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
黄煌经方治疗高血压经验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026 次浏览 • 2016-02-16 01:24
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
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
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
2、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
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
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
?
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秘要)
原方:黄连3两 ?黄芩2两 黄柏2两 ?栀子14枚
黄煌方:黄连5~10g ?黄芩10~20g 黄柏5~10g ?栀子6~12g 乾姜3~10g ?红枣10~30g
(加入乾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
?
1、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
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乾者 (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
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
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
2、临床效果:
(1)有降压作用。
(2)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
(3)减缓心律。
(4)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
3、具体的体质特征:
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乾、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
4、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
二、三黄泻心汤(金匮)
原方:大黄2两 ?黄连1两 ?黄芩1两
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乾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黄连3~6g ?黄芩6~20g
1、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
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
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
2、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
黄煌经验: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
3、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
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
此方有保健作用 ?(三黄片)。
4、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
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好、大便乾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
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腑实证)。
5、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
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
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乾姜3~6g/生姜3~6片 ?红枣10~20g
(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乾姜、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
1、本方用於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
(1)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併发症;
(2)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
(3)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
(4)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
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
2、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於创伤後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後可以改善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3、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乾、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
4、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
5、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於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
四、大柴胡汤
经方:柴胡半斤 ?黄芩3两 ?半夏半升 ? 枳实4枚 ?芍药3两 ? 大黄2两 ? 生姜5两 大枣12枚
黄煌方:柴胡6~20g ?黄芩6~20g 姜制半夏6~12g ?枳壳10~20g 白芍/赤芍10~20g ? 制大黄6~12g ?乾姜5~10g ?大枣15~30g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加黄连效果更好。
?
五、黄耆桂枝五物汤
经方:黄耆3两 ?桂枝3两 芍药3两 ?生姜6两 ?大枣12枚
黄煌方:生黄耆15~60g ?桂枝6~12g/肉桂5~10g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 ?乾姜5~10g/生姜3~6片 ?大枣10~20g
1、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脊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松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
2、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治心下毒痛】: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
3、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四味健步方:芍药、丹参、石斛、牛膝)
4、体质: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四)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146 次浏览 • 2016-02-16 00:50
? ? ? ? ?今天,D女士高兴地告诉我,那方有效!肚子小了一圈,不再恶心厌油腻,大便畅通,人舒服多了!她年逾五十,体格结实,上身饱满充实,有脂肪肝、胃炎等病。上周因为两个月来腹胀严重,厌食油腻,反流、便秘,而来求方。当时,她舌苔厚,按之心下满痛,我不假思索,便投大柴胡汤原方:柴胡2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5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制大黄10克、干姜5克、红枣15克。嘱咐水煎服,日两次。
? ? ? ? ?大柴胡汤是古代宿食病的专方,有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功效,适用于以上腹部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治疗和实热性体质的调理,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本方常用的疾病,有时也用于减肥。D女士就是一例。
? ? ? ? 大柴胡汤善于消肚腩。其人多见脸红油亮、上半身饱满,特别是上腹部胀满,脂肪堆积,用手按压上腹部,往往充实有力,犹如一只大大的红苹果。
? ? ? ? ?大柴胡汤的减肥,是理气,是消积滞,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直观地说,是通过增加大便量实现的。许多肥胖者,大多有腹胀便秘,舌苔厚,服用大柴胡汤后,大便顺畅,人顿觉轻松许多。
? ? ? ? ?减肥,是当今热门的话题。许多人只知道去服用副作用很大的化学药,或盲目的节食或残酷地运动,那其实不是减肥,而是摧残自己的生命。经方的减肥却是另有天机,那就是因人而异,寻找个体差异,让你在舒服中减肥。大柴胡汤,不愧是千古相传的减肥良方。
大柴胡汤人能食而不敢食,食多即胀
[有位更年期的女性,多汗,体质好。一时不知辨为何体质。后得知患者有胆结石,想起黄师的经验,使用大柴胡汤,效果很好。大柴胡是更年期体质壮实女性经常使用之方。]
妻子的哮喘与大柴胡汤
? ? ??我妻子患有支气管哮喘,前年曾大发。上周感冒又引发咳喘,胸闷痰堵,非常痛苦。按之两胁疼痛,不敢多吃,唯恐饱食后胀闷。其痰黄而粘,量不少。察其舌暗红边有瘀斑,是痰郁在内,肌体供氧不足,解痉平喘化痰是关键。我以大柴胡汤加连翘、山栀,方中柴胡用20克、枳壳枳实各用10克,赤芍白芍各用10克,并令泡服自制排痰散,当茶不拘时服,服药当天痰即减,且易吐,气趋平缓,而大便不泻。三天后基本无咳喘,但尚有白痰。再服原方,觉甚苦,大便不成形,日数次。她年轻时曾患心肌炎,肤白唇暗淡,以前咳喘发作常用桂枝汤加味,而不能用麻黄,此次虽有变化,但基本体质未变,便停大柴胡汤,为其煎服姜枣浓汤送服排痰散,次日即诸症悉除。
? ? ? 此案提示,第一,大柴胡汤不仅仅是用于治疗胰胆疾病,还可以用于哮喘,其解痉平喘的功效值得重视;第二,中病即止,有是证用是方,无是证即停是方。用大柴胡汤是治疗咳喘,而非调理体质。
? ? ??排痰散解痉是白芍,哮喘病人的胸闷是可以用的。小青龙汤中也有芍药。后世有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报道。?
? ? ??这里哮喘使用大柴胡汤不需要有口苦,但有腹胀、胸闷、大便不畅等。
? ? ??“唯恐饱食后胀闷”似可视为机体的大柴胡证暗示,再将胸胁闷痛、痰黄视为主证,则大柴胡汤证具,也许可以这样理解
神方大柴胡
前天的门诊上,两个中年妇女接过方签,还是兴奋地说,这方真神,这方真神!原来,她俩是为在ICU抢救的老母亲来转方的。半月前,他们年近八十的老母亲因为发热气喘,被诊断为肺炎,在重症病房救治多日,因目睹同室某老翁服用中药而转危为安,遂找我开方,我以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汤,服药当夜,即能安卧;后因感冒发热,且大便干结且多痰,遂用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也热退便畅,痰也易咯,众人皆称效果神奇。
? ? ?大柴胡汤是著名经方,原用于心下按之满痛的宿食症,后世用于胰腺炎、胆石症等效如桴鼓,但此方用于呼吸道疾病,也是效果出奇。支气管炎痰多粘稠,可用大柴胡汤合厚朴汤;支气管哮喘胸满唇暗,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肺炎发热或支气管扩张,见痰黄粘稠,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如出血,则大柴胡汤加黄连,都是我临床常用的合方,无不立竿见影。昨天在无锡遇到著名网友十世遗风先生,他也喜用大柴胡,说此乃神方!
? ? ?大柴胡汤药不过八味,但使用面非常之广。高血压、高脂血症、偏头痛、肥胖、反流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等均有效果。但必须要看其体质。一般体格健壮,以中老年较多。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舌苔厚等。我曾经用大柴胡汤治疗一位中年妇女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大柴胡汤加黄连数剂而愈,其依据就是其人丰满,稍多食即胀,胀即心悸。我一位本科生弟子曾用大柴胡汤加生薏苡仁,治疗一青年多发的寻常疣,七剂尽脱落,问其所据,答曰无所苦,其人壮实而已。想到日本学者森立之先生用大柴胡汤治疗阳痿,可见也是看其人而用方。
? ? ? 大柴胡汤治疗的不是一个病,更不是一个症状,应该是一种综合症或体质状态。如果有一天将大柴胡汤证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建立,那天下许多医生均能用大柴胡汤,那神方大柴胡汤将名扬天下,活人无数!
【想起当初刚想认真读黄老师的著作,就是因为一篇有关大柴胡的论文,文中黄老师用此方治疗了一例颈椎病,可谓闻所未闻,因为不管中医还是西医老师都说这个病没法治的。?
【人也碰到一位患者,体格壮实,脸色红润,腹部充实,有高脂血症,大便溏结不定,按之心下不适,睡眠欠佳,予大柴胡汤加黄连,3剂,大便恢复正常。】
【半年前父亲的急性阑尾炎,就是两剂大柴胡汤+大黄牡丹皮汤搞定的】
【大柴胡汤确是神方,我常用大柴胡加桃核承气汤治脱发
【我有个病人体格十分壮实,但是最近感觉剑突下有个包块,感觉十分的不舒服,胃镜检查提示胃炎。摸之腹部脂肪肥厚,啤酒肚,曾板状,肌肉紧,形体偏胖,给大柴胡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效果十分理想,一个星期居然减肥五斤 ,两周减8斤,不舒服症状也消失, 患者因为外地人,回家过年未再复诊。】
【我是搞男科工作的,门诊病人很多,来自全各地。感觉目前阳痿病人愈来愈多,心里、代谢、血管、神经等因素均是重要的原因。但是对于肥胖病人,如果是肥胖,腹部脂肪偏紧或血脂高或面部痤疮多,大便偏干者,我常用大柴胡汤合三子养亲汤,等病人肥减下来后,病人神清气爽,阳痿紧跟着改善,效果十分好。三子养亲汤降血脂效果很好哦,化痰湿的。 】
【三子养亲汤是常规用量,我还常用“五子养亲汤”,五子养亲汤是我自己命名的,即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决明子,皂角刺,对于肥胖型阳痿效果很好,体重一减,脂肪少了,病人神清气爽,阳痿紧跟着就好啦,千万不能补】
【大柴胡汤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的应用很多,和葛根汤有时候不好区别,可能是葛根汤偏于强、疼。大柴胡偏于炎症的粘连,多见于肩周炎的粘连,古人就有指迷茯苓丸治疗肩凝的!】
【我治疗一女性病人右下腹疼痛,但又不像肠痈,但属于湿热淤血体质,处方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服药6小时后,阴道出血少许,随后腹痛立止,整个疗程不过8小时以内。经方之神奇令自己意想不到!!!】【该女性病人就是一点淤血,大黄牡丹汤就可以了,好家伙来个大柴胡,该女确实要强壮点,不然命去半条.所以各位老师.用大柴胡一定只能在强人身上试.这方力大,效果快,大家有点要看神奇的调调!】
【我自己用过四逆散,是肾结石,当时痛得难受得要命,急跑到中医院急诊科,医生帮我肌注了曲马多然后静滴654-2,三个小时没止痛,征得医生同意,用了四逆散加元胡木香,30分钟就有感觉了,肚里咕嘟咕嘟的好象有什么在移动,没这么痛了,一小时后完全不痛了】
【我用大柴胡治自己的乳糜尿效果很好(大多在傍晚或子时尿白米汤样尿,很有规律,不能吃肉,特别是鸡鱼肉,一吃准尿白,尿后腰酸痛,哪天中午特别困,傍晚一定尿白。)一喝药2-3小时就感觉能治我病,很有效。】
【请问黄老师,CT示左下肺炎伴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气喘,动则为甚,少咳,痰少而粘,无寒热,无明显的大柴胡汤证,脘腹不硬痛,在CT报告出来前曾经用过宣肺、化痰、平喘、健脾、益肾、敛气等方法,但动则气喘无明显改善,有时感觉胸口被什么东西抓紧似的。在来诊前曾经在西医内科就诊过,动态心电图正常】 ? 那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看看。
【我的一位亲戚50岁。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血糖有点不稳定,口臭很严重,眼结膜很黄,小便黄,大便正常,体格壮实。我就是用大柴胡汤加栀子12g,茵陈50g,连续服3个月一切正常】
【黄师就用此方治疗一位肩周炎女性患者,62岁。左肩痛半年余,不能抬起,服药5天竟然可以举手到头部。真是奇迹也!!!非亲眼所看简直难以相信。佩服之至】
温胆汤催乳
虽然每天食用猪蹄,C女士的奶水依然不多,宝宝每天需要配合奶粉4-5次方够吃,而本来就不瘦的她体更胖了,浑身上下都是松软的脂肪。她有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忽闪忽闪,还特别容易紧张,那天,她发现自己的肘部皮肤变粗糙,就怀疑生糖尿病;见孩子皮肤起红疹,便彻底忌食鱼虾。她的睡眠也不好,每夜乱梦纷纭,且常有噩梦。听她家人说,她小时候特别胆小,经常哭泣。这种体质就是我经常说的半夏人,她所表现的状态,应该属于温胆汤证。处方:姜半夏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生甘草5克、枳壳15克、竹茹10克、干姜5克、红枣20克。水煎,每日一剂。一周后她告诉我,奶水多了许多,孩子吃得砸巴砸巴响,而且配方奶粉也仅需每天2次了。问她睡眠如何?她说好多了,睡得踏实多了。我说,这方还能减肥呢!真的?电话里的她,笑得很开心。
? ? 这是一例对人用方的成功案例。乳汁的分泌与排出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焦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情绪变化,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与排出。温胆汤本不是催奶方,之所以能下乳,就是因为具有壮胆安神功能,对如C女士那样的易惊之人最为有效,这种体质,我经常简称为“半夏体质”。这种人,用以半夏为主药的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往往安全而有效。
? ? ? ?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医生所诟病的。催乳也是一样,不能一见少乳,就大量食用猪蹄、鱼汤、排骨汤、虾汤、黄豆汤等高蛋白食品,或随手开出诸如王不留行、漏芦、穿山甲、通草等所谓通乳药。说到底,还是要识别方证。有是证用是方,这是临床医生必须遵循的原则。
面红油腻者黄连温胆汤。
【肥胖的女人多温胆汤证,几年行医的一点小体会】
温胆汤,壮胆方
惊吓常常会致病,而压惊治病的最佳方是温胆汤。
? ? ?有一中年男子,得一奇疾,讲话困难,欲话不得。CT、核磁共振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已半年余,影响工作,十分痛苦。视其人,面有光泽,目睛圆而有神,皮肤滋润,并无气血枯瘁之征,而舌不暗紫,脉不郁涩,也无瘀血之象。我思忖良久,乃断言非脑梗,其发病之前当受过惊吓。其人点头称是,云目睹女儿车祸一瞬,欲大声呼喊而不得,遂得此疾。用温胆汤愈。
? ? ? 又听江阴袁士良先生述一案,某女士,因骑车时突遇前面的拖拉机倒车,一时惊吓过度,导致流涎不止,日夜不休。也用温胆汤加味而愈。
? ? ? 温胆汤是中国传统的壮胆方,也可以看作是治疗当今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专方。之所以名温胆,是因为本方原治疗胆寒症。所谓胆寒,心惊胆战是也。
【温胆汤对自闭症的社会性退缩有一定帮助】
【危氏十味温胆汤亦是连建伟老师习用的壮胆方~】
【暑假时7岁侄子用过,当时是舌苔厚白腻,口气重,舌边3个溃疡,食欲差,烦躁,睡眠不安,脾气大,流口水,咬指甲,坐不住。这小家伙一向胆小,晚上不敢一个人到阳台上去。一直吃B2,小便很黄,大便正常,一天一次。
带到医院看了中医内科主任,告知详情,诊脉后开出一方。组方:竹茹,半夏,枳壳,茯苓,陈皮,甘草。2剂,1剂2天,所费不过4元。2剂后基本痊愈。】
应对当前感冒发热的实用方
为大众推荐几张治疗感冒发热的小方。
? ? ?第一张,柴胡退热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毫升。以水15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分钟,取汤液约60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每三小时一次。适用于病毒性感冒的发热,多发热持续,汗出而不畅,面红身热,或咽喉痛,或咳嗽,或头痛。如汗出热退即可停服。如服药三次,仍然不得大汗,则要改方。如汗出多而热不退者,加生石膏50克。
? ? ?第二张,麻黄退热方:生麻黄10克、生甘草5克、生石膏30克、桔梗10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连翘50克,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适用于身体壮实,皮肤偏暗的病毒性感冒发热患者,表现为发热不退,无汗恶寒,多有咳嗽、咽痛、鼻塞、头痛者。如汗多加大石膏用量可达60克。有心脏病、贫血、消瘦、高龄的患者慎用。
? ? ? 第三张,三汁润肺饮:生萝卜、生梨子、生荸荠各等量,榨汁,每次饮用200毫升,一日3次。适用于感冒发热之后,咳嗽痰黄,大便干结者。
要看方证是否相应。如果体质壮实发热无汗,也可以用麻黄石膏剂的
【据我所诊治的当前患者情况来看,发热为主的多是发热恶寒无汗身疼痛咽痛的大青龙证,咳嗽为主者多是气上冲则咳的小青龙加石膏证。】
【第一张方子加蒲公英30,紫花地丁30,我以前在病房给高烧40度的病人用过,一天2帖,一天有效,两天退烧,也是一位温病基础很好的老中医传授的】
【入冬以来,多在空调呆着,出门开车,也很少锻炼,体质渐觉虚弱,这几天事情很多,出差在外,时觉寒气入骨,不知不觉感冒了,见四肢逆冷,鼻塞、鼻流清涕,涕如水样,可能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了,我取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发汗化饮之意,晚上我用电水壶烧女儿红黄酒100ml许,加生姜大块、蒜三根、红糖一勺子,浓煎,喝完后,躺在床上,身体渐有出汗感觉,早上起来感冒症状没有了,今天一天都没有鼻塞、鼻涕症状!】
黄连解毒汤治疗月经过多
? ? ?月经过多的G女士昨天复诊,告知本次月经来潮,经量已经明显变少。她48岁,有子宫肌瘤,月经量大有血块。上月初来诊,见其脉滑数,舌苔厚,一看便是火体,我用黄连解毒汤加大黄:黄连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制大黄5克,嘱隔天一剂。
? ? ?更年期女性的月经过多,多见于火体,其人肤白唇红或黑红油亮,或多汗,或便秘,舌质多红,舌苔多厚,其脉搏滑数。并多伴有失眠、头昏痛、便秘等,经量大,血块多,妇科体检大多见子宫肌瘤。这种情况,用黄连解毒汤、泻心汤等方比较好。临床有效案例相当多。
? ? ?黄连解毒汤止血,加大黄更好。古代黄连解毒汤用于温热病发斑,吐血衄血;黄连、黄芩、大黄的泻心汤,是经典止血方。两方相合,对于那些热性出血安全有效。
? ? ?见此证用此方,本来不复杂。但是,临床也常常疑惑,比如年近七七,是否肝肾不足?比如出血量多,是否气不摄血?比如有子宫肌瘤,是否瘀血内结?于是,眼前开始模糊,思维开始混乱,药方开始变杂……。中医临床,需要参考前人经验,但有时这些经验,也会让你视野局限,这就是所谓的“成见”“陈说”。所以,临床用方,还真需要一种活泼虚怀的心境,方能识得方证。
加味五苓散治疗葡萄膜炎
? ? ?9月3日,那位高大肥胖的Z姓东北女子出现在门诊。她欣喜的告诉我,共服用105剂,视力恢复了, 左眼1.0,右眼0.8。而且体重下降10公斤!她今年47岁,双眼视力下降已经一年半以上,无明显诱因,眼红疼痛,曾诊断为“视神经炎”,后确诊为“葡萄膜炎”,并长期予以激素治疗,后来因害怕副作用而要求中医治疗。4月16日来门诊。当天眼科检查报告:视力左0.5,右0.5,眼压:左12.5,右13.0;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左眼混合性充血+,双眼角膜透明,未见KP,房水Tyn±,瞳孔不圆,右眼虹膜大部分后粘连,左眼虹膜部分后粘连,晶体混。眼底:视盘充血水肿,边界不清,后极部网膜混浊,黄斑中心光反射﹙-﹚。B超:双眼玻璃体混浊,网膜水肿。符合双眼葡萄膜炎的诊断。
? ? ?我不是专科,如何治这个眼病?还是老办法,看人。其人身高167cm,体重100kg。两腿浮肿,舌胖大有齿痕。肥人真是多水湿啊!这种体质,五苓散、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均有可能。问其何所苦?得知有视力下降,畏光,头痛、耳鸣,项背部拘急不适,小便少等证,我认定是五苓散证。其依据有二:第一,五苓散能治畏光。畏光,就是古人所说的“眩”,许多眼病患者大多表现为畏光、头晕、步履不稳等。而《伤寒论》五苓散的经典方证就有“眩”,本人也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光眼的经验;第二,五苓散能治头痛,特别是伴有浮肿的头痛。而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均不能治疗头痛与畏光。考虑到项背拘急,故加葛根;肥胖而下肢浮肿,加故怀牛膝;并嘱其平日用车前子一把泡水代茶,取其利水明目的功效。处方:桂枝20克、肉桂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葛根60克、怀牛膝60克,水煎,日分三次服用。叮嘱服药后忌冷物。从目前状况看,这张五苓散加味方治疗这位葡萄膜炎患者的经期疗效是满意的。
? ? ? 五苓散是否可以作为葡萄膜炎的专方?目前不能下结论。千人千面,千人千方,同样的疾病在具体的个体身上往往表现不一,葡萄膜炎也是一样,我曾经用甘草泻心汤治疗过,还有用小柴胡汤也治疗过。但是,至少可以将此病的常用经方谱建立起来,这样,在遇到这种疾病的时候,脑海里可以浮现这些方证,以供鉴别
今年47岁。经期她没有停药,也没有说月经量多的情况
认识猪苓汤
上周门诊上来了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妇人,如果不自我介绍,我还真认不出来了。她是上个月我去宜兴看病时,从病房里用床推出来开方的那位膀胱占位术后一周的患者。那时,她脸色憔悴,小便出血,入夜汗出湿衣。我用的是猪苓汤加栀子甘草。老人高兴地告诉我,服药后很快血止汗收,睡眠好了,酸软的两下肢也有了力气。她说是我救了她。其实不是我,是经方救了她。
猪苓汤治淋,是张仲景的经验。所谓淋,就是以尿频尿急尿痛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并伴有尿血、口渴、浮肿、失眠等症状。现在常见的泌尿道感染和结石等,大多属于古代淋病的范畴。膀胱术后的尿血、盆腔肿瘤放疗后的膀胱炎肠炎等,女性的盆腔炎导致的带下淋漓、小便热痛,也能用猪苓汤。
? ? 猪苓汤的组成很简单,五味药,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用量不大,各用一两。水煎,每日三次口服。此药我尝过,挺香,有点像咖啡加牛奶的感觉。效果也挺好,能很快消除尿路刺激症状。临床上多用原方,也可以加味,比如心烦舌红者,加栀子;小便涩赤疼痛,加生甘草;有脚癣黄带,加黄柏、栀子、甘草;如腹痛窘迫,加四逆散。
? ? 刚学医时,治疗尿路感染,总是想到抑菌消炎,少不了清热利湿的草药。对猪苓汤,就充满了怀疑,因为其中的药物根本就没有体外抑菌功效。我认识猪苓汤,是十多年前的同事李国鼎教授的介绍。他临床常用猪苓汤治疗尿路感染,不过,他不用阿胶,代之以止血的墨旱莲。后来,我也试用,果然有效。这才破了多年的思路的定势。所以学用经方,除了细读原文勤于临床外,还要广搜博采他人的经验,以启发思路,以增加见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人这句话,说得有理啊!
【一老年性阴道炎,经常发作,用冲洗阴道和塞药,坐浴都总是无端反复,去年夏天吃了2剂猪苓汤,到现在也没有再犯。】?
【猪苓汤对于尿道灼热效佳】
【猪苓汤用过两次 ?初学的时候 ?青年女子膀胱炎反复 ? ? ? ?一个小时就能见效 神了】
关于方病人思维模式的思考
——方药本来就是治病的,寻找对病专方的思路本无可非议,但是,有的病人所患的疾病有很多种,许多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集于一身,对病专方就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需要辨别体质。体质其实还是病,只不过是一大类病,是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聚合。所以,病与体本来没有特别的差异,体是放大了的病,或者说是变慢了的病。
——临床上,如果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者来势急骤,一般从病切入比较合适;如果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一般可以从体切入比较合适。从病入手,容易抓住疾病的传变过程,容易见效;从体入手,容易抓住患病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安全。
? ? ?——中国古代固然在寻找对病方药,但限于疾病诊断分类的复杂和艰难,所以,更多地在辨体用方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资料,对研究方病结合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因此,要熟练地运用方病人的思路,必须中西古今皆收。方病人思路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条九省通衢的阳光大道。
? ? ?——方病人三者都是实实在在的,极少歧义性,是开展实证医学研究的前提。在推广经方过程中,方病人思路简易可操作,也特别适用于初学或经过现代医学思维熏陶的爱好者。倒是沉迷教科书而疏于临床者,在五脏病机的缠绕中,往往感到方证难辨,心中疑云团团。因为讲"方病人"是以当下所见为依据,所谓的"有是证用是方",是一种个体化差异寻求法,鲜活而实用;而从疾病分型脏腑病机入手,往往是胸中先有一成见,看当下时难免失真模糊。
? ? ?——为何要强调病与人的结合?可以说,没有一种疾病能脱离具体的人体而存在,也没有一个不生病的生命体。教科书可以将一个病的发展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实验室也可以将疾病的原因以及机理弄得明明白白,但是,一到临床,疾病却变得十分迷离复杂。这就是临床的复杂性。强调病与人的结合, 是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时的一种思维方式。
? ?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下瘀血如神
桂枝20克、茯苓20克、丹皮15克、赤芍30克、桃仁20克、怀牛膝60克、酒制大黄10克(如果大便干结,可以用生大黄的)。这是我给X女士的老父亲所开的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
? ? ? 2个月前,x女士告诉我,他父亲胸闷异常,无法行走,恐为时不久,情绪低落,邀我出诊。前往x老居室,见其他虽然已经是90岁的高龄,但形体依然魁梧,只是脸色黝黑发红,端坐在椅子上,无法行走。诉说胸闷腹胀,观其腹部,硕大如鼓,犹如弥勒佛,按之不痛但也不柔软。而察其两下肢,浮肿,按之如泥。大便十分困难,必须依赖开塞露,否则干燥难解。我看是腰腿少腹有瘀血沉积,所以,苦腹胀。当用大剂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嘱七剂后联系。
? ? ? 一周后反馈,药后感到舒适,嘱效不更方,再服一月。昨天,X女士女士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我:他老父亲的肚子小了一圈,下肢浮肿也退了,大便顺畅。老人能够每天出来走走,心态好了许多。
? ? ? 桂枝茯苓丸善于消解少腹腰腿瘀血。女人痛经、漏下、闭经、不孕者,男人便秘、腰痛、前列腺增生、下肢浮肿、脚痛等,都可用此方。加大黄、怀牛膝更佳。大黄、桂枝、桃仁,为活血化瘀的经典组合,犹如桃园三结义,能通调血脉,清除淤积。牛膝利腰膝,能通经活血,并治少腹痛。前人所牛膝能引药下行,是否能如此不好说,但牛膝的作用部位在下肢,倒是明显的。而且,牛膝能治大肚子。先前治疗一中年男子,腹大如怀八月胎儿,外号大肚子。用大量牛膝后明显松快缩小。
? ? ?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我常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X老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如不加治疗,瘀血冲胸,也会酿成大祸。
糖尿病足必合四味健步汤。
桂枝茯苓丸对下肢静脉曲张是有效的,但是仅仅是缓解症状,控制发展,要治愈不可能。?
最近治疗一个产妇,顺产三周后恶露仍为红色血性物,B超显示子宫底有7.8以及8.1毫米的强回声光条,医院建议马上清宫。病家畏惧,改服经方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9月1日服药,3剂血止,5日复查宫内已经很干净了。
【桂茯牛黄汤的活血化瘀下血的思路是临床一个重要思路!瘀血重者可加水蛭,犹如在委中刺血一样!临床体征见少腹硬满,少腹胀,小腹肌肉梆硬,见月经不正常、痛经、月经期少腹胀伴乳房胀痛和头疼及脾气暴躁等、腰椎病、腰疼、坐骨神经疼、下肢静脉迂曲、皮肤瘀血、瘀斑、病灶处压疼、沉重、酸胀、麻木、浮肿、痧疹、瘀血、发乌、肌肉条索状等瘀血症状都可以先刺血,再用本方调理!】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望治愈】
【试着用黄教授的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7剂,手腕上的腱鞘囊肿竟然消了】
【近治一例子宫肌瘤术后病人, ?长期腰骶,小腹痛, 下肢沉重者, ?经用桂枝茯苓加大黄牛膝, 疗效卓著, 患者诉从未如此轻松.】
栀子厚朴汤合方治顽固性便秘
来自苏州的Z姑娘昨天来复诊了,这次的脸色红润,明亮的眼睛洋溢着喜悦。她兴奋地告诉我,服药以后每天能正常排便了!
? ? ? ? ? 她便秘多年,这一年来更加严重,必须服用大量泻药。经常腹胀、反流,而且,每夜尿意频急,严重影响睡眠。她为此辞去了工作。4月中旬来诊时,眼圈发黑,情绪低落。我先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加连翘麻黄,无效;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依然无效;5月中旬三诊,我仍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栀子厚朴汤,不过服法变化,采用临睡前服用栀子厚朴汤加连翘:栀子20克、厚朴20克、枳壳20克、连翘60克。起床后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5克、黄芩5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制大黄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以上两方每剂药均分两天服用。
? ?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也是治疗便秘的好方,但必须有神情抑郁以及失眠者,其人多表情淡漠。方中大黄柴胡,能推陈致新(《本经》),都有通便功效。这里要重点说一下栀子厚朴汤。
? ? ? ? 栀子厚朴汤见于《伤寒论》,治疗“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心烦,是焦虑,是抑郁,就是睡眠障碍;腹满,是腹胀,是多气,是不欲食或食之无味,是便秘或欲便不能。卧起不安,是提示心烦腹满的程度。栀子厚朴汤能抗焦虑,除胀满,能助眠。当年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见其用栀子豆豉等治疗便秘,一直不得其解,后来临床一多,发现许多便秘患者多有心烦胸闷失眠等,而此正是栀子证的“心中懊”“胸中窒”,而随着睡眠状况的好转,大便也随之而畅。连翘功效与栀子相近。《本经》说主“结热”,《药性论》说“除心家客热”。温病家治疗温邪入里,发热神昏,用连翘配犀角等,方如《温病条辨》清宫汤。连翘是疮家圣药,古代疡医将连翘治疗疮家睡卧不宁,方如《证治准绳》清心汤。我用连翘配栀子厚朴汤,除烦更胜原方,大剂量使用还能通便。
? ? ? ? ? 两方分服也是本案例的亮点。晚服栀子厚朴汤,早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试用,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古方加味合方应慎重,按原方煎煮是否更有效?二是栀子厚朴汤除烦,是否夜服利于睡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解郁,是否晨服可让白天神清气爽?效果还不错,Z姑娘服药后夜尿次数顿减,睡眠一好,白天情绪自然愉悦,气机畅达,大便自然顺解。
【 黄老师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具有科学内涵的,我在1995年读过一本《现代时间医学-----生物钟与临床》,读后感悟很大,譬如我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这类疾病是经常选用的一对药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甲硝唑,是按照常规服法分次服用的,后来我把它改为一天的量睡前顿服,疗效明显加强而副作用(如甲硝唑的胃肠反应等)亦即减少。利尿剂安替舒通+速尿治疗腹水,把一天的量早上一次顿服,利尿效果明显加强,而副作用减少。使我在处理好多的疾病时改变常规服药方法即会提高疗效。
? ? 早年蒲辅周老中医在医案里记有早服香砂六君子丸,晚服金匮肾气丸的服法,名医门纯德有两方隔日交替服法而取效的经验。
? ? ?同样黄老师的这种方法为我们取得疗效又增加了思路,非常值得研究学习。】
【时间节律也很重要,好多年前我就发现枸杞上午服用肚子涨得要命,晚上完全没问题。】
【我最近用黄老师的除烦汤治了2例烦躁,便秘患者,效果很好,】
【栀子一物单用即有通便作用,本人自己一次咽痛以单味鲜栀子煎服,不久即解了几次稀便,咽痛亦好转】
【我爱人便秘20多年,一江湖郎中要我每天晚上为爱人按摩肚脐眼,顺时针100下,逆时针100下,按摩一周后效果不很明显。后来我把按摩脊椎(从颈部向下快速按摩到尾椎部,2分钟,皮肤要发烫为好)和按摩肚脐结合起来,每天晚上临睡前按摩,坚持了一个月,我爱人的便秘就这样治断根了,现在过去了10多年了,一直正常。
另外再说一个看来的经验,是在《武汉晚报》看到的。一个70岁的男性老人患便秘,可能属于肠燥津枯型的,有一次老人想吃“豆腐脑”(武汉的叫法),家里人给买回来了,豆腐脑里还加了芝麻酱,这种吃法很少,但吃了一周的芝麻酱豆腐脑以后,老人的便秘好了。】
一看就准的桂枝汤证
离开南京那天,老Z女儿来信告诉我她父亲服汤药后持续多天的高热没了,自汗也止了。来台北后第3天,又收到她短信,告诉我不仅体温正常,食欲明显好转,而且腹泻也止了。
? ? ? ?老Z今年50多岁,一个多月前发现胰腺占位,手术后十余天就开始发热,每天发热,持续20余天,最高达40度,有两次寒战异常,拥厚被三床仍嘎齿有声,每天发汗严重,日更衣四五次。但检查无炎症迹象。术后体重锐减10余公斤,可能是胰腺手术的原因,每天大便不成形或腹泻。那天我到病房看他,精神虽尚饱满,但脉洪大而搏指,但重按无力,两小腿肌肉萎缩而无浮肿。正气明显不足,虚劳重症。我用的是桂枝汤加人参。桂枝10克、肉桂10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生晒参15克、干姜10克、红枣30克。服药后当夜即无发热,3天后原方加麦芽糖50克、生晒参加至20克。从目前情况看,病情尚稳定。桂枝汤加人参方的退热止汗效果满意。
? ? ? ? ?当时,我见多汗高热脉洪大,曾考虑过使用白虎加人参汤,但白虎汤证多身热面白便干结者,且其病或是外感暑热,或出血,或消渴,而老z病谱不合,而且面色黄而灰暗,其体也不合。也曾想用黄芪建中汤,后按其小腿,肌肉萎缩且无浮肿,就此排除;那为何不用五苓散?五苓散所治疗的蓄水证,老z不呕不渴,且无浮肿,也不在选择之列。当时,方证立判,没花几分钟。
? ? ? ?我临床看病,用得比较多的是直觉思维,眼前先浮现数方证,然后逐个比照,最后选其最合适者。这种看病方式,要求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据说,清末苏北名医赵海仙必定大烟抽足以后才诊脉;大塚敬节先生晚年看病,需要喝葛根汤提神;我也曾经看到,日本京都坂口弘先生在进诊室之前,双手沐面,然后伸臂扩胸,嗨嗨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三)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965 次浏览 • 2016-02-16 00:38
X先生,刚过而立之年,但已腹部微凸。他今年5月31日来诊,主诉去年六月至今,两度出现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达777.00,谷草转氨酶226,谷氨酰转肽酶171.00,总蛋白83.3(5月23日化验结果)。我用经方五苓散:白术100克、茯苓100克、猪苓100克、泽泻100克、肉桂50克,研为细末,嘱每日口服5-10克。7月5日复诊,喜告昨天化验肝功能,除总蛋白稍高以外,其余指标均恢复正常。
? ? 患者何以导致肝损害?患者否认肝炎病史,但以前有脂肪肝,而且,在出现肝功能异常前曾经服用过较长时间的深海鱼油胶囊。这不能排除脂肪肝加上深海鱼油为肝损因素。而此案又一次提示五苓散对脂肪肝及其肝损害有治疗作用。
? ? ?五苓散是古代治疗水逆病的专方。所谓水逆病,是一种以口渴而不能多饮水,进水即吐,并伴有浮肿、小便不利、水泻、多汗等的病症。后世,五苓散被用于治疗各种水液潴留体内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腹水、特发性水肿、美尼尔氏综合症、夏秋季腹泻、抗生素腹泻等,此外,痛风、脂肪肝、单纯性肥胖、脑垂体瘤、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本案之所以用五苓散,就是以脂肪肝、肥胖为依据的。
? ? ?X先生在叙述服药后的反应时,提到每日腹泻,并有鲜血,原本静止的中耳炎也复发,出现耳内流水。五苓散导致腹泻,这不是第一例。本来治疗腹泻的五苓散,为何导致腹泻?这可能与本方调动了机体的自身排毒祛湿能力有关。按传统的认识,本方能通阳利湿。耳内流水,也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
? ? 服用五苓散后,按照张仲景的说法,要喝热开水,让周身微微汗出,这样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同时,饮食要清淡,少喝浓汤油腻。另外,我特别嘱咐患者,要戒酒或少饮酒,如果在无法避免的应酬以后,要马上服用一些五苓散粉剂,这有利于解酒毒保肝。
? ? ? ? ?当今的中国,脂肪肝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比比皆是,一些西药降脂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极易导致肝功能损害,而我国传统的配方五苓散,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价格低廉,是我国广大老百姓吃得起用得上的保肝良方。遗憾的是,五苓散没有市售成药,只能让药店代为加工。但这也好,有的时候,根据患者体质,适当调整用量或加味,效果似乎更好些。
【感谢黄师对五苓散的详解,五苓散不仅降脂而且保肝。最近我正在给我父亲用五苓散,他每天晨起双眼睑水肿,而且有腹泻。体型略胖,腹部稍有膨隆,并有胸闷,气短,多痰,口唇轻度发紫。颈部和右上肢有好多扁平疣,舌体大 边有齿痕,脉沉缓无力。方证对应我给予五苓散加丹参入煎剂,三副眼睑水肿消失,其余症状改善,连服12副,现在一直服用散剂,每次5克日两次,扁平疣也逐渐减少消失。五苓散的确是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是老百姓用得起的降脂保肝良方】
? 【曾用五苓散治疗一例双手湿疹,沾染洗衣服就复发的患者,两周痊愈。就是反馈吃完以后胃疼】
【自从黄老师来我院讲课说到五苓散的保肝降脂作用时,我就想到了要给我的老公试用,他爱喝酒,有脂肪肝、酒精肝、肥胖、老爱喝水、一日大便4-5次,到夏天背上湿疹多,我在五苓散各药均量研成粉,加了葛根100克,服了10天左右说肝区没有以前胀痛感了,呵呵,继续运用中(只是我用的是桂枝没有用肉桂,黄师说肉桂磨粉合适】
【茵陈五苓汤加葛根治酒精肝
男,51岁,嗜酒,脂肪肝、酒精肝、肥胖、血糖高、血脂高,谷丙转氨酶达967.00,谷草转氨酶925,谷氨酰转肽酶671.00,给予茵陈五苓汤加葛根五剂后肝功能正常,血糖血脂均有所下降】。
百试百效泻心汤
? ? 清代经方家陈修园说过:“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泻心汤百试百效”。近治一例支气管扩张咯血,住院多天,吐血不止。就诊那天隔夜吐血盈盆,翌日翻身就见红。我予方:黄连5克、黄芩10克、生大黄10克,嘱不必煎煮,用沸水泡15分钟即可服用,一天内服完。连服3天,血竟不吐,而且精神好转,胃口亦开。又近日接诊肝硬化患者高先生,因门静脉高压,今夏两次黑便,但均自疗而速愈,服用之方就是泻心汤。其人面黄浮肿,去年门静脉内径已经达1.6公分,我用真武汤加味温阳利水软坚外,尚嘱咐家中备用泻心汤,以防不测,今年果然派上用场。
? ? ? ?泻心汤首载《金匮要略》,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这是一张经典止血方,对上消化道出血、气管出血、五官出血以及颅内出血等上部出血,均有疗效。下录两名医医案:
? ? ? ? ?案1:酒客大吐狂血成盆,六脉洪数,面赤,三阳实为病,予大黄六钱,黄芩、黄连各三钱,一剂而止,二剂脉平。(《吴鞠通医案》)
? ? ? ? ?案2:一积年吐血患者,大抵每旬必一动。丙午秋大吐,吐已,则气息顿绝。迎众医救之,皆以为不可为也。于是家人环泣,谋葬事。先生适至,亦使视之。则似未定死者。因著绵鼻间,犹蠕蠕动。乃按其腹有微动,盖气未尽也。急做三黄泻心汤饮之。须臾腹中雷鸣,下利数十行,即寤。出入二十日所全复故。而后十余年未复发。(吉益东洞《建殊录》)
? ? ? ? ? 吴鞠通为我国清代江苏名医,吉益东洞为日本江户时代古方家,两地两人同用一泻心汤治疗吐血,而均有速效,则可见陈修园先生之言绝非虚语。经方神效如此,吾辈不可不怀敬畏之心而习用之,不可不以满腔热情而推广
打粉泡服应该更好。
【学习应用黄师<百试百效泻心汤>的体会
我母亲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一年来共四次,第一次没有思想准备,急诊入院,止血输血。第一次发现的晚,出血量较大、出现了休克征象。输入800 血才转危为安。第二、三次同样是发现呕血就急诊住院治疗。每次出院都是因为大量输液后,头皮水肿,腹泻、咳喘等,而不敢多住而被迫止血后就出院。第二次住 院前,已经看过了黄师的<百试百效泻心汤>我也买了两剂药在家备用。说心里话,第二次出血时,心里没底,不敢用。必定现在的主流医学是西医,万一泻心汤无 效,再往医院转可就来不及了,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对不起所有的人。所以,也是没用泻心汤就住院了。第三次是发现呕血后给予泻心汤开水冲服,约半小时后再 次呕血,就放弃了泻心汤再次住院。第四次情况是,我母亲由于怵了医院的反复检查不能好好休息,有的实习生手凉也在腹部摸来摸去,特别是输液后血是止住了, 但新增加的咳、喘、泻、肿等。让她难以忍受。我母亲表示:这次无论如何不去住院了。且我们考虑这次住的离医院也近。就暂时顺她先不去住院。措施一,泻心汤 一剂立即冲服。二,找村医给止血敏静点。因是夜3点,没有口服的云南白药和凝血酶(住院时的方法)。就这两项措施,共呕吐2次,就止血了。再没有呕吐,黑 便也几天后就转成正常颜色了。泻心汤共用了5剂。至今17天了,没有呕血与黑便。我用泻心汤也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一次不知道用,第二次不敢用,第三次用了,是半途而废。第四次是,死心死塌地的用,效果真的很神奇。我把我的体会告诉大家,让大家有信心,别再走我的弯路,直接进入第四次那样,挽救更多的人。我的体会是:经方神奇。 正如黄师在文章所说:”吴鞠通为我国清代江苏名医,吉益东洞为日本江户时代古方家,两地两人同用一泻心汤治疗吐血,而均有速效,则可见陈修园先生之言绝非虚语。经方神效如此,吾辈不可不怀敬畏之心而习用之,不可不以满腔热情而推广之”。感谢黄师的无私奉献】
【此方打粉可以治疗烫伤, 且不留疤痕. 非常好用, 几乎是立即止痛】
【三黄片遍地都是! ?极贱之药能治大病,说出来谁会信! ?三黄片取他20片,捣碎,滚烫开水冲泡!就是一应急之法!何其简便!只可惜世人畏之如洪水猛兽!悲哉! ? 其实三黄是急救止血方,效果优于云南白药粉末,云南白药粉末无收缩消化道粘膜血管的作用,而三黄就有此作用!如果加入栀子更好】
【今年用了四例,疗效非常好。其中一例咯血多次住院仍然咯血时作,几乎每月血痰或整口血,6剂血止。至今半年未发 】
【此方实在经典,实用,近日用一支扩患者,2日即好,真乃经方!】?
回阳救逆奥克斯堡
? ? ? 可加维生素B和氨基酸!这几天,口淡的她,吃咸鱼、猪肝香肠也感到特别可口。现在,她已经康复如初了能是旅途疲劳,再加上饮食不周,一直上腹部不适的妻子在德国奥克斯堡市突发虚脱,大便色黑如柏油。其时我们正在迪特曼先生的诊所,见状,赶忙将她扶到床上躺下。她浑身冷汗,面色苍白,唇色暗淡,脉象模糊,一派亡阳危象。几位在场的针灸师见状,问我是否叫急救车去医院?我说:先用附子理中汤看看!还要加肉桂粉!多加糖!迪特曼先生迅速配好递过来,那是日本津村制药的成方颗粒。我用汤匙徐徐喂下,并用热水袋热敷脐腹部。不久,她唇有红色,脉起有神。傍晚,继续行程去慕尼黑。在宾馆休息两天后,大便转黄,精神也大好,只是登高时气短,这是贫血的缘故。如此重症,竟然未住院救治,究其原因,一是其体质尚可韧性较好,二是用药对证经方效佳。事后,目睹全过程的迪特曼医生等,无不心有余悸。他们说,这个案例将终生难忘!
? ? ? 附子理中汤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属于虚寒出血。其人多舌淡脉弱,出血紫黑。配肉桂,是因为其心悸、冷汗。加糖,可补中气。为何不用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适用者,必内有郁热,面色当红,脉象当滑数。同为出血,用药可截然不同,完全是体质寒热有别的缘故。不见人诊脉,是断断不能贸然用方的!
? ? ? 出血过后,患者服食需要流质或半流,糜粥最佳,还要补充盐分。凑巧的是,热爱中国饮食文化的迈克先生带有自己熬好的早餐大麦糜粥一大碗,他还带来了佐餐小菜广东阳江豆豉!妻子吃得津津有味,全身舒适。此等食物,犹如挂上了糖盐水,外。
关于黄土汤,我应用不多,谈不出成熟的经验。但以药测证,黄土汤所治疗的出血,当以久病便血为主,患者的精神状态尚可,没有腹泻,并没有虚脱现象,出血色红粘稠或有血块。阿胶、生地是仲景治疗下半身出血的主要药物;黄芩也能止血,但其血色红,粘稠有血块。伤感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 ? 前几天,那位服用摇头丸过量中毒脑损伤的东北患者来复诊了。病情大有好转,虽步态还不那么协调,但说话流利了许多,头摇手颤消失,能使用手机和筷子,在我的要求下,他用笔一笔一画地写上了他的姓名。他脸上露出了欢笑。
? ? ? ? ?六年前,这位涉世不深的青年误服摇头丸,中毒昏迷抢救一月,曾八次病危通知。苏醒后,却无法正常走路和说话。今年6月13日,他来诊。我给他服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月多后,居然效果满意。
? ? ? ? ?摇头丸是"冰毒"的一种衍生物,俗称蓝精灵,其化学名称为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滥用这种毒品能麻痹和破坏人体神经系。严重中毒者可出现高烧不退,突发性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横纹肌溶解症,急性或慢性精神病,记忆力减退,并经实验证实,可对脑细胞引发不可逆性损害,长期应用有引发帕金森症可能,有的可以导致猝死。这位患者的临床症状,就是大脑损伤、共济失调的表现。
? ?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的脑病方,对许多精神神经心理疾病常用较好的疗效。我曾用于治疗抑郁症、癫痫、老年性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性功能低下等。其效果,一是改善睡眠,二是消除疲劳感,三是提高肌肉协调能力。其为何有此功效?实在说不出道理。只是使用本方,大多抓住“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经典方证,临床也不必悉具,但见二三证即可。大抵以思维和精神障碍、心理抑郁、肌肉的僵硬痉挛为特征的慢性病症,均有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可能。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味不多而且平常,但如此配合,疗效非凡,临床每遇佳案,常让人对经方产生无限的崇敬之情。崇敬之余,就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因为在偌大的中国中成药市场中,至今尚找不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成药制剂!相关管理部门为何如此苛刻要求经方制剂,其理何在?
【岳美中,赵锡武等老先生用本方治癫痫】。
【曾用小柴胡加石膏加瓜蒌治过小儿夜哭惊烦。一剂病除,观察一月未见复发 】
【沙丘沙:感谢黄师!我在戒毒医院工作,此方使用率也很高。不管是冰毒(我们习惯称新毒),还是海洛因(习惯称老毒)成瘾者,都有应用的机会。以体瘦、面青暗、失眠、烦躁、便秘、脉弦细为主要应用指征。
另,我过去用此方,多直接去铅丹,不另加替代品。近与广东省一附院伤寒教研室刘敏教授交流,他用磁石代替方中铅丹。近多借见其经验,效果更佳。对于顽固性失眠,冲服朱砂2克,可大大增加镇静功效。 】
荆芥连翘汤调体能助孕
她是和妈妈一起来的,一定要让我摸摸脉。其实,月经50多天没来,两次试纸测试已经是阳性,基础体温在37度以上。但她还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怀孕了。当我肯定地告诉她是怀孕时,她哭了,那是激动的眼泪,是幸福的眼泪。
? ? ? 她结婚两年,一直没有怀孕。体检发现有比较严重的阴道炎宫颈糜烂。她也努力治疗了,症状减轻了,但怀孕一直没有成功。她焦虑,她失眠,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 ? ? 她其实很健康。白里透红的皮肤,红润的嘴唇,乌黑油亮的头发,只是那焦灼不安的神情,急速的语气,显示其内心的不安。我问她的月经,正常来潮;问她的带下,较多,色黄;看她的咽喉,充血。显然,她是热性体质。
? ? ? ?我给她用的是荆芥连翘汤,原方。当然,还有进行心理疏导。我说,生孩子的事是天道,不可强索,当顺其自然。当她抬起头,用泪眼问我她能不能生育时,我说,能生!我的回答十分干脆。
? ? ? 荆芥连翘汤是日本汉方流派一贯堂的经验方。此方多用来调理年轻人的体质,这种体质,他们称之为腺病体质,也就是容易淋巴结肿大,容易扁桃体发炎,容易有痤疮以及毛囊炎,容易眼睛红,容易流黄涕的体质。我临床多用于年轻人的痤疮、女青年的生殖道炎症,特别是对于面部油亮,咽喉充血者,效果最好。有些月经正常但总不能怀孕的青年女性,服用荆芥连翘汤后,常常能如愿以偿。
? ? ? 荆芥连翘汤虽不是经典方,但其配伍严谨,其基本结构可以看做是四逆散与黄连解毒汤、四物汤等的合方。由于疗效明确,方证实在,此方虽出于后世,但也不可忽视其临床价值。
【昨天下午,一对外地打工的夫妇来致和堂,带来一个精致漂亮缠绕彩纸的大果篮。现在怀孕5个多月。男方精子质量低下、女方内分泌失调,男用柴苓汤、女用四逆归芍散,不出三月即经停观察。2个月前,一个服用温经膏3瓶的病友发来短信报喜,剖腹产下“小王子”。还得感谢西强,是他去年帮我到南京传统中医门诊买的温经膏。。。。。。 】
【荆芥连翘汤(一贯堂经验方)
荆芥10g 连翘20g 柴胡10g 甘草6g 桔梗6g 白芷10g 薄荷5g 黄连10g 黄柏6g 山栀子10g 生地黄15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荆芥连翘汤确是一张大有用处的方子. ?其功能: 散风理气, 和血泻火解毒, ?适用于以红, 肿, 热, 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的炎性疾病, ?及热性体质的调理.】
一张好方柴归汤
今天第一个走进诊室的是个女士,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四年的患者。她上周初诊,我给她用的是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水煎。今天她欣喜地告诉我感觉好多了,原本百余次的心率已经降为80多,而且疲劳感明显减轻。她患病后曾服用西药,但肝功能出现异常,于是,她寻找中医,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她笑着说:这次的中药吃对路了!看着她变得微微泛红的脸色,我也很高兴。
? ? ?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甲状腺炎,这个案例不是第一个。这些年来,不时有这种病人来求方,大多是青中年女性,或者心悸心慌、消瘦、燥热、出汗;或者畏寒、浮肿、肥胖、无力、便秘、闭经等。也有没有明显不适,但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大者。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可以改善症状,进而调整甲状腺功能。我常大剂量使用柴胡、白芍,甘草的用量也比较大。?
? ? ?为何用这张方?第一,这种病反复发作,时进时退,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同类;第二,患者多为女性,且多有月经失调,或周期参差,或闭经,其人大多脸色黄,或浮肿,或便秘,或腹泻,或腹痛,或心悸,或头痛,与当归芍药散证相符。也就是说,我着眼的,不是病名,而是体质,是整体。?
? ? ? 其实,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并不是甲状腺炎的专方,我还用来治疗很多女性的常见病。比如同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现只要方人相应,都有效果。我隐约觉得,这张方是一种极具研究开发价值的纯天然的免疫调节剂。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用当归芍药散效也非常好,我曾用之治愈一甲亢合并7年闭经史者,服药三月即康复】
黄连阿胶汤与干燥综合症
昨天,那个干燥综合症的中年妇女来复诊了。面色变得滋润,神情变得活泼许多,有了笑容。她告诉我,那药真灵。睡眠好多了,特别是胸闷烦躁心慌的感觉没有了,口腔的干燥感也好转。她还撩起裤管,说那块发硬的皮肤也变软了。在一旁的丈夫也充满了感激之情。我问她索要病历,她说不好意思,忘在家了,不过药方记得:黄连10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阿胶15克,另外每次服用时在汤药里打一个鸡蛋黄。她已经记住那方了。那方是黄连阿胶汤。
? ? 记得她是三周前来诊的。她当时精神还好,但肤色憔悴,唇红特别薄,牙齿剥的剥,掉的掉,还有雷诺氏现象和晨僵现象。许多免疫指标异常。她沮丧,她痛苦。不过,那寥寥几味中药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疗效,让她十分欣喜。我问她汤药苦不苦?她说有点苦,不难喝。
? ? ?她问我:吃鸡蛋是否会使她原本较高的甘油三酯更高?我说服用此方加蛋黄是古法,其中道理还说不清,蛋黄增加血胆固醇是有报道的,但是否升高甘油三酯说不清,血清胆固醇升高是好是坏也说不清。她丈夫提示,她的总胆固醇是偏低的。
? ? ? 我让她继续服用原方。我还要观察和思考。除了患者提出的那些问题以外,黄连阿胶汤与干燥综合症乃至部分免疫性疾病之间是否能够划一道连线?服用蛋黄是否必需?总胆固醇高些是否对愈病有利?有很多的问题等待答案。
? ? ? 还要补充说一下,那患者的舌头是红的,舌苔是厚的。
口苦可以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用大柴胡汤,还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干燥综合征也不全是黄连阿胶汤方证,也有小柴胡汤的方证,大家可以读读何平叔解读温病条
【沙丘沙:徐大椿有言:一病有一病之治法。就干燥综合症而论,黄连阿胶汤是正法、常法,其他的方法是变法。《辅行诀》有言:“朱雀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朱雀汤就是黄连陈胶汤】
柳暗花明又一方
? ?H女士,40多岁,以经常咳嗽感冒来求方。她中等身材,明亮的大眼睛并不见焦灼的神情,肤白却略显憔悴,散在的痤疮和黄褐斑;头发虽未白却显稀疏。她咳嗽不剧烈,但绵绵不断,痰不多,不喘,有时在就诊时咳嗽似乎更厉害了。她的主诉不少,有疲乏、怕风冷、目涩而痒、容易汗出心悸、口渴、大便溏、腹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月经量少、指甲发脆等诸般不适。我用过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也用过半夏厚朴汤、除烦汤、小建中汤,效果都不明显,我感到纳闷。最后,我不再从病切入,改为从体调治。据其容易出汗、皮肤湿润、皮肤细腻、舌淡等体质特征,改用桂枝汤原方:桂枝10克、肉桂5克、白芍15克、生甘草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嘱咐每剂服两天,每天服一次。前日来复诊,居然面色大好,不仅咳嗽未发,而且月经量多,睡眠好转,头发也不掉,更让她开心的是,脸上的痤疮消失,色斑也淡许多。她变漂亮了!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本案提示,逆向思维大有用处。临床上,当常规治法无效时,可以出奇方。此奇特,不在用药稀罕,而在于思路独到。治病久久不愈者,不如转为调体;清热而火不退者,可以改为温下;扶阳而寒难化者,理气化痰或许有效;久病杂药乱投,不如停药让胃气自醒。如此经验,前人医案中甚多,多读自然启悟。不过,如没有方证在胸,虽心思敏捷,也会目中不了了的。
【不知黄老师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汤否?该患者寒热错杂,表里不和及诸多证,实难下手。黄老师以一剂桂枝汤调理阴阳,而后表里内外阴平阳秘,气血中和,实乃高见。我可能遇见此病人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该患者有心悸、口渴、大便溏、腹胀、食欲不振,证明有胃热脾寒太阴证,在此方加一味白术,有理中汤之意,花粉,牡蛎润燥生津,黄芩清热,桂枝甘草补心阳而定悸,再合用当归芍药散补血调经,血水同治。不知可否?】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二)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296 次浏览 • 2016-02-16 00:32
? ? ? ??如何将病人的诉说转化为方证?这是经方学习中的难点,更是临床医生的功夫所在。由于病人的文化层次不同、表述方式不同、心理及精神状态不同,同一个方证,在很多病人的口中却表现地十分模糊,甚至近乎失真。比如,麻黄汤证的无汗,有的病人是以“不太出汗,就是夏天也很少出汗”表述,有的则以“我的皮肤没有油,干燥,冬天更明显”表述,有的则以“我体育锻炼后皮肤发红,很难受,发痒”来表述,有的干脆一点也提不到汗的话题。所以,要靠我们医生的眼睛和手感。一般来说,麻黄证的无汗多表现为皮肤干燥和粗糙,摸上去毛糙,或刮之有白痕或脱屑。许多皮肤病都表现为麻黄汤证,但病人绝不会以汗出有无作为主诉。所以,看出来的方证和摸出来的方证最可靠,而练就望诊和切诊的硬功夫,是培养经方临床高手的关键。
葛根汤的叹息
? ? ? ??今天午睡中,手机铃声响起。这是s老的儿子打来的,电话中他兴奋地告诉我,服药3剂后,他父亲已经能下地走路了,而且走了15分钟。
? ?? ???4天前,接近九旬的s老被家人用轮椅推进我的办公室。他脸色黄暗,突发不能走路已经5天。S老有帕金森综合征、脑梗、房颤、糖尿病等病史,长期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家人说,老人是雨天外出归家后即觉不适,夜流口水,所幸话语不糊,思维尚清晰。我断为风寒外感,中风轻症,当即开方:葛根6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川芎15克。嘱咐得汗则有佳兆。今天他儿子告诉我,药后果然出汗很多,但精神遂振,说话中气又足了。
? ?? ?? ? 按当今中医常规,这种病要用清热活血药,但我用葛根汤加川芎控制了病情,这得益于经方思维。葛根汤的经典方证,一是“项背强”,这是头项腰背的肌肉拘急,可以导致头痛、腰痛,可以导致步履乏力,也可以口噤不得语;二是“无汗”,而无汗之人,多表现为皮肤干燥、黄暗,同时精神不振、嗜睡、头晕等。以上病症,正是S老的临床表现。而其人素体壮实,腰板硬朗。其病其人,与葛根汤证相应。加川芎的原因,是此药多配麻黄桂枝治疗中风,如小续命汤等就是。药后果然得汗,汗出而肌肉松解,步履复常。
? ?? ?? ?古人治疗中风,分中经络中脏腑之别。S老这样的中风,大约就是所谓的中经络,用方不离麻黄桂枝葛根等药,其法是解散风寒。但是,这种方法到了今天却几乎失传,绝大部分患者是被推向急诊室去输液挂水,或开一堆活血通络的中成药任病自愈……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停下键盘的敲击,轻轻叹息:葛根汤啊,你名震中外,彪炳千古,为何到了今天,却被中国的中医们忘却,只能静静地躺在书堆里?这也是浪费,这是一种科技资源的浪费,无疑更让人心痛。
此人若出汗则无事,就是因为他雨天外出冒寒,才导致此病的。麻黄黄芪两药,仲景是可以合用的。临床上,黄芪人用麻黄,麻黄人用黄芪,也是常有的。有先后用的,也有同时用的。
? ?可以这么认识。葛根芍药都是解除肌肉的药物,但葛根偏外,芍药偏里。川芎葛根都是活血通阳药,但川芎擅长调经止痛,葛根擅长解肌止利。
? ?当医生,是做到老,学到老,到老还是学不了。这个案例,只是个案,但其中还是有值得总结的经验。一般来说,麻黄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房颤以及高血压的老年人要慎用。我之所以用麻黄10克,一是这是风寒外感,是用麻黄的病;二是他的体质比较壮实;三是他已经装了起搏器;四是我不是单用麻黄,葛根汤中有甘草桂枝芍药红枣,能防止麻黄令人心悸烦躁的副反应;五是暂时使用,中病即止。所以,用后就有效且安全了。赤芍活血,对梗塞性疾病最好。
【我去年治疗一例脑血管痉挛频发的病人。使用的是小续命汤。我早晨去看病人时,老人阵发左侧肢体无力,抽搐,每次持续三至五分钟,在一夜的时间里发作了七次。主任医师给予活血化瘀的中药和西医的洲帮等静点。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小续命汤颗粒只喝了半服,就再也没有发作了。以后步入坦途。今天又学葛根汤这一招。谢谢黄师】
【葛根汤一方临床应用范围很广。1.他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项强,全身酸痛。里面葛根量要大,他可以解肌,可以退热,可以止利。2.可以治疗颈椎病,落枕,下颌骨关节炎等,甚至辩证得当,还可治疗周围性面瘫。3.可以兴奋。对于开夜车有很好的提神帮助。4.可以调经,效同黄体酮。5.可以治疗面部痤疮,尤以痤疮暗,项背居多为佳。同时发现,葛根现代药理发现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可以生津,治疗消渴。总之葛根汤对于项背肌肉坚紧,体格壮士为佳。本人发现,大量葛根,配伍少量麻黄,桂枝,必无出现麻黄带来的心烦,心慌,血压高等不适症状,这或许葛根可以抑制麻黄副作用,又加上经方配伍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的缘故。而且这首方喝起来甜滋滋的,有点像加了糖的咖啡。】
? ?【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师傅,三十多年前我的师傅治疗半身不遂在我县非常有名,常常是一两幅药大建效,甚至一两幅药就好了,用的就是小续命汤,他用药的标准就是外风,老师去了以后,我也常用小续命汤治疗半身不遂,只要是外风效果是立杆见影,,现在好多的人一得病就去医院检查输液,来看中医的就少了,看到有高血压心脏病,即便外风也不敢用了,怕担风险,病人到医院一检查,就不相信中医了】
麻黄温经汤
麻黄温经汤是温经汤加麻黄的略称。前个星期的门诊上,一连来两个月经稀发的复诊患者,她们都是月经不来,一个近年,一个半年余。复诊告诉我,月经都来了!用的方都一样:温经汤加麻黄。
温经汤治疗闭经的经验,形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用温经汤治疗那些爱美女士因减肥而导致的闭经,屡屡得手,但大多服用时间在3个月以上。温经汤用于原发性闭经也有效果。曾给一位高中女生服温经汤,看着这个黄毛丫头渐渐地丰满起来,胸挺了,臀圆了,月经也来了。她服用的温经汤中还加了鹿角胶。
? ???温经汤是古代调经第一方。《金匮要略》记载:此方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确实,对于女性的闭经、不孕、月经稀发或量少,温经汤疗效确实。一般来说,适用人群以体瘦肤枯毛少的女性为多,其特征在口唇与手掌:口唇暗淡干瘪干燥,或疼痛或热感。手掌皮肤干燥易皲裂,就如张仲景所说的“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 ???但是,临床常常出现不典型的闭经患者。如上面提到的两个患者就是如此。年龄均在45岁以上,体型偏胖不瘦,皮肤并不干枯,单用温经汤不来。我对策就是加麻黄,量不大,5克即可。
? ???麻黄可以催经。《本经》说麻黄“破坚积聚”。《日华子本草》说麻黄“通九窍,调血脉”。没有明说通经。不过,麻黄发散风寒,激发阳气,阳气一通,月经自然能够按时而至。汗腺与子宫卵巢,都是人的腺体,麻黄既然能发汗,也就能通经。特别是体格壮实、脂肪较多的那些有“作汗之资”的人来说,用点麻黄,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很多人依然不解。按现代教科书理论,温经汤养血,麻黄伤阴,闭经多是血虚,麻黄如何用得?
? ???人的体质本来千差万别,在经过疾病的刺激以及药物治疗以后,不少慢性疾病患者的体质状态变得十分复杂,根本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寒热虚实壁垒分明。所以,经方的用药也常常是寒热相济、补泻兼施,如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桂枝加大黄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黄附子细辛汤等均是这种思路。温经汤加麻黄,也是这种思路的延续而已。
【温经汤是调经第一方,但是葛根汤又是天然黄体酮。黄老师取温经汤加麻黄也有取葛根汤中麻黄之意。看准体质必有奇效,麻黄有温通及振奋体内之阳气!】
【麻黄还可以治疗痛经。】
还是方证相应
L姓青年,患左下肢原发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切除后2月即来服用中药。我给他开的是竹叶石膏汤,连服3月。昨天复诊,视其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他告诉我胖多了,体重增加6公斤。? ?? ?? ?? ?? ?? ?? ?? ?? ?? ?? ?? ?? ?? ?? ?? ?? ?? ?? ?? ?? ???腺泡状肉瘤的病名,1952年才见报道,属于来源不明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多发于青年男女。这种肿瘤是个稀罕病,发生在骨头上的更为少见。那天,我为处以何方想了很久。对其病而言,现代医学除手术之外无他法,古代更无此病的记载和对应专方,我是第一次遇到此病,毫无经验,无法,只得从体论治。
? ?? ? 其人肤白,询之眠食尚可,问其体重,说病后瘦,别无他苦。我想,此病多令人瘦,遂想起经方中几张令人胖的方,一是炙甘草汤,一是薯蓣丸,还有是小建中汤和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人羸瘦而贫血,并心动悸而心律不齐;薯蓣丸人较之炙甘草汤人,往往有低热、易于感冒、腹泻、食欲不振、轻度浮肿等;小建中汤人是白瘦而腹痛者,且喜甜食,便干结,其瘦多为天生或不能食所致,其病在消化系统;而竹叶石膏汤人白瘦而咳逆,而多发热多汗,其瘦多由发热或热毒引起,所谓的“伤寒解后”,其病多在呼吸系统或肌肉神经系统。比较下来,选定竹叶石膏汤。处方:淡竹叶10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5克、北沙参15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姜半夏10克、粳米一把。水煎,分两天服完。从近期效果看,尚属满意。
? ?? ?在那些林林总总的现代诊断面前,其实经方医学的思路不复杂。主要看患者的整体状况。瘦的让其胖起来,胖的让他瘦下去,不出汗的发汗,汗多的止汗,小便不利的利水,大便不通的泻下,不得卧的除烦,但欲寐的温阳……,如此这般,也就是让机体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就如手机设置还原。不过,如何长肉,如何瘦身,如何发汗,如何利水,说到具体的方药的选择,倒不是那么简单。每张经方,都有其相应的使用证据和指证,这就是方证。方证是临床的切入点,是医生的抓手,是安全有效的凭证。方证必须相应,这是经方医学的灵魂。不管疾病如何变化多端,不论以后还有什么新的病名出现,经方人说来说去,还是那个方证相应。
发热
前天早晨我打开手机,发现有两个未接的国内来电,我回短信告诉对方我在英国。随后短信跳出,原来是机关小丁。他爱人昨晚开始发烧,现高烧38.8度。他说6月也发烧一周,CT诊断是肺炎,挂水一周方退。我问他病人发热有汗否?是否月经期?有无其它不适?小丁回信说:月经刚过,发热前呕吐一次,肠胃无不适。我即开一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到中午,我询问一下情况,小丁告诉我,正开始服用第二次。昨天早晨手机上小丁短信:昨天用了您的药后,微微出了些汗,烧也退了。
? ?? ?这张退热方,是我的经验方,主治感冒发高热,汗出热不退或无汗身热者。这种发热夏秋季尤其多见,体温常常高达38.5度以上,许多患者往往先挂水,两三天热不退才求助中医,而服用此方,大多汗出热退,有些人会通身大汗,从此脉静身凉。也有服用以后,得快利,随即汗出。
? ?? ?此方从小柴胡汤加减而来。因是急性发热,所以去了人参、半夏和生姜、大枣;所以加连翘,是因为连翘擅长清风热,对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者,对头昏心烦失眠者,对咽喉充血淋巴结肿大者,对发热而呕吐者,都很有效。柴胡退热,必须大量。《伤寒论》原用八两,按一两3克换算,也需要24克!柴胡还必须配伍甘草,因为看《伤寒论》原文,小柴胡汤的加减很多,人参、姜枣、黄芩均可去,唯独柴胡、甘草不能去。
? ???我还发现,有不少青年女性的发热,大多在经期或月经刚过。这种发热,用小柴胡汤最有效。《伤寒论》有“热入血室”的说法,可能就是指这种发热。
桂枝茯苓丸方证的一角
? ?? ? 从小火瓦巷的家到科巷菜场,82岁的L老居然能够徒步来回,让全家高兴。他10年前肺泡破裂大出血后,反复肺部感染,经常右胸痛,动则气促,便秘,腰痛腿软,行走困难。当时的肺部摄片提示右下肺团块状软组织影,占位可能,右侧胸腔积液。我给他用的方如下:桂枝20克、茯苓20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桃仁20克、怀牛膝20克、制大黄10克、丹参20克。仅仅服用一周,效果如此明显,我也感到高兴。
? ?? ?? ? 近几年来,我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方治疗瘀血肺病屡屡得效。这些肺病,大多是陈年久病,或是咳喘为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是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或是糖尿病导致的肺部出血,或者是支气管哮喘,或者是间质性肺病等,或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病虽不同,瘀血则一。其表现有在上的面色暗红、唇舌紫暗、动则气喘、胸痛等,在下的便秘、腰痛、下肢浮肿、抽筋、发冷以及两腿皮肤甲错发暗等。
? ?? ?? ? 这些案例常常让学生大惑不解。因为从《金匮要略》原文来看,确实是很难将桂枝茯苓丸与肺病联系起来的。桂枝茯苓丸的经典方证比较简略:“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金匮要略第二十篇二条》)遵循古法,后世也大多用桂枝茯苓丸下死胎、消症瘕、止漏下,范围大多局限在妇产科临床。但是,纵观当今中外临床,桂枝茯苓丸的应用范围确实大大拓展了,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男科、皮肤病、外科均有应用的机会。其实,不仅仅是桂枝茯苓丸,许多经方均是如此。无数经方现代应用的成功事实向我们提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经方的应用要读经典原文,但不能拘泥于经典原文。清代医家吕震名说的好:“凡读仲景书,既从有字句处知其定法, 又当从无字句处参其活法” 。定法,是既有的经验和规矩;活法,是尚待发现的规律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在经方家看来,读经典,就是要善于通过经典原文对经方方证进行整体的复原,犹如古生物学家能从一个恐龙的骨骼化石进行全身复原的一样。经典表述的方证是真实的,但是不完全的。如果说方证是冰山,那经典方证就是那浮出水面的一角
此人非痰喘病,固不必考虑痰。喘是要考虑的,那是瘀血喘。
【黄老师3月25日在武汉时也有一例慢阻肺的患者也是用桂枝茯苓汤加制大黄,丹参。现在患者咳喘已改善,诸症也大有缓解,这位慢阻肺的患者总是双下肢无力,当时问了黄老师此患者怎么不加一位怀牛膝呢?】? ? 腰痛便秘或闭经漏下者,加怀牛膝
【晓军医生用此方加当归芍药散治好几例年轻女性经期不调引起的青春痘患者,效果奇好!】
众里寻她:当归四逆汤证
? ??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情景在我临床上也是经常出现的。
? ?? ?? ?W女士,34岁。双乳纤维瘤17年间已经手术4次。主诉乳房胀痛的同时,还有左眼以及左眉棱骨胀痛。我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半月,一度乳房胀痛减轻,但1周后反复,乳房疼痛如针刺,同时口内反吐酸水,我仍然用原方加生麦芽。两周后复诊,说症状没有减轻,反而怕冷,颈项部尤其明显,乳房刺痛,小腹拘急。我颇感纳闷: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来治疗心下支结,有人用来治疗乳痛也有效果。而且其中生牡蛎能软坚散结,天花粉能治痈肿,为何无效?我抬起头,细细凝视患者的面色,只见她虽然精神尚佳,但面色晦暗,舌暗。其脉细。这时她有着说,乳房的疼痛如针刺。我猛然醒悟,四肢厥冷、疼痛、脉细,这不正是当归四逆汤证吗?遂处方:当归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北细辛6克、生甘草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吴茱萸6克。服药3周复诊,乳房疼痛消失,左眉棱骨疼痛大减,冷感明显减轻,四肢转温,而且面色红润,又服3周,已经判若两人。
? ? 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是张仲景“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一张方。“手足厥寒”提示身体远端器官寒冷性疾病,“脉细欲绝”则提示血管收缩,局部供血不足。寥寥八个字,点出了缺血这一病症眼目。使用病症多为痛症,如头痛、牙痛、胸痛、关节冷痛、女子痛经等,其痛多为刺痛、绞痛;还有就是冷症,如冻疮、关节冷、雷诺氏病等。其人多面色苍白、手足冰冷,或者口吐清涎,其脉多细。病症常因为寒冷刺激而加重。W女士虽以乳房纤维瘤为主诉,但其头痛、乳房刺痛以及畏寒怕冷、呕吐酸水等症状,已经是当归四逆汤明证。因呕吐头痛,加吴茱萸,是经方惯例。
? ?? ???为何连续两诊看不到当归四逆汤证?这是我的眼睛花了。临床就如元宵节的南京夫子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喧闹嘈杂,眼花缭乱,干扰实在太多。病人在面前,方证的表现却非常隐蔽模糊,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时,我只是想着乳房疾病可以用柴胡剂,想着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牡蛎能软坚散结,从而出现心理学上所说的“思维定势”现象。其实,W女士的主证是疼痛,是寒冷,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汗出、口渴、腹泻等症基本没有。我是先入为主了!
? ?? ?? ?辨证之辨,是辨识之辨,与其说是辨,倒不如说识证更为贴切。识别方证,犹如在大夜市里找人,需要聚精会神,更需要熟识那人的相貌特征,否则,就是暮然回首,也是寻不到她的。
感冒发热与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夜乱梦,晨起咽喉干痛,白天头昏,鼻子流清涕。晚上回家后一量,体温37.9,感冒了。盖了两条被子还不觉得暖。还是老办法,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生麻黄10克、附子15克、细辛10克。汤液淡,但入嘴舌麻。半夜里,全身发热,心跳加快,微微汗出。凌晨体温即为37.1。今天的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而安。
? ???我一年大约有两次左右的感冒,小时候感冒发热,妈妈从不给我打针,只是一粒APC,汗一出,人就爽了。后来我学医了,自己给自己看病,有用板蓝根,有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味的,后来就是用经方,或葛根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比较下来,还是经方来得快,半剂就可发汗退热。
? ???我的体质充实,肤色偏黑,皮肤粗糙,不易出汗,每次感冒大多有受凉疲劳的诱因。回想起来,大前天上午在家写东西,没开空调,自觉四肢冰凉,室外气温骤降,出门不觉打个寒噤。然后,前天去北京开会,千里一日还,难免起早带晚,也是疲劳伤阳气。然后就觉精神不足,而且面部皮肤如有蜘蛛丝,小便清长,且时有心悸。这便是所谓的阳虚感寒,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 ???很长时间,我总以为感冒是病毒所致,通常选用清热解毒药,后来临床多了才明白,其实中医看感冒不是针对病毒细菌的,而是看人体在感冒过程中所出现的何种反应状态,然后给以相对应的方药。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下之,有风者散之,有蕴湿者化之,……但是,理论上好说,而到临床上就往往寒热难分,虚实难辨。如何是好?古代医家常用方证来规范标识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反应方式,从而让看病变得容易些,《伤寒论》中的许多方证就是典范。在方证相应的原则下,这些经方表面上似乎是药物的随意组合,而实际上是人体疾病过程中某种特定反应方式在方剂上的投影。桂枝汤是这样,麻黄汤是这样,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是这样。
【我有体验,效果灵验。现在感冒不辩证,滥用桑菊饮、银翘散治疗,往往不效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就灵。】
【这个方子上次听经方班的一个医生说,当他每次治疗失败的时候,总是用此方起效。我当时说:会不会是振奋机体的机能而起效了``` 这个方子实践方面现只知道治疗过鼻炎效果还是可以的`````】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上常用到。8号治疗一病人男74岁发烧伴咳嗽一周,诊脉迟舌淡胎白。白附片30麻黄10细辛10生半夏10陈皮10茯苓10炙草10生姜30.二付。今日复诊病人喜笑颜开。说一付烧退二付全好了】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鼻炎有效.感冒以鼻塞流清涕为主,无论有无发热只要脉沉一剂即愈】
? ?? ?? ?? ?? ?? ?? ?? ?? ?? ???留人治癌的不足
周一门诊中印象比较深的那位晚期肠癌患者,一位年近80的老者。他是去年2月来服用中药的,那时他已经确诊为晚期肠癌,不停地便血,贫血、消瘦。由于已经转移,没法手术,化疗了两次,因为反应太大,食欲全无,也没有能够继续。我给他服用了薯蓣丸改汤。并嘱咐他注意营养,要食用猪蹄或牛筋。老人患有胆囊炎,不敢吃猪肉,遂改用牛蹄筋,炖至极烂,每日少许佐餐。他大约2-3个月来一次门诊。方子几乎不变。自从服用中药以后,体重止跌回升,去年夏天的时候,精神气色均不错,大便出血也少了很多。但今年以来,体重又开始下降,大便次数增加。病情还是在缓慢发展。我还是给服原方,在这种情况下,扶正理虚,是最佳的选择。
? ?? ???我接诊的肿瘤患者,大多是手术、化疗以后转来的。年轻全身状况较好的,我有用五苓散、小柴胡汤的;年龄大,全身状况差的,我大多用炙甘草汤、薯蓣丸等。七八十年代,也曾使用过一些清热解毒药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蜀羊泉等,或活血化瘀的三棱、莪术等,但总是感到这些药,药证不明,疗效不明,九十年代以后,我也渐渐不用了。思路转向经方医学。
? ?? ? 留人治病,是我的治癌观。很多情况下,生命岌岌可危,元气仅仅一丝尚存,如果再用攻击性的药物,往往玉石俱焚,人病均去。这种治疗方案,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在经方医学看来,肿瘤患者大多消瘦、食欲不振,当作虚劳论治。经方中的理虚方,有薯蓣丸、黄芪建中汤、炙甘草汤、大黄蛰虫丸等。而其中薯蓣丸气血双补、五脏兼调,是一种十分合适的调理方。这个老人,就是服用的薯蓣丸。这一年过得还可以,癌病没有能够治愈,但他的人依然在人世间。
? ?? ???从留人的角度出发,我给肿瘤患者提出了判断生命不息的三不原则:精神不垮,体重不减,胃口不倒。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希望,有信心,有勇气;只要你注意营养,保持体重;只要你有良好的食欲,你的生命就能不断延续的。这就是宏观的指标,这就是从“人”着眼的治疗价值取向。
? ?? ???但是,留人治癌还是有不足和遗憾。因为毕竟癌症是凶险的,有的时候,光调理体质也不能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如果能够找到克病的良药,那当然更好!现在,我也瞪大了眼睛在苦苦寻觅,我期待着有高手能交流经验,我期待着眼前能出现一些与放疗化疗相媲美的,有抑制肿瘤发展、防止癌细胞转移的特效中药方
别小看麻杏石甘汤|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007 次浏览 • 2016-02-16 00:19
? ? ? ?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并不稀奇。此方本来是治疗热喘的代表方,关于此证的特征,《伤寒论》有“汗出而喘”的经典表述。近代医家用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等各种肺炎,不仅起效快,而且费用低。想当年,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之时,麻杏石甘汤应该可以横刀立马出阵迎战,但很多医生不信任他。不过也难怪,从西医的角度看,方中无一味有抗菌药,怎么能治疗肺炎呢?说实话,用经方是不讲道理的,只看看当下的病人是何等样反应,所谓方证相应就行。这是古人的智慧。
? ? ? ? 还有,本案用的是原方。当今中医用经方,喜欢加减,好像不加点药,不放心,也不能显示自己高明的辨证论治的艺术。于是,就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也常常要在方中加入鱼腥草、黄芩、连翘、金荞麦、桔梗、旋复花、金银花等等。其实,很多情况下,加味是无用功。药味多并不意味着药力的强化。使用天然药物,讲究组合到位,处方的结构决定处方的疗效。经方,就是浑然天成的最佳药物结构。可别小看这区区四味药的麻杏石甘汤哟!
我用经方第一惑|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829 次浏览 • 2016-02-16 00:16
我用经方,常有很多困惑。经方的用量是第一惑。
? ? ? 先说说绝对剂量。《伤寒论》原方一两等于当今几克?一升等于现在多少毫升?如果按一两等于3克换算,则桂枝汤中桂枝仅9克,似乎量过小,如何能够分三次服用的?但如果按一两等于15.625克换算,又与习惯用量相差极大,比如,黄连阿胶汤黄连四两,60克黄连的药液病人能否下咽?大青龙汤麻黄达六两,近百克的麻黄煎汤下肚,病人将是何种反应?就是病人肯服,但因用量远远大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其法律风险如何规避?
? ? ? 规定绝对剂量有困难,那相对剂量是否可行?相对剂量,就是看经方药物的用量比例。不少医家认为,用经方,首先应按《伤寒论》的比例。在绝对用量不能统一的今天,这种思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世许多医家的意见更强调用经方酌情增减。如芍药甘草汤的比例,原方是1:1,而后世有3:1到6:1,甚至10:1的变化。病人个体差异极大,病情变化无端,经方的加减变化也在所难免。但是,其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很多医家没有说清,相互验证的医案也不多。古往今来,留下的这些加减方无法统计,如何规范这些演变后的新方,困难极大。
? ? ? 经方的剂量问题还和药物的干鲜品种等密切相关。半夏是干品还是鲜品?原文中注“洗”,则很可能就是新鲜半夏或生半夏,那今天我们用的是干半夏和制半夏,用量是否酌减?再有,经方中的药物,药名虽然与今天相同,但其实还有争议。比如人参是当今的吉林人参还是山西的党参?桂枝是当今的桂枝还是肉桂?枳实是现在的枳实还是枳壳?白术是当今的白术还是苍术?芍药是当今的白芍还是赤芍?如果品种不同,则用量也当然不一样了。
? ? ? ?至于药物的质量,更是难说清楚。当今药物,人工种植者多,而当年则野生者多,而野生者气味多浓烈。按常理,古今用量也当变化。如当下用的黄芪,量均大,通常30克左右,甚至达数百克。但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仅三两,与桂枝、芍药相等,如桂芍用15克,黄芪也用15克,但验之临床,药力明显不足,是否古代黄芪质量更好?再说大黄,产地不同,药效不同。岳美中先生说过,河北的大黄,服用后容易腹痛,而四川大黄就没有如此副作用。上海焦东海先生专门研究大黄,为此深入产地调研,结论是青海西宁的大黄质量最好。那么,仲景用的附子是否江油附子?黄连是否产于四川雅安?看着现在我们用的中药饮片,问一句你从哪里来?很多是说不清楚的。
?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经方推广之关键,也在剂量。对于经方剂量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经典原文,这些古代的经验和规范,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原始凭据,这是基础,但是,这不应该成为经方用量的最终结论。我们既要研究经典原文,开掘字里行间的秘密,也要面对眼下的中药饮片,并在临床研究这些饮片的应用规律。这些研究工程浩瀚,绝不是少数几个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政府和学术团体组织和动员全国的力量,如当年史学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在期待政府参与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经方爱好者的自觉行动,个人的研究也会掀起不小的波澜!我非常期待每个经方医生能拥有自己的实验药房,让我们对开出的每张药方心中有数;或者有几个与我们亲密合作的有社会责任感讲信誉的医药公司,能严格控制饮片或中成药的质量,并及时通报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最新信息。因为,倘若中药不能规范,要进行经方的临床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形成规范统一的经方医学的理想就难以实现。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95 次浏览 • 2016-02-16 00:08
? ?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一句话,经方好!好在哪里?好处真不少。经方严谨,经方方小,经方价廉,经方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开发价值,等等,可以列出的经方好处很多,但在我们临床医生看来,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评价,经方有方证,才是经方的最妙之处。
? ? 谈方,不能离开证。方是矢,证是的,有的才能放矢,对证才是好方。所以,经方好,是好在经方的方证上。什么是方证?方证,就是方的主治。这个证,是安全有效地使用本方的临床证据。与后世方不同,经方的方证不是病机概念,而是非常实在的临床证据,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依据和凭证。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的四个理由。
? ? 第一个理由,经方方证真实,按经典方证用方,疗效可靠。
? ? 《伤寒论》说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我治疗各种腿痛,效果确实不错。上周一,一个老病人电话我,是她的坐骨神经痛发了,右腿痛得不能着地,必须弓腰方能缓和些,针灸也没有效果。我说你记一下,两味药:白芍60克、生甘草30克。上周五她电话我,说此方真神,一剂缓,二剂止。而且,大便也畅通了。她每剂药服了四次。
? ? 再说一例,一年前,我母亲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幸导致椎间隙感染,腰痛之外,还不时出现脚抽筋,发作时呼天喊地,必须让人紧紧捏紧小腿方能缓解,后我用芍药甘草汤加牛膝,也是一剂而安。
? ? 芍药甘草汤,止痛神方,后世又称此方为去杖汤,专治腓肠肌痉挛以及坐骨神经痛。用原方有效,有时还加味,加附子,加麻黄、细辛。其实,芍药甘草汤还不仅仅是治疗腿痛,对其他神经痛也有效果。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对痛经,也有效果。我曾用芍药甘草汤加黄芩,治愈过一例热性痛经,痛的死去活来,用芍药3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红枣20克,服后明显缓解。说来说去,芍药甘草汤治疗的就是挛急痛,肌肉的痉挛引起的疼痛。
? ? 泻心汤,也称之为三黄泻心汤,有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主治“吐血、衄血”。临床就按此方证,对吐血、衄血等身体上部的出血,效果非常好。前几年,我的一个远亲支气管扩张出血,稍动即吐,用大黄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沸水泡服,第二天即不吐,三天后出院,继续服用泻心汤,几年不发。又治疗一个11岁女孩,从婴儿时就要鼻衄、齿衄,越来越重,在苏州大学医学院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严重时鼻衄如喷射状,必须输血,中药吃了很多,基本无效,有一老中医开的方有些效果,但价格昂贵,承受不起。我看方是犀角地黄汤合十灰丸。后我嘱咐其用泻心汤,也是沸水泡服,两周后复诊,居然出血控制,家长欣喜异常,他告诉我,每天药费仅3元不到。还是泻心汤的例子。一位老汉咳血,查出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名气管淀粉样变,我不识此病,但晓得可用泻心汤,每天4元多钱,居然控制了出血,至今1年多,依然没有复发。此方,经很多名医应用,经得起重复,清代名医陈修园说过:“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泻心汤百试百效”。
? ? 所以,张仲景的方证是不骗人的,很实在,可以重复其疗效,这是我推广经方的第一个理由。
? ? 第二个理由: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 ? 问大家一个问题:画鬼与画人,哪个容易?这个问题出自《韩非子》。说齐国的国王有次与一位为他画像的人交谈。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呢?“答:”画马和狗之类的最难。““那画什么最容易呢?”答:“画鬼怪最容易。马狗之类,大家都知道,早晚都能看见的,不可以画差一点,所以难。鬼怪,没有形状,也没有人见过,不知道它的模样,所以容易画啊。" 这用在中医学上也一样的,讲理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讲方证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很难。但张仲景就喜欢讲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具体可见的方证。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点得到。
? ? 比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一身尽重,不可转側”十分传神,这是张仲景运用一种白描式的手法,对一个身体极度疲惫,行动迟缓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步履维艰、转身困难或共济失调的脑病患者,或者是受到极度惊吓,迈不开步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种极为简略的描述。甚至可以将阳痿理解为“一身尽重不可转側”的局部表现,也可以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 再如,大柴胡汤证的“按之心下满痛”一证,这是腹诊的结果,医生用手按压患者上腹部,患者疼痛拒按,局部胀满者,是大柴胡汤证的客观指证。我曾遇到过一些腹泻腹痛的患者,按理腹泻不用具有泻下的大柴胡汤,但患者有上腹部压痛,并有反流、舌苔厚腻等,虽然其人腹泻,但可以照样使用大柴胡汤。我用大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就是因为患者有这个腹证。
? ? 经方的主治,常常可以在身体上找到对应点。比如咽喉部是半夏厚朴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咽中如有炙脔”,凡是咽喉部位的异物感、粘痰、疼痛、咳嗽、浮肿等,均可用半夏厚朴汤。小腹部是桃核承气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少腹急结”,所以,凡是在两少腹部的压痛、肿块以及便秘等,均可用桃核承气汤。头项腰背,是葛根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项背强几几”。头项腰背,整个后背的困重感、拘急感、冷感,以及局部皮肤的疾病,如痤疮、毛囊炎等,均可以考虑用葛根汤。下肢浮肿是防己黄芪汤的主治,原文是“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所以,用防己黄芪汤一定要检查一下下肢,有无浮肿,两膝盖有无疼痛等,有浮肿,有膝痛者,此方效果才好。
? ? 所以说,方证方证是实证的,其极强的客观性,使得经方方证不会出现太多的歧义,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经方一个证,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柴胡汤证……,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不像有些人说的方剂的使用,从天说到地,从周易说得八卦,从运气说到病机,不是没有道理,而是不着身体边际,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不可捉摸。
? ? 第三个理由,经方方证刻画的是人,而不是病。
? ? 遇到朋友,人家听说我是中医后,经常会接着问,你专长是什么?我说,我是中医。对方接着还会问,那擅长治疗什么病?我说,我不会看病,只是调理人。对方这时或若有所悟,或一脸疑惑。在许多人看来,医生一定是看某科疾病或某种疾病的专家。其实,古代的中医,有的分科,如外科、骨伤科、妇科、小儿科,但有的中医就不分科,你看看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就门类很多,不仅内外妇儿,连皮肤、五官都有。江苏清代的孟河名医,大多内外科擅长,能开刀,能外治,开的方子也是非常精准。马培之以外科名时,但去北京看慈禧太后,是看的妇科杂病。再看看在国外行医的诊所,不也是什么病都看?中医原来不注重分科,因为中医眼睛里面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经方,不仅仅是病的方,更是人的方。
? ?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人”的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尊荣人”、“失精家”、“湿家”等。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容易疲劳,没有力气,赘肉多,容易生血痹的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失精家,容易遗精,阴头寒,性能力差,目眩,发落,容易头昏眼花,容易脱发,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湿家,面黄,食欲好,自能饮食,消化系统健康,腹中和无病,但容易生喘病,容易身疼发热,容易头痛、鼻塞等,常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张仲景还有如淋家、呕家、亡血家等提法,这是根据疾病的易趋性来定体质。又如强人、羸人的提法,是根据体质强弱、外形胖瘦来定的体质。以上各种关于病人的记载,都说明古代医家重视人的观察和分类。
? ? ? ? 人是活人,所以,人的特征,胖瘦枯荣是次要的,关键是神色,也就是人精神状态。经方方证往往有对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而且非常精彩和传神。
? ? ? ?黄连阿胶汤是一首具有清热止血止痛的安胎方、止血方、止痢方,但《伤寒论》原文并没有出血、下利、腹痛等证,而是将“心中烦、不得卧”作为其方证的特征,突出了处在极度烦躁不安、焦虑难眠的精神状态。
? ? ? ? 桂枝汤的“气上冲”,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大柴胡汤的“郁郁微烦”,桃核承气汤证的“其人如狂”,大承气汤的“谵语”“不识人”等,无不是精神症状。
? ? 学习经方后,我的思路不知不觉从疾病转向体质,从僵尸转向一个活生生的人。我最近接手一位患者,是个发热多年的女患者,西医诊断为成人still病,长期服用激素,人都变形了,后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烧退了,激素也减了,人也变漂亮了。但是,前不久又发热了,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均无效。后来我和学生们分析,看她虽然发热多天,而且数日不食,但就诊时精神依然很好,觉得有抑郁焦虑的存在,遂进行心理疏导,服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解郁,她大哭一场,药后得汗热退。
? ? 还有,曾治疗一位小学女校长的关节痛,怀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疼痛与情绪天气相关,并有失眠。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居然关节痛很快消失。
? ? 痛经,是女青年的临床常见病,许多与精神压力相关,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用温经汤未必有效,对伴有焦虑、失眠、恐惧心境,发时疼痛剧烈,并有呕吐者,用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效果就不错。
? ? 第四个理由,经方方证教你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症
? ? 临床是非常复杂的,说句笑话,疾病不是按教科书来生的。面对眼花缭乱的病情,面对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型,如何出手干预?要看时机,要看档口。经方方证着眼于当下,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常规或病理。每个经方方证,就是前人处理临床复杂多变问题的模式。
? ?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 麻黄汤催生,这是非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却有效。其实,临床看病,很多都是非常规的。
? ? 余国俊先生也说过这么一件事,他说30年前,他在成都读书,学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常年失眠,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人称“火神菩萨”,便往一试。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中医师承实录》)
? ?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经方医学的方证相应模式,后世有称之为“有是证,用是方”。在经方人眼前,只是看现在何种方证,而不是某种理论或概念,如果拘泥于某种经验常规,常常误诊或误治。
? ? ?12年10月在江阴治疗一位老妪,体瘦肤黄,行走蹒跚,述说头晕头昏、右手震颤、手脚欠灵活年余。病情始于老伴去世后,心情抑郁,平时易悲伤掉泪,入夜难眠,怕冷。西医检查无异常。我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周,无效,依然头晕欲仆。复诊根据真武汤证的“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经典方证,用真武汤原方:制附片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7剂。震颤等症状明显轻减,气色也大大好转。 为何开始没有用准?就是拘泥于心情抑郁、失眠,而忽略其震颤头晕的真武汤证。
? ? 当医生不容易,这是我从医40多年的体会。《伤寒论》序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豈能探其理致哉?”生命世界十分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就是同样的疾病, 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个体化方案的确定非常困难。所幸的是,经方方证相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经方是应对人体某种特定应激状态的药物调控手段,方证是临床医生把握这种特定应激状态的经验结晶。掌握经方方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用清代医家徐灵胎的话是:“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
? ? 前天,微信上就有一位医生问:讲方证,能否抛开五行学说。我说,五行学说是有用的,但在识别方证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就如在一堆人中找你的亲人,还需要指南针或导航吗?对熟悉的人,凭直觉就行,望一眼,看步态、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方证,强调直觉思维,所以,古人称辨证为识证。识,认识的识,识别的识。
? ? 推广经方的理由还有很多,但我想,上述的四个理由已经足够了。第一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经验性,经方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这种经过人体亲身尝试得出的经验,比什么都宝贵,无与伦比,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有一贡献。第二个理由,是说经方的实证性,经方是中医临床的规范,所以,历代名医无不在经方着力。第三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整体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经方应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四个理由,是说经方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医生是用来解决病人痛苦的,既要考虑患者的痛苦诉求,又要考虑医疗手段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在决策中,经方是前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模式和案例,可以借鉴,可以参考。
? ? 对经方重要性,历代名医说了很多,历代许多有识之士为经方的推广,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柯韵伯、徐灵胎、陈修园、曹颖甫、叶橘泉、胡希恕等等,都是我非常崇敬的前辈,我这些年的工作只是继续他们的工作而已。我多次说过,经方并不是中医学的全部,中医临床也未必只有经方能治病,但经方是中医学中最规范的内容,这一点,没有疑义。所以说,中医的传承,必须把经方的推广作为基础。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一)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509 次浏览 • 2016-02-16 00:06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药后睡眠大好,能睡到自然醒。而且白天精神抖擞。
? ? ? ? H女士,78年生。睡眠障碍,入睡困难,而且梦多,伴腰痛如坠,并诉月经40余天不至,白天人极困倦,遇冷即腹痛。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干姜甘草,药后3天,月经即来潮,睡眠安然。
?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无不如此生活节律,何以颠倒?其中必有障碍。障碍在哪里?依《伤寒论》看,在少阴,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欲寐”,就是那种似睡非睡,精神萎靡,困倦思睡而不得的状况。障碍是什么?中医说是“寒”。因为许多患者怕冷无汗,并伴有头痛、腹痛、腰痛、牙痛等,有些女性还有闭经,这种状态,犹如人处数九隆冬冰天雪地之中一般。而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后,往往周身温暖,或微微汗出,通体舒坦。这个时候,人体也会恢复原有的平衡,睡意自然降临。
?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的代表方之一。麻黄、附子、细辛三药,均为辛温药,具有发汗、止痛、散寒、温经、通窍等功效,倘若对证,此方取效神速,但不对证,也有小毒。那么,如何才能对证?我的经验,必须看人。其人必定疲惫无神,而且大多恶寒无汗。而无神两字最为重要。
?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单用,也可适当加味。通常我加些桂枝、干姜、甘草,一来解毒增效,二来调味健胃。此方用量不必过大,如上两案,不过麻黄10克、制附子15克、细辛10克而已。
1、复诊时没有月经异常的反馈。 ? 2、一般有效了就可以减量,甚至停服。 ? 3、不一定出汗,感到全身舒适即可。 ? 4、服药时间——睡前可服吗?担心麻黄兴奋。可以服,但不能空腹。
【黄师治疗失眠善用麻黄,前曾有病例白日昏沉,夜难安寝,黄师加麻黄数克,解释说:使其白天活力耗尽,夜里自然安眠!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有此道理吧!
寒性证的“阳痿”也可以看作是“精神萎靡、疲惫无神”的延伸】
《金匮要略》中的半夏麻黄丸可治疗心动过缓,我的印象很深。因为那经典方证仅仅是短短的“心下悸”
真武汤医案
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我自己学《伤寒论》已经一年多,平时也用经方给家人治一些小毛病。当晚由于医院住满并未住院,挂了几瓶水后回家。说服家人后,我的意思是尽快找黄煌教授看,可是那个星期黄教授都不在南京。我们挂了其他的中医的号,开的是补气、驱风、活血的药,我感觉药没有治到根本,开了2个星期的药,吃了一个星期没效果后,我们又找了黄煌教授看。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果然是肾阳虚的真武汤证,黄教授的辩证论治的水平真高!老妈高血压治好的案例让我更加感叹仲景先师无以伦比的聪明才智!我们现代医学只要是高血压就让人终身吃降压药,花钱更伤阳气,在祖先面前真是羞愧啊
真武汤与高血压
今年8月19日,网上有位网友发帖如下:“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这位网友对经方的信任让我感到高兴。我查到当时的记录:2012.7.31:头昏晕二十余天,耳鸣,下肢肿,膝痛。制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白术2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大片。五剂。是真武汤原方。
? ? ? ? ? 真武汤是《伤寒论》方,是古代水气病的用方,经典的温阳利水方,适用于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为特征的疾病。为何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其奥秘在于经方治病不是针对局部,而是针对整体,血压高低不是古人治病的着眼点,而患者的感觉如何、体质状态如何,才是要密切关注的。比如,《伤寒论》用“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振振欲擗地”一症,为真武汤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即头晕、心悸、震颤、走路不稳的意思。临床上,有的患者以走路发飘,或头重脚轻来诉说。网友沙丘沙先生也有则用真武汤原方治疗高血压的医案,患者也是位老妇人,诉说“脚下如踏棉,走路如驾云”,很有现场感。这也可以看做是“振振欲擗地”一证的通俗解释。
? ? ? ? ?可能有人担心真武汤中附子的温阳会不会导致血压升高?其实,高血压未必就是阳旺。阳虚者大有人在。那些适用真武汤的患者,大多面色发黄,或有轻度浮肿貌,而且有时还要下肢浮肿困重,大便也多有不成形。以上的那位老大妈,就有下肢浮肿以及膝盖疼痛。他服用真武汤后,耳鸣头晕很快消失,附子加量后,血压也非常稳定。所以,治疗高血压,不能限定在平肝熄风的方药上。中医治病,还是要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当下患者的状况,才是我们下方的目标。
【苓桂术甘汤 身为振振摇;这又读到黄老师的真武汤 身润动振振欲辟地。能不能理解为一轻一重?】
振振,包括心悸、肉跳在内,应该有动的感觉或体征。这种症状或体征应该有轻重感。
【胡老(胡熙恕)就认为真武汤的“振振欲辟地”是苓桂术甘汤的“身为振振摇”的进一步加重。
? 苓桂术甘汤“身为振振摇”是里头水饮不去,只是站立不稳,真武汤,振振打寒战,要倒下,不但表没解,水饮也没去,而且陷入极虚的阴寒证了。苓桂术甘汤是阳虚之证,真武汤是阴证中的虚证。】
【按方证对应的话,帕金森病的手震颤,步态不稳,向前冲着行走,是否也可理解为身润动,振振欲辟地。】
有的是这样,有的是“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一位痴呆老人服用的有效经方
前天从靖江来了好几个索方者。靖江与我的家乡江阴隔江相望,以前要乘轮渡过江,现在有了长江大桥,两地也就连在一起了,两地人也就以老乡相称了。来客一早就来排队挂号,到下午才看到,但也毫无怨言,脸上还有笑容。
? ? ? ?其中的一位女士是我的老病人了,她患有严重的便秘,检查发现结肠冗长,结肠袋消失,外科医生建议手术。我给她服用的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后来居然有了便意,开塞露也可以停用。所以,她介绍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病人来,而且效果都不错。这次她来的目的,除了自己看以外,还为她的奶奶转方。老人已经87岁,消瘦,去年冬天房颤发作,后又出现脑梗,至今年春天大都卧床不起,经常胡言乱语。我当时用的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与栀子厚朴汤。这位女士告诉我这张方很灵,服用以后,头脑就会清醒,失眠、夜尿频繁、烦躁,说话颠三倒四的现象就减少。但停药个把月后,症状又会加重,再服此方,又会好转。所以,这张配方也就间断服用的。我没有更方,慢性病还是要守方。这位女士小心收下处方签,笑容满面地走了。
? ? ? ?这个反馈信息对我很重要。老年性痴呆是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桂枝茯苓丸栀子厚朴汤合方对老年性痴呆有效,虽然是近期疗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症状,但已经是不简单了。这个信息提示我以后可以进一步观察。我的许多经验就是从个案开始摸索的。
?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方,方证的经典表述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这都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常见症状,所以,我将此方经常用于抑郁症、恐惧症、神经症以及脑萎缩、痴呆等。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脑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栀子厚朴汤只有三味药,栀子、厚朴、枳实,经典方证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正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栀子厚朴汤除胀满,抗焦虑,效果好。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宽,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许多老年性痴呆等老年脑病患者来说,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小视啊。
? ?老年性痴呆患者大多是抑郁性格,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本方。如脑血管性的,可以加桂枝茯苓丸。?
每个方的药量一两等于3-5克换算,用量不算大,所以合方基本是按原量。
【最近在病房里 有不少焦虑抑郁神经症的病人,用了黄老师的经方后确实能让病人情绪改善、笑逐颜开啊哈哈哈,当然了,这些经方包括了栀子厚朴汤、柴加龙牡、八味解郁、半夏厚朴等加减方】
【我姥爷就是一位老年痴呆患者,今年81岁,两次脑梗,CT显示右侧脑部萎缩明显,认知力差、记忆力差,平时血压稍高(145/90mmHg),有肾炎病史,现在B超显示一侧肾萎缩。胃纳尚可,平时很不爱喝水,小便量少色重,大便两三日一行。十余年前双侧股骨颈骨折,当时因恐惧疼痛而拒绝手术,平时会讲右侧股骨中段部位疼痛。平时白天睡觉较多,夜间烦躁,以手拍床或桌子。口唇紫黯,舌苔薄白滑,舌质淡紫,有瘀斑,舌下脉络瘀张,双侧脉略弦滑。
? ? 前些时日为姥爷处方,即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刚服用五剂,认知力就明显有提高,胃口似乎较前为佳,小便色转清,夜间也无拍床动作,并且腿疼明显好转。】
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
? ?美国回来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与老家堂姐通话,询问2月前股骨颈骨折的伯母的病情。堂姐高兴地告诉我:老人已经可以下床,扶住藤椅走路了。
? ? ? 伯母今年已经95岁的高龄了,瘦瘦的,但没有大病,只是有便秘和舌痛,按我的建议,已经服用三黄片多年。她记忆力好,三字经还能大段背诵,奥运会之际还写诗。不幸5月底不慎倒地骨折,拍片提示股骨颈骨折,也没有住院,就在家躺着。6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堂哥打电话来,告诉我老人发高烧,神智也不是太清醒。问我如何办是好?当时,我考虑老人肺部感染,一般应该住院,但老人骨折搬动又不便,便决定暂不住院,服用中药: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厚朴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嘱取两剂,每剂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3-4次服用。
? ? ? ?翌日早晨,堂哥来电话说,服药以后,夜半大汗,体温已经下降,尚有几分低烧,稍有咳嗽,但痰不多。嘱继续服用原方,此后,连续三天,体温接近正常,而且,大便通畅,神智清楚,食欲恢复。端午节,我专程去老家看望老人。她已能坐在藤椅,精神很好,午饭还吃了好几块红烧肉。
? ? ? ?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是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张仲景本用大柴胡汤治疗“按之心下满痛”的宿食病,也治疗“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以及“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栀子厚朴汤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按之心下满痛”,是指医生用手按压上腹部以及两肋下有明显的抵抗感,患者常有胀满感及疼痛感。这一指证不仅在胆囊胰腺以及上消化道疾病中可见,而且,呼吸道疾病也常见,特别是肺部感染以及支气管哮喘。此外,两肋下硬满,按之有明显的抵抗感。“郁郁微烦”“心烦”“卧起不安”是精神症状,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多有烦躁、谵妄、意识模糊等。“往来寒热”是发热持续。据此,大柴胡汤和栀子厚朴汤用于肺部感染也有经典的依据。
? ? ? ?临床发现,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大多伴有胃反流,特别是老年人和昏迷患者,反流常常导致吸入性肺炎,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反复难愈。而大柴胡汤是传统的反流抑制剂,所谓的通里攻下,就是这个意思。据我经验,大柴胡汤对反流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便秘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对老年人来说,控制上消化道的反流,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当然,也不能将大柴胡汤的抑制反流视为治疗肺部感染的机理。大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有良好的退热抗炎作用,也不能忽略。栀子除烦,特别对胸中窒闷者最有效果。配合大黄、黄芩,可以清解胸膈中的郁热,是我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常用合方。为何加连翘?连翘也是清热除烦的要药,温病家擅用,治疗热在胸膈,烦热有汗者。据我经验,连翘用于肺部感染发热,量要大,大量连翘与大量柴胡配伍,退热迅速,但大多伴有发汗。
【瘦人支气管的炎症,都用柴胡龙骨牡蛎加连翘,胖人大柴胡加连翘】
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不孕
某女警,婚后七年未孕,曾经自然流产一次,宫外孕一次,后月经周期紊乱,常数月一至。人丰满,脸有散发痤疮,而背部尤多。来诊时月经已2月未至。望其面色皮肤娇嫩,遂撩起其裤管,见下肢皮肤干燥,扪之有刺。舌暗。是寒瘀体,用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药后数天,月经来潮。两周后来诊,希望服助孕药。我仍用原方,嘱其耐心服用数月,待体质调整,以候孕机。服药不到月,月经逾期不至,去医院检查,妊娠试验阳性。得到消息,喜极而泣。后嘱其服用当归芍药散保胎,现休息在家养胎中。葛根汤散寒通经,效同黄体酮;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以防输卵管堵塞。对体质健壮的女性比较适宜。
葛根汤功同黄体酮,是比喻其催月经的效果,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而不是谈作用机理。但对此各人理解不一,也不可强求统一,也不可能统一。
? ? ?此患者不用温经汤,是因为其丰满且有痤疮,此种体质应该月经紊乱前就存在了,只是月经紊乱后其体质特征更明显了。
[转载]经方的魅力与学习的方法[黄煌]
中医入门 • 我爱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06 次浏览 • 2016-02-03 21:28
? ? 什么是经方?
? ? 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经方,原来是古人对药物处方的称呼。比如,汉代对书目进行分类时,就将研究医学理论特别是养生的道理和方法的医著归入“医经”,把古代相传的经验药方,则归入“经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经方11家,274卷。但是,很可惜,那么多记载经方的书籍,由于战乱等原因,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不过,在一部书里保存了许多具有极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古代经验方。这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 ?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
? ? 张仲景是东汉时代的人,据说他曾经当过长沙太守,后来因为当时疾病流行,死亡率很高。他原本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在近十年中,竟然死亡了三分之二,而其中因伤寒这种发热性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了70%。家族的不幸,促使张仲景发愤研究医学,他一方面研究了许多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及其治病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到处收集临床有效的经验方药,用他的话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个“众方”,就是经方的另一种称呼,所以说,《伤寒杂病论》集中了汉代以前经方的精华,后世称其为“经方之祖”,这一点也不过份,因为经过1700多年的临床验证,《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指导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书中所记载的经方的临床疗效也是确确实实的。需要说明,张仲景在写完《伤寒杂病论》不久,就由于频繁的战乱,这本书就散失了,幸亏西晋的大医学家王叔和,花了许多力气将《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的部分收集起来,编成了《伤寒论》。以后,到了北宋,《伤寒杂病论》中杂病的部分,又被人在古书堆中发现了,经过编校整理,改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传世,对于经方的传播和应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要研究经方,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绝对不行的。
? ? 经方与时方
? ? 历史上与经方相对的有“时方”这个名称。所谓时方,就是宋元以后的方剂。也指近代医生师承授受的常规方、流行方、通套方。时方就像时装一样,是指当时流行的比较通俗的一些新创制的配方。与经方相比,两者有着一定的差异。
? 第一,方剂形成上的远近之别。在方剂的来源上,经方多从单味药发展而来,由药物发展为方剂,经过千锤百炼,包含了古人的实践经验,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决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可以说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比如桂枝汤,究竟是谁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仲景方,并不是指仲景个人的经验方,而是他收集整理的古代经验方;时方虽也或多或少的有经方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宋元以来的某位医家,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或哲学思想,在结合地区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用药经验,依理—法—方—药的程序,君臣佐使的原则创制而来的,形成的过程较短,有些尚需实践的检验。
? 第二,药物组成上的多寡之别。经方的味数甚少,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而言,1味药的有15方,2味药的有40方,3味药的有45方,4味药的有30方,5味药的有28方,合起来有160余方,而两书去除重复,共有方281首,可见5味药以下的小方已经占总数的半数以上。时方也有小方,但大多数是大方,目前中医处方用药动辄12味以上,体现了这种特点。
? 第三,在药物选择上的峻缓之别。经方多用药性较猛,带有偏性的药物,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轻如麻黄桂枝,重如大黄附子,毒如乌头巴豆,剧如芫花大戟;而时方则不然,多用补药和食物,如熟地、人参、石斛,如菊花、梅花、厚朴花、代代花,如丝瓜络、荷叶梗、扁豆、黄豆,以及牛肉、鹿筋、羊肾、猪肚,皆入药。
? 第四,在适应症上的隐显之别。经方的主治比较明确,具体,每味药均有其主治;时方所主治的则是“阴虚”“阳虚”“水亏”“火旺”“上实下虚”“一切风”“五劳七伤”等病理概念,它的适应范围比较泛滥,如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说,“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 第五,在方剂结构上松紧之别。经方相当严谨,动一药即换一名,甚至改一量即换一名,主治与功效也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了严格的构效关系,表现出古典朴素的结构美。而时方则比较松散,加减繁多,许多时方仅是罗列了一些治疗这类疾病的基本药物,如九味羌活汤条下规定,“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 第六,在研究方法上的证机之别。经方可以通过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方法研究其主治,其疗效经得起重复;时方的研究则必须研究病机,然后才能识其大意,所谓方义,研究到最后往往千篇一律,云里雾里。疗效的可重复性也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最后只得以中医是辨证论治为由搪塞作罢。
? 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方相比而言,后世的许多方剂均属于时方,尤其是金元以后医家的创制的新方,清代的温病方,当代一些医家的经验方,都可以归于时方的范畴。这些新的配方,虽然有的尚缺乏较长时间的考验,在适应症和用量服法等发面尚待积累经验,但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经验方的范畴,则是不够成熟罢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些医家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或者知识结构的不同,临床经验的差异,对经方或时方产生了各自的偏爱。有的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方,凡是后世的处方一律排斥;有的则不研究古代经方,不吸收历代相传的配方经验,或仅仅承袭家传或师授的一家之说,或师心自用,随意创制新方。这两种思想倾向,都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正确的态度是,在掌握好经方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利用后世经验方,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 为什么要提倡经方?
? 第一,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中医学的发展是靠无数人的自身试验,靠经验的积累才能缓慢地发展的。前人的经验是后人实践的基础。历史是检验和加工医学经验最好的工具。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许多经方之所以必须掌握,就因为它们经过的历史最长,服用过的人最多,有关这些经方应用的规律说得最明白,对它们的毒副反应了解得也最清楚,其疗效也最可靠。也就是说,经方是经过数千年实践检验被证实了的经验方。比如桂枝汤,据说是商朝的伊尹创制的,现在我们的医生还在使用,我用桂枝汤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就很好。再如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上的处方,但是不仅古人是常用方,今天依然是常用方,许多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病,发热性疾病都在使用小柴胡汤。而且,不仅我们中国人用,日本人也用,韩国人也用。对于这些千古相传的名方不用,岂不可惜?时方中不乏好方,如玉屏风散,如补中益气汤,如藿香正气散等。虽然有不少处方的适应症不够明确,剂量及煎服法与疗效的关系也说的不是很清楚,但毕竟已经成方,只要在临床认真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这些时方也将成为新的经方。问题是现在为数不少的临床医生,全然不顾中医处方的原则,随意处方,往往一张处方中药物达15、6味,甚至几十味,完全没有处方的结构,也不了解药物配伍以后相互之间的反应如何,对患者服药以后的效果心中也没有一点数,这种临床态度是不可取的,对于这种“时方”,我们不仅不提倡,还应坚决反对。所以说,提倡经方是中医学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 再说,经方是配方的基础。方是药物的配伍结构。古人认识疾病,是从一个一个症状开始的,如发热啦,头痛啦,腹泻啦,呕吐啦,等等;用药,也是一味一味药开始用的,后来发现疾病常常是多种症状出现,或先或后,或同时并见,于是有了病名的概念,如伤寒啦,痞啦,痢啦、臌啦,等等。然后,用药也有了变化,不单是一种药物,几种药物相加使用,经过不知多少人的实践,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慢慢这种配伍的结构趋于稳定,于是有了方名。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温经汤等。这些经方,就像棋手必须熟读棋谱,画家必须熟识画谱一样,经方成为医生处方用药的基础和原则。就是当今常用的时方,也无不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如大家熟悉的温胆汤,就是从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而来的;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著名验方血府逐瘀汤则是四逆散的加味方。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椒梅汤、连梅汤等,就有乌梅丸的影子;藿香正气散则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所以,后世许多名医,都十分强调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道理就在这里。
? ? 经方还有许多特点:第一,随证治之。经方治病的基本原则是方证相应。《伤寒论》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也就是说,应用经方治病,必须严格遵循其适应症,这些适应症,比较客观具体,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确定。方证就是经方的适应症或主治,是指示医生应用经方的目标。目标不明确,方药再好,也不易取效。所以,中医非常强调对症下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适应症的描述,虽然言词古朴,叙述简略,但是比较客观,经过后世许多医家的充实和完善,许多经方的方证已经基本明确。如大柴胡汤证的“心下按之满痛”,炙甘草汤证的“心动悸、脉结代”等。第二,用药精炼。《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处方,药物较少,大多在2—7味之间,对于理解经方的结构,对于临床疗效的观察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和新药的开发,都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许多2-4味的小方,更是后世组方的基础,可称为方根。第三,价格低廉。经方使用的药物大多为常用药,其中植物药居多,再加上处方药味少,所以价格比较低廉。我常用大柴胡汤原方治疗胰腺炎,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芍药,加上生姜、大枣,每天只要3元多钱!桂枝汤则更便宜,每天1元就够了。
? ? 古方能治今病吗?
? ? 这是一个老问题。我的看法是,第一,经方是古人当年临床经验的结晶,经方所治疗的疾病,也是当年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今天,古代的许多疾病消失了,古人没有见过的新的疾病出现了。但是,也不能说今天我们人类所患的疾病完全与古代不同,如现在依然可见的疟疾、痢疾,就是非常古老的疾病。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古方不能治今病。第二,经方的许多主治,大多是针对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状态,如恶寒与否,出汗与否,口渴与否,大便的通或结,小便的利与不利等等,这些着眼点,与人的生理病理的基本状态有关。出现人类到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了,而张仲景离今天仅仅1700多年,这个时间段中我们人类的体质变化并不明显,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在总体上没有多少区别。就如我们与古人一起去洗桑拿浴,大家都会大汗淋漓;如果大家吃大黄,恐怕都会大便次数增加。所以,由于经方重视机体的反应状态,所以,古方未必不能用于今人的疾病,就是现代病的艾滋病,只有有症状和体征,就有使用经方的机会。据报道,日本的医学家已经证明使用小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有效。这就是因为虽然中医不认识艾滋病,但艾滋病所出现的消瘦、低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相似。经方治疗的目标不是病原体,而是患病的“人”。这就是古方可以治疗今病的理论基础。
? ? 经方有毒副反应吗?
? ? 凡药三分毒。经方所使用的药物,都是一些经典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所以,有毒性是必然的。但是,要回答经方有无毒副反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副作用的产生的因素,不能仅仅孤立地考虑药物本身,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疾病,还需要考虑经方中药物的配伍、剂量、煎服法、护理措施等。在使用经方中,如果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而且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位置,可以减轻或不出现毒副反应。比如使用大青龙汤,由于该方中的麻黄剂量相当大,达6两,所以发汗作用强烈,有出现过汗、心悸、肌肉跳动、四肢冰冷、烦躁、不得眠等副作用。如何避免呢?张仲景指出,一是要认清主治,即“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二要认清禁忌症,即“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三是掌握服药剂量,“一服汗者,停后服”;四是注意服药后反应,并采取抢救措施,如“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大青龙汤是发汗的峻剂,所以张仲景对其注意点说得很清楚。有些经方,张仲景并没有明确其注意点,这也并不表明是无毒安全的,特别是现代临床大多是长时间服用中药,与古代中病即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出现毒副反应的机率在增加,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古代文献中对经方的主治证与禁忌症还说得不很清楚,需要我们谨慎地开展临床研究。
? ? 如何判定经方的疗效?
? ? 经方的疗效,由以下两方面组成,一是客观指征的变化。比如出汗、浮肿消退、大便畅通、气喘平、脉搏由沉伏转为平缓有力、舌苔有厚变薄等,如桂枝汤服用以后的“遍身执执微似有汗”,大陷胸汤服用后的“得快利”,通脉四逆汤服用后的“脉即出”等。除这些传统的疗效标准外,现代临床理化指标也应重视,如大柴胡汤与血脂水平,泻心汤与血小板数的增减,半夏泻心汤与幽门螺旋杆菌等。二是自我感受的好转,如食欲增加,胸闷消失、咽喉异物感消失、情绪好转等。这是经方有效与否的重要传统标准,因为许多经方的方证大多以自我感受为依据,如半夏厚朴汤证的“咽中如有炙脔”,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三是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等。前两者是目前常用的,后者很重要,但指征不是很明确,需要研究和探讨。
? ? 对经方的疗效指标,需要与医患双方共同商定,医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就医的动机和目的,了解患者目前最痛苦的症状,最迫切的愿望,最需要医生给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对疾病及体质的判断,根据经方应用的临床经验和报道,遵循临床应用经方的证据,对经方的预期效果作出预测,即服用经方有无效果?有何种效果?疗程多长?有无副反应?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以后,就能做到互相配合,在复诊时可以对经方的疗效作出有效、显效、无效的判断。
? ?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 ? 目前经方还不很流行,使用经方的医生也不很多,千古良方不得广用,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 一曰不敢用。经方是双刃剑,对证则效如桴鼓,误用非但无效,还能伤人。与其担风险,不如不用。
? 二曰不想用。经方味少药贱,对医者而言,不仅回扣少,往往病人也因药贱而怀疑轻视,因此,不如开大方,既取悦于病家,又增加经济效益,何乐不为!
? 三曰不会用。用经方须熟悉药证方证,最好应有专门传授,并加上细心体会,其经验性及实践性极强,若仅懂一些所谓功效方义,往往貌和神离,难以有确切疗效。
? 我认为,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人。让大家了解经方,运用经方,是振兴中医的当务之急!
? ? 学习经方的三大关键
? 第一 ,抓药证。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如用麻黄的指征和证据,为麻黄证;用桂枝的指征和证据,为桂枝证。用柴胡的指征和证据,为柴胡证。这是古已有之的命名方法,《伤寒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味中药一味证。严格的来讲,都有其特异性的指征和证据。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补气药,人参、黄芪一把抓,用活血药,当归、川芎、牡丹皮、桃仁一起上。
? 药证是必效证。即按照药证用药,必定有效,是指服药后必定能解除因疾病导致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是肉体的痛苦,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痛苦。换句话说,有效,是给人以舒服。这是中医追求的有效的最高境界。如黄连、山栀除烦,甘草、桂枝定悸。他并不局限在客观指标的变化上。因为,药证是以“病的人”为前提和背景的。
? 药证是那里来的?药证的认定不是来自理论的推测,也不是来自动物实验的数据,而是中国人几千年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经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你可知道巴豆大毒的代价?小青龙汤治愈了多少咳喘?小建中汤治愈了多少中虚腹痛?
? 药证是应用天然药物的指征和证据。天然药物成分极其复杂,下咽后究竟起到何种效应?要真正解明其中奥秘,相当困难。所以,使用这些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药,也必须尊重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久经实践证明的事实。如果使用新的制剂,那这些药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也就是说,你用饮片汤剂,必须弄清药证。
? 药证是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每个具体的药证所涵盖的面是不一致的,有的药证是单个症状;有的药证则是综合征;有的就是病,有的则是一种体质或体质状态。换句话说,中医治病,并不是单纯的辩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辩气虚血虚,辩脾虚肾虚。举例来说,甘草治咽痛,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治虚寒滑脱血痢,就是取赤石脂的吸附和对肠膜的局部保护作用,(赤石脂含有硅酸铝及铁、锰、钙的氟化物),是对证疗法;竹叶石膏汤用人参、麦冬、甘草、半夏以养阴,更有粳米以支持营养,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是支持疗法;黄连治痢,白头翁治阿米巴痢,属对抗疗法;小建中汤用饴糖,大建中汤用白蜜,属食物疗法;甘草泻心汤就是治疗白塞病的专方,桂苓五味甘草汤就是治疗肺气肿的专方,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热痞(多见于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菌感染者)的专方。甘草就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专药,属专治疗法;桂枝汤只要脉弱自汗就能用,四逆散只要胸胁苦满、四肢冷、腹中痛者就能用,故使用面非常广,属通治疗法。还有体质疗法,更是有独到之处。如黄芪就是一种体质性用药,柴胡也是一种体质性用药。经方的思路朴实无华,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所以,回到药证这个层面,我们会发现中医的世界原来很精彩!
? ? 第二、抓配伍。
? 配伍是经方中最富有魅力的部位。古人用药,本是单味,后来逐步发展了,知道复方可以提高疗效,可以减轻副反应,可以矫味,于是有那麽多的处方发明。一加一等于几?高明的中医能做出大于二,甚至大于三。这些配伍的结构,是学习经方的关键。比如小青龙汤,关键是细辛、干姜、五味子;小柴胡汤,关键是柴胡甘草,从原文的加减法就可以看出这个结构。麻黄要配伍甘草,石膏要配伍甘草,这个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附子干姜甘草治虚寒证,本是四逆汤,是经典配伍,可以矫味,可以增食欲,可以护胃气,来源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黄芪桂枝芍药,治身体不仁疼痛、自汗、浮肿、小便不利;桂枝甘草,治动悸;桂枝甘草茯苓,治眩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脐下悸、胸中悸、失精的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治虚悸;半夏茯苓生姜,治眩呕而悸;黄连黄芩,治烦热而心下痞;枳实芍药,治腹痛便秘;大黄桃仁桂枝,治少腹痛、便秘;半夏厚朴,治腹满呕吐等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那些小方,是经方的精华,应当多研究。如四逆汤、桂枝汤、承气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枳实芍药散等,均是千锤百炼的经典配伍。后世许多方剂无不在此基础上衍化而来,是我们开发新药,创制新方的最佳选择。
? 前人说,中医有两种病,一是有方无药,即知道用成方而不知变化,是谓有方无药;一是有药无方,即缺乏配伍的规则,组合零乱,叠床架屋,当然效果不好。这种问题的产生,第一是基础不扎实,所谓“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没有学好经方,药证不明,配伍无法,临床所据不是道听途说,就是主观想象。第二是临床思维僵化,所谓“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如处方的用药大概均是14味,每病如此。每人如此,每日必如此。而不知医学是科学,不是艺术,不可凭个人喜恶。以经典汤方而论,有少至一味者,如甘草汤,多则如温经汤,12味者,变化很大,完全依据病情需要而配伍。所以学习经典配伍,可以使处方精练,组方严谨,犹如作古文,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处方到如此境界,也可算好方了。
? ? 第三,抓药量。
? 量效关系,是研究经方的又一关键。仲景用药,极为重视用量。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温经散寒,附子用一枚,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附子则用三枚,是附子量越大止痛越明显。再如半夏,大剂量(2升)治呕吐不止,方如大半夏汤,,而小剂量(半升),仅治恶心呕吐或喜吐、咳喘、胸满、噫气、心悸和声哑,方如旋复代赭汤、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等;黄连大量除烦,方如黄连阿胶汤,量至四两,而小量除痞,量仅一两;大黄大量(4-6两),治腹痛便秘、其人如狂,配枳实、厚朴、芒硝、甘遂,方如大承气汤;小量(1-2两),治身热、发黄、心下痞,吐血衄血,配黄连、黄芩、山栀、黄柏,方如泻心汤,茵陈蒿汤;中量(3-4两)治少腹急结、经水不利,配桃仁、丹皮、水蛭、地鳖虫,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再如厚朴,大量(8两)治腹胀满,方如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小量(2-4两),治咳喘、咽喉不利,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白芍大量(6两),治挛急,方如芍药甘草汤,小量(3两)和营卫,方如桂枝汤。柴胡大量(半斤)治寒热往来,小量治胸胁苦满。
? 经方的绝对剂量目前说法不一,教材通行折算为一两=3克,而柯雪帆认为一两=15.6克,日本药局方则以一两=2克算,所以我比较强调相对剂量,即方剂中各味药物用量的比例。药物的绝对量总结了仲景的用药经验,反映出汉代以前用药的趋势,而药物的相对剂量则体现出组方的法度和配伍规律。方剂功效的大小,无疑受到药物绝对量的影响,但方剂整体功效的发挥,必然受到药物间剂量比例的影响。例如,桂枝汤中桂枝芍药之比为1:1,为调和营卫剂,而桂枝芍药的比例调整为1:2,则变为缓急止痛的桂枝加芍药汤了。麻黄汤、葛根汤中麻桂比例为3:2,则发汗作用并不强,仅治身痛、无汗而喘等,而麻黄桂枝比例为3:1的大青龙汤,则具有强烈的发汗作用,仲景不仅说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而且在方下又强调“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可见剂量的变化,对方剂的功效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使用经方,必须重视剂量。量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本不以用药习惯而定。如果均是10克则有违经方规则了。至于影响药量的因素,则除了疾病以外,还有体质、配伍、药物质量、炮制、煎服法等因素,临床变化因素极多,尚难以说明,各家自有经验。
? ? 学经方还应注意的问题
? 要学好经方,还应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 一是认为中医先理法后方药,看病必先理论。实际上,中医临床思路试药—方—法—理。没有药,那有方,没有方,那有理法?
? 二是遇见病人先考虑那里虚?不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
? 三是中医本不求每证必有脉舌相应。黄芪证就不看脉,附子就可以不看舌,但必看脉;细辛关键是恶寒不渴,口不渴舌滑是鉴别要点;
? 四是不可被那些所谓的“理论”障目,见便血,便认为是脾不统血;见小便不利,就认为是中气不足;见胃下垂,就认为是中气下陷;见久病,便谓虚;见高血压,便谓肝阳亢;见冠心病,便谓瘀。临床实际,岂有此理?
? 五是不可先议药,后议病。即见大黄黄连,即畏其苦寒伤中;用地黄阿胶,就畏其滋腻碍胃,见桃仁红花,又畏其破血动血,见柴胡葛根,又畏其劫肝阴,伤胃汁。见人参黄芪,又畏固表碍邪。见麻黄桂枝,畏其辛温动血。有如此毛病的人,那能开什麽方?无非是竹茹丝瓜络百合代代花白扁豆罢了。
? 六是古方不能治新病。此说貌似革新,但其中有一隙未明。疾病谱是不断变化的,但人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是不变的,各种症状是不变的,经方中有许多根据“病的人”的效方,可以说是几千年不变的。用曹颖甫先生的话来说,是“仲师之法,今古咸宜”。
? 七是经方难学。使用经方并不难,清代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伤寒来苏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论述简洁实在,无空泛之谈,只要认真研读,反复对比,多向老中医学习讨教,多与同行交流,并在临床上反复运用,自然可以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曹颖甫先生是自学的,他对经方的推崇,就来自临床的大胆实践。他用大承气汤治疗邻居老妪便秘腹胀而拒按而脉实者,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治疗先母洞泻,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潘氏肠痈,他还亲自尝试了白虎桂枝汤治愈寒热的疗效。他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使他运用经方十分娴熟,屡起沉疴。在上海期间,“用经方取效者,十之八九”(《经方实验录·自序》),从而在名医云集的上海独树一帜。
? 八是经方有副作用,害怕。使用经方也不必害怕。“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凡是药物就有一定的副作用,只要方证相应,剂量适当,调剂科学,是不会有副作用或很少有副作用的。长期以来,中医界流行先议药后议病的风气,脱离具体的病人和病情来谈药物的优劣,这是需要批判的。
? ? 总之,提倡经方,不仅仅是单纯的临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科学思想、医疗道德、人才培养、科研方法等关系中医发展的诸多方面。只有这样认识经方,才能充分认识经方派的历史功绩,充分认识提倡经方的现实意义。
? ? (本文的部分内容曾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市中医院、江阴市中医院等演讲,并曾刊载《江苏中医杂志》2003年第1期)
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黄 煌(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26 次浏览 • 2016-02-02 23:49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方方证、药证。
??
开场的话
看到有这么多的同道喜欢经方,我从心里感到高兴。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东西,但是这个好东西现在被扔在一个角落里!但庆幸的是,来自临床第一线的你们,把眼光盯住经方,这让我欣慰。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但经方也属于全人类。我这几年一直从事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我觉得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要把我们民族的瑰宝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我曾经在我的网站上发过一篇叫“潜入ICU的四逆汤”的帖子。所谓的潜入,就是病家邀请我去开方的。我用四逆汤加上了肉桂,附子用了50克,把一个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救了过来。现在这个病人状况非常好,进入用十味温胆汤调理的阶段。
市级机关医院ICU病房,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持续高烧近一个月,成天睡冰袋,各种抗生素,都无效。他们请我去看了。一摸肚子,硕大而且十分松软,下肢浮肿,阴囊肿得像小足球那么大。我开了什么方?真武汤,加肉桂,还加了红参,因为他心率有问题,时快时慢,我说你们要密切注意心功能。肚子已经胀了,营养液千万要少灌,就灌些米汤。按我的说法做了以后,老人的体温很快就从40度下降到39度,然后到38度。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药的效果来得快,经方真得好呀!
经方好,真是张张神方!很可惜这些好方,有很多的中医不认识它。我说个笑话。我的一个熟人给弟弟捐肾,手术后自汗不止、发烧,来电话求方。我说很简单,用桂枝汤!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就这么个方。她去配药,药房里面的人一皱眉头,这个是什么方?这么一点点药,叫中药方?你们看看,现在有的中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已经差到这个程度,连《伤寒论》开首第一方的桂枝汤都不知道。
我们这个会议开得好!现在北京起来了(编者按:指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定期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经方论坛”,),广东起来了(编者按: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和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如果我们南京做的好的话,这样就南北呼应,中国的经方就上来了!但是,不把经方纳入执业医师考试,不从高等教育这个口开始,经方是无法复兴的!还有,药典规定得太死,规定用量过小,根本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现在我开方,20克的柴胡、10克的细辛,都要盖上我的章,否则药房不给配。我们自己限制自己,都要限制死了!希望各位领导要多向北京的高层反映,希望各个中医院校要把经方作为一个主要课程来讲。现在好多中医开的处方,没有结构,没有方,就是一堆药而已!我们经方医生不是卖药的,开方的一旦变成卖药的,那么,经验就无法总结,学术将无法传承!这是开场白,鼓鼓大家的士气,表表我自己的态度。
大柴胡汤
胡希恕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辈。80年代《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胡老的几则医案,但就是这几则医案,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眼前为之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胡老擅用大柴胡汤,同道们称他为“大柴胡”,病人听不懂,只因见胡老喜用大茶壶喝茶,故传为胡老是“大茶壶医生”。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方,是一首典型的经方,临床非常有效。南京市立医院ICU病房有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因肺部感染住院,住院以后很快就神志昏迷,大小便不通,最后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嘱准备后事。老太太的女儿提要求,说老太太一生相信中医,最后的关头一定要让中医给她看看。他们找到了我。当时老人插着呼吸机,神志昏迷,但当我按压她的上腹部的时候,老人眉头紧皱。我当场就说:有救!为什么?因为有大柴胡汤证。按之心下满痛,是张仲景用大柴胡汤的客观指证。不过,据我的经验,治疗肺部感染,大柴胡汤一定要加上栀子、厚朴。第一天,没有反应。我说你们怎么服的?原来老人有反流,他们直接插管插到空肠,灌到空肠里头去了。我说不行,一定要从胃里面进去!三小时鼻饲一次,每次50毫升。第二天,小便有了,一千多、两千多……。而且老人持续的高烧退了、神志也清醒了。这个病例在医院ICU病房引起强烈的反响。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准备后事的人居然能够救过来。后来病区主任把我这张方抄过来。有次她去安徽会诊,一个老红军也是这个情况,肺部感染,小便不通。她也不管虚证实证,用这个方,居然让那个宣告不救的老红军,又多活了一段时间。她非常高兴。
“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制大黄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取两帖,每帖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三到四次服用。”这个信息是我今年6月12号发给我老家堂哥的。当年抚养我的伯母,96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十多天,前天开始发烧,烧很高,晚上烦燥不安。堂哥给我打电话问我如何办是好?我说有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肺部感染。他说要不要住院?我想,一是老人骨折行动不便,去医院怕折腾。二是我学中医这么多年了,如果连亲人的发热都治不好,还有何脸再见世人呢?我说,暂时不住院,用中药!用中药,就用这个方: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但一定要按我这个用量。柴胡一定要30克,连翘一定要60克。那汤药是下午开始服用的,到了第二天凌晨,烧退了,而且一夜好觉。因为栀子厚朴汤主要针对的就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人。这种方连服了好几天,后来体温完全正常,而且,大便也非常顺畅。端午节,我专程从南京去看她。老人已经可以坐在藤椅上了,脸色非常好,能吃大块红烧肉。
大柴胡汤针对的其实是一种体质状态和体质类型。这个体质类型,不论胖瘦,关键是体格壮实。胖壮的人,肩比较宽,胸比较厚;但也有瘦的,就像我用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治疗的我的伯母,96岁的高龄,瘦的,但是她的精神非常好,筋骨非常好,没有什么慢性病,而且大便干结。但是,用大柴胡汤最好要用腹诊。腹诊,就是摸肚子。按压上腹部,轻的是抵抗感,重的是按压痛。张仲景说得明明白白,“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中医本来重腹诊。张仲景是这样,近代浙江的绍派伤寒也讲腹诊,用腹诊来辨六经。还有,我家乡江阴的名医朱莘农先生,擅脐诊,摸肚子,看脐跳,这个就是腹诊。用大柴胡汤一定要按压上腹部。我治疗那位重症监护室的老太太用大柴胡汤,就是根据腹诊,按之心下满痛,就是指征。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大多伴有胆汁反流,胃液反流。很多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的病人都具有以上的症状,如烧灼感、饱胀感等,这些都是按之心下满痛的表现。所以,这张方治疗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百发百中。上次我治疗一个50多岁的男子,他因脑外伤以后住在某部队医院,又因感染肺炎,老是发烧.我一摸肚子硬,家属诉说大便不通,经常用开塞露。我一看,大柴胡汤证呀!又因他痰多痰黄,加小陷胸汤,效果很棒!他这个是呼吸道感染,反流引起的,导致吸入性的肺炎,你不把反流问题解决,这种感染是解决不了的。用了大柴胡汤加小陷胸汤以后,反流明显好转,表现为:吃得下、腹不胀、大便畅。我常把大柴胡汤看作天然的“胃肠动力剂”,它可比吗丁啉好的多了,它作用的范围更广,它还能利胆消炎。
大柴胡汤治疗胰、胆疾病也是百发百中的。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都可用大柴胡汤,枳壳你不用到30克是不行的,量要大。有些医生开个大柴胡汤哆哆嗦嗦的,柴胡6克、枳壳5克,这哪叫大柴胡汤啊?根本就没到位嘛!没到位当然没效果,而且有的表面上用大柴胡汤,结果里面加了很多,又是郁金,又是金钱草,又是海金沙,又是鸡内金,又是神曲,等等,加的药比张仲景的大柴胡汤本身的药还要多,简直就是面目全非!仲景方最好不要加减,原方就可以。若病情比较复杂的,可尝试一些合方。
现在我治疗支气管哮喘,也经常用大柴胡汤。以前我治疗哮喘,是不会用大柴胡汤的,光想到用麻黄平喘,但是用了麻黄是要出问题的。我的太太就是一个支气管哮喘患者,那个时候我给她吃麻黄,结果晕厥、心慌。她经常说肚子胀,吃了东西以后有气,发病的时候大便也不畅,其实就是大柴胡汤证。胡希恕先生说,支气管哮喘是气滞,是血瘀,对呀,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以后,嘴唇发紫,这种情况下,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用了以后症状很快就能缓解。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写进中医内科学的教材。
大柴胡汤治疗哮喘,有时合方。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现在有的网友称之为大柴朴汤,可以用于胸闷腹胀痰多的。如果感染严重,吐黄痰的,烦燥不安,胸闷的,加栀子厚朴汤,或加小陷胸汤,效果很好。现在一些中医的临床思路有问题!一碰到肺部感染都是想到用鱼腥草,用马兜铃,用金荞麦,都是草药,不是不能用,但经方疗效比草药不知好多少倍呀!
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异常也可以用大柴胡汤。我在日本学习的时候,看到日本的汉方医生用大柴胡汤治疗高血压很有效,只要病人是比较壮实的,不用天麻、也不用钩藤,也不用夏枯草,就用大柴胡。烦燥不安的加三黄泻心汤,用下去也很好,很快脑子就清爽了,血压就稳定了。我现在治疗高血压,也是大柴胡汤为主。这些人你摸他们的肚子,大多都是硬硬的,鼓鼓的,而且他们这些人食欲好,能吃,但是吃多了就胀,所以他们不敢吃。我曾经碰到一个40岁的女人,很丰满,上身很大,脸红扑扑的,什么毛病呢,是心律异常,经常吃心律平之类的西药。但是检查也没有什么基础性疾病,上身很饱满,一看就是大柴胡汤体质,然后一摸腹部,她说痛,她说自己经常腹胀,心律异常都是在饱餐以后。她的食欲又好,一不小心就吃胀了,吃胀就心就乱跳了。于是,我就用大柴胡汤加黄连,用下去以后就控制了,至今没有再吃过西药。当然她也控制了饮食,并且做些适量的锻炼。这个女子现在已经50岁了,还是很苗条。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有一个特征,就是上身比较饱满,特别是女性。他们胸罩用的也是比较大的,至少是C罩,其次经常乳房胀,乳房里面有结块,月经来之前更厉害。这种体质到40多岁以后,上身饱满,声音响亮,有的有血脂高、血压高,有的大便干结,胃口好但吃多了肚子胀。这种体质就适用大柴胡汤调理。大柴胡汤服用以后,不仅舒服,而且能够消肚腩。我治疗一个中年女干部,查出来甲状腺里有囊肿,乳腺里有囊肿,然后又有子宫肌瘤,人又胖,55岁了,还有月经,量大有血块。有什么办法调理呀?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吃了以后非常舒服,首先胃不胀了,其次大便畅通了。吃了一阵子以后,复查甲状腺,囊肿也变小了,乳腺增生也好转了,肚子小了,原来不能穿的衣服也能穿了。所以,要减肥,大柴胡汤也是很有效的。
但是,中国没有大柴胡汤颗粒,这个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好的方没有成药,乱七八糟的成药那么多。有一天我碰到了南通精华制药厂的老总,他说他们搞了这个颗粒,但是只能是按照治疗胆囊炎申报的。大柴胡汤哪能仅仅用于胆囊炎啊?他说没办法,只能抓一个病来报,否则上面根本不批。我说你开发,我替你推广。我就是愿意为中华民族工业开发经方的企业做宣传。大家知道一清胶囊吧?一清胶囊是成都康弘制药的,大黄,黄连,黄芩,经方泻心汤方,我替它推广了。大柴胡汤我也愿意推广,这是经方,是好东西,我当然要推广。
大柴胡汤还能治疗抑郁症。现在的抑郁症多的不得了,有的用半夏厚朴汤、四逆散,有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有一种用大柴胡汤。这种人长的身高马大,但是没有精神,经常情绪低落,没有性欲,食欲时好时坏,一吃就胀。大柴胡汤,本身就是治疗抑郁的,《伤寒论》上说的非常清楚:“心下急、郁郁微烦”。所以大柴胡汤能治疗一些精神心理疾病。这类患者往往在精神心理上,表现为容易紧张,情绪容易低落,往往他坐在你面前的话呢,会非常关注你的表情,也非常关注你的讲话,你的语气,他听你讲话后,然后会思索,会提问,而且他来看病之前,往往会做很多准备工作,比方说上网搜搜。这类人本身对身体非常关注,容易有一种抑郁倾向,对这种人,我推荐大柴胡汤。
桂枝茯苓丸
听过我讲座的同道,应该知道我是非常喜欢用桂枝茯苓丸的。刚才在讲大柴胡汤的时候,我已经讲到了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这个方,不仅仅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在我们把它看作只是治疗子宫肌瘤,那是曲解了张仲景这张方的原意,桂枝茯苓丸不是治一个病、一个症状的,它是治人的方,治疗“桂枝茯苓丸人”的方。
根据我的经验,这张方的适用人群具有一定的体质特征。我们要望,四诊中间望为首,但是现在我们的望诊不够,很多青年医生往往就只是问,而不关注病人脸部的表情。当病人来的时候,你先要看,看他的体态身形,尽量引导他和你聊,聊得过程中看他的眼神,看他眨眼的频率,看他的表情神态,听他的语速,来分析他的心理行为特征。还要看他的肤色,看他的舌头。望诊非常重要。很多方证是望出来的。
桂枝茯苓丸在望诊上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我说的是面证。“桂枝茯苓丸人”的脸色一般是发红或者是暗红,当然也有发青的,鼻子或者红或者是暗红的,或者是鼻翼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其次是舌诊,有的把舌头伸出来,舌头是紫暗的,舌头翘起来,舌底静脉往往是显见的,有的甚至是怒张的,这个是我们望出来的。
接下来我就要望下肢了,这是腿脚证。我说:“姑娘,你把裤脚管拉起来。”她马上就脸红了,原来她的缺点暴露了。因为现在很多女性,脸色往往是伪装的,化妆得过于精细,看不出真相来,拉上裤脚管一看,真相就出来了。下肢的皮肤非常粗糙干燥,尤其是秋、冬天是最明显的。这种干燥的皮肤,你轻轻一抓就有抓痕,毛裤上有很多皮屑,有的皮肤甚至像蛇皮一样,伸手一摸像触到了刺一样,这个就是桂枝茯苓丸的腿证。然后你还可以问:小腿是不是容易发凉?脚上是不是容易生冻疮或者生鸡眼?是不是容易抽筋?还有的人皮肤发暗,甚至溃烂,不收口,这都是“桂枝茯苓丸人”的腿。
腹证也很重要。门诊上没有条件让病人睡下来,就坐在那里,一般按下腹部。腹部有炎症的,或者盆腔瘀血的,或者有慢性阑尾炎的,或者附件炎的,按下腹部的时候,往往有压痛,特别是左少腹。就是没有压痛,少腹部也是充实有力的,绝不会像有些人肚子那样软软的。有一些老年男性,肚子很大,摸上去软软的,像棉花枕头一样,这样的人用桂枝茯苓丸的效果不好。以上就是“面腿腹三联征”,这是桂枝茯苓丸证的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就是精神心理症状。这样的病人也很多。这些人脾气比较急,在外面排队挂号都等不急,进来以后讲话也比较快,但有时候呢,讲着讲着就讲不下去了。这些人容易失眠,容易头痛,容易烦燥,这个就是张仲景所讲的“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瘀血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精神症状,那就是“如狂”,还有就是“善忘”,像这种精神症状往往会被我们所忽略。我们老是想到瘀血就是紫或者是血黏度高,其实瘀血症有很多是精神症状。所以在使用桂枝茯苓丸的时候,我们应该掌握人的精神心理特征。“桂枝茯苓丸人”容易记忆力下降,容易思维迟钝,容易语言艰涩,讲着讲着就不流畅了。
桂枝茯苓丸用于女性的机会比较多,我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治疗子宫肌瘤、附件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等;合大柴胡汤也能用于支气管哮喘,还能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方还能用来治疗一些血栓性疾病。现在的血栓性疾病非常多。有的人长时间坐飞机,十几个小时都屈曲在那里,如果他下肢循环不好,就会形成血栓,酿成大患。我想,这些患者如果预先服用桂枝茯苓丸,可能会有好处。桂枝茯苓丸的作用要比阿司匹林好,我说它是“东方的阿司匹林”。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稀释血液,它还有更多的作用,包括扩张血管,加强对心脏的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和省人民医院的心导管专家们曾经就冠心病PCI术后的调养问题探讨过,我认为,对于那些支架术后病人可以配合桂枝茯苓丸使用。
上次我还成功用这张方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血栓性疾病,一动就气喘,甚至还要晕厥,死亡率非常高。现代西医没有好办法的,我用桂枝茯苓丸加上川芎,治过了三例效果都还不错,病情能够稳定。还有用来治疗间质性肺病的肺纤维化。有一个安徽来的病人,就是经常胸痛,一查出来肺纤维化,后来就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吃了很长时间以后,症状很快消失了。
我还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一些年轻学子们脸上的痤疮,效果很不错。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的痤疮,往往是“桂枝茯苓丸人”容易生长的。这类人往往皮肤比较粗糙干燥,嘴唇暗紫暗红的,这种痤疮就像赤豆一样,嵌在皮肤下面,且痘印不易消失,就像锅巴一样板结在脸上。对付这种痤疮清热药可不行,就得用桂枝茯苓丸!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或者是加川芎。这个经验如果能够推广的话,效益可观啊,痤疮这个市场可是相当的大呀!
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可以考虑用桂枝茯苓丸,我曾经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加牛膝治疗好多例,肾功能不全亦有效,但是一定要让病人泻,泻了以后情况就会好转了。我们称之为“经方透析法”。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我一般用桂枝茯苓丸加怀牛膝、石斛,配上黄芪桂枝五物汤。
还有,男人的前列腺肥大、痔疮、肛裂都可以用桂枝茯苓丸,包括一些腰部的疾病,如腰痛、椎间盘突出等都可以。
桂枝茯苓丸是经典的活血化瘀方,所以,我常把这张方作为重点教给学生。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不是张仲景的方,但是也是一张古方,是唐方,也可以看作是经方,因为方中黄连、黄芩的组合,还有黄柏、栀子的组合,都是张仲景的经典配伍,把这两张组合起来就叫做黄连解毒汤。我用黄连解毒汤的范围比较广,很多都是看人开方的。有天,一个26岁的小年轻来看病,他患的是过敏性紫癜。我一看这个小伙子满脸通红、满脸油光,胃口很好,体重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他说经常感到胃里面有烧灼感,舌头伸出来一看,红得很,晚上失眠,烦燥不安,头昏,热象很明显,用了黄连解毒汤之后,症状很快就缓解了。
这张方在日本是用来治疗高血压和脑梗的,甚至是老年性痴呆也能用。我在临床上发现确实有用,特别是心率比较快,晚上睡不好觉,血压持续增高的。用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现在中国这方面的报道也非常多。
黄连解毒汤单用的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复方。那么复方怎么使用呢?那我要推荐荆芥连翘汤了。荆芥连翘汤是我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一张方,它是黄连解毒汤加上了四物汤,再加上四逆散,还有荆芥、连翘、防风、白芷、桔梗、薄荷。我用这张方的频率要远远高于黄连解毒汤原方。我发现有很多青年人,特别是少妇们,皮肤白白的,嘴唇红红的,妇科检查往往有子宫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炎等,白带多、色黄,有痛经,月经来血块多,经常喉咙痛,口腔溃疡,身体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来找我看病,希望调体质。我都会用荆芥连翘汤。荆芥连翘汤清热、养血、散风,能治疗头面部的炎症,能抗过敏抗炎,能够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还能治疗黏膜充血糜烂的毛病,效果也非常好。
葛根汤
葛根汤这张方啊,是张好方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就几味药,但是组合非常严谨。在中国,葛根汤并不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日本,葛根汤是妇孺皆知,相当受大家欢迎。感冒了,大家都知道感冒灵,为什么不用葛根汤呢?对于一些体格很壮实的男人来讲,感冒,鼻子不舒服,葛根汤一吃就见效。
葛根汤这张方怎么用呢?打个比方,李逵感冒了用什么方?葛根汤呀!这一听大家明白了。用葛根汤的时候一定要抓体质:肌肉坚紧厚实,皮肤黝黑黄暗粗糙,毛发比较多,皮肤比较干燥,不容易出汗,身体强壮,脉搏有力,这种体质,你用葛根汤,感冒发烧,都能用。如果李逵酒后吹风,面神经麻痹怎么办?用葛根汤!他和张顺在水里打了一架以后,受凉了,腰给扭了,脖子扭了,那怎么办?葛根汤!就这么简单。
这次是李逵的妹妹来看病,她是什么病?闭经。月经40多天、60多天、三个月来一次。对这种女人,你给她养血,你给她吃阿胶,那是越吃越糟糕!这种体质,中医说是寒湿。她所有的毛孔闭起来了,该排的地方不排,汗也没有了,月经也没有了。驱寒就是发汗,驱寒也能通经。我发现葛根汤催月经效果很好,但是得催李逵妹妹的这种,如果细皮嫩肉的林黛玉月经不来了,那可不能用葛根汤!一吃葛根汤,她三天三夜睡不着觉!因为葛根汤是兴奋剂。大塚敬节先生,日本著名的汉方家,他可是古方和现代医学能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天才”,我听他的学生平马直树先生讲,老先生晚年看病看累了,喝什么饮料提神呢?葛根汤颗粒!我也试过,有一段时间我也疲劳感冒,这里痒那里痒,话也不太愿意讲,思维迟钝,可是要上课怎么办呢?预先我就喝了些葛根汤,那堂课激情又来了,思维又快了!麻黄让人兴奋。二战期间,日本的军队就让士兵服用麻黄制剂,服了麻黄制剂的人,嗷嗷的叫,就能往上冲。所以,要说“葛根汤人”的特征,那就是精神萎靡,不愿意讲话。如果来了个病人表情非常丰富,眼睛波光粼粼,忽闪忽闪,你不要用葛根汤,这种人往往本身就睡眠不好,服药后反而更睡不着。葛根汤是张奇特的方,女人吃了以后,皮肤变得白净,还能瘦身呢!麻黄在美国是减肥用的,但是出了问题,吃死了人,所以美国人闻麻黄色变啊!但是要因人而异,张仲景说得非常清楚,用麻黄、葛根,不能过汗,脉紧的人才能用,壮实的人才能用。
葛根汤还专门治头面部的毛病,比如突发性耳聋。一碰到这个病,西医马上让进高压氧仓。我们呢,有内服的“高压氧仓”,那就是葛根汤加川芎!我的经验,葛根量要大,大便秘结者再加大黄。我治了好几例,效果还不错。南京有个副区长,突发性耳聋,脸色黄暗,我就用葛根汤加川芎把他治愈了,现在他逢人就要讲中医好。
东汉时期,战争最多,那个时候,作为社会的优良资源,有名的医生肯定要被征用的。我估计张仲景当年也一定看了很多军人的病。所以,我读《伤寒论》,经常让思绪回到张仲景的年代,想象这些经方如何治疗那些战争时期以及军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比如,葛根汤是什么时候用的?是勇士跳入河里,受凉感寒,出现项背痛和发热的时候用的;还有,就是将士们喝醉酒,酒后当风,烂醉如泥,第二天头还昏昏,人不舒服的时候用的;如果还恶心呕吐,再加半夏。葛根汤确实是可以治疗酒醉。葛根是解酒的,麻黄是兴奋的,桂枝、芍药、甘草是保肝的,生姜、红枣是健胃的。
温经汤
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温经汤。温经汤是一张好方,女人用得尤其多,男人却很少用。这是女人的专方。
这张方用在什么样的女人身上呢?已经失去魅力的,失去女性美的女人。女人要有一点脂肪,那才有曲线;女人的皮肤要白嫩,那才美丽。但是她消瘦了,干枯了,发黄了,乳房也瘪了,那怎么还会美丽呢?温经汤证有两个关键指征,张仲景已经说了。一个是口唇干燥。女人的美,唇是一个关键。20多岁的女性,不需要用口红,她们的嘴唇饱满红润,很性感,但是温经汤女人的嘴唇,干瘪,唇红很小,有的有裂纹,抹了润唇膏也没用,有时还疼痛;还有一个指征,张仲景也提到了,就是手掌。女人的美,手也是一个关键。手能看出女人的身体状况好不好。健康女人的手非常柔软、润泽,就像玉一样,纤纤玉手啊!如果她的手皮肤粗糙了,干燥了,到了冬天呀,手都开裂了,抹了很多护手霜都没有用。我们搓搓手一般是没啥声音的,她搓手却“沙沙”的响。还有指甲周围,不断的产生毛刺,手干枯了,犹如松树皮。手背的皮肤也松弛了,都可以拉起来,脱水状。这种手叫做“温经汤手”。我们再看看腿。小腿呀,脚线也不美了,脚部肌肉也在萎缩松弛。能用温经汤的这种女人,皮肤白白的、干燥的,一点毛也没有,腿上是没有汗毛的,如果毛很多,就不要乱用温经汤。
温经汤用得最好的是月经病。月经过期不来、月经少、闭经,这种女人没法生育呀,温经汤,就是古代治疗女人月经至期不来,久久不受孕的验方。吃了这张方以后,很多不能生育的女人能生育了,因为卵巢功能活跃了,能够正常排卵了。我的经验,温经汤对于闭经,无论是继发性的,还是原发性的,都有效,但是服用的时间要长,至少要服用3个月。有人报道,温经汤治疗不孕,就在月经期服用,一个月就服个三剂五剂的,据说有效。我经常让患者一副药分作两天服,小剂量,常服。服了一段时间以后,看着这个女人慢慢丰润起来,月经正常来潮了。温经汤经常用于三种女人。一种是减肥的女性,减肥减肥,不吃这不吃那,最后骨感美有了,但代价是什么?就是月经周期紊乱!还有是那些中年女性,面对隆起的肚腩,咬牙减肥,拼命锻炼,做运动,每天出汗很多,一下子改变饮食习惯,不吃肉了,吃纯素了,体重降下来了,但是,代价是什么?是憔悴,是衰老。这个时候就得用温经汤,吃了以后还能够使这种枯萎的玫瑰花依然盛开。第三种,是一些更年期的妇女们,本来是朵盛开的玫瑰花,人是神采奕奕的,两眼睛放光的,但是月经一绝,人一下子就萎掉了,疲劳,乏力,缺乏激情,体重骤降,曲线没了,臀部也不圆润了,肚子也松驰了,阴道干枯了。而且还会出现很多不适,比如晚上睡不着了,记忆力下降了,肠胃紊乱了,或腹胀,或莫名其妙的腹泻不止。这些女人,就可以服用温经汤。这好比是给干瘪的玫瑰花洒点水,可以再鲜亮一段时间。
温经汤体质的女人会出现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对于一些没有抑郁、没有焦虑的女性失眠患者,有月经不调的,都给用温经汤,待月经调整,等体重增加,气血旺盛以后,自然就能睡着觉了。你们看那些年轻的姑娘们,肤色水灵灵的,月经也正常,都喜欢睡觉!但是到了50岁左右,很多人就睡不着了,严重的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神志恍惚,很多精神症状也就伴随着出现了。对于这些精神症状,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是没有用的,就得用温经汤。我对这种女人,我不管你的睡眠,我只管你的体型,你体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行。
温经汤还适用于更年期妇女的胃病和肠病。很多更年期妇女常感觉到胃部不舒服,一查萎缩性胃炎;一做病理切片,报告是伴肠上皮化生。这是什么问题?医生说是癌前病变。不得了,要变癌了!从此,以泪洗面,整夜睡不着觉,那就陷入到极度恐怖中了。我说你不要怕,这是更年期的一种。你不仅是肠黏膜萎缩,什么都在萎缩。是的,她还有肠道的问题,长时间大便不成形,甚至腹泻不止,用抗生素也无效。其实,这也是温经汤证。张仲景就说过妇人年50,病下利数十年不止,指的就是这种状态。温经汤吃了以后大便就干了,胃里也舒服了,食量也增加了。为什么呢?气血旺盛了。所以更年期妇女的胃病可以治,肠病也可以治。很多妇女服用温经汤以后,体胖了,脸色红润了,一复查,萎缩性胃炎变成慢性浅表性胃炎了。这时候,她们笑了。
温经汤可以做成膏滋药,以便于服用。在我们南方,膏滋药盛行。什么是膏滋药?就是将多剂汤药一起久煎,滤出的药液浓缩后,融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再加入蜂蜜、冰糖等,有的还加进桂圆、黑芝麻、核桃等。熬成的药液稠稠的,香喷喷、甜丝丝。每天早晚舀一汤匙,用开水冲服。温经汤可以做膏滋药,很受女性的欢迎。特别是冬天,温经膏就是许多瘦弱女性最好的进补方。
需要提醒一下,对服用温经汤的女人,你一定要让她注意饮食营养,特别要吃肉,最好吃猪蹄。猪蹄,是“餐桌上的阿胶”,一般宜红烧。佐料要用黄酒、生姜、葱、桂皮、茴香、盐、糖等,要文火慢炖,炖得烂烂的,入口即化才好。不吃猪肉的,可以吃红烧牛筋,也要炖烂。我们南京人喜欢吃鸭,吃鸭爪、鸭翅膀也行。广东人喜欢吃鸡爪,鸡爪也有效,但是不要油炸的,一定要炖的。炖得滋膏多且好。
温经汤能够还女人的美丽,让她变得滋润,肤色可以红润,体态可以丰盈。我把她看成是东方的天然的雌激素。
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把我的思路简单得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看病是抓住体质的!感谢你们。谢谢!
黄煌经方治疗高血压经验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026 次浏览 • 2016-02-16 01:24
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
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
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
2、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
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
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
?
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秘要)
原方:黄连3两 ?黄芩2两 黄柏2两 ?栀子14枚
黄煌方:黄连5~10g ?黄芩10~20g 黄柏5~10g ?栀子6~12g 乾姜3~10g ?红枣10~30g
(加入乾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
?
1、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
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乾者 (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
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
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
2、临床效果:
(1)有降压作用。
(2)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
(3)减缓心律。
(4)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
3、具体的体质特征:
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乾、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
4、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
二、三黄泻心汤(金匮)
原方:大黄2两 ?黄连1两 ?黄芩1两
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乾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黄连3~6g ?黄芩6~20g
1、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
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
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
2、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
黄煌经验: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
3、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
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
此方有保健作用 ?(三黄片)。
4、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
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好、大便乾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
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腑实证)。
5、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
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
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乾姜3~6g/生姜3~6片 ?红枣10~20g
(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乾姜、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
1、本方用於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
(1)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併发症;
(2)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
(3)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
(4)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
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
2、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於创伤後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後可以改善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3、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乾、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
4、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
5、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於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
四、大柴胡汤
经方:柴胡半斤 ?黄芩3两 ?半夏半升 ? 枳实4枚 ?芍药3两 ? 大黄2两 ? 生姜5两 大枣12枚
黄煌方:柴胡6~20g ?黄芩6~20g 姜制半夏6~12g ?枳壳10~20g 白芍/赤芍10~20g ? 制大黄6~12g ?乾姜5~10g ?大枣15~30g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加黄连效果更好。
?
五、黄耆桂枝五物汤
经方:黄耆3两 ?桂枝3两 芍药3两 ?生姜6两 ?大枣12枚
黄煌方:生黄耆15~60g ?桂枝6~12g/肉桂5~10g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 ?乾姜5~10g/生姜3~6片 ?大枣10~20g
1、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脊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松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
2、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治心下毒痛】: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
3、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四味健步方:芍药、丹参、石斛、牛膝)
4、体质: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四)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146 次浏览 • 2016-02-16 00:50
? ? ? ? ?今天,D女士高兴地告诉我,那方有效!肚子小了一圈,不再恶心厌油腻,大便畅通,人舒服多了!她年逾五十,体格结实,上身饱满充实,有脂肪肝、胃炎等病。上周因为两个月来腹胀严重,厌食油腻,反流、便秘,而来求方。当时,她舌苔厚,按之心下满痛,我不假思索,便投大柴胡汤原方:柴胡2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5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制大黄10克、干姜5克、红枣15克。嘱咐水煎服,日两次。
? ? ? ? ?大柴胡汤是古代宿食病的专方,有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功效,适用于以上腹部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治疗和实热性体质的调理,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本方常用的疾病,有时也用于减肥。D女士就是一例。
? ? ? ? 大柴胡汤善于消肚腩。其人多见脸红油亮、上半身饱满,特别是上腹部胀满,脂肪堆积,用手按压上腹部,往往充实有力,犹如一只大大的红苹果。
? ? ? ? ?大柴胡汤的减肥,是理气,是消积滞,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直观地说,是通过增加大便量实现的。许多肥胖者,大多有腹胀便秘,舌苔厚,服用大柴胡汤后,大便顺畅,人顿觉轻松许多。
? ? ? ? ?减肥,是当今热门的话题。许多人只知道去服用副作用很大的化学药,或盲目的节食或残酷地运动,那其实不是减肥,而是摧残自己的生命。经方的减肥却是另有天机,那就是因人而异,寻找个体差异,让你在舒服中减肥。大柴胡汤,不愧是千古相传的减肥良方。
大柴胡汤人能食而不敢食,食多即胀
[有位更年期的女性,多汗,体质好。一时不知辨为何体质。后得知患者有胆结石,想起黄师的经验,使用大柴胡汤,效果很好。大柴胡是更年期体质壮实女性经常使用之方。]
妻子的哮喘与大柴胡汤
? ? ??我妻子患有支气管哮喘,前年曾大发。上周感冒又引发咳喘,胸闷痰堵,非常痛苦。按之两胁疼痛,不敢多吃,唯恐饱食后胀闷。其痰黄而粘,量不少。察其舌暗红边有瘀斑,是痰郁在内,肌体供氧不足,解痉平喘化痰是关键。我以大柴胡汤加连翘、山栀,方中柴胡用20克、枳壳枳实各用10克,赤芍白芍各用10克,并令泡服自制排痰散,当茶不拘时服,服药当天痰即减,且易吐,气趋平缓,而大便不泻。三天后基本无咳喘,但尚有白痰。再服原方,觉甚苦,大便不成形,日数次。她年轻时曾患心肌炎,肤白唇暗淡,以前咳喘发作常用桂枝汤加味,而不能用麻黄,此次虽有变化,但基本体质未变,便停大柴胡汤,为其煎服姜枣浓汤送服排痰散,次日即诸症悉除。
? ? ? 此案提示,第一,大柴胡汤不仅仅是用于治疗胰胆疾病,还可以用于哮喘,其解痉平喘的功效值得重视;第二,中病即止,有是证用是方,无是证即停是方。用大柴胡汤是治疗咳喘,而非调理体质。
? ? ??排痰散解痉是白芍,哮喘病人的胸闷是可以用的。小青龙汤中也有芍药。后世有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报道。?
? ? ??这里哮喘使用大柴胡汤不需要有口苦,但有腹胀、胸闷、大便不畅等。
? ? ??“唯恐饱食后胀闷”似可视为机体的大柴胡证暗示,再将胸胁闷痛、痰黄视为主证,则大柴胡汤证具,也许可以这样理解
神方大柴胡
前天的门诊上,两个中年妇女接过方签,还是兴奋地说,这方真神,这方真神!原来,她俩是为在ICU抢救的老母亲来转方的。半月前,他们年近八十的老母亲因为发热气喘,被诊断为肺炎,在重症病房救治多日,因目睹同室某老翁服用中药而转危为安,遂找我开方,我以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汤,服药当夜,即能安卧;后因感冒发热,且大便干结且多痰,遂用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也热退便畅,痰也易咯,众人皆称效果神奇。
? ? ?大柴胡汤是著名经方,原用于心下按之满痛的宿食症,后世用于胰腺炎、胆石症等效如桴鼓,但此方用于呼吸道疾病,也是效果出奇。支气管炎痰多粘稠,可用大柴胡汤合厚朴汤;支气管哮喘胸满唇暗,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肺炎发热或支气管扩张,见痰黄粘稠,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如出血,则大柴胡汤加黄连,都是我临床常用的合方,无不立竿见影。昨天在无锡遇到著名网友十世遗风先生,他也喜用大柴胡,说此乃神方!
? ? ?大柴胡汤药不过八味,但使用面非常之广。高血压、高脂血症、偏头痛、肥胖、反流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等均有效果。但必须要看其体质。一般体格健壮,以中老年较多。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舌苔厚等。我曾经用大柴胡汤治疗一位中年妇女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大柴胡汤加黄连数剂而愈,其依据就是其人丰满,稍多食即胀,胀即心悸。我一位本科生弟子曾用大柴胡汤加生薏苡仁,治疗一青年多发的寻常疣,七剂尽脱落,问其所据,答曰无所苦,其人壮实而已。想到日本学者森立之先生用大柴胡汤治疗阳痿,可见也是看其人而用方。
? ? ? 大柴胡汤治疗的不是一个病,更不是一个症状,应该是一种综合症或体质状态。如果有一天将大柴胡汤证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建立,那天下许多医生均能用大柴胡汤,那神方大柴胡汤将名扬天下,活人无数!
【想起当初刚想认真读黄老师的著作,就是因为一篇有关大柴胡的论文,文中黄老师用此方治疗了一例颈椎病,可谓闻所未闻,因为不管中医还是西医老师都说这个病没法治的。?
【人也碰到一位患者,体格壮实,脸色红润,腹部充实,有高脂血症,大便溏结不定,按之心下不适,睡眠欠佳,予大柴胡汤加黄连,3剂,大便恢复正常。】
【半年前父亲的急性阑尾炎,就是两剂大柴胡汤+大黄牡丹皮汤搞定的】
【大柴胡汤确是神方,我常用大柴胡加桃核承气汤治脱发
【我有个病人体格十分壮实,但是最近感觉剑突下有个包块,感觉十分的不舒服,胃镜检查提示胃炎。摸之腹部脂肪肥厚,啤酒肚,曾板状,肌肉紧,形体偏胖,给大柴胡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效果十分理想,一个星期居然减肥五斤 ,两周减8斤,不舒服症状也消失, 患者因为外地人,回家过年未再复诊。】
【我是搞男科工作的,门诊病人很多,来自全各地。感觉目前阳痿病人愈来愈多,心里、代谢、血管、神经等因素均是重要的原因。但是对于肥胖病人,如果是肥胖,腹部脂肪偏紧或血脂高或面部痤疮多,大便偏干者,我常用大柴胡汤合三子养亲汤,等病人肥减下来后,病人神清气爽,阳痿紧跟着改善,效果十分好。三子养亲汤降血脂效果很好哦,化痰湿的。 】
【三子养亲汤是常规用量,我还常用“五子养亲汤”,五子养亲汤是我自己命名的,即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决明子,皂角刺,对于肥胖型阳痿效果很好,体重一减,脂肪少了,病人神清气爽,阳痿紧跟着就好啦,千万不能补】
【大柴胡汤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的应用很多,和葛根汤有时候不好区别,可能是葛根汤偏于强、疼。大柴胡偏于炎症的粘连,多见于肩周炎的粘连,古人就有指迷茯苓丸治疗肩凝的!】
【我治疗一女性病人右下腹疼痛,但又不像肠痈,但属于湿热淤血体质,处方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服药6小时后,阴道出血少许,随后腹痛立止,整个疗程不过8小时以内。经方之神奇令自己意想不到!!!】【该女性病人就是一点淤血,大黄牡丹汤就可以了,好家伙来个大柴胡,该女确实要强壮点,不然命去半条.所以各位老师.用大柴胡一定只能在强人身上试.这方力大,效果快,大家有点要看神奇的调调!】
【我自己用过四逆散,是肾结石,当时痛得难受得要命,急跑到中医院急诊科,医生帮我肌注了曲马多然后静滴654-2,三个小时没止痛,征得医生同意,用了四逆散加元胡木香,30分钟就有感觉了,肚里咕嘟咕嘟的好象有什么在移动,没这么痛了,一小时后完全不痛了】
【我用大柴胡治自己的乳糜尿效果很好(大多在傍晚或子时尿白米汤样尿,很有规律,不能吃肉,特别是鸡鱼肉,一吃准尿白,尿后腰酸痛,哪天中午特别困,傍晚一定尿白。)一喝药2-3小时就感觉能治我病,很有效。】
【请问黄老师,CT示左下肺炎伴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气喘,动则为甚,少咳,痰少而粘,无寒热,无明显的大柴胡汤证,脘腹不硬痛,在CT报告出来前曾经用过宣肺、化痰、平喘、健脾、益肾、敛气等方法,但动则气喘无明显改善,有时感觉胸口被什么东西抓紧似的。在来诊前曾经在西医内科就诊过,动态心电图正常】 ? 那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看看。
【我的一位亲戚50岁。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血糖有点不稳定,口臭很严重,眼结膜很黄,小便黄,大便正常,体格壮实。我就是用大柴胡汤加栀子12g,茵陈50g,连续服3个月一切正常】
【黄师就用此方治疗一位肩周炎女性患者,62岁。左肩痛半年余,不能抬起,服药5天竟然可以举手到头部。真是奇迹也!!!非亲眼所看简直难以相信。佩服之至】
温胆汤催乳
虽然每天食用猪蹄,C女士的奶水依然不多,宝宝每天需要配合奶粉4-5次方够吃,而本来就不瘦的她体更胖了,浑身上下都是松软的脂肪。她有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忽闪忽闪,还特别容易紧张,那天,她发现自己的肘部皮肤变粗糙,就怀疑生糖尿病;见孩子皮肤起红疹,便彻底忌食鱼虾。她的睡眠也不好,每夜乱梦纷纭,且常有噩梦。听她家人说,她小时候特别胆小,经常哭泣。这种体质就是我经常说的半夏人,她所表现的状态,应该属于温胆汤证。处方:姜半夏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生甘草5克、枳壳15克、竹茹10克、干姜5克、红枣20克。水煎,每日一剂。一周后她告诉我,奶水多了许多,孩子吃得砸巴砸巴响,而且配方奶粉也仅需每天2次了。问她睡眠如何?她说好多了,睡得踏实多了。我说,这方还能减肥呢!真的?电话里的她,笑得很开心。
? ? 这是一例对人用方的成功案例。乳汁的分泌与排出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焦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情绪变化,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与排出。温胆汤本不是催奶方,之所以能下乳,就是因为具有壮胆安神功能,对如C女士那样的易惊之人最为有效,这种体质,我经常简称为“半夏体质”。这种人,用以半夏为主药的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往往安全而有效。
? ? ? ?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医生所诟病的。催乳也是一样,不能一见少乳,就大量食用猪蹄、鱼汤、排骨汤、虾汤、黄豆汤等高蛋白食品,或随手开出诸如王不留行、漏芦、穿山甲、通草等所谓通乳药。说到底,还是要识别方证。有是证用是方,这是临床医生必须遵循的原则。
面红油腻者黄连温胆汤。
【肥胖的女人多温胆汤证,几年行医的一点小体会】
温胆汤,壮胆方
惊吓常常会致病,而压惊治病的最佳方是温胆汤。
? ? ?有一中年男子,得一奇疾,讲话困难,欲话不得。CT、核磁共振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已半年余,影响工作,十分痛苦。视其人,面有光泽,目睛圆而有神,皮肤滋润,并无气血枯瘁之征,而舌不暗紫,脉不郁涩,也无瘀血之象。我思忖良久,乃断言非脑梗,其发病之前当受过惊吓。其人点头称是,云目睹女儿车祸一瞬,欲大声呼喊而不得,遂得此疾。用温胆汤愈。
? ? ? 又听江阴袁士良先生述一案,某女士,因骑车时突遇前面的拖拉机倒车,一时惊吓过度,导致流涎不止,日夜不休。也用温胆汤加味而愈。
? ? ? 温胆汤是中国传统的壮胆方,也可以看作是治疗当今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专方。之所以名温胆,是因为本方原治疗胆寒症。所谓胆寒,心惊胆战是也。
【温胆汤对自闭症的社会性退缩有一定帮助】
【危氏十味温胆汤亦是连建伟老师习用的壮胆方~】
【暑假时7岁侄子用过,当时是舌苔厚白腻,口气重,舌边3个溃疡,食欲差,烦躁,睡眠不安,脾气大,流口水,咬指甲,坐不住。这小家伙一向胆小,晚上不敢一个人到阳台上去。一直吃B2,小便很黄,大便正常,一天一次。
带到医院看了中医内科主任,告知详情,诊脉后开出一方。组方:竹茹,半夏,枳壳,茯苓,陈皮,甘草。2剂,1剂2天,所费不过4元。2剂后基本痊愈。】
应对当前感冒发热的实用方
为大众推荐几张治疗感冒发热的小方。
? ? ?第一张,柴胡退热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毫升。以水15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分钟,取汤液约60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每三小时一次。适用于病毒性感冒的发热,多发热持续,汗出而不畅,面红身热,或咽喉痛,或咳嗽,或头痛。如汗出热退即可停服。如服药三次,仍然不得大汗,则要改方。如汗出多而热不退者,加生石膏50克。
? ? ?第二张,麻黄退热方:生麻黄10克、生甘草5克、生石膏30克、桔梗10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连翘50克,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适用于身体壮实,皮肤偏暗的病毒性感冒发热患者,表现为发热不退,无汗恶寒,多有咳嗽、咽痛、鼻塞、头痛者。如汗多加大石膏用量可达60克。有心脏病、贫血、消瘦、高龄的患者慎用。
? ? ? 第三张,三汁润肺饮:生萝卜、生梨子、生荸荠各等量,榨汁,每次饮用200毫升,一日3次。适用于感冒发热之后,咳嗽痰黄,大便干结者。
要看方证是否相应。如果体质壮实发热无汗,也可以用麻黄石膏剂的
【据我所诊治的当前患者情况来看,发热为主的多是发热恶寒无汗身疼痛咽痛的大青龙证,咳嗽为主者多是气上冲则咳的小青龙加石膏证。】
【第一张方子加蒲公英30,紫花地丁30,我以前在病房给高烧40度的病人用过,一天2帖,一天有效,两天退烧,也是一位温病基础很好的老中医传授的】
【入冬以来,多在空调呆着,出门开车,也很少锻炼,体质渐觉虚弱,这几天事情很多,出差在外,时觉寒气入骨,不知不觉感冒了,见四肢逆冷,鼻塞、鼻流清涕,涕如水样,可能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了,我取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发汗化饮之意,晚上我用电水壶烧女儿红黄酒100ml许,加生姜大块、蒜三根、红糖一勺子,浓煎,喝完后,躺在床上,身体渐有出汗感觉,早上起来感冒症状没有了,今天一天都没有鼻塞、鼻涕症状!】
黄连解毒汤治疗月经过多
? ? ?月经过多的G女士昨天复诊,告知本次月经来潮,经量已经明显变少。她48岁,有子宫肌瘤,月经量大有血块。上月初来诊,见其脉滑数,舌苔厚,一看便是火体,我用黄连解毒汤加大黄:黄连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制大黄5克,嘱隔天一剂。
? ? ?更年期女性的月经过多,多见于火体,其人肤白唇红或黑红油亮,或多汗,或便秘,舌质多红,舌苔多厚,其脉搏滑数。并多伴有失眠、头昏痛、便秘等,经量大,血块多,妇科体检大多见子宫肌瘤。这种情况,用黄连解毒汤、泻心汤等方比较好。临床有效案例相当多。
? ? ?黄连解毒汤止血,加大黄更好。古代黄连解毒汤用于温热病发斑,吐血衄血;黄连、黄芩、大黄的泻心汤,是经典止血方。两方相合,对于那些热性出血安全有效。
? ? ?见此证用此方,本来不复杂。但是,临床也常常疑惑,比如年近七七,是否肝肾不足?比如出血量多,是否气不摄血?比如有子宫肌瘤,是否瘀血内结?于是,眼前开始模糊,思维开始混乱,药方开始变杂……。中医临床,需要参考前人经验,但有时这些经验,也会让你视野局限,这就是所谓的“成见”“陈说”。所以,临床用方,还真需要一种活泼虚怀的心境,方能识得方证。
加味五苓散治疗葡萄膜炎
? ? ?9月3日,那位高大肥胖的Z姓东北女子出现在门诊。她欣喜的告诉我,共服用105剂,视力恢复了, 左眼1.0,右眼0.8。而且体重下降10公斤!她今年47岁,双眼视力下降已经一年半以上,无明显诱因,眼红疼痛,曾诊断为“视神经炎”,后确诊为“葡萄膜炎”,并长期予以激素治疗,后来因害怕副作用而要求中医治疗。4月16日来门诊。当天眼科检查报告:视力左0.5,右0.5,眼压:左12.5,右13.0;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左眼混合性充血+,双眼角膜透明,未见KP,房水Tyn±,瞳孔不圆,右眼虹膜大部分后粘连,左眼虹膜部分后粘连,晶体混。眼底:视盘充血水肿,边界不清,后极部网膜混浊,黄斑中心光反射﹙-﹚。B超:双眼玻璃体混浊,网膜水肿。符合双眼葡萄膜炎的诊断。
? ? ?我不是专科,如何治这个眼病?还是老办法,看人。其人身高167cm,体重100kg。两腿浮肿,舌胖大有齿痕。肥人真是多水湿啊!这种体质,五苓散、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均有可能。问其何所苦?得知有视力下降,畏光,头痛、耳鸣,项背部拘急不适,小便少等证,我认定是五苓散证。其依据有二:第一,五苓散能治畏光。畏光,就是古人所说的“眩”,许多眼病患者大多表现为畏光、头晕、步履不稳等。而《伤寒论》五苓散的经典方证就有“眩”,本人也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光眼的经验;第二,五苓散能治头痛,特别是伴有浮肿的头痛。而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均不能治疗头痛与畏光。考虑到项背拘急,故加葛根;肥胖而下肢浮肿,加故怀牛膝;并嘱其平日用车前子一把泡水代茶,取其利水明目的功效。处方:桂枝20克、肉桂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葛根60克、怀牛膝60克,水煎,日分三次服用。叮嘱服药后忌冷物。从目前状况看,这张五苓散加味方治疗这位葡萄膜炎患者的经期疗效是满意的。
? ? ? 五苓散是否可以作为葡萄膜炎的专方?目前不能下结论。千人千面,千人千方,同样的疾病在具体的个体身上往往表现不一,葡萄膜炎也是一样,我曾经用甘草泻心汤治疗过,还有用小柴胡汤也治疗过。但是,至少可以将此病的常用经方谱建立起来,这样,在遇到这种疾病的时候,脑海里可以浮现这些方证,以供鉴别
今年47岁。经期她没有停药,也没有说月经量多的情况
认识猪苓汤
上周门诊上来了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妇人,如果不自我介绍,我还真认不出来了。她是上个月我去宜兴看病时,从病房里用床推出来开方的那位膀胱占位术后一周的患者。那时,她脸色憔悴,小便出血,入夜汗出湿衣。我用的是猪苓汤加栀子甘草。老人高兴地告诉我,服药后很快血止汗收,睡眠好了,酸软的两下肢也有了力气。她说是我救了她。其实不是我,是经方救了她。
猪苓汤治淋,是张仲景的经验。所谓淋,就是以尿频尿急尿痛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并伴有尿血、口渴、浮肿、失眠等症状。现在常见的泌尿道感染和结石等,大多属于古代淋病的范畴。膀胱术后的尿血、盆腔肿瘤放疗后的膀胱炎肠炎等,女性的盆腔炎导致的带下淋漓、小便热痛,也能用猪苓汤。
? ? 猪苓汤的组成很简单,五味药,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用量不大,各用一两。水煎,每日三次口服。此药我尝过,挺香,有点像咖啡加牛奶的感觉。效果也挺好,能很快消除尿路刺激症状。临床上多用原方,也可以加味,比如心烦舌红者,加栀子;小便涩赤疼痛,加生甘草;有脚癣黄带,加黄柏、栀子、甘草;如腹痛窘迫,加四逆散。
? ? 刚学医时,治疗尿路感染,总是想到抑菌消炎,少不了清热利湿的草药。对猪苓汤,就充满了怀疑,因为其中的药物根本就没有体外抑菌功效。我认识猪苓汤,是十多年前的同事李国鼎教授的介绍。他临床常用猪苓汤治疗尿路感染,不过,他不用阿胶,代之以止血的墨旱莲。后来,我也试用,果然有效。这才破了多年的思路的定势。所以学用经方,除了细读原文勤于临床外,还要广搜博采他人的经验,以启发思路,以增加见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人这句话,说得有理啊!
【一老年性阴道炎,经常发作,用冲洗阴道和塞药,坐浴都总是无端反复,去年夏天吃了2剂猪苓汤,到现在也没有再犯。】?
【猪苓汤对于尿道灼热效佳】
【猪苓汤用过两次 ?初学的时候 ?青年女子膀胱炎反复 ? ? ? ?一个小时就能见效 神了】
关于方病人思维模式的思考
——方药本来就是治病的,寻找对病专方的思路本无可非议,但是,有的病人所患的疾病有很多种,许多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集于一身,对病专方就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需要辨别体质。体质其实还是病,只不过是一大类病,是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聚合。所以,病与体本来没有特别的差异,体是放大了的病,或者说是变慢了的病。
——临床上,如果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者来势急骤,一般从病切入比较合适;如果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一般可以从体切入比较合适。从病入手,容易抓住疾病的传变过程,容易见效;从体入手,容易抓住患病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安全。
? ? ?——中国古代固然在寻找对病方药,但限于疾病诊断分类的复杂和艰难,所以,更多地在辨体用方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资料,对研究方病结合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因此,要熟练地运用方病人的思路,必须中西古今皆收。方病人思路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条九省通衢的阳光大道。
? ? ?——方病人三者都是实实在在的,极少歧义性,是开展实证医学研究的前提。在推广经方过程中,方病人思路简易可操作,也特别适用于初学或经过现代医学思维熏陶的爱好者。倒是沉迷教科书而疏于临床者,在五脏病机的缠绕中,往往感到方证难辨,心中疑云团团。因为讲"方病人"是以当下所见为依据,所谓的"有是证用是方",是一种个体化差异寻求法,鲜活而实用;而从疾病分型脏腑病机入手,往往是胸中先有一成见,看当下时难免失真模糊。
? ? ?——为何要强调病与人的结合?可以说,没有一种疾病能脱离具体的人体而存在,也没有一个不生病的生命体。教科书可以将一个病的发展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实验室也可以将疾病的原因以及机理弄得明明白白,但是,一到临床,疾病却变得十分迷离复杂。这就是临床的复杂性。强调病与人的结合, 是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时的一种思维方式。
? ?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下瘀血如神
桂枝20克、茯苓20克、丹皮15克、赤芍30克、桃仁20克、怀牛膝60克、酒制大黄10克(如果大便干结,可以用生大黄的)。这是我给X女士的老父亲所开的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
? ? ? 2个月前,x女士告诉我,他父亲胸闷异常,无法行走,恐为时不久,情绪低落,邀我出诊。前往x老居室,见其他虽然已经是90岁的高龄,但形体依然魁梧,只是脸色黝黑发红,端坐在椅子上,无法行走。诉说胸闷腹胀,观其腹部,硕大如鼓,犹如弥勒佛,按之不痛但也不柔软。而察其两下肢,浮肿,按之如泥。大便十分困难,必须依赖开塞露,否则干燥难解。我看是腰腿少腹有瘀血沉积,所以,苦腹胀。当用大剂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嘱七剂后联系。
? ? ? 一周后反馈,药后感到舒适,嘱效不更方,再服一月。昨天,X女士女士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我:他老父亲的肚子小了一圈,下肢浮肿也退了,大便顺畅。老人能够每天出来走走,心态好了许多。
? ? ? 桂枝茯苓丸善于消解少腹腰腿瘀血。女人痛经、漏下、闭经、不孕者,男人便秘、腰痛、前列腺增生、下肢浮肿、脚痛等,都可用此方。加大黄、怀牛膝更佳。大黄、桂枝、桃仁,为活血化瘀的经典组合,犹如桃园三结义,能通调血脉,清除淤积。牛膝利腰膝,能通经活血,并治少腹痛。前人所牛膝能引药下行,是否能如此不好说,但牛膝的作用部位在下肢,倒是明显的。而且,牛膝能治大肚子。先前治疗一中年男子,腹大如怀八月胎儿,外号大肚子。用大量牛膝后明显松快缩小。
? ? ?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我常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X老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如不加治疗,瘀血冲胸,也会酿成大祸。
糖尿病足必合四味健步汤。
桂枝茯苓丸对下肢静脉曲张是有效的,但是仅仅是缓解症状,控制发展,要治愈不可能。?
最近治疗一个产妇,顺产三周后恶露仍为红色血性物,B超显示子宫底有7.8以及8.1毫米的强回声光条,医院建议马上清宫。病家畏惧,改服经方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9月1日服药,3剂血止,5日复查宫内已经很干净了。
【桂茯牛黄汤的活血化瘀下血的思路是临床一个重要思路!瘀血重者可加水蛭,犹如在委中刺血一样!临床体征见少腹硬满,少腹胀,小腹肌肉梆硬,见月经不正常、痛经、月经期少腹胀伴乳房胀痛和头疼及脾气暴躁等、腰椎病、腰疼、坐骨神经疼、下肢静脉迂曲、皮肤瘀血、瘀斑、病灶处压疼、沉重、酸胀、麻木、浮肿、痧疹、瘀血、发乌、肌肉条索状等瘀血症状都可以先刺血,再用本方调理!】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望治愈】
【试着用黄教授的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7剂,手腕上的腱鞘囊肿竟然消了】
【近治一例子宫肌瘤术后病人, ?长期腰骶,小腹痛, 下肢沉重者, ?经用桂枝茯苓加大黄牛膝, 疗效卓著, 患者诉从未如此轻松.】
栀子厚朴汤合方治顽固性便秘
来自苏州的Z姑娘昨天来复诊了,这次的脸色红润,明亮的眼睛洋溢着喜悦。她兴奋地告诉我,服药以后每天能正常排便了!
? ? ? ? ? 她便秘多年,这一年来更加严重,必须服用大量泻药。经常腹胀、反流,而且,每夜尿意频急,严重影响睡眠。她为此辞去了工作。4月中旬来诊时,眼圈发黑,情绪低落。我先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加连翘麻黄,无效;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依然无效;5月中旬三诊,我仍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栀子厚朴汤,不过服法变化,采用临睡前服用栀子厚朴汤加连翘:栀子20克、厚朴20克、枳壳20克、连翘60克。起床后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5克、黄芩5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制大黄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以上两方每剂药均分两天服用。
? ?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也是治疗便秘的好方,但必须有神情抑郁以及失眠者,其人多表情淡漠。方中大黄柴胡,能推陈致新(《本经》),都有通便功效。这里要重点说一下栀子厚朴汤。
? ? ? ? 栀子厚朴汤见于《伤寒论》,治疗“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心烦,是焦虑,是抑郁,就是睡眠障碍;腹满,是腹胀,是多气,是不欲食或食之无味,是便秘或欲便不能。卧起不安,是提示心烦腹满的程度。栀子厚朴汤能抗焦虑,除胀满,能助眠。当年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见其用栀子豆豉等治疗便秘,一直不得其解,后来临床一多,发现许多便秘患者多有心烦胸闷失眠等,而此正是栀子证的“心中懊”“胸中窒”,而随着睡眠状况的好转,大便也随之而畅。连翘功效与栀子相近。《本经》说主“结热”,《药性论》说“除心家客热”。温病家治疗温邪入里,发热神昏,用连翘配犀角等,方如《温病条辨》清宫汤。连翘是疮家圣药,古代疡医将连翘治疗疮家睡卧不宁,方如《证治准绳》清心汤。我用连翘配栀子厚朴汤,除烦更胜原方,大剂量使用还能通便。
? ? ? ? ? 两方分服也是本案例的亮点。晚服栀子厚朴汤,早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试用,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古方加味合方应慎重,按原方煎煮是否更有效?二是栀子厚朴汤除烦,是否夜服利于睡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解郁,是否晨服可让白天神清气爽?效果还不错,Z姑娘服药后夜尿次数顿减,睡眠一好,白天情绪自然愉悦,气机畅达,大便自然顺解。
【 黄老师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具有科学内涵的,我在1995年读过一本《现代时间医学-----生物钟与临床》,读后感悟很大,譬如我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这类疾病是经常选用的一对药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甲硝唑,是按照常规服法分次服用的,后来我把它改为一天的量睡前顿服,疗效明显加强而副作用(如甲硝唑的胃肠反应等)亦即减少。利尿剂安替舒通+速尿治疗腹水,把一天的量早上一次顿服,利尿效果明显加强,而副作用减少。使我在处理好多的疾病时改变常规服药方法即会提高疗效。
? ? 早年蒲辅周老中医在医案里记有早服香砂六君子丸,晚服金匮肾气丸的服法,名医门纯德有两方隔日交替服法而取效的经验。
? ? ?同样黄老师的这种方法为我们取得疗效又增加了思路,非常值得研究学习。】
【时间节律也很重要,好多年前我就发现枸杞上午服用肚子涨得要命,晚上完全没问题。】
【我最近用黄老师的除烦汤治了2例烦躁,便秘患者,效果很好,】
【栀子一物单用即有通便作用,本人自己一次咽痛以单味鲜栀子煎服,不久即解了几次稀便,咽痛亦好转】
【我爱人便秘20多年,一江湖郎中要我每天晚上为爱人按摩肚脐眼,顺时针100下,逆时针100下,按摩一周后效果不很明显。后来我把按摩脊椎(从颈部向下快速按摩到尾椎部,2分钟,皮肤要发烫为好)和按摩肚脐结合起来,每天晚上临睡前按摩,坚持了一个月,我爱人的便秘就这样治断根了,现在过去了10多年了,一直正常。
另外再说一个看来的经验,是在《武汉晚报》看到的。一个70岁的男性老人患便秘,可能属于肠燥津枯型的,有一次老人想吃“豆腐脑”(武汉的叫法),家里人给买回来了,豆腐脑里还加了芝麻酱,这种吃法很少,但吃了一周的芝麻酱豆腐脑以后,老人的便秘好了。】
一看就准的桂枝汤证
离开南京那天,老Z女儿来信告诉我她父亲服汤药后持续多天的高热没了,自汗也止了。来台北后第3天,又收到她短信,告诉我不仅体温正常,食欲明显好转,而且腹泻也止了。
? ? ? ?老Z今年50多岁,一个多月前发现胰腺占位,手术后十余天就开始发热,每天发热,持续20余天,最高达40度,有两次寒战异常,拥厚被三床仍嘎齿有声,每天发汗严重,日更衣四五次。但检查无炎症迹象。术后体重锐减10余公斤,可能是胰腺手术的原因,每天大便不成形或腹泻。那天我到病房看他,精神虽尚饱满,但脉洪大而搏指,但重按无力,两小腿肌肉萎缩而无浮肿。正气明显不足,虚劳重症。我用的是桂枝汤加人参。桂枝10克、肉桂10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生晒参15克、干姜10克、红枣30克。服药后当夜即无发热,3天后原方加麦芽糖50克、生晒参加至20克。从目前情况看,病情尚稳定。桂枝汤加人参方的退热止汗效果满意。
? ? ? ? ?当时,我见多汗高热脉洪大,曾考虑过使用白虎加人参汤,但白虎汤证多身热面白便干结者,且其病或是外感暑热,或出血,或消渴,而老z病谱不合,而且面色黄而灰暗,其体也不合。也曾想用黄芪建中汤,后按其小腿,肌肉萎缩且无浮肿,就此排除;那为何不用五苓散?五苓散所治疗的蓄水证,老z不呕不渴,且无浮肿,也不在选择之列。当时,方证立判,没花几分钟。
? ? ? ?我临床看病,用得比较多的是直觉思维,眼前先浮现数方证,然后逐个比照,最后选其最合适者。这种看病方式,要求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据说,清末苏北名医赵海仙必定大烟抽足以后才诊脉;大塚敬节先生晚年看病,需要喝葛根汤提神;我也曾经看到,日本京都坂口弘先生在进诊室之前,双手沐面,然后伸臂扩胸,嗨嗨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三)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965 次浏览 • 2016-02-16 00:38
X先生,刚过而立之年,但已腹部微凸。他今年5月31日来诊,主诉去年六月至今,两度出现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达777.00,谷草转氨酶226,谷氨酰转肽酶171.00,总蛋白83.3(5月23日化验结果)。我用经方五苓散:白术100克、茯苓100克、猪苓100克、泽泻100克、肉桂50克,研为细末,嘱每日口服5-10克。7月5日复诊,喜告昨天化验肝功能,除总蛋白稍高以外,其余指标均恢复正常。
? ? 患者何以导致肝损害?患者否认肝炎病史,但以前有脂肪肝,而且,在出现肝功能异常前曾经服用过较长时间的深海鱼油胶囊。这不能排除脂肪肝加上深海鱼油为肝损因素。而此案又一次提示五苓散对脂肪肝及其肝损害有治疗作用。
? ? ?五苓散是古代治疗水逆病的专方。所谓水逆病,是一种以口渴而不能多饮水,进水即吐,并伴有浮肿、小便不利、水泻、多汗等的病症。后世,五苓散被用于治疗各种水液潴留体内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腹水、特发性水肿、美尼尔氏综合症、夏秋季腹泻、抗生素腹泻等,此外,痛风、脂肪肝、单纯性肥胖、脑垂体瘤、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本案之所以用五苓散,就是以脂肪肝、肥胖为依据的。
? ? ?X先生在叙述服药后的反应时,提到每日腹泻,并有鲜血,原本静止的中耳炎也复发,出现耳内流水。五苓散导致腹泻,这不是第一例。本来治疗腹泻的五苓散,为何导致腹泻?这可能与本方调动了机体的自身排毒祛湿能力有关。按传统的认识,本方能通阳利湿。耳内流水,也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
? ? 服用五苓散后,按照张仲景的说法,要喝热开水,让周身微微汗出,这样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同时,饮食要清淡,少喝浓汤油腻。另外,我特别嘱咐患者,要戒酒或少饮酒,如果在无法避免的应酬以后,要马上服用一些五苓散粉剂,这有利于解酒毒保肝。
? ? ? ? ?当今的中国,脂肪肝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比比皆是,一些西药降脂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极易导致肝功能损害,而我国传统的配方五苓散,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价格低廉,是我国广大老百姓吃得起用得上的保肝良方。遗憾的是,五苓散没有市售成药,只能让药店代为加工。但这也好,有的时候,根据患者体质,适当调整用量或加味,效果似乎更好些。
【感谢黄师对五苓散的详解,五苓散不仅降脂而且保肝。最近我正在给我父亲用五苓散,他每天晨起双眼睑水肿,而且有腹泻。体型略胖,腹部稍有膨隆,并有胸闷,气短,多痰,口唇轻度发紫。颈部和右上肢有好多扁平疣,舌体大 边有齿痕,脉沉缓无力。方证对应我给予五苓散加丹参入煎剂,三副眼睑水肿消失,其余症状改善,连服12副,现在一直服用散剂,每次5克日两次,扁平疣也逐渐减少消失。五苓散的确是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是老百姓用得起的降脂保肝良方】
? 【曾用五苓散治疗一例双手湿疹,沾染洗衣服就复发的患者,两周痊愈。就是反馈吃完以后胃疼】
【自从黄老师来我院讲课说到五苓散的保肝降脂作用时,我就想到了要给我的老公试用,他爱喝酒,有脂肪肝、酒精肝、肥胖、老爱喝水、一日大便4-5次,到夏天背上湿疹多,我在五苓散各药均量研成粉,加了葛根100克,服了10天左右说肝区没有以前胀痛感了,呵呵,继续运用中(只是我用的是桂枝没有用肉桂,黄师说肉桂磨粉合适】
【茵陈五苓汤加葛根治酒精肝
男,51岁,嗜酒,脂肪肝、酒精肝、肥胖、血糖高、血脂高,谷丙转氨酶达967.00,谷草转氨酶925,谷氨酰转肽酶671.00,给予茵陈五苓汤加葛根五剂后肝功能正常,血糖血脂均有所下降】。
百试百效泻心汤
? ? 清代经方家陈修园说过:“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泻心汤百试百效”。近治一例支气管扩张咯血,住院多天,吐血不止。就诊那天隔夜吐血盈盆,翌日翻身就见红。我予方:黄连5克、黄芩10克、生大黄10克,嘱不必煎煮,用沸水泡15分钟即可服用,一天内服完。连服3天,血竟不吐,而且精神好转,胃口亦开。又近日接诊肝硬化患者高先生,因门静脉高压,今夏两次黑便,但均自疗而速愈,服用之方就是泻心汤。其人面黄浮肿,去年门静脉内径已经达1.6公分,我用真武汤加味温阳利水软坚外,尚嘱咐家中备用泻心汤,以防不测,今年果然派上用场。
? ? ? ?泻心汤首载《金匮要略》,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这是一张经典止血方,对上消化道出血、气管出血、五官出血以及颅内出血等上部出血,均有疗效。下录两名医医案:
? ? ? ? ?案1:酒客大吐狂血成盆,六脉洪数,面赤,三阳实为病,予大黄六钱,黄芩、黄连各三钱,一剂而止,二剂脉平。(《吴鞠通医案》)
? ? ? ? ?案2:一积年吐血患者,大抵每旬必一动。丙午秋大吐,吐已,则气息顿绝。迎众医救之,皆以为不可为也。于是家人环泣,谋葬事。先生适至,亦使视之。则似未定死者。因著绵鼻间,犹蠕蠕动。乃按其腹有微动,盖气未尽也。急做三黄泻心汤饮之。须臾腹中雷鸣,下利数十行,即寤。出入二十日所全复故。而后十余年未复发。(吉益东洞《建殊录》)
? ? ? ? ? 吴鞠通为我国清代江苏名医,吉益东洞为日本江户时代古方家,两地两人同用一泻心汤治疗吐血,而均有速效,则可见陈修园先生之言绝非虚语。经方神效如此,吾辈不可不怀敬畏之心而习用之,不可不以满腔热情而推广
打粉泡服应该更好。
【学习应用黄师<百试百效泻心汤>的体会
我母亲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一年来共四次,第一次没有思想准备,急诊入院,止血输血。第一次发现的晚,出血量较大、出现了休克征象。输入800 血才转危为安。第二、三次同样是发现呕血就急诊住院治疗。每次出院都是因为大量输液后,头皮水肿,腹泻、咳喘等,而不敢多住而被迫止血后就出院。第二次住 院前,已经看过了黄师的<百试百效泻心汤>我也买了两剂药在家备用。说心里话,第二次出血时,心里没底,不敢用。必定现在的主流医学是西医,万一泻心汤无 效,再往医院转可就来不及了,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对不起所有的人。所以,也是没用泻心汤就住院了。第三次是发现呕血后给予泻心汤开水冲服,约半小时后再 次呕血,就放弃了泻心汤再次住院。第四次情况是,我母亲由于怵了医院的反复检查不能好好休息,有的实习生手凉也在腹部摸来摸去,特别是输液后血是止住了, 但新增加的咳、喘、泻、肿等。让她难以忍受。我母亲表示:这次无论如何不去住院了。且我们考虑这次住的离医院也近。就暂时顺她先不去住院。措施一,泻心汤 一剂立即冲服。二,找村医给止血敏静点。因是夜3点,没有口服的云南白药和凝血酶(住院时的方法)。就这两项措施,共呕吐2次,就止血了。再没有呕吐,黑 便也几天后就转成正常颜色了。泻心汤共用了5剂。至今17天了,没有呕血与黑便。我用泻心汤也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一次不知道用,第二次不敢用,第三次用了,是半途而废。第四次是,死心死塌地的用,效果真的很神奇。我把我的体会告诉大家,让大家有信心,别再走我的弯路,直接进入第四次那样,挽救更多的人。我的体会是:经方神奇。 正如黄师在文章所说:”吴鞠通为我国清代江苏名医,吉益东洞为日本江户时代古方家,两地两人同用一泻心汤治疗吐血,而均有速效,则可见陈修园先生之言绝非虚语。经方神效如此,吾辈不可不怀敬畏之心而习用之,不可不以满腔热情而推广之”。感谢黄师的无私奉献】
【此方打粉可以治疗烫伤, 且不留疤痕. 非常好用, 几乎是立即止痛】
【三黄片遍地都是! ?极贱之药能治大病,说出来谁会信! ?三黄片取他20片,捣碎,滚烫开水冲泡!就是一应急之法!何其简便!只可惜世人畏之如洪水猛兽!悲哉! ? 其实三黄是急救止血方,效果优于云南白药粉末,云南白药粉末无收缩消化道粘膜血管的作用,而三黄就有此作用!如果加入栀子更好】
【今年用了四例,疗效非常好。其中一例咯血多次住院仍然咯血时作,几乎每月血痰或整口血,6剂血止。至今半年未发 】
【此方实在经典,实用,近日用一支扩患者,2日即好,真乃经方!】?
回阳救逆奥克斯堡
? ? ? 可加维生素B和氨基酸!这几天,口淡的她,吃咸鱼、猪肝香肠也感到特别可口。现在,她已经康复如初了能是旅途疲劳,再加上饮食不周,一直上腹部不适的妻子在德国奥克斯堡市突发虚脱,大便色黑如柏油。其时我们正在迪特曼先生的诊所,见状,赶忙将她扶到床上躺下。她浑身冷汗,面色苍白,唇色暗淡,脉象模糊,一派亡阳危象。几位在场的针灸师见状,问我是否叫急救车去医院?我说:先用附子理中汤看看!还要加肉桂粉!多加糖!迪特曼先生迅速配好递过来,那是日本津村制药的成方颗粒。我用汤匙徐徐喂下,并用热水袋热敷脐腹部。不久,她唇有红色,脉起有神。傍晚,继续行程去慕尼黑。在宾馆休息两天后,大便转黄,精神也大好,只是登高时气短,这是贫血的缘故。如此重症,竟然未住院救治,究其原因,一是其体质尚可韧性较好,二是用药对证经方效佳。事后,目睹全过程的迪特曼医生等,无不心有余悸。他们说,这个案例将终生难忘!
? ? ? 附子理中汤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属于虚寒出血。其人多舌淡脉弱,出血紫黑。配肉桂,是因为其心悸、冷汗。加糖,可补中气。为何不用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适用者,必内有郁热,面色当红,脉象当滑数。同为出血,用药可截然不同,完全是体质寒热有别的缘故。不见人诊脉,是断断不能贸然用方的!
? ? ? 出血过后,患者服食需要流质或半流,糜粥最佳,还要补充盐分。凑巧的是,热爱中国饮食文化的迈克先生带有自己熬好的早餐大麦糜粥一大碗,他还带来了佐餐小菜广东阳江豆豉!妻子吃得津津有味,全身舒适。此等食物,犹如挂上了糖盐水,外。
关于黄土汤,我应用不多,谈不出成熟的经验。但以药测证,黄土汤所治疗的出血,当以久病便血为主,患者的精神状态尚可,没有腹泻,并没有虚脱现象,出血色红粘稠或有血块。阿胶、生地是仲景治疗下半身出血的主要药物;黄芩也能止血,但其血色红,粘稠有血块。伤感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 ? 前几天,那位服用摇头丸过量中毒脑损伤的东北患者来复诊了。病情大有好转,虽步态还不那么协调,但说话流利了许多,头摇手颤消失,能使用手机和筷子,在我的要求下,他用笔一笔一画地写上了他的姓名。他脸上露出了欢笑。
? ? ? ? ?六年前,这位涉世不深的青年误服摇头丸,中毒昏迷抢救一月,曾八次病危通知。苏醒后,却无法正常走路和说话。今年6月13日,他来诊。我给他服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月多后,居然效果满意。
? ? ? ? ?摇头丸是"冰毒"的一种衍生物,俗称蓝精灵,其化学名称为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滥用这种毒品能麻痹和破坏人体神经系。严重中毒者可出现高烧不退,突发性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横纹肌溶解症,急性或慢性精神病,记忆力减退,并经实验证实,可对脑细胞引发不可逆性损害,长期应用有引发帕金森症可能,有的可以导致猝死。这位患者的临床症状,就是大脑损伤、共济失调的表现。
? ?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的脑病方,对许多精神神经心理疾病常用较好的疗效。我曾用于治疗抑郁症、癫痫、老年性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性功能低下等。其效果,一是改善睡眠,二是消除疲劳感,三是提高肌肉协调能力。其为何有此功效?实在说不出道理。只是使用本方,大多抓住“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经典方证,临床也不必悉具,但见二三证即可。大抵以思维和精神障碍、心理抑郁、肌肉的僵硬痉挛为特征的慢性病症,均有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可能。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味不多而且平常,但如此配合,疗效非凡,临床每遇佳案,常让人对经方产生无限的崇敬之情。崇敬之余,就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因为在偌大的中国中成药市场中,至今尚找不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成药制剂!相关管理部门为何如此苛刻要求经方制剂,其理何在?
【岳美中,赵锡武等老先生用本方治癫痫】。
【曾用小柴胡加石膏加瓜蒌治过小儿夜哭惊烦。一剂病除,观察一月未见复发 】
【沙丘沙:感谢黄师!我在戒毒医院工作,此方使用率也很高。不管是冰毒(我们习惯称新毒),还是海洛因(习惯称老毒)成瘾者,都有应用的机会。以体瘦、面青暗、失眠、烦躁、便秘、脉弦细为主要应用指征。
另,我过去用此方,多直接去铅丹,不另加替代品。近与广东省一附院伤寒教研室刘敏教授交流,他用磁石代替方中铅丹。近多借见其经验,效果更佳。对于顽固性失眠,冲服朱砂2克,可大大增加镇静功效。 】
荆芥连翘汤调体能助孕
她是和妈妈一起来的,一定要让我摸摸脉。其实,月经50多天没来,两次试纸测试已经是阳性,基础体温在37度以上。但她还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怀孕了。当我肯定地告诉她是怀孕时,她哭了,那是激动的眼泪,是幸福的眼泪。
? ? ? 她结婚两年,一直没有怀孕。体检发现有比较严重的阴道炎宫颈糜烂。她也努力治疗了,症状减轻了,但怀孕一直没有成功。她焦虑,她失眠,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 ? ? 她其实很健康。白里透红的皮肤,红润的嘴唇,乌黑油亮的头发,只是那焦灼不安的神情,急速的语气,显示其内心的不安。我问她的月经,正常来潮;问她的带下,较多,色黄;看她的咽喉,充血。显然,她是热性体质。
? ? ? ?我给她用的是荆芥连翘汤,原方。当然,还有进行心理疏导。我说,生孩子的事是天道,不可强索,当顺其自然。当她抬起头,用泪眼问我她能不能生育时,我说,能生!我的回答十分干脆。
? ? ? 荆芥连翘汤是日本汉方流派一贯堂的经验方。此方多用来调理年轻人的体质,这种体质,他们称之为腺病体质,也就是容易淋巴结肿大,容易扁桃体发炎,容易有痤疮以及毛囊炎,容易眼睛红,容易流黄涕的体质。我临床多用于年轻人的痤疮、女青年的生殖道炎症,特别是对于面部油亮,咽喉充血者,效果最好。有些月经正常但总不能怀孕的青年女性,服用荆芥连翘汤后,常常能如愿以偿。
? ? ? 荆芥连翘汤虽不是经典方,但其配伍严谨,其基本结构可以看做是四逆散与黄连解毒汤、四物汤等的合方。由于疗效明确,方证实在,此方虽出于后世,但也不可忽视其临床价值。
【昨天下午,一对外地打工的夫妇来致和堂,带来一个精致漂亮缠绕彩纸的大果篮。现在怀孕5个多月。男方精子质量低下、女方内分泌失调,男用柴苓汤、女用四逆归芍散,不出三月即经停观察。2个月前,一个服用温经膏3瓶的病友发来短信报喜,剖腹产下“小王子”。还得感谢西强,是他去年帮我到南京传统中医门诊买的温经膏。。。。。。 】
【荆芥连翘汤(一贯堂经验方)
荆芥10g 连翘20g 柴胡10g 甘草6g 桔梗6g 白芷10g 薄荷5g 黄连10g 黄柏6g 山栀子10g 生地黄15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荆芥连翘汤确是一张大有用处的方子. ?其功能: 散风理气, 和血泻火解毒, ?适用于以红, 肿, 热, 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的炎性疾病, ?及热性体质的调理.】
一张好方柴归汤
今天第一个走进诊室的是个女士,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四年的患者。她上周初诊,我给她用的是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水煎。今天她欣喜地告诉我感觉好多了,原本百余次的心率已经降为80多,而且疲劳感明显减轻。她患病后曾服用西药,但肝功能出现异常,于是,她寻找中医,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她笑着说:这次的中药吃对路了!看着她变得微微泛红的脸色,我也很高兴。
? ? ?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甲状腺炎,这个案例不是第一个。这些年来,不时有这种病人来求方,大多是青中年女性,或者心悸心慌、消瘦、燥热、出汗;或者畏寒、浮肿、肥胖、无力、便秘、闭经等。也有没有明显不适,但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大者。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可以改善症状,进而调整甲状腺功能。我常大剂量使用柴胡、白芍,甘草的用量也比较大。?
? ? ?为何用这张方?第一,这种病反复发作,时进时退,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同类;第二,患者多为女性,且多有月经失调,或周期参差,或闭经,其人大多脸色黄,或浮肿,或便秘,或腹泻,或腹痛,或心悸,或头痛,与当归芍药散证相符。也就是说,我着眼的,不是病名,而是体质,是整体。?
? ? ? 其实,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并不是甲状腺炎的专方,我还用来治疗很多女性的常见病。比如同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现只要方人相应,都有效果。我隐约觉得,这张方是一种极具研究开发价值的纯天然的免疫调节剂。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用当归芍药散效也非常好,我曾用之治愈一甲亢合并7年闭经史者,服药三月即康复】
黄连阿胶汤与干燥综合症
昨天,那个干燥综合症的中年妇女来复诊了。面色变得滋润,神情变得活泼许多,有了笑容。她告诉我,那药真灵。睡眠好多了,特别是胸闷烦躁心慌的感觉没有了,口腔的干燥感也好转。她还撩起裤管,说那块发硬的皮肤也变软了。在一旁的丈夫也充满了感激之情。我问她索要病历,她说不好意思,忘在家了,不过药方记得:黄连10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阿胶15克,另外每次服用时在汤药里打一个鸡蛋黄。她已经记住那方了。那方是黄连阿胶汤。
? ? 记得她是三周前来诊的。她当时精神还好,但肤色憔悴,唇红特别薄,牙齿剥的剥,掉的掉,还有雷诺氏现象和晨僵现象。许多免疫指标异常。她沮丧,她痛苦。不过,那寥寥几味中药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疗效,让她十分欣喜。我问她汤药苦不苦?她说有点苦,不难喝。
? ? ?她问我:吃鸡蛋是否会使她原本较高的甘油三酯更高?我说服用此方加蛋黄是古法,其中道理还说不清,蛋黄增加血胆固醇是有报道的,但是否升高甘油三酯说不清,血清胆固醇升高是好是坏也说不清。她丈夫提示,她的总胆固醇是偏低的。
? ? ? 我让她继续服用原方。我还要观察和思考。除了患者提出的那些问题以外,黄连阿胶汤与干燥综合症乃至部分免疫性疾病之间是否能够划一道连线?服用蛋黄是否必需?总胆固醇高些是否对愈病有利?有很多的问题等待答案。
? ? ? 还要补充说一下,那患者的舌头是红的,舌苔是厚的。
口苦可以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用大柴胡汤,还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干燥综合征也不全是黄连阿胶汤方证,也有小柴胡汤的方证,大家可以读读何平叔解读温病条
【沙丘沙:徐大椿有言:一病有一病之治法。就干燥综合症而论,黄连阿胶汤是正法、常法,其他的方法是变法。《辅行诀》有言:“朱雀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朱雀汤就是黄连陈胶汤】
柳暗花明又一方
? ?H女士,40多岁,以经常咳嗽感冒来求方。她中等身材,明亮的大眼睛并不见焦灼的神情,肤白却略显憔悴,散在的痤疮和黄褐斑;头发虽未白却显稀疏。她咳嗽不剧烈,但绵绵不断,痰不多,不喘,有时在就诊时咳嗽似乎更厉害了。她的主诉不少,有疲乏、怕风冷、目涩而痒、容易汗出心悸、口渴、大便溏、腹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月经量少、指甲发脆等诸般不适。我用过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也用过半夏厚朴汤、除烦汤、小建中汤,效果都不明显,我感到纳闷。最后,我不再从病切入,改为从体调治。据其容易出汗、皮肤湿润、皮肤细腻、舌淡等体质特征,改用桂枝汤原方:桂枝10克、肉桂5克、白芍15克、生甘草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嘱咐每剂服两天,每天服一次。前日来复诊,居然面色大好,不仅咳嗽未发,而且月经量多,睡眠好转,头发也不掉,更让她开心的是,脸上的痤疮消失,色斑也淡许多。她变漂亮了!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本案提示,逆向思维大有用处。临床上,当常规治法无效时,可以出奇方。此奇特,不在用药稀罕,而在于思路独到。治病久久不愈者,不如转为调体;清热而火不退者,可以改为温下;扶阳而寒难化者,理气化痰或许有效;久病杂药乱投,不如停药让胃气自醒。如此经验,前人医案中甚多,多读自然启悟。不过,如没有方证在胸,虽心思敏捷,也会目中不了了的。
【不知黄老师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汤否?该患者寒热错杂,表里不和及诸多证,实难下手。黄老师以一剂桂枝汤调理阴阳,而后表里内外阴平阳秘,气血中和,实乃高见。我可能遇见此病人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该患者有心悸、口渴、大便溏、腹胀、食欲不振,证明有胃热脾寒太阴证,在此方加一味白术,有理中汤之意,花粉,牡蛎润燥生津,黄芩清热,桂枝甘草补心阳而定悸,再合用当归芍药散补血调经,血水同治。不知可否?】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二)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296 次浏览 • 2016-02-16 00:32
? ? ? ??如何将病人的诉说转化为方证?这是经方学习中的难点,更是临床医生的功夫所在。由于病人的文化层次不同、表述方式不同、心理及精神状态不同,同一个方证,在很多病人的口中却表现地十分模糊,甚至近乎失真。比如,麻黄汤证的无汗,有的病人是以“不太出汗,就是夏天也很少出汗”表述,有的则以“我的皮肤没有油,干燥,冬天更明显”表述,有的则以“我体育锻炼后皮肤发红,很难受,发痒”来表述,有的干脆一点也提不到汗的话题。所以,要靠我们医生的眼睛和手感。一般来说,麻黄证的无汗多表现为皮肤干燥和粗糙,摸上去毛糙,或刮之有白痕或脱屑。许多皮肤病都表现为麻黄汤证,但病人绝不会以汗出有无作为主诉。所以,看出来的方证和摸出来的方证最可靠,而练就望诊和切诊的硬功夫,是培养经方临床高手的关键。
葛根汤的叹息
? ? ? ??今天午睡中,手机铃声响起。这是s老的儿子打来的,电话中他兴奋地告诉我,服药3剂后,他父亲已经能下地走路了,而且走了15分钟。
? ?? ???4天前,接近九旬的s老被家人用轮椅推进我的办公室。他脸色黄暗,突发不能走路已经5天。S老有帕金森综合征、脑梗、房颤、糖尿病等病史,长期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家人说,老人是雨天外出归家后即觉不适,夜流口水,所幸话语不糊,思维尚清晰。我断为风寒外感,中风轻症,当即开方:葛根6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川芎15克。嘱咐得汗则有佳兆。今天他儿子告诉我,药后果然出汗很多,但精神遂振,说话中气又足了。
? ?? ?? ? 按当今中医常规,这种病要用清热活血药,但我用葛根汤加川芎控制了病情,这得益于经方思维。葛根汤的经典方证,一是“项背强”,这是头项腰背的肌肉拘急,可以导致头痛、腰痛,可以导致步履乏力,也可以口噤不得语;二是“无汗”,而无汗之人,多表现为皮肤干燥、黄暗,同时精神不振、嗜睡、头晕等。以上病症,正是S老的临床表现。而其人素体壮实,腰板硬朗。其病其人,与葛根汤证相应。加川芎的原因,是此药多配麻黄桂枝治疗中风,如小续命汤等就是。药后果然得汗,汗出而肌肉松解,步履复常。
? ?? ?? ?古人治疗中风,分中经络中脏腑之别。S老这样的中风,大约就是所谓的中经络,用方不离麻黄桂枝葛根等药,其法是解散风寒。但是,这种方法到了今天却几乎失传,绝大部分患者是被推向急诊室去输液挂水,或开一堆活血通络的中成药任病自愈……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停下键盘的敲击,轻轻叹息:葛根汤啊,你名震中外,彪炳千古,为何到了今天,却被中国的中医们忘却,只能静静地躺在书堆里?这也是浪费,这是一种科技资源的浪费,无疑更让人心痛。
此人若出汗则无事,就是因为他雨天外出冒寒,才导致此病的。麻黄黄芪两药,仲景是可以合用的。临床上,黄芪人用麻黄,麻黄人用黄芪,也是常有的。有先后用的,也有同时用的。
? ?可以这么认识。葛根芍药都是解除肌肉的药物,但葛根偏外,芍药偏里。川芎葛根都是活血通阳药,但川芎擅长调经止痛,葛根擅长解肌止利。
? ?当医生,是做到老,学到老,到老还是学不了。这个案例,只是个案,但其中还是有值得总结的经验。一般来说,麻黄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房颤以及高血压的老年人要慎用。我之所以用麻黄10克,一是这是风寒外感,是用麻黄的病;二是他的体质比较壮实;三是他已经装了起搏器;四是我不是单用麻黄,葛根汤中有甘草桂枝芍药红枣,能防止麻黄令人心悸烦躁的副反应;五是暂时使用,中病即止。所以,用后就有效且安全了。赤芍活血,对梗塞性疾病最好。
【我去年治疗一例脑血管痉挛频发的病人。使用的是小续命汤。我早晨去看病人时,老人阵发左侧肢体无力,抽搐,每次持续三至五分钟,在一夜的时间里发作了七次。主任医师给予活血化瘀的中药和西医的洲帮等静点。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小续命汤颗粒只喝了半服,就再也没有发作了。以后步入坦途。今天又学葛根汤这一招。谢谢黄师】
【葛根汤一方临床应用范围很广。1.他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项强,全身酸痛。里面葛根量要大,他可以解肌,可以退热,可以止利。2.可以治疗颈椎病,落枕,下颌骨关节炎等,甚至辩证得当,还可治疗周围性面瘫。3.可以兴奋。对于开夜车有很好的提神帮助。4.可以调经,效同黄体酮。5.可以治疗面部痤疮,尤以痤疮暗,项背居多为佳。同时发现,葛根现代药理发现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可以生津,治疗消渴。总之葛根汤对于项背肌肉坚紧,体格壮士为佳。本人发现,大量葛根,配伍少量麻黄,桂枝,必无出现麻黄带来的心烦,心慌,血压高等不适症状,这或许葛根可以抑制麻黄副作用,又加上经方配伍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的缘故。而且这首方喝起来甜滋滋的,有点像加了糖的咖啡。】
? ?【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师傅,三十多年前我的师傅治疗半身不遂在我县非常有名,常常是一两幅药大建效,甚至一两幅药就好了,用的就是小续命汤,他用药的标准就是外风,老师去了以后,我也常用小续命汤治疗半身不遂,只要是外风效果是立杆见影,,现在好多的人一得病就去医院检查输液,来看中医的就少了,看到有高血压心脏病,即便外风也不敢用了,怕担风险,病人到医院一检查,就不相信中医了】
麻黄温经汤
麻黄温经汤是温经汤加麻黄的略称。前个星期的门诊上,一连来两个月经稀发的复诊患者,她们都是月经不来,一个近年,一个半年余。复诊告诉我,月经都来了!用的方都一样:温经汤加麻黄。
温经汤治疗闭经的经验,形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用温经汤治疗那些爱美女士因减肥而导致的闭经,屡屡得手,但大多服用时间在3个月以上。温经汤用于原发性闭经也有效果。曾给一位高中女生服温经汤,看着这个黄毛丫头渐渐地丰满起来,胸挺了,臀圆了,月经也来了。她服用的温经汤中还加了鹿角胶。
? ???温经汤是古代调经第一方。《金匮要略》记载:此方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确实,对于女性的闭经、不孕、月经稀发或量少,温经汤疗效确实。一般来说,适用人群以体瘦肤枯毛少的女性为多,其特征在口唇与手掌:口唇暗淡干瘪干燥,或疼痛或热感。手掌皮肤干燥易皲裂,就如张仲景所说的“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 ???但是,临床常常出现不典型的闭经患者。如上面提到的两个患者就是如此。年龄均在45岁以上,体型偏胖不瘦,皮肤并不干枯,单用温经汤不来。我对策就是加麻黄,量不大,5克即可。
? ???麻黄可以催经。《本经》说麻黄“破坚积聚”。《日华子本草》说麻黄“通九窍,调血脉”。没有明说通经。不过,麻黄发散风寒,激发阳气,阳气一通,月经自然能够按时而至。汗腺与子宫卵巢,都是人的腺体,麻黄既然能发汗,也就能通经。特别是体格壮实、脂肪较多的那些有“作汗之资”的人来说,用点麻黄,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很多人依然不解。按现代教科书理论,温经汤养血,麻黄伤阴,闭经多是血虚,麻黄如何用得?
? ???人的体质本来千差万别,在经过疾病的刺激以及药物治疗以后,不少慢性疾病患者的体质状态变得十分复杂,根本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寒热虚实壁垒分明。所以,经方的用药也常常是寒热相济、补泻兼施,如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桂枝加大黄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黄附子细辛汤等均是这种思路。温经汤加麻黄,也是这种思路的延续而已。
【温经汤是调经第一方,但是葛根汤又是天然黄体酮。黄老师取温经汤加麻黄也有取葛根汤中麻黄之意。看准体质必有奇效,麻黄有温通及振奋体内之阳气!】
【麻黄还可以治疗痛经。】
还是方证相应
L姓青年,患左下肢原发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切除后2月即来服用中药。我给他开的是竹叶石膏汤,连服3月。昨天复诊,视其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他告诉我胖多了,体重增加6公斤。? ?? ?? ?? ?? ?? ?? ?? ?? ?? ?? ?? ?? ?? ?? ?? ?? ?? ?? ?? ?? ???腺泡状肉瘤的病名,1952年才见报道,属于来源不明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多发于青年男女。这种肿瘤是个稀罕病,发生在骨头上的更为少见。那天,我为处以何方想了很久。对其病而言,现代医学除手术之外无他法,古代更无此病的记载和对应专方,我是第一次遇到此病,毫无经验,无法,只得从体论治。
? ?? ? 其人肤白,询之眠食尚可,问其体重,说病后瘦,别无他苦。我想,此病多令人瘦,遂想起经方中几张令人胖的方,一是炙甘草汤,一是薯蓣丸,还有是小建中汤和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人羸瘦而贫血,并心动悸而心律不齐;薯蓣丸人较之炙甘草汤人,往往有低热、易于感冒、腹泻、食欲不振、轻度浮肿等;小建中汤人是白瘦而腹痛者,且喜甜食,便干结,其瘦多为天生或不能食所致,其病在消化系统;而竹叶石膏汤人白瘦而咳逆,而多发热多汗,其瘦多由发热或热毒引起,所谓的“伤寒解后”,其病多在呼吸系统或肌肉神经系统。比较下来,选定竹叶石膏汤。处方:淡竹叶10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5克、北沙参15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姜半夏10克、粳米一把。水煎,分两天服完。从近期效果看,尚属满意。
? ?? ?在那些林林总总的现代诊断面前,其实经方医学的思路不复杂。主要看患者的整体状况。瘦的让其胖起来,胖的让他瘦下去,不出汗的发汗,汗多的止汗,小便不利的利水,大便不通的泻下,不得卧的除烦,但欲寐的温阳……,如此这般,也就是让机体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就如手机设置还原。不过,如何长肉,如何瘦身,如何发汗,如何利水,说到具体的方药的选择,倒不是那么简单。每张经方,都有其相应的使用证据和指证,这就是方证。方证是临床的切入点,是医生的抓手,是安全有效的凭证。方证必须相应,这是经方医学的灵魂。不管疾病如何变化多端,不论以后还有什么新的病名出现,经方人说来说去,还是那个方证相应。
发热
前天早晨我打开手机,发现有两个未接的国内来电,我回短信告诉对方我在英国。随后短信跳出,原来是机关小丁。他爱人昨晚开始发烧,现高烧38.8度。他说6月也发烧一周,CT诊断是肺炎,挂水一周方退。我问他病人发热有汗否?是否月经期?有无其它不适?小丁回信说:月经刚过,发热前呕吐一次,肠胃无不适。我即开一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到中午,我询问一下情况,小丁告诉我,正开始服用第二次。昨天早晨手机上小丁短信:昨天用了您的药后,微微出了些汗,烧也退了。
? ?? ?这张退热方,是我的经验方,主治感冒发高热,汗出热不退或无汗身热者。这种发热夏秋季尤其多见,体温常常高达38.5度以上,许多患者往往先挂水,两三天热不退才求助中医,而服用此方,大多汗出热退,有些人会通身大汗,从此脉静身凉。也有服用以后,得快利,随即汗出。
? ?? ?此方从小柴胡汤加减而来。因是急性发热,所以去了人参、半夏和生姜、大枣;所以加连翘,是因为连翘擅长清风热,对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者,对头昏心烦失眠者,对咽喉充血淋巴结肿大者,对发热而呕吐者,都很有效。柴胡退热,必须大量。《伤寒论》原用八两,按一两3克换算,也需要24克!柴胡还必须配伍甘草,因为看《伤寒论》原文,小柴胡汤的加减很多,人参、姜枣、黄芩均可去,唯独柴胡、甘草不能去。
? ???我还发现,有不少青年女性的发热,大多在经期或月经刚过。这种发热,用小柴胡汤最有效。《伤寒论》有“热入血室”的说法,可能就是指这种发热。
桂枝茯苓丸方证的一角
? ?? ? 从小火瓦巷的家到科巷菜场,82岁的L老居然能够徒步来回,让全家高兴。他10年前肺泡破裂大出血后,反复肺部感染,经常右胸痛,动则气促,便秘,腰痛腿软,行走困难。当时的肺部摄片提示右下肺团块状软组织影,占位可能,右侧胸腔积液。我给他用的方如下:桂枝20克、茯苓20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桃仁20克、怀牛膝20克、制大黄10克、丹参20克。仅仅服用一周,效果如此明显,我也感到高兴。
? ?? ?? ? 近几年来,我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方治疗瘀血肺病屡屡得效。这些肺病,大多是陈年久病,或是咳喘为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是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或是糖尿病导致的肺部出血,或者是支气管哮喘,或者是间质性肺病等,或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病虽不同,瘀血则一。其表现有在上的面色暗红、唇舌紫暗、动则气喘、胸痛等,在下的便秘、腰痛、下肢浮肿、抽筋、发冷以及两腿皮肤甲错发暗等。
? ?? ?? ? 这些案例常常让学生大惑不解。因为从《金匮要略》原文来看,确实是很难将桂枝茯苓丸与肺病联系起来的。桂枝茯苓丸的经典方证比较简略:“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金匮要略第二十篇二条》)遵循古法,后世也大多用桂枝茯苓丸下死胎、消症瘕、止漏下,范围大多局限在妇产科临床。但是,纵观当今中外临床,桂枝茯苓丸的应用范围确实大大拓展了,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男科、皮肤病、外科均有应用的机会。其实,不仅仅是桂枝茯苓丸,许多经方均是如此。无数经方现代应用的成功事实向我们提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经方的应用要读经典原文,但不能拘泥于经典原文。清代医家吕震名说的好:“凡读仲景书,既从有字句处知其定法, 又当从无字句处参其活法” 。定法,是既有的经验和规矩;活法,是尚待发现的规律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在经方家看来,读经典,就是要善于通过经典原文对经方方证进行整体的复原,犹如古生物学家能从一个恐龙的骨骼化石进行全身复原的一样。经典表述的方证是真实的,但是不完全的。如果说方证是冰山,那经典方证就是那浮出水面的一角
此人非痰喘病,固不必考虑痰。喘是要考虑的,那是瘀血喘。
【黄老师3月25日在武汉时也有一例慢阻肺的患者也是用桂枝茯苓汤加制大黄,丹参。现在患者咳喘已改善,诸症也大有缓解,这位慢阻肺的患者总是双下肢无力,当时问了黄老师此患者怎么不加一位怀牛膝呢?】? ? 腰痛便秘或闭经漏下者,加怀牛膝
【晓军医生用此方加当归芍药散治好几例年轻女性经期不调引起的青春痘患者,效果奇好!】
众里寻她:当归四逆汤证
? ??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情景在我临床上也是经常出现的。
? ?? ?? ?W女士,34岁。双乳纤维瘤17年间已经手术4次。主诉乳房胀痛的同时,还有左眼以及左眉棱骨胀痛。我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半月,一度乳房胀痛减轻,但1周后反复,乳房疼痛如针刺,同时口内反吐酸水,我仍然用原方加生麦芽。两周后复诊,说症状没有减轻,反而怕冷,颈项部尤其明显,乳房刺痛,小腹拘急。我颇感纳闷: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来治疗心下支结,有人用来治疗乳痛也有效果。而且其中生牡蛎能软坚散结,天花粉能治痈肿,为何无效?我抬起头,细细凝视患者的面色,只见她虽然精神尚佳,但面色晦暗,舌暗。其脉细。这时她有着说,乳房的疼痛如针刺。我猛然醒悟,四肢厥冷、疼痛、脉细,这不正是当归四逆汤证吗?遂处方:当归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北细辛6克、生甘草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吴茱萸6克。服药3周复诊,乳房疼痛消失,左眉棱骨疼痛大减,冷感明显减轻,四肢转温,而且面色红润,又服3周,已经判若两人。
? ? 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是张仲景“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一张方。“手足厥寒”提示身体远端器官寒冷性疾病,“脉细欲绝”则提示血管收缩,局部供血不足。寥寥八个字,点出了缺血这一病症眼目。使用病症多为痛症,如头痛、牙痛、胸痛、关节冷痛、女子痛经等,其痛多为刺痛、绞痛;还有就是冷症,如冻疮、关节冷、雷诺氏病等。其人多面色苍白、手足冰冷,或者口吐清涎,其脉多细。病症常因为寒冷刺激而加重。W女士虽以乳房纤维瘤为主诉,但其头痛、乳房刺痛以及畏寒怕冷、呕吐酸水等症状,已经是当归四逆汤明证。因呕吐头痛,加吴茱萸,是经方惯例。
? ?? ???为何连续两诊看不到当归四逆汤证?这是我的眼睛花了。临床就如元宵节的南京夫子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喧闹嘈杂,眼花缭乱,干扰实在太多。病人在面前,方证的表现却非常隐蔽模糊,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时,我只是想着乳房疾病可以用柴胡剂,想着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牡蛎能软坚散结,从而出现心理学上所说的“思维定势”现象。其实,W女士的主证是疼痛,是寒冷,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汗出、口渴、腹泻等症基本没有。我是先入为主了!
? ?? ?? ?辨证之辨,是辨识之辨,与其说是辨,倒不如说识证更为贴切。识别方证,犹如在大夜市里找人,需要聚精会神,更需要熟识那人的相貌特征,否则,就是暮然回首,也是寻不到她的。
感冒发热与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夜乱梦,晨起咽喉干痛,白天头昏,鼻子流清涕。晚上回家后一量,体温37.9,感冒了。盖了两条被子还不觉得暖。还是老办法,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生麻黄10克、附子15克、细辛10克。汤液淡,但入嘴舌麻。半夜里,全身发热,心跳加快,微微汗出。凌晨体温即为37.1。今天的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而安。
? ???我一年大约有两次左右的感冒,小时候感冒发热,妈妈从不给我打针,只是一粒APC,汗一出,人就爽了。后来我学医了,自己给自己看病,有用板蓝根,有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味的,后来就是用经方,或葛根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比较下来,还是经方来得快,半剂就可发汗退热。
? ???我的体质充实,肤色偏黑,皮肤粗糙,不易出汗,每次感冒大多有受凉疲劳的诱因。回想起来,大前天上午在家写东西,没开空调,自觉四肢冰凉,室外气温骤降,出门不觉打个寒噤。然后,前天去北京开会,千里一日还,难免起早带晚,也是疲劳伤阳气。然后就觉精神不足,而且面部皮肤如有蜘蛛丝,小便清长,且时有心悸。这便是所谓的阳虚感寒,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 ???很长时间,我总以为感冒是病毒所致,通常选用清热解毒药,后来临床多了才明白,其实中医看感冒不是针对病毒细菌的,而是看人体在感冒过程中所出现的何种反应状态,然后给以相对应的方药。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下之,有风者散之,有蕴湿者化之,……但是,理论上好说,而到临床上就往往寒热难分,虚实难辨。如何是好?古代医家常用方证来规范标识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反应方式,从而让看病变得容易些,《伤寒论》中的许多方证就是典范。在方证相应的原则下,这些经方表面上似乎是药物的随意组合,而实际上是人体疾病过程中某种特定反应方式在方剂上的投影。桂枝汤是这样,麻黄汤是这样,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是这样。
【我有体验,效果灵验。现在感冒不辩证,滥用桑菊饮、银翘散治疗,往往不效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就灵。】
【这个方子上次听经方班的一个医生说,当他每次治疗失败的时候,总是用此方起效。我当时说:会不会是振奋机体的机能而起效了``` 这个方子实践方面现只知道治疗过鼻炎效果还是可以的`````】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上常用到。8号治疗一病人男74岁发烧伴咳嗽一周,诊脉迟舌淡胎白。白附片30麻黄10细辛10生半夏10陈皮10茯苓10炙草10生姜30.二付。今日复诊病人喜笑颜开。说一付烧退二付全好了】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鼻炎有效.感冒以鼻塞流清涕为主,无论有无发热只要脉沉一剂即愈】
? ?? ?? ?? ?? ?? ?? ?? ?? ?? ???留人治癌的不足
周一门诊中印象比较深的那位晚期肠癌患者,一位年近80的老者。他是去年2月来服用中药的,那时他已经确诊为晚期肠癌,不停地便血,贫血、消瘦。由于已经转移,没法手术,化疗了两次,因为反应太大,食欲全无,也没有能够继续。我给他服用了薯蓣丸改汤。并嘱咐他注意营养,要食用猪蹄或牛筋。老人患有胆囊炎,不敢吃猪肉,遂改用牛蹄筋,炖至极烂,每日少许佐餐。他大约2-3个月来一次门诊。方子几乎不变。自从服用中药以后,体重止跌回升,去年夏天的时候,精神气色均不错,大便出血也少了很多。但今年以来,体重又开始下降,大便次数增加。病情还是在缓慢发展。我还是给服原方,在这种情况下,扶正理虚,是最佳的选择。
? ?? ???我接诊的肿瘤患者,大多是手术、化疗以后转来的。年轻全身状况较好的,我有用五苓散、小柴胡汤的;年龄大,全身状况差的,我大多用炙甘草汤、薯蓣丸等。七八十年代,也曾使用过一些清热解毒药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蜀羊泉等,或活血化瘀的三棱、莪术等,但总是感到这些药,药证不明,疗效不明,九十年代以后,我也渐渐不用了。思路转向经方医学。
? ?? ? 留人治病,是我的治癌观。很多情况下,生命岌岌可危,元气仅仅一丝尚存,如果再用攻击性的药物,往往玉石俱焚,人病均去。这种治疗方案,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在经方医学看来,肿瘤患者大多消瘦、食欲不振,当作虚劳论治。经方中的理虚方,有薯蓣丸、黄芪建中汤、炙甘草汤、大黄蛰虫丸等。而其中薯蓣丸气血双补、五脏兼调,是一种十分合适的调理方。这个老人,就是服用的薯蓣丸。这一年过得还可以,癌病没有能够治愈,但他的人依然在人世间。
? ?? ???从留人的角度出发,我给肿瘤患者提出了判断生命不息的三不原则:精神不垮,体重不减,胃口不倒。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希望,有信心,有勇气;只要你注意营养,保持体重;只要你有良好的食欲,你的生命就能不断延续的。这就是宏观的指标,这就是从“人”着眼的治疗价值取向。
? ?? ???但是,留人治癌还是有不足和遗憾。因为毕竟癌症是凶险的,有的时候,光调理体质也不能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如果能够找到克病的良药,那当然更好!现在,我也瞪大了眼睛在苦苦寻觅,我期待着有高手能交流经验,我期待着眼前能出现一些与放疗化疗相媲美的,有抑制肿瘤发展、防止癌细胞转移的特效中药方
别小看麻杏石甘汤|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007 次浏览 • 2016-02-16 00:19
? ? ? ?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并不稀奇。此方本来是治疗热喘的代表方,关于此证的特征,《伤寒论》有“汗出而喘”的经典表述。近代医家用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等各种肺炎,不仅起效快,而且费用低。想当年,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之时,麻杏石甘汤应该可以横刀立马出阵迎战,但很多医生不信任他。不过也难怪,从西医的角度看,方中无一味有抗菌药,怎么能治疗肺炎呢?说实话,用经方是不讲道理的,只看看当下的病人是何等样反应,所谓方证相应就行。这是古人的智慧。
? ? ? ? 还有,本案用的是原方。当今中医用经方,喜欢加减,好像不加点药,不放心,也不能显示自己高明的辨证论治的艺术。于是,就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也常常要在方中加入鱼腥草、黄芩、连翘、金荞麦、桔梗、旋复花、金银花等等。其实,很多情况下,加味是无用功。药味多并不意味着药力的强化。使用天然药物,讲究组合到位,处方的结构决定处方的疗效。经方,就是浑然天成的最佳药物结构。可别小看这区区四味药的麻杏石甘汤哟!
我用经方第一惑|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829 次浏览 • 2016-02-16 00:16
我用经方,常有很多困惑。经方的用量是第一惑。
? ? ? 先说说绝对剂量。《伤寒论》原方一两等于当今几克?一升等于现在多少毫升?如果按一两等于3克换算,则桂枝汤中桂枝仅9克,似乎量过小,如何能够分三次服用的?但如果按一两等于15.625克换算,又与习惯用量相差极大,比如,黄连阿胶汤黄连四两,60克黄连的药液病人能否下咽?大青龙汤麻黄达六两,近百克的麻黄煎汤下肚,病人将是何种反应?就是病人肯服,但因用量远远大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其法律风险如何规避?
? ? ? 规定绝对剂量有困难,那相对剂量是否可行?相对剂量,就是看经方药物的用量比例。不少医家认为,用经方,首先应按《伤寒论》的比例。在绝对用量不能统一的今天,这种思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世许多医家的意见更强调用经方酌情增减。如芍药甘草汤的比例,原方是1:1,而后世有3:1到6:1,甚至10:1的变化。病人个体差异极大,病情变化无端,经方的加减变化也在所难免。但是,其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很多医家没有说清,相互验证的医案也不多。古往今来,留下的这些加减方无法统计,如何规范这些演变后的新方,困难极大。
? ? ? 经方的剂量问题还和药物的干鲜品种等密切相关。半夏是干品还是鲜品?原文中注“洗”,则很可能就是新鲜半夏或生半夏,那今天我们用的是干半夏和制半夏,用量是否酌减?再有,经方中的药物,药名虽然与今天相同,但其实还有争议。比如人参是当今的吉林人参还是山西的党参?桂枝是当今的桂枝还是肉桂?枳实是现在的枳实还是枳壳?白术是当今的白术还是苍术?芍药是当今的白芍还是赤芍?如果品种不同,则用量也当然不一样了。
? ? ? ?至于药物的质量,更是难说清楚。当今药物,人工种植者多,而当年则野生者多,而野生者气味多浓烈。按常理,古今用量也当变化。如当下用的黄芪,量均大,通常30克左右,甚至达数百克。但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仅三两,与桂枝、芍药相等,如桂芍用15克,黄芪也用15克,但验之临床,药力明显不足,是否古代黄芪质量更好?再说大黄,产地不同,药效不同。岳美中先生说过,河北的大黄,服用后容易腹痛,而四川大黄就没有如此副作用。上海焦东海先生专门研究大黄,为此深入产地调研,结论是青海西宁的大黄质量最好。那么,仲景用的附子是否江油附子?黄连是否产于四川雅安?看着现在我们用的中药饮片,问一句你从哪里来?很多是说不清楚的。
?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经方推广之关键,也在剂量。对于经方剂量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经典原文,这些古代的经验和规范,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原始凭据,这是基础,但是,这不应该成为经方用量的最终结论。我们既要研究经典原文,开掘字里行间的秘密,也要面对眼下的中药饮片,并在临床研究这些饮片的应用规律。这些研究工程浩瀚,绝不是少数几个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政府和学术团体组织和动员全国的力量,如当年史学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在期待政府参与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经方爱好者的自觉行动,个人的研究也会掀起不小的波澜!我非常期待每个经方医生能拥有自己的实验药房,让我们对开出的每张药方心中有数;或者有几个与我们亲密合作的有社会责任感讲信誉的医药公司,能严格控制饮片或中成药的质量,并及时通报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最新信息。因为,倘若中药不能规范,要进行经方的临床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形成规范统一的经方医学的理想就难以实现。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95 次浏览 • 2016-02-16 00:08
? ?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一句话,经方好!好在哪里?好处真不少。经方严谨,经方方小,经方价廉,经方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开发价值,等等,可以列出的经方好处很多,但在我们临床医生看来,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评价,经方有方证,才是经方的最妙之处。
? ? 谈方,不能离开证。方是矢,证是的,有的才能放矢,对证才是好方。所以,经方好,是好在经方的方证上。什么是方证?方证,就是方的主治。这个证,是安全有效地使用本方的临床证据。与后世方不同,经方的方证不是病机概念,而是非常实在的临床证据,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依据和凭证。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的四个理由。
? ? 第一个理由,经方方证真实,按经典方证用方,疗效可靠。
? ? 《伤寒论》说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我治疗各种腿痛,效果确实不错。上周一,一个老病人电话我,是她的坐骨神经痛发了,右腿痛得不能着地,必须弓腰方能缓和些,针灸也没有效果。我说你记一下,两味药:白芍60克、生甘草30克。上周五她电话我,说此方真神,一剂缓,二剂止。而且,大便也畅通了。她每剂药服了四次。
? ? 再说一例,一年前,我母亲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幸导致椎间隙感染,腰痛之外,还不时出现脚抽筋,发作时呼天喊地,必须让人紧紧捏紧小腿方能缓解,后我用芍药甘草汤加牛膝,也是一剂而安。
? ? 芍药甘草汤,止痛神方,后世又称此方为去杖汤,专治腓肠肌痉挛以及坐骨神经痛。用原方有效,有时还加味,加附子,加麻黄、细辛。其实,芍药甘草汤还不仅仅是治疗腿痛,对其他神经痛也有效果。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对痛经,也有效果。我曾用芍药甘草汤加黄芩,治愈过一例热性痛经,痛的死去活来,用芍药3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红枣20克,服后明显缓解。说来说去,芍药甘草汤治疗的就是挛急痛,肌肉的痉挛引起的疼痛。
? ? 泻心汤,也称之为三黄泻心汤,有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主治“吐血、衄血”。临床就按此方证,对吐血、衄血等身体上部的出血,效果非常好。前几年,我的一个远亲支气管扩张出血,稍动即吐,用大黄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沸水泡服,第二天即不吐,三天后出院,继续服用泻心汤,几年不发。又治疗一个11岁女孩,从婴儿时就要鼻衄、齿衄,越来越重,在苏州大学医学院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严重时鼻衄如喷射状,必须输血,中药吃了很多,基本无效,有一老中医开的方有些效果,但价格昂贵,承受不起。我看方是犀角地黄汤合十灰丸。后我嘱咐其用泻心汤,也是沸水泡服,两周后复诊,居然出血控制,家长欣喜异常,他告诉我,每天药费仅3元不到。还是泻心汤的例子。一位老汉咳血,查出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名气管淀粉样变,我不识此病,但晓得可用泻心汤,每天4元多钱,居然控制了出血,至今1年多,依然没有复发。此方,经很多名医应用,经得起重复,清代名医陈修园说过:“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泻心汤百试百效”。
? ? 所以,张仲景的方证是不骗人的,很实在,可以重复其疗效,这是我推广经方的第一个理由。
? ? 第二个理由: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 ? 问大家一个问题:画鬼与画人,哪个容易?这个问题出自《韩非子》。说齐国的国王有次与一位为他画像的人交谈。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呢?“答:”画马和狗之类的最难。““那画什么最容易呢?”答:“画鬼怪最容易。马狗之类,大家都知道,早晚都能看见的,不可以画差一点,所以难。鬼怪,没有形状,也没有人见过,不知道它的模样,所以容易画啊。" 这用在中医学上也一样的,讲理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讲方证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很难。但张仲景就喜欢讲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具体可见的方证。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点得到。
? ? 比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一身尽重,不可转側”十分传神,这是张仲景运用一种白描式的手法,对一个身体极度疲惫,行动迟缓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步履维艰、转身困难或共济失调的脑病患者,或者是受到极度惊吓,迈不开步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种极为简略的描述。甚至可以将阳痿理解为“一身尽重不可转側”的局部表现,也可以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 再如,大柴胡汤证的“按之心下满痛”一证,这是腹诊的结果,医生用手按压患者上腹部,患者疼痛拒按,局部胀满者,是大柴胡汤证的客观指证。我曾遇到过一些腹泻腹痛的患者,按理腹泻不用具有泻下的大柴胡汤,但患者有上腹部压痛,并有反流、舌苔厚腻等,虽然其人腹泻,但可以照样使用大柴胡汤。我用大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就是因为患者有这个腹证。
? ? 经方的主治,常常可以在身体上找到对应点。比如咽喉部是半夏厚朴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咽中如有炙脔”,凡是咽喉部位的异物感、粘痰、疼痛、咳嗽、浮肿等,均可用半夏厚朴汤。小腹部是桃核承气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少腹急结”,所以,凡是在两少腹部的压痛、肿块以及便秘等,均可用桃核承气汤。头项腰背,是葛根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项背强几几”。头项腰背,整个后背的困重感、拘急感、冷感,以及局部皮肤的疾病,如痤疮、毛囊炎等,均可以考虑用葛根汤。下肢浮肿是防己黄芪汤的主治,原文是“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所以,用防己黄芪汤一定要检查一下下肢,有无浮肿,两膝盖有无疼痛等,有浮肿,有膝痛者,此方效果才好。
? ? 所以说,方证方证是实证的,其极强的客观性,使得经方方证不会出现太多的歧义,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经方一个证,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柴胡汤证……,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不像有些人说的方剂的使用,从天说到地,从周易说得八卦,从运气说到病机,不是没有道理,而是不着身体边际,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不可捉摸。
? ? 第三个理由,经方方证刻画的是人,而不是病。
? ? 遇到朋友,人家听说我是中医后,经常会接着问,你专长是什么?我说,我是中医。对方接着还会问,那擅长治疗什么病?我说,我不会看病,只是调理人。对方这时或若有所悟,或一脸疑惑。在许多人看来,医生一定是看某科疾病或某种疾病的专家。其实,古代的中医,有的分科,如外科、骨伤科、妇科、小儿科,但有的中医就不分科,你看看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就门类很多,不仅内外妇儿,连皮肤、五官都有。江苏清代的孟河名医,大多内外科擅长,能开刀,能外治,开的方子也是非常精准。马培之以外科名时,但去北京看慈禧太后,是看的妇科杂病。再看看在国外行医的诊所,不也是什么病都看?中医原来不注重分科,因为中医眼睛里面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经方,不仅仅是病的方,更是人的方。
? ?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人”的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尊荣人”、“失精家”、“湿家”等。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容易疲劳,没有力气,赘肉多,容易生血痹的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失精家,容易遗精,阴头寒,性能力差,目眩,发落,容易头昏眼花,容易脱发,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湿家,面黄,食欲好,自能饮食,消化系统健康,腹中和无病,但容易生喘病,容易身疼发热,容易头痛、鼻塞等,常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张仲景还有如淋家、呕家、亡血家等提法,这是根据疾病的易趋性来定体质。又如强人、羸人的提法,是根据体质强弱、外形胖瘦来定的体质。以上各种关于病人的记载,都说明古代医家重视人的观察和分类。
? ? ? ? 人是活人,所以,人的特征,胖瘦枯荣是次要的,关键是神色,也就是人精神状态。经方方证往往有对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而且非常精彩和传神。
? ? ? ?黄连阿胶汤是一首具有清热止血止痛的安胎方、止血方、止痢方,但《伤寒论》原文并没有出血、下利、腹痛等证,而是将“心中烦、不得卧”作为其方证的特征,突出了处在极度烦躁不安、焦虑难眠的精神状态。
? ? ? ? 桂枝汤的“气上冲”,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大柴胡汤的“郁郁微烦”,桃核承气汤证的“其人如狂”,大承气汤的“谵语”“不识人”等,无不是精神症状。
? ? 学习经方后,我的思路不知不觉从疾病转向体质,从僵尸转向一个活生生的人。我最近接手一位患者,是个发热多年的女患者,西医诊断为成人still病,长期服用激素,人都变形了,后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烧退了,激素也减了,人也变漂亮了。但是,前不久又发热了,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均无效。后来我和学生们分析,看她虽然发热多天,而且数日不食,但就诊时精神依然很好,觉得有抑郁焦虑的存在,遂进行心理疏导,服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解郁,她大哭一场,药后得汗热退。
? ? 还有,曾治疗一位小学女校长的关节痛,怀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疼痛与情绪天气相关,并有失眠。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居然关节痛很快消失。
? ? 痛经,是女青年的临床常见病,许多与精神压力相关,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用温经汤未必有效,对伴有焦虑、失眠、恐惧心境,发时疼痛剧烈,并有呕吐者,用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效果就不错。
? ? 第四个理由,经方方证教你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症
? ? 临床是非常复杂的,说句笑话,疾病不是按教科书来生的。面对眼花缭乱的病情,面对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型,如何出手干预?要看时机,要看档口。经方方证着眼于当下,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常规或病理。每个经方方证,就是前人处理临床复杂多变问题的模式。
? ?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 麻黄汤催生,这是非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却有效。其实,临床看病,很多都是非常规的。
? ? 余国俊先生也说过这么一件事,他说30年前,他在成都读书,学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常年失眠,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人称“火神菩萨”,便往一试。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中医师承实录》)
? ?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经方医学的方证相应模式,后世有称之为“有是证,用是方”。在经方人眼前,只是看现在何种方证,而不是某种理论或概念,如果拘泥于某种经验常规,常常误诊或误治。
? ? ?12年10月在江阴治疗一位老妪,体瘦肤黄,行走蹒跚,述说头晕头昏、右手震颤、手脚欠灵活年余。病情始于老伴去世后,心情抑郁,平时易悲伤掉泪,入夜难眠,怕冷。西医检查无异常。我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周,无效,依然头晕欲仆。复诊根据真武汤证的“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经典方证,用真武汤原方:制附片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7剂。震颤等症状明显轻减,气色也大大好转。 为何开始没有用准?就是拘泥于心情抑郁、失眠,而忽略其震颤头晕的真武汤证。
? ? 当医生不容易,这是我从医40多年的体会。《伤寒论》序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豈能探其理致哉?”生命世界十分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就是同样的疾病, 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个体化方案的确定非常困难。所幸的是,经方方证相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经方是应对人体某种特定应激状态的药物调控手段,方证是临床医生把握这种特定应激状态的经验结晶。掌握经方方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用清代医家徐灵胎的话是:“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
? ? 前天,微信上就有一位医生问:讲方证,能否抛开五行学说。我说,五行学说是有用的,但在识别方证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就如在一堆人中找你的亲人,还需要指南针或导航吗?对熟悉的人,凭直觉就行,望一眼,看步态、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方证,强调直觉思维,所以,古人称辨证为识证。识,认识的识,识别的识。
? ? 推广经方的理由还有很多,但我想,上述的四个理由已经足够了。第一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经验性,经方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这种经过人体亲身尝试得出的经验,比什么都宝贵,无与伦比,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有一贡献。第二个理由,是说经方的实证性,经方是中医临床的规范,所以,历代名医无不在经方着力。第三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整体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经方应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四个理由,是说经方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医生是用来解决病人痛苦的,既要考虑患者的痛苦诉求,又要考虑医疗手段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在决策中,经方是前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模式和案例,可以借鉴,可以参考。
? ? 对经方重要性,历代名医说了很多,历代许多有识之士为经方的推广,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柯韵伯、徐灵胎、陈修园、曹颖甫、叶橘泉、胡希恕等等,都是我非常崇敬的前辈,我这些年的工作只是继续他们的工作而已。我多次说过,经方并不是中医学的全部,中医临床也未必只有经方能治病,但经方是中医学中最规范的内容,这一点,没有疑义。所以说,中医的传承,必须把经方的推广作为基础。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一)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509 次浏览 • 2016-02-16 00:06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药后睡眠大好,能睡到自然醒。而且白天精神抖擞。
? ? ? ? H女士,78年生。睡眠障碍,入睡困难,而且梦多,伴腰痛如坠,并诉月经40余天不至,白天人极困倦,遇冷即腹痛。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干姜甘草,药后3天,月经即来潮,睡眠安然。
?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无不如此生活节律,何以颠倒?其中必有障碍。障碍在哪里?依《伤寒论》看,在少阴,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欲寐”,就是那种似睡非睡,精神萎靡,困倦思睡而不得的状况。障碍是什么?中医说是“寒”。因为许多患者怕冷无汗,并伴有头痛、腹痛、腰痛、牙痛等,有些女性还有闭经,这种状态,犹如人处数九隆冬冰天雪地之中一般。而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后,往往周身温暖,或微微汗出,通体舒坦。这个时候,人体也会恢复原有的平衡,睡意自然降临。
?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的代表方之一。麻黄、附子、细辛三药,均为辛温药,具有发汗、止痛、散寒、温经、通窍等功效,倘若对证,此方取效神速,但不对证,也有小毒。那么,如何才能对证?我的经验,必须看人。其人必定疲惫无神,而且大多恶寒无汗。而无神两字最为重要。
?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单用,也可适当加味。通常我加些桂枝、干姜、甘草,一来解毒增效,二来调味健胃。此方用量不必过大,如上两案,不过麻黄10克、制附子15克、细辛10克而已。
1、复诊时没有月经异常的反馈。 ? 2、一般有效了就可以减量,甚至停服。 ? 3、不一定出汗,感到全身舒适即可。 ? 4、服药时间——睡前可服吗?担心麻黄兴奋。可以服,但不能空腹。
【黄师治疗失眠善用麻黄,前曾有病例白日昏沉,夜难安寝,黄师加麻黄数克,解释说:使其白天活力耗尽,夜里自然安眠!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有此道理吧!
寒性证的“阳痿”也可以看作是“精神萎靡、疲惫无神”的延伸】
《金匮要略》中的半夏麻黄丸可治疗心动过缓,我的印象很深。因为那经典方证仅仅是短短的“心下悸”
真武汤医案
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我自己学《伤寒论》已经一年多,平时也用经方给家人治一些小毛病。当晚由于医院住满并未住院,挂了几瓶水后回家。说服家人后,我的意思是尽快找黄煌教授看,可是那个星期黄教授都不在南京。我们挂了其他的中医的号,开的是补气、驱风、活血的药,我感觉药没有治到根本,开了2个星期的药,吃了一个星期没效果后,我们又找了黄煌教授看。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果然是肾阳虚的真武汤证,黄教授的辩证论治的水平真高!老妈高血压治好的案例让我更加感叹仲景先师无以伦比的聪明才智!我们现代医学只要是高血压就让人终身吃降压药,花钱更伤阳气,在祖先面前真是羞愧啊
真武汤与高血压
今年8月19日,网上有位网友发帖如下:“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院急救做CT确认。……黄教授说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开的是真武汤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两个星期,期间我逐渐把炮附子加到50克,两个星期后血压高压恢复到了120几,头也不晕了,腿脚也有了力气。”这位网友对经方的信任让我感到高兴。我查到当时的记录:2012.7.31:头昏晕二十余天,耳鸣,下肢肿,膝痛。制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白术2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大片。五剂。是真武汤原方。
? ? ? ? ? 真武汤是《伤寒论》方,是古代水气病的用方,经典的温阳利水方,适用于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为特征的疾病。为何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其奥秘在于经方治病不是针对局部,而是针对整体,血压高低不是古人治病的着眼点,而患者的感觉如何、体质状态如何,才是要密切关注的。比如,《伤寒论》用“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振振欲擗地”一症,为真武汤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即头晕、心悸、震颤、走路不稳的意思。临床上,有的患者以走路发飘,或头重脚轻来诉说。网友沙丘沙先生也有则用真武汤原方治疗高血压的医案,患者也是位老妇人,诉说“脚下如踏棉,走路如驾云”,很有现场感。这也可以看做是“振振欲擗地”一证的通俗解释。
? ? ? ? ?可能有人担心真武汤中附子的温阳会不会导致血压升高?其实,高血压未必就是阳旺。阳虚者大有人在。那些适用真武汤的患者,大多面色发黄,或有轻度浮肿貌,而且有时还要下肢浮肿困重,大便也多有不成形。以上的那位老大妈,就有下肢浮肿以及膝盖疼痛。他服用真武汤后,耳鸣头晕很快消失,附子加量后,血压也非常稳定。所以,治疗高血压,不能限定在平肝熄风的方药上。中医治病,还是要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当下患者的状况,才是我们下方的目标。
【苓桂术甘汤 身为振振摇;这又读到黄老师的真武汤 身润动振振欲辟地。能不能理解为一轻一重?】
振振,包括心悸、肉跳在内,应该有动的感觉或体征。这种症状或体征应该有轻重感。
【胡老(胡熙恕)就认为真武汤的“振振欲辟地”是苓桂术甘汤的“身为振振摇”的进一步加重。
? 苓桂术甘汤“身为振振摇”是里头水饮不去,只是站立不稳,真武汤,振振打寒战,要倒下,不但表没解,水饮也没去,而且陷入极虚的阴寒证了。苓桂术甘汤是阳虚之证,真武汤是阴证中的虚证。】
【按方证对应的话,帕金森病的手震颤,步态不稳,向前冲着行走,是否也可理解为身润动,振振欲辟地。】
有的是这样,有的是“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一位痴呆老人服用的有效经方
前天从靖江来了好几个索方者。靖江与我的家乡江阴隔江相望,以前要乘轮渡过江,现在有了长江大桥,两地也就连在一起了,两地人也就以老乡相称了。来客一早就来排队挂号,到下午才看到,但也毫无怨言,脸上还有笑容。
? ? ? ?其中的一位女士是我的老病人了,她患有严重的便秘,检查发现结肠冗长,结肠袋消失,外科医生建议手术。我给她服用的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后来居然有了便意,开塞露也可以停用。所以,她介绍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病人来,而且效果都不错。这次她来的目的,除了自己看以外,还为她的奶奶转方。老人已经87岁,消瘦,去年冬天房颤发作,后又出现脑梗,至今年春天大都卧床不起,经常胡言乱语。我当时用的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与栀子厚朴汤。这位女士告诉我这张方很灵,服用以后,头脑就会清醒,失眠、夜尿频繁、烦躁,说话颠三倒四的现象就减少。但停药个把月后,症状又会加重,再服此方,又会好转。所以,这张配方也就间断服用的。我没有更方,慢性病还是要守方。这位女士小心收下处方签,笑容满面地走了。
? ? ? ?这个反馈信息对我很重要。老年性痴呆是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桂枝茯苓丸栀子厚朴汤合方对老年性痴呆有效,虽然是近期疗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症状,但已经是不简单了。这个信息提示我以后可以进一步观察。我的许多经验就是从个案开始摸索的。
?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方,方证的经典表述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这都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常见症状,所以,我将此方经常用于抑郁症、恐惧症、神经症以及脑萎缩、痴呆等。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脑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栀子厚朴汤只有三味药,栀子、厚朴、枳实,经典方证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正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栀子厚朴汤除胀满,抗焦虑,效果好。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宽,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许多老年性痴呆等老年脑病患者来说,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小视啊。
? ?老年性痴呆患者大多是抑郁性格,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本方。如脑血管性的,可以加桂枝茯苓丸。?
每个方的药量一两等于3-5克换算,用量不算大,所以合方基本是按原量。
【最近在病房里 有不少焦虑抑郁神经症的病人,用了黄老师的经方后确实能让病人情绪改善、笑逐颜开啊哈哈哈,当然了,这些经方包括了栀子厚朴汤、柴加龙牡、八味解郁、半夏厚朴等加减方】
【我姥爷就是一位老年痴呆患者,今年81岁,两次脑梗,CT显示右侧脑部萎缩明显,认知力差、记忆力差,平时血压稍高(145/90mmHg),有肾炎病史,现在B超显示一侧肾萎缩。胃纳尚可,平时很不爱喝水,小便量少色重,大便两三日一行。十余年前双侧股骨颈骨折,当时因恐惧疼痛而拒绝手术,平时会讲右侧股骨中段部位疼痛。平时白天睡觉较多,夜间烦躁,以手拍床或桌子。口唇紫黯,舌苔薄白滑,舌质淡紫,有瘀斑,舌下脉络瘀张,双侧脉略弦滑。
? ? 前些时日为姥爷处方,即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刚服用五剂,认知力就明显有提高,胃口似乎较前为佳,小便色转清,夜间也无拍床动作,并且腿疼明显好转。】
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
? ?美国回来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与老家堂姐通话,询问2月前股骨颈骨折的伯母的病情。堂姐高兴地告诉我:老人已经可以下床,扶住藤椅走路了。
? ? ? 伯母今年已经95岁的高龄了,瘦瘦的,但没有大病,只是有便秘和舌痛,按我的建议,已经服用三黄片多年。她记忆力好,三字经还能大段背诵,奥运会之际还写诗。不幸5月底不慎倒地骨折,拍片提示股骨颈骨折,也没有住院,就在家躺着。6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堂哥打电话来,告诉我老人发高烧,神智也不是太清醒。问我如何办是好?当时,我考虑老人肺部感染,一般应该住院,但老人骨折搬动又不便,便决定暂不住院,服用中药: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厚朴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嘱取两剂,每剂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3-4次服用。
? ? ? ?翌日早晨,堂哥来电话说,服药以后,夜半大汗,体温已经下降,尚有几分低烧,稍有咳嗽,但痰不多。嘱继续服用原方,此后,连续三天,体温接近正常,而且,大便通畅,神智清楚,食欲恢复。端午节,我专程去老家看望老人。她已能坐在藤椅,精神很好,午饭还吃了好几块红烧肉。
? ? ? ?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是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张仲景本用大柴胡汤治疗“按之心下满痛”的宿食病,也治疗“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以及“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栀子厚朴汤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按之心下满痛”,是指医生用手按压上腹部以及两肋下有明显的抵抗感,患者常有胀满感及疼痛感。这一指证不仅在胆囊胰腺以及上消化道疾病中可见,而且,呼吸道疾病也常见,特别是肺部感染以及支气管哮喘。此外,两肋下硬满,按之有明显的抵抗感。“郁郁微烦”“心烦”“卧起不安”是精神症状,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多有烦躁、谵妄、意识模糊等。“往来寒热”是发热持续。据此,大柴胡汤和栀子厚朴汤用于肺部感染也有经典的依据。
? ? ? ?临床发现,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大多伴有胃反流,特别是老年人和昏迷患者,反流常常导致吸入性肺炎,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反复难愈。而大柴胡汤是传统的反流抑制剂,所谓的通里攻下,就是这个意思。据我经验,大柴胡汤对反流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便秘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对老年人来说,控制上消化道的反流,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当然,也不能将大柴胡汤的抑制反流视为治疗肺部感染的机理。大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有良好的退热抗炎作用,也不能忽略。栀子除烦,特别对胸中窒闷者最有效果。配合大黄、黄芩,可以清解胸膈中的郁热,是我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常用合方。为何加连翘?连翘也是清热除烦的要药,温病家擅用,治疗热在胸膈,烦热有汗者。据我经验,连翘用于肺部感染发热,量要大,大量连翘与大量柴胡配伍,退热迅速,但大多伴有发汗。
【瘦人支气管的炎症,都用柴胡龙骨牡蛎加连翘,胖人大柴胡加连翘】
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不孕
某女警,婚后七年未孕,曾经自然流产一次,宫外孕一次,后月经周期紊乱,常数月一至。人丰满,脸有散发痤疮,而背部尤多。来诊时月经已2月未至。望其面色皮肤娇嫩,遂撩起其裤管,见下肢皮肤干燥,扪之有刺。舌暗。是寒瘀体,用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药后数天,月经来潮。两周后来诊,希望服助孕药。我仍用原方,嘱其耐心服用数月,待体质调整,以候孕机。服药不到月,月经逾期不至,去医院检查,妊娠试验阳性。得到消息,喜极而泣。后嘱其服用当归芍药散保胎,现休息在家养胎中。葛根汤散寒通经,效同黄体酮;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以防输卵管堵塞。对体质健壮的女性比较适宜。
葛根汤功同黄体酮,是比喻其催月经的效果,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而不是谈作用机理。但对此各人理解不一,也不可强求统一,也不可能统一。
? ? ?此患者不用温经汤,是因为其丰满且有痤疮,此种体质应该月经紊乱前就存在了,只是月经紊乱后其体质特征更明显了。
[转载]经方的魅力与学习的方法[黄煌]
中医入门 • 我爱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06 次浏览 • 2016-02-03 21:28
? ? 什么是经方?
? ? 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经方,原来是古人对药物处方的称呼。比如,汉代对书目进行分类时,就将研究医学理论特别是养生的道理和方法的医著归入“医经”,把古代相传的经验药方,则归入“经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经方11家,274卷。但是,很可惜,那么多记载经方的书籍,由于战乱等原因,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不过,在一部书里保存了许多具有极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古代经验方。这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 ?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
? ? 张仲景是东汉时代的人,据说他曾经当过长沙太守,后来因为当时疾病流行,死亡率很高。他原本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在近十年中,竟然死亡了三分之二,而其中因伤寒这种发热性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了70%。家族的不幸,促使张仲景发愤研究医学,他一方面研究了许多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及其治病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到处收集临床有效的经验方药,用他的话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个“众方”,就是经方的另一种称呼,所以说,《伤寒杂病论》集中了汉代以前经方的精华,后世称其为“经方之祖”,这一点也不过份,因为经过1700多年的临床验证,《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指导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书中所记载的经方的临床疗效也是确确实实的。需要说明,张仲景在写完《伤寒杂病论》不久,就由于频繁的战乱,这本书就散失了,幸亏西晋的大医学家王叔和,花了许多力气将《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的部分收集起来,编成了《伤寒论》。以后,到了北宋,《伤寒杂病论》中杂病的部分,又被人在古书堆中发现了,经过编校整理,改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传世,对于经方的传播和应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要研究经方,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绝对不行的。
? ? 经方与时方
? ? 历史上与经方相对的有“时方”这个名称。所谓时方,就是宋元以后的方剂。也指近代医生师承授受的常规方、流行方、通套方。时方就像时装一样,是指当时流行的比较通俗的一些新创制的配方。与经方相比,两者有着一定的差异。
? 第一,方剂形成上的远近之别。在方剂的来源上,经方多从单味药发展而来,由药物发展为方剂,经过千锤百炼,包含了古人的实践经验,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决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可以说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比如桂枝汤,究竟是谁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仲景方,并不是指仲景个人的经验方,而是他收集整理的古代经验方;时方虽也或多或少的有经方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宋元以来的某位医家,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或哲学思想,在结合地区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用药经验,依理—法—方—药的程序,君臣佐使的原则创制而来的,形成的过程较短,有些尚需实践的检验。
? 第二,药物组成上的多寡之别。经方的味数甚少,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而言,1味药的有15方,2味药的有40方,3味药的有45方,4味药的有30方,5味药的有28方,合起来有160余方,而两书去除重复,共有方281首,可见5味药以下的小方已经占总数的半数以上。时方也有小方,但大多数是大方,目前中医处方用药动辄12味以上,体现了这种特点。
? 第三,在药物选择上的峻缓之别。经方多用药性较猛,带有偏性的药物,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轻如麻黄桂枝,重如大黄附子,毒如乌头巴豆,剧如芫花大戟;而时方则不然,多用补药和食物,如熟地、人参、石斛,如菊花、梅花、厚朴花、代代花,如丝瓜络、荷叶梗、扁豆、黄豆,以及牛肉、鹿筋、羊肾、猪肚,皆入药。
? 第四,在适应症上的隐显之别。经方的主治比较明确,具体,每味药均有其主治;时方所主治的则是“阴虚”“阳虚”“水亏”“火旺”“上实下虚”“一切风”“五劳七伤”等病理概念,它的适应范围比较泛滥,如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说,“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 第五,在方剂结构上松紧之别。经方相当严谨,动一药即换一名,甚至改一量即换一名,主治与功效也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了严格的构效关系,表现出古典朴素的结构美。而时方则比较松散,加减繁多,许多时方仅是罗列了一些治疗这类疾病的基本药物,如九味羌活汤条下规定,“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 第六,在研究方法上的证机之别。经方可以通过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方法研究其主治,其疗效经得起重复;时方的研究则必须研究病机,然后才能识其大意,所谓方义,研究到最后往往千篇一律,云里雾里。疗效的可重复性也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最后只得以中医是辨证论治为由搪塞作罢。
? 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方相比而言,后世的许多方剂均属于时方,尤其是金元以后医家的创制的新方,清代的温病方,当代一些医家的经验方,都可以归于时方的范畴。这些新的配方,虽然有的尚缺乏较长时间的考验,在适应症和用量服法等发面尚待积累经验,但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经验方的范畴,则是不够成熟罢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些医家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或者知识结构的不同,临床经验的差异,对经方或时方产生了各自的偏爱。有的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方,凡是后世的处方一律排斥;有的则不研究古代经方,不吸收历代相传的配方经验,或仅仅承袭家传或师授的一家之说,或师心自用,随意创制新方。这两种思想倾向,都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正确的态度是,在掌握好经方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利用后世经验方,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 为什么要提倡经方?
? 第一,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中医学的发展是靠无数人的自身试验,靠经验的积累才能缓慢地发展的。前人的经验是后人实践的基础。历史是检验和加工医学经验最好的工具。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许多经方之所以必须掌握,就因为它们经过的历史最长,服用过的人最多,有关这些经方应用的规律说得最明白,对它们的毒副反应了解得也最清楚,其疗效也最可靠。也就是说,经方是经过数千年实践检验被证实了的经验方。比如桂枝汤,据说是商朝的伊尹创制的,现在我们的医生还在使用,我用桂枝汤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就很好。再如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上的处方,但是不仅古人是常用方,今天依然是常用方,许多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病,发热性疾病都在使用小柴胡汤。而且,不仅我们中国人用,日本人也用,韩国人也用。对于这些千古相传的名方不用,岂不可惜?时方中不乏好方,如玉屏风散,如补中益气汤,如藿香正气散等。虽然有不少处方的适应症不够明确,剂量及煎服法与疗效的关系也说的不是很清楚,但毕竟已经成方,只要在临床认真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这些时方也将成为新的经方。问题是现在为数不少的临床医生,全然不顾中医处方的原则,随意处方,往往一张处方中药物达15、6味,甚至几十味,完全没有处方的结构,也不了解药物配伍以后相互之间的反应如何,对患者服药以后的效果心中也没有一点数,这种临床态度是不可取的,对于这种“时方”,我们不仅不提倡,还应坚决反对。所以说,提倡经方是中医学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 再说,经方是配方的基础。方是药物的配伍结构。古人认识疾病,是从一个一个症状开始的,如发热啦,头痛啦,腹泻啦,呕吐啦,等等;用药,也是一味一味药开始用的,后来发现疾病常常是多种症状出现,或先或后,或同时并见,于是有了病名的概念,如伤寒啦,痞啦,痢啦、臌啦,等等。然后,用药也有了变化,不单是一种药物,几种药物相加使用,经过不知多少人的实践,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慢慢这种配伍的结构趋于稳定,于是有了方名。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温经汤等。这些经方,就像棋手必须熟读棋谱,画家必须熟识画谱一样,经方成为医生处方用药的基础和原则。就是当今常用的时方,也无不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如大家熟悉的温胆汤,就是从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而来的;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著名验方血府逐瘀汤则是四逆散的加味方。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椒梅汤、连梅汤等,就有乌梅丸的影子;藿香正气散则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所以,后世许多名医,都十分强调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道理就在这里。
? ? 经方还有许多特点:第一,随证治之。经方治病的基本原则是方证相应。《伤寒论》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也就是说,应用经方治病,必须严格遵循其适应症,这些适应症,比较客观具体,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确定。方证就是经方的适应症或主治,是指示医生应用经方的目标。目标不明确,方药再好,也不易取效。所以,中医非常强调对症下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适应症的描述,虽然言词古朴,叙述简略,但是比较客观,经过后世许多医家的充实和完善,许多经方的方证已经基本明确。如大柴胡汤证的“心下按之满痛”,炙甘草汤证的“心动悸、脉结代”等。第二,用药精炼。《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处方,药物较少,大多在2—7味之间,对于理解经方的结构,对于临床疗效的观察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和新药的开发,都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许多2-4味的小方,更是后世组方的基础,可称为方根。第三,价格低廉。经方使用的药物大多为常用药,其中植物药居多,再加上处方药味少,所以价格比较低廉。我常用大柴胡汤原方治疗胰腺炎,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芍药,加上生姜、大枣,每天只要3元多钱!桂枝汤则更便宜,每天1元就够了。
? ? 古方能治今病吗?
? ? 这是一个老问题。我的看法是,第一,经方是古人当年临床经验的结晶,经方所治疗的疾病,也是当年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今天,古代的许多疾病消失了,古人没有见过的新的疾病出现了。但是,也不能说今天我们人类所患的疾病完全与古代不同,如现在依然可见的疟疾、痢疾,就是非常古老的疾病。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古方不能治今病。第二,经方的许多主治,大多是针对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状态,如恶寒与否,出汗与否,口渴与否,大便的通或结,小便的利与不利等等,这些着眼点,与人的生理病理的基本状态有关。出现人类到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了,而张仲景离今天仅仅1700多年,这个时间段中我们人类的体质变化并不明显,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在总体上没有多少区别。就如我们与古人一起去洗桑拿浴,大家都会大汗淋漓;如果大家吃大黄,恐怕都会大便次数增加。所以,由于经方重视机体的反应状态,所以,古方未必不能用于今人的疾病,就是现代病的艾滋病,只有有症状和体征,就有使用经方的机会。据报道,日本的医学家已经证明使用小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有效。这就是因为虽然中医不认识艾滋病,但艾滋病所出现的消瘦、低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相似。经方治疗的目标不是病原体,而是患病的“人”。这就是古方可以治疗今病的理论基础。
? ? 经方有毒副反应吗?
? ? 凡药三分毒。经方所使用的药物,都是一些经典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所以,有毒性是必然的。但是,要回答经方有无毒副反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副作用的产生的因素,不能仅仅孤立地考虑药物本身,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疾病,还需要考虑经方中药物的配伍、剂量、煎服法、护理措施等。在使用经方中,如果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而且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位置,可以减轻或不出现毒副反应。比如使用大青龙汤,由于该方中的麻黄剂量相当大,达6两,所以发汗作用强烈,有出现过汗、心悸、肌肉跳动、四肢冰冷、烦躁、不得眠等副作用。如何避免呢?张仲景指出,一是要认清主治,即“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二要认清禁忌症,即“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三是掌握服药剂量,“一服汗者,停后服”;四是注意服药后反应,并采取抢救措施,如“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大青龙汤是发汗的峻剂,所以张仲景对其注意点说得很清楚。有些经方,张仲景并没有明确其注意点,这也并不表明是无毒安全的,特别是现代临床大多是长时间服用中药,与古代中病即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出现毒副反应的机率在增加,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古代文献中对经方的主治证与禁忌症还说得不很清楚,需要我们谨慎地开展临床研究。
? ? 如何判定经方的疗效?
? ? 经方的疗效,由以下两方面组成,一是客观指征的变化。比如出汗、浮肿消退、大便畅通、气喘平、脉搏由沉伏转为平缓有力、舌苔有厚变薄等,如桂枝汤服用以后的“遍身执执微似有汗”,大陷胸汤服用后的“得快利”,通脉四逆汤服用后的“脉即出”等。除这些传统的疗效标准外,现代临床理化指标也应重视,如大柴胡汤与血脂水平,泻心汤与血小板数的增减,半夏泻心汤与幽门螺旋杆菌等。二是自我感受的好转,如食欲增加,胸闷消失、咽喉异物感消失、情绪好转等。这是经方有效与否的重要传统标准,因为许多经方的方证大多以自我感受为依据,如半夏厚朴汤证的“咽中如有炙脔”,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三是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等。前两者是目前常用的,后者很重要,但指征不是很明确,需要研究和探讨。
? ? 对经方的疗效指标,需要与医患双方共同商定,医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就医的动机和目的,了解患者目前最痛苦的症状,最迫切的愿望,最需要医生给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对疾病及体质的判断,根据经方应用的临床经验和报道,遵循临床应用经方的证据,对经方的预期效果作出预测,即服用经方有无效果?有何种效果?疗程多长?有无副反应?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以后,就能做到互相配合,在复诊时可以对经方的疗效作出有效、显效、无效的判断。
? ?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 ? 目前经方还不很流行,使用经方的医生也不很多,千古良方不得广用,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 一曰不敢用。经方是双刃剑,对证则效如桴鼓,误用非但无效,还能伤人。与其担风险,不如不用。
? 二曰不想用。经方味少药贱,对医者而言,不仅回扣少,往往病人也因药贱而怀疑轻视,因此,不如开大方,既取悦于病家,又增加经济效益,何乐不为!
? 三曰不会用。用经方须熟悉药证方证,最好应有专门传授,并加上细心体会,其经验性及实践性极强,若仅懂一些所谓功效方义,往往貌和神离,难以有确切疗效。
? 我认为,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人。让大家了解经方,运用经方,是振兴中医的当务之急!
? ? 学习经方的三大关键
? 第一 ,抓药证。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如用麻黄的指征和证据,为麻黄证;用桂枝的指征和证据,为桂枝证。用柴胡的指征和证据,为柴胡证。这是古已有之的命名方法,《伤寒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味中药一味证。严格的来讲,都有其特异性的指征和证据。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补气药,人参、黄芪一把抓,用活血药,当归、川芎、牡丹皮、桃仁一起上。
? 药证是必效证。即按照药证用药,必定有效,是指服药后必定能解除因疾病导致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是肉体的痛苦,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痛苦。换句话说,有效,是给人以舒服。这是中医追求的有效的最高境界。如黄连、山栀除烦,甘草、桂枝定悸。他并不局限在客观指标的变化上。因为,药证是以“病的人”为前提和背景的。
? 药证是那里来的?药证的认定不是来自理论的推测,也不是来自动物实验的数据,而是中国人几千年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经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你可知道巴豆大毒的代价?小青龙汤治愈了多少咳喘?小建中汤治愈了多少中虚腹痛?
? 药证是应用天然药物的指征和证据。天然药物成分极其复杂,下咽后究竟起到何种效应?要真正解明其中奥秘,相当困难。所以,使用这些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药,也必须尊重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久经实践证明的事实。如果使用新的制剂,那这些药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也就是说,你用饮片汤剂,必须弄清药证。
? 药证是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每个具体的药证所涵盖的面是不一致的,有的药证是单个症状;有的药证则是综合征;有的就是病,有的则是一种体质或体质状态。换句话说,中医治病,并不是单纯的辩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辩气虚血虚,辩脾虚肾虚。举例来说,甘草治咽痛,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治虚寒滑脱血痢,就是取赤石脂的吸附和对肠膜的局部保护作用,(赤石脂含有硅酸铝及铁、锰、钙的氟化物),是对证疗法;竹叶石膏汤用人参、麦冬、甘草、半夏以养阴,更有粳米以支持营养,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是支持疗法;黄连治痢,白头翁治阿米巴痢,属对抗疗法;小建中汤用饴糖,大建中汤用白蜜,属食物疗法;甘草泻心汤就是治疗白塞病的专方,桂苓五味甘草汤就是治疗肺气肿的专方,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热痞(多见于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菌感染者)的专方。甘草就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专药,属专治疗法;桂枝汤只要脉弱自汗就能用,四逆散只要胸胁苦满、四肢冷、腹中痛者就能用,故使用面非常广,属通治疗法。还有体质疗法,更是有独到之处。如黄芪就是一种体质性用药,柴胡也是一种体质性用药。经方的思路朴实无华,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所以,回到药证这个层面,我们会发现中医的世界原来很精彩!
? ? 第二、抓配伍。
? 配伍是经方中最富有魅力的部位。古人用药,本是单味,后来逐步发展了,知道复方可以提高疗效,可以减轻副反应,可以矫味,于是有那麽多的处方发明。一加一等于几?高明的中医能做出大于二,甚至大于三。这些配伍的结构,是学习经方的关键。比如小青龙汤,关键是细辛、干姜、五味子;小柴胡汤,关键是柴胡甘草,从原文的加减法就可以看出这个结构。麻黄要配伍甘草,石膏要配伍甘草,这个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附子干姜甘草治虚寒证,本是四逆汤,是经典配伍,可以矫味,可以增食欲,可以护胃气,来源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黄芪桂枝芍药,治身体不仁疼痛、自汗、浮肿、小便不利;桂枝甘草,治动悸;桂枝甘草茯苓,治眩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脐下悸、胸中悸、失精的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治虚悸;半夏茯苓生姜,治眩呕而悸;黄连黄芩,治烦热而心下痞;枳实芍药,治腹痛便秘;大黄桃仁桂枝,治少腹痛、便秘;半夏厚朴,治腹满呕吐等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那些小方,是经方的精华,应当多研究。如四逆汤、桂枝汤、承气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枳实芍药散等,均是千锤百炼的经典配伍。后世许多方剂无不在此基础上衍化而来,是我们开发新药,创制新方的最佳选择。
? 前人说,中医有两种病,一是有方无药,即知道用成方而不知变化,是谓有方无药;一是有药无方,即缺乏配伍的规则,组合零乱,叠床架屋,当然效果不好。这种问题的产生,第一是基础不扎实,所谓“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没有学好经方,药证不明,配伍无法,临床所据不是道听途说,就是主观想象。第二是临床思维僵化,所谓“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如处方的用药大概均是14味,每病如此。每人如此,每日必如此。而不知医学是科学,不是艺术,不可凭个人喜恶。以经典汤方而论,有少至一味者,如甘草汤,多则如温经汤,12味者,变化很大,完全依据病情需要而配伍。所以学习经典配伍,可以使处方精练,组方严谨,犹如作古文,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处方到如此境界,也可算好方了。
? ? 第三,抓药量。
? 量效关系,是研究经方的又一关键。仲景用药,极为重视用量。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温经散寒,附子用一枚,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附子则用三枚,是附子量越大止痛越明显。再如半夏,大剂量(2升)治呕吐不止,方如大半夏汤,,而小剂量(半升),仅治恶心呕吐或喜吐、咳喘、胸满、噫气、心悸和声哑,方如旋复代赭汤、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等;黄连大量除烦,方如黄连阿胶汤,量至四两,而小量除痞,量仅一两;大黄大量(4-6两),治腹痛便秘、其人如狂,配枳实、厚朴、芒硝、甘遂,方如大承气汤;小量(1-2两),治身热、发黄、心下痞,吐血衄血,配黄连、黄芩、山栀、黄柏,方如泻心汤,茵陈蒿汤;中量(3-4两)治少腹急结、经水不利,配桃仁、丹皮、水蛭、地鳖虫,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再如厚朴,大量(8两)治腹胀满,方如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小量(2-4两),治咳喘、咽喉不利,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白芍大量(6两),治挛急,方如芍药甘草汤,小量(3两)和营卫,方如桂枝汤。柴胡大量(半斤)治寒热往来,小量治胸胁苦满。
? 经方的绝对剂量目前说法不一,教材通行折算为一两=3克,而柯雪帆认为一两=15.6克,日本药局方则以一两=2克算,所以我比较强调相对剂量,即方剂中各味药物用量的比例。药物的绝对量总结了仲景的用药经验,反映出汉代以前用药的趋势,而药物的相对剂量则体现出组方的法度和配伍规律。方剂功效的大小,无疑受到药物绝对量的影响,但方剂整体功效的发挥,必然受到药物间剂量比例的影响。例如,桂枝汤中桂枝芍药之比为1:1,为调和营卫剂,而桂枝芍药的比例调整为1:2,则变为缓急止痛的桂枝加芍药汤了。麻黄汤、葛根汤中麻桂比例为3:2,则发汗作用并不强,仅治身痛、无汗而喘等,而麻黄桂枝比例为3:1的大青龙汤,则具有强烈的发汗作用,仲景不仅说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而且在方下又强调“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可见剂量的变化,对方剂的功效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使用经方,必须重视剂量。量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本不以用药习惯而定。如果均是10克则有违经方规则了。至于影响药量的因素,则除了疾病以外,还有体质、配伍、药物质量、炮制、煎服法等因素,临床变化因素极多,尚难以说明,各家自有经验。
? ? 学经方还应注意的问题
? 要学好经方,还应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 一是认为中医先理法后方药,看病必先理论。实际上,中医临床思路试药—方—法—理。没有药,那有方,没有方,那有理法?
? 二是遇见病人先考虑那里虚?不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
? 三是中医本不求每证必有脉舌相应。黄芪证就不看脉,附子就可以不看舌,但必看脉;细辛关键是恶寒不渴,口不渴舌滑是鉴别要点;
? 四是不可被那些所谓的“理论”障目,见便血,便认为是脾不统血;见小便不利,就认为是中气不足;见胃下垂,就认为是中气下陷;见久病,便谓虚;见高血压,便谓肝阳亢;见冠心病,便谓瘀。临床实际,岂有此理?
? 五是不可先议药,后议病。即见大黄黄连,即畏其苦寒伤中;用地黄阿胶,就畏其滋腻碍胃,见桃仁红花,又畏其破血动血,见柴胡葛根,又畏其劫肝阴,伤胃汁。见人参黄芪,又畏固表碍邪。见麻黄桂枝,畏其辛温动血。有如此毛病的人,那能开什麽方?无非是竹茹丝瓜络百合代代花白扁豆罢了。
? 六是古方不能治新病。此说貌似革新,但其中有一隙未明。疾病谱是不断变化的,但人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是不变的,各种症状是不变的,经方中有许多根据“病的人”的效方,可以说是几千年不变的。用曹颖甫先生的话来说,是“仲师之法,今古咸宜”。
? 七是经方难学。使用经方并不难,清代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伤寒来苏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论述简洁实在,无空泛之谈,只要认真研读,反复对比,多向老中医学习讨教,多与同行交流,并在临床上反复运用,自然可以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曹颖甫先生是自学的,他对经方的推崇,就来自临床的大胆实践。他用大承气汤治疗邻居老妪便秘腹胀而拒按而脉实者,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治疗先母洞泻,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潘氏肠痈,他还亲自尝试了白虎桂枝汤治愈寒热的疗效。他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使他运用经方十分娴熟,屡起沉疴。在上海期间,“用经方取效者,十之八九”(《经方实验录·自序》),从而在名医云集的上海独树一帜。
? 八是经方有副作用,害怕。使用经方也不必害怕。“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凡是药物就有一定的副作用,只要方证相应,剂量适当,调剂科学,是不会有副作用或很少有副作用的。长期以来,中医界流行先议药后议病的风气,脱离具体的病人和病情来谈药物的优劣,这是需要批判的。
? ? 总之,提倡经方,不仅仅是单纯的临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科学思想、医疗道德、人才培养、科研方法等关系中医发展的诸多方面。只有这样认识经方,才能充分认识经方派的历史功绩,充分认识提倡经方的现实意义。
? ? (本文的部分内容曾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市中医院、江阴市中医院等演讲,并曾刊载《江苏中医杂志》2003年第1期)
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黄 煌(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26 次浏览 • 2016-02-02 23:49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方方证、药证。
??
开场的话
看到有这么多的同道喜欢经方,我从心里感到高兴。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东西,但是这个好东西现在被扔在一个角落里!但庆幸的是,来自临床第一线的你们,把眼光盯住经方,这让我欣慰。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但经方也属于全人类。我这几年一直从事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我觉得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要把我们民族的瑰宝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我曾经在我的网站上发过一篇叫“潜入ICU的四逆汤”的帖子。所谓的潜入,就是病家邀请我去开方的。我用四逆汤加上了肉桂,附子用了50克,把一个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救了过来。现在这个病人状况非常好,进入用十味温胆汤调理的阶段。
市级机关医院ICU病房,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持续高烧近一个月,成天睡冰袋,各种抗生素,都无效。他们请我去看了。一摸肚子,硕大而且十分松软,下肢浮肿,阴囊肿得像小足球那么大。我开了什么方?真武汤,加肉桂,还加了红参,因为他心率有问题,时快时慢,我说你们要密切注意心功能。肚子已经胀了,营养液千万要少灌,就灌些米汤。按我的说法做了以后,老人的体温很快就从40度下降到39度,然后到38度。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药的效果来得快,经方真得好呀!
经方好,真是张张神方!很可惜这些好方,有很多的中医不认识它。我说个笑话。我的一个熟人给弟弟捐肾,手术后自汗不止、发烧,来电话求方。我说很简单,用桂枝汤!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就这么个方。她去配药,药房里面的人一皱眉头,这个是什么方?这么一点点药,叫中药方?你们看看,现在有的中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已经差到这个程度,连《伤寒论》开首第一方的桂枝汤都不知道。
我们这个会议开得好!现在北京起来了(编者按:指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定期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经方论坛”,),广东起来了(编者按: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和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如果我们南京做的好的话,这样就南北呼应,中国的经方就上来了!但是,不把经方纳入执业医师考试,不从高等教育这个口开始,经方是无法复兴的!还有,药典规定得太死,规定用量过小,根本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现在我开方,20克的柴胡、10克的细辛,都要盖上我的章,否则药房不给配。我们自己限制自己,都要限制死了!希望各位领导要多向北京的高层反映,希望各个中医院校要把经方作为一个主要课程来讲。现在好多中医开的处方,没有结构,没有方,就是一堆药而已!我们经方医生不是卖药的,开方的一旦变成卖药的,那么,经验就无法总结,学术将无法传承!这是开场白,鼓鼓大家的士气,表表我自己的态度。
大柴胡汤
胡希恕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辈。80年代《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胡老的几则医案,但就是这几则医案,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眼前为之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胡老擅用大柴胡汤,同道们称他为“大柴胡”,病人听不懂,只因见胡老喜用大茶壶喝茶,故传为胡老是“大茶壶医生”。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方,是一首典型的经方,临床非常有效。南京市立医院ICU病房有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因肺部感染住院,住院以后很快就神志昏迷,大小便不通,最后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嘱准备后事。老太太的女儿提要求,说老太太一生相信中医,最后的关头一定要让中医给她看看。他们找到了我。当时老人插着呼吸机,神志昏迷,但当我按压她的上腹部的时候,老人眉头紧皱。我当场就说:有救!为什么?因为有大柴胡汤证。按之心下满痛,是张仲景用大柴胡汤的客观指证。不过,据我的经验,治疗肺部感染,大柴胡汤一定要加上栀子、厚朴。第一天,没有反应。我说你们怎么服的?原来老人有反流,他们直接插管插到空肠,灌到空肠里头去了。我说不行,一定要从胃里面进去!三小时鼻饲一次,每次50毫升。第二天,小便有了,一千多、两千多……。而且老人持续的高烧退了、神志也清醒了。这个病例在医院ICU病房引起强烈的反响。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准备后事的人居然能够救过来。后来病区主任把我这张方抄过来。有次她去安徽会诊,一个老红军也是这个情况,肺部感染,小便不通。她也不管虚证实证,用这个方,居然让那个宣告不救的老红军,又多活了一段时间。她非常高兴。
“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制大黄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取两帖,每帖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三到四次服用。”这个信息是我今年6月12号发给我老家堂哥的。当年抚养我的伯母,96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十多天,前天开始发烧,烧很高,晚上烦燥不安。堂哥给我打电话问我如何办是好?我说有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肺部感染。他说要不要住院?我想,一是老人骨折行动不便,去医院怕折腾。二是我学中医这么多年了,如果连亲人的发热都治不好,还有何脸再见世人呢?我说,暂时不住院,用中药!用中药,就用这个方: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但一定要按我这个用量。柴胡一定要30克,连翘一定要60克。那汤药是下午开始服用的,到了第二天凌晨,烧退了,而且一夜好觉。因为栀子厚朴汤主要针对的就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人。这种方连服了好几天,后来体温完全正常,而且,大便也非常顺畅。端午节,我专程从南京去看她。老人已经可以坐在藤椅上了,脸色非常好,能吃大块红烧肉。
大柴胡汤针对的其实是一种体质状态和体质类型。这个体质类型,不论胖瘦,关键是体格壮实。胖壮的人,肩比较宽,胸比较厚;但也有瘦的,就像我用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治疗的我的伯母,96岁的高龄,瘦的,但是她的精神非常好,筋骨非常好,没有什么慢性病,而且大便干结。但是,用大柴胡汤最好要用腹诊。腹诊,就是摸肚子。按压上腹部,轻的是抵抗感,重的是按压痛。张仲景说得明明白白,“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中医本来重腹诊。张仲景是这样,近代浙江的绍派伤寒也讲腹诊,用腹诊来辨六经。还有,我家乡江阴的名医朱莘农先生,擅脐诊,摸肚子,看脐跳,这个就是腹诊。用大柴胡汤一定要按压上腹部。我治疗那位重症监护室的老太太用大柴胡汤,就是根据腹诊,按之心下满痛,就是指征。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大多伴有胆汁反流,胃液反流。很多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的病人都具有以上的症状,如烧灼感、饱胀感等,这些都是按之心下满痛的表现。所以,这张方治疗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百发百中。上次我治疗一个50多岁的男子,他因脑外伤以后住在某部队医院,又因感染肺炎,老是发烧.我一摸肚子硬,家属诉说大便不通,经常用开塞露。我一看,大柴胡汤证呀!又因他痰多痰黄,加小陷胸汤,效果很棒!他这个是呼吸道感染,反流引起的,导致吸入性的肺炎,你不把反流问题解决,这种感染是解决不了的。用了大柴胡汤加小陷胸汤以后,反流明显好转,表现为:吃得下、腹不胀、大便畅。我常把大柴胡汤看作天然的“胃肠动力剂”,它可比吗丁啉好的多了,它作用的范围更广,它还能利胆消炎。
大柴胡汤治疗胰、胆疾病也是百发百中的。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都可用大柴胡汤,枳壳你不用到30克是不行的,量要大。有些医生开个大柴胡汤哆哆嗦嗦的,柴胡6克、枳壳5克,这哪叫大柴胡汤啊?根本就没到位嘛!没到位当然没效果,而且有的表面上用大柴胡汤,结果里面加了很多,又是郁金,又是金钱草,又是海金沙,又是鸡内金,又是神曲,等等,加的药比张仲景的大柴胡汤本身的药还要多,简直就是面目全非!仲景方最好不要加减,原方就可以。若病情比较复杂的,可尝试一些合方。
现在我治疗支气管哮喘,也经常用大柴胡汤。以前我治疗哮喘,是不会用大柴胡汤的,光想到用麻黄平喘,但是用了麻黄是要出问题的。我的太太就是一个支气管哮喘患者,那个时候我给她吃麻黄,结果晕厥、心慌。她经常说肚子胀,吃了东西以后有气,发病的时候大便也不畅,其实就是大柴胡汤证。胡希恕先生说,支气管哮喘是气滞,是血瘀,对呀,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以后,嘴唇发紫,这种情况下,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用了以后症状很快就能缓解。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写进中医内科学的教材。
大柴胡汤治疗哮喘,有时合方。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现在有的网友称之为大柴朴汤,可以用于胸闷腹胀痰多的。如果感染严重,吐黄痰的,烦燥不安,胸闷的,加栀子厚朴汤,或加小陷胸汤,效果很好。现在一些中医的临床思路有问题!一碰到肺部感染都是想到用鱼腥草,用马兜铃,用金荞麦,都是草药,不是不能用,但经方疗效比草药不知好多少倍呀!
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异常也可以用大柴胡汤。我在日本学习的时候,看到日本的汉方医生用大柴胡汤治疗高血压很有效,只要病人是比较壮实的,不用天麻、也不用钩藤,也不用夏枯草,就用大柴胡。烦燥不安的加三黄泻心汤,用下去也很好,很快脑子就清爽了,血压就稳定了。我现在治疗高血压,也是大柴胡汤为主。这些人你摸他们的肚子,大多都是硬硬的,鼓鼓的,而且他们这些人食欲好,能吃,但是吃多了就胀,所以他们不敢吃。我曾经碰到一个40岁的女人,很丰满,上身很大,脸红扑扑的,什么毛病呢,是心律异常,经常吃心律平之类的西药。但是检查也没有什么基础性疾病,上身很饱满,一看就是大柴胡汤体质,然后一摸腹部,她说痛,她说自己经常腹胀,心律异常都是在饱餐以后。她的食欲又好,一不小心就吃胀了,吃胀就心就乱跳了。于是,我就用大柴胡汤加黄连,用下去以后就控制了,至今没有再吃过西药。当然她也控制了饮食,并且做些适量的锻炼。这个女子现在已经50岁了,还是很苗条。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有一个特征,就是上身比较饱满,特别是女性。他们胸罩用的也是比较大的,至少是C罩,其次经常乳房胀,乳房里面有结块,月经来之前更厉害。这种体质到40多岁以后,上身饱满,声音响亮,有的有血脂高、血压高,有的大便干结,胃口好但吃多了肚子胀。这种体质就适用大柴胡汤调理。大柴胡汤服用以后,不仅舒服,而且能够消肚腩。我治疗一个中年女干部,查出来甲状腺里有囊肿,乳腺里有囊肿,然后又有子宫肌瘤,人又胖,55岁了,还有月经,量大有血块。有什么办法调理呀?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吃了以后非常舒服,首先胃不胀了,其次大便畅通了。吃了一阵子以后,复查甲状腺,囊肿也变小了,乳腺增生也好转了,肚子小了,原来不能穿的衣服也能穿了。所以,要减肥,大柴胡汤也是很有效的。
但是,中国没有大柴胡汤颗粒,这个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好的方没有成药,乱七八糟的成药那么多。有一天我碰到了南通精华制药厂的老总,他说他们搞了这个颗粒,但是只能是按照治疗胆囊炎申报的。大柴胡汤哪能仅仅用于胆囊炎啊?他说没办法,只能抓一个病来报,否则上面根本不批。我说你开发,我替你推广。我就是愿意为中华民族工业开发经方的企业做宣传。大家知道一清胶囊吧?一清胶囊是成都康弘制药的,大黄,黄连,黄芩,经方泻心汤方,我替它推广了。大柴胡汤我也愿意推广,这是经方,是好东西,我当然要推广。
大柴胡汤还能治疗抑郁症。现在的抑郁症多的不得了,有的用半夏厚朴汤、四逆散,有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有一种用大柴胡汤。这种人长的身高马大,但是没有精神,经常情绪低落,没有性欲,食欲时好时坏,一吃就胀。大柴胡汤,本身就是治疗抑郁的,《伤寒论》上说的非常清楚:“心下急、郁郁微烦”。所以大柴胡汤能治疗一些精神心理疾病。这类患者往往在精神心理上,表现为容易紧张,情绪容易低落,往往他坐在你面前的话呢,会非常关注你的表情,也非常关注你的讲话,你的语气,他听你讲话后,然后会思索,会提问,而且他来看病之前,往往会做很多准备工作,比方说上网搜搜。这类人本身对身体非常关注,容易有一种抑郁倾向,对这种人,我推荐大柴胡汤。
桂枝茯苓丸
听过我讲座的同道,应该知道我是非常喜欢用桂枝茯苓丸的。刚才在讲大柴胡汤的时候,我已经讲到了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这个方,不仅仅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在我们把它看作只是治疗子宫肌瘤,那是曲解了张仲景这张方的原意,桂枝茯苓丸不是治一个病、一个症状的,它是治人的方,治疗“桂枝茯苓丸人”的方。
根据我的经验,这张方的适用人群具有一定的体质特征。我们要望,四诊中间望为首,但是现在我们的望诊不够,很多青年医生往往就只是问,而不关注病人脸部的表情。当病人来的时候,你先要看,看他的体态身形,尽量引导他和你聊,聊得过程中看他的眼神,看他眨眼的频率,看他的表情神态,听他的语速,来分析他的心理行为特征。还要看他的肤色,看他的舌头。望诊非常重要。很多方证是望出来的。
桂枝茯苓丸在望诊上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我说的是面证。“桂枝茯苓丸人”的脸色一般是发红或者是暗红,当然也有发青的,鼻子或者红或者是暗红的,或者是鼻翼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其次是舌诊,有的把舌头伸出来,舌头是紫暗的,舌头翘起来,舌底静脉往往是显见的,有的甚至是怒张的,这个是我们望出来的。
接下来我就要望下肢了,这是腿脚证。我说:“姑娘,你把裤脚管拉起来。”她马上就脸红了,原来她的缺点暴露了。因为现在很多女性,脸色往往是伪装的,化妆得过于精细,看不出真相来,拉上裤脚管一看,真相就出来了。下肢的皮肤非常粗糙干燥,尤其是秋、冬天是最明显的。这种干燥的皮肤,你轻轻一抓就有抓痕,毛裤上有很多皮屑,有的皮肤甚至像蛇皮一样,伸手一摸像触到了刺一样,这个就是桂枝茯苓丸的腿证。然后你还可以问:小腿是不是容易发凉?脚上是不是容易生冻疮或者生鸡眼?是不是容易抽筋?还有的人皮肤发暗,甚至溃烂,不收口,这都是“桂枝茯苓丸人”的腿。
腹证也很重要。门诊上没有条件让病人睡下来,就坐在那里,一般按下腹部。腹部有炎症的,或者盆腔瘀血的,或者有慢性阑尾炎的,或者附件炎的,按下腹部的时候,往往有压痛,特别是左少腹。就是没有压痛,少腹部也是充实有力的,绝不会像有些人肚子那样软软的。有一些老年男性,肚子很大,摸上去软软的,像棉花枕头一样,这样的人用桂枝茯苓丸的效果不好。以上就是“面腿腹三联征”,这是桂枝茯苓丸证的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就是精神心理症状。这样的病人也很多。这些人脾气比较急,在外面排队挂号都等不急,进来以后讲话也比较快,但有时候呢,讲着讲着就讲不下去了。这些人容易失眠,容易头痛,容易烦燥,这个就是张仲景所讲的“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瘀血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精神症状,那就是“如狂”,还有就是“善忘”,像这种精神症状往往会被我们所忽略。我们老是想到瘀血就是紫或者是血黏度高,其实瘀血症有很多是精神症状。所以在使用桂枝茯苓丸的时候,我们应该掌握人的精神心理特征。“桂枝茯苓丸人”容易记忆力下降,容易思维迟钝,容易语言艰涩,讲着讲着就不流畅了。
桂枝茯苓丸用于女性的机会比较多,我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治疗子宫肌瘤、附件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等;合大柴胡汤也能用于支气管哮喘,还能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方还能用来治疗一些血栓性疾病。现在的血栓性疾病非常多。有的人长时间坐飞机,十几个小时都屈曲在那里,如果他下肢循环不好,就会形成血栓,酿成大患。我想,这些患者如果预先服用桂枝茯苓丸,可能会有好处。桂枝茯苓丸的作用要比阿司匹林好,我说它是“东方的阿司匹林”。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稀释血液,它还有更多的作用,包括扩张血管,加强对心脏的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和省人民医院的心导管专家们曾经就冠心病PCI术后的调养问题探讨过,我认为,对于那些支架术后病人可以配合桂枝茯苓丸使用。
上次我还成功用这张方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血栓性疾病,一动就气喘,甚至还要晕厥,死亡率非常高。现代西医没有好办法的,我用桂枝茯苓丸加上川芎,治过了三例效果都还不错,病情能够稳定。还有用来治疗间质性肺病的肺纤维化。有一个安徽来的病人,就是经常胸痛,一查出来肺纤维化,后来就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吃了很长时间以后,症状很快消失了。
我还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一些年轻学子们脸上的痤疮,效果很不错。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的痤疮,往往是“桂枝茯苓丸人”容易生长的。这类人往往皮肤比较粗糙干燥,嘴唇暗紫暗红的,这种痤疮就像赤豆一样,嵌在皮肤下面,且痘印不易消失,就像锅巴一样板结在脸上。对付这种痤疮清热药可不行,就得用桂枝茯苓丸!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或者是加川芎。这个经验如果能够推广的话,效益可观啊,痤疮这个市场可是相当的大呀!
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可以考虑用桂枝茯苓丸,我曾经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加牛膝治疗好多例,肾功能不全亦有效,但是一定要让病人泻,泻了以后情况就会好转了。我们称之为“经方透析法”。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我一般用桂枝茯苓丸加怀牛膝、石斛,配上黄芪桂枝五物汤。
还有,男人的前列腺肥大、痔疮、肛裂都可以用桂枝茯苓丸,包括一些腰部的疾病,如腰痛、椎间盘突出等都可以。
桂枝茯苓丸是经典的活血化瘀方,所以,我常把这张方作为重点教给学生。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不是张仲景的方,但是也是一张古方,是唐方,也可以看作是经方,因为方中黄连、黄芩的组合,还有黄柏、栀子的组合,都是张仲景的经典配伍,把这两张组合起来就叫做黄连解毒汤。我用黄连解毒汤的范围比较广,很多都是看人开方的。有天,一个26岁的小年轻来看病,他患的是过敏性紫癜。我一看这个小伙子满脸通红、满脸油光,胃口很好,体重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他说经常感到胃里面有烧灼感,舌头伸出来一看,红得很,晚上失眠,烦燥不安,头昏,热象很明显,用了黄连解毒汤之后,症状很快就缓解了。
这张方在日本是用来治疗高血压和脑梗的,甚至是老年性痴呆也能用。我在临床上发现确实有用,特别是心率比较快,晚上睡不好觉,血压持续增高的。用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现在中国这方面的报道也非常多。
黄连解毒汤单用的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复方。那么复方怎么使用呢?那我要推荐荆芥连翘汤了。荆芥连翘汤是我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一张方,它是黄连解毒汤加上了四物汤,再加上四逆散,还有荆芥、连翘、防风、白芷、桔梗、薄荷。我用这张方的频率要远远高于黄连解毒汤原方。我发现有很多青年人,特别是少妇们,皮肤白白的,嘴唇红红的,妇科检查往往有子宫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炎等,白带多、色黄,有痛经,月经来血块多,经常喉咙痛,口腔溃疡,身体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来找我看病,希望调体质。我都会用荆芥连翘汤。荆芥连翘汤清热、养血、散风,能治疗头面部的炎症,能抗过敏抗炎,能够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还能治疗黏膜充血糜烂的毛病,效果也非常好。
葛根汤
葛根汤这张方啊,是张好方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就几味药,但是组合非常严谨。在中国,葛根汤并不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日本,葛根汤是妇孺皆知,相当受大家欢迎。感冒了,大家都知道感冒灵,为什么不用葛根汤呢?对于一些体格很壮实的男人来讲,感冒,鼻子不舒服,葛根汤一吃就见效。
葛根汤这张方怎么用呢?打个比方,李逵感冒了用什么方?葛根汤呀!这一听大家明白了。用葛根汤的时候一定要抓体质:肌肉坚紧厚实,皮肤黝黑黄暗粗糙,毛发比较多,皮肤比较干燥,不容易出汗,身体强壮,脉搏有力,这种体质,你用葛根汤,感冒发烧,都能用。如果李逵酒后吹风,面神经麻痹怎么办?用葛根汤!他和张顺在水里打了一架以后,受凉了,腰给扭了,脖子扭了,那怎么办?葛根汤!就这么简单。
这次是李逵的妹妹来看病,她是什么病?闭经。月经40多天、60多天、三个月来一次。对这种女人,你给她养血,你给她吃阿胶,那是越吃越糟糕!这种体质,中医说是寒湿。她所有的毛孔闭起来了,该排的地方不排,汗也没有了,月经也没有了。驱寒就是发汗,驱寒也能通经。我发现葛根汤催月经效果很好,但是得催李逵妹妹的这种,如果细皮嫩肉的林黛玉月经不来了,那可不能用葛根汤!一吃葛根汤,她三天三夜睡不着觉!因为葛根汤是兴奋剂。大塚敬节先生,日本著名的汉方家,他可是古方和现代医学能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天才”,我听他的学生平马直树先生讲,老先生晚年看病看累了,喝什么饮料提神呢?葛根汤颗粒!我也试过,有一段时间我也疲劳感冒,这里痒那里痒,话也不太愿意讲,思维迟钝,可是要上课怎么办呢?预先我就喝了些葛根汤,那堂课激情又来了,思维又快了!麻黄让人兴奋。二战期间,日本的军队就让士兵服用麻黄制剂,服了麻黄制剂的人,嗷嗷的叫,就能往上冲。所以,要说“葛根汤人”的特征,那就是精神萎靡,不愿意讲话。如果来了个病人表情非常丰富,眼睛波光粼粼,忽闪忽闪,你不要用葛根汤,这种人往往本身就睡眠不好,服药后反而更睡不着。葛根汤是张奇特的方,女人吃了以后,皮肤变得白净,还能瘦身呢!麻黄在美国是减肥用的,但是出了问题,吃死了人,所以美国人闻麻黄色变啊!但是要因人而异,张仲景说得非常清楚,用麻黄、葛根,不能过汗,脉紧的人才能用,壮实的人才能用。
葛根汤还专门治头面部的毛病,比如突发性耳聋。一碰到这个病,西医马上让进高压氧仓。我们呢,有内服的“高压氧仓”,那就是葛根汤加川芎!我的经验,葛根量要大,大便秘结者再加大黄。我治了好几例,效果还不错。南京有个副区长,突发性耳聋,脸色黄暗,我就用葛根汤加川芎把他治愈了,现在他逢人就要讲中医好。
东汉时期,战争最多,那个时候,作为社会的优良资源,有名的医生肯定要被征用的。我估计张仲景当年也一定看了很多军人的病。所以,我读《伤寒论》,经常让思绪回到张仲景的年代,想象这些经方如何治疗那些战争时期以及军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比如,葛根汤是什么时候用的?是勇士跳入河里,受凉感寒,出现项背痛和发热的时候用的;还有,就是将士们喝醉酒,酒后当风,烂醉如泥,第二天头还昏昏,人不舒服的时候用的;如果还恶心呕吐,再加半夏。葛根汤确实是可以治疗酒醉。葛根是解酒的,麻黄是兴奋的,桂枝、芍药、甘草是保肝的,生姜、红枣是健胃的。
温经汤
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温经汤。温经汤是一张好方,女人用得尤其多,男人却很少用。这是女人的专方。
这张方用在什么样的女人身上呢?已经失去魅力的,失去女性美的女人。女人要有一点脂肪,那才有曲线;女人的皮肤要白嫩,那才美丽。但是她消瘦了,干枯了,发黄了,乳房也瘪了,那怎么还会美丽呢?温经汤证有两个关键指征,张仲景已经说了。一个是口唇干燥。女人的美,唇是一个关键。20多岁的女性,不需要用口红,她们的嘴唇饱满红润,很性感,但是温经汤女人的嘴唇,干瘪,唇红很小,有的有裂纹,抹了润唇膏也没用,有时还疼痛;还有一个指征,张仲景也提到了,就是手掌。女人的美,手也是一个关键。手能看出女人的身体状况好不好。健康女人的手非常柔软、润泽,就像玉一样,纤纤玉手啊!如果她的手皮肤粗糙了,干燥了,到了冬天呀,手都开裂了,抹了很多护手霜都没有用。我们搓搓手一般是没啥声音的,她搓手却“沙沙”的响。还有指甲周围,不断的产生毛刺,手干枯了,犹如松树皮。手背的皮肤也松弛了,都可以拉起来,脱水状。这种手叫做“温经汤手”。我们再看看腿。小腿呀,脚线也不美了,脚部肌肉也在萎缩松弛。能用温经汤的这种女人,皮肤白白的、干燥的,一点毛也没有,腿上是没有汗毛的,如果毛很多,就不要乱用温经汤。
温经汤用得最好的是月经病。月经过期不来、月经少、闭经,这种女人没法生育呀,温经汤,就是古代治疗女人月经至期不来,久久不受孕的验方。吃了这张方以后,很多不能生育的女人能生育了,因为卵巢功能活跃了,能够正常排卵了。我的经验,温经汤对于闭经,无论是继发性的,还是原发性的,都有效,但是服用的时间要长,至少要服用3个月。有人报道,温经汤治疗不孕,就在月经期服用,一个月就服个三剂五剂的,据说有效。我经常让患者一副药分作两天服,小剂量,常服。服了一段时间以后,看着这个女人慢慢丰润起来,月经正常来潮了。温经汤经常用于三种女人。一种是减肥的女性,减肥减肥,不吃这不吃那,最后骨感美有了,但代价是什么?就是月经周期紊乱!还有是那些中年女性,面对隆起的肚腩,咬牙减肥,拼命锻炼,做运动,每天出汗很多,一下子改变饮食习惯,不吃肉了,吃纯素了,体重降下来了,但是,代价是什么?是憔悴,是衰老。这个时候就得用温经汤,吃了以后还能够使这种枯萎的玫瑰花依然盛开。第三种,是一些更年期的妇女们,本来是朵盛开的玫瑰花,人是神采奕奕的,两眼睛放光的,但是月经一绝,人一下子就萎掉了,疲劳,乏力,缺乏激情,体重骤降,曲线没了,臀部也不圆润了,肚子也松驰了,阴道干枯了。而且还会出现很多不适,比如晚上睡不着了,记忆力下降了,肠胃紊乱了,或腹胀,或莫名其妙的腹泻不止。这些女人,就可以服用温经汤。这好比是给干瘪的玫瑰花洒点水,可以再鲜亮一段时间。
温经汤体质的女人会出现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对于一些没有抑郁、没有焦虑的女性失眠患者,有月经不调的,都给用温经汤,待月经调整,等体重增加,气血旺盛以后,自然就能睡着觉了。你们看那些年轻的姑娘们,肤色水灵灵的,月经也正常,都喜欢睡觉!但是到了50岁左右,很多人就睡不着了,严重的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神志恍惚,很多精神症状也就伴随着出现了。对于这些精神症状,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是没有用的,就得用温经汤。我对这种女人,我不管你的睡眠,我只管你的体型,你体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行。
温经汤还适用于更年期妇女的胃病和肠病。很多更年期妇女常感觉到胃部不舒服,一查萎缩性胃炎;一做病理切片,报告是伴肠上皮化生。这是什么问题?医生说是癌前病变。不得了,要变癌了!从此,以泪洗面,整夜睡不着觉,那就陷入到极度恐怖中了。我说你不要怕,这是更年期的一种。你不仅是肠黏膜萎缩,什么都在萎缩。是的,她还有肠道的问题,长时间大便不成形,甚至腹泻不止,用抗生素也无效。其实,这也是温经汤证。张仲景就说过妇人年50,病下利数十年不止,指的就是这种状态。温经汤吃了以后大便就干了,胃里也舒服了,食量也增加了。为什么呢?气血旺盛了。所以更年期妇女的胃病可以治,肠病也可以治。很多妇女服用温经汤以后,体胖了,脸色红润了,一复查,萎缩性胃炎变成慢性浅表性胃炎了。这时候,她们笑了。
温经汤可以做成膏滋药,以便于服用。在我们南方,膏滋药盛行。什么是膏滋药?就是将多剂汤药一起久煎,滤出的药液浓缩后,融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再加入蜂蜜、冰糖等,有的还加进桂圆、黑芝麻、核桃等。熬成的药液稠稠的,香喷喷、甜丝丝。每天早晚舀一汤匙,用开水冲服。温经汤可以做膏滋药,很受女性的欢迎。特别是冬天,温经膏就是许多瘦弱女性最好的进补方。
需要提醒一下,对服用温经汤的女人,你一定要让她注意饮食营养,特别要吃肉,最好吃猪蹄。猪蹄,是“餐桌上的阿胶”,一般宜红烧。佐料要用黄酒、生姜、葱、桂皮、茴香、盐、糖等,要文火慢炖,炖得烂烂的,入口即化才好。不吃猪肉的,可以吃红烧牛筋,也要炖烂。我们南京人喜欢吃鸭,吃鸭爪、鸭翅膀也行。广东人喜欢吃鸡爪,鸡爪也有效,但是不要油炸的,一定要炖的。炖得滋膏多且好。
温经汤能够还女人的美丽,让她变得滋润,肤色可以红润,体态可以丰盈。我把她看成是东方的天然的雌激素。
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把我的思路简单得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看病是抓住体质的!感谢你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