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

咳喘

大青龙汤治疗小儿高热案+小建中汤合三拗汤治疗小儿发热咳喘案

医案汇编倪师弟子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294 次浏览 • 2016-02-01 17:31 • 来自相关话题

转自张树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70da20100er6d.html 大青龙汤治疗小儿高热案 于儿,朋友之子,4岁。昨日(08年元旦)上午,朋友来电,小儿前 ...查看全部
转自张树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70da20100er6d.html

大青龙汤治疗小儿高热案

于儿,朋友之子,4岁。昨日(08年元旦)上午,朋友来电,小儿前天外出,伤风,昨日晨起就发烧,请诊。询知:患儿精神萎靡,高热(39.5度),恶寒,身痛,微喘,面红,咽中红,咽痛。未服药。
    未面诊,先嘱试以生姜汤取汗,若汗出身凉即安。下午友人来电称,汗后,身痛减,高热未退(39.5度),余症如前,强烈要求出中药方。即电话疏方:炙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连翘3克,炙甘草3克,生姜4片,红枣4枚。取两剂。先服一剂,观效,若得汗身安,即不服第二剂。并嘱患儿避风,覆卧,多饮稀粥。
当晚服用一剂,夜间得汗,次晨诸症悉除,患儿恢复了玩闹,未耽误去幼儿园。

    按:身处城市,遇儿高热,一般父母均去儿童医院排队去了。该友人对余十分信任,全家三代的病患,几乎都是由余诊治,其岳父慢支、哮喘,本人之多汗不眠、落枕,其妻之外感高热等,都是由余几剂而安,或者一针而愈。其儿从小就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的感冒,感冒之后的咳嗽要数周才好,几乎一年到头咳嗽不断,对儿童医院失望后,到本市中医儿科某医生处常年就诊。后经余诊治,数剂后,该儿抵抗力大增,体重增加,今冬几乎没感冒,没咳嗽,面色由原来的晦暗转为白里透红。

    本例没有什么可圈点之处,简单的风寒感冒,用大青龙一剂而愈。加连翘的原因见余前面的小儿感冒的贴子。写出来的意思是,小儿病本不难治,小儿脏腑娇柔,随拨随应,较之大人的病见效快。坛友不妨多看一些小儿病,会带来信心。不过小儿往往不容易喂服中药,这是一个问题。本案中的小儿对中药十分习惯,甚至有点喜欢喝,也算是个特例了




小建中汤合三拗汤治疗小儿发热咳喘案

 

优优,女,四岁,系朋友之女。07年12月7日下午下班前接到朋友电话,四岁女儿感冒较重,高烧不退,希望我去看一下。于是晚上去了朋友家,看到患儿:
精神差,哭闹,恶寒,面色白,背心微似有汗。咳嗽,痰不易咳出,喘息,咳嗽时面部潮红,咽痛,腹痛,舌淡,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8.5度(腋下)。曾服用西药退热,旋退旋升,效不能持久。
处以:
桂枝6g  生白芍10g  炙麻黄3g  桔梗6g  杏仁6g  连翘3g  生甘草3g  姜3片  枣3枚  水煎10分钟,加蜂蜜服用
次晨其母电话告知:因小儿不喜服中药,勉强服用半剂,夜间得大汗,晨起身凉(体温降至正常),喘平,咽痛、腹痛消失,精神佳。惟余咳嗽偶作。嘱以验方川贝梨善后。

按:本症是伤寒无疑,一是时值孟冬,小儿易伤于寒,再者,该患儿面白,恶寒,舌淡,苔薄白,一派寒象。小儿数脉当是常脉,不作热论;咳嗽剧烈时面部发红是气急所致,面红常在颧部,不作辨证依据。处方时考虑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患儿兼喘,故加麻黄,兼以发表;无腹胀,故去厚朴;因有腹痛故倍芍药;咽痛加连翘,连翘为辛寒之品,专利咽喉,在麻桂配伍中小量应用可利咽,不影响寒温格局,也有助表之作用;用桔梗利咽同时助排痰;用蜂蜜是用以调味,免得小儿闭口不服。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小建中汤合三拗汤加连翘、桔梗的方子。方子有点杂了,让方家见笑了。
本案本拟一剂而痊,但患儿遗有咳嗽,未竟全功,怕是汗多伤阴了,故嘱服川贝梨以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另外,西药的退热药发汗作用甚强,但退热是暂时的,很快就会烧上来。当慎用西药退热。




 

小柴胡汤合三拗汤治疗小儿发热咳喘厌食案

李儿,两岁,2009年12月初诊,外婆、奶奶、父亲都来了。患儿反复发热半月余,伴有咳喘,不欲食,手足时热时寒,面白,颧部红,脉数,咽红。予小柴胡汤合三拗汤加减:柴胡,黄芩,连翘,生麻黄,杏仁,生甘草,法夏,橘红,莱菔子,四剂。四剂后原方出入:柴胡,连翘,莱菔子,焦三仙,厚朴,法夏,枳壳,白芍,桔梗,生甘草。前四剂热退喘平,后三剂咳止食开。按:小儿冬日伤寒,余多用大青龙汤出入,本案小儿有化热之征,同时兼食积,时时发热,故用小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宣肺化积之品,取效亦在意料之中。

刘渡舟经方医案(苓桂杏甘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228 次浏览 • 2016-01-21 22:42 • 来自相关话题

图:中药茯苓   29、苓桂杏甘汤证     (1)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某妇,65岁。咳而微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舌质 ...查看全部
图:中药茯苓

3971a809b62a42f98d6fece7af4ed7c0.png

 
29、苓桂杏甘汤证
    (1)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某妇,65岁。咳而微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舌质胖嫩苔水滑,脉弦。此为有水气。水气犯肺则咳而兼喘,肺失治节之权而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不利而浮肿。治用通阳下气,利水消肿之法。茯苓12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连服五剂,小便利而诸证悉平。
    (2)喘而心悸案
    刘渡舟医案:燕×,男,59岁。患肺源性心脏病,住唐山市某医院治疗,喘咳逆息不能平卧,心悸,气短,面色黧黑,大便已数日未解。舌苔白腻但根部发黄,脉弦而结。证为痰热内凝,腑气不利,肺气受阻,故而喘咳。但心悸气短,面色黧黑,脉结,则为心虚挟饮,此证小虚标实,当先清化痰热以利肺,然后温阳化饮而治心。栝蒌30克(先煎)  半夏10克  黄连6克
    服两剂后,大便通畅,喘咳减轻已能平卧。转用通阳化饮苓桂剂以治其本。
    茯苓12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半夏10克  五味子6克
    服六剂后,喘咳止而心悸宁,遂出院治调理,以善其后。
  【解说】苓桂杏甘汤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杏仁而成。治疗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所致的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以上我们就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的苓桂剂的证治作了简要的介绍。总的看来,苓桂剂作为治疗水气病的主体,有二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病变以心脾阳虚为主,治疗以茯苓、桂枝为核心;二是水气为病,涉及范围很厂,而与肺、肝、胃、肾、肠等脏腑也有密切的关系;虽然以水气之邪为主,但也能兼挟痰湿、瘀血等。为了能更加清楚地反映苓桂剂这些整体特点,特列下图以示归纳。
    水气迫肺----苓桂杏甘汤  水停胃中----苓桂姜甘汤  脾气虚弱----苓桂枣甘汤  肝气上逆----苓桂芥甘汤  肾不纳气----苓桂味甘汤      兼挟痰湿----苓桂杏苡汤  兼挟淤血----苓桂茜红汤  心神浮越----苓桂龙牡汤

刘渡舟经方医案(小青龙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1120 次浏览 • 2016-01-21 21:00 • 来自相关话题

20、小青龙汤证     (1)寒饮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张××,男,40岁。患气喘病多年,每当发作之时,自服“百喘朋”能缓解症状。此次犯病,发作严重,又来求取“百喘朋”。当问及为何不愿服用汤药时,才知道原先曾服中药无数,但未见效 ...查看全部
20、小青龙汤证
    (1)寒饮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张××,男,40岁。患气喘病多年,每当发作之时,自服“百喘朋”能缓解症状。此次犯病,发作严重,又来求取“百喘朋”。当问及为何不愿服用汤药时,才知道原先曾服中药无数,但未见效果。经过反复劝说后,同意服汤药一试。症见喘咳痰多,脉弦,舌苔水滑。观其面色黧黑,辨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的小青龙汤证。
    麻黄9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细辛6克  五味子9克  半夏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9克  二剂
    服药后喘咳明显好转,转用茯苓桂枝杏仁甘草汤加干姜、五味子又服三剂,喘咳得以基本控制。
  【解说】小青龙汤是张仲景用来治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或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膈问有支饮,凡属寒饮内伏,上射于肺所敛咳喘,皆有明显功效。本方合干姜,细辛及麻、桂于一体,辛烈走窜,虽然药力峻猛,但只要掌握好辨小青龙汤证的几个环节,临床运用则效如桴鼓。
  (一)辨气色:寒饮为阴邪,易伤阳气,胸中阳气不温,使荣卫行涩,不能上华于面,患者可见面色黧黑,称为“水色”;或见两日周围有黑圈环绕,称为“水环”;或见头额、鼻柱、两颊、下巴的皮里肉外之处出现黑斑,称为“水斑。”
  (二)辨咳喘: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咳喘并重,甚则倚息不能平卧,每至夜晚加重。
  (三)辨痰涎:肺寒津冷,阳虚津凝,成痰为饮,其痰涎色白质稀;或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吐痰为蛋清状,触舌觉冷。
  (四)辨舌象:肺寒气冷,水饮凝滞不化,故舌苔多见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但若阳气受损时,则可见舌质淡嫩,舌体胖大。
  (五)辨脉象:寒饮之邪.其脉多见弦象,因弦主饮病;如果是表寒里饮,则脉多为浮弦或见浮紧;若病久入深、寒饮内伏,其脉则多见沉。
  (六)辨兼证;水饮内停,往往随气机运行而变动不居,出现许多兼证,如水寒阻气,则兼噎;水寒犯胃,则兼呕;水寒滞下,则兼小便不利;水寒流溢四肢,则兼肿;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症。
  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但六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疗重证寒饮咳喘,疗效卓著,屡用屡效。但此方辛烈峻猛,能伐阴动阳,下拔肾根,用药必须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根据《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用苓桂剂善后疗效理想。
    (2)过服小青龙汤救逆案
    刘渡舟医案:某男,患咳喘痰多,不能乎卧.咳吐稀白泡沫状痰,面色黧黑,脉弦紧,舌苔白滑。证属寒饮射肺。投以小青龙汤原方两剂。患者恃方后,没有再来复诊。第二年春见其面色苍白不泽,身形赢弱,自云服药颇有疗效,喘息咳痰皆明显好转,夜能半卧,喜出望外,按原方又继续服用,第十二剂后,发生头晕,心悸,夜难成眠等证。自冬至节后,突然发生鼻衄,来势汹涌。不能自止,经某医院用电烙法止血。从此自觉神疲乏力,所以又来诊治。这是过服小青龙汤,发散太过,拔动肾根,伤阴动血发生的变证。乃用人参养荣汤加龙骨、牡蛎等药.连服数十剂后,体力才逐渐得以恢复。
    【解说】小青龙汤属于辛烈走散,作用峻猛的方剂,久服有伐阴动阳之弊。但由于患者不明此理,持方久服,发散太过,阳气不密,导致少阴肾精不固。待冬至节后,天阳启动,阴精不能密藏则见伤阴动血。鼻衄不能自止的情况。大、小青龙汤,都是在麻黄汤辛温发散的基础上衍化而来,其有很强的发散作用。张仲景立大、小青龙二方,一方面阐明其证治特点,另一方面又指出其救逆之法,目的就在于告诚人们要注意服药后的一些不良反映。学者如果能细心体会仲景设苓桂剂既治水饮之邪,又御小青龙汤之变,则得心应手!庶几近之。

大青龙汤治疗小儿高热案+小建中汤合三拗汤治疗小儿发热咳喘案

医案汇编倪师弟子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294 次浏览 • 2016-02-01 17:31 • 来自相关话题

转自张树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70da20100er6d.html 大青龙汤治疗小儿高热案 于儿,朋友之子,4岁。昨日(08年元旦)上午,朋友来电,小儿前 ...查看全部
转自张树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70da20100er6d.html

大青龙汤治疗小儿高热案

于儿,朋友之子,4岁。昨日(08年元旦)上午,朋友来电,小儿前天外出,伤风,昨日晨起就发烧,请诊。询知:患儿精神萎靡,高热(39.5度),恶寒,身痛,微喘,面红,咽中红,咽痛。未服药。
    未面诊,先嘱试以生姜汤取汗,若汗出身凉即安。下午友人来电称,汗后,身痛减,高热未退(39.5度),余症如前,强烈要求出中药方。即电话疏方:炙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连翘3克,炙甘草3克,生姜4片,红枣4枚。取两剂。先服一剂,观效,若得汗身安,即不服第二剂。并嘱患儿避风,覆卧,多饮稀粥。
当晚服用一剂,夜间得汗,次晨诸症悉除,患儿恢复了玩闹,未耽误去幼儿园。

    按:身处城市,遇儿高热,一般父母均去儿童医院排队去了。该友人对余十分信任,全家三代的病患,几乎都是由余诊治,其岳父慢支、哮喘,本人之多汗不眠、落枕,其妻之外感高热等,都是由余几剂而安,或者一针而愈。其儿从小就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的感冒,感冒之后的咳嗽要数周才好,几乎一年到头咳嗽不断,对儿童医院失望后,到本市中医儿科某医生处常年就诊。后经余诊治,数剂后,该儿抵抗力大增,体重增加,今冬几乎没感冒,没咳嗽,面色由原来的晦暗转为白里透红。

    本例没有什么可圈点之处,简单的风寒感冒,用大青龙一剂而愈。加连翘的原因见余前面的小儿感冒的贴子。写出来的意思是,小儿病本不难治,小儿脏腑娇柔,随拨随应,较之大人的病见效快。坛友不妨多看一些小儿病,会带来信心。不过小儿往往不容易喂服中药,这是一个问题。本案中的小儿对中药十分习惯,甚至有点喜欢喝,也算是个特例了




小建中汤合三拗汤治疗小儿发热咳喘案

 

优优,女,四岁,系朋友之女。07年12月7日下午下班前接到朋友电话,四岁女儿感冒较重,高烧不退,希望我去看一下。于是晚上去了朋友家,看到患儿:
精神差,哭闹,恶寒,面色白,背心微似有汗。咳嗽,痰不易咳出,喘息,咳嗽时面部潮红,咽痛,腹痛,舌淡,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8.5度(腋下)。曾服用西药退热,旋退旋升,效不能持久。
处以:
桂枝6g  生白芍10g  炙麻黄3g  桔梗6g  杏仁6g  连翘3g  生甘草3g  姜3片  枣3枚  水煎10分钟,加蜂蜜服用
次晨其母电话告知:因小儿不喜服中药,勉强服用半剂,夜间得大汗,晨起身凉(体温降至正常),喘平,咽痛、腹痛消失,精神佳。惟余咳嗽偶作。嘱以验方川贝梨善后。

按:本症是伤寒无疑,一是时值孟冬,小儿易伤于寒,再者,该患儿面白,恶寒,舌淡,苔薄白,一派寒象。小儿数脉当是常脉,不作热论;咳嗽剧烈时面部发红是气急所致,面红常在颧部,不作辨证依据。处方时考虑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患儿兼喘,故加麻黄,兼以发表;无腹胀,故去厚朴;因有腹痛故倍芍药;咽痛加连翘,连翘为辛寒之品,专利咽喉,在麻桂配伍中小量应用可利咽,不影响寒温格局,也有助表之作用;用桔梗利咽同时助排痰;用蜂蜜是用以调味,免得小儿闭口不服。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小建中汤合三拗汤加连翘、桔梗的方子。方子有点杂了,让方家见笑了。
本案本拟一剂而痊,但患儿遗有咳嗽,未竟全功,怕是汗多伤阴了,故嘱服川贝梨以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另外,西药的退热药发汗作用甚强,但退热是暂时的,很快就会烧上来。当慎用西药退热。




 

小柴胡汤合三拗汤治疗小儿发热咳喘厌食案

李儿,两岁,2009年12月初诊,外婆、奶奶、父亲都来了。患儿反复发热半月余,伴有咳喘,不欲食,手足时热时寒,面白,颧部红,脉数,咽红。予小柴胡汤合三拗汤加减:柴胡,黄芩,连翘,生麻黄,杏仁,生甘草,法夏,橘红,莱菔子,四剂。四剂后原方出入:柴胡,连翘,莱菔子,焦三仙,厚朴,法夏,枳壳,白芍,桔梗,生甘草。前四剂热退喘平,后三剂咳止食开。按:小儿冬日伤寒,余多用大青龙汤出入,本案小儿有化热之征,同时兼食积,时时发热,故用小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宣肺化积之品,取效亦在意料之中。

刘渡舟经方医案(苓桂杏甘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228 次浏览 • 2016-01-21 22:42 • 来自相关话题

图:中药茯苓   29、苓桂杏甘汤证     (1)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某妇,65岁。咳而微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舌质 ...查看全部
图:中药茯苓

3971a809b62a42f98d6fece7af4ed7c0.png

 
29、苓桂杏甘汤证
    (1)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某妇,65岁。咳而微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舌质胖嫩苔水滑,脉弦。此为有水气。水气犯肺则咳而兼喘,肺失治节之权而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不利而浮肿。治用通阳下气,利水消肿之法。茯苓12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连服五剂,小便利而诸证悉平。
    (2)喘而心悸案
    刘渡舟医案:燕×,男,59岁。患肺源性心脏病,住唐山市某医院治疗,喘咳逆息不能平卧,心悸,气短,面色黧黑,大便已数日未解。舌苔白腻但根部发黄,脉弦而结。证为痰热内凝,腑气不利,肺气受阻,故而喘咳。但心悸气短,面色黧黑,脉结,则为心虚挟饮,此证小虚标实,当先清化痰热以利肺,然后温阳化饮而治心。栝蒌30克(先煎)  半夏10克  黄连6克
    服两剂后,大便通畅,喘咳减轻已能平卧。转用通阳化饮苓桂剂以治其本。
    茯苓12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半夏10克  五味子6克
    服六剂后,喘咳止而心悸宁,遂出院治调理,以善其后。
  【解说】苓桂杏甘汤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杏仁而成。治疗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所致的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以上我们就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的苓桂剂的证治作了简要的介绍。总的看来,苓桂剂作为治疗水气病的主体,有二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病变以心脾阳虚为主,治疗以茯苓、桂枝为核心;二是水气为病,涉及范围很厂,而与肺、肝、胃、肾、肠等脏腑也有密切的关系;虽然以水气之邪为主,但也能兼挟痰湿、瘀血等。为了能更加清楚地反映苓桂剂这些整体特点,特列下图以示归纳。
    水气迫肺----苓桂杏甘汤  水停胃中----苓桂姜甘汤  脾气虚弱----苓桂枣甘汤  肝气上逆----苓桂芥甘汤  肾不纳气----苓桂味甘汤      兼挟痰湿----苓桂杏苡汤  兼挟淤血----苓桂茜红汤  心神浮越----苓桂龙牡汤

刘渡舟经方医案(小青龙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1120 次浏览 • 2016-01-21 21:00 • 来自相关话题

20、小青龙汤证     (1)寒饮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张××,男,40岁。患气喘病多年,每当发作之时,自服“百喘朋”能缓解症状。此次犯病,发作严重,又来求取“百喘朋”。当问及为何不愿服用汤药时,才知道原先曾服中药无数,但未见效 ...查看全部
20、小青龙汤证
    (1)寒饮咳喘案
    刘渡舟医案:张××,男,40岁。患气喘病多年,每当发作之时,自服“百喘朋”能缓解症状。此次犯病,发作严重,又来求取“百喘朋”。当问及为何不愿服用汤药时,才知道原先曾服中药无数,但未见效果。经过反复劝说后,同意服汤药一试。症见喘咳痰多,脉弦,舌苔水滑。观其面色黧黑,辨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的小青龙汤证。
    麻黄9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细辛6克  五味子9克  半夏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9克  二剂
    服药后喘咳明显好转,转用茯苓桂枝杏仁甘草汤加干姜、五味子又服三剂,喘咳得以基本控制。
  【解说】小青龙汤是张仲景用来治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或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膈问有支饮,凡属寒饮内伏,上射于肺所敛咳喘,皆有明显功效。本方合干姜,细辛及麻、桂于一体,辛烈走窜,虽然药力峻猛,但只要掌握好辨小青龙汤证的几个环节,临床运用则效如桴鼓。
  (一)辨气色:寒饮为阴邪,易伤阳气,胸中阳气不温,使荣卫行涩,不能上华于面,患者可见面色黧黑,称为“水色”;或见两日周围有黑圈环绕,称为“水环”;或见头额、鼻柱、两颊、下巴的皮里肉外之处出现黑斑,称为“水斑。”
  (二)辨咳喘: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咳喘并重,甚则倚息不能平卧,每至夜晚加重。
  (三)辨痰涎:肺寒津冷,阳虚津凝,成痰为饮,其痰涎色白质稀;或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吐痰为蛋清状,触舌觉冷。
  (四)辨舌象:肺寒气冷,水饮凝滞不化,故舌苔多见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但若阳气受损时,则可见舌质淡嫩,舌体胖大。
  (五)辨脉象:寒饮之邪.其脉多见弦象,因弦主饮病;如果是表寒里饮,则脉多为浮弦或见浮紧;若病久入深、寒饮内伏,其脉则多见沉。
  (六)辨兼证;水饮内停,往往随气机运行而变动不居,出现许多兼证,如水寒阻气,则兼噎;水寒犯胃,则兼呕;水寒滞下,则兼小便不利;水寒流溢四肢,则兼肿;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症。
  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但六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疗重证寒饮咳喘,疗效卓著,屡用屡效。但此方辛烈峻猛,能伐阴动阳,下拔肾根,用药必须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根据《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用苓桂剂善后疗效理想。
    (2)过服小青龙汤救逆案
    刘渡舟医案:某男,患咳喘痰多,不能乎卧.咳吐稀白泡沫状痰,面色黧黑,脉弦紧,舌苔白滑。证属寒饮射肺。投以小青龙汤原方两剂。患者恃方后,没有再来复诊。第二年春见其面色苍白不泽,身形赢弱,自云服药颇有疗效,喘息咳痰皆明显好转,夜能半卧,喜出望外,按原方又继续服用,第十二剂后,发生头晕,心悸,夜难成眠等证。自冬至节后,突然发生鼻衄,来势汹涌。不能自止,经某医院用电烙法止血。从此自觉神疲乏力,所以又来诊治。这是过服小青龙汤,发散太过,拔动肾根,伤阴动血发生的变证。乃用人参养荣汤加龙骨、牡蛎等药.连服数十剂后,体力才逐渐得以恢复。
    【解说】小青龙汤属于辛烈走散,作用峻猛的方剂,久服有伐阴动阳之弊。但由于患者不明此理,持方久服,发散太过,阳气不密,导致少阴肾精不固。待冬至节后,天阳启动,阴精不能密藏则见伤阴动血。鼻衄不能自止的情况。大、小青龙汤,都是在麻黄汤辛温发散的基础上衍化而来,其有很强的发散作用。张仲景立大、小青龙二方,一方面阐明其证治特点,另一方面又指出其救逆之法,目的就在于告诚人们要注意服药后的一些不良反映。学者如果能细心体会仲景设苓桂剂既治水饮之邪,又御小青龙汤之变,则得心应手!庶几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