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阴阳

《中医名词词典》-阴阳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89 次浏览 • 2017-01-04 20:10 • 来自相关话题

阴阳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 ...查看全部
阴阳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阳化气,阴成形
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阳气
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即阳亢。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阳杀阴藏
杀即收束或消灭。阳气收束,则阴气也潜藏,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
阳生阴长
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
阳生于阴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因此说,阳气是由阴精化生出来的。
阳胜则阴病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热过盛或虚火妄动都会使阴液耗损,这些都属阳气胜而阴不足的病证。
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与“阳虚阴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肿、腰酸、膝冷等肾阳虚的证侯,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烦燥、咽干喉痛、齿龈出血、小便短赤等肾阴虚的证候,这就叫阳损及阴。
阳中之阳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则胃阳(胃气)在这种意义上称阳中之阳。在阴阳属性依不同的关系而相对变化时,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于阳者。如心在五脏的相对位置因居于上,故属阳;心主火,心气通于夏,也属阳。因此,在分辨五脏间的位置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时,心为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胃属阳,胃阴则为阳中之阴。指某一事物两种属性中,前一种属阳,后一种属阴。如肺位置在上,属阳,肺气主降,属阴。故称阳中之阴。参阅“阳中之阳”条。
阴不抱阳
指由于阴的病变,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出现病理上的“阴虚阳亢”或“阴盛格阳”的病理现象。
阴平阳秘
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气
与“阳气”相对。泛指它们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阴气指物质;就脏腑机能来说,则五脏之气为阴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营气为阴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余可类推。
阴生于阳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的生化,必须赖于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因此说,阴精是通过阳气的活动而摄取和产生的。
阴胜则阳病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阴寒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这些都是阴寒胜而影响阳气的病证。
阴损及阳
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盗汗、遗精、咯血等阴亏证候,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气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阳虚证候,这就叫阴损及阳。
阴阳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生理方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鑑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临床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
阴阳乖戾
乖戾即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阴阳互根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的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表示人体生理范围内的变化。
阴阳离决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胜复
胜即胜利或亢盛,复即报复或反复。阴阳的变化,阴盛阳衰,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阴胜阳复,阳胜阴复是这种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们都影响着变化过程的转归。前人用这个道理解释一些气候变化和临床病理。气候方面:如某年湿气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的复气,出现干旱的气候。气候的胜复也会影响人们发病的情况,尤与季节性流行病有关。病理方面:邪正相争的过程也会出现胜复的现象,如《伤寒论》厥阴病所说的阴阳胜复,阴指寒邪,阳指正气,阴阳胜复表示邪正相争。如:厥阴病下痢、四肢厥冷属虚塞证、正气来复时则见身热,而下痢、肢厥俱除;邪胜则体温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现。这种情况的交替出现,也称为阴阳胜复。
阴阳消长
消长,说朗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若一方的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一方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太过,产生了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动的变化。这种关系较多于说朗病理变化,如“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
阴阳转化
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等。
阴阳自和
语出《伤寒论》。指在病理上的阴阳失调趋向相对平衡的建立,表示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如:恢复期的热退而脉和缓,口津充足,食欲渐佳,二便通调等。
阴中之阳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胸部属阴中之阳。指某一事物的两种性中,前一种属阴,后一种属阳。如肝位于腹内,属阴;肝气主气,性疏泄,属阳。故称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腹部属阴中之阴。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阴者。如肾位置在下,属阴;肾为水脏,主藏精,也属阴。故称阴中之阴。
至阴
至,即到。至阴,即到达阴的意思。如太阴为三阴之始,故太阴又可称为至阴。太阴属脾,至阴常作脾的代词。《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至,作最或极解。至阴,即属阴之最甚者。《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穴名,足太阴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甲根外侧角外一分许。
重阳
两种属阳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日中(正午),白昼为阳,日中为阳中之阳,故称重阳。身热,脉洪大,症脉都是阳盛,称为重阳,说明阳热之盛。把自然气候与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夏季属阳,暑为阳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称为重阳。
重阳必阴
疾病的性质原属阳气偏胜,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阴的现象或向看阴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热极生寒”就是阳热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寒性症状。夏日中暑为重阳,但由于暑热不但伤津液,还会使阳气耗散,正气不足而出现虚脱。这些病理上的转变也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重阴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夜半、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称重阴。身冷,脉微欲绝、症脉都是阴盛,称为重阴,说明阴寒之盛。把自然气候和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冬季属阴,寒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称为重阴。
重阴必阳
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寒极生热”就是阴寒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热性症状。冬季感寒邪为重阴,病本属感冒风寒,但寒邪化热入里,会转化为热病。这些病理上的转变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一切尽在杯水中(火神派阴阳辨析)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20 次浏览 • 2016-02-24 17:29 • 来自相关话题

      近又读郑钦安之《医理真传》,其间论述阴阳辨别之机理,乃称为 要道。现代中医学家任应秋赞赏其才能,不仅善师仲景之法,也深明仲景之理,深知伤寒大旨,是一位杰出的伤寒学家。这也是被世人所公认的。郑善运用阴阳之理,精于洞察阴阳之证,用药少而量大 ...查看全部
 
    近又读郑钦安之《医理真传》,其间论述阴阳辨别之机理,乃称为 要道。现代中医学家任应秋赞赏其才能,不仅善师仲景之法,也深明仲景之理,深知伤寒大旨,是一位杰出的伤寒学家。这也是被世人所公认的。郑善运用阴阳之理,精于洞察阴阳之证,用药少而量大。师一法,而变幻多方。起特别善用辛热之附子,干姜。被誉为郑火神,影响深远。
 
    许多人读了《医理真传》,不明白其中的阴阳,皆谓其颠倒阴阳,滥用附子。对其书的真火,君火更是不知何从,以至现在初学者不敢盲目习其书,实乃医门憾事。
 
    余试以论郑氏其阴阳理论,望同道批评。《医理真传》开篇论到:“乾为天,属金,纯阳也。又曰龙。坤为地,属土,纯阴也。”乾坤交媾,化生六子,即:震,坎,艮,巽,离,兑。前为三男,后为三女。唯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坎为水,属阴,血也。中一爻,即天也。合起来即是天一生水,而在人身,则为肾水。肾中真阳寄于二阴之中,乃立命之真种子也。
 
    此后讲阴盛一分,龙(真阳)也盛一分。世人多以虚火上冲,乃滋阴降火。似不全面,但也不能否认。为什么不能否认呢?又为什么说不全面呢?请从下面论一半杯热水开始吧。
 
    先讲阴平阳秘之人,此类人好似一杯热水,且是60℃左右的热水,为什么说是60℃左右的呢?又是半杯呢?让我慢慢道来。一杯这样的热水,热气腾腾,弥漫杯中。此杯水可看作人体之阴阳,此热气便是人之阳气,杯中之水,便是人之阴气(阴液)阴阳平秘之人 ,阳气盛阴气足,是为不病。
 
    假设平人平时不注意饮食,起居,房事无节。久而久之,发为阳虚之人。就象这杯热水,放置时间久了,蒸气耗散,阳气也就耗散,阳气一散,就不能保持其水温,变凉了,而杯中的水量却没变。此即阴盛阳虚之人(实际上,气散,水量不变,实为阳少,阴相对偏盛。非真正的阴盛阳虚。后面将要论到真正的阴盛阳虚),那么我们该怎么使水温达到先前的水平呢?有两种方法,一是往杯中加热水,但要加的多才行,才能达到同样的温度。二是在杯底加热。那么何种方法更好呢,显然第二种。第一种方法,虽然加水达到了同样的温度,但杯中水就多了,甚至会溢出。此即肥胖之人,精多气盛。为少数。这里不讨论。此论平常之人,即不瘦不胖之人。当为半杯水讲理通,也可以从阴阳消长,平衡讲。半杯水之平人,杯中水可多可少,向两极变化。而满杯之水,只能少,不能多。这样就不符合阴阳消长转化理论。所以我们就在杯底加热,不加任何水,这样很快就达到同样的温度,至阴阳平衡。对于阴盛阳虚之人,在临床上,我们使用大辛大热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而不在方中另加滋阴之品。怕其助阴消阳,就是这个道理。如仲景之四逆汤,白通汤。明白这一道理,以下的证型都简单说为好。
 
    那么阳盛阴虚(其实阴非真虚,乃相对而言)之人,就象一半杯80℃,90℃ 甚至100℃的热水,伸入烫手,蒸气上腾,其气也滚烫。使人不敢靠近。解决之法,我们可以往杯中加冷水,使降达60℃的水,有人也许要质问,何必加冷水啊。把它放置一段时间,自然就会降温的。试想,即使放置在那里,人为不管,水为什么会变凉,那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表面热量造成的。这一空气是外界力量,是一种外界手段。相当于人为加水,只是过程不一样。温度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实质不 一样,一杯水,我们可以让它自然冷却。但换作人。高热,神昏,难道放手不管他吗?等他自然凉吗,那他只有变成孤魂野鬼了。临床上,我们遇到此类证型,采用滋阴降火法或急下存阴法。如仲景之三承气汤。观之临床,此证发生于实证,多为三阳经之证。
 
    还有由阴阳两虚导致的真正阴盛阳虚和阳盛阴虚证型,下一次再讨论,到此为止。
 
    上次谈到相对的阴虚阳盛和阳虚阴盛证型,现在开始谈真正的阴虚阳盛和阳虚阴盛。
 
    先讨论第一种,所谓真正的阴虚阳盛,就象是那半杯热水减少到半杯的1/2,那么杯中的水就更少了,且这1/2半杯水是80℃,90℃甚至100℃的热水。前面讲到,水就是阴,是阴血,是能源。蒸气就是阳气,能流动,是动力。虽然水量很少,但其温度也高,水少了,阴血也就亏虚。蒸气依然弥漫在杯中,阳气也很旺盛。这里的阴虚也就绝对的虚,阳盛也是绝对的盛。非前面讨论到的阴不变(水量不变),而阳气相对偏盛。那么解决方法就可以往杯中加适量的冷水,温度下降了,水量也达到阴阳平衡的半杯状态。谈到这里 ,也许有人要质问,也可以加入适量温度较低的热水,与那80℃,90℃的热水中和为60℃的热水啊。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危险,为什么说它很危险呢?试想,非生命物质可以做到,我们人却不能,因为人是有生命的,是有感知外界刺激的能力,且有一定的 承受能力和极限。一个阴液亏虚,高热神昏的病人,我们还敢使用温热辛燥的药物吗?也许本身的热量(阳气)就足以致它一命呜呼。因为它承受不起那样高的热量。又有人要质问,仲景之桂枝加附子汤不是救阳存阴吗?我们来看伤寒论原文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按发汗而至漏不止,伤及肾阳(蒸气)也明甚,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伤及阴液也明,此即水少了。但仲景这1/2半 杯热水,其温度也很低,蒸气也不烫人(从其恶风可知)。此证与我们谈论的1/2 半杯热水是不同的,所以仲景采用救阳存阴法,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难亦。在临床上,此类人多见于先天阴液不足之人和久病长期损耗津液之热病病人。治疗原则采用滋阴清热之法,如<<医宗金鉴>>之知柏地黄丸(汤),钱乙之六味地黄汤等。
 
 
    我们再来看真正的阳虚阴盛,此即往那半杯水中再加入1/2 半杯水,而且是冷水。相比之下,杯中水就多了,但不溢出。(阴盛),但温度比60℃还低了。蒸气(阳气)也减少了,此与上次讲到的阳虚阴盛本质上是不同 的。那么解决之法就是在杯底加热的同时,缓慢倒出呼杯中多余的那1/2 水,(缓慢两字也有深意)这样温度很快就会达到60℃(阴阳平衡状态)为什么我们不采取不倒出其水,而在杯底加热的方法呢?虽然直接加热也可以,但杯中的水本身就多了。而且加热时间也相应增加,最关键处是不符合前面讲到的阴阳平衡,消长,转化的理论。故不采取此法。在临床上,我们多采用扶阳(温阳)利水之法。如仲景之真武汤,茯苓四逆汤,郑钦安之肾着汤等。
 
    以上讲到了四种证型,且是以阴阳为统纲,以阴阳辨证为大眼,执简驭繁。抓住此法,则明阴阳亦。杯水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大法,也可以解释后世创立之三焦辨证、以及痰郁气滞理论。脏腑辨证即可用杯水理论解释(上文涉及即此),关键辨清阴阳。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恕余肤浅之见,望同道指正。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19 次浏览 • 2016-02-03 17:12 • 来自相关话题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 ...查看全部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上面,对阴阳已经讨论了很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讨论"阴阳的工作机制",弄清楚这个以后对理解 《伤寒论》的许多问题就会很方便。阴阳是一体两面,一分为二。它的来源与《易》很有关联。孔子在《易 ·系辞》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是什么?两仪就是阴阳,因此,阴阳是从太极来的。太极是《易》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弄不清楚,中医的很多问题就不容易搞究竟。"太"这个字经常用,像太公太婆、太上皇等,所以,比较容易理解,那么,"极"呢?极这个概念在《说文》叫做"栋",就是屋脊的意思,是一个最高点。太极显然就是比这个脊更高的地方,比最高的地方还高,这个说法似乎抽象了一点。有没有更具体一些的意义呢?有关极的概念,在最早的一本天文历法书《周髀算经》中有专门的涵义,该经的下卷说:"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以上的经文谈到五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章、蔀、遂、首、极。章是十九岁,十九这个数就叫做章,这里面就透着一个法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病机,为什么讲"十九"条?为什么没有加上一个燥?这里面就有一个章法问题,不是随意地加一个可以,减一个也可以。这个章法是很严肃的问题,这是含糊不得的。接下去是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遂,三遂为一首,七首为一极。这个"极"是多少年呢?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也就是说,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就叫做一极。那么,到了这个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会有什么变化呢?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在这个极点到来的时候,所有的"生数"都终了,在所有的生命结构及生命所需的条件完结之后,又再开始"万物复始"的新的循环。天地宇宙便是在这样一个交替变化中行进。而在每一个新的"极"开始的时候,从天文的角度,都需要重新纪元,重新纪历。这叫做"天以更元,作纪历"。上述这个极的认识大家不要小看了,我们看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它对宇宙有些什么认识呢?一个热寂说,一个大爆炸,一个熵定律,总起来说,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诞生形成以后,就按照熵的定律不断演变,直至达到熵的最大值。此时所有有用的能量消耗一空,世界进入死寂,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这实际就是"生数皆终"的时候,就是极变到来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死亡就这样一直地持续下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史前文明这个概念怎么来?我们这一个文明史怎么产生?所以,这个死亡不会一直地持续下去,它还会变化,还会爆炸,还会有"万物复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古印度的哲学把它叫做"成、住、坏、空",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成、住、坏、空中演进。宇宙形成以后,会有很长一个"住"世的过程,而这个"住"的过程,如果按照熵定律,就是一个熵值不断增大的过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坏灭,然后不可避免地进入空亡。这个变化过程就叫做一劫,劫后又要复生,又有新劫产生,又有新的成、住、坏、空。从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周髀算经》的也好,古印度的也好,现代科学的也好,虽然在周期的长短上,在时间单位的意义上会有出入,但究其实质而言,三个认识都是相同的。那我们不禁要问,现代科学有这样先进的理论,有那么多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利用,它得出这样一个宇宙认识并不奇怪,而古人根本没有这些先进的东西,他们凭什么也得出了同样的认识?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古人的那套东西真的不可轻视。我们研究古代的东西,不可以用一个"朴素"就搪塞过去,应该知道其中必有奥妙的地方。上面这个成、住、坏、空的周期,古人已经提出来了,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这个就是"极"。在极的终点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生数已经终了,一切都完蛋了。既然一切完蛋了,怎么还会万物复始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古人认识到,要想在一个极变终了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极产生,要想使极与极之间能够顺利的转换,就必然有一个比"极"更高的东西,就像孩子生不出孩子,必是母亲方能生出孩子一样。那么,这个"母亲",这个比"极"更高一辈的东西,就称之为"太极",太极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有了太极,在生数终了以后,就可以万物复始,就可以产生新生命,就可以产生新的成、住、坏、空。所以,太极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太极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惟有它,宇宙才能不断地循环下去,惟有它,生命才能终而复始。所以,太极就是这样一个如环无端的东西。我们看由北宋周敦颐所传出的太极图,画出的就是一个空空的圆。这样一个圆,它如环无端,正好体现了太极概念的涵义。只可惜后世的许多人误将那个阴阳鱼的画面当作太极图,闹成天大的笑话。有阴阳鱼的这个画面,只能称作两仪图,或者阴阳图,当然,如果连上阴阳图外面这一圈看,叫做太极阴阳图也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将阴阳鱼这个画面单称太极图,这如同指子为母,岂不可笑。《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是什么呢?易就是产生生命的那个东西,那个道理。这个东西,这个道理又是什么呢?就是太极!前几十年,由于人工胰岛素合成成功,于是在科学界产生了一种思潮,认为生命也可以合成。既然蛋白质可以合成,而人又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那为什么生命不可以合成呢?生命究竟能不能合成?这个问题梁漱溟前辈在他的《人心与人生》中发表过专门的见解:"自然生命靡非始于分化孳息,而人工之造物恒必从构合入手,此世所共见。今曰从构合入手取得生命,吾窃疑其貌似在此。"生命来自单细胞的分裂,就是当今最时髦的无性繁殖,克隆术,也没有违背这个过程。只有分化才能孳息,合成怎么孳息呢?所以,生命不可能由合成产生。只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过程不可能倒过来。因此,生命可以合成,在现代找不到根据,在古代也找不到根据。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并不相违,越是深层的问题越是这样。所以,传统钻得越深,往往对现代的理解就越深刻。当然,反过来也是这样,对现代的问题钻研得越深,有可能对传统的看法就越深刻。所以,传统与现代需要对话,需要高层次的交流。只有这样,东西方文化才有可能真正沟通,才有可能相互获益。而这个对话必须平等,你要高高在上,独称老大,那这个交流就没有办法实现。从"生生之谓易",从易这门学问对生命的界定,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感受,传统的学问绝不容轻视。它不但涉及一般的问题,而且触及科学最深层的问题。生命来自分裂,不来自合成。太极生两仪是分裂过程,两仪生四象也是个分裂过程。在两仪阶段,阴阳初判,这个时候尚未形成生命,等到四象产生了,有了生长收藏,植物类的东西就有可能产生。四象的时候就是二阴二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或者称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化,变成三阴三阳,生命就开始形成了。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特别是研究人的生命,就要特别注意这个三阴三阳。 
    2.三阴三阳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就是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阳明这样一对概念,则几乎只限于医家之用。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中医的关系很大。什么叫阳明?什么叫厥阴呢?《素问》里面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这就说明了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医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或者说最基本的特点,这个观念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这样一个观念,实际上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儒家的学问,道家的学问,都是秉承这样一个基本的东西。可以说,这个观念是整个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前面我们讨论伤寒的时候,引述了许多《四气调神大论》的观点,实际上都是说的这个观念。前章已经说过,春夏为什么要养阳?秋冬为什么要养阴?春为什么要养生?夏为什么要养长?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地生你也生,天地怎么变化,你也怎么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这就是整体观念,这就是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从原始自然的意义讲,就是说的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必须知道天地怎样变化。天地变化的最明显的单位,或者说最明显的层次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作一个很大的变化,比如今年庚辰年,变到明年就是辛巳年。庚辰年是金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辛巳年就变成了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一个金运、一个水运,一个太过,一个不及,这个变化太大了。在年这样一个大变化的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这就是气。气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讨论过,它本来是岐伯保密的东西,但是,在黄帝的追问下,不得不说出来。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这个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小雪到大雪,由小寒到大寒。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必须得跟上这个变化。天地交换到另一个气的时候,你也要跟上来,还停在原来的这个气上,这就叫做"不及"。如果天地还没有跨越到另外一个气上,你先走了,这叫"太过"。太过与不及都没有与天地保持一致,没有与天地相应。那么,在气这个层次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自然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实际上就是揭示肺的这个功能。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章已专门地分析过,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它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所以,阳明这个概念的引入,对于在气这个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阳明为着沟通气这个层次的天人关系,那么,厥阴呢?厥阴为风木,主肝胆。《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前人的很多说法,包括现代《中基》教材的说法,都认为这个罢极是当"疲极"讲,疲劳到了极限,这个说法我们认为不符合逻辑。为什么呢?因为 《六节藏象论》这一篇都是探讨藏府的正常功能,一个生之本,一个封藏之本,一个气之本,一个仓廪之本,这四个本都是谈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问题,怎么到了"罢极之本"突然讨论起疲劳的问题呢?这显然有悖逻辑。那么,这个罢极究竟谈的什么?首先我们还是看"极","极"是什么?前面说了,七首为一极,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到了极点这个时候,要发生"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变化。可是谁能看到这个变化呢?谁能够活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呢?彭祖也不过八百岁。所以,要真实地看到这个极的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没关系,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它。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内经》的另一个思想武器来认识这个问题,这就是象。在《灵枢》经里,专门有一篇"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它本是年周期里的四个时间单位,可是在《灵枢》的这一篇中,却把它放到了一天里面,认为一天里面也有春夏秋冬,为什么呢?这个就叫做"同象原理"。从象的角度看,春夏秋冬是怎么一回事呢?春夏秋冬就是生、长、收、藏,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当然,在年这个周期里面,有生长收藏,但是,在日这个周期里有没有生长收藏呢?同样也有生长收藏。所以,岐伯曰:"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年周期与日周期在时间长度上这个差别很大,但是,从象上而言,也就是从阴阳变化的角度而言,却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呢?因为朝则阳生,日中则阳长,日入则阳收,夜半则阳藏也。周期长度不同,但是,阴阳变化的这个象相同,这就是我们说的同象原理。以春生为例,在年周期里面,这个春生的长度是三个月,而在日周期里,春生的长度只有三个时辰,这就是它们的差别。同象原理建立以后,问题就好办了。我们知道在极这个周期里,存在一个"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象变,那么,年的周期呢?我们看一看冬三月与春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特别在北方,我们看到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物凋零,生数皆终。而一旦度过了严冬,春天到来,则又是一派万物复始的发陈景象。这个闭藏的生数皆终与这个发陈的万物复始,不就是一个极变吗?所以,在年这个周期上,同样存在一个极的象变。年与年之间交替,实际上也是极与极之间的交替,这与一日之中亦见四时是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能从这一年跨越到另一年,必须是作为这一年的这个"极"终结,罢了,另外一个"极"才能开始。所以,"罢极"的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促使年与年、岁与岁之间交替变换,也可以说是极与极之间交替变换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庚辰年转到辛巳年,马上就由金运太过转到了水运不及,这个跨越太大了。作为人体,我们怎么样保证在这个大跨度上与天地的变化保持一致,这就要靠厥阴,这就要靠肝,这就要靠这个"罢极之本"。在岁与岁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这个要靠"罢极之本",要靠厥阴;在气与气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则要靠"气之本",要靠阳明。就像我们现在的收音机,收音机收到节目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使接收的频率与发射的频率相一致,这就需要频率调节器。通常调节器有两个,一个是粗调,一个是微调。厥阴是粗调,阳明是微调。有了粗,有了微,这就在多层次、全方位上与天地建立了相应关系。有这样一些专门的机制,有这样一些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人与四时相应就有了保证。可见中医理论的建立,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过程,她很严密,有理论,有实证,不是想当然。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合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 ·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合的这个层面谈。那么离呢?离就是分开来讲,《素问》里面谈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如果这样来分,那我们怎么能把握?所以,谈阴阳的离,我们不需这样来分,分成三就行了。阴分为三,阳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用道家的说法,这叫做"一气含三造化功"。因此,阴阳的离合实际上就是谈一个分工合作的问题。合作就是要实现第二章所谈的阴阳的生长收藏,阳气的释放和蓄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就必须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就要牵涉到分工,这也是《素问 ·阴阳离合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1.门户概念的引入 
    《素问 ·阴阳离合论》在具体论述阴阳的离合时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一个开,一个合,一个枢,这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很显然,它是针对门户而言。门户的作用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要有开合,开则能够出入,合则出入停止。那么,门要能够开合,它靠什么起作用?它靠枢的作用。所以,门户这样一个总和的概念,要是把它分开来,就是开合枢这三部分。没有开合,门户就不成其为门户,而要实现开合自如,没有枢又不行。前面我们说了,天地阴阳的变化,无外乎就是一个升降出入的变化,故《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有升降出入,当然就有生长收藏。那么,怎么个升降出入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动了很大脑筋。设想如果没有一个门户,一个理想中的门户在把持,这个出入的变化怎么进行呢?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入,从什么地方出,从什么地方入?它总要通过一个地方。因此,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门户概念的产生。有了门户的概念,我们认识阴阳的升降变化,阴阳的出入变化就方便多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大家看,门户的概念就这样在《内经》系统里构建出来。这里的沉浮也就是讲出入,也就是讲升降。沉者入也,浮者出也。一方面是浮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出,阳气的升,实际上就是阳的释放;另一方面是沉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入,阳气的降,实际上就是阳的收藏蓄积。这里为什么要讲"与万物沉浮"呢?很清楚,就是要说明万物的这个沉浮,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沉浮。万物的沉浮是表象,而它的实质,它的根本是阴阳在起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任何事物,我们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这个表象,看它的实质,看它的根本,看它的这个阴阳变化。《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强调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果把它借用到这里,那么肯定是阴阳主沉浮。门户的概念建立了,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就是上述的开合枢。具体地说,三阳有一个三阳的开合枢,三阴有一个三阴的开合枢。这就意味着应该有两个门,一个是三阳主宰的阳门,一个是三阴主宰的阴门。上面讲到的只是生长之门,其实这是一个省略,应该还有一个收藏之门。三阳主的阳门实际就是生长之门,三阴主的阴门,实际就是收藏之门。阳门打开了,生长之门打开了,阳气便不断升发,不断释放,随着这个升发,释放,自然界表现的便是春夏的变化,万物在这个过程逐渐地升浮起来。而随着阴门的打开,收藏之门的打开,阳气转到入降,转到蓄藏,这个时候秋冬开始了,万物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消沉下去。上述两个门的分工虽然不同,但是,却要非常协调地工作。这里也体现了一个离合的思想。阳门开的时候,阴门要逐渐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出,一边入,甚至出不敷入,那这个春夏的变化,这个生长的变化,就没有办法实现。同理,阴门开的时候,阳门也要逐渐的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入,一边出,甚至入不敷出,那这个秋冬的变化,这个收藏的变化就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为什么阴阳要强调协调统一,不能搞对立呢?如果你开你的我开我的,那整个升降出入就要搞乱。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化灭了,气立孤危了,那还有什么生命可言。所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伤寒论》讲六经,讲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讲上面这两个门。两个门要协调好,必须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协调好,开合枢协调好了,阴阳的升降出入就不会有异常,升降出入没有异常,神机气立没有异常,这个生命就不会发生异常。我们从这个层面切入,不但整个《伤寒论》会很清楚,整个中医也会很清楚。下面就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2. 阴阳的开合枢 
    (1)三阳之开合枢  上面我们提到开合枢的协调对于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先来看三阳这个门。在阳门里,太阳的作用是负责开,"太阳为开"指的就是这层意思。随着太阳主开功能的启动,阳门打开了,阳气得以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这个在自然界就表现为春夏,万物逐渐地发陈、蕃秀,而在人体呢?阳气方方面面的作用,就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太阳老是这样开,阳气老是处于这个升发释放的状态,就像我们人,老是工作不睡觉成不成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讨论,知道它绝对不行。所以,开到一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将阳门逐渐关闭,使上述这个蒸蒸日上,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这个就是阳明的合,"阳明为合"指的就是这层功用。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开,一个合,它靠什么来转动呢?靠枢机来转动。所以,太阳的开,阳明的合,就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少阳为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三阴之开合枢  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开,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太阴为开"的功能上。所以,太阴开机启动后,阳气就真正进入到收藏状态。与三阳的道理一样,阳气能不能老是呆在收藏状态呢?就像我们老是睡觉不起床,这成何体统?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这个状态就要慢慢地减下来。收藏的门户要慢慢的关闭,这个关闭作用就要落实到厥阴的合上。太阴开,厥阴合,少阴的作用是枢转开合,这是三阴的关系。 
    (3)协同作用  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阴与阴,阳与阳,阴与阳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释放,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要终止,开机要关闭,这个作用要依赖阳明,在这个过程,太阳与阳明的开合要适时。释放衰减以后,要转入收藏,这个时候阴门要打开,否则,光终止释放,不转入收藏,这个升降的衔接就会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关键环节上,阳明与太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释放才能转入收藏。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藏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也要逐渐终止,开机也要关闭,这个作用当然要依赖厥阴。而太阳与厥阴的开合也要适时,在厥阴终止收藏的这个过程,阳门要逐渐打开,否则光终止收藏,不转入释放,这个升降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厥阴与太阳的配合十分重要。这里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入降才能转到升出。这样一个过程,阴阳确实在互相帮助。太阳的开需要厥阴来帮助,太阴的开需要阳明来帮助。阴阳之间的配合,在开合枢中体现得很充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素问》的这个说法,将它改一改:诸治阳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阴;诸治阴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阳。比如我们治太阳,这个病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太阳病,可是怎么弄它都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开的过程还有另外一个合的机制在协助它,是不是这个合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应当"求之于阴"考虑治治厥阴。反过来,太阴的病我们看得很明确,但是,按照太阴的治法就是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求之于阳",考虑从阳明来协助治疗。一个"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个"诸治阳而不愈者求之阴,治阴而不愈者求之阳",加上下一章要谈的五行隔治法,这些方法掌握了,对于解决疑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3.开合枢病变 
    开合枢的正常功用  我们讨论过了,这些功用失常就会产生病变。所以,六经病变说实在的,就是开合枢的失调,就是开合枢的病变。 
    (1)太阳开机的病变  太阳主开,负责阳门的开启,太阳的开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开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开机也会出现问题。总而言之,太阳开机的功能是帮助阳气外出,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而阳气的作用前面讨论过,有宣发,有卫外,有气化等等,如果太阳开机出现障碍,阳气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太阳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影响直接相关。如太阳篇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的代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障碍有关,都与太阳开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2)阳明合机病变  太阳的开是要使阳气升发,阳明的合是使阳气收降。阳气收降以后,天气变燥、变凉,所以阳明与秋天相应。现在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所以,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白虎是什么?白虎是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的变化是什么?主要是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3)少阳枢病  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合,如果开合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枢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 179 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枢,关乎太阳、阳明的开合,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枢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现在我们从开合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开的问题,一个是合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开合。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开合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开合的作用是由枢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枢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枢机的特殊性。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往往就迎刃而解。 
    (4)太阴开机病变  接下来是太阴,太阴也主开,这个开是使阴门开启 (收藏之门),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开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由于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由于脏塞的缘故。就如 227 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开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藏什么呢?就是藏阳气。土能生养万物,它靠什么来生养,靠的就是所藏的这个阳气。所以,土之所以能生养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与它的这个"开",与它的这个"藏"是分不开的。如果开机有障碍,接下来的藏,接下来的生养就会有问题。 
    (5)少阴枢病  少阴也主枢,它的作用也是或影响开,或影响合。少阴枢机的重要性比少阳枢又进了一步,它主导水与火的枢转。少阴是水火之脏,这个枢就对水火的调节起作用。水火并非不相容,它们需要相互接触、相互依转、相互调和。如果枢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水火的调和,或者就会出现水太过,水太过必寒;或者会出现火太过,火太过必热。所以,少阴篇的核心,就是一个寒化与热化的问题。少阴这一经真正关系到阳的体,我们说三阴为体,三阳为用,体阴用阳。三阳的病变主要是阳用发生障碍,用有障碍了,这个问题还不太大,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这还是功能性病变的阶段。所以,三阳的病很少死人。而病变到了三阴,这就危及到"体"了,按西医的说法就是器质性的损害。体与用,一个讲器质,一个讲功用。少阳的枢只是对用的枢转,而少阴的枢则是对体的枢转。体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蓄养,这就要看少阴枢的功能。所以,少阴的枢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为什么少阴病死证这么多?就是因为少阴不好,阳之体就没有办法保养。 
    (6)厥阴合机病变  前面讲过厥阴是主合的,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这个合机就要启动,从而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开始一个新的状态。所以,厥阴又是罢极之本,罢极就是使这个藏的状态结束,进入生的状态,进而生长收藏。前面的太阴、少阴都在收藏,到了厥阴就要结束这个过程,使阳气转入到升发的状态,出的状态。如果这个过程障碍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阳气当出不出,就会产生热。但,这个热与阳明的热不同,阳明的热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厥阴的热是阳气在里,当出不出而热。所以,阳明热与厥阴热的区别,一个是外热,一个是内热;一个是气热,一个是血热。那么,什么原因最容易引起这个厥阴合机的障碍呢?也就是说上述这个收藏状态结束转为升发状态的过程,或者说阳出的过程最容易受什么因素影响?是什么因素能跟这个过程相对?当然是寒,寒主收引,因此,最容易引起这个障碍。大家看到,厥阴篇的大量篇幅都在讨论寒热错杂,用药方面,既有大苦大寒的川连、黄柏,又有大辛大热的川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看上去很矛盾,但,实际上厥阴的本身就是这个情况,就是寒热错杂。过去都认为厥阴篇是《伤寒论》最头痛的一篇,可是,你从合机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厥阴篇并不困难。以上我们从开合枢来谈了三阴三阳,谈了六经病,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勾画,但是,六经病的脉络已然非常明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大家应该认识到,从这个角度,从这个层面去学习《伤寒论》,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法门。 
    4.伤寒传足不传手 
    这一节我们讨论阴阳的离合机制,讨论开合枢,从《素问 ·阴阳离合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讲的是足三阴三阳,没有提手三阴三阳。而《灵枢 ·根结篇》里也谈到开合枢的问题,它讲开合枢也是在足经里讲,讲手经它不提这个问题。再加上《素问 ·热论》这样一篇论述"伤寒"的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的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医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素问》里常说"人禀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禀气的多寡而言,当然人禀天气最多,而余者禀天气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 
    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支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支是横行的,所以,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支)上,但,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支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 
    第三,凡属于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象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怎么养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养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线的,所以,从先天而言,他禀受的天气最多,而天象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天气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丰,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连狗、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动物禀地气全,而人禀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气全,脚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看。比如蚂蚁、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 
    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直禀经天之气,横禀纬地之气,为什么说人禀天地之气生,天气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禀天气,他也禀地气,他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他禀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位的高低有改变,横直并没有改变。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一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 
    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他是禀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他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经的,偏重于经,以经统纬是人的一个特点。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纬?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节开首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辨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辨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辨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辨证。因此,这样的辨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征,所以,这个辨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辨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辨证模式称为能"钤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辨证模式,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脏腑辨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辨证,都是注重纬线的辨证。所以,这些辨证在某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辨证或者说阴阳辨证没有这个局限性。 

《中医名词词典》-阴阳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89 次浏览 • 2017-01-04 20:10 • 来自相关话题

阴阳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 ...查看全部
阴阳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阳化气,阴成形
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阳气
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即阳亢。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阳杀阴藏
杀即收束或消灭。阳气收束,则阴气也潜藏,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
阳生阴长
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
阳生于阴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因此说,阳气是由阴精化生出来的。
阳胜则阴病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热过盛或虚火妄动都会使阴液耗损,这些都属阳气胜而阴不足的病证。
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与“阳虚阴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肿、腰酸、膝冷等肾阳虚的证侯,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烦燥、咽干喉痛、齿龈出血、小便短赤等肾阴虚的证候,这就叫阳损及阴。
阳中之阳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则胃阳(胃气)在这种意义上称阳中之阳。在阴阳属性依不同的关系而相对变化时,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于阳者。如心在五脏的相对位置因居于上,故属阳;心主火,心气通于夏,也属阳。因此,在分辨五脏间的位置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时,心为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胃属阳,胃阴则为阳中之阴。指某一事物两种属性中,前一种属阳,后一种属阴。如肺位置在上,属阳,肺气主降,属阴。故称阳中之阴。参阅“阳中之阳”条。
阴不抱阳
指由于阴的病变,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出现病理上的“阴虚阳亢”或“阴盛格阳”的病理现象。
阴平阳秘
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气
与“阳气”相对。泛指它们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阴气指物质;就脏腑机能来说,则五脏之气为阴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营气为阴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余可类推。
阴生于阳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的生化,必须赖于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因此说,阴精是通过阳气的活动而摄取和产生的。
阴胜则阳病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阴寒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这些都是阴寒胜而影响阳气的病证。
阴损及阳
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盗汗、遗精、咯血等阴亏证候,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气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阳虚证候,这就叫阴损及阳。
阴阳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生理方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鑑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临床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
阴阳乖戾
乖戾即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阴阳互根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的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表示人体生理范围内的变化。
阴阳离决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胜复
胜即胜利或亢盛,复即报复或反复。阴阳的变化,阴盛阳衰,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阴胜阳复,阳胜阴复是这种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们都影响着变化过程的转归。前人用这个道理解释一些气候变化和临床病理。气候方面:如某年湿气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的复气,出现干旱的气候。气候的胜复也会影响人们发病的情况,尤与季节性流行病有关。病理方面:邪正相争的过程也会出现胜复的现象,如《伤寒论》厥阴病所说的阴阳胜复,阴指寒邪,阳指正气,阴阳胜复表示邪正相争。如:厥阴病下痢、四肢厥冷属虚塞证、正气来复时则见身热,而下痢、肢厥俱除;邪胜则体温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现。这种情况的交替出现,也称为阴阳胜复。
阴阳消长
消长,说朗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若一方的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一方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太过,产生了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动的变化。这种关系较多于说朗病理变化,如“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
阴阳转化
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等。
阴阳自和
语出《伤寒论》。指在病理上的阴阳失调趋向相对平衡的建立,表示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如:恢复期的热退而脉和缓,口津充足,食欲渐佳,二便通调等。
阴中之阳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胸部属阴中之阳。指某一事物的两种性中,前一种属阴,后一种属阳。如肝位于腹内,属阴;肝气主气,性疏泄,属阳。故称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腹部属阴中之阴。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阴者。如肾位置在下,属阴;肾为水脏,主藏精,也属阴。故称阴中之阴。
至阴
至,即到。至阴,即到达阴的意思。如太阴为三阴之始,故太阴又可称为至阴。太阴属脾,至阴常作脾的代词。《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至,作最或极解。至阴,即属阴之最甚者。《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穴名,足太阴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甲根外侧角外一分许。
重阳
两种属阳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日中(正午),白昼为阳,日中为阳中之阳,故称重阳。身热,脉洪大,症脉都是阳盛,称为重阳,说明阳热之盛。把自然气候与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夏季属阳,暑为阳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称为重阳。
重阳必阴
疾病的性质原属阳气偏胜,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阴的现象或向看阴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热极生寒”就是阳热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寒性症状。夏日中暑为重阳,但由于暑热不但伤津液,还会使阳气耗散,正气不足而出现虚脱。这些病理上的转变也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重阴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夜半、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称重阴。身冷,脉微欲绝、症脉都是阴盛,称为重阴,说明阴寒之盛。把自然气候和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冬季属阴,寒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称为重阴。
重阴必阳
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寒极生热”就是阴寒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热性症状。冬季感寒邪为重阴,病本属感冒风寒,但寒邪化热入里,会转化为热病。这些病理上的转变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一切尽在杯水中(火神派阴阳辨析)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20 次浏览 • 2016-02-24 17:29 • 来自相关话题

      近又读郑钦安之《医理真传》,其间论述阴阳辨别之机理,乃称为 要道。现代中医学家任应秋赞赏其才能,不仅善师仲景之法,也深明仲景之理,深知伤寒大旨,是一位杰出的伤寒学家。这也是被世人所公认的。郑善运用阴阳之理,精于洞察阴阳之证,用药少而量大 ...查看全部
 
    近又读郑钦安之《医理真传》,其间论述阴阳辨别之机理,乃称为 要道。现代中医学家任应秋赞赏其才能,不仅善师仲景之法,也深明仲景之理,深知伤寒大旨,是一位杰出的伤寒学家。这也是被世人所公认的。郑善运用阴阳之理,精于洞察阴阳之证,用药少而量大。师一法,而变幻多方。起特别善用辛热之附子,干姜。被誉为郑火神,影响深远。
 
    许多人读了《医理真传》,不明白其中的阴阳,皆谓其颠倒阴阳,滥用附子。对其书的真火,君火更是不知何从,以至现在初学者不敢盲目习其书,实乃医门憾事。
 
    余试以论郑氏其阴阳理论,望同道批评。《医理真传》开篇论到:“乾为天,属金,纯阳也。又曰龙。坤为地,属土,纯阴也。”乾坤交媾,化生六子,即:震,坎,艮,巽,离,兑。前为三男,后为三女。唯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坎为水,属阴,血也。中一爻,即天也。合起来即是天一生水,而在人身,则为肾水。肾中真阳寄于二阴之中,乃立命之真种子也。
 
    此后讲阴盛一分,龙(真阳)也盛一分。世人多以虚火上冲,乃滋阴降火。似不全面,但也不能否认。为什么不能否认呢?又为什么说不全面呢?请从下面论一半杯热水开始吧。
 
    先讲阴平阳秘之人,此类人好似一杯热水,且是60℃左右的热水,为什么说是60℃左右的呢?又是半杯呢?让我慢慢道来。一杯这样的热水,热气腾腾,弥漫杯中。此杯水可看作人体之阴阳,此热气便是人之阳气,杯中之水,便是人之阴气(阴液)阴阳平秘之人 ,阳气盛阴气足,是为不病。
 
    假设平人平时不注意饮食,起居,房事无节。久而久之,发为阳虚之人。就象这杯热水,放置时间久了,蒸气耗散,阳气也就耗散,阳气一散,就不能保持其水温,变凉了,而杯中的水量却没变。此即阴盛阳虚之人(实际上,气散,水量不变,实为阳少,阴相对偏盛。非真正的阴盛阳虚。后面将要论到真正的阴盛阳虚),那么我们该怎么使水温达到先前的水平呢?有两种方法,一是往杯中加热水,但要加的多才行,才能达到同样的温度。二是在杯底加热。那么何种方法更好呢,显然第二种。第一种方法,虽然加水达到了同样的温度,但杯中水就多了,甚至会溢出。此即肥胖之人,精多气盛。为少数。这里不讨论。此论平常之人,即不瘦不胖之人。当为半杯水讲理通,也可以从阴阳消长,平衡讲。半杯水之平人,杯中水可多可少,向两极变化。而满杯之水,只能少,不能多。这样就不符合阴阳消长转化理论。所以我们就在杯底加热,不加任何水,这样很快就达到同样的温度,至阴阳平衡。对于阴盛阳虚之人,在临床上,我们使用大辛大热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而不在方中另加滋阴之品。怕其助阴消阳,就是这个道理。如仲景之四逆汤,白通汤。明白这一道理,以下的证型都简单说为好。
 
    那么阳盛阴虚(其实阴非真虚,乃相对而言)之人,就象一半杯80℃,90℃ 甚至100℃的热水,伸入烫手,蒸气上腾,其气也滚烫。使人不敢靠近。解决之法,我们可以往杯中加冷水,使降达60℃的水,有人也许要质问,何必加冷水啊。把它放置一段时间,自然就会降温的。试想,即使放置在那里,人为不管,水为什么会变凉,那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表面热量造成的。这一空气是外界力量,是一种外界手段。相当于人为加水,只是过程不一样。温度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实质不 一样,一杯水,我们可以让它自然冷却。但换作人。高热,神昏,难道放手不管他吗?等他自然凉吗,那他只有变成孤魂野鬼了。临床上,我们遇到此类证型,采用滋阴降火法或急下存阴法。如仲景之三承气汤。观之临床,此证发生于实证,多为三阳经之证。
 
    还有由阴阳两虚导致的真正阴盛阳虚和阳盛阴虚证型,下一次再讨论,到此为止。
 
    上次谈到相对的阴虚阳盛和阳虚阴盛证型,现在开始谈真正的阴虚阳盛和阳虚阴盛。
 
    先讨论第一种,所谓真正的阴虚阳盛,就象是那半杯热水减少到半杯的1/2,那么杯中的水就更少了,且这1/2半杯水是80℃,90℃甚至100℃的热水。前面讲到,水就是阴,是阴血,是能源。蒸气就是阳气,能流动,是动力。虽然水量很少,但其温度也高,水少了,阴血也就亏虚。蒸气依然弥漫在杯中,阳气也很旺盛。这里的阴虚也就绝对的虚,阳盛也是绝对的盛。非前面讨论到的阴不变(水量不变),而阳气相对偏盛。那么解决方法就可以往杯中加适量的冷水,温度下降了,水量也达到阴阳平衡的半杯状态。谈到这里 ,也许有人要质问,也可以加入适量温度较低的热水,与那80℃,90℃的热水中和为60℃的热水啊。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危险,为什么说它很危险呢?试想,非生命物质可以做到,我们人却不能,因为人是有生命的,是有感知外界刺激的能力,且有一定的 承受能力和极限。一个阴液亏虚,高热神昏的病人,我们还敢使用温热辛燥的药物吗?也许本身的热量(阳气)就足以致它一命呜呼。因为它承受不起那样高的热量。又有人要质问,仲景之桂枝加附子汤不是救阳存阴吗?我们来看伤寒论原文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按发汗而至漏不止,伤及肾阳(蒸气)也明甚,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伤及阴液也明,此即水少了。但仲景这1/2半 杯热水,其温度也很低,蒸气也不烫人(从其恶风可知)。此证与我们谈论的1/2 半杯热水是不同的,所以仲景采用救阳存阴法,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难亦。在临床上,此类人多见于先天阴液不足之人和久病长期损耗津液之热病病人。治疗原则采用滋阴清热之法,如<<医宗金鉴>>之知柏地黄丸(汤),钱乙之六味地黄汤等。
 
 
    我们再来看真正的阳虚阴盛,此即往那半杯水中再加入1/2 半杯水,而且是冷水。相比之下,杯中水就多了,但不溢出。(阴盛),但温度比60℃还低了。蒸气(阳气)也减少了,此与上次讲到的阳虚阴盛本质上是不同 的。那么解决之法就是在杯底加热的同时,缓慢倒出呼杯中多余的那1/2 水,(缓慢两字也有深意)这样温度很快就会达到60℃(阴阳平衡状态)为什么我们不采取不倒出其水,而在杯底加热的方法呢?虽然直接加热也可以,但杯中的水本身就多了。而且加热时间也相应增加,最关键处是不符合前面讲到的阴阳平衡,消长,转化的理论。故不采取此法。在临床上,我们多采用扶阳(温阳)利水之法。如仲景之真武汤,茯苓四逆汤,郑钦安之肾着汤等。
 
    以上讲到了四种证型,且是以阴阳为统纲,以阴阳辨证为大眼,执简驭繁。抓住此法,则明阴阳亦。杯水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大法,也可以解释后世创立之三焦辨证、以及痰郁气滞理论。脏腑辨证即可用杯水理论解释(上文涉及即此),关键辨清阴阳。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恕余肤浅之见,望同道指正。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中医入门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19 次浏览 • 2016-02-03 17:12 • 来自相关话题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 ...查看全部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上面,对阴阳已经讨论了很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讨论"阴阳的工作机制",弄清楚这个以后对理解 《伤寒论》的许多问题就会很方便。阴阳是一体两面,一分为二。它的来源与《易》很有关联。孔子在《易 ·系辞》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是什么?两仪就是阴阳,因此,阴阳是从太极来的。太极是《易》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弄不清楚,中医的很多问题就不容易搞究竟。"太"这个字经常用,像太公太婆、太上皇等,所以,比较容易理解,那么,"极"呢?极这个概念在《说文》叫做"栋",就是屋脊的意思,是一个最高点。太极显然就是比这个脊更高的地方,比最高的地方还高,这个说法似乎抽象了一点。有没有更具体一些的意义呢?有关极的概念,在最早的一本天文历法书《周髀算经》中有专门的涵义,该经的下卷说:"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以上的经文谈到五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章、蔀、遂、首、极。章是十九岁,十九这个数就叫做章,这里面就透着一个法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病机,为什么讲"十九"条?为什么没有加上一个燥?这里面就有一个章法问题,不是随意地加一个可以,减一个也可以。这个章法是很严肃的问题,这是含糊不得的。接下去是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遂,三遂为一首,七首为一极。这个"极"是多少年呢?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也就是说,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就叫做一极。那么,到了这个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会有什么变化呢?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在这个极点到来的时候,所有的"生数"都终了,在所有的生命结构及生命所需的条件完结之后,又再开始"万物复始"的新的循环。天地宇宙便是在这样一个交替变化中行进。而在每一个新的"极"开始的时候,从天文的角度,都需要重新纪元,重新纪历。这叫做"天以更元,作纪历"。上述这个极的认识大家不要小看了,我们看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它对宇宙有些什么认识呢?一个热寂说,一个大爆炸,一个熵定律,总起来说,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诞生形成以后,就按照熵的定律不断演变,直至达到熵的最大值。此时所有有用的能量消耗一空,世界进入死寂,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这实际就是"生数皆终"的时候,就是极变到来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死亡就这样一直地持续下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史前文明这个概念怎么来?我们这一个文明史怎么产生?所以,这个死亡不会一直地持续下去,它还会变化,还会爆炸,还会有"万物复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古印度的哲学把它叫做"成、住、坏、空",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成、住、坏、空中演进。宇宙形成以后,会有很长一个"住"世的过程,而这个"住"的过程,如果按照熵定律,就是一个熵值不断增大的过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坏灭,然后不可避免地进入空亡。这个变化过程就叫做一劫,劫后又要复生,又有新劫产生,又有新的成、住、坏、空。从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周髀算经》的也好,古印度的也好,现代科学的也好,虽然在周期的长短上,在时间单位的意义上会有出入,但究其实质而言,三个认识都是相同的。那我们不禁要问,现代科学有这样先进的理论,有那么多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利用,它得出这样一个宇宙认识并不奇怪,而古人根本没有这些先进的东西,他们凭什么也得出了同样的认识?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古人的那套东西真的不可轻视。我们研究古代的东西,不可以用一个"朴素"就搪塞过去,应该知道其中必有奥妙的地方。上面这个成、住、坏、空的周期,古人已经提出来了,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这个就是"极"。在极的终点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生数已经终了,一切都完蛋了。既然一切完蛋了,怎么还会万物复始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古人认识到,要想在一个极变终了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极产生,要想使极与极之间能够顺利的转换,就必然有一个比"极"更高的东西,就像孩子生不出孩子,必是母亲方能生出孩子一样。那么,这个"母亲",这个比"极"更高一辈的东西,就称之为"太极",太极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有了太极,在生数终了以后,就可以万物复始,就可以产生新生命,就可以产生新的成、住、坏、空。所以,太极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太极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惟有它,宇宙才能不断地循环下去,惟有它,生命才能终而复始。所以,太极就是这样一个如环无端的东西。我们看由北宋周敦颐所传出的太极图,画出的就是一个空空的圆。这样一个圆,它如环无端,正好体现了太极概念的涵义。只可惜后世的许多人误将那个阴阳鱼的画面当作太极图,闹成天大的笑话。有阴阳鱼的这个画面,只能称作两仪图,或者阴阳图,当然,如果连上阴阳图外面这一圈看,叫做太极阴阳图也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将阴阳鱼这个画面单称太极图,这如同指子为母,岂不可笑。《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是什么呢?易就是产生生命的那个东西,那个道理。这个东西,这个道理又是什么呢?就是太极!前几十年,由于人工胰岛素合成成功,于是在科学界产生了一种思潮,认为生命也可以合成。既然蛋白质可以合成,而人又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那为什么生命不可以合成呢?生命究竟能不能合成?这个问题梁漱溟前辈在他的《人心与人生》中发表过专门的见解:"自然生命靡非始于分化孳息,而人工之造物恒必从构合入手,此世所共见。今曰从构合入手取得生命,吾窃疑其貌似在此。"生命来自单细胞的分裂,就是当今最时髦的无性繁殖,克隆术,也没有违背这个过程。只有分化才能孳息,合成怎么孳息呢?所以,生命不可能由合成产生。只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过程不可能倒过来。因此,生命可以合成,在现代找不到根据,在古代也找不到根据。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并不相违,越是深层的问题越是这样。所以,传统钻得越深,往往对现代的理解就越深刻。当然,反过来也是这样,对现代的问题钻研得越深,有可能对传统的看法就越深刻。所以,传统与现代需要对话,需要高层次的交流。只有这样,东西方文化才有可能真正沟通,才有可能相互获益。而这个对话必须平等,你要高高在上,独称老大,那这个交流就没有办法实现。从"生生之谓易",从易这门学问对生命的界定,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感受,传统的学问绝不容轻视。它不但涉及一般的问题,而且触及科学最深层的问题。生命来自分裂,不来自合成。太极生两仪是分裂过程,两仪生四象也是个分裂过程。在两仪阶段,阴阳初判,这个时候尚未形成生命,等到四象产生了,有了生长收藏,植物类的东西就有可能产生。四象的时候就是二阴二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或者称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化,变成三阴三阳,生命就开始形成了。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特别是研究人的生命,就要特别注意这个三阴三阳。 
    2.三阴三阳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就是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阳明这样一对概念,则几乎只限于医家之用。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中医的关系很大。什么叫阳明?什么叫厥阴呢?《素问》里面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这就说明了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医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或者说最基本的特点,这个观念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这样一个观念,实际上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儒家的学问,道家的学问,都是秉承这样一个基本的东西。可以说,这个观念是整个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前面我们讨论伤寒的时候,引述了许多《四气调神大论》的观点,实际上都是说的这个观念。前章已经说过,春夏为什么要养阳?秋冬为什么要养阴?春为什么要养生?夏为什么要养长?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地生你也生,天地怎么变化,你也怎么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这就是整体观念,这就是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从原始自然的意义讲,就是说的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必须知道天地怎样变化。天地变化的最明显的单位,或者说最明显的层次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作一个很大的变化,比如今年庚辰年,变到明年就是辛巳年。庚辰年是金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辛巳年就变成了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一个金运、一个水运,一个太过,一个不及,这个变化太大了。在年这样一个大变化的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这就是气。气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讨论过,它本来是岐伯保密的东西,但是,在黄帝的追问下,不得不说出来。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这个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小雪到大雪,由小寒到大寒。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必须得跟上这个变化。天地交换到另一个气的时候,你也要跟上来,还停在原来的这个气上,这就叫做"不及"。如果天地还没有跨越到另外一个气上,你先走了,这叫"太过"。太过与不及都没有与天地保持一致,没有与天地相应。那么,在气这个层次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自然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实际上就是揭示肺的这个功能。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章已专门地分析过,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它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所以,阳明这个概念的引入,对于在气这个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阳明为着沟通气这个层次的天人关系,那么,厥阴呢?厥阴为风木,主肝胆。《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前人的很多说法,包括现代《中基》教材的说法,都认为这个罢极是当"疲极"讲,疲劳到了极限,这个说法我们认为不符合逻辑。为什么呢?因为 《六节藏象论》这一篇都是探讨藏府的正常功能,一个生之本,一个封藏之本,一个气之本,一个仓廪之本,这四个本都是谈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问题,怎么到了"罢极之本"突然讨论起疲劳的问题呢?这显然有悖逻辑。那么,这个罢极究竟谈的什么?首先我们还是看"极","极"是什么?前面说了,七首为一极,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到了极点这个时候,要发生"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变化。可是谁能看到这个变化呢?谁能够活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呢?彭祖也不过八百岁。所以,要真实地看到这个极的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没关系,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它。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内经》的另一个思想武器来认识这个问题,这就是象。在《灵枢》经里,专门有一篇"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它本是年周期里的四个时间单位,可是在《灵枢》的这一篇中,却把它放到了一天里面,认为一天里面也有春夏秋冬,为什么呢?这个就叫做"同象原理"。从象的角度看,春夏秋冬是怎么一回事呢?春夏秋冬就是生、长、收、藏,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当然,在年这个周期里面,有生长收藏,但是,在日这个周期里有没有生长收藏呢?同样也有生长收藏。所以,岐伯曰:"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年周期与日周期在时间长度上这个差别很大,但是,从象上而言,也就是从阴阳变化的角度而言,却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呢?因为朝则阳生,日中则阳长,日入则阳收,夜半则阳藏也。周期长度不同,但是,阴阳变化的这个象相同,这就是我们说的同象原理。以春生为例,在年周期里面,这个春生的长度是三个月,而在日周期里,春生的长度只有三个时辰,这就是它们的差别。同象原理建立以后,问题就好办了。我们知道在极这个周期里,存在一个"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象变,那么,年的周期呢?我们看一看冬三月与春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特别在北方,我们看到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物凋零,生数皆终。而一旦度过了严冬,春天到来,则又是一派万物复始的发陈景象。这个闭藏的生数皆终与这个发陈的万物复始,不就是一个极变吗?所以,在年这个周期上,同样存在一个极的象变。年与年之间交替,实际上也是极与极之间的交替,这与一日之中亦见四时是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能从这一年跨越到另一年,必须是作为这一年的这个"极"终结,罢了,另外一个"极"才能开始。所以,"罢极"的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促使年与年、岁与岁之间交替变换,也可以说是极与极之间交替变换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庚辰年转到辛巳年,马上就由金运太过转到了水运不及,这个跨越太大了。作为人体,我们怎么样保证在这个大跨度上与天地的变化保持一致,这就要靠厥阴,这就要靠肝,这就要靠这个"罢极之本"。在岁与岁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这个要靠"罢极之本",要靠厥阴;在气与气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则要靠"气之本",要靠阳明。就像我们现在的收音机,收音机收到节目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使接收的频率与发射的频率相一致,这就需要频率调节器。通常调节器有两个,一个是粗调,一个是微调。厥阴是粗调,阳明是微调。有了粗,有了微,这就在多层次、全方位上与天地建立了相应关系。有这样一些专门的机制,有这样一些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人与四时相应就有了保证。可见中医理论的建立,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过程,她很严密,有理论,有实证,不是想当然。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合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 ·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合的这个层面谈。那么离呢?离就是分开来讲,《素问》里面谈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如果这样来分,那我们怎么能把握?所以,谈阴阳的离,我们不需这样来分,分成三就行了。阴分为三,阳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用道家的说法,这叫做"一气含三造化功"。因此,阴阳的离合实际上就是谈一个分工合作的问题。合作就是要实现第二章所谈的阴阳的生长收藏,阳气的释放和蓄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就必须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就要牵涉到分工,这也是《素问 ·阴阳离合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1.门户概念的引入 
    《素问 ·阴阳离合论》在具体论述阴阳的离合时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一个开,一个合,一个枢,这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很显然,它是针对门户而言。门户的作用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要有开合,开则能够出入,合则出入停止。那么,门要能够开合,它靠什么起作用?它靠枢的作用。所以,门户这样一个总和的概念,要是把它分开来,就是开合枢这三部分。没有开合,门户就不成其为门户,而要实现开合自如,没有枢又不行。前面我们说了,天地阴阳的变化,无外乎就是一个升降出入的变化,故《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有升降出入,当然就有生长收藏。那么,怎么个升降出入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动了很大脑筋。设想如果没有一个门户,一个理想中的门户在把持,这个出入的变化怎么进行呢?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入,从什么地方出,从什么地方入?它总要通过一个地方。因此,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门户概念的产生。有了门户的概念,我们认识阴阳的升降变化,阴阳的出入变化就方便多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大家看,门户的概念就这样在《内经》系统里构建出来。这里的沉浮也就是讲出入,也就是讲升降。沉者入也,浮者出也。一方面是浮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出,阳气的升,实际上就是阳的释放;另一方面是沉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入,阳气的降,实际上就是阳的收藏蓄积。这里为什么要讲"与万物沉浮"呢?很清楚,就是要说明万物的这个沉浮,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沉浮。万物的沉浮是表象,而它的实质,它的根本是阴阳在起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任何事物,我们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这个表象,看它的实质,看它的根本,看它的这个阴阳变化。《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强调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果把它借用到这里,那么肯定是阴阳主沉浮。门户的概念建立了,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就是上述的开合枢。具体地说,三阳有一个三阳的开合枢,三阴有一个三阴的开合枢。这就意味着应该有两个门,一个是三阳主宰的阳门,一个是三阴主宰的阴门。上面讲到的只是生长之门,其实这是一个省略,应该还有一个收藏之门。三阳主的阳门实际就是生长之门,三阴主的阴门,实际就是收藏之门。阳门打开了,生长之门打开了,阳气便不断升发,不断释放,随着这个升发,释放,自然界表现的便是春夏的变化,万物在这个过程逐渐地升浮起来。而随着阴门的打开,收藏之门的打开,阳气转到入降,转到蓄藏,这个时候秋冬开始了,万物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消沉下去。上述两个门的分工虽然不同,但是,却要非常协调地工作。这里也体现了一个离合的思想。阳门开的时候,阴门要逐渐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出,一边入,甚至出不敷入,那这个春夏的变化,这个生长的变化,就没有办法实现。同理,阴门开的时候,阳门也要逐渐的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入,一边出,甚至入不敷出,那这个秋冬的变化,这个收藏的变化就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为什么阴阳要强调协调统一,不能搞对立呢?如果你开你的我开我的,那整个升降出入就要搞乱。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化灭了,气立孤危了,那还有什么生命可言。所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伤寒论》讲六经,讲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讲上面这两个门。两个门要协调好,必须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协调好,开合枢协调好了,阴阳的升降出入就不会有异常,升降出入没有异常,神机气立没有异常,这个生命就不会发生异常。我们从这个层面切入,不但整个《伤寒论》会很清楚,整个中医也会很清楚。下面就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2. 阴阳的开合枢 
    (1)三阳之开合枢  上面我们提到开合枢的协调对于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先来看三阳这个门。在阳门里,太阳的作用是负责开,"太阳为开"指的就是这层意思。随着太阳主开功能的启动,阳门打开了,阳气得以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这个在自然界就表现为春夏,万物逐渐地发陈、蕃秀,而在人体呢?阳气方方面面的作用,就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太阳老是这样开,阳气老是处于这个升发释放的状态,就像我们人,老是工作不睡觉成不成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讨论,知道它绝对不行。所以,开到一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将阳门逐渐关闭,使上述这个蒸蒸日上,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这个就是阳明的合,"阳明为合"指的就是这层功用。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开,一个合,它靠什么来转动呢?靠枢机来转动。所以,太阳的开,阳明的合,就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少阳为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三阴之开合枢  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开,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太阴为开"的功能上。所以,太阴开机启动后,阳气就真正进入到收藏状态。与三阳的道理一样,阳气能不能老是呆在收藏状态呢?就像我们老是睡觉不起床,这成何体统?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这个状态就要慢慢地减下来。收藏的门户要慢慢的关闭,这个关闭作用就要落实到厥阴的合上。太阴开,厥阴合,少阴的作用是枢转开合,这是三阴的关系。 
    (3)协同作用  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阴与阴,阳与阳,阴与阳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释放,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要终止,开机要关闭,这个作用要依赖阳明,在这个过程,太阳与阳明的开合要适时。释放衰减以后,要转入收藏,这个时候阴门要打开,否则,光终止释放,不转入收藏,这个升降的衔接就会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关键环节上,阳明与太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释放才能转入收藏。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藏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也要逐渐终止,开机也要关闭,这个作用当然要依赖厥阴。而太阳与厥阴的开合也要适时,在厥阴终止收藏的这个过程,阳门要逐渐打开,否则光终止收藏,不转入释放,这个升降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厥阴与太阳的配合十分重要。这里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入降才能转到升出。这样一个过程,阴阳确实在互相帮助。太阳的开需要厥阴来帮助,太阴的开需要阳明来帮助。阴阳之间的配合,在开合枢中体现得很充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素问》的这个说法,将它改一改:诸治阳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阴;诸治阴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阳。比如我们治太阳,这个病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太阳病,可是怎么弄它都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开的过程还有另外一个合的机制在协助它,是不是这个合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应当"求之于阴"考虑治治厥阴。反过来,太阴的病我们看得很明确,但是,按照太阴的治法就是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求之于阳",考虑从阳明来协助治疗。一个"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个"诸治阳而不愈者求之阴,治阴而不愈者求之阳",加上下一章要谈的五行隔治法,这些方法掌握了,对于解决疑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3.开合枢病变 
    开合枢的正常功用  我们讨论过了,这些功用失常就会产生病变。所以,六经病变说实在的,就是开合枢的失调,就是开合枢的病变。 
    (1)太阳开机的病变  太阳主开,负责阳门的开启,太阳的开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开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开机也会出现问题。总而言之,太阳开机的功能是帮助阳气外出,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而阳气的作用前面讨论过,有宣发,有卫外,有气化等等,如果太阳开机出现障碍,阳气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太阳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影响直接相关。如太阳篇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的代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障碍有关,都与太阳开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2)阳明合机病变  太阳的开是要使阳气升发,阳明的合是使阳气收降。阳气收降以后,天气变燥、变凉,所以阳明与秋天相应。现在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所以,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白虎是什么?白虎是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的变化是什么?主要是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3)少阳枢病  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合,如果开合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枢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 179 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枢,关乎太阳、阳明的开合,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枢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现在我们从开合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开的问题,一个是合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开合。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开合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开合的作用是由枢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枢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枢机的特殊性。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往往就迎刃而解。 
    (4)太阴开机病变  接下来是太阴,太阴也主开,这个开是使阴门开启 (收藏之门),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开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由于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由于脏塞的缘故。就如 227 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开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藏什么呢?就是藏阳气。土能生养万物,它靠什么来生养,靠的就是所藏的这个阳气。所以,土之所以能生养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与它的这个"开",与它的这个"藏"是分不开的。如果开机有障碍,接下来的藏,接下来的生养就会有问题。 
    (5)少阴枢病  少阴也主枢,它的作用也是或影响开,或影响合。少阴枢机的重要性比少阳枢又进了一步,它主导水与火的枢转。少阴是水火之脏,这个枢就对水火的调节起作用。水火并非不相容,它们需要相互接触、相互依转、相互调和。如果枢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水火的调和,或者就会出现水太过,水太过必寒;或者会出现火太过,火太过必热。所以,少阴篇的核心,就是一个寒化与热化的问题。少阴这一经真正关系到阳的体,我们说三阴为体,三阳为用,体阴用阳。三阳的病变主要是阳用发生障碍,用有障碍了,这个问题还不太大,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这还是功能性病变的阶段。所以,三阳的病很少死人。而病变到了三阴,这就危及到"体"了,按西医的说法就是器质性的损害。体与用,一个讲器质,一个讲功用。少阳的枢只是对用的枢转,而少阴的枢则是对体的枢转。体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蓄养,这就要看少阴枢的功能。所以,少阴的枢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为什么少阴病死证这么多?就是因为少阴不好,阳之体就没有办法保养。 
    (6)厥阴合机病变  前面讲过厥阴是主合的,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这个合机就要启动,从而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开始一个新的状态。所以,厥阴又是罢极之本,罢极就是使这个藏的状态结束,进入生的状态,进而生长收藏。前面的太阴、少阴都在收藏,到了厥阴就要结束这个过程,使阳气转入到升发的状态,出的状态。如果这个过程障碍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阳气当出不出,就会产生热。但,这个热与阳明的热不同,阳明的热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厥阴的热是阳气在里,当出不出而热。所以,阳明热与厥阴热的区别,一个是外热,一个是内热;一个是气热,一个是血热。那么,什么原因最容易引起这个厥阴合机的障碍呢?也就是说上述这个收藏状态结束转为升发状态的过程,或者说阳出的过程最容易受什么因素影响?是什么因素能跟这个过程相对?当然是寒,寒主收引,因此,最容易引起这个障碍。大家看到,厥阴篇的大量篇幅都在讨论寒热错杂,用药方面,既有大苦大寒的川连、黄柏,又有大辛大热的川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看上去很矛盾,但,实际上厥阴的本身就是这个情况,就是寒热错杂。过去都认为厥阴篇是《伤寒论》最头痛的一篇,可是,你从合机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厥阴篇并不困难。以上我们从开合枢来谈了三阴三阳,谈了六经病,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勾画,但是,六经病的脉络已然非常明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大家应该认识到,从这个角度,从这个层面去学习《伤寒论》,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法门。 
    4.伤寒传足不传手 
    这一节我们讨论阴阳的离合机制,讨论开合枢,从《素问 ·阴阳离合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讲的是足三阴三阳,没有提手三阴三阳。而《灵枢 ·根结篇》里也谈到开合枢的问题,它讲开合枢也是在足经里讲,讲手经它不提这个问题。再加上《素问 ·热论》这样一篇论述"伤寒"的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的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医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素问》里常说"人禀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禀气的多寡而言,当然人禀天气最多,而余者禀天气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 
    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支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支是横行的,所以,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支)上,但,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支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 
    第三,凡属于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象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怎么养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养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线的,所以,从先天而言,他禀受的天气最多,而天象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天气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丰,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连狗、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动物禀地气全,而人禀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气全,脚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看。比如蚂蚁、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 
    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直禀经天之气,横禀纬地之气,为什么说人禀天地之气生,天气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禀天气,他也禀地气,他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他禀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位的高低有改变,横直并没有改变。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一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 
    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他是禀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他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经的,偏重于经,以经统纬是人的一个特点。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纬?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节开首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辨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辨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辨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辨证。因此,这样的辨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征,所以,这个辨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辨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辨证模式称为能"钤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辨证模式,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脏腑辨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辨证,都是注重纬线的辨证。所以,这些辨证在某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辨证或者说阴阳辨证没有这个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