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
我要学习经方,怎么开始呢?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3420 次浏览 • 2019-01-05 00:50
怎样学好经方?(冯老倾心讲述)
中医入门 • 经方界 发表了文章 • 3 个评论 • 3616 次浏览 • 2016-07-30 13:17
?
章太炎谓:“中医胜于西医者,《伤寒论》独甚!”但千余年来,尊张仲景为医圣,称《伤寒论》为圣典,一代一代人前仆后继问道《伤寒论》,却未能读懂《伤寒论》,原因何在?李心机教授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即未能认清《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六经实质、怎样成书等,因读不懂《伤寒论》。胡希恕先生经一生研究,率先提出: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开创了读懂《伤寒论》的历史。
?
为了消除误读传统,为了读懂《伤寒论》,业内人士做出了不懈努力,例如有者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了探讨;有者对《伤寒论》序进行了考证;有者对《伤寒论》的方证进行了研究……,而胡希恕先生集前贤之长,以“始终理会”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尽一生心血,正本清源解读了《伤寒论》,惜由于种种原因研究成果未刊出。我有幸师承胡希恕先生,亲炙襄诊,聆听授课,洞观笔记,渐悟其三昧。今谈一点学习体会。
?
读懂《伤寒论》,是学用经方的入门功夫,而欲读懂《伤寒论》,不但要靠苦心钻研、长期临证体验,还须了解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史,还须了解经方的主要理论体系,对此胡希恕先生已付出一生心血,做了深入研究,在师承过程中有所感悟。
?
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先后跟随方药中、宋孝志、董建华、赵绍琴等名老中医学习,而跟随胡希恕先生学习,走向传承经方之路。最初跟胡希恕先生抄方时,面对每个病人,常嘱我:“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用小柴胡加石膏”、“用五苓散”……,因习用脏腑辨证,不免奇怪问道:“胡老,您怎么不辨证呀?”胡老对于我不礼貌的提问,可能听到不止一次了,故笑而答曰:“等我慢慢给您讲吧?”于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陆续讲经方方证、经方辨证施治理论体系、《伤寒论》原文等,渐入其室,始悟其道,又在临床小试牛刀,即感效如桴鼓。遂想把胡老的研究经验整理出版,因当时浮于日常事物,又实感不敏,未能潜心解读胡老学术思想,当时只是想到把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原文的注释刊出,让大家共同探讨。几经寒暑,于上世纪80年代整理好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刊出,直至1994年改版刊出了《经方传真》。该书刊出后,不料引起中医界高度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渡舟先生高度称赞胡希恕:“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作序称:“胡希恕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经方大师,是我十分推崇的经方家之一……是一位独特的经方研究者和坚定的经方实践家……提出了许多个人独到的见解……更给经方界因循守旧的研究氛围带来了一缕清风”。日本汉方医界也称赞胡希恕先生是“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又恰遇国策发展中医好时机,国内有志于经方者陆续前来切磋,促使、鼓励、帮助我一步整理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出版了《中国汤液经方》、《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胡希恕病位类方解》、《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等书,国内外中医界对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渐有所了解。
?
胡希恕先生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是标明《伤寒论》是有别于《内经》的经方医药学体系;又首倡“《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是指导我们研究经方的主导思想。第一次听胡老讲课是1967年冬,胡老家住在雍和宫东边后雍康胡同的平房,讲述了经方辨证施治的形成和实质,提出“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胡希恕先生的这一学术思想,主要是他仔细读《伤寒论》原文,所谓“始终理会”而得出。同时是基于师承王祥徵先生及前贤的考证,尤其看到1948年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一书后,更充实了自己的观点。
?
“《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是读《伤寒论》的指路明灯,我们曾整理胡希恕先生方证经验书名为《经方经灯》以示铭志。在不断整理胡希恕先生的著作同时,不断学习前贤考证、研究资料,这样更完整理解胡希恕先生的研究成果。例如“六经来自八纲!”一提出,许多人不能理解,是蒙昧于“中医一切理论都来《内经》”的束缚。胡希恕先生唯一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是1980年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刊出的“基于仲景著作的研究试谈辨证施治”一文,刊出后就有人提质疑。本世纪初,我们整理胡希恕先生笔记时,发现了胡希恕先生抄录的读者来信,一读者来信谓:“张仲景本无半表证之说,《伤寒论》第148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语,实为误解”。对此来信胡希恕先生一字不漏全文抄录下来(原信返还杂志社保存),可见对其重视。我们深受启发,故特意把原文刊于书后(见陶有强著《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出版),并表敬意,促使我们对半表半里的研究,连续两次召开半表半里研讨会,集思广益,对半表半里加强认识,因而更清晰地认识半表半里实质、认清六经的实质。
?
通过多年的探讨,我们意识到半表半里是经方六经辨证理论形成的关键,于是在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启发下,我们蒐集有关资料,结合读《伤寒论》原文、结合临床对六经实质进行进一步探讨。如据中央电视台10频道2008年8月1日至3日的连续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即在黄帝之前。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至1984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6处房屋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50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屋子的中央。同时又发现许多石器、陶器等属仰韶文化。又于1995年在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考证,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对应。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日常生活即用八纲。而识证认药治病亦用八纲,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 (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 ,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在表的证,用发汗的相对药物,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治表证经验;并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那时虽没有文字,但其经验代代相传,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公元前24年~公元206年)做了精当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一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积累了疾病的证和治疗该证的药的证药对应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这样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汉书·艺文志》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所用理论仍是八纲。时至东汉,经方发展有重大进展,主要成就是,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据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皇甫谧生于张仲景同期稍晚,可谓对张仲景最了解者,其称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而不称撰《伤寒杂病论》十数卷,可证汉代无《伤寒杂病论》书名,至西晋王叔和整理仲景旧论后,方有《伤寒杂病论》名,但无论书名叫什么,由于王叔和的收集整理,使我们得以看到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内容,也从而知道张仲景《论广汤液》与《汤液经法》最主要不同是,增加了六经辨证。而六经实质,由六经提纲看,皆是以八纲述证。
?
反复读《伤寒论》可知,半表半里是产生六经的关键。通过文献分析,我们认为:汉代方出现半表半里理念。考证《本经》、《汉书·艺文志》、《伤寒论》可见确切轨迹。半表半里概念仍是八纲病位概念,是表和里的衍生概念,产生于《伤寒论》。如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阳)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有关于此,我们从杨绍伊以特殊考证中可看出:以上有关半表半里诸条文,在汉前的《汤液经法》中尚无记载,恰是张仲景及其弟子论广后加入的(见《解读伊尹汤液经》)。这里要注意的是,杨绍伊对半表半里并不清楚(他认为《伤寒论》主要理论是一表二里),不过提出:《汤液经法》原文没有丢失,完全保存在《伤寒论》中,他的考证方法,更客观地反映了半表半里出现于东汉。八纲理念及辨证早已存在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书中,尤其与《神农本草经》不同的是,《伤寒论》出现(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从而发展为六经辨证,故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六经来自八纲!并提出六经八纲辨证的顺序: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形(以其有定形)。完善解读了《伤寒论》六经的实质,《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来自《内经》的六经,不是经络脏腑概念,而是八纲概念。
?
以上所述,是在阐明,经方的理论是不同于《内经》的理论体系,它不是先有理论后有方证,而是来自于用方药治病的经验总结,它起源于神农时代,初用八纲辨证,即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辨药,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初以单味药治病即积累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后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并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其代表著作为《伤寒论》,故胡希恕先生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以此指导读《伤寒论》就变得容易了。
?
祝大家能读懂《伤寒论》!做一代经方传人!
[转帖]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经典研读 • 经方界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63 次浏览 • 2016-02-29 00:37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而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朗;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请注意;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伤寒沦》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说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
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体现在方证的运用上。什么是方证呢?方证,即方剂的适应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基本功。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经方
如何掌握经方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方如何分类。经方分类形式繁多,约之不越三种。一是原著分类法,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这里勿庸多赘。二是据证分类法。三是按方分类法。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故简介于下。
(一)据证分类
这里所谓之证,既不是个别的证,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之证。也即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对此,依次说明如下:
1.表证类 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这两类病证,为何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
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脓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说,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安静而不数急,此为较轻的证,则不至于传里,或传半表半里。少阳病则欲呕。阳明病则烦躁,故若其颇有欲吐之情,或躁烦不安,病已有传人少阳和阳明的征兆。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势正在发展变化,故肯定为必传之证。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在表阳病,有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太阳病;若在表阴病,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少阴病。
请注意。这里的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太阳病、少阴病的主要鉴别点。故首先着重提出,以示区别。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是说,少明病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多虚,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难看出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其观点前人没有明确的指出,故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验之实践,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之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见少阴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病篇本就难读,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阐述以供参考。
总之,《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二类不同的证。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虚,发汗不得大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当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证治的概要区别。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显然不同的二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2.里证类 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由于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故应分别讨论。
(1)里阳证类:《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凡病胃家实者,概称之为阳明病。
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实的腹证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候,即为阳明病的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诊为阳明病。
对此,应当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由于里热的强烈刺激,则恶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与太阳病之必恶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条:“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是说,本是太阳病,于初发时虽已发其汗,但病并未因先汗出而彻除,因又传里而转属阳明病。又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为太阳伤寒已内传少阳的柴胡证,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转属阳明病了。按:阳明病,有从太阳病直接传里而发者,亦有太阳病传入少阳,再从少阳传里而发者。
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伤寒呕多,则柴胡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而有阳明证亦不可以承气汤以攻里。
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极虚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故阳明病,若心下硬满者,则不可攻之,若误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
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说,病气实则谵语,精气夺则郑声。郑声即重语不休之谓。精气竭于上则直视,谵语而又直视,已届病实正虚之恶候,若再见喘满或下利者,则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说,发汗已多,若更发汗亡其阳,则胃中燥必谵语。脉短为津液虚竭之候,病实正虚,故主死;脉不短而自和者,则正气未衰,故不至于死。按: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最易耗伤津液,也最怕津液虚竭。以上两条,皆是说明因此所致的邪实正虚的死证。
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脉沉主里,脉沉而喘满,当为里热壅逆所致,医者竞误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反发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为难,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间实,久则病毒上犯头脑,因必致谵语。
基于上述,则所谓阳明病,即热结于里的阳性证。若热结成实,则即有胃家实的腹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此病常由太阳证或少阳证转属而来,然亦有自发者。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则死。故阳明病最忌发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侯。以上只是有关阳明病的概要说明,具体证治详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方证。
(2)里阴证类:《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的下利证。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这—类的温中逐寒剂。
总之,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阴阳相对的证。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区别。四逆辈温中逐寒,不只治太阴病的下利,亦是太阴病的治疗准则,合上条即为太阴病的总纲,至于具体细节则详于以下诸方证条。
3.半表半里证类 半表半里证亦和表、里证一样,而有阴阳两类。《伤寒沦》所谓少阳病,即其阳证的一类。而所谓厥阴病,即其阴证的—类,今择其有关论述,简介如下:
先说阳性的半表半里证。如《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应,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而转属少阳病的意思。两耳无所闻,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于热邪上迫头脑所致,热壅于上故胸满而心烦。少阳病不可吐下,若误吐下之,则正虚邪陷更必进而悸且惊。
第25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少阳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如第326条:“厥明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消渴甚明。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①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②同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概括万病,伤寒杂病大法无殊,故称《伤寒杂病论》。试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伤寒治方,适证用之亦治杂病。3.此外乌梅九、当归四逆场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又不无暗为厥阴病的证治略示其范也。
关于《伤寒论》的论述,暂即介绍至此。以下再对于辨证问题略加说明。
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此体部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作异常的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的为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如上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说明阳热证的必然反应,故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是不够概括的。至于厥阴病的提法,就更成问题了,惟其如是,则半表半里阳证、阴证之辨,便不可专凭《伤寒论》所谓少阳和厥阴的提纲为依据。不过,辨之之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的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阳证。凡阴证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阴证。《伤寒论》于三阳病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于三阴病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把半表半里证置于最未,或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认为其排列次序与《内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实践证明,亦绝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可真称得起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而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要之,不外以外者为阳,里者为阴,故阳证之辨,当以表始;阴证之辨,当从里始,别无深义。以上所述均属有关半表半里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关于具体证治,详见以下小柴胡汤、乌梅丸等方类。
大剂量、小剂量—药物溶解饱和度与人体吸收饱和度(转)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903 次浏览 • 2016-02-27 14:02
????????蒲辅周先生曾谈论到用药剂量大小问题,其认为一般煮药锅具就不大,太多药也装不下没必要用太大剂量。我亦认为药物在水中煎煮有效成分有个溶解饱和限度,但若运用仝小林先生观点亦可反驳。原方原量,水量亦可增多,虽说药物溶解程度比例不变,但药量和煎煮水量变多,最后得到的药量亦可增多。
???????那么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人体对药物总有个吸收饱和限度问题,过大的剂量是否存在矫枉过正变成坏病的危险或存在浪费药物的问题。但仲景常在煎服法提到分服,中病即止,而仝小林先生亦运用其实践病案加以说明。如运用45g麻黄的麻黄汤分8次服用,汗出热退即止,这也能进行驳斥。不过,这另一方面也说明确实浪费了一部分药材。像赵绍琴前辈以前治疗猩红热等烈性传染病,由于传变发展太快,往往一天内要在病家换几次处方,就算运用白虎汤加减,也是一般剂量的石膏但多剂频服,这样似乎护理更为细腻。
????????而蒲辅周、赵绍琴、朱进忠等前辈的医案,常常是“轻剂建奇功”,摘叶飞花亦可伤人。蒲辅周前辈的一味茶叶苏醒重病老太的胃气,赵绍琴前辈平正清灵用药治疗高热昏迷,而朱进忠师傅李翰卿前辈运用每味药只有0.3~0.6g的真武汤治愈心衰重病老太。
????????在临床实践中,我亦曾遇到一例如李翰卿前辈所治的患者。记得当时那位老太左心衰竭 心功能III级,住院期间颜面四肢水肿,胸闷心累气紧症状突然加重,四肢冷舌红少苔。西药用多巴胺等药物、监测尿量,但症状和查血指标改善不显。我偷偷开了每味药1g的真武汤2剂(医院规定颗粒剂每味药至少1g),服用之后患者水肿退去很多,症状和查血指标较前改善很大。但可惜之前记录数据没有,难有很强的说服力,不够严谨。本人亦有小剂二陈平胃散治愈脱发等案例,但小剂治病本人实践还是太少。至于大剂经方愈病经验,凡浸淫伤寒经方者皆有效验,本人经验不再赘述。
????????朱进忠医话《方有大小》提到,“再品《伤寒》、《金匮》诸文之味,才更明白,若邪大盛而正不虚者宜大药,若正虚邪微者宜小药。曾治患者刘姓,男,45岁。久患腹满感冒,诸医治疗数年不效,余亦处方20余次无功。思之正虚邪亦微,何能用大药,何不小药治之,处以苏叶1分、陈皮1分、甘草1分,3剂,竟得痊愈。”
?????????大剂量与小剂量,临床上面对不同患者要真的做到,真是需要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临床功底,我也还在路上,慢慢努力吧!
?????????时至今日,我确实佩服现在自己的导师,最初是专科生基层乡村医生,是一步一个脚印靠实力当上博导、教授,来到成都也靠自身实力能有有这多病人。
??????学生资质鲁钝,难以达到导师那样中西汇通。博古通今,乃今生之夙愿;学贯中西,则力有不逮。希望我在中医这条道路上扎扎实实地临床,好好走下去。诸位先贤是我追赶的目标,我也是个中医追梦人,希望能梦想成真。
?
转:大剂量、小剂量—药物溶解饱和度与人体吸收饱和度_经方中医朱晓冬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ae07aa00101ng89.html
经方治疗糖尿病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52 次浏览 • 2016-02-16 01:08
?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早在公元前5-4世纪的《黄帝内经》的《素问》称之为消,有“消渴”、“肺消”、 “消中”等病名,至于治疗,古往今来不同的医家常常有不同的观点。
? ?我们今天主要是谈谈经方如何治疗糖尿病。
? ?首先说说什么是经方:经方,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经方:中医学名词,古代方书的统称。后世称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经方的特点“药味精简,药量精确,加减灵活,疗效卓著”。
? ?那么经方治疗糖尿病有什么优势呢?
? ?1、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众所周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如果血糖控制正常,照样可以延年益寿,但一旦得了糖尿病的并发症,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无尽的烦恼,经方加减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 ?2、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我读硕士期间跟随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学习经方,其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糖尿病肾病学博士学位,目前又跟随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侍诊学习,临床上在应用经方治疗糖尿病方面逐步形成了系列的辩证思路。
? ?我们如何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呢?
? ?首先看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不外乎两方面,内因和外因。糖尿病的内因就是先天禀赋不足,现代医学称作遗传倾向;外因与患者的饮食,生活,起居密切相关,“如何吃”是关键因素,其病机常常认为是热邪在里,耗气伤津。从这两点出发,我在临床上一方面辨病人的体质,也就是说,观察病人是肥胖还是消瘦;另一方面通过辨病人大便的情况,看他是腹泻还是便秘,来推测他的“吃”是否出了问题。
?
? ?下面是我临床上常用的几张方:葛根芩连汤,白虎加人参汤,茯苓饮,黄芪桂枝五物汤,大柴胡汤,理中汤等。
? ?第一张方:葛根芩连汤,《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此方的适应症:糖尿病伴见舌红、腹泻、心律偏快者;伴有项背强痛,或头痛、或腰腿痛,全身乏力者;嗜酒者。体质要求:形体壮实,肌肉结实,肥胖倾向,大便不成形或泄泻,舌红。中年男性,特别是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的人本方证多见。本方葛根是主药,用量常达到60-100g。3月份看一患者,入院后说,医生,我糖尿病5年了,血糖控制还行,心慌,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他还说我在某三甲医院治疗半年了,腹泻就是不好转,通过辩证,这个病人形体壮实,手足心热,口干喜冷饮,时汗出,正好符合葛根芩连汤适应症。我就开了这张方,加苦参15克,五剂后早搏止,腹泻停。葛根芩连汤其实这是一张表里两解的方剂,邪在表,头痛、身疼痛;热在里,热迫大肠则泄泻,热邪扰心,可出现心慌、心悸,本方用葛根解表,芩连清里热,同时葛根能升阳止泻、芩连清热止泻,正好适合糖尿病热邪在里,表里同病的病因病机。
? ?第二张方,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方的适应症:糖尿病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易汗出。体质要求:形体消瘦,皮肤少光泽,口渴,舌干,大便干结。早在1958年发现人参有很好降糖作用,含片效果好,人参须和人参根作用相同;人参是方中主药,精神萎靡,汗出而喘,脉虚无力,吉林人参为主;口干舌燥者,西洋参为宜;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者,党参为宜;干咳,大便干燥者,沙参、玄参可用。此方证临床上常见到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热邪久羁,耗气伤津,形体逐渐消瘦,大便也越来越干燥,此方止渴功在人参,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人参补益中气,为治疗津枯而燥的要药。冯老此方中喜用石膏,认为清热除烦的良药,口干舌燥的患者每每用到45g,而且可以有通便的佳效。
? ?并不是所有形体消瘦,大便干结的都可以不加思索应用此方,还要看到必须有热在里,耗气伤津的表现:烦渴多饮,口舌干燥。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不是热在里,而是里虚寒,针对这种病机,我在临床上喜用这张方:茯苓饮。
? ?第三张方,茯苓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外台茯苓饮,治心胸间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水,令能食。本方适应症:糖尿病形体消瘦,手足心冷,恶寒喜热,腹胀满,纳差,大便干结。病机常常是素有饮邪,气机壅滞,茯苓、白术利水,陈皮、枳实消胀,疏导气机,重用生白术30g,缓通大便,人参益气生津润燥。患者李某,女,糖尿病史15年,近一年来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恶寒肢冷,消瘦,与中药治疗1年余,观其前医处方:大凡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药物;刻下症见:大便干结,2-3天1次,恶寒,乏力,纳差,四逆,尿频尿急时发,时咳嗽,心悸。辨证:太阴虚寒。予茯苓饮加黑附片9克服用,一月后尿路刺激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每日1次,目前仍在随诊中。
? ?前面第一张方讲了葛根芩连汤治疗形体壮实,大便泄泻的病人,那么形体壮实,大便干燥用什么方?第四张方,大柴胡汤;第二张方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形体消瘦,大便干燥的病人,那么形体消瘦,大便泄泻用什么方?第五张方,理中汤。
? ?前面提到了糖尿病最怕的是并发症,那么如何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呢?
? ?第六张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第六篇第二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此方主要适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肤麻木不仁,感觉障碍;可有局部皮肤发暗,溃疡等;常常合并心脑肾的并发症。体质要求:其人多体型较胖,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按之松软;易疲乏,头晕、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虽好,面色黄暗,也有见暗红者;其舌质多淡红或淡胖,或紫暗。进食后腹满腹胀者不能应用本方;本方是桂枝汤加黄芪倍生姜组成,生姜是主药,温中散寒,止呕,服后全身温暖,能够驱风散寒,通血痹。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方大家黄煌教授称本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肌肉营养剂”。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应用这张方合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糖尿病血管神经肌肉损害的患者,往往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周围神经病变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虚胖人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按之松软,经常乏力气短;糖尿病还有一个最麻烦的并发症,也是我多年求学攻读的专业,糖尿病合并肾病,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方也很多,今天我只给大家推荐一张方,八味肾气丸,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一起称为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水肿的良方。
? ?为了更多糖尿病患者摆脱痛苦,请大家走进经方,关注经方,让经方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来源:经方治疗糖尿病_好大夫在线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iubaolidr_928218390.htm
我用经方第一惑|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829 次浏览 • 2016-02-16 00:16
我用经方,常有很多困惑。经方的用量是第一惑。
? ? ? 先说说绝对剂量。《伤寒论》原方一两等于当今几克?一升等于现在多少毫升?如果按一两等于3克换算,则桂枝汤中桂枝仅9克,似乎量过小,如何能够分三次服用的?但如果按一两等于15.625克换算,又与习惯用量相差极大,比如,黄连阿胶汤黄连四两,60克黄连的药液病人能否下咽?大青龙汤麻黄达六两,近百克的麻黄煎汤下肚,病人将是何种反应?就是病人肯服,但因用量远远大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其法律风险如何规避?
? ? ? 规定绝对剂量有困难,那相对剂量是否可行?相对剂量,就是看经方药物的用量比例。不少医家认为,用经方,首先应按《伤寒论》的比例。在绝对用量不能统一的今天,这种思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世许多医家的意见更强调用经方酌情增减。如芍药甘草汤的比例,原方是1:1,而后世有3:1到6:1,甚至10:1的变化。病人个体差异极大,病情变化无端,经方的加减变化也在所难免。但是,其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很多医家没有说清,相互验证的医案也不多。古往今来,留下的这些加减方无法统计,如何规范这些演变后的新方,困难极大。
? ? ? 经方的剂量问题还和药物的干鲜品种等密切相关。半夏是干品还是鲜品?原文中注“洗”,则很可能就是新鲜半夏或生半夏,那今天我们用的是干半夏和制半夏,用量是否酌减?再有,经方中的药物,药名虽然与今天相同,但其实还有争议。比如人参是当今的吉林人参还是山西的党参?桂枝是当今的桂枝还是肉桂?枳实是现在的枳实还是枳壳?白术是当今的白术还是苍术?芍药是当今的白芍还是赤芍?如果品种不同,则用量也当然不一样了。
? ? ? ?至于药物的质量,更是难说清楚。当今药物,人工种植者多,而当年则野生者多,而野生者气味多浓烈。按常理,古今用量也当变化。如当下用的黄芪,量均大,通常30克左右,甚至达数百克。但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仅三两,与桂枝、芍药相等,如桂芍用15克,黄芪也用15克,但验之临床,药力明显不足,是否古代黄芪质量更好?再说大黄,产地不同,药效不同。岳美中先生说过,河北的大黄,服用后容易腹痛,而四川大黄就没有如此副作用。上海焦东海先生专门研究大黄,为此深入产地调研,结论是青海西宁的大黄质量最好。那么,仲景用的附子是否江油附子?黄连是否产于四川雅安?看着现在我们用的中药饮片,问一句你从哪里来?很多是说不清楚的。
?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经方推广之关键,也在剂量。对于经方剂量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经典原文,这些古代的经验和规范,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原始凭据,这是基础,但是,这不应该成为经方用量的最终结论。我们既要研究经典原文,开掘字里行间的秘密,也要面对眼下的中药饮片,并在临床研究这些饮片的应用规律。这些研究工程浩瀚,绝不是少数几个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政府和学术团体组织和动员全国的力量,如当年史学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在期待政府参与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经方爱好者的自觉行动,个人的研究也会掀起不小的波澜!我非常期待每个经方医生能拥有自己的实验药房,让我们对开出的每张药方心中有数;或者有几个与我们亲密合作的有社会责任感讲信誉的医药公司,能严格控制饮片或中成药的质量,并及时通报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最新信息。因为,倘若中药不能规范,要进行经方的临床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形成规范统一的经方医学的理想就难以实现。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95 次浏览 • 2016-02-16 00:08
? ?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一句话,经方好!好在哪里?好处真不少。经方严谨,经方方小,经方价廉,经方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开发价值,等等,可以列出的经方好处很多,但在我们临床医生看来,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评价,经方有方证,才是经方的最妙之处。
? ? 谈方,不能离开证。方是矢,证是的,有的才能放矢,对证才是好方。所以,经方好,是好在经方的方证上。什么是方证?方证,就是方的主治。这个证,是安全有效地使用本方的临床证据。与后世方不同,经方的方证不是病机概念,而是非常实在的临床证据,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依据和凭证。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的四个理由。
? ? 第一个理由,经方方证真实,按经典方证用方,疗效可靠。
? ? 《伤寒论》说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我治疗各种腿痛,效果确实不错。上周一,一个老病人电话我,是她的坐骨神经痛发了,右腿痛得不能着地,必须弓腰方能缓和些,针灸也没有效果。我说你记一下,两味药:白芍60克、生甘草30克。上周五她电话我,说此方真神,一剂缓,二剂止。而且,大便也畅通了。她每剂药服了四次。
? ? 再说一例,一年前,我母亲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幸导致椎间隙感染,腰痛之外,还不时出现脚抽筋,发作时呼天喊地,必须让人紧紧捏紧小腿方能缓解,后我用芍药甘草汤加牛膝,也是一剂而安。
? ? 芍药甘草汤,止痛神方,后世又称此方为去杖汤,专治腓肠肌痉挛以及坐骨神经痛。用原方有效,有时还加味,加附子,加麻黄、细辛。其实,芍药甘草汤还不仅仅是治疗腿痛,对其他神经痛也有效果。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对痛经,也有效果。我曾用芍药甘草汤加黄芩,治愈过一例热性痛经,痛的死去活来,用芍药3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红枣20克,服后明显缓解。说来说去,芍药甘草汤治疗的就是挛急痛,肌肉的痉挛引起的疼痛。
? ? 泻心汤,也称之为三黄泻心汤,有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主治“吐血、衄血”。临床就按此方证,对吐血、衄血等身体上部的出血,效果非常好。前几年,我的一个远亲支气管扩张出血,稍动即吐,用大黄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沸水泡服,第二天即不吐,三天后出院,继续服用泻心汤,几年不发。又治疗一个11岁女孩,从婴儿时就要鼻衄、齿衄,越来越重,在苏州大学医学院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严重时鼻衄如喷射状,必须输血,中药吃了很多,基本无效,有一老中医开的方有些效果,但价格昂贵,承受不起。我看方是犀角地黄汤合十灰丸。后我嘱咐其用泻心汤,也是沸水泡服,两周后复诊,居然出血控制,家长欣喜异常,他告诉我,每天药费仅3元不到。还是泻心汤的例子。一位老汉咳血,查出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名气管淀粉样变,我不识此病,但晓得可用泻心汤,每天4元多钱,居然控制了出血,至今1年多,依然没有复发。此方,经很多名医应用,经得起重复,清代名医陈修园说过:“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泻心汤百试百效”。
? ? 所以,张仲景的方证是不骗人的,很实在,可以重复其疗效,这是我推广经方的第一个理由。
? ? 第二个理由: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 ? 问大家一个问题:画鬼与画人,哪个容易?这个问题出自《韩非子》。说齐国的国王有次与一位为他画像的人交谈。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呢?“答:”画马和狗之类的最难。““那画什么最容易呢?”答:“画鬼怪最容易。马狗之类,大家都知道,早晚都能看见的,不可以画差一点,所以难。鬼怪,没有形状,也没有人见过,不知道它的模样,所以容易画啊。" 这用在中医学上也一样的,讲理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讲方证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很难。但张仲景就喜欢讲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具体可见的方证。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点得到。
? ? 比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一身尽重,不可转側”十分传神,这是张仲景运用一种白描式的手法,对一个身体极度疲惫,行动迟缓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步履维艰、转身困难或共济失调的脑病患者,或者是受到极度惊吓,迈不开步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种极为简略的描述。甚至可以将阳痿理解为“一身尽重不可转側”的局部表现,也可以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 再如,大柴胡汤证的“按之心下满痛”一证,这是腹诊的结果,医生用手按压患者上腹部,患者疼痛拒按,局部胀满者,是大柴胡汤证的客观指证。我曾遇到过一些腹泻腹痛的患者,按理腹泻不用具有泻下的大柴胡汤,但患者有上腹部压痛,并有反流、舌苔厚腻等,虽然其人腹泻,但可以照样使用大柴胡汤。我用大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就是因为患者有这个腹证。
? ? 经方的主治,常常可以在身体上找到对应点。比如咽喉部是半夏厚朴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咽中如有炙脔”,凡是咽喉部位的异物感、粘痰、疼痛、咳嗽、浮肿等,均可用半夏厚朴汤。小腹部是桃核承气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少腹急结”,所以,凡是在两少腹部的压痛、肿块以及便秘等,均可用桃核承气汤。头项腰背,是葛根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项背强几几”。头项腰背,整个后背的困重感、拘急感、冷感,以及局部皮肤的疾病,如痤疮、毛囊炎等,均可以考虑用葛根汤。下肢浮肿是防己黄芪汤的主治,原文是“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所以,用防己黄芪汤一定要检查一下下肢,有无浮肿,两膝盖有无疼痛等,有浮肿,有膝痛者,此方效果才好。
? ? 所以说,方证方证是实证的,其极强的客观性,使得经方方证不会出现太多的歧义,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经方一个证,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柴胡汤证……,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不像有些人说的方剂的使用,从天说到地,从周易说得八卦,从运气说到病机,不是没有道理,而是不着身体边际,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不可捉摸。
? ? 第三个理由,经方方证刻画的是人,而不是病。
? ? 遇到朋友,人家听说我是中医后,经常会接着问,你专长是什么?我说,我是中医。对方接着还会问,那擅长治疗什么病?我说,我不会看病,只是调理人。对方这时或若有所悟,或一脸疑惑。在许多人看来,医生一定是看某科疾病或某种疾病的专家。其实,古代的中医,有的分科,如外科、骨伤科、妇科、小儿科,但有的中医就不分科,你看看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就门类很多,不仅内外妇儿,连皮肤、五官都有。江苏清代的孟河名医,大多内外科擅长,能开刀,能外治,开的方子也是非常精准。马培之以外科名时,但去北京看慈禧太后,是看的妇科杂病。再看看在国外行医的诊所,不也是什么病都看?中医原来不注重分科,因为中医眼睛里面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经方,不仅仅是病的方,更是人的方。
? ?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人”的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尊荣人”、“失精家”、“湿家”等。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容易疲劳,没有力气,赘肉多,容易生血痹的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失精家,容易遗精,阴头寒,性能力差,目眩,发落,容易头昏眼花,容易脱发,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湿家,面黄,食欲好,自能饮食,消化系统健康,腹中和无病,但容易生喘病,容易身疼发热,容易头痛、鼻塞等,常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张仲景还有如淋家、呕家、亡血家等提法,这是根据疾病的易趋性来定体质。又如强人、羸人的提法,是根据体质强弱、外形胖瘦来定的体质。以上各种关于病人的记载,都说明古代医家重视人的观察和分类。
? ? ? ? 人是活人,所以,人的特征,胖瘦枯荣是次要的,关键是神色,也就是人精神状态。经方方证往往有对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而且非常精彩和传神。
? ? ? ?黄连阿胶汤是一首具有清热止血止痛的安胎方、止血方、止痢方,但《伤寒论》原文并没有出血、下利、腹痛等证,而是将“心中烦、不得卧”作为其方证的特征,突出了处在极度烦躁不安、焦虑难眠的精神状态。
? ? ? ? 桂枝汤的“气上冲”,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大柴胡汤的“郁郁微烦”,桃核承气汤证的“其人如狂”,大承气汤的“谵语”“不识人”等,无不是精神症状。
? ? 学习经方后,我的思路不知不觉从疾病转向体质,从僵尸转向一个活生生的人。我最近接手一位患者,是个发热多年的女患者,西医诊断为成人still病,长期服用激素,人都变形了,后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烧退了,激素也减了,人也变漂亮了。但是,前不久又发热了,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均无效。后来我和学生们分析,看她虽然发热多天,而且数日不食,但就诊时精神依然很好,觉得有抑郁焦虑的存在,遂进行心理疏导,服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解郁,她大哭一场,药后得汗热退。
? ? 还有,曾治疗一位小学女校长的关节痛,怀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疼痛与情绪天气相关,并有失眠。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居然关节痛很快消失。
? ? 痛经,是女青年的临床常见病,许多与精神压力相关,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用温经汤未必有效,对伴有焦虑、失眠、恐惧心境,发时疼痛剧烈,并有呕吐者,用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效果就不错。
? ? 第四个理由,经方方证教你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症
? ? 临床是非常复杂的,说句笑话,疾病不是按教科书来生的。面对眼花缭乱的病情,面对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型,如何出手干预?要看时机,要看档口。经方方证着眼于当下,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常规或病理。每个经方方证,就是前人处理临床复杂多变问题的模式。
? ?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 麻黄汤催生,这是非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却有效。其实,临床看病,很多都是非常规的。
? ? 余国俊先生也说过这么一件事,他说30年前,他在成都读书,学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常年失眠,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人称“火神菩萨”,便往一试。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中医师承实录》)
? ?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经方医学的方证相应模式,后世有称之为“有是证,用是方”。在经方人眼前,只是看现在何种方证,而不是某种理论或概念,如果拘泥于某种经验常规,常常误诊或误治。
? ? ?12年10月在江阴治疗一位老妪,体瘦肤黄,行走蹒跚,述说头晕头昏、右手震颤、手脚欠灵活年余。病情始于老伴去世后,心情抑郁,平时易悲伤掉泪,入夜难眠,怕冷。西医检查无异常。我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周,无效,依然头晕欲仆。复诊根据真武汤证的“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经典方证,用真武汤原方:制附片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7剂。震颤等症状明显轻减,气色也大大好转。 为何开始没有用准?就是拘泥于心情抑郁、失眠,而忽略其震颤头晕的真武汤证。
? ? 当医生不容易,这是我从医40多年的体会。《伤寒论》序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豈能探其理致哉?”生命世界十分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就是同样的疾病, 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个体化方案的确定非常困难。所幸的是,经方方证相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经方是应对人体某种特定应激状态的药物调控手段,方证是临床医生把握这种特定应激状态的经验结晶。掌握经方方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用清代医家徐灵胎的话是:“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
? ? 前天,微信上就有一位医生问:讲方证,能否抛开五行学说。我说,五行学说是有用的,但在识别方证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就如在一堆人中找你的亲人,还需要指南针或导航吗?对熟悉的人,凭直觉就行,望一眼,看步态、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方证,强调直觉思维,所以,古人称辨证为识证。识,认识的识,识别的识。
? ? 推广经方的理由还有很多,但我想,上述的四个理由已经足够了。第一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经验性,经方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这种经过人体亲身尝试得出的经验,比什么都宝贵,无与伦比,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有一贡献。第二个理由,是说经方的实证性,经方是中医临床的规范,所以,历代名医无不在经方着力。第三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整体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经方应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四个理由,是说经方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医生是用来解决病人痛苦的,既要考虑患者的痛苦诉求,又要考虑医疗手段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在决策中,经方是前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模式和案例,可以借鉴,可以参考。
? ? 对经方重要性,历代名医说了很多,历代许多有识之士为经方的推广,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柯韵伯、徐灵胎、陈修园、曹颖甫、叶橘泉、胡希恕等等,都是我非常崇敬的前辈,我这些年的工作只是继续他们的工作而已。我多次说过,经方并不是中医学的全部,中医临床也未必只有经方能治病,但经方是中医学中最规范的内容,这一点,没有疑义。所以说,中医的传承,必须把经方的推广作为基础。
[转载]糖尿病的经方治疗概论---兰洪喜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764 次浏览 • 2016-02-15 23:55
??糖尿病,首先明确是胰腺的疾病,这个是治疗糖尿病最首先要明确的观点。现在社会尤为多见,是常见病,富贵病,中医论述糖尿病一般为消渴,在脏归为太阴脾,中医方面也没有胰腺的描述,提及脺脏,,没有找到相关功能描述,传统中医按补阴治疗居多,一般就是六味地黄丸之类,取效者甚少。各家论述糖尿病观点也很多,但取效容易维持难,最后好像又无效了。
??
??西医方面,胰腺最大作用是制造胰岛素。仅次于肝脏的重要脏器,个人感觉糖尿病最主要的病因,就是胰岛素分泌功能差,以及胰岛素排泄不良,现分别叙述:
??A---胰腺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差:
? ? ? 1、二型糖尿病,胰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转化摄入体内的糖,多见3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 也就相当于胰腺的一部分已经没有功能了。 ?
? ? ? 2、一型糖尿病,胰腺功能全部丧失,完全不能制造胰岛素,多见于35岁以前青年人,在古,一型糖尿病就是中阳衰败,或者真阳衰败,是死证,现在可以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
??B---胰腺分泌胰岛素因为胰腺,胰管的慢性无菌性炎,排泄不畅,无法顺利排入12指肠,发挥胰岛素的降糖等作用 ??
? 胆总管以及胰腺解剖关系
胆总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约70%与主胰管汇合而成共同通路,这通路形成膨大部分,像茶壶肚子一样,医学上称之为乏特氏壶腹,它是胆汁胰液进入十二指肠“ 三叉路口,以上就是糖尿病病因。
?
??胰岛素问题
胰腺不能制造胰岛素,血糖高,注射胰岛素,暂时血糖正常,久之,胰腺就没有工作的必要,残存的胰腺也进入休眠状态,功能越发低下,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对身体大大不利,急性是可以暂用,长久应用对身体的损害简直太大,尽量不要早期注射胰岛素。能不用就不用为上策。
长期注射应用胰岛素,服用中药以后是可以逐渐停用胰岛素注射。 ??
人体摄入的淀粉,以及其他成分传化的糖,缺乏胰岛素转化,不能成为能量供给机体消耗,导致高血糖,血糖高引起的口干,必须需要大量的水分来冲谈,血内的高糖,饮水以后,糖相对的低一点,继之引起利尿,以及养分不能吸收而导致的消瘦。 ?
长期过度饮酒,吃肉,活动少,胰腺负担过重,最后终于胰腺过劳,导致部分胰腺坏死,或者失去功能,此时饮食清淡,忌酒肉,辅助以药物尽量恢复残存胰腺功能,良性条件下,甚至于胰腺再生一部分,辅以药物可以降糖,改善生存质量。
急性胰腺炎,即是摄入大量脂肪餐,胰腺分泌胰液不能顺利排出,致使胰管肿胀,胰腺产生胰液以及胰岛素无法排除,导致急性胰腺炎,所以此时承气类药物至关重要,总以大黄芒硝通下,胰液顺利排出为最紧要,一旦胰管通畅,病情立刻缓解,,如果胰管肿胀,胰腺分泌胰液以及胰岛素无法排泄,整个胰腺肿胀到极致,将会导致坏死性胰腺炎,临床总以使之尽早大便,越早越好,甚至芒硝用至50克冲服,只要攻下成功,大便通畅,肠道压力减轻,胰腺分泌液体即可以顺利排下,病情马上可以好转,承气类攻下至关重要。虽然是胰腺炎,西医只是消炎效果并不好。
糖尿病的机理也是一样的,产生胰岛素可以顺利排出,再产生,再排出,胰腺功能得以保存,产生排出胰岛素形成良性循环后,甚至可以稍微再生一部分胰腺,来产生胰岛素,糖尿病更加容易控制,比较轻的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
所以饮食治疗,少吃酒肉,少摄入淀粉,来减轻胰腺负担,西医的认识是正确的。 但是水果以及白面是可以适量吃一点,人体也是需要的,水果苹果橘子一天一个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脂肪餐白酒是绝对禁忌,都需要胰腺来努力工作才可以消化,避免加重负担,初期刚检查出来的急性期尽量忌口严格,等胰腺休息过来可以稍微放宽限制。??
胰腺功能衰减,也就是中医所言中阳不足了,需要鼓舞阳气为主的治疗。真武汤类。鼓舞阳气。使胰腺功能活跃,尽量多产生胰岛素。同时加少量1,2克大黄,厚朴类,使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发挥作用。
多点产生,顺利排下。
关于使胰岛素排下的药物,大黄厚朴的使用,一般体质较壮实的用大黄,体质中等以及瘦弱的尽量用厚朴枳实枳壳。大黄使用一般不超过5克,毕竟苦寒总以顾护阳气为主。
??治疗
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无非胖,瘦,不胖不瘦的中等体型,这三个体型可以基本包括不同的体质了
要是根据不同体质治疗糖尿病,并无什么困难之处,会比较快取得疗效。分别叙述如下:??
1.体形肥胖,腹部硕大,大柴胡体质比较多,中老年多见
单纯血糖高,可以大柴胡合真武合黄芪桂枝五物
如高血糖伴有高血压,可以大柴胡合葛根汤合真武汤,乏力可以加黄芪桂枝五物汤,有麻黄的处方第一遍煮的时候,开锅后小火再煮半小时去上沫。
高血糖合高血脂,可以大柴胡合真武合五苓散 ??
大柴胡体质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损害,手足发热疼痛,麻木针刺感,甚至伴有烘热发作,都属于虚阳浮越
大柴胡,真武,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效果非常好 ?
此时大柴胡,黄芪桂枝五物,真武,形体肥胖者体质都是符合的,大黄开始应用就是3,4克随时间逐渐减量到1.2克。避免继续衰减真阳,附子10克左右即可,不赞成大量,后减到5克左右维持 ??
2.不胖不瘦。根据不同体质加扶阳剂
如解郁汤加真武
葛根汤加真武等,一般治疗比较简单
如果平时饮酒多,此时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合真武 ??
3.瘦人,总属于阴液亏虚,生脉饮,麦门冬汤,炙甘草等补阴剂,可以选其一,这个类型就属于传统中医补阴治疗方法。六味之类亦可,但也需要加扶阳剂。
瘦人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扶阳附子亦必不可少,但以4.5克为准。极量不超10克,辨清体质合方真武类即可。
瘦人要是大量使用附子,可能造成极为不利后果,这个问题在以后有时间写帖子专门论述。
糖尿病瘦人容易便秘,可以加大芍药的使用量,20克,30克也无不可。 养阴药为正治。??
1.面黄肌瘦的小柴胡体质,小柴胡合真武再加上面补阴剂生脉饮之类
2.瘦长脸柴胡龙骨牡蛎和真武加补阴剂,柴胡龙骨牡蛎有使用大黄的适应症,一般就是2.3克,决不可大量,避免继续伤及真阳。
3.白瘦的属于桂枝体质,可以桂枝汤加真武加麦门冬类补阴剂。桂枝剂服用以后,总以微汗出一时许,效果最佳?
4.白瘦而多汗者即是传统中医白虎汤适应症,白虎或者竹叶石膏汤加补阴剂加真武合补阴剂,寒热同用总之,保护残存胰腺功能,不可大量饮酒,不可大量脂肪餐,以免加重胰腺负担,促使残存胰腺分泌胰岛素,可以顺利排入肠道为最终目的。
如治疗得当,血糖正常以后,不必继续煎煮,以药粉装胶囊维持即可,中医只要分清体质,来治疗糖尿病并不复杂,疗效的确比只是一味降糖好得多。
以上是本人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各位同道指正。
仲景方治耳鼻咽喉疾病谈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41 次浏览 • 2016-02-15 20:45
?
?? ? 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书所载之方,组方严密,药味少而力专,疗效显著。笔者今就仲景方之用治耳鼻喉科疾病略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 ? 1 桂枝汤治过敏性鼻炎营卫不和型
?? ? 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本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临床应用时又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只要病机是营卫不和,都可应用。营卫不和所致过敏性鼻炎,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多遇寒、遇风便发,或于早晨起床之际,鼻痒多嚏、涕多清稀如水,局部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道有大量水样分泌物,舌苔薄白脉浮,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邪利窍。方中桂枝辛温发散,温通卫阳,可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摄养津气,收敛涕液;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佐芍药滋补津液以养营;炙甘草甘平,配桂枝、生姜辛甘化阳以助卫气,合芍药酸甘化阴以滋营阴。诸药配伍,共奏调和营卫之功。临证时,为了加强脱敏功能,尚可加入蝉衣和徐长卿之类,卫气虚者又加黄芪益气固表。
?? ?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肺经邪热所致之急性喉炎、会厌炎、鼻窦炎
??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所治为肺内邪热壅盛致发喘咳之候,用其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取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证属肺经郁热,不得宣泄,蕴结咽喉者,临床表现除发热口渴外,前者伴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检查见喉粘膜充血肿胀、声门开合不利,后者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痛甚,检查见会厌舌面充血肿胀。邪热犯肺、肺气不宣,肃降失职,致声门开合不利,咽痛音哑即来,用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挟痰者,伍僵蚕、半夏、天竹黄;充血严重者,加山豆根、落得打;疼痛剧烈者,加马勃、金锁匙。
?? ? 顽固性的鼻窦炎辨证为肺热移脑,临床表现为涕量奇多,色黄质稠(色白质稀者属虚寒),头痛不甚(痛甚者属胆热移脑),鼻塞不甚(甚者属清阳不升),检查见:双中甲充血肿大,鼻道内有黄色脓样分泌物,前组鼻窦区有压痛者,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可加鱼腥草、地龙清肺排脓。临证应用时,无论是否兼有表邪都可应用,因方中麻黄尚有解表功用,而石膏尚具有辛透之力。方中麻黄,又并非仅在解表,且能引药入肺,直达病所;而石膏在清肺中邪热时,具有“火郁发之”之能。
?? ? 本方去石膏,《和剂局方》称之为三拗汤,可用于治疗风邪犯肺所致的暴聋。此聋多继发于感冒之后,乃风邪犯肺,肺气不宣,循经上扰耳窍,耳窍为邪所蒙所致。表现为耳中憋气,如塞棉絮,或兼发热恶风,舌苔薄白,脉浮,音叉试验为传导性耳聋。用三拗汤以宣肺利窍,所谓“耳聋治肺”法,效果尤佳,同时配合咽鼓管吹张法更好。
?? ? 3 白虎汤治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鼻大衄属于肺胃积热证
?? ?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功用清热生津,原用于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方中石膏大寒,用之清肺泻胃;知母味厚,清肺生津;甘草、粳米养胃。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为咽部及口腔内疼痛,有灼热感,口气臭秽,伴有发热、口干喜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见咽粘膜充血红艳,或口腔内疱疹数目较多,局部充血明显者,证属肺胃热盛。肺胃热盛必然灼伤津液,故治疗当清热养津。石膏、知母配伍,正合此用。
?? ? 至于鼻大衄者,其特点为出血量多,血色鲜红,伴有烦热、口渴多饮,每逢喷嚏、狂咳、(扌鼻)涕、热水洗脸、咀嚼硬物或剧烈运动等都可再度出血,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红苔黄,局部检查鼻粘膜干燥,立氏区粗糙、充血,甚则溃疡,或有活动性出血,病由阳明热甚,薰灼鼻窍所致。虽说肺开窍于鼻,但阳明之脉夹鼻,且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出血量多,血色鲜红者,应从阳明热盛考虑,立氏区血管丰富,在粗糙、糜烂时上面覆盖痂皮,一旦干燥裂开,必引起出血。此时须滋润乃可避免出血。选用白虎汤,尚可加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亦可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瓜蒌仁通腑泄热。
?? ? 4 调胃承气汤治一切耳鼻喉科急性病需要攻下者
?? ? 调胃承气汤原用治阳明腑实证,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攻热泄火,佐甘草之甘平,可以和中。凡一切急性的耳鼻喉科疾病,兼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实、需要攻下者,亦均可使用本方,尤其适用于急性化脓性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鼻窦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可使邪热从下而解。仲景原方中大黄是经过酒洗的,酒洗之大黄泻下力弱,笔者将之改为生大黄,以增加其通便之力,效果显著。
?? ? 5 桔梗汤治一切咽喉疾病
?? ? 桔梗汤是喉科最有名的常用方剂,由桔梗、甘草两味药物组成。桔梗性味辛苦,入肺经,走上焦,善“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为众药之舟揖;甘草性味甘平,入走十二经,不仅补虚益气,且能“通经脉,利血气”,泻出肺中伏火。本方为治疗咽喉疾患的基础方,随证加味而衍化的方剂很多,除张路玉加山豆根、元参,顾世澄加天冬、麦冬仍称桔梗汤外,严用和加入桑白皮、地骨皮等为泻白散,刘河间加入诃子名清音汤,李东垣治疗嗌痛颌肿时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了本方,《喉科指掌》加防风、荆芥、天虫、薄荷称六味汤,《重楼玉钥》加柴胡、升麻、川芎等来治疗慢喉风等等,不一而足。桔梗汤所治之咽喉病,以咽痛、咽干或咳为主。桔梗在方中用量不宜大,一般以6g为宜,因桔梗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会引起恶心呕吐,临证时应注意。
?? ? 6 五苓散治水湿内停之聤耳、鼻窦炎、美尼尔综合征
?? ? 五苓散一方,原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主治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里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以致水饮内停的太阳蓄水证。方用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导水下行;白术健脾燥湿;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并解在表之邪。现五苓散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大凡耳鼻喉科疾病表现为耳鼻部水湿停聚,水无所摄,泛溢于肌肉之间,需助脾扶火渗湿者,均可应用。临床应用时不一定兼有表邪,如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实热症状已经消失而脓性分泌物很多;头痛绵绵,涕多色白,轻度鼻塞,嗅觉迟钝的鼻窦炎;水饮上泛,停滞于耳的眩晕(又称水眩)等等。又:在治疗眩晕时必定要重用泽泻,乃取仲景用泽泻汤治痰饮病苦冒眩之意。
?? ? 7 真武汤治阳虚水泛之过敏性鼻炎、美尼尔综合征
?? ? 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者。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以化水气兼暖脾土,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渗湿,生姜助附子以温阳祛寒,而尤妙在芍药酸能泄肝木以疏水。肾阳亏虚型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肾阳不足,肺失温煦,寒水上注鼻窍,致涕出清稀如水,淋漓不断;美尼尔综合征是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寒水内停,上泛于耳而为眩晕。两者病机均与真武汤所治病症吻合。过敏性鼻炎取本方加用蝉衣、徐长卿、防风等,温脾肾,除寒水而止嚏敛涕。美尼尔综合征用之以温脾肾,除寒水而止晕眩,如呕吐频繁者加吴茱萸、陈皮、半夏;耳鸣甚者加磁石、五味子;兼有肝风者加天麻、钩藤。
?? ? 8 射干麻黄汤治喉源性咳嗽
?? ? 喉源性咳嗽,其特点是喉头作痒,然后咳即随之,因痒而咳,咳声短促而沉闷,有时愈咳愈痒而无法中止,乃病邪兽困肺经,长期难以外泄所致。此时宣解是唯一的方法,但普通宣解当然力不能及,须应用有力的方药,方可攻顽解围。以射干麻黄汤最为合适:用射干消痰散结清热解毒;麻黄宣肺平喘;紫菀、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细辛、生姜散寒行水;麻黄、细辛、生姜发散邪气;射干、紫菀、款冬、半夏下降逆气,共奏宣邪止嗽之功。
?? ? 9 葶苈大枣丸治顽固性鼻塞
?? ? 葶苈大枣丸专用治鼻塞为主的慢性鼻炎,方虽两味但力峻性猛,用于实证见效甚捷。此类慢性鼻炎之鼻塞乃肺气壅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可见患者鼻塞日久,持续不断,检查见双下甲肿大,粘膜暗红,故用葶苈泻肺通窍。主药葶苈入肺泻气,主肺壅上气。葶苈毕竟是峻药,尽管配伍大枣以缓和药性,也不宜久用,体质虚弱之人更需忌用。
?? ? 10 桂枝茯苓丸治瘀血型声带息肉
?? ?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原方是用来治疗妇人腹中症瘕积聚之证,今用其活血化瘀之功效,作为声带息肉的消散剂,疗效较为满意。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配伍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使水道行、津四布而利血行,寓有湿祛瘀化之用。综观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声带息肉为有形之物,是败血离经,瘀滞膜里所致,患者表现为声音嘶哑,经年不愈,检查见声带息肉,色紫有蒂,治当活血化瘀,用桂枝茯苓丸,性缓而功著,祛邪而护正。
?? ? 综上所述,仲景方可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疾病。在具体应用时,每一个方证的主证并不一定“悉具”,“但见一证便是”即可。即使主证不同,但病机相同,亦可应用。抓主证、辨病机是应用仲景方的关键,且抓病机比抓主证更确切、更重要。
怎样学好经方?(冯老倾心讲述)
中医入门 • 经方界 发表了文章 • 3 个评论 • 3616 次浏览 • 2016-07-30 13:17
?
章太炎谓:“中医胜于西医者,《伤寒论》独甚!”但千余年来,尊张仲景为医圣,称《伤寒论》为圣典,一代一代人前仆后继问道《伤寒论》,却未能读懂《伤寒论》,原因何在?李心机教授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即未能认清《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六经实质、怎样成书等,因读不懂《伤寒论》。胡希恕先生经一生研究,率先提出: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开创了读懂《伤寒论》的历史。
?
为了消除误读传统,为了读懂《伤寒论》,业内人士做出了不懈努力,例如有者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了探讨;有者对《伤寒论》序进行了考证;有者对《伤寒论》的方证进行了研究……,而胡希恕先生集前贤之长,以“始终理会”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尽一生心血,正本清源解读了《伤寒论》,惜由于种种原因研究成果未刊出。我有幸师承胡希恕先生,亲炙襄诊,聆听授课,洞观笔记,渐悟其三昧。今谈一点学习体会。
?
读懂《伤寒论》,是学用经方的入门功夫,而欲读懂《伤寒论》,不但要靠苦心钻研、长期临证体验,还须了解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史,还须了解经方的主要理论体系,对此胡希恕先生已付出一生心血,做了深入研究,在师承过程中有所感悟。
?
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先后跟随方药中、宋孝志、董建华、赵绍琴等名老中医学习,而跟随胡希恕先生学习,走向传承经方之路。最初跟胡希恕先生抄方时,面对每个病人,常嘱我:“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用小柴胡加石膏”、“用五苓散”……,因习用脏腑辨证,不免奇怪问道:“胡老,您怎么不辨证呀?”胡老对于我不礼貌的提问,可能听到不止一次了,故笑而答曰:“等我慢慢给您讲吧?”于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陆续讲经方方证、经方辨证施治理论体系、《伤寒论》原文等,渐入其室,始悟其道,又在临床小试牛刀,即感效如桴鼓。遂想把胡老的研究经验整理出版,因当时浮于日常事物,又实感不敏,未能潜心解读胡老学术思想,当时只是想到把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原文的注释刊出,让大家共同探讨。几经寒暑,于上世纪80年代整理好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刊出,直至1994年改版刊出了《经方传真》。该书刊出后,不料引起中医界高度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渡舟先生高度称赞胡希恕:“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作序称:“胡希恕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经方大师,是我十分推崇的经方家之一……是一位独特的经方研究者和坚定的经方实践家……提出了许多个人独到的见解……更给经方界因循守旧的研究氛围带来了一缕清风”。日本汉方医界也称赞胡希恕先生是“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又恰遇国策发展中医好时机,国内有志于经方者陆续前来切磋,促使、鼓励、帮助我一步整理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出版了《中国汤液经方》、《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胡希恕病位类方解》、《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等书,国内外中医界对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渐有所了解。
?
胡希恕先生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是标明《伤寒论》是有别于《内经》的经方医药学体系;又首倡“《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是指导我们研究经方的主导思想。第一次听胡老讲课是1967年冬,胡老家住在雍和宫东边后雍康胡同的平房,讲述了经方辨证施治的形成和实质,提出“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胡希恕先生的这一学术思想,主要是他仔细读《伤寒论》原文,所谓“始终理会”而得出。同时是基于师承王祥徵先生及前贤的考证,尤其看到1948年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一书后,更充实了自己的观点。
?
“《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是读《伤寒论》的指路明灯,我们曾整理胡希恕先生方证经验书名为《经方经灯》以示铭志。在不断整理胡希恕先生的著作同时,不断学习前贤考证、研究资料,这样更完整理解胡希恕先生的研究成果。例如“六经来自八纲!”一提出,许多人不能理解,是蒙昧于“中医一切理论都来《内经》”的束缚。胡希恕先生唯一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是1980年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刊出的“基于仲景著作的研究试谈辨证施治”一文,刊出后就有人提质疑。本世纪初,我们整理胡希恕先生笔记时,发现了胡希恕先生抄录的读者来信,一读者来信谓:“张仲景本无半表证之说,《伤寒论》第148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语,实为误解”。对此来信胡希恕先生一字不漏全文抄录下来(原信返还杂志社保存),可见对其重视。我们深受启发,故特意把原文刊于书后(见陶有强著《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出版),并表敬意,促使我们对半表半里的研究,连续两次召开半表半里研讨会,集思广益,对半表半里加强认识,因而更清晰地认识半表半里实质、认清六经的实质。
?
通过多年的探讨,我们意识到半表半里是经方六经辨证理论形成的关键,于是在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启发下,我们蒐集有关资料,结合读《伤寒论》原文、结合临床对六经实质进行进一步探讨。如据中央电视台10频道2008年8月1日至3日的连续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即在黄帝之前。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至1984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6处房屋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50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屋子的中央。同时又发现许多石器、陶器等属仰韶文化。又于1995年在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考证,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对应。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日常生活即用八纲。而识证认药治病亦用八纲,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 (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 ,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在表的证,用发汗的相对药物,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治表证经验;并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那时虽没有文字,但其经验代代相传,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公元前24年~公元206年)做了精当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一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积累了疾病的证和治疗该证的药的证药对应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这样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汉书·艺文志》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所用理论仍是八纲。时至东汉,经方发展有重大进展,主要成就是,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据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皇甫谧生于张仲景同期稍晚,可谓对张仲景最了解者,其称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而不称撰《伤寒杂病论》十数卷,可证汉代无《伤寒杂病论》书名,至西晋王叔和整理仲景旧论后,方有《伤寒杂病论》名,但无论书名叫什么,由于王叔和的收集整理,使我们得以看到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内容,也从而知道张仲景《论广汤液》与《汤液经法》最主要不同是,增加了六经辨证。而六经实质,由六经提纲看,皆是以八纲述证。
?
反复读《伤寒论》可知,半表半里是产生六经的关键。通过文献分析,我们认为:汉代方出现半表半里理念。考证《本经》、《汉书·艺文志》、《伤寒论》可见确切轨迹。半表半里概念仍是八纲病位概念,是表和里的衍生概念,产生于《伤寒论》。如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阳)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有关于此,我们从杨绍伊以特殊考证中可看出:以上有关半表半里诸条文,在汉前的《汤液经法》中尚无记载,恰是张仲景及其弟子论广后加入的(见《解读伊尹汤液经》)。这里要注意的是,杨绍伊对半表半里并不清楚(他认为《伤寒论》主要理论是一表二里),不过提出:《汤液经法》原文没有丢失,完全保存在《伤寒论》中,他的考证方法,更客观地反映了半表半里出现于东汉。八纲理念及辨证早已存在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书中,尤其与《神农本草经》不同的是,《伤寒论》出现(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从而发展为六经辨证,故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六经来自八纲!并提出六经八纲辨证的顺序: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形(以其有定形)。完善解读了《伤寒论》六经的实质,《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来自《内经》的六经,不是经络脏腑概念,而是八纲概念。
?
以上所述,是在阐明,经方的理论是不同于《内经》的理论体系,它不是先有理论后有方证,而是来自于用方药治病的经验总结,它起源于神农时代,初用八纲辨证,即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辨药,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初以单味药治病即积累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后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并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其代表著作为《伤寒论》,故胡希恕先生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以此指导读《伤寒论》就变得容易了。
?
祝大家能读懂《伤寒论》!做一代经方传人!
[转帖]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经典研读 • 经方界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63 次浏览 • 2016-02-29 00:37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而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朗;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请注意;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伤寒沦》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说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
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体现在方证的运用上。什么是方证呢?方证,即方剂的适应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基本功。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经方
如何掌握经方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方如何分类。经方分类形式繁多,约之不越三种。一是原著分类法,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这里勿庸多赘。二是据证分类法。三是按方分类法。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故简介于下。
(一)据证分类
这里所谓之证,既不是个别的证,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之证。也即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对此,依次说明如下:
1.表证类 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这两类病证,为何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
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脓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说,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安静而不数急,此为较轻的证,则不至于传里,或传半表半里。少阳病则欲呕。阳明病则烦躁,故若其颇有欲吐之情,或躁烦不安,病已有传人少阳和阳明的征兆。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势正在发展变化,故肯定为必传之证。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在表阳病,有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太阳病;若在表阴病,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少阴病。
请注意。这里的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太阳病、少阴病的主要鉴别点。故首先着重提出,以示区别。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是说,少明病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多虚,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难看出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其观点前人没有明确的指出,故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验之实践,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之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见少阴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病篇本就难读,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阐述以供参考。
总之,《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二类不同的证。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虚,发汗不得大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当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证治的概要区别。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显然不同的二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2.里证类 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由于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故应分别讨论。
(1)里阳证类:《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凡病胃家实者,概称之为阳明病。
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实的腹证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候,即为阳明病的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诊为阳明病。
对此,应当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由于里热的强烈刺激,则恶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与太阳病之必恶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条:“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是说,本是太阳病,于初发时虽已发其汗,但病并未因先汗出而彻除,因又传里而转属阳明病。又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为太阳伤寒已内传少阳的柴胡证,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转属阳明病了。按:阳明病,有从太阳病直接传里而发者,亦有太阳病传入少阳,再从少阳传里而发者。
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伤寒呕多,则柴胡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而有阳明证亦不可以承气汤以攻里。
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极虚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故阳明病,若心下硬满者,则不可攻之,若误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
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说,病气实则谵语,精气夺则郑声。郑声即重语不休之谓。精气竭于上则直视,谵语而又直视,已届病实正虚之恶候,若再见喘满或下利者,则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说,发汗已多,若更发汗亡其阳,则胃中燥必谵语。脉短为津液虚竭之候,病实正虚,故主死;脉不短而自和者,则正气未衰,故不至于死。按: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最易耗伤津液,也最怕津液虚竭。以上两条,皆是说明因此所致的邪实正虚的死证。
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脉沉主里,脉沉而喘满,当为里热壅逆所致,医者竞误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反发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为难,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间实,久则病毒上犯头脑,因必致谵语。
基于上述,则所谓阳明病,即热结于里的阳性证。若热结成实,则即有胃家实的腹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此病常由太阳证或少阳证转属而来,然亦有自发者。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则死。故阳明病最忌发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侯。以上只是有关阳明病的概要说明,具体证治详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方证。
(2)里阴证类:《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的下利证。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这—类的温中逐寒剂。
总之,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阴阳相对的证。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区别。四逆辈温中逐寒,不只治太阴病的下利,亦是太阴病的治疗准则,合上条即为太阴病的总纲,至于具体细节则详于以下诸方证条。
3.半表半里证类 半表半里证亦和表、里证一样,而有阴阳两类。《伤寒沦》所谓少阳病,即其阳证的一类。而所谓厥阴病,即其阴证的—类,今择其有关论述,简介如下:
先说阳性的半表半里证。如《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应,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而转属少阳病的意思。两耳无所闻,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于热邪上迫头脑所致,热壅于上故胸满而心烦。少阳病不可吐下,若误吐下之,则正虚邪陷更必进而悸且惊。
第25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少阳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如第326条:“厥明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消渴甚明。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①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②同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概括万病,伤寒杂病大法无殊,故称《伤寒杂病论》。试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伤寒治方,适证用之亦治杂病。3.此外乌梅九、当归四逆场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又不无暗为厥阴病的证治略示其范也。
关于《伤寒论》的论述,暂即介绍至此。以下再对于辨证问题略加说明。
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此体部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作异常的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的为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如上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说明阳热证的必然反应,故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是不够概括的。至于厥阴病的提法,就更成问题了,惟其如是,则半表半里阳证、阴证之辨,便不可专凭《伤寒论》所谓少阳和厥阴的提纲为依据。不过,辨之之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的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阳证。凡阴证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阴证。《伤寒论》于三阳病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于三阴病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把半表半里证置于最未,或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认为其排列次序与《内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实践证明,亦绝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可真称得起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而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要之,不外以外者为阳,里者为阴,故阳证之辨,当以表始;阴证之辨,当从里始,别无深义。以上所述均属有关半表半里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关于具体证治,详见以下小柴胡汤、乌梅丸等方类。
大剂量、小剂量—药物溶解饱和度与人体吸收饱和度(转)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903 次浏览 • 2016-02-27 14:02
????????蒲辅周先生曾谈论到用药剂量大小问题,其认为一般煮药锅具就不大,太多药也装不下没必要用太大剂量。我亦认为药物在水中煎煮有效成分有个溶解饱和限度,但若运用仝小林先生观点亦可反驳。原方原量,水量亦可增多,虽说药物溶解程度比例不变,但药量和煎煮水量变多,最后得到的药量亦可增多。
???????那么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人体对药物总有个吸收饱和限度问题,过大的剂量是否存在矫枉过正变成坏病的危险或存在浪费药物的问题。但仲景常在煎服法提到分服,中病即止,而仝小林先生亦运用其实践病案加以说明。如运用45g麻黄的麻黄汤分8次服用,汗出热退即止,这也能进行驳斥。不过,这另一方面也说明确实浪费了一部分药材。像赵绍琴前辈以前治疗猩红热等烈性传染病,由于传变发展太快,往往一天内要在病家换几次处方,就算运用白虎汤加减,也是一般剂量的石膏但多剂频服,这样似乎护理更为细腻。
????????而蒲辅周、赵绍琴、朱进忠等前辈的医案,常常是“轻剂建奇功”,摘叶飞花亦可伤人。蒲辅周前辈的一味茶叶苏醒重病老太的胃气,赵绍琴前辈平正清灵用药治疗高热昏迷,而朱进忠师傅李翰卿前辈运用每味药只有0.3~0.6g的真武汤治愈心衰重病老太。
????????在临床实践中,我亦曾遇到一例如李翰卿前辈所治的患者。记得当时那位老太左心衰竭 心功能III级,住院期间颜面四肢水肿,胸闷心累气紧症状突然加重,四肢冷舌红少苔。西药用多巴胺等药物、监测尿量,但症状和查血指标改善不显。我偷偷开了每味药1g的真武汤2剂(医院规定颗粒剂每味药至少1g),服用之后患者水肿退去很多,症状和查血指标较前改善很大。但可惜之前记录数据没有,难有很强的说服力,不够严谨。本人亦有小剂二陈平胃散治愈脱发等案例,但小剂治病本人实践还是太少。至于大剂经方愈病经验,凡浸淫伤寒经方者皆有效验,本人经验不再赘述。
????????朱进忠医话《方有大小》提到,“再品《伤寒》、《金匮》诸文之味,才更明白,若邪大盛而正不虚者宜大药,若正虚邪微者宜小药。曾治患者刘姓,男,45岁。久患腹满感冒,诸医治疗数年不效,余亦处方20余次无功。思之正虚邪亦微,何能用大药,何不小药治之,处以苏叶1分、陈皮1分、甘草1分,3剂,竟得痊愈。”
?????????大剂量与小剂量,临床上面对不同患者要真的做到,真是需要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临床功底,我也还在路上,慢慢努力吧!
?????????时至今日,我确实佩服现在自己的导师,最初是专科生基层乡村医生,是一步一个脚印靠实力当上博导、教授,来到成都也靠自身实力能有有这多病人。
??????学生资质鲁钝,难以达到导师那样中西汇通。博古通今,乃今生之夙愿;学贯中西,则力有不逮。希望我在中医这条道路上扎扎实实地临床,好好走下去。诸位先贤是我追赶的目标,我也是个中医追梦人,希望能梦想成真。
?
转:大剂量、小剂量—药物溶解饱和度与人体吸收饱和度_经方中医朱晓冬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ae07aa00101ng89.html
经方治疗糖尿病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52 次浏览 • 2016-02-16 01:08
?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早在公元前5-4世纪的《黄帝内经》的《素问》称之为消,有“消渴”、“肺消”、 “消中”等病名,至于治疗,古往今来不同的医家常常有不同的观点。
? ?我们今天主要是谈谈经方如何治疗糖尿病。
? ?首先说说什么是经方:经方,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经方:中医学名词,古代方书的统称。后世称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经方的特点“药味精简,药量精确,加减灵活,疗效卓著”。
? ?那么经方治疗糖尿病有什么优势呢?
? ?1、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众所周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如果血糖控制正常,照样可以延年益寿,但一旦得了糖尿病的并发症,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无尽的烦恼,经方加减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 ?2、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我读硕士期间跟随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学习经方,其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糖尿病肾病学博士学位,目前又跟随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侍诊学习,临床上在应用经方治疗糖尿病方面逐步形成了系列的辩证思路。
? ?我们如何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呢?
? ?首先看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不外乎两方面,内因和外因。糖尿病的内因就是先天禀赋不足,现代医学称作遗传倾向;外因与患者的饮食,生活,起居密切相关,“如何吃”是关键因素,其病机常常认为是热邪在里,耗气伤津。从这两点出发,我在临床上一方面辨病人的体质,也就是说,观察病人是肥胖还是消瘦;另一方面通过辨病人大便的情况,看他是腹泻还是便秘,来推测他的“吃”是否出了问题。
?
? ?下面是我临床上常用的几张方:葛根芩连汤,白虎加人参汤,茯苓饮,黄芪桂枝五物汤,大柴胡汤,理中汤等。
? ?第一张方:葛根芩连汤,《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此方的适应症:糖尿病伴见舌红、腹泻、心律偏快者;伴有项背强痛,或头痛、或腰腿痛,全身乏力者;嗜酒者。体质要求:形体壮实,肌肉结实,肥胖倾向,大便不成形或泄泻,舌红。中年男性,特别是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的人本方证多见。本方葛根是主药,用量常达到60-100g。3月份看一患者,入院后说,医生,我糖尿病5年了,血糖控制还行,心慌,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他还说我在某三甲医院治疗半年了,腹泻就是不好转,通过辩证,这个病人形体壮实,手足心热,口干喜冷饮,时汗出,正好符合葛根芩连汤适应症。我就开了这张方,加苦参15克,五剂后早搏止,腹泻停。葛根芩连汤其实这是一张表里两解的方剂,邪在表,头痛、身疼痛;热在里,热迫大肠则泄泻,热邪扰心,可出现心慌、心悸,本方用葛根解表,芩连清里热,同时葛根能升阳止泻、芩连清热止泻,正好适合糖尿病热邪在里,表里同病的病因病机。
? ?第二张方,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方的适应症:糖尿病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易汗出。体质要求:形体消瘦,皮肤少光泽,口渴,舌干,大便干结。早在1958年发现人参有很好降糖作用,含片效果好,人参须和人参根作用相同;人参是方中主药,精神萎靡,汗出而喘,脉虚无力,吉林人参为主;口干舌燥者,西洋参为宜;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者,党参为宜;干咳,大便干燥者,沙参、玄参可用。此方证临床上常见到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热邪久羁,耗气伤津,形体逐渐消瘦,大便也越来越干燥,此方止渴功在人参,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人参补益中气,为治疗津枯而燥的要药。冯老此方中喜用石膏,认为清热除烦的良药,口干舌燥的患者每每用到45g,而且可以有通便的佳效。
? ?并不是所有形体消瘦,大便干结的都可以不加思索应用此方,还要看到必须有热在里,耗气伤津的表现:烦渴多饮,口舌干燥。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不是热在里,而是里虚寒,针对这种病机,我在临床上喜用这张方:茯苓饮。
? ?第三张方,茯苓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外台茯苓饮,治心胸间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水,令能食。本方适应症:糖尿病形体消瘦,手足心冷,恶寒喜热,腹胀满,纳差,大便干结。病机常常是素有饮邪,气机壅滞,茯苓、白术利水,陈皮、枳实消胀,疏导气机,重用生白术30g,缓通大便,人参益气生津润燥。患者李某,女,糖尿病史15年,近一年来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恶寒肢冷,消瘦,与中药治疗1年余,观其前医处方:大凡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药物;刻下症见:大便干结,2-3天1次,恶寒,乏力,纳差,四逆,尿频尿急时发,时咳嗽,心悸。辨证:太阴虚寒。予茯苓饮加黑附片9克服用,一月后尿路刺激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每日1次,目前仍在随诊中。
? ?前面第一张方讲了葛根芩连汤治疗形体壮实,大便泄泻的病人,那么形体壮实,大便干燥用什么方?第四张方,大柴胡汤;第二张方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形体消瘦,大便干燥的病人,那么形体消瘦,大便泄泻用什么方?第五张方,理中汤。
? ?前面提到了糖尿病最怕的是并发症,那么如何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呢?
? ?第六张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第六篇第二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此方主要适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肤麻木不仁,感觉障碍;可有局部皮肤发暗,溃疡等;常常合并心脑肾的并发症。体质要求:其人多体型较胖,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按之松软;易疲乏,头晕、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虽好,面色黄暗,也有见暗红者;其舌质多淡红或淡胖,或紫暗。进食后腹满腹胀者不能应用本方;本方是桂枝汤加黄芪倍生姜组成,生姜是主药,温中散寒,止呕,服后全身温暖,能够驱风散寒,通血痹。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方大家黄煌教授称本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肌肉营养剂”。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应用这张方合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糖尿病血管神经肌肉损害的患者,往往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周围神经病变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虚胖人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按之松软,经常乏力气短;糖尿病还有一个最麻烦的并发症,也是我多年求学攻读的专业,糖尿病合并肾病,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方也很多,今天我只给大家推荐一张方,八味肾气丸,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一起称为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水肿的良方。
? ?为了更多糖尿病患者摆脱痛苦,请大家走进经方,关注经方,让经方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来源:经方治疗糖尿病_好大夫在线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iubaolidr_928218390.htm
我用经方第一惑|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829 次浏览 • 2016-02-16 00:16
我用经方,常有很多困惑。经方的用量是第一惑。
? ? ? 先说说绝对剂量。《伤寒论》原方一两等于当今几克?一升等于现在多少毫升?如果按一两等于3克换算,则桂枝汤中桂枝仅9克,似乎量过小,如何能够分三次服用的?但如果按一两等于15.625克换算,又与习惯用量相差极大,比如,黄连阿胶汤黄连四两,60克黄连的药液病人能否下咽?大青龙汤麻黄达六两,近百克的麻黄煎汤下肚,病人将是何种反应?就是病人肯服,但因用量远远大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其法律风险如何规避?
? ? ? 规定绝对剂量有困难,那相对剂量是否可行?相对剂量,就是看经方药物的用量比例。不少医家认为,用经方,首先应按《伤寒论》的比例。在绝对用量不能统一的今天,这种思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世许多医家的意见更强调用经方酌情增减。如芍药甘草汤的比例,原方是1:1,而后世有3:1到6:1,甚至10:1的变化。病人个体差异极大,病情变化无端,经方的加减变化也在所难免。但是,其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很多医家没有说清,相互验证的医案也不多。古往今来,留下的这些加减方无法统计,如何规范这些演变后的新方,困难极大。
? ? ? 经方的剂量问题还和药物的干鲜品种等密切相关。半夏是干品还是鲜品?原文中注“洗”,则很可能就是新鲜半夏或生半夏,那今天我们用的是干半夏和制半夏,用量是否酌减?再有,经方中的药物,药名虽然与今天相同,但其实还有争议。比如人参是当今的吉林人参还是山西的党参?桂枝是当今的桂枝还是肉桂?枳实是现在的枳实还是枳壳?白术是当今的白术还是苍术?芍药是当今的白芍还是赤芍?如果品种不同,则用量也当然不一样了。
? ? ? ?至于药物的质量,更是难说清楚。当今药物,人工种植者多,而当年则野生者多,而野生者气味多浓烈。按常理,古今用量也当变化。如当下用的黄芪,量均大,通常30克左右,甚至达数百克。但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仅三两,与桂枝、芍药相等,如桂芍用15克,黄芪也用15克,但验之临床,药力明显不足,是否古代黄芪质量更好?再说大黄,产地不同,药效不同。岳美中先生说过,河北的大黄,服用后容易腹痛,而四川大黄就没有如此副作用。上海焦东海先生专门研究大黄,为此深入产地调研,结论是青海西宁的大黄质量最好。那么,仲景用的附子是否江油附子?黄连是否产于四川雅安?看着现在我们用的中药饮片,问一句你从哪里来?很多是说不清楚的。
?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经方推广之关键,也在剂量。对于经方剂量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经典原文,这些古代的经验和规范,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原始凭据,这是基础,但是,这不应该成为经方用量的最终结论。我们既要研究经典原文,开掘字里行间的秘密,也要面对眼下的中药饮片,并在临床研究这些饮片的应用规律。这些研究工程浩瀚,绝不是少数几个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政府和学术团体组织和动员全国的力量,如当年史学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在期待政府参与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经方爱好者的自觉行动,个人的研究也会掀起不小的波澜!我非常期待每个经方医生能拥有自己的实验药房,让我们对开出的每张药方心中有数;或者有几个与我们亲密合作的有社会责任感讲信誉的医药公司,能严格控制饮片或中成药的质量,并及时通报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最新信息。因为,倘若中药不能规范,要进行经方的临床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形成规范统一的经方医学的理想就难以实现。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黄煌教授医话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95 次浏览 • 2016-02-16 00:08
? ?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一句话,经方好!好在哪里?好处真不少。经方严谨,经方方小,经方价廉,经方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开发价值,等等,可以列出的经方好处很多,但在我们临床医生看来,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评价,经方有方证,才是经方的最妙之处。
? ? 谈方,不能离开证。方是矢,证是的,有的才能放矢,对证才是好方。所以,经方好,是好在经方的方证上。什么是方证?方证,就是方的主治。这个证,是安全有效地使用本方的临床证据。与后世方不同,经方的方证不是病机概念,而是非常实在的临床证据,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依据和凭证。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的四个理由。
? ? 第一个理由,经方方证真实,按经典方证用方,疗效可靠。
? ? 《伤寒论》说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我治疗各种腿痛,效果确实不错。上周一,一个老病人电话我,是她的坐骨神经痛发了,右腿痛得不能着地,必须弓腰方能缓和些,针灸也没有效果。我说你记一下,两味药:白芍60克、生甘草30克。上周五她电话我,说此方真神,一剂缓,二剂止。而且,大便也畅通了。她每剂药服了四次。
? ? 再说一例,一年前,我母亲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幸导致椎间隙感染,腰痛之外,还不时出现脚抽筋,发作时呼天喊地,必须让人紧紧捏紧小腿方能缓解,后我用芍药甘草汤加牛膝,也是一剂而安。
? ? 芍药甘草汤,止痛神方,后世又称此方为去杖汤,专治腓肠肌痉挛以及坐骨神经痛。用原方有效,有时还加味,加附子,加麻黄、细辛。其实,芍药甘草汤还不仅仅是治疗腿痛,对其他神经痛也有效果。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对痛经,也有效果。我曾用芍药甘草汤加黄芩,治愈过一例热性痛经,痛的死去活来,用芍药3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红枣20克,服后明显缓解。说来说去,芍药甘草汤治疗的就是挛急痛,肌肉的痉挛引起的疼痛。
? ? 泻心汤,也称之为三黄泻心汤,有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主治“吐血、衄血”。临床就按此方证,对吐血、衄血等身体上部的出血,效果非常好。前几年,我的一个远亲支气管扩张出血,稍动即吐,用大黄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沸水泡服,第二天即不吐,三天后出院,继续服用泻心汤,几年不发。又治疗一个11岁女孩,从婴儿时就要鼻衄、齿衄,越来越重,在苏州大学医学院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严重时鼻衄如喷射状,必须输血,中药吃了很多,基本无效,有一老中医开的方有些效果,但价格昂贵,承受不起。我看方是犀角地黄汤合十灰丸。后我嘱咐其用泻心汤,也是沸水泡服,两周后复诊,居然出血控制,家长欣喜异常,他告诉我,每天药费仅3元不到。还是泻心汤的例子。一位老汉咳血,查出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名气管淀粉样变,我不识此病,但晓得可用泻心汤,每天4元多钱,居然控制了出血,至今1年多,依然没有复发。此方,经很多名医应用,经得起重复,清代名医陈修园说过:“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泻心汤百试百效”。
? ? 所以,张仲景的方证是不骗人的,很实在,可以重复其疗效,这是我推广经方的第一个理由。
? ? 第二个理由: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 ? 问大家一个问题:画鬼与画人,哪个容易?这个问题出自《韩非子》。说齐国的国王有次与一位为他画像的人交谈。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呢?“答:”画马和狗之类的最难。““那画什么最容易呢?”答:“画鬼怪最容易。马狗之类,大家都知道,早晚都能看见的,不可以画差一点,所以难。鬼怪,没有形状,也没有人见过,不知道它的模样,所以容易画啊。" 这用在中医学上也一样的,讲理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讲方证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很难。但张仲景就喜欢讲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具体可见的方证。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点得到。
? ? 比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一身尽重,不可转側”十分传神,这是张仲景运用一种白描式的手法,对一个身体极度疲惫,行动迟缓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步履维艰、转身困难或共济失调的脑病患者,或者是受到极度惊吓,迈不开步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种极为简略的描述。甚至可以将阳痿理解为“一身尽重不可转側”的局部表现,也可以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 再如,大柴胡汤证的“按之心下满痛”一证,这是腹诊的结果,医生用手按压患者上腹部,患者疼痛拒按,局部胀满者,是大柴胡汤证的客观指证。我曾遇到过一些腹泻腹痛的患者,按理腹泻不用具有泻下的大柴胡汤,但患者有上腹部压痛,并有反流、舌苔厚腻等,虽然其人腹泻,但可以照样使用大柴胡汤。我用大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就是因为患者有这个腹证。
? ? 经方的主治,常常可以在身体上找到对应点。比如咽喉部是半夏厚朴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咽中如有炙脔”,凡是咽喉部位的异物感、粘痰、疼痛、咳嗽、浮肿等,均可用半夏厚朴汤。小腹部是桃核承气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少腹急结”,所以,凡是在两少腹部的压痛、肿块以及便秘等,均可用桃核承气汤。头项腰背,是葛根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项背强几几”。头项腰背,整个后背的困重感、拘急感、冷感,以及局部皮肤的疾病,如痤疮、毛囊炎等,均可以考虑用葛根汤。下肢浮肿是防己黄芪汤的主治,原文是“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所以,用防己黄芪汤一定要检查一下下肢,有无浮肿,两膝盖有无疼痛等,有浮肿,有膝痛者,此方效果才好。
? ? 所以说,方证方证是实证的,其极强的客观性,使得经方方证不会出现太多的歧义,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经方一个证,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柴胡汤证……,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不像有些人说的方剂的使用,从天说到地,从周易说得八卦,从运气说到病机,不是没有道理,而是不着身体边际,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不可捉摸。
? ? 第三个理由,经方方证刻画的是人,而不是病。
? ? 遇到朋友,人家听说我是中医后,经常会接着问,你专长是什么?我说,我是中医。对方接着还会问,那擅长治疗什么病?我说,我不会看病,只是调理人。对方这时或若有所悟,或一脸疑惑。在许多人看来,医生一定是看某科疾病或某种疾病的专家。其实,古代的中医,有的分科,如外科、骨伤科、妇科、小儿科,但有的中医就不分科,你看看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就门类很多,不仅内外妇儿,连皮肤、五官都有。江苏清代的孟河名医,大多内外科擅长,能开刀,能外治,开的方子也是非常精准。马培之以外科名时,但去北京看慈禧太后,是看的妇科杂病。再看看在国外行医的诊所,不也是什么病都看?中医原来不注重分科,因为中医眼睛里面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经方,不仅仅是病的方,更是人的方。
? ?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人”的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尊荣人”、“失精家”、“湿家”等。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容易疲劳,没有力气,赘肉多,容易生血痹的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失精家,容易遗精,阴头寒,性能力差,目眩,发落,容易头昏眼花,容易脱发,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湿家,面黄,食欲好,自能饮食,消化系统健康,腹中和无病,但容易生喘病,容易身疼发热,容易头痛、鼻塞等,常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张仲景还有如淋家、呕家、亡血家等提法,这是根据疾病的易趋性来定体质。又如强人、羸人的提法,是根据体质强弱、外形胖瘦来定的体质。以上各种关于病人的记载,都说明古代医家重视人的观察和分类。
? ? ? ? 人是活人,所以,人的特征,胖瘦枯荣是次要的,关键是神色,也就是人精神状态。经方方证往往有对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而且非常精彩和传神。
? ? ? ?黄连阿胶汤是一首具有清热止血止痛的安胎方、止血方、止痢方,但《伤寒论》原文并没有出血、下利、腹痛等证,而是将“心中烦、不得卧”作为其方证的特征,突出了处在极度烦躁不安、焦虑难眠的精神状态。
? ? ? ? 桂枝汤的“气上冲”,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大柴胡汤的“郁郁微烦”,桃核承气汤证的“其人如狂”,大承气汤的“谵语”“不识人”等,无不是精神症状。
? ? 学习经方后,我的思路不知不觉从疾病转向体质,从僵尸转向一个活生生的人。我最近接手一位患者,是个发热多年的女患者,西医诊断为成人still病,长期服用激素,人都变形了,后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烧退了,激素也减了,人也变漂亮了。但是,前不久又发热了,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均无效。后来我和学生们分析,看她虽然发热多天,而且数日不食,但就诊时精神依然很好,觉得有抑郁焦虑的存在,遂进行心理疏导,服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解郁,她大哭一场,药后得汗热退。
? ? 还有,曾治疗一位小学女校长的关节痛,怀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疼痛与情绪天气相关,并有失眠。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居然关节痛很快消失。
? ? 痛经,是女青年的临床常见病,许多与精神压力相关,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用温经汤未必有效,对伴有焦虑、失眠、恐惧心境,发时疼痛剧烈,并有呕吐者,用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效果就不错。
? ? 第四个理由,经方方证教你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症
? ? 临床是非常复杂的,说句笑话,疾病不是按教科书来生的。面对眼花缭乱的病情,面对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型,如何出手干预?要看时机,要看档口。经方方证着眼于当下,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常规或病理。每个经方方证,就是前人处理临床复杂多变问题的模式。
? ?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 麻黄汤催生,这是非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却有效。其实,临床看病,很多都是非常规的。
? ? 余国俊先生也说过这么一件事,他说30年前,他在成都读书,学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常年失眠,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人称“火神菩萨”,便往一试。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中医师承实录》)
? ?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经方医学的方证相应模式,后世有称之为“有是证,用是方”。在经方人眼前,只是看现在何种方证,而不是某种理论或概念,如果拘泥于某种经验常规,常常误诊或误治。
? ? ?12年10月在江阴治疗一位老妪,体瘦肤黄,行走蹒跚,述说头晕头昏、右手震颤、手脚欠灵活年余。病情始于老伴去世后,心情抑郁,平时易悲伤掉泪,入夜难眠,怕冷。西医检查无异常。我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周,无效,依然头晕欲仆。复诊根据真武汤证的“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经典方证,用真武汤原方:制附片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7剂。震颤等症状明显轻减,气色也大大好转。 为何开始没有用准?就是拘泥于心情抑郁、失眠,而忽略其震颤头晕的真武汤证。
? ? 当医生不容易,这是我从医40多年的体会。《伤寒论》序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豈能探其理致哉?”生命世界十分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就是同样的疾病, 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个体化方案的确定非常困难。所幸的是,经方方证相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经方是应对人体某种特定应激状态的药物调控手段,方证是临床医生把握这种特定应激状态的经验结晶。掌握经方方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用清代医家徐灵胎的话是:“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
? ? 前天,微信上就有一位医生问:讲方证,能否抛开五行学说。我说,五行学说是有用的,但在识别方证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就如在一堆人中找你的亲人,还需要指南针或导航吗?对熟悉的人,凭直觉就行,望一眼,看步态、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方证,强调直觉思维,所以,古人称辨证为识证。识,认识的识,识别的识。
? ? 推广经方的理由还有很多,但我想,上述的四个理由已经足够了。第一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经验性,经方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这种经过人体亲身尝试得出的经验,比什么都宝贵,无与伦比,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有一贡献。第二个理由,是说经方的实证性,经方是中医临床的规范,所以,历代名医无不在经方着力。第三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整体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经方应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四个理由,是说经方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医生是用来解决病人痛苦的,既要考虑患者的痛苦诉求,又要考虑医疗手段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在决策中,经方是前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模式和案例,可以借鉴,可以参考。
? ? 对经方重要性,历代名医说了很多,历代许多有识之士为经方的推广,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柯韵伯、徐灵胎、陈修园、曹颖甫、叶橘泉、胡希恕等等,都是我非常崇敬的前辈,我这些年的工作只是继续他们的工作而已。我多次说过,经方并不是中医学的全部,中医临床也未必只有经方能治病,但经方是中医学中最规范的内容,这一点,没有疑义。所以说,中医的传承,必须把经方的推广作为基础。
[转载]糖尿病的经方治疗概论---兰洪喜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764 次浏览 • 2016-02-15 23:55
??糖尿病,首先明确是胰腺的疾病,这个是治疗糖尿病最首先要明确的观点。现在社会尤为多见,是常见病,富贵病,中医论述糖尿病一般为消渴,在脏归为太阴脾,中医方面也没有胰腺的描述,提及脺脏,,没有找到相关功能描述,传统中医按补阴治疗居多,一般就是六味地黄丸之类,取效者甚少。各家论述糖尿病观点也很多,但取效容易维持难,最后好像又无效了。
??
??西医方面,胰腺最大作用是制造胰岛素。仅次于肝脏的重要脏器,个人感觉糖尿病最主要的病因,就是胰岛素分泌功能差,以及胰岛素排泄不良,现分别叙述:
??A---胰腺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差:
? ? ? 1、二型糖尿病,胰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转化摄入体内的糖,多见3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 也就相当于胰腺的一部分已经没有功能了。 ?
? ? ? 2、一型糖尿病,胰腺功能全部丧失,完全不能制造胰岛素,多见于35岁以前青年人,在古,一型糖尿病就是中阳衰败,或者真阳衰败,是死证,现在可以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
??B---胰腺分泌胰岛素因为胰腺,胰管的慢性无菌性炎,排泄不畅,无法顺利排入12指肠,发挥胰岛素的降糖等作用 ??
? 胆总管以及胰腺解剖关系
胆总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约70%与主胰管汇合而成共同通路,这通路形成膨大部分,像茶壶肚子一样,医学上称之为乏特氏壶腹,它是胆汁胰液进入十二指肠“ 三叉路口,以上就是糖尿病病因。
?
??胰岛素问题
胰腺不能制造胰岛素,血糖高,注射胰岛素,暂时血糖正常,久之,胰腺就没有工作的必要,残存的胰腺也进入休眠状态,功能越发低下,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对身体大大不利,急性是可以暂用,长久应用对身体的损害简直太大,尽量不要早期注射胰岛素。能不用就不用为上策。
长期注射应用胰岛素,服用中药以后是可以逐渐停用胰岛素注射。 ??
人体摄入的淀粉,以及其他成分传化的糖,缺乏胰岛素转化,不能成为能量供给机体消耗,导致高血糖,血糖高引起的口干,必须需要大量的水分来冲谈,血内的高糖,饮水以后,糖相对的低一点,继之引起利尿,以及养分不能吸收而导致的消瘦。 ?
长期过度饮酒,吃肉,活动少,胰腺负担过重,最后终于胰腺过劳,导致部分胰腺坏死,或者失去功能,此时饮食清淡,忌酒肉,辅助以药物尽量恢复残存胰腺功能,良性条件下,甚至于胰腺再生一部分,辅以药物可以降糖,改善生存质量。
急性胰腺炎,即是摄入大量脂肪餐,胰腺分泌胰液不能顺利排出,致使胰管肿胀,胰腺产生胰液以及胰岛素无法排除,导致急性胰腺炎,所以此时承气类药物至关重要,总以大黄芒硝通下,胰液顺利排出为最紧要,一旦胰管通畅,病情立刻缓解,,如果胰管肿胀,胰腺分泌胰液以及胰岛素无法排泄,整个胰腺肿胀到极致,将会导致坏死性胰腺炎,临床总以使之尽早大便,越早越好,甚至芒硝用至50克冲服,只要攻下成功,大便通畅,肠道压力减轻,胰腺分泌液体即可以顺利排下,病情马上可以好转,承气类攻下至关重要。虽然是胰腺炎,西医只是消炎效果并不好。
糖尿病的机理也是一样的,产生胰岛素可以顺利排出,再产生,再排出,胰腺功能得以保存,产生排出胰岛素形成良性循环后,甚至可以稍微再生一部分胰腺,来产生胰岛素,糖尿病更加容易控制,比较轻的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
所以饮食治疗,少吃酒肉,少摄入淀粉,来减轻胰腺负担,西医的认识是正确的。 但是水果以及白面是可以适量吃一点,人体也是需要的,水果苹果橘子一天一个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脂肪餐白酒是绝对禁忌,都需要胰腺来努力工作才可以消化,避免加重负担,初期刚检查出来的急性期尽量忌口严格,等胰腺休息过来可以稍微放宽限制。??
胰腺功能衰减,也就是中医所言中阳不足了,需要鼓舞阳气为主的治疗。真武汤类。鼓舞阳气。使胰腺功能活跃,尽量多产生胰岛素。同时加少量1,2克大黄,厚朴类,使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发挥作用。
多点产生,顺利排下。
关于使胰岛素排下的药物,大黄厚朴的使用,一般体质较壮实的用大黄,体质中等以及瘦弱的尽量用厚朴枳实枳壳。大黄使用一般不超过5克,毕竟苦寒总以顾护阳气为主。
??治疗
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无非胖,瘦,不胖不瘦的中等体型,这三个体型可以基本包括不同的体质了
要是根据不同体质治疗糖尿病,并无什么困难之处,会比较快取得疗效。分别叙述如下:??
1.体形肥胖,腹部硕大,大柴胡体质比较多,中老年多见
单纯血糖高,可以大柴胡合真武合黄芪桂枝五物
如高血糖伴有高血压,可以大柴胡合葛根汤合真武汤,乏力可以加黄芪桂枝五物汤,有麻黄的处方第一遍煮的时候,开锅后小火再煮半小时去上沫。
高血糖合高血脂,可以大柴胡合真武合五苓散 ??
大柴胡体质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损害,手足发热疼痛,麻木针刺感,甚至伴有烘热发作,都属于虚阳浮越
大柴胡,真武,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效果非常好 ?
此时大柴胡,黄芪桂枝五物,真武,形体肥胖者体质都是符合的,大黄开始应用就是3,4克随时间逐渐减量到1.2克。避免继续衰减真阳,附子10克左右即可,不赞成大量,后减到5克左右维持 ??
2.不胖不瘦。根据不同体质加扶阳剂
如解郁汤加真武
葛根汤加真武等,一般治疗比较简单
如果平时饮酒多,此时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合真武 ??
3.瘦人,总属于阴液亏虚,生脉饮,麦门冬汤,炙甘草等补阴剂,可以选其一,这个类型就属于传统中医补阴治疗方法。六味之类亦可,但也需要加扶阳剂。
瘦人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扶阳附子亦必不可少,但以4.5克为准。极量不超10克,辨清体质合方真武类即可。
瘦人要是大量使用附子,可能造成极为不利后果,这个问题在以后有时间写帖子专门论述。
糖尿病瘦人容易便秘,可以加大芍药的使用量,20克,30克也无不可。 养阴药为正治。??
1.面黄肌瘦的小柴胡体质,小柴胡合真武再加上面补阴剂生脉饮之类
2.瘦长脸柴胡龙骨牡蛎和真武加补阴剂,柴胡龙骨牡蛎有使用大黄的适应症,一般就是2.3克,决不可大量,避免继续伤及真阳。
3.白瘦的属于桂枝体质,可以桂枝汤加真武加麦门冬类补阴剂。桂枝剂服用以后,总以微汗出一时许,效果最佳?
4.白瘦而多汗者即是传统中医白虎汤适应症,白虎或者竹叶石膏汤加补阴剂加真武合补阴剂,寒热同用总之,保护残存胰腺功能,不可大量饮酒,不可大量脂肪餐,以免加重胰腺负担,促使残存胰腺分泌胰岛素,可以顺利排入肠道为最终目的。
如治疗得当,血糖正常以后,不必继续煎煮,以药粉装胶囊维持即可,中医只要分清体质,来治疗糖尿病并不复杂,疗效的确比只是一味降糖好得多。
以上是本人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各位同道指正。
仲景方治耳鼻咽喉疾病谈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41 次浏览 • 2016-02-15 20:45
?
?? ? 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书所载之方,组方严密,药味少而力专,疗效显著。笔者今就仲景方之用治耳鼻喉科疾病略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 ? 1 桂枝汤治过敏性鼻炎营卫不和型
?? ? 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本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临床应用时又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只要病机是营卫不和,都可应用。营卫不和所致过敏性鼻炎,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多遇寒、遇风便发,或于早晨起床之际,鼻痒多嚏、涕多清稀如水,局部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道有大量水样分泌物,舌苔薄白脉浮,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邪利窍。方中桂枝辛温发散,温通卫阳,可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摄养津气,收敛涕液;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佐芍药滋补津液以养营;炙甘草甘平,配桂枝、生姜辛甘化阳以助卫气,合芍药酸甘化阴以滋营阴。诸药配伍,共奏调和营卫之功。临证时,为了加强脱敏功能,尚可加入蝉衣和徐长卿之类,卫气虚者又加黄芪益气固表。
?? ?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肺经邪热所致之急性喉炎、会厌炎、鼻窦炎
??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所治为肺内邪热壅盛致发喘咳之候,用其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取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证属肺经郁热,不得宣泄,蕴结咽喉者,临床表现除发热口渴外,前者伴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检查见喉粘膜充血肿胀、声门开合不利,后者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痛甚,检查见会厌舌面充血肿胀。邪热犯肺、肺气不宣,肃降失职,致声门开合不利,咽痛音哑即来,用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挟痰者,伍僵蚕、半夏、天竹黄;充血严重者,加山豆根、落得打;疼痛剧烈者,加马勃、金锁匙。
?? ? 顽固性的鼻窦炎辨证为肺热移脑,临床表现为涕量奇多,色黄质稠(色白质稀者属虚寒),头痛不甚(痛甚者属胆热移脑),鼻塞不甚(甚者属清阳不升),检查见:双中甲充血肿大,鼻道内有黄色脓样分泌物,前组鼻窦区有压痛者,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可加鱼腥草、地龙清肺排脓。临证应用时,无论是否兼有表邪都可应用,因方中麻黄尚有解表功用,而石膏尚具有辛透之力。方中麻黄,又并非仅在解表,且能引药入肺,直达病所;而石膏在清肺中邪热时,具有“火郁发之”之能。
?? ? 本方去石膏,《和剂局方》称之为三拗汤,可用于治疗风邪犯肺所致的暴聋。此聋多继发于感冒之后,乃风邪犯肺,肺气不宣,循经上扰耳窍,耳窍为邪所蒙所致。表现为耳中憋气,如塞棉絮,或兼发热恶风,舌苔薄白,脉浮,音叉试验为传导性耳聋。用三拗汤以宣肺利窍,所谓“耳聋治肺”法,效果尤佳,同时配合咽鼓管吹张法更好。
?? ? 3 白虎汤治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鼻大衄属于肺胃积热证
?? ?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功用清热生津,原用于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方中石膏大寒,用之清肺泻胃;知母味厚,清肺生津;甘草、粳米养胃。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为咽部及口腔内疼痛,有灼热感,口气臭秽,伴有发热、口干喜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见咽粘膜充血红艳,或口腔内疱疹数目较多,局部充血明显者,证属肺胃热盛。肺胃热盛必然灼伤津液,故治疗当清热养津。石膏、知母配伍,正合此用。
?? ? 至于鼻大衄者,其特点为出血量多,血色鲜红,伴有烦热、口渴多饮,每逢喷嚏、狂咳、(扌鼻)涕、热水洗脸、咀嚼硬物或剧烈运动等都可再度出血,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红苔黄,局部检查鼻粘膜干燥,立氏区粗糙、充血,甚则溃疡,或有活动性出血,病由阳明热甚,薰灼鼻窍所致。虽说肺开窍于鼻,但阳明之脉夹鼻,且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出血量多,血色鲜红者,应从阳明热盛考虑,立氏区血管丰富,在粗糙、糜烂时上面覆盖痂皮,一旦干燥裂开,必引起出血。此时须滋润乃可避免出血。选用白虎汤,尚可加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亦可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瓜蒌仁通腑泄热。
?? ? 4 调胃承气汤治一切耳鼻喉科急性病需要攻下者
?? ? 调胃承气汤原用治阳明腑实证,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攻热泄火,佐甘草之甘平,可以和中。凡一切急性的耳鼻喉科疾病,兼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实、需要攻下者,亦均可使用本方,尤其适用于急性化脓性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鼻窦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可使邪热从下而解。仲景原方中大黄是经过酒洗的,酒洗之大黄泻下力弱,笔者将之改为生大黄,以增加其通便之力,效果显著。
?? ? 5 桔梗汤治一切咽喉疾病
?? ? 桔梗汤是喉科最有名的常用方剂,由桔梗、甘草两味药物组成。桔梗性味辛苦,入肺经,走上焦,善“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为众药之舟揖;甘草性味甘平,入走十二经,不仅补虚益气,且能“通经脉,利血气”,泻出肺中伏火。本方为治疗咽喉疾患的基础方,随证加味而衍化的方剂很多,除张路玉加山豆根、元参,顾世澄加天冬、麦冬仍称桔梗汤外,严用和加入桑白皮、地骨皮等为泻白散,刘河间加入诃子名清音汤,李东垣治疗嗌痛颌肿时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了本方,《喉科指掌》加防风、荆芥、天虫、薄荷称六味汤,《重楼玉钥》加柴胡、升麻、川芎等来治疗慢喉风等等,不一而足。桔梗汤所治之咽喉病,以咽痛、咽干或咳为主。桔梗在方中用量不宜大,一般以6g为宜,因桔梗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会引起恶心呕吐,临证时应注意。
?? ? 6 五苓散治水湿内停之聤耳、鼻窦炎、美尼尔综合征
?? ? 五苓散一方,原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主治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里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以致水饮内停的太阳蓄水证。方用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导水下行;白术健脾燥湿;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并解在表之邪。现五苓散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大凡耳鼻喉科疾病表现为耳鼻部水湿停聚,水无所摄,泛溢于肌肉之间,需助脾扶火渗湿者,均可应用。临床应用时不一定兼有表邪,如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实热症状已经消失而脓性分泌物很多;头痛绵绵,涕多色白,轻度鼻塞,嗅觉迟钝的鼻窦炎;水饮上泛,停滞于耳的眩晕(又称水眩)等等。又:在治疗眩晕时必定要重用泽泻,乃取仲景用泽泻汤治痰饮病苦冒眩之意。
?? ? 7 真武汤治阳虚水泛之过敏性鼻炎、美尼尔综合征
?? ? 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者。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以化水气兼暖脾土,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渗湿,生姜助附子以温阳祛寒,而尤妙在芍药酸能泄肝木以疏水。肾阳亏虚型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肾阳不足,肺失温煦,寒水上注鼻窍,致涕出清稀如水,淋漓不断;美尼尔综合征是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寒水内停,上泛于耳而为眩晕。两者病机均与真武汤所治病症吻合。过敏性鼻炎取本方加用蝉衣、徐长卿、防风等,温脾肾,除寒水而止嚏敛涕。美尼尔综合征用之以温脾肾,除寒水而止晕眩,如呕吐频繁者加吴茱萸、陈皮、半夏;耳鸣甚者加磁石、五味子;兼有肝风者加天麻、钩藤。
?? ? 8 射干麻黄汤治喉源性咳嗽
?? ? 喉源性咳嗽,其特点是喉头作痒,然后咳即随之,因痒而咳,咳声短促而沉闷,有时愈咳愈痒而无法中止,乃病邪兽困肺经,长期难以外泄所致。此时宣解是唯一的方法,但普通宣解当然力不能及,须应用有力的方药,方可攻顽解围。以射干麻黄汤最为合适:用射干消痰散结清热解毒;麻黄宣肺平喘;紫菀、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细辛、生姜散寒行水;麻黄、细辛、生姜发散邪气;射干、紫菀、款冬、半夏下降逆气,共奏宣邪止嗽之功。
?? ? 9 葶苈大枣丸治顽固性鼻塞
?? ? 葶苈大枣丸专用治鼻塞为主的慢性鼻炎,方虽两味但力峻性猛,用于实证见效甚捷。此类慢性鼻炎之鼻塞乃肺气壅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可见患者鼻塞日久,持续不断,检查见双下甲肿大,粘膜暗红,故用葶苈泻肺通窍。主药葶苈入肺泻气,主肺壅上气。葶苈毕竟是峻药,尽管配伍大枣以缓和药性,也不宜久用,体质虚弱之人更需忌用。
?? ? 10 桂枝茯苓丸治瘀血型声带息肉
?? ?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原方是用来治疗妇人腹中症瘕积聚之证,今用其活血化瘀之功效,作为声带息肉的消散剂,疗效较为满意。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配伍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使水道行、津四布而利血行,寓有湿祛瘀化之用。综观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声带息肉为有形之物,是败血离经,瘀滞膜里所致,患者表现为声音嘶哑,经年不愈,检查见声带息肉,色紫有蒂,治当活血化瘀,用桂枝茯苓丸,性缓而功著,祛邪而护正。
?? ? 综上所述,仲景方可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疾病。在具体应用时,每一个方证的主证并不一定“悉具”,“但见一证便是”即可。即使主证不同,但病机相同,亦可应用。抓主证、辨病机是应用仲景方的关键,且抓病机比抓主证更确切、更重要。
经方治疗耳鼻喉科
医案汇编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555 次浏览 • 2016-02-15 20:28
? ? 所谓经方,是指《伤寒》、《金匮》方而言。它取药精简扼要,疗效显著,故而也最能体现出辨证论治的精神。可惜近来多尚“时方”而疏“经方”。干氏整理出30多首经方,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去疾的弹药。更有价值的是予不尚经方的学者一个启发。兹简要介绍于下:
? ? 1.桂枝汤:凡过敏性鼻炎,狂嚏连绵,嚏后清涕滂沱,日必数作,遇寒更甚。局部粘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镜检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舌薄苔,脉浮者,用此方。
? ? 2.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于严重的肺寒导致的多涕症、过敏性鼻炎、鼻塞不通。盖其虽曰肺寒,实则元阳首先无火,使鼻窍无温煦之气以养。所以用此方一面调和肺气,一面重振元阳。
? ? 3.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清涕长流不敛的慢性鼻炎、多涕症和过敏性鼻炎属于虚寒型者,其病因大多是卫气不固,中气不足,阳气不振。被《医宗金鉴?名医方论》誉为“建立中气”的小建中汤正是一首特效方剂。我们为了加强它的疗效,可用黄芪建中汤。
? ? 4.葛根芩连汤:慢性鼻前庭炎,虽似小恙,但因循几月,发作不休,也十分顽固。本方解毒清里,用于本病,疗效十分满意。
? ? 5.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我们常用于急性咽炎外无表证而有热者,大多症见咽部疼痛,口中有臭气,口干喜饮,伴以灼热、烟熏、异物感,大便偏干。局检: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色泽红艳。也可能出现扁桃体炎……大多为隐窝型或实质型。脉大、实、数有力,苔黄或灰而干。
? ? 此外某类型的大衄。局检鼻粘膜充血,大多数立特尔氏区粗糙,出血甚至溃疡。头部受震时都能导诱其再度出血。脉、舌及全身症状具阳明经热的见证。
? ? 其次白虎加人参汤,用于慢性咽炎的干燥津枯、充血红艳和鼻衄出血过多者两种病。其功效诚如《成方切用》之所谓:“白虎解热,人参生津。”
? ? 6.甘草干姜汤:寒闭失音、寒闭喉风在北方或冬天较为多见。它是重寒直中肺经,于是言出无声。这两病,都起于俄倾之间,除全身性呈有虚寒症状,白苔、脉象沉细外,局检无所发现。所以治当以温中去寒之甘草干姜汤。
? ? 7.麻杏石甘汤:本方对喉风,即急性喉炎,疗效显著。此外,亦适用于咽白喉等,用量必须增大。
? ? 8.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治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者。我们使用几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咽峡炎,疗效尚佳。因其病状和本方的作用相符。
? ? 9.五苓散:凡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之炎热症状已消失而脓性分泌物很多者,常用此方。头不痛,鼻涕多而色白,鼻塞不严重,嗅觉稍迟钝的鼻窦炎也常用之。此外,口腔病由湿浊内蒸,上熏清道者亦适用。
? ? 10.真武汤:凡阳气衰弱,在五官科中以鼻病为多见,涕出清稀如水,淋漓不断,鼻粘膜苍白如纸,取用此方有立竿见影之效。
? ? 复发性口腔炎,日久不愈者,大多“中州虚冷”。通过《丹溪心法》口疮嚼化官桂和《谢映庐医案》下唇生疮案用椒梅附桂连理汤的启发,采用此方,效果也颇满意。
? ? 鼻衄大量失血,出现亡阳。采用此方温阳必须加用大量人参。
? ? 11.栀子柏皮汤:急性咽喉炎纵然病程日久的病例,也多为无虚有实者。对此凡主诉为有严重的疼痛、烧灼感,干燥求饮,或作痒,大便秘结,脉正常、苔薄黄。局检:弥漫性充血,但不一定严重。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小血管暴露,呈网状散布均属本方的适应症。
? ? 12.旋复代赭汤:本方具补气平肝,化痰降逆作用。癔性咽喉异感症,多因情怀不畅,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聚湿酿痰,痰气搏结而致,虽临床上还有半夏厚朴汤,但治此病降逆之功,远远不及此方。
? ? 13.甘草汤,桔梗汤:二方为最有名的喉科常用方,惟后人总要加几味其他药配方使用。
? ? 14.四逆汤:鼻衄大量失血,突然休克,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厥冷,脉芤而沉细,终至伏而扪之不得,这是气随血脱,阳气告尽之象。此时唯一的拯危救急,就是四逆汤。但大多还须加以人参大补元气,使气旺而血自生。
? ? 15.竹叶石膏汤:复发性口腔炎一般以中土虚弱,脾气不振,同时还兼有心、肺、胃炎等五志之火的存在,致虚实互见者为最多,此种的口腔炎,是有竹叶石膏汤最为合适。
? ? 16.理中汤:复发性口腔炎中,很多是中宫虚冷所致。本方正以“分理阴阳,安和胃气”(引用《成方切用》语)的作用来治疗此病。因为中宫虚怯,非腐即烂了。理中汤正是帮助失去主宰的中气,重掌大权。
? ? 17.防己黄芪汤:卡他性中耳炎的潴积物,中医视为败津腐液的痰。但一入慢性途中,必然伴以虚证。不论痰的潴积或气机虚滞,空清之窍的阻塞壅滞,势所必然。本方的作用也正是本病之必需者。
? ? 考本方四味药,关键在防己。“散留痰”、“散结气壅肿”、“利九窍”,而且“折茎吹之,气从中贯,故专以通,疏导为用”。故甚适合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所求。
? ? 18.桂枝附子汤:寒性颞下颌关节炎、阴证颌骨骨髓炎,本方对这两病的初期很有作用。
? ? 19.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二方均用治一切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的干燥严重者。微有不同者,挟有虚火者,宜百合知母汤。挟有胃火者,宜百合地黄汤。
? ? 20.甘草泻心汤:本方《金匮要略》主治“狐惑”,近人认为狐惑相当于白塞氏综合征,所以现在已广泛取用于白塞氏综合征及复发性口腔炎。
? ? 21.酸枣仁汤:对慢性咽炎、干燥性咽炎、鼻炎、萎缩性咽炎,还有某些耳聋、耳鸣、美尼尔氏病,尤其是伴有盗汗、失眠等,最喜用本方,或予以加减。
? ? 22.射干麻黄汤:治疗由咽喉炎引起的咳嗽,其特点是咽喉先作奇痒,然后咳即随之。方取射干、麻黄、紫菀、半夏、款冬花共五味,大枣可有可无。不用五味子和细辛,但经常根据病情与证型而有所加减。
? ? 23.葶苈大枣丸:本方专用治鼻塞为主的慢性鼻炎,方仅两药,但力峻性猛,用于实证见效甚捷,考主药葶苈,所谓“独用葶苈之苦寒,入肺经以泄肺闭。辅以大枣之甘温,补脾土以和药”。符合《本草图解》的“入肺泻气,主肺壅上气”。
? ? 但葶苈毕竟是峻药,方中尽管有大枣缓和,虚人仍应忌用。
? ? 24.麦门冬汤:本方对慢性咽炎,咽部反射敏感,由于局部分泌物的长期刺激,常引起恶心、作呕的病者,是十分恰当的。
? ? 喻嘉言称此方为:“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其中人参与麦冬两味是主药,起到“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火,麦冬甘寒,补益水源而润金”。慢性咽炎泛恶不明显者,去半夏。
? ? 25.泽泻汤:《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如其改为“耳中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也未始不可。“心下”当然可以归纳于手少阴,“心寄窍于耳”,则与手少阴也有联系。“支饮”是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那么卡他性中耳炎的潴留积液,也不折不扣的是“支饮”。所以经常用以治疗初期的卡他性中耳炎,尤其是眩晕者,不过药味太少,只有泽泻、白术二药,故务必以加味用之。
? ? 26.黄土汤:长期、反复发作不休的衄血,血量不多,立特尔氏区完好无损,粘膜苍白。全身症状有身凉少温,腰酸,小便频数,精神倦怠,甚至黎明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舌薄苔,质瘦而淡者,以黄土汤为最合适。
? ? 近来伏龙肝缺货,可改用赤石脂,虽然它的补中不足,但收涩有余,尚能代用。
? ? 27.泻心汤:此方在耳鼻喉科领域里用处十分广泛,可治一切化脓性的急性炎症,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
? ? 28.桂枝茯苓丸:本方作用活血化瘀,缓解症状。我们利用此种功能,作为声带息肉的消散剂,疗效较为满意。但是,取用时还得有所加减,凡血性息肉,加减无多。白色的加消痰药如昆布、海藻、瓦楞子、毛茨菇等,而甘草、桔梗则是必用药物,此方效用诚如高学山评语“盖取其渐磨”。
? ? 29.半夏厚朴汤:《和剂局方》加入大枣,称四七汤。取意于四味药,治七情病,故名四七。我们专用于梅核气,但疗效不太稳定。
? ? 30.甘麦大枣汤:本方除常用于癔性咽喉异症之外,还用于幻听症、幻觉症、癔性失音和癔性失听,疗效都较理想。现在安徽省蚌埠中药厂的“脑力静”,就是用70%的本方,再加入30%的维生素、甘油磷酸钠而成。湖北省武汉东山制药厂的“脑乐静”也是以本方作为主要成分。所以以上两药对神经性头痛,很有疗效。
? ? 《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确是经典著作,故成无己认为是:“仲景之方,最为众方之祖。”李东垣也谓:“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故仲景方,广泛地应用于耳鼻喉科病,并取得一定成绩,是毫不足怪的。
[转载]经方的魅力与学习的方法[黄煌]
中医入门 • 我爱经方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06 次浏览 • 2016-02-03 21:28
? ? 什么是经方?
? ? 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经方,原来是古人对药物处方的称呼。比如,汉代对书目进行分类时,就将研究医学理论特别是养生的道理和方法的医著归入“医经”,把古代相传的经验药方,则归入“经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经方11家,274卷。但是,很可惜,那么多记载经方的书籍,由于战乱等原因,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不过,在一部书里保存了许多具有极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古代经验方。这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 ?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
? ? 张仲景是东汉时代的人,据说他曾经当过长沙太守,后来因为当时疾病流行,死亡率很高。他原本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在近十年中,竟然死亡了三分之二,而其中因伤寒这种发热性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了70%。家族的不幸,促使张仲景发愤研究医学,他一方面研究了许多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及其治病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到处收集临床有效的经验方药,用他的话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个“众方”,就是经方的另一种称呼,所以说,《伤寒杂病论》集中了汉代以前经方的精华,后世称其为“经方之祖”,这一点也不过份,因为经过1700多年的临床验证,《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指导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书中所记载的经方的临床疗效也是确确实实的。需要说明,张仲景在写完《伤寒杂病论》不久,就由于频繁的战乱,这本书就散失了,幸亏西晋的大医学家王叔和,花了许多力气将《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的部分收集起来,编成了《伤寒论》。以后,到了北宋,《伤寒杂病论》中杂病的部分,又被人在古书堆中发现了,经过编校整理,改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传世,对于经方的传播和应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要研究经方,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绝对不行的。
? ? 经方与时方
? ? 历史上与经方相对的有“时方”这个名称。所谓时方,就是宋元以后的方剂。也指近代医生师承授受的常规方、流行方、通套方。时方就像时装一样,是指当时流行的比较通俗的一些新创制的配方。与经方相比,两者有着一定的差异。
? 第一,方剂形成上的远近之别。在方剂的来源上,经方多从单味药发展而来,由药物发展为方剂,经过千锤百炼,包含了古人的实践经验,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决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可以说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比如桂枝汤,究竟是谁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仲景方,并不是指仲景个人的经验方,而是他收集整理的古代经验方;时方虽也或多或少的有经方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宋元以来的某位医家,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或哲学思想,在结合地区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用药经验,依理—法—方—药的程序,君臣佐使的原则创制而来的,形成的过程较短,有些尚需实践的检验。
? 第二,药物组成上的多寡之别。经方的味数甚少,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而言,1味药的有15方,2味药的有40方,3味药的有45方,4味药的有30方,5味药的有28方,合起来有160余方,而两书去除重复,共有方281首,可见5味药以下的小方已经占总数的半数以上。时方也有小方,但大多数是大方,目前中医处方用药动辄12味以上,体现了这种特点。
? 第三,在药物选择上的峻缓之别。经方多用药性较猛,带有偏性的药物,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轻如麻黄桂枝,重如大黄附子,毒如乌头巴豆,剧如芫花大戟;而时方则不然,多用补药和食物,如熟地、人参、石斛,如菊花、梅花、厚朴花、代代花,如丝瓜络、荷叶梗、扁豆、黄豆,以及牛肉、鹿筋、羊肾、猪肚,皆入药。
? 第四,在适应症上的隐显之别。经方的主治比较明确,具体,每味药均有其主治;时方所主治的则是“阴虚”“阳虚”“水亏”“火旺”“上实下虚”“一切风”“五劳七伤”等病理概念,它的适应范围比较泛滥,如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说,“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 第五,在方剂结构上松紧之别。经方相当严谨,动一药即换一名,甚至改一量即换一名,主治与功效也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了严格的构效关系,表现出古典朴素的结构美。而时方则比较松散,加减繁多,许多时方仅是罗列了一些治疗这类疾病的基本药物,如九味羌活汤条下规定,“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 第六,在研究方法上的证机之别。经方可以通过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方法研究其主治,其疗效经得起重复;时方的研究则必须研究病机,然后才能识其大意,所谓方义,研究到最后往往千篇一律,云里雾里。疗效的可重复性也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最后只得以中医是辨证论治为由搪塞作罢。
? 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方相比而言,后世的许多方剂均属于时方,尤其是金元以后医家的创制的新方,清代的温病方,当代一些医家的经验方,都可以归于时方的范畴。这些新的配方,虽然有的尚缺乏较长时间的考验,在适应症和用量服法等发面尚待积累经验,但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经验方的范畴,则是不够成熟罢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些医家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或者知识结构的不同,临床经验的差异,对经方或时方产生了各自的偏爱。有的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方,凡是后世的处方一律排斥;有的则不研究古代经方,不吸收历代相传的配方经验,或仅仅承袭家传或师授的一家之说,或师心自用,随意创制新方。这两种思想倾向,都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正确的态度是,在掌握好经方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利用后世经验方,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 为什么要提倡经方?
? 第一,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中医学的发展是靠无数人的自身试验,靠经验的积累才能缓慢地发展的。前人的经验是后人实践的基础。历史是检验和加工医学经验最好的工具。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许多经方之所以必须掌握,就因为它们经过的历史最长,服用过的人最多,有关这些经方应用的规律说得最明白,对它们的毒副反应了解得也最清楚,其疗效也最可靠。也就是说,经方是经过数千年实践检验被证实了的经验方。比如桂枝汤,据说是商朝的伊尹创制的,现在我们的医生还在使用,我用桂枝汤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就很好。再如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上的处方,但是不仅古人是常用方,今天依然是常用方,许多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病,发热性疾病都在使用小柴胡汤。而且,不仅我们中国人用,日本人也用,韩国人也用。对于这些千古相传的名方不用,岂不可惜?时方中不乏好方,如玉屏风散,如补中益气汤,如藿香正气散等。虽然有不少处方的适应症不够明确,剂量及煎服法与疗效的关系也说的不是很清楚,但毕竟已经成方,只要在临床认真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这些时方也将成为新的经方。问题是现在为数不少的临床医生,全然不顾中医处方的原则,随意处方,往往一张处方中药物达15、6味,甚至几十味,完全没有处方的结构,也不了解药物配伍以后相互之间的反应如何,对患者服药以后的效果心中也没有一点数,这种临床态度是不可取的,对于这种“时方”,我们不仅不提倡,还应坚决反对。所以说,提倡经方是中医学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 再说,经方是配方的基础。方是药物的配伍结构。古人认识疾病,是从一个一个症状开始的,如发热啦,头痛啦,腹泻啦,呕吐啦,等等;用药,也是一味一味药开始用的,后来发现疾病常常是多种症状出现,或先或后,或同时并见,于是有了病名的概念,如伤寒啦,痞啦,痢啦、臌啦,等等。然后,用药也有了变化,不单是一种药物,几种药物相加使用,经过不知多少人的实践,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慢慢这种配伍的结构趋于稳定,于是有了方名。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温经汤等。这些经方,就像棋手必须熟读棋谱,画家必须熟识画谱一样,经方成为医生处方用药的基础和原则。就是当今常用的时方,也无不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如大家熟悉的温胆汤,就是从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而来的;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著名验方血府逐瘀汤则是四逆散的加味方。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椒梅汤、连梅汤等,就有乌梅丸的影子;藿香正气散则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所以,后世许多名医,都十分强调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道理就在这里。
? ? 经方还有许多特点:第一,随证治之。经方治病的基本原则是方证相应。《伤寒论》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也就是说,应用经方治病,必须严格遵循其适应症,这些适应症,比较客观具体,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确定。方证就是经方的适应症或主治,是指示医生应用经方的目标。目标不明确,方药再好,也不易取效。所以,中医非常强调对症下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适应症的描述,虽然言词古朴,叙述简略,但是比较客观,经过后世许多医家的充实和完善,许多经方的方证已经基本明确。如大柴胡汤证的“心下按之满痛”,炙甘草汤证的“心动悸、脉结代”等。第二,用药精炼。《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处方,药物较少,大多在2—7味之间,对于理解经方的结构,对于临床疗效的观察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和新药的开发,都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许多2-4味的小方,更是后世组方的基础,可称为方根。第三,价格低廉。经方使用的药物大多为常用药,其中植物药居多,再加上处方药味少,所以价格比较低廉。我常用大柴胡汤原方治疗胰腺炎,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芍药,加上生姜、大枣,每天只要3元多钱!桂枝汤则更便宜,每天1元就够了。
? ? 古方能治今病吗?
? ? 这是一个老问题。我的看法是,第一,经方是古人当年临床经验的结晶,经方所治疗的疾病,也是当年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今天,古代的许多疾病消失了,古人没有见过的新的疾病出现了。但是,也不能说今天我们人类所患的疾病完全与古代不同,如现在依然可见的疟疾、痢疾,就是非常古老的疾病。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古方不能治今病。第二,经方的许多主治,大多是针对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状态,如恶寒与否,出汗与否,口渴与否,大便的通或结,小便的利与不利等等,这些着眼点,与人的生理病理的基本状态有关。出现人类到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了,而张仲景离今天仅仅1700多年,这个时间段中我们人类的体质变化并不明显,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在总体上没有多少区别。就如我们与古人一起去洗桑拿浴,大家都会大汗淋漓;如果大家吃大黄,恐怕都会大便次数增加。所以,由于经方重视机体的反应状态,所以,古方未必不能用于今人的疾病,就是现代病的艾滋病,只有有症状和体征,就有使用经方的机会。据报道,日本的医学家已经证明使用小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有效。这就是因为虽然中医不认识艾滋病,但艾滋病所出现的消瘦、低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相似。经方治疗的目标不是病原体,而是患病的“人”。这就是古方可以治疗今病的理论基础。
? ? 经方有毒副反应吗?
? ? 凡药三分毒。经方所使用的药物,都是一些经典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所以,有毒性是必然的。但是,要回答经方有无毒副反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副作用的产生的因素,不能仅仅孤立地考虑药物本身,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疾病,还需要考虑经方中药物的配伍、剂量、煎服法、护理措施等。在使用经方中,如果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而且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位置,可以减轻或不出现毒副反应。比如使用大青龙汤,由于该方中的麻黄剂量相当大,达6两,所以发汗作用强烈,有出现过汗、心悸、肌肉跳动、四肢冰冷、烦躁、不得眠等副作用。如何避免呢?张仲景指出,一是要认清主治,即“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二要认清禁忌症,即“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三是掌握服药剂量,“一服汗者,停后服”;四是注意服药后反应,并采取抢救措施,如“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大青龙汤是发汗的峻剂,所以张仲景对其注意点说得很清楚。有些经方,张仲景并没有明确其注意点,这也并不表明是无毒安全的,特别是现代临床大多是长时间服用中药,与古代中病即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出现毒副反应的机率在增加,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古代文献中对经方的主治证与禁忌症还说得不很清楚,需要我们谨慎地开展临床研究。
? ? 如何判定经方的疗效?
? ? 经方的疗效,由以下两方面组成,一是客观指征的变化。比如出汗、浮肿消退、大便畅通、气喘平、脉搏由沉伏转为平缓有力、舌苔有厚变薄等,如桂枝汤服用以后的“遍身执执微似有汗”,大陷胸汤服用后的“得快利”,通脉四逆汤服用后的“脉即出”等。除这些传统的疗效标准外,现代临床理化指标也应重视,如大柴胡汤与血脂水平,泻心汤与血小板数的增减,半夏泻心汤与幽门螺旋杆菌等。二是自我感受的好转,如食欲增加,胸闷消失、咽喉异物感消失、情绪好转等。这是经方有效与否的重要传统标准,因为许多经方的方证大多以自我感受为依据,如半夏厚朴汤证的“咽中如有炙脔”,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三是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等。前两者是目前常用的,后者很重要,但指征不是很明确,需要研究和探讨。
? ? 对经方的疗效指标,需要与医患双方共同商定,医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就医的动机和目的,了解患者目前最痛苦的症状,最迫切的愿望,最需要医生给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对疾病及体质的判断,根据经方应用的临床经验和报道,遵循临床应用经方的证据,对经方的预期效果作出预测,即服用经方有无效果?有何种效果?疗程多长?有无副反应?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以后,就能做到互相配合,在复诊时可以对经方的疗效作出有效、显效、无效的判断。
? ?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 ? 目前经方还不很流行,使用经方的医生也不很多,千古良方不得广用,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 一曰不敢用。经方是双刃剑,对证则效如桴鼓,误用非但无效,还能伤人。与其担风险,不如不用。
? 二曰不想用。经方味少药贱,对医者而言,不仅回扣少,往往病人也因药贱而怀疑轻视,因此,不如开大方,既取悦于病家,又增加经济效益,何乐不为!
? 三曰不会用。用经方须熟悉药证方证,最好应有专门传授,并加上细心体会,其经验性及实践性极强,若仅懂一些所谓功效方义,往往貌和神离,难以有确切疗效。
? 我认为,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人。让大家了解经方,运用经方,是振兴中医的当务之急!
? ? 学习经方的三大关键
? 第一 ,抓药证。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如用麻黄的指征和证据,为麻黄证;用桂枝的指征和证据,为桂枝证。用柴胡的指征和证据,为柴胡证。这是古已有之的命名方法,《伤寒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味中药一味证。严格的来讲,都有其特异性的指征和证据。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补气药,人参、黄芪一把抓,用活血药,当归、川芎、牡丹皮、桃仁一起上。
? 药证是必效证。即按照药证用药,必定有效,是指服药后必定能解除因疾病导致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是肉体的痛苦,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痛苦。换句话说,有效,是给人以舒服。这是中医追求的有效的最高境界。如黄连、山栀除烦,甘草、桂枝定悸。他并不局限在客观指标的变化上。因为,药证是以“病的人”为前提和背景的。
? 药证是那里来的?药证的认定不是来自理论的推测,也不是来自动物实验的数据,而是中国人几千年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经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你可知道巴豆大毒的代价?小青龙汤治愈了多少咳喘?小建中汤治愈了多少中虚腹痛?
? 药证是应用天然药物的指征和证据。天然药物成分极其复杂,下咽后究竟起到何种效应?要真正解明其中奥秘,相当困难。所以,使用这些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药,也必须尊重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久经实践证明的事实。如果使用新的制剂,那这些药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也就是说,你用饮片汤剂,必须弄清药证。
? 药证是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每个具体的药证所涵盖的面是不一致的,有的药证是单个症状;有的药证则是综合征;有的就是病,有的则是一种体质或体质状态。换句话说,中医治病,并不是单纯的辩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辩气虚血虚,辩脾虚肾虚。举例来说,甘草治咽痛,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治虚寒滑脱血痢,就是取赤石脂的吸附和对肠膜的局部保护作用,(赤石脂含有硅酸铝及铁、锰、钙的氟化物),是对证疗法;竹叶石膏汤用人参、麦冬、甘草、半夏以养阴,更有粳米以支持营养,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是支持疗法;黄连治痢,白头翁治阿米巴痢,属对抗疗法;小建中汤用饴糖,大建中汤用白蜜,属食物疗法;甘草泻心汤就是治疗白塞病的专方,桂苓五味甘草汤就是治疗肺气肿的专方,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热痞(多见于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菌感染者)的专方。甘草就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专药,属专治疗法;桂枝汤只要脉弱自汗就能用,四逆散只要胸胁苦满、四肢冷、腹中痛者就能用,故使用面非常广,属通治疗法。还有体质疗法,更是有独到之处。如黄芪就是一种体质性用药,柴胡也是一种体质性用药。经方的思路朴实无华,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所以,回到药证这个层面,我们会发现中医的世界原来很精彩!
? ? 第二、抓配伍。
? 配伍是经方中最富有魅力的部位。古人用药,本是单味,后来逐步发展了,知道复方可以提高疗效,可以减轻副反应,可以矫味,于是有那麽多的处方发明。一加一等于几?高明的中医能做出大于二,甚至大于三。这些配伍的结构,是学习经方的关键。比如小青龙汤,关键是细辛、干姜、五味子;小柴胡汤,关键是柴胡甘草,从原文的加减法就可以看出这个结构。麻黄要配伍甘草,石膏要配伍甘草,这个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附子干姜甘草治虚寒证,本是四逆汤,是经典配伍,可以矫味,可以增食欲,可以护胃气,来源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黄芪桂枝芍药,治身体不仁疼痛、自汗、浮肿、小便不利;桂枝甘草,治动悸;桂枝甘草茯苓,治眩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脐下悸、胸中悸、失精的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治虚悸;半夏茯苓生姜,治眩呕而悸;黄连黄芩,治烦热而心下痞;枳实芍药,治腹痛便秘;大黄桃仁桂枝,治少腹痛、便秘;半夏厚朴,治腹满呕吐等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那些小方,是经方的精华,应当多研究。如四逆汤、桂枝汤、承气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枳实芍药散等,均是千锤百炼的经典配伍。后世许多方剂无不在此基础上衍化而来,是我们开发新药,创制新方的最佳选择。
? 前人说,中医有两种病,一是有方无药,即知道用成方而不知变化,是谓有方无药;一是有药无方,即缺乏配伍的规则,组合零乱,叠床架屋,当然效果不好。这种问题的产生,第一是基础不扎实,所谓“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没有学好经方,药证不明,配伍无法,临床所据不是道听途说,就是主观想象。第二是临床思维僵化,所谓“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如处方的用药大概均是14味,每病如此。每人如此,每日必如此。而不知医学是科学,不是艺术,不可凭个人喜恶。以经典汤方而论,有少至一味者,如甘草汤,多则如温经汤,12味者,变化很大,完全依据病情需要而配伍。所以学习经典配伍,可以使处方精练,组方严谨,犹如作古文,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处方到如此境界,也可算好方了。
? ? 第三,抓药量。
? 量效关系,是研究经方的又一关键。仲景用药,极为重视用量。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温经散寒,附子用一枚,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附子则用三枚,是附子量越大止痛越明显。再如半夏,大剂量(2升)治呕吐不止,方如大半夏汤,,而小剂量(半升),仅治恶心呕吐或喜吐、咳喘、胸满、噫气、心悸和声哑,方如旋复代赭汤、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等;黄连大量除烦,方如黄连阿胶汤,量至四两,而小量除痞,量仅一两;大黄大量(4-6两),治腹痛便秘、其人如狂,配枳实、厚朴、芒硝、甘遂,方如大承气汤;小量(1-2两),治身热、发黄、心下痞,吐血衄血,配黄连、黄芩、山栀、黄柏,方如泻心汤,茵陈蒿汤;中量(3-4两)治少腹急结、经水不利,配桃仁、丹皮、水蛭、地鳖虫,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再如厚朴,大量(8两)治腹胀满,方如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小量(2-4两),治咳喘、咽喉不利,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白芍大量(6两),治挛急,方如芍药甘草汤,小量(3两)和营卫,方如桂枝汤。柴胡大量(半斤)治寒热往来,小量治胸胁苦满。
? 经方的绝对剂量目前说法不一,教材通行折算为一两=3克,而柯雪帆认为一两=15.6克,日本药局方则以一两=2克算,所以我比较强调相对剂量,即方剂中各味药物用量的比例。药物的绝对量总结了仲景的用药经验,反映出汉代以前用药的趋势,而药物的相对剂量则体现出组方的法度和配伍规律。方剂功效的大小,无疑受到药物绝对量的影响,但方剂整体功效的发挥,必然受到药物间剂量比例的影响。例如,桂枝汤中桂枝芍药之比为1:1,为调和营卫剂,而桂枝芍药的比例调整为1:2,则变为缓急止痛的桂枝加芍药汤了。麻黄汤、葛根汤中麻桂比例为3:2,则发汗作用并不强,仅治身痛、无汗而喘等,而麻黄桂枝比例为3:1的大青龙汤,则具有强烈的发汗作用,仲景不仅说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而且在方下又强调“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可见剂量的变化,对方剂的功效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使用经方,必须重视剂量。量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本不以用药习惯而定。如果均是10克则有违经方规则了。至于影响药量的因素,则除了疾病以外,还有体质、配伍、药物质量、炮制、煎服法等因素,临床变化因素极多,尚难以说明,各家自有经验。
? ? 学经方还应注意的问题
? 要学好经方,还应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 一是认为中医先理法后方药,看病必先理论。实际上,中医临床思路试药—方—法—理。没有药,那有方,没有方,那有理法?
? 二是遇见病人先考虑那里虚?不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
? 三是中医本不求每证必有脉舌相应。黄芪证就不看脉,附子就可以不看舌,但必看脉;细辛关键是恶寒不渴,口不渴舌滑是鉴别要点;
? 四是不可被那些所谓的“理论”障目,见便血,便认为是脾不统血;见小便不利,就认为是中气不足;见胃下垂,就认为是中气下陷;见久病,便谓虚;见高血压,便谓肝阳亢;见冠心病,便谓瘀。临床实际,岂有此理?
? 五是不可先议药,后议病。即见大黄黄连,即畏其苦寒伤中;用地黄阿胶,就畏其滋腻碍胃,见桃仁红花,又畏其破血动血,见柴胡葛根,又畏其劫肝阴,伤胃汁。见人参黄芪,又畏固表碍邪。见麻黄桂枝,畏其辛温动血。有如此毛病的人,那能开什麽方?无非是竹茹丝瓜络百合代代花白扁豆罢了。
? 六是古方不能治新病。此说貌似革新,但其中有一隙未明。疾病谱是不断变化的,但人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是不变的,各种症状是不变的,经方中有许多根据“病的人”的效方,可以说是几千年不变的。用曹颖甫先生的话来说,是“仲师之法,今古咸宜”。
? 七是经方难学。使用经方并不难,清代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伤寒来苏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论述简洁实在,无空泛之谈,只要认真研读,反复对比,多向老中医学习讨教,多与同行交流,并在临床上反复运用,自然可以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曹颖甫先生是自学的,他对经方的推崇,就来自临床的大胆实践。他用大承气汤治疗邻居老妪便秘腹胀而拒按而脉实者,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治疗先母洞泻,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潘氏肠痈,他还亲自尝试了白虎桂枝汤治愈寒热的疗效。他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使他运用经方十分娴熟,屡起沉疴。在上海期间,“用经方取效者,十之八九”(《经方实验录·自序》),从而在名医云集的上海独树一帜。
? 八是经方有副作用,害怕。使用经方也不必害怕。“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凡是药物就有一定的副作用,只要方证相应,剂量适当,调剂科学,是不会有副作用或很少有副作用的。长期以来,中医界流行先议药后议病的风气,脱离具体的病人和病情来谈药物的优劣,这是需要批判的。
? ? 总之,提倡经方,不仅仅是单纯的临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科学思想、医疗道德、人才培养、科研方法等关系中医发展的诸多方面。只有这样认识经方,才能充分认识经方派的历史功绩,充分认识提倡经方的现实意义。
? ? (本文的部分内容曾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市中医院、江阴市中医院等演讲,并曾刊载《江苏中医杂志》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