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652 次浏览 • 2016-01-23 21:24 • 来自相关话题

    28、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方剂组成】柴胡24 克,桂枝 10 克,干姜 9 克,花粉 12 克,黄芩 l0 克,牡蛎 10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查看全部
    28、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方剂组成】柴胡24 克,桂枝 10 克,干姜 9 克,花粉 12 克,黄芩 l0 克,牡蛎 10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亦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的变剂。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栝蒌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人参补中、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栝   蒌汤证,气上冲有微结或外不和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注解: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病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汤证。医不详查,而复下之,因使邪热内陷,虽胸胁满未去,但已微结。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虚少、热更伤津致燥,故渴而不呕。气冲于上,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为柴胡证还未解,宜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此微结是对大陷胸汤证说的。即是说此结轻微,与大陷胸汤证结如石硬者显异。
    《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注解:当疟发作时,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本方治之。
    按:病欲自表解则恶寒,疟发作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机。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致汗解外的作用。试看方后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注语可征。不过只凭寒多热少而用本方,则与牝疟诸方的应用难以区别,其中可能有错简,用时仍宜参照上条所论为妥。同学张秋水于江西时治疗疟疾,惯用本方随证加减治之,无不应手取效。虽谓服一剂如神之说似属夸张,但其有效性确可证信。依据经验,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烧,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机会,宜注意。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而见口干渴明显,但呕不明显,心下微结、气上冲或外不和者。
    【验案】胡某,男性,14 岁,病历号 177285,1965 年 10 月 18   日初诊。四年前曾患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经西药治疗黄退,但食纳不佳,肝功时有波动,时头晕目眩。近一年来大约每半月有一次癫痫发作,发作时先觉气上冲咽,旋即四肢抽搐,继则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经常服用西药镇静药,但仍每半月发作一次,常感乏力,每发作过后尤为明显,因食欲不振而现身体瘦弱,舌净无苔,脉弦微数。证属邪郁少阳,寒饮上犯、治以疏解少阳,温化寒饮。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 12 克,黄芩 10 克,花粉 12 克,桂枝 10 克,赤白芍各 10 克,生龙牡各 15 克,当归 10 克,川芎10 克,生姜 10 克,苍术 10 克,茯苓 10 克,泽泻 15 克,炙甘草 9 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食纳好转,他症如前,继服六剂头晕好转,未发癫痫,又服一周力气增加。仍宗原方稍增损,服一月也未见癫痫发作。又服一月停药观察也未见发作。

刘渡舟经方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636 次浏览 • 2016-01-23 01:14 • 来自相关话题

6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胁脘疼痛案     刘渡舟医案:郑x x,女、62岁。右胁及胃脘部剧烈疼痛已5天,大便溏泄,每日二三次,舌质淡苔薄,脉弦。     柴胡12克 黄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查看全部
6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胁脘疼痛案
    刘渡舟医案:郑x x,女、62岁。右胁及胃脘部剧烈疼痛已5天,大便溏泄,每日二三次,舌质淡苔薄,脉弦。
    柴胡12克 黄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牡蛎12克 炙甘草6克
    服药三剂后,疼痛大减,大便已成形,每日一次,上方续服三剂而愈。
    腹胀案
    刘渡舟医案:刘x x,男,35岁。因患肝炎住某传染病医院。最突出的症状是腹胀特别明显,尤其以午后为严重,坐卧不安。伴大便溏稀不成形,每日二三次,小便反少,且口渴欲饮。舌质淡嫩苔白滑,脉弦缓而软。肝病及脾,中气虚寒,而又肝气不疏,所以大便虽溏而腹反胀。
    柴胡10克 黄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牡蛎12克 炙甘草6克
    连服六剂后,腹胀消,大便也转正常。
    慢性腹泻案
    刘渡舟医案:齐x x,男,42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己近5年。腹痛腹泻,午后为甚,大便有粘液,轻则每日3-4次,重则每日7-8次,往往因过食生冷或精神紧张而加重。伴见口苦心烦,失眠,口渴欲饮,不思饮食,小便短少,下肢肿胀。舌边尖红,苔白厚,脉弦而缓。证属太阴脾寒而肝胆郁热。柴胡10克黄芩6克 桂枝12克 干姜12克 花粉12克 牡蛎20克 炙甘草10克。
    服药七剂后,腹泻减为每日1-2次,腹痛减,精神好转,续上方加党参9克,又连服二十余剂,诸症皆消。后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溃疡愈合。
    心悸案
    刘渡舟医案:史x x,女,60岁。三年前确诊为冠心病,近三个月来心悸明显,心电图提示为频发性室性早搏。证见心悸心烦,手指麻木,伴口苦口干,不欲饮食,两胁疼痛连及后背。大便稀溏,每日三四次,午后腹胀,小便不利。舌质红,苔白滑,脉弦缓而结代。
    柴胡12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桂枝10克 花粉10克 牡蛎30克 茯苓30克 炙甘草12克四剂。服药后心悸明显减轻,便溏腹胀等证也减。上方又服七剂后,诸证皆消,心电图检查提示大致正常。因改为苓桂术甘汤加太子参以善其后。
消渴案
    刘渡舟医案:刘x x,男,48岁。患糖尿病已3年,又有肝炎及胆囊炎病史。证见口苦口干,渴欲饮水,饮而不解渴。查尿糖(++++)。伴有胸胁满而心烦,不欲食,食后腹胀,大便稀溏,每日二三次。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柴胡14克黄芩10克 干姜10克 桂枝10克 花粉15克 牡蛎30克炙甘草10克。服药七剂后,口渴明显减轻,口苦消失。上方加太子参15克又继续服用近二十剂后,诸证全部消失。复查尿糖(一)。
  【解说】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治疗邪传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寒,津液不布而见“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心烦,渴而不呕,小便不利,但头汗出”等证。但从临床上看,属于少阳气郁而三焦气寒的病证并不很多见,然而这并不妨碍本方在临未上的广泛运用。从本方的药物组成来看,由于内含甘草干姜汤及桂枝甘草汤二个基本方,所以,常用来治疗少阳气郁而兼脾阳不足或心阳不足之病变。
    甘草干姜汤是温补中阳的基本方子,理中汤和四逆汤都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味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柴胡桂枝干姜汤既能清解少阳胆热,又能温补太阴脾寒,所以用来治疗少阳胆热兼有太阴脾寒证(简称“胆热脾寒”)常能获令人满意的疗效。胆热脾寒的临床特点是既有胸胁苦满或疼痛,口苦咽干,心烦等证,又有脘腹胀满,大便稀溏,不欲饮食等证。这与大柴胡汤治疗少阳病而兼阳明腑实对照而言,恰有寒热虚实鉴别的意义。临床上这种“胆热脾寒”的情况多见于慢性肝胆疾患中,由于长期服用清利肝胆之药而导致脾气虚寒,或日久杂治,以致寒热错杂,舍此方则无他法,用此方则无不有立竿见影之功,真可谓是万世之绝方。
 
附全文:

最常用的50 个经方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经方方剂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652 次浏览 • 2016-01-23 21:24 • 来自相关话题

    28、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方剂组成】柴胡24 克,桂枝 10 克,干姜 9 克,花粉 12 克,黄芩 l0 克,牡蛎 10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查看全部
    28、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方剂组成】柴胡24 克,桂枝 10 克,干姜 9 克,花粉 12 克,黄芩 l0 克,牡蛎 10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亦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的变剂。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栝蒌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人参补中、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栝   蒌汤证,气上冲有微结或外不和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注解: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病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汤证。医不详查,而复下之,因使邪热内陷,虽胸胁满未去,但已微结。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虚少、热更伤津致燥,故渴而不呕。气冲于上,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为柴胡证还未解,宜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此微结是对大陷胸汤证说的。即是说此结轻微,与大陷胸汤证结如石硬者显异。
    《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注解:当疟发作时,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本方治之。
    按:病欲自表解则恶寒,疟发作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机。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致汗解外的作用。试看方后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注语可征。不过只凭寒多热少而用本方,则与牝疟诸方的应用难以区别,其中可能有错简,用时仍宜参照上条所论为妥。同学张秋水于江西时治疗疟疾,惯用本方随证加减治之,无不应手取效。虽谓服一剂如神之说似属夸张,但其有效性确可证信。依据经验,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烧,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机会,宜注意。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而见口干渴明显,但呕不明显,心下微结、气上冲或外不和者。
    【验案】胡某,男性,14 岁,病历号 177285,1965 年 10 月 18   日初诊。四年前曾患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经西药治疗黄退,但食纳不佳,肝功时有波动,时头晕目眩。近一年来大约每半月有一次癫痫发作,发作时先觉气上冲咽,旋即四肢抽搐,继则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经常服用西药镇静药,但仍每半月发作一次,常感乏力,每发作过后尤为明显,因食欲不振而现身体瘦弱,舌净无苔,脉弦微数。证属邪郁少阳,寒饮上犯、治以疏解少阳,温化寒饮。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 12 克,黄芩 10 克,花粉 12 克,桂枝 10 克,赤白芍各 10 克,生龙牡各 15 克,当归 10 克,川芎10 克,生姜 10 克,苍术 10 克,茯苓 10 克,泽泻 15 克,炙甘草 9 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食纳好转,他症如前,继服六剂头晕好转,未发癫痫,又服一周力气增加。仍宗原方稍增损,服一月也未见癫痫发作。又服一月停药观察也未见发作。

刘渡舟经方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医案汇编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636 次浏览 • 2016-01-23 01:14 • 来自相关话题

6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胁脘疼痛案     刘渡舟医案:郑x x,女、62岁。右胁及胃脘部剧烈疼痛已5天,大便溏泄,每日二三次,舌质淡苔薄,脉弦。     柴胡12克 黄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查看全部
6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胁脘疼痛案
    刘渡舟医案:郑x x,女、62岁。右胁及胃脘部剧烈疼痛已5天,大便溏泄,每日二三次,舌质淡苔薄,脉弦。
    柴胡12克 黄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牡蛎12克 炙甘草6克
    服药三剂后,疼痛大减,大便已成形,每日一次,上方续服三剂而愈。
    腹胀案
    刘渡舟医案:刘x x,男,35岁。因患肝炎住某传染病医院。最突出的症状是腹胀特别明显,尤其以午后为严重,坐卧不安。伴大便溏稀不成形,每日二三次,小便反少,且口渴欲饮。舌质淡嫩苔白滑,脉弦缓而软。肝病及脾,中气虚寒,而又肝气不疏,所以大便虽溏而腹反胀。
    柴胡10克 黄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牡蛎12克 炙甘草6克
    连服六剂后,腹胀消,大便也转正常。
    慢性腹泻案
    刘渡舟医案:齐x x,男,42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己近5年。腹痛腹泻,午后为甚,大便有粘液,轻则每日3-4次,重则每日7-8次,往往因过食生冷或精神紧张而加重。伴见口苦心烦,失眠,口渴欲饮,不思饮食,小便短少,下肢肿胀。舌边尖红,苔白厚,脉弦而缓。证属太阴脾寒而肝胆郁热。柴胡10克黄芩6克 桂枝12克 干姜12克 花粉12克 牡蛎20克 炙甘草10克。
    服药七剂后,腹泻减为每日1-2次,腹痛减,精神好转,续上方加党参9克,又连服二十余剂,诸症皆消。后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溃疡愈合。
    心悸案
    刘渡舟医案:史x x,女,60岁。三年前确诊为冠心病,近三个月来心悸明显,心电图提示为频发性室性早搏。证见心悸心烦,手指麻木,伴口苦口干,不欲饮食,两胁疼痛连及后背。大便稀溏,每日三四次,午后腹胀,小便不利。舌质红,苔白滑,脉弦缓而结代。
    柴胡12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桂枝10克 花粉10克 牡蛎30克 茯苓30克 炙甘草12克四剂。服药后心悸明显减轻,便溏腹胀等证也减。上方又服七剂后,诸证皆消,心电图检查提示大致正常。因改为苓桂术甘汤加太子参以善其后。
消渴案
    刘渡舟医案:刘x x,男,48岁。患糖尿病已3年,又有肝炎及胆囊炎病史。证见口苦口干,渴欲饮水,饮而不解渴。查尿糖(++++)。伴有胸胁满而心烦,不欲食,食后腹胀,大便稀溏,每日二三次。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柴胡14克黄芩10克 干姜10克 桂枝10克 花粉15克 牡蛎30克炙甘草10克。服药七剂后,口渴明显减轻,口苦消失。上方加太子参15克又继续服用近二十剂后,诸证全部消失。复查尿糖(一)。
  【解说】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治疗邪传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寒,津液不布而见“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心烦,渴而不呕,小便不利,但头汗出”等证。但从临床上看,属于少阳气郁而三焦气寒的病证并不很多见,然而这并不妨碍本方在临未上的广泛运用。从本方的药物组成来看,由于内含甘草干姜汤及桂枝甘草汤二个基本方,所以,常用来治疗少阳气郁而兼脾阳不足或心阳不足之病变。
    甘草干姜汤是温补中阳的基本方子,理中汤和四逆汤都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味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柴胡桂枝干姜汤既能清解少阳胆热,又能温补太阴脾寒,所以用来治疗少阳胆热兼有太阴脾寒证(简称“胆热脾寒”)常能获令人满意的疗效。胆热脾寒的临床特点是既有胸胁苦满或疼痛,口苦咽干,心烦等证,又有脘腹胀满,大便稀溏,不欲饮食等证。这与大柴胡汤治疗少阳病而兼阳明腑实对照而言,恰有寒热虚实鉴别的意义。临床上这种“胆热脾寒”的情况多见于慢性肝胆疾患中,由于长期服用清利肝胆之药而导致脾气虚寒,或日久杂治,以致寒热错杂,舍此方则无他法,用此方则无不有立竿见影之功,真可谓是万世之绝方。
 
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