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二讲 试论《伤寒论》条文组织(转载)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01 次浏览 • 2016-01-25 16:17 • 来自相关话题

排列的意义     《伤寒论》的文章结构,是以条文形式组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 ,有398 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以表达辨证论治,因此,学习《伤寒论》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联系的意义。     应该看到《 ...查看全部
排列的意义
    《伤寒论》的文章结构,是以条文形式组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 ,有398 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以表达辨证论治,因此,学习《伤寒论》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联系的意义。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何都有联系。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对比互明,言简义永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
为此,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的排列组合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写作目的,能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共鸣,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精神实质。
    基于上述要求,试将《伤寒论》398条的相互关系,按六经范围加以论述,以为学习《伤寒论》提供参考。
 
一、《太阳病上篇》 30条
    《太阳病上篇》的条文为30条。从第1条到11条的内容是一书的纲领,而有指导全书统领辨证的意义。
    例如第7条的内容辨病发阴阳,第11条的内容辨病有真假寒热。被认为是六经阴阳寒热的辨证纲要,贯串于全书之中,占有指导的地位。
   第1条的内容,是太阳病的总纲,反映了表证的共同证候。一以下凡言太阳病的皆以此条为准。第2、3条的内容,是在太阳病总纲之下,又分出中风与伤寒两类表证,两条并列不分,意在对比发明,用以加强辨证论治的分析。
第6条内容论温病,看来似乎同中风、伤寒有鼎足而三的意息,但它与第3条不并列,显而易见作者是作为风寒的类证写出的。
   第4、5两条,应联系一起体会,则知作者让人从脉证方面的变化,辨传经与不传经的方法。
   第8条内容,论太阳病七日自愈,为邪行经尽;若此时邪气不衰,则有传经之变。作者示人针刺足阳明经,使其不传以杜其邪。说明在太阳病中有“传经”与“行经”的不同多;同时也提出预防传经的方法,并对第4 条的“传”也作了答案。
   第9、10两条的内容,论太阳病的欲解时和太阳中风待期自愈的日数。它说明了正复邪退要有一个条件,应以时日对正气得旺而方欲解,它说明了时间和空间对疾病的影响,故具有临床意义。
   以上计11条,皆有论而无方,其重点在于辨阴阳寒热,辨表病异同,辨病邪传变,辨病欲解时,它是全书纲领,也可看为《太阳篇》的总论。
   第12条论太阳病的中风证,是在第2 条的基础上补充了中风的病理和治疗方法。
   应当指出,张仲景先抛出桂枝汤并非偶然之举,而是用以说明治病的原则在于调和阴阳。桂枝汤滋阴和阳故为群方之魁,它与第7条的辨病发阴阳有同等重要。
   第13条的内容,看来与12条好象重复,实际上本条不提中风而提太阳病,所以扩大了桂枝汤的治疗范围,它比12条有更深一层意思在内。
   第14、18、20、21、22、28等条,是论桂枝汤的加减证,它们的前后排列之法,很能启人深思。
   作者先从第14条的项背强几几经输不利的桂枝加葛根汤开始,后以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收尾。其用意是把太阳的经输不利的表证列在前;太阳病腑证属里故列在后,从中把发汗和利小便的两种治法加以划分,以体现太阳病经腑不同治法的意义。
   在桂枝扬加减证后,还穿插了桂枝汤的禁忌证,从正反两方面立论,而有利于桂枝汤的正确使用。
第15条内容论误下之后,太阳之气上冲和不上冲,不上冲的则禁用桂枝汤。对“气上冲”的解释不一,若与134条的“阳气内陷”互相对看,则知“其气上冲”,也就是未致于阳气下陷的互义。
   第16条的内容论“坏病”不能用桂枝汤,太限病无汗表实脉紧的也不能用桂枝汤的道理。
   第23、25、27三条论桂麻合方的证治,它以太阳小邪不解,或寒热如疟,或热多寒少,或不得小汗身出必痒。此时的治疗如单用桂枝汤则嫌其缓,单用麻黄汤则又虑其峻,故以两方合用,而又以挂枝冠首,则含有护正去邪之宗旨。
但是,第27条的“此无阳也”,注家意见,颇不一致。我认为若以太阳表寒欲罢作解,则庶几近之。可参考153条的“无阳则阴独”句,据成无己注“表证罢为无阳”,则其义自见。
    桂麻合方另一意义,作者有从《太阳病上篇》的桂枝汤证,到《太阳病中篇》的麻黄汤证作为引线之笔而有循序渐进的意思在内。
    第29条,从表面上看是论桂枝汤的禁忌证,但它包含了对第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补笔,具体地它为随证施治作出了示范,至于第30则是作为29条的注文而已。
 
二、《太阳病中篇》97条
    《太阳病中篇》的条文为97条。从31条到127条。
     第31、33条内容论葛根汤证及加味证。其中的3 1条应同14条作比较,32条又应同36条对比,然后可以审知项背强几几分有汗和无汗,二阳合病分下利与喘满的不同。至于34条的误下而利遂不止,又应同二阳合病必自下利互相对看,以辨下利一证而有表里寒热的具体不同。
第35条内容,是在第3条的基础上补充了伤寒无汗而喘和麻黄汤的治法。此条也应同”条的桂枝汤证作比较,以见有汗为虚,无汗为实的辨证方法。
    第36、37条内容,继论麻黄汤证,但辨证的重点各自不同。36条从证以辨喘,37 条从脉以辨浮,以见麻黄汤的治疗各有所本。
    第38、39、40、41等条的内容,论麻黄汤的加减证,而具有表里兼治的特点。
    38、39条是大青龙汤证,关键在于不汗出而烦躁,40、41条是小青龙汤证,关健在于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大青龙汤兼内热,小青龙汤兼内饮,故两条排列无间,以资互相对比发明。
    第42、43、44、45等条,接麻黄汤之后,又论桂枝汤证以代替麻黄汤治疗之不及。其衔接之处,如38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若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则不用麻黄,应以桂枝汤为宜。
    第41条的咳而微喘是用小青龙汤,但43条的“下之微喘”则不能用小青龙汤而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以示桂枝、麻黄在治喘上而各有不同。第44条内容论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从文推义当有不大便之证,治当先解其表宜桂枝汤,而禁用麻黄汤,恐其过汗伤津反助胃肠之燥故也‘此条应与下文的56条合参则意义更明。
    第45条论汗下之余,脉浮不愈,乍看和37条的麻黄汤证相同,而此处却用了桂枝汤。作者考虑了汗下之后,已难胜任麻黄汤的峻汗的缘故。
    通过以上的条文可以看出作者于桂枝汤后论桂麻合方,桂麻合方后又论麻黄扬,麻黄汤后又论桂枝汤。桂枝扬方虽一,而使用方法则因证而异。一般说无汗不用桂枝,而56条未提有汗一证,但也用了桂枝,文义愈述愈深,而桂枝汤之治,因之亦愈广,
    第46条论服麻黄扬以后的证情,它与24条的服桂枝汤,反烦不解之义相同。然24条先用刺法,然后再服桂枝扬;     而46条先服麻黄汤发汗而使正气拒邪外出,故继之作衄乃解。
    第47条先论伤寒无汗,体强者有衄以代汗之机。若同35条麻黄汤发汗之治合参,以见汗血同源、殊途同归之旨。
    第48条论二阳并病的成因,以及阳明经证、腑证的特点,与发汗不彻的脉证。若同32条相比较,以区别“合病”与“并病”的证候不同。
    第49、50条论不可发汗之脉,第51、52条是论若其人尺中脉不微、不沉、不迟而浮数的,则仍可用麻黄汤发汗。虽然是言脉,而其证候亦包括在内。
    第53、54条内容论桂枝汤营卫不和证,条文开头不冠风、寒,而以‘病”称,说明此条与中风无关,而已涉及到杂病的范围。
    第55条内容,应与47条对比,以见伤寒作衄有解与不解之分。若衄少而邪不出者,则又当以麻黄汤发汗,越出营中之邪,则衄亦随之而愈。
    第46条论先服麻黄汤病不解,而后作衄乃解,55则是先衄不解,后用麻黄汤发汗则解。55条为不发汗因致衄。47条为身无汗而自衄者愈。这几条若不联系来看,则首尾不顾,便觉索然无味。
    第56、57条论用麻黄汤发汗,半日后病又复烦不解,或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而小便清白,皆应以桂枝汤先解外邪,用代麻黄汤之治。
    第58 、59两条列于误治变证之前,是继辨病发阴阳之后,又示人治病能使“阴阳自和”方为愈病之宗旨。因此它对以下的的61、62、63、64、66、67、68、69、70条等文,有其指导意义,而为救治“坏证”指出了原则。   
    从6O条至70条的误治变证中:有内外俱虚的身振而寒,有阳虚阴盛的烦躁,有背卫俱虚的身疼痛,有肺热作端,心虚作悸,脾虚作胀,水夹肝气上逆,脐下悸欲作奔豚;以及汗后恶寒为虚;不恶寒但热为实等表、里、寒、热、虚、实,五脏六肺等病证,反映了伤寒与杂病相互共论的辨证典范。
    第71、72、73、74等条,论太阳病表里不解的蓄水证,它以口渴能饮而小便不利为主。此条作者用假宾定主的笔法,先论胃中干燥,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的缺津证,然后引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的蓄水证。一为缺津,一为津凝不化,两者病理不同,然证候易混,故对比分析,从中以见辨证之法。
    第75条论发汗太重、心肾阳气两伤,以致心悸欲按而两耳发聋,当与64条的:“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作比较,以见证有轻重,而治有区分。
    第76、77、78、79、80等条,论胸膈火郁的虚烦诸证。从病理讲水蓄于下,而火炎于上,故栀子豉汤证接五苓散证后有辨水火二证的思想。另一意义是太阳病由经传腑,则以蓄水为主,若由表传里,而邪必先胸,故有胸中火郁的虚烦证产生。火郁于胸则心中懊侬,如气不利则胸中窒,血不利则心中结痛,若下延入胃,则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若胸热而脾寒者,则大便必溏而又身热微烦。
    第81条是论栀子豉汤的禁忌证。
    第82条论阳虚而水气泛滥的真武汤证,也含有水下火上的辨证意义。
    从83条至89条论不可发汗,是指麻黄汤的禁忌证而言。不可发汗、指其人虽病伤寒然挟有阴阳气血营卫津液等正气不足之证,所以就不能发汗。如果强发虚人之汗,则有便血、发痉、不能怐、不得眠、寒栗而振等逆。若结合49 条的“尺中脉微”和50条的“尺中脉迟”来看,则禁汗的脉证于是方备。
    第90、91、92条论病有先汗后下之分,也有先下后汗之变;更有表里缓急之洽和“两感”风寒的兼治与专治之异。在禁汗之后,又提出什么是先治,什么是后治,什么是急治,什么是缓治,什么是兼治,什么是专治,确有总结以前、指导以后的科学意义。
    第93、94、95三条并列,分析了三种不服药力而出汗的不同机制。93条的“冒汗”可责其虚;94条的“战汗”为邪已外解,95条的“自汗”为卫强营弱而邪风不去。三种汗出互相比较,以加强读者的辨证思维。
    张仲景写到95条时,已把太阳病的经腑证治,发汗与禁汗亦无复可议,乃由太阳病而转到少阳病的证治。联系以前的二阳合病与二阳并病,从中可以见到太阳传入之邪,并不固定先传某经的具休事实。
    第96条论邪传少阳的证候与治法,亦可同37条的“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之文合参。
    第97条论血气虚衰之人,邪中少阳而搏于胁下,同96条对比有继发和原发的两种不同形式。
    98条论小柴胡汤的禁忌证,其病为湿、饮所伤,而类似少阳,实非少阳证,若与99条的小柴胡汤对比,则治疗宜忌自明。100条论少阳挟虚的证治,101条论治少阳证不必悉具,以及误下少阳而柴胡证不罢者,可复与小柴胡汤之理。
102条论伤寒挟虚的小建中汤证,它既可与100条对看,也更应与第50条的“尺中迟者,不可发汗”相参,而补小建中汤治虚人伤寒的方法。
    小柴胡汤为柴胡剂加减方代表,听以,在小柴胡汤主证的前提下:103条论少阳兼阳明的大柴胡汤证;104条论少阳兼潮热的柴胡加芒硝汤证,105条论阳明谵语的胃躁内实调胃承气汤证,106条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而少腹急结的桃核承气汤证。此条列于大柴胡汤之后,作者用意是胸胁满用小柴胡汤,心下急用大柴胡汤。但少腹急结者则用桃核承气汤。以示上焦气郁,中焦热结,下焦血瘀之辨,这种气郁与血瘀相提并论的写法则对人甚有启发。
    第107条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而排列于桃核承气汤之后的用意,为此证有胸满烦惊、谵语等精神证候,以资与蓄血如狂,少腹急结的桃核承气汤证对比区别,而后方知各自的病机特点所在。
    第108、109条论肝胆之邪传脾、乘肺的变化。日纵曰横,寓有气亢妄行无制之意。
    从110条至119条论误用火疗的种种坏证,后仅时期此法施用为广,故论其有弊于病的一面。至于其中的救逆汤、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在临床治疗仍被广大医家所习用,而为人们所重视。
    第120、121、122、123条文论太阳病误吐的变证。120条论吐后中寒,121条论吐后内烦,122条论吐后客热不能消谷,121条论太阳病极吐下、胃中不和而郁郁微烦。吐后共分四证,有寒有热,应互相对看,以尽辨证之长。
第124、125、126条论太阳之邪随经入里的热与血结证,应与106条的桃核承气汤证互相对比,以辨是热大于瘀,瘀大于热,瘀摘热皆轻的三种病情。
第127条论太阳病蓄水证。若小便利的则为茯苓甘草汤证,以饮水多心下悸;若小便少的为五苓散证,则饮水之后必苦里急。此条应与73 条进行联系,其义方备。
 
三、《太阳病下篇》50条
    《太阳病下篇》共有条文50条。
    从l28条到178条。第128、129条内容论结胸与脏结的证候,把结胸与脏结并列而论,是一种虚实对比的写法。又从结胸为实,脏结为虚,结胸为热,脏结为寒而互相对比发挥,以加强辨证认识。
    第130条论脏结无阳证;131条论结胸与心下痞的成因,从脏结以论结胸不但是互相发明,又有假宾定主的含意。
第132、133条论结胸下之太早则死;然而当下不下使证情加剧亦死。两条一起体会,其义更觉突出。
    第134条论误下热与水结的大结胸证与治法。文中的‘阳气内陷”遥对第15条的“其气上冲”,以说明误下后的两种可能。若误下而不结胸,热与湿结发生小便不利的,则身必发黄。以辨同一误下,而有水结和湿郁的不同。
    第135条论结胸三证:即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抓住三证,以辨结胸则做到心中有数。
    第136、137条论结胸与大柴胡汤证,大承气汤证的鉴别分析,以免三证混为一谈。
    第138条论小结胸三证,即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应与135条的大结胸三证对比分析,则大小之诊自然分明。
    第139条论其人本有水饮在内,若太阳之邪化热入里与饮相博,则成结胸证;若不成结胸而下利不止的则为“协热利”,它说明了误下的一种原因而有两种发病形式。
    第140条论凭脉测证之法,以喻误下诸般变证的发生。
    第141条论用水疗以劫热,其热被劫不得去,以致稽留体表,而成皮下水郁之证。同时又论了寒实结胸的证治。
从上述的125、131、132、133、134、135、136、137等条来看,作者集中地论述了大结胸的病因、证治、禁忌、预后等一系列问题。至于第129、130两条论脏结之成因,它详于证候而略于治法,所以,应视为属于结胸的类证。
    第142条是论太少并病,因其证有“时如结胸”的特点,故列于结胸证之后,以资有所区分。第143、144、145三条论妇人热入血室的证治。此证与少阳有关,然又有“如结胸状”之恃点,作者列于太少并病之后,而又与结胸证区分,其文法之妙、引人深思。
    第146条论太少并病,147条论少阳病兼太阴脾寒证.148条论少阳证的阳微结而与纯阴结的分析,它示人少阳为病而变化多端的事实。
    第149条论一证三变,辨证之法,引人入胜,并开心下痞证辨治之端。
    第151条论痞证的特点,虽粉墨不多,却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152、153两条,一论实证,一论虚证,但皆见心下病,而又不属于主证之例,故可目为心下痞的类似证。
第154条论热痞,以关脉浮为凭。在热痞的前提下,而155条又论汗出恶寒的上热下寒痞,两条相连,说明了辨证是相因而成。
    第156条论水痞,辨证关键在于小便不利;157条论饮气之痞,它与水痞有内在联系,可以互相发挥。
    第158条论脾虚客气上逆痞,其痞与利皆重,而又有心烦不安。心下痞为胃气不和之证,若不用泻心汤而误用下法,则便人下利不止。
    为此,第159条针对下利,而出理中、固涩下焦、利小便等不同的辨证和治法。
    第160条论水气痞而气血虚衰,久而不愈则成痿,第161条论痰疾挟肝气而成痞,且有噫气不除,第163条则论协热下利,心下痞骾而表里不解。
    第164条论心下痞而表未解,应先解表,后治其痞,165条论肝胃气结的上吐下泻而心下成痞。
    第l66条论胸中寒的可吐证,167条论胁下素有痞的脏结死证。
    从上述的149到167条,都围绕痞的证候,或在心下,或在胁下,或在胸中,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寒热相混,其中辨证分析,使人咀嚼不尽。
    第168、169条论白虎加人参汤证,170条论白虎汤禁忌证,以反映太阳之邪既有传少阳之机,也有传阳明之可能,如追溯96条之文,则其义自明。
    第171条论太少并病;172条论太少合病。继白虎扬证又论少阳,以示传入之邪因人而异,本来无定之义。
    第173条论胸热、胃寒而不成痞,说明病机相似而证状不同。
    第174条、175条论寒湿痹痛,是属伤寒的类证,也是伤寒与杂病共论之文。
    第177条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以示病虽始于太阳,而终累及于少阴,以见阴阳表里相配之义。
 
四、《阳明病篇》84条
    《阳明病篇》共有84条,从179条到262条。
    第179条论阳明病的里实证,其原因虽有三,而以正阳、阳明为主。
    第180条论阳明病的提纲证是胃家实。意在言外,若辨出了阳明病的“实”则就达到辨证的要求。
    第181条论阳明病的成因; 182条论阳明病的外证;183条论阳明病而无所复传,184条论阳明病始虽恶寒而后即反汗出恶热。这四条具有阳明病以里实为核心的各种特点。
    第185条论发汗不彻邪传阳明,若已传阳明则见濈濈汗出,186条是针对183 条的“病有得之一旦,不发热而恶寒”;l84条的“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故接着又称“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从179条到186条乃是阳明燥热为病的总论,作者强调了阳明里证的不大便和外证身热汗自出而不恶寒为眼目。
第187条论阳明与太阴相表里,有从湿化和从燥化的两种病理变化;188条接186条言若伤寒之邪系于阳明而不犯脾则其人可见濈濈(ji)然汗出。
    第189条论阳明中风而邪气浮于外的故不能下;188 条对比之下是邪已传里,故濈濈汗出而不恶寒。
    第190条以能食不能食辨中热和中寒。可以体会作者有意把伤寒与杂病并论的这一事实。
   第191条论阳明中寒不能食,而不是燥屎内结的不能食,是中气虚的手足濈然汗出,而不是胃实的手足濈然汗出,虽然大便鞕,但只是初头鞕,而后必溏。这是欲作“固瘕”的表现,非是阳明病胃家实病。此条从杂病角度对比伤寒胃家实之法。
    第192 条伦阳明病的寒湿等证,若胃气复,谷气胜,则有汗出作解之机。
    第193 条论阳明病欲解时,而列于“谷气胜”之后,则有正复邪退之义。
    第194条从不能食和脉迟以辨阳明胃气虚,故不可用下,应与191条合参。
    第195条论阳明病脉迟的谷疸,虽下而腹满如故。第196、197条论阳明病有汗则为实,无汗反为虚的机理。可见阳明病中,亦有寒证、湿证、虚证,并非只论伤寒一病,亦兼论杂病。
    第198条,论阳明病的火邪上炎,199、200条则论湿热发黄之证。
    第201、202、203、204、205等条论阳明热在外而未入里,因其里未实故禁用攻下。
    第207条论阳明病可下的轻证,应同208 条互相对比。
    第208条论燥屎可下,在于它有潮热.若其热不潮,即使腹胀而大便不通,也不能用大承气汤,只能用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第209条论阳明病有潮热,如大便鞕时方可下,以补208条的未了之义,以及测验大便是否成燥,是水到渠成之笔法。为此,第208条与209条合而观之,方尽其义,
   第210条论阳明实则谵语,然忌阴竭于下的直视、喘满与下利;211条又补出谵语,又忌见正虚的脉短之候。
第212条论大承气汤证及当下不下的循衣摸床,惕而不安证的预后和转归。
第213、214条论汗多胃燥,便鞭谵语,病变在津液伤与胃中燥之间,或谵语潮热、脉不沉实而反滑疾者,均宜以小承气汤代替大承气汤治疗。
    第215条,承上条继论谵语、潮热而反不能食,反映了肠实胃满燥屎已成,同194 条对看,若能食,主大便虽鞭而未成燥屎。燥屎已成则用大承气汤,未成燥屎的则用小承气汤。
    第216条论阳明在经之热不解,而有热入血室之变,它也同以上条文同是论妇人之病。
    第217, 218条论阳明病兼经邪不解,过经者方可下;若阳明病脉沉而喘满,为病在里,则不可反发其汗。两条合参,以见阳明病汗下之尺寸。
    第219条论三阳合病而热盛者治用白虎汤,220条论二阳并病阳明已成实症的治用大承气汤;221 条论三阳合病,而热在膈脘的治用栀子豉汤,222条继上条若见热在中焦而渴欲饮水的,治用白虎加人参汤;223条承上条若热在下焦而小便不利的则用猪苓汤。以上诸条,反映了仲景设法御变,而不拘一格。后世医家称为“阳明病开手三法”,总为热盛而不成实的设法。
    第224 条则论猪苓汤的禁忌证。
    第225、226条论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之证,似与上述之阳明病热证有互相比较之用意。
第227条论阳明病热在经则作衄;228条论阳明病热在上则心烦头汗出;229 条论阳明之邪不实而少阳之邪犹在;230条论阳明病虽不大便,然舌苔不黄而胁下满的,则病不属阳明而仍属少阳的分析。以上诸条皆为阳明热证而未成实之辨。
    第231、232条论三阳合病,脉弦浮大的,分有刺阳明、解少阳以及发太阳之汗的各种辨证。
    第233条论阳明病津液内竭者不可攻下而可外导的辨证方法。应与承气汤证对照而看。
    第234、235条论阳明病经表之邪不解,而有桂枝、麻黄两方之治。
    第236条论湿热发黄证治,若与燥热之证对比鉴别则辨证更为突出。
    第237条论阳明病蓄血其人善忘。可与太阳病的蓄血发狂证合观。
    第238条到242条,论阳明病可攻与不可攻的辨证。
    第243条论胃寒作呕,第244条论误下成痞,以见病邪或转阳明,或为蓄水的辫证方法。
    第245条论汗出太多,阳绝于里,亡津液于外,大便因鞕,而含有论脾约之成分。
    第246条继上条论阳绝于里之脉;247条论脾约的证治。以上三条皆论亡失津液而阳热阻绝于里的病变。
    第248条论阳明胃燥的蒸蒸发热;249条论吐伤津液的腹胀满,治法皆须用调胃承气汤以和胃气。
    第250条论阳明病不大便,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的小承气汤证。
    第251条论阳明病屎虽鞕而未成燥,以其尚能食,故以小承气汤微和之。若服后仍不大便则可制大其服,与小承气汤一升。凡用大承气汤时,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
    从248条到251条,是论可下之证,然有在胃在肠,成鞕成燥之分,故三个承气汤交相穿插分析,使人增强辨证论治的水平。
    第252 、253 、254条论阳明病三急下证,为急下存阴,泻燥全水之法。但辨证重点在于救阴。可见阳明病延误病机,每以亡阴而告败。
    第255条论腹满不减的可下证,256条论阳明、少阳合病而大便必下利,及其脉不负为顺的机理,若脉滑而数,为阳明气实内有宿食,则当泻下而解。
   第257条论阳明热与血瘀的发热不解证治。应与237条的“本有久瘀血”合参。
   第258条论热明热迫于肠而下利脓血,是同257条同一原因所发生的两种病变。第259条论寒湿发黄不可下,260条论湿热发黄而里实腹满则可下。两条排列而有对比之意。
    第261条论身黄发热的栀子柏皮汤, 262条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第260条论湿热在里,262条论湿热在表,261条论湿热非表非里,故三条合看,方尽其治。
五、《少阳病篇》10条
   《少阳病篇》共有10条。从263条到272 条。
    第263条论少阳病的腑证提纲,故以热证的口苦、咽干、目眩为主。
    第264条、265条论少阳之经或中风或伤寒的脉证。少阳经介于表里之间,故治疗禁用发汗与吐下。
    第266条论太阳之邪转入少阳的证候和治法,
    第267条论澳治少阳发生的“坏证”,应与264、265条的“坏证”同看。
    第268条论三阳合病而热在少阳的盗汗证;269条论伤寒六七日邪从少阳之枢有阳去入阴的机转。
    第270条承上条论三阴不受邪侵,以其人能食而不呕反映了胃阳强而不衰。
    第271条论少阳邪解之脉;272条论少阳欲解之时,两条相联系以见少阳欲解的脉时依据。
    少阳病的大部内容已在《太阳病篇》第96条至108条进行了论述,因此,可与有关条文加以参考。
六、《太阴病篇》8条
    《太阴病篇》共为8条。从273条到280条。
    第273条论太阴病的提纲证,应与阳明病的胃家实对比,以见寒热虚实反映在脾胃上各自不同的证情。
    第274、与276条合看,是论太阴经表的证治。
    第275条论太阴病的欲解时,列于274条“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之后,有正复邪退相互借助用意之处。
    第277条论自利不渴属太阴,应与282条的“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互相对看。
    第278条论太阴湿热发黄的脉证和脾家实湿浊作解的机转。
    第279条论脾家气血不和的腹满时痛和转阳明的大实痛证治。
    如果把277、278、279合在一起体会,作者先论寒,后论湿、再论实,以体现太阴为病的层次。
    第280条论太阴病大便利而脉弱的腹满疼痛时,则以减去大黄芍药为宜,因其人已是胃气虚寒之故。
 
七、《少阴病篇》45条
    《少阴病篇》共有45条,从281条至325条。
    第281条、282条论少阴病的提纲,而以阴阳两童的脉证和阳虚不蒸腾诊液的病理变化为主。
    第283条论少阴病寒盛亡阳;284条论少阴病被火气劫伤阴;285条论少阴病阴虚禁汗;286条论少阴病阳盛禁汗与禁下之脉。
    以上四条论述了少阴病有治疗之禁,应从阴虚、阳虚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287条论少阴病阳回寒去;288条论少阴病利止手足转温;289条论少阴病阳回时自烦欲去衣被;290 条论少阴病脉阳微阴浮而为欲愈。
    以上四条诊少阴病阳气恢复,困寒消退的欲愈佳象。
    第291条论少阴病欲解时,所以列于290条之后,其意义则与太阴病同。
    第292条论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293条论少阴之邪外出太阳,而一身手足尽热,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两条皆有身热.但有阳气复和邪气外出的不同。
    第294条论少阴阳虚但厥无汗,若强发其汗,必动其血,可构成小便难而口鼻出血的“下厥上竭”的生命危险。
    第295条论少阴病,身踡而利,手足逆冷;296条论吐利烦燥、四逆;297条论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298条论四逆恶寒而身蜷,一脉不至,不烦而躁。299条论少阴病六七日而息高;300条论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以上诸证,反殃了少阴阴寒内盛,阳气已败,真气已竭的死证;我们从各个证侯的特点而分析出其所以构成死证的原因和证情,以提高理论水平。
   归纳起来,从281条到300条属于少阴病的总论部分,它阐述了少阴阴阳水火升降出入的病理变化和证候特点,以及阴阳盛衰,正邪进退和有关预后的问题。所以,它是少阴病的辨证纲领。
第301条论少阴病始得之而太阳表邪不解的“两感证”。可与92条的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合看,以见太阳与少阴为表里的关系。
    第302条继论301条的证候,若延至二三日,而无少阴里寒时,仍可微发其汗的治则。
    第303条论少阴阴虚热证,而以心中烦,不得卧之证为主。从中可以体会少阴为病内关于心肾的事实。
    第304 、305条论少阴病的附子汤证,它一治少阴阳虚背部恶寒,一治少阴阳虚骨节痛而手足寒。背为阳之府,四肢为诸阳之本,故以两条的寒象,以辨少阴阳气之衰。
    第306、307、308条皆论少阴病下利脓血,其中有寒热之别和涩肠止利之分。
    第309条论少阴病吐利,以吐为主证的茣茱萸汤证,应与378条对比,则其义自明。
    第310条到313条论少阴病的咽痛。少阴之经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故少阴为病而又有咽痛的特点,以及寒热不同的证治。
    第314条论少阴病下利的白通通证;315条论服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反映了不但伤阳且也伤阴。应与白通汤加猪胆汁阴阳两顾,也示范“双治”之法。
    第316条论少阴病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317条论少阴病里寒外热的格阳证。
    第318条论少阴病阳郁不伸的四逆散证,应与少阴病阳虚寒证作比较。
    第319条论少阴病阴虚有热蓄水证。可与316、303条对看:比水分寒热、比证分阴阳.比火上水下的心烦不得眠。
    第320,321、322条论少阴病的三急下。应与252、253、254条合观,以见燥热伤阴急下的角度各有不同。
    第323条论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此条列于急下之后,以同燥热亡阴互相对比而各有所重。
    第324条论胸中痰实和膈上有寒饮证治;325条论呕而汗出,必数更衣的证治。这两条有虚实之分,故其呕吐之证而有所区别,亦可同166条合参。
 
八、《厥阴病篇》56条
    《厥阴病篇》共有56条。从326条到38l条。
    第326条论厥阴的提纲证,它以风阳之气上撞于心,心中疼热;又以脾胃盛寒,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的寒热错杂证候为主。
    第327、328 、329条论厥阴欲愈的脉、时、证,其义同于上。
    第330 条论阳虚寒厥,不可下之,应同335条的“厥应下之”合参。
    第331 条论厥阴寒厥,后见阳复发热、则下利必自止,如又见厥,则复又下利。
    第332 条论热与厥的胜复情况,以及阳热太过而不罢者,必发痈脓。
    第333 条论太阴中寒,而误用黄芩汤,其腹必冷,若反能食者,名曰“除中”,预后多为不良。
    第334条论厥热胜负,若阳复太过而反汗出,则发喉痹,若发热无汗,则利下不止,必便脓血。此条应与332条合看,以证明热气伤阴而有在上、在下、在外之分。
    第335条论阳热厥的前热者后必厥的证候与治法。此条应与354条的阳虚寒厥对比,也应同330条的“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合看。
    第336条仍论厥热胜复的辨证。然“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厥热相平,故可断其自愈。
    第337条论厥阴的病机和症状。此条与第7条,第58条的阴阳辨病证、阴阳辨病机,阴阳辨治法成鼎足之势。
    第338条用宾主的笔法写出脏厥与蚘厥的分析和蚘厥的证治方法。
    第339条论热少厥微的病欲愈,与厥而呕,胸胁烦满的其后必便脓血。
    第340条论冷结在膀胱关元的小腹满而手足厥冷。
    第341、342条论厥热胜复的热不除,以及寒多热少的阳气衰退之证。
    第343、344、345、346条论阴盛绝阳的死证。其中示人有应顺护阳气于先的意义在内。
    第347条论脉虚复厥不可下,应与330条合参则明。
    第348条论发热而厥,七日下利的难治之证,
    第349条论寒厥可灸;350条论热厥可清;351条论血虚寒厥而可温的各种治厥方法,第353条、354条论阳虚寒厥治法;355条论胸中实致厥的治法;356条论心下水气致厥治法;357条论邪郁于里,寒热错杂的厥利治法.
以上诸条论厥的证治,应当对比分析,以见辨证之精.
    第358条论寒利的前驱证候;359条论食入口即吐的证治。
    第360、361、362、363、366、367、368、369条论下利预后的生死诊断。
    第364条论下利清谷,不可攻表;365条论下利所见之脉不同,而其病机也随之不同,是为以脉验证之法。
    第370条论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的治法;371条论热利下重的治法,两条应加对比,以分清寒热下利之证。
    第372条论里寒与表邪的治则,应与91条合参。
    第373条论厥阴热利的证治;374条论热结旁流的证治;375条论下利虚烦的证治。
    以上从367条到375条皆围绕下利问题,或辨其预后,或辨其寒热虚实以及相应的各种治法。
    第376 条论因内痈致呕,治痛而不治呕之理,此条应与第19条同参。
    第377条论里寒外热之呕;378条论肝胃寒饮上逆之呕;379条论脏病还腑之呕。
    从376条到379条皆围绕呕的问题加以辨证论治。
    第380条哕而有虚实之分,38l条论六腑邪实之秽。虚与实对比成文,使读者从中加强辨证认识。
九、《霍乱病篇》10条
    《霍乱病篇》共有10条。从382条到391条。
    第382条论霍乱病的证候特点,在于呕吐而且下利。
    第383条论霍乱除吐利外而有发热、恶寒等表证。
    第384条论伤寒与霍乱的鉴别诊断。
    以上三条,是霍乱病的提纲证,而有指导临床之作用。
    第385条论阳虚阴盛脉微复利,若利自止者,则为亡血伤津,为阳虚及阴的反映。
    第386条论湿霍乱和寒霍乱的不同治法,以欲饮水和不欲饮水为辨证的依据。
    第387条论吐利止而身痛不休的治法。它和吐利不止的五苓散证有对比发明的意思在内。
    第388条论阳虚吐利汗出,手足厥冷的治法;第389条论既吐且利,内寒外热,脉微欲绝的治法;第390条论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的阴阳两虚的证治。此条应与385条对比,以见亡血伤津的不同治法;第391条论吐利己复,新虚不胜谷气的小烦之证。从385条至390条皆有论有方,而有各论的意义在内。
 
十、《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7条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的条文共7条,从392条至398 条。
    第392条论伤寒阴阳易之为病的证候特点和治疗方法。
    第393条论大病瘥后劳复和食复证的治法,虽叙证不多,以方推证当有烦热之变。
    第394条论伤寒瘥后更发热的几种不同的证治之法。从392条至394条论伤寒后的饮食、男女、操劳、复感引起发热等的各种治法,使人读之有味。
    第395条论大病瘥(chai)后,腰以下有水气的证治;第396条论大病瘥后气虚而胸上有寒的证法;第397条论伤寒瘥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的虚热证治,一寒一热,极尽对比发挥之能事。
    第398条论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属于脾胃气弱,不能消谷所致,故勿庸治疗,而损谷则愈,这说明了大病愈后应注意饮食问题,而带有普遍的意义。
   《伤寒论》的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或互相补充,或互相对比、或互相发明,做到了文以载道,以尽辨证论治之能事。为此,凡是学习《伤寒论》的,就必须弄清其条文的编排目的和意义。从而才能登堂入室以窥仲景著书的精神实质,而使学习《伤寒论》有更大的收获。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一讲《伤寒论》(转载)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12 次浏览 • 2016-01-25 16:11 • 来自相关话题

导言 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 ,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查看全部
导言
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 ,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起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的内在联系,方能对本书作出正确的评价。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面言,及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包括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
    考《伤寒论》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鉴别,作为伤寒类证而出现。所以,不象伤寒那样论述全面,也没有系统的治法。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讲的广义伤寒。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尚无今日内外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热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括了许多慢性病,都称之为杂病。
    伤寒与杂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形式,但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不明脏腑的寒热虚实,则亦不能明伤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
基于上述的问题,故柯韵伯对此深有体会的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显,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事实,以反映它的辨证方法。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须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大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反映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言简意赅,极尽含蓄吐纳之能事,故在辨证说理中有其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效果。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离其范围,所以它只在六经上求根本,而不在伤寒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点。
    方中行也认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这些提法,确实抓住了《伤寒论》的主要精神。
根据上述理由,说明了伤寒与杂病互相共论以阐明辨证论治之理,本来不存在伤寒在前,杂病在后;或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学习《伤寒论》目的是在于辨证论治,绝不可降格以求而满足于辨伤寒之一病。
 
三、六经的概念
    六经的实质:《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究竟六经的实质是否存在,在伤寒学中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学者把六经为病,归纳成六类证候,用以概括阴阳表里,寒热盛实等证情,如丹波元坚在《伤寒论述义》中曾说“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 所谓病者何也?三阴三阳是也。热为阳,寒为阴,而表里虚实,互有不同,则六着之分,于是立焉。”
    可以看出,他是把六经建立在阳热阴寒的证侯之上,而不把六经证候建立在脏腑经络之上。为此,他又指出:“至于经络脏腑之言,经中间或及之,然本自别义,非全经之旨。惟以寒热定阴阳,则触处朗然,无不贯通也。”
由此可见,丹波元坚的学术观点,是反对从《素问·热论》的六经理论来探讨六经实质的。这种思潮在国内也大有人在,实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我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继承了《热论》的六经学说,而有其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所以,六经是物,而并不是六个符号。如果离并中医的传统经络学说而去解释六经那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为从《内经》到《伤寒论》脏腑经络学说,本来是一脉相承的,如本论的太阳病提纲,先揭出头项强痛一证,它和《热论》说的“其脉连风府”的精神而完全符合。
    论中除汤液治病以外,还有许多按经取穴的针刺之法。如果象丹波元坚没有经络的说法,岂不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我们不能离开脏腑经络而去讲辨证论治的。
但是,《伤寒论》却又和《热论》不一样。它在六经辨证上比《热论》有了发展。它不但能辨热证和实证,而且也辨阴证、寒证和虚证。可以这样说《热论》的六经只辨伤寒,而《伤寒论》的六经,既辨伤寒,又辨杂病,从而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六经是脏腑经络,而辨证则是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反映和客观地分析。由此可见祖国医学的辨证思想是建立在脏腑经络的物质上,而决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说教。
四、六经辨证方法
    《伤寒论》在古典医籍中,以辨证论治的方法见称。然而,辨证论治的方法,也并不是从《份寒论》开始。观序中的“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的提法,可见古代已有辨证的专著。日人山田正珍氏说:“《平脉辨证》诸书,今皆不传”。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引进医学领域以后,就大大开扩了医学家辨认疾病的眼界,并以此奠定了中医的辨证思想基础。
    为此,张仲景的三阳三阴六经辨证,以及后世的八纲辨证,无不以阴阳为辨证之纲,这完全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精神实质。因为诊病时,能运用阴阳的辨证思想,就能“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否则,就“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所以,阴阳学说渗透到祖国医学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它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而且也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张仲景继承了阴阳学说,并结合临床实践,使之又有了新的发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就是以阴阳为纲,即用三阳、三阴的阴阳两纲总统六经。所以,六经辨证应首先解决病发于阴,还是病发予阳。阴阳病性既明,则是治病求本之道,也是以纲带目之法。然后在阴阳两纲指导下,进一步探求病位之所在,病情之所属,病势之进退,而判明表、里、寒、热、虚、实的情况,自可迎刃而解。八纲辨证可以说是辨证中的先决条件。但是,如果只辨到八纲程度为止,那还是不够的。因为它还没有具体地把人体的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结合起来,就好象找人只找到了街道,还没有找到住户一样,仍然不能确切而深刻地阐明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而六经辨证就怡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八纲的内容落实到脏腑经络之上,使八纲辨证与脏肺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也就弥补了八纲辨证之不足。
由于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而联系于脏附经络,尤其是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使辨证言之有物,而不是空中楼阁。前人在研究《伤寒论》六经时曾指出:“经者,径也”,据经则知邪气的来去之路;“经者,界也”,据经则知病有范围,彼此不相混淆。有了范围,有了界限,就能使我们在辨证时而一目了然。如见头项强痛,可知是太阳经受邪,见缘缘面赤、额痛、鼻干,可知是阳明经受邪;见耳聋、胸肋苦满,可知是少阳经受邪,见腹满时痛,可知是太阴经受邪;见咽痛,可知是少阴经受邪,见擞顶痛、干呕吐涎沫,可知是厥阴经受邪。如果离开经络学说,对上述各个证候的发生与机理,就无法进行解释。又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络交会,使人体的五脏六腑、表里上下、四肢九窍、皮肉筋脉等各个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六经辨证也特别注意脏腑经络病变的表里相互影响。如发热、恶寒而脉浮者,是属太阳经表受邪,若脉不浮而反见沉象,则知太阳表病而又内累少阴。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当少阴阳气不足而外感风寒时,可以两经同时受邪,形成太阳与少阴的“两感”证。脾与胃互为表里,在发生病变时亦相互影响,故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的说法,这种病机的相互影响,表现在具有表里关系经络脏腑之间联系,所以辨证决不能离开经络,治伤寒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说明了认识经络的重要意义。
 
五、六经为病传变
    六经为病不外正邪斗争的进退变化,然正气有强弱之分,邪气有徽甚之别,因而就有传经与不传经的问题。一般地讲,凡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属于邪盛而病进,若正气抗邪有力,能拒邪外出,由里出表,或由阴转阳,属于邪衰而病退。但是决定是否传经,在于正气的盛衰和治疗、护理是否得当,其中尤以正气的抗邪能力为先决条件。
辨病邪传变,对治疗和顶防都有现实意义。其辨认方法,正如论中所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接着仲景又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他说明了分析传经与不传经,要从其脉证变化入手,而不是按六经顺序自然发展入手;更不是日传一经,以日而计传经为目的。
邪气传经的形式,归幼起来约有三种情况:
1 、一般传经.如太阳之邪或传阳明,或传少阳。
2 、表里传经:如太阳之邪,内传少阴,或少阳之邪,内传厥阴等。
3 、越经传。太阳之邪,不传阳明、少阳而传于太阴等。一般传经以外,若其人脏气不足而又有“直中”之说。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阳明、少阳而开始发病即见少阴证候,就叫做“直中”。这丰要由于阳气虚衰,抗邪无力,邪气长麾直入而直接中脏。所以,它比以上的传经之病更为严重。
传经以外,还有“合病”,与“并病”。合病与并病的情况,据丹波元坚说:“合病并病者,表里俱病是也。方其感邪,表里同时受病者,谓之合病;表先受病,后传与里,而表犹在者,谓之并病。合病则剧,并病则易。此合、并之略也”。以上丹波元坚的话,突出说明了“合病”与“并病”的各自特点。由上述可见,凡两经、三经同时发病,不分先后次第的叫“合病”,合病多为原发。
合病共有四种:分为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
   若一经之病未愈,继而另经之病又起,而有先后次第之分的叫“并病”,并病多为续发。
   并病有两种:分为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
三阴经病虽无合病、并病之称,然确有其实际的内容,这里不多谈了。
 
六、《伤寒论》治疗法则
《伤寒论》这部书是有理法方药程序的。理,是指六经辨证之理,前边已加介绍。法,是指治疗的方法和指导治疗的原则。辨证最终目的在于治疗,用什么方法去治疗,用什么观点去指导治疗,确是临床上一个重要课题。
《伤寒论》在治法上,确立了两个前提:一个叫“阴阳自和”,一个叫 “保胃气,存津液”。
    阴阳自和的意义:是说治病求本,本于阴阳,阴阳不和则病,使其阴阳自和则愈。因此,在治疗时,要从阴阳的大前握入手得体;
   “保胃气,存津液”的精神、是说治病时要把人、病、药三方面的关系摆正,其中的“人”是主要的;这是因为治病服药、无非为的是人,因此,治病时就不要伤了人,因而提出了“保胃气、存津液”的法则。若没有这个法则,很可能在治疗中先伤了正气,正气先伤,则抗邪无力,而导致了邪气的滋长和发展,则使治疗处于被动。
   《伤寒论》的治病方法,归纳起来,有麻、桂的汗法,瓜蒂的吐法,硝、黄的下法,姜、附的温法,芩、连的清法,参、草的补法,柴、芩的和法,则(zhe)、蛭为丸的消法等等。
   中医的治疗八法,从《伤寒论》而体现,后世医家奉为圭皋。临床治疗,离不开“八法”的范围,所以,必须在“法”的正确指导下而后进行处方用药。
 
七、《伤寒论》的方剂
    方剂的记载在现存的古医籍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它仅载13方,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到了汉代,由于药物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特别是复方的广泛应用,使方剂学在配伍理论、临床实践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近几年出土的汉代医药木简,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可靠的文物根据。从1972 年12月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一批东汉早期的医药简牍来看,内有医方30多个,而且几乎全是复方,用药约100种,可见当时的方药已有相当水平。由此可见《伤寒论》中所载的方药,并不是张仲景所独创,但张仲景对于继承并发扬仅代以前的医药学遗产,将理、法、方、药一脉贯通,开创辨证论治的洽疗原则,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伤寒论》的方剂,上溯岐黄,下逮百世,有方书之祖称,其主要成就有下述几点:
1、体现了治疗八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上,莫定了方以法立,法以方显的理论。
2、组方精简,配伍严密,经亿万人次实践而疗效显著。
3、方证结合紧密,确能解决“证”的要求,成为有证必有方的治疗体系。
4、组方不拘一格,随证处施,不偏于一家之见,可为后世法。
 
八、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学习它的辩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有关阴阳学说,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要融会贯通。从其脏腑变化的客观反映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划分所属的六经范围,以制定相应的治法。同时要反复阅读原文,领会书中精神,记住证侯特点,以及方剂的宜忌,剂量大小和煎服方法与“方后注”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把条文之问的关系和意义加以弄清,以增强对原文的深入体会,为此,第二讲专门讨论条文组织排列意义。
    学习六经辨证方法要结合临床来学,陈修园主张的看病与读书结合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学习《伤寒论》收获就大,而且对《伤寒论》也能有所发展。

刘观涛力荐:姜建国谈“千古疑案”厥阴病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994 次浏览 • 2016-01-20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姜建国,男,1953年生,师从徐国仟、李克绍教授。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著有《伤寒思辩》、《伤寒析疑》、《伤寒释难》三部学术专著。全国统编《伤寒论》七年制教材、精编教材主编。   各位同道,大家好,我今天讲座 ...查看全部
姜建国,男,1953年生,师从徐国仟、李克绍教授。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著有《伤寒思辩》、《伤寒析疑》、《伤寒释难》三部学术专著。全国统编《伤寒论》七年制教材、精编教材主编。
 
各位同道,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
 
厥阴病可以说是《伤寒论》中最大的疑难争论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伤寒论》的疑难争论问题非常多,但大多数都以某一条、某一方为单位来争论的,而厥阴病是作为六经病之一,以整个厥阴病为争论的对象,究竟什么是厥阴病,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说它是《伤寒论》最大的疑难争论问题。
 
我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一个是民国的医家陆渊雷,这个人很有学问,他一生研究《伤寒论》,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很有造诣,但讲到厥阴病篇的时候,却下了个定义:“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意思就是搞不清楚,不但他搞不清楚,“千古疑案”就是说历代伤寒注家都没有搞清楚,而且因为厥阴病篇的条文杂乱无章,理不出一个头绪来,因此他认为这是“杂凑成篇”的,这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造诣的专家所说的话。
 
又如咱们的全国五版《伤寒论》教材,这本教材编写得还是非常好,是大家公认的一部水平比较高的教材。它的编写没有按照原文的顺序,而是以方证归类,基本上每一个病篇都以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这四个部分作为编写体例,但只有前面的五经病是按照这个体例来编写的,到了厥阴病整个体例就变了,没有本证了,直接就是上热下寒证、下利证、呕哕证、厥逆证……换句话说,厥阴病篇56段条文,这么多的方证,究竟哪一条是本证,教材不讲了,为什么不讲了?因为讲不清楚,五版教材是全国著名的四位伤寒学家编写的,而他们四个人的意见就不统一,所以最后干脆厥阴病篇就不按照这个体例往下写了。大家想一想,在一本国家级的教材中,编写体例都前后不一,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却无可奈何。所以厥阴病确实是个难点。
 
我个人认为,争论的焦点就是:究竟什么是厥阴病?厥阴病56段条文,只有4条带有“厥阴”二字,明确讲到是厥阴病,其他52条都没有写。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分析问题的思维出了毛病,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研究厥阴病的时候,都把眼光盯在了“厥阴病”三个字上。而没有从更深层次思维的角度来研究用什么判断厥阴病。我们应该首先解决什么问题呢?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确立判断厥阴病的标准,标准确立以后,再要确定哪一段条文是厥阴病,哪一个方证是厥阴病,只要对号入座就可以了。所以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标准确立了,什么是厥阴病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这个工作呢,没人提出来,也没有人做。
 
 
 
一、厥阴病的几个基本问题
 
1、厥阴的涵义
 
在讲什么厥阴病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什么是“厥阴”?这也是个前提,这个前提如果不解决,就无法确立判断厥阴病的标准,所以在讲具体的厥阴病的方证之前,先讲一下厥阴的概念。厥阴的概念牵扯4个方面:
 
第一,阴气最少的意思。这是《内经》的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讲“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就是指太阴和少阴,两阴发展到了尽头就是厥阴。大家都知道,六经的分类是按照《内经》中提出的“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那么具体到三阴,太阴阴气最多,少阴阴气较少,厥阴阴气最少,这就是“两阴交尽”的意思。昨天晚上有几个学员问到了这个问题,我还举了例子,将三阴病进行比较,“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就是说拉肚子也不渴,大家都知道拉肚子是津液下泄,津液下泄也不渴,说明水量很多,太阴气化就是主湿。到了少阴,张仲景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少阴也下利,而且还“下利清谷”,但是少阴会口渴,这是和太阴不一样的,为什么少阴要口渴呢?因为少阴的阴气本来就少,再加上拉肚子,津液下泄,自然伤阴,所以口渴。再看厥阴,提纲证中说:“厥阴之为病,消渴……”第一个症状就是“消渴”,与前两段条文一比较,就明白意思了,就是说不拉肚子也会渴,而且是消渴,渴的程度非常严重。将这三句话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内经》中“两阴交尽”的涵义,所以太阴称“三阴”,少阴称“二阴”,而厥阴称“一阴”,这个一、二、三就是量的概念,就是多少的概念,就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讲的“气有多少,异用也。”
 
第二,阴阳之枢的意思。《素问·阴阳类论》中讲到:“一阴至绝作朔晦。”一阴就是厥阴,这句话是以月亮由量变到质变的盈亏变化来说明厥阴的另一个特点,即两阴交尽,阴尽生阳,阴阳转化的特点。朔,指阴历每月第一天的月亮,阴历每月第一天要生出一个小月牙,生出一线光明,因此朔就是阳的意思;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的月亮,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天上是有月亮的,但我们看不见,因为整个月体无光,没有一点光明,没有光明就是阴,就是黑暗;作,就是发生的意思。这种由阴转阳的变化是由谁所主的呢?厥阴发展到头,就会发生朔晦的变化,也就是由阴转阳,阴尽生阳。而只有“枢机”才具有这种主持阴阳转化的功能和特点。
 
第三,主肝与心包络。厥阴具体到脏腑主要是两个脏,一个是足厥阴肝,一个是手厥阴心包络。讲厥阴不能空谈,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人体的脏腑经络上,否则厥阴这个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个我就不多讲了,一说大家都明白。
 
第四,与少阳互为表里。中医要讲整体观念,厥阴和谁相表里呢?自然是少阳。与少阳相联系,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是有共性的,这就是他们都主枢机,所不同的是少阳主表里之枢,而厥阴主阴阳之枢。因为表里相关的脏腑都主枢,因此在临床上也有共性,什么共性呢?大家看,少阳主表里之枢,在临床上有一个特征性的症状即“往来寒热”,就是一会儿寒,一会儿热,这是具有少阳病特点的症状,只有少阳才有,太阳和阳明不可能有,因为它们不主枢,少阳主枢机才会“往来”。再来看厥阴,厥阴不是也主枢吗?主阴阳转换之枢,因此它在临床上也有个“往来”,所不同的是,因为它是厥阴病,表现为厥,因此是厥热往来,我们又称之为“厥热胜负”,就是一会儿手足凉,一会又发热。
 
由此可以看出,少阳、厥阴这互为表里的两经在气化上、在临床上是有共性的,而我们用这种共性来解决临床问题,从理论到临床都是一致的。
 
举例来看,332条是讲厥热往来证的条文,其中讲到厥热往来预后的判断,即“期之旦日夜半愈”。期之,就是可以预测;旦日,就是第二天;夜半,就是半夜。为什么会在半夜痊愈呢?因为半夜子时是阴尽生阳的时候,是阴阳转换的时候,所以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讲“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尽管是初生之阳,只是小阳、嫩阳,阳气还较少,但阳气已经生出来了。半夜是少阳发生的时间,少阳是厥阴阴尽之后生出来的,因此半夜子时是厥阴和少阳,由阴转阳,由里出表的转换。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期之旦日夜半愈”这句话,即预测在第二天半夜,阴尽生阳,由阴出阳的时候能好,“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以推断,临床上凡是在半夜子时发作的病,从天人相应的角度来讲,首先应当考虑厥阴和少阳的问题。故临床上半夜发热或半夜咳嗽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我前两天曾治疗一个小女孩,其症状为睡梦中咳醒,看表正是子时12点,治用小柴胡汤加减而愈。
 
另有我同事的一个病例,患者表现为半夜饥饿,不管晚饭吃多少,半夜都会饿醒,时间也正是12点前后,几乎每天如此,跑了很多地方治疗,检查做遍只是诊断为慢性胃炎,用西药效果也不好。我这个同事接手后,开始开的几副药也不管用,后来他就把辨证的重点放在子时发病上,于是诊断为厥阴病肝虚,用李东垣《兰室秘藏》的补肝汤,主要的药物有黄芪、人参、茯苓等,结果效如桴鼓。李克绍先生曾说过,大夫看病就像开锁一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关键是这把钥匙能不能配好,只要配好了,不在药物、药量的多少,“咔”的一下就打开了,这就是强调了辨证论治的准确性。所以这个半夜饥饿的病例也是从厥阴阴尽生阳的角度来考虑的,因此半夜子时的病,一定从厥阴和少阳来思考问题。
 
2、判断厥阴病的标准
 
把厥阴的概念搞明白了,我们就来谈一下确立判断厥阴病的标准。刚才讲了,我们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判断厥阴病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判断厥阴病的标准和判断前面五经病的标准都一样。以阳明病为例,阳明病有两大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主热主燥,这反映了阳明气化为病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就是说少阳和太阳的阳气合起来就是阳明的阳气,阳明的阳热最盛,热是阳明的一大特点,承气汤、白虎汤都是泄热、清热的方子。阳明气化的另一特点是燥,阳明主胃肠,胃和脾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燥一湿,既矛盾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承气汤证的大便干燥,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口燥渴,都反映了阳明燥的特点。阳明病的第二个特色就是病位在胃肠,其大便秘结、腑气不通的表现,反映了阳明主受纳、腐熟、传导的特点。
 
现在再看判断厥阴病的标准。第一,反映厥阴病的气化特点,即两阴交尽,阴气最少,阴尽阳生。第二,反映厥阴病的脏腑特点,即肝与心包络的病变,只要能反映肝或者心包络的病理特点的,就可以考虑厥阴病,否则就不是。
 
我们的分析思维分了三步:第一,确立标准;第二步,对号入座,把厥阴病篇56条原文逐条对号入座,符合这两个标准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判断为厥阴病,否则就不是;第三步,确立本证之后,就会发现厥阴病可以分出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而且厥阴病是以本证和类似证作为重点的,兼证、变证的内容非常少。学习《伤寒论》是非常有趣的事,对比一下六经病篇,厥阴病是六经病的最后一篇,太阳病是六经病的第一篇,太阳病是以本证和变证为主组成的,而厥阴病篇是以本证和类似证组成的。
 
通过分析发现厥阴病篇符合判断标准的一共有五大本证:第一,上热下寒证,也就是厥阴病提纲证,326条;第二,厥热往来证,这部分条文比较多,张仲景没有处方,主要是判断预后的,包括331、336、342、341、334、332条;第三,厥阴厥逆证,即手足发凉,也称四逆,这里主要是当归四逆汤证,即351、352条,讲的是寒厥,339条讲的是热厥,即厥阴厥逆证既有寒厥也有热厥;第四,厥阴下利证,也就是著名的白头翁汤证,371、373条;第五,厥阴寒呕证,又称呕哕证,就是著名的吴茱萸汤证,378条。共有五大本证,上热下寒证和厥热往来证反映的是两阴交尽、阴尽生阳的厥阴病气化特点,厥阴厥逆证、热利证、寒呕证反映的是足厥阴肝病的脏腑病变的特点,因此这五大证都符合判断标准,所以我们就可以说这些就是厥阴病本证。
 
3、厥阴病篇的组成特点
 
我刚才说了厥阴病是由本证和类似证组成的,我们把本证树立起来以后,大家再来看一下有哪些类似证?我们发现围绕本证有四大类似证:第一类是厥逆证,有热厥的白虎汤证,寒厥的四逆汤证,蛔厥的乌梅丸证,痰厥的瓜蒂散证,水厥的茯苓甘草汤证;第二类是围绕厥阴提纲的上热下寒证,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麻黄升麻汤证;第三类是下利证,有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小承气汤证;第四类是呕哕证,包括通脉四逆汤证和邪壅哕证。需要注意的是,类似证不属于厥阴病本证,而将其放在厥阴病篇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类证以鉴别。张仲景的另一本书《金匮要略》中最主要的辨证方法就是类似证鉴别,张仲景把临床表现相似的证候放在一个病篇,其目的就是类证以鉴别。同样《伤寒论》中也用了这种写作手法,比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是胃热脾寒,胃是阳明,脾是太阴,和厥阴没关系,麻黄升麻汤证是肺热脾寒,肺是手太阴,脾是足太阴,也与厥阴无关,所以都不能放在厥阴病本证中,放进去也不合适。厥阴病篇这么多的厥逆证都是为了与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类证鉴别的,也就是说这些证都有厥但不是厥阴病,白虎汤主治阳明病,四逆汤主治少阴病,乌梅丸主治蛔虫病,瓜蒂散主治痰厥,茯苓甘草汤主治水厥,都与厥阴病没关系。下利证中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寒化证,小承气汤证的热结旁流属阳明病,也都不是厥阴病的下利,只有白头翁汤证的下利才属厥阴病。呕逆证中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病,与381的邪壅哕证,一虚一实,都是呕哕证,都是阳明和少阴的病,不是厥阴病。这四大部分类似证占了厥阴病篇很大篇幅,所以我说厥阴病篇是由本证和类似证组成的。
 
下面我要问一个问题:本证是五大本证,类似证是四大类似证,为什么?你会发现厥热往来证没有类似证,为什么?
 
(学员回答:因为您刚才讲了,厥阴是阴阳之枢,其他病证不具有这个特点。厥热往来证反映了厥阴气化为病的特点,其他病证无论如何相似,因为不主枢,所以不会出现这一病症。)
 
非常正确。少阳病101条讲“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大家都围绕着“一证”争论,但只有一个证大家都不争,就是“往来寒热”,见到往来寒热就是最典型的“但见一证便是”,用小柴胡汤就行,因为只有少阳病才会见到寒热往来,太阳病和阳明病不可能有。同样的道理,只有厥阴病才具有厥热往来证的临床特点,太阴、少阴不可能有,因为它不主枢,既然这样还用类比鉴别吗?因此有五大本证,却只有四大类似证。
 
这是我要讲的关于厥阴病的前半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明白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厥阴病是《伤寒论》最大的疑难争论问题,历代医家围绕厥阴病做了很多研究,但最后仍然没有定论;第二,问题出在分析思维上,不应该只把眼光盯在“厥阴病”三个字上,我们首先应当确立判断厥阴病的标准;第三,这个标准和前面五经一样,确立了标准之后,把条文对号入座即可,通过对号入座我们就会发现,厥阴病篇是非常有条理的,一点也不乱,主要由本证和类似证组成。下面主要讲一下有方证的四个本证,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全面展开讲,请大家见谅。
 
 
 
二、厥阴本证分析及临床运用
 
1、厥阴厥逆证
 
厥阴厥逆证也就是著名的当归四逆汤证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条文是351、352,虽然是两条,实际上可以当一条来看,因为在语气上、内容上都是连贯的。“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为什么说这是厥阴病本证呢?第一,如果“脉细欲绝”改成“脉微欲绝”,就应该用通脉四逆汤,那就是典型的少阴病,而这里并不讲脉微欲绝,而是脉细欲绝,脉细主血虚,提示这个手足厥寒与血分有关,这是给我们提示的第一个辨证思维的着眼点——与血分有关;第二,从方名来看,四逆汤很好理解,主治手足厥冷,如果不主治手足厥冷也不会叫这个名字,四逆汤、四逆散都是以主症来命名的。但当归四逆汤前面多了当归两个字,而当归是血分药,与脉细联系起来看,就提示了这个手足厥寒与血分有关,不仅阳虚,血也不足。第三,吴茱萸大辛大热,它不入少阴,而归厥阴经、阳明经,因此吴茱萸汤第一可以治疗阳明中寒证,“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第二可以治疗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因此用吴茱萸的要不就是阳明有寒,要不就是厥阴有寒。所以脉细、当归、吴茱萸,这就是我们的辨证要点,使我们知道这个手足厥寒与血分有关,而肝为血脏,吴茱萸归肝经,我们就可以把当归四逆汤证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归属于厥阴病本证,因为它符合两大判断厥阴病的标准。
 
当归四逆汤方证解释就不多说了,注意这是经脉寒证,“内有久寒”才是病脏腑,这个“久”字很重要,提示体质性的问题,说明有脏腑的陈寒痼冷,因此要加吴茱萸、生姜来温脏,不能只温经。当归、芍药、通草补血活血是一个组成部分;桂枝、细辛驱寒通络;大枣、甘草补益气血。合起来就是温阳、养血、通络三大功能,这就是当归四逆汤这张方子的功效。若其内有久寒,也就是有肝脏的陈寒痼冷,则加吴茱萸、生姜来温脏,体现了“经脏同治”。当归四逆汤是温经的方子,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经脏同治的方子,当归四逆汤是《方剂学》中温通经络的第一方。
 
下面举两个病例,第一个病例王校长(编者按:指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解读中医”的时候曾讲过,是我的一个病例。这是一个怪病,主要表现为频繁地关节脱位,当然脱臼不能算是怪病,小孩子腕、肘、肩关节发育不健全,外力稍大就会脱位,用外科手法复位就行,算什么怪病呢?但这个病人并不是这样。这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女性,因为感冒发热服了阿司匹林之类的解热镇痛药,汗出太多,以至于被子、褥子会部湿透。此后虽然不再发热,但上午起床时,手稍一用力,左手腕关节就脱臼了,她家门口有个医院,于是自己到医院,外科给她手法复位,回家以后,在睡午觉醒后翻身时,左侧髋关节又脱位。大家都知道髋关节有大量筋脉肌肉包裹,轻易不会脱位。患者脱位后疼痛剧烈,家人将其抬到医院,因为髋关节脱位不容易复位,因此费了很大的劲才复位成功。从这以后,三天之内连续性地腕关节、髋关节脱位,去了很多当地的大医院,要求服药治疗,而西医大夫只能在脱位后复位,没有根治的方法,于是来中医院治疗。当时我正在带教学生实习,患者家属将其背到二楼内科门诊,诊脉时发现病人手很凉,连手腕部都很凉,病人自述从小就容易冻手、冻脚、冻耳朵。考虑此为“内有久寒”,体质上有阳气不足,根据手凉、脉细这两条,当时就想到用当归四逆汤,因为病人从小就容易冻手、冻脚、冻耳朵,说明脏腑有陈寒痼冷,所以用了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用了原方,没有加减,开了三付,并嘱其服完后,不管有没有好都要再回来复诊。3天后患者在其家人陪同下自己走上楼梯,述服第一付药后还有一次脱位,服完第二付药后没有再脱位,现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复发,也敢下地走路了。效果这么好,我当时也非常高兴,于是再开3付以巩固疗效。此后患者但凡感冒,都不再敢吃西药,转而找我开中药。
 
这个病例虽然是一个怪病,但我是按照中医正常的思路来辨证的,辨证思路一点也不怪,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虽然从古至今没有一张方子专门用于治疗关节脱位,但是作为一名中医,我们要有整体观念,懂得运用辨证论治,就应该能开出方子来。这个病人治好了以后,当时在医院很轰动,晚上在医院给学生和大夫讲座,有一位大夫还问我:“姜老师,您能讲一下当归四逆汤治疗关节脱位具体是什么道理吗?”当时我没答上来,后来琢磨过来了,大家想一下是什么东西维系着关节呢?是筋脉和肌肉。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频繁脱位,就说明维系腕关节、髋关节的筋脉和肌肉出问题了,缺乏阳气的温通和阴血的滋养,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正是一张养血通络、温阳祛寒的好方子,所以能够修复筋脉和肌肉,自然不再脱位。
 
另一个是当归四逆汤的病案,是我的一个朋友,结婚多年没有怀孕,经检查他夫人子宫发育不良,开始我给他推荐了我们大学一位专治不孕症的专家,基本上是按照肾虚进行辨证治疗的,但吃了1年多的药仍然没有怀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带朋友找我看病,我给他朋友处了张方子,效果不错,于是他就要求我给他们看。他夫人常年手脚发凉,夏天不敢开空调,电扇也不敢直对着吹,根据脉细、手厥、痛经这三条,诊断为血虚宫寒不孕,于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加了30g紫石英,以及菟丝子、巴戟天等。服12付药后,自觉手脚发凉的情况大为改善,后又服药40余剂,2个月后怀孕了。不过我想这并不全是我的功劳,如果没有前面那位医年1年多补肾调理,这张方子也不可能2个月就起效,因为他夫人子宫发育不良,从中医来讲确实也属肾虚,所以前面的医生用补肾的方法来治疗是没有错,只是没有用温通的方法来改善一下子宫的温度,就好像给机枪压子弹一样,子弹压得满满的,而我开的方子就像是起到了扣扳机的作用。从辨证思维的角度来看,专治不孕而不孕,不治不孕而孕之,提示中医临床辨治要善于变通。
 
现在临床上之所以出不了大师级的中医,我们之所以临床处理不好疑难重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辨证思维出了问题,思维太僵化了。这个不怨大家,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整个中医教育体制,包括教材,都是培养中工而不是培养上工的,所以现在的大学教育不可能出现大师级的临床专家。比如《中医内科学》,这是中医临床的代表学科,但其整个的知识体系都是讲常,而不讲变,我们常常讲要“知常达变”,只讲常而不讲变就把我们的辨证思维都局限僵化了,《中医内科学》不管是分40几个病,还是分50几个病,都是内科常见疾病的常见病型、常见病因、常见病机、常见主症、常用治法、常用方药,包括加减也是常用加减,全是常,讲变法的内容太少了。因此在这种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的框架下,很难学好灵活的辨证思维。李克绍先生曾说:“《伤寒论》是活泼泼的《伤寒论》。”在他眼中,《伤寒论》的每一段条文、每一首方子,甚至每一个字,就像七八岁的孩子一样,在他眼前跳动,而不是死板的、僵化的。我们现在一定要把中医讲成僵化性的,讲成规范性的,就存在着问题,所以大家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再读经典,再大量的临床。
 
怎样才能成为中医大家呢?我们的老专家说有两大条件:第一,熟读经典;第二,大量临床。我认为要成为大师级的名医应该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仅仅四大经典还不够,历代医家的著名医著都得要看,唐代孙思邈的书、金元四大家的书、明代张景岳的书,清代医家的著作,尤其是《医宗金鉴》,这些书如果不看,就成不了名医,所以要想成为名医很难,不下功夫是不可能的;第二,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为中医学是一门临床科学,带有经验医学的性质;第三,除了以上两点,我认为还有一条最重要,就是要有灵活的辨证思维,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包括《伤寒论》的疑难争论问题,都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出了毛病,我们现在的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匠”而不是“医家”,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全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有些地方确实需要反思,中医教育更需要反思。
 
全世界所有大学的校训中,我认为最好的一句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让自由之风永远吹”,所谓自由之风就是思想的解放,而我们现在的学生所缺的正是这个。我的老师李克绍教授有句名言:“学《伤寒论》不要迷信注家,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迷信老师,不要迷信教材,甚至不要迷信张仲景。”李老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怀疑一切,而是要我们学会怀疑,只有学会怀疑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分析问题,继而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解决问题,学术才能创新,才能进步。灵活的思维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对于我们在临床上运用中医,都非常重要。
 
稍微说点题外话,国家中医管理局搞了一个“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项目”,通过四大经典考试进行选拔,从全国主任医师一级的临床人才中选拔了二百多名,然后在北京通州进行四大经典培训。我当时给他们讲半夏泻心汤,在开讲之前我就声明我的讲法和全国教材不一样,课后大家递了很多条子上来,其中有一张说:“你今天讲的半夏泻心汤和全国教材讲的不一样,我们是听你的,还是听全国教材的?”看了这个条子我有点生气,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带有挑衅性,因为这在学术交流中很正常,不算什么。如果是本科生,哪怕是研究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不会生气,但是当时在座的都是主任医师一级的,都是主任医师中通过考试选拔的佼佼者,竟然提这种小儿科的,说的严重点儿甚至有些愚蠢的问题,真是让人遗憾。当时我就说:“你听我的干什么?话又说回来了,你听全国教材的干什么?你应该听你自己的。”就像刚才讲到的,为什么要迷信全国教材?别说是全国教材,包括全世界教材在内,只要是教材,就都是人编的,人不可能不犯错误,那么教材能不犯错误吗?从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学中医的方法很成问题。包括我今天所讲的内容,肯定有胡说八道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别迷信。
 
2、厥阴下利证
 
厥阴下利证的两段条文中371条是重点,373条补充了辨证。“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热利”后世医家公认是指“脓血痢”,此是病在血分;“下重”指里急后重,提示病在肝经。肝经湿热下注大肠而成脓血痢,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故下重,肝为血脏,血热壅郁滞,损伤肠络而出现脓血,反映肝为血脏的特点。
 
肝为血脏是厥阴肝最重要的生理病理特色,治疗肝病时,即使是肝的气分病也不能忘了血。大家可以看一下临床上最常用的三张疏肝理气的方子:张仲景的四逆散是第一张方;宋代《和剂局方》的逍遥散是第二张方;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的柴胡疏肝散是第三张方。这三张方子中,四逆散里用芍药,逍遥散中用芍药、当归,柴胡疏肝散中用芍药、川芎。因此从古至今,从张仲景开始就已认识到治厥阴不能忘记血分,哪怕是治肝的气分证也不要忘了血分。肝为血脏,体阴而用阳,这是它的特点,这个证就反映了这个特点。
 
白头翁汤一共四味苦寒药,两味归肝经,两味不归肝经,两味治血分,两味治气分。白头翁、秦皮两味苦寒药归肝经,凉血热,止肝热血痢。黄连、黄柏也是苦寒药,清热燥湿止痢,是治气分的,这两味药不入血分。白头翁汤从它的主药、方名就能得知这是一张主治厥阴病的方子,这是毫无疑义的。围绕着白头翁汤证的下利,厥阴病篇又列了10多段条文讲了类似证: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主治的是寒利;小承气汤主治的是热结旁流等等。但是真正属于厥阴病的下利就是白头翁汤证。
 
白头翁汤很好用,但因为受思维的局限,恐怕在坐的很多医生还没用过白头翁汤。其实只要明白了白头翁汤治疗的是厥阴病,是凉血热,解血分热毒的一张方,临床上你就会用白头翁汤了。
 
这里有一个病案,患者是一名中年妇女,西医诊断附件炎。第一个症状是少腹局部有条索状物,按之压痛。第二个症状是黄带比较多,而且异味很大。前面有两个大夫分别开过方,第一个医生用了三妙散加减,用三妙散没错,因为黄带多且味大,当然考虑为湿热下注,因此第一个大夫想到三妙散这个辨证思维基本上是对的,但是疗效不好。第二个大夫用了《金匮要略》中的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在《金匮要略》中是治疗妊娠癥病的,是活血化瘀利水的一张方子,这个大夫用桂枝茯苓丸应该说比第一个大夫用三妙散更接近于正确,第一个大夫只想到了湿热下注,忽视了癥瘕积聚,少腹部有条索状物,正是中医所讲的癥瘕积聚,有瘀血,因此这个方子比第一个大夫开得要好,但是也没效。
 
我是第三个大夫,我看前两个大夫开的方子基本上是合理的,病人的症状、体征、脉象没有很特殊的地方,所以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才把辨证的着眼点放在了舌质。病人舌质深红,据此判断其热毒郁滞在厥阴血分。附件炎是少腹的病变,厥阴肝经走少腹环绕阴器,少腹是厥阴肝经所主的部位,所以我诊断这是厥阴病,热毒郁结在厥阴,故用白头翁汤加减,但白头翁汤中缺少活血化瘀散结的药物,于是在此方基础上加了五灵脂、元胡,共6味药。服后效果明显,3付药后虽然仍有包块,但疼痛明显减轻,黄带也有所减少,6付药后痊愈。因为此病是慢性附件炎,患者每遇劳累、生气、性生活多就经常发作,于是又做了水丸,“丸者缓也,汤者荡也”,以防止复发,丸药服了约一个月。
 
在这里想给大家提示的是:白头翁汤在《伤寒论》主要治疗拉肚子,脓血痢。而我用它治疗过附件炎,有的医生还用它治疗过妇女的乳腺炎,还有的医生用它治疗过眼睛的结膜炎。虽然这些病种不一样,部位也不一样,但是异病同治的机理都一样的,就是肝经热毒循经或者横逆导致乳腺炎,或者上攻导致结膜炎,或者下注导致下痢、附件炎,因其病机都是肝经热毒郁结,才有了异病同治的基础。此例患者用三妙散、桂枝茯苓丸虽差之毫厘,但临床疗效却失之千里,所以中医在临床上辨证思维和用药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3、厥阴上热下寒证
 
下面我再谈一下厥阴病的提纲证,也就是厥阴上热下寒证,326条。张仲景的六经病提纲证都非常简单,因为提纲就是要提纲挈领,所以要简约,要真正有纲的涵义,而唯独太阴病、厥阴病的提纲证写得非常复杂,非常多。因为太阴病的条文很少,所以就把太阴病最典型的脾阳虚衰,寒湿内盛这样一个证放到提纲证里写了。而厥阴病证候比较多,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复杂的证作为提纲证呢?其意就是要让读者理解厥阴病的特点,326条既反映了厥阴气化为病的特点,也反映了厥阴脏腑为病的特点。反映气化为病特点的是消渴,我前面讲了“两阴交尽”;反映了脏腑为病的特点是肝火犯胃,所以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厥阴病提纲证没有主治方,后世医家尤其是清代的柯韵伯主张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后世医家大都赞同此说,我也赞同,但是需要加减,后面还要谈到。
 
338条的目的是为了和厥阴病的厥证类比鉴别的,就是与当归四逆汤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类比鉴别的。但是蛔厥证出了个方子,即乌梅丸,所以既然我讲到326条用乌梅丸治疗,就把这段条文也拿过来了,而且338条中不要忽视“又主久利”这句话。在《伤寒论》中包括伤寒注家的观点,乌梅丸能治3个病:蛔厥、久利、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下面具体谈一下。
 
先讲一下“又主久利”这句话,尽管张仲景在338条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蛔厥,但我们读这段条文的重点应在“又主久利”这句话上。古代常用乌梅丸治蛔虫,当然现代一般已不用了。我们用乌梅丸治蛔虫,一般是用来治疗蛔虫性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症反映为寒热错杂的时候,真正治蛔虫病我们基本上用的是西药,这样一来乌梅丸就处于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因此我们现在来读这一条,“又主久利”这句话就非常重要了,这句话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开拓了乌梅丸临床应用的思路。因为这句话本身就否定了乌梅丸是专治蛔虫病的方子,尽管《方剂学》在驱虫剂里把乌梅丸放在了第一位,但张仲景本身就否定了。
 
第二,“久”字意义非常大。凡是久病就是慢性病,反复发作性的疾病,其病机没有一个是单纯的,都非常复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而乌梅丸恰好又是一张既扶正、又祛邪,既温阳、又清热的方子,正好适用于这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的治疗。现在中医在临床上遇到的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病人先找西医看效果不好,回过头来再找中医的,经过西药的干扰后,病机复杂了;第二种是体质性疾病,也就是慢性病,现在的三大疾病,即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大多都是与体质有关,临床上见到的单纯的寒、热、虚、实证少了,大部分都是慢性病,具有张仲景所说的“久利”的特点。病复杂了,我们在临床上的辨证思维也要复杂,用简单的思维去应对复杂性的疾病能行吗?肯定不行。
 
第三,就是方中君药乌梅。乌梅本身是酸的,量非常大,用的时候还要用醋来浸泡一宿,在五味当中,酸是入肝经的,整个方剂又是寒热并用,所以柯韵伯主张用此方治疗厥阴上热下寒证,这是有根据的。
 
我们先分析一下它治疗蛔厥的机理。蛔虫有两大特性:第一是喜温而恶寒,它平时寄生在肠道里,如果上窜到胃里去,肯定是脾肠有寒,胃中有火,所以才会钻到胃中被吐出来,因此临床上见到吐蛔肯定就是上热下寒;第二大特性是蛔虫喜欢吃甘味有营养的东西,而讨厌苦、酸、辛三种味道。因此我们就用第一特点来判断蛔虫病的病机,用第二个特点来处方用药。蛔虫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方中乌梅、黄连、黄芩,桂枝、干姜、蜀椒、附子、细辛,分别针对蛔虫的上述特性。另外黄芩、黄连清上热,桂枝、附子、干姜、细辛、川椒等辛温药温下寒,以此调整体内的阴阳,使上下阴阳相互和谐。清上热、温下寒是治本,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是治标,标本兼治。既然出现厥就有气血紊乱,用张仲景的话说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所以用当归、人参调补气血。
 
再来分析其治久利的机理。乌梅酸敛止利,凡是久利常有滑脱之象,控制不住;凡下利就容易伤阴,乌梅又能滋养阴血;凡是久利都有寒热错杂的情况,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止利,五味热性药温阳散寒止利;长期下利必定正虚,故以人参、当归调补气血。由此可见治久利也可以用乌梅丸。
 
最后分析一下其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的机理。厥阴病提纲证的第一个症就是消渴,两阴交尽,阴气最少,因此用大量乌梅酸入肝经,滋补肝阴。黄柏、黄连清上热,我在临床用乌梅丸时,常将这两味药改为丹皮、栀子,即取后世丹栀逍遥散中的两味药,这两味药清肝热的效果比黄连、黄柏好,尤其丹皮还可入血分,栀子归肝经,如果上热较重则保留黄连。五味热性药温下寒,需要注意的是,厥阴提纲证中上热是重点,下寒不是重点,因此在临床应用时,这五味药要加减,一般情况下附子、干姜、川椒我都不用,只用桂枝、细辛温通一下阳气就可以了,如果下利比较重,就用干姜。仍用人参、当归调补气血。所以临床上见到的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时完全可以用乌梅丸,只不过要调整寒热药物的比例,大思路不要变。
 
下面举个例子,说实在话,对这个病例,我一开始也走了弯路。这是我们学校实验室的一位老主任,拼命三郎,工作起来不要命,冠心病非常严重,心绞痛经常发作,打吊瓶缓解后又接着工作,她偶尔也吃一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成药,但常吃常犯,效果不好。她退休以后,因为频发心绞痛来找我,自述不但心绞痛常犯,而且感觉像第二个更年期来了,阵发性的上半身燥热出汗,膝盖以下寒冷如冰,腿上穿着用狗皮做的腿套也不起作用,常常是下半夜就冻醒了。当时我对她说这个上边热下边寒不是很大的病,而冠心病心绞痛才是最主要的,因此一开始我就把治疗的重点放在了心绞痛上,没有重视上热下寒,用了一张大家常用的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方子。吃了大约6付,效果不明显,不仅上热下寒没有解决,心绞痛仍然常犯,于是我感觉到辨证思路有问题了,复诊时就把辨治的重点放在了上热下寒。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常见于老年人,青年人很少见,这与白头翁汤证、当归四逆汤证不一样。寒热往来或上热下寒再往下发展就是厥热往来,厥热往来常见于六七十岁的老人,如果一直厥下去回不来,就会亡阴亡阳而死。我将其诊断为厥阴病以后,马上就想到了乌梅丸,这时根本不再管她的心绞痛,而基本上用乌梅丸的原方。服药十几付,不仅上热下寒明显减轻,心绞痛也有了明显好转,前后用乌梅丸加减的汤剂吃了两个多月,上热下寒的症状消失,心绞痛也没有再发,患者自觉体力也有明显改善。
 
这个病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治心心病不愈,活血绞痛不止,问题在哪儿?就是辨证思维出了问题,没有别的。
 
第一,中医诊治冠心病,不应只着眼于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法的提出对临床辨治冠心病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全国推广开来以后,大家都用活血化瘀法。从西医的角度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不流通,从中医的角度上讲“不通则痛”,从中医到西医都讲得通,所以冠心病用活血化瘀法在全国一下子就成了常规思维、惯性思维,然后发展成线性思维,等到发展到线性思维,就离中医越来越远,离西医越来越近,这就很成问题了。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有八大元老,其中周次清教授是山东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第一人,周老在世时我曾前后带两个患冠心病的朋友找他看病,第一个病人开的是六君子汤加减,第二个病人是女病人,开的是柴胡疏肝散加减。看完第二个病人我向他请教,他讲了一番道理让我很受启发,他说:“我们现在的临床大夫只要见到冠心病就千篇一律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不是说这个方法不好,而是说这种方法不可能适宜所有的冠心病。你前面的那个病人我不记得了,既然开的是香砂六君子就说明他是中气不足而导致心绞痛频繁发作,把中气补上去,脾胃调整好了,他的心绞痛就会明显减轻。刚来的这个女病人,一生气就犯病,这是肝气郁结导致的,疏肝就可以了,所以治冠心病不要只盯着心。”周老的话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第二,厥阴亦属心包络,乌梅丸亦为治心病之方。有学生在门诊上问我:“老师,乌梅丸不是治疗厥阴病吗?那怎么还能治疗冠心病呢?”我说厥阴不仅包括足厥阴肝,还包括手厥阴心包络,乌梅丸当然能治疗心脏病。
 
4、厥阴寒呕证
 
最后要谈的就是吴茱萸汤证。吴茱萸汤在《伤寒论》有三见:第一条在阳明病篇,主治阳明病本证中的阳明中寒证,张仲景的意思是告诉你阳明病以热证为主是事实,但在辨证思维上不能僵化,要一分为二,阳明病还有寒证,这就是张仲景在阳明病篇设立一条吴茱萸汤证的原因,让你全面的看待阳明病;第二条是在少阴病篇,是作为少阴病的类似证出现的,是为了和四逆汤证相鉴别,是类似证而不是少阴病,当然这个有争论;第三条就是厥阴病篇的这段条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是作为厥阴病本证提出来的。大家一定要重视头痛这个症,前面两条原文张仲景反复提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而不讲头痛,到了厥阴病篇却偏偏讲头痛,就得琢磨这是什么意思?张仲景为什么这么写?把这个头痛琢磨清楚了,就会知道这是厥阴病本证,因为阴经不走头,但有一个例外,在阴经中只有厥阴经与督脉会于巅顶百会,正因为如此,厥阴病肝经寒气循经上逆就会有巅顶头痛,因此除了“干呕,吐涎沫”这个主症之外又补充了一个头痛。这段条文虽然没有加上“厥阴病”三个字,但确实是厥阴病本证,再加上方中吴茱萸是君药,它本身就归肝经。所以吴茱萸汤第一温厥阴,第二温阳明,它是阳明病寒证和厥阴病寒证的代表方。只是《方剂学》把它放到温中散寒剂中,所以大家都认为吴茱萸汤只治疗中焦寒证。其实肝也在中焦,过去教材讲肝在下焦,现在改过来了,我们中医肝什么时候长下焦去了?但我们大学教材就是这样写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五版之前全是这样写的,不信大家可以回去看看,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教材。
 
吴茱萸汤方中,吴茱萸温肝散寒、降浊止呕,生姜温散寒气、和胃止呕,人参、大枣补虚以强运化,使寒浊无从内生。温、降、补是吴茱萸汤的三大功能,而降是它的特色。
 
这里举个病例,也是一个误治的例子。患者是50多岁的妇女,患高血压。这个病人是“铁杆中医病号”,不吃西药,只信中医,但是她血压非常高,最高时收缩压达到220mmHg,血压升高以后就眩晕,严重呕吐。这个病人病历很厚,前面用过的方子很多,换了很多大夫,吃的药有几十付,不是天麻钩藤饮,就是镇肝熄风汤,全都诊断为肝阳上亢。但我当时看这个病人全身上下没有一点阳热之象,舌质淡,舌苔白,手足冷,脉沉弱,但是前面的医生就是给她诊断为肝阳上亢,不诊断为肝阳上亢能给她开天麻钩藤饮吗?为什么临床上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就是因为把西医的高血压和中医的肝阳上亢划等号了。我给他用的是吴茱萸汤,病人吃了6付药,血压没怎么降,但是头不那么晕了,走路时也感觉脚底下踩实了,用了20多付药以后血压降了下去。
 
本案例的辨证思维启示:高血压不可等同于肝阳上亢。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带来的弊病,中西医结合我不反对,我的基本观点是两句话八个字:第一句话是“立足中医”,这是立场问题,干什么得吆喝什么,你干的是中医,就要立足于中医;第二句话是“为我所用”,也就是拿来主义,所有的东西包括西医的东西都要拿过来为发展中医所用。我认为这个立场还是正确的,我们现在因为中西医结合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把我们的临床辨证思维全给搞乱了。
 
我总结了现在中医的“三乱”:第一,理论混乱;第二,临床混乱;第三,科研混乱。举个例子,现在中医院的病房病历都是中西医结合大病历,西医的一套,再加上中医的望闻问切,最后是中西医诊断。有一次我到我们附属医院检查病历,病号是淋巴细胞增多型白血病,属血癌的一种,我主要看中医辨证这部分。这个病人按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病历上的病机分析写的是“湿热内蕴故生淋巴细胞”,当时我就把写病历的大夫叫了过来:“你给我说说看,湿热内蕴怎么生的淋巴细胞?你身上的淋巴细胞都是湿热内蕴生出来的吗?这个病人多亏是湿热内蕴,他要是气血两虚,你是不是也说气血两虚故生淋巴细胞?”所以说中西医结合不仅带来很多困惑,并且闹出很多笑话,这个问题很严重。
 
我不反对中西医结合,我们可以把很多西医的东西拿过来为我所用。我举一个例子,目前我国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一个多亿,有乙型肝炎患者三千多万,西医对于乙肝这个病很头痛,中医也很头痛,因为它反复发作最难调理。乙肝对我们中医来讲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证可辨,我们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司外而揣内,通过外面的症状、体征推测内在的病机,如果外面一点症状都没有,从中医来说就是“平人”。但我们大家知道乙型肝炎临床症状极其轻微,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生病,西医根据生化检查、B超这些现代诊查手段能够明确诊断,那我们中医怎么办?病人带着化验单来看病,检查发现有乙肝,问一下饮食、大小便都正常,也没有乏力,肝区也没有不舒服,这要怎么看?用传统的辨证论治思维没有办法的,因为病人没有症状、体征,但是还必须得看。我让我的研究生做了一个课题,专门研究乙肝无证可辨的问题,研究中医如何切入?这是现代病给我们中医提出来的新课题。后来我的研究生总结出6个诊断标准,其中一项就是西医的生化检查。为什么不能拿过来?这些是现代物理学、现代化学等现代科技的东西,西医学可以用,我们中医为什么就不能拿过来用呢?所以中西医结合没有错,但是立场、思维绝不能错,否则走到最后就成了以西代中,把中医的好东西都丢掉了,变得不伦不类、非牛非马,这是非常遗憾的。
 
讲座基本上结束了,最后我还想问几个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有人说西医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中医是辨证论治,我说不对,中医有时也“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中医也有不辨证论治的时候,你说对不对?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内经》讲“司外揣内”,《中医诊断学》也讲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最主要的就是司外而揣内,通过四诊收集症状体征推测内里的变化,我说不全面,我们中医还有司内而揣外,你说对不对?第三个问题,《内经》讲“虚则补之”,我说不全面,我们中医还有“不虚而补”,你说对不对?不虚为什么要补?补什么?和《内经》的“虚则补之”是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学的都不全面,我们对中医的理解,对中医知识结构的掌握和理解,还有待于继续努力。如果学好《伤寒论》,上面的三个问题就都能够解决,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通过方证、条文把答案都告诉你了。今天只把问题提出来,时间关系就不讲了。
 
最后,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内,要用心读伤寒,不要用嘴读伤寒,大家共同努力,学好张仲景,用好《伤寒论》,为中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字幕版)共32讲【分讲分条整理】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690 次浏览 • 2016-01-18 23:47 • 来自相关话题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字幕版)共32讲【分讲分条整理】 ————————— 简  介 ——————————  胡希恕(1898—1984):当代中医经方大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本系列讲座是胡希 ...查看全部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字幕版)共32讲【分讲分条整理】

————————— 简  介 —————————— 
胡希恕(1898—1984):当代中医经方大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本系列讲座是胡希恕先生在1982年为“治本中医研修团”开的课程,
也是胡希恕先生晚年带病最后一次全本逐条讲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参看赵开美本《伤寒论》。
本讲座因当年条件所限,虽有录制缺憾,却也弥足金贵。
本专辑同步字幕由“中医学苑·工作室”根据现有音频和相关资料,整理校配于2014年4月。疏误难免,谅。
谨此籍慰胡希恕先生!

————————— 目  录 ——————————
00.专题纪念片:当代中医经方大家·胡希恕教授
 




http://www.56.com/u92/v_MTE5MDg4MzY5.html/1030_zyxygzs.html 
 
第一讲目录:
第一讲片头
http://www.56.com/u37/v_MTE5MDkxNzQ2.html/1030_zyxygzs.html
引言
http://www.56.com/u98/v_MTE5MTczMjk1.html/1030_zyxygzs.html
001条
http://www.56.com/u11/v_MTE5MTc2MDI0.html/1030_zyxygzs.html
002条
http://www.56.com/u56/v_MTE5MTc4MzU3.html/1030_zyxygzs.html
003条
http://www.56.com/u79/v_MTE5MTk5MzI0.html/1030_zyxygzs.html
004条
http://www.56.com/u17/v_MTE5MjAwNzU4.html/1030_zyxygzs.html
005条
http://www.56.com/u31/v_MTE5MjAyODg0.html/1030_zyxygzs.html
006条
http://www.56.com/u27/v_MTE5MjI4NDg4.html
007条
http://www.56.com/u28/v_MTE5MjI5ODk3.html/1030_zyxygzs.html
008条
http://www.56.com/u47/v_MTE5MjMwMjY4.html/1030_zyxygzs.html
009条
http://www.56.com/u54/v_MTE5MjMwNzE1.html/1030_zyxygzs.html
010条
http://www.56.com/u74/v_MTE5MjMxNTI3.html/1030_zyxygzs.html
011条
http://www.56.com/u70/v_MTE5MjMyNTc5.html/1030_zyxygzs.html
1-11条小结
http://www.56.com/u81/v_MTE5MjM0MjYy.html/1030_zyxygzs.html
 
第二讲目录:
第二讲片头
http://www.56.com/u43/v_MTIzMDE5OTg0.html/1030_zyxygzs.html
012条
http://www.56.com/u37/v_MTIzMDIwNjgy.html
013条
http://www.56.com/u83/v_MTIzMDIyMDQ4.html/1030_zyxygzs.html
014条
http://www.56.com/u91/v_MTIzMDIyMDU2.html/1030_zyxygzs.html
015条
http://www.56.com/u66/v_MTIzMDIzODc5.html/1030_zyxygzs.html
016条
http://www.56.com/u21/v_MTIzMDI0NTM4.html/1030_zyxygzs.html
017条
http://www.56.com/u64/v_MTIzMDI0NTgx.html/1030_zyxygzs.html
018条
http://www.56.com/u86/v_MTIzMDI0NjAz.html/1030_zyxygzs.html
019条
http://www.56.com/u33/v_MTIzMDI0NjM4.html/1030_zyxygzs.html
020条
http://www.56.com/u44/v_MTIzMDI1Nzkz.html/1030_zyxygzs.html
021条
http://www.56.com/u18/v_MTIzMDI2MTE5.html/1030_zyxygzs.html
022条
http://www.56.com/u65/v_MTIzMDI2MjU0.html/1030_zyxygzs.html
023条
http://www.56.com/u94/v_MTIzMDI2NjM1.html
024条
http://www.56.com/u89/v_MTIzMDI2NzE4.html/1030_zyxygzs.html
 
第三讲目录:
第三讲片头
http://www.56.com/u70/v_MTIzMDMxMDk5.html/1030_zyxygzs.html
025条
http://www.56.com/u20/v_MTIzMDMxMTM3.html/1030_zyxygzs.html
026条
http://www.56.com/u51/v_MTIzMDMxMTY4.html/1030_zyxygzs.html
027条
http://www.56.com/u76/v_MTIzMDMxMjgx.html/1030_zyxygzs.html
028条
http://www.56.com/u88/v_MTIzMDMxNTU3.html/1030_zyxygzs.html
029条
http://www.56.com/u85/v_MTIzMDM3MDEw.html
030条
http://www.56.com/u37/v_MTIzMDM3NTc4.html
 
第四讲目录:
第四讲片头
http://www.56.com/u11/v_MTIzMDM3NjQw.html/1030_zyxygzs.html
031条
http://www.56.com/u36/v_MTIzMDM3NjY1.html/1030_zyxygzs.html
032条
http://www.56.com/u64/v_MTIzMDM3Njkz.html/1030_zyxygzs.html
033条
http://www.56.com/u45/v_MTIzMDM4Mjkw.html/1030_zyxygzs.html
034条
http://www.56.com/u65/v_MTIzMDM4MzEw.html/1030_zyxygzs.html
035条
http://www.56.com/u79/v_MTIzMDM4MzI0.html/1030_zyxygzs.html
036条
http://www.56.com/u94/v_MTIzMDM4MzM5.html/1030_zyxygzs.html
037条
http://www.56.com/u18/v_MTIzMDM4MzUx.html/1030_zyxygzs.html
038条
http://www.56.com/u43/v_MTIzMDM4Mzc2.html/1030_zyxygzs.html
039条
http://www.56.com/u97/v_MTIzMDM4NDMw.html/1030_zyxygzs.html
040条
http://www.56.com/u23/v_MTIzMDM4NDQ0.html/1030_zyxygzs.html
041条
http://www.56.com/u85/v_MTIzMDM4NTA2.html/1030_zyxygzs.html
042条
http://www.56.com/u15/v_MTIzMDM4NTI0.html/1030_zyxygzs.html
043条
http://www.56.com/u27/v_MTIzMDM4NTM2.html/1030_zyxygzs.html
044条
http://www.56.com/u40/v_MTIzMDM4NTQ5.html/1030_zyxygzs.html
045条
http://www.56.com/u61/v_MTIzMDM4NTcw.html/1030_zyxygzs.html
 
第五讲目录:
第五讲片头
http://www.56.com/u67/v_MTI1NzI4NDcy.html/1030_zyxygzs.html
046条
http://www.56.com/u35/v_MTIzMDM5MTYw.html/1030_zyxygzs.html
047条
http://www.56.com/u49/v_MTIzMDM5MTc0.html/1030_zyxygzs.html
048条
http://www.56.com/u65/v_MTIzMDM5MTkw.html
049条
http://www.56.com/u71/v_MTIzMDM5MTk2.html/1030_zyxygzs.html
050条
http://www.56.com/u47/v_MTI1NzI4NjI4.html/1030_zyxygzs.html
051条
http://www.56.com/u57/v_MTI1NzI4NjM4.html/1030_zyxygzs.html
052条
http://www.56.com/u68/v_MTI1NzI4NjQ5.html/1030_zyxygzs.html
053条
http://www.56.com/u80/v_MTI1NzI4NjYx.html/1030_zyxygzs.html
054条
http://www.56.com/u87/v_MTI1NzI4NjY4.html/1030_zyxygzs.html
055条
http://www.56.com/u45/v_MTI1NzI5MjQy.html/1030_zyxygzs.html
056条
http://www.56.com/u45/v_MTI1NzI5NTk0.html/1030_zyxygzs.html
057条
http://www.56.com/u60/v_MTI1NzI5OTYx.html/1030_zyxygzs.html
058条
http://www.56.com/u77/v_MTI1NzMwMDY2.html/1030_zyxygzs.html
059条
http://www.56.com/u48/v_MTI1NzMwMTI1.html/1030_zyxygzs.html
发汗剂小结
http://www.56.com/u17/v_MTI1NzMwMzU4.html/1030_zyxygzs.html 
 
第六讲目录:
第六讲片头
http://www.56.com/u75/v_MTI1NzMwNjgw.html/1030_zyxygzs.html
060条
http://www.56.com/u55/v_MTI1NzMwOTI0.html/1030_zyxygzs.html
061条
http://www.56.com/u32/v_MTI1NzMxMjUz.html/1030_zyxygzs.html
062条
http://www.56.com/u97/v_MTIzMDM5Mzk4.html/1030_zyxygzs.html
063条
http://www.56.com/u19/v_MTIzMDM5NDA4.html/1030_zyxygzs.html
064条
http://www.56.com/u34/v_MTIzMDM5NDIz.html/1030_zyxygzs.html
065条
http://www.56.com/u35/v_MTIzMDQwODMy.html/1030_zyxygzs.html
066条
http://www.56.com/u81/v_MTIzMDQxNDA2.html/1030_zyxygzs.html
067条
http://www.56.com/u95/v_MTIzMDQxNDIw.html/1030_zyxygzs.html
068条
http://www.56.com/u44/v_MTIzMDQxNzIx.html/1030_zyxygzs.html
069条
http://www.56.com/u66/v_MTIzMDQxNzQz.html/1030_zyxygzs.html
070条
http://www.56.com/u92/v_MTIzMDQxNzY5.html/1030_zyxygzs.html
 
07.第七讲:第70续-82条
第七讲片头
http://www.56.com/u74/v_MTIzMDQxODM5.html#fromoutpvid=MTIzMDQxODM5 
070续
http://www.56.com/u86/v_MTIzMDQxODUx.html#fromoutpvid=MTIzMDQxODUx
071条
http://www.56.com/u16/v_MTIzMDQxODY5.html#fromoutpvid=MTIzMDQxODY5
072条
http://www.56.com/u32/v_MTIzMDQxODg1.html#fromoutpvid=MTIzMDQxODg1
073条
http://www.56.com/u43/v_MTIzMDQxODk2.html#fromoutpvid=MTIzMDQxODk2
074条
http://www.56.com/u15/v_MTIzMDQyMzk2.html#fromoutpvid=MTIzMDQyMzk2
075条
http://www.56.com/u82/v_MTIzMDQyNDYz.html#fromoutpvid=MTIzMDQyNDYz
076条
http://www.56.com/u95/v_MTIzMDQyNDc2.html#fromoutpvid=MTIzMDQyNDc2
077条
http://www.56.com/u19/v_MTIzMDQyNDg4.html#fromoutpvid=MTIzMDQyNDg4
078条
http://www.56.com/u36/v_MTIzMDQyNTA1.html#fromoutpvid=MTIzMDQyNTA1
079条
http://www.56.com/u98/v_MTIzMDQyNTY3.html#fromoutpvid=MTIzMDQyNTY3
080条
http://www.56.com/u82/v_MTIzMDQyNjM5.html#fromoutpvid=MTIzMDQyNjM5
081条
http://www.56.com/u38/v_MTIzMDQyNjgz.html#fromoutpvid=MTIzMDQyNjgz
082条
http://www.56.com/u52/v_MTIzMDQyNjk3.html#fromoutpvid=MTIzMDQyNjk3

08.第八讲:第83-97条
第八讲片头
http://www.56.com/u11/v_MTIzMDQzMTg0.html#fromoutpvid=MTIzMDQzMTg0 
083条
http://www.56.com/u23/v_MTIzMDQzMTk2.html#fromoutpvid=MTIzMDQzMTk2
084条
http://www.56.com/u38/v_MTIzMDQzMjEx.html#fromoutpvid=MTIzMDQzMjEx
085条
http://www.56.com/u58/v_MTIzMDQzMjMx.html#fromoutpvid=MTIzMDQzMjMx
086条
http://www.56.com/u73/v_MTIzMDQzMjQ2.html#fromoutpvid=MTIzMDQzMjQ2
087条
http://www.56.com/u79/v_MTIzMDQzMjUy.html#fromoutpvid=MTIzMDQzMjUy
088条
http://www.56.com/u13/v_MTIzMDQzMjc0.html#fromoutpvid=MTIzMDQzMjc0
089条
http://www.56.com/u36/v_MTIzMDQzMjk3.html#fromoutpvid=MTIzMDQzMjk3
090条
http://www.56.com/u56/v_MTIzMDQzMzE3.html#fromoutpvid=MTIzMDQzMzE3
091条
http://www.56.com/u73/v_MTIzMDQzMzM0.html#fromoutpvid=MTIzMDQzMzM0
092条
http://www.56.com/u89/v_MTIzMDQzMzUw.html#fromoutpvid=MTIzMDQzMzUw
093条
http://www.56.com/u15/v_MTIzMDQzMzY0.html#fromoutpvid=MTIzMDQzMzY0
094条
http://www.56.com/u47/v_MTIzMDQzNDg0.html#fromoutpvid=MTIzMDQzNDg0
095条
http://www.56.com/u90/v_MTIzMDQzNTI3.html#fromoutpvid=MTIzMDQzNTI3
096条
http://www.56.com/u18/v_MTIzMDQzNTQz.html#fromoutpvid=MTIzMDQzNTQz
097条
http://www.56.com/u32/v_MTIzMDQzNTU3.html#fromoutpvid=MTIzMDQzNTU3


09.第九讲:第98-107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0.第十讲:第108-118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1.第十一讲:第119-127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28-133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2.第十二讲:第134-148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3.第十三讲:第149-159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4.第十四讲:第160-173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5.第十五讲:第174-178条、太阳篇·小结(第1-178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6.第十六讲:阳明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179-206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7.第十七讲:第207-218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8.第十八讲:第219-232条(缺231、232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19.第十九讲:第233-244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0.第二十讲:(缺第245-256条)第257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1.第二十一讲:第258-262条、阳明篇·小结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2.第二十二讲:少阳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3-272条、少阳篇·小结、三阳篇总结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3.第二十三讲:太阴篇·辨太阴病脉症并治、第273-280条、太阴篇·小结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4.第二十四~二十五讲:少阴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81-309条(缺第291-308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5.第二十六讲:第310-319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6.第二十七讲:第320-325条、太阴篇·小结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7.第二十八讲:厥阴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26-338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8.第二十九讲:第339-357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29.第三十讲:第358-375条(缺360-366)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30.第三十一讲:第376-381条(缺376)、三阳三阴篇·总结(1.关于《伤寒论》、2.关于六经、3.关于八纲、4.关于辨证论治)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31.第三十二讲: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382-391条、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392-398条
http://www.fuxzy.cn/forum.php?mo ... &fromuid=221888
 
-------------------------------------------------------------------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字幕版)专辑列表地址链接:
http://www.56.com/w33/album-aid-12838895.html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全十一讲)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379 次浏览 • 2016-01-18 20:16 • 来自相关话题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第三讲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第四讲 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第五讲 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第六讲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查看全部

刘渡舟谈如何学习《伤寒论》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41 次浏览 • 2016-01-18 20:08 • 来自相关话题

    学习《伤寒沦》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 ...查看全部
    学习《伤寒沦》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都是有机的联系着。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用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候,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伤寒学中影响很深。他们的注解,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优点,从原则上讲,他指出了《伤寒论》不专为伤寒一病而设,而六经辨证实能统摄百病。他的话卓识灼见,而能与仲景的思想相共鸣。他的不足之处,误把经络解为经略,又别开生面将《伤寒论》的太阳膀胱经当作心阳来论,未免牵强附会,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逊于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笔墨纵横淋漓尽致。然而,尤氏得马元一先生的真传,构思精辟,言简而赅,对脏腑经络、气血荣卫之理与正邪变化之机,上逮《内》、《难》,下历百家,而极见功夫。他比柯氏更为扎实,惜乎人之不识也。
    此外,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钱璜的《伤寒溯源集》,皆是知名之著,亦可加以涉览。
    以上几个专著读后,可以再看一点综合性的作品,其中应以日人丹波元简著的《伤寒论辑义》为理想。这是第三步。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而又能坚持到底,对《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也就可以说学的差不多了。但是,我讲《伤寒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备起课来,还有可学的东西,还可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足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蠡测的。为此,对于读这本书的人来说,切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略有所获,便沾沾自喜而停顿不前。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 

胡希恕 六经解—中医奥妙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90 次浏览 • 2016-01-17 22:04 • 来自相关话题

     1、伤寒论的成书背景     这本书前后都是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既有六经又有八纲,中医为什么要辨证,而不象西病辨病呢?是因为那时时代太古了,当时没有科学,更没有更好的器械,没法认识病,只能从疾病的反应看问题,即是从症状 ...查看全部

4a36acaf2edda3cc955e03ec00e93901203f9240.jpg

     1、伤寒论的成书背景

    这本书前后都是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既有六经又有八纲,中医为什么要辨证,而不象西病辨病呢?是因为那时时代太古了,当时没有科学,更没有更好的器械,没法认识病,只能从疾病的反应看问题,即是从症状着问题,是经过长久的观察,而发现一种规律,这是很了不起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的事,是点点积累的,辨证非常细,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包括治疗的方法用药。这种规律是永远的客观存在的,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证明了的,是绝对正确的。

    但对此种规律是怎样认识呢?古人无法认识,故用诸多设想,或者把现象当本质,如中风,伤寒,中风证,汗出,恶风,就认为是中风邪,把现象当本质,这是错的。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还研究的中医,其现实意义就在这,这种规律永远都不会变。故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规律,与古人对规律的认识区别开来。这一套的结论就在《神农本草经》和《伊尹汤液经》上,当然不是伊尹发明的,无数人在长期的试验中得出来的。从《针灸甲乙经》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伤寒论》的序言是假的。王叔和是末晋的人,皇普谧是晋初的人,他们二个人极相近,仲景这个书,皇普谧是看到了,如果有这个序的话,序言上有撰用素问九卷,那么皇普谧不会说仲景论广汤液,可见,在皇普谧的时代还没有这个序言。据我推测估计在南北朝或五代的时候,后人加的。

    到后代为伤寒论注解,从成无已开始,根据《内经》给《伤寒论》作注,就因为这个序言,害人不浅。这本书决不是张仲景独出心裁的著作。特别是厥阴病四条,为什么不出治法呢?可见这四条正出自于《汤液经》,仲景对厥阴病的提纲也不满意,要满意的话,后面方剂里头乌梅丸、当归四逆,都应该是厥阴病,虽治疗的是厥,但这条是厥阴,仲景为什么不搁在头前呢,就是因为与提纲不一致,所以单独写后面的一章,就是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王叔和却搞到一块了。

    2、六经的本质

    六经是这个规律的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是疾病反应的病位,这六个病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与经络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如果搞到经络上,那么就自然而然的对疾病的认识就出了问题了,《内经》上的六经与这书上不一致了,这个书上表里相传,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也有由表直接传里,所以有太阳阳明并病,有太阳少阳并病,有少阳阳明并病,没有阳明太阳并病的,都是表里相传,内经不是呀,内经是外经络,内脏腑,都有经络,经络就是表,你看看这就没法说了。所以这个注家也是的,阳明也有表证,太阴也有表证,没有无表证的,这个错误从哪来的呢?就从古人的认识,六个病型,与六个经络,伤寒的恶风,一般的中医的认识,有风邪,有寒邪,在表。这对中医的发展有问题,所以有风邪在这,是治中风的药,都是驱风的药,是有寒邪在这里,是治太阳伤寒的药都是散寒的药,不但把病的认识搞错了,而且把药也搞错了。所以现在人认为,桂枝是驱风邪的,咱们心脏病也用它嘛,它不是驱风邪呀。可是这个风邪寒邪之说,说邪是从表来的,就是风到这来了,寒跑这来了,……怎么能主观的设想呀。至于这个温病呀,也是吴鞠通搞的,又有暑温,又有秋温、春温,这东西中医这么搞下来了,整个理论都歪曲了,越搞越离开事实了。这温病张仲景讲,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与太阳病比较。这个渴在这个书上全是里热,又如太阴病,下利不渴者属太阴,渴而下利,热利,用白头翁汤。发热而渴,不恶寒,说明是里热嘛,是什么呢?阳明篇就提了,阳明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但恶热。温病就是阳明病的外证。不就是白虎汤证嘛,太阳说了,发汗不行,否则转成风温,下之不行,只有清热一个办法,虽没明说,但书里头全包含了,又如栀子豉汤,三黄泻心汤,大黄泻心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都是去热的,真要是掌握好了,一样治温病。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所以我说伤寒中风是要不得,但作为太阳病的二种证型是可以的,没有风湿寒邪之说。此书有些是很对的,在规律方面必须要掌握。

    3、八纲解

    我们认识一下八纲,首先要认识这个位,这个病位,表,就是体表的表,就是人的躯壳,就是人的皮肤,再里头是肌肉,再里头是筋骨,皮与肌肉筋组成的就是体表,在人的最外头,如果疾病反应在这个病位上叫表证,里就指人的肌里头,肌里头就是消化管道,由大小肠胃所组成的消化管道,疾病集中反应在这里头就是里证,那么半表半里,里之外,表之内,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我们说的八纲,其实是九纲,它有半表半里呀,古人把它包含在表里里头了。

    另外呢就是阴阳,咱们说阴证阳证,不是现在辨证说的阴虚阳虚,注家都搞到那里去了,它这个阴阳是指的性,阴性,阳性,就是一个太过,与不及二个方面。人有了病了,生理机能要改变,尤其代谢机能首先改变,一方比健康人太过,另一方面是比健康人不及,现在连证候和脉全是这样,就是太过与不及,太过是发了的兴奋的,亢奋等证状,此为阳性证,反之沉衰的,抑制的,这类的证候叫阴性证,故有了疾病,就会发生这样两类的变化,所以病千变万化不外乎阴阳二大类,但阴阳中还要辨寒热虚实,寒和虚都是不及,都属于阴证之类,热与实都为太过,也都属于阳证之类,阳证中有些特殊的阳性,在辨证上与治疗是有关系的,也要辨。一种是热性的,一种是实性的,虚寒与热实是相对的,这四种都是统属阴阳。所以阳证里头有阳热,阳实,阳实又热叫阳实热,也有阳虚热,阳证中的虚证,但他有热,即虚热证,阴证也是一样的。在病情上说只有阴阳二大类,我们的六经呀,就是反应到表里、半表半里,或阴或阳的六类,在此基础上还要分析虚实。此书里面仲景即辨六经,又辨八纲,表里阴阳有了,再辨寒热虚实,八纲不就都具备了?

    这个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这就构成了治疗的法则了,如太阳病,当发汗,是太阳病治疗的法则了,也可叫治则,热就得用寒药,都是治则,它这个六经以至于寒热虚实,这个治则就出来了,但只有治则不能治病,如太阳病,治则是发汗,用什么发汗呢,还得到方证。所这个书是这样的,先辨六经,六经是六个固定的类型了,然后再分寒热虚实,到这个时候,心里就有数了,知道用哪一类的法则来治疗这一类的病,至于用什么方药还要进一步追,就得辨方证,这个书就是这一套东西。

    4、中医辨证及治病的本质

    那么我们现在要问这么一名话了,究竟是中医这套辨证的方法,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治的什么病?这个值得研究,这个中医搞了这些年,还没有人在这里作解释清楚,这是很重要,第一个就根据八纲,比如拿六经说,这六个类型,就是说凡有其病,病位不出表里、半表半里,这是古人的结论,病情不出于阴阳二大类,病形不出于三阴三阳。

    这个八纲六经就是万有疾病一般的规律,一般的,不是什么特殊的,如太阳病,太阳病究竟是什么病呀,什么病也不是,但是什么病都可以用它,就是一般的证,凡是一个病要有这个证,中医就用这个方法来治疗,没有错的,这是很说明问题了,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呀,就是咱们说的辨证论治了,就根据张仲景这个书,就是在疾病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中医是这么个精神,这个疾病呀,他有一般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而找出疾病的一个通治的方法,这个方法挺妙的,什么叫通治呀,你看咱们拿一个方子,治很多的病,一个病不能固定一个方子,你就拿太阳病说,无论温病也好,伤寒也好,以及其它的各种疾病,只要发生太阳病,如果是桂枝证用桂枝方,什么病都治,不但症状消失,这个基本疾病也好了,所以中医治病的精神就是在疾病一般的规律的基础上而治一般的疾病,通治的方法,就是这个治病的方法最好,西医现在是非常进步了,但是在疾病一般的规律他知道了,病理生理就是疾病的一般的规律,他解释一般的规律解释得挺好,这是西医对它的认识,可是在这个上面治疗一般的病呀,他还没有。

    所以中医古人通过这个临床,通过实践搞出这套东西,非常成功,所以,中医,这个很重要。所以中医要是搞科研,拿一个病固定用一个方子,根本就不成立。中医是在一般的规律上治一般的病,比如用柴胡汤,你只是现柴胡汤证,我就用小柴胡汤,没问题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一般的规律上怎能能治一般的疾病呢?中医有一句话比较好,就是“正邪交争”,这个书上是的,《内经》上也是的,中医认为人体对这个疾病呀,老是与之抗争,事实上也是这样,如果你要是没有这样一套良能呀,那非死不可,人体对外界的刺激有一种非常的抗病的方法,比如说传染病,不是从传染的,没感染的人不是没接触过,就是因为有抗抵力,就是正邪交争。即使有了病了,它还要与它交争,比如表证,就是正与邪交争在体表,怎么个交争法呢,就打算出汗,就想在体表以发汗的方法,把疾病从体表排除,那么这个里证,就打算从里把它排除,或者吐或者下,那么半表半里呢,就想借半表半里各种脏器的功能,而把它排出,如呼吸系、泌尿系等。限于人的自然结构,就与疾病斗争的方式呀,只有这么几种,限于自然力,人体万人相通,所以正与邪斗争离不开这几个方位,所以就固定在一定的病位,病位哪来的呢,还是咱们这个正邪交争,机体的本身还是主导地位,打算这个方面,或者从那个方面解除疾病,除此之外没有了,限于生理自然的结构,这就把这个病位固定了,病位固定了,如果机能亢奋,就是阳性证,机能沉衰就出现阴性证,这六经,六个类型,只要是疾病存在,机体就要斗争,要斗争就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们在疾病的全过程内头,这个六经八纲的反应,始终不会变,而且始终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我们再拿这个治则,根据这个六经八纲生成的来历,还可以理解一个问题,就是中医这套辨证施治呀,正是适应人体的机制,抗病的机制,而使得达到目的。如表证,要发汗而发不出汗,所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表面充斥,一发汗就好了,发汗正达到机体的机理要求。如果出汗了,病还不好怎治呢?中风证就是这样,本来自汗出,达到汗出病还不好,《内经》上也有呀,说这是汗出而邪留,这就是我们这个机能呀,力量达不到,不是他不得汗出,象太阳伤寒,虽机能达到了,可就是出不了汗,你一开其腠理让它出点汗,邪出去就好了,这个中风证虽然出汗,但是它是津气虚嘛,拿《内经》的话是津气虚,什么叫津气呀?人体要想出汗就是谷气,谷气就是津气,就是精微养人之气,虽然出汗,但是津气的质和量,不足以驱邪,反倒出毛病了,汗虽然跑了,邪还乘虚往里头来了,我们在后世方里,就形成二大系别的不同方子,一种是桂枝汤为主的加减,一种是以麻黄汤为主的加减,其它的方子不是治太阳病的,而放在太阳篇里作什么呢?是为了应急之别,所以太阳篇说的最多,病不是固定的,不是太阳病,老是太阳病,随时由于治疗的关系,或者误治,或者传变,研究太阳变病。而且为了发汗,有些可发汗,有些不可发汗,阳明病篇也是,每篇都是这样,反复的说。

再有是辨六经,这个半表半里病,不象表里单纯,表证,无论是太阳病少阴病,都好辨,里证也是一样的,最主要的就是半表半里,如口苦咽干目眩,白虎汤也口苦咽干,也有目眩,他里头有热,顺着孔窍往上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个提纲不够,厥阴篇更成问题了,是不是古人对此一点也不认识,没法认识,半表半里的部位呀,牵连到一切脏腑,你看小柴胡汤就看出来了,或这或那,不好简单的概括,所以少阳篇与厥阴病的提纲都不够全面,只能作个参考,怎么辨呢?这成问题了,有办法,它这个书上呀,除去表里就是半表半里,所以在临床上就采取这个法子,就是说不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的病,也不是用吐下这类的病,剩下的都是半表半里,反应为阳性的为少阳病,阴性为厥阴病,所以这里头有病最容易涉及到其它脏腑,所以不好作提纲。所半表半里的方剂特别的多。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79 次浏览 • 2016-01-17 14:25 • 来自相关话题

附录 附录一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 ...查看全部

附录
附录一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
② “龠”:读yuè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 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
厚朴1 尺 约30 克
竹叶一握 约12 克

学习伤寒论和经方必须知道的名词基础知识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81 次浏览 • 2016-01-17 14:21 • 来自相关话题

经方用名例 一、服:亦曰饮,分汗、吐、下、和四法。桂枝、麻黄,汗也;瓜蒂、栀豉,吐也;承气、陷胸,下也;白虎、四逆、理中、柴胡,和也。 二、含:口、齿、喉、舌宜之,苦酒汤宜也。 三、灌及吹:卒死、 ...查看全部
经方用名例
一、服:亦曰饮,分汗、吐、下、和四法。桂枝、麻黄,汗也;瓜蒂、栀豉,吐也;承气、陷胸,下也;白虎、四逆、理中、柴胡,和也。

二、含:口、齿、喉、舌宜之,苦酒汤宜也。

三、灌及吹:卒死、窍闭宜之,猪胆汁、狼牙汤是也。

四、导亦曰内:孔窍宜之,蜜煎导、土瓜根导、猪胆汁导、膏发煎、矾石丸、狼牙汤是也。

五、摩:经络宜之,头风摩散是也。

六、熨:皮肉宜之,盐熨、枳实熨是也。

七、熏:窍理宜之,雄黄熏法、小儿疳熏法是也。

八、洗及渍:皮肉宜之,矾石汤、苦参汤是也。

九、噀:近世谓之喷,皮肉宜之,冷水是也。
 
十、粉:亦曰扑,汗出、疮烂宜之。温粉、黄连粉、王不留行散是也。
 

经方制法例
一汤:亦曰饮,治轻浮之疾。其为汤也,有酒煮者,栝蒌薤白汤、麻黄醇酒汤是;有水煮者,桂枝汤、麻黄汤等是;有酒水合煮者,胶艾汤是;有取自然汁和熟汤漉之。不煮者,食犬肉不消方、走马汤是。其用汤也,有服者,桂枝汤、麻黄汤等是;有洗者,矾石汤、苦参汤是;有渍者,矾石汤是;有熏者,苦参汤是;有灌者,狗屎汁是;有噀者,冷水是;有含者,苦酒汤是。其变也,有以汤为煎者,大乌头煎是。

二煎:亦曰膏,治沉重之疾。其为煎也,有酒煎者,鳖甲煎是;有蜜煎者,蜜煎导法是。其用煎也,有服者,败蒲煎是;有导者,蜜煎、膏发煎是。其变也,有以煎为丸者,鳖甲煎丸是;有以煎入汤者,乌头桂枝汤是。

三散:亦曰屑,治虚结之疾。其为散也,有别捣合治者,牡蛎泽泻散是;有合捣治者,四逆散、五苓散是。其用散也,有服者,四逆散、五苓散是;有粉者,温粉、王不留行散是;有摩者,头风摩散是;有吹者,菖蒲屑、桂屑是。其变也,有以散为汤者,陷胸汤、防己黄芪汤是。

四丸:古名圆,治留著之疾。其为丸也,有如梧子大者,小丸也,但服之;有如弹丸大者,大丸也,煎服之。其用丸也,有服者,抵当丸、陷胸丸是;有导者,矾石丸是。其变也,有以丸为散者,理中丸是;有以丸为汤者,抵当丸是。
 

经方煮汤用水例
一、水:煮药通用。

二、东流水水万折必东:除饮达下也。寇宗奭《衍义》云:取其性顺疾速,通膈下关也,惟泽漆汤方用之。

三、潦水淫雨为潦:去湿除热也。成氏曰:取其味薄,而不助湿气,利热也。

四、泉水:除热利溺也。

五、井花水平旦新汲水:通窍解热也。

六、劳水甘澜水:益脾益肾也。

七、麻沸汤即百沸汤:通经泄热也。

八、泔水:解热助胃也。

九、浆水:开胃消食也,有清浆水、酸浆水一曰醋浆两种。王子接说:浆水,乃秫米和曲酿成,如醋而淡。今人点牛乳作饼用之,或用真粉作,内绿豆者尤佳。《纲目》引嘉谟云: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酸,生白花色类浆,故名此。古说可从,若王说,直是酒浆矣。近人说为泔淀,非。治食噉蛇、牛肉中毒方中自有泔水,不云浆水。

十、酒:行经络、速药势也。有清酒、醇酒、白酒、苦酒四种。他方或水酒并煮,独栝蒌薤白汤之用白酒,红蓝花酒之用清酒,麻黄醇酒汤之用醇酒,苦酒汤、饮食中毒烦满治之方之用苦酒,皆专用酒。

 
经方和药有定例
一、大枣:和百药,利诸经也。

二、蜡:缓药势,趋下焦也。有与阿胶同用者,调气饮是。

三、白蜜:缓药势,益脾气也。

四、胶饴及沙糖:缓里急,缓药势也。有与枣同用者,建中汤是。

五、酒:行药气,利荣气也。

六、苦酒:除里热,泄三阴也。

七、粳米及白粉:和胃气,利卫气也。有与大枣同用者,附子粳米汤是;有与蜜同用者,甘草粉蜜汤、猪肤汤等是。

八、阿胶:趋下焦,化痰沫也。

九、鸡子黄:和阴气,息里热也。有与阿胶同用者,黄连阿胶汤是。

十、生姜汁:和丸用。
 

经方服丸散方例
一、沸汤;

二、白饮;

三、酒;

四、浆水;

五、大麦汁;

六、麦粥。

伤寒论条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392-398条

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12 次浏览 • 2016-01-17 14:18 • 来自相关话题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2、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393、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查看全部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2、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393、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398、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