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转帖]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经方界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13 次浏览 • 2016-02-29 00:37 • 来自相关话题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 ...查看全部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而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朗;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请注意;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伤寒沦》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说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

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体现在方证的运用上。什么是方证呢?方证,即方剂的适应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基本功。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经方

如何掌握经方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方如何分类。经方分类形式繁多,约之不越三种。一是原著分类法,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这里勿庸多赘。二是据证分类法。三是按方分类法。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故简介于下。

(一)据证分类

这里所谓之证,既不是个别的证,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之证。也即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对此,依次说明如下:

1.表证类 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这两类病证,为何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

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脓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说,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安静而不数急,此为较轻的证,则不至于传里,或传半表半里。少阳病则欲呕。阳明病则烦躁,故若其颇有欲吐之情,或躁烦不安,病已有传人少阳和阳明的征兆。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势正在发展变化,故肯定为必传之证。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在表阳病,有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太阳病;若在表阴病,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少阴病。

请注意。这里的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太阳病、少阴病的主要鉴别点。故首先着重提出,以示区别。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是说,少明病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多虚,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难看出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其观点前人没有明确的指出,故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验之实践,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之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见少阴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病篇本就难读,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阐述以供参考。

总之,《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二类不同的证。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虚,发汗不得大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当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证治的概要区别。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显然不同的二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2.里证类 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由于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故应分别讨论。

(1)里阳证类:《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凡病胃家实者,概称之为阳明病。

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实的腹证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候,即为阳明病的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诊为阳明病。

对此,应当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由于里热的强烈刺激,则恶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与太阳病之必恶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条:“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是说,本是太阳病,于初发时虽已发其汗,但病并未因先汗出而彻除,因又传里而转属阳明病。又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为太阳伤寒已内传少阳的柴胡证,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转属阳明病了。按:阳明病,有从太阳病直接传里而发者,亦有太阳病传入少阳,再从少阳传里而发者。

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伤寒呕多,则柴胡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而有阳明证亦不可以承气汤以攻里。

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极虚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故阳明病,若心下硬满者,则不可攻之,若误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

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说,病气实则谵语,精气夺则郑声。郑声即重语不休之谓。精气竭于上则直视,谵语而又直视,已届病实正虚之恶候,若再见喘满或下利者,则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说,发汗已多,若更发汗亡其阳,则胃中燥必谵语。脉短为津液虚竭之候,病实正虚,故主死;脉不短而自和者,则正气未衰,故不至于死。按: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最易耗伤津液,也最怕津液虚竭。以上两条,皆是说明因此所致的邪实正虚的死证。

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脉沉主里,脉沉而喘满,当为里热壅逆所致,医者竞误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反发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为难,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间实,久则病毒上犯头脑,因必致谵语。

基于上述,则所谓阳明病,即热结于里的阳性证。若热结成实,则即有胃家实的腹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此病常由太阳证或少阳证转属而来,然亦有自发者。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则死。故阳明病最忌发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侯。以上只是有关阳明病的概要说明,具体证治详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方证。

(2)里阴证类:《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的下利证。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这—类的温中逐寒剂。

总之,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阴阳相对的证。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区别。四逆辈温中逐寒,不只治太阴病的下利,亦是太阴病的治疗准则,合上条即为太阴病的总纲,至于具体细节则详于以下诸方证条。

3.半表半里证类 半表半里证亦和表、里证一样,而有阴阳两类。《伤寒沦》所谓少阳病,即其阳证的一类。而所谓厥阴病,即其阴证的—类,今择其有关论述,简介如下:

先说阳性的半表半里证。如《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应,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而转属少阳病的意思。两耳无所闻,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于热邪上迫头脑所致,热壅于上故胸满而心烦。少阳病不可吐下,若误吐下之,则正虚邪陷更必进而悸且惊。

第25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少阳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如第326条:“厥明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消渴甚明。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①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②同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概括万病,伤寒杂病大法无殊,故称《伤寒杂病论》。试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伤寒治方,适证用之亦治杂病。3.此外乌梅九、当归四逆场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又不无暗为厥阴病的证治略示其范也。

关于《伤寒论》的论述,暂即介绍至此。以下再对于辨证问题略加说明。

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此体部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作异常的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的为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如上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说明阳热证的必然反应,故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是不够概括的。至于厥阴病的提法,就更成问题了,惟其如是,则半表半里阳证、阴证之辨,便不可专凭《伤寒论》所谓少阳和厥阴的提纲为依据。不过,辨之之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的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阳证。凡阴证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阴证。《伤寒论》于三阳病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于三阴病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把半表半里证置于最未,或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认为其排列次序与《内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实践证明,亦绝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可真称得起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而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要之,不外以外者为阳,里者为阴,故阳证之辨,当以表始;阴证之辨,当从里始,别无深义。以上所述均属有关半表半里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关于具体证治,详见以下小柴胡汤、乌梅丸等方类。

六经辩证 六经传变概述!

经方界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626 次浏览 • 2016-02-29 00:27 • 来自相关话题

六经辩证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归纳 ...查看全部
六经辩证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六经病证的分类
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一、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由于病人体质和病邪传变的不同,同是太阳经证,却又有中风与伤寒的区别。
1、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是指太阳经受外邪侵袭、邪在肌表,经气不利而出现的临床证候。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
(l)太阳中风证
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出现的一种临床证候。亦称表虚证。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有时可见鼻鸣干呕。
【证候分析】太阳主表,统摄营卫。今风寒外袭肌表,以风邪为主,腠理疏松,故有恶风之感;卫为阳,功主卫外,卫受病则卫阳浮盛于外而发热;正由于卫阳浮盛于外,失其固外开合的作用,因而营阴不能有内守而汗自出;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故脉浮缓。鼻鸣干呕,则是风邪壅滞而影响及于肺胃使然。此证具有汗出,脉浮缓的特征,故又称为表虚证。
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并非绝对的虚证。
(2)太阳伤寒证
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袭表,太阳经气不利,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端,脉浮紧。
【证候分析】寒邪袭表,卫阳奋起抗争,卫阳失去其正常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则出现恶寒;卫阳浮盛于外,势必与邪相争,卫阳被遏,故出现发热,伤寒临床所见,多为恶寒发热并见。风寒外袭,腠理闭塞,所以无汗;寒邪外袭,太阳经气不利,故出现头项强痛;正气欲向外而寒邪束于表,故见脉浮紧;呼吸喘促乃由于邪束于外,肌腠失宣,影响及肺,肺气不利所致。因其无汗,故称之为表实证。
2、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邪不解,内传入腑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1)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水证,是指外邪不解,内舍于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能而致蓄水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膀胱主藏津液,化气行水,因膀胱气化不利,既不能布津上承,又不能化气行水,出现烦渴,小便不利。水气上逆,停聚于胃,拒而不纳,故水入即吐。特点是“小便不利,烦渴欲饮,饮入则吐”。
(2)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血证,是指外邪入里化热,随经深入下焦,邪热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膀胱少腹部位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硬满疼痛,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或不利,或大便色黑,舌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
【证候分析】外邪侵袭太阳,入里化热,营血被热邪煎灼,热与蓄血相搏于下焦少腹,故见少腹拘急,甚则硬满疼痛。心主血脉而藏神,邪热上扰心神则如狂或发狂。若瘀血结干膀胱,气化失司,轻则小便自利,重则小便不利,溺涩而痛。瘀血停留胃肠,则大便色黑。
郁热阻滞,脉道不畅,故脉沉涩或沉结。本证妇女多见,除上述表现外,常兼有经水不调,病经或经闭等瘀热阻于胞宫的见症。

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内传阳明或本经自病而起邪热炽盛,伤津成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为外感病的极期阶段,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基本特征。病位主要在肠胃,病性属里、热、实。根据邪热入里是否与肠中积滞互结,而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是指阳明病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又称阳明热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脉洪大;或见手足厥冷,喘促气粗,心烦谵语、舌质红、苔黄腻。
【证候分析】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临床特征。邪入阳明,燥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故见大热;邪热熏蒸,迫津外泄故是大汗;热盛煎熬津液,津液受损,故出现大渴引饮。热甚阳亢,阳明为气血俱多之经,热迫其经,气血沸腾,故脉现洪大;热扰心神,神志不宁,故出现心烦谵语;热邪炽盛,阴阳之气不能顺接,阳气一时不能外达于四末,故出现手足厥冷,所谓“热甚厥亦甚”正是此意;舌质红、苔黄腻皆阳明热邪偏盛所致。
2、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是指阳明经邪热不解,由经入腑,或热自内发,与肠中糟粕互结,阻塞肠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又称阳明腑实证。临床是症以“痞、满、燥、实”为其特点。
【临床表现】日哺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转失气,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多厚黄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较经证为重,往往是阳明经证进一步的发展。阳明腑实证热邪型多为日哺潮热,即午后三至五时热较盛,而四肢禀气于阳明,腑中实热,弥漫于经,故手中汗出;阳明证大热汗出;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夭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夭,则腹中夭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出现谵语,狂乱,不得眠等症。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苔黄干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脉道壅滞而邪热又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三、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指人体受外邪侵袭,邪正分争于表半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少阳病从其病位来看,是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正是半表半里之间,因而在其病变的机转上属于半表半里的热证。可由太阳病不解内传,或病邪直犯少阳,或三阴病阳气来复,转入少阳而发病。
【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呕恶为其主症。邪犯少阳,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往来寒热;少阳受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故见口苦、咽干;胸胁是少阳经循行部位,邪热壅于少阳,往脉阻滞,气血不和,则胸胁苦满。肝胆疏泄不利,影响及胃,胃失和降,则见呕吐,默默不欲饮食。少阳木郁,水火上逆,则心中烦扰;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故见脉弦。

四、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指邪犯太阴,脾胃机能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太阴病中之“太阴”主要是指脾(胃)而言。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也可因脾气素虚,寒邪直中而起病。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或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证候分析】太阴病总的病机为脾胃虚寒,寒湿内聚。脾土虚寒,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内生,湿滞气机则腹满;寒邪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故腹痛阵发;中阳不振,寒湿下注,则腹泻便溏,甚则下利清谷,下焦气化未伤,津液尚能上承,所以太阴病口不渴;寒湿之邪,弥漫太阴,故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五、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指少阴心阳虚肾阳虚,虚寒内盛所表现出的全身性虚弱的一类临床证候。少阴病证为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病至少阴,心肾机能衰减,抗病能力减弱,或从阴化寒或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两种不同证候。
1、少阴进化证
少阴进化证,是指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而阳气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证候分析】阳虚失于温煦,故恶寒倦卧,四肢厥冷;阳气衰微,神气失养,故呈现“但欲寐”神情衰倦的状态;阳衰寒盛,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见脉微细;肾阳虚无力温运脾阳以助运化,故下利清谷;若阴寒极盛,将残阳格拒于上,则表现为阳浮于上的面赤“戴阳”假象。
2、少阴热化征
少阴热化证,是指少阴病邪从火化热而伤阴,致阴虚阳亢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肾阴亏,心火亢,心肾不交,故出现心烦不寐;邪热伤津,津伤而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心火下移小肠,故小便短赤;阴伤热灼,内耗营阴,故舌红而脉细数。

六、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是指病至厥阴,机体阴阳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所表现出的寒热错杂,厥热胜复的临床证候。为六经病证的较后阶段。厥阴病的发生,一为直中,系平素厥阳之气不足,风寒外感,直入厥阴;二为传经,少阴病进一步发展传人厥阴;三为转属;少阳病误治,失治,阳气大伤,病转厥阴。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证候分析】本证为上热下寒,胃热肠寒证。上热,多指邪热犯于上焦,此处应包括胃,患者自觉热气上冲于脘部甚至胸部,时感灼痛,此属肝气挟邪热上逆所致;热灼津液,则口渴多饮;下寒,多指肠道虚寒,此处亦应包括胃。胃肠虚寒,纳化失职,则不欲食;蛔虫喜温而恶寒,肠寒则蛔动,逆行于胃或胆道,则可见吐蛔。此证反映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特点。

六经病的传变
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些阶段性的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发生紊乱而依次传递的表现。一般认为:“传”是指疾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发生性质的转变。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故一经的病变常常会涉及到另一经,从而表现出合病,并病及传经的病证候。
1、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出现相应的证候。而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太阳经病证和阳明经证同时出现,称“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病同病的为“三阳合病”。
2、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少阳病未愈,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称“少阳阳明并病”。
3、传经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盛正衰,则发生传变,正盛邪退,则病转痊愈。身体强壮者,病变多传三阳;体质虚弱者,病变多传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经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l)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阻,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少阳传入厥阴,阳明传入太阴,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含义不同。
4、直中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征候的为直中。
以上所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六经辩证 六经传变概述!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网 - http://www.ngotcm.com/forum/article-36982-1.html?_dsign=0bc22c9e

《伤寒论》小便不利症状分析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593 次浏览 • 2016-02-23 22:21 • 来自相关话题

膀胱表证,水在膀胱不能气化为津,以致胃中津液不足,口渴、脉浮、小便不利与口渴同时存在,是治膀胱的证据之一。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 ...查看全部
膀胱表证,水在膀胱不能气化为津,以致胃中津液不足,口渴、脉浮、小便不利与口渴同时存在,是治膀胱的证据之一。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半两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太阳病,发汗已,脉浮弦,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是邪在太阳,导致膀胱经运行障碍,水气内停水气停于心下,未到膀胱(小腹),用茯苓、白术。因无汗,故去桂枝。
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茯苓三两白术三两

邪在膀胱且化热,用猪苓汤。热在膀胱日久,必生结石。可见,所谓结石,很可能就是因为表证失治疗,邪留膀胱,导致膀胱浊气不能外排,日久而导致。治疗肾结石,若见脉浮,用五苓散就不必犹豫了。同理,胆中湿热久,必生砂石,必用茵陈蒿汤。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一两泽泻一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胃为水谷之海。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胆气入胃,故属阳明。大黄能去胆之郁热。但头汗出,此为湿。膀胱不化,湿气不得从小便出,故身黄。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劈)大黄二两(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病减,黄从小便去也。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忄农),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五苓散主之。
同样为但头汗出,小便不利,口渴,究竟是用五苓散还是茵陈蒿汤,主要辨别病在太阳还是阳明。在太阳则伴有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这是鉴别治疗的关键。

湿热不在太阳(表皮),也不在阳明(胆),而在太阴(肠道)。用黄柏、芒硝代茵陈蒿。可知一治上治表,一治里治下。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四两黄柏四两芒硝四两栀子十五枚

小便不利而不口渴,这是水停胃中(心下)的表现,因脉浮有汗,故用桂枝。
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水停少腹,小便不利,用茯苓,非麻黄所及。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心下悸,小便不利,这是水停心下的证据,用茯苓,若有汗恶风,则加桂枝。若无汗,心下满,加白术。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三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去生姜,加干姜二两。

这是水在胸胁部,水在胸胁,故不可转侧,而身重。心气被水气所困,故烦而惊,烦是心气化热,惊是水气凌心。谵语是心神无主。用黄芩、大黄、铅丹直泄心热,用茯苓、半夏、桂枝化心下水,用柴胡带茯苓、桂枝之力,化胁下水。用龙骨、牡蛎收两胁水气。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龙骨一两半黄芩一两半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去皮)茯苓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劈)铅丹一两半

小便不利而少腹硬满,邪气在膀胱的证据确实。少腹硬满而小便正常,神智改变,邪入血分明确。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可不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右四味,捣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不呕不心悸,口渴。说明胃、心下无水停。胸胁满,这是邪气由太阳入少阳的表现,是水气在少阳的表现。时有心烦胸满闷,又有肝炎病史,必然是水气停于肝内。日久右侧少阳经上、厥阴经上所过必然麻木疼痛。用柴胡引干姜、桂枝之力,化少阳水。牡蛎收肝水。花粉生津止渴,且防桂枝、干姜伤胃阴。
治疗肝脾病患者右侧肢体麻木,或者肝脾病患者猝然右侧肢体麻痹(所谓中风),用此方!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括萎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

真武之少阴病,就是少阴阳气不足,水气四逆。四逆散之少阴病,症状和真武非常相似。但是,四逆散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阳气被遏抑,以致阴水四逆。当然从四逆散的方子来分析,柴胡、白芍疏泄肝郁,柴胡配枳实破肝之结气,甘草缓急。显然是针对肝郁导致的阳气遏抑。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腰痛,小便不利,小腹不适,时时欲小便,此为肾气不足,膀胱无力。小便出则不顺,收则不紧。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

脉沉水肿,小便不利,此为水气在里。这里提供的辨别证据太少了。同为脉沉小便不利,麻黄甘草汤证和肾气丸证显然是大不相同的。有时候下肢麻木沉重也是水气的变现,用麻黄甘草汤治疗效果也很好,不过麻黄量要大,力才能到达下焦。可见麻黄不仅仅是针对表证的。麻黄是治寒水证的要药,无论在表在里。而脉浮身热口渴小便不利,用五苓散而不用麻黄,可知不是表证就一定用麻黄等发表药的。
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甘草麻黄汤主之;越婢加术汤亦主之。
病历节,疼痛,两足肿,大小便不利,脉沉紧者,甘草麻黄汤主之;脉沉而细数者,越婶加白术汤主之。
脉细数者,阴虚有热,在麻黄甘草汤基础上加石膏、白术、生姜、大枣。极类似痛风脚肿痛。可考虑用这个方加减治疗。


但凡见汗出而恶风,必用桂枝。风气发越水气,心阳无力克制,故心悸、汗出、短气。水气外溢,故肿痛不得屈伸,不可碰触。和结胸证胸胁痛不可触颇为相似。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痰饮”在《金匮要略》中的诠释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598 次浏览 • 2016-02-15 23:07 • 来自相关话题

作者:徐大念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被誉为医方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书中关于“痰饮”的论述有44处,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有33处进行了论述,篇中比较具体地论述了痰饮 ...查看全部
作者:徐大念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被誉为医方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书中关于“痰饮”的论述有44处,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有33处进行了论述,篇中比较具体地论述了痰饮的分类及证因脉治。其余11处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脉证第七》和《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二篇中。现将痰饮的名称、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文献归纳诠释如下,希冀对临床内伤杂病的辨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痰饮之名称及分类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明确指出了“痰饮”的名称,并按其停留部位的不同分别名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一,问曰:夫饮为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二,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金匮》中首次提出了“痰饮”的名称和依病位分为四类及其主症,痰饮是水饮停留于胃肠,肠间沥沥有声是其主症;悬饮是水饮停留于胁下,咳嗽牵引作痛;溢饮是水饮留行于四肢肌肉之间,身体疼痛而沉重;支饮是水饮停留于胸膈,咳喘不能平卧,且外形如肿。同时还指出了据饮邪停留的长短之别还有留饮和伏饮之分,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指出“四,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五,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为有留饮”。“六,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润剧,必有伏饮”。留饮是水液停留不行,留积于体内;伏饮是水饮伏留于内,难于攻除,潜伏不出。留和伏是意味病情的新久深浅,并不是四饮之外另有所谓的留饮和伏饮。


2  痰饮之病因病机


张仲景从人和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并指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学说思想,根据一理论,痰饮的病因病机可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连,邪气由经络深入脏腑,必然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若脾胃运化失常,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肾的主水失常,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必然致水液的代谢失常,停滞为患,走于肠间则为痰饮;入于胁下则为悬饮;外溢肌表则为溢饮;上迫胸肺则为支饮。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四肢九窍,内有血脉经络相连,邪气由外皮毛孔窍而入,壅塞水液运行之道,必然停滞为患,从而形成痰饮,寒饮郁肺,则“咳嗽上气,喉中如水鸣声”;饮热郁肺,则咳喘;痰浊阻肺,则“咳喘上气,时时吐浊”等等。这些都是外感寒热湿等邪气从皮毛孔窍而入所致的。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这条致病因素中能引起痰饮之证的主要是五劳内伤,五劳所伤,时日即久脏腑功能必然受损,脾失温运,肺失宣肃,肾失气化,三焦水道通达失调,水液代谢必然失常而为患,为痰饮、水肿之证。


3  痰饮之病证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篇中对痰浊、寒饮、热饮等阻肺出现的病证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如本篇中“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十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十四、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十五、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中描述了痰浊壅塞,气滞不通致的胸痹证,其证见除“咳唾,胸背痛,短气”之外,还可见“心中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等症状。如篇中“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五、胸痹,心中痹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对痰饮的病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痰饮停留在胃则呕,心下逆满,头眩,肠间沥沥有声;在胁下则咳唾引痛;在胸膈之间则咳嗽喘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在四肢则四肢肿胀,身体疼重;在肾则畏寒,少腹拘急;在下焦则脐下悸,饮邪上逆,吐涎沫等。除上症外仲景还指出脉象多为“弦脉”。


总之,痰饮为有性阴形实,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易阻窍道,滞着难祛的特点。其证涉及面广,如逆于胃则呕,射于肺则咳,入于肾则喘,侮于肺则满,犯于肝则痛,溢于肤则肿,凌于心则悸,敝于阳则眩。这就是仲景指出的痰饮八大症。


4  痰饮之治疗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明确地指出了痰饮病的治疗大法“十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病组方遣药上大的法则,临证具体运用中把握其灵活性。痰饮的病情有上下内外之分,具体治法上温化是正治之法,应有发汗,攻下,利小便之法。综观《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病的方剂有三十多首,分析可知不外下列六类具体方法。


4.1  温脾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十二、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饮停胃中,故胸胁支撑胀满,清阳不升故目眩。治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健脾利水。这是“温药和之”的具体体现。


4.2  温肾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十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肾气丸亦主之”。所谓“微饮”即是指“水停心下,微者短气”之证,虽为“微饮”亦是脾肾阳虚所致,阳虚气化不行,水液停滞为痰饮水湿,水道不行,故小便不利,故用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此条亦是“温药和之”代表方剂之一。


4.3  温肺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二十七,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亦主之”。“二十八,咳逆倚息不得平卧,小青龙汤主之”。这两条均是外寒内饮之证,溢饮的发热恶寒是饮溢肌表,营卫不和所致;咳逆喘息不得平卧是寒饮停肺所致,故用发表散邪,温肺化饮的小青龙汤治之。特别应阐述的是篇中“二十八,……三十三”六条原文是一份完整的寒饮阻肺的咳嗽病历,记载了服用小青龙汤后的各种变化,治疗上药随证转,具体反映了辨证施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其主要精神在于说明下虚上实的痰饮咳嗽证,在临床上不同于一般的痰饮病情,而痰饮又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虚实标本错综复杂,必须仔细分析,灵活处理。这实为仲景辨证施治的举例示范,足资后人临床借鉴。


4.4  温肺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二十二,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也,小半夏汤主之”。“二十三,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二十四,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上述三条均是饮停胃中,胃失和降所致之证,故用小半夏汤温胃化饮,降逆止呕。膈间或心下有水者加茯苓一味健脾行水。


4.5  通阳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二十五,假令瘦人脐下有悸者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饮停下焦。阻遏阳气,清阳不升故头眩;浊阴上逆,则吐涎沫;下焦阳气不展,故心下悸;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饮在下焦,故因势利导,用五苓散通阳化气,气行水利。“二十六,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这同样是水停心下清阳不升出现头目眩昏之证,仲景用泽泻汤通阳除饮,健脾利水。


4.6  涤痰除饮  涤痰除饮乃治标之法。标急先治标是一般治疗的常法,仲景对痰涎壅盛的重证常用此法。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篇“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寒饮郁肺,痰浊阻滞气道,故上逆咳喘,喉中有痰鸣如水鸣声。治疗上用射干麻黄汤涤痰降逆,散寒宣肺。“十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卧不得眠者,皂夹丸主之”。痰浊壅滞于肺,气道不利,故咳嗽喘气;肺中痰稠,随上气而出故频频吐浊,故用皂夹丸宣壅导滞,利窍涤痰。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五,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上述三条主要是痰浊阻滞,胸阳不宣。虽各自兼挟证不同,其治疗的主法仍是涤痰除浊,通阳宣痹。
 
另附:中医常用的除痰方剂 - 经方界 http://www.jingfangjie.cn/article/249

伤寒论总结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84 次浏览 • 2016-02-04 16:58 • 来自相关话题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风寒,病机——营卫失和,主证--恶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风寒(偏重于风),病机: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查看全部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风寒,病机——营卫失和,主证--恶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风寒(偏重于风),病机: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病因病机:阳浮而阴弱(卫失固密,营阴外泄),辨证要点:发热汗出,恶风寒,头项强痛,鼻鸣干呕,脉浮缓。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为定法,非其方而不治。
注:药后啜热粥以助药力。遍身蜇蜇微似有汗者益佳。获效停药,中病即止。
桂枝加附子汤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汗出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提要:表阳虚汗漏不止的证治。病因病机:阳虚液损,表邪未解。治则:扶阳解表,调和营卫。
注:附子功重在去邪扶正。
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提要:太阳伤寒的证治。病因病机——风寒束表,卫阳闭遏,营阴郁滞。治则  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辨证要点:
1头痛、身疼、腰痛、骨关节疼痛——风寒束闭肌表,卫阳闭遏,营阴郁滞,太阳经输不利,而致筋脉失养
2发热——风寒侵袭人体,正气趋外抗邪,正邪交争于肌表
3恶风——恶寒互词,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程度不同。风寒束表,卫阳闭遏,不能温煦肌表
4无汗——寒束肌表,卫阳闭遏,皮毛闭塞,腠理不开。
5喘——肺外皮毛,风寒袭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
6风寒袭表,正气趋外抗邪,脉应之而浮;卫阳闭遏,营阴郁滞则脉紧;风寒袭表,营阴郁滞故见脉浮紧。
注:不需啜粥,只需温覆,使其微汗。
大青龙汤证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提要:太阳伤寒兼里热证的证治及大青龙汤的禁例。病因病机——风寒外束,阳热内郁。
治则:辛温解表,兼清里热。辨证要点:素为阳盛之体,感受风寒;卫阳外浮与邪相争——发热,脉浮紧。卫阳郁遏不能卫护于外--恶寒;卫阳郁遏营阴郁滞--无汗;营阴郁滞,筋脉失养--身疼痛;阳热内郁,不能外散,热扰于内--烦躁
小青龙汤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病因病机——外寒内饮搏结心下,壅塞于肺。
辨证要点---发热恶寒,无汗,干呕,咳喘,痰液清稀色白。
治则——辛温解表,涤化水饮。
方药:麻黄、桂枝、芍药——和营卫解表;干姜、细辛、半夏——温阳气而化饮;五味子——收敛肺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
表郁轻证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热证-栀子豉汤类证: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提要:1、汗后剧烈呕吐者,不可更汗。2、汗吐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提要:脾虚水停的证治及禁忌。病因病机——脾失健运,水饮内停。辨证要点: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气上冲胸;气机不利-心下逆满;清扬不升,浊阴上蒙清窍-头眩;起则清阳失于上达-头目眩晕加重;气血运行不畅-脉沉紧;水气上泛-苔白滑、口不渴。
治则——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真武汤证: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提要:汗不得法而致阳虚水泛的证治。病机——阳虚水泛。
辨证要点: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小便不利。
治则——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此方回阳化气消阴,益火生土而制水)。
炙甘草汤证: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辨证要点:脉结代,心动悸。病机:心阴阳两虚。治则:滋阴养血,通阳复脉。
蓄水证:五苓散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提要:辨胃津不足与蓄水证的证治。
病因病机:太阳病汗不如法或日久不解,邪循经入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而致水道不利,水饮停蓄于内而发为本证。膀胱气化失职,水饮蓄于下。
辨证要点-发热,消渴,小便不利,甚者水入则吐,下肢浮肿,脉浮,少腹憋胀拘急。
治则:外散风寒,化气行水
痞硬证-半夏泻心汤证: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提要:辨少阳证,大结胸及痞证。
病机: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于中。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按之柔软无压痛,呕利;
治则——和中降逆消痞。
注:本方取去滓再煎之法,意在使药性和合作用协调并行不悖而利于和解。
阳明病:
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实证=热+实;
性质——里、热、实证;
治疗原则——清、下二法。
注:阳明病汗出濈濈然,形容汗出连绵不断的样子。
正阳阳明证:
调胃承气汤证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提要:内实热郁心烦的证治。
辨证要点——发热、汗出、腹胀满按之痛,不大便,舌红苔黄燥。
病因病机——内热津伤,胃肠燥热初结。
治则——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小承气汤证: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提要:阳明多汗津伤致胃燥内实的证治。
大承气汤证: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提要:二阳合病转属阳明实证的证治。
承气汤证辨证:证轻势缓——调胃承气汤;证轻势急——小承气汤;证重势急——大承气汤
发黄证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提要:阳明病湿热郁遏发黄证。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提要:阳明病误用火法后而致发黄。
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小柴胡汤证: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提要:少阳病的证治。病因病机:伤寒或中风五六曰或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而致 枢机不运,三焦不通,胆火上炎。
辨证要点: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
治则:和解少阳枢机
柴胡证审证要点:柴胡证有四大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三个基本表现:口苦、咽干、目眩。七个或然证。
少阳兼表-柴胡桂枝汤证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提要:太阳少阳并病的证治。病因病机——枢机不运,营卫失和。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
治则——内和少阳,外调营卫。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提要:少阳病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病因病机:汗下失当,邪阻少阳,枢机不运,三焦不通,水饮内停。
辨证要点: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往来寒热,心烦。
治则: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太阴病辨证
论治病机——中阳损伤,寒湿内阻,脾胃功能紊乱。
性质——里虚寒证(脾虚寒证)
治则——温补
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提要:太阴病提纲及治禁;
太阴病的特征:腹满,呕吐、食不下,自利,腹痛。
病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阻,升降反常。
太阴病表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太阴病兼表的治法。
太阴病传变: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里寒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太阴里实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特征:脉微细——反映出少阴病属于气血、阴阳,水火俱虚的病证。但欲寐——指欲睡而不能入睡。形容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呈现出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状态。属心肾虚衰的征象。“脉微细,但欲寐也”,概括了少阴病的特征,揭示了少阴病属于心肾虚衰,正不胜邪的征象。
少阴病表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提要:少阴兼表的证治。
太少合病的治法:1.表里同治——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 2.先里后表——救里宜四逆汤,后救表宜桂枝汤。
少阴寒化证-四逆汤证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提要:少阴病虚寒证的辨证。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提要:少阴脉沉,治宜急温。
病机: 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辨证要点: 四肢逆冷,困倦嗜卧,下利清谷,小便白,恶寒,舌质淡,脉沉微。
治则: 回阳救逆。
通脉四逆汤证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提要:阴盛格阳的证治。
病机: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辨证要点: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小便白。
治则: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病机:阴盛于内,格阳于上。
辨证要点:下利,面色赤,手足厥冷,小便清白,脉微。治则: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真武汤证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提要: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
病因病机: 少阴阳虚,水湿泛滥。
辨证要点:心悸,头眩,身瞤动,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甚者下肢浮肿。
治则:温阳利水。
附子汤证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提要:阳虚寒湿的审证要点与治疗方法。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提要:阳虚寒湿身痛的证治。
病机: 肾阳虚衰,寒湿不化,浸渍筋骨。
辨证要点: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背恶寒,口中和,脉沉。
治则——温经驱寒,除湿镇痛。
少阴热化证-黄连阿胶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提要:阴虚阳亢的证治。病机:肾水不足,心火独亢。辨证要点: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质红绛,脉细数。治则:滋阴泻火,交通心肾。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少阴病预后 1阳囘则愈:阳回的标志:脉暴微、手足温、时自烦、欲去衣被。2阳亡不治:纯阴无阳—不治;阳不胜阴—死;阴竭阳脱—死;阳绝神亡—死;肺肾衰败—死;阴阳离决一死。
 
厥阴病寒证-寒厥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提要:血虚寒凝致厥的证治。
病因病机:素体血虚,外感寒邪,而致寒滞肋脉,气血运行不畅。
辨证要点: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治则: 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方药: 当归四逆汤。
厥阴热证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病因病机: 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损伤络脉。
辨证要点:心烦,口渴,下利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厥逆证: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冷者是也。
蛔厥证:病机——内脏阳气虚衰。
辨证要点——脉微而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
1辨证要点:呕吐,心烦,脉微,四肢逆冷,静而复时烦胆道蛔虫病:呕吐,心烦,右上腹或剑安下疼痛剧烈,时重时轻,有钻顶样志觉,痞痛向背部或右肩右肩胂部放射。  
2病因病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3治则:清上温下(寒温并用),安蛔止痛。
4方药: 乌梅丸。

伤寒论之辨证方法简析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52 次浏览 • 2016-02-04 16:08 • 来自相关话题

  伤寒论之辨证方法简析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医学巨著,是中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书中张仲景依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同时结合临床实践而形成了中医历史上第一个辨证体系:六经辨证,由此辨证论治便拉开了帷幕。另纵观《伤寒论》全书 ...查看全部
  伤寒论之辨证方法简析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医学巨著,是中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书中张仲景依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同时结合临床实践而形成了中医历史上第一个辨证体系:六经辨证,由此辨证论治便拉开了帷幕。另纵观《伤寒论》全书,无处不体现着后世诸多其它辨证体系的思想和实质。
  六经辨证特点
  六经辨证思想源出于《黄帝内经》81篇医论中。仲景在全面认识外感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同时继承《内经》中的六经辨证仍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的思想,创立了以六经为纲领的辨证论治体系。它有着整体性、循环性、有序动态性特点。
  《伤寒论》中六经是以脏腑经络为结构、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气化为功能而构成的六经生理系统,它代表了脏腑、经络间的阴阳、气血、水火、营卫等诸多方面的正常生理活动,其结构、物质、功能三位一体,构成了六经的整体性。另外从目前的病理角度来看,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反映了六经辨证是有六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病理演变过程则是六个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的体现。这样六个部分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中医的形成过程中一直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中也有着哲学观点的体现,按照中国古代哲学的观点,循环是无时不有、无时不在的,这种循环在六经辨证中具有普遍性。例如:在六经的每一病证中都有变正、本证、逆证等不同的症候,他们都是疾病循环发展的具体体现。
六经体系的有序性主要表现在人体阴阳两气的消长盛衰具有有序性;六经疾病发展变化、发展阶段具有有序性;六经病的传变的有序性这三个方面。六经病的传变一般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的顺序。当然也有直中和越经传变的存在,需要加以区分和辨别。
在《伤寒论》中可以看出,六经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是与有序性相对而言,如上文所说越经传、直中、表里传等传变形式。仲景所认识的六经病的动态性,及制定的相应治疗法则,成为了指导后世医家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
  《伤寒论》一书是在阴阳学说影响下所撰著的,在《伤寒论》全书中处处可见阴阳学说的烙印。六经辨证方法继承了《内经》中对阴阳的重视,辨证时首辨阴阳。《伤寒论》第9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本条指出了阳证与阴证的辨证要点,凡是证见“发热”者,便属于阳证,而只是恶寒不发热者,便属于阴证。但是《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不仅是一种辨证方法,而是已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辨证论治体系,综合了邪正阴阳、表里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等内容,有机结合成体系。也就是说,除上文所述六经辨证本是一完备的辨证体系外,同时也蕴含了后世诸多辨证体系的辨证方法,可以说是辨证论证的鼻祖,也是后世辨证论治体系思想丰富发展的的源泉所在。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
  伤寒论中六经分为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太阳经是机体藩篱;少阳病处于半表半里;阳明病是太阳病或者少阳病的进一步发展,病邪入里侵袭阳明;太阴病则是疾病像更深一层次的发展,为脾胃虚寒证;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多变现为全身性的虚寒证;厥阴是三阴之尽,是上热下寒的寒热错杂证。由此可见,三阳病比较浅轻,多表现为表、热、实证;而三阴病相对较为深重,多表现为里、虚、寒证。
  前文说到伤寒论中辨证首辨阴阳,此为总纲,先判阴阳后,再判定其属于三阳经中的哪一经病,或是三阴经中的哪一经病。其次,《伤寒论》之六经,三阳三阴互为表里,太阳为少阴之表,少阴为太阳之里; 阳明为太阴之表,太阴为阳明之里;少阳为厥阴之表,厥阴为少阳之里。总体上看,三阳是三阴之表,故三阳病变应皆属于表证的范畴,而三阴病变则应皆属于里证的范畴。关于表里辨证的思想在《伤寒论》中的具体体现,最明显之处在于和解少阳治疗半表半里的小柴胡汤证,仲景在此处将表里辨证进行了系统的说明,并指出表里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仲景从不同病证在治法的方面也提到了表里之别,如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此句可以看出仲景对于表里证的辨别已经非常重视。仲景的《伤寒论》被视为外感病的治疗宝典,书中寒热证的出现最为频繁,书中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阳邪偏盛,邪正相争,病势亢奋,多见发热征象;三阴病,较三阳病而偏重,正气虚衰,阴邪偏盛,病史较弱而多见无热恶寒征象。具体辨寒热如第11条中“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衣被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仲景此条文中,前者为内真寒而外假热,后者为内真热而外假寒,这里便体现出仲景在辨证过程中,必须透过表象而辨清寒热本质的寒热辨证思想。
  虚实辨证可以用来辨别疾病中邪正盛衰,辨虚实是确定扶正与祛邪治疗原则的关键,如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此条文亦为仲景虚实辨证的思想的体现。
  由前可以看出《伤寒论》在完备的六经辨证体系之外,蕴藏了后世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的八纲辨证,虽为明确提及,但在整书中无处不在,为后世八纲辨证的明确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互相交溶,共同用于外感热病。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用于急性热病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是温病学用于急性热病的辨证方法。
  《伤寒论》中有部分关于卫气营血的内容,也有关于三焦的内容,而《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中也采用六经辨证的内容。伤寒与温病其在命名时,前者是从感邪的角度,而后者是从病症的角度进行命名,都是对热性病的认识。不管是六经辨证或是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其共性都是依据邪气和正气的不同反应来判断疾病所处的时段,应该统一起来,辨治急性热病。三焦辨证亦是在六经辨证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六经辨证的定三焦之位已初具规模。《伤寒论》已言及三焦之证,吴瑭则将温病的证候归纳于三焦之中,仲景的伤寒三焦定位为温病三焦定位,确立了三焦辨证的系统理论,发展成为治疗温病的三焦经辨证。
  综上,仲景的《伤寒论》为辨证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被称为“方书之主”的同时也是辨证体系发展的鼻祖,在辨证体系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匹敌的重要地位,后世诸多医家在此的前提下做出了进一步的发挥而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时至今日《伤寒论》仍有许多的内涵值得我们去剖析和挖掘。
[参考文献]
[1]武冰,郝万山.《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关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12月 第12期 第30卷
[2]柴瑞震.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研究  中医药通报经典研究
[3]杨成林,周语平,刘光炜. 《伤寒论》与八纲辨证论治思想  光明中医,2010年 6月第25卷第6期
[4]梁华龙,田瑞曼.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内涵与外延 河南中医学院学,2003年3月第2期
[5]张景明,陈震霖. 《全注全译伤寒论》 2010年4月第一版 

伤寒论背后的理论体系解析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70 次浏览 • 2016-02-04 16:05 • 来自相关话题

伤寒论背后的理论体系解析 缪正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4-5-16 《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本经》药证相对的经验,通过规范疾病部位、证状和病性,使得证治体系与病因脱钩,而得到大幅度简化。证状反映病性,病性连接 ...查看全部
伤寒论背后的理论体系解析

缪正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4-5-16

《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本经》药证相对的经验,通过规范疾病部位、证状和病性,使得证治体系与病因脱钩,而得到大幅度简化。证状反映病性,病性连接治法、治法连接主药。归纳出12种简单证,组成六种基本病,成为构建复杂病的基本单元。复杂病分成三种类型:基本证的组合;基本病的组合;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这种组合基本可以囊括各种实际的疾病种类。诊治体系与病因无关,因此,《伤寒论》可以扩大到一切疾病的证治范围。

       让高深而神秘的《伤寒论》走向大众 

       让西医了解中医没有障碍 

       让学者了解中国古代人体科学的巨大成就 

        摘 要:《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神农本草经》药证相对 的经验,通过规范疾病部位(三部)、证状和病性(虚实寒 热 ) ,使得证治体系与病因脱钩,而得到大幅度简化。 证状反映病性,病性连接治法、治法连接主药。归纳 出12种简单证,组成六种基本病(六经病),成为构建复 杂病的基本单元。复杂病分成三种类型:基本证的组 合;基本病的组合;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这种组 合基本可以囊括各种实际的疾病种类。同时,由于诊 治体系与病因无关,因此,体系本身就表明它是广义 伤寒论,无需论争。《伤寒论》因此可以扩大到一切 疾病的证治范围。

关键词:伤寒论,与病因脱钩,三部六病,简单证, 基本病,复杂病,疾病的分解与合成,广义伤寒论。

0.引 子

让我们先看一个《伤寒论》治病的例子[1]:

病证: 发热恶寒 类似证状:身热战寒,鼻煽喘急,脉浮数,头项强痛 治法:解表 开方(主药方):葛根甘草汤(葛根60g,甘草10g)

解释1:具有上述 特征证状,可以采用解表的方法,具 体就用葛根甘草汤治疗。 疑问1:这是出现在《伤寒论》中的病证,是否只适用 于伤寒前提下的这类病证的诊治呢?历史上很多医生都 持有这样的疑问。据此,《伤寒论》就是狭义伤寒。

疑问2:从历史上的医疗实践来看,只要具有这一病证 ,这种治法不论病因是否伤寒,同样有效。问题是如何 理解《伤寒论》的药方可以治非伤寒的病这种看似矛盾 的现象。这也是历史上《伤寒论》的狭义与广义之争的 由来。

0.引 子

《伤寒论》的本意是:(不管是什么病因引起的疾病, 只要)具有上述 特征证状,(就)可以采用解表的方法, 具体就用葛根甘草汤(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

即伤寒论既是狭义的,又是广义的。

这一方法就是《伤寒论》的方法。简单得让人不太相 信、不太放心。但是,经过历代的验证,它十分有效 ,因此,后人纷纷竭尽才智,对《伤寒论》进行多角 度猜测、解读。然而,很多还是背离了《伤寒论》的 本意,渐行渐远。

在后世医家们看来,治病总得找出病因,治疗才有针对 性,才符合正常的治病逻辑。知道病因还不够,还得弄 清楚疾病的机理,要弄清疾病的机理就离不人体的生理 机制作为参照。而病因、病机最权威的还是《内经》。 因此,引进《内经》病因、病机学说解读《伤寒论》就 成为二千年来的主流。结果,人们只看《伤寒论》还觉 得很简单,再一看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的解读,就坠 入云里雾里,对《伤寒论》觉得高大得只能顶礼膜拜、 深奥得唯有束之高阁了。

《伤寒论》真的需要这样复杂化,真的需要学遍名家解 读才能靠近吗?

张仲景为何自己不把它弄得复杂些,省得后世医家再将 其复杂化呢 ? ? 其实,只有一个解释,《伤寒论》就是要把治病变得很 简单,复杂化没有必要。张仲景早就知道治病方法不是 复杂的好,而是越简单越好。

张仲景早就看到早于他之前的《内经》对于病因、病机 的认识很深刻,但那套治病方法很复杂,不是我们今天 看到它复杂,张仲景早我们二千年就知道它的复杂了。

既然二千年来张仲景得了医圣的桂冠,那他就一定有他 非凡的简化复杂问题处理的能力。这就是他超越《内经 》研究医学的高级方法。

让我们来看看张仲景是如何超越内经,如何找到简单识 病、有效治病的妙法的。 目 录 人类认识复杂事物的一般方法 人类早期诊治疾病的经验法 内经疾病诊治的一般体系 伤寒论诊治总纲

伤寒论诊疗体系

5.1 疾病的基本属性

5.2 12种基本证

5.3 六类基本病的理法方药

5.4 基本证与基本药、复合证与复合方的关系

5.5 复杂病的分解与合成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7 基本病的组合举例

5.8 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9 引子中例子的治病原理

  1. 总结 

1.人类认识复杂事物的一般方法

生活中大家熟悉这样的现象,一栋房子是由砖块按照 一定的设计方案堆砌起来的。

其实,复杂的问题(或事物)也都是按照某种原理(规律 )由简单的问题(或事物)构成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就 是要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同时,找到简单问题到 复杂问题的合成路线。

医学面对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是一个复杂问题。如何 认识复杂疾病,如何解决复杂疾病的治疗方法,就是 医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复杂疾病中,抽象出基本疾病,在认识基本疾 病的基础上,解决基本疾病与复杂疾病的关系,进而 认识并解决复杂疾病。

2.人类早期诊治疾病的经验法 部位 证状 药方

这是人类早期实验医学的雏形;人类早期对于疾病的治 疗来自经验,经验最可贵处乃是其实效性;

证状是疾病的外观表现的特征,易于识别;

经验方可以跨越复杂的病因、病机这需要千年、万年才 能研究清楚的困难;经验方与证状之间的关系,可以通 过无数次的人体实验来积累;

证状(疾病当前态势)连接疾病的内在,即疾病的缘起— —病因——历史,及疾病的本质——病性;

经验既有实效,就必有至理存在;经验医学与科学医学 之间的鸿沟只在于能否解释产生证状的病因、病机、证 状与治疗证状的药或者药方之间的内部规律。科学医学 为经验医学插上理论的翅膀。

疾病一般就表现为一系列的症状或者证状,两者在中 医学中往往通用。但是,证状的学术性更多一些。因为 所有疾病的外在表现都可以叫做症状。但是证状是与某 种特定的疾病的特征相联系的症状,用于辨识是否属于 某种病。也就是说,证状是有选择性的症状。

疾病都有症状,每一种疾病都有对应的证状。简单的疾 病对应简单的证状,最简单的疾病只有一种证,就叫做 单证,《伤寒论》中的六经病还不是单证病,但也不是 复杂病,是一种复合证病的最基本类型。复杂的病是由 多种证、或者多种基本类型病或者基本类型病与证的复 合。

复杂病对应一堆杂乱的病症,这样不加区分是无法真正 认识疾病的。

经过人类长期的医药实践,是有可能从症中提炼出证的 概念,并以后者作为最简单病的类型,并据此总结单证 与单味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这可能就是《神农本草经 》(以下简称《本经》)及其它早期单方的来历。

从复杂的病症中,认识简单证作为简单病是医学实践的 一个重大的进步。

早期建立的单证与单药之间的关系,必然首先类推到复 合证与复合药的关系。

某些复合证具有相对稳定性,较易以整体形式出现,就 称之为基本病,比如《伤寒论》的六经病。

一方面从众多杂症中不断凝练出简单证——与简单病 对应;一方面不断地总结简单证与单味药之间的关系 ,前者导致医学理论的渐渐形成,后者成为药学的积 累。

有了简单证与单味药的对应。从杂症中识别出数个简 单证后,用各个简单证对应的多个单味药组合成复杂 病的用药是一种自然的推论。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是有 效的。因此,古人就不断完善这一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也确实表明,《本经》就是这么积累 起来的。从《伤寒论》的用药来考察也确实继承了《 本经》的药——证经验。

《本经》是最好的单证与单味药之间经验关系的总结 ,非常宝贵,但它毕竟停留在单方经验层面(由于以 药为纲,故,里面更多的是呈一药对应多证关系)。

如何处理复杂病的处方问题才是医学需要面对与解决 的迫切问题。

简单证——简单病,稍稍复杂一点的病——基本病,如 何把复杂病化解成基本病,用基本病的方法处理复杂 病?

《伤寒论》围绕这个问题,给了后人以很好的交代。

《本经》处理单证与单味药之间的关系十分简单,直 截了当,十分有效。里面没有复杂的关系,没有眩的 理论。治病简单、有效是最基本而重要的原则。这给 《伤寒论》应该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治病需要的一是识病,二是给出治疗的效方。仅此而 已。中间联系环节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好。

谁做到这样了?《内经》没有做到这样,金元以来的 时方没有做到,因为他们要辩清楚复杂的病因,复杂 的病机,复杂的药理才行。

但《伤寒论》做到了。所以伤寒论伟大!

《伤寒论》不需要病因!所以简化!

《伤寒论》只需要识证!所以不难!

《伤寒论》识证就是识病性!识病性就是识治法!识 治法就是得组方!

《伤寒论》方证相对!单证用单方,合证用合方!疗 效有保障!

  1. 内经疾病诊治的一般体系 病因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1.外感 2.内伤 3.内外 因联合 阴阳 (虚、实 、寒、热 ) (热则寒 之、寒则 温之、实 则泻之、 虚则补之 ) 对应各 部虚实 寒热主 药 内经的病性是综合了病因、部位(不同于伤寒论抽象的部位)、证状(不同于 伤寒论抽象的特征证状)得出的病性(与伤寒论病性相同)。

这基本是《内经》的诊治法,但是由于《内经》只有 很少几首药方,或者,总体上看, 《内经》是缺少治 疗的药方的。

《内经》虽然没有给出药方,但是, 《内经》有完整 的治法,因此即使没有药方,等于给出了药方。 ? 重要的是《内经》给出了从病因到治法的完整链条。

尤其是, 《内经》对于病因与证状之间的关系,对于 病因、病机、生理、病理的研究完整而深刻。因此。 内经影响了此后的医学,或者可以说,中医方药的治 疗体系有两个,一个是内经体系,重视病因的治疗法 ,一个是伤寒论的治疗法,与病因完全脱钩。金元以 来的时方无疑属于内经体系。

伤寒论采用了与内经完全不同的诊治体系。今天只有当 我们明确两类方法的不同,才能看到各自的特色。

两千年来,两类方法一直处在混淆的状态,说好听点, 叫做融合,说难听点叫做两不挨。如果对于两种方法 本 身不清楚,那不叫融合,叫混淆。

其实,从两种学术的年代先后来看,内经在前,伤寒论 在后,根据一般学术发展的 时间先后关系,在后的《伤 寒论》应该是对《内经》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倒退。

那么,《伤寒论》为何不采用《内经》的方法而要另外 创立一套呢?只能有一个解释,张仲景看到了《内经》 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那《内经》不足在哪里呢?

《内经》那种与病因相关的诊疗法,必须依靠证状去推 测,一来复杂,二来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可能这是 张仲景要做改进的原因。

4.伤寒论疾病诊治总纲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三部 虚实寒热 性质证状 阴阳虚实 寒热性质 热则寒之 寒则温之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温热寒凉 (相反) 甘草(协调) 六经病 隐含 《伤寒论》在《内经》基础上,对疾病的部位抽象为三部,对三部上的虚 实寒热性质的证状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因此,使得病性只与部位及其特 征证状(简称证状)相关,而与具体的病因脱钩。 建立病、证与药方之间的简单关系 是《伤寒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本经》简单而实用的药证对应方法,《内经》病 因、病机理论虽然深刻,而过于复杂、欠实用,但是关 于病性的虚实寒热,关于治法与病性的针锋相对的原则 ,应该都对张仲景创作《伤寒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我 们无法知道张仲景的真实想法,但是,从他的《伤寒论 》我们可以逆推他的思路。 如何把处理复杂病与组方的关系建立得像《本经》 一样的简单而实用,这应该是《伤寒论》的主要目标。 《伤寒论》也确实做到了。 《伤寒论》根据病性(阴阳、虚、实、寒、热),从 繁杂的病症中,抽象出证作为识病的最基本单位,建立 证与病性、病性与治法、治法与主药的直接对应关系, 然后,再用复杂病分解为简单证,简单证合成复杂病的 方法,构建《伤寒论》证治体系。

张仲景的重大改进体现在三个方面:

1)建立六经理论——综合疾病部位、证状、性质的疾 病分型理论。 归纳出典型证状与病性的关系。六经为三阴三阳,涵盖三部病位和各 部上的阴阳两种属性。实质是三部上的六种不同性质(阴阳性质)的疾病类;

2)治法、方药只与病性——疾病的部位与性质相关;

3)病性与病因无关,而舍弃病因。 因为六经特征证状确切而简单,病性虚实寒热与特征证 状完全对应,而病性又决定治法,因此这一诊治体系一 目了然,易学易用。 这使疾病诊治得到大幅简化,并得以标准化、规范化。 从而创立了独立于内经诊疗体系的全新的医学诊疗体系 。这一体系,着重于治病,不同于内经着重于识病。 这套体系,表面看与经验法的差异仅仅多了病性一环, 实际上,其部位、典型证状的定义已是全新的。

后世医家不明白《伤寒论》与《内经》的学术差异, 因而,又把《伤寒论》脱开的病因环节,从《内经》 中找出来,加到对《伤寒论》的解读中,这种解读方 法直至现在,一直被广泛采用,并且成为《伤寒论 》释读的主流方法,这就是严重混淆了《伤寒论》与 《内经》的学术差异,研究者与读者都深陷其中而不 自觉。现代只有胡希恕和刘绍武等少数几位研究者才 按照《伤寒论》的方法解读《伤寒论》。

把《内经》的病因学说加到《伤寒论》,一方面有违 《伤寒论》的本意,另一方面,在复杂化《伤寒论》 的同时,也把《伤寒论》研究引向歧路。

因此,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伤寒论》本身 非常简单,但是,经过名家解读后的《伤寒论》显得 复杂无比,原本实用性极强的《伤寒论》变得高深莫 测,不敢应用。 治病只需识病性,识病性只需要识证状

疾病的诊疗体系一般由:病因——证状(包含部位)——病 性——治法——药方组成。

但在伤寒论的治疗体系中是与病因脱钩的。

原因如下:

证状是疾病的外部表现(或者病人自觉),易于辨识;

经过张仲景提炼的三部上的典型证状是与三部上病性的 虚、实、寒、热是一一对应的,即典型证状已完全反映 病性,关系简单而确切,因此,识证状就知道病性。 ? 因为治法与病性相反,所以得病性就得治法。

病性只与典型证状直接相关;即一旦典型证状确定,病 性就确定了,病性确定,治法与用药就确定了。

从满足确定病性的需要来看,没有必要再牵涉病因。 证状自立,识证状无需病因

证状本身具有独立性、可见性和客观性,不因病因的可 知与否而改变。 ? 尽管病因决定证状,但是证状自立,识证状无需病因。

病因与病性无直接关系,病因不直接影响病性。

病因通过证状联系病性,但病因是隐藏的,不易识别, 主要靠推理,而且,依靠证状推病因再来推断病性,是 舍近求远,是多此一举。

病因存在不确定性——病因与证状是多值性关系,即不 同病因可以产生不同证状也可能产生同一种证状;亦即 从证状反求病因还存在不确定性;

病因对于了解疾病如何形成有益,但是从据病性用药的 治疗法来说,属于多余。没有必要牵涉复杂、还不确定 的病因来诊疗。

病因证治法存在的推测性、多值性、隐藏性、不易识别 性、多余性,这就是伤寒论中为何基本不见病因,或者 说不采用病因法的缘故。 治病无需病因,体系自成广义伤寒论 ? 历史上对于《伤寒论》究竟为狭义伤寒还是广义伤寒 (包括了一切杂病)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结果,主要原 因还是没有弄清《伤寒论》的理论体系。

证有证因,病有病因,这是毫无疑义的,最笼统的病 因分类可以是内因与外因了,对应疾病的分类为外感 与杂病。《伤寒论》既然与病因脱钩,因此,以病因 分类疾病的方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与必要。因此 ,也就无所谓针对伤寒还是杂病,是狭义伤寒还是广 义伤寒。如果,还是非得说,那它就是治一切病的方 法,或者说它适用于广义伤寒。

  1. 伤寒论诊治体系 总目标: 解决病与方之间的关系 ——这历来是医学的核心和难题 历经数百、千年人体试验的经验方具有最可靠的疗效。 《伤寒论》的目地就是建立一套病药相对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诊疗体系,首先对疾病的部位、证状、病性 进行高度凝练与抽象。病定位于三部,根据各部病性的 虚、实、寒、热规范典型证状。病性向前连接三部典型 证状,向后直接沟通治则。病性为核心,但病性又极其 简单。《伤寒论》的用药取自历代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这套体系建立后,无论认识疾病的部位 、典型证状、疾 病的性质还是立法、开方都变得十分简单。 通过这套系统,张仲景打通了从识病到用药的全过程通 道。牢牢掌控了病证与经验方之间确切的关系,确保诊 治疾病的准确性和最佳疗效。

总思路:分解与合成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普遍方法

从复杂问题中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简单问题,从典型 中找出规律,进而由解决简单问题而发展到解决复杂问 题。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把复杂问题化解成多个简单问题,简单问题可以合成为 复杂问题。

与之对应,科学研究就是要从简单问题对应的基本模型 来发展出构建解决复杂问题的模型。

比如,微积分处理复杂自然科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就是 从复杂的整体中划分出微元,然后对微元建立方程,再 采用积分方法回归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就充分体现了 解决复杂问题的分解(微分)与合成(积分)的原理。

《伤寒论》的成就同样体现了这种科学的处理方法。

总思路:采用分解与合成构建中医学体系 所有的疾病,不管是外感、内伤,还是外感内伤联合致 病的疾病,按照《伤寒论》,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及其在 相应部位上表现出证状的虚实寒热特性归类出阴阳属性 ,而都可以纳入六经——六类疾病谱内。 六类疾病谱具有相对稳定性; (以下内容详参刘绍武《三部六病》学说) 六类疾病谱进一步可以分成12种典型证。

12种典型证是最基本证,是疾病类型的最小单位。相当 于微积分中组成整体的微元,相当于建筑中的砖块; 有了六经病与12种典型证的科学识病的方法,就可以通 过分解与合成的方法来处理一般性的疾病。 复杂的疾病表现为各种基本证的聚合。 复杂的疾病因此可以按照三种方法处理:不同经病与经 病的组合,不同经病与证的组合,不同证与证的组合。 对应地,单证用单方,合病用合方。

5.1 疾病的基本属性 疾病的基本属性包括疾病发生的部位,疾 病在特定部位上反映的证状,以及疾病的本质 ——病性三个方面。

5.1.1 疾病的部位——三部

疾病必有其表现证状的部位, 《伤寒论》对于疾病 部位按照三大部分划分,即表部、里部与半表半里。

表部指身体的体表(包括头部、四肢);

里部是指身体的内表面,如呼吸与消化系统;

半表半里指除了表和里以外的体内部分,或者指五藏 。

5.1.2 疾病的性质——阴阳与虚实寒热

疾病的性质具体是虚实寒热四种,抽象为阴阳两类。 其中虚寒为阴类,实热为阳类。

虚实寒热与特定证状相联系。

5.1.3 疾病的基本证状

疾病的基本证状系于特定的部位。 三部各有虚实寒热的基本证,共12证。 表部:虚证、寒证、热证、实证 里部:虚证、寒证、热证、实证 半表半里部:虚证、寒证、热证、实证

5.2 12种基本证

(1) *表部四证

  1. 虚证:手足冷、脉细

  1. 寒证: 恶寒、肢节痹痛

  1. 热证:发热恶寒

  1. 实证:无汗而喘

*里部四证

5.虚证:腹满

  1. 寒证:时腹自痛

  1. 热证:日甫潮热

  1. 实证:胃家实

*半表半里部四证

  1. 虚证:心动悸

  1. 寒证:背恶寒

  1. 热证:胸中烦热

  1. 实证:胸中烦满

5.2 12种基本证

(2)—对应的主药 *表部四证+主药

1.虚证:手足冷、脉细—当归、甘草

2.寒证: 恶寒、肢节痹痛—桂枝、甘草

3.热证:发热恶寒—葛根、甘草 实

4.证:无汗而喘—麻黄、甘草

*里部四证+主药

  1. 虚证:腹满—苍术、甘草

  1. 寒证:时腹自痛—干姜、甘草

  1. 热证:日甫潮热—大黄、甘草

  1. 实证:胃家实——芒硝、甘草

*半表半里部四证+主药

  1. 虚证:心动悸—人参、甘草

  1. 寒证:背恶寒—附子

  1. 热证:胸中烦热—黄芩、甘草

  1. 实证:胸中烦满—柴胡、甘草

1)表虚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手足冷、 脉细 虚、 补 当归(补) 甘草(协调) 表虚证 隐含

2)表寒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恶寒、肢 节痹痛 寒、 温 桂枝(补) 甘草(协调) 表寒证 隐含

3)表热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发热恶寒 热、 解热 葛根(去热) 甘草(协调) 表热证 隐含

4)表实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无汗而喘 实 去实 麻黄(去实) 甘草(协调) 表实证 隐含

5)里虚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腹满 虚、 补 苍术(补) 甘草(协调) 里虚证 隐含

6)里寒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时腹自痛 寒、 温 干姜( 温) 甘草(协调) 里寒证 隐含

7)里热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日甫潮热 热、 去热 大黄(去热) 甘草(协调) 里热证 隐含

8)里实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胃家实 实、 去实 芒硝(泻) 甘草(协调) 里实证 隐含

9)半表半里虚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心动悸 虚、 补 人参(补) 甘草(协调) 半表半里虚证 隐含

10)半表半里寒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背恶寒 寒、 热 附子(热) 半表半里寒证 隐含

11)半表半里热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胸中烦热 热、 去热 黄芩(去热) 甘草(协调) 半表半里热证 隐含

12)半表半里实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胸中烦满 实、 去实 柴胡(去实) 甘草(协调) 半表半里实证 隐含

5.3 六类基本病(六经病)的理法方药

六经采用三阴三阳表示。是对12种基本证的基 本组合。

太阳病——表部的实、热性质的病;

少阳病——半表半里部的实、热性质的病;

阳明病——里部的实、热性质的病;

太阴病——里部的虚、寒性质的病;

少阴病——半表半里部的虚、寒性质的病;

厥阴病——表部的虚、寒性质的病;

1)太阳病之理、法、方、药 太阳病是表部,实、热性质的基本疾病。具有恶寒、肢节痹痛和无汗 而喘的证状。其中,恶寒、肢节痹痛的证状具有表热的性质,无汗而喘的 证状具有表实的性质。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发热恶寒 无汗而喘 热、 实 解热, 去实 葛根(去热) 麻黄(去实) 甘草(协调) 太阳病 隐含 太阳病是表热与表实证的组合

2) 阳明病之理、法、方、药 阳明病是里部,实、热性质的基本疾病。具有胃家实和日甫潮热的证状 。其中,胃家实证状具有里实的性质,日甫潮热的证状具有里热的性质。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里部 日甫潮热 胃家实 热、 实 去实, 解热 大黄(去热) 芒硝(去实) 甘草(协调) 阳明病 隐含 阳明病是里热与里实证的组合

3) 少阳病之理、法、方、药 少阳病是半表半里部,实、热性质的基本疾病。具有胸中烦热、胸中烦满 的证状。其中,胸中烦满证状和胸中烦热的证状分别具有半表半里实与半表 半里热的性质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半表 半里部 胸中烦满 胸中烦热 热、 实 去实, 解热 黄芩(去热) 柴胡(去实) 甘草(协调) 少阳病 隐含 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热与半表半里实证的组合

4)太阴病之理、法、方、药 太阴病是里部,虚、寒性质的基本疾病。具有时腹自痛和腹满的证状。 其中,时腹自痛证状具有里寒的性质,腹满的证状具有里虚的性质。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里部 时腹自痛 腹满 寒、 虚 温, 补 干姜(温) 苍术(补) 甘草(协调) 太阴病 隐含 太阴病是里寒与里虚证的组合

5) 少阴病之理、法、方、药 少阴病是半表半里部,虚、寒性质的基本疾病。具有心动悸和背恶寒的 证状。其中,心动悸的证状具有半表半里虚的性质,背恶寒的证状具有半表 半里寒的性质。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半表 半里部 背恶寒 心动悸 寒、 虚 温, 补 附子(温) 人参(补) 甘草(协调) 少阴病 隐含 少阴病是半表半里寒与半表半里虚证的组合

6)厥阴病之理、法、方、药 厥阴病是表部,虚、寒性质的基本疾病。具有恶寒、肢节痹痛,手足冷、 脉细的证状。其中,恶寒、肢节痹痛证状具有表寒的性质,手足冷、脉细的 证状具有表虚的性质。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恶寒、肢节 痹痛,手足 冷、脉细 寒、 虚 温, 补 桂枝(温) 当归(补) 甘草(协调) 厥阴病 隐含 厥阴病是表寒与表虚证的组合

5.4 基本证与基本药、复合证与复合方的关系[1]

伤寒论从纷繁复杂的疾病中提炼出基本证(12种, 据刘绍武三部六病论)组成基本病(六种),从基本 病合成复杂病。

基本证对应基本病性,基本病性对应基本药物;

基本病对应基本方;

复合病分解成基本病,就可以用基本方组合成治 疗复合病的复合方。

由此诊治学术体系变得十分简单而清晰。

5.5 复杂病的分解与合成[1] 复杂病指多种疾病及证的组合。其中包括12单证组成 的六个基本病(六经病),基本病与基本病的组合,多个基 本病的组合,基本病与单证的组合,基本病与多证的组合 ,两种基本病与单证的组合。由于六经病只是两种基本证 的固定组合,因此,实际上任何复杂病都是各种基本证的 组合而已。经过数学统计,12单证的各种总组合数为4088 个(见表一)。

《三部六病医学讲稿》中刘绍武给出了: 60种基本证的复合(仅考虑两部证组合); 20种基本病的复合; 60种基本病与基本证的复合。 这样加上12种单证,6种基本病,总和已有158种病。

5.5 复杂病的分解与合成[1] 表一的4088个组合证中含有许多的六经病、六经病的 组合、六经病与单证或多证的组合,尚来不及统计。学会 了组合的方法,不需记住组合的结果,就可以应对这4088 种病了。

由此可见,《伤寒论》对疾病关系的认识是既简单又 合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这4088种病还没有考虑病因的差异。如果再按照(相同 证或相同病性的)不同病因来计算病种,则可以衍变出的 疾病达到数万种(即使按照最粗放的同一种证状的病可能 有三种不同的病因,即外因、内因和内外因联合致病,则 这种最粗的分类也可以组合出12264种病了)。这就看到了 《伤寒论》这种与病因脱钩的诊疗体系的简单性、规范性 的优点了 。

表一、证状的组合数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这里仅给出单个基本病与单个基本证之间的组合共60种,其 它还有单个基本病与两个基本证,两个基本病与单个基本证等。

5.6.1 基本证的组合(表热证+ )

  1. 表热证+表虚证

  1. 表热证+表寒证

  1. 表热证+半表半里虚证

  1. 表热证+半表半里实证

  1. 表热证+半表半里寒证

  1. 表热证+半表半里热证

  1. 表热证+里虚证

  1. 表热证+里实证

  1. 表热证+里寒证

  1. 表热证+里热证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6.2 基本证的组合(表实证+ )

  1. 表实证+表虚证

  1. 表实证+表寒证

  1. 表实证+半表半里虚证

  1. 表实证+半表半里实证

  1. 表实证+半表半里寒证

  1. 表实证+半表半里热证

  1. 表实证+里虚证

  1. 表实证+里实证

  1. 表实证+里寒证

  1. 太阳病+里热证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6.3 基本证的组合(表虚证+ )

  1. 表虚证+半表半里虚证

  1. 表虚证+半表半里实证

  1. 表虚证+半表半里寒证

  1. 表虚证+半表半里热证

  1. 表虚证+里虚证

  1. 表虚证+里实证

  1. 表虚证+里寒证

  1. 表虚证+里热证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6.4 基本证的组合(表寒证+ )

  1. 表寒证+半表半里虚证

  1. 表寒证+半表半里实证

  1. 表寒证+半表半里寒证

  1. 表寒证+半表半里热证

  1. 表寒证+里虚证

  1. 表寒证+里实证

  1. 表寒证+里寒证

  1. 表寒证+里热证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6.5 基本证的组合(半表半里热证+ )

  1. 半表半里热证+半表半里虚证

  1. 半表半里热证+半表半里寒证

  1. 半表半里热证+里虚证

  1. 半表半里热证+里实证

  1. 半表半里热证+里寒证

  1. 半表半里热证+里热证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6.6 基本证的组合(半表半里实证+ )

  1. 半表半里实证+半表半里虚证

  1. 半表半里实证+半表半里寒证

  1. 半表半里实证+里虚证

  1. 半表半里实证+里实证

  1. 半表半里实证+里寒证

  1. 半表半里实证+里热证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6.7 基本证的组合(半表半里虚证+ )

  1. 半表半里虚证+里虚证:

  1. 半表半里虚证+里实证

  1. 半表半里虚证+里寒证:

  1. 半表半里虚证+里热证:

5.6.8 基本证的组合(半表半里寒证+ )

  1. 半表半里寒证+里虚证:

  1. 半表半里寒证+里实证

  1. 半表半里寒证+里寒证:

  1. 半表半里寒证+里热证:

5.6 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6.9 基本证的组合(里热证+ )

  1. 里热证+里虚证:

  1. 里热证+里寒证:

  1. 里实证+里寒证:

  1. 里实证+里虚证 二证相合举例 表实+半表半里热合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 性 实 治法 药方 麻黄(去实) 甘草(协调) 表实证 表部 无汗而喘 去实 + 半表半 里热证 半表 半里部 胸中烦热 热 解热 黄芩(去热) 甘草(协调) 即具有发热恶寒、胸中烦热证状的疾病为表热证、半表半里热证的合证,处方药 为:麻黄、黄芩、甘草。————原来经方医生的药方是这么出来的! 三证相合举例 表热+半表半里热+里实合证之理、法、方、药 部位 证状 病 性 热 治法 药方 葛根(去实) 甘草(协调) 表热证 表部 发热恶寒 去热 + 半表半 里热证 半表 半里部 胸中烦热 热 解热 黄芩(去热) 甘草(协调) + 里实证 里部 胃家实 实 去实 芒硝(去实) 甘草(协调) 即具有发热恶寒、胸中烦热、胃家实证状的疾病为表热证、半表半里热证、里实 证的合证,处方药为:葛根、黄芩、芒硝、甘草。————原来经方医生的药方 是这么出来的!

5.7 基本病的组合举例

5.1.1 基本病的组合 

  1. 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

  1. 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

  1. 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 

  1. 太阳病+少阴病+太阴病 

5.厥阴病+少阳病+阳明病 

    6. 厥阴病+少阳病+太阴病 

  1. 厥阴病+少阴病+阳明病 

  1.  厥阴病+少阴病+太阴病

  1. 太阳病+少阳病:

  1. 太阳病+阳明病:

  1. 太阳病+少阴病

  1. 太阳病+太阴病:

  1. 厥阴病+少阳病:

  1. 厥阴病+阳明病:

  1. 厥阴病+少阴病:

  1. 厥阴病+太阴病

  1. 少阳病+阳明病:

  1. 少阳病+太阴病:

  1. 少阴病+阳明病:

  1. 少阴病+太阴病:

(1)太阳+少阳+阳明合病之理、法、方、药举例 部位 证状 病 性 热 实 治法 药方 麻黄(去实) 葛根(去热) 甘草(协调) 黄芩(去热) 柴胡(去实) 甘草(协调) 大黄(去热) 芒硝(去实) 甘草(协调) 太阳病 表部 发热恶寒 无汗而喘 去实, 解热 + 少阳病 半表 半里部 胸中烦满 胸中烦热 热 实 去实, 解热 + 阳明病 里部 日甫潮热 胃家实 热 实 去实, 解热 即具有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胸中烦满、胸中烦热、日甫潮热、胃家实证状的疾 病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处方药为:麻黄、葛根、黄芩、柴胡、大黄、芒硝 、甘草。————原来经方医生的药方是这么出来的!

(2)太阳+少阴+厥阴合病之理、法、方、药举例 部位 证状 病 性 热 实 治法 药方 麻黄(去实) 葛根(去热) 甘草(协调) 附子(温) 人参(补) 甘草(协调) 桂枝(温) 当归(补) 甘草(协调) 太阳病 表部 发热恶寒 无汗而喘 去实 ,解热 + 少阴病 半表 半里部 背恶寒 心动悸 寒 虚 温, 补 + 厥阴病 里部 恶寒、肢节 痹痛,手足 冷、脉细 寒 虚 温, 补 即具有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背恶寒、 心动悸、恶寒、肢节痹痛,手足冷、脉 细证状的疾病为太阳、少阴、阳明合病,处方药为:麻黄、葛根、附子、人参、 桂枝、当归、甘草。

5.8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这里仅给出基本病与单个基本证的组合60种

5.8.1 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太阳病+ )

  1. 太阳病+表虚证

  1. 太阳病+表寒证

  1. 太阳病+半表半里虚证

  1. 太阳病+半表半里实证

  1. 太阳病+半表半里寒证

  1. 太阳病+半表半里热证

  1. 太阳病+里虚证

  1. 太阳病+里实证

  1. 太阳病+里寒证

  1. 太阳病+里热证

5.8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8.2 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厥阴病+ )

  1. 厥阴病+表热证

  1. 厥阴病+表实证

  1. 厥阴病+半表半里虚证

  1. 厥阴病+半表半里实证

  1. 厥阴病+半表半里寒证

  1. 厥阴病+半表半里热证

  1. 厥阴病+里虚证

  1. 厥阴病+里实证

  1. 厥阴病+里寒证

  1. 厥阴病+里热证

5.8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8.3 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少阳病+ )

  1. 少阳病+表虚证

  1. 少阳病+表寒证

  1. 少阳病+表热证

  1. 少阳病+表实证

  1. 少阳病+半表半里虚证

  1. 少阳病+半表半里寒证

  1. 少阳病+里虚证

  1. 少阳病+里实证

  1. 少阳病+里寒证

  1. 少阳病+里热证

5.8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8.4 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少阴病+ )

  1. 少阴病+表虚证

  1. 少阴病+表寒证

  1. 少阴病+表热证

  1. 少阴病+表实证

  1. 少阴病+半表半里实证

  1. 少阴病+半表半里热证

  1. 少阴病+里虚证

  1. 少阴病+里实证

  1. 少阴病+里寒证

  1. 少阴病+里热证

5.8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8.5 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阳明病+ )

  1. 阳明病+表虚证

  1. 阳明病+表寒证

  1. 阳明病+表热证

  1. 阳明病+表实证

  1. 阳明病+半表半里实证

  1. 阳明病+半表半里热证

  1. 阳明病+半表半里虚证

  1. 阳明病+半表半里寒证

  1. 阳明病+里虚证

  1. 阳明病+里寒证

5.8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举例

5.8.6 基本病与基本证的组合(太阴病+ )

  1. 太阴病+表虚证

  1. 太阴病+表寒证

  1. 太阴病+表热证

  1. 太阴病+表实证

  1. 太阴病+半表半里实证

  1. 太阴病+半表半里热证

  1. 太阴病+半表半里虚证

  1. 太阴病+半表半里寒证

  1. 太阴病+里实证

  1. 太阴病+里热证

5.9 引子中例子的治病原理

病证: 发热恶寒 类似证状:身热战寒,鼻煽喘急,脉浮数,头项强痛 治法:解表 开方(主药方):葛根甘草汤(葛根60g,甘草10g)

解释:(不管是什么病因引起的疾病,只要)具有上述 特征证状,(就)可以采用解表的方法,具体就用葛根 甘草汤(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

解释:伤寒论根据发病的部位与证状,首先确定疾病 的性质,据病性确定治法,进而开出处方,伤寒论治 病就这么简单。

表部—发热恶寒—(表热)—(解表热)—葛根甘草汤。

图解如下: 表热证证治 表热证是表部的 热性证。具有发热恶寒的证状。 部位 证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表部 发热恶寒 热、 解热 葛根(去热) 甘草(协调) 表热证 隐含 表热证证治 

6.总结

  1. 《伤寒论》是祖国医药学中的璀璨明珠,历经两千年 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历史上对于《伤寒论》理论体系的研究从未间断,但 是将其复杂化的多,能将其解剖开的少,以至于一代 一代的学者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仍不能窥其堂奥。

  1. 笔者20多年前开始接触《伤寒论》,时断时续,一直 不得要领,后有幸读到刘绍武《三部六病论》,感到 其解读开来的《伤寒论》,比较符合现代科学思维方 法,因此,容易理解了。也感到这是最接近《伤寒论 》本意的解读了。但是《伤寒论》中为何不见病因 《伤寒论》不用病因是真实的吗《伤寒论》不用病 因就与《内经》与金元后的时方就完全不同道了,那 这有什么优点吗

  1. 《伤寒论》与《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继承性与 区别何在

  1. 本文 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结合《三部六病》学 识对《伤寒论》背后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解析。

  1. 伤寒论继承了《内经》对于疾病病性的理论和《本经 》药证相对的经验,通过规范疾病部位(三部)、证状 和病性(虚实寒热),使得证治体系与病因脱钩,形成 证状反映病性,病性连接治法、治法连接主药的十分 简单的证治体系。

  1. 归纳出12种简单证,组成六种基本病(六经病),以此 可以构建出4088种疾病。

  1. 由于诊治体系与病因无关,因此,《伤寒论》是通治 伤寒与杂病的统一体系,亦即通用于广义伤寒。

参考文献: 1. 苏庆民,李浩. 三部六病医学讲稿. 科技文献出版 社( 2009.5) 2. 汤本求真. 皇汉医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 (2007.10) 3. 冯世纶.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 4. 冯世纶.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7) 5. 刘渡舟. 伤寒论讲稿.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6. 缪正清.伤寒论选择六经分类而采用病因分类的原因. 百度文库2014-3-21.

刘渡舟总结的伤寒论方歌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690 次浏览 • 2016-02-04 15:45 • 来自相关话题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用麻黄 ...查看全部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特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此方本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康乐。
  八、麻黄升麻汤: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忖。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
  一、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成效好。
  二、抵当汤:抵当汤顶事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少腹硬满小方便,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
  一、栀子豉汤:栀子豉汤治虚烦,懊憹倒置不得眠。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酒疸心热且懊憹,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忖。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一、大陷胸丸: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
  二、大陷胸汤:大陷胸汤遂硝黄,心下硬痛脉紧强。热气内陷水热结,小有潮热要参详。
  三、十枣汤:十枣汤治胁下水,心下痞硬胁痛锐。甘遂芫戟研细末,枣汤煮浓服钱匕。
  四、小陷胸汤:小陷胸汤大瓜蒌,半夏黄连三药投。痰热胶结心下痛,利痰清热服之廖。
  五、白散:白散三物巴桔贝,寒实结胸此方贵。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伤胃。
  六、瓜蒂散: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融合方。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不和痞为殃。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慌脉结证无疑。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苓桂术甘汤类方歌(六首)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头眩心慌阴邪重,咳嗽短气成效彰。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占用则确。或许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四、五苓散: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五、猪苓汤: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六、文蛤散:水潠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黄芩黄连汤类方歌(四首)
  一、黄芩汤: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切脉弦细。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原方加夏姜,呕吐下利胃肠伤。太少合病邪热淫,苦降辛开治少阳。
  三、黄连汤: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胃中有痛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四、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治少阴,焦躁不寐脉数频。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白虎汤类方歌(三首)
  一、白虎汤:白虎烦渴用石膏,大热汗出脉浩浩。知粳甘草四药足,清气生津润枯焦。
  二、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参气阴伤,烦渴脉大饮水浆。汗出过多脉成芤,背微恶寒舌焦黄。
  三、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气阴伤,病后虚羸呕逆方。不欲茶饭参草麦,粳叶石膏半夏匡。 

  承气汤类方歌(六首)
  一、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药偿,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二、小承气汤: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三、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厚朴枳实四药强。潮热蒸蒸濈濈汗,腹满硬痛峻攻良。
  四、麻子仁丸:麻子仁丸结果好,大便秘结津液少。枳朴大黄泻胃强,麻杏芍药滋脾约。
  五、蜜煎导方:(方歌见下)
  六、猪胆汁灌方:蜜煎熟后样如饴,稍冷搓挺四寸余。温纳肛门润肠燥,古法导便叹诧异。津亏有热便不出,猪胆一枚方适宜。胆汁调醋灌肠内,虚家便秘奏效奇。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
  一、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口苦咽干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二、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三、柴胡加芒硝汤: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日晡潮热胸胁满,协调胃胆利少阳。
  四、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双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心下支结关节痛,前期肝硬亦能和。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加龙牡桂丹铅,大黄茯苓记要谙。扣除甘草铅要裹,胸满烦惊小便难。
  七、四逆散: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郁气结肢不暖。脉沉而弦胸胁痛,随证治疗须加减。
 
  芍药当归汤类方歌(四首)
  一、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两药投,筋挛拘急足趾抽。苦甘化阴利血统,滋阴柔肝效立瘳。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俱伤。恶寒不热应温补,芍甘和阴附助阳。
  三、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治厥寒,脉细欲绝病杰出。归芍桂甘枣通细,补血散寒治在肝。
  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加萸姜,清酒烹来效始彰。内有久寒厥阴是,药分五次缓服康。 
 
  干姜汤类方歌(三首)
  一、干姜附子汤:干姜附子治少阴,阳虚烦躁夜则宁。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微沉。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芩连与人参,辛开苦降法超群。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珍。
  三、理中丸(汤):理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炙草四药亲。脾阳虚衰寒湿甚,腹满吐利脉迟沉。
 
  赤石脂汤类方(二首)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禹粮两药珍,大便滑脱利不禁。理中不应宜此法,涩以固脱是指针。
  二、桃花汤: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四逆汤类方(九首)
  一、四逆汤: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少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躁欲寐方。
  二、四逆加人参汤:四逆加参治何为,下利多时阴亦摧。四逆扶阳参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三、茯苓四逆汤: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四、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草附姜,加重剂量另名方。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治亡阳,再加胆汁救阴伤。吐已下断烦呕甚,津液枯竭用此汤。
  六、真武汤:真武名汤镇水寒,扶阳法中有心传。附术苓芍生姜共,内惕心悸小便难。
  七、白通汤: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九、附子汤: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杂方类方歌(十一首)
  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二、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脏腑辨证歌诀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948 次浏览 • 2016-02-04 15:27 • 来自相关话题

脏腑辨证歌诀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 ...查看全部
脏腑辨证歌诀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
(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
(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
(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
(脉弦滑略数)
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舌苔白滑脉迟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1《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虚脱》
心气心阳阳虚脱,心悸心慌自汗多,胸闷气短动尤甚,倦怠乏力共性和;面白舌淡脉虚弱,此是气虚养心瘥;
晄白憋闷形肢冷,阳虚保元起沉疴;大汗肢厥脉微绝,参附龙牡救阳脱。
2《心血虚证、心阴虚证》
心血心阴亏虚证,心悸失眠与多梦,萎黄眩晕多健忘,此是血虚无热征,唇舌淡白脉细弱,四物龙牡朱砂等;
心阴虚证见心烦,颧赤潮热口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补心朱砂安神丸。
3 心气阴两虚证,炙甘草汤生脉散;
心气血两虚证,补气养血八珍汤;
心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补阴阳。
4《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口舌疮,心烦失眠肤生疡,苔黄脉数舌红绛,小便赤涩移小肠,热移小肠导赤散,清心泻火泻心汤。
5《痰火扰心证》
痰火扰心神志狂,轻者失眠笑无常,胡言乱语面目红,打人毁物力倍常,舌红黄腻脉滑数,礞石铁落温胆汤。
6《痰迷心窍证》
痰迷心窍证属阴,情志不遂痰蒙心,神识痴呆情抑郁,胸闷痰多喉中鸣,脉滑舌淡苔白腻,开窍导痰定痫丸。
7《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胸憋闷,痛引肩背左臂甚,心悸时痛如针刺,舌质紫暗与面唇,细涩结代苔多腻,薤白血府逐瘀寻。
8《小肠气滞证》
小肠气滞腹痛急,痛引腰背腹胀气,矢气则舒疝牵阴,肠鸣止痛理气机,薄白沉弦或沉紧,天台乌药功效奇。

1《脾气虚证》
纳少乏力脾气虚,气短懒言困四肢,面黄苍白舌质淡,脉弱参苓术草宜;食后腹胀便溏泻,脾不运化加半橘;
久泻久痢脱垂症,气虚下陷补中宜;出血诸疾脾失统,引血归脾功效奇。
2《脾阳虚证 脾胃虚寒证》
脾阳虚证阳气衰,胀满冷痛并纳呆,喜温喜按四肢冷。便溏水肿或白带,泄泻理中温阳法,水肿实脾利水来。
(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迟无力)
3《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色晦暗,纳呆呕恶口中粘,脘腹痞闷大便溏,头身沉重体困倦,淡胖白腻脉濡缓,胃苓藿香平胃散。
4《湿热蕴脾证 脾胃湿热证》
面目发黄色如橘,脘腹胀满不思食,恶心呕吐厌油腻,口苦发热尿黄赤,大便不调脉濡数,茵陈甘露清利湿。
(皮肤发痒,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口苦口粘)
5《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脘灼痛,嘈杂似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形体瘦,口燥咽干大便实,舌绛少津脉细数,滋阴益胃诸症辞。
6《胃阳虚证 胃虚寒证》
胃脘隐痛呕清水,喜温喜按面白苍,神疲乏力手足冷,脉弱无力舌淡光,温中补气补虚法,方用黄芪建中汤。
(得食痛减,舌淡苔白,食少脘痞,口不渴)
7《胃阴阳两虚证》
阴阳两虚口咽干,手足心热凉指端,胃脘灼热隐痛缓,神疲乏力身畏寒,舌红少苔脉细弱,黄芪建中益胃联。
(胃脘隐痛,时作时止,纳少嗳气,自汗盗汗)(或四君子汤合益胃汤.或理中汤合沙参麦冬汤)
8《胃热亢盛证 胃实热证 胃火》
胃火实热见吞酸,喜冷嘈杂食不完,齿衄牙龈肿溃烂,口臭溲赤大便干,舌红黄燥脉滑数,清胃凉膈玉女煎。
(拒按)
9《寒邪犯胃证 胃实寒证 胃寒》
胃寒冷痛在胃脘,遇寒加重得温减,痛势急剧形肢寒,痞胀呕恶吐后缓,苔白沉紧或脉弦,温胃散寒良附丸。
10《胃腑血瘀证》
胃腑血瘀脘刺痛,不移拒按夜里重,吐血色暗柏油便,面色黧黑唇色暗,舌质紫暗脉细涩,丹参膈下失笑散。
(加:九香虫三七红花乳没生大黄刺猬皮)
11《肝气犯胃 肝气不和》
肝气犯胃脘胀满,疼痛连胁嗳吞酸,嘈杂呃逆欲呕吐,舌苔薄黄脉象弦,情志郁闷烦易怒,左金沉香降气散。
12《食滞胃脘 伤食证》
食滞胃脘脘胀痛,嗳腐吞酸厌食重,呕吐便臭如败卵,脘腹胀满疼拒按,舌苔厚腻脉弦滑,保和枳实导滞丸。

1《肺气虚证》
咳喘无力肺气虚,体倦气短不足息,面白自汗易感冒,懒言气怯声音低,舌淡苔白脉无力,补肺汤可补肺气。
2《肺阴虚证》
肺阴虚证咳痰少,潮热咳血咽干燥,颧红盗汗五心烦,形体消瘦午后潮,舌红少津脉细数,固金扶羸治虚劳。
3《痰浊阻肺证》
痰浊阻肺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咳,气机升降痰浊阻,胸闷气短难平卧,痰鸣脉滑苔白腻,痰浊二陈三子瘥。
4《风寒束肺证》
风寒束肺止嗽散,咳嗽发热微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鼻塞流涕白稀痰。
5《寒邪客肺证》
寒邪客肺咳嗽喘,痰稀色白形肢寒,咳喘突发伴寒象,病程长而风寒短,舌淡苔白脉迟缓,苓甘五味化寒痰。
6《水寒射肺证 饮停于肺》
咳嗽喘息痰沫多,渴不多饮难平卧,小便不利或不渴,触寒身疼恶寒做,舌苔白滑脉弦紧,温肺化饮青龙瘥。
7《风热犯肺证》
风热犯肺痰黄稠,咳嗽口渴痛咽喉,微恶风寒身发热,目赤鼻塞浊涕流,尖红苔黄脉浮数,轻重桑菊银翘求。
8《热邪壅肺》
咳嗽痰黄肺热壅,气喘息粗鼻扇动,咳吐脓血溲便结,壮热烦渴或胸痛,舌红黄腻脉滑数,清泻痰热平喘法,
桑白皮汤清肺热,肺痈苇茎桔梗合。(清肺热用麻杏石甘汤也可)
9《燥邪犯肺》
燥邪犯肺燥证俱,燥少粘连咳不易,干咳无痰鼻咽干,胸痛咳血身热寒,脉数舌苔白或黄,润肺清燥救肺汤。
10《大肠液亏证》
大肠液亏便燥结,阴亏热病伤津液,咽干口臭兼头晕,状如羊粪难以解,舌红少津脉细涩,麻仁润肠病可截。
(麻子仁丸 润肠丸)
11《大肠结热证》
便秘身热结大肠,痞满燥实口舌疮,潮热谵语反恶热,手足汗出或发狂,焦黄芒刺脉沉实,大承气汤燥结荡。
(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硬秘或下利清水)
12《大肠湿热证》
大肠湿热便脓血,赤白粘冻黄水泄,里急后重溲便赤,腹痛口渴肛灼热,舌红黄腻脉滑数,痢芍泄翁清湿热。
(芍药汤 白头翁汤)
13《湿阻大肠》
泄泻腹胀肠湿阻,腹痛纳呆肠漉漉,湿注尿少口不渴,湿停胃逆恶心吐,舌苔白腻脉濡缓,胃苓藿香正气散。
14《肠痈脉证》
肠痈右少腹痛剧,湿热积滞血凝聚,拒按灼热身发热,尿黄短赤身蜷卧,舌红苔黄脉弦数,大黄牡丹泄瘀热。

1《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腰膝酸,眩晕耳鸣五心烦,颧红盗汗口咽干,形体消瘦难入眠,舌红少苔脉细数,六味知柏左归丸。
(齿摇发落,遗精早泄,女子崩漏或经闭不孕,杞菊地黄丸 大补阴丸 二至丸)
2《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肢畏寒,精神萎靡腰膝酸,痿泄宫寒夜多尿,晄白耳鸣头晕眩,脉沉尺弱舌白淡,金匮肾气右归丸。
(舌淡胖,脉沉细迟或微细)
3《肾阴阳两虚证》
腰膝酸软形肢寒,自觉内热头晕眩,乏力耳鸣咽干燥,不孕不育饮热兼,舌胖苔薄脉细弱,左归丸合右归丸。
4《肾精不足证》
肾精不足发育缓,成人早衰性能减,精少经闭不孕育,身矮智低骨骼软,脉细无力舌瘦瘪,添精河车左归丸。
5《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见遗精,早泄夜尿带下清,遗尿尿频胎滑动,腰膝酸软或耳鸣,面白舌淡脉沉弱,桑螵补元煎秘精。
(桑螵蛸散 大补元煎 秘精丸)
6《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见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喘,神疲自汗腰膝酸,偏阴偏阳两症参,阳虚参蛤肾气丸,阴虚生脉六味丸。
(偏阳虚 自汗声低,面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浮无根;偏阴虚 面赤心烦口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7《肾虚水泛》
肾虚水泛面白苍,身肿尿少腹满胀,腰酸形寒肿没指,咳喘心悸舌淡胖,脉沉细迟苔白滑,温阳利水真武汤。
8《膀胱虚寒证》
膀胱虚寒缩泉丸,晄白腰酸形肢寒,舌胖白润沉弱迟,遗尿尿频夜尿痊。
9《膀胱湿热证》
膀胱湿热尿涩短,尿频尿急痛不减,排尿灼热见砂石,尿血发热膀胱炎,舌红黄腻脉滑数,清热八正石苇散。
(湿热可致腰痛,清热利水通淋方用八正散;尿有砂石为主症者方用石苇散)
10《膀胱湿浊证》
膀胱湿浊尿白浊,如脂如膏排尿涩,舌淡苔逆脉细数,荜泻六味真不错。(荜泻分清饮 六味地黄丸)
 
血府逐瘀汤证诀
头痛胸疼药无效,饮水即呛冒急躁,胸不任物或任物,天亮汗出呃声高,干呕晚发一阵烧,心跳心忙肝气病,
唇青舌白脉细涩,血府逐瘀诸症消。

气证(气滞 气逆 气虚 气陷 气脱)
气滞四磨加四逆,气逆五磨加四七,气虚本为四君子,气陷补中能升提,气脱四味回阳饮,加入参附龙牡剂。

血证(出血 血瘀 血虚)
出血槐花咳血方,小蓟饮子黄土汤,瘀血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皆可尝,血虚养荣兼四物,当归补血简便方。

津液
津亏口渴便秘结,沙参麦冬共增液,津液积聚痰与饮,二陈五皮治各别。

伤寒六经辨证汤证诀
六经太阳属麻黄,中风有汗桂枝汤,阳明经证使白虎,腑实日晡承气汤,少阳宜和小柴胡,太阴入脾理中乡,
少阴阳虚四逆暖,阴虚阿胶鸡子黄,厥阴乌梅安蛔方。
温病汤证诀(卫气营血)
卫分银翘用辛凉,入气渴烦白虎挡,肺热壅盛为麻杏,腑实宜攻承气汤,热扰胸膈栀子豉,入胆蒿芩入少阳,
入营清营为转气,入血犀角兼地黄。
三焦辨证汤证诀
上焦入卫桑菊使,肺热银翘和麻杏,邪陷心包厥神昏,清宫送服安宫治,热入中焦白虎清,热结腑实承气攻,
湿热中焦热不扬,雷氏芳香化湿证,下焦伤肾劫真阴,复脉加减可回春,虚风内动多震颤,大定风珠是福音。
阴阳
阳盛清热使白虎,阴盛理中四逆阻,阳虚八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治阴虚,阴盛格阳假热象,四逆白通急煎服,
阳盛格阴四肢逆,承气荡热须急图,亡阳大汗参附暖,亡阴独参饮自苏。
表里
表寒荆防为败毒,表热银翘脉数浮,表虚桂枝能解肌,表寒麻黄恶寒除,里寒附子理中汤,里热口苦用白虎,
里虚十全可大补,表里俱病喘汗出,葛根芩连把病驱,里实承气能通腑,半表半里小柴胡。
寒热
实寒腹冷用良附,虚寒理中四逆扶,实热白虎或承气,大补阴丸虚热服。
虚实
气虚扶正用四君,血虚补血四物寻,虚实夹杂降气汤,真虚假实香砂君。

辩证歌诀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70 次浏览 • 2016-02-04 15:23 • 来自相关话题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查看全部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
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
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
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
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
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
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
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
27、血瘀:
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
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
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
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政见。
28、气滞血淤:
气滞血淤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
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
29、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
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30、气虚失血:
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
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31、气随血脱:
气随血脱属亡阳,冷汗淋漓面色苍。
四肢厥逆神昏重,舌淡脉微参附汤。
32、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口咽干,唇舌肤燥大便难。
尿少舌红脉细数,养阴补津增液痊。
33、水液停滞:
风痰风胜动挟痰,阻塞清窍头晕眩。
口眼歪斜舌不正,喉中痰鸣倒突然。
热痰互结黄稠粘,喉痹便结心内烦。
或发癜狂脉滑数,泻热豁痰滚痰凡。
湿痰胸闷多易咳,呕恶头晕胖嫩舌。
身重困倦脉滑软,燥湿化痰二陈列
燥痰粘稠难咳出,咳痰如线或如珠。
口鼻咽喉舌齿燥,便干尿少津液枯。
痰饮胁满胃水音,呕吐痰稀头眩晕。
心悸气短口不渴,脉象弦滑苔白润。
悬饮胁痛胁胀满,气息脉短咳唾喘。
转侧呼吸牵引痛,舌苔白滑脉沉弦。
溢饮重痛肢浮肿,发热无汗而恶寒。
尿少咳喘痰白沫,干呕苔白脉紧弦。
支饮咳逆胸膈满,浮肿难卧气息短。
痰白沫多脉弦紧,舌苔白腻弦晕喘。
太阳伤风恶寒风,发热汗出头项痛。
鼻鸣干呕苔薄白,脉象浮缓桂枝功。
太阳中风兼证繁,项强几几气喘痰。
身痛沉迟腹满痛,拒按时痛与喜按。
心下微痛尿不利,四肢微急小便难。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依提纲,脏腑经络病显彰
太阳中风伤寒病,脉浮恶寒头项强
阳明里热胃家实,苦干目眩少阳伤
太阴虚寒腹满吐,食不下利腹痛当
少阴寒化热化证,脉微细寐热烦纲
厥阴上热下寒证,厥热吐蛔下利方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六经辨证八纲关,具体伤寒辨证专
八纲概括阴阳内,表里寒热虚实间
二者源于内经理,相辅相成密相关
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六经脏腑不可分,六经表浅脏腑深
脏腑经络相联属,辨证论治求病因
太阳伤寒热无汗,头项强痛而恶寒。
身痛胸疼脉浮紧,喘呕麻黄汤可愈。
太阳伤寒兼证 
伤寒兼证在太阳,寒热几几项背强。
喘呕痰稀尿不利,利呕烦躁舌苔黄。
膀胱蓄水证
膀胱蓄水尿不利,小腹胀满痛不舒。
渴不欲饮饮即吐,发热恶风汗自出。
膀胱蓄血证
膀胱蓄血腹满胀,其人发狂而喜忘。
脉涩舌紫尿自利,方用桃仁承气汤。
阳明经证
不恶寒兮阳明经,恶热烦渴汗蒸蒸。
心烦谵语气粗喘,苔黄脉大白虎清。
阳明腑证
日晡潮热汗连绵,腹满拒按大便难。
苔黄芒刺脉沉实,烦谵循摸惕不安。
少阳经证
少阳口苦目晕眩,往来寒热胸胁满。
咽干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象弦。
少阳兼证
少阳太阳两相兼,发热微寒肢节烦。
微呕脘闷胁苦满,柴胡桂枝功可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