (2)肺阴虚。是指由于久咳不愈、痨虫伤肺,燥热侵肺或热病后期等,使肺津减少、肺生虚热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身形消瘦、颧红、盗汗、声音嘶哑、口渴咽燥、干咳无痰或少痰,且痰质黏稠,难以咳出,甚至咳出血痰,五心烦热,下午时身体潮热,舌色发红,舌上少津,脉象细数等。
    此外,肺病辩证还有风寒犯肺,风热犯肺,寒邪客肺,痰湿阻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等。
    5、肾病辩证
    (1)肾阳虚。是指由于久病不愈,年老肾虚,身体虚弱,房事过度等,使肾脏阳气虚弱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精神疲倦,脸色发白或发黑,腰膝酸软且发冷,全身发冷,尤其是腿部冰凉,舌色较淡,舌苔发白,脉象沉细虚弱。此外,有的患者还伴有半夜腹泻不停,便中带有食物残渣症状;有的伴有小便清长且次数频繁,夜尿频多等症状,腹不胀满,咳喘心慌等症状;男子还会出现精冷、阳痿、早泄症状;女子则伴有性欲下降,子宫发寒甚至不孕症状。
    (2)肾阴虚。是指由于先天不足,久病不愈,饮食过温过燥,房事过度等。使肾脏阴液亏少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头晕眼花,牙齿松动,头发脱落,健忘,失眠,盗汗,潮红,小便发黄,大便干燥,身形消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颧红,舌色发红,舌上津少,舌苔较少甚至没有舌苔,脉象细数等。男子还伴有遗精、早泄症状,女子则伴有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或是崩漏症状。
    此外,肾病辩证还有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等。

七、六腑辩证及内容
    六腑辩证,是根据六腑的生理功能,病变特点,来分析疾病的证候,从而判断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病变性质等的一种辩证方法。由于五脏与六腑之间存在表里关系,所以,通常都将六腑辩证归纳在五脏辩证中阐述,本书单列一节。
    具体来说,六腑是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等六个脏器,
    1、小肠病辨证  
     主要是小肠实热证。小肠实热,是指由于心热下移,使里热炽盛于小肠之内,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口渴,心烦,失眠不寐,口舌生疮,尿道如火烧般的疼痛,小便涩且赤,甚至尿中带血,舌色发红,舌苔发黄,脉数等
    2、大肠辩证
    (1)大肠湿热。是指由于饮食不洁或外感邪气,使肠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腹痛、腹泻且有脓血泻出,里急后重;或腹泻暴下,泻出物秽臭发黄,舌色发红,苔呈黄腻状,脉象滑数,有的也呈濡数。此外,有的还伴有口渴欲饮,肛门灼热,小便短少且发赤等症状;有的还伴有发热怕冷,或发热不冷等症状。
    (2)大肠津亏。是指由于久病不愈,身体虚弱,热病后期,大量失血等,使大肠内津液亏少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口渴咽干,大便干燥秘结,不易排出,进场三五天甚至更多天才大便一次,舌色发红,且舌上津少,脉象细涩等;有的患者还伴有头晕,口臭等症状。
    此外,大便病辨证还有虫积肠道,肠热腑实,大肠虚寒等证候
    3、胆病辨证    主要是胆郁痰扰证。胆郁痰扰,是指由于情绪郁结,使痰热扰乱心胆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头晕,眼花,耳鸣,口苦,呕吐,胸胁闷胀,心慌,失眠,多梦,且睡不安稳,容易惊醒,烦躁,胆怯,易受惊吓,喜太息,舌色红,苔黄腻,脉弦数等。
    4、胃病辨证
    (1)胃阴虚。是指由于胃病长久不愈,过食辛辣,热病后期,情绪郁结等原因,使胃内阴液亏少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口干咽燥,胃部隐痛有灼痛,虽感饥饿却食欲缺乏,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秘结,舌色发红,其上少苔或无苔,口中津少,脉象细数;有的患者则出现呃逆干呕,胃脘不适等症状
    (2)胃寒。 是指由于过食生冷,脘腹受凉,过度劳倦后又遭寒邪入侵等,使胃内阴寒凝滞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口淡无味,但不感口渴,胃部剧烈冷痛,且遇暖后疼痛减轻,遇冷时疼痛加重,恶心、呕吐、且吐出后疼痛减轻,舌色发淡,舌苔白滑,脉迟,有的也呈脉弦;此外,有的患者还伴有口泛清水,胃内有水声等症状;有的则伴有饭后疼痛略减,全身乏力,精神疲倦,手足发凉等症状
    此外,胃病辨证还有胃热,食滞胃脘,血瘀胃脘等证候
    5、膀胱病辨证    主要是膀胱湿热证。膀胱湿热,是指由于饮食不当或外感湿热之邪,使膀胱内湿热郁结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小腹发闷发胀,尿道火烧般疼痛,尿频尿急且黄短少,舌色发红,苔呈黄腻状,脉象滑数等;有的患者还伴有尿中带血,或尿中含有砂石,或出现发热,腰部胀痛等症状
    6、三焦病辨证    三焦病辨证主要是针对外感温热病,由于此类辨证涉及到一些经络辩证的内容,故将在经络辩证中详细阐述。

八、脏腑兼病辨证及内容
    1、心肾不交
    是指由于久病,清稀郁结,思虑过多,房事过度,外感热病等,使心肾出现阴虚阳亢,水火既济失调的证候。其症状有头晕,耳鸣,口干,咽燥,健忘,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盗汗,潮热,或腰膝酸软发冷等症状。
    2、心肺气虚
    是指由于先天不足,久咳不愈,年高体弱,过度劳累等使心肺同时气虚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咳嗽、哮喘,呼吸气短,胸闷,心慌,且活动后以上症状加重,头晕。自汗,面色发白,痰质清稀,语声低微,全身无力,精神疲倦,舌色发淡,舌苔发白,脉象沉弱,有的也可见结带脉
    3、心脾两虚
    是指由于久病不愈,饮食不当,思虑过度,慢性出血等,使心血减少,脾气亏虚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脸色发黄或发白,嘴唇发白,指趾甲暗淡无光,头晕,心慌,失眠,多梦,健忘,食欲缺乏,全身无力,精神疲倦,腹胀腹泻,便不成形,舌嫩色淡,脉象细弱无力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皮下出血;女子则伴月经色淡,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
    4、肝肾阴虚 
    是指由于久病不愈,情志郁结,房事过度等,使肝肾两脏内阴液亏少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口渴,咽干,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多梦,盗汗,加健忘,胁部疼痛,腰膝酸软,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男子还会出现遗精,女子则伴有月经减少的真正。
    5、肝胃不和
    是指由于寒邪入侵肝胃或情志郁结,使肝、胃两脏功能失调而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呃逆,嗳气,食欲缺乏,喜太息,舌苔薄且发黄或发白,脉象代数,有的也呈弦脉;或是出现头痛,且遇暖后疼痛减轻,遇寒后疼痛加重,呕吐唾沫口水,全身发冷,手足冰凉,舌色发淡,舌苔白且滑,脉象沉弦紧。
    此外,脏腑兼辩证还有心肝阳虚,心肾阴虚,肝火犯肺,肝脾不调,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脾肺气虚,肺肾阴虚等证候九、卫气营血辩证及内容
    卫气营血辩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将外感温热病按照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卫分证、七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从而显示病情的深浅轻重以及传变规律的一种病症方法。
    1、卫分证    是指由于温热病邪入侵体表,使肺卫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外感温热变初期证候。其症状有全身发热,轻微恶寒,舌边尖处发红,脉象浮数等;此外,一般还伴有口干,咳嗽,头痛,咽喉红肿疼痛等症状
    2、气分证    是指温热病邪内侵脏腑,所表现出的里实热证候。其症状有全身发热,且怕热不怕冷,口渴,小便发赤,舌色发红,舌苔发黄,脉为数象。有的还伴有胸部疼痛,咳嗽哮喘,痰黏稠且黄等症状;有的则伴有心情烦躁,坐卧不安等症状;有的伴有口大渴,心情烦闷,喘气急促舌苔发黄等症状;有的则伴有精神狂乱,谵语,胸部胀满,腹泻浠水等症状
    3、营分证    是指温热病邪入侵营分,并扰乱心神所表现出的重病证候。其症状有全身热烫(且夜晚加重)。口不觉渴,心烦失眠,严重的还会出现神志不清,谵语,皮肤上隐有斑疹,舌色深红,舌上无苔,脉象细数等
    4、血分证    是指温热病邪入侵阴血所表现出的深重证候。其症状有:出现营分证症状,并兼有精神烦躁不安甚至发狂,皮肤上有明显的紫黑色斑疹,并有呕血、鼻出血、便血、尿血等症状,舌色暗红,脉象细数;有的还伴有勃颈发硬,身体抽搐,手足发冷,双目上翻,牙关紧闭,脉象弦数等症状。或是出现身形消瘦,精神疲倦,耳聋,嗜睡,身体持续低热,且傍晚发热,清晨发冷,五心烦热,脉细而虚弱症状。
    5、卫气营血证的转变    卫气营血四证还会发生顺传或逆传的传变。顺传,是指病邪入侵卫分后,再传入气分,然后传人营分,最好传人血分的由表及里,病情逐渐加重的变化过程。逆传,是指病邪入侵卫分后,直接越过气分而传人营分、血分。
十、三焦辩证及内容
    三焦辩证,是指清代吴鞠通依据《黄帝内经》,用上、中、下三焦理论,来对外感温热病进行分析的一种辩证方法
    1、上焦病证    是指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被温热之邪入侵,所表现出的温病初期证候。其症状有咳嗽,口渴或不渴,自汗,全身发热(下午加重),轻微恶寒,舌边尖处发红,脉象浮数,也可呈两寸口独大脉象;有的则出现神志不清,谵语,手足发软,口齿不清。
    2、中焦病证    是指脾胃二经被温热之邪侵袭,所表现出的温病中期证候。其症状有口干口渴,嘴唇开裂,面部发红,身体发热,呼吸气粗,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干燥发黄或发黑,脉象沉涩有力;有的则出现头部发胀,面色淡黄,身体发沉,胸部发闷,身体虚热,小便不利,便秘或腹泻,舌苔呈黄腻状,脉象细且濡数
    3、下焦病证    是指由于肝肾阴经被温热之邪侵袭所表现出的温病末期证候。其症状有口干舌燥,耳聋,面色发红,身体发热,五心烦,精神疲倦,脉象虚大;有的则出现精神疲倦,心慌不安,手诊微颤甚至站立不稳,舌色发红,舌苔较少,脉象虚弱等症状。
    4、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病证也可发生顺传或逆传变。顺传,是指病邪入侵上焦后,在侵入中焦,最后进入下焦的由上到下,病情逐渐加重的变化过程。逆传,是指病邪侵入上焦肺经后,直接传人手厥阴心包经。
 
十一、中医其他诊断方法
(一)经络辩证
    经络辩证,是指依据人体经络学说来分析病情,从而确定发生病变的经络、脏腑极其病因、病性、病机的一种辩证方法。经络辩证包括十二经络辩证和奇经八脉辩证
    1、十二经络辩证    是指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极其所属脏腑发生的病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手少阴心经病证。其症状有口渴咽干,双眼发黄,上肢疼痛,手心发热发痛,胁肋疼痛,心前区疼痛等
    (2)手太阴肺经病证。其症状有胸胀胸闷,肺部发胀,咳喘自汗,呼吸气短,肩背疼痛或发寒,肩膀、肩颈及手臂内侧疼痛等
    (3)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其症状有面色发红,双眼发黄,胸胁胀满,腋下发肿,手足抽搐,手心发热,心颈心痛,心慌不安等。
    (4)手少阳三焦经病证。其症状有耳聋。脸颊疼痛,双眼及眼眶疼痛,咽喉肿痛,耳后,肩膀,手臂等都发痛,胸胁发痛,手指活动不便,全身出汗等
    (5)手太阳小肠经病证。其病症有双眼发黄,耳聋、、脸颊发肿,下颌肿痛,头颈部转动不便,肩部僵硬,脖子,肩膀及手臂疼痛等
    (6)手阳明大肠经病证。其症状有口渴口干,双眼发黄,鼻塞,鼻出血,牙齿疼痛,喉咙疼痛,脖颈发肿,手臂外侧疼痛,手指活动不便等。
    (7)足少阴肾经病证。其症状有脸色暗黑,口热口渴,舌燥咽干,咽喉肿痛,痰中带血,呼吸不畅,严重气喘,背部。臀部疼痛,心烦心痛,时常心慌恐惧,全身无力,倦怠嗜睡,足心发热发痛等。
    (8)足太阴脾经病证。其症状有胃痛,舌头僵硬,消化不良,饭后呕吐,腹胀气滞,腹泻,大便不成形,心烦心痛,身体发沉,下肢肿胀,足趾活动不便,体液代谢失常。
    (9)足厥阴肝经病证。其症状有咽喉发干,胸部胀满,呃逆呕吐,腰痛且俯仰困难,小便失常等;女子还可伴有小腹发肿症状。
    (10)足少阳胆经病证。其症状有脸色晦暗,全身皮肤暗淡无光,口苦,喜欢叹息,头部,下颌,胸胁等处疼痛等,身体翻转困难,肩颈肿痛,腋下发肿,全身关节疼痛,足趾活动不便等
    (11)足太阳膀胱经病证。其症状有头痛、背痛、鼻塞、双目外凸,脖颈发硬,腰部剧烈疼痛,身体时寒时热,下肢关节发硬,足趾活动不便等
    (12)足阳明胃经病证。其症状有全身发热,嘴歪,牙痛,鼻塞,鼻出血,咽喉疼痛,脖颈发肿,膝盖肿痛,下肢疼痛,足趾活动不便等。
    2、奇经八脉病证    奇经八脉,是指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等八条经脉。这八脉不仅联系十二经脉,而且调节着人体全身的气血阴阳,因此极为重要。八脉之中,任脉总管全身之阴,督脉总管全身之阳,因此最为重要
    任脉的病证主要有:男子出现腹股沟凸起或阴囊肿大症状;女子出现带下及小腹内有结块等症状。督脉病证的主要症状有头晕或背部发硬等。此外,本类病证还有冲脉病证、带脉病证、阳维阴维病证,阳跷阴跷病证等
(二)六经辩证主要
    1、太阳病证    主要包括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太阳经证,是指风寒之邪侵袭体表,所表现出的初起伤寒病证候,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加重后,病邪内犯膀胱,所表现出的证候,又可分为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太阳中风证,是指太阳经脉被风邪侵袭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头痛、怕风,全身发热,自汗,脉象浮缓等,有的还会出现干呕、鼻鸣等症状
    太阳伤寒证,是指太阳经脉被寒邪侵袭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头痛、脖颈头痛,全身疼痛,发热,怕冷,无汗,呼吸气喘,脉象浮紧等
    太阳蓄水证,是指病邪侵犯膀胱,使水液停积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发热,怕冷,口渴,且饮水后口渴不能缓解,或喝水后即呕吐,小腹胀满,小便失常,脉为浮象,有的也呈数脉
    太阳蓄血证,是指由于热邪入侵,使小腹内血瘀淤积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精神错乱,健忘发狂,小腹胀满,小便赤黄,大便发黑,脉象沉涩,有的也呈沉结脉
    2、阳明病证    主要包括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是指热邪弥漫全身,并充满阳明经,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脸色发红,全身高热,大汗淋漓,大渴,呼吸气粗,心烦不安,舌苔干燥发黄,脉象洪大等
    阳明腑证,是指热邪充斥于阳明经之内,并内侵肠道,使肠内干燥秘结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手心足心出汗,腹胀腹痛,且不能触摸,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午后身体发热,甚至失眠不睡,精神失常,舌苔较厚且干燥发黄,有的舌苔还会出现凸起的红点,严重的还会出现舌苔发黑且干燥开裂症状,脉象沉实,也可呈滑数脉。
    3、少阳病证    是指病邪侵犯少阳胆腑所表现出的证候。其症状有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部胀满,心烦,呕吐,食欲不佳,身体时寒时热,脉为弦象等
    4、太阴病证    是指由于脾阳亏虚,内生寒湿,所表现出的虚寒证候。其症状有腹部胀满,有时腹痛,手足不暖,消化不良,呕吐且不感口渴,舌苔呈白腻状,脉象沉缓无力等
    5、少阴病证    主要包括少阴热化证和少阴寒化证。
    少阴热化证,是指由于阳亢阴虚,而使少阴产生虚热的证候。其症状有口干咽燥,心中烦躁,失眠不睡,舌尖发红,脉象细数等。
    少阴寒化证,是指由于少阴阳气亏虚,而使少阴产生虚寒的证候。其症状有手足冰凉,畏寒,食少呕吐,便中带有食物残渣,嗜睡,脉象微细;有的则出现脸色发红,身体发热,不惧寒冷,脉象微弱无力等症状
    6、厥阴病证    是指由于风寒之邪厥阴,少阴病加重后传入厥阴或少阳病误治后转入厥阴等原因,引起厥阴出现寒热交错,阴阳对立的一种证候。其症状有胸闷气堵,胸口疼痛发热,口渴且饮水后不能缓解,饥饿胆没有食欲,进食后即口吐蛔虫等症状
    7、六经辩证转变    六经发生病变时,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传变。传经,是指病邪有外向里逐渐传播,并从某一经的病证转化为另一经的病证。直中,是指病邪不从三阳经开始传入,而直接入侵三阴经。合病,是指两经到三经同时发生病变。并病,是指一经病证还没治愈,别的经又出现病证。
 
十二、中医诊断学发作简史
    在我国历史上,中医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公元前5世纪,著名的医学界扁鹊就非常擅长于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后代的医学家更是在各自的临床实践中,从不同的方面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下面就以各个时期的医学经典著作作为代表,予以简述
(一)秦汉时期
    1、《黄帝内经》  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四诊学说和辩证论治的基础。该书认为,在诊断疾病时,应使用四诊的方法,并结合气候、水土、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性情爱好等致病的内外原因,对病情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的诊断结论。
    2、“诊籍”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就创造了对病人的姓名、居住地址,疾病症状,治疗方药等内容进行详细记载的诊籍,来作为复诊时的参考,这可用说是历史上最早的病历
    3、《伤寒杂病论》  公元前3世纪初,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诊疗经验,用六经论伤寒,脏腑轮杂病,充实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
    4、《中藏经》  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在《中藏经》中,总结了他历年的诊病经验,对证、脉、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等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1、《脉经》  西晋时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脉学大成。该书在具体阐述脉理的同时,结合伤寒、热病、杂病以及妇儿疾病的脉证,对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还对世界医学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脉学理论在公元562年传到日本、朝鲜,公元17世纪是,脉经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于欧洲各国。
    2、《肘后备急方》  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不仅从发病特点和具体症状上对麻风、天花等传染病进行诊断,还对疾病学进行了相应的分类
    3、《刘娟子鬼遗方》   公元5世纪,南齐龚庆宣在《刘娟子鬼遗方》中,明确论述了对痈、疽、疥、疖的诊断
(三)隋唐时期
    1、《诸病源侯论》   公元610年,隋代巢元芳等所著的《诸病源侯论》分67门,1720论,对内科及其他各科疾病的证候进行了详细而精辟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原与证候诊断的专著,对后世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对诊断原理和 收起阅读 »

震撼经方界:胡希恕讲辨证施治概要

作者:胡希恕 冯世纶(胡希恕亲传弟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按: 本文是胡希恕先生在1978年6月28日学术报告的讲稿精要。此虽是一次学术讲座,它实际是胡老一生研究、教授《伤寒论》的高度概括总结,代表了胡老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成果,反映了胡老的主
继续阅读 »
作者:胡希恕

冯世纶(胡希恕亲传弟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按:

本文是胡希恕先生在1978年6月28日学术报告的讲稿精要。此虽是一次学术讲座,它实际是胡老一生研究、教授《伤寒论》的高度概括总结,代表了胡老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成果,反映了胡老的主要学术观点。

为了方便读者对胡老的学术思想进行解读,我们邀请胡希恕先生的再传弟子刘观涛,为胡老的这篇讲稿增加按语。

辨证施治既然是来自于实践,肯定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以是过去用之有验,现在用之也验,将来用之必然还验,这是无争的事实。不过时至今日,这种辨证施治的方式方法,仍然沉睡在仲景的著作中,还没有人如实地把它揭示出来。惟其如此,也就不可能更进一步探究其精神实质了,本篇是对此作个探讨的尝试。

一、论六经与八纲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后世注家因有六经之辨只限于伤寒的说法。其实六经即来自于八纲,乃万病的总纲,为便于说明,以下先从八纲谈起。

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

刘观涛按:胡希恕先生在指导日本留学生的录音中说:“大家说的八纲,也不是我那个说法”。笔者认为:胡老所云八纲之中,“虚实”已经包含“气血津液”,“表里”已经包含“脏腑经络”,并非现行教材“不言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的八纲定义。

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来论,本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括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

刘观涛按:对于半表半里,中医学术界有所争论,有人认为存在半表半里,有人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笔者认为:不管如何争论,各家均公认少阳证的存在,所以,也可把“少阳证”作为里证的一种特殊情况,亦未尝不可。

今依次说明于下:

表、里和半表半里

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表证。

里指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里证。

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总之,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即是说,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的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者之外。

这里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病位。就是说,即使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映于表位,即称之为表证,抑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反之,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映于里位,即称之为里证,抑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余则同此,不再赘述。

刘观涛按:对于里证的定义,胡老在此特指“最典型的里证”——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胡老把“非表证、非最典型的里证”统统归入了半表半里。比如,胡老将阳性的栀子豉汤、阴性的芎归胶艾汤都归入半表半里。

笔者认为:鉴于当代教科书通常把少阳病(以小柴胡汤证、四逆散证等为代表)作为半表半里的代名词,故为了读者的学习方便,不妨把“非表证、非少阳病”均视为里证,甚至把少阳病亦作为里证的特殊情况。笔者所界定的“少阳病(半表半里)”定义为:病位:“在里之孔窍”(口腔、咽喉、眼睛、耳朵、鼻子等通常所云“既不纯在表也不纯在里”,即成无己所谓“半表半里”);或“在里之少阳经”(胸胁/胁下、头侧等);此时,病性既可以为纯实无虚,也可以为“虚实错杂偏实”。

我们也可将阳性的栀子豉汤、阴性的芎归胶艾汤都视为里证,栀子豉汤是里阳证阳明病,芎归胶艾汤是里阴证太阴病(事实上,胡老的亲传弟子冯世纶教授就这样归类,因为这种归类更方便深受当代中医教材影响的读者群体)。如此而言,仍然符合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的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绝不出三者之外”。

阴和阳

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人若患了病,未有不影响机体机能的改变,尤其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

如其太过,则患病的机体亦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这类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阳证。

如其不及,则患病的机体亦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这类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

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阴,便为阳。

寒和热

从症状的性状分类则有寒热之分,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

若患病的机体反应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

反之,若患病的机体反应为热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

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亦阴之属,故寒者亦必阴;热为太过,当亦阳之属,故热者亦必阳。

不过这里要特别指出,寒热是一具有特性的阴阳,故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寒;若泛言阳,则不一定必热。故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

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病实、邪气实。

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正气已有所不支,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

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正气并亦不虚,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证者,即称之为实证。

基于以上的说明,则虚实当亦和寒热一样,同是一种具有特性的阴阳。

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则即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

刘观涛按:对于“阴阳”的界定,何为“阳”?何为“阴”?在中医临床界有所争议。

一派是以寒热定阴阳,热则必为阳证,寒则必为阴证,胡希恕先生即持此观点。

一派是以虚实定阴阳,实则必为阳证,虚则必为阴证。

虽然各方均公认实热为阳、虚寒为阴,但对于非典型的实寒、虚热,到底属阴,还是属阳?两种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结果:

一派是以“寒热”而作最后的裁决,则实寒为阴、虚热属阳,胡希恕先生即持此观点。

一种是以“虚实”而作最后的裁决,则实寒为阳、虚热属阴。

笔者对两种方式做个反复体验,发现不分优劣,无有高下。各有其利,亦各有其弊。建议读者根据自己的偏好而选择。

以是则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

则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

阴、阳、虚、实、寒、热关系可由表1明之:

表1 阴阳虚实寒热关系表

阴阳虚实寒热关系表.png



刘观涛按:为让读者更加便捷地理解胡老所绘表格,我自绘如下表格,或许能便于读者更好学习掌握胡老的学术思路,仅供参考:

阴阳虚实寒热关系表2.png


特别说明的是,笔者在2003年初次阅读《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之时,对胡老所说的如下地方颇为费解:

阳证,可有……不热不实;阴证,可有……不寒不虚。

后经仔细分析,作如下理解便可豁然贯通:

阳证,可有……不热(非寒非热之气滞、血瘀、水湿痰饮食积)不实(虚热);

阴证,可有……不寒(非寒非热之气虚、血虚、津液虚)不虚(实寒)。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

《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于八纲。兹先就其相互关系述之于下。

基于以上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映。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映。

临床实践说明,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应,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

以是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

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见表1),故无论表、里、或半表半里的病位上,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反应,这样三而二之为六,即病见之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其相互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六经与八纲

六经与八纲.png


由上表可看出,六经的实质即是表、里、半表半里、三阳、三阴的六类证型。可能古人未明其来源真相,或以为与经络有关,因冠之以经络名称,遂称之为六经。然此确实是错了,反复分析仲景全书,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对此当已有所认识,但仍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文是通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

刘观涛按:胡希恕先生对于六经的定义,与现行《伤寒论》教材略有差异:

胡老定义的“太阴病(在里之阴性病)”,大致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太阴病(局部中焦之阴性病)与少阴病(全身心肾之阴性病)”;胡老定义的“少阴病(在表之阴性病)”,大致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太少两感”(太阳病+少阴病)。其他,则和传统教材体系大致相同。

如以上所述,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具抽象,而六经乃有定型,因此《伤寒论》于各篇均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语如下。

第1条(《伤寒论》赵开美本序号,以下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一系列的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便不会错误。

按:这里应当注意到,太阳病的提纲是以临床证候为据,不是以经络走向、分布为据,更与肺主之表无关系。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解: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的意思。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按:阳明病也是以证候为提纲,不是以经络为提纲。更突出的是,提纲强调胃家实,而脏腑经络的阳明病要包括胃家虚、胃家寒等。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按:口苦、咽干、目眩,可以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作为半表半里阳证,它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咽炎、肺炎、胃肠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此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的胃家实满有别,若误为实满而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思是说,若太阳病而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注解: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以上注解,只就原文略明其大意,如参照分论各章仔细研读,自可明了。

表里相传和阴阳转变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常自表传入于里、或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传入于里,或自表传入于半表半里而再传入于里。凡此种种,均谓为表里相传。

病本是阳证,而后转变为阴证;或病本是阴证,而后转变为阳证,此即谓阴阳转变。

并病和合病

病当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见,有似前证并于后证而发病,故谓为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

若不因病传,于初发病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有似合在一起而发病,故谓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六经八纲辨证的顺序

关于六经八纲,已略述如前,兹再顺便谈一谈有关它们辨证的顺序问题。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虽为辨证的基础,但辨证宜从六经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而阴阳判,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的分析,以明确阴阳的实情(参考表1),至此六经八纲则俱无隐情了。

刘观涛按:为方便读者学习,胡老提出了辨证论治的顺序,先辨六经、再辨八纲(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后辨方证。笔者认为:作为辨证论治的三条路径,六经、八纲、方证,从哪条路径进入辨证之门均可,不必拘泥于先后顺序。但无论从哪条路径入门,均要对三条路径全部考虑,互参互校,才能使得辨证尽可能精准无误。

二、治则简介

此所谓治则,即通过六经八纲辨证的施治准则,今分述如下。

太阳病:由于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

少阴病:此与太阳病虽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的发汗法剂。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虎汤。若胸中实者,则宜吐,不可下,吐剂如瓜蒂散。

太阴病:里虚且寒,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如理中汤、四逆汤等,均属太阴病的温补法剂。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剂、黄芩汤等,均属少阳病的解热和剂。

厥阴病:此虽亦属半表半里证而宜和解,但须和之以温性强壮药。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者,谓寒证,治宜温热药以驱其寒。如以干姜、附子、乌头等之配剂,均属温热驱寒药。

热者寒之者,谓热证,治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以栀子、黄芩、黄连、石膏等之配剂,均属寒凉除热药。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

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用强壮药以补益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当严禁,如炙甘草汤、建中汤、肾气丸等,均属补虚剂。

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吐、下等法彻底攻除其病邪,如麻黄汤、承气汤等,均属攻实剂。

三、论方证

六经和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并于此基础上即可制定施治的准则,不过若说临床实际的应用,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验呢?我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因为中医辨证不只是辨六经和八纲而已,而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它们再辨方药的适应证。

太阳病当然须发汗,但发汗必须选用适应整体情况的方药。如更具体地讲,即于太阳病的特征之外,同时还要详审其他一切情况,来选用全面适应的发汗药,这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如太阳病,若同时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则宜与桂枝汤;

若同时出现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则宜与麻黄汤;

若同时出现项背强、无汗、恶风者,则宜与葛根汤;

若同时出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则宜与大青龙汤……

以上诸方虽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但各有其不同的适应证,若用得其反,不但无益反更有害。

方剂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

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如众所周知,农村常有以家藏秘方专治某病的医生,虽于辨证施治毫无所知,但于其秘方的应用确心中有数,因而往往有验。又如即使中医辨证的说法纷歧,而所以各有一定疗效者,亦是这个道理。不过读者于此必须注意,凡是有验方剂,无论用者知与不知,若分析其主治(即方证),则均属于六经八纲的细目,这是可以断言的。至于方证之辨,于此不赘。

四、有关辨证施治精神的实质探讨

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至施行适方的治疗,此即辨证施治一整套的方法体系,有如以上所述。不过这种治病方法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基于前之六经八纲的说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不论什么病,而患病机体的反应,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阴、阳、寒、热、虚、实,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阳三阴。验之于临证实践,这都是屡经屡见的事实。

以是可知,则所谓六经八纲者,实不外是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映。中医辨证即以它们为纲,中医施治,亦是通过它们而制定施治的准则。故可肯定地说,中医的辨证施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兹以太阳病为例释之如下。如前所述,太阳病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病,而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一般的证。有如感冒、流感、肺炎、伤寒、麻疹等等,于初发病时,经常发作这样太阳病之证,中医即依治太阳病的发汗方法治之,则不论原发的是什么病,均可给以彻底治愈。

试想,以基本不同的各种病,而竟都发作太阳病这样相同的证,这不是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是什么?依治太阳病证的同一发汗方法,而能治愈各种基本不同的病,这不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又是什么呢?

再就方证的说明来看,对于六经八纲治则的执行,势必遵循适应整体用药的严格要求,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施治还存在有适应整体治疗的另一精神。也就是说,中医辨证施治,虽然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但同时必须在适应整体的情况下施行之。

若为中医辨证施治下一个简明的定义,那就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众所周知,中医以一方常治多种病,而一种病常须多方治疗,即这种治疗精神的有力证明。

对于辨证施治的精神,虽如上述,但它究竟治疗疾病的实质是什么?这一本质的问题还未明确,因而也就无从知其所以有验的道理。解答这个问题,只有弄清患病机体之何以会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才行。

基于唯物辩证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普遍真理,则患病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其主要原因,当亦不是由于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由于机体抗御疾病机制的内在作用。

众所周知,冬时天寒则多溺,夏时天热则多汗,假如反其道而行之,人于夏时当不胜其热,而于冬时将不胜其寒,此皆机体抗御外来刺激的妙机。若疾病的侵害,则远非天时的寒热所能比,机体自有以抗御之,又何待言!中医谓为正邪交争者,意即指此,屡有不治即愈的病,均不外于正胜邪却的结果。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机体虽不断斗争,而病终不得解,于是则正邪相拒的情况,亦随时以证的形式反映出来。

如所谓表证,即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的反应。

如所谓里证,即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解除其病的反应。

如所谓半表半里证,即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功能协力,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其病的反应。

此为基于机体的自然结构,势所必然的对病斗争的有限方式,以是则表、里、半表半里便规定了凡病不逾的病位反应。

若机体的机能旺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反映于病位;若机体的机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反映于病位。

一句话,疾病刺激于机体,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除,斗争不已,因是则六经八纲便永续无间地而见于疾病的全过程,成为凡病不逾的一般的规律反应。

古人于此早就有明确的认识,以下介绍有关论说,以供参考。

《素问·评热病论》曰:“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注解:此段大意是说,今邪气与精气正交争于体表的骨肉间,此原是机体欲借以发汗的机转而解除病邪,故一般说来能得汗出者,大都是病邪却而精气胜。精气来自谷气,化生于胃,如果精气真胜,则其人当能食。邪气使人发热,如果邪气真却,则必不复热。若复热,为邪气还在,汗出,为精气外越。今汗出而还发热,显系邪胜而精亡,而不得谓为邪却而精胜也。若更不能食,则精气断绝而病独留,故不免于死。

《伤寒论》第9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伤寒初作,则邪气与精气交争于骨肉,即太阳病在表的一般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以是则体表的血弱气尽,腠理遂不密而开,邪乃乘虚入于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正邪纷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故往来寒热。纷争时则寒热作,否则寒热亦暂息,故休作有时。热邪郁集于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邪热激动胃肠中的水气,则腹痛。邪高于胸胁之上,而痛在胃肠之下,故使其人欲呕。此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以上《内经·素问》一段虽是论述阴阳交的死证,但与表证时机体欲汗的抗病机制同理,尤其对或精胜或邪胜的阐述,均颇精详。《伤寒论》一段,是说太阳病自表传入半表半里,亦由于机体抗病机制的改变所致。古人对于疾病的体验,达到如此精深境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

六经八纲的来历既明,对照前述的治则,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施治,恰为适应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其所以有验自非偶然。为证明所言非虚,再以太阳病证为例释之。如前所述,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今就这些证候分析如下。

脉浮:这是由于浅在动脉的血液充盈所致。

头项强痛:因为上体部血液充盈的程度为更甚,故在上的头项体部,更感有充胀和凝滞性的疼痛。

恶寒:体表的温度升高,加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觉风寒来袭的可憎。

由于以上的证候分析,正足以说明机体已把大量体液和邪热,驱集于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的一种情况。太阳病的治则是发汗,这不正是适应机体欲汗出的机制,而使达到汗出的原因疗法吗?

由以上可看出,适应机体的抗病机制的治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一种原因疗法,即号称进步的近代西医,恐亦不免认为是一种理想而已。但中医的辨证施治,其实质不是别的,而恰是这种最理想的治病方法,难道这在治疗学上,不是极可诊视的一大发明吗?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