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之六——谈外感和杂病(李蔚普编写)
朋友们:
? ? 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大的分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按病因的分类法,所谓风病、热病、寒病、暑病、燥病、湿病等等;另一种按病理的分类法,所谓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少阳经病、少阴病、厥阴病以及气分、血分等等。凡按前一种方法分类而又以整体性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外感病;凡按后一类方法分类而又以某一经、某一脏腑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内伤杂病,两者的分界是怎样的呢?一般说来:外感病初起多有“表证”,内伤杂病多无表证:外感病多转变,由某-经而迅速转入他经,内伤杂病少传变,或始终只在某-经、某一脏腑。
? ? 外感和杂病的分类,不仅是为了便于认识疾病,便于研究疾病,主要还是便于临床治疗。
? ? 我们假如去临床,对于病人所患的疾病,首先就是弄清楚它是外感还是内伤杂证。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针对外感病来讨论的,“金匮要略”是针对内伤杂病来讨论的。有人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起来称为“伤寒杂病论”,这样似乎对这两害的内容更加明确一些,虽然有些人主张以伤寒法治杂病,但杂病究竟有杂病的特点,伤寒法并不能代替杂病法,否则的话,“金匮要略”也可以不要了。
? ? 一般说来,外感病由于病邪侵犯人体的时间很短促,消耗人体精力尚不显著,相反地人体对于病邪的抵抗正处在一个高潮中,这时从整个的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邪实”,而不是“正虚”。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针,主要是以“驱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如果因循瞻顾,在攻邪药中,又加上很多扶正药,反而会助长邪气的上升,所以一般在外感高潮中,忌用参、朮、归、芪等补药(当然也有一些素来虚弱的病人,-旦受外感病的侵袭,抵抗力相当薄弱,邪实、正虚,参、芪又在所不忌)。
? ? 内伤杂病均由病邪淹缠日久而起,消耗人体精力很大,虽然有一些病人对于病邪的抵抗,仍然表现出波浪式的“高潮”,但往往这仅仅是-种虚性兴奋,实质上并不同于外感病的真正的高潮,这时从整个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正虚”,而不是“邪实”,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扶正为主,正胜邪自衰,同时由于内伤杂病系积渐而成,它的恢复也应该是逐渐恢复的,不能求其速效。
? ? 清代名医吴鞠通先生曾总结外感、内伤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说:“治外感如将,拾内伤如相”。这确是两句名言,值得深刻体味。
? ? 我们学习中医文献里面关于外感和内伤的知识,不能专从名词上去理解。“六淫”虽然属于外感病的范围(这我们在第四次通信中巳经谈过了),但六淫的“名词”并不专属于外感,因为古代对于人体由于其他各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所造成的各种不同反应,也根据六淫的特性,给它加上了“六淫”的名称,实际上它并非由于外在气候季节变化所引起。为了便于区别起见,古人又有“内六淫”、 “外六淫”的说法。内六淫其实即属于内伤的范围,外六淫其实即属于外感的范围。此如说:“伤风”、 “伤寒”这是外感,如果“中风”、 “肝风”、 “内动”、 “脾胃寒湿留滞”等,便不是外感,而是内伤了。至于由于情志失常所致各种疾病,则均属于内伤范围。“黄帝内经”里面,有许多地方专讲外六淫,也有一些地方专讲内六淫,如“至真要大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就是内六淫,而“生气通天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则属于外六淫(可参考“内经知要” “病能篇”),它的界限,就是我们在这次通信中开头所提到的那样。
? ? 历史上对外感或内伤,都曾经出现不同学派。在外感病范围内,有着鲜明不同的伤寒与温病两种学派:在内伤范围内,也有金元四大家等各种不同的学派。这几年来,大家在学习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过程中,似乎主要偏重外感,而忽略内伤方面的学说整理,这是一种损失和偏向,急待纠正。
? ? 外感方面的文献,我们将以后的通信中继续谈一下,现在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内伤方面的参考书。
? ? 比较简单通俗的,有陈修园氏“医学实在易”、 “医学从众录”,李士材的“医宗必读”,程钟龄“医学心悟”等,取材比较谨严的有徐灵胎氏“兰台轨范”,喻嘉言氏“医门法律”;分析精细、切合临床实用的,有林佩琴氏“类证治裁”,姚国美氏“诊断治疗学”(江西中医专门学校讲义);搜罗广博的有沈金鳌氏“沈氏尊生” “杂病源流”,王肯堂氏“六科准绳”“内科准绳”等等。这些书并非每本必读,主要是根据自己条件加以选择,先把一本弄得烂熟后,再参考其他文献,最忌贪多嚼不烂,本本书都翻翻,而结果对那本书都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 ? 在分门别类上,外感和杂病虽然是各有范畴,但临床实际上,往往是既有外感,又兼内伤,或先有外感转为内伤,或先有内伤再受外感,这时难以截然分开。有一些内伤病本来不严重,受了外感后重点在外感,就应先治外感,外感除后再来调理内伤;也有一些内伤病,本来就很严重,忽然受外邪侵袭?使其更加恶化起来,这时在处理上,就应该适当兼顾,难分先后了。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就是以内伤为主而兼顾外感的处方例,“参苏饮”就是以外感为主而兼内伤的处方例。诸如此类,在处理上最应该有分寸,我们学习临床,向老师学习的,主要应摆在这上面,见识多了自然就会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要在老师所长以外找材料的话,关于这类经验记载最多而具休的是各家医案,特别是有一些经注家阐述的医案,如“古今医案”、 “叶案辨证”等,对初学更有帮助。
? ? 在旧社会中曾经流行过一种偏向:许多开业医生不愿看杂病,而愿看外感。因为杂病都是慢性病,难期立竿见影,而且慢性病患者一般还能照常生活,病人的休养情况(包括情绪等),医生很难掌握,如果病家不合作,往往发生了些波折,这时病家不责备自己而责备医生,使医生感到“劳而无功”,甚至感到-种压力,所以对这类病往往推委或专以平稳搪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外感病呢,病人当时的正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不能不听医生的话,而且由于外感病还没有影响病人代偿机能,病邪一除,立可恢复,这时医生所受到的是一片表扬声,真是所谓“名利双收”。旧社会舆论既然如此,促使医生乐于治外感而不愿治杂病,这是很自然的。
? ? 这几年来,大家对中医的要求又不同些,许多病家患急性外感病时,多不找中医,以为中医擅长慢性病,不长于急性病,至少没有西医快当吧;找中医的多属一些慢性病(即杂病),虽然不见得都有办法,但是方法确实多些,满足了一部分病人的要求,也得到了很多病人对中医的好评。
? ? 社会舆论是可以左右医学家研究的方向的,我在这里不是向社会呼吁,要求社会舆论正对中医的看法,我是想我们初学中医的人,不成为社会舆论所左右;我们不但要熟悉外感病的中医师知识,也要熟悉杂病的中医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作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医。
? ? 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大的分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按病因的分类法,所谓风病、热病、寒病、暑病、燥病、湿病等等;另一种按病理的分类法,所谓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少阳经病、少阴病、厥阴病以及气分、血分等等。凡按前一种方法分类而又以整体性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外感病;凡按后一类方法分类而又以某一经、某一脏腑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内伤杂病,两者的分界是怎样的呢?一般说来:外感病初起多有“表证”,内伤杂病多无表证:外感病多转变,由某-经而迅速转入他经,内伤杂病少传变,或始终只在某-经、某一脏腑。
? ? 外感和杂病的分类,不仅是为了便于认识疾病,便于研究疾病,主要还是便于临床治疗。
? ? 我们假如去临床,对于病人所患的疾病,首先就是弄清楚它是外感还是内伤杂证。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针对外感病来讨论的,“金匮要略”是针对内伤杂病来讨论的。有人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起来称为“伤寒杂病论”,这样似乎对这两害的内容更加明确一些,虽然有些人主张以伤寒法治杂病,但杂病究竟有杂病的特点,伤寒法并不能代替杂病法,否则的话,“金匮要略”也可以不要了。
? ? 一般说来,外感病由于病邪侵犯人体的时间很短促,消耗人体精力尚不显著,相反地人体对于病邪的抵抗正处在一个高潮中,这时从整个的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邪实”,而不是“正虚”。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针,主要是以“驱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如果因循瞻顾,在攻邪药中,又加上很多扶正药,反而会助长邪气的上升,所以一般在外感高潮中,忌用参、朮、归、芪等补药(当然也有一些素来虚弱的病人,-旦受外感病的侵袭,抵抗力相当薄弱,邪实、正虚,参、芪又在所不忌)。
? ? 内伤杂病均由病邪淹缠日久而起,消耗人体精力很大,虽然有一些病人对于病邪的抵抗,仍然表现出波浪式的“高潮”,但往往这仅仅是-种虚性兴奋,实质上并不同于外感病的真正的高潮,这时从整个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正虚”,而不是“邪实”,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扶正为主,正胜邪自衰,同时由于内伤杂病系积渐而成,它的恢复也应该是逐渐恢复的,不能求其速效。
? ? 清代名医吴鞠通先生曾总结外感、内伤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说:“治外感如将,拾内伤如相”。这确是两句名言,值得深刻体味。
? ? 我们学习中医文献里面关于外感和内伤的知识,不能专从名词上去理解。“六淫”虽然属于外感病的范围(这我们在第四次通信中巳经谈过了),但六淫的“名词”并不专属于外感,因为古代对于人体由于其他各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所造成的各种不同反应,也根据六淫的特性,给它加上了“六淫”的名称,实际上它并非由于外在气候季节变化所引起。为了便于区别起见,古人又有“内六淫”、 “外六淫”的说法。内六淫其实即属于内伤的范围,外六淫其实即属于外感的范围。此如说:“伤风”、 “伤寒”这是外感,如果“中风”、 “肝风”、 “内动”、 “脾胃寒湿留滞”等,便不是外感,而是内伤了。至于由于情志失常所致各种疾病,则均属于内伤范围。“黄帝内经”里面,有许多地方专讲外六淫,也有一些地方专讲内六淫,如“至真要大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就是内六淫,而“生气通天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则属于外六淫(可参考“内经知要” “病能篇”),它的界限,就是我们在这次通信中开头所提到的那样。
? ? 历史上对外感或内伤,都曾经出现不同学派。在外感病范围内,有着鲜明不同的伤寒与温病两种学派:在内伤范围内,也有金元四大家等各种不同的学派。这几年来,大家在学习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过程中,似乎主要偏重外感,而忽略内伤方面的学说整理,这是一种损失和偏向,急待纠正。
? ? 外感方面的文献,我们将以后的通信中继续谈一下,现在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内伤方面的参考书。
? ? 比较简单通俗的,有陈修园氏“医学实在易”、 “医学从众录”,李士材的“医宗必读”,程钟龄“医学心悟”等,取材比较谨严的有徐灵胎氏“兰台轨范”,喻嘉言氏“医门法律”;分析精细、切合临床实用的,有林佩琴氏“类证治裁”,姚国美氏“诊断治疗学”(江西中医专门学校讲义);搜罗广博的有沈金鳌氏“沈氏尊生” “杂病源流”,王肯堂氏“六科准绳”“内科准绳”等等。这些书并非每本必读,主要是根据自己条件加以选择,先把一本弄得烂熟后,再参考其他文献,最忌贪多嚼不烂,本本书都翻翻,而结果对那本书都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 ? 在分门别类上,外感和杂病虽然是各有范畴,但临床实际上,往往是既有外感,又兼内伤,或先有外感转为内伤,或先有内伤再受外感,这时难以截然分开。有一些内伤病本来不严重,受了外感后重点在外感,就应先治外感,外感除后再来调理内伤;也有一些内伤病,本来就很严重,忽然受外邪侵袭?使其更加恶化起来,这时在处理上,就应该适当兼顾,难分先后了。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就是以内伤为主而兼顾外感的处方例,“参苏饮”就是以外感为主而兼内伤的处方例。诸如此类,在处理上最应该有分寸,我们学习临床,向老师学习的,主要应摆在这上面,见识多了自然就会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要在老师所长以外找材料的话,关于这类经验记载最多而具休的是各家医案,特别是有一些经注家阐述的医案,如“古今医案”、 “叶案辨证”等,对初学更有帮助。
? ? 在旧社会中曾经流行过一种偏向:许多开业医生不愿看杂病,而愿看外感。因为杂病都是慢性病,难期立竿见影,而且慢性病患者一般还能照常生活,病人的休养情况(包括情绪等),医生很难掌握,如果病家不合作,往往发生了些波折,这时病家不责备自己而责备医生,使医生感到“劳而无功”,甚至感到-种压力,所以对这类病往往推委或专以平稳搪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外感病呢,病人当时的正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不能不听医生的话,而且由于外感病还没有影响病人代偿机能,病邪一除,立可恢复,这时医生所受到的是一片表扬声,真是所谓“名利双收”。旧社会舆论既然如此,促使医生乐于治外感而不愿治杂病,这是很自然的。
? ? 这几年来,大家对中医的要求又不同些,许多病家患急性外感病时,多不找中医,以为中医擅长慢性病,不长于急性病,至少没有西医快当吧;找中医的多属一些慢性病(即杂病),虽然不见得都有办法,但是方法确实多些,满足了一部分病人的要求,也得到了很多病人对中医的好评。
? ? 社会舆论是可以左右医学家研究的方向的,我在这里不是向社会呼吁,要求社会舆论正对中医的看法,我是想我们初学中医的人,不成为社会舆论所左右;我们不但要熟悉外感病的中医师知识,也要熟悉杂病的中医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作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