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结语】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49 次浏览 • 2016-02-04 09:21
? ? 在本书的开头,我曾经不只一次地提到了杨振宁教授,虽然,对杨教授在传统文化上的许多观点我并不赞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作为一位智者令我崇敬不已。十多年前,师兄刘方送我一本杨教授写的《读书教学四十年》,昨日偶然翻动这本书,看见字里行间密密麻麻的圈点,看见页面空白处的读书心得,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眼泪不知不觉地流淌出来。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难以在这里很清晰地向诸位表述出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一部好书的感激,那就是对古今中外给予过我教诲的智者们的感激。于是我决定将阅读《读书教学四十年》的部分心得抄整如下,作为本书的结语。希望能通过这个形式,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亦希望能够借此表达我对所有认真阅读拙作的人的一片至诚的谢意!孔子云:以文会友。衷心地希望这部书能成为一个纽带,将我与诸位朋友连在一起,为让传统文化这颗瑰宝,为让中医这颗瑰宝能更多地让世人了解,而奉献各自的绵薄之力。?
? ? 1994年8 月18 日:杨振宁教授于 1971 年夏初次访问新中国。8 月4日上午参观长城。他在后来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了那次访问:"在此行看到的景色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长城。长城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它简单而坚强。它优美地蜿蜒上下,缓慢而稳定地随着山峦起伏。有时消失于远处山谷中,那不过是暂时的,终于又坚毅地攀登了下一个高峰。查看它的每一块砖石,我们会体会到在它的复杂的历史中,真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血和汗。可是只有看到它的整体结构,看到它的力量和气魄以后,我们才会体会到它的真正意义。它是悠长的,它是坚韧的。它有战术上的灵活,有战略上的坚定。它的长远的一统的目的,使它成为自太空接近地球的访客所最先辨认的人类的创作。"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读到过的有关长城的最优美、最实在、最耐人寻味的描述。在读到这段描述前,我一直在寻找能用什么词句才能向世人确切地表达出中医的意义,今天终于找到了,它就是长城!中医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长城,而只有当我们看到它的整体结构,看到它那富有力量和气魄的完美理论,看到它那不可思议的实际运用,我们才会体会到它的真正意义。?
? ? 1994年8 月24 日:杨振宁教授自 1972 年起,就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性。1972 年7 月1 日周恩来总理于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宴请杨教授。席间,杨教授向总理提出,希望他考虑采取一个多注意基础科学的政策。杨教授的这个建议亦非常适合于我们中医,中医其实更需要有一个多注意基础科学的政策。中医的基础科学是什么呢?这个基础科学主要就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当然,《内经》在这里显得尤其重要。戴原礼是中医史上著名的医家,当有人问到他学医的方法和途径时,他的答复是:熟读《素问》耳!可见在大师们的眼里,基础的东西都是头等重要的。而回顾中医的境况,在高等中医院校里,读《素问》一遍的人已属少见,熟读者更是鲜矣。这样我们怎么来开展对这门学问的研究呢?这真是令人担忧的事情。?
? ? 1994年9 月5 日:兴趣将你引入某门学科,而信念则是决定你在这门学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作为中医的学人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信念。?
? ? 1994年9 月6 日:谈到东西方文化,以及东西方历史,我认为不说说"心境"二字是不行的。心与境自然有它的联系,否则不会放在一起来组词。可是它们又有很根本的区别。就像"东西"二字一样,合而言之,可以指某些个物,分而言之,则有天壤之别了。"心"是主体的,或者说是主观的意识,而"境"则是指客体的,或者是客观的环境。因而,"心境"合璧就含有对客观世界、客观环境,我们的主体意识所作出的反应。作了上述的这样一个区别后,我们就可以说,产生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是将其所有努力的 90%以上放在对"境"的改变上,或者作为现代科学的老祖,他们相信"境"对"心"的绝对影响力。而作为东方的智者们,他们却将其所有努力的 90%以上放在对"心"的改变上。这就产生了闻名于东方的"修心"法门。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是:"吃茶去!"悟道前吃茶去,悟道后还是吃茶去,同样是吃茶,作为"境"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作为"心"则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修心体验,因而,在智者们的眼里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对于"心"这个特殊的东西,"境"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企图花大力气去通过"境"的改变来改造"心",也许最终都是徒劳。佛陀在临终时,对他的弟子说:"当自求解脱,且勿求助于他人。"自求解脱是着眼于自身,是在"心"上用功,求助他人是在"境"上费力。我感到,佛陀的教导对我们今天的中医亦是有实义的。这几十年来,中医走的是一条什么路呢?是一条求助于他人的路。由于过多地求助他人,过多地依赖现代科学,从而忽弃了自身这个根本。其结果呢?几十年下来,对中医有信心的、有把握的业内人士越来越少,而中改西业的人却越来越多。向圈外的人问,还都说中医是个宝,而向圈内的人问,却说中医不是个东西。这难道还不能使我们警觉,使我们醒悟吗?中医亦当自求解脱,如果中医的脚跟没有立稳,对中医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现代科学怎么可能在中医里找到合适的切入之处呢?所以,第一步中医当自强,自强了才有可能找到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
? ? 1994年9 月8 日:读书的乐趣:①增长知识,不过这只占很小的比例;②增强我们在某一领域内的信念,这一点占很大的比例;③向我们崇拜的思想和人物看齐;④无形中使我们在境界和气度上接近于那些伟人;⑤歪打正着地激发出某些灵感,从而获得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并不限于仅仅阅读本专业的书,而是可以更广泛地阅读;⑥可以毫无顾忌地批评名人,甚至是伟人们的"不是"之处,而往往是在这个批评的过程中,使我们总结了思想,获得了新的认识;⑦温故而知新。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更是如此。?
? ? 1996 年 9 月 16 日:左右是一对非常有趣的概念,在它里面同时蕴含着对称与不对称,守恒与非守恒的这样一些十分重要的理念。由于对称性原理,我们由左即可以推及右的存在,由西北即可以推及东南的存在。同样的道理,由阴即可以推及阳的存在,由春夏即可以推及秋冬的存在。在时空上的这样一个完美的对称性,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以至后来的许多学科的建立都与这一原理相关。可是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对称性面前,我们还应该知道有一个不对称性的同时存在。为此,《素问》的作者在非常重要的篇章"阴阳应象大论"中告诫我们:"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与东南是对称的,可是"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又充满着不对称。左右对称既是一切对称的基础,也是一切不对称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左右的文字结构中即可以感受到上述的这个深刻内涵。在左右的造字中,左用工,右用口,工口以外的这部分是对称的,而工口却充满着不对称。工口体现了左右的不对称性,工口的区别是什么呢?工者巧也。所以,凡是音乐、绘画、艺术、一切空间操作及与空间因素相关的形象,都离不开工。那么口呢?口者言也。所以,举凡语言,以及与语言相关的逻辑,都不离口。工口的这个区别,便将左右的差别,左右的不对称性,很生动地体现出来。大家知道,人的左右与大脑的左右半球是一个完全的交叉关系。故左者实言脑之右,右者实言脑之左。所以,我们言左实际上是在讲右脑的情况,言右实际上是在讲左脑的情况。左右脑有什么区别呢?
? ? 这个区别就在工口里。左脑主口,右脑主工!现代脑科学认为,左右脑的分工有很大的不同,左半球在语言、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脑在音乐、美术、几何空间和直觉辨认方面占绝对优势。左右脑的分工,是直到 20 世纪中叶才真正弄清的问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著名心理学家斯佩里(R.W.Sperry),即由于成功地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专门化的崭新图景,建立两半球功能分工的新概念、而荣获了 1981 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而我们从左右的上述造字涵义看,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已经很清楚地认识了这个问题。回顾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强烈的理念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那就是它的完美性。像对称与不对称,像阴与阳,像明与暗,像色界与无色界,像有与无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同时存在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称中存在着不对称,不对称中存在着对称。正因为不对称才会有对称,亦正因有对称才会有不对称。对称与不对称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再如明暗,古人在讲明物质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暗物质,在意识到或看到一个由明物质组成的世界时,就同时意识到或看到了一个与之相对的由暗物质组成的世界。在对称到不对称,在明物质世界到暗物质世界,这个认识过程它是同时的。没有说在认识对称性,在认识明物质后,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又认识到了不对称性,才又认识到了暗物质世界。在传统的学问中完全没有这个过程。而我们回顾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在杨振宁教授与李政道教授作出宇称不守恒,也就是不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前,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由宇称守恒,是由对称性原理一统的。而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内,显然就存在不对称性原理的认识真空区和误区。由这样一个一统原理所作出的判断,就必定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又如对明暗物质的研究,在过去,科学界一直着眼的仅仅是明物质的这个层面,对于暗物质这个层面却一直蒙在鼓里。直到 20世纪末,科学家们似乎才如梦初醒,猛然意识到在明物质之外尚有一个暗物质的存在,尚有一个过去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亟待我们去认识。而在传统文化的概念里,它有没有一个类似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有没有一个类似的真空区和误区呢?它没有!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称其为完美的根本所在。?
? ? 从传统文化,从中医的这些概念里面,我们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医对人类的贡献,不应仅仅局限在疾病的治疗上。自古以来,对医就有三个评价,谓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治病的涵义我们很清楚,治人则关系到人的心理,人的信念,以及人的修养,那么治国呢?治国的涵义应该很广,作为医者,将中医的、传统文化的这样一些完美的理念充分地挖掘出来,并经过现代的表述形式,尽可能地呈现于世人面前,呈现于现代科学面前。而如果现代能以一种平实的心态面对传统的这些理念,并尽其所能地取其精华,我想诸如上述的这样一种概念上的漫长的真空区和误区,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避免。如何地将传统如实地介绍给现代,如何地让传统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于现代,这正是我对中医的一个思考。?
? ? 《老子》以五千言传世,却能历久弥新,《伤寒论》亦不过万余言。而我把一个思考,絮絮叨叨的言说了三十余万。圣凡之殊,一目了然。如此既占大家的功夫,又费大家的时间,为着个什么来呢?且借一首古诗,道是:赵州庭前柏,香岩岭后松。栽来无别用,只要引清风。?
? ? 感谢我的家人以及为此书出版而默默奉献的所有亲人和朋友们!特别还要感谢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长期以来,是学院给予了我各方面的全力支持,由于这些支持,本书的写作以及出版才得以顺利进行。时值于清华访学期间,圆满是书,盖亦得水木清华之灵气也。是为记。?
? ? ? ? ? ? ? ? ? ? ? ? ? ? ? ? 二〇〇二年十月十日午时于南宁?
?
? ? ? ? ? ? ? ? ? ? ? ? ? ? ? ? 跋?
? ? 我很同意陈亦人教授之所说,刘力红博士确实对中医,尤其是经典中医有一份不同寻常的热爱与执著。我觉得这代表着未来中医的希望。祖国医学的将来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刘力红博士这样全身心投入到探索中医宝库奥秘中去的人。?
? ? 确实,要真正学好中医,就必须读透经典。目前许多中医院校将经典改为选修课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应该说是体制造成的。医师资格考试考的是中医基础、中医内科等等。要一个学生在五年的时间里,既要学中医,又要学西医,还要读懂(且不说读透)经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是院校教育体制与中医师承教育方式的矛盾,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还找不到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但我主张至少在研究生阶段必须好好研读经典。我还主张从学校毕业到医院工作后,应该把经典著作的研读作为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医的科研并不一定都是实验研究,尽管实验研究也是必需的。?
? ?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刘力红博士的这本书除了学术性外,还颇具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可读性很强的好书。我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之一是,要想真正读透一部经典,
恐怕要穷毕生的精力才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乃平 2001年 12 月于南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书得自一位网友,确实是本级难得的好教材。与同道中人分享,也不枉我这十几个小时的整理格式之苦。?
? ? 当然,如果方便的话还是尊重版权购买原版比较好。出版社信息如下: http://www.bbtpress.gxnu.edu.cn/asp/bookinfo.asp?bh=712?
? ? 以下网址都可以买到: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8718009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十章 厥阴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476 次浏览 • 2016-02-04 09:20
? ? 一、厥阴解义?
? ? 1.厥阴本义?
? ? 厥阴是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厥阴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先从本义上来看这个问题。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是什么呢?两阴指的是太阴和少阴。我们从《伤寒论》六经的排列,它把厥阴放在最后一经,放在太阴少阴之末,可知这就是一个"两阴交尽"。这是从排列的次第来看厥阴的意义。此为其一。其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故曰幽。"前云两阴交尽为厥阴,此云两阴交尽故为幽,是知厥阴之为义者幽也。幽为何意?《正韵》曰:"幽囚也。"囚的意思大家很清楚,就是囚禁。厥阴曰幽,曰囚禁。囚禁什么呢?前面我们讲阴阳离合的时候曾经谈过,厥阴为合。合什么呢?就是合阳气。把阴气合起来,关闭起来,以便让阳气能够很好地升发。故幽者,实为囚禁阴气之意。此与阴阳之离合机制甚为相符。其三,太少二阴以太少言,乃言其长幼、多寡也,厥阴言何?《玉篇》云:"厥短也。"《康熙》引《前汉书 ·诸侯王表》注云:"厥者顿也。"又顿者何?顿者止也。故知厥阴即短阴也,即止阴也。考厥阴乃阴尽阳生之经,乃阴止而阳息之时,故曰短阴,曰止阴者,皆相符合。又《灵枢 ·阴阳系日月》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阴。戌九月,右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戌亥为地支之尽,尽后遇子则阳气来复,故曰厥阴也。此为厥阴之大义。?
? ? 2.厥阴经义?
? ? 厥阴经即指手足厥阴经,手厥阴于戌初起乳后天池穴,戌末止中指中冲穴。足厥阴于丑初起拇趾大敦穴,于丑末止乳下期门。别支上走巅顶交百会穴。对于六经的行止及大体分布,是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必须弄清的问题。我们讲六经辨证,其实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经络分布区域的辨证。巅顶头痛为什么说多属厥阴呢?就与厥阴经的分布相关。?
? ? 3.厥阴藏义?
? ? 甲、肝 ?前面我们讨论了五藏的心脾肺肾,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五藏的功能特性都与它们的造字相关。同样,肝藏亦不例外。那么,肝的造字与它的特性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肝用干,《说文》云:"干,犯也。"《尔雅释言》曰:"干,脀也。"即脀卫也。《康熙》云:"干,盾也。"故《诗·大雅》有:"干戈戚扬"之句。综上诸义,犯者,脀卫者,盾者,干戈者,都与什么相关呢?都与武力相关,都与战争相关。这便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素问 ·灵兰秘典论》的"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既然是用武之事,既然是战争之事,那就要靠将军来把握它。因此,肝的造字与其为官将军的特性是非常切合的。将军要用武,要用战争来结束战争,要化干戈为玉帛,他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威武、勇猛和谋虑。必须智勇双全乃为将军,若有勇无谋,则一介匹夫也。威武、勇猛所用者何?所用者阳气也。谋虑所用者何?谋虑所用者阴气也。故肝虽号称刚藏,却又体阴而用阳。由是亦知,将军者,必以谋虑为体,以勇猛为用。过去我们曾经强调过,《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素问 ·六节藏象论》是很重要的两论。前者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谈藏府,后者从生理功能的角度谈藏府。必须两者结合,互为参用,才能对藏府的内涵有很透彻的理解。于《素问 ·灵兰秘典论》中,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而于《素问 ·六节藏象论》中,则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罢者,休也,已也(见《玉篇》)。故《论语 ·子罕》曰:"欲罢不能。"极者,极至也,极端也。但凡武力、战争之事皆由争端起,故极者,又为诸乱之源。是以罢极者,罢其争端,罢其诸乱也。争端已起,诸乱已发,何以罢之?则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必以战争结束战争。此则为将军用武之道也。由此可见,"将军之官""罢极之本"实为异名同类尔。极为诸乱之源,故古有六极穷极之谓。《康熙》云:"六极穷极恶事也。"《书·洪范》曰:"威用六极。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少阴篇里,我们曾谈到人有一个复杂的自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脾为谏议之官,担负发现诸乱,并及时呈报于上;心为君主之官,则于所报之诸乱善识别之,或宜文治,或宜武功,皆由君主号令;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者,则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也。因此,肝于人体健康自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甚宜结合现代医学思考之。这里面有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 ? 乙、心包 ?足厥阴为肝,手厥阴为心包。心包者,亦包心也。是包绕心君的一个结构,故古称为"心主之宫城"。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包所担负的,主要就是护卫心的作用。肝为将军之官,其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亦为护卫君主。由此亦见,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在其作用方面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 ? 4.厥阴运气义?
? ? 在运气方面,厥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故合称厥阴风木。下面就从风木两方面来讨论厥阴的运气问题。?
? ? (1)风义?
? ? ①风者天地之使 ?风是六气中很特殊的一气,这个特殊之处在于,风不仅生于东方,四面八方皆可生风。故谚称八面来风。《灵枢》有一篇叫"九宫八风",篇中即专门谈到由八方来的八种风。即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风有四风,有八风,有十二风。我们可以说东风、西风、南风、北风、西南风、西北风,但却未见有讲东湿、西湿、南湿、北湿,亦未见讲东寒、西寒、南寒、北寒者,这是风与其余五气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风还有另外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就是《河图》所云:"风者,天地之使也。"什么叫天地之使呢?使就是使臣的意思。就像我们现在派住各国的大使,大使起一个什么作用呢?就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作用。所以,风为天地之使,其实就是说风是天地的一个代表,天地之气要发生什么变化,都可以从风上反映出来。比如,天气要转寒了,它会首先出现什么风呢?出现北风。所以,我们见北风一起,就知道天要变寒。而天要转热转湿了,又会先出现什么风呢?会出现南风。因此,我们一见南风,便即知晓天要变热变湿。天地之气的变化虽然复杂,可是一旦我们把握住了这个风,便能够知道天地变化的底细。故《周礼 ·春官保章氏》云:"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在这里《素问》向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疾病观,不是伤风感冒或者某几个疾病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而是百病,所有的病。外感与它相关,内伤同样与它相关。不内外伤与它相不相关呢?还是相关。为什么上一次伤食了却没事,而这一次却吐泻交作?为什么前一次把腰扭了,稍一活动即没事了,而这一次轻轻一扭就动弹不得?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百病都与六气相关,都与天地的变化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治疾病时,将这些相关的因素考虑进去。百病的产生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谈到病机的时候,不是"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就是"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气宜就是指的上面这六气。怎么样谨候气宜?怎么样勿失气宜呢?抓住风就行了。抓住风实际上就抓住了六气。因为风为天地之使,当然也就是六气之使。为什么《内经》反复强调"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呢?就是因为百病皆生于六气,而风为六气之使的这样一个缘故。?
? ? ②风何以生木 ?我们在《素问》的很多篇中,都可以看到"东方生风,风生木",所以,尽管风为天地之使,六气之使,尽管可以八面来风,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风的本位在哪里呢?在东方。那么,风何以生木?风与木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运气为什么要将风木扯在一起?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我们首先从五行的角度作一个分类,看看这个世界上哪一类的东西属木呢?《尚书 ·洪范》讲"木曰曲直",但是这个过于理论化。我们可以具体一点,凡是植物这一类的东西都可以叫木,都属于木类。那么,木类与风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然界的植物为什么可以生灭相续?为什么可以一直流传下来而不灭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植物也具有繁殖的能力,也能够生息繁衍。动物的繁殖我们都很清楚,它需要雌雄两性的交配。在动物发情的时候,或者雄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找雌性动物交配,或者雌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与雄性动物交配。人类更是如此,男女双方有时是千里姻缘来相会,相会为的是什么呢?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繁殖后代。人类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得以生息繁衍。那么,植物呢?植物生在什么地方就固定在什么地方它不能像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可以去四处寻找自己的相爱像现在有些人热衷于跨国婚姻,从中国嫁去美国,这个姻缘就不只千里了,而是几千里,甚至上万里。可是植物却只能定在那儿,分毫不能移动。那植物靠什么去寻找它们的"相爱",进而雌雄交配,以生息繁衍呢?就要靠这个风。由于风的作用,才带动植物的花粉,使植物的雌雄亦能"相聚"亦能交配,从而繁衍生殖。因此,风便成为植物界生息繁衍的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没有它,植物就没有办法生息繁衍,木类的东西也就不可能流衍到现在。可见风与木的这个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有决定性。而《素问》"东方生风,风生木"的这句话,则将风木的关系浓缩、精彩表述到了极处。?
? ? ③风与动物 ?风与植物的关系,与木的关系,应该没有疑问了。那么,风与动物又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从造字方面看,繁体的風字里面是一个"虫"。虫在古文里虽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但是,都代表动物。故凡属动物这一类,古时皆可以虫称之。而風之造字用虫,说明风与动物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说文》云:"風动蟲生,故蟲八日而化。"所以,从風的造字我们就可以看到,风不但可以生植物,生木,而且也与动物的繁衍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个关系能在繁体字中明确地显示出来。那我们再看简化的风字,这个风字里面是一把ㄨ,这个"ㄨ"能代表什么呢?所以,文字一改造,这个风与动物的关系,特别是与动物繁衍的关系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我们前面曾经呼吁过,文字的问题是有关中华文化繁衍,有关中华文明传承的大问题,是真正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这样一个大计,千万要慎重,决计草率不得马虎不得。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足了,那决定是要成千古之恨的。风为什么与动物,特别是与动物的繁衍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句大家熟悉的谚语,也就是出自《左传 ·僖四年》的"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马牛不相及"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这在过去曾经闹过一个笑话。风马牛怎么不相及呢?原来是马牛跑得太快,风赶不上它。当然,现在大家清楚了,知道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可是,不相干的事为什么要用"风马牛"来形容呢?这个问题倒是应该弄清楚的。风与木的关系已如上述,它是促使植物雌雄交配的主要因素。而风与动物的关系,其实亦有很大的类同。正如《康熙》引贾达对上述这句话的注释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什么是牝牡相诱呢?我想这个事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毋需多言。那么,风马牛为什么不相及呢?大家想,一头公马和母马,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它们会相诱、相恋并且相交,这便有了生殖繁衍的可能。而一头公马和一头母牛,或一头母马和公牛,它们会相诱、相恋吗?绝对不会的!即便畜类没有伦理的约束,但种属的差别也决定了它们不可能相诱起来。这便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异性相诱、相恋、相动谓之风,所以, 《说文》所云:"风动虫生。"这个"虫"从生理的意义而言,很大程度上系指男性或雄性动物的精虫。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发情期的猫,会很凄厉地嚎嚎乱叫,这个时期的猫往往被称为春猫,或言猫叫春。为什么要以春言呢?以东方生风,通于春气也。春三月,天地以生,万物发陈,一派生机勃勃,此又与风之上述涵义甚相符合。观风诸义,当于临床有所启迪。?
? ? (2)木义?
? ? ①木曰曲直 ?风之义已如上言,那么,木有什么意义呢?首先一个意义,就是《尚书 ·洪范》所说的"木曰曲直"。曲直是木的一个特性,凡是植物的东西都有这个曲直之性。而其他类的东西,如金类的东西,水类的东西,皆不具这曲直之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又云:"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所以,在体的这个筋和在藏的这个肝皆有此曲直之性。大家想一想,人体的筋它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曲直。人的四肢为什么能够灵活的曲伸活动呢?很关键的是要靠筋的这个作用。没有筋,我们的各个关节就很难灵活的运动。所以,人体的筋主要是聚集于关节的周围。而膝关节则是聚集筋最多的地方,故膝在《内经》又称为"筋之府"。木曰曲直,木在体为筋,筋的这样一些作用,确实能够很好地体现木的曲直之性。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素问》许多篇章所提到的宗筋。宗筋的涵义虽然不只一个,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指前阴,特别是指男性的阴茎。有关宗筋的这一意义,《灵枢·五音五味》篇的一段经文可资证明,其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宦者即宦官,近世又称太监,太监入宫前都要历行阉割,这便是《灵枢》所云的"去其宗筋"。宗筋的这样一个涵义,又把我们带回到了上述的风义里。风为牝牡相诱,风系生殖繁衍,而宗筋便是最主要的生殖器官。由此天之风,地之木,体之筋,藏之肝,足证《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绝非虚语。天人相应的关系在这里是证据确凿的。《礼记·月令疏》云:"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 《礼记》的这句话讲得很精彩,天所赋予我们的生育盛德在哪里呢?就在木位上。木主宗筋,这个盛德不在木位上,能在哪里呢?而宗筋要发挥作用,很关键的就是要能够曲直。现在整个世界阳痿的病人越来越多,这就是宗筋曲而不直了。为什么曲而不直呢?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道德伦理方面的原因。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些毛病,显然不是几个"伟哥"能够解决的。而作为中医,则应该在厥阴上,在风木上去作意,去思考。?
? ? ②五行次第 ?在前面的各章中,我们着重谈了水火土金,现在再加上木,五行的内容就基本圆满了。探讨五行,除了探讨它各自的内涵,五行的次第仍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有关五行的次第,在《尚书 ·洪范》中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其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而河图的五行次第亦与此相同。故河图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行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次第呢?为什么要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而不能一曰木,二曰火,三曰水呢?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为五行的这个次第向我们揭示了地球上诸物质的起源次第,地球上诸物种的生起次第,这对于我们研究地球,研究人类,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五行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的这样一个次第说明什么问题呢?它说明我们这个地球首先出现的第一个东西就是水,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也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在水之后出现的便是火。为什么水火首先出现呢?《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故水火出现了,就意味着阴阳出现了。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水火出现以后,便能很自然的化生五行,化生万物。因此,地球上的生命在水火之后,就得以逐渐地诞生。当然,这个生命的诞生是先有植物生命后有动物生命的。植物生命的代表是木,动物生命的代表是土。故五行在水火之后首先有木,最后才是土。另外,单就动物生命而言,五行次第也能很好地揭示它的进化情况。所以,从五行里我们就知道,这个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水生动物,然后渐渐地发展为水陆两栖动物,最后才是陆生动物。因此,五行是始于水而终于土的。前面我们曾经谈过,五行与动物的关系是水为鳞虫,火为羽虫,木为毛虫,金为介虫,土为倮虫。所以,动物生命里首先诞生的是鳞虫,鳞虫也就是水生族动物,其次是羽虫,其次是毛虫,其次是介虫,最后是倮虫。什么是倮虫呢?人就是最有资格的倮虫!由此可见,人类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动物生命中,最后进化的一个动物生命。这与现代科学所研究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面对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古代的这个理论呢?应该刮目相看才是,应该肃然起敬才是!?
? ? ③木生火义 ?前面我们谈到的风木,主要还是从医的角度谈。现在我们不妨把眼界放宽一些,来看看木及其五行的相生关系在其他方面,如在社会、环境,乃至整个地球方面有什么意义。首先,我们来看水生木、木生火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觉得它最大的一个意义就是与现在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木生火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一个什么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能源问题。如果能源能持续,那么,这样一个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如果能源不能再生,不能持续,那还有什么可持续发展可言呢?能源虽然包括许多的方面,但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燃料。燃料从五行来划分,它属于火。五行的火是由什么产生呢?是由木生。所以,在古代,我们的先人是用木来做燃料的。用木做燃料,这就是五行的相生法,这样的相生非常合乎自然。合乎自然,当然就可以持续。过去在农村呆过的人,对这一点就会有很深的感受。以前,农村做饭都烧柴,柴是自己到山里打的,今年打过了,明年又会长出来,年复一年,没有穷尽。一个村庄几十户人,就那么几座山,多少千年前就开始在这儿打柴,可是打到现在还是那么多。为什么呢?因为木是可以再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对可持续发展规定了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你所利用的能源能够再生;其二是利用过以后能够降解。而以木为能源,以木来生火,就很符合上述这两个条件。所以,以木为燃料的发展方式,就是很完全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让我们回到现代,现代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什么模式呢?我们现在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石油与煤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给它定过性,即都属于水类。所以,我们现在的模式实际上是直接用"水"来生火。水为什么可以生火呢?因为水中有真阳,水中有龙火。所以,我们现在所燃烧的实际就是坎中的真阳。坎中的这个真阳,前面我们已经强调过,它是用以温养地球生气的,地球的命根就要靠它来生养。现在我们把它开采出来做寻常的火用,这样一个真阳能不能再生呢?它不能再生!它不能像木那样,今年割了,明年又会长出来。所以,开采一点,用一点,它就少一点。开采得差不多了,坎中没有真阳了,地球的命根便没有了生养的来源。这个时候地球便真正地进入衰老,而生存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便面临着灭亡。传统以木来生火,现代直取水以生火。木生火,说明在过去木是一个主要的能源,而作为主要能源的木又是由何而生呢?由水而生。是水生木,而木生火也。由这个角度看,水最终还是能源的源泉。为什么五行的次第要以水为始呢?恐怕与这个问题是有关联的。既然水是最终的能源源泉,那么,上述两种取火的方式有什么区别呢?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是,木生火的过程是一个大自然完全能够控制和把握的过程。为什么说这是自然可控可把握的过程呢?我们来看水生木,木生火的这个过程。我们采木来生火,采木来做燃料,这个过程完全是人为的,自然没有办法把握,你想割多少,你想砍多少,完全听凭人意。可是这个木的量却完全是由自然来把握的,水能生出多少木,以及木的再生速度,这个人没有办法主宰,完全要由水说了算,完全要由自然说了算。你砍多了,我不长出来,你人类还有什么招呢?只好封山育林了事。因此,大家仔细去琢磨这个水生木,木生火的过程,就能感受到它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而我们直接取水生火,以坎中的真阳为火,这个过程就完全不同了。这个过程自然根本没有办法把握,完全由我人类说了算,完全由欧佩克说了算。我想一天开采几万桶就开采几万桶,我只管每桶原油的价格,而不管你水中还有多少真阳。所以,这个过程就成为自然完全没有办法控制和把握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怎么可以持续呢?前面我们曾列举了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对可持续发展规定的两个基本条件,以我看来,这两个条件说得还不是很究竟。最根本、最究竟的应该是,凡是符合自然,以及自然可控的这个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反之,凡是不符合自然,以及自然不能控制和把握的这个发展,即为不可持续发展。老子为什么要将"道法自然"放在最高的一个境界来讨论呢?一方面是老子看到了人性有脱离自然,为所欲为的一面;另一方面则告诉我们只有法自然的道,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 ? 二、厥阴病提纲?
? ? 有关厥阴病提纲,我们主要以 326 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的内容来展开。326条是厥阴病的提纲条文,亦即厥阴病的病机条文,也是六经提纲条文中最长的一条。下面拟就条文所述诸证,分别讨论之。?
? ? 1.消渴?
? ?(1)消渴泛义 ?厥阴提纲条文第一个讲述的证就是消渴,消渴是什么意思呢?渴就是口渴,这个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但是,有的人口渴并不一定想喝水,或者喝一点点润润口就行了,所以,就有口渴不欲饮之证。这样的渴就是渴而不消。那么,消渴呢?当然是既渴而又能饮水,而且饮后即消,口又很快地渴起来。这是消渴的一个大概意思。厥阴病为什么会导致消渴呢?历代的很多医家都认为是肝胃之热耗伤津液所致,包括现代通用的教材都是这个说法。但是,我们细细地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感到以热伤津液来解释厥阴的口渴未必恰当。厥阴的这个渴应该有它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清楚,如果以热盛伤津来解释消渴,那厥阴的这个热怎么能跟阳明的大热相比?阳明的白虎人参汤证是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所以,要讲热盛伤津,那么这个消渴理应放在阳明篇中。应该将阳明的提纲条文改为:"阳明之为病,消渴,胃家实。"而张仲景没有这样,反而将消渴置于厥阴提纲证之首,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厥阴之渴是另有所因的。口渴虽是极普通和极常见的一个证候,但是,我们回看六经提纲条文,却只有厥阴提纲言及渴,这便提示我们消渴是厥阴病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证,也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证。因此,消渴对于厥阴病的诊断而言,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 ?(2)厥阴何以渴消 ?渴为什么是厥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厥阴病为什么最容易致渴?我们首先可以来感受一下口渴的过程,人之所以口渴,是因为口舌没有津液了,口舌干燥了。所以,阳明病在描述口渴的时候,多用舌上干燥。因此,口渴这个过程的感受器官是什么呢?应该就是口与舌。而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所以,我们讲口舌,实际上就是讲了心脾,讲了火土。渴必由口舌,必由心脾,必由火土,这说明厥阴是最容易影响口舌、心脾、火土的因素,此亦为厥阴病渴的一个重要前提。渴与旱实际上是很相类似的,在天地则曰旱,在人则曰渴,都是缺少水来滋润的缘故。如前所云,水在江河湖海,其性本静,故水不能自润万物,必须借助其他中介的作用,方能滋润万物。那这个中介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中介就是厥阴,就是木。因为木为水所生,是水之子,所以,在五行中,离水最近的应非木莫属。故前人将这样一个关系形容为"乙癸同源"。乙癸同源,实际上就是水木同源,既然是同源的关系,那当然最容易得到它。而心作为五行中的火,又为木之子,由木所生。因此,心的苗窍---舌要想得到滋润,就必须靠木吸水以上养,就必须靠木的中介作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木土的关系,木为什么能使土保持湿润,或者说厥阴为什么能够保证脾的口窍滋润呢?这一点我们看一看自然就会很清楚。在自然界,植物较多的地方,它的保湿性往往比较好,特别在原始森林里,不管春夏秋冬,它的土质都是湿润的。而在没有植被的地方,在黄土高坡,在沙漠里,这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土质往往都很干燥。可见太阴虽称湿土,如果没有木,这个土是湿不了的。前面我们曾经谈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是兴云布雨的东西,当然也就是保持天地不旱的重要因素。而龙属东方,龙归于木。这便彻证了木在滋润万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厥阴能使心脾的苗窍---口舌保持充分的滋润,从而无有渴生。而一旦厥阴发生病变,心脾的苗窍便无法得到滋润,消渴便很自然的发生了。?
? ?(3)六经辨渴 ?上面我们谈到了厥阴与渴的特殊关系,厥阴病虽很容易致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不是惟一的因素。所以,六经病中除太阴不言渴以外,其余各经皆有渴,这就有必要对六经口渴的各自特征作一个鉴别。首先我们看三阳的口渴。太阳口渴见于太阳府证中,由太阳气化不利所致,所以,太阳之渴必兼脉浮、发热、小便不利之证;接下来是阳明之渴,阳明之渴系热盛伤津所致,故常与四大证相伴,即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剩下的是少阳之渴,少阳之渴由枢机不利,影响开合,影响三焦所致,故少阳之渴多伴枢机不利之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等。三阳之渴各有特征,在鉴别上不会有太多困难。治疗上,太阳之渴用五苓散,阳明之渴用白虎汤,少阳之渴用小柴胡汤化裁,或柴胡桂枝干姜汤。三阴病中,太阴没有渴,即便有渴也不欲饮,所以,三阴病只有少阴和厥阴言渴。少阴病的渴已如前述,它是小便色白,一派阴寒之象。因此,少阴之渴也是容易区别的,特别很容易与三阳之渴区别。对付少阴的口渴,需要动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上述三阳的口渴,及少阴的口渴都各有千秋,易于鉴别,除外上述这些口渴,其他的就都属于厥阴的口渴。所以,厥阴渴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上述四经之外的,一切不典型的口渴,皆属于厥阴渴的范畴。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厥阴之于渴,就像太阳之于脉一样。我们说一个人脉浮了,大致就可以断定他是太阳病,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除极少数虚阳外越的病人也可以见到脉浮外,大部分的脉浮都与太阳相关。所以,我们根据一个脉浮,就可以下一个大致的判断,这个病与太阳有关。同样,我们根据一个口渴,如果这个口渴不具备上述四经的特殊表现,那就可以大致地判断这是一个与厥阴相关的疾病。因此,口渴,特别是渴而能饮,渴而能消者,对于厥阴病的诊断无疑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4)厥阴治渴 ?方上面我们讨论三阳的口渴,它都有专门的方剂对治,少阴和厥阴的口渴《伤寒论》中却没有提到对治的方剂。对于少阴而言,口渴并不是一个很主要的证,大可以随证治之即是。但是,对于厥阴病,就不能不立一个治渴的专方了。那么,这个治渴的专方是哪一个方呢?我想非厥阴的主方---乌梅丸莫属。最近治疗一例结肠癌术后的病人,患者男性,术后已近一年,大便仍不正常,每日腹泻五六次至七八次不等,初为烂便,后即纯水。除泻利以外,口渴很厉害,终日饮水不止,每日至少需饮两大暖瓶水。半年以来,叠进中医治疗,然效不甚显。观前医所用方,多是健脾燥湿一类,兼或有固肾收涩一类。像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汤,补脾益肠丸一类皆在常用之列。用上述这些方药有没有错误呢?应该没有错误。慢性腹泻,又是肿瘤术后患者,不用苦寒抗癌一类已是高手了。不从脾去治,不从太阴去治,还能从哪儿下手呢?但是,若要学过 《伤寒论》,学过六经辨证,我想就断然不会去从太阴下手。为什么呢?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现在病人每日渴饮两瓶水,怎么可能病在太阴呢?所以,用上面的方剂当然就没有效果了。那么,对上述这样一个疾病该从何处入手呢?病人下利,然六经皆有下利。病人口渴,且饮水甚多,此即为消渴也。又下利,又消渴,这就非六经皆有,而是厥阴独具了。所以,毫无疑问地应该从厥阴来论治,应该投乌梅丸。于是为病人开具乌梅丸原方,不作一味增减,每诊开药三四剂,至第三次复诊,渴饮减一半,每日仅需喝一瓶水,水泻亦大大减轻。由上述这个病例,大家应该初步地感受到六经辨证是一个很方便的法门。只要我们将六经的提纲把握实在了,六经病的切入是很容易的。像这个病,你若是不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很容易就切入到太阴里面,脾胃里面去了,而一旦你用六经的方法,那无论如何是不会把它摆到太阴脾胃里去思考的。因此,六经辨证不但具有上述的方便性,而且还有很大的可靠性。这样一个既方便又可靠的法门,为什么不去把握它呢?当然应该把握它!?
? ?(5)对糖尿病的思考 ?谈到消渴,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现代的病名,就是糖尿病。从文献记载来看,实际早在隋末的时候就已经把消渴病当作糖尿病了。那么,厥阴提纲条文中提到的这个消渴与隋唐以后的消渴病,亦即与现代的糖尿病有什么联系呢?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在讲到厥阴提纲证时,老师还会专门强调不要将厥阴的消渴当成现代的消渴(糖尿病),教材的释义也这样明文规定。厥阴病很主要的一个证是消渴,而现代糖尿病很主要的一个证也是消渴。虽然厥阴提纲证的消渴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与厥阴病会不会就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萦绕心头,久久难去。我们知道,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情况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时,超过了肾的糖阀值,这时就会连带出现尿糖。所以,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就主要通过对尿糖的观察。尿糖怎么观察呢?那个时候又没有尿糖试纸,这就要靠蚂蚁帮忙。蚂蚁嗅觉很灵,尤其对于糖更是灵敏,一般的尿拉到地上是不招蚂蚁的,蚂蚁也怕这个臊味,可是糖尿病人的尿拉到地上,很快就会招来许多蚂蚁。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糖尿病。糖在身体的作用主要是为身体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那么,现在血糖为什么会升高呢?现代的说法主要是胰岛素的不足,所以,过去治疗糖尿病的惟一方法,便是设法补充胰岛素,或是设法刺激胰岛细胞的分泌。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胰岛素的不足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机体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所以,看起来好像是血糖很高,好像是糖多了。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真实的情况却是机体组织细胞内处于缺糖的状态。正是因为机体组织内处于这样一种糖缺乏的状态,所以,你不足我就得补足你。怎么补足呢?当然就需要机体启动各式各样的方法,其中一个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方法就是易饥,就是多食。糖尿病人的易饥多食其实就是由此而来。而在生化上的一个集中表现,便是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它不是糖太多,而是糖不足。因而,糖尿病的关键问题是要没法解决糖的利用问题。扫除了糖利用过程中的障碍,糖尿病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以上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对糖尿病作了一个大致剖析,那么,从中医的角度,尤其是从伤寒六经的角度,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呢?糖尿病属于糖的代谢利用障碍,糖在中医它属于哪一类的东西呢?糖是甘味的东西,而甘味于五行属土,所以,很显然,糖应归到土这一类。因此,糖的代谢、利用障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应该是土系统的障碍。土系统怎么障碍呢?从上述直观的角度我们知道,糖尿病就是血中的糖太多了,糖太多当然也就是土太多,而血于中医、于自然它可以与什么类比呢?它可以与江河类比。故古人云:人之有血脉,如大地之有江河。所以,把血中的糖分过多的这样一个病理情况放到自然里,实际就是水中的土太多了,江河中的土太多了。过去,我们沿着长江往西走,江中的水是碧绿碧绿的,再加上两岸青山的依衬,真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可是现在我们再去长江看一看,原来的青山不在了,绿水也变得黄浊。绿水为什么会黄浊呢?水中的土太多了。土本来应该呆在它的本位上,不应该到河流里,可现在为什么会跑到河流里来呢?这个原因我们在太阴篇里已经讨论过,就是土的流失。由于树木砍伐,植被减少,所以,土就很难安住在本位上,几度风雨就把它带到河流里了。由此可见,水中的土太多,使河流变得浑浊,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木少了,植被少了。看上去好像是土的问题,土不安分,跑到水里来滋事,使我们看不到从前的绿水,可是追溯它的根子,却是在木上面。我们遵循老子的"道法自然",将上述糖尿病的过程放到自然里,就知道糖尿病虽然是土系统的毛病,可是它的病根却在木系统上,却在厥阴上。厥阴的提纲证为什么首言消渴呢?这里的消渴与后世的消渴病(糖尿病)是不是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很显然,我们将糖尿病放到厥阴病里来思考,这便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三消学说,使我们得以从真正的源头上来设立对治的方法。这便将糖尿病的论治,糖尿病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自然境界。迄今为止,现代医学还是认为糖尿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必须终身服药。而我们从厥阴的角度,能不能找到一个治愈的方法呢?对此我是满怀信心的。我们通过思考,利用中医的方法治愈了现代医学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这个算不算现代化呢?这个不但是现代化,而且应该是超现代化。作为人类,我想他更希望中医以这样的方式来出奇制胜地为现代提供服务。用现代的仪器设备将中医武装起来,甚至武装到牙齿,不是没有用处,但,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惟一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开动脑筋,用中医的思想来武装中医,只有这样,中医的路才可能走得长远。?
? ? 2.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 ?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就是《伤寒论》中所讲的心究竟是指的什么?当然心的直接指义是五藏的心,但在《伤寒论》里,我们看到更多的并不是指五藏的心,而是讲的某个与体表相对应的部位。有关心的所指,概括起来大体分三种情况,第一是直接言心,心之外没有附带其他的部位。如心悸,心烦,心乱等。这样一个心悸、心烦、心乱,我们往往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位;第二是心下,心下讲得很多,比如心下痞,心下悸,心下急,心下支结,心下痛等。心下的部位比较明确,就是指腹以上剑突以下的这片区域;第三,是心中,如心中悸而烦,心中结痛,心中疼热等。心中指的是什么地方呢?这里有两种可能,其一,如《伤寒论辞典》所言,心中指心或心区,泛指胸部;其二,古人言心者,常非指心藏,而是指躯干的中央,这个中央就正好位于心窝(剑突下)这块地方。所以,心中实际是指心窝,亦即剑下。民间谓心痛,以及整个藏区言心痛,都是指这个部位的疼痛。因此,心中的第二层意义,实际是指胃脘的这个部位。厥阴提纲条文讲"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这里的"心"及"心中"就应该包括上述的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指的现在的心前区及胸骨后,这一片地方显然是手厥阴领地;另一个就是剑突下的这片区域,这片区域为中土所主。所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一方面确实包括了现在的心脏疼痛,而另一方面则包括了胃脘及其周边邻近脏器的疼痛。前者属于现在的循环系统,后者属于现在的消化系统。前者之疼痛乃心包络痛也,系于手厥阴;后者的疼痛乃土系统之病变所致。土何以病呢?以木使之病,厥阴使之病也。故《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也。因此,厥阴提纲的"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至少应该考虑到上述两个方面。气上撞心,撞之义有如《说文》云"捣也",有如《广韵》云"击也"。捣与击所致之痛,颇似刺痛,压榨痛,绞痛一类。心中疼热,热之义已显,即疼痛而伴火烧、火辣的感觉。结合上述之定位,则刺痛、压榨痛及绞痛多为心绞痛一类,系循环系统疾病。而疼痛又兼热辣、烧灼之感,则多为胃脘痛一类,系消化系统疾病。当然,现在的胆系疾病亦多有绞痛之感,以其部位而言,亦接近心中,故亦应从厥阴来考虑。另者,厥阴病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讨论厥,整个厥阴篇计有 52 处言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疼痛是很容易致厥的一个疾病,而心绞痛及胆系的绞痛尤其容易致厥。这是在讨论厥阴篇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 3.饥而不欲食?
? ? 《伤寒论》中有不少的地方谈到饮食问题,如小柴胡汤四大证之一的"默默不欲饮食",太阴病提纲条文的"腹满而吐,食不下",以及这里所讲的"饥而不欲食"。虽然都是饮食有问题,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小柴胡汤的"默默不欲饮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茶饭不思",这里重在不欲、不思,强调主观的方面。而厥阴病也是"不欲食",在这个"不欲"上,它与小柴胡汤证是很类似的。但是,在不欲食的同时,他是很感觉饥饿的,又饥饿又不想吃,这就是厥阴区别于少阳的一个地方。太阴的饮食是强调食不下,为什么食不下呢?因为肚子很胀满,吃下去不舒服。所以,太阴病的食不下,是强调客观的食不下,强食之必不舒服,必生胀满。少阳、厥阴之不食,则是强调主观之食欲。太阴俱土性,少阳、厥阴俱木性,故知饮食一事,食不食主要在土(脾胃),欲不欲则主要在木(肝胆)也。因此,临床我们对饮食有问题的病人,就不能光停留在几味神曲、山楂、麦芽上,要仔细询问病人,要抓住它的根本。是光不想吃呢?还是吃下去不舒服?是整日不知饥饿,吃也可不吃也可呢?还是饥而不欲食?这些对于我们临床辨证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最近治疗一位学生,吃饭很困难,一丁点食欲也没有,吃一餐饭要一个多小时,但是肚子却很容易饿,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典型的"饥而不欲食",这就是典型的厥阴病。所以,给她开了三剂乌梅丸,三剂药以后,胃口大开,一顿饭很快就吃下去了。这是我们由"饥而不欲食"引出的一个问题。另外,在讨论六经的提纲条文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每一经的提纲条文内部既有较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厥阴的提纲条文为例,并不是条文中的所有证都具备了,这才是厥阴病,这一点记得在太阳提纲的讨论中曾提起过,张仲景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只要条文中的一二个证具备了,厥阴病的诊断便可以成立。这是我们研究《伤寒论》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张仲景于厥阴提纲中首言消渴,可是后世的医家却不敢将这个消渴与消渴病联系起来。为什么呢?就因为条文中有"饥而不欲食"。糖尿病是既易饥又多食的,怎么可以与"饥而不欲食"扯到一块呢?所以,问题就出在我们把联系绝对化了,而把区别混淆了。厥阴病可不可以既有消渴的饥而欲食,同时又有另外一个毛病的饥而不欲食呢?这是完全可以的。就像太阳病既有有汗的中风,又有无汗的伤寒一样。我们能说中风是太阳病,而伤寒不是太阳病吗?显然不能!?
? ? 4.食则吐蛔?
? ? 《伤寒论》中谈到吐蛔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太阳篇 89 条的"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个是厥阴篇 338 条的乌梅丸证,另一处就厥阴的提纲条文。吐蛔不是一个常见的证,将这样一个证摆在提纲里,并不是说厥阴病一定会吐蛔,而是借这个吐蛔将厥阴的一些特征衬托出来。蛔是潜伏于体内的一种寄生虫,平时这个虫是不易被觉察的,所以,又可以称它为蛰虫。自然界也有蛰虫,这个蛰虫就是冬季入地冬眠的这一类动物。自然界的这类冬眠动物会在什么时候重新出来活动呢?如果诸位留意,就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惊蛰节。惊蛰就是将冬眠的动物惊醒,就是将蛰虫惊醒。为什么蛰虫会在这个时候被惊醒呢?因为春月木气已动,万类生发的缘故。所以,蛰虫是在厥阴风木当令的时候感春气而出的。人体的蛰虫亦然,它也很容易被这个厥阴之气惊动,惊动了就会乱窜,这就会发生蛔厥和吐蛔。因此,326 条的吐蛔,实际上就是要表达厥阴之气易触动蛰虫的这样一个内涵。?
? ? 5.厥阴禁下?
? ? 厥阴提纲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下之利不止"。厥阴为什么不可下,下之为什么会利不止?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回到《内经》来就很容易解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厥阴为风木,于时为春,禀生气者也,故宜生而不宜杀,宜予而不宜夺,宜赏而不宜罚。今用下者,是杀之也,夺之也,罚之也。如此则厥阴之气伤,养生之道违,故病厥阴者,当不用下法,强下之则利不止也。厥阴提纲的问题就讨论到这里。?
? ? 三、厥阴病时相?
? ? 厥阴病时相主要以 328 条的"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为纲要。丑至卯于一日之中,为凌晨 1 时至上午 7 时;一月之中,为初三以后的 7 天半;一年之中,为农历 12月至 2 月。有关厥阴病欲解于丑寅卯的意义,我们拟分两方面来讨论。?
? ? 1.丑时义?
? ? (1)两阴交尽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开始,因此,丑对于厥阴来说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丑于一岁而言,恰为冬之末。一年四时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合之则为二阳二阴。而丑置二阴(即秋冬也)之末,正合厥阴"两阴交尽"之义。故厥阴之欲解时起于丑,与《素问》对厥阴的定义是非常符合的。?
? ? (2)丑辟临 ?丑于十二消息卦中正好与临卦相配,临卦为阳息之卦,在这里它有两层涵义。第一层则如《周易尚氏学》中所云:"临视也。"用眼睛看东西就叫做视。所以,视物又叫临物。为什么要将视这样一个涵义放到丑里面呢?这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在前面我们谈厥阴经义的时候,曾谈到足厥阴的流注时间就在丑时,它于丑初起于大敦,于丑末止于期门。而这里又将丑定为厥阴的欲解时。这便告诉我们,丑与厥阴,尤其是与厥阴肝的联系是非常特殊的。而肝开窍于目,目者所以视物者也,这就说明视的问题与肝的关系、与厥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与肝密切、与厥阴密切,就必定与丑密切、与临密切。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密切的联系时,我们不禁要感叹,医义,易义、文义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呢?有时候确实说不清楚它的先后。它里面往往是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故习医者,当于医、于易、于文皆不可轻忽。临的另外一层涵义,就是临界交界的意思,现代物理学亦有临界这个概念。所谓临界,就是此一状态与彼一状态之交界。丑为什么有临界这个意思呢?前面我们讲到,丑为两阴之交尽,为冬之末。作为冬之末,它与什么临界呢?冬末之后,即是春的到来,所以,丑是以冬临春的交界点。丑就像一道门,跨过这道门就进入到另外一个全新的状态。古人讲厥阴经常用到阴尽阳生这个词,其实无论从阴阳离合的角度还是从时相的角度,厥阴都是这样一个意思。丑为冬末,又为岁末,故丑又为阴之尽,丑的这样一个涵义与厥阴是很相应的。《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对罢极之本我们已经结合"将军之官"作了讨论。其实,罢极还有另外一层与丑相关的涵义。极的意义已如前述,有极限的意思,极点的意思。以一岁而言,什么是作为岁的极点呢?这个极点就在冬末,就在丑上。在这个"极"尽之后,能不能开始一个新的循环呢?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前面我们将丑喻为门,这道门跨过了才是新的一年,跨不过则依然在旧岁里。中医为什么讲太过不及呢?以上述这个极而言,还没到时候你就跨过了,这叫太过,时候已经到了,你却迟迟不跨,这就叫不及。所以,罢极起什么作用呢?罢极就是保证人体能及时地跨过这道门,从而与天地的步调保持一致。?
? ? (3)丑与厥 ?丑为阴将尽阳将生之时,亦为阴阳交替,新旧交替之时。所以,厥阴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要落实在这个上面。如果这个交替没有很好的实现,那就会产生一个很严重的证,这个证就叫厥。我们看厥阴篇一共有 56 条原文,而讨论"厥"的地方有多少处呢?有 52 处。因此,在厥阴篇里,几乎条条原文都在谈厥。这便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厥阴病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厥。厥为什么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厥阴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厥?是什么因素导致厥呢?这个问题在原文 337 条里说得很清楚:"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什么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呢?其实就是指上述阴尽阳生的过程不能很顺利的交接,就是指上述阴阳交替、新旧交替不能很好地完成。而厥阴的功用已如上述,它是保证上述交接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现在厥阴发生病变了,上述的阴阳气怎么能够顺接呢?那当然就会有厥证的发生。厥阴篇何以有如此大量的篇幅在讨论厥呢?就是由于有这个因素。从厥证的这样一个涵义,从厥阴与丑,从丑与临的这样一个联系,我们感到中医这门学问与时间的关系太密切了。如果仅仅认为中医的这部分与时间相关,那部分与时间无关,这个认识是不完全的。时间于中医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学习中医,时间这个观念须臾不能离。337 条将厥证产生的主要因素告诉了我们,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那么,由这个因素所致的厥证,它有什么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呢?这个特征就是同条所述的"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手足也就是四肢,如果我们结合上述的时间观念,手足四肢应该定位在哪里呢?应该定位在辰戌丑未里。在十二地支里,亥子属水(冬),寅卯属木(春),巳午属火(夏),申酉属金(秋),辰戌丑未属土。土所在的时段正好是四时的季月所在。《素问·太阴阳明论》所云:"脾不主时,旺于四季。"这个四季就是指的四时的季月。季月有什么特征呢?季月就是与下一时相临的月,所以,四季或者辰戌丑未又可称为四临。怎么四临呢?丑临春也,辰临夏也,未临秋也,戌临冬也。既然讲临,就有一个交界的问题,顺接的问题。因此,丑这一关是冬与春顺接,辰这一关是春与夏顺接,未这一关是夏与秋顺接,戌这一关是秋与冬顺接。而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为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为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所以,我们讲四时的顺接实际就是讲了阴阳的顺接。可见阴阳的顺接主要是在辰戌丑未这四个点上进行的。前面我们讲到,辰戌丑未属土,属四肢。从时上而言,天地也好,人也好,它的阴阳气的顺接都是在这四个时段进行。从空间方位,从具体的地点而言,天地在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而人即在此手足四肢。所以,手足四肢其实就是人体阴阳气顺接的重要场所。因此,如果阴阳气的交接不能顺利地进行,那么,无疑首先就要从手足四肢上表现出来,为什么 337条说"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呢?就是这个道理。手足为人体阴阳气相顺接的场所,这一点特别的重要。它是我们认识何以致厥,以及厥证特征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既然辰戌丑未都是阴阳的顺接点,在上述顺接点上出现问题都可以发生厥。那为什么我们在辰戌未的时候没有提出这个问题,而要在最后讨论丑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呢?说明丑这个顺接点与其他三个顺接点还是有区别的。其他三个点只是四时之间的顺接点,负责四时之间的交替,而丑这一点却是年与年之间的顺接点,负责年与年之间的交替。因此,相比之下,丑这一点是最大的阴阳顺接点。我们再看整个六经的欲解时,辰为少阳欲解时,为少阳占之;未为太阳欲解时,为太阳占之;戌为阳明欲解时,为阳明占之,而丑却为三阴共同的欲解时,为三阴共占之。这在十二支中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从六经的时相角度言,丑的分量与其余各支的分量相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我们就会对"为什么在丑的时候,在厥阴的时候专门提出厥?为什么厥阴病厥证最多?"这样一些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
? ? (4)厥热胜复 ?下面简单地讨论一下厥热胜复。厥热胜复也是厥阴篇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由上面的讨论可知,丑这一关过去以后,就进入春的状态,这时的阳气日益增长,日益升发。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挡住了,那阴阳气便不相顺接,这个时候阳气便得不到增长,得不到恢复。所以,厥证讲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它的核心问题就是阳气没有办法增长,没有办法恢复,就是阳气不能由阴出阳。阳气不恢复,不能由阴出阳,那当然会出现手足逆冷。如果这样一个状态得不到纠正,厥证持续地发生,那么最终就会危及生命。如果上述的状态得以纠正,阴阳气顺接了,阳气得以增长,得以由阴出阳,那么手足自然会由逆冷转为温暖,这种情况与逆冷相比较就称之为热。因此,厥阴篇的厥热胜复实际上就是讲的手足的逆冷和温暖的情况,也就是厥热的情况。厥的情况多,逆冷的情况多,说明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问题十分严重,阴尽不能阳生,阳气没法恢复,那当然会导致死亡。如果反过来,是温暖的情况多,热的情况多,这就说明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问题逐渐得到纠正,阳气渐生,渐复,疾病当然就易于转向康复。所以,我们观察厥热的情况,实际上也就是观察了阴阳交替,阴阳顺接的情况,也就是观察了疾病转危或转安的情况。?
? ? 2.厥阴方义?
? ? (1)厥阴的立方原则 ?厥阴病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是由厥阴的本性失用所致,而厥阴病的治疗及厥阴病的最后解除当然就是围绕厥阴本性的恢复。厥阴有什么本性呢?以上我们所谈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厥阴的本性。而这个本性与厥阴病的欲解时,以及与欲解时所对应的方最相关切。一旦厥阴在根本的意义上失去了它固有的时方属性,那么厥阴病便会随之发生。因此,我们为厥阴立方实际上就是要立它原有的那个方,就是与丑寅卯相对应的那个方。我想这应该是厥阴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当然也是中医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老子也好,孔子也好,都非常强调"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那中医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时方!这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问题。丑寅卯的这样一个时方是冬尽春来,是阴尽阳生。它跨越冬春二气,因而就具有冬春二气的特征。冬气寒凉,春气温热,所以,丑寅卯时方实际上是一个寒温夹杂,寒热相兼的时方。不过从寒温二气的比例而言,丑冬占一,寅卯春占二,故温热的比例要远大于寒凉。这便应该是在寒热之气上厥阴立方的一个原则和特征。另外,厥阴属风木,风木之数为三为八,风木之味为酸,因此,除上述寒热比例以外厥阴的数,厥阴的味也是厥阴立方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 ? (2)乌梅丸解 ?根据上述的立方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厥阴篇的乌梅丸是厥阴病显而易见的主方。首先,我们看乌梅丸是在哪一个条文里讨论的呢?是在 338 条。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呢?我看不是。从这样一个条文序号,我们就应该看出古人真是煞费苦心,连一个序号也不会浪费,也要借此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就是三八的信息,就是风木的信息。我们借此机会再回看 38 条,38 条也是用这个三八之数,它讨论的是什么呢?它讨论的是大青龙汤。青龙为东方之属,为风木之属,由此便知这个安排不是偶然,而是要借此表达象数的关系,表达象数与时方的关系。由乌梅丸在这样一个特殊条文中出现,已然知道它绝非厥阴篇的寻常之方。接下来我们看乌梅丸在用药的寒温之气上有什么特征,乌梅丸从总体来说,由寒温两组药构成。其中温热药为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共七味;寒凉药黄连、黄柏、人参(人参于《神农本草经》为甘、微寒。)共三味。合之,温热为七,寒凉为三,温热比例远大于寒凉,正与前述厥阴之立方原则相符。紧接着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这个方的名字叫乌梅丸,那肯定是以乌梅为君的。为什么要以乌梅为君呢?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也。以厥阴之味酸也。既然是厥阴的主方,那当然就应该用酸。而酸味药中还有什么能过于乌梅呢?因此,乌梅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厥阴主方的主药。在乌梅丸中,乌梅用的是 300枚,干吗不用 200枚呢?可见这个数又一次体现了厥阴的方时特性。乌梅丸在用乌梅的基础上,再以苦酒渍乌梅一宿。苦酒即酸醋,这便酸上加酸了。在《伤寒论》中,用酸味药虽不只是乌梅丸,可是以用酸的程度而言,乌梅丸却是无以复加的。从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一个气,一个味,一个数,都与厥阴的时方,都与厥阴的本性甚相符合,因此,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在讨论完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以后,也许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来,厥阴为阴尽阳生,厥阴为风木,因此,厥阴最主要的一个本性就应该是升发。而以我们过去的经验,像乌梅、苦酒这样一类酸性的药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既然厥阴要升发,为什么又要以酸收酸敛为君呢?这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即便乌梅丸的上述问题好像谈清了,可是对乌梅丸乃至整个厥阴的治方我们还是很难落到实处。落不到实处,对于乌梅丸的运用当然就谈不上左右逢源。木性升发,酸性收敛,升发为什么要用酸敛呢?这个道理在《老子 ·三十六章》中隐约可见,其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我们将《老子》的这样一个"微明"引申到厥阴里,引申到乌梅丸里,便是:"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为什么要这样呢?大家看乌梅丸的组成,乌梅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里面的温热药特别多,一共七味,这是整个《伤寒论》用温热药最多的一个方子,再没有任何一个方的温热药能够超过它。乌梅丸的温热药既多且杂,川椒、当归可以说是温厥阴的,细辛则温太阳少阴,干姜、附子虽三阴皆温,然干姜偏于太阴,附子偏于少阴,桂枝则是太阳厥阴之药。因此,乌梅丸中的这些温热药实际上是很杂乱的,可以说它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既然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那它们当然就要温四面八方。可是现在我们有个限定,有个固定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它温四面八方,我们只需要它温厥阴一方。这怎么办呢?张仲景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重用乌梅、重用酸味药。乌梅就好像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一树起来,原来杂乱无章的散兵游勇就统统地归拢到这面旗帜下,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发,都来温这个厥阴。所以,乌梅丸之用乌梅,这个意义实在太深刻了。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经方的鬼斧神工,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张仲景的立方用药之巧,确实令人拍案叫绝。乌梅丸有了乌梅这面旗帜,就能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聚于厥阴,就能够帮助厥阴之气突破阴的束缚,从而承阴启阳。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升发,实现阴阳的顺接。此非"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乎。从整个厥阴及乌梅丸的意义而言,厥阴之气之所以不能升发,之所以不能顺接阴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到阴寒的束缚,而在束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郁遏,郁遏即会生热。为什么乌梅丸在大量温热药里要配上二味苦寒呢?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个郁遏所生热。最后一味药是人参,人参有扶正的作用,可以加强上述的力量。另外,张仲景用人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厥阴提纲条文的首证不就是消渴吗?用人参正好起到止渴的作用。再者,乌梅丸除人参的止渴作用外,大家还应该记得《三国演义》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即能止渴,况服梅乎。因此,乌梅丸治消渴于事于理皆相符。此为乌梅丸之大义也。综之,乌梅丸是临床极重要极常用的一个方剂,不但可以治 338 条所述的蛔厥,久利及消渴,尚可用于巅顶头痛,睾丸肿痛等疾。于生殖系其他病变,亦可参乌梅丸意治之。总之,只要我们对乌梅丸的理真正弄通了,临证运用何愁不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我想不但乌梅丸如此,《伤寒论》的 112 方皆如此,只要理上贯通了,事上的圆融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这亦是本书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95 次浏览 • 2016-02-04 09:17
? ? 一、少阴解义?
? ? 少阴为三阴的枢机。病至少阴已然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为什么呢?这与少阴的内涵是很有关联的。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少阴的内涵。?
? ? 1.少阴本义?
? ? 少阴的本义其实就是水火的本义。按照常识,水火是不相容的,可是在少阴里,水火却要相依相容。?
? ?(1)坎水义 ?首先我们来研究水,水在易卦中属坎,故习称坎水。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中有一首坎卦诗,颇得坎水之旨趣,姑录于下。诗曰:天施地孕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中。?
? ? ①坎水之形成 ?易讲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哪三男呢?就是长男震雷,中男坎水,少男艮山。所以,坎水实为乾坤所生六子中的一子。郑诗首句"天施地孕水才通"即为此义。乾天坤地,乾父坤母,故乾坤交媾而有六子之生。那么,坎水中男这一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呢?就是由乾坤二卦之中爻相交,若乾交坤,坤之中爻变阳,即生坎中满。若坤交乾,乾之中爻变阴,则生离中虚。乾之中爻交坤而生坎,坤虽变坎,而余体尚在。故坤坎同居,水土合德。坤德为藏,坎德亦为藏。藏什么呢?其实就是藏的这坎中之阳。坎中之阳源自先天,故称真阳、元阳,亦称命门火、龙火。有关此阳,我们在太阴篇讲四逆汤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此阳此火宜潜藏而不宜飞越,那靠什么来潜藏呢?除了坎德本身之藏以外,尚需依赖坤德之藏。所以,水土合德的关系不但在太阴篇里很重要,在少阴篇里仍然不能轻视这个关系。?
? ? ②真阳命火 ?上述坎水中之阳亦称真阳、元阳、龙火、命火,由这个称谓便知它是人身中绝顶重要的东西。有它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命可言。而这样一个绝顶重要的东西亦就有一个绝顶重要的特性,这就是上面说的宜潜藏而不宜飞越。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呢?因为潜藏了才能温养生气,才能让生气旭旭而生、煦煦而养,如此生命乃得久长。如果真阳不得潜藏,或者将真阳派作其他用场,那这个生气便得不到温养,连生气都不得温养,你想生命怎么不危机四伏呢?所以,真阳、命火的涵藏性于生命是绝顶重要的。如果失于涵藏,那真阳外越的诸多危证便会随之发生。我们看少阴篇和厥阴篇,有相当多的内容就是讨论的这个问题。少阴病为什么有戴阳证、格阳证?许多危重病人临终前为什么会出现回光返照?这其实就是真阳外越的一个征兆。在人身有这样一个真阳、命火来温养生气,使生命得以延续。而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有没有一个类似的真阳、命火,以使我们地球的生气得以不断延续呢?有!这就是寄藏于坎水之中,埋藏于坤土里的,大家所熟知的能源。我们现在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煤与天然气,这些能源要么藏于海底,要么深埋于地下。这与人身真阳、命火的涵藏处非常一致。而且石油是以液体的,也就是与水相似的形式存在的。煤虽为固体结构,可是其色黑,既然色黑,那就脱不了水的干系。石油、煤、天然气,这些能源的蕴藏量都不是无限的,照这般开采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枯竭。等这些能源枯竭了,未来的人类用什么能源呢?2000年10月 28 日的《参考消息》,有篇题为"未来能源在海底"的文章。文章指出,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在海底,它是以冰冷的冰块晶体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水合甲烷。由上述讨论我们看到,无论是现在的能源还是未来的能源,都无一例外的蕴藏于坎水中、坤体里,这与人身之真阳、命火何其相似!这使我们联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这个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它有生气。有这个生气才会有生命,包括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要是没这个生气,一切生命都是泡影,都不可能。而这个生气的来源就是上述的"真阳、命火"。可见,我们现在所开采和运用的这些深藏于海底和地下的能源是有专门用场的。地球的生气就要靠它来温养,地球生命的前提就要靠它来保障。能源即是地球的"真阳",能源即是地球的"命火",所以,它就应该潜藏。惟有潜藏,方能温养地球的生气。现在将这些"真阳"、"命火"大量地开采出来以供我们日用,这个过程实际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实际是一个我们人为的使地球"真阳"、"命火"外越的过程。大家可以仔细地思考,看是不是这么回事。随着地球"真阳"、"命火"的大量外越,地球生气的温养来源也就逐渐减少。生气日少,生命的前提没有了保障,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怎么不危机四伏呢?当然就危机四伏了。所以,我们看人类对待地球其实就像人对待我们自身一样。现代科学虽然不知道什么"真阳"、"命火",可是她毕竟清楚这样无限制的开采能源对人类的将来没有什么好处。而人呢?《内经》早就讲到人应该"恬淡虚无",因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都知道"恬淡"的好处,可是他还是偏偏要贪嗔,要物欲横流,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像抽烟,没有几个抽烟的人不知道抽烟的害处。更有趣的是烟草的广告。在所有的广告中,无不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都是一分好处说成十分。惟有烟草的广告不然,它只告诉你"吸烟有害健康!"可尽管这样,烟草的消费还是与日俱增。这就提醒我们,人的问题,人类的问题不是光靠科学就能解决,还需要哲学,还需要宗教。世界应该是多极化,同样的,文化也应该是多极化、多元化。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真阳"、"命火"正在遭受日益的外泄。现在整个地表的温度为什么会逐年增高?冰川为什么日渐融化?这其实就是地球"真阳"、"命火"外越的一个显兆。这其实就是"戴阳证"、"格阳证"。所以,如果我们从伤寒的角度,用六经的眼光,来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号一号脉,那么,地球已然处于少阴病的阶段。我们怎样来为地球"回阳"?怎样来为地球"救逆"呢?这实在是全人类应该共同思考的大问题!?
? ?(2)离火义 ?诗云:地产天成号火王,阴阳互合隐维皇,神明出入真无定,个里机关只伏藏。有关离火的意义,我们亦从郑氏的这首诗开始。?
? ? ①离火的形成 ?从郑氏离卦诗的开首句"地产天成号火王",可知离火的形成亦是乾坤交媾的结果。乾坤交媾,由乾之中爻交坤,坤之中爻变阳,即得到我们上面讨论的坎水。反过来,由坤之中爻交乾,乾之中爻变阴,即形成离火。因此,离火与坎水正好相反,它是以乾为体的。前面我们提到易有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坎为水为阴却号男,离为火为阳却号女,为什么呢?这里面既有体用的关系,又有相依的关系,也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深层问题。阳言生化,阴言伏藏,此为常理。可是于郑诗中,坎水却言生化,离火却言伏藏,这与中男中女之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中的旨趣若能参透,阴阳至理便在把握之中了。这是离火的形成。?
? ? ②离火的自然性 ?用前面讲坎水是先从人身开始,讲离火我们把它倒过来,先从自然开始。离火的自然性用与特征,概括起来至少有六个方面。其一,热性。其二,明性。火之热明二性,皆为众所周知。其三,动力。火之动力性实在是造就现代科学的一个最大的因素。整个现代工业文明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从认识火的动力性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四,熟物。生的东西经过火的作用就会变熟,可以说人类丰富的饮食文化就是由火来造就的。如果没有火,那我们只好像其他动物一样食用生的食物。其五,变化。火的变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冰是固体,经火的作用很快就变成液体,而液体再经火的作用又可以变成气态。学过化学,对火的变化作用会更清楚,为什么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加热的过程?为的就是加速变化,促进变化。其六,但见其用,无形可征。前面我们曾经谈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能够主动用火。主动用火的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火他可以主动去寻找火,现在我们开采石油,开采天然气实际上就是寻找火;另一方面就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火的上述性能并加以利用。而其他的一切动物都不具备这个能力。是什么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什么使社会如此飞速的发展呢?说到底就是这个火。火的作用如此重要,而火在发挥这些作用的时候又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此处讨论的"但见其用,无形可征"。在五行里,除火以外的其他物质,都有一个具体的形体供我们查征。比如木,它有一个很具体的形,我们可以拿它来做成方桌,也可以用它来做成圆桌,金土也有这个"可形性、可塑性"。水虽没有这样固定的形体,可它还是有形可征的。而惟有火不具备这个共性,你只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作用,却看不到它"可形、可塑"的特征。五行中独火无形,而《老子》里亦有一个无形,这就是"大象无形"。这个无形的大象有什么性用呢?《老子》又云:"执大象,天下往。"由此看来,火之所以能够彻底地改变整个人类,火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此无形的特性,与此大象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 ? ③火之身用 ?火的自然性用已如上述,正如《内经》所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故知火于人身,或者说阳气于人身的性用,亦不离上述六个方面。其一,温热身体。人活着的时候都有体温,这个体温靠什么呢?就靠火的温热之性。所以,我们只要从身上的冷暖、手足的冷暖,就可以知道人身的火、人身的阳气充不充足。其二,视物光明。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这个世界呢?靠的也是这个火、这个阳气。我们只知道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这还不行。我们更应该清楚肝是体阴而用阳。目之视物更在于这南明离火。人的岁数一大,两眼就昏花,就易生诸障,这就是因为阳火虚衰的缘故。其三,人身的机能活动。人的精力靠什么呢?主要就是靠这个阳火。这与火的动力效应是非常相像的。人到少阴病的时候,为什么会但欲寐?为什么一动也不想动?为什么心脏的搏动力渐渐减弱?就是因为火在日渐地衰弱。其四,人胃腐熟水谷的功能与火的熟物是很相应的。所以,我们就知道胃是靠火来腐熟的。如果胃火不足,那吃下去的东西就不能腐熟,拉出来的还是这些东西。如果胃火太过了,那就要消谷善饥,吃多少都不知道饱。其五,人的一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用现代一些的语言,这就叫新陈代谢。变化也好,代谢也好,它靠的什么?还是火。这与火在自然的变化性用是一致的。其六,上面我们谈到,"但见其用,无形可征"是火的一个最重要、最独特的地方,这一个最重要和独特的地方在人身与什么相应呢?很显然,它是与神明相应。神明的作用可以说是人身中最最重要的,它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故而《素问 ·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神明的作用丧失了,那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就如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言:"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神明的作用如此重要,可以说有它才有生命,无它则无生命可言。但是,神明是一个什么形状?神明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却难以言清难以道明。故《中庸》曰:"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故《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神其谓欤!五行中,火是但见其用,无形可征的。而在人身,神明由心所主,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点好像前面谈到过,除心以外,其他各藏的造字都有一个月肉傍,有月肉就有形可征,有形可鉴。所以,肝、脾、肺、肾各藏皆有一个具体的形状。而惟独心缺少月肉傍,没有月肉,那当然就无形可征,无形可鉴了。从五行火的特性,从五藏心的造字,从神明的特征,我们对中医赖以建立的这个基础,对中医的基本理念,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中医虽然是有关人的医学,可是为什么《内经》却要强调搞中医必须谈天论地呢?因为你不谈天,不论地,这个人就弄不清楚,人弄不清楚,怎么可能把中医搞好呢??
? ?(3)同名少阴 ?上面我们讲了坎水和离火,坎水和离火在人身它归到哪里呢?都归到了少阴。水火本不相容,可是在人身它不仅要相容,而且还同叫一个名字,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 ? ①水火者,血气之男女也水火同名少阴,一方面是强调水火在人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强调水火这两个东西一定要配合好。水火要相依,不能相离,如果一相离,那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得很清楚,水火是什么?水火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呢?阴阳就是男女。所以,人身的水火就是人身的阴阳,就是人身的男女。一对男女住在同一个宅子里,这是什么呢?当然是夫妻。是夫妻就要相依,就要夫唱妇随。过去妻到夫家都要随夫姓,所以,水火同名少阴,这个涵义是很深刻的。阴阳、男女、水火宜和合、宜相依,前面讲太阴的时候,曾举过《易 ·系辞》的一段话:"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不和合,不相依,怎么絪缊?怎么构精呢?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阴阳和,故能有子。"上述的絪缊和构精有内外的区别,从外这一方面讲,前者是大宇宙天地的絪缊,就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这一聗?,就化醇出万物来。我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都是这一絪缊的结果。构精呢?就是男女夫妻间的构精,这一构精便有"万物"的化生,便生出新的男女。上面这个构精,在现代来讲,比较文明的称呼就叫"性行为",而在孔子那里则可以笼统地归到"色"的问题上。孔子曾讲:"食色性也。"又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是什么呢?性就是自然的东西,就是人所需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人能不能不食呢?根本不能!人就靠食来维持生命。所以,古人常言: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的重要可以与天同语。另一方面呢?就是色,就是男女之事,就是性行为。这一方面同样地重要,因为没有它人类根本就无法繁衍。况且色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繁衍,它还有其他的意义。这个意义我们从《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隐约可见,其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所以,阴阳之要,在"因而和之",如果不和,则如春无秋,如冬无夏。光有春而无秋,光有冬而无夏,这成什么体统,成什么世界呢?但,阴阳的和不是乱和,乱和则为淫。这个和很有讲究,很有学问,要不然岐伯怎么会称之为"圣度"呢?上述的絪缊、构精、阴阳和,除了使万物化醇,除了繁衍生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外和引内和。通过外和引动内和,使人身内在的阴阳、水火能够相依、相合而不相离。如此方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方能生化不息。所以,这样一个男女构精,这样一个阴阳合,除了繁衍后代之外,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过程要有"圣度",马虎不得。古代有一门学问叫"房中术",就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人活着要吃饭,不吃饭不行。除了吃饭,还有一样东西同样的重要,这就是男女。所以,一个饮食卫生,一个男女卫生,就成为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对人类进行研究的两个基本点。人类如此重要的两个方面,孔子就用"食色"两个字给概括了,足见孔子的学问功夫了不得。综上所述,人身需要饮食,需要男女。饮食的作用是为人身的阴阳、水火提供给养。那么男女呢?男女就是实现人身阴阳、水火的调和。大家也许会问,对于在家这一族,饮食男女都好解决,那么,对出家这一族,男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要通过修炼来解决。在道家的功夫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姹女婴儿,龙虎交媾,水火相济,取坎填离,其实这些都是内和的方法。他是直接通过内絪缊,内构精的方法来实现人身水火、阴阳的和合。?
? ? ②阴阳水火何以相媾 ?人身的水火要很好的交媾,两者须臾不能相离。但是,按照常理,水为阴,它是重浊而下降的,火为阳,它是轻清而上浮的。下降的下降,上浮的上浮,两者只会越离越远,怎么能够相和、相媾呢?可见,水火的相媾确实是一个很巧妙的过程。《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前面我们讲坎离形成的时候曾经谈到,离为火,离中虚的这一爻是从哪里来呢?从坤中来。坎为水,坎中满的这一爻从哪里来呢?从乾中来。所以,坎中满者,本乎天也,"本乎天者亲上";离中虚者,本乎地也,"本乎地者亲下"。正是由于这样的因素,使上者能下,下者能上,才有水火的相济,才有坎离的沟通。因此,中医的问题一旦进入到很深的层面时,就要借助"易"这门学问。在一般的层面,好像没有"易"也可以,但是,到深层次没有"易"就不行了。孙思邈为什么说"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呢?如果你只想做小医,那知不知"易"都无所谓。像当年的赤脚医生,需要什么"易"呢?当然不需要!可是你要想做大医,你要想在中医这个领域搞到比较深的层次,那就必须知"易"。?
? ? ③乾坤为体,水火为用 ?要知"易"就必须先知八卦,而讲八卦就必须先明先后天。先后天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体用的关系。以先天为体,以后天为用。在先天卦里,乾坤分居南北。可是到了后天卦,这个格局就变了,原来乾坤的位置让坎离给占据了。离火占据乾位,而演出天火同人;坎水占据坤位,而演出地水师。在讲水火形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说坎水以坤为体,离火以乾为体呢?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先后天关系。在八卦的八方里,有四正四隅之分。东西南北为正,余者为隅。先天卦里,乾坤居南北正,坎离居东西正。而至后天八卦,乾坤由正退于隅位,坎离则由东西正跃居南北正。由八卦的这样一个先天后的布局,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卦虽分八,然"易"所独重的是坎离水火。是以八卦之中,惟坎离二卦得独居正位。于先天中坎离居纬正,后天中坎离居经正。易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而乾坤乃体中之体,坎离为用中之用。由先后天中坎离始终居正,则知易所重者用也。何以故?以先天不易变,而后天易变。易有三义,其中一义即为变易也。故易重变革、易重当下的精神于此昭然若揭。易重坎离水火,是知言水火即言乾坤,言水火即言男女,言水火即言阴阳。而少阴之名,少阴之经已将水火赅尽,故知少阴一经关系至重。若病至少阴,往往扰乱乾坤、气血,水火、阴阳,致使阴阳离绝。故病至少阴,即多死证。?
? ? ④坎离水火,立命之根 ?坎离水火的作用何以如此重要,何以独能居于四正?这个问题郑钦安于《医理真传》中讲得很清楚,其曰:"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由"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的这个道理,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坎离可以为人生立命之根。经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反过来,善言人者,亦必应于社会。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代代相传,帝王皆立长而不立中,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少阴这个名包含了水火两方面的含义。以上我们从水火、阴阳、男女、乾坤等四个方面来谈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翻开《周易》就会很清楚。《周易》是一个什么结构呢?它是以乾坤为首,所以,它的第一卦是乾,第二卦是坤。那易以什么作结尾呢?易之结尾有两个,一个是上经的结尾,一个是下经的结尾。上经以坎离结尾。下经呢?还是这个坎离。只不过它是放在既济、未济里。所以,我们从整个《周易》的结构就可以看出,它是以乾坤为首,以坎离为尾,以乾坤为体,以坎离为用的。因此,虽为一少阴,其实已囊尽了乾坤、天地、阴阳、水火。易以乾坤为首,以坎离为尾,这个结构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讨论六经病的时候,就应该清楚,虽然厥阴是最后一经,但是,六经病最重要的结局还是看少阴。看看这一关能否透得过,这一关透过了,那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这一关透不过,那就很麻烦。因此,三阴篇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在少阴这一篇。?
? ?(4)乾坤生六子 ?乾坤生六子,过去对这句话没有很好重视,经过这次的仔细思考,才觉得它很重要。天地间的许多道理,其实就包括在这句话中。乾坤生六子,是六子而非一子,这就显示出差别来。所以,孔子于《系辞》言:"天地絪缊,化物化醇。"我们看天地间的万物,它的差别很大,植物界的差别很大,动物界更是千差万别。那么,由男女构精所生的六子呢?同样的是千差万别。我们看有的生儿当皇帝,有的生儿做乞丐,有的富可敌国,有的穷困潦倒。真应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见天地与人的相应,人与自然的相应,你只要留心了,那是随处可见的。乾坤絪缊生六子,阴阳交合化五行。现在的中医书往往阴阳五行并称,但,五行与阴阳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却常常道不明白。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应该清楚,五行讲到最后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如此方能在理上立住脚。乾坤生六子,居正位,但到了后天,到了启用的时候,乾坤到哪去了呢?退到四隅了。四隅与四正相较,当然是二线。孔子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我们看乾坤的退位,便知道这就是老子讲的"功成身退"。即如《老子 ·九章》所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及《老子 ·十章》所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天地的功劳大不大呢?当然很大!六子是它生,万物是它生。可是六子一旦生出来,水火当家了,它马上就退居二线。这样的德,老子称为"玄德"。这一点非常重要,天地为什么会长久呢?就因为有这个玄德。故《老子 ·七章》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汉高祖刘邦的两个功臣,一个叫张良,一个叫韩信。张良是黄石公的得意弟子,是真正懂易的。所以,汉朝的江山一打下来,他就隐退了。而韩信呢?韩信不像张良。他功成而身不退,最后落得一个杀头的下场。我们再看看很近的一些历史,是不是这样呢?全都是这样。都说要以史为鉴,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每个人功成都不愿意身退,都想居功,都想享受胜利的果实。做不到《老子》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结果呢?以其自生而不能长生。大都落得一个不如人意的下场。足见易的东西真是广大悉备,里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参透了易,做人的道理就都在里面了。?
? ? 2.少阴经义?
? ? 少阴经义包括手足少阴。足少阴于酉时起于涌泉穴。涌泉是少阴井穴,这是很奇特的一个地方。因为所有的井穴都位于趾(指)端,惟有少阴的井穴位于足底。涌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知道少阴是主水的,泉水就从这里涌出。足少阴从酉初由涌泉穴开始,至酉末行至胸前俞府穴止。手少阴午初起于腋下的极泉穴,午末终于手小指端之少冲穴。?
? ? 3.少阴藏义?
? ? 甲、心 ?手少阴心,前面说得很多,这里补充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
?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从造字上看,其他的藏和府都有一个"月肉"旁。这就意味着这些藏和府都是有形的,是"有";而心呢?它没有这个"月肉"旁,它是"无"。在道家的学问里,有无是很重要的一对概念。《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重不重要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有"。可"有"却是从"无"中来。所以,道家的思想很注重无为。故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思想很可贵,很有用场。用来做学问,用来为人处世,乃至于用来治国平天下都十分重要。如果真能够处于这样的境界,那确实是可以无所不为的。只可惜现在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个人做不到这一点,国家也做不到这一点。都想"无所不为",可是却做不到"无为"。自己在某方面稍稍"长"一点,就拼命地想"宰"之。不能像《老子》说的那样"长而不宰"。像现在的美国,科技发达一些,军事强大一些,就到处派兵,到处动武,到处想"宰"之。殊不知"兵者,不祥之器也","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靠军事强大,靠四处动武,就能征服天下,就能消灭恐怖?我看未必!到头来还是"玩火者,必自焚"。所以,很希望美国的当权者们以及其他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的人好好地学习一下《老子》的思想,打消这个用兵称霸的念头。兵霸是不能持久的,有这个称霸的念头,已然不能霸了。那么,靠什么才能真正地众望所归,天下趋之?只有靠道莅天下,靠德化天下。这就是孔子所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五藏的造字可以看到,没有"月肉"傍的心,反而是君主之官,反而是至高无上。透过这样的安排,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家思想。以前讨论医的起源,认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这种说法的政治色彩太浓,没有实际意义。那么,医究竟源于哪里?有说医源于易,有说医源于道,我想这些都有可能。从某种意义来说,医、易、道是三位一体的。因为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很多易的东西,也可以看到很多道家的东西。最早给《素问》全面作注的是唐代的王冰,他的注到现在都有很大的权威性。而从他的注释内容,看得出道家的韵味十分浓厚。更有趣者,王冰自号启玄子,这是一个地道的道家称谓。由此亦见医道之水乳交融。?
? ?(2)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 ·至真要大论》的十九病机中,有五条是专门针对五藏的,其中心的一条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的这条病机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凡是痛、痒、疮,都与心有关,都是由心的毛病所致。痛与痒总的来说是讲一种感觉,一种觉受。感觉的问题很复杂,除痛痒之外,还有胀麻,还有酸楚,还有更多的心灵感受,但是,痛痒是最典型的,是最容易觉察到的感受。所以,岐伯把痛痒提出来,作为一个代表。而实际的情况不仅仅是痛痒属于心,其他的觉受亦属于心。痛痒与心的这样一个关系,使我们想到,痛痒以及其他的一切不好的觉受虽会给我们心身带来诸多不适,诸多痛苦,甚至会使我们坐立不安。可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痛痒也不见得都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身体有一点点毛病,四大有一些不调,你就痛痒了,你就不舒服了,你就能感觉出来。这说明心所主的这个神明不明?很明啊!说明这个君主是一个明君,它能明察秋毫。天下有一点点动静,它都能察觉,身体有一点点异常,它都能反映出痛痒。矛盾及早暴露,及早解决,这就不至于酿成大祸。所以,痛痒是不是好事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成了好事。反映了君主很神明,能够神而明之。大家想一想,如果情况不是上述这样,身体有毛病了,甚至是有了很严重的毛病,你也不痛痒,你还毫无感觉,这样好不好呢?这只能说明你的君主不明,是个昏君。心是主痛痒的,应该痛痒的你不痛痒,不是昏君是什么?就像巴基斯坦的前总统谢里夫一样,政变变到头上来了,他还蒙在鼓里。这样的君能算明君吗?如果是明君,你稍微有点动作,他就发觉了,就把你搞定了,怎么还轮得到你搞政变。现在许多疾病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些疾病在被检查出来前,往往没有什么大的感觉,既不痛也不痒。可是一检查出来,就已经是晚期癌症或者尿毒症。为什么这样严重的疾病却感觉不出来呢?因为你遇上昏君了。你的君主不明,不能明察秋毫。其结果呢?那当然就像《素问 ·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主神明,神若明,则无所不见,无所不察。而我们在太阴篇所讲的"谏议之官"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如此方能如《素问 ·灵兰秘典论》所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为什么呢?因为你稍有变化,机体就察觉了,就能作出相应的处理。我们机体每天都面临着细胞的异常分化,可为什么它不形成肿瘤呢?因为它一异化,就被发觉,机体就作出调整和处理。其他的一切疾病亦是如此,只要我们的"主"明,就能及早发现,就不至于使其形成大患。大家看一看:"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样一些问题是不是很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并逐步地加以解决。那机体很多的大毛病,尤其是像肿瘤这一类毛病,就可以得到杜绝。因此,中医里面不是没有课题,而是看你深入了没有,联系了没有。?
? ?(3)疼痛上面 ?我们谈了痛与心的内在关系,并就这一关系作了引申。其实,我们只要从文字上多加留意,从平时的用词上多加留意,这样的关系亦显而易见。比如跟痛常常连用的词是什么呢?是心痛,是痛心,是痛苦。前两词很明显地指出了痛与心的关系。后一个词的涵义,实际也差不多。以苦为南方味,为心味也。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平常百姓的一些说法,对一些很平常的词语,我们不能轻视了。这里面往往含有很深的医理和哲理。我们看《周易》和《老子》、《孔子》这些书,大多数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话。但是,从这些平常里却能见到非常深的道理。这就是大师们的所作,这就是圣人的所作!另外一个常常与痛连用的词是什么呢?是疼。对这个司空见惯的词,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疼痛往往连用?为什么疼也叫痛,痛也叫疼呢?疼的声符用的是"冬",冬气为寒。疼痛与寒有什么关联呢?《素问》里有一篇专门讨论疼痛的文章,叫"举痛论"。这一篇里举了十多个疼痛的例子,所以,叫"举痛"。而这十多个例子中,除一例外,都是讲的寒气致痛。另外,《素问·痹论》亦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说明《素问》对痛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就是"有寒故痛也"。由此我们就知道,痛为什么以疼言?以疼言者,即言其寒也。此外,痛的造字亦很值得研究。痛的声符是"甬","甬"是什么意思呢?甬者,道路也。现在在"疒"旁里面加一个"甬",说明道路有问题了。道路有什么问题呢?道路是用来行走的,用来交通的。现在道路有问题,当然是不通了。不通了就痛。这与中医常讲的"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如出一辙。所以,痛这个文字,以及疼痛这个词,实际上已完完全全地将痛的原因及机理告诉你了。只是你不明白,还要去"身"外求法。疼痛是众多疾病的共同表现,也是疾病给人带来的最大一个问题。许多疾病,尤其像晚期癌症这一类疾病,由于疼痛太剧烈,很多病人甚至想用安乐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说明止痛确实是医界很重要的一个任务,也是很迫切的一个任务。我想,我们上述所讨论的内容,应该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心的问题就谈到这里。?
? ? 乙、肾?
? ?(1)上善若水 ?有关肾这个"道",我们仍然先从文字开始。肾的造字,古字上为"?",下为月。"?"是什么意思呢?"?"古作"贤",贤者,善也。月的意思前面多处都作过讨论,它是水月相合,它是水之精气。故言月者,亦言水也。所以,肾的造字上下合起来,就正好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善在上,水在下,老子的精神尽在其中。?
? ?(2)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对肾这一官,我思考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才觉得对这个问题逐渐清晰起来。要弄清这一官的作用,还是先得从文字着手。首先是"作强","作"的意思应该比较清楚,就是作为、作用。这里关键是"强"的意义。"强"是什么?强在这里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本义,即米虫也。如《玉篇》云:"米中蠹。"又如《尔雅 ·释虫》云:"强,虫名也。"所以,强的第一层本义就是指的米中的蠹虫。米中的蠹应该大家都见过,它像人体的什么器官呢?就像男性的生殖器。这个东西就叫"强"。为什么呢?因为肾主二阴。从这第一层的涵义,已经很清楚地将肾与外阴,与生殖器联系起来了。既然肾为作强之官,那当然就与生殖相关。大家想一想,在天下的诸多伎巧中,还有什么是比生殖繁衍更大的伎巧?这样一个大伎巧又谓之造化,故王冰释云:"造化形容,故云伎巧。"第二层是引申义,就是坚强,刚强,强硬之义。我们看人身的哪一部分具有这样的性质呢?只有骨头!人身中最刚强,最坚硬的东西,最能胜任强力,重力的东西,非骨莫属。所以,强的含义,第一是生殖器,第二是骨。而肾主骨,肾主外阴。因此,肾为作强之官,是再合适不过的。肾主水,水是至柔的,为什么它反而能作强?这个道理十分深邃。我们看 《老子·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七十八章》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肾主水,又主骨。水与骨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在人身上它们却扯到一起了。所以,人身中至柔和至坚的,实际都聚集在肾里。又至柔,又至刚,刚柔结合在一起了,你说能不生伎巧吗?因此,在肾这一官里,真正体现了《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理念。谁说医道不同源呢?医道确实同源。伎巧说深了,就是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是人的造化功能。说浅一些,则为技艺、工巧一类。说深的能不能离开刚柔?我们生殖器的功能就最好地体现了这个刚柔。说浅的,技艺、工巧能离开刚柔吗?同样需要刚柔的结合。所以,将整个肾的功能特征作一个归纳,就是这个"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3)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接下来,是《素问 ·六节藏象论》所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蛰,蛰是什么呢?蛰就是封藏。封藏什么东西呢?前面我们讲过,就是封藏阳气。结合前面谈到的坎水,对肾的封藏涵义就会更加清楚。肾为水藏,为坎藏。坎象是什么呢?就是两阴之中包涵一个阳。所以,两阴之间封藏的一个东西,就是阳。那么,"精之处"呢?精实际就是指的阳的封藏状态。阳封藏的那个地方就是精所处的地方。所以,将"封藏之本"与"精之处"联起来讲,这个精的涵义就更为清楚。现在我们国内的医生都很喜欢用激素,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激素的作用确实不可思议,它对很多的疾病都有效果,像肾炎的病人一用激素,肿也消了,蛋白尿也消了;哮喘发作的病人一用激素,哮喘很快就能止住;有的高热病人用什么都不退烧,可是一上激素,烧就哗啦啦地退下来。50 年代的医学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发现激素的诸多临床效用而获得的。激素为什么有这样显著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呢?结合我们这里讲的内容,就应该知道,激素的作用点是在肾里,它主要是将肾所封藏的阳气释放出来。肾中所封藏的阳气就是精啊!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它就像原子弹。原子弹的能量你说大不大?所以,它可以干很多的事,可以对很多的疾病有"奇效"。但是,大家应该清楚,肾所封藏的这个阳,这个精,是用来温养生气的,是用以养命的。你现在把它动用出来,派作别的用场,一时的疗效虽然神奇,可是用多之后,封藏的阳气少了,精少了。随之而来的是,生气的来源少了,养命的东西少了。所以,激素用多了,它所带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整个西方对滥用激素的危害十分清楚,因此,对激素的使用是慎之又慎,非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上激素的。可是现在国内的医生,尤其是基层的医生,对激素的运用还正在劲头上,普通一个感冒发热都要上激素,更不要说其他了。庸医杀人不用刀,非但中医如是,西医亦如是。激素的作用点在肾,滥用激素必伤肾。伤肾的什么呢?显然是伤肾的主蛰,伤肾的封藏。主蛰不行了,封藏不行了,哪还有"精之处"呢?所以,补救的方法就是要在肾上下功夫。然而与其补救,不如防患于未然。这是医界应该共同呼吁的问题。?
? ?(4)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上面我们主要谈了肾的正常生理功能,下面接着谈病机。肾的病机是:"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前面我们说过,疼痛的主因是寒。这里讲诸寒皆属于肾,此为其一。其二,前面谈到疼痛更直接的因素是"不通"。为什么会"不通"呢?因为收引了。经脉收引了,血脉收引了,变小了,就容易造成不通。而这里讲收引也是属肾。这就给大家一个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疼痛与什么有关系呢?与肾有很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它的因在肾,果在心。从少阴的讨论,我们就把疼痛的因果看得很明白了。这又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大课题,而这个课题完全可以结合现代的问题来下手。疼痛究竟是应该治因还是治果呢?要想彻底治愈它,当然要因果两治。但是,有的情况因一时难以祛除,或者难以一时确定,那么,就只好在果上下功夫。因此,镇痛,特别是强力镇痛就恐怕要把重点放在心上。这是肾的问题。前面我们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时候,曾经讲到心的作用确实就像《素问 ·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一样,非常的重要。机体发生了疾病,已经出现功能异常了,这个时候机体应该及早地发现它,并予以及时地调整与清除。这是人体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事实上,很多疾病,像感冒、腹泻等等,为什么具有自愈性呢?就是因为上述这个缘故。人有了疾病,首先是要把它感受出来。这就要产生一些表现,一些证候。这其实就是一个识别过程。识别出来以后,再进行自我调整,能够调整过来,这个疾病就好了,就不治而愈。实际上,是不是不治呢?不是的!不治怎么能愈。只是这个"治"不是他治,不是外治,而是自治。这个自治的机制仍然是通过调节阴阳来完成,还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还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不光是我们治疗疾病用这套方法,机体本身才真正是这方面的高手。你的火太过了,它会启动水这系统来"热者寒之",而你的火不足了,它会启动另一个系统来"寒者热之"。因此,机体内部实际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当系统的应对能力下降或出现障碍,以至不能自治,这个时候疾病才轮到我们外治,他治。而我们所采取的外治、他治,不过就是模仿机体的这套方法。中医讲"上工治未病",什么是"治未病"呢?我想其中的一个涵义,就是不时地调节机体,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人体的自治系统非常复杂,包括如何识别,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而识别系统的主导,就是上面所讲的心。在正常情况下,识别系统应该很灵敏,轻微的异常它都能够发觉。只有当这个系统不行了,瘫痪了,机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它没法识别出来,这就会酿成大患。我在农村的时候,经常听到农民说一句土话,土话的大概意思是,烂墙经得住风雨。在农村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失修的房屋,只剩下一堵破墙,在那里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可是几十年下来,这堵破墙还是那样,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而有些好的房子,看上去墙很坚牢,可一受风雨就倒塌了。用上述的涵义来比喻人,有的人经常毛病不断,今天这不舒服,明天那不舒服,可是这样的人却不容易害大病,而且往往都比较长寿。而有的人平常一点毛病也没有,可一害起病来就不是小病,甚至是要命的病。为什么呢?我想就与这个识别系统的灵敏度有关。不是没有疾病,而是你没有识别出来,反映出来。所以,我们对平素很健康的人,就应该懂得区别他的真假。真健康当然好,要是假健康,那就很危险。因为你的识别系统出了问题,识别系统麻痹了,碰上昏君了,潜在的隐患没有办法揭露,你说危不危险呢?从上面的讨论,我想大家对《素问 ·灵兰秘典论》的重要性会有更充分的认识。大家现在接触得更多的是社会,《素问·灵兰秘典论》实际上就是用社会观去看待人体。人就是在君主之官的号令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讲五行也好,讲藏象也好,都是讲这个各司其职。少阴的藏义,我们重点谈了心肾。可以说,心肾这对关系在人身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肾心是什么关系呢?用两个字来形容,是水火,是阴阳,是男女,也是精神。我们天天都在用精神这个词,可精神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心肾。《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一个精之处,一个是神之变。一个主藏精,一个主藏神。这就是精神。所以,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完全可以看出心肾的状态。当然也就可以看出水火、阴阳的状态。心属火、属离,肾属水、属坎。正常情况下,水火要既济,心肾要相交。心火下降的目的是温暖肾水,也就是温暖坎中之阳。肾水上升的目的是济养心阴,也就是离中之阴。坎离相交,各得其所。?
? ? 4.少阴运气义?
? ? 下面讨论第四个问题,就是少阴的运气问题。少阴在运气方面属什么呢?属君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的明和位在少阳篇中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刚才谈心的时候,曾多次提到《素问 ·灵兰秘典论》,论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所以,少阴很大程度上是在讲主,由于主不明,而致十二官皆危。为什么少阴这一篇有很多的危证出现,可见这一篇主要就是探讨这个"主不明"的问题。那么,君主为什么能明呢?它凭什么明?我们在讨论火的自然性用时曾经谈到,火的一个很重要的性用就是明。能明物者,无非阳火。因此,君主要明,关键就是要阳火充足。为什么心属火而又主神明?为什么"君火以明"?很显然,就是要强调火与明的关系。所以,只有阳火用事,君主才能神明。现在为什么主不明呢?很显然就是阳火虚衰了。我们看少阴篇中的危证和死证,也就知道它无一不是由阳火虚衰引起的。少阴病总体上可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热化证里,危证死证都没有。危证和死证全都集中在寒化证里。寒化证也就是阳火虚衰之证。从整个《伤寒论》来看,亦是如此。因热化,也就是因阳火过盛而危而死者,所占甚少,仅阳明篇中有数条。而绝大多数之危证死证存于少阴、厥阴篇中,皆由阳火虚衰所致。由此便知,不管西医是什么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好,肿瘤也好,肺心病也好,最后导致险情出现,甚至死亡的,其主要原因大都属阳火不及。所以,从宏观上看,不但是东汉末的建安年间,其死亡者伤寒十居其七,就是现在的死亡者中,伤寒亦占大多数,阳火虚衰亦占大多数。为什么呢?因为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矣。回过头,我们再看十九病机。十九病机中,火热病机占九条,而风、寒、湿病机仅各占一条。什么道理呢?就是强调火热与诸多疾病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并不是说火热一定亢盛。有火热会产生这些疾病,无火热也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热盛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热虚也会产生这些疾病。有关这一点,岐伯在紧接十九病后的一段文字中说得十分清楚。而后世的许多医家,仅看到病机十九条,却忽略了这段将病机落向实处的至关重要的文字。故尔认为天下疾病火热盛者多,危证死证亦多属阳火亢盛。只知阳火亢盛,热盛能致神昏,却全然不知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更何况神昏之证。所以到了后世,对于危证险证医家但知以三宝来救逆,却不知四逆才是救逆的正法。宋 ·窦材撰有一本《扁鹊心书》,这本书虽然多谈灸刺,但是它的一个主干思想却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窦氏认为,人身的疾病阳证比较容易解决,为什么呢?因为阳证易于发觉。阳火太过就像纸包火一样,包得住吗?包不住的。所以阳证它潜伏不了,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而阴证则不然,阴证易伏易藏,我们不易发觉它。所以,到最后能酿成大患,造成危证险证的,往往就是这个阴证。为什么阴证易伏藏而不易发觉呢?根本的原因就是阳火虚衰了,识别系统麻木了,对任何异常都反应不出来。一句话,就是主不明了。窦氏提出的这个思想,很值得我们结合现实来进行思考。总的来说,君火在上,肾水在下。《老子》云: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君火高高在上,贵为君主,可是它的基、它的本在哪里呢?在下,在肾水。所以,君火与肾水又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病至少阴,往往高高在上和低低在下的都不行了。没有在下的这个基和本,在上的君主也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疾病发展到少阴,就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阶段。?
? ? 二、少阴病提纲?
? ? 少阴病提纲以原文 281 条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为依据。为与病机相合,我们仍可将其改为:"诸脉微细,但欲寐,皆属于少阴。"有关少阴病提纲,我们拟从三方面来讨论。?
? ? 1.微妙在脉?
? ? 由六经篇题皆云"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可知仲景对脉是非常强调的。但是,具体地落实到六经提纲条文里,却非皆有脉。如阳明提纲条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未云:"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实。"同样,少阳之提纲条文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而未云:"少阳之为病,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可见六经虽皆重脉,然直接将脉落实于提纲条文里的,则仅有太阳少阴两经。故知脉与太阳少阴具有特殊的意义。脉的意义很微妙,正如《素问 ·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所以,察脉关键的是看阴阳。前面我们讲过,阳加于阴谓之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心脏不停地搏动,致血液在脉管里流动,并形成脉压差,这就有像潮水一样起伏涨落的脉搏出现。血属阴本静,为什么会在血管里流动,并形成起伏的变化呢?这就是阳的作用。因此,我们将脉形容为阳加于阴,是十分恰当的。这样一来,我们诊脉其实就是察阴阳,察水火,从而也就是察心肾。心肾水火阴阳者,皆属少阴。以少阴为心肾水火之藏。所以,脉与少阴的关系就很特别。而少阴与太阳又是标本、对待、表里的关系,因此,在整个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就只有太阳少阴谈到脉。太阳少阴为表里,太阳是在外一层谈阴阳,谈水火。太阳为什么与寒水相连?就是要强调这个阴阳水火。火升则水升,火降则水降,这才有水的循环。而少阴呢?少阴则是在内一层讲阴阳、讲水火。在外的太阳言阴阳水火之用,在内的少阴言阴阳水火之体。因此,太阳与少阴实际上就是体与用的关系。病到了少阴,显然体用都衰微了。用不行了,脉势就显得很微弱;体不足了,脉当然就细起来。因此,"脉微细"实际上讲的是体用都不行了。"脉微细"的情况在《伤寒论》中有两处,一处在少阴篇里(少阴篇不只一条),另一处在哪里呢?就在太阳篇。太阳篇 60 条云:"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太阳篇的这一条讲得非常形象,刚好将我们以上讨论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太阳病,经汗下之后,出现振寒,脉微细。为什么会脉微细呢?以内外俱虚故也。内则言少阴言体,外则言太阳言用。用虚则脉微,体虚则脉细。故一个"脉微细",已然将水火、心肾、内外、体用的病变揭露无遗。你说这个脉微不微妙呢??
? ? 2.但欲寐?
? ?(1)人之寤寐 ?我们首先来看人的寤寐情况。人的睡眠和觉醒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谈到过。我们曾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清醒与睡眠,就像白天的光明与夜晚的黑暗一样。故《内经》云:天有昼夜,人有起卧。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这个"天有昼夜,人有起卧",我想就是最大的相应,最大的合一。如果我们从天之昼夜及人之寤寐中,仍参不出这个合一,仍以为中医这个理念是虚玄的,那就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既然天之昼夜即是人之寤寐,那当然人之寤寐就要与昼夜相应。现代几乎大多数人都不明这个道理,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行了,而这个睡觉的时间并不重要。其实不然,天地白昼了,你醒了,你寤了;天地黑夜了,你睡了,你寐了,这个才叫相应,这个才叫合一。如果反过来,那就不是相应、不是合一了。相应、合一又叫得道,得什么道呢?得天之道。得道多助。不相应、不合一又叫失道,失道寡助。因此要想养生保健,把握好寤寐的时间,其实就是很大的一个方面。昼何以明呢?以日出地则明也。夜何以暗?以日入地则暗。由此亦知,人之寤寐也是因为这个日出地和日入地的关系。日出地则明,于易卦则为晋。晋者上离下坤,离在坤上为晋(?)。离为火为日,坤为地。日火出地,阳光普照,何得不明?故《说文》云:"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杂卦》云:"晋,昼也"。《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日入地则暗,于易卦则为明夷(脁)。明夷正好是晋的一个相反卦。把晋卦倒过来,变成坤上离下,就成为明夷。明是光明,夷呢?夷者伤也。明伤故晦。日出地上,其明乃光。此则为晋,为昼,亦为寤矣。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此则为明夷,为夜,亦为寐也。《易·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晋与明夷二卦,远则以类天地,以类昼夜;近则以类寤寐。远类昼夜,经中已有明训。近类寤寐呢?我们略观双目即能知晓。双目外覆眼睑,上睑属脾,下睑属胃,合之共由脾胃所主。故其属土也,属地也,属坤也。双睑打开,则目外露而能视物,此则为明也。《说卦》云:"离为目。"睑开而目露,这与什么相类呢?正与日出于地相类。日出于地为晋,而人之由寐至寤,所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睁开双目进入晋的状态。可见晋之与寤确为一类。日入地为明夷,亦为寐。我们睡眠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合上双睑,闭上双目。让双目覆于睑下,此非明夷为何?故寐之与明夷亦确为一类。从人之寤寐,与易卦之晋与明夷,我们看到了医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实在的。本来寤寐的过程好像很玄,可是透过易象,透过晋与明夷,就变得很直观、很清楚。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第一,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处于不良睡眠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西医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镇静安眠,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作为中医,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就要从晋与明夷去考虑。认识到睡眠就是由晋进入明夷,从而帮助实现明夷的状态,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明夷的状态何以实现?就是要坤土上而离火下。所以,要实现明夷,无非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依照这样一个思路,多年来以太阳篇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夏泻心汤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它主要针对痞证而设,多用于现代的肠胃病。这样一个方子为什么可以治疗失眠呢?关键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方中的主药半夏功善开结,能够打开上下交通的道路。上下的道路打开了,交通起来就比方便。黄连、黄芩用于帮助离火的下降,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用于帮助坤土的上升。离火降于下,坤土升于上,明夷的格局便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睡眠状态亦自然地形成。是不治寐而寐自治,不安神而神自安也。这便显出知易与不知易的差别。第二,研究易学确实不能脱离象。故古称易乃象辞之学、象数之学、象占之学。理数象占,四者不可缺一。如果离开象,那易的辞理就很难落到实处。单就这个晋与明夷,我们也很难把它们说清楚。而一旦结合象,易理是很通透的,而医理亦在象中得到很清楚地表露。?
? ?(3)日入地者,太阴也;日出地者,厥阴也 ?日入地靠什么呢?从明夷卦可以看到,它靠太阴。太阴开,日才能入。从理论上至少可以这样来看。当然,太阴开的这个过程还需要阳明来配合。那么,日出地靠什么呢?这就要靠厥阴。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太阳的配合。太阴与厥阴,一个开一个合。这个开合把握好了,晋与明夷便没有问题。而这个开合靠什么来把握呢?靠少阴枢来把握。所以,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谈"但欲寐"的问题,其涵义是十分深刻的。但欲寐是什么意思呢?但是只的意思,仅的意思;欲是想;寐是睡觉。合起来,就是一天到晚想睡觉。但欲寐,大家想一想,实际上能不能寐呢?不能寐!所以,但欲寐的实际情况是,一天到晚都想睡,可是却不能入寐。不能寐,就应该是寤的状态,觉醒的状态,可是因为他昏昏欲寐,却又不能很好的寤。因此,但欲寐,实际上是寐也不能,寤也不能,寐寤皆不能。若以易卦言之,则是明夷与晋皆不能。为什么不能?就是调节上述开合、调节太厥二阴的少阴枢出了问题。因此,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讨论"但欲寐",就正好反映了少阴主枢的特性。另者,寤寐的问题亦可以从心肾的角度来谈。寤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是阳气开放,日出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应该是心所主。寐呢?寐是阳气收藏日入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理应由肾来主。所以,寤寐的问题无非又是一个心肾的问题。现在病人出现"但欲寐",很想睡但又不能睡,寤寐皆不能,精神萎靡不振。这样的状态标志着心肾都不行了,心肾都有虚衰的趋势。如果在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但欲寐"及前面所讲的"脉微细",这就是疾病转入危重的一个信号。所以,少阴病的这两个提纲证,于少阴病的危重性而言,是很具代表性的。?
? ? 3.少阴病形?
? ? 少阴病 281 条的提纲非常简单,也许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所以,仲景在接下来的 282 条补充云:"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以下仅就本条所论,对提纲条文作两点补充。?
? ? (1)但欲寐而心烦 ?对于 282条的内容,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个问题。在《伤寒论》中,心烦一证总是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呢?总是跟不眠连在一起。如 61 条:"昼日烦躁不得眠",71 条:"胃中干,烦躁不得眠",76 条:"虚烦不得眠",303 条:"心中烦,不得卧",319 条:"心烦不得眠者",等等。心烦为什么老是跟失眠连在一起呢?这说明两者之间是很有关联的。两者之间甚至有一个因果的关系。而在少阴篇的 282 条里,却一反常规,心烦反而与"但欲寐"连在一起。为什么呢?我想这样一个反常必定有它反常的原因。这就有必要对烦及其与但欲寐的关系作一番讨论。?
? ? ①何为烦 ?烦是什么东西呢?烦是心不能定静,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所以,往往称为心烦。心烦是内在的不静,外在并不表现出什么。而一旦内在的不静及于外在,外在亦不静,这种情况就称为烦躁。烦是心神的不安定,是心神的扰乱。为什么会烦呢?从造字来看,烦的形符是火,右边是页。页是什么意思呢?首也,头也。所以,《说文》将烦释为"热头痛"。为什么呢?因为烦就是火加在头上。因此,烦的造字及《说文》的释义是很直观的。当然,在这里我们不一定将烦作热头痛讲,可是它必定与烦的这样一个结构有关联。因为页为头为上,所以,烦就必定与火在上、火浮于上的因素有关联。火在上为烦,在易卦中哪些是火在上的卦呢?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晋就是一个火在上的卦。晋为寤,明夷为寐,故晋亦不寐也。为什么烦总与不眠相连呢?从烦之造字及易之晋象便十分清楚了。?
? ? ②归根曰静 ?火浮越在上则容易起烦,所以,火要归根。为什么中医要强调心肾相交呢?心肾相交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肾水来济心火,心火不浮越在上,火便归根了。这是一个方面。而从我们上面讨论的明夷卦可知,要使火不浮越,要使火归根,太阴脾土的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火浮越则烦,火不浮越,火归根了则不烦,不烦曰静。由此烦静,我们又一次见到了水土合德的意义。《老子·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所以,归根是很重要的,静是很重要的。考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八章 太阴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21 次浏览 • 2016-02-04 09:16
?
? ?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进入三阴病的讨论,这里先来看太阴篇。太阴篇是《伤寒论》中条文最少的一篇,仅 8 条原文。从这 8 条原文看,它主要讨论太阴脾土的问题。而太阴肺金基本没有涉及。太阴篇 8 条原文,而我这里又正好是第八章讨论太阴病,这本来完全出于无心,只是写到此处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偶合。可无心之中又似有心。邵康节是宋代的易学大师,他有一本很著名的 《梅花易数》,该书中谈到了八卦与数的对应关系,这个关系分别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坤为土,坤数为八。这又暗合了太阴篇的条文数。数的问题真奇妙。下面我们来讨论太阴篇的第一个问题。?
? ? 一、太阴解义?
? ? 1.太阴本义?
? ? 太阴属脾土,这是很明确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本义"这样一个立题下来讨论太阴,却免不了要扯得宽远一些。太阴这样一个名相,除了土的意义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吗?有!这个意义就是水。所以,从太阴的本义讲应该看到水土这两个问题,它是水土合德。水土合德很重要,我们这个宇宙,我们这个世界,乃至我们这个人,如果水土不合德,那是很难想象的。那生命就根本无法延续下去。我们讨论太阴的本义,很重要的就是要弄清这个水土合德。?
? ? (1)太阴者,言脾土也 ?太阴主脾土,在很多经文里都明确地提到过,因此,太阴脾土在经典方面是有充分依据的。像《素问 ·太阴阳明论》、《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 ·五常政大论》以及《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里面都很清楚地谈到太阴脾土的问题。另外,《素问·金匮真言论》里也谈到脾土的问题。但它不从太少讲,它从阴中之至阴讲。给脾土起了一个"至阴"的名字。脾土为什么为至阴?或者倒过来,至阴何以为土?这里有两个说法:其一,至是什么?至是最的意思,极限的意思。用英文表示,可能就是加后辍---est,最高级。这个意思大家可以琢磨"至高无上"这个用词。所以,至阴,言下之意,就是最阴最阴的,阴到这里就打止了。至阴我们这样表述了,但能不能更具体一些呢?这就要用到《周易》的知识。我们看《周易》的经卦或者别卦,哪一个卦是至阴呢?就是那一个阳爻都没有的卦。是哪一个卦纯阴无阳?当然是坤卦。坤者,土也。所以,至阴为土,在易卦里是很清楚的。其二,"至"还有其他什么意思呢?我们说从南宁至昆明,这个"至"是什么?就是到的意思。所以,至阴就是到阴,到达阴。阴是什么呢?我们看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秋是阴的开始,至阴也就是至秋,到达秋。将要到达秋的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长夏。而长夏属土,这是至阴为土的第二个说法。再一个就是古人讲:太阴者,月也。月是什么呢?《公羊传》云:"月者,土地之精。"所以,从这个角度,太阴也还是属土的。?
? ? (2)太阴者,言肾水也 ?前面讲太阴属土,我们略分了三个方面。这里言太阴与水,亦应从以上三方面去看。首先是太阴方面,即如《灵枢 ·九针十二原》所说:"阴中之太阴,肾也。"这里的太阴为肾讲得很直接,故不必多言。其次是太阴亦为至阴,而至阴在这里又有另外的说法。这就是《素问 ·水热穴论》所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素问 ·解精微论》亦云:"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上述两篇经文对至阴的定位都很明确,因此,至阴属肾水应该没有疑问。另外,就是针灸的穴位里面也有一个至阴穴。至阴是哪一经的穴呢?至阴是膀胱经的井穴,故《灵枢 ·本输》云:"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为井金。"膀胱为州都之官,为水府。膀胱经的井穴,也就是第一个穴直称"至阴",这又佐证了至阴为水的定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太阴为月的问题。《说文》云:月者,太阴之精也。而《淮南子·天文训》则云:"水气之精者为月。"太阴为月,水气之精亦为月。这样一联系,太阴又回到了水上来。?
? ? (3)水土合德 ?从上述两标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医的范围内,太阴属脾土,至阴亦属脾土,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太阴属肾水,至阴亦属肾水,同样有足够的证据。在医外呢?一会是"太阴者,土地之精";一会又是"太阴者,水气之精"。这就把人搞糊涂了。于是乎就觉得中医的概念太混乱。公说它属土,婆说它属水,你说混不混乱?乍看起来是有些混乱。可一旦你透过这个"混乱"的现象看它的本质,你就不是这个看法了。你会觉得这里面有深义,这个深义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水土合德。水土合德太重要了,没有水土合德,哪有我们人类?哪有我们地球?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有人类、有生命,而迄今为止,在我们这个太阳系里,还没有发现第二个有生命居住的星球。外太空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也许会有。只是这六合之外的事情,用凡人的眼,用现代科学的手段还没有办法探求出来。而就我们这个太阳系而言,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就因为有这个水土合德。其他星球上有没有水土合德呢?我们已经登上了火星和月球,这些星球上有水土合德吗?没有!统统地没有!记得在前面的几章中,向大家推荐过清代四川名医郑寿全的两本小书,一本是《医法圆通》,一本是《医理真传》。这两书在 90 年代都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过,希望大家购来一读。在《医理真传》的第 5 页中,有这样一句话:"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这句话讲得真棒!以中医这个行当而言,这是一句见道之言。太阴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名词,它兼具水土的双重涵义,完全不是概念和名词的混淆。它是在讲我们生命当中,我们生活当中,我们的其他诸多方面,都要以这个水土关系为前提。水土不调合,水土不合德,那什么事情都免谈!水土的关系太重要了,就像《老子》讲道一样,不可须臾离。水离开土行不行?不行!水离开土,它就没法发挥作用。而土呢?没有水的土,大家想一想,它怎么生长化收藏?所以,水土须合德,世界方大成。由水土合德,成就了我们人类,成就了我们世界。而人类世界成就以后,就应该反过来维护这个合德。传统文化苦苦支撑了几千年,为的是什么?很大程度就是要维系这个合德。现在传统靠边站了,什么都要现代化,科学化,还管你什么合德不合德。但是,成就人类的这个基本条件你不去维系它,照应它,你只管你的科学,你只管过河拆桥。那遭报的还是人类。"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毛长起来了,你应该更好地关照皮,这才是长久之计。科学应该是长久之计!如果科学光顾眼前,光顾我们现世,而不顾后世,我们吃喝玩乐花后世的"钱",让子孙后代为我们背债。如果科学讲到底是这样一种行为,那科学行为所带给我们的理念就值得推敲了。水土合德很重要,水土为什么合德?这可以从《周易》里面找到依据。易分先后天,在先天八卦里,它是一个什么布局呢?它是乾南、坤北、东离、西坎。南北东西叫四正位,乾、坤、坎、离居之。乾、坤、坎、离,即天、地、水、火。乾天为阳,坤地为阴,离火为阳,坎水为阴。乾、坤、坎、离居四正位,即天、地、水、火居四正位。天、地、水、火居四正位,即阴阳居四正位。于北位上,坤土居之,这是先天的格局。先天的格局一打破,天左旋、地右转,这就形成了后天世界。在后天世界里,四正位上是一个什么布局呢?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这个时候天地退位了,由水火来承担。为什么退位呢?旋转以后,气交以后,万物化生了,故而功成身退。这个过程又叫"玄德"。为什么呢?因为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有这个"功成身退",有这个"玄德",所以天地可以长久。天地退位以后,坎水移居坤位,水土同居,这就形成了水土合德的基础。水土合德我们要从动态来看,天地不交,水土难以合德;天地不退位,水土亦难合德。天地退位,坎水居坤,我们说是水土同居,这个说法有没有证据呢?当然有证据。我们看 《周易》上经有一个同人卦,同人卦?上乾下离。上乾下离为什么要叫同人呢? 《周易尚氏学》于同人卦辞注云:"荀爽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九家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天日同明,故曰同人。是乾之居南,汉儒已言之矣。又荀爽注阴阳之义配日月云: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乾舍于离者,即言后天离居于南,而先天乾亦居南也。乾离同居于南,故曰"相与同居"。故曰同人。那么,坤舍于坎,坎居坤位,又何尝不是"相与同居"呢。所以,我们说水土同居,水土合德是有根据的。乾离相与是为同人,坤坎相与是为师。故师上坤下坎者也。俗谓地水师?。师卦于《易》排行第七,七为火数,居南方君位。坤者坎者本居北,合和成师后,则反居君位矣。古云: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故师道者亦王道也。既为王道,当然应居君位了。过去,每家的厅堂南面(正面)都立有五个字,或以镇宅,或以供奉,这五个字就是:天地君亲师。可见师道尊严,不能一概地都破了。水土合德在易里面有依据,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处处都可以找到依据。比如作为部首的"月"字,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它也是水土同居的。月既可以作四画的月部首,亦可以作六画的肉部首。所以,月这个部首是四六同居,月肉同傍。月是什么?前面我们讲过它与水的关系,水月相连。那么肉呢?脾主肉,脾属土,故肉者土也。因此,单是这个"月"部首,就蕴涵着水土合德。?
? ? (4)水土流失 ?水土合德确确实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土中无水,变成焦土了,它怎么长养万物?这个容易理解。那么,水无土亦不成,这个怎么理解呢?下面就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报纸、电视说得很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水土流失。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大片土地流失,有大片土地荒漠化,而且这个流失和荒漠化的速度在逐年递增。土地为什么会流失呢?植被减少了。50 年代起,中央实施以粮为纲的政策,把粮食放在第一位。大片森林砍伐了,草地、荒山都用来做粮田。其结果呢?植被少了,木少了。木少不能克土,当然要土地流失,当然要荒漠化。所以,五行的生克大家不要看简单了。不要一谈木不克土,你就只想到脾胃病,只想到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这个仅仅是治病。你还要想到这个土地流失,这个荒漠化。想到这个层面就是"上医治国"了。土地大片流失以后,土地大片荒漠化以后,才想到要禁砍禁伐,才想到要退耕还林。当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植被破坏了,我们还可以"退耕还林",要是石油枯竭了,我们也可以"退采还油"吗?土木的关系非常重要,出过国的人,特别是到过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人,都会有感受。那里的植被很好,凡是有土的地方都有植被,所以擦一次皮鞋可以顶一个月。而在我们这里行吗?上午刚擦完,下午就不行了。为什么呢?植被太少了,那当然就尘土飞扬。所以,皮鞋易脏的事虽小,可它反映出的植被破坏、土地流失问题却不小。土地流失,看上去是土不好,可土为什么不好呢?根子还在木上,在植被上。木不克土,土当然就会有问题。我们现在常讲水土流失。土之所以流失,是由木造成的,根子在木那里。那么,水的流失呢?当然就要在土那里找原因。土不但长养万物,而且藏纳万物。土所藏纳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藏水。土不藏水,那水当然就会流失。土藏水的功能大家不要光理解为水库的蓄水,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怎样理解这个藏水的功能呢?年纪长一些的人都知道,过去下一场大雨,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涨水。现在一场雨稍微大一些,稍微长一些,就水漫街头了。为什么呢?过去土的功能比较好,它能够藏水。不管你下多少个毫米的雨,这个土都能把你消化掉、吸收掉。当然太大的雨也不行,这个功能还是有限度。但,起码比现在的好。现在的土不行了,雨下下来,它不能吸收,不能消化,那当然就汇集成流,到街头去了,到江河去了。所以,现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土的功能问题。土的功能没办法保证,这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土的质量下降,土的功能没法保证,与植被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很根本的一个问题。而植物也就是木的因素为什么对土的功能会有如此大的作用呢?我们来看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这个特性可以很容易地从坤卦中反映出来。《三字经》中有一个卦爻歌,叫做: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乾三连,乾卦的三爻都是一气连接,没有中断。而坤卦呢?它是六断,每一爻中间都断裂,所以,看起来是虚的,通透性很好。就因为"坤六断"所造成的这个虚性和通透性,成为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土不通透,土不虚松,这个土是什么土?这是死土,死土当然没法发挥它正常的功用。农村来的,或者看过农民种地的,对这个都应该很清楚。农民种地播种前,都要先松土,为什么要松土呢?就是为了保证坤地的这个本性。它要松,它不能紧。所以植物好的那个地方的土壤,你看它怎么样呢?它都很松活。而不毛之地的那个土呢?它不疏松,它像石头一样,这就失却土性了。失却土性,它首先就不能收藏,不能收藏,又何以生长呢?所以,土的这样一个疏松态是非常重要的,疏松了它才能藏。大家没有当过农民,可能也种养过几盆花草。花盆的土要是久不翻动,板结了,这时尽管土很干燥,可是淋下的水,都往旁边走,不往根上去。要是农民他就会说,这是土不"吃"水了。为什么呢?土板实了,不通透,不松活,它怎么"吃"水。所以,久旱以后,浇水之前,农民都会先松土。为的就是要让土能吃水,土能藏水。清华有两句很著名的校训,一句是:自强不息;一句是:厚德载物。前一句从乾卦中出,后一句从坤卦中出。一句校训已然包涵天地,这注定了清华要成为一流的学府。对于坤卦的"厚德载物",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就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元是不是"万物资生"?确实是万物资生。我们吃的,我们用的,还没有一样不是来自坤元。这是坤元资生长养万物的一面。但是坤元的"万物资生"也不是白给,这就有另一面"坤厚载物"。这一面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藏纳之性。藏纳是入,资生是出。可是这个入出很不一样。现在大家不要的东西都往地里面扔,大便小便这些污秽的东西往地里面倒,它也不厌弃你,它都会默默地承载这些废物,藏纳这些废物。而经过这个承载藏纳之后,它给出我们的,却是我们生命的所需。坤就是这样一个"以德报怨"的东西。所以,孔子要称赞坤为"德合无疆"。坤的厚德载物,它有一个前提,就是坤的阴柔、疏缓、松活之性。而现在的问题,除了这个植被以外,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以及其他配套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一建设,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有坤性吗?水泥钢筋一铸造,一粉刷,土地就像铜墙铁壁似的,哪还有半点坤性。没有了上述的这个坤性,它怎么藏纳?怎么克水?所以,雨水一下到地面,它就流掉了。这个就是水的流失。雨水下下来,藏纳在土里,这个有大用场。木靠什么生养?植物靠什么生养?就要靠这个水来生养。另外一方面,现在种地使用的肥料大都是化肥。使用化肥的结果会怎么样?这几年,这几十年是可以的,庄稼也可以长得很好,而且比用农家肥的产量还高。可是过几十年会怎么样呢?土地板结了。土的性用大大地改变了。土是有机的呀,你长期使用无机的东西,那有机的肯定就慢慢地转为无机。坤土的性用是有机的,你现在把它无机化了,坤土的性用就慢慢地丧失了。坤土就没办法下载,没办法收藏。以前一场雨下来,土都把水吸收掉了,可现在土的吸水功能要差得多。水吸收到土里,这个太重要了,这比流到河里面的意义大得多。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龙脉吗?龙脉与生态的关系太重大了。而土所吸收的雨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用以涵养这个龙脉。龙脉涵养起来,生气自然就旺盛,就自然会有这一片片青山绿树的大好山河。现在有种种因素影响坤土的柔和之性,而这个柔和之性受到影响之后,又会环环相因地影响水、影响木,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上述这些影响是从自然方面讲,而人天相应,人天相感。这样一个自然方面的作用也会影响到人。坤土受到影响后,与它对应的人类是什么呢?乾男、坤女,就是女性这一族。大家看到女性现在的许多变化,就与这个相关。坤性含藏,你看过去女性的衣着,就知道何谓含藏。长衣要拖地,三寸金莲是不让你瞧见的。就是笑都不要露齿,笑也要守住这个含藏之性。更甭论其他了。可现在的女性呢?大家可以作个调查,这个调查不用花钱,出门往马路边一站就行了。你看看路过你眼前的男女,分别计算一下各自暴露在衣着以外的表面积。这一计算你就清楚了。女性还含藏吗?不含藏了。男的反而长袖长裤,女的反而短袖短裙,甚至还穿背心,反正能露的都要露出来,不能露的,也要让你依稀可见。虽然这与时代相关,与潮流相关,但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坤土之性的改变,植被的改变,未必不是一个大的因素。在比较远古的时候,我们的先民是分部落居住。部落在某一地方居住到一定的时候,她要迁徙。她不是永远地在这个地方住下去。为什么呢?可持续发展啊!一个土地耕种使用到一定的时候,坤柔之性就慢慢地失去,你要让它休息,让它恢复,所以,就要迁徙。可现在呢?没有这一条了。因此,人类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影响自然的诸多因素,而自然又会最终回报给人类。前面我们谈到人的衣着与性情也要受自然的潜移默化,那么,生理方面呢?就更不用说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常见疾病的发生,与上述的环境改变有没有关系呢?当然会有关系。胃在五行属土,而且是阳土。也就是比较表层一些的土。前面我们提到表层土的疏松、柔和之性对于土的功能至关重要。既然胃为阳土,那么,胃体表面的黏膜、腺体也应该具有这样一个坤柔之性。可现在有太多的因素影响这个坤柔,而且基本建设的不断扩大,又使坤土的有效面积不断"萎缩"。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样一些自然的变化影响到人体,怎么不会得萎缩性胃炎呢?人与自然同气相连,城门失火,怎的不会殃及池鱼。作为一个中医,特别是 21 世纪的中医,我想这个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看人的生理疾病方面。我们的眼界完全可以放宽一些,你有这样一套理论,你用它来看这个地球,看这个宇宙,很多问题是非常清楚的。你用这样的理念来认识环境,治理环境,这个是治本。现在也提倡治理环境,列出了许许多多的措施。可这些都是治标,治皮毛,不是根本的方法。一个美国,你连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不肯削减下来,你谈什么保护环境呢?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如果这样一个战略的实施,不反过来请教传统,不用传统的理念来监督,我想这个措施不过提提而已,最终落不到实处。所以,作为中医,你的手完全可以伸长一些,你凭什么不可以对现代指指点点呢?这是我们从水土合德联想到水土流失所作的一点发挥。?
? ? 2.太阴经义?
? ? 太阴的经义比较容易解决。太阴有足太阴与手太阴,可是太阴篇很明确地是谈足太阴,而手太阴的问题则主要包涵在前面的太阳和阳明篇里。足太阴起于足大趾末端的隐白穴,然后由足腿的内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经横膈上行,连系舌根,散于舌下。脾为什么开窍于口呢?看来与经络的联系不无关联。这是足太阴脾经的空间分布。在时间上,足太阴于巳初起行于隐白、巳末止于腋下大包。并于大包交接手少阴心,于午初起腋下手少阴极泉穴。巳时之前为辰时,辰时系足阳明胃经流注,言太阴当不忘阳明,以二者为表里也。阳明于辰初起目下承泣穴,至辰末止足次趾厉兑穴,厉兑与隐白相近,遂于此处例行交接。足阳明起于承泣后,它往下走,止于厉兑。足太阴起于隐白后,它往上走,止于大包(分支上止舌本)。阳经往下走,阴经朝上走,阳下阴上,这便交通了。这是什么格局呢?显然这又是一个泰的格局。从经络的走向,从经络的布局、从经络的交接,我们感到有太多有意思而且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这里一门深入,又是一个宏大的法门。这里不能一一展开阐述,只好忍痛打住。3.太阴藏义前面我们讨论三阳,都讲什么?都讲府义。现在讨论三阴,就转到藏义了。这是一个区别,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个区别。讲太阴的时候,我们作了比较广泛的联系。但,在讲藏义的时候,我们还是主要来谈脾。?
? ? (1)脾之造字 ?要研究脾中的道道,不妨还是先从文字起,看这个脾的造字。五藏的造字我们前面已经部分的讨论过,这是很有意思的。像肝的造字,肺的造字,肾的造字。你认真琢磨进去了,就能够感受到它理趣无穷。以脾的造字而言,左边的这部分与其他各藏(除心以外)都是共同的,都用月。讲月我们应该想到四六同居,月肉同旁。前面跟大家谈脉的时候,曾经指出《康熙字典》的一个错误,这个说法看来不完全,应该检讨。讨论"月"大家始终应该记住它的两重性。讲肉不全,讲月也不全,月肉相合方全。这才叫天人合一。月是讲天,肉是讲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讲天而不应人,月肉分离了,这个怎么叫"天人合一"。五藏除心以外,左边的部首相同,这说明四藏有一个月肉的共同基础。而它们的区别,就要看右边的这部分。脾的右边为"卑",卑是什么呢?学过一些《易》的人可能会知道,《易·系辞》开首的一段话是什么?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卑是什么?卑是坤,卑是地,卑是土。所以,脾的这样一个造字,便将它的属性,它的定位,很明确地表达出来。脾的定位在土,脾的性用在土。我们考查脾的整个功能,其实都可以落实在这个土上。我们说脾主生化,为后天之本。大家看一看,土是不是主生化的呀?坤卦讲"万物资生",你看苹果是土中长出的,龙眼、荔枝也是从土中长出的,小麦、水稻还是从土中长出的。你不是神仙,你还要食人间烟火,那就离不开这个土。所以,土为什么不主生化,为什么不是后天之本呢?另一方面,脾主统血,脾主运化水湿。血者水也,我们刚刚用大量的篇幅所讨论的水土关系,水土合德,不就正好揭示了脾土在这方面的功能吗?所以,一个造字已然将脾的定位和功能和盘托出。文以载道,良非虚语也。?
? ? (2)脾不主时 ?五藏的造字很值得大家认真推敲,特别是右边的这部分是个性化的部分。对于肝,我们如何从"干"中去探求?肾,我们如何从"?"中去探求?肺,我们如何从"?"中去探求?这些都留待大家自己去思考。五藏中,肺主秋,依次的还有肾主冬、肝主春、心主夏。春夏秋冬这四时都被肝心肺肾占去了,脾显然已经没有位置。所以,《素问 ·太阴阳明论》在谈到脾土的时候说:"不得主时也。"不得主时,是说不得主于春夏秋冬这四正时。正位不让我居,总得给我一个偏位吧。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又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土不得独主于时,好像四时都没它的份,可是脾却能"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这里的"各十八日"是指哪十八日呢?就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末的各十八日。四时末的十八日即为季月的十八日。因为每时的三月皆分孟、仲、季,如春三月即分孟春、仲春、季春,余者依此类推。季月末的各十八日所处之位又称四隅,与上述心肝肺肾所处之四正位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四正为尊为贵,四隅为贱为卑。正隅一比较,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的这样一个时空特性又活脱脱地呈现在它的造字之中。脾土不居正而居隅,脾土不位尊而位卑,可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称其为"五行之主"。何以为五行之主呢?因为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春夏秋冬不因土不能就。大家看脾所寄治各季月中的十八日,这十八日正是过渡到下一个时的关键时刻。比如由春能否正常过渡到夏,依次地能否正常过渡到秋、冬、春,就要看十八日的寄治情况。这个十八日寄治不好,那就没法施行四时之间的正常交替变换。所以,脾虽不独主于时,可是四时却离不了它。土虽不处四正,可四正都离不了它的参与。如果四正离了土,不能正常转换,那会怎么样呢?就会形成亢害。如果四时老是停在夏这个位置,会怎么样呢?那夏气就要生亢,这一亢,害便随之而生。所以,它要承制。什么是承制呢?承就是承接,就是转换。夏秋一转换,一承接,炎热烦闷转为秋高气爽了,这个夏气之亢还存在吗?不存在了,得到制约了。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怎么制亢呢?关键还在于"承",这就要落实到脾土上。脾在人身上为什么这么重要?土在自然中为什么这么重要?就与这个承制相关。现在自然的气候为什么容易出现偏激,容易出现亢害?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承制"的机制破坏了,土破坏了。在第一章我们曾经谈到肺主治节,肺主气的问题。在节气这个层次上天地转换了,承接了,人怎么跟上这个转换呢?就要靠肺。而在四时这个层次上,天地转换了,承接了,人要与之相应,要跟上这个转换、承接,这就要落实到脾上。所以,"脾不主时"是保持人与天地在四时这个层次上相应的重要保证。?
? ? (3)脾主肉 ?脾主肉的功用大家很熟悉,凡是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有这个功能。现在需要大家往深处想一想,这一想你就将脾主肌肉与上面的问题联系起来了。我们前面谈到脾属土,土能长养万物,变化万物,藏纳万物,土与万物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又讲到脾不主时,可是四时却须臾离不了它,金木水火离不开土,四时的转变亦离不开土。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看脾主肉这个功能,现代医学将人体分为四大组织,即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而结缔组织又包括骨组织、脂肪组织等。在所有这些组织中,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都属于中医讲的"肉"类,都是脾所主的范围。按照这样一个划分,人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哪一个没有肌肉?哪一个不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就连血管这样一个好像与肌肉不搭界的东西,也主要是由血管平滑肌组成。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上述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一个例外。要有例外,那只有心例外,因为心没有这个"月肉"旁,其他的都有这个"月肉"旁。肺有这个旁,肝有这个旁,大肠、小肠、脑、脉、胆都有这个旁。有这样一个旁,说明它们都有肉的成分,都离不开肉的构成。我们这个人身有哪一点能够离开肉呢?离不开肉,那当然就离不开土,离不开脾。所以,我们谈脾主肌肉,你应该把它放宽一点,你往深处看,往远处看,何处不是肌肉?心脏有心肌,就连骨中也充满"肌肉"组织。脾主肌肉,而人身中有形的部分绝大多数都冠以"月肉"旁,这样一种联系便奠定了脾与整个人身,与人身各部分的密切关联。脾为什么能作"后天之本"呢?这个"本"不是可以滥用的。从这里我们又领会到了文字工具的重要性,把握了这个工具,它可以帮助你很方便地打开一些深层的认识。另外,对文字的认识和研究,大家始终应该抱定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这个过程随意不得,因为我们从上述这些研究可以看到,文字的构造不是随意的,它依据一个严格的"理",而这个理又是从事中来。理以事显,事以理成,理事不二,这在中国的文字里体现得尤其充分。比如骨这个造字,大家都知道肉是很具柔性的东西,而骨则非常坚硬。我们现在在镜下才知道这个骨组织中充满了脂肪细胞,而古人却早已将这个"月肉"置于骨中了。古人凭什么知道的呢,古人凭什么这样安排?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随意不得!马虎不得!?
? ? (4)人为倮虫之长 ?在《内经》里面它把所有的动物都叫做虫,虫是一个大类,即动物的这一类。小时候看《水浒》的时候,看到武松上景阳冈的这一段,书中把老虎称毛虫,当时很不理解,还以为是不是施兄弄错了。后来才知道这是有出处的。《内经》将虫分为五类,即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毛虫属木,羽虫属火,倮虫属土,介虫属金,鳞虫属水。毛虫就是身上长毛的这一类,像老虎、狮子、猫、狗,这些都归毛虫;羽虫就是身有羽毛而能飞翔的这一类,鸟类即属羽虫;倮虫呢?当然就是赤条条的,一眼就能见肉的这一类,像人就属倮虫这一类,西方人虽然多毛,但这个毛不能跟虎豹的毛相比,所以,西方人也还只能归到倮虫;介虫就是甲壳类动物,龟、鳖即属此类;鳞虫即身上长鳞的一类,大部分水生动物都归鳞这一类。将所有的动物分作毛、羽、倮、介、鳞这五类,在每一类下当然就包括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种属。而在这些不同的种属当中,有一个是最具代表性的,这个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即称之为"长"。故古云:"毛虫三百六十,麟为之长。羽虫三百六十,凤为之长。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介虫三百六十,龟为之长。"(见《黄帝内经素问》)。人为倮虫之长,也就是作为土虫这一类中最具代表性的动物。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意义太大了。就一个人身而言,它虽然有金、木、水、火、土之分,虽然有心、肝、脾、肺、肾之别。但作为人,作为这个种属而言,整个的它就叫倮虫,整个的都属于土。就像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地球上虽然有金、木、火、水、土的区别,但就整个地球而言,它是归属于土的。人为什么可以作为万物之灵呢?或者说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万物之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它是土虫之长。人的这个总的归属与地球的归属相应、相同,这便自然成就了他作为地球上的一个主宰。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人就是一个土属类的动物。你要在人身上去求木,求火,求金,求水,你怎么求呢?你只能从土中去求。从土中去求木,从土中去求火,从土中去求金,从土中去求水。知道从土中去求这些东西,这个意义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研究人,一切都得从土中出发,一切都得从土中着眼,这就要落实到脾胃上面。在金元时代,有一位著名医家,叫李东垣。他的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深远的著作名字就叫《脾胃论》。我们看中医的整个历史,除了这部《脾胃论》以外,还有没有一部以其他藏府名义立论而又这样流传深广的著作呢?没有了!为什么叫《脾胃论》呢?其实它就是立足于土。从土中去求金木水火,从土中去求其他的一切。我想这应该是中医的一个正路。人为倮虫之长,你不从土中去求,你从哪去求呢?当然你要研究龟,你要研究龙、凤,那也许就要改一个立足点,要从金中去求其他,或者从水中,从火中去求其他。研究人要立足于土,我们看一看整个《伤寒论》就会清楚这一点。《伤寒论》有 112 方,用药不过百来味,而常用的药就这几十味。在这百来味,几十味药中,大家可以做一个统计,看看哪一味药的使用频率最高?统计的结果是甘草的使用频率最高,有 70 多个方都用了甘草,占去整个伤寒方的大半。有的方甚至把甘草作为打头的君药,像炙甘草汤,甘草汤,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甘草泻心汤等。现在大家把甘草看小了,以为它可有可无,做个佐药还可以,做个君药就不成了。甘草在《伤寒论》中为什么那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的方子都要用甘草?就因为它属土啊!如果我们按照上述动物的划分方法,将植物类的东西也作一个五行的划分。将五行的植物也选出一个"长"来,那么,这个土本之长是谁呢?那就非甘草莫属。甘草气味甘平,色黄,是得土气最全的一味药。我们从甘草在《伤寒论》方中的使用率排首位这个事实,就可以看到张仲景早就悟到了这一点。人为倮虫之长,所以,治疗人的疾病当从土中去求。既是从土中去求,那当然要用甘草了。甘草不仅仅是一个和事佬,不仅仅是调和诸药,它代表着一种很深的理念。?
? ? (5)脾主中焦 ?脾胃主中焦,中焦有什么作用呢?中焦的作用太大了。中焦,也就是不上不下的这个焦。我们前面讨论否泰的时候曾经谈到,上下要交通,不交通就是否,交通了就是泰,而交通了才有生机。这样一个交通,也就是上下的交通,它靠什么呢?就靠这个中。所以,中焦的作用是交通上下,连接上下的。《内经》里面讲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那么,"言人"呢?就要求之"气交"。什么叫气交?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这叫气交;上焦之气下降,下焦之气上升,这也叫气交。上下的气交也好,天地的气交也好,都要求之于中。这就要落实到中焦上,这就要落实到脾胃上,这就要落实到土上。所以,脾胃于气交而言,关系至大。与气交的关系至大,就是与人的关系至大,这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回顾中医之道,又何尝不是"一以贯之"!?
? ? 4.太阴运气义?
? ? 太阴在运气中的意义界定得很清楚,就是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合言湿土。土的问题前面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大家应该很熟悉。这里着重来讨论湿。?
? ? (1)湿义解 ?湿的涵义在阳明篇中根据它的造字讨论过。湿的古字有两个,一个就是阳明篇已经讲过的"濕",另一个就是这里要讲的"?"。前面讲过的"濕"不是本来的湿字,而是转借过来的,可是这个转借却从理上很好的说明了它的产生。现在我们来看另外一个湿字。它的形符还是"氵",说明湿与水是很有关联的。右边的声符上面是一横,这一横用以表天,声符最下面的是一个土字,土字用以表地,天地之间的这个"?"是什么呢?"?"读作幽,《说文》云:微也。《广韵》云:微小也。天地之间的这个微小的东西是什么呢?一联系形符的"氵",你就知道这个微小的东西是指水。天地之间这样一些微小的水,很微细的水,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湿。所以,你体会到的湿,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间,或者说就是空气中所弥漫的微小水粒。很微细的湿你只能感受到它,看不到它。而这个湿稍微放大一点,放大到你不仅能够感受它,而且能够看到它,这个又是什么呢?这个就是雨。因此,雨湿二者从根本上讲它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有粗微之分,有幽显之别。所以,《素问》将雨湿二者划为同一类属的东西,即皆属于土。从繁体的这两个湿字我们看到,第一个"濕"着重讲理,第二个"?"着重讲事。既是讲事,所以,它更直接一些,更形象一些。我们讨论湿的本义,除了从造字的义上去探讨,还应该注意一个很重要,也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问题,就是湿与水的区别。上面我们提到微细的湿,你只能感受到,而不能直接看到它。可是你用现代的抽湿机一抽,抽出来的是什么?是水。而湿粗化一些,变成雨了,你不仅能感受它,更能看到它。这一看就更觉得它与水没有区别了。于是乎很自然地将水湿混为一谈。水湿有联系,而且是很密切的联系,要不然不会说水土合德。但是,二者也有很根本的差别,这就是水土之间的差别。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做什么事都讲成分,唯成分论,你的其他方面再好,你的素质再高,只要你成分不好,你是地富反坏右出身,那你就没门!所以,过去填什么表,我最怕的就是"家庭出身"这一栏。现在我们研究中医,好像也是"唯成分论",这个药、这个方有没有效果,怎么研究它呢?就从这个有效成分去研究它。有效成分当然可以说明部分的问题,也可以把它作为其中一个路子来研究。可是如果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将它作为衡量的标准,那就不成了。像水与湿,你如果单单从现代的成分上去考虑,它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分子式都是 H2O,所以,它没有区别。可是用中医的眼光去衡量,却有大区别。一个是土,一个是水,两者是相克的关系,怎么会没区别呢?因此,从什么角度来考虑,从什么角度来衡量,确实是中医研究的一个大问题。中医有时更注重的是事物的状态和它的变化过程。在江河湖海的时候,它是水,而一旦弥漫到空气中,它就成为湿。状态改变了,定性定位亦随之而变。为什么呢?因为阴阳改变了。阴阳不改变,事物的状态怎么会改变呢?所以,你研究成分如果不与阴阳掛勾,或者说你的成分与阴阳掛不上勾,那这个研究对中医来说还是没有实义,还是一厢情愿,还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所以,判断一个科研是不是有水准,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帮助中医解决问题,上面这个"掛勾"便是衡量的标准。没有这个"掛勾",你就是省部级课题,你就是国家级课题,你就是九五、十五的攻关课题,你就是投资百万、千万、甚至是亿万的课题,又怎么样呢?同样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另外,研究湿义,除了注意水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应弄清雨湿的问题。雨为湿类,为土类,这在《素问》,特别是在"运气七篇大论"中反复地强调过。如"大雨时行,湿气乃用","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等。可是还是有不少的中医同行将雨归到水类。比如辛巳年的时候,辛巳年的一大特点就是水运不及。于是好些人问我,今年不是水不及吗?可为什么南方下雨这么多,有这么多的地方涨水?如果你这样来会运气,那你就会错了。水是北方,是寒,是冰雪,而不是雨。所以,水不及就是这些因素不及。今年北方为什么持续高温?冰雪的融化为什么大于往年?这就是水运不及。?
? ? (2)湿何以配土 ?湿为什么配土?或者土为什么配湿?这个问题从农村出来的都会很清楚。土是生养万物的。可它靠什么来生养呢?大家知道,今年北方的许多地方持续干旱,这一干旱,不但庄稼种不成,连野生的草木也枯死了。所以,土一旦失去了"湿"性,变成焦土了,这个生养的作用也就荡然无存。土不能离开湿,所以要湿土相配。但,土亦不能过湿,土一过湿,生养的作用同样要大打折扣。中基在讲脾的性用时,强调脾喜燥恶湿,其实就是讲的这个方面。因此,土不能不湿,亦不能过湿。既不能不及,又不可太过。这是为什么呢?兹引王冰一段令人拍案叫绝的注释,权作解答:"湿气内蕴,土体乃全,湿则土生,干则土死,死则庶类凋丧,生则万物滋荣,此湿气之化尔。湿气施化则土宅而云腾雨降。其为变极则骤注土崩也。"《素问 ·五行运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五行运》讲中央,讲湿、土、甘、脾、肉、肺……这一连串的问题如果思考清楚了,并获得了定解。那么,我们研究倮虫之长,并解决倮虫之长的诸多问题,便有了一个坚实的依靠处。湿与土,合之为一体,分开来又有天地之别。湿以气讲,土以形言。形气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内经》讲得很清楚,就是"气聚则形成"。所以,土是什么?土是怎么构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个实实在在的大块是怎么形成的?就是这个湿气聚合而成的。所以,《素问》它讲"中央生湿,湿生土",而不讲"中央生土,土生湿",这就是一个本末的问题,先后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家要很清楚,不能混淆。《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家想想,如果这个本末、先后你搞不清楚,你怎么去近道。?
? ? (3)辰戌丑未 ?上面我们谈太阴、谈湿土,是从气的角度而言。《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时立气布",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因此,在知道气的内涵之后,还必须清楚相应的时年。以太阴湿土而言,这个相应的时年就是标题所说的辰戌丑未。具体地说,辰戌之纪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其中司天管上半年的加布,在泉管下半年的加布。丑未之年正好相反,它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明确了时年与太阴湿土的加布关系后,太阴之气到来时,具体会产生什么变化呢?有关这一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从时化之常、司化之常、气化之常、德化之常、布政之常、气变之常、令行之常、病之常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即:太阴所至为埃溽(时化);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司化):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气化);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德化);太阴所至为倮化(德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布政);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气变);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暝(令行);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病);太阴所至为?满(病);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病);太阴所至为重胕肿(病)。去年是庚辰年,辰年的司天是太阳寒水,在泉是太阴湿土。我们看去年的下半年雨湿很多,特别是台湾地区出现了 50 年未遇的洪涝灾害,还有泥石流灾害。很多房屋被冲毁了。本来洪涝多数都在上半年发生,在夏季发生,怎么去年的洪涝却移到了下半年?这显然与太阴所至有关联。太阴湿土在泉,"太阴所至"的机会必然相应增多,而太阴所至有可能为"终为注雨",有可能为"雷霆骤注烈风",所以,在这个区间发生洪涝也就不足为怪了。运气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不但有常,而且有变;不但有胜,而且有复。所以,把握起来很不容易。以上是灾害发生了,气已经来临了,我们再反推这个年时。虽然这有些马后炮,但对我们感受运气的意义,仍然是有帮助的。我们不妨由此下手,多做一些马后炮式的研究。将运气与气候变化及疾病变化的资料一一列出,分析其中的常、变、胜、复关系。这个研究娴熟了,有体会了,再把它转到"马前炮"的研究中来,这个时候就能"先立其年,以明其气"了。?
? ? (4)天地交通的标志 ?上面我们谈到太阴的气化之常,这个常就是"太阴所至而化为云雨"。作为太阴,其气化启动后,会产生化和云雨。化是什么呢?《素问》云:"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而《韵会》则曰:"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因此,化主要指的是万物的生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将"化"与"云雨"同列为太阴气化之常,是极具深义的。云雨之事我们司空见惯,但是,要回答它与化、与万物生息何以具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却需要我们从理上来作一番思考。云雨的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得十分清楚:"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云雨是天地产生的。更具体一些,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气交产生的。地气升,天气降,天地气交,这个过程我们在前面讨论否泰二卦时候已经谈到过。也知道天地气交的重要性。天地不交,则万物不通而死。天地气交,则万物通而生息。可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这个气交的过程有些玄乎其玄。能不能有一个方法使我们更直接一些地把握气交?能不能有一个手段使我们更明白一些地洞察气交?有!这个方法、这个手段就是云雨。云雨是天地气交的产物,是天地气交过程中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天地气交,万物方生。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显而易见的事象中去探求玄乎其玄的天地气交,进而去探知这个万物的生息呢?所以,云雨的事你若参透了,它真是我们仰观俯察天地、妙解阴阳万物的一个极其方便的法门。你要考察万物的生息,你要考察天地气交的状况,你看什么呢?看这个云雨即可了事。扯远一些,火星上有没有生命?月球上有没有生命?用得着去登陆吗?不用去登陆,你就看这个云雨就行了。如果没有云雨,你就知道这儿的天地还没有交通,天地都没有交通,你去找什么生命?你去找什么万物?那不是白费心思。现在的卫星探测技术很发达,虽然确定一个星球上有没有生命还难以办到,但是,确定它有没有云雨,应该不会太困难。而云雨的事一旦确定,其实也就为我们寻找地球外生命奠定了一个大的方向。讲近一些,我们这个地球,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关系,天地气交的状况亦不尽相同。以地域而言,有的地方云雨多,有的地方云雨少,有的地方甚至终年都见不到云雨。云雨多的地方,云雨均匀的地方,天地气交的情况相对就好。你去看这些地方,不但万物生息茂盛,而且多半人烟稠密。大家看一看云南、四川,及江南大部分地区的生息情况,就知道笔者在这里不是胡说。而云雨少的地方,甚至是终年不见云雨的地方,你去看它,大都是沙漠、是不毛之地,是杳无人烟之区。为什么呢?因为天地的气交不行。天地不交,所以,万物不通,怎么会有生息?怎么会有人烟?从时间而言,上述这个特征更为突出。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以春夏二季降雨为多,秋冬二季降雨为少。而春夏二季万物发陈、蕃秀,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秋冬二季万物容平、凋零,一派荒凉景象。春夏二季以泰为起手,泰者天地交也,交故生云雨;秋冬二季以否为起手,否者天地不交也,不交故少云雨。由太阴至而有云雨,由云雨而知天地气交,而知万物生息。是知太阴在天地气交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现在我们由大天地拉回到小天地,在人体中"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化还是讲生息,生化,太阴脾(胃)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是应太阴所至的"化"。太阴脾(胃)为升降之枢纽,人体这个小天地如何气交?就要靠这个升降枢纽。那么,这个云雨呢?这个天地气交的标志,这个升降的标志,在人身与什么相应?在人身上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东西,用以反映其气交,显示其生化呢?当然可以。这东西就是大家熟知的"口水"。中医把它称为"涎",西医将之称为"唾液"。涎也好,唾液也好,大家都不能小看它,它是人身气交的标志,生息的标志。经云:"言人者,求之气交。"既然人以气交为本,那你怎能小看它呢?在天地自然里,我们以云雨去看它的气交,看它的生息,的确是一个再方便不过的法门。而在人身,从你口中的"涎",从你口中的"唾液"去看,又何尝不最方便呢?对于生命的良好状态,我们可以用生息来形容,可以用化来形容。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通俗而直接的字眼,那就是"活"。大家看活字怎么构成?不就是舌水吗?舌上的水,或者是舌周围的水,这水是什么?不就是上面的"涎",不就是上面的"唾液"。这东西就是"活",就是生命生息状态的标志。你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活",从这个"舌水",从这个"涎",从这个"唾液",从这个你最容易体察到的东西,去探求生命内在的状态,去探求生命中那些最奥妙的过程呢?自然也好,人身也好,其实都有许多像"云雨"这样既显而易见,唾手可得,但又能说明很深奥、很内在问题的东西。可就因为它太"显而易见",太"唾手可得"了,我们反而"不能见",反而"不能得"。人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劣根,太容易得到的,反而不知珍惜。所以,孔子感叹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而太阴属脾,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五藏化液,脾液为涎。王冰注液曰:"溢于唇口也。"所以,这个涎,这个溢于唇口者,为什么不是云雨呢?你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涎"入手,从这个"云雨"入手,去探知你体内的气交状况,去探知你体内的生息状况,进而去把握你的健康状况,其实,脾涎能不能反映气交,能不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大家一反观自身就知道了。当你精神状态、身体状态最佳的时候,这个时候注意体会一下你的口中,看看是不是有一丝丝、一股股清香、甘甜的津液?要是有,这就是你要会的那"东西"。有这"东西",就像自然有云雨,那你的气交当然是最佳,你的生息当然最佳。你的整个人身都处于"天地交而万物通"的状态,那你的精神状态,健康状态为什么不处于最佳状态呢?而反过来,当你疲劳的时候,当你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关注你的口中,这一丝丝、一股股清香、甘甜的津液还在吗?不在了。代之的是口苦,是口干,是口臭,口粘,反正口中不清爽。为什么呢?气交不行了,人身后天的这个根本出了问题。这样至简至易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用。所以,大家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用急着去搞化验、去做 CT,先感受一下你口中的"滋味",看看这个脾涎、唾液,也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前面我们谈到,道家修炼的一个重要功夫就是打通大小周天。打通周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经过刻苦的修炼已筑基。前些年气功"大师"满天飞,都打着佛、道的旗号,传你一个功,三天五天就能打通周天。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可还是有太多的人去图这个便宜。结果是上当了事。周天贯通是要有应验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有客观指标。不是你那里想一想,它就贯通。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应验,就是这满口清香、甘甜的涎液。这涎液有的称甘露,有的称金津玉液。甘露也好,金津玉液也好,无非就是我们上述的"云雨",无非就是脾涎,当然也还包括肾唾。从这个角度看,周天修炼,不就是提升人体的气交,使这个气交上一个层次,上一个台阶。所以,对我们口中的这点津液你要抓住它,你要看透它,你要真把它当作生命的源头"活水"。学医的人都知道燕窝,就是平常百姓也晓得它的价值不菲。燕窝不就是金丝燕口中的这点涎唾凝结而成的吗?小小金丝燕的涎唾都有这样的作用,那么人的呢?这就可想而知了。经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上述这个讨论真的参透了,又何尝不是一个"言天应人"的过程。?
? ? (5)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笔者于此部书稿的许多章节都谈到《易》,《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关这一点,孔子在《易 ·系辞》中曾作过一个十分经典和权威的交代,其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无独有偶,《素问·气交变大论》亦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易兼三才,而广大悉备;医知天地人,而可长久。从这里看去,古人言医易相通,医易同源,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医易是否相通?我们且看《易》坤卦上六爻之"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个龙是什么?龙战于野,何以其血玄黄?乍看起来,真是像二龙争战于野,打得两败俱伤,流出玄黄之血来。而古来确实有不少易家持此见解。如近代的一位大易家,即于上句下注云:"盖古人认为,龙本凉血动物,其血不赤,黑龙血黑,黄龙血黄,故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二龙相斗,两败俱伤之象。"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即是龙的传人。如果这样来看易中之龙,那不但真见不着这龙的首尾,且也将整个华夏民族贬低了。一个冷血动物,怎么能传承出这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因此,这样的看法,不但于理不通,于事亦不符也。那么,这个龙究竟指的什么?龙战于野,何以其血玄黄?兹引《周易尚氏学》于坤上六爻辞下的一段注释以资说明:"阴至上六,坤德全矣。故万物由以出生。然孤阴不能生也。荀爽云:消息之位,坤在于亥,下有伏乾,阴阳相和,故曰龙战于野。坤为野,龙者阳。说文壬下云: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乾凿度云:乾坤合气戌亥,合气即接。九家云:玄黄天地之杂,言乾坤合居。夫曰相合,曰合气,曰合居,则战之为和合明矣。皆与许诂同也。而万物出生之本由于血,血者天地所遗氤氲之气。天玄地黄,其血玄黄者,言此血为天地所和合,故能生万物也。易林说此云:符左契右,相与合齿;乾坤利贞,乳生六子。夫曰符契,曰合齿,则乾坤接也,即龙战于野也。消息卦,坤亥下即震子出,故曰乳生六子。彖传云:乃终有庆。庆此也。惟荀与九家,皆以血为阴,仍违易旨。易明言天地杂,则血非纯阴可知。纯阴则离其类矣,胡能生物。至侯果谓阴盛似阳。王弼干宝谓阴盛逼阳,阳不堪故战。以战为战争。后孔颖达朱子,因经言战又言血,疑阴阳两伤者,皆梦呓语也。清儒独惠士奇用许说谓战者接也。阴阳交接,卦无伤象。识过前人远矣。"《易经》以象寓理,又复以辞言象。是故象不离辞,辞不离象也。离辞则象无以明,象无以明,理亦无从明之。若以象为多余,离象而言辞。则势如空楼言鹤,鲜有不梦呓语者。即以龙为凉血动物,已足见一斑。龙绝不是什么凉血动物,战也非战斗、争斗。"龙战于野"我们当合起来看,它其实就是讲的乾坤和合,阴阳交接的这样一个状态。乾坤本有天地尊卑之别,阴阳本有"男女授受不亲"之异。从这个别,从这个异,现在却走到一起来了,和合了。为什么呢?当然是阴升阳降,天地气交的缘故。天地气交,则生云雨。刚刚还天高云淡,忽然间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天地一团,满地黄水。这不就"其血玄黄"了吗?所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它完全是讲的雷电云雨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征象。其实这个征象的描述不足奇,奇的是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坤卦的上六爻来讨论。这就是说你要讨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意义,你必须要结合上六爻这个特殊的象。有这个象,易的真实义才能和盘托出。若离象来言易,离象来言义,那就如尚氏所云,多半是梦呓之语了。将龙作冷血动物,将战作争战,就是离象言易、离象言义的一个明证。前面我们曾探讨过龙的涵义,龙是主管兴云布雨的。看过《西游记》的人,对这一点应该很清楚。悟空想要降雨的时候,怎么办呢?就把龙王招来。龙王一现身,就兴起云作起雨来。要是小说家,我们可以就此打住了。将这云雨之事一概交与龙王老子。可是作为医家,作为易家,却还不能就此了事。还必须知道这个云雨是由"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由天地气交而生云雨。这样我们也就知道,龙实际上就是讲的天地的气交。龙为什么配属东方?惊蛰雷动为什么在春?四海龙王为什么以东海敖广为长?雨水节气为什么亦在春?春为什么主万物之生?这一切不都与天地气交相关吗?《易 ·系辞》云:"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絪缊了,万物才化醇。那什么是天地絪缊呢?孔子怕我们这些后生小子悟性差,搞不清楚,所以,特别补出一句"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男女构精大家总该明白吧。尤其是现在的人,别说是大学生,许多中学生已然是过来人了,思来不免忧心忡忡。所以,絪缊讲的就是天地的交通,说得再俗一点,就是天地在做爱。这一做爱的结果,便是"万物化醇"。用做爱这个词还是觉得不恰当,有些亵渎天地,亵渎天地,则恐遭天谴,所以,还是用絪缊为好。絪缊这个词很有意思,有时是只可意会难以言说,更不可书之于纸。诸位只好将就会去。天地在絪缊的过程中,它是不欲人见的,因为这是隐秘事。怎么办呢?那就打雷下雨吧。雷雨来了,大家总要躲起来,乘这个时刻,天地也就絪缊了。所以,用絪缊这个词,用絪缊这个义,是很文明的。我们从"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知道它都是讲的一回事,言龙言战,便知道天地絪缊了。而天地絪缊,万物化醇。人虽称人,亦是万物之一。所以,人作为龙的传人,有什么不可以承当?我们看"三言""二拍"这一类旧小说,古人将男女之事,阴阳交接之行作什么言?作交战言,作云雨事言。这一方面说明天人合一诚非虚语,另一方面亦证明尚氏及笔者之说非虚言。"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为什么要放到坤之上六爻来讨论呢?以坤至上六,其德乃全。坤德一全,则与太阴无异。这"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天地絪缊,万物化醇",与此"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还有什么区别么?要是没有区别,那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便没什么疑问了。太阴湿土的意义非常广大,单就这个"化"、这个"云雨",已然举足轻重了。我的硕士导师陈治恒教授认为,中医最重要的问题是"两本三枢"。哪两本?就是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即此太阴脾胃。哪三枢呢?一个是少阳枢,一个是少阴枢,还有一个就是太阴脾所主的升降之枢。两本三枢中,太阴就占去一本一枢。所以,太阴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不可看太阴的篇幅最少,就以为可以一笔带过。像前面我们说的,研究倮虫,研究人,就要全仗这个太阴。?
? ? 二、太阴病提纲?
? ? 讨论太阴病提纲,仍以 273 条提纲条文为依据。即:"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下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七章 少阳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90 次浏览 • 2016-02-03 17:29
?
? ? 一、少阳解义?
? ? 少阳这一章我们仍从篇题谈起,篇题的其他内容前面两章已作过讨论,这里仅就少阳的涵义作四方面的简述。?
? ? 1.少阳本义?
? ? 何谓少阳?少者小也,未大也。所以,若从字面来直接理解少阳的本义,那么,少阳应该就是初生之阳,未大之阳。《素问·阴阳类论》将少阳喻为"一阳",亦就包涵有这个意义。这是少阳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道家于四方设有四帝君,而东华帝君即号少阳。东华帝君主东方之事,以东华帝君命少阳,说明道家将少阳定位在东方。少阳与东方相关,当然就与春三月相关,当然就与寅卯辰相关。这样一个定位很符合少阳的本性,古云:医者、道者,其揆一也。诚非虚语。第三层,少阳以一阳言之,以初生之阳言之,以未大之阳言之,以东华帝君言之,它显然具有木的性用,而在运气中少阳却明确定为相火,这就说明在经典里少阳兼具木火两重性用。这样一个两重性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体用性。我们看《易》的先后天八卦,离卦属火,在后天八卦中它处于南方正位,南方火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从用的角度谈。可是在先天八卦中,离火却位于东方,却位于木位。这就关系到一个体的问题、源的问题。火从哪里来?火从木中来。古时候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取火工具,有火柴、有火机、还有电子打火。古人靠什么取火呢?靠钻木取火。所以,火从木中来。那么更早一些,连钻木取火的方法都没有的时候,这个火从哪里来?这个火就从雷电中来。惊蛰节后,春雷响动,大的雷电将干草枯木击燃,这便是最自然、最原始的火种。雷属春,春属木,这便又将木火连为一体了。雷属春,龙亦属春,雷属东方,龙亦属东方,华夏以龙自称,华夏民族为龙的传人,那么这个龙究竟是什么?是恐龙吗?绝不是!龙是虚指还是实指呢?我们只在雷鸣电闪之时仿佛能见到古人所描绘的龙的形象,龙雷之间是不是有一种很实在的、很直接的关系?这是作为龙的传人应该搞清楚的问题。而古人将木火,将少阳火称为龙雷之火,显然与火的自然出处有关。龙雷火,木火,木中有火,火出木中,这便是少阳所具的两重性。?
? ? 2.少阳经义?
? ? 从经络的意义看,少阳有手足少阳,在这里足少阳的意义显得更为突出。足少阳布身之两侧,足太阳布身之后,足阳明布身之前。《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这样一个开合枢的关系正好与上述经络的布局相应。少阳在两侧,正应门枢亦在两侧,门枢主门之开合,少阳主太阳阳明之开合。更具体一些来区分,左为阳,右为阴,阳主开,阴主合,故左少阳主要负责枢转太阳之开,右少阳主要负责枢转阳明之合。因此,左少阳发生病变它主要影响太阳,应合太阳而治之,论中的柴胡桂枝汤即为此而设;右少阳发生病变则主要影响阳明,应合阳明而治之,论中的大柴胡汤,以及小柴胡加芒硝汤即为此而备。到一个体的问题、源的问题。火从哪里来?火从木中来。古时候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取火工具,有火柴、有火机、还有电子打火。古人靠什么取火呢?靠钻木取火。所以,火从木中来。那么更早一些,连钻木取火的方法都没有的时候,这个火从哪里来?这个火就从雷电中来。惊蛰节后,春雷响动,大的雷电将干草枯木击燃,这便是最自然、最原始的火种。雷属春,春属木,这便又将木火连为一体了。雷属春,龙亦属春,雷属东方,龙亦属东方,华夏以龙自称,华夏民族为龙的传人,那么这个龙究竟是什么?是恐龙吗?绝不是!龙是虚指还是实指呢?我们只在雷鸣电闪之时仿佛能见到古人所描绘的龙的形象,龙雷之间是不是有一种很实在的、很直接的关系?这是作为龙的传人应该搞清楚的问题。而古人将木火,将少阳火称为龙雷之火,显然与火的自然出处有关。龙雷火,木火,木中有火,火出木中,这便是少阳所具的两重性。?
? ? 3.少阳府义?
? ? 少阳府主要包括胆与三焦,胆是六府之一,也是六府中一个非常奇特的府,为什么说它奇特呢?因为六府中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只限于一个"六府"的性用,而惟独这个胆,它还兼具有奇恒之府的性用。从藏府的性用而言,藏为阴,府为阳,二者皆有偏性,故五藏主藏精气而不泻,六府主传化物而不藏。一个藏而不泻,一个泻而不藏。而惟独上述这个胆与众不同,它既具六府之性,即泻而不藏,同时又具五藏之性,即藏而不泻。一府而兼两性,不偏不倚居乎中正,这是五藏六府中独一无二的。正因为这样一个特性,《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正因为这样一个特性,《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胆封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以,胆的这个"中正之官"不是随便就封的,你要真能不偏不倚,你要真能处乎中正。光是泻而不藏,或光是藏而不泻,那都不行,那都是偏倚,那都不是中正。而惟有这个中正的前提具备了,方能行使决断的功能。不中正能行决断吗?你不中正,你偏倚了,你偏袒了其中一方,这个还叫决断吗?这个不叫决断!这叫徇私舞弊,这叫贪赃枉法。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给胆所作的这样一个功能定位,它不但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另外,我们从胆的造字看,胆的声符用"旦","旦"是什么呢?日出地者为旦,旭日东升,九州普照,所以,旦为明也。而惟其明者,方能行司决断。你不明,你昏庸了,你财迷心窍了,你权迷心窍了,你怎么能做到中正,不中正怎么决断呢?所以要明,明则行,明则决断。胆的造字就包含了这样一个意义。胆为中正之官,胆主明,胆又为清净之府,胆的这些功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清正廉明。而事实上,惟有做到"清正廉明",这个"决断"方有真正的意义。因此,今天我们来谈论胆的这个问题,它显然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理学、生命学、生物学的问题,它还涵括了很重要的社会问题。透过生理现象映射出一定的社会问题,而通过社会现象的研究反过来促进生理问题的认识,这便是《素问 ·灵兰秘典论》向我们展示的社会医学模式。接下来我们看"三焦"这一府,三焦的官位,《灵兰秘典论》封定为:"决渎于官,水道出焉。"什么是决渎呢?决者,疏通也,流行也,开闭也,故《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闭虽久,犹可决也。"那么,渎呢?渎,《说文》云:"沟也。"沟这是从小的方面言渎,大的方面,"江湖淮济为四渎",即江水、湖水、淮水、济水名为四渎。所以,决渎合起来就是疏通流行沟渠水路,使水道畅通,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惟有水道畅通,才能保障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因此,决渎这一官对于身体健康,对于国计民生,都是很重要的一官。决渎这一官为什么会是三焦来承担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有争议,似乎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把它全面的澄清。因此,这里只是就三焦这个概念谈一些相关的想法。三焦我们首先来看"焦","焦"的意义应该比较清楚,它是火字底,所以与火有关系。我们将什么东西往火上一烤,它就显现这个"焦"臭来,因此,焦者火之臭也。焦就是火的作用的一个显现。我们看运气,运气的少阳相火即以三焦言,说明三焦与火的联系是很确凿的。决渎之官要三焦来担当,开通水道的作用要三焦来完成,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水的功用必须靠火来帮助完成,这又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在太阳这一章中阐述的理论。焦的意义我们清楚了,它与火有关,那为什么要叫"三焦"呢?三焦说明火的性质有三,火的来路有三,说宽一点,三火就是天火、地火、人火,说窄一点,就是上焦之火、中焦之火、下焦之火。上焦之火主要讲心肺之阳,中焦之火主要讲脾阳,下焦之火主要讲肾阳。我们回忆一下 《中医内科》,《中医内科》在讲到水肿的时候,水液的代谢是不是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确实主要与肺、脾、肾相关。火的性质,火的来路我们讲了三个,同理,靠火作用的这个水的出路亦应该有三个,这就是上焦天水,中焦地水,下焦水水。从自然的角度讲,天水即自然降雨之水,而肺为五藏之天,肺为水之上源,肺所主的这个水与天水相关;地水即地下水,地下之暗河系统即属于此类,脾主运化,脾属土,土克水,脾所主的这个水与地水相应;水水即江河湖海之水,肾为水藏,肾所主的这个水与水水相应。上面这些水,上焦水、中焦水、下焦水,分开来是三水,合起来是一水,因为水与水之间始终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水之中,我们尤其应该注重这个中焦水,中焦水也就是地下暗河系统的水,这个暗河系统的走向形成了传统所说的"龙脉"。龙脉不仅是风水学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也应该是现代生态学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有些地方为什么草木茂密,郁郁葱葱?有些地方为什么寸草不生,甚至还要沙漠化?关键的在于这个"龙脉"的有无。有龙脉,有地下水,那自然万物生长,山林茂密。没有龙脉,没有地下水,那自然万物不生,山野荒漠。青山绿水这句话应该往深处看,这个绿水是青山的前提,有绿水才有青山,没有绿水,那就只有不毛之地。而这个绿水有时是我们看到的河溪,有时则是看不到的地下水,是龙脉。因此,人工植树造林也要看条件,看你植树的地方有没有这个龙脉,有龙脉你植的树就容易成林,没有龙脉呢?你很可能白打工。所以,植树造林也不能光凭热情,还要讲科学,还要讲风水。风水术中就有辨认龙脉的具体方法。你把龙脉转换成地下水,转换成暗河系统,那寻找龙脉就变成了科学。其实古代的很多学科研究的都是科学,只是这个名字叫起来使我们很容易联系到迷信。因此,命名的科学化、现代化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中焦地水关系到整个生态,现在搞西部开发首先强调生态环境,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个地水与生态的关系,还是这样无限止的开采地水,那这个生态没法好起来。另外就是地水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这对于人体的中焦会有什么影响呢?这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现在现代医学已经意识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于医学的影响,搞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医学模式。那么,这个环境医学模式,生态医学模式应该迟早会提出来。?
? ? 4.少阳运气义?
? ? 前面谈少阳经义的时候,少阳经所处的这个位置与它主枢的功用非常相符,这使我们想到经典概念的严密性,它不仅有功能的基础,也有结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探讨每一个经典的概念时,都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切忌得过且过。经典概念的涵义很广,以我们目前所编写的教材而言,这个涵义还远远没有探求出来。迄今为止,统编教材已搞了六版,现在又在紧锣密鼓地组编七版,这些不同版的教材有什么区别呢?除了版本上的区别,在内涵上看不出有什么大的突破。中医教育适不适合搞统编教材,我们需不需要这样频繁的变更教材?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商讨。对于经典的每一个概念都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去探求,我的这部著述起名为《思考中医》,其实就是通过对中医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尤其是对《伤寒论》中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展开来的。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思考清楚了,中医的整个脉络就会十分明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这个时候不管你搞不搞中医,也不管外界对中医是个什么看法,都无法动摇你对中医的认识。这样一个认识在佛门中又叫定解,定解不容易获得,而一旦获得就牢不可破。在现代化的时代里要想学好中医,这个定解非建立不可。在运气里,少阳主相火,相火这个概念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它映射出的问题恐怕不是现在这个篇幅可以探讨清楚。因此,本节只能由浅入深地作一个相似的讨论。很显然,相火是针对君火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讨论相火必然就得跟君火联系起来。我们看运气的相火在人属三焦、心包,君火在人属心与小肠,现在我们暂且撇开三焦、小肠,来看这个心与心包。心之外有一个独立的心包,而且有专门的手厥阴相连,这在中医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除心之外,肝脾肺肾有没有相应的肝包、脾包、肺包、肾包呢?没有!只有心有。因此,心之有心包,与火之分君相是有紧密关联的,我们不能将它作为一般的问题来讨论。过去一些医家,特别是金元时期的一些医家,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一般化了,以为火分君相,一个变两,这便将土木金水一对一的格局打破了,本来是一水对一火,现在搞出两个火来,一水怎能治二火呢?于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观点被提出来了,而滋阴一派,泻火一派亦应运而生。上述这个问题不能这样简单来看,火之有君相,即如心之有心包,一个是从五行六气的角度谈,一个是从藏府的角度谈。五行之间有区别,水火怎么没区别,它有寒热的区别,天地怎么没区别,它有高下的区别。从寒热,从高下来谈区别是可以的,但,从有余不足去谈这个区别,那就会有不妥处。心与其余四藏,火与其余四行,我们很难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来思维。它们之间不平等,它们之间有差别。你不承认这个不平等,你不承认这个差别,那整个自然之性就会被扭曲。所以,我始终对男女平等的提法持保留意见,男女不可能平等,也不能平等。除非你能让男人来月经,让男人生孩子。还是女的来月经,还是女的生孩子,你却要搞男女平等,其结果会怎样呢?从长远的利益看,从根本的利益看,损失的还是女性。女性的"权利"好像增加了,而女性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前门赶走虎,后门迎来狼。越搞平等,其实就越不平等。上述这个差别,上述这个不平等,在形而上与形而下里表现得更为突出。《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关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及道与器的问题,我们在第一章中已作过讨论,心为君主之官,处形而上之位,其余藏府则为臣使之官,而处形而下的范围。上述的这个关系如果从五行的角度看,则能得到更好的说明。五行中,火属心,其余金木水土分属肺肝肾脾。五行之间一个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火与其余四行的差别。火放开了,它往上走,因为火性炎上,而其余的金木水土放开了,它们往哪走?它们只能往下走。因此,在五行里,这个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是了了分明的。用不着我们去动脑筋,它自然地就上下分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有什么区别呢?除了上面这个有形无形,向上向下的区别外,还有一个很内在、很本质的区别:是器它就有生化,它就有升降出入。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有器就有生化,有生化就必有不生化:有器就有升降出入,有升降出入就必有升降息、出入废,这是非常辩证的一对关系。既然有器形成,那自然就有器散的时候,"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有生化就有不生化,而从佛门的观点说就是有生必有灭,生灭相随。那么,这个生化与不生化以及这个生灭的根源在哪里呢?很显然与这个器有关,与这个形而下有关。所以,器世界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都是有生化的,都是生灭相随。有生化,有生灭,这就有变动,《易》也好,医也好,都强调一个"成败倚伏生乎动"。因此,这个变动生起来,成败、兴衰就生起来,轮转漂流就生起来。你要想获得永恒,在器世界这个层次,在形而下这个层次,那是万万不可能。因为你有生化,有生灭。要想获得永恒,那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设法不生不化。无有生灭,无有生化,自然就无有变动,如如不动那还有什么成败,还有什么兴衰,这就永恒了。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可能性,黄帝也十分关切,于是便有"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见 《六微旨大论》)的这样一段对话。可见不生不化是完全有可能的,条件就是"与道合同",与"形而上"合同。因为在形而上这个层次,在道这个层次,在心这个层次,它不具器,不具器,那就不会有生化,没有生化,所以它能"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因此,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她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她的理想目标,其实就在形而上这个范围里。《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什么呢?就是损这个器世界的东西,就是损这个形而下的东西。你对器世界的执著越来越少,你对形而下的执著越来越少,那当然就趋向形而上了,这就是"与道合同"的过程。佛家讲"看破,放下,随缘,自在",看破什么?放下什么?就是要看破、放下这个器世界,这个形而下。在形而下里,在器世界里,到处是束缚,到处是障碍,你怎么可能获得自在?所以,你要想真正地大自在,那就必须"看破、放下"。佛家修炼讲"明心见性",道家修炼讲"修心养性",可见都在形而上这个圈子里。因此,形而上与形而下不仅将道器区分出来,也将圣凡区分出来,也将中西文化的差别区分出来。你要搞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如果你不把着眼点放在这个上面,你能比较出一个什么来?我们谈火分君相,也要着眼到这个上面来。既然心火属形而上这个层次,位居君主,不具形器,那它怎么跟器世界的其余藏府打成一片?作为火它怎么腐熟水谷?它怎么蒸腾津液?它怎么熏肤、充身、泽毛?那就只好由相火来,让相火来履行这个"凡火"的职责。因此,相火概念的产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性思考和实际需要的前提。所以,从形而上与形而下来讲,君火属形而上,相火属形而下。形而上,故君火以明;形而下,故相火以位。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易·系辞》曰"神无方",神无方,故以相火为方,以相火为位。神用没有方位可言,她只随缘显现,而在器世界这个层次又不能没有方位,因此,建立相火以为方位。前面我们曾经谈到人与其他动物最大差别这个问题,这是我们提出"主动用火"亦是一个最大的差别。迄今为止,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是主动用火的,而在这个主动用火的现象背后存在一个更具实义的差别,就是人类独特的思维。心火主神明,故火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火与思维相关,思维由火所主。而现在火作了君相的划分,作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划分,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思维是否也有君相的差别?在思维这个领域,在意识这个领域,哪些属于形而上?哪些属于形而下?潜意识、无意识,以及思维中的直觉,是否就属于形而上的范围?而逻辑思维是否就属于形而下的范畴?思维和意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那些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现后面的这些思维和意识过程,这些过程中所显现的和谐和惊世骇俗,令人们惊讶不已并深受感动。历代的科学家们都在探讨这个过程,想使之"真相大白"。心灵深处的这些东西是怎么爆发出来的?心灵深处所唤醒的东西来自何处?对此,柏拉图在《斐德罗》中表述道:"这些被唤醒的东西并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一直潜藏在无意识领域的深处。"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者开普勒为他的这一发现所显示的和谐深深感动,在《世界的和谐》一书中,他写道:"人们可以追问,灵魂既不参加概念思维,又不可能预先知道和谐关系,它怎么有能力认识外部世界已有的那些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所有纯粹的理念,或如我们所说的和谐原型,是那些能领悟它们的人本身固有的。它们不是通过概念过程被接纳,相反,它们产生于一种先天性直觉。"著名物理学家泡利对开普勒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表述:"从最初无序的经验材料通向理念的桥梁,是某种早就存在于灵魂中的原始意象(images)---开普勒的原型。这些原始的意象并不处于意识中,或者说,它们不与某种特定的、可以合理形式化的观念相联系。相反,它们存在于人类灵魂无意识领域里,是一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意象。它们不是被思考出来的,而是像图形一样被感知到的。发现新知识时所感到的欢欣,正是来自这早就存在的意象与外部客体行为的协调一致。"(上述两则引文引自 S ·钱德拉塞卡著,杨建邺、王晓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一书,谨此致谢!)一个创造,一个光辉的思想,一个激动人心的理论,它们来自于某种早就存在于灵魂中的原始意象。这个原始意象不来自于外部,不存在于意识这个层面,它来自于无意识;这个原始意象"不是被思考出来,而是像图形一样被感知到的"。这使我们想到了孔子在《易 ·系辞》中的一段名言:"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由上述这个原始意象产生出来的思想可以不同,由上述这个原始意象产生出来的创造可以不同,但是,对这个原始意象存在的认识和描述却是这样惊人的相似。这使我们由衷地感到:古圣今圣,其揆一也;中圣西圣,其揆一也。我们不禁要问:《易》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家为什么要将《易》立为群经之首? 《易》是否就是要专门探讨原始意象那个层面的东西?"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哪,梁也还是那道梁。"人类科学迄今为止所发明的这些伟大理论,它们所揭示的,它们要说明的,不过就是自然界这奇异的均衡关系,不过就是自然界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科学并没有在自然之外创造什么,科学也没有在自然之内减少什么。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科学只是充分地利用了自然给出的这个均衡与和谐。写到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医不正是这样一门科学,她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她在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做到了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 ? 二、少阳病提纲?
? ? 少阳病提纲的讨论主要以少阳篇 263 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依据。这部分的讨论拟分两个方面。?
? ? 1.总义?
? ? (1)少阳病机提纲条文其实就是病机条文,这在太阳及阳明篇中已作过论述,既然是病机条文,那它的涵义就关系到整个少阳篇。因此,在这一条上必须多花功夫。为了显示病机条文的重要性,我们还是给它一个病机格式,就是:"诸口苦,咽干,目眩,皆属于少阳。"?
? ? (2)三窍的特殊性 ?我们看提纲条文中讲到三个非常简单的证,就是"口苦,咽干,目眩",这样三个证好像不痛不痒,怎么可以用它来作少阳病的提纲?说实在,就口苦、咽干、目眩这三证的本身而言,确实有些不打紧,但是,我们一想到经典的特性是"一字之安,坚若磐石,一义之出,灿若星辰。"就知道三证的简单中必然蕴涵着不简单。口苦、咽干、目眩,它主要讲了口、咽、目这三窍,现在我们暂且撇下苦、干、眩,看看这三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窍者孔穴也,以供出入者也,山川的窍以及人身的窍都不外乎这个出入的作用。既然是出入,那就关系到一个开合的问题。我们看看人身的诸窍中,哪些窍的开合最灵敏,哪些窍的开合最频繁呢?只有口、咽、目这三窍。而且这三窍的开合是最直观的,最易于感觉到的。我们说话的时候,一个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口在不停的开合,而我们的讲话,连带我们进食、呼吸的吞咽动作,这个咽也在不停的开合,只是这个开合稍深了一层。目呢?目的开合更容易感受到。所以,口、咽、目它的一个最大特征,也是一个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特征,就是它的开合性。讲开合,开合这个过程的实现,它靠什么呢?它靠一个枢机。开合越频繁,开合越灵敏,那必然是枢机越灵敏。开合的特征越显著,必然就是枢机的特征越显著。因此,谈口、咽、目,它实际上把一个什么问题带出来了呢?它把枢机的问题带出来了,它把少阳带出来了。你看口、咽、目,你感觉到它的开合,你感觉到它们在"位"的变化上异常灵活,那这个"开合",这个"位"的变化从哪里来?当然是从"枢"上来。因此,谈一个口、咽、目,便将少阳主枢,便将相火以位的内在涵义活脱脱地呈现出来。还有什么比这个口、咽、目更适合于作少阳的提纲?还有什么比这个口、咽、目更能透出枢机的要义?这时你真有一种非此莫属的感觉。以口、咽、目为少阳提纲,并不是说这三窍就由少阳所主,而是透过这三窍表现出少阳病最最关键的机要。醉翁之意不在酒,诸如此类的手笔,不由得你不叹服。?
? ? (3)苦、干、眩义 ?接下来我们看苦、干、眩,苦是什么呢?苦是火的本味,火味为苦。干呢?凡物近火则干,故干者火之性也。眩者则如《释名》所言:"悬也,目视动乱如悬物,遥遥然不定也。"是什么东西具备这个"遥遥然不定也"之性呢?很显然,风(木)具备这个性,火具备这个性。因此,谈苦、干、眩,并不是说苦、干、眩只限于少阳病所有,而是透过苦、干、眩表出少阳枢机的木火之性、相火之性。另外,对于少阳提纲的讨论我们还可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比如这个苦的问题,苦于五行属火,所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苦不但属火味,亦与心相关。而我们稍作深入,就会发现与苦联系最密切的痛它也与心相关,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痛苦与心相关,而在五志中,喜乐亦与心相关。痛苦属心,痛苦生于心,喜乐亦属心,喜乐亦生于心。痛苦、喜乐与心的这个特殊关系,便将宇宙人生的一个大问题引发出来。痛苦本为生理现象,但由于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之深、之大,我们很难将它们分割开来,因此,对于痛苦和喜乐我们完全应该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类的问题千千万,但是,这些千差万别的问题能不能归结到一个点上,或者说一个问题上来呢?从最根本的意义,从最究竟的意义去思考,这是完全可以的,这个点、这个问题就是痛苦与喜乐,简称苦乐。我们可以从纵向来看,也可以从横向来看,看看人类付之的所有努力是不是都是为了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科学的也好,艺术的也好,宗教的也好,是不是都是在这个上面用功,是不是都是为了减少一些痛苦,增加一些喜乐。人类的所有行为,所有努力是不是都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这样一个宗旨?至少在动机上,在主观愿望上没有一个例外。因此,只要我们从苦乐的问题上去作意、去思考,那就把人类的复杂问题、人生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真实化了。将人生的问题简单化、真实化以后,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便有了一个直截了当的思考和判断。毫无疑问,解决人的根本问题,使人少苦多乐,甚至离苦得乐,是人类一切行为和努力的动机和宗旨,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而我们从本质上对所有的这些行为和努力作一个划分,则不外两类,一类行为和努力是在形而上的这个层面用功,一类行为和努力是在形而下的这个层面用功。而更具体地说,形而下的这个层面就是物质的层面,形而上的这个层面就是精神的层面,就是心的层面。上述这个划分建立以后,很多问题就十分清楚了,整个现代科学它是在哪个层面用功呢?她在形而下这个层面,在物质这个层面。她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在这个点上,企图用改造物质的方法来作用人类,用这个物质手段来使人类离苦得乐。物质手段能不能使人离苦得乐呢?当然可以。肚子饿了,给你吃的,身子冷了,给你穿的,饥寒交迫的苦一下子得到了解决。但是,温饱的问题解决以后,物质手段还能在多少程度上使人离苦得乐呢?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会有感受,感受过了你就应该有思考。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没有烦恼,有没有痛苦,是不是他们已经完全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他们已经拥有了太多的物质,已经占有了太多的形而下这个层面,是不是他们就已经完完全全地离苦得乐了?如果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他们的人生仍然充满了烦恼和痛苦,那用物质手段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能力就会让人产生怀疑。物质手段在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能力上为什么有限?我们回观前文便能明白,因为人生这个根本问题的根源,人生这个苦乐的根源,它不来自于形而下这个层面,它不来自物质这个层面,它们来自于形而上,来自于心这个层面。因此,用物质手段来着眼这个问题就很难从根上去解决。它是间接的,它始终绕着圈子。在温饱没有解决前,在饥寒交迫的这个阶段,物质的作用好像很强,但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一旦解决了,物质手段的能力就基本达到饱和。再往下走,物质手段所能起的作用便只是隔靴搔痒了。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直截了当,就必须从根本上抓,连根拔起,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那么,根在哪儿呢?当然就在形而上,就在心这个层面。笔走于斯,我们才恍然大悟,传统的学问,传统的儒、释、道为什么都强调"修心"?为什么都把在形而上这个层面、心这个层面的用功放在第一位?原来就是要解决这个人生的最根本问题。你看《老子》,他不叫你去追求物质,他不叫你去不断地丰富这个物质手段,他叫你"知足者乐"。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参透了,他知道这个人生的乐不可能最终从物质这个层面得到,在物质这个层面上只要你不知足,那千万、亿万的家产、身价你也不乐,你也可能痛苦。因此,沿着物质这条路,沿着形而下这条路,你就是走到天上去了,走到太空,甚至外太空,人生的这个根本问题你还是没法解决。到时醒悟了你还得回头,你还得走形而上这条根本的道路。老子看清了这一点,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不鼓励人们走物质探索的这条路,在这条路上他告诉你知足就行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你干吗要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从这个层面你去看中国为什么没有率先走向现代化这条道,为什么没有率先走向物质发展这条道,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中医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医价值的认识,我们不能光局限在几个病上,应该放开来看。古人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从少阳提纲条文的讨论,从对苦这样一个问题的引申,我们看到中医的内涵确实包括了上述三个层次的东西,只看你能不能真正地把握它,受用它。?
? ? 2.别义?
? ? (1)五窍之特点 ?少阳提纲条文谈到口、咽、目三窍,这使我们想到五窍的问题。五窍即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窍是什么? 《说文》云:"穴也,空也。"《礼·礼运》曰:"地秉窍于山川。"《疏》谓:"谓地秉持于阴气,为孔于山川以出纳其气。"综《说文》、《礼经》所云,窍就是山川中的孔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山洞,这些孔穴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出纳地气。地虽然属阴,虽然藏而不泻,但它也要交换,与天交换,与阳交换。它也要有呼吸。这个交换,这个呼吸就是通过位于山川的孔窍来进行的。可见自然天成的每一样造化都不是没用处的,都不会闲置,只是你没有认识到。认识到上述这个"窍"的涵义,我们来看五藏的窍就非常清楚了。首先在中医里只有五藏有窍,六府没有窍。为什么呢?六府属阳,五藏属阴,六府应天,故泻而不藏,五藏应地,故藏而不泻。应天则本就空灵,何需有窍?应地则实而厚深,故需有窍以供出纳。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中医理论它的基础很深厚,它的背景很深厚,而这个深厚处就是自然。因此,谈中医你处处在在都不要忘记自然。你道法自然了,你的理论的根基自然就深厚了,你的层次也就自然地上去了。你对这个理论就会坚信不移。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你心中有数,了了分明。像这个五藏主窍的问题,一联系到自然,你就很清楚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看肝、脾、肺、肾这几窍,这几窍皆符合于《说文》、 《礼经》所给出的窍的涵义,即皆位于山川(头者身之山川也),皆具空穴孔窍之性。而且在这几窍中,肝窍目、肾窍耳、肺窍鼻皆分左右两窍,脾窍口虽不分左右两窍,然由上下两唇相构,且诸窍皆直通于外。惟独心之窍不具这个特性,它既不直通于外,亦非空穴之窍,且不分左右、上下,而为一独"窍"。五藏之中,肝脾肺肾诸藏皆实,而其窍却虚;心藏本虚,而其窍却实。五藏之中,心为君主。君主为孤为寡,故无有左右,无有上下。余则为百官而有左右、上下之分。五窍的这样一个特性,既使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一面,也使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一面,二者似不可分。?
? ? (2)九窍之布局 ?谈完五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看九窍。九窍即二耳、二目、二鼻、一口、一前阴、一后阴。九窍的布局很有意思,双窍的有三,单窍的亦有三。双窍的耳、目、鼻居于上,单窍的口、前阴、后阴居于下。双窍之构成恰似易卦之阴爻(--),而单窍之构成则恰似易卦之阳爻(-),且双数偶亦为阴,单数奇亦为阳。上三阴是为坤,下三阳是为乾,上坤下乾是一个什么卦象呢?正好是一个泰卦。所以,九窍的布局就正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地天泰卦。而连接这个地天的又是什么呢?就是处于口鼻之间的人中。人中的称谓过去我们也许不理解,它不过是鼻口之间的一个沟渠,为什么要叫人中?其实人中的这个称谓,甚得中医的三昧。它就像是一个机关,这个机关解开了,中医的许多东西就能一目了然。何谓人中?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其中矣。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胃。因此,鼻口实际就是天地与人身的一个重要连接处,天气通过鼻与人身连接,地味通过口与人身连接。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何以天地之气生?天地之气何以生人?显然这个口鼻担当了重要的作用。而鼻为肺窍,口为脾窍,肺主乎天,脾主乎地。故鼻口者,天地之谓也。即以鼻口言天地,那处于其间的这道沟渠不为人中为何?因此,人中的这个称谓非它莫属。《素问·六微旨大论》云:"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研究人气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气交呢?气交就是指天地的气交,阴阳的气交。天气要下降,地气要上升,阳气要下降,阴气要上升,天降地升这就气交了。气交了就有万物化生,气交了就有人的产生。故曰:天地气交而人生焉。天地气交,乾天之气下降,坤地之气上升,这是一个什么格局呢?这正好是一个泰卦的格局。所以,人身这个九窍的布局,它要三个双窍在上,三个单窍在下,这就正好体现了天地的气交,就正好体现了泰卦这个格局。这好像是巧合,又好像不是巧合。总之,造化的奇妙着实令人赞叹。天地要气交,阴阳要气交,这个气交的过程总要有一个通道,而人中生就的是一个沟渠,这样一个结构就正好可以作为气交的通道。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中这个通道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必然反映内在天地气交、阴阳气交的情况。因此,人中的这个结构,人中的这个长相就非常的重要。相家看人中可以看人的寿元,为什么呢?因为人中的结构反映了人体气交的状况,"言人者求之气交",人的身体状况,人的健康,人的长寿,它由什么来决定呢?就由这个气交来决定。气交好的人,你当然就有了健康和长寿的基础,气交不好,天地之气不生你,四时之法不成你,你从哪里去找健康?你从哪里去找长寿?基础没有,根基没有,你没法获得健康和长寿。所以,看人中实际上就是看气交,看气交实际上就是看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你都看到了,那你为什么不知道他的寿命,当然就知道了。因此,大家不要以为看相就是迷信,孙真人要求一个大医必须精通诸家相法,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你从基因去了解一个人的生命状况,去了解一个人的寿命长短,那我为什么就不能从人中去研究、去了解呢?难道从基因看出的就是科学,从人中看出的就是迷信吗?我看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怎么只许官家点火,不许百姓点灯呢?重要的应该来考究它能不能看出?能不能看准?如果看不出,看不准,你又说能看出,能看准,那当然是骗人!当然是迷信!倘若他能看出,且又能看准,与基因研究的结果不相上下,那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条件,却能与一个高科技的、复杂的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相近,甚至相符。单就这个事实就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就足以让我们对这个简单的方法刮目相看。简单了难道就不科学,难道就注定是土气、是朴素,难道就登不了大雅之堂。让我们看拉丁的一则箴言:"简单是真的标志。---Simplexsigillumveri."科学所要追求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这个"真"吗?简单的其实就意味着真,越真的就越简单,越简单的就越真。复杂了那是没办法,那是不得已,而复杂了往往容易失真。《老子》讲:"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个简不简单,真是够简单。可正因为这个简单,它透发出真实。人生的真实,社会的真实,都包含在这个简单里面。可就因为这个简单,"天下莫能知,天下莫能晓"。人性是不是都有喜复杂的一面呢?本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人总觉得这样简单不过瘾,还是复杂一些好。你摸脉摸出这个病来,他觉得不保险,不放心,还是要搞一些现代手段的检查。另外,现在你开医院如果就是望、闻、问、切,就是开几剂中药,即使你把病人治好了,那你的医院也要倒闭。为什么呢?经济在制约你,你的经济指标上不去,医院怎么能开下去?除非你到国外去开!所以,你必须开大量的检查,也必须上西药。这是现实,中医也还得食人间烟火吧,那你就得随行就市。人为天地气交的产物,这一气交就变成泰的格局,而九窍的布局就正好符合这个格局。天地气交通过什么道路进行呢?通过人中这个道路进行。故人中之道宜深、宜长、宜广。人中深、长、广了,那么,它所代表的这个内在的道也必然会深、长、广,这就为气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气交好了,生命当然就会长久,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昏过去以后,人的生命危急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去掐按人中。许多人就因为这一掐,苏醒过来了,转危为安了,为什么呢?气交的道疏通了,打开了,气交恢复了,生命也就自然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人中是不是一个重要的机关?人中这个称谓是不是真透着中医的三昧?大家可以思考。?
? ? (3)否极泰来 ?九窍的分布充分体现了泰的格局,泰其实就是宇宙演变到有生命的这个阶段的一个标志。而人体的外部结构正好记录下了这个标志。这便提示我们,要想透彻地理解生命的过程,泰卦便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泰卦的布局已如上述,它正好与否卦的布局相对相反。所以,自"易"始,否泰就分别用来表示两个截然相反的事态。诸如善恶,好坏,吉凶,小人君子等。而泰卦当然代表着好的一面,否卦就代表着坏的一面。否泰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让我们看一看《易经》否泰二卦的象辞即知。否的布局是乾天在上,坤地在下,故否卦卦辞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尚秉和注云:"阳上升,阴下降。乃阳即在上,阴即在下,愈去愈远,故天地不交而为否。否闭也。"又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人小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尚秉和注云:"天气本上腾而在外,地气本下降而在内。愈去愈远,故气不交。气不交故万物不通而死矣。"由是可知。否之所以为否,否之所以为诸困顿不吉,关键就在于天地不交。那么泰呢?泰的布局上坤下乾,卦辞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尚秉和注云:"阳性上升,阴性下降。乃阴在上,阳在下,故其气相接相交而为泰。泰通也。"又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由是亦知,泰之所以为泰,泰之所以为诸通达吉亨,其关键就是天地交通。由上述否泰二卦的象辞我们可以看到,否泰二卦的涵义非常深广,有自然科学的方面,有社会科学的方面,也包括了很深厚的人文内涵。这些诸多方面的内涵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实践。从自然方面而言,《易·系辞》曰:"天地聗?,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为什么会絪缊,男女为什么会构精?其实这就是泰的状态。而反过来,天地要是处于否的状态,那就没法絪缊,没法构精了。没法聗?,没法构精,就不可能有万物的化醇,万物的化生。没有化醇,没有化生,生命怎么得以诞生?即便是诞生了,又怎么能够健康的维持下去呢?所以,我们将生命的产生,以及生命过程的诸多正常和不正常态作一个根本意义上的归纳,其实它就是一个否泰的问题。否代表着不健康态,也就是疾病态,而泰当然就代表着健康态。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医学的一个很根本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实现由否至泰的转变。否是乾上坤下,由于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天地不能交通,阴阳的气交不能很好地实现,五藏的元真不能很好地通畅,因此,人的诸多疾病其实就是由这个因素渐渐演变而来的。那么,怎么实现由否向泰的转变呢?一个就是要设法使乾阳下降,另一个就是设法使坤阴上升。而这两个方法孰轻孰重,以及是否同时进行,则完全取决于引起否的这个因素。在天地絪缊,男女构精以后,生命本来应该处于泰的状态,健康的状态。而现在为什么会沦入到否的状态上来呢?说到底还是阴阳的问题,还是升降的问题。一方面乾阳太过,升而不降,可致否的形成;另一方面坤阴太沉,降而不升,亦可致否的形成;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果调节升降的枢机出现问题,就更容易导致否的形成。当然有的时候引起否的因素是综合的,是错综复杂的。由否转泰的具体过程,反映在太阳篇的痞证里,这个"痞"其实就是上述"否"的状态在人身上的一个具体表现。痞应该有非常多的表现,可是在《伤寒论》里却把这诸多的表现集中在一个"心下",谓之"心下痞"。为什么要将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证用"心下"来表述呢?心下不是讲五藏的心下,而是指剑突以下,腹以上的脘域,这个脘域称为心下,这个脘域正好是脾胃所居。脾胃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它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升降之枢纽。如果脾胃出现问题,那升降就必然会有问题。升降出现障碍,天地之气怎么相接相交,这便有了否的形成。所以,一个心下痞其实已把形成否的这个症结道明了。对于痞证的治疗,《伤寒论》用的是泻心汤,共计有大黄黄连、附子、半夏、甘草、生姜等五个泻心汤。治痞为什么要用泻心汤呢?泻非言补泻,泻者言其通也。心即上述之脘域,即上述之脾胃,即上述之升降枢纽所居处。这个地方闭塞了,不通了,升降怎么能够正常的进行,这就会有痞证的发生。故泻心者,决其壅阻,通其闭塞,使复升降也。升降得复,则升者降之,降者升之,自然转否为泰矣。因此,泻心汤实际上是一个转否成泰之方。以上述诸泻心汤而言,大黄黄连泻心汤者,降阳之方也。举凡阳明胃不降则乾阳不降,乾阳不降而生否者,宜此大黄黄连泻心汤。服之令乾阳下降,自成泰之格局。半夏、生姜、甘草诸泻心汤者,降阳升阴之方也。举凡阳明胃不降则乾阳不降,太阴脾不升则坤阴不升,乾阳不降,坤阴不升而致否者,宜此诸泻心汤。方中所用芩连,即降阳也;所用参、姜、草、枣即升阴也;半夏则开通闭塞,交通上下也。服之自然阳降阴升而转否成泰。附子泻心汤亦为降阳升阴反否为泰之类。否者闭也。闭则天地不交而否。泻心汤能通其闭塞,交其天地,故用之而能"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用之而能"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泻心虽只五方,若能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何愁不能于天地间立此泻心一派,以扫荡诸疾哉!曾记去岁治一藏族同胞,肝病下利之后,胸中热如火燎,腰以下冷如冰雪,经某县医院西医治疗,下利得止,而余证不减。渐至昼而烦躁,夜不安卧。观此胸热如燎者,乃阳不得降也;脚冷如冰者,乃阴不得升也。阳不降,阴不升,非否而何?故径投半夏泻心汤加肉桂,加肉桂者,以桂配黄连又成交泰之势(古方有交泰丸即由黄连、肉桂相伍而成)。服之半月余,胸热渐平,脚冷渐温,诸证皆除,否去泰来。?
? ? 三、少阳病时相?
? ? 前面我们谈到少阳主窍的问题,而由这个窍引出了否泰的讨论。应该说否泰是我们讨论中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为什么说它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呢?因为无论什么问题,什么疾病,你都可以从否泰去切入,都可以把它归结到否泰上来。不但在人事、社会的领域我们可以用"否极泰来",在医这个领域我们似乎可以更具体地、更实在地运用它。在前面第三章谈阴阳的开合机制时,我们曾经用开合去分析疾病,我们曾经以开合为切入点。从开合切入,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所有的疾病,而现在从否泰切入,我们也说可以用它来分析所有的疾病,似乎从每一个切入点都能包打天下。其实,这是中医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条条道路通北京。我们从南宁去北京要坐 T6特快列车,那么从成都去北京呢?当然不必坐 T6,你要乘 T8。所以,从任何一个点上深入进去了,你都可以见道。道只有一个,中医的道也好,儒、释、道的道也好,都只有一个。但是,见到它、证到它却可以有许多的方法。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有八万四千种方法,八万四千个切入点。从这些切入点切入,你都能够最终认识宇宙人生的根本。我们这样来看历史上中医的许多流派,那就不足为怪了。张仲景他从三阴三阳切入,李东垣他从脾胃切入,叶天士他从卫气营血切入,吴鞠通他从三焦切入。只要从这些点上真正地深入进去了,最后都到了"北京",都见到道了。那么,这些法门,这些切入点就应该都是可取的。所谓法门无高下,见道即为真。既然法门无有高下,那你为什么总是强调经典呢?明眼人应该可以看到,经典是什么呢?其实经典就是"北京"!后世那么多有成就的医家,建立了那么多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学科。有的医家成就很大,眼界也很高,几乎目空一切了。但是,为什么他们都强调经典,都认为自己流派的出处是来自经典。这恐怕不完全是沽名钓誉,一定要找一个圣贤为依托。而是一门深入以后,当深入到相当的程度时,当他们豁然开朗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发现:原来这就是经典!经典与后世不同流派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第二章中已作过讨论。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体用的关系。经典为体,后世学说为用。无体无以成用,而无用亦无以显体。体用密不可分。这样一个关系学中医的必须搞清楚。这个关系如果没有弄清,你就会觉得无所适从。一会跟着张三跑,一会跟着李四学,茫茫然不知所措。到最后两头不到岸,什么都不是,更不要说成一家之言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你清楚了它们是这么一种关系之后,就知道路路不相左,法法不相违。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或者单刀直入,直接从经典入手,从体启用;或者迂回而入,从用见体,从后世的医家入手。我想这些方法都可以,都不相违。我的先师就是直接从经典入手学医的,而更多的人则是用第二种方法,先从后世入手。只要你功夫用得深,功夫到位了,都可以学出来。就怕你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样的人不但自己学不出来,而且说三道四的就是这些人,存门户之见的也是这些人。功夫做深了,见道了,都是岐黄的子孙哪会有什么门户之见?看一看《临证指南医案》,看一看《温病条辨》你就清楚了。?
? ? 1.寅至辰上?
? ? 这一节我们讨论少阳病的时相问题。讨论时相当然离不开欲解时,少阳病的欲解时条文见 272条,即"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寅至辰的类似概念我们在太阳及阳明篇已讨论了很多,从时上而言,它有许多层次可分。如以日这个周期层次而言,它包括寅卯辰三个时辰,即凌晨 3 点至上午 9 点的这段区域属少阳病的欲解时。如果疾病的特点是表现在这段区间欲解,那么,我们应该考虑有少阳病的可能。当然,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还应该放开来看,联系前面讨论过的问题来看。寅卯辰不只是时间的问题,它还有许多相关性,根据这个相关性我们来举一反三,这才是研究中医的正路。比如寅卯辰它包不包括东方呢?当然包括东方。一个病,或者是眩晕,或者是肠胃不好,或者是其他什么,在南宁的时候你很不舒服,你周身不自在,可是你一到了上海,一到了浙江,你就舒服了、自在了,头也不晕,肠胃也好啦。这个算不算少阳病呢?这个你也应该考虑有少阳的可能。因为它的欲解也在寅卯辰。寅卯辰从月上来讲,它应该是哪个区间呢?它应该是与阳明欲解时申酉戌相对的那个区间,也就是上弦及前后的这个区间。讲到月周期,我们联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女性有很大的关系。女性与男性的一个很特别的差异是什么呢?就是女性要来月经。而月经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月事以时下"。这个时包括了两层涵义,第一层就是每一次经潮的时间,以及经潮与经潮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相对固定的;第二层就是这个间隔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为什么女性的这个特殊生理现象要叫月经或者月事呢?其实就是根据这第二层涵义而来的。月事每月一潮,月亮每月圆满一次,而前面我们谈到潮汐的时候,又是月满而潮。月相的变化与女性的经事,与潮汐的涨落,这个联系一提出来,中医的很多问题你就可以感受出来。特别是女同志,发生在你们身上的事,你们自己应该有感受,有思考。思考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感受这个"天人合一"。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我觉得女性学中医应该有优势。因为中医这个理在你身上有很好的印证。经事每月一潮,这个是大的相应,粗的相应,我们还应该注意它细小方面的相应,也就是月事来潮的具体时间。是在圆满潮还是月晦潮,是上弦潮还是下弦潮。我曾经看过一份资料,这份资料专门探讨月经来潮的时间与不孕症的关系。结果发现,凡是在月满或接近月满这段时间来月经的,不孕症的发生率就很低。而不在月满的时候来潮,离月满的时间越远,甚至在月晦来潮的妇女,不孕症的发生率就会很高。而且其他妇科病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月满而潮者。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这就是相应与不相应的问题。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得道"与"失道"呢?其实就是相应与不相应。相应就是得道多助。老天的力量有多大,自然的力量有多大,你相应了,老天都帮助你,那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你的疾病自然就会很少。所以,《素问·四气通神大论》所说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在女性身上应该反映得更加充分。月经来潮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脱落,而子宫内膜脱落又由女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决定。这使我们看到,女性激素的分泌有一个周期性,而这周期正好与月周期相当。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女性的激素分泌有一个月周期的变化,这是阴与阴应。那么,男性的激素分泌有没有一个类似的周期变化?这个周期变化是不是就与日的周期相当?这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就从传统的角度向现代提出了课题,而这样一些课题的研究,不但为现代提出了问题,而且也为解决现代问题创造了契机。月事以时下,随着个体的不同,甚至是年龄阶段的不同,这个时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讨论六经病的时相,如果将这个时相放在月周期层次上来考虑,那么,就可以把一个月分成六个刻度,以分别与六经的时相相应。月周期内的六经时相区域确定以后,上述"月事以时下"的"时"差异就很容易与六经时相建立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建立以后,妇科疾病与六经病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内在联系,就可以帮助我们从六经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女科的许多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医不但讲辨证,而且还要讲辨病。辨病是纲,辨证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把"辨证施治"作为中医的一大特点,而不提"辨病施治",这是很不完全的。当然,中医辨病的内涵与西医不同,比如我们上面讨论的,在妇科疾病与六经病之间建立一种内在联系,这就是一个辨病的过程。辨病是辨方向,方向都不清楚,还谈什么路线呢?而中医辨病的指标往往比较明确、比较客观。像时间、方位、五运、六气,这些因素都很清楚地摆在那里,你很容易地就能抓住它。这段时间天气都在下雨,阴雨绵绵的,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湿,这就是太阴病的指标。这个指标不用你去做化验,也不用你去做 CT,你很容易地就得到了。可是正是这样一个很容易就能得到的指标,我们许多搞中医的人对它不屑一顾,放着西瓜不要,偏偏去找捉摸不定的芝麻。所以,尽管搞中医的年头不少,可还是一个糊涂虫。西医辨病可以完全不要上述这些指标,隆冬三九得大叶性肺炎与雨湿天气得大叶性肺炎没有什么区别,用一个"抗菌消炎"的方法就都解决了。可是做中医你也不要这些指标,那问题就严重了。为什么石家庄治疗乙脑的成功经验搬到第二年的北京就不灵了?是不是中医的经验不能重复?非也!是辨病的这些指标不同了。指标不同了,病就有差异,当然治疗就应该有差异。寅卯辰在月的层次上我们做了如上的讨论,那么在年的层次上呢?它就是寅卯辰三个月,即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在年的层次上再往上走,就是寅年、卯年、辰年,凡遇这些年我们都应该考虑它与少阳时相的特殊关联。?
? ? 2.少阳病要?
? ? 前面谈过少阳在功用上的两个特点,一个就是主枢,谈枢当然就离不开开合,枢与开合的问题大家应该牢牢记住。我们研究和学习《伤寒论》,始终是把这个问题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很方便的法门,一个很直接的切入点。从这里一门深入,你很容易见到伤寒这个道。而少阳在功用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本章开头讨论的相火。少阳主枢,枢机要想发挥正常的作用,它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流通畅达。因为枢机是在转动中来调节开合,如果枢机不转动了,结在哪里,这个开合的调节怎么实现?因此,枢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贵畅达而忌郁结。如果不畅达,郁结了,那就没法调节开合,那就会产生疾病。另外一方面就是相火,火性炎上,它也是喜舒展奔放而忌遏制压抑,遏制压抑则易生亢害。所以,总起来说,使少阳的功用没法正常发挥,进而产生疾病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个郁结,就是这个遏抑。这是少阳病的根本要素。?
? ? 3.少阳时相要义?
? ? 少阳病的要素清楚以后,我们来看少阳时相的欲解时。少阳病为什么要在寅卯辰这样一个时相欲解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寅卯辰时相所蕴涵的要义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少阳病的上述问题。寅卯辰从年上讲属春三月,属木,木性条达舒畅。条达了、舒畅了,少阳枢机就可以活泼泼的转动;条达了,舒畅了,少阳的木火性用便不会遏郁。另一方面,我们讨论六经时相,讨论三阴三阳时相,应该时刻不忘与五行时相进行参合。阴阳与五行是两门,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回顾前面几章讨论的内容就应该很清楚。木是什么?木就是阳气处于升发的这个状态,当然这个时候的升发还不是全升发,它还有一丝二丝阴气在束缚;到了火的时候,阳气全升发了,全开放了,阳气不完全开放,大家想一想会不会有火产生?绝对不会有火产生;那么到金呢?到金的时候阳气已经由开放转入到收藏,或者说阳气渐渐进入到阴的状态了;更进一步到水的时候,阳气完全处于收藏。大家可以想一想,阳气要是不完全收藏,怎么会有冰雪产生呢?现在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北极及内陆的冰川逐渐在消融,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整个世界的阳气收藏在逐渐变弱,而开放却在逐渐加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不断开放的时代,成天都在强调开放,而不强调收藏,那冰川怎么会不逐渐消融?我想这是很必然的事情。用中医的理论,用五行的理论来看上面这个问题,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们讲金木水火,实际讲的是什么呢?它讲的完全就是阴阳的不同状态。因此,讲五行离开了阴阳,你很难讲到点子上,你很难对这门学问有真实的受用。那么五行中的"土"是什么呢?它代表了阴阳的哪个状态?它代表了阴阳的一个很特殊的状态。因为这个特殊,所以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把它称为五行之主。五行的金木水火如果没有土都不能成就其所用。阴阳要从水的状态,收藏的状态进入到木的状态,升发的状态,它靠什么?就是靠这个土。同理,从木到火,从火到金,从金到水也都离不开这个土。阴阳要变化,阴阳要流转,阴阳要周而复始,都必须落实到土上。因此,土在中医的作用就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六章 阳明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133 次浏览 • 2016-02-03 17:24
? ? 一、阳明释?
? ? 读阳明篇也应该像读太阳篇一样,先来读它的篇题。在太阳篇题的讲解里,我们已经讨论过辨、病、脉、证、治,这里就不再作重复,这里我们只来看阳明的意义。?
? ? 1.阳明本义?
? ? 什么叫阳明呢?《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两阳相合为阳明。这个"合"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对这个相合的不同解释,会带来阳明概念截然不同的内涵。两阳相合,是不是两个阳加起来就叫阳明?就像我们的多头吊灯。开了一个再开一个,两个加起来就更明亮了,这就是明,这就是阳明。现在的很多人都这样来理解阳明,古人很多也是这样理解的。两个阳加起来就是阳明,阳明不是多气多血吗?好像与这个相符。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来分析这个问题,只要我们把阳明放到天地里,放到自然里,就会发现上述这个解释与阳明的本义并不相符。合是聚合的意思,是合拢的意思,这个合正好与开相对应,不是叠加的意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意思。是把阳气从一种生发的状态、释放的状态收拢聚合起来,使它转入蓄积收藏的状态,这个才叫"两阳合明",这个才与阳明的本义相符。两阳合明,实际上与两阴交尽是对等的。厥阴提两阴交尽不是两阴相加,而是阴尽阳生,阳明怎么会是两阳相加呢?所以,合与尽是对等的,是闭合的意思,而非相加的意思。阳明的这样一个本义还会在今后的论述中陆续地得到证明。?
? ? 2. 阳明经义?
? ? 阳明经义主要包括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足阳明经行布于身之前正中,中,《内经》讲腹为阴背为阳,前阴主降,后阳主升,足太阳行于身之后正故太阳主开升,阳明主合降。从这个阳明的循行部位看,两阳合明是两阳叠加起来发散得更厉害?还是闭合起来,把明合起来?大家可以思考。?
? ? 3. 阳明府义?
? ? 阳明之府主要包括胃肠,胃当然就与脾有关联,大肠当然就与肺有关联。而且在 《伤寒论》中胃肠往往相连,胃肠往往相赅,言胃则肠在其中矣。过去有些西学中的人看到阳明篇的"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感到很费解,觉得很可笑。其实,如果知道这个互通的关系,知道同为仓廪之官,也就不足为笑了。《素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肠胃,百川与大海的这个关系,不但在《伤寒论》中很重要,在整个中医里也很重要。尤其对于中医治法的研究,这就是一个关键处,这就是一个秘诀处。中医的下法为什么能治百病?六经的病变,其他藏府的病变,为什么都能聚于肠胃,然后通过攻下来解决,理论上就要依靠上述这个关系。而这个由川到海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降的特征。我感觉上述这个关键处,上述这个秘诀,要是能够很好地研究开来,解决开来,中医在治法上,在治疗的技术手段上就会有一次飞跃。除了以上这些内容,阳明府的另外一层涵义亦值得我们关注,就是阳明与脑的关系。脑为髓海,属奇恒之府。在现代医学里,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所在地,它的功能定位是很清楚的。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功能定位来关照《伤寒论》就会发现,在《伤寒论》中,凡是牵涉到精神异常的证几乎全都集中在阳明篇里,几乎都是用阳明的方法来治疗。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阳明与脑的特殊关系。阳明与脑的这个关系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人有四海,脑为髓海,阳明肠胃亦为海,我们打开世界地图,看到这个自然界的四海是相通的。那么,脑和阳明的这个海是否也相通?《参考消息》2000 年 9 月 27 日登载了一篇题为"人有两个脑"的研究文章。文章作者系伦敦大学的戴维 ·温格特教授,戴维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成千上亿的神经元细胞除了主要聚集在大脑,构成我们所熟知的中枢神经系统外,还大量地聚集在肠胃。于是他提出了一门"神经元胃肠学科",认为胃肠有可能成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戴维教授的这项研究是否有助于我们对阳明与脑的关系的思考。?
? ? 4.阳明的运气义?
? ? 阳明的运气义有两层,一层就是前面提过的肺与大肠,另一层就是燥金。这一节我们要重点讨论后者。阳明者,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两阳合明为什么要配燥金呢?这与太阳为什么要配寒水的意义一样,弄清楚这个意义对于解决阳明篇的问题至关重要。?
? ? (1)燥义 ?两阳合明的关键是合,有关合的意义我们前面已作过讨论,就是聚合阳气勿使发散的意思。那么燥的意义呢?《说文》云:燥者,乾也。燥就是乾,所以,乾燥往往连起来用。在这里大家应该注意"乾"字我们用的繁体,而在繁体里,它与易中的乾卦是一个字。乾(干)与乾(qián)是同体异音字。干为什么要与乾同体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乾卦在后天八卦里处在西北方位,一提西北,大家很可能就会自然地把它与干燥联系起来。在写这段文字之前,我刚好应邀到西北去会诊一个美国病人,上机前穿着衬衣,可一下飞机就得穿毛衣。天冷这还没什么,多穿几件衣服就解决了,作为南方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干燥。到的第二天嘴唇就干裂了,等到第三天就起了焦巴。西北为什么会这么干燥?可见干乾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借用的问题,还有深层的涵义。干燥相对的是潮湿,就像寒热相对一样。前面我们讨论寒的时候是从热这个角度去谈,这里我们讨论燥也可以借用这个方法,就是从湿这个角度去论燥,看看燥在阴阳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研究湿我们还是先从它的造字入手,湿的形符为"氵",说明湿与水有关联;湿的声符为显,显是什么呢?我们常常与显连用的一个字就是明,明显或者显明。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获得明显或者显明?白天是太阳,夜晚是灯火。太阳也好,灯火也好,都是阳的象征,阳能使之显,阳能使之明。故显者阳也,阳者显也。显义了知以后,湿义就很容易弄清楚。什么是湿?怎么形成湿?水加阳为湿,阳蒸水动以成氤氲者为湿。湿与水有关联,湿从哪里来?湿从水中来。所以很多地方我们是水湿并称,但,湿与水又有区别,这个区别就在"显"上,就在阳上。湿虽从水中来,但它毕竟不是水,必须是阳气散发以成蒸动之势,以成氤氲之势,这个时候才成为湿。所以,阳气的散发蒸动是构成湿的一个条件。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春夏秋冬四时里,哪些时候多湿,哪些时候少湿?当然是春夏的时候多湿,秋冬的时候少湿。我们再从方位来看,东南西北又是哪些地方多湿,哪些地方少湿呢?东南阳也,其地湿多;西北阴也,其地湿少。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湿的差别?很显然就是因为在阳气散发蒸动的程度上有区别。春夏的阳气蒸蒸日上,所以连带出的这个湿就自然很多,而秋冬的阳气由发散转为聚合,聚合了就无以蒸腾。无以蒸腾,那构成湿的这个条件就缺少了,所以秋冬自然少湿。而由这个秋冬少湿又自然连带出一个重要的相关问题,就是燥的问题。燥湿相对,多湿了自然少燥,少湿了自然多燥。为什么秋冬干燥?为什么西北干燥?说穿了就是湿少了,就是阳气的蒸动少了。这样一来,湿燥的问题就又回到阴阳上来了。我们探讨事物就是要抓住它的本质,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就是阴阳。所以,我们从这样一个层面来讨论湿,来讨论燥,这就抓到了本质,这就是《内经》所说的求本。燥、湿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清楚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病机十九条,就觉得十九条中不言燥并不是什么疏忽,也不足为怪。实际上,言湿言热,燥在其中矣。阳气散发则为湿为热,阳气聚合则燥生矣。因此燥也好,湿也好,不过是阴阳的不同状态而已。刘河间、喻嘉言自以为高明,给病机补上一条燥,看起来很有必要,其实是着相了,是蛇足了。有关湿燥的这样一个意义,我们还可以从易卦的方面看。《周易》的第五卦叫做需卦(聕),用文字来表述这个卦象就是水天需。上卦为水为坎,下卦为天为乾。易系统本来有三个分支,我们常说的《周易》只是其中的一易,除此之外,还有连山、归藏二易。 《周易》以乾天为起手,《连山》以艮山为起手,《归藏》以坤地为起手。在《归藏》易中,需卦叫作溽卦,溽是什么呢?溽者濡也,湿也。因此,需这一卦就是专门用来讨论"湿"的。我们要把湿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问题放到二维平面上来讨论,那就非需卦莫属。我们看需卦,看溽卦,看这个"湿"卦,什么叫湿呢?水在天上即为湿。水在空气中弥漫、氤氲即为湿。水何以在天?水何以弥漫空中?离开阳气的蒸腾是不成的。阳气不能蒸腾,阳气聚合了,水就无以在天,水就无以弥漫,这个时候水就只能润下,而不能"润"上为湿。没有湿,燥就自然产生了。?
? ? (2)燥何以配金 ?在《内经》里燥气配金,所以,燥金往往合称。燥何以配金呢?明白了上面所谈的燥义,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金在五行中是质地最重的一个,为什么它质地最重呢?就是因为它的聚敛沉降之性。而这个聚敛沉降之性正可以使阳气沉敛,沉敛则不蒸发,水下而不上,燥便产生了。燥金相配便是因为这个因缘。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其实燥湿也是这个关系。我们看与前面需卦相随的一个卦是讼卦,讼卦的卦象正好是把需卦倒过来,即上乾下坎为讼(聖)。既然需卦表溽、表湿,那么,讼卦一定就是表干、表燥。讼卦表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接前之义,乾上坎下,乾阳上升,坎水下降,水下而不上,故为燥也;另一方面,诉讼之事,古云官非,在五行属金,而金与燥的因缘前面已经述过了,从这两方面看,讼卦确实是一个表燥的卦。我们将讼、需两卦作一个对照,燥湿的关系就非常明确了。?
? ? (3)燥湿所配气 ?燥湿相对,燥湿所对应的气当然也应该相对。阳气聚敛收藏,则天气逐渐变冷;阳气聚敛收藏,则水不蒸腾,湿不氤氲,燥便随之而生。因此,燥的本性为凉,或者说燥气为凉。秋为什么主燥?秋气为什么会凉?道理就在这里。而整个春夏,阳气散发蒸腾,天气随之变温变热;而随着这个阳气的散发蒸腾,带着阴水往上走,这就形成了湿。所以,湿在《中基》里虽然定为阴邪,但,究其本性而言它是与温热相关的。这个道理大家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前面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事物,你只要思考到了阴阳这个份上,那你就抓住了本质,你就不会动摇。任何人来你都不会动摇,就是黄帝、岐伯亲自来说你这个思考有问题,你也不会动摇!当然,要是黄帝、岐伯真的能够亲临,他看到你这个后生小子能够这样来思考问题,他会觉得孺子可教,他会赞叹都来不及。春夏为什么多湿?东南为什么多湿?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以上我们说湿性本热,燥性本凉,这是从很根本的角度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苦何以燥湿,辛何以润燥,就能很好地理解。辛苦之性,《内经》已经作了很明确的定论,就是辛开苦降。开者开发阳气,降者降敛阳气。过去读本科的时候,学《中药》学到黄连、黄芩、黄柏的时候,这三味药都有一个共同的功用,就是"燥湿"。学《中药》是大学一年级的事,因此,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困扰了十多年。《中基》明确告诉我们湿为阴邪,那么,祛除这个阴邪就必定要依靠阳的东西,这才符合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治阳以阴,治阴以阳的基本原则。三黄是最苦寒的药,其性至阴,用这个三黄加在湿邪上,只能是雪上加霜,怎么能起到燥湿的作用呢?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十多年后,我开始学会用阴阳来思考问题,用阴阳来思考六气,这才发现困扰我十多年的问题原来是这么简单,这么清楚明白。苦寒不就是清热泻火吗?不就是降阳吗?不就是为了形成秋冬的这个格局吗?不就是为了拿掉湿的这个"显"旁吗?火热泻掉了,阳气敛降了,秋冬的格局形成了,显旁没有了,还有什么湿气可言。这才想到苦寒乃是治湿的正法。这才想到 《素问》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真正的"真实语"。这才感受到辛翁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苦寒燥湿的问题解决了,辛以润之就不再会成为困难。辛温何以润燥呢?辛温不就是为了鼓动阳气,蒸发阳气;辛温不就是为了形成春夏的格局;辛温不就是为了还湿的这个"显"傍。阳气鼓动了,蒸发了;春夏的格局产生了;显傍还原了,湿润自然产生,还有什么燥气可言。吴鞠通有一首治燥名方,叫杏苏散。这个方大家肯定学过,而且临床上会经常用到它。该方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等十一味药组成。本科的时候背方歌,至今对前两句还有记忆,就是"杏苏散用夏陈前,枳桔苓甘姜枣研",从杏苏散的这个组成,除了杏仁质润以外,其他的药物看不出什么润燥的成分,而且偏于辛温,可吴鞠通说它是润燥的。对杏苏散的这个方义,过去我也不甚理解,从《方剂》书去看,写《方剂》,讲《方剂》的这些人也未必就真正弄通了这个方润燥的实义。到后来燥的道理真正弄明白了,就知道这个方的确是一个润燥的方。杏苏散与小青龙汤,一为时方,一为经方,一者性缓,一者性猛,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先师在日曾治过一例咳嗽病人,患者女性,起病三年,每逢秋季即作咳嗽,咳则一二月方罢,西药中药皆不济事。至第四年上,患者到先师处求治,先师诊罢即云:此燥咳也,当守辛润之法,径处小青龙汤。服一剂咳止,连服三剂,随访数年皆未作秋咳。小青龙汤怎么润燥?我们只知道它是辛温之剂,我们只知道它能够治疗水气病,说它润燥,着实费解。然而一旦将它与燥的本义联系起来,就知道小青龙治燥一点也不足为奇。为什么叫青龙呢?青龙是兴云布雨的。云雨兴布以后,天还会燥吗?郑钦安于《医法圆通》一书中云:"阴阳务求实据,不可一味见头治头,见咳治咳,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而能明白了然,经方、时方,俱无拘执。久之,法活圆通,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观先师以小青龙治燥咳,便知什么是"头头是道"了。学医贵乎明理,理精方能艺熟。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很清楚,不要瞧不起基础理论,不要我们讲阴阳你就打瞌睡,而讲某某方治某某病你就来精神。理不精,艺怎么熟?理不精就不可能有活法圆通,就不可能头头是道。?
? ? (4)燥热与寒湿 ?前面我们讲燥与湿的本性,这个应该容易理解。因为你一把它放到自然的背景里,就很容易感受到。《素问》里面把燥邪又叫做清邪,治清以温;《难经》的广义伤寒在谈湿的时候它讲湿热而不讲寒湿,这就是从本性上言。本性是大局,是整体。但是,燥与湿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这就是燥热与寒湿的问题。《易经》乾卦里有一句话叫"火就燥",而《说卦》则云:"燥万物者莫熯乎火。"燥字的形符为什么用火呢?看来是与这个意义相应。本来我们前面说得好好的,是凉就燥,阳气收聚,天气转凉,气候就随之干燥。秋冬你到北方走一走,就知道这个"凉(寒)就燥"真实不虚。怎么现在突然转到"火就燥",突然转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呢?这一点看起来很矛盾,看起来不容易说清。但,其实这是两回事,说开了还是能够弄清。火就燥,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潮湿的东西往火上一烤就慢慢变干了,因此,火就燥拿到生活经验中是很容易理解的。潮湿的东西放到火上很快就变干燥了,那么,这个东西里原有的水分、原有的湿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火把它消灭掉了?我想火还没有这个功能。我们在农村烧湿柴的时候就会发现,火一烧水就出来了,所以,火本身并不能把水湿消灭掉,只是把水蒸走而已。我们要是把一件刚刚洗过的湿衣用火烤干,就会看到湿气在蒸腾,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门窗都关闭起来,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窗户上的串串水珠。因此,火的功能只是把这个水,把这个潮湿转移了,转移到另外的地方,转移到离火远一些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干了,那个地方就会潮湿。火就燥,就者近也,离火近的地方干燥,那必然离火远的地方潮湿。因此,燥热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它讲的是局部的情况,它讲的是标,不是本。从这个火就燥亦使我们联想到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现在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北极的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日渐融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状呢?很显然与温室气体的日益大量地排放有关。我们现在的空调,我们现在的制冷设备,是不是真能将热变冷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只不过是将此地的热转到彼地去了,转到大气中去了。这绝对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所以,空调冷气越多,大气温度必然越高。而大气温度越高,使用空调冷气的时候就会越多。因此,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恶性循环。从上面这个火就燥我们应该知道,火热到哪里,燥就到哪里。温病讲卫气营血辨证,热一入营到血,就会引起血热,血热就会导致血燥,血燥就要生风。这是就血这个局部而言,火热不入血,血燥必定不会发生,必须有血热这个前提,血燥才能发生。因此,血燥这个概念不是随便就能用的,血虚并不等于血燥,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前面讲治燥我们提到一个杏苏散,与杏苏散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桑杏汤。桑杏汤由桑叶,杏仁,沙参,浙贝,豆豉,栀子,梨皮等药组成。该方的气味正好与杏苏散相反,它所对治的就是这个"火就燥",这个燥热。对付这个燥比较简单,首先就是要拿掉火,让物远离火,不就火,自然就没有燥,这就需要清热。另外一个方面,已经被火蒸干了的水分我们需要补充,所以,还要养阴。一个清火,一个养阴,这就达到了润燥的目的。一个辛温润燥,一个甘寒润燥,虽然都是润燥,但方法却截然相反。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细心地去琢磨,细心地去思考。思考清楚了,琢磨清楚了,那我们在阴阳的思维里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接下来我们看寒湿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湿性本热,所以,要祛湿就必须清热。温病讲湿去热孤,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看,热去湿亦孤。在春夏的回南天里,空气非常闷热,地下都是湿兮兮的,用什么办法防潮都不济事,可是一旦天气转北,北风一吹,气转凉爽,地面便立马变干。为什么北风一刮便干,南风越吹越湿呢?因为北风带来的是寒是降,南风带来的是热是升。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湿,很容易理解如何燥湿。可现在一转到寒湿上来,治湿不但不能用苦寒,反过来还要用苦温苦热,这个弯好像一下转不过来。其实这个问题要与前面的燥热联系起来看,既然燥与湿是相对的,这个相对是从本性上言。那么,在标性上燥湿也应该相对。燥的标性是热,湿的标性是寒。所以,燥热与寒湿亦相对应。这个对应关系一建立,我们就知道潮湿的东西一近火就变干燥,这个过程就是燥湿的过程。这个潮湿就是寒湿。火就燥,火味苦,其性热。因此,以苦温苦热来化湿燥湿,其实就是讲的这个"火就燥"的过程。"火就燥"其实谈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燥热形成的过程,一个是寒湿的治疗过程。对于燥热与寒湿应该可以这样来思考。?
? ? (5)阳明病之燥 ?阳明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讨论燥。但是,这个燥是本燥还是标燥却应该搞清楚。阳明的本燥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它是凉燥。所以,《内经》又称为清气。当然,太过了就成为清邪。这与阳阴主合,主收,主降的特性相符合。而阳明病呢?就是阳明这样一个主合,主收,主降的本性被破坏了,这就成了阳明病。而最容易导致这个阳明的习性受损,最容易破坏阳明这个本性的,就是火热。因为火性炎上,火的这个性用就正好与阳明的性用相反,使阳明不能正常的收敛、沉降。所以,阳明病的这个燥显然与本燥相违,它是标燥,也就是热燥(燥热)。我们治疗这样一个燥要用白虎汤,要用三承气。白虎和承气是干什么的呢?它们都是清剂、降剂,都是泻火之剂。火热泻掉了,阳明的本性自然恢复。所以,阳明病主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是本性相违与本性恢复的问题。另外,大家还应考虑到物性不灭的道理,这个地方有火热,这个地方蒸干了,另外一个地方就必然潮湿。反之亦然。自然气候也是这样,大涝之后必大旱,大旱之后必大涝。为什么大涝之后必大旱,大旱之后必大涝呢?这就是自然的平衡,自然的调节,这就是物性不灭。老是下雨哪有那么多下的?那就必然要干旱。干旱久了,老在蒸腾,这个水总不会蒸到银河去,总不会蒸到外星球去。所以,蒸到一定的程度,升到一定的高度,它就要受一个降的因素制约,它就要降下来。升的时间久,降的时间就必然久;升的量大,降的量必然也大。所以,大旱之后必大涝,大涝之后必大旱。老子讲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合、相随,而寒热、燥湿、旱涝、昼夜、东西亦是如此。阳明病是气分热盛,是肠胃热盛。阳明热盛,蒸耗胃家津液,致胃肠干燥而成胃家实之病。那么,接着上面这个思路,胃家的这个津液被蒸耗到哪里去了呢?一部分从腠理排泄掉了,所以,阳明病有大汗,有手足濈然汗出。而另一部分呢?另一部分必往上走而形成湿。这个"湿"的产生过多,把清窍给蒙蔽住了,就会产生神昏和谵语。过去我们都说热盛神昏,热扰神明神昏,热盛怎么会神昏,热扰怎么会神昏?这个道理总不容易思考清楚。如果我们从上面这个角度去思考,是不是会清晰一些呢。孟浩然的《春晓》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为什么不觉晓?为什么我们整个上午都昏昏欲睡?夏天上大课,到了上午 3、4 节,总有一大片要"倒"下去。我看这并不是同学们不用心思,而是这个昏沉来了确实让人无法抗拒。除非你真的头悬梁,锥刺股。那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呢?这就是因为春夏的阳气升腾,水被蒸发成为湿,这个湿往上走,当然就会影响清窍的神明。不过这个影响是生理度上的影响,这个湿所造成的"蒙蔽"比较轻微,能为我们正常的生理所承受。所以它只是产生昏沉,只是产生嗜睡。但它毕竟是产生影响了,它毕竟使我们"不觉晓"。而一旦这个影响的度超过了生理的范围,这就是阳明病讨论的范围。上面这些内容实际上亦牵涉到一个标本的问题。运气里阳明为什么要与太阴互为标本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思考。在六气的治法里,太阳太阴从本,少阳少阴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气。阳明为什么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呢?其实也可以从燥湿的关系去思考。阳明病有我们刚刚讲过的火气太过,火气太过,阳明就失去了它的本性,这个时候要用白虎、承气来治疗。大家思考过没有,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这些药,为什么要叫承气汤呢?承什么气?就是承的这个阳明之气,就是承的这个降气。现在火热来了,阳明不降了,所以要承气,要使它重新恢复降。我的先师把承气汤读作顺气汤,就是这个意思。顺气者,顺阳明之气也,顺降气也。如果反过来,阳明降得太厉害了,那也会引起燥。这个燥就是阳明本性的燥,只是太过而已。《素问》把这个燥称为燥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这个时候再不能用承气汤,再承气不就燥上加燥,雪上加霜了。这个时候要改用辛温苦温的方法来润燥。阳明篇不有一个吴茱萸汤吗?吴茱萸汤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大家不要光看吴茱萸这味药很辛燥,反过来吴茱萸汤还可以治燥,还可以润燥。所以,关键的还是一个理,理搞清了,事情就好办。吴茱萸汤为什么不可以治凉燥?为什么不可以治燥咳?当然可以!这就叫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再一点就是今年是庚辰年,今年南方的雨水特别多。为什么呢?这与今岁的年之所加有没有关系?我想应该有关系。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去分析,而方法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无非是一升一降,一出一入,一寒一热,一水一火的问题。而归结起来,就是阴阳的问题。阳明的运气义就讨论到这里,阳明的篇题也就讲到这里。?
? ? 二、阳明病提纲?
? ? 我们先看阳明篇的第一条,即 179 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这一条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 ? 1.总义?
? ? (1)阳明病的不同路径 ?这一条讲到三个阳明,即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也就是说至少有三个途径能导致阳明病,而这里提到的三个途径都只局限在三阳里。在三阳篇里,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三阳的病发展到阳明,从病势上、从病位上、从病情上,好像都有加重的趋势。所以,张仲景在这里提出这样三个途径,在一定意义上是希望我们能及早阻断这些路径。三个路径阻断了,便不会有脾约、胃家实、大便难的发生。阳明病除了上面三个途径,还会不会有其他的途径?比如说除了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还会不会有太阴阳明,少阴阳明,厥阴阳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思考。从张仲景所给出的线索,好像应该有这三个阳明。比如太阴篇 278条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前人云: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因此,这一条实际是太阴转出阳明,亦即太阴阳明的典型例子。另外,少阴篇的三急下证,即 320条,321 条,322 条,是否可以看作是少阴阳明?厥阴篇 374 条用小承气汤,是否可以看作是厥阴阳明?三阳导致阳明,好像病情加重了,三阴转出阳明呢?这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问题。?
? ? (2)对下法的现代思考 ?前面我们谈过阳明这一经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呢?它既是载宝的地方,水谷在这里;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大便也在这里。阳明是精华与污秽同在的地方。有正有邪,正邪同居。从现代的角度看,这个宝秽同处,正邪同居,也可以有许多的方面。比如人体有很多的细菌,这个细菌用重量来衡量有 1千多克,用体积来衡量相当于肝脏的大小。那么这些细菌主要居住在哪里呢?就在阳明这个系统里。这些细菌有部分是致病菌,一俟条件成熟,它就会为非作歹。而有些却是身体的有益菌群,机体的部分必须物质,如维生素族,就是由这些菌群来合成生产。此外,有益菌群对致病菌群还具有拮抗作用。现在很多人对细菌的常识不了解,以为凡是细菌对于身体都有害无益,都应该统统地消灭。因此,把细菌当作了所有导致机体不健康因素的罪魁祸首从而也就把抗生素当作了维系机体健康的头号法宝。老百姓无论遇到什么病,都以为要用抗生素才能治好,而作医生的无论遇到什么病,不用上一些抗生素也总觉得不放心这是目前中国医界的一个大现状,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最大的误区。美国人对过去的这个20 世纪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深刻反省,总结了几个重大的失误。其中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滥用抗生素"。对这个失误,美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来防止。现在在美国,对于抗生素的管制要远远地严格于枪支,这说明了美国人已经意识到抗生素对生命的危害作用要远远大过枪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美国人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清醒的。相比之下,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措施上,我们却十分糊涂!那么,如何让上述这个宝,上述这个正对机体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使上述这个秽、上述这个邪的有害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关键就要看阳明这个系统的功能。而阳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个通降上。我们从很直观的角度看这个通降,通降就体现在对肠道内容物、对粪便的排泄上。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于维系机体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阳明这个通降的特性,使我们很容易的想到,毛病要是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就可以通过清扫的方法,很容易地把它祛除掉。所谓清扫就是下法,就是三承气所包含的治法。疾病只要在阳明这个系统里,都有可能用上面的方法来"一泻了之"。因此,下法的前提是它必须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必须形成阳明的局面,必须有阳明病的格局。如果没有这样的局面,没有形成这样的格局,你也使用这个治法,那就叫做"妄下"。"妄下"就会出问题。我想胡万林就是一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但是,对胡万林也应该一分为二来看,不能一刀切,不能一棍子打死。他使用下法的这样一种精神和勇气,以及他众多的成功病例,是值得我们很好地思索与借鉴的。只是这个度他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个前提他没能很好的把握。上面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如果疾病不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在其他的地方,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引导到阳明这个系统里来?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形成阳明这个格局?然后再一泻了之。我想从理论上应该完全可能。而且不少的古代医家,像张子和这样的医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借助这些探索,借助这些经验,上述这个引导过程的技术是可以形成和完善的。在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在我们作出这样一个思考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虽然还是在谈论一个很传统的问题,很经典的问题,但是,我们已经不是在原来的那个点上来讨论它,我们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我们利用现代的思维对传统的问题进行新视点、新角度的思考,这样一个过程算不算中医现代化呢?我想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思考,尤其是中医的主管部门、行政部门更不应该轻视这个问题。现在一提到现代化,大家很自然地都把目光聚焦在现代化的手段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上,以为非要实验研究,非要进入现代化的实验室,非要把中医放在分子生物学甚至基因片断上来研究,这才是现代化。一句话,非要小白鼠、小白兔点头这才算现代化。现在你要申报课题,如果没有这些内容,你是很难获得通过的。当然,上面这些工作必须要人去做,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我们把全部的精力,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方面,那就难免会犯错误。我们现在来谈现代化,就像我们上面谈下法,它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如我们跟台湾谈判,一个中国就是一个前提,有这个前提什么都能说,什么都能谈。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什么都不能谈。中医的现代化也是这样,中医就是一个根本的前提。我所在的广西中医学院院长王乃平教授曾多次强调:"离开中医这个前提去搞现代化,其结果将会是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中医死得越快。"王院长的这个论断不但具有很深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有很深的哲学意义。这使我再次想到 《庄子·应帝王》中的一则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中医要搞现代化,中医不能老是这副土里土气的样子。搞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医更好地适应现代,更好地服务现代。但是,如果这个现代化搞不好,中医会像浑沌一样死在我们手中,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走现代化道路。这是两全其美的事,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事。但,弄不好这又是一厢情愿的事。传统和现代化有些时候就像一个悖论,你抓住了这头就会失去那头,你抓了那头就会失去这头。不信大家往现实中看一看,有几个人能一头钻进实验室里,而另一头又埋在《内经》里?有几个人一手抓分子生物学,一手又抓《黄帝内经》?像现在的两个文明一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极大多数的人是抓了分子生物学就丢了《黄帝内经》。我在第一章里曾经提到过,在博士这个群体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再光顾《内经》?不再光顾《伤寒论》?可见"此事两难全"。就像我一样,一头埋在《内经》、《伤寒》了,就再腾不出另一头放到实验室里。不过,我对现代是非常关注的,也在不时地运用现代思维来思考传统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关注与思考,使我得出了两个基本的看法:第一个看法,中医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上的现代化,思维上的现代化,表述上的现代化,应该急于进行思维上的现代化实验,而不宜急于小白鼠的实验;第二个看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应该是传统精英与现代精英的结合,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有成效,才会出硕果。过去这些年里我们把这个路子合起来了,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打造出两个精英,然后实现两个精英的自然结合。现在看来,这是欲速而不达。这个路子必须分开来走。对于现代精英的造就并不困难,因为现在整个世界,整个时代都在致力于这个精英的培养。而要培养一个传统精英,却是困难重重。因此,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要实现中医的现代化,我们应该把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传统上,放在传统精英的打造上。我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中医能不能用现代的这些手段,能不能用 CT、核磁共振,当然能用。现代的一切手段我想中医都能用,但是,大家不要误以为这就是中医的现代化。如果你把这些当作中医现代化,那从内涵上和逻辑上都是讲不通的。从目前的情况看,运用现代化的这些手段,不能叫中医现代化,充其量只能算中医用现代化。中医不必老是长袍马褂,中医也可以穿西装革履,但并不意味穿上西装这个中医就改变了,中医没有改变,中医还是那个中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能够分清楚。第一章中我们谈到,先师用大量的陈皮、白芷、玉竹、大枣治疗血气胸,服药以后出现大量泻下,泻后胸腔的血气很快吸收。泻一泻肚,胸腔的血气就没有了。是胸腔的血气通过一个突然开放的通道直接转移到大肠里去了呢?还是被血液直接吸收了?为什么肠炎的拉肚子起不到这个作用?在这里先师为什么不用大小承气汤来泻下?而要用这些平常都不会引起泻下作用的药物来泻下?肺的问题,胸腔的问题,可以通过肺与大肠的这个表里关系直接转送到大肠,然后排泄出去。那么,其他地方的病是不是也可通过经络之间的互相联系,通过一个中转,也转送到大肠里,也转移到阳明里,然后排泄出去呢?如果这样的路子可行,那么很多疑难病症就有了解决的办法。我们学习这一条条文时,如果能够这样来思维,这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为我们传统的研究,为我们现代的研究,留出了一大片空间,提出了一大堆研究课题。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难道就不是现代化吗?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太机械、太死板,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有些问题是很确凿的,二千年的历史都点头了,干吗一定还要小白鼠点头才行。?
? ? 2.脾约?
? ? 脾约就是太阳阳明,怎么叫做脾约呢?我们看六版《伤寒论》教材的词解:"脾约:胃热肠燥津伤而致的便秘。"有的则释为胃热津伤,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致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致肠燥便秘者,是为脾约。对于上面这些解释,以及其他类似的许多解释,我一直感到难以信服。如果是这样的一个便秘,古人完全可以叫一个其他的名字,或者叫"津伤",或者叫"燥肠",或者叫"胃热"都行。干吗一定要叫这个不相干的脾约呢?脾约与太阳阳明有什么关联?如果这样来解释,至少在逻辑上我们看不出它与太阳阳明的关联。脾约的表现是肠中燥,便硬结,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问题是这个肠燥便秘为什么要叫脾约?而且为什么要太阳阳明才叫脾约?其实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说它复杂是一千多年没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说它简单确实简单,你只要把它放进燥湿里去考虑,就很容易地解决了。有关燥湿的关系我们刚刚讨论过,就脾胃而言,脾属湿,胃属燥。约是什么意思呢?约就是约束的意思。脾约就等于把湿约束起来了,脾湿一约,胃燥自然就显现,自然就有肠燥便秘的现象。这好像是在做文字游戏,但是这个游戏很有意思。湿一约,当然就燥了,脾约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但为什么一定要太阳阳明才叫脾约呢?我们看 247 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一条讲脾约点出了小便数、大便硬,是小便数导致这个肠中燥、大便硬,是小便数导致这个阳明,所以它叫太阳阳明。为什么叫太阳阳明?因为小便由膀胱所主,由太阳所主。由小便数所导致的这个阳明,那当然就可以叫做太阳阳明。可是为什么小便数一定要牵扯到脾约上来呢?这就是一个水土之间的关系问题。正常情况下土克水,土约水,现在土的自身功能受约制了,那当然就不能制水,那当然就会小便数。所以,太阳阳明就与脾约很有关联。另外,除了小便数大便因硬的情况外,临床上还可以见到汗出过多大便亦硬的情况。汗为腠理所司,亦为太阳所主。汗出过多所致的胃中干燥大便硬,是不是也可以叫做太阳阳明?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脾约的方法去治疗?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共同来思考。3.正阳阳明(1)历代医家之释对于正阳阳明的释义,历代不尽相同。如六版教材云:"外邪入里,直犯阳明而形成,叫做正阳阳明";尤在泾则以"邪热入胃,糟粕内结,阳明自病"为正阳阳明;有以阳明本燥,故阳明病燥结者,是其本气之病,故谓正阳阳明,如张锡驹即本此;有以不兼太阳、少阳的阳明病为正阳阳明,如汪琥即持此观点。对于以上各家的观点,大家可以参考。(2)正阳本义正阳这个词在《伤寒论》中没有单独使用,它只是与阳明搭配而成"正阳阳明"。正阳是否就是指太阳、少阳之外的阳明?或者正阳这个词还有其他的含义?这个问题上述的这些释义似乎都没有提出来。我们认为正阳不见得就是指阳明,或者说正宗的阳明就叫正阳。正阳应该有它专门的含义,这个含义我们可以从文字的角度来了解。《康熙字典》载云:"四月亦曰正月。《诗·小雅》'正月繁霜',《笺》:'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谓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纯阳之月。'又《杜预左传昭十七年》注:'谓建巳正阳之月也。'"所以,正阳就是乾阳,就是建巳之月。建巳为四月,夏气开始用事。夏气是什么呢?就是火热之气。火热之气最容易施于阳明而导致阳明病,因为火热之性炎上,正好与阳明主降的性用相反,所以,火施阳明是导致阳明病最常见的一个原因。火热也就是正阳之气,由火施阳明所致的阳明病,当然就可以叫做正阳阳明。因此,正阳阳明是有所指的,并非不兼太阳、少阳就是正阳阳明。对于正阳的上述含义,除了文字的证明以外,我们还可以从条文本身来说明。大家看 168 条的白虎加人参汤,在它的方后注里有这样一段话:"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白虎加人参汤是阳明病的主方之一,为什么要限定在立夏后至立秋前这段时间服用呢?这段时间刚好是夏三月,夏三月火热用事,正阳用事,这个时段里最容易导致火施阳明的正阳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要规定在"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这就反过来证明我们对正阳阳明的解释是恰当的。(3)胃家实正阳阳明又叫做胃家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胃家实的意义。①胃胃代表什么呢?首先是我们常识上的这个胃府。除此之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括:"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胃之间的关系,就是川与海的关系。川与海是个什么关系呢?俗话说:"海纳百川,百川归海。"百川归海,说明川与海要么有直接联系,要么有间接的联系。没有联系,川中的水怎么会汇集到海里呢?川海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证明了六经与肠胃是相通的。六经的疾病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聚到肠胃中来,然后泻之使出。下法为什么能够祛治百病呢?道理就在这里。前面我们提到"下法的现代思考"这样一个议题。从这个川与海的关系,从这个六经与肠胃的关系,我们知道上述的这样一种思考完全是有可能的,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六经网络全身,无处不到,所以,就可以通过上面的关系把全身的疾病,甚至是很严重的疾病引聚到肠胃中来,引聚到海里来,然后清除掉。我们上面这个思考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建立在六经与肠胃这个特殊关系上的。华龄出版社于 1992 年出版了一本《治癌秘方》,作者叫孙秉严。这部书是他 34年治癌经验的写照。所谓"治癌秘方",这个"秘方"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下法,当然是各种不同的下法。孙医生的经验十分可贵,而一旦放进阳明篇里,一旦放到"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的这样一个关系里去思考,理论上的问题就会很容易地得到解决。困难就在我们怎么形成一个阳明的局面,在没有形成阳明这个局面的时候就轻易地使用下法,决定是会利少弊多,甚至是有害无益。这是使用下法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下法必须有它的指征。邪在少阴,你怎么把它引到阳明来?邪在厥阴,你怎么把它引到阳明来?引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形成阳明的局面。这些都应该有具体指标,这些就牵涉到很具体的技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古人和今人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创立新的思路,形成新的方法。我以为这样的一些思考是很有意义的,从某种角度讲,这才符合中医现代化的内涵。另外一个方面,胃不仅仅是藏象学上的一个概念,它还是天文学的一个概念。胃是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更具体地说胃是西方七宿亦即白虎宿中的一宿。西方主降,白虎主降,胃主降,阳明主降。为什么治疗阳明病的主要代表方要叫白虎汤?为什么胃刚好在西方白虎这一宿而不在其他青龙、朱雀、玄武这些宿?为什么阳明病要叫做"胃家实"?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思考清楚了,你就会有豁然贯通的感觉,你就会从心底里认识到中医是成体系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如果仅仅是一门经验医学,有不有可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胃为西方七宿之一,《史记·天官书》云:"胃为天仓。"其注云:"胃主仓廪,五谷之府也,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素问 ·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可见西方七宿之一的"胃"并非假借的虚词,它是有实义的,这个实义正好与脾胃所主的仓廪相符。天人相应,更具体一点就是星宿与藏府相应。胃为天仓,胃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脾胃为仓廪之官,脾胃健则身体康泰,五味出焉。星宿的胃与藏府的胃,它们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与研究。前些日子,一位长者也是一位领导从关心和鼓励的角度告诫我说:"在中医学院范围内,能像你这样深入经典的确实很少,但是,有一个问题却需要注意,就是经典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位长者的意思很清楚,一方面对我钻研经典的精神表示赞叹,另一方面又担心我错将糟粕当精华。这个意见提得很好,而且提得很普适。不但搞经典应该这样,搞任何一门学问都应该这样。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代科学里就只有精华,没有糟粕吗?非也!现代科学里也有糟粕。而就目前的情况看,而就中医界的现状看,将经典中的糟粕当成精华的情况并不严重,严重的是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在相当多的高层次群体眼里,经典中并没有多少精华可取。没精华可取,那当然就可以不屑一顾了。博士们之所以只朝现代看,只朝分子生物学看,只朝实验室看,而很少朝经典里看,恐怕与上面这个认识有关。有谁愿去吃力而不讨好呢?所以,中医当务之急,不是良莠不分,不是我们过多地把糟粕当成了精华,而是我们很多人从骨子里失去了对它的信心,从骨子里没把它当成宝库。像星宿胃和藏府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把它当糟粕迷信呢?还是设法从多方面去研究它。二十八宿中,使用藏府名来命名的还有心。心位于东方七宿,心宿的定位是否与先天八卦离位东方有关,这一点值得我们研究。为什么在二十八宿的命名中五藏它选一个心,六府它选一个胃?心为五藏之主,胃为六府之主。为什么要选用这个藏府之主来为星宿作命名?这个问题亦值得我们深思。②胃家正阳阳明它不讲胃实,而讲胃家实,胃家有什么意义呢?中国人对"家"的观念是很浓厚的,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家"的涵义。如果你是单身一人,尽管你住有 100 平方米,三房二厅,可这个还不能叫家,你要回去也只能叫回宿舍,不能叫回家。所以要成家,至少得有两个人,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当然要是在过去完全可以有十几口的家。张仲景在这里用"胃家",很显然,除胃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的因素,还在其他的成员。否则不能称胃家。所以,阳明病的胃家实除胃以外,起码还包括肠。否则,对"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这样的条文就没有办法理解,就会被别人看笑话。③实胃家实,什么是"实"?实在这里有两义。《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很盛的就叫实,精气被夺的就叫虚。那么,这里的胃家实是不是就指这个意思呢?前人基本上都持这个观点。疾病发展到阳明阶段,邪气很盛,正气未虚,所以,胃家实应该是指邪气盛实的意思。这个解释可以参考,但是还不全面。《广韵》解实为:"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因此,实还有满的意思,还有充的意思,还有与虚相对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充实。那么,实的二义中究竟哪一个更符合、更确切?我们看第一义,第一义是邪气盛,邪气盛它是从因的角度去谈,如果我们从因的角度去看这个胃家实,那显然就不符合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它都是谈证,都是从果上去谈,像太阳的脉浮,头项强痛;少阳的口苦,咽干,目眩;太阴的腹满而吐,食不下;少阴的脉微细,但欲寐;厥阴的消渴,气上撞心等,这些都是言证,都是言果,它是从果上去求因。怎么到阳明会有例外?所以,胃家实若作第一义的邪气盛解,显然有悖逻辑。它应该还是言证,应该还是言果。因此从充实来讲,从第二义来讲,似更为确切,更符合逻辑。《素问·五藏别论》云:"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又云:"六府更虚更实,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五藏是藏精气而不泻,所以,只能满不能实;六府是传化物而不藏,它主要起传导的作用,所以,只能实不能满。六府实而不满为常,胃为六府之主,这里讲的"胃家实"似与《素问 ·五藏别论》讲的六府实相符合。相符合就应该是正常,为什么 179条以及下面的阳明病机条文反而以"实"为病呢?这里妙就妙在张仲景用了一个"家"字。家的意义我们前面讲过,至少要两个以上才能称为家,所以,这里用胃家,显然就不单单是胃,起码包括了肠。胃肠合起来方堪称"家"。因此,"胃家实"就成了肠实胃亦实,这就根本打破了《素问 ·五藏别论》"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这样一种"更实更虚"的正常生理格局。正常生理格局打破了,那当然就是疾病的状态。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中我们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讨论经典文字的意义,经典的文字是慎之又慎的,这里面的随意性成分很少,前人说"一字之安,坚若磐石。"经典的文字会像磐石一样坚固,可见这个慎重非同小可。像上面这个"家"字,你说是不是坚若磐石?有家和无家,意义截然不同。有家则病,以胃肠皆实也。无家则不病,无家则为常,以胃实则肠虚也。有了这个"一字之安,坚若磐石",就自然会有"一义之出,灿若星辰"。④病机格式化这里正阳阳明讲胃家实,下面 180 条的病机条文也讲胃家实,这就说明了阳明病机的一个着眼点就在这个"胃家实"上。就像五藏病机中的心病机要着眼于"痛痒"一样,六经病机中的阳明病机就着眼于"胃家实"。胃家实是果,前面的正阳,也就是火热是因,而阳明是机。因、机、果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重点,既要将三者打成一片,又不容混淆。如果我们将这条公认的阳明病提纲条文进行病机格式化,可以写成"诸胃家实,皆属于阳明"。正阳阳明以及阳明提纲条文就讨论到这里。?
? ? 4.少阳阳明?
? ?(1)三阳治法"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在少阳阳明的这样一个前提下,提出了发汗、利小便,这就说明发汗、利小便与少阳阳明的产生是有关联的。为什么发汗、利小便会导致胃中燥、烦、实?会导致少阳阳明的大便难?很显然,发汗、利小便这样的治疗方法对于少阳病并不适宜。这就促使我们去了解和思考三阳病在治疗上的差异。?
? ? ①太阳病治法 ?太阳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发汗和利小便,另外还有吐法。发汗主要针对太阳经证、表证,也就是《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讲的"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法。代表方是麻黄汤,桂枝汤。利小便主要针对太阳府证,利小便是通阳的一个好方法。即如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所以,利小便不仅是"引而竭之"之法,也包括了"汗而发之"之法。另外,吐法也是太阳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以病位而言,太阳病的病位不但在表在外,在高在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上论所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便是这样一个"越法"。它的代表方是太阳篇的瓜蒂散。在第一章中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曾荣修老中医,曾老给我讲过他的一个亲身经历。十多年前他患上了三叉神经痛,痛起来非常要命,直想往墙上撞。服什么药都不管用。曾老原来抽烟很厉害,痰很多,每天早上都要咳吐一阵子。可是自从患上了这个三叉神经痛,痰突然就减少了,早上也没痰需要咳吐。这个变化引起了曾老的思索,烟照抽,饮食也没有改变,这个痰跑到哪里去了呢?一定是跑到三叉神经上去了。痰阻塞了三叉神经所属区域的经络,这便"不通则痛"了。对!肯定就是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将痰引出来呢?曾老采用了张锡纯的法子,以刺激天突的方法来催吐,结果吐出半痰盂胶黏的痰涎,痰吐出后,头痛立刻减轻,再引吐几次,疼痛再未发作。大家知道三叉神经痛是个十分顽固的病,现在尽管有许多进口的西药,效果还是不理想。有的痛到最后没有办法,只有采用手术疗法,将神经根切断。用切断神经的方法止痛,的确不是一个好方法。这样顽固的疾病一吐就吐好了,整个过程几分钟,不花一文钱。所以,中医的一些治法着实不容轻视。土好像土了些,但它的确能够解决问题。总起来说,太阳病的治法或汗、或利小便、或吐,都是开放的方法,这与太阳主开的特性非常相应。?
? ? ②阳明病治法 ?阳明病的治法历来都以清下二法概之,清法主要指白虎所赅之法,若细分起来,清法还应包括栀子豉汤法、猪苓汤法。下法前人今人都以三承气汤为代表,但若按仲景本人的说法,下法是有严格区分的。三承气汤中,只有大承气汤可称下法,是下法的代表方。而小承气汤仲景不言下只言和,如 208条云:"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又如 209条云:"……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又如 250 条云:"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由上数条条文可知,仲景用小承气汤原不在下而在和,故小承气汤应为和法之代表,而非下法之代表。另外就是调胃承气汤,仲景用该承气汤亦不言下,在该方的方后注云:"温顿服之,以调胃气。"所以,调胃承气汤诚如其方名所言,目的在于调胃,故调胃承气汤是调胃之剂而非下剂。综观上述三方,三方都言承气,承什么气呢?当然是承胃家之气。胃家之气以通降为顺,因此三方都有通降的功能。只是这个通降的度不同,就导致了在治法的称谓上的不同。通降在调胃承气汤这个度上,它的功用是调胃气;通降在小承气汤这个度上,它的功用是和胃气;而通降到大承气汤这个度上,就变成下剂、攻剂了。所以,承气的程度、通降的程度不同,它的功用以及治法的称谓也就完全不同。因此,把握好上述这个度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技术问题。我们再看三承气汤的方后注,调胃承气汤是"温顿服之,以调胃气"。大承气汤是"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是"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三承气汤中,调胃承气汤既不言下,也不言更衣,只言"调胃气";大承气汤则直言"得下";小承汤则言"当更衣"。更衣是个比较文明的称谓,古人不说大便,也不说拉屎,说更衣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更衣当指平常的大便。要是平常的通畅大便没有了,这个时候要用小承气汤,小承气汤服后就会更衣,就会恢复正常的大便。因此,"更衣"与"得下"显然有很大的差别。从上述三个方后注,我们看到了仲景措辞用字真是一点都不含糊,绝不是这也可那也可。这里面的区别既有严密的理论、严密的逻辑作依据,亦有很实在的临床。从这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字之安,坚若磐石"。?
? ? ③六府以通为用 ?以上我们谈到了太阳的汗法、利法、吐法以及阳明的下法、和法、调法、清法,在这些治法中,汗法是疏通腠理玄府,利法是开通气化,疏利膀胱,吐法是宣通上焦,下法、和法、调法都着眼于胃家的通降。上述的这些治法虽异,但都没有离开一个"通"字,可以说以上诸法就是围绕一个"通"字而展开的。"通"字法其实就是六府的正治法,因为六府以通为用,只有恢复了六府的通用,其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方得以实现。因此,太阳阳明的治法实际上就是通法,就是针对六府的治法。④少阳不主通利在"少阳阳明"的开首,我们谈到了以汗、利小便的治疗方法并不适宜少阳病的问题,现在再翻开少阳篇,看看少阳篇的内容,就会发现少阳病不但不能用发汗、利小便的方法,也不能用吐下的方法。汗、吐、下、利都是通法,太阳、阳明皆以用之,因为六府以通为用。为什么到了少阳这一府却要禁用这些"通"法?难道少阳就不要以通为用吗?少阳主枢机,于六府属胆。胆除了六府这个属性外,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属性,这个属性在《素问 ·五藏别论》中有特别的交代:"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府本来是泻而不藏的,既然是泻而不藏,那当然就要以通为用。试想如果六府不通,它怎么能够做到泻而不藏呢?所以,通法当然就是六府的正治法。现在胆的另外一个属性告诉我们,它是藏而不泻。府本应泻而不藏,藏本应藏而不泻,现在反过来了,府也变成藏而不泻。府行藏性,你说奇不奇?当然稀奇!所以就叫做"奇恒之府"。既然是藏而不泻,那当然就不能再用"通"法,所以,适用于六府的这些汗、吐、下、利诸法都不能用于少阳病的治疗。如果误用,那就会出问题。少阳阳明的"胃中燥、烦、实、大便难",便是误用上法的一端。因此,对于少阳病的治疗,对于胆的治疗,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个奇恒之府的特性,这个藏而不泻的特性。胆的这样一个奇恒之府的特性,在临床上亦随处可见。比如肝胆系统的结石与泌尿系统的结石在治疗的难易程度上就有很大的差别,泌尿系统的结石治之往往较易,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充分运用通利的方法。而相比之下,肝胆系统的结石则治之较难,为什么困难?就是因为在奇恒之府这样一个系统里我们很难运用通利的方法奏效。而对于结石,如果不能用通利的方法,或者说通利的方法不适宜,那还有什么方法可用??
? ? 三、阳明病时相?
? ? 本节的讲解主要以 193 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为依据。?
? ? 1. 申至戌上?
? ? 有关欲解时的意义,在前面的太阳篇中已详细述及,这里不再赘述。申至戌上即申酉戌三个时段。申酉戌亦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日层次,即下午 3 点至晚上 9点的这个时段;第二层次是月层次,即下弦前后的这个时段;第三层次是年层次,即七、八、九三个月。阳明欲解时的这三个层次宜参照太阳病欲解时的三个层次来理解。这里举出三个层次只是粗分,若细分起来则有更多的层次,更细的层次。大家只要掌握了太阳篇所说的同象原理,再细的微分也能够把握住。总之是日中有月,月中有日,日中有四时,年中亦有四时。不管这个层次再粗或再细,不管这个周期再长或再短,个中的阴阳变化都是相同的,都是一个生长收藏。因此,不同层次中的理论,是可以互通互用的。比如《素问》说:"月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五章 太阳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236 次浏览 • 2016-02-03 17:19
? ? 一、篇题讲解?
? ? 读太阳篇我们首先要看这个篇题,就像读书首先要读书名一样。这个习惯大家应该养成,特别是一些需要精读的书,那是一个字也不能放过。读经典必须弄清三义,即字义、句义、总义。三义清楚了,没有读不懂的经典。我们首先从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篇题:"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它讲的是什么内容呢?它主要讨论辨别与判断与太阳相关的病名、病机、脉、证及其相关的治疗这样一个问题。透过这样一个题目的分析,我们就能把握中医的一些性质。现在有一种思潮,认为中医只讲辨证不讲辨病,或者详于辨证略于辨病,所以,要与西医相结合,要辨病加上辨证。对于持这样一个看法的人,我常常说他们根本没有读过《伤寒论》,不能算是中医说的话。你读过《伤寒论》你就知道,中医怎么不辨病呢?中医首先是辨病然后才是辨证。辨病是首位,辨证是次位。你不首先确定是太阳病,你怎么去进一步肯定它是中风还是伤寒。所以,说中医没有辨病,那是个天大的误解。?
? ? 1.辨释?
? ? 首先释第一个辨字,辨字比较简单。《说文》曰:判也。《广韵》说:别也。合起来就是一个判断、区别之义。《康熙字典》载《礼学记》注云:"辨谓考问得其定也。"又载 《周礼天官书》注云:"辨谓辨然于事分明无有疑惑也。"综合以上诸义,辨就是将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取的这些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思维,然后得出一个很确定,很清楚的东西,这个过程就叫作辨。结合中医来说,就是根据四诊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思维,然后得出明确的诊断,辨就是讲的这个过程。?
? ? 2.太阳释?
? ? (1)太阳本义 ?太阳有些什么意义呢?我们先来看它的本义,就是原来的意,这个意我们通称为日。将日通称为太阳,或者将太阳通称为日,这都是大家知道的。其次就是《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的"阳中之太阳,心也",这里把心喻作太阳,为什么呢?张介宾说:"心为阳中之阳,故曰太阳。"太阳从它的内涵去看,也就是阳气很盛大之义,所以,王冰说:"阳气盛大,故曰太阳。"?
? ? (2)太阳经义 ?以往研究《伤寒论》的人,有的认为六经就是讲经络,有的认为除了经络还有藏府,有的认为六经是讲界面,这就告诉我们,六经的概念内涵很丰富,它不是一个方面,它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只从经络的角度看看太阳的意义。太阳的经络有手足太阳经,特别是足太阳经非常重要,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强调过。足太阳具有什么特色呢?足太阳起于睛明,上额交巅,然后下项夹脊,行于背后,沿着人的身后、腿后,最后到达至阴。我们比较十二正经,足太阳是最长的一条。它的分布区域在十二经中是最长最广的,特别是布局于整个身后这一点非常有意义。大家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特别是对风比较敏感的人,如果风从前面吹来,你会觉得无所谓,要是风从后面吹来,你会马上不舒服。为什么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内经》一再强调"圣人避风如避矢石",所以,对这个风大家不要小看了。在《内经》的时代,能够远距离,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伤人的有什么呢?就是这个矢石。而矢石从前面发过来,你还容易察觉,容易躲过去,如果矢石从后面打来,那就不容易躲过了。有几个人真能像金庸小说里写的,脑后生目,辨器听声呢?圣人把风比作矢石,可见风对于人体的危害之大。而前面来的风我们容易察觉,后面来的风就比较困难了。这个风从后面来,偷偷摸摸的,所以,又叫贼风。人体靠什么对付从后而来的贼风呢?这就要靠太阳。太阳居后的意义正在于此。前人把太阳比作六经藩篱,就与太阳居后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太阳经的位置最浅表。对于经络循行的这样一些部位,大家要很留心,伤寒的六经辨证有很大一部分与这个相关。病人的腿痛,或者其他的什么地方痛,你要问得很具体,不是光问一个腿痛就了事,是前面痛还是后面痛?是外侧痛还是内侧痛?如果是后面痛,胋窝的地方痛,那肯定与太阳有关,你要从太阳去考虑它的治疗,这就很自然地把你带入了六经辨证。所以,要学好伤寒,弄清楚经络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 ? (3)太阳府义 ?太阳府有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府。"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所以,膀胱是津液之府,是水府。那么,这样一个水府为什么要跟太阳相连呢?这个连接正好昭示了水与气化的密切关系。一个水、一个气化,太阳篇的许多内容都与这个相关。另外就是手太阳小肠府,小肠府与太阳篇的关系虽然没有膀胱那么直接,但是,它的内涵值得在此一提。《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对于这个"受盛",王冰解释说:"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而张介宾则云:"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以上王张的两个解释,都将"受盛"作复词看,这个看法未必恰当。因为受即承纳、接受之义,已经具备了上述的复词意义,盛呢?《说文》云:"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故盛的本义原非盛受,而是置于器中以备祭祀用的谷物。"盛"是用来作祭祀用的,王冰把受盛释作"受盛糟粕",而张介宾虽然未全作糟粕讲,可是也有糟粕的成分,这怎么可能呢?古人祭祀所用,必是精挑细选的上好佳品,怎么可能是糟粕?因此,王张的这个解释值得怀疑。盛为祭祀用的精细谷物,这与小肠接纳经胃熟化、细化的水谷甚为相合。另外一个方面,盛是作祭祀供奉用的,在这里小肠承纳的"盛"用于供奉什么呢?当然是供奉五藏,因为五藏乃藏神之所。用水谷之精微来营养藏神的五藏,这不就是一种祭祀供奉吗?这样的解释才基本符合"受盛之官"的涵义。从这个涵义我们看到,古人若不知道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决不会用"受盛"这个词。?
? ? (4)太阳运气义 ?谈过了太阳的本义、经义、府义,下面来看太阳在运气方面的意义。在运气里,太阳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合起来就是太阳寒水。太阳为阳中之阳,为什么要与寒水相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思考。?
? ? ①水义释 ?有关水的意义,我想大家应该很熟悉。水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是一天也不能缺少的东西,水是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男的称起来有 100多斤,女的有 90 多斤,但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水。大家还可以打开世界地图看一看,占绝大多数的是什么?依然是水,陆地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老子说"人法地",所以,我们人身也是这样,水占绝大部分。从这个组成,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水的重要性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二十多年前,唐山发生大地震,死的人有几十万,可是有的人被埋十来日竟又奇迹般的活过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水。所以,一个人一个星期不吃东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能没有水。西医的看法也是这样,病重了,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呢?还是这个水。小便量多少?液体量多少?水电解质平不平衡?总之,水对生命来说,它的重要再怎么形容也不过分。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过生活,那你看看这个"活"字怎么来?没有水(氵),活得了吗?所以,要活下来,就必须得靠水。水作为生命的要素,它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层面,这个层面我们可以通过易卦来体悟。易卦里代表水的叫坎(聏)卦,水本来是最阴的东西,用卦象来代表这样一个东西应该都用阴爻,可是我们看一看坎卦却并不是这样,它是阴中挟阳,这就构成了水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有了这个阳,这个水就是真正的活水,就能为生命所用。没有这样的一个阳,这个水是死水一潭,死水对生命有用处吗?没有用处!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将进酒》,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淑子教授在看到李白的另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时,从现代科学方面作了许多有启示的联系。那么,作为一个中医,我们看到李白的这首《将进洒》会不会有所感受,会不会问个为什么?黄河之水为什么会从天上来?天上哪来的水呢?这就存在一个"搬运"的过程,肯定有一个东西将水搬运到了天上,这个东西就是阳,就是太阳。《内经》讲"地气上为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地气怎么上为云呢?阴的东西它总是往下沉的,我们读读《尚书 ·洪范》的五行就知道: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水总是往下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就会知道,泼出一碗水,看它往上升还是往下走。所以,水要往上升,要成为云,就必须借助阳气,就必须借助火。因此,水要成为活水,要能循环起来,运动起来,要能真正为生命所用,它就必须借助阳气的作用。坎卦中爻为什么不用阴爻而用阳爻呢?道理就在这里。从坎卦的情况我们了解到,易卦揭示事物是从很深的层面去揭示,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弄通中医的理论,易的学问不能不稍加留意。?
? ? ②寒义释 ?按照常理,这个水被阳气蒸动起来了,就应该越蒸越上,蒸蒸日上嘛,但它为什么又会降下来?这里有一个什么因素呢?水被蒸动因阳而上,当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就会遇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寒。不是有"高处不胜寒"的诗句吗?高的地方很寒冷,你到西部高原,看看超过海拔几千米的高山,即便是盛夏时节,山脚下郁郁葱葱,而山顶上却白雪皑皑,你会真正感受到高处不胜寒。水被阳蒸成为气,当这个气遇到高处的寒,就又复凝结为水。高处的水越凝越多,当达到一定的重力,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作用,它就会重新降下来,这就是《内经》所说的"天气下为雨"的过程。可见这个黄河之水确实是从天上来的。可是天上的水又从哪里来?这一点李白没有作交代,但是,我们学中医的却应该清楚这一点。上述这个过程,一个上蒸,一个下降,一个下降,一个上蒸,水就变成活水,就"自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水对生命的意义很大,大家想想,靠我们人工来灌溉的植物有多少呢?就整个植物界而言,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要靠老天来灌溉。靠老天,如果没有太阳,没有上面这些因素参与,行吗?不行!水循环不起来,万物利用不了,再多的水也等于零。所以,这个过程,一上一下,太阳起什么作用?寒起什么作用?水起什么作用?太阳、寒、水实在地讲一个都不能少,一环扣一环,少了任何一个,水都循环不起来。前面我们讲"活"离不开水,是从静的层面来讲,这里我们再要讨论"活",就得从动的层面入手了。所以,太阳寒水这样的搭配,有它很深刻的含义。我们讨论太阳篇,如果从很深的层面去讨论,它实际上就是讲的这个水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过程在任何一个地方卡住了,就成为太阳病。有些时候是在上升的过程中卡住了,有些时候是在下降的过程中卡住了,所以,太阳篇里讲经证、府证。如我们用麻桂二方治疗太阳经证,就是因为在蒸腾上升的这个过程出了障碍,地气不能上为云,所以,我们要用发汗的方法,通过发汗,使汗从皮毛而出,那这个上升的障碍就消除了。水到天上以后,又要云变为雨,这个过程是下降的过程,这个过程障碍了往往就是府证,我们要用五苓散来解决。五苓散是太阳篇很重要的方,张仲景主要用它治疗蓄水,治疗消渴。五苓散为什么能治消渴?它里面没有一样养阴药,没有一样生津药,它用的是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枝,反而有桂枝这样的辛温药,没有一样生津药,它怎么能够治疗口渴?这个似乎不容易想通,不但你们不通,我也不通。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到太阳里,放到自然里,放到水的循环里,这个疑惑就很容易解决。地气上为云了,还要天气下为雨,如果天气不下而为雨,那大地就会出现干旱,这个事实大家都是经历过的。那这个大地干旱在人身上是什么反应呢?地为土,脾主土,开窍于口,所以,这个"干旱"首先就会出现在口上,就会有消渴。五苓散能使天气下为雨,解决这个下降过程的障碍,那当然能治渴了。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五苓散为什么能治渴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应该对老子的这段话有所感悟。道法自然是老子讲的最高境界,入到这个境界,你看什么问题都一目了然。学中医的应该很好地领悟老子的这个窍诀。这个窍诀领悟好了,中医在你眼里是满目青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这个窍诀一点没有把握,你不"道法自然",只是"道法现代",那中医在你那里,也许就会是"泥牛入海"。整个太阳篇实际上都是讲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慢慢地去体味,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不管是麻黄汤、桂枝汤、五苓散,还是大青龙、小青龙、越婢汤,这些方都是在讲水。所以,我给太阳篇总结了一句话:治太阳就是治水。治水就要做大禹,不要做鲧!以上是太阳的大体涵义。?
? ? 3.病释?
? ? (1)病之造字病,对于当医生的讲,应该太司空见惯了,但是,要真正地询问大家懂得这个"病"没有?恐怕就会有不周到的地方。从这个病的造字,我感到中国文字的内涵真是太丰富了。古人讲一指禅,也讲一字禅。一个字里面有很深的涵义,有妙理,有禅机。有些时候只要你悟透了一个字,这门学问的门就被打开了。像病这个字,如果你真正解通了,那中医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我这里也斗胆借用这句话,如果病字你真正弄通了,那对于中医也是"思过半矣"。我们首先来看病这个造字,病由疒+丙而成,疒是形部,丙是声部。病的形部"疒"在古文字里也是一个单独的字,它的读音是:尼厄切。《说文》解为:"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为什么叫倚呢?人有疾病以后就会不舒服,不舒服当然就想靠着,就想躺着。所以,"疒"字就像一个人依靠在一个东西上,是一个象形文字,人生病了就是这副样子。所以,《集韵》说:"疒,疾也。"因此,形部的这个偏旁实际上已经代表了现代意义上的疾病,在英文里可以用 dis-ease 这个单词表示。[在古汉字中,"病"字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字的左半部,是一个床榻的符号;右半部是一个人的符号。人与床平行,说明人是躺在床上的。这个字后来演化成了"",也就是今天汉字偏旁中的"疒"。这一段有甲骨文]既然病字的形部偏旁已经代表了广义上的"病"字,那么,偏旁之外,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个"丙"呢?是不是仅仅为了读音。这个问题记得在第一章里已经有过讨论,声符不仅表音,而且表义,并且声符所表的这个义对于文字是很关键的部分,这一点也希望研究古文字的同道注意。一个形符"疒",一个声符"丙",就把疾病所牵涉到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来了。现在我们重点来看丙字,丙是十天干里面的一干,位于南方,五行属火。所以,古人云: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说文解字》释云:"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炳然就是很茂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夏三月,此为蕃秀",说的就是这个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是言夏至一阴生,一阴生后,阴道渐息,阳道渐消。一是什么?一就是阳。这又关系到了易象的问题,文字起源有一种八卦说,这里应该是一个根据。冂,徐锴释为:"门也,大地阴阳之门也。"丙位南方,处夏月,夏月是阳气释放最隆盛的时节,然而盛极必衰,所以,阳气在夏至以后,就要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从一入冂"的造字实际上就反映了这个过程。丙的上述意义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
? ? (2)疾病的相关性 ?丙代表南方,代表方位。那么,方是干什么的呢?《易 ·系辞》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是用来聚类的,所以,东方就有东方这一类的东西,南方就有南方这一类的东西。"疒"这个形符加上丙以后,就揭示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疾病的相关性。上面这个问题为什么说很重要呢?因为不管你是什么医学,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藏医也好,蒙医也好,他所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疾病的相关性。这个病跟什么因素相关?从发生的角度说,什么因素导致这个疾病,这个发生的相关性是什么?我们探讨一门医学,探讨的最根本的是什么东西?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疾病的相关性。21 世纪是生物医学世纪,医学研究将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基因方面,目的就是要解决在基因这个层次的相关性问题。有些疾病像艾滋病或其他什么疾病存在一个易感人群,张三刚接触一次就感染上这个疾病,而李四成天地接触也没有问题,是否在某个基因片断上存在易感基因?如果存在这样的易感基因,那么,对这个相关片断的特殊基因进行处理,使它不再具有易感性,这从疾病的预防角度来说就彻底解决了。所以,无论是疾病的发生还是疾病的治疗,都无外乎是这个相关性问题。在前一章里,我们曾举过三个病例,一个是恶性肿瘤,一个是坐骨神经痛,一个是胃痛,三个疾病的相关因素都是寒湿。寒是北方的气,湿是中央的气,一个北方,一个中央,这就把疾病所相关的最重要的那个因素归结到方上来了。生物医学它把疾病的相关性放在基因这个层次来研究,在基因这个层次来进行攻关。也许到 21 世纪后半叶,或者到 22 世纪,基因这个课题攻破了,那么,相关性的研究将放到后基因的层次。而中医呢?中医这个相关性就放在"方"上。方以类聚,这个类可以很多,可以数不清,正是由这些不同方属下面的"类"导致了众多疾病的发生。所以,疾病的因素再复杂,它也离不开这个方。反过来,我们治疗疾病叫开方,开什么方呢?就是开的上面这个方。如果你是寒导致的疾病,那这个致病的因素在北方。北方你拿不走,但,你可以模拟一个能够对治它的"方"去对付它、去协调它。比如这个"寒",你可以根据"寒者热之"这个原则,模拟一个南方,就用这个南方去对治上面的北方。南方起来了,北方自然要下去,不可能冬夏在一个时间里出现。中医治病的真实境界其实就是利用药物的不同属性来模拟不同的方,不同的时间、空间。时间可以用药物来模拟,空间也可以用药物来模拟,治疗疾病就是方的转换,就是时空的转换,将人从不健康的疾病时空状态转换到健康的时空状态。有关这个转换,我们将在以后的逐章里详细讨论。所以,总起来说,疾病所相关的关键要素就是这个"方"。病的造字为什么要用"丙"呢?原因就在这里。方以类聚,那么,可以用来聚类的方有多少呢?从基本的角度说有五方,东南西北中,但,如果按易的经卦分则有八方,按年支分有十二方,按节气分有二十四方,按六十四卦分,则有六十四方。我们看罗盘,罗盘上面就有这些不同层次的方分。所以,学中医的应该买罗盘来看一看,罗盘不光是风水先生用,中医也可以用,至少它可以帮助你认识这个方,认识与疾病最相关的这个因素。这里我们先从最基本的方(五方)来讨论,看看每一方里究竟聚有哪些相关的类。?
? ? [1]时间方 ?首先是聚时,东方聚寅卯辰时,聚春三月,余者依此类推。所以,时是方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类。《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又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这就是说疾病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就是时间,与时间有关系,这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特色。你看一个肿瘤病人,他 1994年发病与 1995 年发病就不同了,可西医不管这一套,他只看这个 CT 的结果,活检的结果,至于 1994 年发还是1995 年发跟他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中医也这样看,也不管这个 1994、1995,那就会完蛋。那你不可能真正弄懂病,因为与疾病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相关因素你没有考虑进去,你怎么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疾病?所以,这个时间你要谨记,这个病在 1994 年发与1995 年发完全不同,因为相关性不同了,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同了。作为一个中医,如果这一点忽略了,那很大的一块你就失掉了。时间的问题现代医学也在逐步的认识,比如药物的服用时间已经得到一定的关注,像强心甙这类药,在凌晨服用要较其他时间服用效价增加上百倍,还有一些激素类的药物,也有类似的情况。但,从本质上来说,西医对时间的认识还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有关时间的相关性今后我们会有较多的讨论。?
? ? [2]五行方 ?所聚的第二个因素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所以,疾病跟五行是很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在《内经》里面随处可见。你不谈五行,你认为五行是迷信,那你的中医搞不好。在《内经》里,在《中基》里,我们经常看到五行与阴阳相提并论,其实,五行就是阴阳的不同状态。阳气处在生的状态就叫木,处在长的状态就叫火,处在收的状态就叫金,处在藏的状态就叫水,而生长收藏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土。所以,五行是中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家千万不可轻视。?
? ? [3]六气方 ?所聚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东方生风,南方生火 (暑),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病机讲:"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百病的发生都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都与这个方相关。是百病而不是某一个病,所以,六气的相关性是普适的。?
? ? [4]五气 ?五气与上面的六气有区别,它主要反映药物的方位属性,即寒热温凉平。东方温,南方热,西方凉,北方寒,中央平。前面我们讲到中医可以用药物来模拟时间、模拟空间、模拟方位,就是依据药物所具有的这个五气特性。所以,把握五气乃是中医治方的一个要素。?
? ? [5]五味 ?五味也是方所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方聚酸,南方聚苦,西方聚辛,北方聚咸,中央聚甘。中医处方治病,依靠的是什么呢?很重要的就是药物的这个五气、五味。大家看《神农本草经》,它在每个药物里先谈什么呢?先谈气味,气味放第一位,主治功效放在第二位。气味是药物的首要因素,功效主治是次要的因素;气味是体,主治功效是用。这个主次,这个体用关系大家应该搞清楚。现在很多人不明体用,主次颠倒,只管主治功效,某某药治某某病,头痛就上川芎、白芷,肿瘤就上白花蛇舌草,完全将气味抛到九霄云外,这个怎么能算中医呢?我们再看《内经》,《内经》治病讲补泻,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她凭什么补泻呢?凭的就是这个气味。所以,她讲:"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她讲"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所以,中医治方她是凭气味来治方,有气味才有方可言。你凭一个活血化瘀,一个缓急止痛怎么治方?它算北方还是南方?是东方还是西方?方里面所聚的每一类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大家都感到中医的科研难找课题,其实这个方里就大有课题,而且这些才是对中医真正有意义的课题。这几十年,国家在中医药领域里投入了不少的资金,攻关课题也层出不穷,但是,大家冷静地想一想,这些课题中有多少是对中医有真实的意义呢?可偏偏就是这些课题容易中标,容易到手。你搞什么"方"的研究,标书出去就石沉大海了。五味的研究也告诉我们,疾病跟饮食的相关性非常大,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个说法在现代生活中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反映。像现在世界上的头几号杀手,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病等,哪一个不与饮食有关?现代医学研究饮食,它主要从食物的成分,脂肪多少,糖多少,微量元素多少,饱和脂肪酸多少,不饱和脂肪酸多少,从这些角度去认识。作为中医,大家不可忘记五味的因素。从上面这些讨论,大家应该发现中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中医里,导致疾病的是这些因素,可治疗疾病的还是这些因素。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医的这个特别之处,大家应该好好地去思考,好好地去琢磨。它与西医的概念完全不同。像风是一个致病的因素,"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可是风又是一个治病的因素,风能胜湿。而西医则完全不是这样,像结核杆菌、葡萄球菌,这是致病的因素,那么,治病呢?它有另外一个可以杀灭这个致病菌的东西,比如抗生素。而中医的病因你是杀灭不了的,风你怎么杀灭,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够进行调整,只能根据古人给出的方与方之间的这个巧妙关系来进行对治。让水能载舟而不覆舟,让萧何成事而不让他败事。中医治病的路子就是这样,如果从兵法来说,中医治病是攻心而不是攻城。?
? ? [6]五色 ?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东方青,南方赤,中央黄,西方白,北方黑。既然颜色与方有这样的关系,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色调我们不能光作美观来看,色泽不仅仅起装饰的作用,它应该有更深的涵义、更大的作用。一个土气很弱的病人,用了补土的药,用了四君子汤,用了理中汤,可是老不好,什么原因呢?结果发现这个病人老是穿一身青色的衣服,你在这里补土,它在那里伐土,这怎么会好呢?疾病跟那么多的因素相关,而你只知道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你只知道从功效主治去调理。功效主治如果不灵,你就说中医没效,你就说中医的理论滞后于临床,这怎么行呢?中医的这个局面大家说堪不堪忧,应不应该设法改变。五色的因素很重要,记得我跟大家谈过一个例子,就是上面的曾邕生师傅。他曾经治疗过一例重症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病人卧病不起,所以,只好请曾医生上门去诊治。曾医生看病处方之后,还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将病人家的其中一面墙整个地用煤水刷黑,然后让病人住在这间房里静养服药,结果病人很快地得到痊愈。黑色聚北方,北方属水、属肾,所以,曾医生用黑必定与肾有关。治病不但用药物的气味与主治,而且还从五色入方,五色治方,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疾病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北方不足的病人,当我们用药物来调补,感到力量不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相关性从其他方面来考虑,比如从五色来考虑。这是中医很值得注重的一个方面。?
? ? [7]五音 ?下面我们看五音,五音即角徵宫商羽。东方角音,南方徵音,中央宫音,西方商音,北方羽音。五音对疾病有关系没有呢?有!《内经》讲: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望什么呢?望气色、望形色。望气我们很难做到了,我们只能观形。那么这个闻而知之是闻什么呢?很重要的就是闻这个五音。五音里面哪个音强,哪个音弱,哪个音有,哪个音没有,五音之间的协调关系怎样?这些都要能够区别。这都是很深的学问。古人云: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这个知音的原始意义就是知五音,只是后来把它泛化了。大家还记得子期、伯牙的故事吗?可见知音是不简单的。听一个人的声音就知道你的情况,是不是太玄了呢?不玄!历史上有的人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在隔壁说话,他就知道你的疾病,这才叫"闻而知之",这才叫圣。为什么呢?因为疾病与五音相关。你的肺病了,那你的商音肯定会出问题,你的心病了,徵音肯定会出问题。所以,听这个声音就能大致了解你的情况。只不过我们现在都是聋子,我们听见的只是胒湮心耳的繁手淫声,而真正的五音我们听不懂。有的甚至连五音的概念还搞不清楚,一听五音,就说这不科学,应该是 1234567,应该是七音,怎么搞五音呢?五音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花大力气来研究。上面提到的是诊断的角度,从治疗的角度看也是一样。五味能治病,五气能治病,五音同样也能治病。商音就是属于西方,就属于金,金就能克木。你光知道羚角钩藤可以平肝熄风,应该知道商音一样地能够平肝熄风。现在西方很多地方都在流行音乐疗法,这是一个可喜的苗头,不过,这个音乐疗法还比较初级,还是小学水平,甚至是幼稚园的水平。真正的高水平在高山流水里,在中医里。希望大家在这方面作些研究,不要局限于开一个小柴胡汤、麻黄汤,或者时方的荆防败毒散,不要局限在这里,应该把眼光放开一些。21 世纪中医可以有很多的作为,为什么呢?因为她的相关性太多了,正是这个相关性决定了她在很多领域都能够有所为。现在许多中医到西方去,就只扎个针灸,弄弄按摩,开个中药,西方人也认为中医就这几招,你为什么不搞搞音乐疗法,你可以研究五音,开一个真正的五音疗养医院。《史记·乐书》云:"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见音乐对人体的作用,对疾病的作用,并非现在提出来的。这就是说,中医里面可以操作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不要只是抓住现在这一点点。?
? ? [8]五臭 ?在方这样一个框架里面,有很多相关的问题,有时间,有五行,有六气,有五色,五音,有五味,往下的还有很多。比如五臭,臭是双音字,这里读"秀"音。臭跟味不同,它是通过鼻来完成。五臭即臊、焦、香、腥、腐。东方臊,南方焦,中央香,西方腥,北方腐。对于五臭,也许我们对它要比其他敏感,特别有些臭我们的感受很深。比如香燥的东西。香燥的东西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特别在不想吃饭的时候很想吃一些香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香属中央,香入土,香入脾胃,脾胃运化好了,胃口就自然会打开。记得蒲辅周老先生曾治一例高年久病的患者,症见烦躁、失眠、不思食,大便七日未行,进而发生呕吐,吃饭吐饭,喝水吐水,服药吐药。病家认为已无生望,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询治于蒲老。蒲老详问病情,当得知病者仅思喝茶后,即取"龙井"6克,嘱待水煮沸两分钟放茶叶,煮两沸,即少少与病者饮。第二天病者子女惊喜来告:"茶刚刚煮好,母亲闻见茶香就索饮,缓缓喝了几口未吐,心中顿觉舒畅,随即腹中咕咕作响,放了两个屁,并解燥粪两枚,当晚即能入睡,早晨醒后即知饥索食。"蒲老嘱以稀粥少少与之,饮食调养月余而愈。一味茶饮而起如此沉疴,同道颇以为奇。当时我看到这个病例也觉得不可思议,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我们今天讨论五臭,这个道理就很清楚了。上好的"龙井"是非常清香的,而按照蒲老的这个泡茶方法是取其臭而不取其味,这样香气直入中土,当然就可以醒脾开胃了。适当的喝茶能够帮助消化,道理就在这里。有关五臭的例子还很多,第一章里我们讲《脑内革命》的例子,我们讲治骨癌的例子都与这个五臭有关。?
? ? [9]五畜 ?五畜在《内经》有不同的说法,一种五畜指鸡羊牛马猪,东方鸡,南方羊,中央牛,西方马,北方猪。一种是七篇大论的说法,即五虫: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这个五虫包括人,它泛指一切的动物。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是肉食的时代,过去小时候一个月能吃上一顿肉,所以,吃肉叫打牙祭,可现在哪餐不是肉,哪顿不是肉?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奇疾怪病也越来越多,而很多高发病率的疾病就与肉食直接相关。从中医的角度,从五畜的角度切入,应该会有文章可做。谈五畜还需要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十二生肖的问题。十二生肖应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前些天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报道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国为了预防伊拉克的毒气弹,除了携带很多现代化的设备外,还带有很多的活鸡。为什么带活鸡呢?科学研究表明,鸡对有毒气体的嗅觉,其敏感性远远超过其他一切动物,所以美国人要借助这个鸡来为他报警。为什么对气体最敏感的东西是鸡呢?鸡属酉,酉位西方,肺亦属西方,开窍于鼻,而嗅觉是由鼻来主管的,这就造成了鸡的嗅觉与众不同。这使我意识到了十二生肖的内容不可忽略,它不是随意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这里面肯定有很深的东西。另外一个是古人用来治疗青腿牙疳的例子,青腿牙疳大概相当与现在的血管性疾病,如静脉炎这一类病。这种病先是脚趾远端一节节地发青,然后逐渐坏死。古人用什么方法治这个疾病呢?就用马乳,母马的奶。喝这个马奶,血管的疾病就会慢慢地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午马属南方,属火属心,中医讲乳为血化,因此,乳又称白血。而心又主血脉,所以,这个马乳就与血脉有特别的亲和力,有特别的关系。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它能治疗这个血管的病变。以上这些关系告诉我们,研究动物,我们还不能完全像现代医学那样光从营养的角度来考虑,应该还有其他一些方面,也许这些方面的意义更深远、更广大。?
? ? [10]五谷 ?五谷,即麦、黍、稷、稻、豆。东方麦,南方黍,中央稷,西方稻,北方豆。五谷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提到过豆,豆入北方,与肾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豆又称肾谷。实际上我们看一颗大豆的外观,它就像一个缩小了的肾。因此,豆类及其制品,对于肾,对于与肾相关的骨和脑就有特殊的作用。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个保健食品叫大豆卵磷脂。服用卵磷脂除了调节血脂,改善心脑功能,增加记忆力外,对某些脱发还有很好的作用。而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些作用都与北方有关,都与肾有关。所以,研究食物不能光考虑现代的营养学,还要考虑到"方"的因素。五谷里面稻属西方,属肺谷,而肺主皮毛,所以,从美容的角度讲,吃大米恐怕要好一些。南方人的皮肤为什么比北方人细腻,这可能与南方人主食肺谷有关。 ?
? ? [11]五志 ?五志就是怒、喜、思、忧、恐。东方怒,南方喜,中央思,西方忧,北方恐。情志跟疾病的关系我想大家都有感受,不用在此多说。思虑太过会怎么样,忧伤太过会怎么样,恐惧太过会怎么样,这些在《内经》都有明确的记述。这就说明了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在古医案里,有不少是用五志的方法治疗疾病的,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这些都是因为有方的因素。 ?
? ? [12]五数 ?五数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天数五,地数五,合之即五数也。 《易·系辞》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以天地分之即奇数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偶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天数为阳,地数为阴。以五方类之,则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数的五方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传统所说的河图数,河图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具神秘色彩的东西,孔子曾经感慨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它不仅与易的起源相关,故《易 ·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且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大一部分就蕴藏在这个河图里。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就这个神秘性去探微索隐,而是就这个五数的问题作一个讨论。如果大家要问现代科学最具特征的地方是什么?那我们可以回答,是她的数理逻辑体系,是她的数学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她对数的认识的最大特征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抽象"。所以,现代数学是一门纯抽象的科学。而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化最具特征的地方则是她的阴阳术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她对数的认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抽象,比如我们以上所说的这个方与类,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为什么属于一类?为什么能够聚于同一个方下?在这个"方以类聚"的过程中,如果不从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的属性,抽出本质属性,那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根本就扯不到一块来。所以,在类聚的过程中必须抽象。那么,另一方面呢?另一方面就是不允许抽象。现代数学里,她对数的认识是纯抽象的,比如这个 1,1 就是1,1 就代表1 这个数,除此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具体的内涵,它不代表任何一个象。任何一个东西,任何一个象都必须统统地抽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来研究数学。可是在阴阳术数这个体系,它完全不是这样,她的数里有象。所以,《左传》说:物生有象,象生有数。物里面有象,象里面有数。反过来呢,则是数里面有象,象里面有物。因此,传统文化里专门有一门"象数"学,就是探讨象与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数与物之间的关系。数不允许"抽象",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内涵,它有一个直接与之关联的"象",这就是河图的重要内容。一六这两个数表征水,有一个水的内涵,北方的内涵;二七表征火,有火的内涵、南方的内涵;三八表征木,有木的内涵、东方的内涵,余者依次类推。一六为什么会有水的内涵,北方的内涵?这显然不是今天在这里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这是整个古代文化确知确证了的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不容推翻,推翻了它就等于推翻了整个古代文化。而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一个根本差别。现代的预测学,它根据概率,根据统计,那么古代呢?它就根据这个象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象数学不是一门虚设的学问,它是一门很实在的学问,古人制方的大小,用药的多少,以及每味药的具体用量,就是依据这个象数的学问。?
? ? [13]五毒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这里再补充一个五毒,五毒即贪、嗔、痴、慢、嫉。这是佛家的一个概念,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是希望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行为的善恶,特别是心灵世界的善恶与疾病有没有相关性。《易·系辞》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的状态,一定是祛除了五毒的状态,还有贪、嗔、痴、慢、嫉,这个心境不可能恬淡,不可能虚无。而一旦趋入这个境界,就会真气从之,就会精神内守,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由斯可见,道德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也是医学的问题。以上我们粗略地讨论了方的涵义。在每一方里,所辖的这些"类"在表面上看虽有很大的差别,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相同的,却是等价的。正因为这个等价性,造成了中医在诊断上和治疗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看似不同,看似不规范,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实际是大同,是殊途同归。这叫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打法虽不同,但都不能违反"方"的原则。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时,用了两个"最"字来形容,一个是"'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一个是"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我们从病字的释义,引出了疾病的相关性,而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周先生的确是过来人,他的这个形容绝非孟浪之语。?
? ? (3)何以用"丙" ?有关病的造字,我们转入另一个话题。由上述讨论可知,病字用丙是为了用方,而用方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疾病的相关性。既然用丙即是用方,那我们就要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造字完全可以选甲,为什么一定要选丙呢?天干从甲开始,你用天干应该首先用甲。如果当初造字的圣人选择了甲,那我们今天不读得"丙"而应该读得"甲"。我想光是声符,光是发音,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就像没过门的毛脚媳妇喊阿姨喊惯了,过门后突然要改叫妈,真是周身的不自在。但是,这个没关系,时间一长,两三个月后,你就习惯了,自在了。所以,光从声部来解释造字为什么一定要用丙,这个理由不充分。?
? ? ①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病之用丙肯定有它的特异性。怎么样一个特异性呢?丙在十天干里属南方,属火、属心,这个南方,这个火,这个心有什么作用呢?也许不学医的人很难领会这个作用。我们现在换一个角度来谈,从《素问》的"灵兰秘典论"来谈。 《素问》里面有很多的医学模式,有生物的医学模式,有宇宙的医学模式,有心理的医学模式,也有社会的医学模式。这个"灵兰秘典论"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谈医学。从这个角度上述的这个南方、这个心有什么意义呢?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君主之官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就一个国家言,在美国就是总统,在中国就是主席。一个主席,一个总统,他对国家的关键性、决定性作用,这个不用多说。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在谈完十二官的各自作用后总结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主明则下安,君主之官明,则整个身体,整个十二官就会安定,用这样的方法来养生,你就会获得长寿。所以,你要想把身体搞好,要想长命,就是要想方设法使这个主明。历史的经验更是这样,我们回顾几千年的历史,哪一朝哪一代遇上明君,天下就安定,老百姓就得利。如果遇到昏君当道,那就惨了,那自然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从 《素问·灵兰秘典论》我们知道,这个心、这个南方火是一个主宰,是整个身体的关键,健康也好,长寿也好,夭折也好都关系在这个心上,这个南方上。因此,病与不病,就要看这个心。病之造字为什么一定选丙呢?道理就在这里。前面我们提到中医这门医学是"攻心"而不是"攻城",从这个造字可以得到证实。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所以,你只知道攻城,而不知道攻心,那你不是中医,或者你成不了上医。而什么是攻城呢?什么是攻心呢?大家可以思考。?
? ? ②十九病机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十九病机看,整个十九病机五藏病机占五条,上下病机各占一条,就是七条。风寒湿的病机各一条,加起来十条,那么,剩下的这九条都是讲火热的,如果再加上五藏病机中心这一条,就成了十条,超过半数,可以控股。在病机的开首,黄帝说了,"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也就是这个百病与五方的因素都有关系,可是为什么一到具体的病机,岐伯就撇下了其他的因素,而主要谈火热,主要谈南方呢?这显然与前面《素问 ·灵兰秘典论》的君主之义相呼应。疾病虽然与方方面面的因素相关,但是,最关键的,最决定性的只有一个。就像一个国家,国家的各个部门都很重要,不能说你外交部重要,我财政部不重要,都重要。但是,这些重要的因素都必须服从一个更关键的因素。造字的先圣之所以选择丙而不选择甲或是其他,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是很具深意的。以上我们通过病的造字引申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你对病的造字真正领悟了,对于中医就"思过半矣"。这句话大家说过分吗?我想不过分。任何医学它研究的不外乎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相关;一个是疾病的治疗与哪些因素相关。而在病的造字里,显然已将这两个相关因素包括进去了。所以,病字大家要好好地研究、好好地琢磨。我们乍看周汝昌先生将"咬文嚼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还以为是不是老先生糊涂了。"咬文嚼字"是没事找事,怎么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呢?可是,你一仔细琢磨,就知道这个最高境界非"咬文嚼字"莫属。"咬文嚼字"不是简单的一桩事,它需要很深的沉积,很厚的底蕴,这里面既有逻辑的知识积累,又有直觉的体认判断联想,没有这些,你咬不到东西,嚼不出味道。嚼不出咬不到你谈什么境界,这就没有境界可言,这也不叫"咬文嚼字"。而一旦你咬到东西了,嚼出味道了,你感到一口下去回味无穷的时候,这个境界就会自然地涌现出来。佛家讲等静智慧中的自然流露,恐怕我们可以借用来描述这个"涌现"的过程。真正有学问的老先生,他的一句话有时都是沉甸甸的,用一字千金来形容,实不为过。周汝昌先生讲的"咬文嚼字"实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 ? 4.脉释?
? ? (1)脉之造字 ?首先我们还是从造字来看。脉由月+永构成,我们现在的简体就用这个脉。还有另一个是月+聐,这是比较正规的写法。月字在这里是形符,《说文》和《康熙》都把它放在肉部。所以,月可作两个部首,一个是月亮的月,一个是肉。《说文》、 《康熙》将脉(胐)置于肉部,我的意见是对一半错一半。说对一半是因为从形上讲,脉确实是由肉构成的。但是,如果从功用上,从更广义上讲,脉置肉部就有诸多不妥。它应该置于月部。月就是月亮,《说文》释月为"太阴之精",《史记·天官书》曰:"月者,阴精之宗"。而《淮南子 ·天文训》则云:"水气之精者为月。"也就是说,月为水气之精凝结而成。永的本意是长,把这个长放在历史里就是永恒。如果把它放在自然里,这个长与什么才堪称配呢?当然只有江河才能相配。所以,《说文》云:"永长也,象水聑理之长。"我们经常讲源远流长,在本义上就是指江河。你看长江从唐古拉山起源后,一直流到大海,横穿整个内陆东西。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长?所以,永的本义就是这样,它代表江河,代表江河的主流。而胑的意思呢?它也与水有关,表示江河的支流。一个主流,一个支流,两个都是讲水。所以,这个脉字必定是与水相关的。?
? ? (2)脉义 ?形声二符的意义已如前说,形符我们还是从月讲。月属阴,阴的东西是黑暗的,不应该有亮光。但为什么月会有亮光呢?古人讲这是日使之明也。也就是说属阴的月本无明,而有了日,有了太阳它就会明。所以,月的光明主要与太阳相关。我们常说水中月、镜中花,其实水中本无月,镜中亦无花。月的明亮也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它好比一面镜子,一面太阳的镜子,一面阳气的镜子。因此,月相的变化情况,从天文的角度讲,它反映的是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医的角度讲,它反映的是阳气的进退消长。所以,整个月的阴晴圆缺它并不在于说明其他的什么,而说明的就是这个阳气的变化。今天是农历十一,再过四天就是十五,从这个时候起,月亮在一天天变圆,直至形成十五的满月。月属阴,月满了是不是就意味着阴气满呢?不是的。恰恰相反,它反映的是阳气满,阳气充满,阳气盛大。这就引出一个月周期的问题。前面我们曾讲过年周期和日周期的问题,有的人发病跟这个年周期很有关系。比如胃病的病人,有的就喜欢在春天发作,其他季节他比较平静,可是每到春天胃就不舒服。这样一个发病特征就提示我们这个病与东方很有关系,与肝木很有关系,应该从这方面来考虑治疗。还有的病人在年周期上没有特征,可是在日周期内却很有特征,他这个病就是傍晚的时候不舒服,其他时间相安无事。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前面谈的日周期我们知道,傍晚的时分对应秋,这就与西方、与肺金有关。这里我们提出月周期,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月周期里面也存在一个春夏秋冬的变化,也存在一个生长收藏的变化,根据病人在月周期内的发病特征,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相关性的判断,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汉代的魏伯阳造有一本《周易参同契》。这本书在历代都受到极高的重视,享有"万古丹经王"之美称。这本书对月相的变化是用易卦来描述的,比如这个十五,它所对应的是乾卦:"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乾卦三爻皆阳,是纯阳卦,月满用乾来表示,正说明了月满是阳气最隆盛的时候,这个时候阳气处在最大的释放状态。月满一过,重阳必阴,阳气逐渐地转入收,转入藏。月相也渐渐由满变缺。到了二十二、二十三即成为下弦月,这个时候的阳气状态与秋相应。下弦以后,月的亮区进一步"萎缩",直至三十,什么都没有了,只见一个月亮的影子,这个时候就叫晦。在晦这个时候,月亮跑到哪去了呢?月亮还是在那儿。就像我们的镜子,刚才镜中还有花,为什么这会儿没有了?因为你把花拿掉了,藏起来了,而镜子仍然在那儿。这个时候阳气没有显现,阳气都收藏起来了。所以,月就不明了,这就成为晦。所以,晦这个时候就与冬藏相应。因此,整个月象的变化,实际上就是说明阳气变化的这么一个问题。月象所呈现的不是其他,就是一个阳气,故月又称为阳镜。月为阳镜的这个说法,不知道古代有没有,如果没有,则权作我们的一个创造。所以,月象变化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以阴显阳,以阴现阳的过程。月的这样一个意义谈完了,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水。水也是属阴,是一个静物。它只有往下走,所以,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有例外,水也会有起落,比如潮水的涨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这个导致涨落的因素。今年中央电视台刚好转播了钱塘江观潮的盛况,大家也看到了,这个过程确实蔚为壮观。特别是两股潮碰撞回旋的时候,正好形成一个天然的太极阴阳图,这使我们想到了什么叫作"道法自然"。古人所搞出来的这些东西,都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都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自然。水这样一个静物为什么会涨起来?而且涨得这么汹涌澎湃。这跟月亮一样,月本无光而阳使之光。水本为静而阳使之动。所以,这完全是一个阳气的问题。既然是阳气的问题,那么,这个涨落必然会与时间相关,与阳气的变化相关。古人讲月满观潮,就是说潮涨一般都在月圆的时候。月圆潮起,月亏潮落,这是什么原因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从海洋潮汐学的角度,认为在月圆的时候,月地的引力最大,由于引力的作用产生了潮涨的变化,也就是说潮的起落与月地的引力相关。这个是现代科学的说法。但是,在古代还没有引力这个概念,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个潮汐的涨落变化呢?既然有变化,那必定要找阴阳,这是《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明确规定的。是什么因素能使这个阴静而下的东西升涨起来呢?除了阳再没有别的东西。阳主动主升,惟有靠阳的鼓动作用才能使水升涨为潮。而恰恰月满的时候是阳气最隆盛的时候,这就与现代科学的说法吻合了。阳气的作用,就使这个静者变动,就使这个下者变高。因此,潮汐的涨落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阳气的变化,是阳加于阴方为潮,这与月为阳镜的道理同出一辙。在自然界,海洋的潮汐受月地引力的作用,受阳气的影响。那么,在人体呢?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人体的情况应该跟这个过程相似,而这个相似的东西就是血脉。几年前《中国青年》杂志的一篇文章正好支持了以上这个说法。这篇文章有两个观点:一个是最原始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这个问题我们在厥阴篇会有详细的论证。生命的起源跟河图很有关系,跟五行很有关系;另外一点就是认为人体的血液跟海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什么呢?人血是咸的,海水也是咸的。所以,自然有江河湖海,人身就有血脉。血者水也。血本静物,它为什么会在血管中流动,进而产生脉搏呢?当然,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很清楚,这是由于心脏的不停收缩造成的,但是,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还不能解决问题。心脏收缩产生脉搏,这一点古人已经认识到,并且将这个问题归结到胃气里面。但是,要使这个脉理与整个医理相应,那么,脉的变化还是要归到阴阳上来。树欲静而风不止,阴血欲静而阳动之。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把整个脉理浓缩进去,给脉下一个定义,那么这个定义就是:阳加于阴谓之脉。知道了脉的这个道理,这就好办了,你就会明白我们号脉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为了了解阴阳。《内经》云:"脉以候阴阳"。脉为什么可以候阴阳呢?就因为脉的形成,脉的变化具备了阴阳的要素。所以,我们号脉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了解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在前面第二章里我们曾讨论过这个本的问题,本就是阴阳。因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与这个阴阳有关,都是阴阳的变化导致的,疾病当然也不例外。现在我们要了解这个疾病,要考察这个疾病,看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这个疾病,那我们从什么地方入手呢?当然要从根本上入手。从根本上入手就离不开阴阳。而阴阳从哪里去了解呢?脉!既然脉能够这样好地反映阴阳,所以,中医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方法就是从脉入手。当然,如果有人能像扁鹊那样望而知之,那这个脉可以不那么重要。你一望便知道他的阴阳。但是,这一点我们恐怕很难做到,那我们就只能依靠脉来鉴别阴阳。?
? ? (3)四时脉论 ?中医脉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讲 28 脉的,有讲 36脉的,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验,但是,真正把握起来并不容易《内经》讲脉没有这样繁杂,她只讲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例如她只讲四时脉,而不讲 36 脉。然而四时脉你一旦搞清楚了,脉学的基本问题也就解决了。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四时脉。?
? ? ①春弦 ?所谓四时脉就是春夏秋冬所相应的脉,春脉为弦,什么叫弦?弦脉比较容易理解,古人形容是"如按琴弦"。在指下有"如按琴弦"这样一种感觉的就叫弦脉。典型的弦脉在手下稍稍感到紧张,如果更进一步紧张就成了紧脉。所以有不少的医案脉写弦紧,因为弦紧的这个度有时不好区别弦属春脉,紧属冬脉,冬春相连,所以,这个交界有时并不容易区分。不过,明显的还是可以区别开来。春天为什么会现弦脉呢?通过第二章的讨论我们知道,春天的时候阳气开始释放,开始升发,但是,这个时候阴寒还没完全退。特别是北方,早春二月的时候还很寒。在这样一个时候,阳气要出来,阴寒就会阻挡它,束缚它。这就形成一个抵抗,这样一个阴阳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弦象。所以,我们摸到这个脉的时候总有一种受阻的感觉。当然这样一个过程用言语确实不容易描述大家可以慢慢去感受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弦脉呢很关键的一点是阳出的时候有东西去束缚它,如果没有这个束缚的因素,它不会出现这个弦脉。因此,弦脉的这样一种情况正好反映了春天的阴阳变化。所以,在春三月里见到这样一个脉象应该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太过,过则有病。太弦了那就说明这样一种束缚和抵抗的力量超过了正常,那你要找原因,看看为什么会形成这个弦脉的太过?如果脉根本不弦,一点紧张的味道都没有,相反地很松弛,那说明这个阳气根本没有升起来,这也是有问题。所以,春三月脉太弦了,即太过,或者一点都不弦,即不及,这样都不好。这个是春脉。如果在平常其他的时候见到弦脉,就应该找找原因。特别是女同志,摸到弦脉的时候应该问问她:近来的情绪怎样?是否怄气了?怄气的时候常常会有弦脉出现。为什么呢?因为怄气就会有抑郁。抑郁了,气血的运行就会有障碍,有束缚。因此,在其他的时候出现弦脉,我们就应该寻找这个引起束缚的原因。?
? ? ②夏洪 ?夏天的脉是洪脉,又叫钩脉。夏天为什么会出现洪脉呢?夏天时候的阳气在方向上还是像春天那样,是春日的继续。阳气升发,向上向外。但是,夏天这个时候阴寒已经退了,束缚的因素没有了,脉气就像完全张开的翅膀,很自在很逍遥地飞翔。所以,这个时候的脉就是洪脉。夏天见到这个脉,这叫应时脉。如果其他时间也出现这个脉,这就是非时之脉。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我师父当年的病案,大概在 1982 年的冬天,先师到铁路的一个朋友家赴宴。饭前,应朋友的要求为她的父亲诊脉,诊脉过后先师没说什么,等把饭吃好,先师的朋友送他出门的时候,先师才跟她讲:你父亲的身体要注意,不然的话,明年夏天就会出大问题。朋友听到先师的这番话,心里很紧张。因为她亲眼见过先师的一些预言后来都兑了现。所以,迫不及待地问有什么办法可想。先师当时开了一张处方,用的只有两味药,一味生石膏,一味苏木。熬水以后当茶饮。为什么开这两味药呢?当时是冬天,而冬天摸到的却是一个夏天的洪脉。这个时候阳气正在收藏,不应该出现这个洪脉,出现了说明一定有问题。在收藏的时候,还有一个天地的因素在束缚这个脉气。在这样的时候你都会出现这个脉,而一旦到了夏天,这样的因素没有了,那不火山爆发?所以,先师断定夏天肯定会出问题。这个脉在伤寒里也叫阳明脉,阳明病当然可以用白虎汤。所以,我师父开的不过是白虎汤的变方,是更简单的方。送走师父后,回到家她就跟父亲说:李医生说您应该吃一些中药调理,这样会对身体有好处。可是她的父亲是一位老干部,很固执,并且刚刚做过全面体检,什么问题也没有,吃什么药呢?所以,就没有做理会。到了夏天,大概是七月份的时候,突然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这个病例给我的印象很深,认识到脉是很有作用的,把握好了,确实可以知道疾病,预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四章 治病法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652 次浏览 • 2016-02-03 17:18
? ? 在正式地进入太阳篇前,我们要讨论"治病法要"这样一个问题。只有这个问题清楚了、把握了,做医生才有一个依靠处。?
? ? 一、医者的两个层次?
? ? 陈存仁编辑有一套日本人写的很著名的丛书,叫做《皇汉医学》。《皇汉医学》里讲到一个"医诫十则",就是做医生很需要注意的十个问题。十诫中有一诫我的印象最深,记得这是师父十多年前给我讲的。先师给我讲的许多问题都已经忘记,可是这一诫我记忆犹新,因为它太重要了。十多年来,我一直是以这一诫来告诫自己、鞭策自己、要求自己。现在就凭记忆把这一诫的内容转述给大家:"医有上工,有下工。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谓之上工。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我们看到这一诫里把医生分为上工、下工。上工这一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高明医生,而下工这一类,就是很差劲的医生,就是庸医。作为我们学医的人,在谈到这一诫时,就应该有所选择。我想大家应该是希望能在上工的行列,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大家就不要学医。否则,一辈子下来,只做一个下工,一个庸医,这有多凄凉。另外一点,做医生几乎没有中间路可走,你不是救人就是害人。你开药,如果没有治疗作用,那就是毒副作用,中间的路很少,这是肯定的。所以,选择做医生的路,大家应该很慎重。按照清代名医徐灵胎的话,做医生只有两条路,要么做苍生大医,要么做含灵巨贼。?
? ? 1.下工层次?
? ? 什么是上工?什么是下工?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一诫从根本上,从源头上给我们作了说明。"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这是什么意思?前些天我给医本的同学上课,下课休息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我们家乡有一个朋友得甲状腺肿,老师您看开个什么方?另外一个同学接着问我:老师,我最近经常失眠,您看开个什么方?现在我们暂时放下上面的提问,先来考虑另一个问题。中医与西医在很多原则问题上应该说是接近的,西医治疗一个甲状腺肿,不会马上想到割掉它,或者马上用什么消肿的药物。它要通过一些手段或方法,得到一个诊断。甲状腺肿只是一个体征或症状,它还不是诊断。它必须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得出一个诊断,这个诊断是病因诊断。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甲状腺肿?是缺碘呢?还是甲状腺机能亢进?还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瘤?或者会是癌肿?这些都必须做相关的检查才能确定,或者做活检什么的。等到这个病因的判断明确之后,才能提出相关的治疗方案。有人说西医光治标,这个说法我不同意,病因治疗就是治本,只是这个"本"的层次不同而已。上面的同学告诉我一个甲状腺肿就要我开方,这就等于省略了这许多的过程。中医与西医在这个总体原则上也是一样。我们说甲状腺肿或者失眠,它只是一个"证",而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通过这个"证"来辨别疾病的"因",然后根据这个"因"来进行治疗。这也叫做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你现在只说一个甲状腺肿、一个失眠,这个辨证论治的过程没有,这个诊断的过程没有,那怎么开方?没法开方。根据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对后世提出的内科就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西医说肺结核,这是一个病,这是一个诊断,而这个诊断已经包含了病因的判断。又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的最终原因虽然没有搞清楚,但是,这个病名已然包括有病因因素。而内科里面说"咳嗽",说"胃痛",说"泻泄",这些都是病。"咳嗽"、"胃痛"这些是什么东西呢?它只是一个症状,它完全没有病因的成分,所以,西医要笑话中医,我觉得应该笑话。什么事情要模仿西医,都应该经过严密的思考,没有经过严密的思考,盲目地去模仿,就容易搞成半吊子,两头不到岸。当然,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所采用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西医有大量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借助,而且这些手段越来越先进。中医呢?什么也没有,都得靠自己。因此,学中医要比学西医困难。学西医,整个世界的科技都在帮助你,现代物理学帮助你,现代化学帮助你,现代生物学更加帮助你。而学中医没有人帮助你,相反都在为难你,给你挑刺。所以要学好中医,特别是要在现代学好中医,那真是不容易。大家应该把这个困难考虑进去,树立牢固的信心。上面提到,说一个失眠,说一个甲状腺肿就要处方,这就是"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很多人搞一辈子中医都是这样。听到甲亢,就开一个甲亢的方,病人又说胃痛,加两味胃痛的,又说腰痛,再加两味对付腰痛的,现在的很多中医就是这样看病。有些同学给我说,现在在医院里已经看不到中医了,心肌梗死就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已经形成套路了。当然有的病人可能会适合于益气养阴,但,这个思路不对呀。心梗是西医的病名,由冠脉阻塞所致。中医怎么认识它呢?中医不一定说它是心梗,你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怎么就只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这个与"对病欲愈,执方欲加"有什么区别?这可是下工之所为啊。所以,我们一定要设法避免这样的方法,走另外一条路。?
? ? 2.上工层次?
? ? 这一条路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这个"机"是什么呢?这个"机"就是病机。临证的时候,首先是要察明病机,然后再根据这个病机来处方,使方药与病机相契合,这样一个看病的路子就是上工的路子。"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似迂而反捷",这样的方法迂不迂呀?确实好像有点迂。病人来了,还要察什么机。心梗的病人一来我就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协定方,这个很快呀,还察什么机。但,最后的结果呢?恐怕你那个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结果赶不上。这就是"似迂而反捷"啊。见一个咽痛,你就清热利咽,玄参、麦冬、桔梗、甘草,行不行呢?这样看起来快,看起来不"迂",可实际的效果怎么样呢?相信大家都会有经历。前些天看一个病人,咽喉痛、声音嘶哑,要用笔来代口,浑身没力气,开什么方呢?光有这些还开不出方。你要是急着开什么山豆根、牛蒡子,你就成下工了,因为你"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嘛。你还要"临证察机",不要急着用山豆根。当时,我为病人摸脉,发现两尺浮紧,紧属寒,浮是表,浮紧就是表寒,一个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用什么方?用麻黄汤。再看看舌象,舌苔白腻,苔腻是湿,所以病人浑身困倦乏力。于是我给她开了两剂麻黄汤加苍术。病人是晚上来诊的,诊前已经输过几天抗生素,但丝毫未见效果。开药以后,当晚煎服。第二天上午给我电话,咽痛十去七八,声音已经无碍,两剂尽后,诸证释然。大家想一想这个病例,明明是咽喉肿痛,用压舌板一看,咽部充血几个"+",扁桃体肿大,应该清热,应该利咽,应该消肿,可你为什么偏偏不用这些,反而去"火上加油"呢?就是因为这个舌脉显示出病机是表寒,所以,要用温散表寒的麻黄汤。温散药一下去,寒解了,咽喉果然就不痛。这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临床诊病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古人讲"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就是这个意思。前段时间还看过一个女学生,也是咽喉肿痛。她的咽喉肿痛到什么程度呢?三天两头要去吊针,要去打青霉素。人家油炸东西,她从那儿经过,咽喉就要肿痛,就要化脓,更别说吃了。现在好啦,不但闻到没问题,吃下去也没问题了。咽喉肿痛只是一个症状,不是诊断,没有理由就去用山豆根,就去用桔梗。你要获得一个诊断,你的治疗是对诊断负责,而不是对病人说的某个症状负责。炎症好像两个火,如果真的有火,那就应该清,用玄麦甘桔肯定好。火的表现是很明确的,你打开火看一看,明明显显的,看得见是红的,摸起来烫手。人身的火证也是这样,它有它的指征。而我看的这位学生,脸色青青的,唇淡、舌也淡,手冰冷,脉沉细。哪有一点火热的征象?根据这个舌脉,根据这个四诊的材料,这个人根本不可能有火。可是你看看前面医生开的,全是牛黄解毒、玄麦甘桔,都在清热利咽。看过这个病人,你就会明白,中医为什么没有疗效?这个病人我始终都在用扶阳的方法,开始用归芪建中汤,后来用附子理中汤。现在,不但咽喉不肿痛,体质也得到全面的改善。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上工与下工的路子,它的区别在哪里。"临证察机"这个路子看起来迂回了,走了弯路,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快捷得多,这正是"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直接清热利咽,或者查查药典,看哪味药治咽痛,哪味药有抗菌消炎作用,这样看起来似乎直接一些,快一些,可实际呢?她按照这个路子搞了几年都没有搞好,从中学一直到大学还在吊针,还在吃牛黄解毒。而在这里仅仅服药一个月,什么都解决了,至少基本解决了,哪一个更快呢?所以,这是"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贤者之所以成为贤者,就是他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而愚者之所以成为愚者,是因为他没有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是因为他失去了"临证察机"这个窍诀。我想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希望做个贤者,不要做个愚者。而做个贤者的办法就是"临证察机"。今后对每一个病人都要临证察机,开始察不对这没关系,但,一定要履行这个手续,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开始的准确性比较小,也许只有百分之十,但,慢慢地就会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三十,到了八十、九十,十愈八九了,我们就成了上工。大家应该具备这个信心,方法对了,只是时间问题。?
? ? 二、临证察机?
? ? 《皇汉医学》讲的"临证察机,使药要和",可简称为"察机药和"。察机实际上就是求本,"察机药和"就是治病求本。机是病机,病是疾病,那么机呢?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机就是导致事物发生的关键要素。现在政要所在的地方为什么又称机关呢?当地要发展,看什么呢?就看那栋楼!因为它是党政机关所在。所以病机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那个最关键的因素。这与病理变化这个面显然有很大的区别。原子弹的威力大不大?当然很大。可是这个启动按钮没必要搞得那么大,一点就行了。病机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 ? 1.何以察机?
? ? 病机的概念出自《素问》的"至真要大论"里。至,是至高无上;真,不是假的;要,重要。最真实不虚的,最重要的论述就在这一篇里。我们从病机放在这一篇,而不放在其他篇,就可以看出它确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至真要大论"在具体讲述病机前,有黄帝的一段引子:"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黄帝在这段引子中讲到了百病产生的原因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然后在这个原因的基础上再产生其他的变化。虽然,我们看病的时候,也许看到的是这个变化后的疾病,好像它没有风寒暑湿,好像它没有"外感",但是,这个最根本的原因大家不能忘记,不能含糊。所以,黄帝在这里说得很肯定。接下来黄帝又说,经典里明明说了,"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可是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医生,医生在临床上用起来效果并不十分满意,疗效还达不到百分之百。我想把这样一个最真实不虚,最最重要的医道真正地流传下去,使医生能很快地把握它,用它来治病就好像拔刺雪污一样。临床治病究竟能不能像拔刺一样,像雪污一样,立竿见影,手到病除呢?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方法?岐伯回答说:有!有这个方法,"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此之谓也"。就这么一句话,你看病机多重要。审察好了,把握好了,治起疾病来就会像拔刺一样,就会像雪污一样,就这么简单。可是如果没有把握好,治起疾病来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临床就没有办法达到百分之百的疗效。那么,怎么样才能审察好病机呢?审察病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勿失气宜",要抓住"气宜"。这个提法在"至真要大论"里有两处,另一处说"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可见两句话是互相关联的。实在地说,病机就是气宜,气宜就是病机,这两者讲的是一回事。那气宜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风寒湿暑燥火",就是六气,就是与六气相关的这些因素。审察病机,要勿失气宜,那么这个气宜怎么求呢?比如现在天阴了,要下雨了,这个气宜我们知道不知道?知道!这是湿来了。我们可以直接感受这个气宜的变化,在这个时候产生的疾病,不管它是什么病,都与这个气宜有关,抓住了这一点,不失去这一点,那你就抓住了病机。如果天气突然转冷,北风来了,这就是寒的气宜。上面这个气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个气宜叫做外气宜,或者叫做显气宜。那么,还有另外一些我们不容易觉察出来的,那当然就叫做内气宜。或者叫隐气宜。这个气宜可以通过舌脉来体察。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更加便于我们了解气宜的方法呢?实际上,整个《素问》的七篇大论就是讲的这个问题,这就要涉及运气这门专门的学问。在《素问》的第九篇"六节藏象论"里,有这样一段话:"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这句话讲得非常严重。不可以为工是什么呢?就是不可以当医生。现在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知道年之所加吗?不知道!可是不知道你还是在当医生,你还是要为工,这就是当今中医界的现状。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这就要谈到运气的问题。今年是庚辰年,那今年的年之所加是什么呢?庚本属金,而运气的干支讲化合,乙庚化金,所以,今年的年运是金运。年运确定以后,还要根据地支定出年气,今岁地支为辰,辰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一个金运太过,一个寒水司天,一个湿土在泉,这就是今岁气宜的大框架。再详细一些的气宜,就要看主客加临,气有气的主客加临,运有运的主客加临。气分六步,运分五步,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大体情况。我们临证求气宜,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这里面求。比如现在,现在已步入小雪节,是六气里面最后的一个气,也是五运里面最后的一个运。这时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太阴湿土。凡是在这个区间患的病,不管你是什么病,都与以上这些气宜的综合作用相关。审察病机要考虑这些因素,治疗疾病也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些因素不但会导致外感病,也会影响内伤病。因此,气宜不但外感病要求,内伤病也要求。懂得了气宜,懂得了上述气宜的综合作用,你就懂得了"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你就可以为工。就是因为这一步,做医生的路就变得海阔天空,所以,运气这门学问很重要。南宁有一位名医叫曾邕生,也是我的一位师父,他就是整天研究这个"年之所加,虚实之所起"。早些年他自己开门诊,每天都要看一二百病人,多的时候看到三百多。单号看农村的,双号看城里的。一个人怎么能看这么多的病人?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气宜清楚了,再一对照病人,病机就容易带出来,病机一出来,方药也就跟着出来。所以,病既看得快,也看得好。所以,病机的关键是气宜,而要抓住气宜,就要知道年之所加。?
? ? 2.十九病机?
? ? 知道了病机与气宜的这个关系,黄帝接着问:"愿闻病机如何?"岐伯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像这样的病机,岐伯一共回答了十九条,这就是著名的十九病机。我对十九病机的研究虽说不上很深,但已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研究它的人很少,像《中基》的病机篇,本来应该以这个十九病机为核心,可现在连提都很少提到它。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是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天下的疾病那么多,那么错综复杂,怎么可以就用这简单的十九条病机加以概括、加以说明呢?十九条病机能不能作如上的概括、如上的说明呢?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岐伯在这里用了一个"诸"和"皆",这就是一个肯定的说法。凡是"风",凡是"掉眩",必定与肝有关系,你就从这个肝去找,一定能找到病机,一定能够找到导致这个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岐伯已经给你打了包票。以此类推,"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凡是疼痛、痒、疮的一类证候,必定与心有关,你可以从心去寻找问题,至于怎么寻找,我们下面还要谈到。在岐伯陈述完这个十九病机后,他也考虑到了黄帝可能也会有类似我们一样的疑问。为了进一步地消除这些疑惑,岐伯接着引述了《大要》的一段话:"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病机要谨守,不要怀疑,这一点很肯定,不容含糊。要各司其属,各就各位。风掉眩,不管你是什么风掉眩,都一定要找肝。怎么找呢?这就要落实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这个原则上来。比如刚刚说的风掉眩,我们看到一个掉眩病,一个眩晕病,它肯定属于肝,这个没问题。病人一来,我们看到他一副肝病的模样,脸色青青,脉又弦,肝的色脉非常明显,这个就叫"有"。有者求之,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它很直接。但是,如果没有呢?我们看到这个眩晕的病人,脸色也不青,脉也不弦,一点肝家的色脉都没有,这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就叫"无",无者也要求之,反正它与肝有关系,这是病机规定的前提。那怎么求呢?这就要根据"必先五胜"的原则。五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根据五行之间的关系去求它。明明是眩,肯定属肝,为什么见不到肝的色脉?这个问题你要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无"?上面这个原则就是告诉我们用一个很方便的方法来找出这个原因,这个方法就是以肝为中心,利用五行生克的原则去考察。比如上面这个例子,你没有看到肝的色脉,你看到的是肾很虚的表现,那么,你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肾水很虚,母不生子而导致了这个"没有"。所以,治疗就应该补母生子,用补肾的方法,这个眩晕就会好。如果肾的情况也没有,那就继续看,看看有没有肺的情况?如果有,那还要看一看盛虚。如果是肺家盛,金太过,那肝木就必遭克损,这个时候泄其太过,使木不遭克损,那疾病就自然会痊愈。如果是肺虚金不及呢?那就要用佐金平木的方法。如果还不行,再看看心怎么样?脾怎么样?心虚则子盗母气,心实则火旺克金,金不制木,这时把心火一泄,病就没了。有时又可能是土的毛病造成的,土虚亦不能育木。从上述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病机的方便在于它把这个中心坐标确定了,你根据这个中心点去搜寻,根据五胜的原则,生克的原则去找,这就有了目标。这就比你漫无边际地去寻找要好得多,大家看是不是这样?所以,这样的一些原则很了不起,它把一切疾病最关键的东西告诉我们了,这就是病机!导致风、导致掉、导致眩的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肝,它告诉你了。大家想一想,这在过去是什么?是秘诀,是窍门,是宝贝啊!可是我们拿着这样的宝贝却不当一回事,甚至拿着金盆当尿壶,难怪古人说:传非其人,漫泄天宝。对于上面这样一种病机辨证方法现在很少有人去研究,去关心,我打算在这方面做深入地研究,也希望大家多研究。古时候不是有治肝三十法吗,清代名医王旭高就专门有一个"治肝三十六法",这"三十六法"怎么来?就从这儿来。还有所谓隔一、隔二、隔三、隔四的治法,明明是这一脏的病,他不治这一脏,而治另一脏。用药平平淡淡,根本看不出有一味治肝的药,却把肝病治好了。你拼命去平肝熄风,用羚羊钩藤汤、龙胆泻肝汤,治来治去没有作用。为什么呢?你没有真正搞清楚,你只知道"对病欲愈,执方欲加",你只知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却不知道还有一个"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却不知道还有一个"必先五胜"的原则,却不知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那你当然只有"守株待兔"当下工了。所以,病机里面变化的花样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利用《大要》给出的这些原则,围绕这个"宗"去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出疾病的症结。这里我只将大体的思路提供出来,希望大家沿着这个思路去研究,并且在临床上加以应用。上面举例谈到了十九病机,也把运气的基本情况给大家谈了,我想这个感受应该比较深。现在过了小雪,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气宜呢?很潮湿,人昏昏沉沉的,感冒的人特别多。这个感冒与以往的感冒不同,如果不知年之所加,不明运气,治疗这样的感冒多少会碰壁。现在是寒湿当令,而且湿特别重,有点像春天,只有春天才这样潮湿。前几天看过三个病人,一个是上腭的恶性肿瘤,一个是坐骨神经痛,一个是胃痛,三个病人我都用的同一张方,就是《和剂局方》的五积散,结果除恶性肿瘤的这一例因特殊的原因没能服药以外,其余两例都有不错的效果。三病不同而治同,这叫作"异病同治"。其实,既然治同,那肯定有相同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气宜。因此,气宜把握好了,病机就容易审察清楚,病机清楚了,治疗的方案就很容易制定出来。这实在是临床上一个很方便的法门。上述这例恶性肿瘤的病人年纪只有 26 岁,看上去气色很差,自觉症状不多,只有头胀,微咳 (已肺部转移)。切脉右弦滑,尺涩,左脉沉细,不耐按。舌淡暗,苔白水滑。像这样一个病人我们怎么去思考呢?再一看他前面服用的药,都是大量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所以,我首先给他一个建议,就是马上停用这些药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这些都是清热的药,如果真是热毒结聚的肿瘤,那当然用之无疑,用后确实会产生抗癌作用。但,如果是寒湿凝结的肿瘤,像上述这例病人,那再用清热的药就等于助纣为虐了。碰到癌症病人你就想到要用半枝莲,你就想到要抗癌,那你在走"对病欲愈"这条路,你是西医,不是中医。中医就要讲辨证,有是证才用是方。《内经》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是寒性的病,就应该用温热药,不管你是肿瘤还是什么。上述这个病人初次发作是在 1994 年,1994 年是甲戌年,甲为土运太过,戌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这样一个肿瘤病人,你很难说清他是那一天发病,他的发病界限你很难像感冒那样用天来界定。所以,这个年的框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 1994 年的"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主要是寒湿为盛,尤其是湿为盛,他这个病为什么不在1993年发作?也许1993年这个癌肿已经在孕养。它为什么一定要在 1994 年爆发出来?可以肯定,1994 年这样一个年运,它的六气变化对这个肿瘤的发作很有帮助,是这例肿瘤爆发的助缘,所以,它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运里引发出来。我们再看今年,今年是庚辰年,司天在泉同样是寒水湿土,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个病跟寒湿有关。说明寒湿这样一个气肯定对他的内环境不利,对他的免疫系统不利,相反的,对这个肿瘤很有帮助。大家想一想,这个"年之所加"重不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如果再参照舌脉,舌脉也跟这个相应,那病机就肯定了。所以,这个病你别管它是什么,你就从寒从湿去治疗,去掉这样一些对肿瘤有利的因素,去掉这样一些对机体不利的因素,即便它不好,至少也不会助纣为虐。在讨论病机的开始,黄帝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这里提的是百病,就是众多的疾病都受这个因素影响,没有说肿瘤例外。肿瘤也好,其他疾病也好,都受这个大环境的影响,都受这个六气综合因素的影响。你只要弄清楚这个因素,然后设法阻断它,改变它,那显然会对这个病的转归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去看,为什么五积散不能抗癌呢?五积散一样能抗癌!但是,大家就不要用它去做课题、搞实验,作出来也许没有结果。这样很多人又会对中医失望,说中医不科学,不能普适,不能重复。其实,不是中医不能普适,不能重复,而是你的这个做法根本不可能重复。五积散针对的是寒湿这样一个因素,对于寒湿,五积散是普适的,是可以重复的,如果你用它对付其他的因素,这个怎么能普适?怎么能重复?就像抗菌素它只能对细菌普适,现在你要它对病毒也普适,这个可能吗?可是现在中医的科研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拿着抗菌素去治病毒,治不好,反而怪抗菌素不好。自己错了,反而怪别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现在大家看杂志,看到最多的一类文章就是用某某方或某某法治疗某某病多少例。这个例数不能少,少了做不了统计处理,而说实在话,临床哪有这么多同类因素引起的同一种病呢?没有怎么办?那只有让风马牛也相及。这样的做法,这样的研究态度,着实令人堪忧。而我们的科研部门,我们的杂志所制定的这些政策,却对上述的歪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病机这门学问是中医的大学问,前面我们只略说了"诸风掉眩"这一条,那么,还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呢?这些也是一样,大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逐条地剖析。反正这个前提它给你定死了,把这个前提作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上述这些原则去搜寻,就一定能够查出实据。等到你将十九病机烂熟于胸,将搜求的方法烂熟于胸,你去治病就会左右逢源。?
? ? 3.抓主证,识病机?
? ? 临证何以察机,以上的这些方面非常重要,这些都是经典的教证。其次的一个方面就是"抓主证",抓主证是刘渡舟教授提出来的。刘老是伤寒界的权威,人称北刘南陈,这个"北刘"就指的刘渡舟,"南陈"则指我的导师陈亦人教授。刘渡舟教授有部书叫《伤寒论十四讲》,这部书的篇幅虽然不大,但,讲的都是刘老的经验。这部书的最后一讲,就是这个抓主证问题。刘老认为抓主证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最高水平,因此,能否抓好主证,就成了临证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抓主证那么重要?我的理解有两个,其一,是主证最能反映致病的机要,也就是最能反映病机,而只有这个能够反映病机的证能称为主证;其二,是主证最有可能反映疾病的祛除途径,它提示你,你应该用汗法、下法还是吐法,或者用其他的方法。这样的主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这个证你就能辨别该从哪个方向着手。主证应该具备这两个基本特点。为什么要在《伤寒论十四讲》里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呢?很显然,张仲景的每个条文,他所描述的这些证,很多就是主证。你看他的条文很多都非常简单,如 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301 条:"少阴病,始得之,反恶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也就是说《伤寒论》的条文实际上就贯穿着一个主证问题。下面举一个病例,三四年前,江南无线电厂的一位女工找我看病,西医的诊断是肾结石、肾积水,病情比较重,中西医都看过,但是,效果不显。经一位老病友的介绍到我这里来就诊,按照常规,结石、积水就要排石利水,但是,我首先没有考虑这些,而是静静地听病人讲诉病情,一边听一边思考,其实就是为了抓主证。当病人讲到这一个月都在拉肚子,心很烦躁,睡觉也睡不好时,就是这一刹那,我把主证抓住了。我给她开了猪苓汤原方,没有加什么排石药。为什么开猪苓汤?因为 319 条说得很清楚:"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这里很明确地讲到,下利然后又有心烦不得眠的,就可以用猪苓汤。而这个病人兼而有之,这就使你很快考虑到这个上面来。你不必管它是结石还是积水,它的主证符合猪苓汤,你就用猪苓汤。药开好后,病人走了,从此再没有回来复诊。大概过了半年多,她又介绍另一位病人来找我,从这个病人的口里,才知道服药以后症状很快消失,不到半个月再作检查,结石没啦,积水也消除了。这例病案给我的感受很深,使我隐隐约约地揣摸到了刘老"抓主证"的涵义。上过临床的人都知道,有些病人的病情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她可以给你诉说半天的病情,等到后面的讲完了,前面的也忘记了。对于这类病人,你更要抓主证,你要静静地听,那么多的东西中,总是有一句话或一个证或一个脉对你有启发,这个就是主证。前些天我看一位同学的母亲,她的主要情况就是感冒发烧,反反复复已经十来天,还是没有解决。感冒发烧在伤寒来说,应该属于太阳病。太阳病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引起,脉都应该浮。可是这位病人的脉却很沉,表证而现沉脉,这就是反常,这就是一个关键点,这个就是主证。说明她是太少两感,用一般感冒的药对她肯定没有好处。我给她开了两剂麻黄细辛附子汤,服汤以后,烧很快就退了。所以,临床治病,只要主证抓得好,确实可以效如桴鼓。那么,如何才能抓好主证呢?这一方面是经验,另外就是要注意三点,这里有六个字送给大家。第一,明理。比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这个道理你必须搞清楚,道理清楚了,你才能举一反三地运用在其他方面,这才有灵活可言;第二,熟记。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学伤寒应该背诵呢?如果你想当一个好中医,不背不行。即便不能一字不漏的背,起码对条文你应该熟悉,特别是有方有证的条文,你必须熟悉,任何时候都能想起它大概说什么。只有做到这一点,《伤寒论》你才能真正用起来。不熟悉条文,临证怎么抓主证?主证抓不住,经方用起来就不灵;第三,多用。学以致用,我们学过太阳篇,就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看有没有太阳证。老是躲在深闺不识人,那起不到作用。如果自己感冒了,你要辨一辨,看到底是太阳还是少阳还是太少两感。学中医的人,特别是学过《伤寒论》以后,碰到感冒还是复方感冒灵,还是 Vc 银翘,那你白学了,你恐怕永远是下工。应该记住,不管是什么病,你都要凭脉辨证,有这样的脉证才用这样的方法,也就是要有的放矢。这就是我要给大家谈的治病法要。大家应该牢牢记住,上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下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虽然,我们不能马上成为上工,但,既定的目标应该有。大家应该处处注意养成上工的习惯,处处注意避免下工的行为。不要这个肿瘤病来了,你就满脑子想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这些抗癌药,我想这个不是中医,充其量是半吊子中医。既然是中医,你就要有中医的思路,你就要临证察机。也只有这样,你才容易有体会,你才容易有感受。否则,这个病人治好了,你不知道是怎么治好的,治差了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了一辈子中医自己还是糊涂虫,岂不可怜!要是这样做中医,那真的没意思。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上工,至少成一个准上工。我想只要按照我们上面的这些方法去操作,我们在形式上就已经成为上工了。在正式进入太阳篇的讨论前,这个引导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20 次浏览 • 2016-02-03 17:12
? ?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
? ?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 ? 上面,对阴阳已经讨论了很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讨论"阴阳的工作机制",弄清楚这个以后对理解 《伤寒论》的许多问题就会很方便。阴阳是一体两面,一分为二。它的来源与《易》很有关联。孔子在《易 ·系辞》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是什么?两仪就是阴阳,因此,阴阳是从太极来的。太极是《易》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弄不清楚,中医的很多问题就不容易搞究竟。"太"这个字经常用,像太公太婆、太上皇等,所以,比较容易理解,那么,"极"呢?极这个概念在《说文》叫做"栋",就是屋脊的意思,是一个最高点。太极显然就是比这个脊更高的地方,比最高的地方还高,这个说法似乎抽象了一点。有没有更具体一些的意义呢?有关极的概念,在最早的一本天文历法书《周髀算经》中有专门的涵义,该经的下卷说:"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以上的经文谈到五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章、蔀、遂、首、极。章是十九岁,十九这个数就叫做章,这里面就透着一个法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病机,为什么讲"十九"条?为什么没有加上一个燥?这里面就有一个章法问题,不是随意地加一个可以,减一个也可以。这个章法是很严肃的问题,这是含糊不得的。接下去是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遂,三遂为一首,七首为一极。这个"极"是多少年呢?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也就是说,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就叫做一极。那么,到了这个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会有什么变化呢?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在这个极点到来的时候,所有的"生数"都终了,在所有的生命结构及生命所需的条件完结之后,又再开始"万物复始"的新的循环。天地宇宙便是在这样一个交替变化中行进。而在每一个新的"极"开始的时候,从天文的角度,都需要重新纪元,重新纪历。这叫做"天以更元,作纪历"。上述这个极的认识大家不要小看了,我们看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它对宇宙有些什么认识呢?一个热寂说,一个大爆炸,一个熵定律,总起来说,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诞生形成以后,就按照熵的定律不断演变,直至达到熵的最大值。此时所有有用的能量消耗一空,世界进入死寂,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这实际就是"生数皆终"的时候,就是极变到来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死亡就这样一直地持续下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史前文明这个概念怎么来?我们这一个文明史怎么产生?所以,这个死亡不会一直地持续下去,它还会变化,还会爆炸,还会有"万物复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古印度的哲学把它叫做"成、住、坏、空",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成、住、坏、空中演进。宇宙形成以后,会有很长一个"住"世的过程,而这个"住"的过程,如果按照熵定律,就是一个熵值不断增大的过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坏灭,然后不可避免地进入空亡。这个变化过程就叫做一劫,劫后又要复生,又有新劫产生,又有新的成、住、坏、空。从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周髀算经》的也好,古印度的也好,现代科学的也好,虽然在周期的长短上,在时间单位的意义上会有出入,但究其实质而言,三个认识都是相同的。那我们不禁要问,现代科学有这样先进的理论,有那么多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利用,它得出这样一个宇宙认识并不奇怪,而古人根本没有这些先进的东西,他们凭什么也得出了同样的认识?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古人的那套东西真的不可轻视。我们研究古代的东西,不可以用一个"朴素"就搪塞过去,应该知道其中必有奥妙的地方。上面这个成、住、坏、空的周期,古人已经提出来了,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这个就是"极"。在极的终点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生数已经终了,一切都完蛋了。既然一切完蛋了,怎么还会万物复始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古人认识到,要想在一个极变终了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极产生,要想使极与极之间能够顺利的转换,就必然有一个比"极"更高的东西,就像孩子生不出孩子,必是母亲方能生出孩子一样。那么,这个"母亲",这个比"极"更高一辈的东西,就称之为"太极",太极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有了太极,在生数终了以后,就可以万物复始,就可以产生新生命,就可以产生新的成、住、坏、空。所以,太极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太极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惟有它,宇宙才能不断地循环下去,惟有它,生命才能终而复始。所以,太极就是这样一个如环无端的东西。我们看由北宋周敦颐所传出的太极图,画出的就是一个空空的圆。这样一个圆,它如环无端,正好体现了太极概念的涵义。只可惜后世的许多人误将那个阴阳鱼的画面当作太极图,闹成天大的笑话。有阴阳鱼的这个画面,只能称作两仪图,或者阴阳图,当然,如果连上阴阳图外面这一圈看,叫做太极阴阳图也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将阴阳鱼这个画面单称太极图,这如同指子为母,岂不可笑。《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是什么呢?易就是产生生命的那个东西,那个道理。这个东西,这个道理又是什么呢?就是太极!前几十年,由于人工胰岛素合成成功,于是在科学界产生了一种思潮,认为生命也可以合成。既然蛋白质可以合成,而人又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那为什么生命不可以合成呢?生命究竟能不能合成?这个问题梁漱溟前辈在他的《人心与人生》中发表过专门的见解:"自然生命靡非始于分化孳息,而人工之造物恒必从构合入手,此世所共见。今曰从构合入手取得生命,吾窃疑其貌似在此。"生命来自单细胞的分裂,就是当今最时髦的无性繁殖,克隆术,也没有违背这个过程。只有分化才能孳息,合成怎么孳息呢?所以,生命不可能由合成产生。只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过程不可能倒过来。因此,生命可以合成,在现代找不到根据,在古代也找不到根据。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并不相违,越是深层的问题越是这样。所以,传统钻得越深,往往对现代的理解就越深刻。当然,反过来也是这样,对现代的问题钻研得越深,有可能对传统的看法就越深刻。所以,传统与现代需要对话,需要高层次的交流。只有这样,东西方文化才有可能真正沟通,才有可能相互获益。而这个对话必须平等,你要高高在上,独称老大,那这个交流就没有办法实现。从"生生之谓易",从易这门学问对生命的界定,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感受,传统的学问绝不容轻视。它不但涉及一般的问题,而且触及科学最深层的问题。生命来自分裂,不来自合成。太极生两仪是分裂过程,两仪生四象也是个分裂过程。在两仪阶段,阴阳初判,这个时候尚未形成生命,等到四象产生了,有了生长收藏,植物类的东西就有可能产生。四象的时候就是二阴二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或者称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化,变成三阴三阳,生命就开始形成了。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特别是研究人的生命,就要特别注意这个三阴三阳。?
? ? 2.三阴三阳?
? ?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就是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阳明这样一对概念,则几乎只限于医家之用。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中医的关系很大。什么叫阳明?什么叫厥阴呢?《素问》里面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这就说明了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医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或者说最基本的特点,这个观念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这样一个观念,实际上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儒家的学问,道家的学问,都是秉承这样一个基本的东西。可以说,这个观念是整个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前面我们讨论伤寒的时候,引述了许多《四气调神大论》的观点,实际上都是说的这个观念。前章已经说过,春夏为什么要养阳?秋冬为什么要养阴?春为什么要养生?夏为什么要养长?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地生你也生,天地怎么变化,你也怎么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这就是整体观念,这就是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从原始自然的意义讲,就是说的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必须知道天地怎样变化。天地变化的最明显的单位,或者说最明显的层次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作一个很大的变化,比如今年庚辰年,变到明年就是辛巳年。庚辰年是金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辛巳年就变成了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一个金运、一个水运,一个太过,一个不及,这个变化太大了。在年这样一个大变化的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这就是气。气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讨论过,它本来是岐伯保密的东西,但是,在黄帝的追问下,不得不说出来。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这个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小雪到大雪,由小寒到大寒。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必须得跟上这个变化。天地交换到另一个气的时候,你也要跟上来,还停在原来的这个气上,这就叫做"不及"。如果天地还没有跨越到另外一个气上,你先走了,这叫"太过"。太过与不及都没有与天地保持一致,没有与天地相应。那么,在气这个层次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自然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实际上就是揭示肺的这个功能。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章已专门地分析过,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它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所以,阳明这个概念的引入,对于在气这个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阳明为着沟通气这个层次的天人关系,那么,厥阴呢?厥阴为风木,主肝胆。《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前人的很多说法,包括现代《中基》教材的说法,都认为这个罢极是当"疲极"讲,疲劳到了极限,这个说法我们认为不符合逻辑。为什么呢?因为 《六节藏象论》这一篇都是探讨藏府的正常功能,一个生之本,一个封藏之本,一个气之本,一个仓廪之本,这四个本都是谈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问题,怎么到了"罢极之本"突然讨论起疲劳的问题呢?这显然有悖逻辑。那么,这个罢极究竟谈的什么?首先我们还是看"极","极"是什么?前面说了,七首为一极,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到了极点这个时候,要发生"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变化。可是谁能看到这个变化呢?谁能够活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呢?彭祖也不过八百岁。所以,要真实地看到这个极的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没关系,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它。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内经》的另一个思想武器来认识这个问题,这就是象。在《灵枢》经里,专门有一篇"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它本是年周期里的四个时间单位,可是在《灵枢》的这一篇中,却把它放到了一天里面,认为一天里面也有春夏秋冬,为什么呢?这个就叫做"同象原理"。从象的角度看,春夏秋冬是怎么一回事呢?春夏秋冬就是生、长、收、藏,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当然,在年这个周期里面,有生长收藏,但是,在日这个周期里有没有生长收藏呢?同样也有生长收藏。所以,岐伯曰:"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年周期与日周期在时间长度上这个差别很大,但是,从象上而言,也就是从阴阳变化的角度而言,却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呢?因为朝则阳生,日中则阳长,日入则阳收,夜半则阳藏也。周期长度不同,但是,阴阳变化的这个象相同,这就是我们说的同象原理。以春生为例,在年周期里面,这个春生的长度是三个月,而在日周期里,春生的长度只有三个时辰,这就是它们的差别。同象原理建立以后,问题就好办了。我们知道在极这个周期里,存在一个"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象变,那么,年的周期呢?我们看一看冬三月与春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特别在北方,我们看到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物凋零,生数皆终。而一旦度过了严冬,春天到来,则又是一派万物复始的发陈景象。这个闭藏的生数皆终与这个发陈的万物复始,不就是一个极变吗?所以,在年这个周期上,同样存在一个极的象变。年与年之间交替,实际上也是极与极之间的交替,这与一日之中亦见四时是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能从这一年跨越到另一年,必须是作为这一年的这个"极"终结,罢了,另外一个"极"才能开始。所以,"罢极"的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促使年与年、岁与岁之间交替变换,也可以说是极与极之间交替变换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庚辰年转到辛巳年,马上就由金运太过转到了水运不及,这个跨越太大了。作为人体,我们怎么样保证在这个大跨度上与天地的变化保持一致,这就要靠厥阴,这就要靠肝,这就要靠这个"罢极之本"。在岁与岁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这个要靠"罢极之本",要靠厥阴;在气与气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则要靠"气之本",要靠阳明。就像我们现在的收音机,收音机收到节目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使接收的频率与发射的频率相一致,这就需要频率调节器。通常调节器有两个,一个是粗调,一个是微调。厥阴是粗调,阳明是微调。有了粗,有了微,这就在多层次、全方位上与天地建立了相应关系。有这样一些专门的机制,有这样一些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人与四时相应就有了保证。可见中医理论的建立,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过程,她很严密,有理论,有实证,不是想当然。?
? ?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 ?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合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 ·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合的这个层面谈。那么离呢?离就是分开来讲,《素问》里面谈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如果这样来分,那我们怎么能把握?所以,谈阴阳的离,我们不需这样来分,分成三就行了。阴分为三,阳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用道家的说法,这叫做"一气含三造化功"。因此,阴阳的离合实际上就是谈一个分工合作的问题。合作就是要实现第二章所谈的阴阳的生长收藏,阳气的释放和蓄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就必须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就要牵涉到分工,这也是《素问 ·阴阳离合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 ? 1.门户概念的引入?
? ? 《素问 ·阴阳离合论》在具体论述阴阳的离合时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一个开,一个合,一个枢,这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很显然,它是针对门户而言。门户的作用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要有开合,开则能够出入,合则出入停止。那么,门要能够开合,它靠什么起作用?它靠枢的作用。所以,门户这样一个总和的概念,要是把它分开来,就是开合枢这三部分。没有开合,门户就不成其为门户,而要实现开合自如,没有枢又不行。前面我们说了,天地阴阳的变化,无外乎就是一个升降出入的变化,故《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有升降出入,当然就有生长收藏。那么,怎么个升降出入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动了很大脑筋。设想如果没有一个门户,一个理想中的门户在把持,这个出入的变化怎么进行呢?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入,从什么地方出,从什么地方入?它总要通过一个地方。因此,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门户概念的产生。有了门户的概念,我们认识阴阳的升降变化,阴阳的出入变化就方便多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大家看,门户的概念就这样在《内经》系统里构建出来。这里的沉浮也就是讲出入,也就是讲升降。沉者入也,浮者出也。一方面是浮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出,阳气的升,实际上就是阳的释放;另一方面是沉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入,阳气的降,实际上就是阳的收藏蓄积。这里为什么要讲"与万物沉浮"呢?很清楚,就是要说明万物的这个沉浮,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沉浮。万物的沉浮是表象,而它的实质,它的根本是阴阳在起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任何事物,我们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这个表象,看它的实质,看它的根本,看它的这个阴阳变化。《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强调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果把它借用到这里,那么肯定是阴阳主沉浮。门户的概念建立了,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就是上述的开合枢。具体地说,三阳有一个三阳的开合枢,三阴有一个三阴的开合枢。这就意味着应该有两个门,一个是三阳主宰的阳门,一个是三阴主宰的阴门。上面讲到的只是生长之门,其实这是一个省略,应该还有一个收藏之门。三阳主的阳门实际就是生长之门,三阴主的阴门,实际就是收藏之门。阳门打开了,生长之门打开了,阳气便不断升发,不断释放,随着这个升发,释放,自然界表现的便是春夏的变化,万物在这个过程逐渐地升浮起来。而随着阴门的打开,收藏之门的打开,阳气转到入降,转到蓄藏,这个时候秋冬开始了,万物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消沉下去。上述两个门的分工虽然不同,但是,却要非常协调地工作。这里也体现了一个离合的思想。阳门开的时候,阴门要逐渐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出,一边入,甚至出不敷入,那这个春夏的变化,这个生长的变化,就没有办法实现。同理,阴门开的时候,阳门也要逐渐的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入,一边出,甚至入不敷出,那这个秋冬的变化,这个收藏的变化就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为什么阴阳要强调协调统一,不能搞对立呢?如果你开你的我开我的,那整个升降出入就要搞乱。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化灭了,气立孤危了,那还有什么生命可言。所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伤寒论》讲六经,讲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讲上面这两个门。两个门要协调好,必须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协调好,开合枢协调好了,阴阳的升降出入就不会有异常,升降出入没有异常,神机气立没有异常,这个生命就不会发生异常。我们从这个层面切入,不但整个《伤寒论》会很清楚,整个中医也会很清楚。下面就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 ? 2. 阴阳的开合枢?
? ? (1)三阳之开合枢 ?上面我们提到开合枢的协调对于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先来看三阳这个门。在阳门里,太阳的作用是负责开,"太阳为开"指的就是这层意思。随着太阳主开功能的启动,阳门打开了,阳气得以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这个在自然界就表现为春夏,万物逐渐地发陈、蕃秀,而在人体呢?阳气方方面面的作用,就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太阳老是这样开,阳气老是处于这个升发释放的状态,就像我们人,老是工作不睡觉成不成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讨论,知道它绝对不行。所以,开到一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将阳门逐渐关闭,使上述这个蒸蒸日上,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这个就是阳明的合,"阳明为合"指的就是这层功用。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开,一个合,它靠什么来转动呢?靠枢机来转动。所以,太阳的开,阳明的合,就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少阳为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 ? (2)三阴之开合枢 ?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开,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太阴为开"的功能上。所以,太阴开机启动后,阳气就真正进入到收藏状态。与三阳的道理一样,阳气能不能老是呆在收藏状态呢?就像我们老是睡觉不起床,这成何体统?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这个状态就要慢慢地减下来。收藏的门户要慢慢的关闭,这个关闭作用就要落实到厥阴的合上。太阴开,厥阴合,少阴的作用是枢转开合,这是三阴的关系。?
? ? (3)协同作用 ?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阴与阴,阳与阳,阴与阳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释放,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要终止,开机要关闭,这个作用要依赖阳明,在这个过程,太阳与阳明的开合要适时。释放衰减以后,要转入收藏,这个时候阴门要打开,否则,光终止释放,不转入收藏,这个升降的衔接就会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关键环节上,阳明与太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释放才能转入收藏。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藏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也要逐渐终止,开机也要关闭,这个作用当然要依赖厥阴。而太阳与厥阴的开合也要适时,在厥阴终止收藏的这个过程,阳门要逐渐打开,否则光终止收藏,不转入释放,这个升降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厥阴与太阳的配合十分重要。这里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入降才能转到升出。这样一个过程,阴阳确实在互相帮助。太阳的开需要厥阴来帮助,太阴的开需要阳明来帮助。阴阳之间的配合,在开合枢中体现得很充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素问》的这个说法,将它改一改:诸治阳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阴;诸治阴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阳。比如我们治太阳,这个病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太阳病,可是怎么弄它都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开的过程还有另外一个合的机制在协助它,是不是这个合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应当"求之于阴"考虑治治厥阴。反过来,太阴的病我们看得很明确,但是,按照太阴的治法就是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求之于阳",考虑从阳明来协助治疗。一个"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个"诸治阳而不愈者求之阴,治阴而不愈者求之阳",加上下一章要谈的五行隔治法,这些方法掌握了,对于解决疑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 ? 3.开合枢病变?
? ? 开合枢的正常功用 ?我们讨论过了,这些功用失常就会产生病变。所以,六经病变说实在的,就是开合枢的失调,就是开合枢的病变。?
? ? (1)太阳开机的病变 ?太阳主开,负责阳门的开启,太阳的开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开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开机也会出现问题。总而言之,太阳开机的功能是帮助阳气外出,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而阳气的作用前面讨论过,有宣发,有卫外,有气化等等,如果太阳开机出现障碍,阳气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太阳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影响直接相关。如太阳篇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的代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障碍有关,都与太阳开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 ? (2)阳明合机病变 ?太阳的开是要使阳气升发,阳明的合是使阳气收降。阳气收降以后,天气变燥、变凉,所以阳明与秋天相应。现在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所以,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白虎是什么?白虎是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的变化是什么?主要是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 ? (3)少阳枢病 ?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合,如果开合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枢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 179 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枢,关乎太阳、阳明的开合,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枢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现在我们从开合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开的问题,一个是合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开合。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开合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开合的作用是由枢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枢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枢机的特殊性。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往往就迎刃而解。?
? ? (4)太阴开机病变 ?接下来是太阴,太阴也主开,这个开是使阴门开启 (收藏之门),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开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由于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由于脏塞的缘故。就如 227 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开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藏什么呢?就是藏阳气。土能生养万物,它靠什么来生养,靠的就是所藏的这个阳气。所以,土之所以能生养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与它的这个"开",与它的这个"藏"是分不开的。如果开机有障碍,接下来的藏,接下来的生养就会有问题。?
? ? (5)少阴枢病 ?少阴也主枢,它的作用也是或影响开,或影响合。少阴枢机的重要性比少阳枢又进了一步,它主导水与火的枢转。少阴是水火之脏,这个枢就对水火的调节起作用。水火并非不相容,它们需要相互接触、相互依转、相互调和。如果枢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水火的调和,或者就会出现水太过,水太过必寒;或者会出现火太过,火太过必热。所以,少阴篇的核心,就是一个寒化与热化的问题。少阴这一经真正关系到阳的体,我们说三阴为体,三阳为用,体阴用阳。三阳的病变主要是阳用发生障碍,用有障碍了,这个问题还不太大,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这还是功能性病变的阶段。所以,三阳的病很少死人。而病变到了三阴,这就危及到"体"了,按西医的说法就是器质性的损害。体与用,一个讲器质,一个讲功用。少阳的枢只是对用的枢转,而少阴的枢则是对体的枢转。体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蓄养,这就要看少阴枢的功能。所以,少阴的枢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为什么少阴病死证这么多?就是因为少阴不好,阳之体就没有办法保养。?
? ? (6)厥阴合机病变 ?前面讲过厥阴是主合的,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这个合机就要启动,从而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开始一个新的状态。所以,厥阴又是罢极之本,罢极就是使这个藏的状态结束,进入生的状态,进而生长收藏。前面的太阴、少阴都在收藏,到了厥阴就要结束这个过程,使阳气转入到升发的状态,出的状态。如果这个过程障碍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阳气当出不出,就会产生热。但,这个热与阳明的热不同,阳明的热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厥阴的热是阳气在里,当出不出而热。所以,阳明热与厥阴热的区别,一个是外热,一个是内热;一个是气热,一个是血热。那么,什么原因最容易引起这个厥阴合机的障碍呢?也就是说上述这个收藏状态结束转为升发状态的过程,或者说阳出的过程最容易受什么因素影响?是什么因素能跟这个过程相对?当然是寒,寒主收引,因此,最容易引起这个障碍。大家看到,厥阴篇的大量篇幅都在讨论寒热错杂,用药方面,既有大苦大寒的川连、黄柏,又有大辛大热的川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看上去很矛盾,但,实际上厥阴的本身就是这个情况,就是寒热错杂。过去都认为厥阴篇是《伤寒论》最头痛的一篇,可是,你从合机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厥阴篇并不困难。以上我们从开合枢来谈了三阴三阳,谈了六经病,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勾画,但是,六经病的脉络已然非常明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大家应该认识到,从这个角度,从这个层面去学习《伤寒论》,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法门。?
? ? 4.伤寒传足不传手?
? ? 这一节我们讨论阴阳的离合机制,讨论开合枢,从《素问 ·阴阳离合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讲的是足三阴三阳,没有提手三阴三阳。而《灵枢 ·根结篇》里也谈到开合枢的问题,它讲开合枢也是在足经里讲,讲手经它不提这个问题。再加上《素问 ·热论》这样一篇论述"伤寒"的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的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 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医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素问》里常说"人禀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禀气的多寡而言,当然人禀天气最多,而余者禀天气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
? ? 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支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支是横行的,所以,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支)上,但,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支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
? ? 第三,凡属于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象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怎么养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养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线的,所以,从先天而言,他禀受的天气最多,而天象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天气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丰,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连狗、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动物禀地气全,而人禀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气全,脚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看。比如蚂蚁、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
? ? 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直禀经天之气,横禀纬地之气,为什么说人禀天地之气生,天气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禀天气,他也禀地气,他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他禀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位的高低有改变,横直并没有改变。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一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
? ? 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他是禀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他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经的,偏重于经,以经统纬是人的一个特点。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纬?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节开首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 ? 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辨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辨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辨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辨证。因此,这样的辨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征,所以,这个辨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辨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辨证模式称为能"钤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辨证模式,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脏腑辨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辨证,都是注重纬线的辨证。所以,这些辨证在某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辨证或者说阴阳辨证没有这个局限性。?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112 次浏览 • 2016-02-03 17:09
? ? 一、伤寒论说什么??
? ?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
? ? 1.伤寒的涵义?
? ?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 ·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哪五类疾病呢?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稍稍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难经》给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具体,临床所见的发热性疾病,大多也就见于这些疾病里面。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个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也就是《素问 ·热论》讲的伤寒,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书名上的伤寒,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问题弄清了,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他也谈湿温、热病、温病。?
? ? 2.杂病的涵义?
? ?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干事,能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有一次当时的副总理邓小平就问王洪文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有多少厕所?让王洪文告诉他。王副主席一听这个问题,当时就愣住了,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我又没有作过具体调查,毛主席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看到这个尴尬的局面,总理便在一边解围说,这个问题不用作调查,中国就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这虽然是个玩笑,但是,哲理却很深。联系到伤寒与杂病的概念,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那么,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一个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么是发热的,要么是不发热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以,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涵义。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可以解除我们许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会担心,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局限了?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不会治内伤;只会治伤寒,不会治温病;或者只会治内科,而不会治其他各科的病。现在我们知道了《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知道了它的研究范围。这些问题清楚了,怎么还会有上面的担心?所以,读古书,对书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 ? 3.论的涵义?
? ? 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论",大家也别小看了这个字。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经相对应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论,必须首先搞清经。"经"是什么?经就是经典。中医有中医的经典,道家有道家的经典,佛家有佛家的经典。这个经典意味着什么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门学问里最权威的东西。经典产生的时代,往往就是这门学问最成熟的年代。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经典的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我们要研习这门学问,就得依靠它,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而经典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作者。经典的作者是很讲究的,像佛家这门学问,只有释迦牟尼所讲述的那些著作能够称经,其他后世的这些著述统统不能称经。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能够称经,而后世的那些同样也不能称经。经典作者的这样一个特殊性,使我们发现,他们都是这门学问的开山祖师,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像儒家这门学问,只有孔子能称圣人。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要称的话,最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亚于圣人、后于圣人。那么,上述的这些圣人,上述的这些经典的作者灭度以后,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进行发挥,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所以说论是与经相对的概念,没有经就没有论。我们从手头的这部书叫论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诠释和发挥经典的著述。上述这个关系清楚后,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医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把造论的作者当成了医圣,反而作经的黄帝、岐伯没有称圣。这个现象当然有它的原因,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他于危难之中拯救了中医,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张仲景的这个功绩,他被越称为医圣,他的论亦成了经。但是,作为张仲景自己,他是很谦虚的,他并没有把他的著作叫《伤寒杂病经》,这一点他要比后世的皇甫谧、张介宾高明。有关经论的上述涵义,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关系来说明,那就是"体"与"用"。经为道之体,论为道之用。经以言体,论以明用。没有体不行,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身体,那一切的理想都会落空。所以,体是基础,没有它不行。同样,用也很重要,有体而无用,那这个体的意义怎么体现出来?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却不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臭皮囊一个!因此,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要学好中医,经必须读,论也必须读,而《伤寒杂病论》呢?它既具有经的一面,又具有论的一面,它既言体,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大家看应不应该读?应不应该把它作为依靠处??
? ? 二、认识阴阳探求至理?
? ? 上面的论题搞清以后,这就开门见山了。接下来的是要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素问》里讲:"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明热病就是热病,怎么要把它归到伤寒呢?寒与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是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它与第一个问题也有联系,伤寒就是伤寒,就是一个病嘛,《难经》为什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一个伤寒怎么会包括这么多病,这是一个问题;第三呢?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为经?后世的王叔和为什么径直用"伤寒"来作书名?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读《伤寒论》前必须搞清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弄不清,《伤寒论》你没法子读通。那么,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搞清呢?这里可以借用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的一个窍诀:"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因此,学者若欲在仲景这门学问里真正的深入进去,那就必须把阴阳的问题放在首位。?
? ? 1.认识阴阳?
? ?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什么东西还能逃过这个阴阳;它是变化的父母,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是什么导致这个变化呢?是阴阳;我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社会的东西也好,自然的东西也好,不论你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生生杀杀的过程,那么,这个生杀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另外,就是神明之府,神明就是讲精神讲思维,所以,这一条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特别大,那么,神明怎么来,还是与阴阳有关;最后,就要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当我们问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上了。其实,这个本还是阴阳,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不知大家对阴阳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内经》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几条,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有真实的感受。对于任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一举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能感受出阴阳来,只有这样,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也才能用阴阳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 ? (1)阴阳的关系 ?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上述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阴阳的学问也就可以基本解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夫唱妇随。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同,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用现代一些的语言来形容这个过程,那么,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而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则,万物凭什么会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是阳生阴长。那么,阳杀阴藏呢?这是讲秋冬的变化。大家不要把这个"阳杀"看成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的释放,能量的释放。那这个释放是不是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呢?应该不会。这好比我们拳击,拳头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头还老是停留在这个状态,那就没办法进行第二击。所以,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下面的一击。阳气也是这样,老是生发,老是释放行不行?不行!这样就不能持续。所以,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阳杀了,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所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就是讲的这个肃杀的状态,就是讲的这个收藏的状态。上述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的过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指的也是这个过程。用《素问》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来阐述上面的这个转换,是非常形象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周易》方面的知识。《周易》是一本专门讲阴阳变化的书,而且这个阴阳的变化它用一个二维的图象表示出来,这就使阴阳的变化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特别是描述一年的阴阳变化,它有专门的"十二消息卦",即:复 (聓)、临 (耹)、泰 (耺)、大壮 (耼)、聎(耾)、乾(聀)、姤(聁)、遯(聄)、否(聅)、观(聇)、剥(聈)、坤(聉),如果用一句诗来记忆十二消息卦,就是"复临泰壮聎乾姤,遯否观剥坤二六。"其中复卦对应的是老历十一月的变化,依次类推,临为十二月,泰为正月,大壮为二月,聎为三月,乾为四月,姤为五月,遯为六月,否为七月,观为八月,剥为九月,坤为十月。上述的十二消息卦,在易系统里又叫别卦,它是由两个经卦重叠而成,经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卦系统,别卦也就是常说的六十四卦系统。从十二消息卦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乾坤两卦以外,其他的十个卦都是阴阳爻混杂在一起,既有阴,也有阳。而乾坤两卦不同,它是纯阴纯阳。乾卦由两个纯阳的经卦(乾)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阳卦。坤卦由两个纯阴的经卦(坤)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阴卦。从复卦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阳爻在逐渐增多,标志着阳气的生发、释放在不断地增强,一直到乾卦,变成六爻皆阳,变成重阳,阳的生发、释放也到了最大的程度。再往下去怎么样呢?重阳必阴。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姤卦的时候,上述这样一种阳的格局就起了根本的变化,阳不再增长了,而阴却悄然而起。姤卦所对应的月份是五月,而姤卦对应的这样一种重阳必阴的转换则发生在五月的夏至节上。"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的意思是极限。夏为阳,到夏至这个点上,阳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而物极必反,所以就有这个"夏至-阴生"的变化,就有这个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变化。姤卦以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局,阴不断在增长,而阳不断在萎缩,直到坤卦,变成六爻皆阴,变成重阴。而重阴必阳,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复卦,又重新转入阳的格局。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阳爻不断增长,阳气的释放渐渐增强的过程。这里为什么要起复卦这个名呢?复就有重复、来复的意思,到了这个点上,又开始新一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变化,所以这一卦取名为复。在上述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留意另一个问题,这就是重阴必阳的变化,一阳生的变化并不发生于立春,而是发生在隆冬。同样,重阳必阴的变化,姤所涵的一阴生的变化,也没有发生在立秋,而是在盛夏。这又反映了阴阳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上面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讨论阴阳,讨论中医,如果结合《周易》来谈,会显得更方便、更直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她的确切内涵。所以,历代都有人强调医易的关系,尤其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这一点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 ? (2)主导问题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第一个主导,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第二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这个主导实际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里。这个主导说明在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的作用。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这层主导关系,我们可以在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问》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里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有关这一点,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说得很清楚:"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大家考察一下自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草木也好,昆虫也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它确实是在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而春夏秋冬怎么来?春夏秋冬由什么来决定?大家知道是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状态。什么叫春呢?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段,依次,夏就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占的时段;冬为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由阳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依着这个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谈。上面我们谈阴阳用了十二消息卦,看到这些卦象的变化,也许大家还是容易将阴阳分开来,对立来看。比如从复到乾这个阳局的变化,明明是阳日增,阴日消,我多你少,你死我活,这个对立好像很鲜明。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看。阳日增,说的是这个阳的生发,释放的增加,阴日少,不是说随着阳的增加,有另外一个独立的东西(阴),它在慢慢的减少。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阴阳,那就会出根本上的问题。阴日少,我们确实看到这个阴爻从复卦以后,在慢慢减少,直到乾卦减为零,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乾所主的这个时候,是纯阳无阴呢?一点阴都没有,那不成了孤阳!《内经》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可是我们看到夏三月的景象是万物蕃秀,真正的一派繁荣。可见我们不能这样来理解阴阳。上述这个阴日少,说的是随着阳气生发、释放的增加,阳的收藏自然就日益地缩减,前面我们不是申明过,阳的收藏状态为阴吗?释放增加了,收藏自然地就减少,不可能又释放,又收藏,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再收回来,收回来才能再打出去,不可能在同一个时候,又收回来,又打出去。这就是阴阳的消长关系。所以,虽然是在谈消长,其实说的还是一个问题,即阳气的变化问题。十二消息卦的另一个层面,也就是阴局这个层面,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大家看从姤卦以后,阴爻日增,阳爻日减,很多人就认为这是阴日盛,阳日衰,是一个阴盛阳衰的过程。我们从卦上看,从表面看,好像是这么回事。但,究竟的思维一下,就知道这个看法有问题。为什么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从姤以后,也就是从夏至以后,一阴始生,阳气逐渐由释放转入收、转入藏。那么,这个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要收回来,收回来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打出去。同样,阳气要收藏,收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重新释放。如果收藏以后,阳气反而衰减了,那它怎么能够再释放?实际上释放就会有消耗,就会有衰减,而收藏的目的正是为了补偿这个消耗、这个衰减。因此,从量上来说,这个秋冬的过程,这个阳气收藏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前面认为的这个"阴盛阳衰"的过程,阳气的量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了增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经过收藏以后再发动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联系我们人体,白天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休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白天更好的工作,是为了获得更旺盛的精力,如果通过休息,阳气反而衰减了,那么这个精力怎么旺盛?那还有谁愿意睡觉、愿意休息?所以,我们只要一思考,上面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阴阳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分开来好像有两个,一个男、一个女,好像是两个确凿的、独立的东西。但,合起来的实质却是一。所以,阴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能分开来看,而不能合二为一,那就很难看到点子上。就比如寒热这个问题,寒热如同水火,很难把它们扯到一块。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合二为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看到的这个截然不同,只是显现上的不同,如果进一步从深层去考虑,发现它还是一个阳气的问题。前面我们说过,阳气好比能量,好比热能。春夏的天气为什么温热?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造成的,属热的东西释放出来了,那天气当然就变热了。到了秋冬,秋天的天气为什么凉?冬天的天气为什么寒冷?热的东西不释放了,收藏起来了,天气当然就变得寒冷。也就是说,寒热是伴随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热,阳气收藏了,天就变冷,并不是在热之外又有一个独立的属寒的东西。上述这个问题,一个谈实质,一个讲显现,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多思维之,善思维之。要是这个过程我们思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阴阳的问题可以说基本地解决了。《素问》强调:"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个"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其实就是讲显现,是从现象上讲。而这个不可胜数的显现,就其实质而言却只是一个。知道了这个实质,就可以一言而终,就可以"能知一,万事毕",而不知道这个实质,则必会流散无穷。上述这个阴阳变化,上述这个主导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最原始的天文测算过程去体悟。大家知道《周髀算经》这本书吧,这部书记述了最原始的测量太阳运行轨迹,也就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就是在日中正午的时候,在太阳下立一个八尺的圭表,圭表的投影叫晷影,测量这个晷影的长度,就能够知道太阳运行到了什么地方,就能够确定出二十四节气。《周髀算经》告诉我们,晷影最长的长度是一丈三尺五寸,最短的长度是一尺六寸。大家可以思考,最长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短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长晷影的这一天应该是冬至这一天,相反的,最短晷影的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晷影也就是太阳的阴影,盛夏的时节我们外出,大家总是喜欢走在树阴下面,或者总是希望来一片青云,为什么呢?因为树阴把太阳遮住了,青云把太阳光收藏起来了。所以,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清凉。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的这个晷影当作是阳的收藏状态的一个尺度。为什么冬至的晷影最长呢?因为这个时候阳的收藏最厉害。冬至一过,我们看到这个晷影就日渐缩短,这反映了阳的收藏在减弱,随着这个收藏的减弱,阳气自然日益显露,日益生发、释放。所以,冬至以后,白天也一日一日增长,黑夜一日日缩短,这些都是收藏与显露,收藏与释放的变换。上述这个日益短缩的晷影到了夏至这一天,缩至了一尺六寸,一尺六寸与一丈三尺五寸相比,零头都不到。这个时候的阳气充分显露出来了,几乎没有什么遮拦,这就使得阳气的释放达到了最大的程度。然而重阳必阴,所以,夏至一过,这个晷影就一天天地变长。与之相应,白天也一天天地缩短,黑夜一天天地延长。阳气在充分地释放以后,又渐渐转入到收藏。由上面这个晷影的伸缩,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收藏与释放之间的变化。我们抓住了这个主导,阴阳的方方面面就会自然地连带出来。?
? ? (3)体用关系 ?阴阳除了上面的这些关系外还可以从体用的角度来谈,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上面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然,如果我们把阴阳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在《中基》里,当谈到肝的功能时,有一个体阴用阳的概念,实际上,不但肝如此,整个阴阳都是如此。我们从一年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个春夏的过程主要就体现了阳的作用,我们看春夏的阳光,看春夏的温热,看春夏的繁荣,这一切都反映了阳气在积极发挥作用。所以,春夏为阳,这个阳是讲用,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与前面讲的释放状态相应。那么,秋冬呢?秋冬这样一个寒冷的、凋零的景象,显然与阳的作用不符。为什么呢?因为阳用收藏起来了,你看不见了,所以,你见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这就关系到体的问题。体是基础,体是本钱。而秋冬的阴,秋冬的收藏,正是为了培植这个基础,蓄积这个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上述这个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体与用,阴与阳一点不相违。两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缺一不可。阳的用这一面,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前面对阳的强调而忽视了这个体的意义。应该知道,它与强调阳用并不矛盾。所以,光强调男权不行,还要谈女权。现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吗?这句话讲得很实在,很多情况确实是这样。只是现在很多男人成功之后,就把原来助他的女人抛弃了,这个不但不道德,而且很愚蠢,将来注定他要遭挫折。阳讲用,这个用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一个就是阳生阴长,这个化气的阳,能够促成万物的生长。春夏的景象为什么发陈?为什么蕃秀?就是因为这个因素。第二个用,阳为寿命之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此,阳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反映在它与寿命的关系,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这个阳气上面。长寿的人阳气没有不充足,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第三,"阳者,卫外而为固",这也是阳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这个身体牢不牢固,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这个作用与健康的关系很大。我们说人身最大的问题除了事业以外,就是一个健康,一个长寿,而阳用就反映在这个上面。阴讲体,这个体的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一个家庭,尤其是过去的家庭,妇女只会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怎么来体现女人的作用呢?就看你这个男的有没有出息。男的搞得好,说明你家的内助不错。为什么叫内助?帮助的意思,助阳的意思。也就是说,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助阳方面,怎么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就是阴体的意义。阴为阳体,阳为阴用。"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两者就是这么一种关系。阴为体,它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藏精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什么叫"精"?实际上,精既不是阴,也不是阳。现在很多人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把上面这个精作阴来看,所以,习惯就称阴精。如果精就是阴,那这个藏精怎么讲,它还怎么藏精?这从逻辑上讲不通。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精"实际上指的是阳气的蓄积状态,能量的蓄积状态就叫"精"。某样东西暴发的能量越大,说明它阳气的蓄积状态越好。当然,在《内经》里,在《中基》里,精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我这里是从最基本的义理上去分析。精是阳气的聚集态,而不是释放态。而阴的藏精就体现在帮助这个聚集的过程。阳气能不能聚集?能不能由释放状态转入蓄积状态?就靠这个阴的作用。那么,具体地说,这个精藏于何处呢?《素问 ·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的,所以,又称作封藏之本。封藏什么呢?封藏阳气,封藏精。这个精,这个聚集态的阳气就被封藏在肾的领地里。所以说"精之处也"。肾在一年里属冬,冬主藏;肾在五藏属阴,属阴中之阴。这就与上面这个阴体,上面这个藏精相应了。所以,上面的这个体,上面这个阳气的蓄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这个肾上。精能否封藏好?阳气能否得到充分的蓄藏,休养生息?就要看这个肾的功能。只有蓄养好了,释放才好,精力才会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肾。阴讲体的这一面清楚了,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这样人们就不会再把阴阳的关系对立起来。应该从统一中去看对立,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由对立看对立。阴阳的体用关系,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许多方面去感受。比如说休息,过去我们对休息的理解也许比较笼统,以为坐下来就是休息,睡觉就是休息。其实,细分起来,它仍然是谈的两个方面。上面这个笼统的方面实际上包含在"休"字里,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休者休心也,停下手中的活小歇一下,叫做休,而停止一天的活动,上床睡觉更叫休。所以,休字从人从木,人躺在木床上是谓休。那么,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晚上睡觉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习惯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因此,休的这个作用就落实在"息"上。什么叫"息"呢?现在大家在银行里存钱,为的什么呢?为的就是这个"息"。早十年我们在银行存钱,年息是 9%、8%,也就是一万块钱一年下来,就变成了一万零九百元,增加了整整九百元。正是为了这年息 9%,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因此,这个"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存钱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显然,就是通过这个休的过程,使我们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精神体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所以,休息也包含着体用两个方面,也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实际上是讲春夏为用,秋冬为体。用的发挥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体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实在秋冬,尤其是冬这个体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过去许多人对这个养阴养阳不理解,以为春夏养阳岂不是火上加油,秋冬养阴岂不是雪上加霜,《中医杂志》还专门就这个问题组织公开讨论。其实,我们从体用的角度看,这有什么疑问呢?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这是从体用的角度来谈阴阳,大家尚可以引而伸之,推而广之。?
? ? 2.伤寒总说?
? ? 以上我们讲到了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阴阳的这些东西弄清以后,就可以解答上述的那三个问题。?
? ? (1)寒为冬气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现在我们暂且放下时间,来看一看空间方位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大家都很清楚,西北的气温要较东南低得多,我们每年冬天看天气预报,北方有些地区都零下十几度了,南方还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上的悬殊。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学中医不但要注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时空在中医里是同一的,是统一的,这个观念必须牢牢记住。前面我们提出过,阴阳的问题要真正弄清,不能光停留在书本的那几点上,要有切身的感受。什么事情都要养成用阴阳来思维,比如我们生活在南宁的人,时间都快到春节了,身上却还穿着衬衣,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从阴阳这个角度去思考,去弄清它,那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你就麻木了,就凭这个麻木,你要学好中医,我看没多少可能。?
? ? (2)何以养藏 ?知道了寒的属性、寒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根据这个寒的表象,这个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断这个阳气的收藏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个"体"的情况。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因此,《素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辞,这是很明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里我们只看相关的冬三月。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在冬三月适应这个藏气。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上面这段经文主要讲养藏。冬三月怎么养藏,怎么适应这个闭藏的状态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扰乎阳"。冬三月属阴,《素问》又明确指出"秋冬养阴",而这里却点出"无扰乎阳",可见春夏秋冬的这个生长收藏确实是围绕着阳的这样一个主导。无扰乎阳,就是指的冬三月这个过程已经在闭藏了,什么在闭藏呢?阳气在闭藏。既然已经闭藏了,就不要再打扰它,这就叫"无扰乎阳"。就像我们住宾馆,睡觉的时候要启动一个"请勿打扰"的按钮。睡着了,再被打扰醒,会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大家都会有体验。那么,怎么实现这个"无扰乎阳"呢?上述的经文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慎起居。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对睡懒觉的人,而且一贯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冬三月却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阳出来再起床也没有关系,这是 《内经》的教证。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学院的作息表,不应该搞什么夏时制,而应该搞四时制,就根据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这样才与中医相应,这样才叫四气调神。我相信冬天搞"早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会很欢迎,冬天有几个不想晚起?说不定就从这里你喜欢上了《内经》,喜欢上了中医。冬天为什么要早卧晚起呢?这个就是为了适应养藏。睡觉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那么,现在冬三月要强调养藏,这个睡眠的时间就当然要适当的延长。我们看冬三月,白天的时间短,夜晚的时间长,再看看上面说过的晷影,冬天长到一丈多,而夏天只有一尺多。晷影也好,晚上也好,都是反映一个藏的状态,人要跟这个藏相应,那就必须早卧晚起。我们嘴上常说天人相应,怎么个相应呢?冬日养藏就是相应,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相应。要讲相应,时间就很重要,天地在这个时候收藏。你也要在这个时候收藏,天地在这个时候释放,你也要在这个时候释放。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睡觉就是收藏,工作劳动就是释放。现在许多人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就不相应了,就阴阳颠倒了,这个对身体肯定不利。年轻的时候也许没关系,到老了你就会有感受。学中医的人应该避免这个颠倒,避免这个不相应。其二,调情志。冬三月的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之所之谓志;二是讲我们平常说的情绪,《左传》里面将喜怒哀乐好恶称作六志。所以,总起来我们把它称为情志。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都指的是藏。所以,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收藏一些,不要那么开放,不要那么显山露水。平常我们都劝人要开朗一些,但,这个时候则应该趋于内向。"若有私意"有什么话,有什么打算不要告诉别人,藏在心里就是了。"若已有得",这个东西好像已经得到了,不用再到外面去寻求,可以悄然安住。总之,这个心志,这个情绪,应该伏匿,不应该张扬,这样才有利于养藏。其三,适寒温。冬三月要"去寒就温",这一点很重要,以上我们讨论的许多问题都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呢?我们本来说过寒为冬气,寒为藏气,养藏不是应该更寒一些吗?这里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大家都清楚,夏天我们不仅穿衬衣,而且穿短袖,女的还要穿什么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无遗。这样的穿着不但为着凉爽,也是一个相应。因为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的显露,你看这时的白天特别长,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与这个相应的穿着就是养长。可是冬天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不但手套帽子,还要围围巾,封闭得严严实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个"藏"吗?不就是一个"去寒就温"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闭藏起来了,这个也是相应,与冬藏相应,这就是养藏。但是,现在风气不同了,冬天女的还穿裙子,这个时候还要露,中医不赞成这个做法。所以,我的朋友里要是冬天穿裙子,我会劝她们别穿。现在年轻你可以顶过去,年纪稍大,关节痛了,骨质增生了,那就悔之晚矣。当然,去寒就温还包括了其他保温防寒的方法。其四,节动静。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泄。大家知道,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的开泄。这就提示冬天的运动,冬天的活动应该避免像其他的时候一样,应该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喜欢运动锻炼的人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冬天的锻炼应该避免过多的开泄皮肤,应该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3)伤寒即伤藏上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与冬相应,都是养藏之道。它们都围绕一个原则:无扰乎阳。那么伤寒呢?伤寒为什么这么重要?它核心的问题就是破坏了这个原则。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该在春季。立春以后的第三个气叫"惊蛰",应时的春雷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响。春雷一声震天响,就将这些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春雷的打响意味着阳气真正地全面启动,全面的释放出来。而雷在冬天打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冬雷的响动将整个的闭藏打破了。闭藏打破了,阳气非时的释放,使阳气不能蓄积,阳气的这个体得不到应时的涵养。体不足,用怎么发挥?所以到了来年,真正应该阳气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却发挥不了作用。万物得不到这个阳气的作用,整个秩序就打乱了,不但天灾,而且地祸,不但植物受影响,动物也受影响,怎么不会"九个牛栏十个空"呢?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瑞雪怎么预兆丰年呢?现在的说法是下雪以后,病虫害冻死了,所以,可以给来年带来好的收成。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阳气处在很好的蓄藏状态。阳气蓄藏得好,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充养,体充则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万物得到这个充分的能量供给,怎么不会"五谷丰登"呢?另外,这个瑞雪也反映了阴阳的秩序很好,秩序没有破坏,自然的灾害就会减少,所以,瑞雪兆丰年。上述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角度来教证,《素问》有句名言:"善养生者,必奉于藏。"或者说:"奉阴者寿。"大家看到这个"奉阴者寿",也许就觉得她与前面讲的阳用有矛盾。阳是反映和主宰寿命的,怎么不说"奉阳者寿",反而是"奉阴者寿"呢?现在大家只知道养生,只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是生怎么来?生是从藏中来!水生木这个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那些喜静的动物往往寿命长。像龟、蛇、仙鹤,这些动物寿命都比较长。而相反,那些喜动的东西反而寿命不长。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儒家讲燕坐,讲知止;佛家讲禅定。这些都是强调静,强调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应该动静结合。以上这些道理无碍了,我们就可以回到前面的关键问题上来。冬日气寒,这个寒是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冬日的气候本来寒冷,这个时候阳气本来应该更多地释放来为机体取暖,怎么反而在这个时候要收藏,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这就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做好"去寒就温"的工作。这个时候应该穿得很严实,甚至要把取暖的设备打开。我们依靠这个人工制造的环境,就能够让阳气安然地休养生息。阳气蓄养的这个过程做好了,那以后就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去寒就温"的工作没有做好,机体"伤寒"了,那会是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时候,阳气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它会从"沉睡"中"醒"来,它会马上转入释放。阳气被扰动了,这样一个"养藏"的格局就被彻底打破,"体"的涵养程序遭到破坏,那"用"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大家看一看,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伤寒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伤寒实际上就是伤藏,它把整个"养藏"给破坏了。阳气的"体"受到伤害,这个基础不牢固了,用怎么发挥?阳用不能发挥,不能作寿命的保障,不能卫外而为固,那不但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要发生,百病都会发生。所以,伤寒不但可以有五,还可以有十、有百、有千、有万。一个伤寒,就将上述的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都破坏了,从这样一个层面去思考,我们就知道伤寒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对于本节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内经》为什么将热病归伤寒?《难经》为什么把伤寒分五?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作书名?就迎刃而解了。而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的探讨,又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连带出来。这是经典的开端,也是学习经典的一个方法。?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全集】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490 次浏览 • 2016-02-03 15:05
? ? 作者是我众多学生中颇具特色的一位,这个特色不是指旁的什么,而是指他对中医,尤其是对经典中医那不同寻常的热爱与追求。这在对经典的重视每况愈下,在高等中医院校纷纷将经典改为选修课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赞许的,也是最令我感到欣慰之处。作者对经典的执著与热爱,以及作者在经典中医方面所达到的境界,已在这部书稿中充分地展现出来。相信各位在阅读过此书后,应该有所感,有所得。诚如作者所言,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学科,而这个基础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够代替。因此,欲学好中医,欲在中医这门学问里达到较高的境界,就必须重视经典,就必须重视这个基础学科。欲诣扶桑,非舟莫适。这是古今大师们所公认的必由之路,舍此别无他途。《伤寒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是一部经典,是一部圣人的著述,是一部中医史上承前启后的巨著,是几乎所有的成名医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最最重要的典籍,是伐山之斧,是入道之津梁,而在我看来,更是一部论述疑难病证的专著。《伤寒论》于中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有目共睹的。正因为其在中医这门学问里的独特意义,引来了这一领域里的古今中外的医家们的共同瞩目。有关《伤寒论》方面的著述,迄今为止,仍是中医界叹为观止的。而在这众多的著述里,能像作者这样如此平实地将甚深的经义娓娓道来者,却实为少见。孔子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余信也,是为序。
? ? ? ? ? ? ? ? ? ? ? ?辛巳十月 陈亦人于南京
?
序 .......................................7?
第一章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 ............8?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8?
? ? ? ?1.理论认识的重要性...............8?
? ? ? ?2.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11?
? ? ? ?3.传统理论的构建.................11?
二、学问的传承............................15?
? ? ? ?1.现代中医教育的模式.........15?
? ? ? ?2.形而上与形而下.................16?
? ? ? ?3.师徒相授.............................19?
三、寻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经典22?
? ? ? ?1.历史的经验.........................22?
? ? ? ?2.扫清认识经典的障碍.........23?
? ? ? ?3.三种文化.............................24?
? ? ? ?4.学习经典的意义.................26?
? ? ? ?5.认识经典与现代.................30?
? ? ? ?6.如何学好经典.....................34?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37?
一、伤寒论说什么?....................37?
? ? ? ?1.伤寒的涵义.........................37?
? ? ? ?2.杂病的涵义.........................37?
? ? ? ?3.论的涵义.............................38?
二、认识阴阳探求至理................39?
? ? ? ?1.认识阴阳.............................39?
? ? ? ?2.伤寒总说.............................44?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48?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8?
? ? ?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48?
? ? ? ?2.三阴三阳.............................50?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51?
? ? ? ?1.门户概念的引入.................52?
? ? ? ?2. 阴阳的开合枢.....................53?
? ? ? ?3.开合枢病变.........................54?
? ? ? ?4.伤寒传足不传手.................56?
第四章 治病法要 ........................59?
一、医者的两个层次....................59?
? ? ? ?1.下工层次.............................59?
? ? ? ?2.上工层次.............................60?
二、临证察机 ...............................61?
? ? ? ?1.何以察机.............................61?
? ? ? ?2.十九病机.............................63?
? ? ? ?3.抓主证,识病机.................65?
第五章 太阳病纲要 .........................67?
一、篇题讲解 ...............................67?
? ? ? ?1.辨释 ....................................67?
? ? ? ?2.太阳释 ................................67?
? ? ? ?3.病释 ....................................70?
? ? ? ?4.脉释 ....................................78?
? ? ? ?5.证释 ....................................81?
? ? ? ?6.治释 ....................................90?
二、太阳病提纲............................90?
? ? ? ?1.太阳病机条文.....................90?
? ? ? ?2.释义 ....................................91?
三、太阳病时相............................95?
? ? ? ?1.谨候其时,气可与期.........95?
? ? ? ?2.欲解时 ................................97?
? ? ? ?3.欲作时 ................................99?
? ? ? ?4.总观六经病欲解时...........100?
第六章 阳明病纲要 ........................101?
一、阳明释 .................................101?
? ? ? ?1.阳明本义...........................101?
? ? ? ?2. 阳明经义...........................101?
? ? ? ?3.阳明府义...........................101?
? ? ? ?4. 阳明的运气义...................102?
二、阳明病提纲..........................107?
? ? ? ?1.总义 ..................................107?
? ? ? ?2.脾约 ..................................109?
? ? ? ?4.少阳阳明...........................113?
三、阳明病时相..........................114?
? ? ? ?1.申至戌上...........................115?
? ? ? ?2. 阳明病要...........................115?
? ? ? ?3.欲解时相要义...................116?
? ? ? ?4. 阳明治方要义...................117?
? ? ? ?5.阳明欲剧时相...................119?
? ? ? ?6.对高血压病的思考...........121?
第七章 少阳病纲要 ........................123?
一、少阳解义 .............................123?
? ? ? ?1.少阳本义...........................123?
? ? ? ?2.少阳经义...........................123?
? ? ? ?3.少阳府义...........................124?
? ? ? ?4.少阳运气义.......................125?
二、少阳病提纲..........................128?
? ? ? ?1.总义 ..................................128?
? ? ? ?2.别义 ..................................130?
三、少阳病时相..........................134?
? ? ? ?1.寅至辰上...........................134?
? ? ? ?2.少阳病要...........................136?
? ? ? ?3.少阳时相要义...................136?
? ? ? ?4.少阳持方要义...................137?
? ? ? ?5.《本经》中两味特殊的药............142?
? ? ? ?6.少阳之脉...........................144?
第八章 太阴病纲要 .......................146?
一、太阴解义 .............................146?
? ? ? ?1.太阴本义...........................146?
? ? ? ?2.太阴经义...........................150?
? ? ? ?4.太阴运气义.......................154?
二、太阴病提纲..........................159?
? ? ? ?1.太阴病机...........................159?
? ? ? ?2.太阴的位性特征...............159?
? ? ? ?3.太阴的病候特征...............161?
三、太阴病时相..........................164?
? ? ? ?1.亥至丑上...........................165?
? ? ? ?2.欲解时要义.......................165?
? ? ? ?3.欲剧时相...........................166?
? ? ? ?4.太阴治方要义...................167?
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 ......................170?
一、少阴解义 .............................170?
? ? ? ?1.少阴本义...........................170?
? ? ? ?2.少阴经义...........................175?
? ? ? ?3.少阴藏义...........................176?
? ? ? ?4.少阴运气义.......................180?
二、少阴病提纲..........................181?
? ? ? ?1.微妙在脉...........................181?
? ? ? ?2.但欲寐 ..............................182?
? ? ? ?3.少阴病形...........................183?
三、少阴病时相...................................186?
? ? ? ?1.子者复也...........................186?
? ? ? ?2.欲解何以占三时....................187?
四、对AD 病的思考..............................188?
第十章 厥阴病纲要 ...........................189?
一、厥阴解义 ..................................189?
? ? ? ?1.厥阴本义...........................189?
? ? ? ?2.厥阴经义...........................189?
? ? ? ?3.厥阴藏义...........................189?
? ? ? ?4.厥阴运气义.......................190?
二、厥阴病提纲..........................194?
? ? ? ?1.消渴 ..................................195?
? ? ? ?2.气上撞心,心中疼热.......198?
? ? ? ?3.饥而不欲食.......................198?
? ? ? ?4.食则吐蛔...........................199?
? ? ? ?5.厥阴禁下...........................199?
三、厥阴病时相..........................200?
? ? ? ?1.丑时义 ..............................200?
? ? ? ?2.厥阴方义...........................202?
结语 ................................204?
跋 .................................207?
?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结语】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49 次浏览 • 2016-02-04 09:21
? ? 在本书的开头,我曾经不只一次地提到了杨振宁教授,虽然,对杨教授在传统文化上的许多观点我并不赞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作为一位智者令我崇敬不已。十多年前,师兄刘方送我一本杨教授写的《读书教学四十年》,昨日偶然翻动这本书,看见字里行间密密麻麻的圈点,看见页面空白处的读书心得,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眼泪不知不觉地流淌出来。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难以在这里很清晰地向诸位表述出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一部好书的感激,那就是对古今中外给予过我教诲的智者们的感激。于是我决定将阅读《读书教学四十年》的部分心得抄整如下,作为本书的结语。希望能通过这个形式,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亦希望能够借此表达我对所有认真阅读拙作的人的一片至诚的谢意!孔子云:以文会友。衷心地希望这部书能成为一个纽带,将我与诸位朋友连在一起,为让传统文化这颗瑰宝,为让中医这颗瑰宝能更多地让世人了解,而奉献各自的绵薄之力。?
? ? 1994年8 月18 日:杨振宁教授于 1971 年夏初次访问新中国。8 月4日上午参观长城。他在后来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了那次访问:"在此行看到的景色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长城。长城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它简单而坚强。它优美地蜿蜒上下,缓慢而稳定地随着山峦起伏。有时消失于远处山谷中,那不过是暂时的,终于又坚毅地攀登了下一个高峰。查看它的每一块砖石,我们会体会到在它的复杂的历史中,真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血和汗。可是只有看到它的整体结构,看到它的力量和气魄以后,我们才会体会到它的真正意义。它是悠长的,它是坚韧的。它有战术上的灵活,有战略上的坚定。它的长远的一统的目的,使它成为自太空接近地球的访客所最先辨认的人类的创作。"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读到过的有关长城的最优美、最实在、最耐人寻味的描述。在读到这段描述前,我一直在寻找能用什么词句才能向世人确切地表达出中医的意义,今天终于找到了,它就是长城!中医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长城,而只有当我们看到它的整体结构,看到它那富有力量和气魄的完美理论,看到它那不可思议的实际运用,我们才会体会到它的真正意义。?
? ? 1994年8 月24 日:杨振宁教授自 1972 年起,就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性。1972 年7 月1 日周恩来总理于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宴请杨教授。席间,杨教授向总理提出,希望他考虑采取一个多注意基础科学的政策。杨教授的这个建议亦非常适合于我们中医,中医其实更需要有一个多注意基础科学的政策。中医的基础科学是什么呢?这个基础科学主要就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当然,《内经》在这里显得尤其重要。戴原礼是中医史上著名的医家,当有人问到他学医的方法和途径时,他的答复是:熟读《素问》耳!可见在大师们的眼里,基础的东西都是头等重要的。而回顾中医的境况,在高等中医院校里,读《素问》一遍的人已属少见,熟读者更是鲜矣。这样我们怎么来开展对这门学问的研究呢?这真是令人担忧的事情。?
? ? 1994年9 月5 日:兴趣将你引入某门学科,而信念则是决定你在这门学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作为中医的学人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信念。?
? ? 1994年9 月6 日:谈到东西方文化,以及东西方历史,我认为不说说"心境"二字是不行的。心与境自然有它的联系,否则不会放在一起来组词。可是它们又有很根本的区别。就像"东西"二字一样,合而言之,可以指某些个物,分而言之,则有天壤之别了。"心"是主体的,或者说是主观的意识,而"境"则是指客体的,或者是客观的环境。因而,"心境"合璧就含有对客观世界、客观环境,我们的主体意识所作出的反应。作了上述的这样一个区别后,我们就可以说,产生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是将其所有努力的 90%以上放在对"境"的改变上,或者作为现代科学的老祖,他们相信"境"对"心"的绝对影响力。而作为东方的智者们,他们却将其所有努力的 90%以上放在对"心"的改变上。这就产生了闻名于东方的"修心"法门。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是:"吃茶去!"悟道前吃茶去,悟道后还是吃茶去,同样是吃茶,作为"境"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作为"心"则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修心体验,因而,在智者们的眼里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对于"心"这个特殊的东西,"境"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企图花大力气去通过"境"的改变来改造"心",也许最终都是徒劳。佛陀在临终时,对他的弟子说:"当自求解脱,且勿求助于他人。"自求解脱是着眼于自身,是在"心"上用功,求助他人是在"境"上费力。我感到,佛陀的教导对我们今天的中医亦是有实义的。这几十年来,中医走的是一条什么路呢?是一条求助于他人的路。由于过多地求助他人,过多地依赖现代科学,从而忽弃了自身这个根本。其结果呢?几十年下来,对中医有信心的、有把握的业内人士越来越少,而中改西业的人却越来越多。向圈外的人问,还都说中医是个宝,而向圈内的人问,却说中医不是个东西。这难道还不能使我们警觉,使我们醒悟吗?中医亦当自求解脱,如果中医的脚跟没有立稳,对中医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现代科学怎么可能在中医里找到合适的切入之处呢?所以,第一步中医当自强,自强了才有可能找到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
? ? 1994年9 月8 日:读书的乐趣:①增长知识,不过这只占很小的比例;②增强我们在某一领域内的信念,这一点占很大的比例;③向我们崇拜的思想和人物看齐;④无形中使我们在境界和气度上接近于那些伟人;⑤歪打正着地激发出某些灵感,从而获得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并不限于仅仅阅读本专业的书,而是可以更广泛地阅读;⑥可以毫无顾忌地批评名人,甚至是伟人们的"不是"之处,而往往是在这个批评的过程中,使我们总结了思想,获得了新的认识;⑦温故而知新。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更是如此。?
? ? 1996 年 9 月 16 日:左右是一对非常有趣的概念,在它里面同时蕴含着对称与不对称,守恒与非守恒的这样一些十分重要的理念。由于对称性原理,我们由左即可以推及右的存在,由西北即可以推及东南的存在。同样的道理,由阴即可以推及阳的存在,由春夏即可以推及秋冬的存在。在时空上的这样一个完美的对称性,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以至后来的许多学科的建立都与这一原理相关。可是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对称性面前,我们还应该知道有一个不对称性的同时存在。为此,《素问》的作者在非常重要的篇章"阴阳应象大论"中告诫我们:"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与东南是对称的,可是"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又充满着不对称。左右对称既是一切对称的基础,也是一切不对称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左右的文字结构中即可以感受到上述的这个深刻内涵。在左右的造字中,左用工,右用口,工口以外的这部分是对称的,而工口却充满着不对称。工口体现了左右的不对称性,工口的区别是什么呢?工者巧也。所以,凡是音乐、绘画、艺术、一切空间操作及与空间因素相关的形象,都离不开工。那么口呢?口者言也。所以,举凡语言,以及与语言相关的逻辑,都不离口。工口的这个区别,便将左右的差别,左右的不对称性,很生动地体现出来。大家知道,人的左右与大脑的左右半球是一个完全的交叉关系。故左者实言脑之右,右者实言脑之左。所以,我们言左实际上是在讲右脑的情况,言右实际上是在讲左脑的情况。左右脑有什么区别呢?
? ? 这个区别就在工口里。左脑主口,右脑主工!现代脑科学认为,左右脑的分工有很大的不同,左半球在语言、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脑在音乐、美术、几何空间和直觉辨认方面占绝对优势。左右脑的分工,是直到 20 世纪中叶才真正弄清的问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著名心理学家斯佩里(R.W.Sperry),即由于成功地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专门化的崭新图景,建立两半球功能分工的新概念、而荣获了 1981 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而我们从左右的上述造字涵义看,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已经很清楚地认识了这个问题。回顾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强烈的理念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那就是它的完美性。像对称与不对称,像阴与阳,像明与暗,像色界与无色界,像有与无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同时存在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称中存在着不对称,不对称中存在着对称。正因为不对称才会有对称,亦正因有对称才会有不对称。对称与不对称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再如明暗,古人在讲明物质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暗物质,在意识到或看到一个由明物质组成的世界时,就同时意识到或看到了一个与之相对的由暗物质组成的世界。在对称到不对称,在明物质世界到暗物质世界,这个认识过程它是同时的。没有说在认识对称性,在认识明物质后,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又认识到了不对称性,才又认识到了暗物质世界。在传统的学问中完全没有这个过程。而我们回顾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在杨振宁教授与李政道教授作出宇称不守恒,也就是不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前,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由宇称守恒,是由对称性原理一统的。而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内,显然就存在不对称性原理的认识真空区和误区。由这样一个一统原理所作出的判断,就必定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又如对明暗物质的研究,在过去,科学界一直着眼的仅仅是明物质的这个层面,对于暗物质这个层面却一直蒙在鼓里。直到 20世纪末,科学家们似乎才如梦初醒,猛然意识到在明物质之外尚有一个暗物质的存在,尚有一个过去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亟待我们去认识。而在传统文化的概念里,它有没有一个类似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有没有一个类似的真空区和误区呢?它没有!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称其为完美的根本所在。?
? ? 从传统文化,从中医的这些概念里面,我们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医对人类的贡献,不应仅仅局限在疾病的治疗上。自古以来,对医就有三个评价,谓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治病的涵义我们很清楚,治人则关系到人的心理,人的信念,以及人的修养,那么治国呢?治国的涵义应该很广,作为医者,将中医的、传统文化的这样一些完美的理念充分地挖掘出来,并经过现代的表述形式,尽可能地呈现于世人面前,呈现于现代科学面前。而如果现代能以一种平实的心态面对传统的这些理念,并尽其所能地取其精华,我想诸如上述的这样一种概念上的漫长的真空区和误区,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避免。如何地将传统如实地介绍给现代,如何地让传统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于现代,这正是我对中医的一个思考。?
? ? 《老子》以五千言传世,却能历久弥新,《伤寒论》亦不过万余言。而我把一个思考,絮絮叨叨的言说了三十余万。圣凡之殊,一目了然。如此既占大家的功夫,又费大家的时间,为着个什么来呢?且借一首古诗,道是:赵州庭前柏,香岩岭后松。栽来无别用,只要引清风。?
? ? 感谢我的家人以及为此书出版而默默奉献的所有亲人和朋友们!特别还要感谢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长期以来,是学院给予了我各方面的全力支持,由于这些支持,本书的写作以及出版才得以顺利进行。时值于清华访学期间,圆满是书,盖亦得水木清华之灵气也。是为记。?
? ? ? ? ? ? ? ? ? ? ? ? ? ? ? ? 二〇〇二年十月十日午时于南宁?
?
? ? ? ? ? ? ? ? ? ? ? ? ? ? ? ? 跋?
? ? 我很同意陈亦人教授之所说,刘力红博士确实对中医,尤其是经典中医有一份不同寻常的热爱与执著。我觉得这代表着未来中医的希望。祖国医学的将来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刘力红博士这样全身心投入到探索中医宝库奥秘中去的人。?
? ? 确实,要真正学好中医,就必须读透经典。目前许多中医院校将经典改为选修课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应该说是体制造成的。医师资格考试考的是中医基础、中医内科等等。要一个学生在五年的时间里,既要学中医,又要学西医,还要读懂(且不说读透)经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是院校教育体制与中医师承教育方式的矛盾,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还找不到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但我主张至少在研究生阶段必须好好研读经典。我还主张从学校毕业到医院工作后,应该把经典著作的研读作为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医的科研并不一定都是实验研究,尽管实验研究也是必需的。?
? ?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刘力红博士的这本书除了学术性外,还颇具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可读性很强的好书。我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之一是,要想真正读透一部经典,
恐怕要穷毕生的精力才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乃平 2001年 12 月于南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书得自一位网友,确实是本级难得的好教材。与同道中人分享,也不枉我这十几个小时的整理格式之苦。?
? ? 当然,如果方便的话还是尊重版权购买原版比较好。出版社信息如下: http://www.bbtpress.gxnu.edu.cn/asp/bookinfo.asp?bh=712?
? ? 以下网址都可以买到: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8718009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十章 厥阴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476 次浏览 • 2016-02-04 09:20
? ? 一、厥阴解义?
? ? 1.厥阴本义?
? ? 厥阴是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厥阴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先从本义上来看这个问题。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是什么呢?两阴指的是太阴和少阴。我们从《伤寒论》六经的排列,它把厥阴放在最后一经,放在太阴少阴之末,可知这就是一个"两阴交尽"。这是从排列的次第来看厥阴的意义。此为其一。其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故曰幽。"前云两阴交尽为厥阴,此云两阴交尽故为幽,是知厥阴之为义者幽也。幽为何意?《正韵》曰:"幽囚也。"囚的意思大家很清楚,就是囚禁。厥阴曰幽,曰囚禁。囚禁什么呢?前面我们讲阴阳离合的时候曾经谈过,厥阴为合。合什么呢?就是合阳气。把阴气合起来,关闭起来,以便让阳气能够很好地升发。故幽者,实为囚禁阴气之意。此与阴阳之离合机制甚为相符。其三,太少二阴以太少言,乃言其长幼、多寡也,厥阴言何?《玉篇》云:"厥短也。"《康熙》引《前汉书 ·诸侯王表》注云:"厥者顿也。"又顿者何?顿者止也。故知厥阴即短阴也,即止阴也。考厥阴乃阴尽阳生之经,乃阴止而阳息之时,故曰短阴,曰止阴者,皆相符合。又《灵枢 ·阴阳系日月》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阴。戌九月,右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戌亥为地支之尽,尽后遇子则阳气来复,故曰厥阴也。此为厥阴之大义。?
? ? 2.厥阴经义?
? ? 厥阴经即指手足厥阴经,手厥阴于戌初起乳后天池穴,戌末止中指中冲穴。足厥阴于丑初起拇趾大敦穴,于丑末止乳下期门。别支上走巅顶交百会穴。对于六经的行止及大体分布,是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必须弄清的问题。我们讲六经辨证,其实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经络分布区域的辨证。巅顶头痛为什么说多属厥阴呢?就与厥阴经的分布相关。?
? ? 3.厥阴藏义?
? ? 甲、肝 ?前面我们讨论了五藏的心脾肺肾,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五藏的功能特性都与它们的造字相关。同样,肝藏亦不例外。那么,肝的造字与它的特性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肝用干,《说文》云:"干,犯也。"《尔雅释言》曰:"干,脀也。"即脀卫也。《康熙》云:"干,盾也。"故《诗·大雅》有:"干戈戚扬"之句。综上诸义,犯者,脀卫者,盾者,干戈者,都与什么相关呢?都与武力相关,都与战争相关。这便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素问 ·灵兰秘典论》的"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既然是用武之事,既然是战争之事,那就要靠将军来把握它。因此,肝的造字与其为官将军的特性是非常切合的。将军要用武,要用战争来结束战争,要化干戈为玉帛,他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威武、勇猛和谋虑。必须智勇双全乃为将军,若有勇无谋,则一介匹夫也。威武、勇猛所用者何?所用者阳气也。谋虑所用者何?谋虑所用者阴气也。故肝虽号称刚藏,却又体阴而用阳。由是亦知,将军者,必以谋虑为体,以勇猛为用。过去我们曾经强调过,《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素问 ·六节藏象论》是很重要的两论。前者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谈藏府,后者从生理功能的角度谈藏府。必须两者结合,互为参用,才能对藏府的内涵有很透彻的理解。于《素问 ·灵兰秘典论》中,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而于《素问 ·六节藏象论》中,则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罢者,休也,已也(见《玉篇》)。故《论语 ·子罕》曰:"欲罢不能。"极者,极至也,极端也。但凡武力、战争之事皆由争端起,故极者,又为诸乱之源。是以罢极者,罢其争端,罢其诸乱也。争端已起,诸乱已发,何以罢之?则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必以战争结束战争。此则为将军用武之道也。由此可见,"将军之官""罢极之本"实为异名同类尔。极为诸乱之源,故古有六极穷极之谓。《康熙》云:"六极穷极恶事也。"《书·洪范》曰:"威用六极。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少阴篇里,我们曾谈到人有一个复杂的自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脾为谏议之官,担负发现诸乱,并及时呈报于上;心为君主之官,则于所报之诸乱善识别之,或宜文治,或宜武功,皆由君主号令;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者,则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也。因此,肝于人体健康自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甚宜结合现代医学思考之。这里面有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 ? 乙、心包 ?足厥阴为肝,手厥阴为心包。心包者,亦包心也。是包绕心君的一个结构,故古称为"心主之宫城"。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包所担负的,主要就是护卫心的作用。肝为将军之官,其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亦为护卫君主。由此亦见,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在其作用方面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 ? 4.厥阴运气义?
? ? 在运气方面,厥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故合称厥阴风木。下面就从风木两方面来讨论厥阴的运气问题。?
? ? (1)风义?
? ? ①风者天地之使 ?风是六气中很特殊的一气,这个特殊之处在于,风不仅生于东方,四面八方皆可生风。故谚称八面来风。《灵枢》有一篇叫"九宫八风",篇中即专门谈到由八方来的八种风。即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风有四风,有八风,有十二风。我们可以说东风、西风、南风、北风、西南风、西北风,但却未见有讲东湿、西湿、南湿、北湿,亦未见讲东寒、西寒、南寒、北寒者,这是风与其余五气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风还有另外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就是《河图》所云:"风者,天地之使也。"什么叫天地之使呢?使就是使臣的意思。就像我们现在派住各国的大使,大使起一个什么作用呢?就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作用。所以,风为天地之使,其实就是说风是天地的一个代表,天地之气要发生什么变化,都可以从风上反映出来。比如,天气要转寒了,它会首先出现什么风呢?出现北风。所以,我们见北风一起,就知道天要变寒。而天要转热转湿了,又会先出现什么风呢?会出现南风。因此,我们一见南风,便即知晓天要变热变湿。天地之气的变化虽然复杂,可是一旦我们把握住了这个风,便能够知道天地变化的底细。故《周礼 ·春官保章氏》云:"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在这里《素问》向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疾病观,不是伤风感冒或者某几个疾病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而是百病,所有的病。外感与它相关,内伤同样与它相关。不内外伤与它相不相关呢?还是相关。为什么上一次伤食了却没事,而这一次却吐泻交作?为什么前一次把腰扭了,稍一活动即没事了,而这一次轻轻一扭就动弹不得?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百病都与六气相关,都与天地的变化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治疾病时,将这些相关的因素考虑进去。百病的产生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谈到病机的时候,不是"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就是"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气宜就是指的上面这六气。怎么样谨候气宜?怎么样勿失气宜呢?抓住风就行了。抓住风实际上就抓住了六气。因为风为天地之使,当然也就是六气之使。为什么《内经》反复强调"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呢?就是因为百病皆生于六气,而风为六气之使的这样一个缘故。?
? ? ②风何以生木 ?我们在《素问》的很多篇中,都可以看到"东方生风,风生木",所以,尽管风为天地之使,六气之使,尽管可以八面来风,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风的本位在哪里呢?在东方。那么,风何以生木?风与木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运气为什么要将风木扯在一起?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我们首先从五行的角度作一个分类,看看这个世界上哪一类的东西属木呢?《尚书 ·洪范》讲"木曰曲直",但是这个过于理论化。我们可以具体一点,凡是植物这一类的东西都可以叫木,都属于木类。那么,木类与风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然界的植物为什么可以生灭相续?为什么可以一直流传下来而不灭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植物也具有繁殖的能力,也能够生息繁衍。动物的繁殖我们都很清楚,它需要雌雄两性的交配。在动物发情的时候,或者雄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找雌性动物交配,或者雌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与雄性动物交配。人类更是如此,男女双方有时是千里姻缘来相会,相会为的是什么呢?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繁殖后代。人类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得以生息繁衍。那么,植物呢?植物生在什么地方就固定在什么地方它不能像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可以去四处寻找自己的相爱像现在有些人热衷于跨国婚姻,从中国嫁去美国,这个姻缘就不只千里了,而是几千里,甚至上万里。可是植物却只能定在那儿,分毫不能移动。那植物靠什么去寻找它们的"相爱",进而雌雄交配,以生息繁衍呢?就要靠这个风。由于风的作用,才带动植物的花粉,使植物的雌雄亦能"相聚"亦能交配,从而繁衍生殖。因此,风便成为植物界生息繁衍的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没有它,植物就没有办法生息繁衍,木类的东西也就不可能流衍到现在。可见风与木的这个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有决定性。而《素问》"东方生风,风生木"的这句话,则将风木的关系浓缩、精彩表述到了极处。?
? ? ③风与动物 ?风与植物的关系,与木的关系,应该没有疑问了。那么,风与动物又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从造字方面看,繁体的風字里面是一个"虫"。虫在古文里虽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但是,都代表动物。故凡属动物这一类,古时皆可以虫称之。而風之造字用虫,说明风与动物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说文》云:"風动蟲生,故蟲八日而化。"所以,从風的造字我们就可以看到,风不但可以生植物,生木,而且也与动物的繁衍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个关系能在繁体字中明确地显示出来。那我们再看简化的风字,这个风字里面是一把ㄨ,这个"ㄨ"能代表什么呢?所以,文字一改造,这个风与动物的关系,特别是与动物繁衍的关系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我们前面曾经呼吁过,文字的问题是有关中华文化繁衍,有关中华文明传承的大问题,是真正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这样一个大计,千万要慎重,决计草率不得马虎不得。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足了,那决定是要成千古之恨的。风为什么与动物,特别是与动物的繁衍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句大家熟悉的谚语,也就是出自《左传 ·僖四年》的"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马牛不相及"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这在过去曾经闹过一个笑话。风马牛怎么不相及呢?原来是马牛跑得太快,风赶不上它。当然,现在大家清楚了,知道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可是,不相干的事为什么要用"风马牛"来形容呢?这个问题倒是应该弄清楚的。风与木的关系已如上述,它是促使植物雌雄交配的主要因素。而风与动物的关系,其实亦有很大的类同。正如《康熙》引贾达对上述这句话的注释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什么是牝牡相诱呢?我想这个事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毋需多言。那么,风马牛为什么不相及呢?大家想,一头公马和母马,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它们会相诱、相恋并且相交,这便有了生殖繁衍的可能。而一头公马和一头母牛,或一头母马和公牛,它们会相诱、相恋吗?绝对不会的!即便畜类没有伦理的约束,但种属的差别也决定了它们不可能相诱起来。这便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异性相诱、相恋、相动谓之风,所以, 《说文》所云:"风动虫生。"这个"虫"从生理的意义而言,很大程度上系指男性或雄性动物的精虫。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发情期的猫,会很凄厉地嚎嚎乱叫,这个时期的猫往往被称为春猫,或言猫叫春。为什么要以春言呢?以东方生风,通于春气也。春三月,天地以生,万物发陈,一派生机勃勃,此又与风之上述涵义甚相符合。观风诸义,当于临床有所启迪。?
? ? (2)木义?
? ? ①木曰曲直 ?风之义已如上言,那么,木有什么意义呢?首先一个意义,就是《尚书 ·洪范》所说的"木曰曲直"。曲直是木的一个特性,凡是植物的东西都有这个曲直之性。而其他类的东西,如金类的东西,水类的东西,皆不具这曲直之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又云:"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所以,在体的这个筋和在藏的这个肝皆有此曲直之性。大家想一想,人体的筋它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曲直。人的四肢为什么能够灵活的曲伸活动呢?很关键的是要靠筋的这个作用。没有筋,我们的各个关节就很难灵活的运动。所以,人体的筋主要是聚集于关节的周围。而膝关节则是聚集筋最多的地方,故膝在《内经》又称为"筋之府"。木曰曲直,木在体为筋,筋的这样一些作用,确实能够很好地体现木的曲直之性。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素问》许多篇章所提到的宗筋。宗筋的涵义虽然不只一个,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指前阴,特别是指男性的阴茎。有关宗筋的这一意义,《灵枢·五音五味》篇的一段经文可资证明,其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宦者即宦官,近世又称太监,太监入宫前都要历行阉割,这便是《灵枢》所云的"去其宗筋"。宗筋的这样一个涵义,又把我们带回到了上述的风义里。风为牝牡相诱,风系生殖繁衍,而宗筋便是最主要的生殖器官。由此天之风,地之木,体之筋,藏之肝,足证《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绝非虚语。天人相应的关系在这里是证据确凿的。《礼记·月令疏》云:"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 《礼记》的这句话讲得很精彩,天所赋予我们的生育盛德在哪里呢?就在木位上。木主宗筋,这个盛德不在木位上,能在哪里呢?而宗筋要发挥作用,很关键的就是要能够曲直。现在整个世界阳痿的病人越来越多,这就是宗筋曲而不直了。为什么曲而不直呢?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道德伦理方面的原因。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些毛病,显然不是几个"伟哥"能够解决的。而作为中医,则应该在厥阴上,在风木上去作意,去思考。?
? ? ②五行次第 ?在前面的各章中,我们着重谈了水火土金,现在再加上木,五行的内容就基本圆满了。探讨五行,除了探讨它各自的内涵,五行的次第仍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有关五行的次第,在《尚书 ·洪范》中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其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而河图的五行次第亦与此相同。故河图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行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次第呢?为什么要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而不能一曰木,二曰火,三曰水呢?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为五行的这个次第向我们揭示了地球上诸物质的起源次第,地球上诸物种的生起次第,这对于我们研究地球,研究人类,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五行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的这样一个次第说明什么问题呢?它说明我们这个地球首先出现的第一个东西就是水,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也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在水之后出现的便是火。为什么水火首先出现呢?《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故水火出现了,就意味着阴阳出现了。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水火出现以后,便能很自然的化生五行,化生万物。因此,地球上的生命在水火之后,就得以逐渐地诞生。当然,这个生命的诞生是先有植物生命后有动物生命的。植物生命的代表是木,动物生命的代表是土。故五行在水火之后首先有木,最后才是土。另外,单就动物生命而言,五行次第也能很好地揭示它的进化情况。所以,从五行里我们就知道,这个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水生动物,然后渐渐地发展为水陆两栖动物,最后才是陆生动物。因此,五行是始于水而终于土的。前面我们曾经谈过,五行与动物的关系是水为鳞虫,火为羽虫,木为毛虫,金为介虫,土为倮虫。所以,动物生命里首先诞生的是鳞虫,鳞虫也就是水生族动物,其次是羽虫,其次是毛虫,其次是介虫,最后是倮虫。什么是倮虫呢?人就是最有资格的倮虫!由此可见,人类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动物生命中,最后进化的一个动物生命。这与现代科学所研究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面对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古代的这个理论呢?应该刮目相看才是,应该肃然起敬才是!?
? ? ③木生火义 ?前面我们谈到的风木,主要还是从医的角度谈。现在我们不妨把眼界放宽一些,来看看木及其五行的相生关系在其他方面,如在社会、环境,乃至整个地球方面有什么意义。首先,我们来看水生木、木生火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觉得它最大的一个意义就是与现在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木生火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一个什么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能源问题。如果能源能持续,那么,这样一个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如果能源不能再生,不能持续,那还有什么可持续发展可言呢?能源虽然包括许多的方面,但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燃料。燃料从五行来划分,它属于火。五行的火是由什么产生呢?是由木生。所以,在古代,我们的先人是用木来做燃料的。用木做燃料,这就是五行的相生法,这样的相生非常合乎自然。合乎自然,当然就可以持续。过去在农村呆过的人,对这一点就会有很深的感受。以前,农村做饭都烧柴,柴是自己到山里打的,今年打过了,明年又会长出来,年复一年,没有穷尽。一个村庄几十户人,就那么几座山,多少千年前就开始在这儿打柴,可是打到现在还是那么多。为什么呢?因为木是可以再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对可持续发展规定了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你所利用的能源能够再生;其二是利用过以后能够降解。而以木为能源,以木来生火,就很符合上述这两个条件。所以,以木为燃料的发展方式,就是很完全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让我们回到现代,现代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什么模式呢?我们现在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石油与煤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给它定过性,即都属于水类。所以,我们现在的模式实际上是直接用"水"来生火。水为什么可以生火呢?因为水中有真阳,水中有龙火。所以,我们现在所燃烧的实际就是坎中的真阳。坎中的这个真阳,前面我们已经强调过,它是用以温养地球生气的,地球的命根就要靠它来生养。现在我们把它开采出来做寻常的火用,这样一个真阳能不能再生呢?它不能再生!它不能像木那样,今年割了,明年又会长出来。所以,开采一点,用一点,它就少一点。开采得差不多了,坎中没有真阳了,地球的命根便没有了生养的来源。这个时候地球便真正地进入衰老,而生存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便面临着灭亡。传统以木来生火,现代直取水以生火。木生火,说明在过去木是一个主要的能源,而作为主要能源的木又是由何而生呢?由水而生。是水生木,而木生火也。由这个角度看,水最终还是能源的源泉。为什么五行的次第要以水为始呢?恐怕与这个问题是有关联的。既然水是最终的能源源泉,那么,上述两种取火的方式有什么区别呢?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是,木生火的过程是一个大自然完全能够控制和把握的过程。为什么说这是自然可控可把握的过程呢?我们来看水生木,木生火的这个过程。我们采木来生火,采木来做燃料,这个过程完全是人为的,自然没有办法把握,你想割多少,你想砍多少,完全听凭人意。可是这个木的量却完全是由自然来把握的,水能生出多少木,以及木的再生速度,这个人没有办法主宰,完全要由水说了算,完全要由自然说了算。你砍多了,我不长出来,你人类还有什么招呢?只好封山育林了事。因此,大家仔细去琢磨这个水生木,木生火的过程,就能感受到它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而我们直接取水生火,以坎中的真阳为火,这个过程就完全不同了。这个过程自然根本没有办法把握,完全由我人类说了算,完全由欧佩克说了算。我想一天开采几万桶就开采几万桶,我只管每桶原油的价格,而不管你水中还有多少真阳。所以,这个过程就成为自然完全没有办法控制和把握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怎么可以持续呢?前面我们曾列举了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对可持续发展规定的两个基本条件,以我看来,这两个条件说得还不是很究竟。最根本、最究竟的应该是,凡是符合自然,以及自然可控的这个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反之,凡是不符合自然,以及自然不能控制和把握的这个发展,即为不可持续发展。老子为什么要将"道法自然"放在最高的一个境界来讨论呢?一方面是老子看到了人性有脱离自然,为所欲为的一面;另一方面则告诉我们只有法自然的道,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 ? 二、厥阴病提纲?
? ? 有关厥阴病提纲,我们主要以 326 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的内容来展开。326条是厥阴病的提纲条文,亦即厥阴病的病机条文,也是六经提纲条文中最长的一条。下面拟就条文所述诸证,分别讨论之。?
? ? 1.消渴?
? ?(1)消渴泛义 ?厥阴提纲条文第一个讲述的证就是消渴,消渴是什么意思呢?渴就是口渴,这个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但是,有的人口渴并不一定想喝水,或者喝一点点润润口就行了,所以,就有口渴不欲饮之证。这样的渴就是渴而不消。那么,消渴呢?当然是既渴而又能饮水,而且饮后即消,口又很快地渴起来。这是消渴的一个大概意思。厥阴病为什么会导致消渴呢?历代的很多医家都认为是肝胃之热耗伤津液所致,包括现代通用的教材都是这个说法。但是,我们细细地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感到以热伤津液来解释厥阴的口渴未必恰当。厥阴的这个渴应该有它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清楚,如果以热盛伤津来解释消渴,那厥阴的这个热怎么能跟阳明的大热相比?阳明的白虎人参汤证是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所以,要讲热盛伤津,那么这个消渴理应放在阳明篇中。应该将阳明的提纲条文改为:"阳明之为病,消渴,胃家实。"而张仲景没有这样,反而将消渴置于厥阴提纲证之首,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厥阴之渴是另有所因的。口渴虽是极普通和极常见的一个证候,但是,我们回看六经提纲条文,却只有厥阴提纲言及渴,这便提示我们消渴是厥阴病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证,也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证。因此,消渴对于厥阴病的诊断而言,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 ?(2)厥阴何以渴消 ?渴为什么是厥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厥阴病为什么最容易致渴?我们首先可以来感受一下口渴的过程,人之所以口渴,是因为口舌没有津液了,口舌干燥了。所以,阳明病在描述口渴的时候,多用舌上干燥。因此,口渴这个过程的感受器官是什么呢?应该就是口与舌。而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所以,我们讲口舌,实际上就是讲了心脾,讲了火土。渴必由口舌,必由心脾,必由火土,这说明厥阴是最容易影响口舌、心脾、火土的因素,此亦为厥阴病渴的一个重要前提。渴与旱实际上是很相类似的,在天地则曰旱,在人则曰渴,都是缺少水来滋润的缘故。如前所云,水在江河湖海,其性本静,故水不能自润万物,必须借助其他中介的作用,方能滋润万物。那这个中介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中介就是厥阴,就是木。因为木为水所生,是水之子,所以,在五行中,离水最近的应非木莫属。故前人将这样一个关系形容为"乙癸同源"。乙癸同源,实际上就是水木同源,既然是同源的关系,那当然最容易得到它。而心作为五行中的火,又为木之子,由木所生。因此,心的苗窍---舌要想得到滋润,就必须靠木吸水以上养,就必须靠木的中介作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木土的关系,木为什么能使土保持湿润,或者说厥阴为什么能够保证脾的口窍滋润呢?这一点我们看一看自然就会很清楚。在自然界,植物较多的地方,它的保湿性往往比较好,特别在原始森林里,不管春夏秋冬,它的土质都是湿润的。而在没有植被的地方,在黄土高坡,在沙漠里,这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土质往往都很干燥。可见太阴虽称湿土,如果没有木,这个土是湿不了的。前面我们曾经谈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是兴云布雨的东西,当然也就是保持天地不旱的重要因素。而龙属东方,龙归于木。这便彻证了木在滋润万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厥阴能使心脾的苗窍---口舌保持充分的滋润,从而无有渴生。而一旦厥阴发生病变,心脾的苗窍便无法得到滋润,消渴便很自然的发生了。?
? ?(3)六经辨渴 ?上面我们谈到了厥阴与渴的特殊关系,厥阴病虽很容易致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不是惟一的因素。所以,六经病中除太阴不言渴以外,其余各经皆有渴,这就有必要对六经口渴的各自特征作一个鉴别。首先我们看三阳的口渴。太阳口渴见于太阳府证中,由太阳气化不利所致,所以,太阳之渴必兼脉浮、发热、小便不利之证;接下来是阳明之渴,阳明之渴系热盛伤津所致,故常与四大证相伴,即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剩下的是少阳之渴,少阳之渴由枢机不利,影响开合,影响三焦所致,故少阳之渴多伴枢机不利之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等。三阳之渴各有特征,在鉴别上不会有太多困难。治疗上,太阳之渴用五苓散,阳明之渴用白虎汤,少阳之渴用小柴胡汤化裁,或柴胡桂枝干姜汤。三阴病中,太阴没有渴,即便有渴也不欲饮,所以,三阴病只有少阴和厥阴言渴。少阴病的渴已如前述,它是小便色白,一派阴寒之象。因此,少阴之渴也是容易区别的,特别很容易与三阳之渴区别。对付少阴的口渴,需要动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上述三阳的口渴,及少阴的口渴都各有千秋,易于鉴别,除外上述这些口渴,其他的就都属于厥阴的口渴。所以,厥阴渴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上述四经之外的,一切不典型的口渴,皆属于厥阴渴的范畴。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厥阴之于渴,就像太阳之于脉一样。我们说一个人脉浮了,大致就可以断定他是太阳病,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除极少数虚阳外越的病人也可以见到脉浮外,大部分的脉浮都与太阳相关。所以,我们根据一个脉浮,就可以下一个大致的判断,这个病与太阳有关。同样,我们根据一个口渴,如果这个口渴不具备上述四经的特殊表现,那就可以大致地判断这是一个与厥阴相关的疾病。因此,口渴,特别是渴而能饮,渴而能消者,对于厥阴病的诊断无疑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4)厥阴治渴 ?方上面我们讨论三阳的口渴,它都有专门的方剂对治,少阴和厥阴的口渴《伤寒论》中却没有提到对治的方剂。对于少阴而言,口渴并不是一个很主要的证,大可以随证治之即是。但是,对于厥阴病,就不能不立一个治渴的专方了。那么,这个治渴的专方是哪一个方呢?我想非厥阴的主方---乌梅丸莫属。最近治疗一例结肠癌术后的病人,患者男性,术后已近一年,大便仍不正常,每日腹泻五六次至七八次不等,初为烂便,后即纯水。除泻利以外,口渴很厉害,终日饮水不止,每日至少需饮两大暖瓶水。半年以来,叠进中医治疗,然效不甚显。观前医所用方,多是健脾燥湿一类,兼或有固肾收涩一类。像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汤,补脾益肠丸一类皆在常用之列。用上述这些方药有没有错误呢?应该没有错误。慢性腹泻,又是肿瘤术后患者,不用苦寒抗癌一类已是高手了。不从脾去治,不从太阴去治,还能从哪儿下手呢?但是,若要学过 《伤寒论》,学过六经辨证,我想就断然不会去从太阴下手。为什么呢?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现在病人每日渴饮两瓶水,怎么可能病在太阴呢?所以,用上面的方剂当然就没有效果了。那么,对上述这样一个疾病该从何处入手呢?病人下利,然六经皆有下利。病人口渴,且饮水甚多,此即为消渴也。又下利,又消渴,这就非六经皆有,而是厥阴独具了。所以,毫无疑问地应该从厥阴来论治,应该投乌梅丸。于是为病人开具乌梅丸原方,不作一味增减,每诊开药三四剂,至第三次复诊,渴饮减一半,每日仅需喝一瓶水,水泻亦大大减轻。由上述这个病例,大家应该初步地感受到六经辨证是一个很方便的法门。只要我们将六经的提纲把握实在了,六经病的切入是很容易的。像这个病,你若是不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很容易就切入到太阴里面,脾胃里面去了,而一旦你用六经的方法,那无论如何是不会把它摆到太阴脾胃里去思考的。因此,六经辨证不但具有上述的方便性,而且还有很大的可靠性。这样一个既方便又可靠的法门,为什么不去把握它呢?当然应该把握它!?
? ?(5)对糖尿病的思考 ?谈到消渴,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现代的病名,就是糖尿病。从文献记载来看,实际早在隋末的时候就已经把消渴病当作糖尿病了。那么,厥阴提纲条文中提到的这个消渴与隋唐以后的消渴病,亦即与现代的糖尿病有什么联系呢?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在讲到厥阴提纲证时,老师还会专门强调不要将厥阴的消渴当成现代的消渴(糖尿病),教材的释义也这样明文规定。厥阴病很主要的一个证是消渴,而现代糖尿病很主要的一个证也是消渴。虽然厥阴提纲证的消渴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与厥阴病会不会就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萦绕心头,久久难去。我们知道,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情况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时,超过了肾的糖阀值,这时就会连带出现尿糖。所以,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就主要通过对尿糖的观察。尿糖怎么观察呢?那个时候又没有尿糖试纸,这就要靠蚂蚁帮忙。蚂蚁嗅觉很灵,尤其对于糖更是灵敏,一般的尿拉到地上是不招蚂蚁的,蚂蚁也怕这个臊味,可是糖尿病人的尿拉到地上,很快就会招来许多蚂蚁。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糖尿病。糖在身体的作用主要是为身体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那么,现在血糖为什么会升高呢?现代的说法主要是胰岛素的不足,所以,过去治疗糖尿病的惟一方法,便是设法补充胰岛素,或是设法刺激胰岛细胞的分泌。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胰岛素的不足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机体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所以,看起来好像是血糖很高,好像是糖多了。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真实的情况却是机体组织细胞内处于缺糖的状态。正是因为机体组织内处于这样一种糖缺乏的状态,所以,你不足我就得补足你。怎么补足呢?当然就需要机体启动各式各样的方法,其中一个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方法就是易饥,就是多食。糖尿病人的易饥多食其实就是由此而来。而在生化上的一个集中表现,便是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它不是糖太多,而是糖不足。因而,糖尿病的关键问题是要没法解决糖的利用问题。扫除了糖利用过程中的障碍,糖尿病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以上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对糖尿病作了一个大致剖析,那么,从中医的角度,尤其是从伤寒六经的角度,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呢?糖尿病属于糖的代谢利用障碍,糖在中医它属于哪一类的东西呢?糖是甘味的东西,而甘味于五行属土,所以,很显然,糖应归到土这一类。因此,糖的代谢、利用障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应该是土系统的障碍。土系统怎么障碍呢?从上述直观的角度我们知道,糖尿病就是血中的糖太多了,糖太多当然也就是土太多,而血于中医、于自然它可以与什么类比呢?它可以与江河类比。故古人云:人之有血脉,如大地之有江河。所以,把血中的糖分过多的这样一个病理情况放到自然里,实际就是水中的土太多了,江河中的土太多了。过去,我们沿着长江往西走,江中的水是碧绿碧绿的,再加上两岸青山的依衬,真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可是现在我们再去长江看一看,原来的青山不在了,绿水也变得黄浊。绿水为什么会黄浊呢?水中的土太多了。土本来应该呆在它的本位上,不应该到河流里,可现在为什么会跑到河流里来呢?这个原因我们在太阴篇里已经讨论过,就是土的流失。由于树木砍伐,植被减少,所以,土就很难安住在本位上,几度风雨就把它带到河流里了。由此可见,水中的土太多,使河流变得浑浊,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木少了,植被少了。看上去好像是土的问题,土不安分,跑到水里来滋事,使我们看不到从前的绿水,可是追溯它的根子,却是在木上面。我们遵循老子的"道法自然",将上述糖尿病的过程放到自然里,就知道糖尿病虽然是土系统的毛病,可是它的病根却在木系统上,却在厥阴上。厥阴的提纲证为什么首言消渴呢?这里的消渴与后世的消渴病(糖尿病)是不是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很显然,我们将糖尿病放到厥阴病里来思考,这便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三消学说,使我们得以从真正的源头上来设立对治的方法。这便将糖尿病的论治,糖尿病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自然境界。迄今为止,现代医学还是认为糖尿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必须终身服药。而我们从厥阴的角度,能不能找到一个治愈的方法呢?对此我是满怀信心的。我们通过思考,利用中医的方法治愈了现代医学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这个算不算现代化呢?这个不但是现代化,而且应该是超现代化。作为人类,我想他更希望中医以这样的方式来出奇制胜地为现代提供服务。用现代的仪器设备将中医武装起来,甚至武装到牙齿,不是没有用处,但,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惟一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开动脑筋,用中医的思想来武装中医,只有这样,中医的路才可能走得长远。?
? ? 2.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 ?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就是《伤寒论》中所讲的心究竟是指的什么?当然心的直接指义是五藏的心,但在《伤寒论》里,我们看到更多的并不是指五藏的心,而是讲的某个与体表相对应的部位。有关心的所指,概括起来大体分三种情况,第一是直接言心,心之外没有附带其他的部位。如心悸,心烦,心乱等。这样一个心悸、心烦、心乱,我们往往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位;第二是心下,心下讲得很多,比如心下痞,心下悸,心下急,心下支结,心下痛等。心下的部位比较明确,就是指腹以上剑突以下的这片区域;第三,是心中,如心中悸而烦,心中结痛,心中疼热等。心中指的是什么地方呢?这里有两种可能,其一,如《伤寒论辞典》所言,心中指心或心区,泛指胸部;其二,古人言心者,常非指心藏,而是指躯干的中央,这个中央就正好位于心窝(剑突下)这块地方。所以,心中实际是指心窝,亦即剑下。民间谓心痛,以及整个藏区言心痛,都是指这个部位的疼痛。因此,心中的第二层意义,实际是指胃脘的这个部位。厥阴提纲条文讲"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这里的"心"及"心中"就应该包括上述的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指的现在的心前区及胸骨后,这一片地方显然是手厥阴领地;另一个就是剑突下的这片区域,这片区域为中土所主。所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一方面确实包括了现在的心脏疼痛,而另一方面则包括了胃脘及其周边邻近脏器的疼痛。前者属于现在的循环系统,后者属于现在的消化系统。前者之疼痛乃心包络痛也,系于手厥阴;后者的疼痛乃土系统之病变所致。土何以病呢?以木使之病,厥阴使之病也。故《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也。因此,厥阴提纲的"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至少应该考虑到上述两个方面。气上撞心,撞之义有如《说文》云"捣也",有如《广韵》云"击也"。捣与击所致之痛,颇似刺痛,压榨痛,绞痛一类。心中疼热,热之义已显,即疼痛而伴火烧、火辣的感觉。结合上述之定位,则刺痛、压榨痛及绞痛多为心绞痛一类,系循环系统疾病。而疼痛又兼热辣、烧灼之感,则多为胃脘痛一类,系消化系统疾病。当然,现在的胆系疾病亦多有绞痛之感,以其部位而言,亦接近心中,故亦应从厥阴来考虑。另者,厥阴病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讨论厥,整个厥阴篇计有 52 处言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疼痛是很容易致厥的一个疾病,而心绞痛及胆系的绞痛尤其容易致厥。这是在讨论厥阴篇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 3.饥而不欲食?
? ? 《伤寒论》中有不少的地方谈到饮食问题,如小柴胡汤四大证之一的"默默不欲饮食",太阴病提纲条文的"腹满而吐,食不下",以及这里所讲的"饥而不欲食"。虽然都是饮食有问题,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小柴胡汤的"默默不欲饮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茶饭不思",这里重在不欲、不思,强调主观的方面。而厥阴病也是"不欲食",在这个"不欲"上,它与小柴胡汤证是很类似的。但是,在不欲食的同时,他是很感觉饥饿的,又饥饿又不想吃,这就是厥阴区别于少阳的一个地方。太阴的饮食是强调食不下,为什么食不下呢?因为肚子很胀满,吃下去不舒服。所以,太阴病的食不下,是强调客观的食不下,强食之必不舒服,必生胀满。少阳、厥阴之不食,则是强调主观之食欲。太阴俱土性,少阳、厥阴俱木性,故知饮食一事,食不食主要在土(脾胃),欲不欲则主要在木(肝胆)也。因此,临床我们对饮食有问题的病人,就不能光停留在几味神曲、山楂、麦芽上,要仔细询问病人,要抓住它的根本。是光不想吃呢?还是吃下去不舒服?是整日不知饥饿,吃也可不吃也可呢?还是饥而不欲食?这些对于我们临床辨证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最近治疗一位学生,吃饭很困难,一丁点食欲也没有,吃一餐饭要一个多小时,但是肚子却很容易饿,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典型的"饥而不欲食",这就是典型的厥阴病。所以,给她开了三剂乌梅丸,三剂药以后,胃口大开,一顿饭很快就吃下去了。这是我们由"饥而不欲食"引出的一个问题。另外,在讨论六经的提纲条文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每一经的提纲条文内部既有较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厥阴的提纲条文为例,并不是条文中的所有证都具备了,这才是厥阴病,这一点记得在太阳提纲的讨论中曾提起过,张仲景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只要条文中的一二个证具备了,厥阴病的诊断便可以成立。这是我们研究《伤寒论》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张仲景于厥阴提纲中首言消渴,可是后世的医家却不敢将这个消渴与消渴病联系起来。为什么呢?就因为条文中有"饥而不欲食"。糖尿病是既易饥又多食的,怎么可以与"饥而不欲食"扯到一块呢?所以,问题就出在我们把联系绝对化了,而把区别混淆了。厥阴病可不可以既有消渴的饥而欲食,同时又有另外一个毛病的饥而不欲食呢?这是完全可以的。就像太阳病既有有汗的中风,又有无汗的伤寒一样。我们能说中风是太阳病,而伤寒不是太阳病吗?显然不能!?
? ? 4.食则吐蛔?
? ? 《伤寒论》中谈到吐蛔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太阳篇 89 条的"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个是厥阴篇 338 条的乌梅丸证,另一处就厥阴的提纲条文。吐蛔不是一个常见的证,将这样一个证摆在提纲里,并不是说厥阴病一定会吐蛔,而是借这个吐蛔将厥阴的一些特征衬托出来。蛔是潜伏于体内的一种寄生虫,平时这个虫是不易被觉察的,所以,又可以称它为蛰虫。自然界也有蛰虫,这个蛰虫就是冬季入地冬眠的这一类动物。自然界的这类冬眠动物会在什么时候重新出来活动呢?如果诸位留意,就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惊蛰节。惊蛰就是将冬眠的动物惊醒,就是将蛰虫惊醒。为什么蛰虫会在这个时候被惊醒呢?因为春月木气已动,万类生发的缘故。所以,蛰虫是在厥阴风木当令的时候感春气而出的。人体的蛰虫亦然,它也很容易被这个厥阴之气惊动,惊动了就会乱窜,这就会发生蛔厥和吐蛔。因此,326 条的吐蛔,实际上就是要表达厥阴之气易触动蛰虫的这样一个内涵。?
? ? 5.厥阴禁下?
? ? 厥阴提纲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下之利不止"。厥阴为什么不可下,下之为什么会利不止?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回到《内经》来就很容易解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厥阴为风木,于时为春,禀生气者也,故宜生而不宜杀,宜予而不宜夺,宜赏而不宜罚。今用下者,是杀之也,夺之也,罚之也。如此则厥阴之气伤,养生之道违,故病厥阴者,当不用下法,强下之则利不止也。厥阴提纲的问题就讨论到这里。?
? ? 三、厥阴病时相?
? ? 厥阴病时相主要以 328 条的"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为纲要。丑至卯于一日之中,为凌晨 1 时至上午 7 时;一月之中,为初三以后的 7 天半;一年之中,为农历 12月至 2 月。有关厥阴病欲解于丑寅卯的意义,我们拟分两方面来讨论。?
? ? 1.丑时义?
? ? (1)两阴交尽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开始,因此,丑对于厥阴来说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丑于一岁而言,恰为冬之末。一年四时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合之则为二阳二阴。而丑置二阴(即秋冬也)之末,正合厥阴"两阴交尽"之义。故厥阴之欲解时起于丑,与《素问》对厥阴的定义是非常符合的。?
? ? (2)丑辟临 ?丑于十二消息卦中正好与临卦相配,临卦为阳息之卦,在这里它有两层涵义。第一层则如《周易尚氏学》中所云:"临视也。"用眼睛看东西就叫做视。所以,视物又叫临物。为什么要将视这样一个涵义放到丑里面呢?这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在前面我们谈厥阴经义的时候,曾谈到足厥阴的流注时间就在丑时,它于丑初起于大敦,于丑末止于期门。而这里又将丑定为厥阴的欲解时。这便告诉我们,丑与厥阴,尤其是与厥阴肝的联系是非常特殊的。而肝开窍于目,目者所以视物者也,这就说明视的问题与肝的关系、与厥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与肝密切、与厥阴密切,就必定与丑密切、与临密切。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密切的联系时,我们不禁要感叹,医义,易义、文义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呢?有时候确实说不清楚它的先后。它里面往往是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故习医者,当于医、于易、于文皆不可轻忽。临的另外一层涵义,就是临界交界的意思,现代物理学亦有临界这个概念。所谓临界,就是此一状态与彼一状态之交界。丑为什么有临界这个意思呢?前面我们讲到,丑为两阴之交尽,为冬之末。作为冬之末,它与什么临界呢?冬末之后,即是春的到来,所以,丑是以冬临春的交界点。丑就像一道门,跨过这道门就进入到另外一个全新的状态。古人讲厥阴经常用到阴尽阳生这个词,其实无论从阴阳离合的角度还是从时相的角度,厥阴都是这样一个意思。丑为冬末,又为岁末,故丑又为阴之尽,丑的这样一个涵义与厥阴是很相应的。《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对罢极之本我们已经结合"将军之官"作了讨论。其实,罢极还有另外一层与丑相关的涵义。极的意义已如前述,有极限的意思,极点的意思。以一岁而言,什么是作为岁的极点呢?这个极点就在冬末,就在丑上。在这个"极"尽之后,能不能开始一个新的循环呢?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前面我们将丑喻为门,这道门跨过了才是新的一年,跨不过则依然在旧岁里。中医为什么讲太过不及呢?以上述这个极而言,还没到时候你就跨过了,这叫太过,时候已经到了,你却迟迟不跨,这就叫不及。所以,罢极起什么作用呢?罢极就是保证人体能及时地跨过这道门,从而与天地的步调保持一致。?
? ? (3)丑与厥 ?丑为阴将尽阳将生之时,亦为阴阳交替,新旧交替之时。所以,厥阴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要落实在这个上面。如果这个交替没有很好的实现,那就会产生一个很严重的证,这个证就叫厥。我们看厥阴篇一共有 56 条原文,而讨论"厥"的地方有多少处呢?有 52 处。因此,在厥阴篇里,几乎条条原文都在谈厥。这便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厥阴病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厥。厥为什么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厥阴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厥?是什么因素导致厥呢?这个问题在原文 337 条里说得很清楚:"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什么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呢?其实就是指上述阴尽阳生的过程不能很顺利的交接,就是指上述阴阳交替、新旧交替不能很好地完成。而厥阴的功用已如上述,它是保证上述交接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现在厥阴发生病变了,上述的阴阳气怎么能够顺接呢?那当然就会有厥证的发生。厥阴篇何以有如此大量的篇幅在讨论厥呢?就是由于有这个因素。从厥证的这样一个涵义,从厥阴与丑,从丑与临的这样一个联系,我们感到中医这门学问与时间的关系太密切了。如果仅仅认为中医的这部分与时间相关,那部分与时间无关,这个认识是不完全的。时间于中医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学习中医,时间这个观念须臾不能离。337 条将厥证产生的主要因素告诉了我们,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那么,由这个因素所致的厥证,它有什么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呢?这个特征就是同条所述的"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手足也就是四肢,如果我们结合上述的时间观念,手足四肢应该定位在哪里呢?应该定位在辰戌丑未里。在十二地支里,亥子属水(冬),寅卯属木(春),巳午属火(夏),申酉属金(秋),辰戌丑未属土。土所在的时段正好是四时的季月所在。《素问·太阴阳明论》所云:"脾不主时,旺于四季。"这个四季就是指的四时的季月。季月有什么特征呢?季月就是与下一时相临的月,所以,四季或者辰戌丑未又可称为四临。怎么四临呢?丑临春也,辰临夏也,未临秋也,戌临冬也。既然讲临,就有一个交界的问题,顺接的问题。因此,丑这一关是冬与春顺接,辰这一关是春与夏顺接,未这一关是夏与秋顺接,戌这一关是秋与冬顺接。而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为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为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所以,我们讲四时的顺接实际就是讲了阴阳的顺接。可见阴阳的顺接主要是在辰戌丑未这四个点上进行的。前面我们讲到,辰戌丑未属土,属四肢。从时上而言,天地也好,人也好,它的阴阳气的顺接都是在这四个时段进行。从空间方位,从具体的地点而言,天地在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而人即在此手足四肢。所以,手足四肢其实就是人体阴阳气顺接的重要场所。因此,如果阴阳气的交接不能顺利地进行,那么,无疑首先就要从手足四肢上表现出来,为什么 337条说"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呢?就是这个道理。手足为人体阴阳气相顺接的场所,这一点特别的重要。它是我们认识何以致厥,以及厥证特征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既然辰戌丑未都是阴阳的顺接点,在上述顺接点上出现问题都可以发生厥。那为什么我们在辰戌未的时候没有提出这个问题,而要在最后讨论丑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呢?说明丑这个顺接点与其他三个顺接点还是有区别的。其他三个点只是四时之间的顺接点,负责四时之间的交替,而丑这一点却是年与年之间的顺接点,负责年与年之间的交替。因此,相比之下,丑这一点是最大的阴阳顺接点。我们再看整个六经的欲解时,辰为少阳欲解时,为少阳占之;未为太阳欲解时,为太阳占之;戌为阳明欲解时,为阳明占之,而丑却为三阴共同的欲解时,为三阴共占之。这在十二支中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从六经的时相角度言,丑的分量与其余各支的分量相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我们就会对"为什么在丑的时候,在厥阴的时候专门提出厥?为什么厥阴病厥证最多?"这样一些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
? ? (4)厥热胜复 ?下面简单地讨论一下厥热胜复。厥热胜复也是厥阴篇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由上面的讨论可知,丑这一关过去以后,就进入春的状态,这时的阳气日益增长,日益升发。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挡住了,那阴阳气便不相顺接,这个时候阳气便得不到增长,得不到恢复。所以,厥证讲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它的核心问题就是阳气没有办法增长,没有办法恢复,就是阳气不能由阴出阳。阳气不恢复,不能由阴出阳,那当然会出现手足逆冷。如果这样一个状态得不到纠正,厥证持续地发生,那么最终就会危及生命。如果上述的状态得以纠正,阴阳气顺接了,阳气得以增长,得以由阴出阳,那么手足自然会由逆冷转为温暖,这种情况与逆冷相比较就称之为热。因此,厥阴篇的厥热胜复实际上就是讲的手足的逆冷和温暖的情况,也就是厥热的情况。厥的情况多,逆冷的情况多,说明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问题十分严重,阴尽不能阳生,阳气没法恢复,那当然会导致死亡。如果反过来,是温暖的情况多,热的情况多,这就说明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问题逐渐得到纠正,阳气渐生,渐复,疾病当然就易于转向康复。所以,我们观察厥热的情况,实际上也就是观察了阴阳交替,阴阳顺接的情况,也就是观察了疾病转危或转安的情况。?
? ? 2.厥阴方义?
? ? (1)厥阴的立方原则 ?厥阴病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是由厥阴的本性失用所致,而厥阴病的治疗及厥阴病的最后解除当然就是围绕厥阴本性的恢复。厥阴有什么本性呢?以上我们所谈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厥阴的本性。而这个本性与厥阴病的欲解时,以及与欲解时所对应的方最相关切。一旦厥阴在根本的意义上失去了它固有的时方属性,那么厥阴病便会随之发生。因此,我们为厥阴立方实际上就是要立它原有的那个方,就是与丑寅卯相对应的那个方。我想这应该是厥阴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当然也是中医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老子也好,孔子也好,都非常强调"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那中医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时方!这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问题。丑寅卯的这样一个时方是冬尽春来,是阴尽阳生。它跨越冬春二气,因而就具有冬春二气的特征。冬气寒凉,春气温热,所以,丑寅卯时方实际上是一个寒温夹杂,寒热相兼的时方。不过从寒温二气的比例而言,丑冬占一,寅卯春占二,故温热的比例要远大于寒凉。这便应该是在寒热之气上厥阴立方的一个原则和特征。另外,厥阴属风木,风木之数为三为八,风木之味为酸,因此,除上述寒热比例以外厥阴的数,厥阴的味也是厥阴立方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 ? (2)乌梅丸解 ?根据上述的立方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厥阴篇的乌梅丸是厥阴病显而易见的主方。首先,我们看乌梅丸是在哪一个条文里讨论的呢?是在 338 条。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呢?我看不是。从这样一个条文序号,我们就应该看出古人真是煞费苦心,连一个序号也不会浪费,也要借此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就是三八的信息,就是风木的信息。我们借此机会再回看 38 条,38 条也是用这个三八之数,它讨论的是什么呢?它讨论的是大青龙汤。青龙为东方之属,为风木之属,由此便知这个安排不是偶然,而是要借此表达象数的关系,表达象数与时方的关系。由乌梅丸在这样一个特殊条文中出现,已然知道它绝非厥阴篇的寻常之方。接下来我们看乌梅丸在用药的寒温之气上有什么特征,乌梅丸从总体来说,由寒温两组药构成。其中温热药为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共七味;寒凉药黄连、黄柏、人参(人参于《神农本草经》为甘、微寒。)共三味。合之,温热为七,寒凉为三,温热比例远大于寒凉,正与前述厥阴之立方原则相符。紧接着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这个方的名字叫乌梅丸,那肯定是以乌梅为君的。为什么要以乌梅为君呢?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也。以厥阴之味酸也。既然是厥阴的主方,那当然就应该用酸。而酸味药中还有什么能过于乌梅呢?因此,乌梅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厥阴主方的主药。在乌梅丸中,乌梅用的是 300枚,干吗不用 200枚呢?可见这个数又一次体现了厥阴的方时特性。乌梅丸在用乌梅的基础上,再以苦酒渍乌梅一宿。苦酒即酸醋,这便酸上加酸了。在《伤寒论》中,用酸味药虽不只是乌梅丸,可是以用酸的程度而言,乌梅丸却是无以复加的。从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一个气,一个味,一个数,都与厥阴的时方,都与厥阴的本性甚相符合,因此,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在讨论完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以后,也许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来,厥阴为阴尽阳生,厥阴为风木,因此,厥阴最主要的一个本性就应该是升发。而以我们过去的经验,像乌梅、苦酒这样一类酸性的药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既然厥阴要升发,为什么又要以酸收酸敛为君呢?这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即便乌梅丸的上述问题好像谈清了,可是对乌梅丸乃至整个厥阴的治方我们还是很难落到实处。落不到实处,对于乌梅丸的运用当然就谈不上左右逢源。木性升发,酸性收敛,升发为什么要用酸敛呢?这个道理在《老子 ·三十六章》中隐约可见,其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我们将《老子》的这样一个"微明"引申到厥阴里,引申到乌梅丸里,便是:"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为什么要这样呢?大家看乌梅丸的组成,乌梅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里面的温热药特别多,一共七味,这是整个《伤寒论》用温热药最多的一个方子,再没有任何一个方的温热药能够超过它。乌梅丸的温热药既多且杂,川椒、当归可以说是温厥阴的,细辛则温太阳少阴,干姜、附子虽三阴皆温,然干姜偏于太阴,附子偏于少阴,桂枝则是太阳厥阴之药。因此,乌梅丸中的这些温热药实际上是很杂乱的,可以说它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既然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那它们当然就要温四面八方。可是现在我们有个限定,有个固定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它温四面八方,我们只需要它温厥阴一方。这怎么办呢?张仲景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重用乌梅、重用酸味药。乌梅就好像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一树起来,原来杂乱无章的散兵游勇就统统地归拢到这面旗帜下,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发,都来温这个厥阴。所以,乌梅丸之用乌梅,这个意义实在太深刻了。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经方的鬼斧神工,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张仲景的立方用药之巧,确实令人拍案叫绝。乌梅丸有了乌梅这面旗帜,就能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聚于厥阴,就能够帮助厥阴之气突破阴的束缚,从而承阴启阳。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升发,实现阴阳的顺接。此非"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乎。从整个厥阴及乌梅丸的意义而言,厥阴之气之所以不能升发,之所以不能顺接阴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到阴寒的束缚,而在束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郁遏,郁遏即会生热。为什么乌梅丸在大量温热药里要配上二味苦寒呢?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个郁遏所生热。最后一味药是人参,人参有扶正的作用,可以加强上述的力量。另外,张仲景用人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厥阴提纲条文的首证不就是消渴吗?用人参正好起到止渴的作用。再者,乌梅丸除人参的止渴作用外,大家还应该记得《三国演义》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即能止渴,况服梅乎。因此,乌梅丸治消渴于事于理皆相符。此为乌梅丸之大义也。综之,乌梅丸是临床极重要极常用的一个方剂,不但可以治 338 条所述的蛔厥,久利及消渴,尚可用于巅顶头痛,睾丸肿痛等疾。于生殖系其他病变,亦可参乌梅丸意治之。总之,只要我们对乌梅丸的理真正弄通了,临证运用何愁不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我想不但乌梅丸如此,《伤寒论》的 112 方皆如此,只要理上贯通了,事上的圆融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这亦是本书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95 次浏览 • 2016-02-04 09:17
? ? 一、少阴解义?
? ? 少阴为三阴的枢机。病至少阴已然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为什么呢?这与少阴的内涵是很有关联的。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少阴的内涵。?
? ? 1.少阴本义?
? ? 少阴的本义其实就是水火的本义。按照常识,水火是不相容的,可是在少阴里,水火却要相依相容。?
? ?(1)坎水义 ?首先我们来研究水,水在易卦中属坎,故习称坎水。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中有一首坎卦诗,颇得坎水之旨趣,姑录于下。诗曰:天施地孕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中。?
? ? ①坎水之形成 ?易讲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哪三男呢?就是长男震雷,中男坎水,少男艮山。所以,坎水实为乾坤所生六子中的一子。郑诗首句"天施地孕水才通"即为此义。乾天坤地,乾父坤母,故乾坤交媾而有六子之生。那么,坎水中男这一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呢?就是由乾坤二卦之中爻相交,若乾交坤,坤之中爻变阳,即生坎中满。若坤交乾,乾之中爻变阴,则生离中虚。乾之中爻交坤而生坎,坤虽变坎,而余体尚在。故坤坎同居,水土合德。坤德为藏,坎德亦为藏。藏什么呢?其实就是藏的这坎中之阳。坎中之阳源自先天,故称真阳、元阳,亦称命门火、龙火。有关此阳,我们在太阴篇讲四逆汤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此阳此火宜潜藏而不宜飞越,那靠什么来潜藏呢?除了坎德本身之藏以外,尚需依赖坤德之藏。所以,水土合德的关系不但在太阴篇里很重要,在少阴篇里仍然不能轻视这个关系。?
? ? ②真阳命火 ?上述坎水中之阳亦称真阳、元阳、龙火、命火,由这个称谓便知它是人身中绝顶重要的东西。有它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命可言。而这样一个绝顶重要的东西亦就有一个绝顶重要的特性,这就是上面说的宜潜藏而不宜飞越。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呢?因为潜藏了才能温养生气,才能让生气旭旭而生、煦煦而养,如此生命乃得久长。如果真阳不得潜藏,或者将真阳派作其他用场,那这个生气便得不到温养,连生气都不得温养,你想生命怎么不危机四伏呢?所以,真阳、命火的涵藏性于生命是绝顶重要的。如果失于涵藏,那真阳外越的诸多危证便会随之发生。我们看少阴篇和厥阴篇,有相当多的内容就是讨论的这个问题。少阴病为什么有戴阳证、格阳证?许多危重病人临终前为什么会出现回光返照?这其实就是真阳外越的一个征兆。在人身有这样一个真阳、命火来温养生气,使生命得以延续。而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有没有一个类似的真阳、命火,以使我们地球的生气得以不断延续呢?有!这就是寄藏于坎水之中,埋藏于坤土里的,大家所熟知的能源。我们现在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煤与天然气,这些能源要么藏于海底,要么深埋于地下。这与人身真阳、命火的涵藏处非常一致。而且石油是以液体的,也就是与水相似的形式存在的。煤虽为固体结构,可是其色黑,既然色黑,那就脱不了水的干系。石油、煤、天然气,这些能源的蕴藏量都不是无限的,照这般开采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枯竭。等这些能源枯竭了,未来的人类用什么能源呢?2000年10月 28 日的《参考消息》,有篇题为"未来能源在海底"的文章。文章指出,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在海底,它是以冰冷的冰块晶体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水合甲烷。由上述讨论我们看到,无论是现在的能源还是未来的能源,都无一例外的蕴藏于坎水中、坤体里,这与人身之真阳、命火何其相似!这使我们联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这个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它有生气。有这个生气才会有生命,包括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要是没这个生气,一切生命都是泡影,都不可能。而这个生气的来源就是上述的"真阳、命火"。可见,我们现在所开采和运用的这些深藏于海底和地下的能源是有专门用场的。地球的生气就要靠它来温养,地球生命的前提就要靠它来保障。能源即是地球的"真阳",能源即是地球的"命火",所以,它就应该潜藏。惟有潜藏,方能温养地球的生气。现在将这些"真阳"、"命火"大量地开采出来以供我们日用,这个过程实际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实际是一个我们人为的使地球"真阳"、"命火"外越的过程。大家可以仔细地思考,看是不是这么回事。随着地球"真阳"、"命火"的大量外越,地球生气的温养来源也就逐渐减少。生气日少,生命的前提没有了保障,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怎么不危机四伏呢?当然就危机四伏了。所以,我们看人类对待地球其实就像人对待我们自身一样。现代科学虽然不知道什么"真阳"、"命火",可是她毕竟清楚这样无限制的开采能源对人类的将来没有什么好处。而人呢?《内经》早就讲到人应该"恬淡虚无",因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都知道"恬淡"的好处,可是他还是偏偏要贪嗔,要物欲横流,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像抽烟,没有几个抽烟的人不知道抽烟的害处。更有趣的是烟草的广告。在所有的广告中,无不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都是一分好处说成十分。惟有烟草的广告不然,它只告诉你"吸烟有害健康!"可尽管这样,烟草的消费还是与日俱增。这就提醒我们,人的问题,人类的问题不是光靠科学就能解决,还需要哲学,还需要宗教。世界应该是多极化,同样的,文化也应该是多极化、多元化。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真阳"、"命火"正在遭受日益的外泄。现在整个地表的温度为什么会逐年增高?冰川为什么日渐融化?这其实就是地球"真阳"、"命火"外越的一个显兆。这其实就是"戴阳证"、"格阳证"。所以,如果我们从伤寒的角度,用六经的眼光,来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号一号脉,那么,地球已然处于少阴病的阶段。我们怎样来为地球"回阳"?怎样来为地球"救逆"呢?这实在是全人类应该共同思考的大问题!?
? ?(2)离火义 ?诗云:地产天成号火王,阴阳互合隐维皇,神明出入真无定,个里机关只伏藏。有关离火的意义,我们亦从郑氏的这首诗开始。?
? ? ①离火的形成 ?从郑氏离卦诗的开首句"地产天成号火王",可知离火的形成亦是乾坤交媾的结果。乾坤交媾,由乾之中爻交坤,坤之中爻变阳,即得到我们上面讨论的坎水。反过来,由坤之中爻交乾,乾之中爻变阴,即形成离火。因此,离火与坎水正好相反,它是以乾为体的。前面我们提到易有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坎为水为阴却号男,离为火为阳却号女,为什么呢?这里面既有体用的关系,又有相依的关系,也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深层问题。阳言生化,阴言伏藏,此为常理。可是于郑诗中,坎水却言生化,离火却言伏藏,这与中男中女之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中的旨趣若能参透,阴阳至理便在把握之中了。这是离火的形成。?
? ? ②离火的自然性 ?用前面讲坎水是先从人身开始,讲离火我们把它倒过来,先从自然开始。离火的自然性用与特征,概括起来至少有六个方面。其一,热性。其二,明性。火之热明二性,皆为众所周知。其三,动力。火之动力性实在是造就现代科学的一个最大的因素。整个现代工业文明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从认识火的动力性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四,熟物。生的东西经过火的作用就会变熟,可以说人类丰富的饮食文化就是由火来造就的。如果没有火,那我们只好像其他动物一样食用生的食物。其五,变化。火的变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冰是固体,经火的作用很快就变成液体,而液体再经火的作用又可以变成气态。学过化学,对火的变化作用会更清楚,为什么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加热的过程?为的就是加速变化,促进变化。其六,但见其用,无形可征。前面我们曾经谈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能够主动用火。主动用火的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火他可以主动去寻找火,现在我们开采石油,开采天然气实际上就是寻找火;另一方面就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火的上述性能并加以利用。而其他的一切动物都不具备这个能力。是什么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什么使社会如此飞速的发展呢?说到底就是这个火。火的作用如此重要,而火在发挥这些作用的时候又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此处讨论的"但见其用,无形可征"。在五行里,除火以外的其他物质,都有一个具体的形体供我们查征。比如木,它有一个很具体的形,我们可以拿它来做成方桌,也可以用它来做成圆桌,金土也有这个"可形性、可塑性"。水虽没有这样固定的形体,可它还是有形可征的。而惟有火不具备这个共性,你只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作用,却看不到它"可形、可塑"的特征。五行中独火无形,而《老子》里亦有一个无形,这就是"大象无形"。这个无形的大象有什么性用呢?《老子》又云:"执大象,天下往。"由此看来,火之所以能够彻底地改变整个人类,火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此无形的特性,与此大象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 ? ③火之身用 ?火的自然性用已如上述,正如《内经》所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故知火于人身,或者说阳气于人身的性用,亦不离上述六个方面。其一,温热身体。人活着的时候都有体温,这个体温靠什么呢?就靠火的温热之性。所以,我们只要从身上的冷暖、手足的冷暖,就可以知道人身的火、人身的阳气充不充足。其二,视物光明。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这个世界呢?靠的也是这个火、这个阳气。我们只知道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这还不行。我们更应该清楚肝是体阴而用阳。目之视物更在于这南明离火。人的岁数一大,两眼就昏花,就易生诸障,这就是因为阳火虚衰的缘故。其三,人身的机能活动。人的精力靠什么呢?主要就是靠这个阳火。这与火的动力效应是非常相像的。人到少阴病的时候,为什么会但欲寐?为什么一动也不想动?为什么心脏的搏动力渐渐减弱?就是因为火在日渐地衰弱。其四,人胃腐熟水谷的功能与火的熟物是很相应的。所以,我们就知道胃是靠火来腐熟的。如果胃火不足,那吃下去的东西就不能腐熟,拉出来的还是这些东西。如果胃火太过了,那就要消谷善饥,吃多少都不知道饱。其五,人的一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用现代一些的语言,这就叫新陈代谢。变化也好,代谢也好,它靠的什么?还是火。这与火在自然的变化性用是一致的。其六,上面我们谈到,"但见其用,无形可征"是火的一个最重要、最独特的地方,这一个最重要和独特的地方在人身与什么相应呢?很显然,它是与神明相应。神明的作用可以说是人身中最最重要的,它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故而《素问 ·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神明的作用丧失了,那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就如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言:"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神明的作用如此重要,可以说有它才有生命,无它则无生命可言。但是,神明是一个什么形状?神明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却难以言清难以道明。故《中庸》曰:"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故《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神其谓欤!五行中,火是但见其用,无形可征的。而在人身,神明由心所主,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点好像前面谈到过,除心以外,其他各藏的造字都有一个月肉傍,有月肉就有形可征,有形可鉴。所以,肝、脾、肺、肾各藏皆有一个具体的形状。而惟独心缺少月肉傍,没有月肉,那当然就无形可征,无形可鉴了。从五行火的特性,从五藏心的造字,从神明的特征,我们对中医赖以建立的这个基础,对中医的基本理念,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中医虽然是有关人的医学,可是为什么《内经》却要强调搞中医必须谈天论地呢?因为你不谈天,不论地,这个人就弄不清楚,人弄不清楚,怎么可能把中医搞好呢??
? ?(3)同名少阴 ?上面我们讲了坎水和离火,坎水和离火在人身它归到哪里呢?都归到了少阴。水火本不相容,可是在人身它不仅要相容,而且还同叫一个名字,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 ? ①水火者,血气之男女也水火同名少阴,一方面是强调水火在人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强调水火这两个东西一定要配合好。水火要相依,不能相离,如果一相离,那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得很清楚,水火是什么?水火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呢?阴阳就是男女。所以,人身的水火就是人身的阴阳,就是人身的男女。一对男女住在同一个宅子里,这是什么呢?当然是夫妻。是夫妻就要相依,就要夫唱妇随。过去妻到夫家都要随夫姓,所以,水火同名少阴,这个涵义是很深刻的。阴阳、男女、水火宜和合、宜相依,前面讲太阴的时候,曾举过《易 ·系辞》的一段话:"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不和合,不相依,怎么絪缊?怎么构精呢?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阴阳和,故能有子。"上述的絪缊和构精有内外的区别,从外这一方面讲,前者是大宇宙天地的絪缊,就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这一聗?,就化醇出万物来。我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都是这一絪缊的结果。构精呢?就是男女夫妻间的构精,这一构精便有"万物"的化生,便生出新的男女。上面这个构精,在现代来讲,比较文明的称呼就叫"性行为",而在孔子那里则可以笼统地归到"色"的问题上。孔子曾讲:"食色性也。"又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是什么呢?性就是自然的东西,就是人所需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人能不能不食呢?根本不能!人就靠食来维持生命。所以,古人常言: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的重要可以与天同语。另一方面呢?就是色,就是男女之事,就是性行为。这一方面同样地重要,因为没有它人类根本就无法繁衍。况且色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繁衍,它还有其他的意义。这个意义我们从《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隐约可见,其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所以,阴阳之要,在"因而和之",如果不和,则如春无秋,如冬无夏。光有春而无秋,光有冬而无夏,这成什么体统,成什么世界呢?但,阴阳的和不是乱和,乱和则为淫。这个和很有讲究,很有学问,要不然岐伯怎么会称之为"圣度"呢?上述的絪缊、构精、阴阳和,除了使万物化醇,除了繁衍生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外和引内和。通过外和引动内和,使人身内在的阴阳、水火能够相依、相合而不相离。如此方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方能生化不息。所以,这样一个男女构精,这样一个阴阳合,除了繁衍后代之外,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过程要有"圣度",马虎不得。古代有一门学问叫"房中术",就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人活着要吃饭,不吃饭不行。除了吃饭,还有一样东西同样的重要,这就是男女。所以,一个饮食卫生,一个男女卫生,就成为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对人类进行研究的两个基本点。人类如此重要的两个方面,孔子就用"食色"两个字给概括了,足见孔子的学问功夫了不得。综上所述,人身需要饮食,需要男女。饮食的作用是为人身的阴阳、水火提供给养。那么男女呢?男女就是实现人身阴阳、水火的调和。大家也许会问,对于在家这一族,饮食男女都好解决,那么,对出家这一族,男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要通过修炼来解决。在道家的功夫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姹女婴儿,龙虎交媾,水火相济,取坎填离,其实这些都是内和的方法。他是直接通过内絪缊,内构精的方法来实现人身水火、阴阳的和合。?
? ? ②阴阳水火何以相媾 ?人身的水火要很好的交媾,两者须臾不能相离。但是,按照常理,水为阴,它是重浊而下降的,火为阳,它是轻清而上浮的。下降的下降,上浮的上浮,两者只会越离越远,怎么能够相和、相媾呢?可见,水火的相媾确实是一个很巧妙的过程。《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前面我们讲坎离形成的时候曾经谈到,离为火,离中虚的这一爻是从哪里来呢?从坤中来。坎为水,坎中满的这一爻从哪里来呢?从乾中来。所以,坎中满者,本乎天也,"本乎天者亲上";离中虚者,本乎地也,"本乎地者亲下"。正是由于这样的因素,使上者能下,下者能上,才有水火的相济,才有坎离的沟通。因此,中医的问题一旦进入到很深的层面时,就要借助"易"这门学问。在一般的层面,好像没有"易"也可以,但是,到深层次没有"易"就不行了。孙思邈为什么说"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呢?如果你只想做小医,那知不知"易"都无所谓。像当年的赤脚医生,需要什么"易"呢?当然不需要!可是你要想做大医,你要想在中医这个领域搞到比较深的层次,那就必须知"易"。?
? ? ③乾坤为体,水火为用 ?要知"易"就必须先知八卦,而讲八卦就必须先明先后天。先后天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体用的关系。以先天为体,以后天为用。在先天卦里,乾坤分居南北。可是到了后天卦,这个格局就变了,原来乾坤的位置让坎离给占据了。离火占据乾位,而演出天火同人;坎水占据坤位,而演出地水师。在讲水火形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说坎水以坤为体,离火以乾为体呢?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先后天关系。在八卦的八方里,有四正四隅之分。东西南北为正,余者为隅。先天卦里,乾坤居南北正,坎离居东西正。而至后天八卦,乾坤由正退于隅位,坎离则由东西正跃居南北正。由八卦的这样一个先天后的布局,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卦虽分八,然"易"所独重的是坎离水火。是以八卦之中,惟坎离二卦得独居正位。于先天中坎离居纬正,后天中坎离居经正。易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而乾坤乃体中之体,坎离为用中之用。由先后天中坎离始终居正,则知易所重者用也。何以故?以先天不易变,而后天易变。易有三义,其中一义即为变易也。故易重变革、易重当下的精神于此昭然若揭。易重坎离水火,是知言水火即言乾坤,言水火即言男女,言水火即言阴阳。而少阴之名,少阴之经已将水火赅尽,故知少阴一经关系至重。若病至少阴,往往扰乱乾坤、气血,水火、阴阳,致使阴阳离绝。故病至少阴,即多死证。?
? ? ④坎离水火,立命之根 ?坎离水火的作用何以如此重要,何以独能居于四正?这个问题郑钦安于《医理真传》中讲得很清楚,其曰:"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由"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的这个道理,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坎离可以为人生立命之根。经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反过来,善言人者,亦必应于社会。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代代相传,帝王皆立长而不立中,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少阴这个名包含了水火两方面的含义。以上我们从水火、阴阳、男女、乾坤等四个方面来谈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翻开《周易》就会很清楚。《周易》是一个什么结构呢?它是以乾坤为首,所以,它的第一卦是乾,第二卦是坤。那易以什么作结尾呢?易之结尾有两个,一个是上经的结尾,一个是下经的结尾。上经以坎离结尾。下经呢?还是这个坎离。只不过它是放在既济、未济里。所以,我们从整个《周易》的结构就可以看出,它是以乾坤为首,以坎离为尾,以乾坤为体,以坎离为用的。因此,虽为一少阴,其实已囊尽了乾坤、天地、阴阳、水火。易以乾坤为首,以坎离为尾,这个结构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讨论六经病的时候,就应该清楚,虽然厥阴是最后一经,但是,六经病最重要的结局还是看少阴。看看这一关能否透得过,这一关透过了,那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这一关透不过,那就很麻烦。因此,三阴篇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在少阴这一篇。?
? ?(4)乾坤生六子 ?乾坤生六子,过去对这句话没有很好重视,经过这次的仔细思考,才觉得它很重要。天地间的许多道理,其实就包括在这句话中。乾坤生六子,是六子而非一子,这就显示出差别来。所以,孔子于《系辞》言:"天地絪缊,化物化醇。"我们看天地间的万物,它的差别很大,植物界的差别很大,动物界更是千差万别。那么,由男女构精所生的六子呢?同样的是千差万别。我们看有的生儿当皇帝,有的生儿做乞丐,有的富可敌国,有的穷困潦倒。真应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见天地与人的相应,人与自然的相应,你只要留心了,那是随处可见的。乾坤絪缊生六子,阴阳交合化五行。现在的中医书往往阴阳五行并称,但,五行与阴阳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却常常道不明白。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应该清楚,五行讲到最后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如此方能在理上立住脚。乾坤生六子,居正位,但到了后天,到了启用的时候,乾坤到哪去了呢?退到四隅了。四隅与四正相较,当然是二线。孔子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我们看乾坤的退位,便知道这就是老子讲的"功成身退"。即如《老子 ·九章》所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及《老子 ·十章》所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天地的功劳大不大呢?当然很大!六子是它生,万物是它生。可是六子一旦生出来,水火当家了,它马上就退居二线。这样的德,老子称为"玄德"。这一点非常重要,天地为什么会长久呢?就因为有这个玄德。故《老子 ·七章》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汉高祖刘邦的两个功臣,一个叫张良,一个叫韩信。张良是黄石公的得意弟子,是真正懂易的。所以,汉朝的江山一打下来,他就隐退了。而韩信呢?韩信不像张良。他功成而身不退,最后落得一个杀头的下场。我们再看看很近的一些历史,是不是这样呢?全都是这样。都说要以史为鉴,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每个人功成都不愿意身退,都想居功,都想享受胜利的果实。做不到《老子》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结果呢?以其自生而不能长生。大都落得一个不如人意的下场。足见易的东西真是广大悉备,里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参透了易,做人的道理就都在里面了。?
? ? 2.少阴经义?
? ? 少阴经义包括手足少阴。足少阴于酉时起于涌泉穴。涌泉是少阴井穴,这是很奇特的一个地方。因为所有的井穴都位于趾(指)端,惟有少阴的井穴位于足底。涌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知道少阴是主水的,泉水就从这里涌出。足少阴从酉初由涌泉穴开始,至酉末行至胸前俞府穴止。手少阴午初起于腋下的极泉穴,午末终于手小指端之少冲穴。?
? ? 3.少阴藏义?
? ? 甲、心 ?手少阴心,前面说得很多,这里补充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
?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从造字上看,其他的藏和府都有一个"月肉"旁。这就意味着这些藏和府都是有形的,是"有";而心呢?它没有这个"月肉"旁,它是"无"。在道家的学问里,有无是很重要的一对概念。《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重不重要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有"。可"有"却是从"无"中来。所以,道家的思想很注重无为。故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思想很可贵,很有用场。用来做学问,用来为人处世,乃至于用来治国平天下都十分重要。如果真能够处于这样的境界,那确实是可以无所不为的。只可惜现在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个人做不到这一点,国家也做不到这一点。都想"无所不为",可是却做不到"无为"。自己在某方面稍稍"长"一点,就拼命地想"宰"之。不能像《老子》说的那样"长而不宰"。像现在的美国,科技发达一些,军事强大一些,就到处派兵,到处动武,到处想"宰"之。殊不知"兵者,不祥之器也","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靠军事强大,靠四处动武,就能征服天下,就能消灭恐怖?我看未必!到头来还是"玩火者,必自焚"。所以,很希望美国的当权者们以及其他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的人好好地学习一下《老子》的思想,打消这个用兵称霸的念头。兵霸是不能持久的,有这个称霸的念头,已然不能霸了。那么,靠什么才能真正地众望所归,天下趋之?只有靠道莅天下,靠德化天下。这就是孔子所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五藏的造字可以看到,没有"月肉"傍的心,反而是君主之官,反而是至高无上。透过这样的安排,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家思想。以前讨论医的起源,认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这种说法的政治色彩太浓,没有实际意义。那么,医究竟源于哪里?有说医源于易,有说医源于道,我想这些都有可能。从某种意义来说,医、易、道是三位一体的。因为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很多易的东西,也可以看到很多道家的东西。最早给《素问》全面作注的是唐代的王冰,他的注到现在都有很大的权威性。而从他的注释内容,看得出道家的韵味十分浓厚。更有趣者,王冰自号启玄子,这是一个地道的道家称谓。由此亦见医道之水乳交融。?
? ?(2)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 ·至真要大论》的十九病机中,有五条是专门针对五藏的,其中心的一条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的这条病机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凡是痛、痒、疮,都与心有关,都是由心的毛病所致。痛与痒总的来说是讲一种感觉,一种觉受。感觉的问题很复杂,除痛痒之外,还有胀麻,还有酸楚,还有更多的心灵感受,但是,痛痒是最典型的,是最容易觉察到的感受。所以,岐伯把痛痒提出来,作为一个代表。而实际的情况不仅仅是痛痒属于心,其他的觉受亦属于心。痛痒与心的这样一个关系,使我们想到,痛痒以及其他的一切不好的觉受虽会给我们心身带来诸多不适,诸多痛苦,甚至会使我们坐立不安。可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痛痒也不见得都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身体有一点点毛病,四大有一些不调,你就痛痒了,你就不舒服了,你就能感觉出来。这说明心所主的这个神明不明?很明啊!说明这个君主是一个明君,它能明察秋毫。天下有一点点动静,它都能察觉,身体有一点点异常,它都能反映出痛痒。矛盾及早暴露,及早解决,这就不至于酿成大祸。所以,痛痒是不是好事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成了好事。反映了君主很神明,能够神而明之。大家想一想,如果情况不是上述这样,身体有毛病了,甚至是有了很严重的毛病,你也不痛痒,你还毫无感觉,这样好不好呢?这只能说明你的君主不明,是个昏君。心是主痛痒的,应该痛痒的你不痛痒,不是昏君是什么?就像巴基斯坦的前总统谢里夫一样,政变变到头上来了,他还蒙在鼓里。这样的君能算明君吗?如果是明君,你稍微有点动作,他就发觉了,就把你搞定了,怎么还轮得到你搞政变。现在许多疾病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些疾病在被检查出来前,往往没有什么大的感觉,既不痛也不痒。可是一检查出来,就已经是晚期癌症或者尿毒症。为什么这样严重的疾病却感觉不出来呢?因为你遇上昏君了。你的君主不明,不能明察秋毫。其结果呢?那当然就像《素问 ·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主神明,神若明,则无所不见,无所不察。而我们在太阴篇所讲的"谏议之官"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如此方能如《素问 ·灵兰秘典论》所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为什么呢?因为你稍有变化,机体就察觉了,就能作出相应的处理。我们机体每天都面临着细胞的异常分化,可为什么它不形成肿瘤呢?因为它一异化,就被发觉,机体就作出调整和处理。其他的一切疾病亦是如此,只要我们的"主"明,就能及早发现,就不至于使其形成大患。大家看一看:"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样一些问题是不是很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并逐步地加以解决。那机体很多的大毛病,尤其是像肿瘤这一类毛病,就可以得到杜绝。因此,中医里面不是没有课题,而是看你深入了没有,联系了没有。?
? ?(3)疼痛上面 ?我们谈了痛与心的内在关系,并就这一关系作了引申。其实,我们只要从文字上多加留意,从平时的用词上多加留意,这样的关系亦显而易见。比如跟痛常常连用的词是什么呢?是心痛,是痛心,是痛苦。前两词很明显地指出了痛与心的关系。后一个词的涵义,实际也差不多。以苦为南方味,为心味也。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平常百姓的一些说法,对一些很平常的词语,我们不能轻视了。这里面往往含有很深的医理和哲理。我们看《周易》和《老子》、《孔子》这些书,大多数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话。但是,从这些平常里却能见到非常深的道理。这就是大师们的所作,这就是圣人的所作!另外一个常常与痛连用的词是什么呢?是疼。对这个司空见惯的词,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疼痛往往连用?为什么疼也叫痛,痛也叫疼呢?疼的声符用的是"冬",冬气为寒。疼痛与寒有什么关联呢?《素问》里有一篇专门讨论疼痛的文章,叫"举痛论"。这一篇里举了十多个疼痛的例子,所以,叫"举痛"。而这十多个例子中,除一例外,都是讲的寒气致痛。另外,《素问·痹论》亦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说明《素问》对痛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就是"有寒故痛也"。由此我们就知道,痛为什么以疼言?以疼言者,即言其寒也。此外,痛的造字亦很值得研究。痛的声符是"甬","甬"是什么意思呢?甬者,道路也。现在在"疒"旁里面加一个"甬",说明道路有问题了。道路有什么问题呢?道路是用来行走的,用来交通的。现在道路有问题,当然是不通了。不通了就痛。这与中医常讲的"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如出一辙。所以,痛这个文字,以及疼痛这个词,实际上已完完全全地将痛的原因及机理告诉你了。只是你不明白,还要去"身"外求法。疼痛是众多疾病的共同表现,也是疾病给人带来的最大一个问题。许多疾病,尤其像晚期癌症这一类疾病,由于疼痛太剧烈,很多病人甚至想用安乐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说明止痛确实是医界很重要的一个任务,也是很迫切的一个任务。我想,我们上述所讨论的内容,应该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心的问题就谈到这里。?
? ? 乙、肾?
? ?(1)上善若水 ?有关肾这个"道",我们仍然先从文字开始。肾的造字,古字上为"?",下为月。"?"是什么意思呢?"?"古作"贤",贤者,善也。月的意思前面多处都作过讨论,它是水月相合,它是水之精气。故言月者,亦言水也。所以,肾的造字上下合起来,就正好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善在上,水在下,老子的精神尽在其中。?
? ?(2)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对肾这一官,我思考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才觉得对这个问题逐渐清晰起来。要弄清这一官的作用,还是先得从文字着手。首先是"作强","作"的意思应该比较清楚,就是作为、作用。这里关键是"强"的意义。"强"是什么?强在这里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本义,即米虫也。如《玉篇》云:"米中蠹。"又如《尔雅 ·释虫》云:"强,虫名也。"所以,强的第一层本义就是指的米中的蠹虫。米中的蠹应该大家都见过,它像人体的什么器官呢?就像男性的生殖器。这个东西就叫"强"。为什么呢?因为肾主二阴。从这第一层的涵义,已经很清楚地将肾与外阴,与生殖器联系起来了。既然肾为作强之官,那当然就与生殖相关。大家想一想,在天下的诸多伎巧中,还有什么是比生殖繁衍更大的伎巧?这样一个大伎巧又谓之造化,故王冰释云:"造化形容,故云伎巧。"第二层是引申义,就是坚强,刚强,强硬之义。我们看人身的哪一部分具有这样的性质呢?只有骨头!人身中最刚强,最坚硬的东西,最能胜任强力,重力的东西,非骨莫属。所以,强的含义,第一是生殖器,第二是骨。而肾主骨,肾主外阴。因此,肾为作强之官,是再合适不过的。肾主水,水是至柔的,为什么它反而能作强?这个道理十分深邃。我们看 《老子·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七十八章》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肾主水,又主骨。水与骨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在人身上它们却扯到一起了。所以,人身中至柔和至坚的,实际都聚集在肾里。又至柔,又至刚,刚柔结合在一起了,你说能不生伎巧吗?因此,在肾这一官里,真正体现了《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理念。谁说医道不同源呢?医道确实同源。伎巧说深了,就是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是人的造化功能。说浅一些,则为技艺、工巧一类。说深的能不能离开刚柔?我们生殖器的功能就最好地体现了这个刚柔。说浅的,技艺、工巧能离开刚柔吗?同样需要刚柔的结合。所以,将整个肾的功能特征作一个归纳,就是这个"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3)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接下来,是《素问 ·六节藏象论》所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蛰,蛰是什么呢?蛰就是封藏。封藏什么东西呢?前面我们讲过,就是封藏阳气。结合前面谈到的坎水,对肾的封藏涵义就会更加清楚。肾为水藏,为坎藏。坎象是什么呢?就是两阴之中包涵一个阳。所以,两阴之间封藏的一个东西,就是阳。那么,"精之处"呢?精实际就是指的阳的封藏状态。阳封藏的那个地方就是精所处的地方。所以,将"封藏之本"与"精之处"联起来讲,这个精的涵义就更为清楚。现在我们国内的医生都很喜欢用激素,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激素的作用确实不可思议,它对很多的疾病都有效果,像肾炎的病人一用激素,肿也消了,蛋白尿也消了;哮喘发作的病人一用激素,哮喘很快就能止住;有的高热病人用什么都不退烧,可是一上激素,烧就哗啦啦地退下来。50 年代的医学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发现激素的诸多临床效用而获得的。激素为什么有这样显著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呢?结合我们这里讲的内容,就应该知道,激素的作用点是在肾里,它主要是将肾所封藏的阳气释放出来。肾中所封藏的阳气就是精啊!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它就像原子弹。原子弹的能量你说大不大?所以,它可以干很多的事,可以对很多的疾病有"奇效"。但是,大家应该清楚,肾所封藏的这个阳,这个精,是用来温养生气的,是用以养命的。你现在把它动用出来,派作别的用场,一时的疗效虽然神奇,可是用多之后,封藏的阳气少了,精少了。随之而来的是,生气的来源少了,养命的东西少了。所以,激素用多了,它所带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整个西方对滥用激素的危害十分清楚,因此,对激素的使用是慎之又慎,非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上激素的。可是现在国内的医生,尤其是基层的医生,对激素的运用还正在劲头上,普通一个感冒发热都要上激素,更不要说其他了。庸医杀人不用刀,非但中医如是,西医亦如是。激素的作用点在肾,滥用激素必伤肾。伤肾的什么呢?显然是伤肾的主蛰,伤肾的封藏。主蛰不行了,封藏不行了,哪还有"精之处"呢?所以,补救的方法就是要在肾上下功夫。然而与其补救,不如防患于未然。这是医界应该共同呼吁的问题。?
? ?(4)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上面我们主要谈了肾的正常生理功能,下面接着谈病机。肾的病机是:"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前面我们说过,疼痛的主因是寒。这里讲诸寒皆属于肾,此为其一。其二,前面谈到疼痛更直接的因素是"不通"。为什么会"不通"呢?因为收引了。经脉收引了,血脉收引了,变小了,就容易造成不通。而这里讲收引也是属肾。这就给大家一个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疼痛与什么有关系呢?与肾有很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它的因在肾,果在心。从少阴的讨论,我们就把疼痛的因果看得很明白了。这又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大课题,而这个课题完全可以结合现代的问题来下手。疼痛究竟是应该治因还是治果呢?要想彻底治愈它,当然要因果两治。但是,有的情况因一时难以祛除,或者难以一时确定,那么,就只好在果上下功夫。因此,镇痛,特别是强力镇痛就恐怕要把重点放在心上。这是肾的问题。前面我们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时候,曾经讲到心的作用确实就像《素问 ·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一样,非常的重要。机体发生了疾病,已经出现功能异常了,这个时候机体应该及早地发现它,并予以及时地调整与清除。这是人体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事实上,很多疾病,像感冒、腹泻等等,为什么具有自愈性呢?就是因为上述这个缘故。人有了疾病,首先是要把它感受出来。这就要产生一些表现,一些证候。这其实就是一个识别过程。识别出来以后,再进行自我调整,能够调整过来,这个疾病就好了,就不治而愈。实际上,是不是不治呢?不是的!不治怎么能愈。只是这个"治"不是他治,不是外治,而是自治。这个自治的机制仍然是通过调节阴阳来完成,还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还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不光是我们治疗疾病用这套方法,机体本身才真正是这方面的高手。你的火太过了,它会启动水这系统来"热者寒之",而你的火不足了,它会启动另一个系统来"寒者热之"。因此,机体内部实际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当系统的应对能力下降或出现障碍,以至不能自治,这个时候疾病才轮到我们外治,他治。而我们所采取的外治、他治,不过就是模仿机体的这套方法。中医讲"上工治未病",什么是"治未病"呢?我想其中的一个涵义,就是不时地调节机体,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人体的自治系统非常复杂,包括如何识别,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而识别系统的主导,就是上面所讲的心。在正常情况下,识别系统应该很灵敏,轻微的异常它都能够发觉。只有当这个系统不行了,瘫痪了,机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它没法识别出来,这就会酿成大患。我在农村的时候,经常听到农民说一句土话,土话的大概意思是,烂墙经得住风雨。在农村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失修的房屋,只剩下一堵破墙,在那里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可是几十年下来,这堵破墙还是那样,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而有些好的房子,看上去墙很坚牢,可一受风雨就倒塌了。用上述的涵义来比喻人,有的人经常毛病不断,今天这不舒服,明天那不舒服,可是这样的人却不容易害大病,而且往往都比较长寿。而有的人平常一点毛病也没有,可一害起病来就不是小病,甚至是要命的病。为什么呢?我想就与这个识别系统的灵敏度有关。不是没有疾病,而是你没有识别出来,反映出来。所以,我们对平素很健康的人,就应该懂得区别他的真假。真健康当然好,要是假健康,那就很危险。因为你的识别系统出了问题,识别系统麻痹了,碰上昏君了,潜在的隐患没有办法揭露,你说危不危险呢?从上面的讨论,我想大家对《素问 ·灵兰秘典论》的重要性会有更充分的认识。大家现在接触得更多的是社会,《素问·灵兰秘典论》实际上就是用社会观去看待人体。人就是在君主之官的号令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讲五行也好,讲藏象也好,都是讲这个各司其职。少阴的藏义,我们重点谈了心肾。可以说,心肾这对关系在人身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肾心是什么关系呢?用两个字来形容,是水火,是阴阳,是男女,也是精神。我们天天都在用精神这个词,可精神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心肾。《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一个精之处,一个是神之变。一个主藏精,一个主藏神。这就是精神。所以,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完全可以看出心肾的状态。当然也就可以看出水火、阴阳的状态。心属火、属离,肾属水、属坎。正常情况下,水火要既济,心肾要相交。心火下降的目的是温暖肾水,也就是温暖坎中之阳。肾水上升的目的是济养心阴,也就是离中之阴。坎离相交,各得其所。?
? ? 4.少阴运气义?
? ? 下面讨论第四个问题,就是少阴的运气问题。少阴在运气方面属什么呢?属君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的明和位在少阳篇中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刚才谈心的时候,曾多次提到《素问 ·灵兰秘典论》,论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所以,少阴很大程度上是在讲主,由于主不明,而致十二官皆危。为什么少阴这一篇有很多的危证出现,可见这一篇主要就是探讨这个"主不明"的问题。那么,君主为什么能明呢?它凭什么明?我们在讨论火的自然性用时曾经谈到,火的一个很重要的性用就是明。能明物者,无非阳火。因此,君主要明,关键就是要阳火充足。为什么心属火而又主神明?为什么"君火以明"?很显然,就是要强调火与明的关系。所以,只有阳火用事,君主才能神明。现在为什么主不明呢?很显然就是阳火虚衰了。我们看少阴篇中的危证和死证,也就知道它无一不是由阳火虚衰引起的。少阴病总体上可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热化证里,危证死证都没有。危证和死证全都集中在寒化证里。寒化证也就是阳火虚衰之证。从整个《伤寒论》来看,亦是如此。因热化,也就是因阳火过盛而危而死者,所占甚少,仅阳明篇中有数条。而绝大多数之危证死证存于少阴、厥阴篇中,皆由阳火虚衰所致。由此便知,不管西医是什么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好,肿瘤也好,肺心病也好,最后导致险情出现,甚至死亡的,其主要原因大都属阳火不及。所以,从宏观上看,不但是东汉末的建安年间,其死亡者伤寒十居其七,就是现在的死亡者中,伤寒亦占大多数,阳火虚衰亦占大多数。为什么呢?因为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矣。回过头,我们再看十九病机。十九病机中,火热病机占九条,而风、寒、湿病机仅各占一条。什么道理呢?就是强调火热与诸多疾病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并不是说火热一定亢盛。有火热会产生这些疾病,无火热也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热盛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热虚也会产生这些疾病。有关这一点,岐伯在紧接十九病后的一段文字中说得十分清楚。而后世的许多医家,仅看到病机十九条,却忽略了这段将病机落向实处的至关重要的文字。故尔认为天下疾病火热盛者多,危证死证亦多属阳火亢盛。只知阳火亢盛,热盛能致神昏,却全然不知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更何况神昏之证。所以到了后世,对于危证险证医家但知以三宝来救逆,却不知四逆才是救逆的正法。宋 ·窦材撰有一本《扁鹊心书》,这本书虽然多谈灸刺,但是它的一个主干思想却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窦氏认为,人身的疾病阳证比较容易解决,为什么呢?因为阳证易于发觉。阳火太过就像纸包火一样,包得住吗?包不住的。所以阳证它潜伏不了,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而阴证则不然,阴证易伏易藏,我们不易发觉它。所以,到最后能酿成大患,造成危证险证的,往往就是这个阴证。为什么阴证易伏藏而不易发觉呢?根本的原因就是阳火虚衰了,识别系统麻木了,对任何异常都反应不出来。一句话,就是主不明了。窦氏提出的这个思想,很值得我们结合现实来进行思考。总的来说,君火在上,肾水在下。《老子》云: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君火高高在上,贵为君主,可是它的基、它的本在哪里呢?在下,在肾水。所以,君火与肾水又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病至少阴,往往高高在上和低低在下的都不行了。没有在下的这个基和本,在上的君主也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疾病发展到少阴,就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阶段。?
? ? 二、少阴病提纲?
? ? 少阴病提纲以原文 281 条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为依据。为与病机相合,我们仍可将其改为:"诸脉微细,但欲寐,皆属于少阴。"有关少阴病提纲,我们拟从三方面来讨论。?
? ? 1.微妙在脉?
? ? 由六经篇题皆云"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可知仲景对脉是非常强调的。但是,具体地落实到六经提纲条文里,却非皆有脉。如阳明提纲条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未云:"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实。"同样,少阳之提纲条文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而未云:"少阳之为病,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可见六经虽皆重脉,然直接将脉落实于提纲条文里的,则仅有太阳少阴两经。故知脉与太阳少阴具有特殊的意义。脉的意义很微妙,正如《素问 ·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所以,察脉关键的是看阴阳。前面我们讲过,阳加于阴谓之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心脏不停地搏动,致血液在脉管里流动,并形成脉压差,这就有像潮水一样起伏涨落的脉搏出现。血属阴本静,为什么会在血管里流动,并形成起伏的变化呢?这就是阳的作用。因此,我们将脉形容为阳加于阴,是十分恰当的。这样一来,我们诊脉其实就是察阴阳,察水火,从而也就是察心肾。心肾水火阴阳者,皆属少阴。以少阴为心肾水火之藏。所以,脉与少阴的关系就很特别。而少阴与太阳又是标本、对待、表里的关系,因此,在整个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就只有太阳少阴谈到脉。太阳少阴为表里,太阳是在外一层谈阴阳,谈水火。太阳为什么与寒水相连?就是要强调这个阴阳水火。火升则水升,火降则水降,这才有水的循环。而少阴呢?少阴则是在内一层讲阴阳、讲水火。在外的太阳言阴阳水火之用,在内的少阴言阴阳水火之体。因此,太阳与少阴实际上就是体与用的关系。病到了少阴,显然体用都衰微了。用不行了,脉势就显得很微弱;体不足了,脉当然就细起来。因此,"脉微细"实际上讲的是体用都不行了。"脉微细"的情况在《伤寒论》中有两处,一处在少阴篇里(少阴篇不只一条),另一处在哪里呢?就在太阳篇。太阳篇 60 条云:"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太阳篇的这一条讲得非常形象,刚好将我们以上讨论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太阳病,经汗下之后,出现振寒,脉微细。为什么会脉微细呢?以内外俱虚故也。内则言少阴言体,外则言太阳言用。用虚则脉微,体虚则脉细。故一个"脉微细",已然将水火、心肾、内外、体用的病变揭露无遗。你说这个脉微不微妙呢??
? ? 2.但欲寐?
? ?(1)人之寤寐 ?我们首先来看人的寤寐情况。人的睡眠和觉醒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谈到过。我们曾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清醒与睡眠,就像白天的光明与夜晚的黑暗一样。故《内经》云:天有昼夜,人有起卧。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这个"天有昼夜,人有起卧",我想就是最大的相应,最大的合一。如果我们从天之昼夜及人之寤寐中,仍参不出这个合一,仍以为中医这个理念是虚玄的,那就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既然天之昼夜即是人之寤寐,那当然人之寤寐就要与昼夜相应。现代几乎大多数人都不明这个道理,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行了,而这个睡觉的时间并不重要。其实不然,天地白昼了,你醒了,你寤了;天地黑夜了,你睡了,你寐了,这个才叫相应,这个才叫合一。如果反过来,那就不是相应、不是合一了。相应、合一又叫得道,得什么道呢?得天之道。得道多助。不相应、不合一又叫失道,失道寡助。因此要想养生保健,把握好寤寐的时间,其实就是很大的一个方面。昼何以明呢?以日出地则明也。夜何以暗?以日入地则暗。由此亦知,人之寤寐也是因为这个日出地和日入地的关系。日出地则明,于易卦则为晋。晋者上离下坤,离在坤上为晋(?)。离为火为日,坤为地。日火出地,阳光普照,何得不明?故《说文》云:"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杂卦》云:"晋,昼也"。《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日入地则暗,于易卦则为明夷(脁)。明夷正好是晋的一个相反卦。把晋卦倒过来,变成坤上离下,就成为明夷。明是光明,夷呢?夷者伤也。明伤故晦。日出地上,其明乃光。此则为晋,为昼,亦为寤矣。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此则为明夷,为夜,亦为寐也。《易·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晋与明夷二卦,远则以类天地,以类昼夜;近则以类寤寐。远类昼夜,经中已有明训。近类寤寐呢?我们略观双目即能知晓。双目外覆眼睑,上睑属脾,下睑属胃,合之共由脾胃所主。故其属土也,属地也,属坤也。双睑打开,则目外露而能视物,此则为明也。《说卦》云:"离为目。"睑开而目露,这与什么相类呢?正与日出于地相类。日出于地为晋,而人之由寐至寤,所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睁开双目进入晋的状态。可见晋之与寤确为一类。日入地为明夷,亦为寐。我们睡眠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合上双睑,闭上双目。让双目覆于睑下,此非明夷为何?故寐之与明夷亦确为一类。从人之寤寐,与易卦之晋与明夷,我们看到了医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实在的。本来寤寐的过程好像很玄,可是透过易象,透过晋与明夷,就变得很直观、很清楚。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第一,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处于不良睡眠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西医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镇静安眠,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作为中医,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就要从晋与明夷去考虑。认识到睡眠就是由晋进入明夷,从而帮助实现明夷的状态,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明夷的状态何以实现?就是要坤土上而离火下。所以,要实现明夷,无非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依照这样一个思路,多年来以太阳篇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夏泻心汤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它主要针对痞证而设,多用于现代的肠胃病。这样一个方子为什么可以治疗失眠呢?关键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方中的主药半夏功善开结,能够打开上下交通的道路。上下的道路打开了,交通起来就比方便。黄连、黄芩用于帮助离火的下降,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用于帮助坤土的上升。离火降于下,坤土升于上,明夷的格局便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睡眠状态亦自然地形成。是不治寐而寐自治,不安神而神自安也。这便显出知易与不知易的差别。第二,研究易学确实不能脱离象。故古称易乃象辞之学、象数之学、象占之学。理数象占,四者不可缺一。如果离开象,那易的辞理就很难落到实处。单就这个晋与明夷,我们也很难把它们说清楚。而一旦结合象,易理是很通透的,而医理亦在象中得到很清楚地表露。?
? ?(3)日入地者,太阴也;日出地者,厥阴也 ?日入地靠什么呢?从明夷卦可以看到,它靠太阴。太阴开,日才能入。从理论上至少可以这样来看。当然,太阴开的这个过程还需要阳明来配合。那么,日出地靠什么呢?这就要靠厥阴。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太阳的配合。太阴与厥阴,一个开一个合。这个开合把握好了,晋与明夷便没有问题。而这个开合靠什么来把握呢?靠少阴枢来把握。所以,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谈"但欲寐"的问题,其涵义是十分深刻的。但欲寐是什么意思呢?但是只的意思,仅的意思;欲是想;寐是睡觉。合起来,就是一天到晚想睡觉。但欲寐,大家想一想,实际上能不能寐呢?不能寐!所以,但欲寐的实际情况是,一天到晚都想睡,可是却不能入寐。不能寐,就应该是寤的状态,觉醒的状态,可是因为他昏昏欲寐,却又不能很好的寤。因此,但欲寐,实际上是寐也不能,寤也不能,寐寤皆不能。若以易卦言之,则是明夷与晋皆不能。为什么不能?就是调节上述开合、调节太厥二阴的少阴枢出了问题。因此,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讨论"但欲寐",就正好反映了少阴主枢的特性。另者,寤寐的问题亦可以从心肾的角度来谈。寤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是阳气开放,日出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应该是心所主。寐呢?寐是阳气收藏日入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理应由肾来主。所以,寤寐的问题无非又是一个心肾的问题。现在病人出现"但欲寐",很想睡但又不能睡,寤寐皆不能,精神萎靡不振。这样的状态标志着心肾都不行了,心肾都有虚衰的趋势。如果在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但欲寐"及前面所讲的"脉微细",这就是疾病转入危重的一个信号。所以,少阴病的这两个提纲证,于少阴病的危重性而言,是很具代表性的。?
? ? 3.少阴病形?
? ? 少阴病 281 条的提纲非常简单,也许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所以,仲景在接下来的 282 条补充云:"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以下仅就本条所论,对提纲条文作两点补充。?
? ? (1)但欲寐而心烦 ?对于 282条的内容,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个问题。在《伤寒论》中,心烦一证总是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呢?总是跟不眠连在一起。如 61 条:"昼日烦躁不得眠",71 条:"胃中干,烦躁不得眠",76 条:"虚烦不得眠",303 条:"心中烦,不得卧",319 条:"心烦不得眠者",等等。心烦为什么老是跟失眠连在一起呢?这说明两者之间是很有关联的。两者之间甚至有一个因果的关系。而在少阴篇的 282 条里,却一反常规,心烦反而与"但欲寐"连在一起。为什么呢?我想这样一个反常必定有它反常的原因。这就有必要对烦及其与但欲寐的关系作一番讨论。?
? ? ①何为烦 ?烦是什么东西呢?烦是心不能定静,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所以,往往称为心烦。心烦是内在的不静,外在并不表现出什么。而一旦内在的不静及于外在,外在亦不静,这种情况就称为烦躁。烦是心神的不安定,是心神的扰乱。为什么会烦呢?从造字来看,烦的形符是火,右边是页。页是什么意思呢?首也,头也。所以,《说文》将烦释为"热头痛"。为什么呢?因为烦就是火加在头上。因此,烦的造字及《说文》的释义是很直观的。当然,在这里我们不一定将烦作热头痛讲,可是它必定与烦的这样一个结构有关联。因为页为头为上,所以,烦就必定与火在上、火浮于上的因素有关联。火在上为烦,在易卦中哪些是火在上的卦呢?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晋就是一个火在上的卦。晋为寤,明夷为寐,故晋亦不寐也。为什么烦总与不眠相连呢?从烦之造字及易之晋象便十分清楚了。?
? ? ②归根曰静 ?火浮越在上则容易起烦,所以,火要归根。为什么中医要强调心肾相交呢?心肾相交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肾水来济心火,心火不浮越在上,火便归根了。这是一个方面。而从我们上面讨论的明夷卦可知,要使火不浮越,要使火归根,太阴脾土的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火浮越则烦,火不浮越,火归根了则不烦,不烦曰静。由此烦静,我们又一次见到了水土合德的意义。《老子·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所以,归根是很重要的,静是很重要的。考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八章 太阴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21 次浏览 • 2016-02-04 09:16
?
? ?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进入三阴病的讨论,这里先来看太阴篇。太阴篇是《伤寒论》中条文最少的一篇,仅 8 条原文。从这 8 条原文看,它主要讨论太阴脾土的问题。而太阴肺金基本没有涉及。太阴篇 8 条原文,而我这里又正好是第八章讨论太阴病,这本来完全出于无心,只是写到此处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偶合。可无心之中又似有心。邵康节是宋代的易学大师,他有一本很著名的 《梅花易数》,该书中谈到了八卦与数的对应关系,这个关系分别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坤为土,坤数为八。这又暗合了太阴篇的条文数。数的问题真奇妙。下面我们来讨论太阴篇的第一个问题。?
? ? 一、太阴解义?
? ? 1.太阴本义?
? ? 太阴属脾土,这是很明确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本义"这样一个立题下来讨论太阴,却免不了要扯得宽远一些。太阴这样一个名相,除了土的意义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吗?有!这个意义就是水。所以,从太阴的本义讲应该看到水土这两个问题,它是水土合德。水土合德很重要,我们这个宇宙,我们这个世界,乃至我们这个人,如果水土不合德,那是很难想象的。那生命就根本无法延续下去。我们讨论太阴的本义,很重要的就是要弄清这个水土合德。?
? ? (1)太阴者,言脾土也 ?太阴主脾土,在很多经文里都明确地提到过,因此,太阴脾土在经典方面是有充分依据的。像《素问 ·太阴阳明论》、《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 ·五常政大论》以及《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里面都很清楚地谈到太阴脾土的问题。另外,《素问·金匮真言论》里也谈到脾土的问题。但它不从太少讲,它从阴中之至阴讲。给脾土起了一个"至阴"的名字。脾土为什么为至阴?或者倒过来,至阴何以为土?这里有两个说法:其一,至是什么?至是最的意思,极限的意思。用英文表示,可能就是加后辍---est,最高级。这个意思大家可以琢磨"至高无上"这个用词。所以,至阴,言下之意,就是最阴最阴的,阴到这里就打止了。至阴我们这样表述了,但能不能更具体一些呢?这就要用到《周易》的知识。我们看《周易》的经卦或者别卦,哪一个卦是至阴呢?就是那一个阳爻都没有的卦。是哪一个卦纯阴无阳?当然是坤卦。坤者,土也。所以,至阴为土,在易卦里是很清楚的。其二,"至"还有其他什么意思呢?我们说从南宁至昆明,这个"至"是什么?就是到的意思。所以,至阴就是到阴,到达阴。阴是什么呢?我们看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秋是阴的开始,至阴也就是至秋,到达秋。将要到达秋的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长夏。而长夏属土,这是至阴为土的第二个说法。再一个就是古人讲:太阴者,月也。月是什么呢?《公羊传》云:"月者,土地之精。"所以,从这个角度,太阴也还是属土的。?
? ? (2)太阴者,言肾水也 ?前面讲太阴属土,我们略分了三个方面。这里言太阴与水,亦应从以上三方面去看。首先是太阴方面,即如《灵枢 ·九针十二原》所说:"阴中之太阴,肾也。"这里的太阴为肾讲得很直接,故不必多言。其次是太阴亦为至阴,而至阴在这里又有另外的说法。这就是《素问 ·水热穴论》所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素问 ·解精微论》亦云:"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上述两篇经文对至阴的定位都很明确,因此,至阴属肾水应该没有疑问。另外,就是针灸的穴位里面也有一个至阴穴。至阴是哪一经的穴呢?至阴是膀胱经的井穴,故《灵枢 ·本输》云:"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为井金。"膀胱为州都之官,为水府。膀胱经的井穴,也就是第一个穴直称"至阴",这又佐证了至阴为水的定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太阴为月的问题。《说文》云:月者,太阴之精也。而《淮南子·天文训》则云:"水气之精者为月。"太阴为月,水气之精亦为月。这样一联系,太阴又回到了水上来。?
? ? (3)水土合德 ?从上述两标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医的范围内,太阴属脾土,至阴亦属脾土,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太阴属肾水,至阴亦属肾水,同样有足够的证据。在医外呢?一会是"太阴者,土地之精";一会又是"太阴者,水气之精"。这就把人搞糊涂了。于是乎就觉得中医的概念太混乱。公说它属土,婆说它属水,你说混不混乱?乍看起来是有些混乱。可一旦你透过这个"混乱"的现象看它的本质,你就不是这个看法了。你会觉得这里面有深义,这个深义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水土合德。水土合德太重要了,没有水土合德,哪有我们人类?哪有我们地球?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有人类、有生命,而迄今为止,在我们这个太阳系里,还没有发现第二个有生命居住的星球。外太空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也许会有。只是这六合之外的事情,用凡人的眼,用现代科学的手段还没有办法探求出来。而就我们这个太阳系而言,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就因为有这个水土合德。其他星球上有没有水土合德呢?我们已经登上了火星和月球,这些星球上有水土合德吗?没有!统统地没有!记得在前面的几章中,向大家推荐过清代四川名医郑寿全的两本小书,一本是《医法圆通》,一本是《医理真传》。这两书在 90 年代都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过,希望大家购来一读。在《医理真传》的第 5 页中,有这样一句话:"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这句话讲得真棒!以中医这个行当而言,这是一句见道之言。太阴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名词,它兼具水土的双重涵义,完全不是概念和名词的混淆。它是在讲我们生命当中,我们生活当中,我们的其他诸多方面,都要以这个水土关系为前提。水土不调合,水土不合德,那什么事情都免谈!水土的关系太重要了,就像《老子》讲道一样,不可须臾离。水离开土行不行?不行!水离开土,它就没法发挥作用。而土呢?没有水的土,大家想一想,它怎么生长化收藏?所以,水土须合德,世界方大成。由水土合德,成就了我们人类,成就了我们世界。而人类世界成就以后,就应该反过来维护这个合德。传统文化苦苦支撑了几千年,为的是什么?很大程度就是要维系这个合德。现在传统靠边站了,什么都要现代化,科学化,还管你什么合德不合德。但是,成就人类的这个基本条件你不去维系它,照应它,你只管你的科学,你只管过河拆桥。那遭报的还是人类。"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毛长起来了,你应该更好地关照皮,这才是长久之计。科学应该是长久之计!如果科学光顾眼前,光顾我们现世,而不顾后世,我们吃喝玩乐花后世的"钱",让子孙后代为我们背债。如果科学讲到底是这样一种行为,那科学行为所带给我们的理念就值得推敲了。水土合德很重要,水土为什么合德?这可以从《周易》里面找到依据。易分先后天,在先天八卦里,它是一个什么布局呢?它是乾南、坤北、东离、西坎。南北东西叫四正位,乾、坤、坎、离居之。乾、坤、坎、离,即天、地、水、火。乾天为阳,坤地为阴,离火为阳,坎水为阴。乾、坤、坎、离居四正位,即天、地、水、火居四正位。天、地、水、火居四正位,即阴阳居四正位。于北位上,坤土居之,这是先天的格局。先天的格局一打破,天左旋、地右转,这就形成了后天世界。在后天世界里,四正位上是一个什么布局呢?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这个时候天地退位了,由水火来承担。为什么退位呢?旋转以后,气交以后,万物化生了,故而功成身退。这个过程又叫"玄德"。为什么呢?因为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有这个"功成身退",有这个"玄德",所以天地可以长久。天地退位以后,坎水移居坤位,水土同居,这就形成了水土合德的基础。水土合德我们要从动态来看,天地不交,水土难以合德;天地不退位,水土亦难合德。天地退位,坎水居坤,我们说是水土同居,这个说法有没有证据呢?当然有证据。我们看 《周易》上经有一个同人卦,同人卦?上乾下离。上乾下离为什么要叫同人呢? 《周易尚氏学》于同人卦辞注云:"荀爽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九家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天日同明,故曰同人。是乾之居南,汉儒已言之矣。又荀爽注阴阳之义配日月云: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乾舍于离者,即言后天离居于南,而先天乾亦居南也。乾离同居于南,故曰"相与同居"。故曰同人。那么,坤舍于坎,坎居坤位,又何尝不是"相与同居"呢。所以,我们说水土同居,水土合德是有根据的。乾离相与是为同人,坤坎相与是为师。故师上坤下坎者也。俗谓地水师?。师卦于《易》排行第七,七为火数,居南方君位。坤者坎者本居北,合和成师后,则反居君位矣。古云: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故师道者亦王道也。既为王道,当然应居君位了。过去,每家的厅堂南面(正面)都立有五个字,或以镇宅,或以供奉,这五个字就是:天地君亲师。可见师道尊严,不能一概地都破了。水土合德在易里面有依据,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处处都可以找到依据。比如作为部首的"月"字,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它也是水土同居的。月既可以作四画的月部首,亦可以作六画的肉部首。所以,月这个部首是四六同居,月肉同傍。月是什么?前面我们讲过它与水的关系,水月相连。那么肉呢?脾主肉,脾属土,故肉者土也。因此,单是这个"月"部首,就蕴涵着水土合德。?
? ? (4)水土流失 ?水土合德确确实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土中无水,变成焦土了,它怎么长养万物?这个容易理解。那么,水无土亦不成,这个怎么理解呢?下面就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报纸、电视说得很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水土流失。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大片土地流失,有大片土地荒漠化,而且这个流失和荒漠化的速度在逐年递增。土地为什么会流失呢?植被减少了。50 年代起,中央实施以粮为纲的政策,把粮食放在第一位。大片森林砍伐了,草地、荒山都用来做粮田。其结果呢?植被少了,木少了。木少不能克土,当然要土地流失,当然要荒漠化。所以,五行的生克大家不要看简单了。不要一谈木不克土,你就只想到脾胃病,只想到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这个仅仅是治病。你还要想到这个土地流失,这个荒漠化。想到这个层面就是"上医治国"了。土地大片流失以后,土地大片荒漠化以后,才想到要禁砍禁伐,才想到要退耕还林。当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植被破坏了,我们还可以"退耕还林",要是石油枯竭了,我们也可以"退采还油"吗?土木的关系非常重要,出过国的人,特别是到过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人,都会有感受。那里的植被很好,凡是有土的地方都有植被,所以擦一次皮鞋可以顶一个月。而在我们这里行吗?上午刚擦完,下午就不行了。为什么呢?植被太少了,那当然就尘土飞扬。所以,皮鞋易脏的事虽小,可它反映出的植被破坏、土地流失问题却不小。土地流失,看上去是土不好,可土为什么不好呢?根子还在木上,在植被上。木不克土,土当然就会有问题。我们现在常讲水土流失。土之所以流失,是由木造成的,根子在木那里。那么,水的流失呢?当然就要在土那里找原因。土不但长养万物,而且藏纳万物。土所藏纳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藏水。土不藏水,那水当然就会流失。土藏水的功能大家不要光理解为水库的蓄水,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怎样理解这个藏水的功能呢?年纪长一些的人都知道,过去下一场大雨,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涨水。现在一场雨稍微大一些,稍微长一些,就水漫街头了。为什么呢?过去土的功能比较好,它能够藏水。不管你下多少个毫米的雨,这个土都能把你消化掉、吸收掉。当然太大的雨也不行,这个功能还是有限度。但,起码比现在的好。现在的土不行了,雨下下来,它不能吸收,不能消化,那当然就汇集成流,到街头去了,到江河去了。所以,现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土的功能问题。土的功能没办法保证,这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土的质量下降,土的功能没法保证,与植被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很根本的一个问题。而植物也就是木的因素为什么对土的功能会有如此大的作用呢?我们来看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这个特性可以很容易地从坤卦中反映出来。《三字经》中有一个卦爻歌,叫做: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乾三连,乾卦的三爻都是一气连接,没有中断。而坤卦呢?它是六断,每一爻中间都断裂,所以,看起来是虚的,通透性很好。就因为"坤六断"所造成的这个虚性和通透性,成为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土不通透,土不虚松,这个土是什么土?这是死土,死土当然没法发挥它正常的功用。农村来的,或者看过农民种地的,对这个都应该很清楚。农民种地播种前,都要先松土,为什么要松土呢?就是为了保证坤地的这个本性。它要松,它不能紧。所以植物好的那个地方的土壤,你看它怎么样呢?它都很松活。而不毛之地的那个土呢?它不疏松,它像石头一样,这就失却土性了。失却土性,它首先就不能收藏,不能收藏,又何以生长呢?所以,土的这样一个疏松态是非常重要的,疏松了它才能藏。大家没有当过农民,可能也种养过几盆花草。花盆的土要是久不翻动,板结了,这时尽管土很干燥,可是淋下的水,都往旁边走,不往根上去。要是农民他就会说,这是土不"吃"水了。为什么呢?土板实了,不通透,不松活,它怎么"吃"水。所以,久旱以后,浇水之前,农民都会先松土。为的就是要让土能吃水,土能藏水。清华有两句很著名的校训,一句是:自强不息;一句是:厚德载物。前一句从乾卦中出,后一句从坤卦中出。一句校训已然包涵天地,这注定了清华要成为一流的学府。对于坤卦的"厚德载物",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就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元是不是"万物资生"?确实是万物资生。我们吃的,我们用的,还没有一样不是来自坤元。这是坤元资生长养万物的一面。但是坤元的"万物资生"也不是白给,这就有另一面"坤厚载物"。这一面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藏纳之性。藏纳是入,资生是出。可是这个入出很不一样。现在大家不要的东西都往地里面扔,大便小便这些污秽的东西往地里面倒,它也不厌弃你,它都会默默地承载这些废物,藏纳这些废物。而经过这个承载藏纳之后,它给出我们的,却是我们生命的所需。坤就是这样一个"以德报怨"的东西。所以,孔子要称赞坤为"德合无疆"。坤的厚德载物,它有一个前提,就是坤的阴柔、疏缓、松活之性。而现在的问题,除了这个植被以外,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以及其他配套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一建设,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有坤性吗?水泥钢筋一铸造,一粉刷,土地就像铜墙铁壁似的,哪还有半点坤性。没有了上述的这个坤性,它怎么藏纳?怎么克水?所以,雨水一下到地面,它就流掉了。这个就是水的流失。雨水下下来,藏纳在土里,这个有大用场。木靠什么生养?植物靠什么生养?就要靠这个水来生养。另外一方面,现在种地使用的肥料大都是化肥。使用化肥的结果会怎么样?这几年,这几十年是可以的,庄稼也可以长得很好,而且比用农家肥的产量还高。可是过几十年会怎么样呢?土地板结了。土的性用大大地改变了。土是有机的呀,你长期使用无机的东西,那有机的肯定就慢慢地转为无机。坤土的性用是有机的,你现在把它无机化了,坤土的性用就慢慢地丧失了。坤土就没办法下载,没办法收藏。以前一场雨下来,土都把水吸收掉了,可现在土的吸水功能要差得多。水吸收到土里,这个太重要了,这比流到河里面的意义大得多。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龙脉吗?龙脉与生态的关系太重大了。而土所吸收的雨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用以涵养这个龙脉。龙脉涵养起来,生气自然就旺盛,就自然会有这一片片青山绿树的大好山河。现在有种种因素影响坤土的柔和之性,而这个柔和之性受到影响之后,又会环环相因地影响水、影响木,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上述这些影响是从自然方面讲,而人天相应,人天相感。这样一个自然方面的作用也会影响到人。坤土受到影响后,与它对应的人类是什么呢?乾男、坤女,就是女性这一族。大家看到女性现在的许多变化,就与这个相关。坤性含藏,你看过去女性的衣着,就知道何谓含藏。长衣要拖地,三寸金莲是不让你瞧见的。就是笑都不要露齿,笑也要守住这个含藏之性。更甭论其他了。可现在的女性呢?大家可以作个调查,这个调查不用花钱,出门往马路边一站就行了。你看看路过你眼前的男女,分别计算一下各自暴露在衣着以外的表面积。这一计算你就清楚了。女性还含藏吗?不含藏了。男的反而长袖长裤,女的反而短袖短裙,甚至还穿背心,反正能露的都要露出来,不能露的,也要让你依稀可见。虽然这与时代相关,与潮流相关,但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坤土之性的改变,植被的改变,未必不是一个大的因素。在比较远古的时候,我们的先民是分部落居住。部落在某一地方居住到一定的时候,她要迁徙。她不是永远地在这个地方住下去。为什么呢?可持续发展啊!一个土地耕种使用到一定的时候,坤柔之性就慢慢地失去,你要让它休息,让它恢复,所以,就要迁徙。可现在呢?没有这一条了。因此,人类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影响自然的诸多因素,而自然又会最终回报给人类。前面我们谈到人的衣着与性情也要受自然的潜移默化,那么,生理方面呢?就更不用说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常见疾病的发生,与上述的环境改变有没有关系呢?当然会有关系。胃在五行属土,而且是阳土。也就是比较表层一些的土。前面我们提到表层土的疏松、柔和之性对于土的功能至关重要。既然胃为阳土,那么,胃体表面的黏膜、腺体也应该具有这样一个坤柔之性。可现在有太多的因素影响这个坤柔,而且基本建设的不断扩大,又使坤土的有效面积不断"萎缩"。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样一些自然的变化影响到人体,怎么不会得萎缩性胃炎呢?人与自然同气相连,城门失火,怎的不会殃及池鱼。作为一个中医,特别是 21 世纪的中医,我想这个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看人的生理疾病方面。我们的眼界完全可以放宽一些,你有这样一套理论,你用它来看这个地球,看这个宇宙,很多问题是非常清楚的。你用这样的理念来认识环境,治理环境,这个是治本。现在也提倡治理环境,列出了许许多多的措施。可这些都是治标,治皮毛,不是根本的方法。一个美国,你连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不肯削减下来,你谈什么保护环境呢?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如果这样一个战略的实施,不反过来请教传统,不用传统的理念来监督,我想这个措施不过提提而已,最终落不到实处。所以,作为中医,你的手完全可以伸长一些,你凭什么不可以对现代指指点点呢?这是我们从水土合德联想到水土流失所作的一点发挥。?
? ? 2.太阴经义?
? ? 太阴的经义比较容易解决。太阴有足太阴与手太阴,可是太阴篇很明确地是谈足太阴,而手太阴的问题则主要包涵在前面的太阳和阳明篇里。足太阴起于足大趾末端的隐白穴,然后由足腿的内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经横膈上行,连系舌根,散于舌下。脾为什么开窍于口呢?看来与经络的联系不无关联。这是足太阴脾经的空间分布。在时间上,足太阴于巳初起行于隐白、巳末止于腋下大包。并于大包交接手少阴心,于午初起腋下手少阴极泉穴。巳时之前为辰时,辰时系足阳明胃经流注,言太阴当不忘阳明,以二者为表里也。阳明于辰初起目下承泣穴,至辰末止足次趾厉兑穴,厉兑与隐白相近,遂于此处例行交接。足阳明起于承泣后,它往下走,止于厉兑。足太阴起于隐白后,它往上走,止于大包(分支上止舌本)。阳经往下走,阴经朝上走,阳下阴上,这便交通了。这是什么格局呢?显然这又是一个泰的格局。从经络的走向,从经络的布局、从经络的交接,我们感到有太多有意思而且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这里一门深入,又是一个宏大的法门。这里不能一一展开阐述,只好忍痛打住。3.太阴藏义前面我们讨论三阳,都讲什么?都讲府义。现在讨论三阴,就转到藏义了。这是一个区别,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个区别。讲太阴的时候,我们作了比较广泛的联系。但,在讲藏义的时候,我们还是主要来谈脾。?
? ? (1)脾之造字 ?要研究脾中的道道,不妨还是先从文字起,看这个脾的造字。五藏的造字我们前面已经部分的讨论过,这是很有意思的。像肝的造字,肺的造字,肾的造字。你认真琢磨进去了,就能够感受到它理趣无穷。以脾的造字而言,左边的这部分与其他各藏(除心以外)都是共同的,都用月。讲月我们应该想到四六同居,月肉同旁。前面跟大家谈脉的时候,曾经指出《康熙字典》的一个错误,这个说法看来不完全,应该检讨。讨论"月"大家始终应该记住它的两重性。讲肉不全,讲月也不全,月肉相合方全。这才叫天人合一。月是讲天,肉是讲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讲天而不应人,月肉分离了,这个怎么叫"天人合一"。五藏除心以外,左边的部首相同,这说明四藏有一个月肉的共同基础。而它们的区别,就要看右边的这部分。脾的右边为"卑",卑是什么呢?学过一些《易》的人可能会知道,《易·系辞》开首的一段话是什么?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卑是什么?卑是坤,卑是地,卑是土。所以,脾的这样一个造字,便将它的属性,它的定位,很明确地表达出来。脾的定位在土,脾的性用在土。我们考查脾的整个功能,其实都可以落实在这个土上。我们说脾主生化,为后天之本。大家看一看,土是不是主生化的呀?坤卦讲"万物资生",你看苹果是土中长出的,龙眼、荔枝也是从土中长出的,小麦、水稻还是从土中长出的。你不是神仙,你还要食人间烟火,那就离不开这个土。所以,土为什么不主生化,为什么不是后天之本呢?另一方面,脾主统血,脾主运化水湿。血者水也,我们刚刚用大量的篇幅所讨论的水土关系,水土合德,不就正好揭示了脾土在这方面的功能吗?所以,一个造字已然将脾的定位和功能和盘托出。文以载道,良非虚语也。?
? ? (2)脾不主时 ?五藏的造字很值得大家认真推敲,特别是右边的这部分是个性化的部分。对于肝,我们如何从"干"中去探求?肾,我们如何从"?"中去探求?肺,我们如何从"?"中去探求?这些都留待大家自己去思考。五藏中,肺主秋,依次的还有肾主冬、肝主春、心主夏。春夏秋冬这四时都被肝心肺肾占去了,脾显然已经没有位置。所以,《素问 ·太阴阳明论》在谈到脾土的时候说:"不得主时也。"不得主时,是说不得主于春夏秋冬这四正时。正位不让我居,总得给我一个偏位吧。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又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土不得独主于时,好像四时都没它的份,可是脾却能"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这里的"各十八日"是指哪十八日呢?就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末的各十八日。四时末的十八日即为季月的十八日。因为每时的三月皆分孟、仲、季,如春三月即分孟春、仲春、季春,余者依此类推。季月末的各十八日所处之位又称四隅,与上述心肝肺肾所处之四正位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四正为尊为贵,四隅为贱为卑。正隅一比较,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的这样一个时空特性又活脱脱地呈现在它的造字之中。脾土不居正而居隅,脾土不位尊而位卑,可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称其为"五行之主"。何以为五行之主呢?因为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春夏秋冬不因土不能就。大家看脾所寄治各季月中的十八日,这十八日正是过渡到下一个时的关键时刻。比如由春能否正常过渡到夏,依次地能否正常过渡到秋、冬、春,就要看十八日的寄治情况。这个十八日寄治不好,那就没法施行四时之间的正常交替变换。所以,脾虽不独主于时,可是四时却离不了它。土虽不处四正,可四正都离不了它的参与。如果四正离了土,不能正常转换,那会怎么样呢?就会形成亢害。如果四时老是停在夏这个位置,会怎么样呢?那夏气就要生亢,这一亢,害便随之而生。所以,它要承制。什么是承制呢?承就是承接,就是转换。夏秋一转换,一承接,炎热烦闷转为秋高气爽了,这个夏气之亢还存在吗?不存在了,得到制约了。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怎么制亢呢?关键还在于"承",这就要落实到脾土上。脾在人身上为什么这么重要?土在自然中为什么这么重要?就与这个承制相关。现在自然的气候为什么容易出现偏激,容易出现亢害?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承制"的机制破坏了,土破坏了。在第一章我们曾经谈到肺主治节,肺主气的问题。在节气这个层次上天地转换了,承接了,人怎么跟上这个转换呢?就要靠肺。而在四时这个层次上,天地转换了,承接了,人要与之相应,要跟上这个转换、承接,这就要落实到脾上。所以,"脾不主时"是保持人与天地在四时这个层次上相应的重要保证。?
? ? (3)脾主肉 ?脾主肉的功用大家很熟悉,凡是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有这个功能。现在需要大家往深处想一想,这一想你就将脾主肌肉与上面的问题联系起来了。我们前面谈到脾属土,土能长养万物,变化万物,藏纳万物,土与万物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又讲到脾不主时,可是四时却须臾离不了它,金木水火离不开土,四时的转变亦离不开土。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看脾主肉这个功能,现代医学将人体分为四大组织,即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而结缔组织又包括骨组织、脂肪组织等。在所有这些组织中,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都属于中医讲的"肉"类,都是脾所主的范围。按照这样一个划分,人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哪一个没有肌肉?哪一个不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就连血管这样一个好像与肌肉不搭界的东西,也主要是由血管平滑肌组成。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上述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一个例外。要有例外,那只有心例外,因为心没有这个"月肉"旁,其他的都有这个"月肉"旁。肺有这个旁,肝有这个旁,大肠、小肠、脑、脉、胆都有这个旁。有这样一个旁,说明它们都有肉的成分,都离不开肉的构成。我们这个人身有哪一点能够离开肉呢?离不开肉,那当然就离不开土,离不开脾。所以,我们谈脾主肌肉,你应该把它放宽一点,你往深处看,往远处看,何处不是肌肉?心脏有心肌,就连骨中也充满"肌肉"组织。脾主肌肉,而人身中有形的部分绝大多数都冠以"月肉"旁,这样一种联系便奠定了脾与整个人身,与人身各部分的密切关联。脾为什么能作"后天之本"呢?这个"本"不是可以滥用的。从这里我们又领会到了文字工具的重要性,把握了这个工具,它可以帮助你很方便地打开一些深层的认识。另外,对文字的认识和研究,大家始终应该抱定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这个过程随意不得,因为我们从上述这些研究可以看到,文字的构造不是随意的,它依据一个严格的"理",而这个理又是从事中来。理以事显,事以理成,理事不二,这在中国的文字里体现得尤其充分。比如骨这个造字,大家都知道肉是很具柔性的东西,而骨则非常坚硬。我们现在在镜下才知道这个骨组织中充满了脂肪细胞,而古人却早已将这个"月肉"置于骨中了。古人凭什么知道的呢,古人凭什么这样安排?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随意不得!马虎不得!?
? ? (4)人为倮虫之长 ?在《内经》里面它把所有的动物都叫做虫,虫是一个大类,即动物的这一类。小时候看《水浒》的时候,看到武松上景阳冈的这一段,书中把老虎称毛虫,当时很不理解,还以为是不是施兄弄错了。后来才知道这是有出处的。《内经》将虫分为五类,即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毛虫属木,羽虫属火,倮虫属土,介虫属金,鳞虫属水。毛虫就是身上长毛的这一类,像老虎、狮子、猫、狗,这些都归毛虫;羽虫就是身有羽毛而能飞翔的这一类,鸟类即属羽虫;倮虫呢?当然就是赤条条的,一眼就能见肉的这一类,像人就属倮虫这一类,西方人虽然多毛,但这个毛不能跟虎豹的毛相比,所以,西方人也还只能归到倮虫;介虫就是甲壳类动物,龟、鳖即属此类;鳞虫即身上长鳞的一类,大部分水生动物都归鳞这一类。将所有的动物分作毛、羽、倮、介、鳞这五类,在每一类下当然就包括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种属。而在这些不同的种属当中,有一个是最具代表性的,这个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即称之为"长"。故古云:"毛虫三百六十,麟为之长。羽虫三百六十,凤为之长。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介虫三百六十,龟为之长。"(见《黄帝内经素问》)。人为倮虫之长,也就是作为土虫这一类中最具代表性的动物。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意义太大了。就一个人身而言,它虽然有金、木、水、火、土之分,虽然有心、肝、脾、肺、肾之别。但作为人,作为这个种属而言,整个的它就叫倮虫,整个的都属于土。就像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地球上虽然有金、木、火、水、土的区别,但就整个地球而言,它是归属于土的。人为什么可以作为万物之灵呢?或者说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万物之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它是土虫之长。人的这个总的归属与地球的归属相应、相同,这便自然成就了他作为地球上的一个主宰。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人就是一个土属类的动物。你要在人身上去求木,求火,求金,求水,你怎么求呢?你只能从土中去求。从土中去求木,从土中去求火,从土中去求金,从土中去求水。知道从土中去求这些东西,这个意义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研究人,一切都得从土中出发,一切都得从土中着眼,这就要落实到脾胃上面。在金元时代,有一位著名医家,叫李东垣。他的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深远的著作名字就叫《脾胃论》。我们看中医的整个历史,除了这部《脾胃论》以外,还有没有一部以其他藏府名义立论而又这样流传深广的著作呢?没有了!为什么叫《脾胃论》呢?其实它就是立足于土。从土中去求金木水火,从土中去求其他的一切。我想这应该是中医的一个正路。人为倮虫之长,你不从土中去求,你从哪去求呢?当然你要研究龟,你要研究龙、凤,那也许就要改一个立足点,要从金中去求其他,或者从水中,从火中去求其他。研究人要立足于土,我们看一看整个《伤寒论》就会清楚这一点。《伤寒论》有 112 方,用药不过百来味,而常用的药就这几十味。在这百来味,几十味药中,大家可以做一个统计,看看哪一味药的使用频率最高?统计的结果是甘草的使用频率最高,有 70 多个方都用了甘草,占去整个伤寒方的大半。有的方甚至把甘草作为打头的君药,像炙甘草汤,甘草汤,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甘草泻心汤等。现在大家把甘草看小了,以为它可有可无,做个佐药还可以,做个君药就不成了。甘草在《伤寒论》中为什么那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的方子都要用甘草?就因为它属土啊!如果我们按照上述动物的划分方法,将植物类的东西也作一个五行的划分。将五行的植物也选出一个"长"来,那么,这个土本之长是谁呢?那就非甘草莫属。甘草气味甘平,色黄,是得土气最全的一味药。我们从甘草在《伤寒论》方中的使用率排首位这个事实,就可以看到张仲景早就悟到了这一点。人为倮虫之长,所以,治疗人的疾病当从土中去求。既是从土中去求,那当然要用甘草了。甘草不仅仅是一个和事佬,不仅仅是调和诸药,它代表着一种很深的理念。?
? ? (5)脾主中焦 ?脾胃主中焦,中焦有什么作用呢?中焦的作用太大了。中焦,也就是不上不下的这个焦。我们前面讨论否泰的时候曾经谈到,上下要交通,不交通就是否,交通了就是泰,而交通了才有生机。这样一个交通,也就是上下的交通,它靠什么呢?就靠这个中。所以,中焦的作用是交通上下,连接上下的。《内经》里面讲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那么,"言人"呢?就要求之"气交"。什么叫气交?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这叫气交;上焦之气下降,下焦之气上升,这也叫气交。上下的气交也好,天地的气交也好,都要求之于中。这就要落实到中焦上,这就要落实到脾胃上,这就要落实到土上。所以,脾胃于气交而言,关系至大。与气交的关系至大,就是与人的关系至大,这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回顾中医之道,又何尝不是"一以贯之"!?
? ? 4.太阴运气义?
? ? 太阴在运气中的意义界定得很清楚,就是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合言湿土。土的问题前面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大家应该很熟悉。这里着重来讨论湿。?
? ? (1)湿义解 ?湿的涵义在阳明篇中根据它的造字讨论过。湿的古字有两个,一个就是阳明篇已经讲过的"濕",另一个就是这里要讲的"?"。前面讲过的"濕"不是本来的湿字,而是转借过来的,可是这个转借却从理上很好的说明了它的产生。现在我们来看另外一个湿字。它的形符还是"氵",说明湿与水是很有关联的。右边的声符上面是一横,这一横用以表天,声符最下面的是一个土字,土字用以表地,天地之间的这个"?"是什么呢?"?"读作幽,《说文》云:微也。《广韵》云:微小也。天地之间的这个微小的东西是什么呢?一联系形符的"氵",你就知道这个微小的东西是指水。天地之间这样一些微小的水,很微细的水,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湿。所以,你体会到的湿,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间,或者说就是空气中所弥漫的微小水粒。很微细的湿你只能感受到它,看不到它。而这个湿稍微放大一点,放大到你不仅能够感受它,而且能够看到它,这个又是什么呢?这个就是雨。因此,雨湿二者从根本上讲它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有粗微之分,有幽显之别。所以,《素问》将雨湿二者划为同一类属的东西,即皆属于土。从繁体的这两个湿字我们看到,第一个"濕"着重讲理,第二个"?"着重讲事。既是讲事,所以,它更直接一些,更形象一些。我们讨论湿的本义,除了从造字的义上去探讨,还应该注意一个很重要,也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问题,就是湿与水的区别。上面我们提到微细的湿,你只能感受到,而不能直接看到它。可是你用现代的抽湿机一抽,抽出来的是什么?是水。而湿粗化一些,变成雨了,你不仅能感受它,更能看到它。这一看就更觉得它与水没有区别了。于是乎很自然地将水湿混为一谈。水湿有联系,而且是很密切的联系,要不然不会说水土合德。但是,二者也有很根本的差别,这就是水土之间的差别。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做什么事都讲成分,唯成分论,你的其他方面再好,你的素质再高,只要你成分不好,你是地富反坏右出身,那你就没门!所以,过去填什么表,我最怕的就是"家庭出身"这一栏。现在我们研究中医,好像也是"唯成分论",这个药、这个方有没有效果,怎么研究它呢?就从这个有效成分去研究它。有效成分当然可以说明部分的问题,也可以把它作为其中一个路子来研究。可是如果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将它作为衡量的标准,那就不成了。像水与湿,你如果单单从现代的成分上去考虑,它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分子式都是 H2O,所以,它没有区别。可是用中医的眼光去衡量,却有大区别。一个是土,一个是水,两者是相克的关系,怎么会没区别呢?因此,从什么角度来考虑,从什么角度来衡量,确实是中医研究的一个大问题。中医有时更注重的是事物的状态和它的变化过程。在江河湖海的时候,它是水,而一旦弥漫到空气中,它就成为湿。状态改变了,定性定位亦随之而变。为什么呢?因为阴阳改变了。阴阳不改变,事物的状态怎么会改变呢?所以,你研究成分如果不与阴阳掛勾,或者说你的成分与阴阳掛不上勾,那这个研究对中医来说还是没有实义,还是一厢情愿,还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所以,判断一个科研是不是有水准,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帮助中医解决问题,上面这个"掛勾"便是衡量的标准。没有这个"掛勾",你就是省部级课题,你就是国家级课题,你就是九五、十五的攻关课题,你就是投资百万、千万、甚至是亿万的课题,又怎么样呢?同样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另外,研究湿义,除了注意水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应弄清雨湿的问题。雨为湿类,为土类,这在《素问》,特别是在"运气七篇大论"中反复地强调过。如"大雨时行,湿气乃用","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等。可是还是有不少的中医同行将雨归到水类。比如辛巳年的时候,辛巳年的一大特点就是水运不及。于是好些人问我,今年不是水不及吗?可为什么南方下雨这么多,有这么多的地方涨水?如果你这样来会运气,那你就会错了。水是北方,是寒,是冰雪,而不是雨。所以,水不及就是这些因素不及。今年北方为什么持续高温?冰雪的融化为什么大于往年?这就是水运不及。?
? ? (2)湿何以配土 ?湿为什么配土?或者土为什么配湿?这个问题从农村出来的都会很清楚。土是生养万物的。可它靠什么来生养呢?大家知道,今年北方的许多地方持续干旱,这一干旱,不但庄稼种不成,连野生的草木也枯死了。所以,土一旦失去了"湿"性,变成焦土了,这个生养的作用也就荡然无存。土不能离开湿,所以要湿土相配。但,土亦不能过湿,土一过湿,生养的作用同样要大打折扣。中基在讲脾的性用时,强调脾喜燥恶湿,其实就是讲的这个方面。因此,土不能不湿,亦不能过湿。既不能不及,又不可太过。这是为什么呢?兹引王冰一段令人拍案叫绝的注释,权作解答:"湿气内蕴,土体乃全,湿则土生,干则土死,死则庶类凋丧,生则万物滋荣,此湿气之化尔。湿气施化则土宅而云腾雨降。其为变极则骤注土崩也。"《素问 ·五行运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五行运》讲中央,讲湿、土、甘、脾、肉、肺……这一连串的问题如果思考清楚了,并获得了定解。那么,我们研究倮虫之长,并解决倮虫之长的诸多问题,便有了一个坚实的依靠处。湿与土,合之为一体,分开来又有天地之别。湿以气讲,土以形言。形气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内经》讲得很清楚,就是"气聚则形成"。所以,土是什么?土是怎么构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个实实在在的大块是怎么形成的?就是这个湿气聚合而成的。所以,《素问》它讲"中央生湿,湿生土",而不讲"中央生土,土生湿",这就是一个本末的问题,先后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家要很清楚,不能混淆。《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家想想,如果这个本末、先后你搞不清楚,你怎么去近道。?
? ? (3)辰戌丑未 ?上面我们谈太阴、谈湿土,是从气的角度而言。《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时立气布",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因此,在知道气的内涵之后,还必须清楚相应的时年。以太阴湿土而言,这个相应的时年就是标题所说的辰戌丑未。具体地说,辰戌之纪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其中司天管上半年的加布,在泉管下半年的加布。丑未之年正好相反,它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明确了时年与太阴湿土的加布关系后,太阴之气到来时,具体会产生什么变化呢?有关这一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从时化之常、司化之常、气化之常、德化之常、布政之常、气变之常、令行之常、病之常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即:太阴所至为埃溽(时化);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司化):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气化);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德化);太阴所至为倮化(德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布政);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气变);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暝(令行);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病);太阴所至为?满(病);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病);太阴所至为重胕肿(病)。去年是庚辰年,辰年的司天是太阳寒水,在泉是太阴湿土。我们看去年的下半年雨湿很多,特别是台湾地区出现了 50 年未遇的洪涝灾害,还有泥石流灾害。很多房屋被冲毁了。本来洪涝多数都在上半年发生,在夏季发生,怎么去年的洪涝却移到了下半年?这显然与太阴所至有关联。太阴湿土在泉,"太阴所至"的机会必然相应增多,而太阴所至有可能为"终为注雨",有可能为"雷霆骤注烈风",所以,在这个区间发生洪涝也就不足为怪了。运气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不但有常,而且有变;不但有胜,而且有复。所以,把握起来很不容易。以上是灾害发生了,气已经来临了,我们再反推这个年时。虽然这有些马后炮,但对我们感受运气的意义,仍然是有帮助的。我们不妨由此下手,多做一些马后炮式的研究。将运气与气候变化及疾病变化的资料一一列出,分析其中的常、变、胜、复关系。这个研究娴熟了,有体会了,再把它转到"马前炮"的研究中来,这个时候就能"先立其年,以明其气"了。?
? ? (4)天地交通的标志 ?上面我们谈到太阴的气化之常,这个常就是"太阴所至而化为云雨"。作为太阴,其气化启动后,会产生化和云雨。化是什么呢?《素问》云:"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而《韵会》则曰:"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因此,化主要指的是万物的生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将"化"与"云雨"同列为太阴气化之常,是极具深义的。云雨之事我们司空见惯,但是,要回答它与化、与万物生息何以具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却需要我们从理上来作一番思考。云雨的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得十分清楚:"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云雨是天地产生的。更具体一些,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气交产生的。地气升,天气降,天地气交,这个过程我们在前面讨论否泰二卦时候已经谈到过。也知道天地气交的重要性。天地不交,则万物不通而死。天地气交,则万物通而生息。可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这个气交的过程有些玄乎其玄。能不能有一个方法使我们更直接一些地把握气交?能不能有一个手段使我们更明白一些地洞察气交?有!这个方法、这个手段就是云雨。云雨是天地气交的产物,是天地气交过程中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天地气交,万物方生。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显而易见的事象中去探求玄乎其玄的天地气交,进而去探知这个万物的生息呢?所以,云雨的事你若参透了,它真是我们仰观俯察天地、妙解阴阳万物的一个极其方便的法门。你要考察万物的生息,你要考察天地气交的状况,你看什么呢?看这个云雨即可了事。扯远一些,火星上有没有生命?月球上有没有生命?用得着去登陆吗?不用去登陆,你就看这个云雨就行了。如果没有云雨,你就知道这儿的天地还没有交通,天地都没有交通,你去找什么生命?你去找什么万物?那不是白费心思。现在的卫星探测技术很发达,虽然确定一个星球上有没有生命还难以办到,但是,确定它有没有云雨,应该不会太困难。而云雨的事一旦确定,其实也就为我们寻找地球外生命奠定了一个大的方向。讲近一些,我们这个地球,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关系,天地气交的状况亦不尽相同。以地域而言,有的地方云雨多,有的地方云雨少,有的地方甚至终年都见不到云雨。云雨多的地方,云雨均匀的地方,天地气交的情况相对就好。你去看这些地方,不但万物生息茂盛,而且多半人烟稠密。大家看一看云南、四川,及江南大部分地区的生息情况,就知道笔者在这里不是胡说。而云雨少的地方,甚至是终年不见云雨的地方,你去看它,大都是沙漠、是不毛之地,是杳无人烟之区。为什么呢?因为天地的气交不行。天地不交,所以,万物不通,怎么会有生息?怎么会有人烟?从时间而言,上述这个特征更为突出。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以春夏二季降雨为多,秋冬二季降雨为少。而春夏二季万物发陈、蕃秀,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秋冬二季万物容平、凋零,一派荒凉景象。春夏二季以泰为起手,泰者天地交也,交故生云雨;秋冬二季以否为起手,否者天地不交也,不交故少云雨。由太阴至而有云雨,由云雨而知天地气交,而知万物生息。是知太阴在天地气交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现在我们由大天地拉回到小天地,在人体中"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化还是讲生息,生化,太阴脾(胃)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是应太阴所至的"化"。太阴脾(胃)为升降之枢纽,人体这个小天地如何气交?就要靠这个升降枢纽。那么,这个云雨呢?这个天地气交的标志,这个升降的标志,在人身与什么相应?在人身上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东西,用以反映其气交,显示其生化呢?当然可以。这东西就是大家熟知的"口水"。中医把它称为"涎",西医将之称为"唾液"。涎也好,唾液也好,大家都不能小看它,它是人身气交的标志,生息的标志。经云:"言人者,求之气交。"既然人以气交为本,那你怎能小看它呢?在天地自然里,我们以云雨去看它的气交,看它的生息,的确是一个再方便不过的法门。而在人身,从你口中的"涎",从你口中的"唾液"去看,又何尝不最方便呢?对于生命的良好状态,我们可以用生息来形容,可以用化来形容。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通俗而直接的字眼,那就是"活"。大家看活字怎么构成?不就是舌水吗?舌上的水,或者是舌周围的水,这水是什么?不就是上面的"涎",不就是上面的"唾液"。这东西就是"活",就是生命生息状态的标志。你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活",从这个"舌水",从这个"涎",从这个"唾液",从这个你最容易体察到的东西,去探求生命内在的状态,去探求生命中那些最奥妙的过程呢?自然也好,人身也好,其实都有许多像"云雨"这样既显而易见,唾手可得,但又能说明很深奥、很内在问题的东西。可就因为它太"显而易见",太"唾手可得"了,我们反而"不能见",反而"不能得"。人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劣根,太容易得到的,反而不知珍惜。所以,孔子感叹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而太阴属脾,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五藏化液,脾液为涎。王冰注液曰:"溢于唇口也。"所以,这个涎,这个溢于唇口者,为什么不是云雨呢?你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涎"入手,从这个"云雨"入手,去探知你体内的气交状况,去探知你体内的生息状况,进而去把握你的健康状况,其实,脾涎能不能反映气交,能不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大家一反观自身就知道了。当你精神状态、身体状态最佳的时候,这个时候注意体会一下你的口中,看看是不是有一丝丝、一股股清香、甘甜的津液?要是有,这就是你要会的那"东西"。有这"东西",就像自然有云雨,那你的气交当然是最佳,你的生息当然最佳。你的整个人身都处于"天地交而万物通"的状态,那你的精神状态,健康状态为什么不处于最佳状态呢?而反过来,当你疲劳的时候,当你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关注你的口中,这一丝丝、一股股清香、甘甜的津液还在吗?不在了。代之的是口苦,是口干,是口臭,口粘,反正口中不清爽。为什么呢?气交不行了,人身后天的这个根本出了问题。这样至简至易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用。所以,大家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用急着去搞化验、去做 CT,先感受一下你口中的"滋味",看看这个脾涎、唾液,也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前面我们谈到,道家修炼的一个重要功夫就是打通大小周天。打通周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经过刻苦的修炼已筑基。前些年气功"大师"满天飞,都打着佛、道的旗号,传你一个功,三天五天就能打通周天。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可还是有太多的人去图这个便宜。结果是上当了事。周天贯通是要有应验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有客观指标。不是你那里想一想,它就贯通。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应验,就是这满口清香、甘甜的涎液。这涎液有的称甘露,有的称金津玉液。甘露也好,金津玉液也好,无非就是我们上述的"云雨",无非就是脾涎,当然也还包括肾唾。从这个角度看,周天修炼,不就是提升人体的气交,使这个气交上一个层次,上一个台阶。所以,对我们口中的这点津液你要抓住它,你要看透它,你要真把它当作生命的源头"活水"。学医的人都知道燕窝,就是平常百姓也晓得它的价值不菲。燕窝不就是金丝燕口中的这点涎唾凝结而成的吗?小小金丝燕的涎唾都有这样的作用,那么人的呢?这就可想而知了。经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上述这个讨论真的参透了,又何尝不是一个"言天应人"的过程。?
? ? (5)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笔者于此部书稿的许多章节都谈到《易》,《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关这一点,孔子在《易 ·系辞》中曾作过一个十分经典和权威的交代,其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无独有偶,《素问·气交变大论》亦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易兼三才,而广大悉备;医知天地人,而可长久。从这里看去,古人言医易相通,医易同源,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医易是否相通?我们且看《易》坤卦上六爻之"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个龙是什么?龙战于野,何以其血玄黄?乍看起来,真是像二龙争战于野,打得两败俱伤,流出玄黄之血来。而古来确实有不少易家持此见解。如近代的一位大易家,即于上句下注云:"盖古人认为,龙本凉血动物,其血不赤,黑龙血黑,黄龙血黄,故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二龙相斗,两败俱伤之象。"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即是龙的传人。如果这样来看易中之龙,那不但真见不着这龙的首尾,且也将整个华夏民族贬低了。一个冷血动物,怎么能传承出这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因此,这样的看法,不但于理不通,于事亦不符也。那么,这个龙究竟指的什么?龙战于野,何以其血玄黄?兹引《周易尚氏学》于坤上六爻辞下的一段注释以资说明:"阴至上六,坤德全矣。故万物由以出生。然孤阴不能生也。荀爽云:消息之位,坤在于亥,下有伏乾,阴阳相和,故曰龙战于野。坤为野,龙者阳。说文壬下云: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乾凿度云:乾坤合气戌亥,合气即接。九家云:玄黄天地之杂,言乾坤合居。夫曰相合,曰合气,曰合居,则战之为和合明矣。皆与许诂同也。而万物出生之本由于血,血者天地所遗氤氲之气。天玄地黄,其血玄黄者,言此血为天地所和合,故能生万物也。易林说此云:符左契右,相与合齿;乾坤利贞,乳生六子。夫曰符契,曰合齿,则乾坤接也,即龙战于野也。消息卦,坤亥下即震子出,故曰乳生六子。彖传云:乃终有庆。庆此也。惟荀与九家,皆以血为阴,仍违易旨。易明言天地杂,则血非纯阴可知。纯阴则离其类矣,胡能生物。至侯果谓阴盛似阳。王弼干宝谓阴盛逼阳,阳不堪故战。以战为战争。后孔颖达朱子,因经言战又言血,疑阴阳两伤者,皆梦呓语也。清儒独惠士奇用许说谓战者接也。阴阳交接,卦无伤象。识过前人远矣。"《易经》以象寓理,又复以辞言象。是故象不离辞,辞不离象也。离辞则象无以明,象无以明,理亦无从明之。若以象为多余,离象而言辞。则势如空楼言鹤,鲜有不梦呓语者。即以龙为凉血动物,已足见一斑。龙绝不是什么凉血动物,战也非战斗、争斗。"龙战于野"我们当合起来看,它其实就是讲的乾坤和合,阴阳交接的这样一个状态。乾坤本有天地尊卑之别,阴阳本有"男女授受不亲"之异。从这个别,从这个异,现在却走到一起来了,和合了。为什么呢?当然是阴升阳降,天地气交的缘故。天地气交,则生云雨。刚刚还天高云淡,忽然间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天地一团,满地黄水。这不就"其血玄黄"了吗?所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它完全是讲的雷电云雨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征象。其实这个征象的描述不足奇,奇的是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坤卦的上六爻来讨论。这就是说你要讨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意义,你必须要结合上六爻这个特殊的象。有这个象,易的真实义才能和盘托出。若离象来言易,离象来言义,那就如尚氏所云,多半是梦呓之语了。将龙作冷血动物,将战作争战,就是离象言易、离象言义的一个明证。前面我们曾探讨过龙的涵义,龙是主管兴云布雨的。看过《西游记》的人,对这一点应该很清楚。悟空想要降雨的时候,怎么办呢?就把龙王招来。龙王一现身,就兴起云作起雨来。要是小说家,我们可以就此打住了。将这云雨之事一概交与龙王老子。可是作为医家,作为易家,却还不能就此了事。还必须知道这个云雨是由"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由天地气交而生云雨。这样我们也就知道,龙实际上就是讲的天地的气交。龙为什么配属东方?惊蛰雷动为什么在春?四海龙王为什么以东海敖广为长?雨水节气为什么亦在春?春为什么主万物之生?这一切不都与天地气交相关吗?《易 ·系辞》云:"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絪缊了,万物才化醇。那什么是天地絪缊呢?孔子怕我们这些后生小子悟性差,搞不清楚,所以,特别补出一句"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男女构精大家总该明白吧。尤其是现在的人,别说是大学生,许多中学生已然是过来人了,思来不免忧心忡忡。所以,絪缊讲的就是天地的交通,说得再俗一点,就是天地在做爱。这一做爱的结果,便是"万物化醇"。用做爱这个词还是觉得不恰当,有些亵渎天地,亵渎天地,则恐遭天谴,所以,还是用絪缊为好。絪缊这个词很有意思,有时是只可意会难以言说,更不可书之于纸。诸位只好将就会去。天地在絪缊的过程中,它是不欲人见的,因为这是隐秘事。怎么办呢?那就打雷下雨吧。雷雨来了,大家总要躲起来,乘这个时刻,天地也就絪缊了。所以,用絪缊这个词,用絪缊这个义,是很文明的。我们从"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知道它都是讲的一回事,言龙言战,便知道天地絪缊了。而天地絪缊,万物化醇。人虽称人,亦是万物之一。所以,人作为龙的传人,有什么不可以承当?我们看"三言""二拍"这一类旧小说,古人将男女之事,阴阳交接之行作什么言?作交战言,作云雨事言。这一方面说明天人合一诚非虚语,另一方面亦证明尚氏及笔者之说非虚言。"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为什么要放到坤之上六爻来讨论呢?以坤至上六,其德乃全。坤德一全,则与太阴无异。这"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天地絪缊,万物化醇",与此"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还有什么区别么?要是没有区别,那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便没什么疑问了。太阴湿土的意义非常广大,单就这个"化"、这个"云雨",已然举足轻重了。我的硕士导师陈治恒教授认为,中医最重要的问题是"两本三枢"。哪两本?就是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即此太阴脾胃。哪三枢呢?一个是少阳枢,一个是少阴枢,还有一个就是太阴脾所主的升降之枢。两本三枢中,太阴就占去一本一枢。所以,太阴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不可看太阴的篇幅最少,就以为可以一笔带过。像前面我们说的,研究倮虫,研究人,就要全仗这个太阴。?
? ? 二、太阴病提纲?
? ? 讨论太阴病提纲,仍以 273 条提纲条文为依据。即:"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下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七章 少阳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90 次浏览 • 2016-02-03 17:29
?
? ? 一、少阳解义?
? ? 少阳这一章我们仍从篇题谈起,篇题的其他内容前面两章已作过讨论,这里仅就少阳的涵义作四方面的简述。?
? ? 1.少阳本义?
? ? 何谓少阳?少者小也,未大也。所以,若从字面来直接理解少阳的本义,那么,少阳应该就是初生之阳,未大之阳。《素问·阴阳类论》将少阳喻为"一阳",亦就包涵有这个意义。这是少阳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道家于四方设有四帝君,而东华帝君即号少阳。东华帝君主东方之事,以东华帝君命少阳,说明道家将少阳定位在东方。少阳与东方相关,当然就与春三月相关,当然就与寅卯辰相关。这样一个定位很符合少阳的本性,古云:医者、道者,其揆一也。诚非虚语。第三层,少阳以一阳言之,以初生之阳言之,以未大之阳言之,以东华帝君言之,它显然具有木的性用,而在运气中少阳却明确定为相火,这就说明在经典里少阳兼具木火两重性用。这样一个两重性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体用性。我们看《易》的先后天八卦,离卦属火,在后天八卦中它处于南方正位,南方火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从用的角度谈。可是在先天八卦中,离火却位于东方,却位于木位。这就关系到一个体的问题、源的问题。火从哪里来?火从木中来。古时候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取火工具,有火柴、有火机、还有电子打火。古人靠什么取火呢?靠钻木取火。所以,火从木中来。那么更早一些,连钻木取火的方法都没有的时候,这个火从哪里来?这个火就从雷电中来。惊蛰节后,春雷响动,大的雷电将干草枯木击燃,这便是最自然、最原始的火种。雷属春,春属木,这便又将木火连为一体了。雷属春,龙亦属春,雷属东方,龙亦属东方,华夏以龙自称,华夏民族为龙的传人,那么这个龙究竟是什么?是恐龙吗?绝不是!龙是虚指还是实指呢?我们只在雷鸣电闪之时仿佛能见到古人所描绘的龙的形象,龙雷之间是不是有一种很实在的、很直接的关系?这是作为龙的传人应该搞清楚的问题。而古人将木火,将少阳火称为龙雷之火,显然与火的自然出处有关。龙雷火,木火,木中有火,火出木中,这便是少阳所具的两重性。?
? ? 2.少阳经义?
? ? 从经络的意义看,少阳有手足少阳,在这里足少阳的意义显得更为突出。足少阳布身之两侧,足太阳布身之后,足阳明布身之前。《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这样一个开合枢的关系正好与上述经络的布局相应。少阳在两侧,正应门枢亦在两侧,门枢主门之开合,少阳主太阳阳明之开合。更具体一些来区分,左为阳,右为阴,阳主开,阴主合,故左少阳主要负责枢转太阳之开,右少阳主要负责枢转阳明之合。因此,左少阳发生病变它主要影响太阳,应合太阳而治之,论中的柴胡桂枝汤即为此而设;右少阳发生病变则主要影响阳明,应合阳明而治之,论中的大柴胡汤,以及小柴胡加芒硝汤即为此而备。到一个体的问题、源的问题。火从哪里来?火从木中来。古时候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取火工具,有火柴、有火机、还有电子打火。古人靠什么取火呢?靠钻木取火。所以,火从木中来。那么更早一些,连钻木取火的方法都没有的时候,这个火从哪里来?这个火就从雷电中来。惊蛰节后,春雷响动,大的雷电将干草枯木击燃,这便是最自然、最原始的火种。雷属春,春属木,这便又将木火连为一体了。雷属春,龙亦属春,雷属东方,龙亦属东方,华夏以龙自称,华夏民族为龙的传人,那么这个龙究竟是什么?是恐龙吗?绝不是!龙是虚指还是实指呢?我们只在雷鸣电闪之时仿佛能见到古人所描绘的龙的形象,龙雷之间是不是有一种很实在的、很直接的关系?这是作为龙的传人应该搞清楚的问题。而古人将木火,将少阳火称为龙雷之火,显然与火的自然出处有关。龙雷火,木火,木中有火,火出木中,这便是少阳所具的两重性。?
? ? 3.少阳府义?
? ? 少阳府主要包括胆与三焦,胆是六府之一,也是六府中一个非常奇特的府,为什么说它奇特呢?因为六府中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只限于一个"六府"的性用,而惟独这个胆,它还兼具有奇恒之府的性用。从藏府的性用而言,藏为阴,府为阳,二者皆有偏性,故五藏主藏精气而不泻,六府主传化物而不藏。一个藏而不泻,一个泻而不藏。而惟独上述这个胆与众不同,它既具六府之性,即泻而不藏,同时又具五藏之性,即藏而不泻。一府而兼两性,不偏不倚居乎中正,这是五藏六府中独一无二的。正因为这样一个特性,《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正因为这样一个特性,《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胆封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以,胆的这个"中正之官"不是随便就封的,你要真能不偏不倚,你要真能处乎中正。光是泻而不藏,或光是藏而不泻,那都不行,那都是偏倚,那都不是中正。而惟有这个中正的前提具备了,方能行使决断的功能。不中正能行决断吗?你不中正,你偏倚了,你偏袒了其中一方,这个还叫决断吗?这个不叫决断!这叫徇私舞弊,这叫贪赃枉法。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给胆所作的这样一个功能定位,它不但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另外,我们从胆的造字看,胆的声符用"旦","旦"是什么呢?日出地者为旦,旭日东升,九州普照,所以,旦为明也。而惟其明者,方能行司决断。你不明,你昏庸了,你财迷心窍了,你权迷心窍了,你怎么能做到中正,不中正怎么决断呢?所以要明,明则行,明则决断。胆的造字就包含了这样一个意义。胆为中正之官,胆主明,胆又为清净之府,胆的这些功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清正廉明。而事实上,惟有做到"清正廉明",这个"决断"方有真正的意义。因此,今天我们来谈论胆的这个问题,它显然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理学、生命学、生物学的问题,它还涵括了很重要的社会问题。透过生理现象映射出一定的社会问题,而通过社会现象的研究反过来促进生理问题的认识,这便是《素问 ·灵兰秘典论》向我们展示的社会医学模式。接下来我们看"三焦"这一府,三焦的官位,《灵兰秘典论》封定为:"决渎于官,水道出焉。"什么是决渎呢?决者,疏通也,流行也,开闭也,故《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闭虽久,犹可决也。"那么,渎呢?渎,《说文》云:"沟也。"沟这是从小的方面言渎,大的方面,"江湖淮济为四渎",即江水、湖水、淮水、济水名为四渎。所以,决渎合起来就是疏通流行沟渠水路,使水道畅通,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惟有水道畅通,才能保障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因此,决渎这一官对于身体健康,对于国计民生,都是很重要的一官。决渎这一官为什么会是三焦来承担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有争议,似乎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把它全面的澄清。因此,这里只是就三焦这个概念谈一些相关的想法。三焦我们首先来看"焦","焦"的意义应该比较清楚,它是火字底,所以与火有关系。我们将什么东西往火上一烤,它就显现这个"焦"臭来,因此,焦者火之臭也。焦就是火的作用的一个显现。我们看运气,运气的少阳相火即以三焦言,说明三焦与火的联系是很确凿的。决渎之官要三焦来担当,开通水道的作用要三焦来完成,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水的功用必须靠火来帮助完成,这又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在太阳这一章中阐述的理论。焦的意义我们清楚了,它与火有关,那为什么要叫"三焦"呢?三焦说明火的性质有三,火的来路有三,说宽一点,三火就是天火、地火、人火,说窄一点,就是上焦之火、中焦之火、下焦之火。上焦之火主要讲心肺之阳,中焦之火主要讲脾阳,下焦之火主要讲肾阳。我们回忆一下 《中医内科》,《中医内科》在讲到水肿的时候,水液的代谢是不是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确实主要与肺、脾、肾相关。火的性质,火的来路我们讲了三个,同理,靠火作用的这个水的出路亦应该有三个,这就是上焦天水,中焦地水,下焦水水。从自然的角度讲,天水即自然降雨之水,而肺为五藏之天,肺为水之上源,肺所主的这个水与天水相关;地水即地下水,地下之暗河系统即属于此类,脾主运化,脾属土,土克水,脾所主的这个水与地水相应;水水即江河湖海之水,肾为水藏,肾所主的这个水与水水相应。上面这些水,上焦水、中焦水、下焦水,分开来是三水,合起来是一水,因为水与水之间始终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水之中,我们尤其应该注重这个中焦水,中焦水也就是地下暗河系统的水,这个暗河系统的走向形成了传统所说的"龙脉"。龙脉不仅是风水学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也应该是现代生态学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有些地方为什么草木茂密,郁郁葱葱?有些地方为什么寸草不生,甚至还要沙漠化?关键的在于这个"龙脉"的有无。有龙脉,有地下水,那自然万物生长,山林茂密。没有龙脉,没有地下水,那自然万物不生,山野荒漠。青山绿水这句话应该往深处看,这个绿水是青山的前提,有绿水才有青山,没有绿水,那就只有不毛之地。而这个绿水有时是我们看到的河溪,有时则是看不到的地下水,是龙脉。因此,人工植树造林也要看条件,看你植树的地方有没有这个龙脉,有龙脉你植的树就容易成林,没有龙脉呢?你很可能白打工。所以,植树造林也不能光凭热情,还要讲科学,还要讲风水。风水术中就有辨认龙脉的具体方法。你把龙脉转换成地下水,转换成暗河系统,那寻找龙脉就变成了科学。其实古代的很多学科研究的都是科学,只是这个名字叫起来使我们很容易联系到迷信。因此,命名的科学化、现代化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中焦地水关系到整个生态,现在搞西部开发首先强调生态环境,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个地水与生态的关系,还是这样无限止的开采地水,那这个生态没法好起来。另外就是地水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这对于人体的中焦会有什么影响呢?这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现在现代医学已经意识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于医学的影响,搞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医学模式。那么,这个环境医学模式,生态医学模式应该迟早会提出来。?
? ? 4.少阳运气义?
? ? 前面谈少阳经义的时候,少阳经所处的这个位置与它主枢的功用非常相符,这使我们想到经典概念的严密性,它不仅有功能的基础,也有结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探讨每一个经典的概念时,都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切忌得过且过。经典概念的涵义很广,以我们目前所编写的教材而言,这个涵义还远远没有探求出来。迄今为止,统编教材已搞了六版,现在又在紧锣密鼓地组编七版,这些不同版的教材有什么区别呢?除了版本上的区别,在内涵上看不出有什么大的突破。中医教育适不适合搞统编教材,我们需不需要这样频繁的变更教材?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商讨。对于经典的每一个概念都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去探求,我的这部著述起名为《思考中医》,其实就是通过对中医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尤其是对《伤寒论》中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展开来的。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思考清楚了,中医的整个脉络就会十分明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这个时候不管你搞不搞中医,也不管外界对中医是个什么看法,都无法动摇你对中医的认识。这样一个认识在佛门中又叫定解,定解不容易获得,而一旦获得就牢不可破。在现代化的时代里要想学好中医,这个定解非建立不可。在运气里,少阳主相火,相火这个概念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它映射出的问题恐怕不是现在这个篇幅可以探讨清楚。因此,本节只能由浅入深地作一个相似的讨论。很显然,相火是针对君火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讨论相火必然就得跟君火联系起来。我们看运气的相火在人属三焦、心包,君火在人属心与小肠,现在我们暂且撇开三焦、小肠,来看这个心与心包。心之外有一个独立的心包,而且有专门的手厥阴相连,这在中医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除心之外,肝脾肺肾有没有相应的肝包、脾包、肺包、肾包呢?没有!只有心有。因此,心之有心包,与火之分君相是有紧密关联的,我们不能将它作为一般的问题来讨论。过去一些医家,特别是金元时期的一些医家,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一般化了,以为火分君相,一个变两,这便将土木金水一对一的格局打破了,本来是一水对一火,现在搞出两个火来,一水怎能治二火呢?于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观点被提出来了,而滋阴一派,泻火一派亦应运而生。上述这个问题不能这样简单来看,火之有君相,即如心之有心包,一个是从五行六气的角度谈,一个是从藏府的角度谈。五行之间有区别,水火怎么没区别,它有寒热的区别,天地怎么没区别,它有高下的区别。从寒热,从高下来谈区别是可以的,但,从有余不足去谈这个区别,那就会有不妥处。心与其余四藏,火与其余四行,我们很难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来思维。它们之间不平等,它们之间有差别。你不承认这个不平等,你不承认这个差别,那整个自然之性就会被扭曲。所以,我始终对男女平等的提法持保留意见,男女不可能平等,也不能平等。除非你能让男人来月经,让男人生孩子。还是女的来月经,还是女的生孩子,你却要搞男女平等,其结果会怎样呢?从长远的利益看,从根本的利益看,损失的还是女性。女性的"权利"好像增加了,而女性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前门赶走虎,后门迎来狼。越搞平等,其实就越不平等。上述这个差别,上述这个不平等,在形而上与形而下里表现得更为突出。《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关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及道与器的问题,我们在第一章中已作过讨论,心为君主之官,处形而上之位,其余藏府则为臣使之官,而处形而下的范围。上述的这个关系如果从五行的角度看,则能得到更好的说明。五行中,火属心,其余金木水土分属肺肝肾脾。五行之间一个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火与其余四行的差别。火放开了,它往上走,因为火性炎上,而其余的金木水土放开了,它们往哪走?它们只能往下走。因此,在五行里,这个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是了了分明的。用不着我们去动脑筋,它自然地就上下分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有什么区别呢?除了上面这个有形无形,向上向下的区别外,还有一个很内在、很本质的区别:是器它就有生化,它就有升降出入。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有器就有生化,有生化就必有不生化:有器就有升降出入,有升降出入就必有升降息、出入废,这是非常辩证的一对关系。既然有器形成,那自然就有器散的时候,"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有生化就有不生化,而从佛门的观点说就是有生必有灭,生灭相随。那么,这个生化与不生化以及这个生灭的根源在哪里呢?很显然与这个器有关,与这个形而下有关。所以,器世界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都是有生化的,都是生灭相随。有生化,有生灭,这就有变动,《易》也好,医也好,都强调一个"成败倚伏生乎动"。因此,这个变动生起来,成败、兴衰就生起来,轮转漂流就生起来。你要想获得永恒,在器世界这个层次,在形而下这个层次,那是万万不可能。因为你有生化,有生灭。要想获得永恒,那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设法不生不化。无有生灭,无有生化,自然就无有变动,如如不动那还有什么成败,还有什么兴衰,这就永恒了。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可能性,黄帝也十分关切,于是便有"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见 《六微旨大论》)的这样一段对话。可见不生不化是完全有可能的,条件就是"与道合同",与"形而上"合同。因为在形而上这个层次,在道这个层次,在心这个层次,它不具器,不具器,那就不会有生化,没有生化,所以它能"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因此,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她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她的理想目标,其实就在形而上这个范围里。《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什么呢?就是损这个器世界的东西,就是损这个形而下的东西。你对器世界的执著越来越少,你对形而下的执著越来越少,那当然就趋向形而上了,这就是"与道合同"的过程。佛家讲"看破,放下,随缘,自在",看破什么?放下什么?就是要看破、放下这个器世界,这个形而下。在形而下里,在器世界里,到处是束缚,到处是障碍,你怎么可能获得自在?所以,你要想真正地大自在,那就必须"看破、放下"。佛家修炼讲"明心见性",道家修炼讲"修心养性",可见都在形而上这个圈子里。因此,形而上与形而下不仅将道器区分出来,也将圣凡区分出来,也将中西文化的差别区分出来。你要搞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如果你不把着眼点放在这个上面,你能比较出一个什么来?我们谈火分君相,也要着眼到这个上面来。既然心火属形而上这个层次,位居君主,不具形器,那它怎么跟器世界的其余藏府打成一片?作为火它怎么腐熟水谷?它怎么蒸腾津液?它怎么熏肤、充身、泽毛?那就只好由相火来,让相火来履行这个"凡火"的职责。因此,相火概念的产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性思考和实际需要的前提。所以,从形而上与形而下来讲,君火属形而上,相火属形而下。形而上,故君火以明;形而下,故相火以位。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易·系辞》曰"神无方",神无方,故以相火为方,以相火为位。神用没有方位可言,她只随缘显现,而在器世界这个层次又不能没有方位,因此,建立相火以为方位。前面我们曾经谈到人与其他动物最大差别这个问题,这是我们提出"主动用火"亦是一个最大的差别。迄今为止,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是主动用火的,而在这个主动用火的现象背后存在一个更具实义的差别,就是人类独特的思维。心火主神明,故火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火与思维相关,思维由火所主。而现在火作了君相的划分,作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划分,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思维是否也有君相的差别?在思维这个领域,在意识这个领域,哪些属于形而上?哪些属于形而下?潜意识、无意识,以及思维中的直觉,是否就属于形而上的范围?而逻辑思维是否就属于形而下的范畴?思维和意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那些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现后面的这些思维和意识过程,这些过程中所显现的和谐和惊世骇俗,令人们惊讶不已并深受感动。历代的科学家们都在探讨这个过程,想使之"真相大白"。心灵深处的这些东西是怎么爆发出来的?心灵深处所唤醒的东西来自何处?对此,柏拉图在《斐德罗》中表述道:"这些被唤醒的东西并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一直潜藏在无意识领域的深处。"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者开普勒为他的这一发现所显示的和谐深深感动,在《世界的和谐》一书中,他写道:"人们可以追问,灵魂既不参加概念思维,又不可能预先知道和谐关系,它怎么有能力认识外部世界已有的那些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所有纯粹的理念,或如我们所说的和谐原型,是那些能领悟它们的人本身固有的。它们不是通过概念过程被接纳,相反,它们产生于一种先天性直觉。"著名物理学家泡利对开普勒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表述:"从最初无序的经验材料通向理念的桥梁,是某种早就存在于灵魂中的原始意象(images)---开普勒的原型。这些原始的意象并不处于意识中,或者说,它们不与某种特定的、可以合理形式化的观念相联系。相反,它们存在于人类灵魂无意识领域里,是一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意象。它们不是被思考出来的,而是像图形一样被感知到的。发现新知识时所感到的欢欣,正是来自这早就存在的意象与外部客体行为的协调一致。"(上述两则引文引自 S ·钱德拉塞卡著,杨建邺、王晓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一书,谨此致谢!)一个创造,一个光辉的思想,一个激动人心的理论,它们来自于某种早就存在于灵魂中的原始意象。这个原始意象不来自于外部,不存在于意识这个层面,它来自于无意识;这个原始意象"不是被思考出来,而是像图形一样被感知到的"。这使我们想到了孔子在《易 ·系辞》中的一段名言:"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由上述这个原始意象产生出来的思想可以不同,由上述这个原始意象产生出来的创造可以不同,但是,对这个原始意象存在的认识和描述却是这样惊人的相似。这使我们由衷地感到:古圣今圣,其揆一也;中圣西圣,其揆一也。我们不禁要问:《易》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家为什么要将《易》立为群经之首? 《易》是否就是要专门探讨原始意象那个层面的东西?"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哪,梁也还是那道梁。"人类科学迄今为止所发明的这些伟大理论,它们所揭示的,它们要说明的,不过就是自然界这奇异的均衡关系,不过就是自然界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科学并没有在自然之外创造什么,科学也没有在自然之内减少什么。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科学只是充分地利用了自然给出的这个均衡与和谐。写到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医不正是这样一门科学,她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她在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做到了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 ? 二、少阳病提纲?
? ? 少阳病提纲的讨论主要以少阳篇 263 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依据。这部分的讨论拟分两个方面。?
? ? 1.总义?
? ? (1)少阳病机提纲条文其实就是病机条文,这在太阳及阳明篇中已作过论述,既然是病机条文,那它的涵义就关系到整个少阳篇。因此,在这一条上必须多花功夫。为了显示病机条文的重要性,我们还是给它一个病机格式,就是:"诸口苦,咽干,目眩,皆属于少阳。"?
? ? (2)三窍的特殊性 ?我们看提纲条文中讲到三个非常简单的证,就是"口苦,咽干,目眩",这样三个证好像不痛不痒,怎么可以用它来作少阳病的提纲?说实在,就口苦、咽干、目眩这三证的本身而言,确实有些不打紧,但是,我们一想到经典的特性是"一字之安,坚若磐石,一义之出,灿若星辰。"就知道三证的简单中必然蕴涵着不简单。口苦、咽干、目眩,它主要讲了口、咽、目这三窍,现在我们暂且撇下苦、干、眩,看看这三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窍者孔穴也,以供出入者也,山川的窍以及人身的窍都不外乎这个出入的作用。既然是出入,那就关系到一个开合的问题。我们看看人身的诸窍中,哪些窍的开合最灵敏,哪些窍的开合最频繁呢?只有口、咽、目这三窍。而且这三窍的开合是最直观的,最易于感觉到的。我们说话的时候,一个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口在不停的开合,而我们的讲话,连带我们进食、呼吸的吞咽动作,这个咽也在不停的开合,只是这个开合稍深了一层。目呢?目的开合更容易感受到。所以,口、咽、目它的一个最大特征,也是一个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特征,就是它的开合性。讲开合,开合这个过程的实现,它靠什么呢?它靠一个枢机。开合越频繁,开合越灵敏,那必然是枢机越灵敏。开合的特征越显著,必然就是枢机的特征越显著。因此,谈口、咽、目,它实际上把一个什么问题带出来了呢?它把枢机的问题带出来了,它把少阳带出来了。你看口、咽、目,你感觉到它的开合,你感觉到它们在"位"的变化上异常灵活,那这个"开合",这个"位"的变化从哪里来?当然是从"枢"上来。因此,谈一个口、咽、目,便将少阳主枢,便将相火以位的内在涵义活脱脱地呈现出来。还有什么比这个口、咽、目更适合于作少阳的提纲?还有什么比这个口、咽、目更能透出枢机的要义?这时你真有一种非此莫属的感觉。以口、咽、目为少阳提纲,并不是说这三窍就由少阳所主,而是透过这三窍表现出少阳病最最关键的机要。醉翁之意不在酒,诸如此类的手笔,不由得你不叹服。?
? ? (3)苦、干、眩义 ?接下来我们看苦、干、眩,苦是什么呢?苦是火的本味,火味为苦。干呢?凡物近火则干,故干者火之性也。眩者则如《释名》所言:"悬也,目视动乱如悬物,遥遥然不定也。"是什么东西具备这个"遥遥然不定也"之性呢?很显然,风(木)具备这个性,火具备这个性。因此,谈苦、干、眩,并不是说苦、干、眩只限于少阳病所有,而是透过苦、干、眩表出少阳枢机的木火之性、相火之性。另外,对于少阳提纲的讨论我们还可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比如这个苦的问题,苦于五行属火,所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苦不但属火味,亦与心相关。而我们稍作深入,就会发现与苦联系最密切的痛它也与心相关,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痛苦与心相关,而在五志中,喜乐亦与心相关。痛苦属心,痛苦生于心,喜乐亦属心,喜乐亦生于心。痛苦、喜乐与心的这个特殊关系,便将宇宙人生的一个大问题引发出来。痛苦本为生理现象,但由于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之深、之大,我们很难将它们分割开来,因此,对于痛苦和喜乐我们完全应该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类的问题千千万,但是,这些千差万别的问题能不能归结到一个点上,或者说一个问题上来呢?从最根本的意义,从最究竟的意义去思考,这是完全可以的,这个点、这个问题就是痛苦与喜乐,简称苦乐。我们可以从纵向来看,也可以从横向来看,看看人类付之的所有努力是不是都是为了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科学的也好,艺术的也好,宗教的也好,是不是都是在这个上面用功,是不是都是为了减少一些痛苦,增加一些喜乐。人类的所有行为,所有努力是不是都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这样一个宗旨?至少在动机上,在主观愿望上没有一个例外。因此,只要我们从苦乐的问题上去作意、去思考,那就把人类的复杂问题、人生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真实化了。将人生的问题简单化、真实化以后,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便有了一个直截了当的思考和判断。毫无疑问,解决人的根本问题,使人少苦多乐,甚至离苦得乐,是人类一切行为和努力的动机和宗旨,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而我们从本质上对所有的这些行为和努力作一个划分,则不外两类,一类行为和努力是在形而上的这个层面用功,一类行为和努力是在形而下的这个层面用功。而更具体地说,形而下的这个层面就是物质的层面,形而上的这个层面就是精神的层面,就是心的层面。上述这个划分建立以后,很多问题就十分清楚了,整个现代科学它是在哪个层面用功呢?她在形而下这个层面,在物质这个层面。她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在这个点上,企图用改造物质的方法来作用人类,用这个物质手段来使人类离苦得乐。物质手段能不能使人离苦得乐呢?当然可以。肚子饿了,给你吃的,身子冷了,给你穿的,饥寒交迫的苦一下子得到了解决。但是,温饱的问题解决以后,物质手段还能在多少程度上使人离苦得乐呢?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会有感受,感受过了你就应该有思考。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没有烦恼,有没有痛苦,是不是他们已经完全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他们已经拥有了太多的物质,已经占有了太多的形而下这个层面,是不是他们就已经完完全全地离苦得乐了?如果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他们的人生仍然充满了烦恼和痛苦,那用物质手段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能力就会让人产生怀疑。物质手段在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能力上为什么有限?我们回观前文便能明白,因为人生这个根本问题的根源,人生这个苦乐的根源,它不来自于形而下这个层面,它不来自物质这个层面,它们来自于形而上,来自于心这个层面。因此,用物质手段来着眼这个问题就很难从根上去解决。它是间接的,它始终绕着圈子。在温饱没有解决前,在饥寒交迫的这个阶段,物质的作用好像很强,但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一旦解决了,物质手段的能力就基本达到饱和。再往下走,物质手段所能起的作用便只是隔靴搔痒了。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直截了当,就必须从根本上抓,连根拔起,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那么,根在哪儿呢?当然就在形而上,就在心这个层面。笔走于斯,我们才恍然大悟,传统的学问,传统的儒、释、道为什么都强调"修心"?为什么都把在形而上这个层面、心这个层面的用功放在第一位?原来就是要解决这个人生的最根本问题。你看《老子》,他不叫你去追求物质,他不叫你去不断地丰富这个物质手段,他叫你"知足者乐"。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参透了,他知道这个人生的乐不可能最终从物质这个层面得到,在物质这个层面上只要你不知足,那千万、亿万的家产、身价你也不乐,你也可能痛苦。因此,沿着物质这条路,沿着形而下这条路,你就是走到天上去了,走到太空,甚至外太空,人生的这个根本问题你还是没法解决。到时醒悟了你还得回头,你还得走形而上这条根本的道路。老子看清了这一点,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不鼓励人们走物质探索的这条路,在这条路上他告诉你知足就行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你干吗要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从这个层面你去看中国为什么没有率先走向现代化这条道,为什么没有率先走向物质发展这条道,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中医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医价值的认识,我们不能光局限在几个病上,应该放开来看。古人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从少阳提纲条文的讨论,从对苦这样一个问题的引申,我们看到中医的内涵确实包括了上述三个层次的东西,只看你能不能真正地把握它,受用它。?
? ? 2.别义?
? ? (1)五窍之特点 ?少阳提纲条文谈到口、咽、目三窍,这使我们想到五窍的问题。五窍即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窍是什么? 《说文》云:"穴也,空也。"《礼·礼运》曰:"地秉窍于山川。"《疏》谓:"谓地秉持于阴气,为孔于山川以出纳其气。"综《说文》、《礼经》所云,窍就是山川中的孔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山洞,这些孔穴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出纳地气。地虽然属阴,虽然藏而不泻,但它也要交换,与天交换,与阳交换。它也要有呼吸。这个交换,这个呼吸就是通过位于山川的孔窍来进行的。可见自然天成的每一样造化都不是没用处的,都不会闲置,只是你没有认识到。认识到上述这个"窍"的涵义,我们来看五藏的窍就非常清楚了。首先在中医里只有五藏有窍,六府没有窍。为什么呢?六府属阳,五藏属阴,六府应天,故泻而不藏,五藏应地,故藏而不泻。应天则本就空灵,何需有窍?应地则实而厚深,故需有窍以供出纳。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中医理论它的基础很深厚,它的背景很深厚,而这个深厚处就是自然。因此,谈中医你处处在在都不要忘记自然。你道法自然了,你的理论的根基自然就深厚了,你的层次也就自然地上去了。你对这个理论就会坚信不移。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你心中有数,了了分明。像这个五藏主窍的问题,一联系到自然,你就很清楚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看肝、脾、肺、肾这几窍,这几窍皆符合于《说文》、 《礼经》所给出的窍的涵义,即皆位于山川(头者身之山川也),皆具空穴孔窍之性。而且在这几窍中,肝窍目、肾窍耳、肺窍鼻皆分左右两窍,脾窍口虽不分左右两窍,然由上下两唇相构,且诸窍皆直通于外。惟独心之窍不具这个特性,它既不直通于外,亦非空穴之窍,且不分左右、上下,而为一独"窍"。五藏之中,肝脾肺肾诸藏皆实,而其窍却虚;心藏本虚,而其窍却实。五藏之中,心为君主。君主为孤为寡,故无有左右,无有上下。余则为百官而有左右、上下之分。五窍的这样一个特性,既使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一面,也使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一面,二者似不可分。?
? ? (2)九窍之布局 ?谈完五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看九窍。九窍即二耳、二目、二鼻、一口、一前阴、一后阴。九窍的布局很有意思,双窍的有三,单窍的亦有三。双窍的耳、目、鼻居于上,单窍的口、前阴、后阴居于下。双窍之构成恰似易卦之阴爻(--),而单窍之构成则恰似易卦之阳爻(-),且双数偶亦为阴,单数奇亦为阳。上三阴是为坤,下三阳是为乾,上坤下乾是一个什么卦象呢?正好是一个泰卦。所以,九窍的布局就正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地天泰卦。而连接这个地天的又是什么呢?就是处于口鼻之间的人中。人中的称谓过去我们也许不理解,它不过是鼻口之间的一个沟渠,为什么要叫人中?其实人中的这个称谓,甚得中医的三昧。它就像是一个机关,这个机关解开了,中医的许多东西就能一目了然。何谓人中?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其中矣。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胃。因此,鼻口实际就是天地与人身的一个重要连接处,天气通过鼻与人身连接,地味通过口与人身连接。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何以天地之气生?天地之气何以生人?显然这个口鼻担当了重要的作用。而鼻为肺窍,口为脾窍,肺主乎天,脾主乎地。故鼻口者,天地之谓也。即以鼻口言天地,那处于其间的这道沟渠不为人中为何?因此,人中的这个称谓非它莫属。《素问·六微旨大论》云:"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研究人气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气交呢?气交就是指天地的气交,阴阳的气交。天气要下降,地气要上升,阳气要下降,阴气要上升,天降地升这就气交了。气交了就有万物化生,气交了就有人的产生。故曰:天地气交而人生焉。天地气交,乾天之气下降,坤地之气上升,这是一个什么格局呢?这正好是一个泰卦的格局。所以,人身这个九窍的布局,它要三个双窍在上,三个单窍在下,这就正好体现了天地的气交,就正好体现了泰卦这个格局。这好像是巧合,又好像不是巧合。总之,造化的奇妙着实令人赞叹。天地要气交,阴阳要气交,这个气交的过程总要有一个通道,而人中生就的是一个沟渠,这样一个结构就正好可以作为气交的通道。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中这个通道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必然反映内在天地气交、阴阳气交的情况。因此,人中的这个结构,人中的这个长相就非常的重要。相家看人中可以看人的寿元,为什么呢?因为人中的结构反映了人体气交的状况,"言人者求之气交",人的身体状况,人的健康,人的长寿,它由什么来决定呢?就由这个气交来决定。气交好的人,你当然就有了健康和长寿的基础,气交不好,天地之气不生你,四时之法不成你,你从哪里去找健康?你从哪里去找长寿?基础没有,根基没有,你没法获得健康和长寿。所以,看人中实际上就是看气交,看气交实际上就是看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你都看到了,那你为什么不知道他的寿命,当然就知道了。因此,大家不要以为看相就是迷信,孙真人要求一个大医必须精通诸家相法,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你从基因去了解一个人的生命状况,去了解一个人的寿命长短,那我为什么就不能从人中去研究、去了解呢?难道从基因看出的就是科学,从人中看出的就是迷信吗?我看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怎么只许官家点火,不许百姓点灯呢?重要的应该来考究它能不能看出?能不能看准?如果看不出,看不准,你又说能看出,能看准,那当然是骗人!当然是迷信!倘若他能看出,且又能看准,与基因研究的结果不相上下,那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条件,却能与一个高科技的、复杂的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相近,甚至相符。单就这个事实就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就足以让我们对这个简单的方法刮目相看。简单了难道就不科学,难道就注定是土气、是朴素,难道就登不了大雅之堂。让我们看拉丁的一则箴言:"简单是真的标志。---Simplexsigillumveri."科学所要追求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这个"真"吗?简单的其实就意味着真,越真的就越简单,越简单的就越真。复杂了那是没办法,那是不得已,而复杂了往往容易失真。《老子》讲:"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个简不简单,真是够简单。可正因为这个简单,它透发出真实。人生的真实,社会的真实,都包含在这个简单里面。可就因为这个简单,"天下莫能知,天下莫能晓"。人性是不是都有喜复杂的一面呢?本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人总觉得这样简单不过瘾,还是复杂一些好。你摸脉摸出这个病来,他觉得不保险,不放心,还是要搞一些现代手段的检查。另外,现在你开医院如果就是望、闻、问、切,就是开几剂中药,即使你把病人治好了,那你的医院也要倒闭。为什么呢?经济在制约你,你的经济指标上不去,医院怎么能开下去?除非你到国外去开!所以,你必须开大量的检查,也必须上西药。这是现实,中医也还得食人间烟火吧,那你就得随行就市。人为天地气交的产物,这一气交就变成泰的格局,而九窍的布局就正好符合这个格局。天地气交通过什么道路进行呢?通过人中这个道路进行。故人中之道宜深、宜长、宜广。人中深、长、广了,那么,它所代表的这个内在的道也必然会深、长、广,这就为气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气交好了,生命当然就会长久,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昏过去以后,人的生命危急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去掐按人中。许多人就因为这一掐,苏醒过来了,转危为安了,为什么呢?气交的道疏通了,打开了,气交恢复了,生命也就自然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人中是不是一个重要的机关?人中这个称谓是不是真透着中医的三昧?大家可以思考。?
? ? (3)否极泰来 ?九窍的分布充分体现了泰的格局,泰其实就是宇宙演变到有生命的这个阶段的一个标志。而人体的外部结构正好记录下了这个标志。这便提示我们,要想透彻地理解生命的过程,泰卦便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泰卦的布局已如上述,它正好与否卦的布局相对相反。所以,自"易"始,否泰就分别用来表示两个截然相反的事态。诸如善恶,好坏,吉凶,小人君子等。而泰卦当然代表着好的一面,否卦就代表着坏的一面。否泰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让我们看一看《易经》否泰二卦的象辞即知。否的布局是乾天在上,坤地在下,故否卦卦辞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尚秉和注云:"阳上升,阴下降。乃阳即在上,阴即在下,愈去愈远,故天地不交而为否。否闭也。"又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人小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尚秉和注云:"天气本上腾而在外,地气本下降而在内。愈去愈远,故气不交。气不交故万物不通而死矣。"由是可知。否之所以为否,否之所以为诸困顿不吉,关键就在于天地不交。那么泰呢?泰的布局上坤下乾,卦辞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尚秉和注云:"阳性上升,阴性下降。乃阴在上,阳在下,故其气相接相交而为泰。泰通也。"又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由是亦知,泰之所以为泰,泰之所以为诸通达吉亨,其关键就是天地交通。由上述否泰二卦的象辞我们可以看到,否泰二卦的涵义非常深广,有自然科学的方面,有社会科学的方面,也包括了很深厚的人文内涵。这些诸多方面的内涵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实践。从自然方面而言,《易·系辞》曰:"天地聗?,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为什么会絪缊,男女为什么会构精?其实这就是泰的状态。而反过来,天地要是处于否的状态,那就没法絪缊,没法构精了。没法聗?,没法构精,就不可能有万物的化醇,万物的化生。没有化醇,没有化生,生命怎么得以诞生?即便是诞生了,又怎么能够健康的维持下去呢?所以,我们将生命的产生,以及生命过程的诸多正常和不正常态作一个根本意义上的归纳,其实它就是一个否泰的问题。否代表着不健康态,也就是疾病态,而泰当然就代表着健康态。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医学的一个很根本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实现由否至泰的转变。否是乾上坤下,由于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天地不能交通,阴阳的气交不能很好地实现,五藏的元真不能很好地通畅,因此,人的诸多疾病其实就是由这个因素渐渐演变而来的。那么,怎么实现由否向泰的转变呢?一个就是要设法使乾阳下降,另一个就是设法使坤阴上升。而这两个方法孰轻孰重,以及是否同时进行,则完全取决于引起否的这个因素。在天地絪缊,男女构精以后,生命本来应该处于泰的状态,健康的状态。而现在为什么会沦入到否的状态上来呢?说到底还是阴阳的问题,还是升降的问题。一方面乾阳太过,升而不降,可致否的形成;另一方面坤阴太沉,降而不升,亦可致否的形成;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果调节升降的枢机出现问题,就更容易导致否的形成。当然有的时候引起否的因素是综合的,是错综复杂的。由否转泰的具体过程,反映在太阳篇的痞证里,这个"痞"其实就是上述"否"的状态在人身上的一个具体表现。痞应该有非常多的表现,可是在《伤寒论》里却把这诸多的表现集中在一个"心下",谓之"心下痞"。为什么要将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证用"心下"来表述呢?心下不是讲五藏的心下,而是指剑突以下,腹以上的脘域,这个脘域称为心下,这个脘域正好是脾胃所居。脾胃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它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升降之枢纽。如果脾胃出现问题,那升降就必然会有问题。升降出现障碍,天地之气怎么相接相交,这便有了否的形成。所以,一个心下痞其实已把形成否的这个症结道明了。对于痞证的治疗,《伤寒论》用的是泻心汤,共计有大黄黄连、附子、半夏、甘草、生姜等五个泻心汤。治痞为什么要用泻心汤呢?泻非言补泻,泻者言其通也。心即上述之脘域,即上述之脾胃,即上述之升降枢纽所居处。这个地方闭塞了,不通了,升降怎么能够正常的进行,这就会有痞证的发生。故泻心者,决其壅阻,通其闭塞,使复升降也。升降得复,则升者降之,降者升之,自然转否为泰矣。因此,泻心汤实际上是一个转否成泰之方。以上述诸泻心汤而言,大黄黄连泻心汤者,降阳之方也。举凡阳明胃不降则乾阳不降,乾阳不降而生否者,宜此大黄黄连泻心汤。服之令乾阳下降,自成泰之格局。半夏、生姜、甘草诸泻心汤者,降阳升阴之方也。举凡阳明胃不降则乾阳不降,太阴脾不升则坤阴不升,乾阳不降,坤阴不升而致否者,宜此诸泻心汤。方中所用芩连,即降阳也;所用参、姜、草、枣即升阴也;半夏则开通闭塞,交通上下也。服之自然阳降阴升而转否成泰。附子泻心汤亦为降阳升阴反否为泰之类。否者闭也。闭则天地不交而否。泻心汤能通其闭塞,交其天地,故用之而能"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用之而能"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泻心虽只五方,若能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何愁不能于天地间立此泻心一派,以扫荡诸疾哉!曾记去岁治一藏族同胞,肝病下利之后,胸中热如火燎,腰以下冷如冰雪,经某县医院西医治疗,下利得止,而余证不减。渐至昼而烦躁,夜不安卧。观此胸热如燎者,乃阳不得降也;脚冷如冰者,乃阴不得升也。阳不降,阴不升,非否而何?故径投半夏泻心汤加肉桂,加肉桂者,以桂配黄连又成交泰之势(古方有交泰丸即由黄连、肉桂相伍而成)。服之半月余,胸热渐平,脚冷渐温,诸证皆除,否去泰来。?
? ? 三、少阳病时相?
? ? 前面我们谈到少阳主窍的问题,而由这个窍引出了否泰的讨论。应该说否泰是我们讨论中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为什么说它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呢?因为无论什么问题,什么疾病,你都可以从否泰去切入,都可以把它归结到否泰上来。不但在人事、社会的领域我们可以用"否极泰来",在医这个领域我们似乎可以更具体地、更实在地运用它。在前面第三章谈阴阳的开合机制时,我们曾经用开合去分析疾病,我们曾经以开合为切入点。从开合切入,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所有的疾病,而现在从否泰切入,我们也说可以用它来分析所有的疾病,似乎从每一个切入点都能包打天下。其实,这是中医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条条道路通北京。我们从南宁去北京要坐 T6特快列车,那么从成都去北京呢?当然不必坐 T6,你要乘 T8。所以,从任何一个点上深入进去了,你都可以见道。道只有一个,中医的道也好,儒、释、道的道也好,都只有一个。但是,见到它、证到它却可以有许多的方法。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有八万四千种方法,八万四千个切入点。从这些切入点切入,你都能够最终认识宇宙人生的根本。我们这样来看历史上中医的许多流派,那就不足为怪了。张仲景他从三阴三阳切入,李东垣他从脾胃切入,叶天士他从卫气营血切入,吴鞠通他从三焦切入。只要从这些点上真正地深入进去了,最后都到了"北京",都见到道了。那么,这些法门,这些切入点就应该都是可取的。所谓法门无高下,见道即为真。既然法门无有高下,那你为什么总是强调经典呢?明眼人应该可以看到,经典是什么呢?其实经典就是"北京"!后世那么多有成就的医家,建立了那么多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学科。有的医家成就很大,眼界也很高,几乎目空一切了。但是,为什么他们都强调经典,都认为自己流派的出处是来自经典。这恐怕不完全是沽名钓誉,一定要找一个圣贤为依托。而是一门深入以后,当深入到相当的程度时,当他们豁然开朗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发现:原来这就是经典!经典与后世不同流派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第二章中已作过讨论。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体用的关系。经典为体,后世学说为用。无体无以成用,而无用亦无以显体。体用密不可分。这样一个关系学中医的必须搞清楚。这个关系如果没有弄清,你就会觉得无所适从。一会跟着张三跑,一会跟着李四学,茫茫然不知所措。到最后两头不到岸,什么都不是,更不要说成一家之言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你清楚了它们是这么一种关系之后,就知道路路不相左,法法不相违。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或者单刀直入,直接从经典入手,从体启用;或者迂回而入,从用见体,从后世的医家入手。我想这些方法都可以,都不相违。我的先师就是直接从经典入手学医的,而更多的人则是用第二种方法,先从后世入手。只要你功夫用得深,功夫到位了,都可以学出来。就怕你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样的人不但自己学不出来,而且说三道四的就是这些人,存门户之见的也是这些人。功夫做深了,见道了,都是岐黄的子孙哪会有什么门户之见?看一看《临证指南医案》,看一看《温病条辨》你就清楚了。?
? ? 1.寅至辰上?
? ? 这一节我们讨论少阳病的时相问题。讨论时相当然离不开欲解时,少阳病的欲解时条文见 272条,即"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寅至辰的类似概念我们在太阳及阳明篇已讨论了很多,从时上而言,它有许多层次可分。如以日这个周期层次而言,它包括寅卯辰三个时辰,即凌晨 3 点至上午 9 点的这段区域属少阳病的欲解时。如果疾病的特点是表现在这段区间欲解,那么,我们应该考虑有少阳病的可能。当然,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还应该放开来看,联系前面讨论过的问题来看。寅卯辰不只是时间的问题,它还有许多相关性,根据这个相关性我们来举一反三,这才是研究中医的正路。比如寅卯辰它包不包括东方呢?当然包括东方。一个病,或者是眩晕,或者是肠胃不好,或者是其他什么,在南宁的时候你很不舒服,你周身不自在,可是你一到了上海,一到了浙江,你就舒服了、自在了,头也不晕,肠胃也好啦。这个算不算少阳病呢?这个你也应该考虑有少阳的可能。因为它的欲解也在寅卯辰。寅卯辰从月上来讲,它应该是哪个区间呢?它应该是与阳明欲解时申酉戌相对的那个区间,也就是上弦及前后的这个区间。讲到月周期,我们联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女性有很大的关系。女性与男性的一个很特别的差异是什么呢?就是女性要来月经。而月经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月事以时下"。这个时包括了两层涵义,第一层就是每一次经潮的时间,以及经潮与经潮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相对固定的;第二层就是这个间隔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为什么女性的这个特殊生理现象要叫月经或者月事呢?其实就是根据这第二层涵义而来的。月事每月一潮,月亮每月圆满一次,而前面我们谈到潮汐的时候,又是月满而潮。月相的变化与女性的经事,与潮汐的涨落,这个联系一提出来,中医的很多问题你就可以感受出来。特别是女同志,发生在你们身上的事,你们自己应该有感受,有思考。思考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感受这个"天人合一"。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我觉得女性学中医应该有优势。因为中医这个理在你身上有很好的印证。经事每月一潮,这个是大的相应,粗的相应,我们还应该注意它细小方面的相应,也就是月事来潮的具体时间。是在圆满潮还是月晦潮,是上弦潮还是下弦潮。我曾经看过一份资料,这份资料专门探讨月经来潮的时间与不孕症的关系。结果发现,凡是在月满或接近月满这段时间来月经的,不孕症的发生率就很低。而不在月满的时候来潮,离月满的时间越远,甚至在月晦来潮的妇女,不孕症的发生率就会很高。而且其他妇科病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月满而潮者。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这就是相应与不相应的问题。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得道"与"失道"呢?其实就是相应与不相应。相应就是得道多助。老天的力量有多大,自然的力量有多大,你相应了,老天都帮助你,那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你的疾病自然就会很少。所以,《素问·四气通神大论》所说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在女性身上应该反映得更加充分。月经来潮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脱落,而子宫内膜脱落又由女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决定。这使我们看到,女性激素的分泌有一个周期性,而这周期正好与月周期相当。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女性的激素分泌有一个月周期的变化,这是阴与阴应。那么,男性的激素分泌有没有一个类似的周期变化?这个周期变化是不是就与日的周期相当?这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就从传统的角度向现代提出了课题,而这样一些课题的研究,不但为现代提出了问题,而且也为解决现代问题创造了契机。月事以时下,随着个体的不同,甚至是年龄阶段的不同,这个时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讨论六经病的时相,如果将这个时相放在月周期层次上来考虑,那么,就可以把一个月分成六个刻度,以分别与六经的时相相应。月周期内的六经时相区域确定以后,上述"月事以时下"的"时"差异就很容易与六经时相建立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建立以后,妇科疾病与六经病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内在联系,就可以帮助我们从六经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女科的许多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医不但讲辨证,而且还要讲辨病。辨病是纲,辨证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把"辨证施治"作为中医的一大特点,而不提"辨病施治",这是很不完全的。当然,中医辨病的内涵与西医不同,比如我们上面讨论的,在妇科疾病与六经病之间建立一种内在联系,这就是一个辨病的过程。辨病是辨方向,方向都不清楚,还谈什么路线呢?而中医辨病的指标往往比较明确、比较客观。像时间、方位、五运、六气,这些因素都很清楚地摆在那里,你很容易地就能抓住它。这段时间天气都在下雨,阴雨绵绵的,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湿,这就是太阴病的指标。这个指标不用你去做化验,也不用你去做 CT,你很容易地就得到了。可是正是这样一个很容易就能得到的指标,我们许多搞中医的人对它不屑一顾,放着西瓜不要,偏偏去找捉摸不定的芝麻。所以,尽管搞中医的年头不少,可还是一个糊涂虫。西医辨病可以完全不要上述这些指标,隆冬三九得大叶性肺炎与雨湿天气得大叶性肺炎没有什么区别,用一个"抗菌消炎"的方法就都解决了。可是做中医你也不要这些指标,那问题就严重了。为什么石家庄治疗乙脑的成功经验搬到第二年的北京就不灵了?是不是中医的经验不能重复?非也!是辨病的这些指标不同了。指标不同了,病就有差异,当然治疗就应该有差异。寅卯辰在月的层次上我们做了如上的讨论,那么在年的层次上呢?它就是寅卯辰三个月,即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在年的层次上再往上走,就是寅年、卯年、辰年,凡遇这些年我们都应该考虑它与少阳时相的特殊关联。?
? ? 2.少阳病要?
? ? 前面谈过少阳在功用上的两个特点,一个就是主枢,谈枢当然就离不开开合,枢与开合的问题大家应该牢牢记住。我们研究和学习《伤寒论》,始终是把这个问题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很方便的法门,一个很直接的切入点。从这里一门深入,你很容易见到伤寒这个道。而少阳在功用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本章开头讨论的相火。少阳主枢,枢机要想发挥正常的作用,它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流通畅达。因为枢机是在转动中来调节开合,如果枢机不转动了,结在哪里,这个开合的调节怎么实现?因此,枢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贵畅达而忌郁结。如果不畅达,郁结了,那就没法调节开合,那就会产生疾病。另外一方面就是相火,火性炎上,它也是喜舒展奔放而忌遏制压抑,遏制压抑则易生亢害。所以,总起来说,使少阳的功用没法正常发挥,进而产生疾病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个郁结,就是这个遏抑。这是少阳病的根本要素。?
? ? 3.少阳时相要义?
? ? 少阳病的要素清楚以后,我们来看少阳时相的欲解时。少阳病为什么要在寅卯辰这样一个时相欲解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寅卯辰时相所蕴涵的要义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少阳病的上述问题。寅卯辰从年上讲属春三月,属木,木性条达舒畅。条达了、舒畅了,少阳枢机就可以活泼泼的转动;条达了,舒畅了,少阳的木火性用便不会遏郁。另一方面,我们讨论六经时相,讨论三阴三阳时相,应该时刻不忘与五行时相进行参合。阴阳与五行是两门,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回顾前面几章讨论的内容就应该很清楚。木是什么?木就是阳气处于升发的这个状态,当然这个时候的升发还不是全升发,它还有一丝二丝阴气在束缚;到了火的时候,阳气全升发了,全开放了,阳气不完全开放,大家想一想会不会有火产生?绝对不会有火产生;那么到金呢?到金的时候阳气已经由开放转入到收藏,或者说阳气渐渐进入到阴的状态了;更进一步到水的时候,阳气完全处于收藏。大家可以想一想,阳气要是不完全收藏,怎么会有冰雪产生呢?现在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北极及内陆的冰川逐渐在消融,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整个世界的阳气收藏在逐渐变弱,而开放却在逐渐加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不断开放的时代,成天都在强调开放,而不强调收藏,那冰川怎么会不逐渐消融?我想这是很必然的事情。用中医的理论,用五行的理论来看上面这个问题,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们讲金木水火,实际讲的是什么呢?它讲的完全就是阴阳的不同状态。因此,讲五行离开了阴阳,你很难讲到点子上,你很难对这门学问有真实的受用。那么五行中的"土"是什么呢?它代表了阴阳的哪个状态?它代表了阴阳的一个很特殊的状态。因为这个特殊,所以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把它称为五行之主。五行的金木水火如果没有土都不能成就其所用。阴阳要从水的状态,收藏的状态进入到木的状态,升发的状态,它靠什么?就是靠这个土。同理,从木到火,从火到金,从金到水也都离不开这个土。阴阳要变化,阴阳要流转,阴阳要周而复始,都必须落实到土上。因此,土在中医的作用就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六章 阳明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133 次浏览 • 2016-02-03 17:24
? ? 一、阳明释?
? ? 读阳明篇也应该像读太阳篇一样,先来读它的篇题。在太阳篇题的讲解里,我们已经讨论过辨、病、脉、证、治,这里就不再作重复,这里我们只来看阳明的意义。?
? ? 1.阳明本义?
? ? 什么叫阳明呢?《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两阳相合为阳明。这个"合"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对这个相合的不同解释,会带来阳明概念截然不同的内涵。两阳相合,是不是两个阳加起来就叫阳明?就像我们的多头吊灯。开了一个再开一个,两个加起来就更明亮了,这就是明,这就是阳明。现在的很多人都这样来理解阳明,古人很多也是这样理解的。两个阳加起来就是阳明,阳明不是多气多血吗?好像与这个相符。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来分析这个问题,只要我们把阳明放到天地里,放到自然里,就会发现上述这个解释与阳明的本义并不相符。合是聚合的意思,是合拢的意思,这个合正好与开相对应,不是叠加的意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意思。是把阳气从一种生发的状态、释放的状态收拢聚合起来,使它转入蓄积收藏的状态,这个才叫"两阳合明",这个才与阳明的本义相符。两阳合明,实际上与两阴交尽是对等的。厥阴提两阴交尽不是两阴相加,而是阴尽阳生,阳明怎么会是两阳相加呢?所以,合与尽是对等的,是闭合的意思,而非相加的意思。阳明的这样一个本义还会在今后的论述中陆续地得到证明。?
? ? 2. 阳明经义?
? ? 阳明经义主要包括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足阳明经行布于身之前正中,中,《内经》讲腹为阴背为阳,前阴主降,后阳主升,足太阳行于身之后正故太阳主开升,阳明主合降。从这个阳明的循行部位看,两阳合明是两阳叠加起来发散得更厉害?还是闭合起来,把明合起来?大家可以思考。?
? ? 3. 阳明府义?
? ? 阳明之府主要包括胃肠,胃当然就与脾有关联,大肠当然就与肺有关联。而且在 《伤寒论》中胃肠往往相连,胃肠往往相赅,言胃则肠在其中矣。过去有些西学中的人看到阳明篇的"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感到很费解,觉得很可笑。其实,如果知道这个互通的关系,知道同为仓廪之官,也就不足为笑了。《素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肠胃,百川与大海的这个关系,不但在《伤寒论》中很重要,在整个中医里也很重要。尤其对于中医治法的研究,这就是一个关键处,这就是一个秘诀处。中医的下法为什么能治百病?六经的病变,其他藏府的病变,为什么都能聚于肠胃,然后通过攻下来解决,理论上就要依靠上述这个关系。而这个由川到海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降的特征。我感觉上述这个关键处,上述这个秘诀,要是能够很好地研究开来,解决开来,中医在治法上,在治疗的技术手段上就会有一次飞跃。除了以上这些内容,阳明府的另外一层涵义亦值得我们关注,就是阳明与脑的关系。脑为髓海,属奇恒之府。在现代医学里,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所在地,它的功能定位是很清楚的。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功能定位来关照《伤寒论》就会发现,在《伤寒论》中,凡是牵涉到精神异常的证几乎全都集中在阳明篇里,几乎都是用阳明的方法来治疗。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阳明与脑的特殊关系。阳明与脑的这个关系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人有四海,脑为髓海,阳明肠胃亦为海,我们打开世界地图,看到这个自然界的四海是相通的。那么,脑和阳明的这个海是否也相通?《参考消息》2000 年 9 月 27 日登载了一篇题为"人有两个脑"的研究文章。文章作者系伦敦大学的戴维 ·温格特教授,戴维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成千上亿的神经元细胞除了主要聚集在大脑,构成我们所熟知的中枢神经系统外,还大量地聚集在肠胃。于是他提出了一门"神经元胃肠学科",认为胃肠有可能成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戴维教授的这项研究是否有助于我们对阳明与脑的关系的思考。?
? ? 4.阳明的运气义?
? ? 阳明的运气义有两层,一层就是前面提过的肺与大肠,另一层就是燥金。这一节我们要重点讨论后者。阳明者,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两阳合明为什么要配燥金呢?这与太阳为什么要配寒水的意义一样,弄清楚这个意义对于解决阳明篇的问题至关重要。?
? ? (1)燥义 ?两阳合明的关键是合,有关合的意义我们前面已作过讨论,就是聚合阳气勿使发散的意思。那么燥的意义呢?《说文》云:燥者,乾也。燥就是乾,所以,乾燥往往连起来用。在这里大家应该注意"乾"字我们用的繁体,而在繁体里,它与易中的乾卦是一个字。乾(干)与乾(qián)是同体异音字。干为什么要与乾同体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乾卦在后天八卦里处在西北方位,一提西北,大家很可能就会自然地把它与干燥联系起来。在写这段文字之前,我刚好应邀到西北去会诊一个美国病人,上机前穿着衬衣,可一下飞机就得穿毛衣。天冷这还没什么,多穿几件衣服就解决了,作为南方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干燥。到的第二天嘴唇就干裂了,等到第三天就起了焦巴。西北为什么会这么干燥?可见干乾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借用的问题,还有深层的涵义。干燥相对的是潮湿,就像寒热相对一样。前面我们讨论寒的时候是从热这个角度去谈,这里我们讨论燥也可以借用这个方法,就是从湿这个角度去论燥,看看燥在阴阳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研究湿我们还是先从它的造字入手,湿的形符为"氵",说明湿与水有关联;湿的声符为显,显是什么呢?我们常常与显连用的一个字就是明,明显或者显明。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获得明显或者显明?白天是太阳,夜晚是灯火。太阳也好,灯火也好,都是阳的象征,阳能使之显,阳能使之明。故显者阳也,阳者显也。显义了知以后,湿义就很容易弄清楚。什么是湿?怎么形成湿?水加阳为湿,阳蒸水动以成氤氲者为湿。湿与水有关联,湿从哪里来?湿从水中来。所以很多地方我们是水湿并称,但,湿与水又有区别,这个区别就在"显"上,就在阳上。湿虽从水中来,但它毕竟不是水,必须是阳气散发以成蒸动之势,以成氤氲之势,这个时候才成为湿。所以,阳气的散发蒸动是构成湿的一个条件。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春夏秋冬四时里,哪些时候多湿,哪些时候少湿?当然是春夏的时候多湿,秋冬的时候少湿。我们再从方位来看,东南西北又是哪些地方多湿,哪些地方少湿呢?东南阳也,其地湿多;西北阴也,其地湿少。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湿的差别?很显然就是因为在阳气散发蒸动的程度上有区别。春夏的阳气蒸蒸日上,所以连带出的这个湿就自然很多,而秋冬的阳气由发散转为聚合,聚合了就无以蒸腾。无以蒸腾,那构成湿的这个条件就缺少了,所以秋冬自然少湿。而由这个秋冬少湿又自然连带出一个重要的相关问题,就是燥的问题。燥湿相对,多湿了自然少燥,少湿了自然多燥。为什么秋冬干燥?为什么西北干燥?说穿了就是湿少了,就是阳气的蒸动少了。这样一来,湿燥的问题就又回到阴阳上来了。我们探讨事物就是要抓住它的本质,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就是阴阳。所以,我们从这样一个层面来讨论湿,来讨论燥,这就抓到了本质,这就是《内经》所说的求本。燥、湿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清楚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病机十九条,就觉得十九条中不言燥并不是什么疏忽,也不足为怪。实际上,言湿言热,燥在其中矣。阳气散发则为湿为热,阳气聚合则燥生矣。因此燥也好,湿也好,不过是阴阳的不同状态而已。刘河间、喻嘉言自以为高明,给病机补上一条燥,看起来很有必要,其实是着相了,是蛇足了。有关湿燥的这样一个意义,我们还可以从易卦的方面看。《周易》的第五卦叫做需卦(聕),用文字来表述这个卦象就是水天需。上卦为水为坎,下卦为天为乾。易系统本来有三个分支,我们常说的《周易》只是其中的一易,除此之外,还有连山、归藏二易。 《周易》以乾天为起手,《连山》以艮山为起手,《归藏》以坤地为起手。在《归藏》易中,需卦叫作溽卦,溽是什么呢?溽者濡也,湿也。因此,需这一卦就是专门用来讨论"湿"的。我们要把湿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问题放到二维平面上来讨论,那就非需卦莫属。我们看需卦,看溽卦,看这个"湿"卦,什么叫湿呢?水在天上即为湿。水在空气中弥漫、氤氲即为湿。水何以在天?水何以弥漫空中?离开阳气的蒸腾是不成的。阳气不能蒸腾,阳气聚合了,水就无以在天,水就无以弥漫,这个时候水就只能润下,而不能"润"上为湿。没有湿,燥就自然产生了。?
? ? (2)燥何以配金 ?在《内经》里燥气配金,所以,燥金往往合称。燥何以配金呢?明白了上面所谈的燥义,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金在五行中是质地最重的一个,为什么它质地最重呢?就是因为它的聚敛沉降之性。而这个聚敛沉降之性正可以使阳气沉敛,沉敛则不蒸发,水下而不上,燥便产生了。燥金相配便是因为这个因缘。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其实燥湿也是这个关系。我们看与前面需卦相随的一个卦是讼卦,讼卦的卦象正好是把需卦倒过来,即上乾下坎为讼(聖)。既然需卦表溽、表湿,那么,讼卦一定就是表干、表燥。讼卦表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接前之义,乾上坎下,乾阳上升,坎水下降,水下而不上,故为燥也;另一方面,诉讼之事,古云官非,在五行属金,而金与燥的因缘前面已经述过了,从这两方面看,讼卦确实是一个表燥的卦。我们将讼、需两卦作一个对照,燥湿的关系就非常明确了。?
? ? (3)燥湿所配气 ?燥湿相对,燥湿所对应的气当然也应该相对。阳气聚敛收藏,则天气逐渐变冷;阳气聚敛收藏,则水不蒸腾,湿不氤氲,燥便随之而生。因此,燥的本性为凉,或者说燥气为凉。秋为什么主燥?秋气为什么会凉?道理就在这里。而整个春夏,阳气散发蒸腾,天气随之变温变热;而随着这个阳气的散发蒸腾,带着阴水往上走,这就形成了湿。所以,湿在《中基》里虽然定为阴邪,但,究其本性而言它是与温热相关的。这个道理大家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前面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事物,你只要思考到了阴阳这个份上,那你就抓住了本质,你就不会动摇。任何人来你都不会动摇,就是黄帝、岐伯亲自来说你这个思考有问题,你也不会动摇!当然,要是黄帝、岐伯真的能够亲临,他看到你这个后生小子能够这样来思考问题,他会觉得孺子可教,他会赞叹都来不及。春夏为什么多湿?东南为什么多湿?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以上我们说湿性本热,燥性本凉,这是从很根本的角度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苦何以燥湿,辛何以润燥,就能很好地理解。辛苦之性,《内经》已经作了很明确的定论,就是辛开苦降。开者开发阳气,降者降敛阳气。过去读本科的时候,学《中药》学到黄连、黄芩、黄柏的时候,这三味药都有一个共同的功用,就是"燥湿"。学《中药》是大学一年级的事,因此,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困扰了十多年。《中基》明确告诉我们湿为阴邪,那么,祛除这个阴邪就必定要依靠阳的东西,这才符合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治阳以阴,治阴以阳的基本原则。三黄是最苦寒的药,其性至阴,用这个三黄加在湿邪上,只能是雪上加霜,怎么能起到燥湿的作用呢?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十多年后,我开始学会用阴阳来思考问题,用阴阳来思考六气,这才发现困扰我十多年的问题原来是这么简单,这么清楚明白。苦寒不就是清热泻火吗?不就是降阳吗?不就是为了形成秋冬的这个格局吗?不就是为了拿掉湿的这个"显"旁吗?火热泻掉了,阳气敛降了,秋冬的格局形成了,显旁没有了,还有什么湿气可言。这才想到苦寒乃是治湿的正法。这才想到 《素问》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真正的"真实语"。这才感受到辛翁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苦寒燥湿的问题解决了,辛以润之就不再会成为困难。辛温何以润燥呢?辛温不就是为了鼓动阳气,蒸发阳气;辛温不就是为了形成春夏的格局;辛温不就是为了还湿的这个"显"傍。阳气鼓动了,蒸发了;春夏的格局产生了;显傍还原了,湿润自然产生,还有什么燥气可言。吴鞠通有一首治燥名方,叫杏苏散。这个方大家肯定学过,而且临床上会经常用到它。该方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等十一味药组成。本科的时候背方歌,至今对前两句还有记忆,就是"杏苏散用夏陈前,枳桔苓甘姜枣研",从杏苏散的这个组成,除了杏仁质润以外,其他的药物看不出什么润燥的成分,而且偏于辛温,可吴鞠通说它是润燥的。对杏苏散的这个方义,过去我也不甚理解,从《方剂》书去看,写《方剂》,讲《方剂》的这些人也未必就真正弄通了这个方润燥的实义。到后来燥的道理真正弄明白了,就知道这个方的确是一个润燥的方。杏苏散与小青龙汤,一为时方,一为经方,一者性缓,一者性猛,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先师在日曾治过一例咳嗽病人,患者女性,起病三年,每逢秋季即作咳嗽,咳则一二月方罢,西药中药皆不济事。至第四年上,患者到先师处求治,先师诊罢即云:此燥咳也,当守辛润之法,径处小青龙汤。服一剂咳止,连服三剂,随访数年皆未作秋咳。小青龙汤怎么润燥?我们只知道它是辛温之剂,我们只知道它能够治疗水气病,说它润燥,着实费解。然而一旦将它与燥的本义联系起来,就知道小青龙治燥一点也不足为奇。为什么叫青龙呢?青龙是兴云布雨的。云雨兴布以后,天还会燥吗?郑钦安于《医法圆通》一书中云:"阴阳务求实据,不可一味见头治头,见咳治咳,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而能明白了然,经方、时方,俱无拘执。久之,法活圆通,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观先师以小青龙治燥咳,便知什么是"头头是道"了。学医贵乎明理,理精方能艺熟。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很清楚,不要瞧不起基础理论,不要我们讲阴阳你就打瞌睡,而讲某某方治某某病你就来精神。理不精,艺怎么熟?理不精就不可能有活法圆通,就不可能头头是道。?
? ? (4)燥热与寒湿 ?前面我们讲燥与湿的本性,这个应该容易理解。因为你一把它放到自然的背景里,就很容易感受到。《素问》里面把燥邪又叫做清邪,治清以温;《难经》的广义伤寒在谈湿的时候它讲湿热而不讲寒湿,这就是从本性上言。本性是大局,是整体。但是,燥与湿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这就是燥热与寒湿的问题。《易经》乾卦里有一句话叫"火就燥",而《说卦》则云:"燥万物者莫熯乎火。"燥字的形符为什么用火呢?看来是与这个意义相应。本来我们前面说得好好的,是凉就燥,阳气收聚,天气转凉,气候就随之干燥。秋冬你到北方走一走,就知道这个"凉(寒)就燥"真实不虚。怎么现在突然转到"火就燥",突然转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呢?这一点看起来很矛盾,看起来不容易说清。但,其实这是两回事,说开了还是能够弄清。火就燥,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潮湿的东西往火上一烤就慢慢变干了,因此,火就燥拿到生活经验中是很容易理解的。潮湿的东西放到火上很快就变干燥了,那么,这个东西里原有的水分、原有的湿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火把它消灭掉了?我想火还没有这个功能。我们在农村烧湿柴的时候就会发现,火一烧水就出来了,所以,火本身并不能把水湿消灭掉,只是把水蒸走而已。我们要是把一件刚刚洗过的湿衣用火烤干,就会看到湿气在蒸腾,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门窗都关闭起来,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窗户上的串串水珠。因此,火的功能只是把这个水,把这个潮湿转移了,转移到另外的地方,转移到离火远一些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干了,那个地方就会潮湿。火就燥,就者近也,离火近的地方干燥,那必然离火远的地方潮湿。因此,燥热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它讲的是局部的情况,它讲的是标,不是本。从这个火就燥亦使我们联想到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现在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北极的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日渐融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状呢?很显然与温室气体的日益大量地排放有关。我们现在的空调,我们现在的制冷设备,是不是真能将热变冷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只不过是将此地的热转到彼地去了,转到大气中去了。这绝对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所以,空调冷气越多,大气温度必然越高。而大气温度越高,使用空调冷气的时候就会越多。因此,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恶性循环。从上面这个火就燥我们应该知道,火热到哪里,燥就到哪里。温病讲卫气营血辨证,热一入营到血,就会引起血热,血热就会导致血燥,血燥就要生风。这是就血这个局部而言,火热不入血,血燥必定不会发生,必须有血热这个前提,血燥才能发生。因此,血燥这个概念不是随便就能用的,血虚并不等于血燥,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前面讲治燥我们提到一个杏苏散,与杏苏散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桑杏汤。桑杏汤由桑叶,杏仁,沙参,浙贝,豆豉,栀子,梨皮等药组成。该方的气味正好与杏苏散相反,它所对治的就是这个"火就燥",这个燥热。对付这个燥比较简单,首先就是要拿掉火,让物远离火,不就火,自然就没有燥,这就需要清热。另外一个方面,已经被火蒸干了的水分我们需要补充,所以,还要养阴。一个清火,一个养阴,这就达到了润燥的目的。一个辛温润燥,一个甘寒润燥,虽然都是润燥,但方法却截然相反。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细心地去琢磨,细心地去思考。思考清楚了,琢磨清楚了,那我们在阴阳的思维里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接下来我们看寒湿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湿性本热,所以,要祛湿就必须清热。温病讲湿去热孤,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看,热去湿亦孤。在春夏的回南天里,空气非常闷热,地下都是湿兮兮的,用什么办法防潮都不济事,可是一旦天气转北,北风一吹,气转凉爽,地面便立马变干。为什么北风一刮便干,南风越吹越湿呢?因为北风带来的是寒是降,南风带来的是热是升。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湿,很容易理解如何燥湿。可现在一转到寒湿上来,治湿不但不能用苦寒,反过来还要用苦温苦热,这个弯好像一下转不过来。其实这个问题要与前面的燥热联系起来看,既然燥与湿是相对的,这个相对是从本性上言。那么,在标性上燥湿也应该相对。燥的标性是热,湿的标性是寒。所以,燥热与寒湿亦相对应。这个对应关系一建立,我们就知道潮湿的东西一近火就变干燥,这个过程就是燥湿的过程。这个潮湿就是寒湿。火就燥,火味苦,其性热。因此,以苦温苦热来化湿燥湿,其实就是讲的这个"火就燥"的过程。"火就燥"其实谈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燥热形成的过程,一个是寒湿的治疗过程。对于燥热与寒湿应该可以这样来思考。?
? ? (5)阳明病之燥 ?阳明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讨论燥。但是,这个燥是本燥还是标燥却应该搞清楚。阳明的本燥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它是凉燥。所以,《内经》又称为清气。当然,太过了就成为清邪。这与阳阴主合,主收,主降的特性相符合。而阳明病呢?就是阳明这样一个主合,主收,主降的本性被破坏了,这就成了阳明病。而最容易导致这个阳明的习性受损,最容易破坏阳明这个本性的,就是火热。因为火性炎上,火的这个性用就正好与阳明的性用相反,使阳明不能正常的收敛、沉降。所以,阳明病的这个燥显然与本燥相违,它是标燥,也就是热燥(燥热)。我们治疗这样一个燥要用白虎汤,要用三承气。白虎和承气是干什么的呢?它们都是清剂、降剂,都是泻火之剂。火热泻掉了,阳明的本性自然恢复。所以,阳明病主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是本性相违与本性恢复的问题。另外,大家还应考虑到物性不灭的道理,这个地方有火热,这个地方蒸干了,另外一个地方就必然潮湿。反之亦然。自然气候也是这样,大涝之后必大旱,大旱之后必大涝。为什么大涝之后必大旱,大旱之后必大涝呢?这就是自然的平衡,自然的调节,这就是物性不灭。老是下雨哪有那么多下的?那就必然要干旱。干旱久了,老在蒸腾,这个水总不会蒸到银河去,总不会蒸到外星球去。所以,蒸到一定的程度,升到一定的高度,它就要受一个降的因素制约,它就要降下来。升的时间久,降的时间就必然久;升的量大,降的量必然也大。所以,大旱之后必大涝,大涝之后必大旱。老子讲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合、相随,而寒热、燥湿、旱涝、昼夜、东西亦是如此。阳明病是气分热盛,是肠胃热盛。阳明热盛,蒸耗胃家津液,致胃肠干燥而成胃家实之病。那么,接着上面这个思路,胃家的这个津液被蒸耗到哪里去了呢?一部分从腠理排泄掉了,所以,阳明病有大汗,有手足濈然汗出。而另一部分呢?另一部分必往上走而形成湿。这个"湿"的产生过多,把清窍给蒙蔽住了,就会产生神昏和谵语。过去我们都说热盛神昏,热扰神明神昏,热盛怎么会神昏,热扰怎么会神昏?这个道理总不容易思考清楚。如果我们从上面这个角度去思考,是不是会清晰一些呢。孟浩然的《春晓》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为什么不觉晓?为什么我们整个上午都昏昏欲睡?夏天上大课,到了上午 3、4 节,总有一大片要"倒"下去。我看这并不是同学们不用心思,而是这个昏沉来了确实让人无法抗拒。除非你真的头悬梁,锥刺股。那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呢?这就是因为春夏的阳气升腾,水被蒸发成为湿,这个湿往上走,当然就会影响清窍的神明。不过这个影响是生理度上的影响,这个湿所造成的"蒙蔽"比较轻微,能为我们正常的生理所承受。所以它只是产生昏沉,只是产生嗜睡。但它毕竟是产生影响了,它毕竟使我们"不觉晓"。而一旦这个影响的度超过了生理的范围,这就是阳明病讨论的范围。上面这些内容实际上亦牵涉到一个标本的问题。运气里阳明为什么要与太阴互为标本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思考。在六气的治法里,太阳太阴从本,少阳少阴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气。阳明为什么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呢?其实也可以从燥湿的关系去思考。阳明病有我们刚刚讲过的火气太过,火气太过,阳明就失去了它的本性,这个时候要用白虎、承气来治疗。大家思考过没有,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这些药,为什么要叫承气汤呢?承什么气?就是承的这个阳明之气,就是承的这个降气。现在火热来了,阳明不降了,所以要承气,要使它重新恢复降。我的先师把承气汤读作顺气汤,就是这个意思。顺气者,顺阳明之气也,顺降气也。如果反过来,阳明降得太厉害了,那也会引起燥。这个燥就是阳明本性的燥,只是太过而已。《素问》把这个燥称为燥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这个时候再不能用承气汤,再承气不就燥上加燥,雪上加霜了。这个时候要改用辛温苦温的方法来润燥。阳明篇不有一个吴茱萸汤吗?吴茱萸汤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大家不要光看吴茱萸这味药很辛燥,反过来吴茱萸汤还可以治燥,还可以润燥。所以,关键的还是一个理,理搞清了,事情就好办。吴茱萸汤为什么不可以治凉燥?为什么不可以治燥咳?当然可以!这就叫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再一点就是今年是庚辰年,今年南方的雨水特别多。为什么呢?这与今岁的年之所加有没有关系?我想应该有关系。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去分析,而方法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无非是一升一降,一出一入,一寒一热,一水一火的问题。而归结起来,就是阴阳的问题。阳明的运气义就讨论到这里,阳明的篇题也就讲到这里。?
? ? 二、阳明病提纲?
? ? 我们先看阳明篇的第一条,即 179 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这一条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 ? 1.总义?
? ? (1)阳明病的不同路径 ?这一条讲到三个阳明,即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也就是说至少有三个途径能导致阳明病,而这里提到的三个途径都只局限在三阳里。在三阳篇里,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三阳的病发展到阳明,从病势上、从病位上、从病情上,好像都有加重的趋势。所以,张仲景在这里提出这样三个途径,在一定意义上是希望我们能及早阻断这些路径。三个路径阻断了,便不会有脾约、胃家实、大便难的发生。阳明病除了上面三个途径,还会不会有其他的途径?比如说除了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还会不会有太阴阳明,少阴阳明,厥阴阳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思考。从张仲景所给出的线索,好像应该有这三个阳明。比如太阴篇 278条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前人云: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因此,这一条实际是太阴转出阳明,亦即太阴阳明的典型例子。另外,少阴篇的三急下证,即 320条,321 条,322 条,是否可以看作是少阴阳明?厥阴篇 374 条用小承气汤,是否可以看作是厥阴阳明?三阳导致阳明,好像病情加重了,三阴转出阳明呢?这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问题。?
? ? (2)对下法的现代思考 ?前面我们谈过阳明这一经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呢?它既是载宝的地方,水谷在这里;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大便也在这里。阳明是精华与污秽同在的地方。有正有邪,正邪同居。从现代的角度看,这个宝秽同处,正邪同居,也可以有许多的方面。比如人体有很多的细菌,这个细菌用重量来衡量有 1千多克,用体积来衡量相当于肝脏的大小。那么这些细菌主要居住在哪里呢?就在阳明这个系统里。这些细菌有部分是致病菌,一俟条件成熟,它就会为非作歹。而有些却是身体的有益菌群,机体的部分必须物质,如维生素族,就是由这些菌群来合成生产。此外,有益菌群对致病菌群还具有拮抗作用。现在很多人对细菌的常识不了解,以为凡是细菌对于身体都有害无益,都应该统统地消灭。因此,把细菌当作了所有导致机体不健康因素的罪魁祸首从而也就把抗生素当作了维系机体健康的头号法宝。老百姓无论遇到什么病,都以为要用抗生素才能治好,而作医生的无论遇到什么病,不用上一些抗生素也总觉得不放心这是目前中国医界的一个大现状,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最大的误区。美国人对过去的这个20 世纪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深刻反省,总结了几个重大的失误。其中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滥用抗生素"。对这个失误,美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来防止。现在在美国,对于抗生素的管制要远远地严格于枪支,这说明了美国人已经意识到抗生素对生命的危害作用要远远大过枪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美国人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清醒的。相比之下,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措施上,我们却十分糊涂!那么,如何让上述这个宝,上述这个正对机体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使上述这个秽、上述这个邪的有害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关键就要看阳明这个系统的功能。而阳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个通降上。我们从很直观的角度看这个通降,通降就体现在对肠道内容物、对粪便的排泄上。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于维系机体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阳明这个通降的特性,使我们很容易的想到,毛病要是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就可以通过清扫的方法,很容易地把它祛除掉。所谓清扫就是下法,就是三承气所包含的治法。疾病只要在阳明这个系统里,都有可能用上面的方法来"一泻了之"。因此,下法的前提是它必须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必须形成阳明的局面,必须有阳明病的格局。如果没有这样的局面,没有形成这样的格局,你也使用这个治法,那就叫做"妄下"。"妄下"就会出问题。我想胡万林就是一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但是,对胡万林也应该一分为二来看,不能一刀切,不能一棍子打死。他使用下法的这样一种精神和勇气,以及他众多的成功病例,是值得我们很好地思索与借鉴的。只是这个度他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个前提他没能很好的把握。上面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如果疾病不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在其他的地方,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引导到阳明这个系统里来?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形成阳明这个格局?然后再一泻了之。我想从理论上应该完全可能。而且不少的古代医家,像张子和这样的医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借助这些探索,借助这些经验,上述这个引导过程的技术是可以形成和完善的。在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在我们作出这样一个思考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虽然还是在谈论一个很传统的问题,很经典的问题,但是,我们已经不是在原来的那个点上来讨论它,我们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我们利用现代的思维对传统的问题进行新视点、新角度的思考,这样一个过程算不算中医现代化呢?我想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思考,尤其是中医的主管部门、行政部门更不应该轻视这个问题。现在一提到现代化,大家很自然地都把目光聚焦在现代化的手段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上,以为非要实验研究,非要进入现代化的实验室,非要把中医放在分子生物学甚至基因片断上来研究,这才是现代化。一句话,非要小白鼠、小白兔点头这才算现代化。现在你要申报课题,如果没有这些内容,你是很难获得通过的。当然,上面这些工作必须要人去做,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我们把全部的精力,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方面,那就难免会犯错误。我们现在来谈现代化,就像我们上面谈下法,它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如我们跟台湾谈判,一个中国就是一个前提,有这个前提什么都能说,什么都能谈。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什么都不能谈。中医的现代化也是这样,中医就是一个根本的前提。我所在的广西中医学院院长王乃平教授曾多次强调:"离开中医这个前提去搞现代化,其结果将会是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中医死得越快。"王院长的这个论断不但具有很深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有很深的哲学意义。这使我再次想到 《庄子·应帝王》中的一则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中医要搞现代化,中医不能老是这副土里土气的样子。搞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医更好地适应现代,更好地服务现代。但是,如果这个现代化搞不好,中医会像浑沌一样死在我们手中,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走现代化道路。这是两全其美的事,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事。但,弄不好这又是一厢情愿的事。传统和现代化有些时候就像一个悖论,你抓住了这头就会失去那头,你抓了那头就会失去这头。不信大家往现实中看一看,有几个人能一头钻进实验室里,而另一头又埋在《内经》里?有几个人一手抓分子生物学,一手又抓《黄帝内经》?像现在的两个文明一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极大多数的人是抓了分子生物学就丢了《黄帝内经》。我在第一章里曾经提到过,在博士这个群体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再光顾《内经》?不再光顾《伤寒论》?可见"此事两难全"。就像我一样,一头埋在《内经》、《伤寒》了,就再腾不出另一头放到实验室里。不过,我对现代是非常关注的,也在不时地运用现代思维来思考传统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关注与思考,使我得出了两个基本的看法:第一个看法,中医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上的现代化,思维上的现代化,表述上的现代化,应该急于进行思维上的现代化实验,而不宜急于小白鼠的实验;第二个看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应该是传统精英与现代精英的结合,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有成效,才会出硕果。过去这些年里我们把这个路子合起来了,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打造出两个精英,然后实现两个精英的自然结合。现在看来,这是欲速而不达。这个路子必须分开来走。对于现代精英的造就并不困难,因为现在整个世界,整个时代都在致力于这个精英的培养。而要培养一个传统精英,却是困难重重。因此,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要实现中医的现代化,我们应该把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传统上,放在传统精英的打造上。我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中医能不能用现代的这些手段,能不能用 CT、核磁共振,当然能用。现代的一切手段我想中医都能用,但是,大家不要误以为这就是中医的现代化。如果你把这些当作中医现代化,那从内涵上和逻辑上都是讲不通的。从目前的情况看,运用现代化的这些手段,不能叫中医现代化,充其量只能算中医用现代化。中医不必老是长袍马褂,中医也可以穿西装革履,但并不意味穿上西装这个中医就改变了,中医没有改变,中医还是那个中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能够分清楚。第一章中我们谈到,先师用大量的陈皮、白芷、玉竹、大枣治疗血气胸,服药以后出现大量泻下,泻后胸腔的血气很快吸收。泻一泻肚,胸腔的血气就没有了。是胸腔的血气通过一个突然开放的通道直接转移到大肠里去了呢?还是被血液直接吸收了?为什么肠炎的拉肚子起不到这个作用?在这里先师为什么不用大小承气汤来泻下?而要用这些平常都不会引起泻下作用的药物来泻下?肺的问题,胸腔的问题,可以通过肺与大肠的这个表里关系直接转送到大肠,然后排泄出去。那么,其他地方的病是不是也可通过经络之间的互相联系,通过一个中转,也转送到大肠里,也转移到阳明里,然后排泄出去呢?如果这样的路子可行,那么很多疑难病症就有了解决的办法。我们学习这一条条文时,如果能够这样来思维,这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为我们传统的研究,为我们现代的研究,留出了一大片空间,提出了一大堆研究课题。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难道就不是现代化吗?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太机械、太死板,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有些问题是很确凿的,二千年的历史都点头了,干吗一定还要小白鼠点头才行。?
? ? 2.脾约?
? ? 脾约就是太阳阳明,怎么叫做脾约呢?我们看六版《伤寒论》教材的词解:"脾约:胃热肠燥津伤而致的便秘。"有的则释为胃热津伤,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致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致肠燥便秘者,是为脾约。对于上面这些解释,以及其他类似的许多解释,我一直感到难以信服。如果是这样的一个便秘,古人完全可以叫一个其他的名字,或者叫"津伤",或者叫"燥肠",或者叫"胃热"都行。干吗一定要叫这个不相干的脾约呢?脾约与太阳阳明有什么关联?如果这样来解释,至少在逻辑上我们看不出它与太阳阳明的关联。脾约的表现是肠中燥,便硬结,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问题是这个肠燥便秘为什么要叫脾约?而且为什么要太阳阳明才叫脾约?其实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说它复杂是一千多年没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说它简单确实简单,你只要把它放进燥湿里去考虑,就很容易地解决了。有关燥湿的关系我们刚刚讨论过,就脾胃而言,脾属湿,胃属燥。约是什么意思呢?约就是约束的意思。脾约就等于把湿约束起来了,脾湿一约,胃燥自然就显现,自然就有肠燥便秘的现象。这好像是在做文字游戏,但是这个游戏很有意思。湿一约,当然就燥了,脾约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但为什么一定要太阳阳明才叫脾约呢?我们看 247 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一条讲脾约点出了小便数、大便硬,是小便数导致这个肠中燥、大便硬,是小便数导致这个阳明,所以它叫太阳阳明。为什么叫太阳阳明?因为小便由膀胱所主,由太阳所主。由小便数所导致的这个阳明,那当然就可以叫做太阳阳明。可是为什么小便数一定要牵扯到脾约上来呢?这就是一个水土之间的关系问题。正常情况下土克水,土约水,现在土的自身功能受约制了,那当然就不能制水,那当然就会小便数。所以,太阳阳明就与脾约很有关联。另外,除了小便数大便因硬的情况外,临床上还可以见到汗出过多大便亦硬的情况。汗为腠理所司,亦为太阳所主。汗出过多所致的胃中干燥大便硬,是不是也可以叫做太阳阳明?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脾约的方法去治疗?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共同来思考。3.正阳阳明(1)历代医家之释对于正阳阳明的释义,历代不尽相同。如六版教材云:"外邪入里,直犯阳明而形成,叫做正阳阳明";尤在泾则以"邪热入胃,糟粕内结,阳明自病"为正阳阳明;有以阳明本燥,故阳明病燥结者,是其本气之病,故谓正阳阳明,如张锡驹即本此;有以不兼太阳、少阳的阳明病为正阳阳明,如汪琥即持此观点。对于以上各家的观点,大家可以参考。(2)正阳本义正阳这个词在《伤寒论》中没有单独使用,它只是与阳明搭配而成"正阳阳明"。正阳是否就是指太阳、少阳之外的阳明?或者正阳这个词还有其他的含义?这个问题上述的这些释义似乎都没有提出来。我们认为正阳不见得就是指阳明,或者说正宗的阳明就叫正阳。正阳应该有它专门的含义,这个含义我们可以从文字的角度来了解。《康熙字典》载云:"四月亦曰正月。《诗·小雅》'正月繁霜',《笺》:'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谓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纯阳之月。'又《杜预左传昭十七年》注:'谓建巳正阳之月也。'"所以,正阳就是乾阳,就是建巳之月。建巳为四月,夏气开始用事。夏气是什么呢?就是火热之气。火热之气最容易施于阳明而导致阳明病,因为火热之性炎上,正好与阳明主降的性用相反,所以,火施阳明是导致阳明病最常见的一个原因。火热也就是正阳之气,由火施阳明所致的阳明病,当然就可以叫做正阳阳明。因此,正阳阳明是有所指的,并非不兼太阳、少阳就是正阳阳明。对于正阳的上述含义,除了文字的证明以外,我们还可以从条文本身来说明。大家看 168 条的白虎加人参汤,在它的方后注里有这样一段话:"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白虎加人参汤是阳明病的主方之一,为什么要限定在立夏后至立秋前这段时间服用呢?这段时间刚好是夏三月,夏三月火热用事,正阳用事,这个时段里最容易导致火施阳明的正阳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要规定在"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这就反过来证明我们对正阳阳明的解释是恰当的。(3)胃家实正阳阳明又叫做胃家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胃家实的意义。①胃胃代表什么呢?首先是我们常识上的这个胃府。除此之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括:"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胃之间的关系,就是川与海的关系。川与海是个什么关系呢?俗话说:"海纳百川,百川归海。"百川归海,说明川与海要么有直接联系,要么有间接的联系。没有联系,川中的水怎么会汇集到海里呢?川海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证明了六经与肠胃是相通的。六经的疾病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聚到肠胃中来,然后泻之使出。下法为什么能够祛治百病呢?道理就在这里。前面我们提到"下法的现代思考"这样一个议题。从这个川与海的关系,从这个六经与肠胃的关系,我们知道上述的这样一种思考完全是有可能的,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六经网络全身,无处不到,所以,就可以通过上面的关系把全身的疾病,甚至是很严重的疾病引聚到肠胃中来,引聚到海里来,然后清除掉。我们上面这个思考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建立在六经与肠胃这个特殊关系上的。华龄出版社于 1992 年出版了一本《治癌秘方》,作者叫孙秉严。这部书是他 34年治癌经验的写照。所谓"治癌秘方",这个"秘方"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下法,当然是各种不同的下法。孙医生的经验十分可贵,而一旦放进阳明篇里,一旦放到"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的这样一个关系里去思考,理论上的问题就会很容易地得到解决。困难就在我们怎么形成一个阳明的局面,在没有形成阳明这个局面的时候就轻易地使用下法,决定是会利少弊多,甚至是有害无益。这是使用下法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下法必须有它的指征。邪在少阴,你怎么把它引到阳明来?邪在厥阴,你怎么把它引到阳明来?引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形成阳明的局面。这些都应该有具体指标,这些就牵涉到很具体的技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古人和今人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创立新的思路,形成新的方法。我以为这样的一些思考是很有意义的,从某种角度讲,这才符合中医现代化的内涵。另外一个方面,胃不仅仅是藏象学上的一个概念,它还是天文学的一个概念。胃是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更具体地说胃是西方七宿亦即白虎宿中的一宿。西方主降,白虎主降,胃主降,阳明主降。为什么治疗阳明病的主要代表方要叫白虎汤?为什么胃刚好在西方白虎这一宿而不在其他青龙、朱雀、玄武这些宿?为什么阳明病要叫做"胃家实"?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思考清楚了,你就会有豁然贯通的感觉,你就会从心底里认识到中医是成体系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如果仅仅是一门经验医学,有不有可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胃为西方七宿之一,《史记·天官书》云:"胃为天仓。"其注云:"胃主仓廪,五谷之府也,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素问 ·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可见西方七宿之一的"胃"并非假借的虚词,它是有实义的,这个实义正好与脾胃所主的仓廪相符。天人相应,更具体一点就是星宿与藏府相应。胃为天仓,胃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脾胃为仓廪之官,脾胃健则身体康泰,五味出焉。星宿的胃与藏府的胃,它们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与研究。前些日子,一位长者也是一位领导从关心和鼓励的角度告诫我说:"在中医学院范围内,能像你这样深入经典的确实很少,但是,有一个问题却需要注意,就是经典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位长者的意思很清楚,一方面对我钻研经典的精神表示赞叹,另一方面又担心我错将糟粕当精华。这个意见提得很好,而且提得很普适。不但搞经典应该这样,搞任何一门学问都应该这样。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代科学里就只有精华,没有糟粕吗?非也!现代科学里也有糟粕。而就目前的情况看,而就中医界的现状看,将经典中的糟粕当成精华的情况并不严重,严重的是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在相当多的高层次群体眼里,经典中并没有多少精华可取。没精华可取,那当然就可以不屑一顾了。博士们之所以只朝现代看,只朝分子生物学看,只朝实验室看,而很少朝经典里看,恐怕与上面这个认识有关。有谁愿去吃力而不讨好呢?所以,中医当务之急,不是良莠不分,不是我们过多地把糟粕当成了精华,而是我们很多人从骨子里失去了对它的信心,从骨子里没把它当成宝库。像星宿胃和藏府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把它当糟粕迷信呢?还是设法从多方面去研究它。二十八宿中,使用藏府名来命名的还有心。心位于东方七宿,心宿的定位是否与先天八卦离位东方有关,这一点值得我们研究。为什么在二十八宿的命名中五藏它选一个心,六府它选一个胃?心为五藏之主,胃为六府之主。为什么要选用这个藏府之主来为星宿作命名?这个问题亦值得我们深思。②胃家正阳阳明它不讲胃实,而讲胃家实,胃家有什么意义呢?中国人对"家"的观念是很浓厚的,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家"的涵义。如果你是单身一人,尽管你住有 100 平方米,三房二厅,可这个还不能叫家,你要回去也只能叫回宿舍,不能叫回家。所以要成家,至少得有两个人,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当然要是在过去完全可以有十几口的家。张仲景在这里用"胃家",很显然,除胃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的因素,还在其他的成员。否则不能称胃家。所以,阳明病的胃家实除胃以外,起码还包括肠。否则,对"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这样的条文就没有办法理解,就会被别人看笑话。③实胃家实,什么是"实"?实在这里有两义。《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很盛的就叫实,精气被夺的就叫虚。那么,这里的胃家实是不是就指这个意思呢?前人基本上都持这个观点。疾病发展到阳明阶段,邪气很盛,正气未虚,所以,胃家实应该是指邪气盛实的意思。这个解释可以参考,但是还不全面。《广韵》解实为:"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因此,实还有满的意思,还有充的意思,还有与虚相对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充实。那么,实的二义中究竟哪一个更符合、更确切?我们看第一义,第一义是邪气盛,邪气盛它是从因的角度去谈,如果我们从因的角度去看这个胃家实,那显然就不符合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它都是谈证,都是从果上去谈,像太阳的脉浮,头项强痛;少阳的口苦,咽干,目眩;太阴的腹满而吐,食不下;少阴的脉微细,但欲寐;厥阴的消渴,气上撞心等,这些都是言证,都是言果,它是从果上去求因。怎么到阳明会有例外?所以,胃家实若作第一义的邪气盛解,显然有悖逻辑。它应该还是言证,应该还是言果。因此从充实来讲,从第二义来讲,似更为确切,更符合逻辑。《素问·五藏别论》云:"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又云:"六府更虚更实,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五藏是藏精气而不泻,所以,只能满不能实;六府是传化物而不藏,它主要起传导的作用,所以,只能实不能满。六府实而不满为常,胃为六府之主,这里讲的"胃家实"似与《素问 ·五藏别论》讲的六府实相符合。相符合就应该是正常,为什么 179条以及下面的阳明病机条文反而以"实"为病呢?这里妙就妙在张仲景用了一个"家"字。家的意义我们前面讲过,至少要两个以上才能称为家,所以,这里用胃家,显然就不单单是胃,起码包括了肠。胃肠合起来方堪称"家"。因此,"胃家实"就成了肠实胃亦实,这就根本打破了《素问 ·五藏别论》"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这样一种"更实更虚"的正常生理格局。正常生理格局打破了,那当然就是疾病的状态。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中我们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讨论经典文字的意义,经典的文字是慎之又慎的,这里面的随意性成分很少,前人说"一字之安,坚若磐石。"经典的文字会像磐石一样坚固,可见这个慎重非同小可。像上面这个"家"字,你说是不是坚若磐石?有家和无家,意义截然不同。有家则病,以胃肠皆实也。无家则不病,无家则为常,以胃实则肠虚也。有了这个"一字之安,坚若磐石",就自然会有"一义之出,灿若星辰"。④病机格式化这里正阳阳明讲胃家实,下面 180 条的病机条文也讲胃家实,这就说明了阳明病机的一个着眼点就在这个"胃家实"上。就像五藏病机中的心病机要着眼于"痛痒"一样,六经病机中的阳明病机就着眼于"胃家实"。胃家实是果,前面的正阳,也就是火热是因,而阳明是机。因、机、果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重点,既要将三者打成一片,又不容混淆。如果我们将这条公认的阳明病提纲条文进行病机格式化,可以写成"诸胃家实,皆属于阳明"。正阳阳明以及阳明提纲条文就讨论到这里。?
? ? 4.少阳阳明?
? ?(1)三阳治法"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在少阳阳明的这样一个前提下,提出了发汗、利小便,这就说明发汗、利小便与少阳阳明的产生是有关联的。为什么发汗、利小便会导致胃中燥、烦、实?会导致少阳阳明的大便难?很显然,发汗、利小便这样的治疗方法对于少阳病并不适宜。这就促使我们去了解和思考三阳病在治疗上的差异。?
? ? ①太阳病治法 ?太阳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发汗和利小便,另外还有吐法。发汗主要针对太阳经证、表证,也就是《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讲的"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法。代表方是麻黄汤,桂枝汤。利小便主要针对太阳府证,利小便是通阳的一个好方法。即如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所以,利小便不仅是"引而竭之"之法,也包括了"汗而发之"之法。另外,吐法也是太阳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以病位而言,太阳病的病位不但在表在外,在高在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上论所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便是这样一个"越法"。它的代表方是太阳篇的瓜蒂散。在第一章中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曾荣修老中医,曾老给我讲过他的一个亲身经历。十多年前他患上了三叉神经痛,痛起来非常要命,直想往墙上撞。服什么药都不管用。曾老原来抽烟很厉害,痰很多,每天早上都要咳吐一阵子。可是自从患上了这个三叉神经痛,痰突然就减少了,早上也没痰需要咳吐。这个变化引起了曾老的思索,烟照抽,饮食也没有改变,这个痰跑到哪里去了呢?一定是跑到三叉神经上去了。痰阻塞了三叉神经所属区域的经络,这便"不通则痛"了。对!肯定就是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将痰引出来呢?曾老采用了张锡纯的法子,以刺激天突的方法来催吐,结果吐出半痰盂胶黏的痰涎,痰吐出后,头痛立刻减轻,再引吐几次,疼痛再未发作。大家知道三叉神经痛是个十分顽固的病,现在尽管有许多进口的西药,效果还是不理想。有的痛到最后没有办法,只有采用手术疗法,将神经根切断。用切断神经的方法止痛,的确不是一个好方法。这样顽固的疾病一吐就吐好了,整个过程几分钟,不花一文钱。所以,中医的一些治法着实不容轻视。土好像土了些,但它的确能够解决问题。总起来说,太阳病的治法或汗、或利小便、或吐,都是开放的方法,这与太阳主开的特性非常相应。?
? ? ②阳明病治法 ?阳明病的治法历来都以清下二法概之,清法主要指白虎所赅之法,若细分起来,清法还应包括栀子豉汤法、猪苓汤法。下法前人今人都以三承气汤为代表,但若按仲景本人的说法,下法是有严格区分的。三承气汤中,只有大承气汤可称下法,是下法的代表方。而小承气汤仲景不言下只言和,如 208条云:"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又如 209条云:"……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又如 250 条云:"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由上数条条文可知,仲景用小承气汤原不在下而在和,故小承气汤应为和法之代表,而非下法之代表。另外就是调胃承气汤,仲景用该承气汤亦不言下,在该方的方后注云:"温顿服之,以调胃气。"所以,调胃承气汤诚如其方名所言,目的在于调胃,故调胃承气汤是调胃之剂而非下剂。综观上述三方,三方都言承气,承什么气呢?当然是承胃家之气。胃家之气以通降为顺,因此三方都有通降的功能。只是这个通降的度不同,就导致了在治法的称谓上的不同。通降在调胃承气汤这个度上,它的功用是调胃气;通降在小承气汤这个度上,它的功用是和胃气;而通降到大承气汤这个度上,就变成下剂、攻剂了。所以,承气的程度、通降的程度不同,它的功用以及治法的称谓也就完全不同。因此,把握好上述这个度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技术问题。我们再看三承气汤的方后注,调胃承气汤是"温顿服之,以调胃气"。大承气汤是"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是"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三承气汤中,调胃承气汤既不言下,也不言更衣,只言"调胃气";大承气汤则直言"得下";小承汤则言"当更衣"。更衣是个比较文明的称谓,古人不说大便,也不说拉屎,说更衣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更衣当指平常的大便。要是平常的通畅大便没有了,这个时候要用小承气汤,小承气汤服后就会更衣,就会恢复正常的大便。因此,"更衣"与"得下"显然有很大的差别。从上述三个方后注,我们看到了仲景措辞用字真是一点都不含糊,绝不是这也可那也可。这里面的区别既有严密的理论、严密的逻辑作依据,亦有很实在的临床。从这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字之安,坚若磐石"。?
? ? ③六府以通为用 ?以上我们谈到了太阳的汗法、利法、吐法以及阳明的下法、和法、调法、清法,在这些治法中,汗法是疏通腠理玄府,利法是开通气化,疏利膀胱,吐法是宣通上焦,下法、和法、调法都着眼于胃家的通降。上述的这些治法虽异,但都没有离开一个"通"字,可以说以上诸法就是围绕一个"通"字而展开的。"通"字法其实就是六府的正治法,因为六府以通为用,只有恢复了六府的通用,其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方得以实现。因此,太阳阳明的治法实际上就是通法,就是针对六府的治法。④少阳不主通利在"少阳阳明"的开首,我们谈到了以汗、利小便的治疗方法并不适宜少阳病的问题,现在再翻开少阳篇,看看少阳篇的内容,就会发现少阳病不但不能用发汗、利小便的方法,也不能用吐下的方法。汗、吐、下、利都是通法,太阳、阳明皆以用之,因为六府以通为用。为什么到了少阳这一府却要禁用这些"通"法?难道少阳就不要以通为用吗?少阳主枢机,于六府属胆。胆除了六府这个属性外,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属性,这个属性在《素问 ·五藏别论》中有特别的交代:"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府本来是泻而不藏的,既然是泻而不藏,那当然就要以通为用。试想如果六府不通,它怎么能够做到泻而不藏呢?所以,通法当然就是六府的正治法。现在胆的另外一个属性告诉我们,它是藏而不泻。府本应泻而不藏,藏本应藏而不泻,现在反过来了,府也变成藏而不泻。府行藏性,你说奇不奇?当然稀奇!所以就叫做"奇恒之府"。既然是藏而不泻,那当然就不能再用"通"法,所以,适用于六府的这些汗、吐、下、利诸法都不能用于少阳病的治疗。如果误用,那就会出问题。少阳阳明的"胃中燥、烦、实、大便难",便是误用上法的一端。因此,对于少阳病的治疗,对于胆的治疗,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个奇恒之府的特性,这个藏而不泻的特性。胆的这样一个奇恒之府的特性,在临床上亦随处可见。比如肝胆系统的结石与泌尿系统的结石在治疗的难易程度上就有很大的差别,泌尿系统的结石治之往往较易,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充分运用通利的方法。而相比之下,肝胆系统的结石则治之较难,为什么困难?就是因为在奇恒之府这样一个系统里我们很难运用通利的方法奏效。而对于结石,如果不能用通利的方法,或者说通利的方法不适宜,那还有什么方法可用??
? ? 三、阳明病时相?
? ? 本节的讲解主要以 193 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为依据。?
? ? 1. 申至戌上?
? ? 有关欲解时的意义,在前面的太阳篇中已详细述及,这里不再赘述。申至戌上即申酉戌三个时段。申酉戌亦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日层次,即下午 3 点至晚上 9点的这个时段;第二层次是月层次,即下弦前后的这个时段;第三层次是年层次,即七、八、九三个月。阳明欲解时的这三个层次宜参照太阳病欲解时的三个层次来理解。这里举出三个层次只是粗分,若细分起来则有更多的层次,更细的层次。大家只要掌握了太阳篇所说的同象原理,再细的微分也能够把握住。总之是日中有月,月中有日,日中有四时,年中亦有四时。不管这个层次再粗或再细,不管这个周期再长或再短,个中的阴阳变化都是相同的,都是一个生长收藏。因此,不同层次中的理论,是可以互通互用的。比如《素问》说:"月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五章 太阳病纲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236 次浏览 • 2016-02-03 17:19
? ? 一、篇题讲解?
? ? 读太阳篇我们首先要看这个篇题,就像读书首先要读书名一样。这个习惯大家应该养成,特别是一些需要精读的书,那是一个字也不能放过。读经典必须弄清三义,即字义、句义、总义。三义清楚了,没有读不懂的经典。我们首先从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篇题:"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它讲的是什么内容呢?它主要讨论辨别与判断与太阳相关的病名、病机、脉、证及其相关的治疗这样一个问题。透过这样一个题目的分析,我们就能把握中医的一些性质。现在有一种思潮,认为中医只讲辨证不讲辨病,或者详于辨证略于辨病,所以,要与西医相结合,要辨病加上辨证。对于持这样一个看法的人,我常常说他们根本没有读过《伤寒论》,不能算是中医说的话。你读过《伤寒论》你就知道,中医怎么不辨病呢?中医首先是辨病然后才是辨证。辨病是首位,辨证是次位。你不首先确定是太阳病,你怎么去进一步肯定它是中风还是伤寒。所以,说中医没有辨病,那是个天大的误解。?
? ? 1.辨释?
? ? 首先释第一个辨字,辨字比较简单。《说文》曰:判也。《广韵》说:别也。合起来就是一个判断、区别之义。《康熙字典》载《礼学记》注云:"辨谓考问得其定也。"又载 《周礼天官书》注云:"辨谓辨然于事分明无有疑惑也。"综合以上诸义,辨就是将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取的这些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思维,然后得出一个很确定,很清楚的东西,这个过程就叫作辨。结合中医来说,就是根据四诊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思维,然后得出明确的诊断,辨就是讲的这个过程。?
? ? 2.太阳释?
? ? (1)太阳本义 ?太阳有些什么意义呢?我们先来看它的本义,就是原来的意,这个意我们通称为日。将日通称为太阳,或者将太阳通称为日,这都是大家知道的。其次就是《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的"阳中之太阳,心也",这里把心喻作太阳,为什么呢?张介宾说:"心为阳中之阳,故曰太阳。"太阳从它的内涵去看,也就是阳气很盛大之义,所以,王冰说:"阳气盛大,故曰太阳。"?
? ? (2)太阳经义 ?以往研究《伤寒论》的人,有的认为六经就是讲经络,有的认为除了经络还有藏府,有的认为六经是讲界面,这就告诉我们,六经的概念内涵很丰富,它不是一个方面,它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只从经络的角度看看太阳的意义。太阳的经络有手足太阳经,特别是足太阳经非常重要,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强调过。足太阳具有什么特色呢?足太阳起于睛明,上额交巅,然后下项夹脊,行于背后,沿着人的身后、腿后,最后到达至阴。我们比较十二正经,足太阳是最长的一条。它的分布区域在十二经中是最长最广的,特别是布局于整个身后这一点非常有意义。大家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特别是对风比较敏感的人,如果风从前面吹来,你会觉得无所谓,要是风从后面吹来,你会马上不舒服。为什么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内经》一再强调"圣人避风如避矢石",所以,对这个风大家不要小看了。在《内经》的时代,能够远距离,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伤人的有什么呢?就是这个矢石。而矢石从前面发过来,你还容易察觉,容易躲过去,如果矢石从后面打来,那就不容易躲过了。有几个人真能像金庸小说里写的,脑后生目,辨器听声呢?圣人把风比作矢石,可见风对于人体的危害之大。而前面来的风我们容易察觉,后面来的风就比较困难了。这个风从后面来,偷偷摸摸的,所以,又叫贼风。人体靠什么对付从后而来的贼风呢?这就要靠太阳。太阳居后的意义正在于此。前人把太阳比作六经藩篱,就与太阳居后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太阳经的位置最浅表。对于经络循行的这样一些部位,大家要很留心,伤寒的六经辨证有很大一部分与这个相关。病人的腿痛,或者其他的什么地方痛,你要问得很具体,不是光问一个腿痛就了事,是前面痛还是后面痛?是外侧痛还是内侧痛?如果是后面痛,胋窝的地方痛,那肯定与太阳有关,你要从太阳去考虑它的治疗,这就很自然地把你带入了六经辨证。所以,要学好伤寒,弄清楚经络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 ? (3)太阳府义 ?太阳府有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府。"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所以,膀胱是津液之府,是水府。那么,这样一个水府为什么要跟太阳相连呢?这个连接正好昭示了水与气化的密切关系。一个水、一个气化,太阳篇的许多内容都与这个相关。另外就是手太阳小肠府,小肠府与太阳篇的关系虽然没有膀胱那么直接,但是,它的内涵值得在此一提。《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对于这个"受盛",王冰解释说:"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而张介宾则云:"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以上王张的两个解释,都将"受盛"作复词看,这个看法未必恰当。因为受即承纳、接受之义,已经具备了上述的复词意义,盛呢?《说文》云:"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故盛的本义原非盛受,而是置于器中以备祭祀用的谷物。"盛"是用来作祭祀用的,王冰把受盛释作"受盛糟粕",而张介宾虽然未全作糟粕讲,可是也有糟粕的成分,这怎么可能呢?古人祭祀所用,必是精挑细选的上好佳品,怎么可能是糟粕?因此,王张的这个解释值得怀疑。盛为祭祀用的精细谷物,这与小肠接纳经胃熟化、细化的水谷甚为相合。另外一个方面,盛是作祭祀供奉用的,在这里小肠承纳的"盛"用于供奉什么呢?当然是供奉五藏,因为五藏乃藏神之所。用水谷之精微来营养藏神的五藏,这不就是一种祭祀供奉吗?这样的解释才基本符合"受盛之官"的涵义。从这个涵义我们看到,古人若不知道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决不会用"受盛"这个词。?
? ? (4)太阳运气义 ?谈过了太阳的本义、经义、府义,下面来看太阳在运气方面的意义。在运气里,太阳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合起来就是太阳寒水。太阳为阳中之阳,为什么要与寒水相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思考。?
? ? ①水义释 ?有关水的意义,我想大家应该很熟悉。水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是一天也不能缺少的东西,水是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男的称起来有 100多斤,女的有 90 多斤,但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水。大家还可以打开世界地图看一看,占绝大多数的是什么?依然是水,陆地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老子说"人法地",所以,我们人身也是这样,水占绝大部分。从这个组成,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水的重要性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二十多年前,唐山发生大地震,死的人有几十万,可是有的人被埋十来日竟又奇迹般的活过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水。所以,一个人一个星期不吃东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能没有水。西医的看法也是这样,病重了,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呢?还是这个水。小便量多少?液体量多少?水电解质平不平衡?总之,水对生命来说,它的重要再怎么形容也不过分。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过生活,那你看看这个"活"字怎么来?没有水(氵),活得了吗?所以,要活下来,就必须得靠水。水作为生命的要素,它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层面,这个层面我们可以通过易卦来体悟。易卦里代表水的叫坎(聏)卦,水本来是最阴的东西,用卦象来代表这样一个东西应该都用阴爻,可是我们看一看坎卦却并不是这样,它是阴中挟阳,这就构成了水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有了这个阳,这个水就是真正的活水,就能为生命所用。没有这样的一个阳,这个水是死水一潭,死水对生命有用处吗?没有用处!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将进酒》,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淑子教授在看到李白的另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时,从现代科学方面作了许多有启示的联系。那么,作为一个中医,我们看到李白的这首《将进洒》会不会有所感受,会不会问个为什么?黄河之水为什么会从天上来?天上哪来的水呢?这就存在一个"搬运"的过程,肯定有一个东西将水搬运到了天上,这个东西就是阳,就是太阳。《内经》讲"地气上为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地气怎么上为云呢?阴的东西它总是往下沉的,我们读读《尚书 ·洪范》的五行就知道: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水总是往下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就会知道,泼出一碗水,看它往上升还是往下走。所以,水要往上升,要成为云,就必须借助阳气,就必须借助火。因此,水要成为活水,要能循环起来,运动起来,要能真正为生命所用,它就必须借助阳气的作用。坎卦中爻为什么不用阴爻而用阳爻呢?道理就在这里。从坎卦的情况我们了解到,易卦揭示事物是从很深的层面去揭示,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弄通中医的理论,易的学问不能不稍加留意。?
? ? ②寒义释 ?按照常理,这个水被阳气蒸动起来了,就应该越蒸越上,蒸蒸日上嘛,但它为什么又会降下来?这里有一个什么因素呢?水被蒸动因阳而上,当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就会遇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寒。不是有"高处不胜寒"的诗句吗?高的地方很寒冷,你到西部高原,看看超过海拔几千米的高山,即便是盛夏时节,山脚下郁郁葱葱,而山顶上却白雪皑皑,你会真正感受到高处不胜寒。水被阳蒸成为气,当这个气遇到高处的寒,就又复凝结为水。高处的水越凝越多,当达到一定的重力,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作用,它就会重新降下来,这就是《内经》所说的"天气下为雨"的过程。可见这个黄河之水确实是从天上来的。可是天上的水又从哪里来?这一点李白没有作交代,但是,我们学中医的却应该清楚这一点。上述这个过程,一个上蒸,一个下降,一个下降,一个上蒸,水就变成活水,就"自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水对生命的意义很大,大家想想,靠我们人工来灌溉的植物有多少呢?就整个植物界而言,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要靠老天来灌溉。靠老天,如果没有太阳,没有上面这些因素参与,行吗?不行!水循环不起来,万物利用不了,再多的水也等于零。所以,这个过程,一上一下,太阳起什么作用?寒起什么作用?水起什么作用?太阳、寒、水实在地讲一个都不能少,一环扣一环,少了任何一个,水都循环不起来。前面我们讲"活"离不开水,是从静的层面来讲,这里我们再要讨论"活",就得从动的层面入手了。所以,太阳寒水这样的搭配,有它很深刻的含义。我们讨论太阳篇,如果从很深的层面去讨论,它实际上就是讲的这个水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过程在任何一个地方卡住了,就成为太阳病。有些时候是在上升的过程中卡住了,有些时候是在下降的过程中卡住了,所以,太阳篇里讲经证、府证。如我们用麻桂二方治疗太阳经证,就是因为在蒸腾上升的这个过程出了障碍,地气不能上为云,所以,我们要用发汗的方法,通过发汗,使汗从皮毛而出,那这个上升的障碍就消除了。水到天上以后,又要云变为雨,这个过程是下降的过程,这个过程障碍了往往就是府证,我们要用五苓散来解决。五苓散是太阳篇很重要的方,张仲景主要用它治疗蓄水,治疗消渴。五苓散为什么能治消渴?它里面没有一样养阴药,没有一样生津药,它用的是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枝,反而有桂枝这样的辛温药,没有一样生津药,它怎么能够治疗口渴?这个似乎不容易想通,不但你们不通,我也不通。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到太阳里,放到自然里,放到水的循环里,这个疑惑就很容易解决。地气上为云了,还要天气下为雨,如果天气不下而为雨,那大地就会出现干旱,这个事实大家都是经历过的。那这个大地干旱在人身上是什么反应呢?地为土,脾主土,开窍于口,所以,这个"干旱"首先就会出现在口上,就会有消渴。五苓散能使天气下为雨,解决这个下降过程的障碍,那当然能治渴了。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五苓散为什么能治渴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应该对老子的这段话有所感悟。道法自然是老子讲的最高境界,入到这个境界,你看什么问题都一目了然。学中医的应该很好地领悟老子的这个窍诀。这个窍诀领悟好了,中医在你眼里是满目青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这个窍诀一点没有把握,你不"道法自然",只是"道法现代",那中医在你那里,也许就会是"泥牛入海"。整个太阳篇实际上都是讲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慢慢地去体味,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不管是麻黄汤、桂枝汤、五苓散,还是大青龙、小青龙、越婢汤,这些方都是在讲水。所以,我给太阳篇总结了一句话:治太阳就是治水。治水就要做大禹,不要做鲧!以上是太阳的大体涵义。?
? ? 3.病释?
? ? (1)病之造字病,对于当医生的讲,应该太司空见惯了,但是,要真正地询问大家懂得这个"病"没有?恐怕就会有不周到的地方。从这个病的造字,我感到中国文字的内涵真是太丰富了。古人讲一指禅,也讲一字禅。一个字里面有很深的涵义,有妙理,有禅机。有些时候只要你悟透了一个字,这门学问的门就被打开了。像病这个字,如果你真正解通了,那中医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我这里也斗胆借用这句话,如果病字你真正弄通了,那对于中医也是"思过半矣"。我们首先来看病这个造字,病由疒+丙而成,疒是形部,丙是声部。病的形部"疒"在古文字里也是一个单独的字,它的读音是:尼厄切。《说文》解为:"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为什么叫倚呢?人有疾病以后就会不舒服,不舒服当然就想靠着,就想躺着。所以,"疒"字就像一个人依靠在一个东西上,是一个象形文字,人生病了就是这副样子。所以,《集韵》说:"疒,疾也。"因此,形部的这个偏旁实际上已经代表了现代意义上的疾病,在英文里可以用 dis-ease 这个单词表示。[在古汉字中,"病"字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字的左半部,是一个床榻的符号;右半部是一个人的符号。人与床平行,说明人是躺在床上的。这个字后来演化成了"",也就是今天汉字偏旁中的"疒"。这一段有甲骨文]既然病字的形部偏旁已经代表了广义上的"病"字,那么,偏旁之外,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个"丙"呢?是不是仅仅为了读音。这个问题记得在第一章里已经有过讨论,声符不仅表音,而且表义,并且声符所表的这个义对于文字是很关键的部分,这一点也希望研究古文字的同道注意。一个形符"疒",一个声符"丙",就把疾病所牵涉到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来了。现在我们重点来看丙字,丙是十天干里面的一干,位于南方,五行属火。所以,古人云: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说文解字》释云:"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炳然就是很茂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夏三月,此为蕃秀",说的就是这个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是言夏至一阴生,一阴生后,阴道渐息,阳道渐消。一是什么?一就是阳。这又关系到了易象的问题,文字起源有一种八卦说,这里应该是一个根据。冂,徐锴释为:"门也,大地阴阳之门也。"丙位南方,处夏月,夏月是阳气释放最隆盛的时节,然而盛极必衰,所以,阳气在夏至以后,就要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从一入冂"的造字实际上就反映了这个过程。丙的上述意义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
? ? (2)疾病的相关性 ?丙代表南方,代表方位。那么,方是干什么的呢?《易 ·系辞》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是用来聚类的,所以,东方就有东方这一类的东西,南方就有南方这一类的东西。"疒"这个形符加上丙以后,就揭示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疾病的相关性。上面这个问题为什么说很重要呢?因为不管你是什么医学,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藏医也好,蒙医也好,他所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疾病的相关性。这个病跟什么因素相关?从发生的角度说,什么因素导致这个疾病,这个发生的相关性是什么?我们探讨一门医学,探讨的最根本的是什么东西?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疾病的相关性。21 世纪是生物医学世纪,医学研究将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基因方面,目的就是要解决在基因这个层次的相关性问题。有些疾病像艾滋病或其他什么疾病存在一个易感人群,张三刚接触一次就感染上这个疾病,而李四成天地接触也没有问题,是否在某个基因片断上存在易感基因?如果存在这样的易感基因,那么,对这个相关片断的特殊基因进行处理,使它不再具有易感性,这从疾病的预防角度来说就彻底解决了。所以,无论是疾病的发生还是疾病的治疗,都无外乎是这个相关性问题。在前一章里,我们曾举过三个病例,一个是恶性肿瘤,一个是坐骨神经痛,一个是胃痛,三个疾病的相关因素都是寒湿。寒是北方的气,湿是中央的气,一个北方,一个中央,这就把疾病所相关的最重要的那个因素归结到方上来了。生物医学它把疾病的相关性放在基因这个层次来研究,在基因这个层次来进行攻关。也许到 21 世纪后半叶,或者到 22 世纪,基因这个课题攻破了,那么,相关性的研究将放到后基因的层次。而中医呢?中医这个相关性就放在"方"上。方以类聚,这个类可以很多,可以数不清,正是由这些不同方属下面的"类"导致了众多疾病的发生。所以,疾病的因素再复杂,它也离不开这个方。反过来,我们治疗疾病叫开方,开什么方呢?就是开的上面这个方。如果你是寒导致的疾病,那这个致病的因素在北方。北方你拿不走,但,你可以模拟一个能够对治它的"方"去对付它、去协调它。比如这个"寒",你可以根据"寒者热之"这个原则,模拟一个南方,就用这个南方去对治上面的北方。南方起来了,北方自然要下去,不可能冬夏在一个时间里出现。中医治病的真实境界其实就是利用药物的不同属性来模拟不同的方,不同的时间、空间。时间可以用药物来模拟,空间也可以用药物来模拟,治疗疾病就是方的转换,就是时空的转换,将人从不健康的疾病时空状态转换到健康的时空状态。有关这个转换,我们将在以后的逐章里详细讨论。所以,总起来说,疾病所相关的关键要素就是这个"方"。病的造字为什么要用"丙"呢?原因就在这里。方以类聚,那么,可以用来聚类的方有多少呢?从基本的角度说有五方,东南西北中,但,如果按易的经卦分则有八方,按年支分有十二方,按节气分有二十四方,按六十四卦分,则有六十四方。我们看罗盘,罗盘上面就有这些不同层次的方分。所以,学中医的应该买罗盘来看一看,罗盘不光是风水先生用,中医也可以用,至少它可以帮助你认识这个方,认识与疾病最相关的这个因素。这里我们先从最基本的方(五方)来讨论,看看每一方里究竟聚有哪些相关的类。?
? ? [1]时间方 ?首先是聚时,东方聚寅卯辰时,聚春三月,余者依此类推。所以,时是方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类。《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又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这就是说疾病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就是时间,与时间有关系,这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特色。你看一个肿瘤病人,他 1994年发病与 1995 年发病就不同了,可西医不管这一套,他只看这个 CT 的结果,活检的结果,至于 1994 年发还是1995 年发跟他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中医也这样看,也不管这个 1994、1995,那就会完蛋。那你不可能真正弄懂病,因为与疾病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相关因素你没有考虑进去,你怎么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疾病?所以,这个时间你要谨记,这个病在 1994 年发与1995 年发完全不同,因为相关性不同了,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同了。作为一个中医,如果这一点忽略了,那很大的一块你就失掉了。时间的问题现代医学也在逐步的认识,比如药物的服用时间已经得到一定的关注,像强心甙这类药,在凌晨服用要较其他时间服用效价增加上百倍,还有一些激素类的药物,也有类似的情况。但,从本质上来说,西医对时间的认识还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有关时间的相关性今后我们会有较多的讨论。?
? ? [2]五行方 ?所聚的第二个因素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所以,疾病跟五行是很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在《内经》里面随处可见。你不谈五行,你认为五行是迷信,那你的中医搞不好。在《内经》里,在《中基》里,我们经常看到五行与阴阳相提并论,其实,五行就是阴阳的不同状态。阳气处在生的状态就叫木,处在长的状态就叫火,处在收的状态就叫金,处在藏的状态就叫水,而生长收藏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土。所以,五行是中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家千万不可轻视。?
? ? [3]六气方 ?所聚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东方生风,南方生火 (暑),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病机讲:"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百病的发生都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都与这个方相关。是百病而不是某一个病,所以,六气的相关性是普适的。?
? ? [4]五气 ?五气与上面的六气有区别,它主要反映药物的方位属性,即寒热温凉平。东方温,南方热,西方凉,北方寒,中央平。前面我们讲到中医可以用药物来模拟时间、模拟空间、模拟方位,就是依据药物所具有的这个五气特性。所以,把握五气乃是中医治方的一个要素。?
? ? [5]五味 ?五味也是方所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方聚酸,南方聚苦,西方聚辛,北方聚咸,中央聚甘。中医处方治病,依靠的是什么呢?很重要的就是药物的这个五气、五味。大家看《神农本草经》,它在每个药物里先谈什么呢?先谈气味,气味放第一位,主治功效放在第二位。气味是药物的首要因素,功效主治是次要的因素;气味是体,主治功效是用。这个主次,这个体用关系大家应该搞清楚。现在很多人不明体用,主次颠倒,只管主治功效,某某药治某某病,头痛就上川芎、白芷,肿瘤就上白花蛇舌草,完全将气味抛到九霄云外,这个怎么能算中医呢?我们再看《内经》,《内经》治病讲补泻,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她凭什么补泻呢?凭的就是这个气味。所以,她讲:"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她讲"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所以,中医治方她是凭气味来治方,有气味才有方可言。你凭一个活血化瘀,一个缓急止痛怎么治方?它算北方还是南方?是东方还是西方?方里面所聚的每一类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大家都感到中医的科研难找课题,其实这个方里就大有课题,而且这些才是对中医真正有意义的课题。这几十年,国家在中医药领域里投入了不少的资金,攻关课题也层出不穷,但是,大家冷静地想一想,这些课题中有多少是对中医有真实的意义呢?可偏偏就是这些课题容易中标,容易到手。你搞什么"方"的研究,标书出去就石沉大海了。五味的研究也告诉我们,疾病跟饮食的相关性非常大,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个说法在现代生活中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反映。像现在世界上的头几号杀手,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病等,哪一个不与饮食有关?现代医学研究饮食,它主要从食物的成分,脂肪多少,糖多少,微量元素多少,饱和脂肪酸多少,不饱和脂肪酸多少,从这些角度去认识。作为中医,大家不可忘记五味的因素。从上面这些讨论,大家应该发现中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中医里,导致疾病的是这些因素,可治疗疾病的还是这些因素。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医的这个特别之处,大家应该好好地去思考,好好地去琢磨。它与西医的概念完全不同。像风是一个致病的因素,"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可是风又是一个治病的因素,风能胜湿。而西医则完全不是这样,像结核杆菌、葡萄球菌,这是致病的因素,那么,治病呢?它有另外一个可以杀灭这个致病菌的东西,比如抗生素。而中医的病因你是杀灭不了的,风你怎么杀灭,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够进行调整,只能根据古人给出的方与方之间的这个巧妙关系来进行对治。让水能载舟而不覆舟,让萧何成事而不让他败事。中医治病的路子就是这样,如果从兵法来说,中医治病是攻心而不是攻城。?
? ? [6]五色 ?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东方青,南方赤,中央黄,西方白,北方黑。既然颜色与方有这样的关系,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色调我们不能光作美观来看,色泽不仅仅起装饰的作用,它应该有更深的涵义、更大的作用。一个土气很弱的病人,用了补土的药,用了四君子汤,用了理中汤,可是老不好,什么原因呢?结果发现这个病人老是穿一身青色的衣服,你在这里补土,它在那里伐土,这怎么会好呢?疾病跟那么多的因素相关,而你只知道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你只知道从功效主治去调理。功效主治如果不灵,你就说中医没效,你就说中医的理论滞后于临床,这怎么行呢?中医的这个局面大家说堪不堪忧,应不应该设法改变。五色的因素很重要,记得我跟大家谈过一个例子,就是上面的曾邕生师傅。他曾经治疗过一例重症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病人卧病不起,所以,只好请曾医生上门去诊治。曾医生看病处方之后,还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将病人家的其中一面墙整个地用煤水刷黑,然后让病人住在这间房里静养服药,结果病人很快地得到痊愈。黑色聚北方,北方属水、属肾,所以,曾医生用黑必定与肾有关。治病不但用药物的气味与主治,而且还从五色入方,五色治方,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疾病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北方不足的病人,当我们用药物来调补,感到力量不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相关性从其他方面来考虑,比如从五色来考虑。这是中医很值得注重的一个方面。?
? ? [7]五音 ?下面我们看五音,五音即角徵宫商羽。东方角音,南方徵音,中央宫音,西方商音,北方羽音。五音对疾病有关系没有呢?有!《内经》讲: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望什么呢?望气色、望形色。望气我们很难做到了,我们只能观形。那么这个闻而知之是闻什么呢?很重要的就是闻这个五音。五音里面哪个音强,哪个音弱,哪个音有,哪个音没有,五音之间的协调关系怎样?这些都要能够区别。这都是很深的学问。古人云: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这个知音的原始意义就是知五音,只是后来把它泛化了。大家还记得子期、伯牙的故事吗?可见知音是不简单的。听一个人的声音就知道你的情况,是不是太玄了呢?不玄!历史上有的人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在隔壁说话,他就知道你的疾病,这才叫"闻而知之",这才叫圣。为什么呢?因为疾病与五音相关。你的肺病了,那你的商音肯定会出问题,你的心病了,徵音肯定会出问题。所以,听这个声音就能大致了解你的情况。只不过我们现在都是聋子,我们听见的只是胒湮心耳的繁手淫声,而真正的五音我们听不懂。有的甚至连五音的概念还搞不清楚,一听五音,就说这不科学,应该是 1234567,应该是七音,怎么搞五音呢?五音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花大力气来研究。上面提到的是诊断的角度,从治疗的角度看也是一样。五味能治病,五气能治病,五音同样也能治病。商音就是属于西方,就属于金,金就能克木。你光知道羚角钩藤可以平肝熄风,应该知道商音一样地能够平肝熄风。现在西方很多地方都在流行音乐疗法,这是一个可喜的苗头,不过,这个音乐疗法还比较初级,还是小学水平,甚至是幼稚园的水平。真正的高水平在高山流水里,在中医里。希望大家在这方面作些研究,不要局限于开一个小柴胡汤、麻黄汤,或者时方的荆防败毒散,不要局限在这里,应该把眼光放开一些。21 世纪中医可以有很多的作为,为什么呢?因为她的相关性太多了,正是这个相关性决定了她在很多领域都能够有所为。现在许多中医到西方去,就只扎个针灸,弄弄按摩,开个中药,西方人也认为中医就这几招,你为什么不搞搞音乐疗法,你可以研究五音,开一个真正的五音疗养医院。《史记·乐书》云:"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见音乐对人体的作用,对疾病的作用,并非现在提出来的。这就是说,中医里面可以操作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不要只是抓住现在这一点点。?
? ? [8]五臭 ?在方这样一个框架里面,有很多相关的问题,有时间,有五行,有六气,有五色,五音,有五味,往下的还有很多。比如五臭,臭是双音字,这里读"秀"音。臭跟味不同,它是通过鼻来完成。五臭即臊、焦、香、腥、腐。东方臊,南方焦,中央香,西方腥,北方腐。对于五臭,也许我们对它要比其他敏感,特别有些臭我们的感受很深。比如香燥的东西。香燥的东西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特别在不想吃饭的时候很想吃一些香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香属中央,香入土,香入脾胃,脾胃运化好了,胃口就自然会打开。记得蒲辅周老先生曾治一例高年久病的患者,症见烦躁、失眠、不思食,大便七日未行,进而发生呕吐,吃饭吐饭,喝水吐水,服药吐药。病家认为已无生望,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询治于蒲老。蒲老详问病情,当得知病者仅思喝茶后,即取"龙井"6克,嘱待水煮沸两分钟放茶叶,煮两沸,即少少与病者饮。第二天病者子女惊喜来告:"茶刚刚煮好,母亲闻见茶香就索饮,缓缓喝了几口未吐,心中顿觉舒畅,随即腹中咕咕作响,放了两个屁,并解燥粪两枚,当晚即能入睡,早晨醒后即知饥索食。"蒲老嘱以稀粥少少与之,饮食调养月余而愈。一味茶饮而起如此沉疴,同道颇以为奇。当时我看到这个病例也觉得不可思议,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我们今天讨论五臭,这个道理就很清楚了。上好的"龙井"是非常清香的,而按照蒲老的这个泡茶方法是取其臭而不取其味,这样香气直入中土,当然就可以醒脾开胃了。适当的喝茶能够帮助消化,道理就在这里。有关五臭的例子还很多,第一章里我们讲《脑内革命》的例子,我们讲治骨癌的例子都与这个五臭有关。?
? ? [9]五畜 ?五畜在《内经》有不同的说法,一种五畜指鸡羊牛马猪,东方鸡,南方羊,中央牛,西方马,北方猪。一种是七篇大论的说法,即五虫: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这个五虫包括人,它泛指一切的动物。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是肉食的时代,过去小时候一个月能吃上一顿肉,所以,吃肉叫打牙祭,可现在哪餐不是肉,哪顿不是肉?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奇疾怪病也越来越多,而很多高发病率的疾病就与肉食直接相关。从中医的角度,从五畜的角度切入,应该会有文章可做。谈五畜还需要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十二生肖的问题。十二生肖应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前些天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报道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国为了预防伊拉克的毒气弹,除了携带很多现代化的设备外,还带有很多的活鸡。为什么带活鸡呢?科学研究表明,鸡对有毒气体的嗅觉,其敏感性远远超过其他一切动物,所以美国人要借助这个鸡来为他报警。为什么对气体最敏感的东西是鸡呢?鸡属酉,酉位西方,肺亦属西方,开窍于鼻,而嗅觉是由鼻来主管的,这就造成了鸡的嗅觉与众不同。这使我意识到了十二生肖的内容不可忽略,它不是随意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这里面肯定有很深的东西。另外一个是古人用来治疗青腿牙疳的例子,青腿牙疳大概相当与现在的血管性疾病,如静脉炎这一类病。这种病先是脚趾远端一节节地发青,然后逐渐坏死。古人用什么方法治这个疾病呢?就用马乳,母马的奶。喝这个马奶,血管的疾病就会慢慢地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午马属南方,属火属心,中医讲乳为血化,因此,乳又称白血。而心又主血脉,所以,这个马乳就与血脉有特别的亲和力,有特别的关系。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它能治疗这个血管的病变。以上这些关系告诉我们,研究动物,我们还不能完全像现代医学那样光从营养的角度来考虑,应该还有其他一些方面,也许这些方面的意义更深远、更广大。?
? ? [10]五谷 ?五谷,即麦、黍、稷、稻、豆。东方麦,南方黍,中央稷,西方稻,北方豆。五谷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提到过豆,豆入北方,与肾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豆又称肾谷。实际上我们看一颗大豆的外观,它就像一个缩小了的肾。因此,豆类及其制品,对于肾,对于与肾相关的骨和脑就有特殊的作用。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个保健食品叫大豆卵磷脂。服用卵磷脂除了调节血脂,改善心脑功能,增加记忆力外,对某些脱发还有很好的作用。而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些作用都与北方有关,都与肾有关。所以,研究食物不能光考虑现代的营养学,还要考虑到"方"的因素。五谷里面稻属西方,属肺谷,而肺主皮毛,所以,从美容的角度讲,吃大米恐怕要好一些。南方人的皮肤为什么比北方人细腻,这可能与南方人主食肺谷有关。 ?
? ? [11]五志 ?五志就是怒、喜、思、忧、恐。东方怒,南方喜,中央思,西方忧,北方恐。情志跟疾病的关系我想大家都有感受,不用在此多说。思虑太过会怎么样,忧伤太过会怎么样,恐惧太过会怎么样,这些在《内经》都有明确的记述。这就说明了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在古医案里,有不少是用五志的方法治疗疾病的,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这些都是因为有方的因素。 ?
? ? [12]五数 ?五数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天数五,地数五,合之即五数也。 《易·系辞》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以天地分之即奇数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偶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天数为阳,地数为阴。以五方类之,则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数的五方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传统所说的河图数,河图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具神秘色彩的东西,孔子曾经感慨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它不仅与易的起源相关,故《易 ·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且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大一部分就蕴藏在这个河图里。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就这个神秘性去探微索隐,而是就这个五数的问题作一个讨论。如果大家要问现代科学最具特征的地方是什么?那我们可以回答,是她的数理逻辑体系,是她的数学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她对数的认识的最大特征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抽象"。所以,现代数学是一门纯抽象的科学。而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化最具特征的地方则是她的阴阳术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她对数的认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抽象,比如我们以上所说的这个方与类,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为什么属于一类?为什么能够聚于同一个方下?在这个"方以类聚"的过程中,如果不从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的属性,抽出本质属性,那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根本就扯不到一块来。所以,在类聚的过程中必须抽象。那么,另一方面呢?另一方面就是不允许抽象。现代数学里,她对数的认识是纯抽象的,比如这个 1,1 就是1,1 就代表1 这个数,除此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具体的内涵,它不代表任何一个象。任何一个东西,任何一个象都必须统统地抽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来研究数学。可是在阴阳术数这个体系,它完全不是这样,她的数里有象。所以,《左传》说:物生有象,象生有数。物里面有象,象里面有数。反过来呢,则是数里面有象,象里面有物。因此,传统文化里专门有一门"象数"学,就是探讨象与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数与物之间的关系。数不允许"抽象",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内涵,它有一个直接与之关联的"象",这就是河图的重要内容。一六这两个数表征水,有一个水的内涵,北方的内涵;二七表征火,有火的内涵、南方的内涵;三八表征木,有木的内涵、东方的内涵,余者依次类推。一六为什么会有水的内涵,北方的内涵?这显然不是今天在这里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这是整个古代文化确知确证了的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不容推翻,推翻了它就等于推翻了整个古代文化。而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一个根本差别。现代的预测学,它根据概率,根据统计,那么古代呢?它就根据这个象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象数学不是一门虚设的学问,它是一门很实在的学问,古人制方的大小,用药的多少,以及每味药的具体用量,就是依据这个象数的学问。?
? ? [13]五毒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这里再补充一个五毒,五毒即贪、嗔、痴、慢、嫉。这是佛家的一个概念,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是希望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行为的善恶,特别是心灵世界的善恶与疾病有没有相关性。《易·系辞》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的状态,一定是祛除了五毒的状态,还有贪、嗔、痴、慢、嫉,这个心境不可能恬淡,不可能虚无。而一旦趋入这个境界,就会真气从之,就会精神内守,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由斯可见,道德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也是医学的问题。以上我们粗略地讨论了方的涵义。在每一方里,所辖的这些"类"在表面上看虽有很大的差别,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相同的,却是等价的。正因为这个等价性,造成了中医在诊断上和治疗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看似不同,看似不规范,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实际是大同,是殊途同归。这叫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打法虽不同,但都不能违反"方"的原则。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时,用了两个"最"字来形容,一个是"'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一个是"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我们从病字的释义,引出了疾病的相关性,而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周先生的确是过来人,他的这个形容绝非孟浪之语。?
? ? (3)何以用"丙" ?有关病的造字,我们转入另一个话题。由上述讨论可知,病字用丙是为了用方,而用方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疾病的相关性。既然用丙即是用方,那我们就要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造字完全可以选甲,为什么一定要选丙呢?天干从甲开始,你用天干应该首先用甲。如果当初造字的圣人选择了甲,那我们今天不读得"丙"而应该读得"甲"。我想光是声符,光是发音,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就像没过门的毛脚媳妇喊阿姨喊惯了,过门后突然要改叫妈,真是周身的不自在。但是,这个没关系,时间一长,两三个月后,你就习惯了,自在了。所以,光从声部来解释造字为什么一定要用丙,这个理由不充分。?
? ? ①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病之用丙肯定有它的特异性。怎么样一个特异性呢?丙在十天干里属南方,属火、属心,这个南方,这个火,这个心有什么作用呢?也许不学医的人很难领会这个作用。我们现在换一个角度来谈,从《素问》的"灵兰秘典论"来谈。 《素问》里面有很多的医学模式,有生物的医学模式,有宇宙的医学模式,有心理的医学模式,也有社会的医学模式。这个"灵兰秘典论"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谈医学。从这个角度上述的这个南方、这个心有什么意义呢?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君主之官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就一个国家言,在美国就是总统,在中国就是主席。一个主席,一个总统,他对国家的关键性、决定性作用,这个不用多说。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在谈完十二官的各自作用后总结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主明则下安,君主之官明,则整个身体,整个十二官就会安定,用这样的方法来养生,你就会获得长寿。所以,你要想把身体搞好,要想长命,就是要想方设法使这个主明。历史的经验更是这样,我们回顾几千年的历史,哪一朝哪一代遇上明君,天下就安定,老百姓就得利。如果遇到昏君当道,那就惨了,那自然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从 《素问·灵兰秘典论》我们知道,这个心、这个南方火是一个主宰,是整个身体的关键,健康也好,长寿也好,夭折也好都关系在这个心上,这个南方上。因此,病与不病,就要看这个心。病之造字为什么一定选丙呢?道理就在这里。前面我们提到中医这门医学是"攻心"而不是"攻城",从这个造字可以得到证实。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所以,你只知道攻城,而不知道攻心,那你不是中医,或者你成不了上医。而什么是攻城呢?什么是攻心呢?大家可以思考。?
? ? ②十九病机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十九病机看,整个十九病机五藏病机占五条,上下病机各占一条,就是七条。风寒湿的病机各一条,加起来十条,那么,剩下的这九条都是讲火热的,如果再加上五藏病机中心这一条,就成了十条,超过半数,可以控股。在病机的开首,黄帝说了,"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也就是这个百病与五方的因素都有关系,可是为什么一到具体的病机,岐伯就撇下了其他的因素,而主要谈火热,主要谈南方呢?这显然与前面《素问 ·灵兰秘典论》的君主之义相呼应。疾病虽然与方方面面的因素相关,但是,最关键的,最决定性的只有一个。就像一个国家,国家的各个部门都很重要,不能说你外交部重要,我财政部不重要,都重要。但是,这些重要的因素都必须服从一个更关键的因素。造字的先圣之所以选择丙而不选择甲或是其他,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是很具深意的。以上我们通过病的造字引申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你对病的造字真正领悟了,对于中医就"思过半矣"。这句话大家说过分吗?我想不过分。任何医学它研究的不外乎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相关;一个是疾病的治疗与哪些因素相关。而在病的造字里,显然已将这两个相关因素包括进去了。所以,病字大家要好好地研究、好好地琢磨。我们乍看周汝昌先生将"咬文嚼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还以为是不是老先生糊涂了。"咬文嚼字"是没事找事,怎么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呢?可是,你一仔细琢磨,就知道这个最高境界非"咬文嚼字"莫属。"咬文嚼字"不是简单的一桩事,它需要很深的沉积,很厚的底蕴,这里面既有逻辑的知识积累,又有直觉的体认判断联想,没有这些,你咬不到东西,嚼不出味道。嚼不出咬不到你谈什么境界,这就没有境界可言,这也不叫"咬文嚼字"。而一旦你咬到东西了,嚼出味道了,你感到一口下去回味无穷的时候,这个境界就会自然地涌现出来。佛家讲等静智慧中的自然流露,恐怕我们可以借用来描述这个"涌现"的过程。真正有学问的老先生,他的一句话有时都是沉甸甸的,用一字千金来形容,实不为过。周汝昌先生讲的"咬文嚼字"实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 ? 4.脉释?
? ? (1)脉之造字 ?首先我们还是从造字来看。脉由月+永构成,我们现在的简体就用这个脉。还有另一个是月+聐,这是比较正规的写法。月字在这里是形符,《说文》和《康熙》都把它放在肉部。所以,月可作两个部首,一个是月亮的月,一个是肉。《说文》、 《康熙》将脉(胐)置于肉部,我的意见是对一半错一半。说对一半是因为从形上讲,脉确实是由肉构成的。但是,如果从功用上,从更广义上讲,脉置肉部就有诸多不妥。它应该置于月部。月就是月亮,《说文》释月为"太阴之精",《史记·天官书》曰:"月者,阴精之宗"。而《淮南子 ·天文训》则云:"水气之精者为月。"也就是说,月为水气之精凝结而成。永的本意是长,把这个长放在历史里就是永恒。如果把它放在自然里,这个长与什么才堪称配呢?当然只有江河才能相配。所以,《说文》云:"永长也,象水聑理之长。"我们经常讲源远流长,在本义上就是指江河。你看长江从唐古拉山起源后,一直流到大海,横穿整个内陆东西。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长?所以,永的本义就是这样,它代表江河,代表江河的主流。而胑的意思呢?它也与水有关,表示江河的支流。一个主流,一个支流,两个都是讲水。所以,这个脉字必定是与水相关的。?
? ? (2)脉义 ?形声二符的意义已如前说,形符我们还是从月讲。月属阴,阴的东西是黑暗的,不应该有亮光。但为什么月会有亮光呢?古人讲这是日使之明也。也就是说属阴的月本无明,而有了日,有了太阳它就会明。所以,月的光明主要与太阳相关。我们常说水中月、镜中花,其实水中本无月,镜中亦无花。月的明亮也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它好比一面镜子,一面太阳的镜子,一面阳气的镜子。因此,月相的变化情况,从天文的角度讲,它反映的是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医的角度讲,它反映的是阳气的进退消长。所以,整个月的阴晴圆缺它并不在于说明其他的什么,而说明的就是这个阳气的变化。今天是农历十一,再过四天就是十五,从这个时候起,月亮在一天天变圆,直至形成十五的满月。月属阴,月满了是不是就意味着阴气满呢?不是的。恰恰相反,它反映的是阳气满,阳气充满,阳气盛大。这就引出一个月周期的问题。前面我们曾讲过年周期和日周期的问题,有的人发病跟这个年周期很有关系。比如胃病的病人,有的就喜欢在春天发作,其他季节他比较平静,可是每到春天胃就不舒服。这样一个发病特征就提示我们这个病与东方很有关系,与肝木很有关系,应该从这方面来考虑治疗。还有的病人在年周期上没有特征,可是在日周期内却很有特征,他这个病就是傍晚的时候不舒服,其他时间相安无事。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前面谈的日周期我们知道,傍晚的时分对应秋,这就与西方、与肺金有关。这里我们提出月周期,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月周期里面也存在一个春夏秋冬的变化,也存在一个生长收藏的变化,根据病人在月周期内的发病特征,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相关性的判断,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汉代的魏伯阳造有一本《周易参同契》。这本书在历代都受到极高的重视,享有"万古丹经王"之美称。这本书对月相的变化是用易卦来描述的,比如这个十五,它所对应的是乾卦:"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乾卦三爻皆阳,是纯阳卦,月满用乾来表示,正说明了月满是阳气最隆盛的时候,这个时候阳气处在最大的释放状态。月满一过,重阳必阴,阳气逐渐地转入收,转入藏。月相也渐渐由满变缺。到了二十二、二十三即成为下弦月,这个时候的阳气状态与秋相应。下弦以后,月的亮区进一步"萎缩",直至三十,什么都没有了,只见一个月亮的影子,这个时候就叫晦。在晦这个时候,月亮跑到哪去了呢?月亮还是在那儿。就像我们的镜子,刚才镜中还有花,为什么这会儿没有了?因为你把花拿掉了,藏起来了,而镜子仍然在那儿。这个时候阳气没有显现,阳气都收藏起来了。所以,月就不明了,这就成为晦。所以,晦这个时候就与冬藏相应。因此,整个月象的变化,实际上就是说明阳气变化的这么一个问题。月象所呈现的不是其他,就是一个阳气,故月又称为阳镜。月为阳镜的这个说法,不知道古代有没有,如果没有,则权作我们的一个创造。所以,月象变化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以阴显阳,以阴现阳的过程。月的这样一个意义谈完了,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水。水也是属阴,是一个静物。它只有往下走,所以,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有例外,水也会有起落,比如潮水的涨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这个导致涨落的因素。今年中央电视台刚好转播了钱塘江观潮的盛况,大家也看到了,这个过程确实蔚为壮观。特别是两股潮碰撞回旋的时候,正好形成一个天然的太极阴阳图,这使我们想到了什么叫作"道法自然"。古人所搞出来的这些东西,都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都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自然。水这样一个静物为什么会涨起来?而且涨得这么汹涌澎湃。这跟月亮一样,月本无光而阳使之光。水本为静而阳使之动。所以,这完全是一个阳气的问题。既然是阳气的问题,那么,这个涨落必然会与时间相关,与阳气的变化相关。古人讲月满观潮,就是说潮涨一般都在月圆的时候。月圆潮起,月亏潮落,这是什么原因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从海洋潮汐学的角度,认为在月圆的时候,月地的引力最大,由于引力的作用产生了潮涨的变化,也就是说潮的起落与月地的引力相关。这个是现代科学的说法。但是,在古代还没有引力这个概念,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个潮汐的涨落变化呢?既然有变化,那必定要找阴阳,这是《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明确规定的。是什么因素能使这个阴静而下的东西升涨起来呢?除了阳再没有别的东西。阳主动主升,惟有靠阳的鼓动作用才能使水升涨为潮。而恰恰月满的时候是阳气最隆盛的时候,这就与现代科学的说法吻合了。阳气的作用,就使这个静者变动,就使这个下者变高。因此,潮汐的涨落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阳气的变化,是阳加于阴方为潮,这与月为阳镜的道理同出一辙。在自然界,海洋的潮汐受月地引力的作用,受阳气的影响。那么,在人体呢?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人体的情况应该跟这个过程相似,而这个相似的东西就是血脉。几年前《中国青年》杂志的一篇文章正好支持了以上这个说法。这篇文章有两个观点:一个是最原始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这个问题我们在厥阴篇会有详细的论证。生命的起源跟河图很有关系,跟五行很有关系;另外一点就是认为人体的血液跟海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什么呢?人血是咸的,海水也是咸的。所以,自然有江河湖海,人身就有血脉。血者水也。血本静物,它为什么会在血管中流动,进而产生脉搏呢?当然,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很清楚,这是由于心脏的不停收缩造成的,但是,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还不能解决问题。心脏收缩产生脉搏,这一点古人已经认识到,并且将这个问题归结到胃气里面。但是,要使这个脉理与整个医理相应,那么,脉的变化还是要归到阴阳上来。树欲静而风不止,阴血欲静而阳动之。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把整个脉理浓缩进去,给脉下一个定义,那么这个定义就是:阳加于阴谓之脉。知道了脉的这个道理,这就好办了,你就会明白我们号脉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为了了解阴阳。《内经》云:"脉以候阴阳"。脉为什么可以候阴阳呢?就因为脉的形成,脉的变化具备了阴阳的要素。所以,我们号脉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了解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在前面第二章里我们曾讨论过这个本的问题,本就是阴阳。因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与这个阴阳有关,都是阴阳的变化导致的,疾病当然也不例外。现在我们要了解这个疾病,要考察这个疾病,看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这个疾病,那我们从什么地方入手呢?当然要从根本上入手。从根本上入手就离不开阴阳。而阴阳从哪里去了解呢?脉!既然脉能够这样好地反映阴阳,所以,中医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方法就是从脉入手。当然,如果有人能像扁鹊那样望而知之,那这个脉可以不那么重要。你一望便知道他的阴阳。但是,这一点我们恐怕很难做到,那我们就只能依靠脉来鉴别阴阳。?
? ? (3)四时脉论 ?中医脉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讲 28 脉的,有讲 36脉的,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验,但是,真正把握起来并不容易《内经》讲脉没有这样繁杂,她只讲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例如她只讲四时脉,而不讲 36 脉。然而四时脉你一旦搞清楚了,脉学的基本问题也就解决了。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四时脉。?
? ? ①春弦 ?所谓四时脉就是春夏秋冬所相应的脉,春脉为弦,什么叫弦?弦脉比较容易理解,古人形容是"如按琴弦"。在指下有"如按琴弦"这样一种感觉的就叫弦脉。典型的弦脉在手下稍稍感到紧张,如果更进一步紧张就成了紧脉。所以有不少的医案脉写弦紧,因为弦紧的这个度有时不好区别弦属春脉,紧属冬脉,冬春相连,所以,这个交界有时并不容易区分。不过,明显的还是可以区别开来。春天为什么会现弦脉呢?通过第二章的讨论我们知道,春天的时候阳气开始释放,开始升发,但是,这个时候阴寒还没完全退。特别是北方,早春二月的时候还很寒。在这样一个时候,阳气要出来,阴寒就会阻挡它,束缚它。这就形成一个抵抗,这样一个阴阳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弦象。所以,我们摸到这个脉的时候总有一种受阻的感觉。当然这样一个过程用言语确实不容易描述大家可以慢慢去感受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弦脉呢很关键的一点是阳出的时候有东西去束缚它,如果没有这个束缚的因素,它不会出现这个弦脉。因此,弦脉的这样一种情况正好反映了春天的阴阳变化。所以,在春三月里见到这样一个脉象应该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太过,过则有病。太弦了那就说明这样一种束缚和抵抗的力量超过了正常,那你要找原因,看看为什么会形成这个弦脉的太过?如果脉根本不弦,一点紧张的味道都没有,相反地很松弛,那说明这个阳气根本没有升起来,这也是有问题。所以,春三月脉太弦了,即太过,或者一点都不弦,即不及,这样都不好。这个是春脉。如果在平常其他的时候见到弦脉,就应该找找原因。特别是女同志,摸到弦脉的时候应该问问她:近来的情绪怎样?是否怄气了?怄气的时候常常会有弦脉出现。为什么呢?因为怄气就会有抑郁。抑郁了,气血的运行就会有障碍,有束缚。因此,在其他的时候出现弦脉,我们就应该寻找这个引起束缚的原因。?
? ? ②夏洪 ?夏天的脉是洪脉,又叫钩脉。夏天为什么会出现洪脉呢?夏天时候的阳气在方向上还是像春天那样,是春日的继续。阳气升发,向上向外。但是,夏天这个时候阴寒已经退了,束缚的因素没有了,脉气就像完全张开的翅膀,很自在很逍遥地飞翔。所以,这个时候的脉就是洪脉。夏天见到这个脉,这叫应时脉。如果其他时间也出现这个脉,这就是非时之脉。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我师父当年的病案,大概在 1982 年的冬天,先师到铁路的一个朋友家赴宴。饭前,应朋友的要求为她的父亲诊脉,诊脉过后先师没说什么,等把饭吃好,先师的朋友送他出门的时候,先师才跟她讲:你父亲的身体要注意,不然的话,明年夏天就会出大问题。朋友听到先师的这番话,心里很紧张。因为她亲眼见过先师的一些预言后来都兑了现。所以,迫不及待地问有什么办法可想。先师当时开了一张处方,用的只有两味药,一味生石膏,一味苏木。熬水以后当茶饮。为什么开这两味药呢?当时是冬天,而冬天摸到的却是一个夏天的洪脉。这个时候阳气正在收藏,不应该出现这个洪脉,出现了说明一定有问题。在收藏的时候,还有一个天地的因素在束缚这个脉气。在这样的时候你都会出现这个脉,而一旦到了夏天,这样的因素没有了,那不火山爆发?所以,先师断定夏天肯定会出问题。这个脉在伤寒里也叫阳明脉,阳明病当然可以用白虎汤。所以,我师父开的不过是白虎汤的变方,是更简单的方。送走师父后,回到家她就跟父亲说:李医生说您应该吃一些中药调理,这样会对身体有好处。可是她的父亲是一位老干部,很固执,并且刚刚做过全面体检,什么问题也没有,吃什么药呢?所以,就没有做理会。到了夏天,大概是七月份的时候,突然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这个病例给我的印象很深,认识到脉是很有作用的,把握好了,确实可以知道疾病,预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四章 治病法要】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652 次浏览 • 2016-02-03 17:18
? ? 在正式地进入太阳篇前,我们要讨论"治病法要"这样一个问题。只有这个问题清楚了、把握了,做医生才有一个依靠处。?
? ? 一、医者的两个层次?
? ? 陈存仁编辑有一套日本人写的很著名的丛书,叫做《皇汉医学》。《皇汉医学》里讲到一个"医诫十则",就是做医生很需要注意的十个问题。十诫中有一诫我的印象最深,记得这是师父十多年前给我讲的。先师给我讲的许多问题都已经忘记,可是这一诫我记忆犹新,因为它太重要了。十多年来,我一直是以这一诫来告诫自己、鞭策自己、要求自己。现在就凭记忆把这一诫的内容转述给大家:"医有上工,有下工。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谓之上工。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我们看到这一诫里把医生分为上工、下工。上工这一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高明医生,而下工这一类,就是很差劲的医生,就是庸医。作为我们学医的人,在谈到这一诫时,就应该有所选择。我想大家应该是希望能在上工的行列,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大家就不要学医。否则,一辈子下来,只做一个下工,一个庸医,这有多凄凉。另外一点,做医生几乎没有中间路可走,你不是救人就是害人。你开药,如果没有治疗作用,那就是毒副作用,中间的路很少,这是肯定的。所以,选择做医生的路,大家应该很慎重。按照清代名医徐灵胎的话,做医生只有两条路,要么做苍生大医,要么做含灵巨贼。?
? ? 1.下工层次?
? ? 什么是上工?什么是下工?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一诫从根本上,从源头上给我们作了说明。"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这是什么意思?前些天我给医本的同学上课,下课休息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我们家乡有一个朋友得甲状腺肿,老师您看开个什么方?另外一个同学接着问我:老师,我最近经常失眠,您看开个什么方?现在我们暂时放下上面的提问,先来考虑另一个问题。中医与西医在很多原则问题上应该说是接近的,西医治疗一个甲状腺肿,不会马上想到割掉它,或者马上用什么消肿的药物。它要通过一些手段或方法,得到一个诊断。甲状腺肿只是一个体征或症状,它还不是诊断。它必须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得出一个诊断,这个诊断是病因诊断。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甲状腺肿?是缺碘呢?还是甲状腺机能亢进?还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瘤?或者会是癌肿?这些都必须做相关的检查才能确定,或者做活检什么的。等到这个病因的判断明确之后,才能提出相关的治疗方案。有人说西医光治标,这个说法我不同意,病因治疗就是治本,只是这个"本"的层次不同而已。上面的同学告诉我一个甲状腺肿就要我开方,这就等于省略了这许多的过程。中医与西医在这个总体原则上也是一样。我们说甲状腺肿或者失眠,它只是一个"证",而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通过这个"证"来辨别疾病的"因",然后根据这个"因"来进行治疗。这也叫做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你现在只说一个甲状腺肿、一个失眠,这个辨证论治的过程没有,这个诊断的过程没有,那怎么开方?没法开方。根据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对后世提出的内科就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西医说肺结核,这是一个病,这是一个诊断,而这个诊断已经包含了病因的判断。又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的最终原因虽然没有搞清楚,但是,这个病名已然包括有病因因素。而内科里面说"咳嗽",说"胃痛",说"泻泄",这些都是病。"咳嗽"、"胃痛"这些是什么东西呢?它只是一个症状,它完全没有病因的成分,所以,西医要笑话中医,我觉得应该笑话。什么事情要模仿西医,都应该经过严密的思考,没有经过严密的思考,盲目地去模仿,就容易搞成半吊子,两头不到岸。当然,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所采用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西医有大量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借助,而且这些手段越来越先进。中医呢?什么也没有,都得靠自己。因此,学中医要比学西医困难。学西医,整个世界的科技都在帮助你,现代物理学帮助你,现代化学帮助你,现代生物学更加帮助你。而学中医没有人帮助你,相反都在为难你,给你挑刺。所以要学好中医,特别是要在现代学好中医,那真是不容易。大家应该把这个困难考虑进去,树立牢固的信心。上面提到,说一个失眠,说一个甲状腺肿就要处方,这就是"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很多人搞一辈子中医都是这样。听到甲亢,就开一个甲亢的方,病人又说胃痛,加两味胃痛的,又说腰痛,再加两味对付腰痛的,现在的很多中医就是这样看病。有些同学给我说,现在在医院里已经看不到中医了,心肌梗死就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已经形成套路了。当然有的病人可能会适合于益气养阴,但,这个思路不对呀。心梗是西医的病名,由冠脉阻塞所致。中医怎么认识它呢?中医不一定说它是心梗,你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怎么就只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这个与"对病欲愈,执方欲加"有什么区别?这可是下工之所为啊。所以,我们一定要设法避免这样的方法,走另外一条路。?
? ? 2.上工层次?
? ? 这一条路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这个"机"是什么呢?这个"机"就是病机。临证的时候,首先是要察明病机,然后再根据这个病机来处方,使方药与病机相契合,这样一个看病的路子就是上工的路子。"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似迂而反捷",这样的方法迂不迂呀?确实好像有点迂。病人来了,还要察什么机。心梗的病人一来我就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协定方,这个很快呀,还察什么机。但,最后的结果呢?恐怕你那个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结果赶不上。这就是"似迂而反捷"啊。见一个咽痛,你就清热利咽,玄参、麦冬、桔梗、甘草,行不行呢?这样看起来快,看起来不"迂",可实际的效果怎么样呢?相信大家都会有经历。前些天看一个病人,咽喉痛、声音嘶哑,要用笔来代口,浑身没力气,开什么方呢?光有这些还开不出方。你要是急着开什么山豆根、牛蒡子,你就成下工了,因为你"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嘛。你还要"临证察机",不要急着用山豆根。当时,我为病人摸脉,发现两尺浮紧,紧属寒,浮是表,浮紧就是表寒,一个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用什么方?用麻黄汤。再看看舌象,舌苔白腻,苔腻是湿,所以病人浑身困倦乏力。于是我给她开了两剂麻黄汤加苍术。病人是晚上来诊的,诊前已经输过几天抗生素,但丝毫未见效果。开药以后,当晚煎服。第二天上午给我电话,咽痛十去七八,声音已经无碍,两剂尽后,诸证释然。大家想一想这个病例,明明是咽喉肿痛,用压舌板一看,咽部充血几个"+",扁桃体肿大,应该清热,应该利咽,应该消肿,可你为什么偏偏不用这些,反而去"火上加油"呢?就是因为这个舌脉显示出病机是表寒,所以,要用温散表寒的麻黄汤。温散药一下去,寒解了,咽喉果然就不痛。这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临床诊病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古人讲"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就是这个意思。前段时间还看过一个女学生,也是咽喉肿痛。她的咽喉肿痛到什么程度呢?三天两头要去吊针,要去打青霉素。人家油炸东西,她从那儿经过,咽喉就要肿痛,就要化脓,更别说吃了。现在好啦,不但闻到没问题,吃下去也没问题了。咽喉肿痛只是一个症状,不是诊断,没有理由就去用山豆根,就去用桔梗。你要获得一个诊断,你的治疗是对诊断负责,而不是对病人说的某个症状负责。炎症好像两个火,如果真的有火,那就应该清,用玄麦甘桔肯定好。火的表现是很明确的,你打开火看一看,明明显显的,看得见是红的,摸起来烫手。人身的火证也是这样,它有它的指征。而我看的这位学生,脸色青青的,唇淡、舌也淡,手冰冷,脉沉细。哪有一点火热的征象?根据这个舌脉,根据这个四诊的材料,这个人根本不可能有火。可是你看看前面医生开的,全是牛黄解毒、玄麦甘桔,都在清热利咽。看过这个病人,你就会明白,中医为什么没有疗效?这个病人我始终都在用扶阳的方法,开始用归芪建中汤,后来用附子理中汤。现在,不但咽喉不肿痛,体质也得到全面的改善。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上工与下工的路子,它的区别在哪里。"临证察机"这个路子看起来迂回了,走了弯路,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快捷得多,这正是"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直接清热利咽,或者查查药典,看哪味药治咽痛,哪味药有抗菌消炎作用,这样看起来似乎直接一些,快一些,可实际呢?她按照这个路子搞了几年都没有搞好,从中学一直到大学还在吊针,还在吃牛黄解毒。而在这里仅仅服药一个月,什么都解决了,至少基本解决了,哪一个更快呢?所以,这是"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贤者之所以成为贤者,就是他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而愚者之所以成为愚者,是因为他没有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是因为他失去了"临证察机"这个窍诀。我想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希望做个贤者,不要做个愚者。而做个贤者的办法就是"临证察机"。今后对每一个病人都要临证察机,开始察不对这没关系,但,一定要履行这个手续,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开始的准确性比较小,也许只有百分之十,但,慢慢地就会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三十,到了八十、九十,十愈八九了,我们就成了上工。大家应该具备这个信心,方法对了,只是时间问题。?
? ? 二、临证察机?
? ? 《皇汉医学》讲的"临证察机,使药要和",可简称为"察机药和"。察机实际上就是求本,"察机药和"就是治病求本。机是病机,病是疾病,那么机呢?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机就是导致事物发生的关键要素。现在政要所在的地方为什么又称机关呢?当地要发展,看什么呢?就看那栋楼!因为它是党政机关所在。所以病机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那个最关键的因素。这与病理变化这个面显然有很大的区别。原子弹的威力大不大?当然很大。可是这个启动按钮没必要搞得那么大,一点就行了。病机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 ? 1.何以察机?
? ? 病机的概念出自《素问》的"至真要大论"里。至,是至高无上;真,不是假的;要,重要。最真实不虚的,最重要的论述就在这一篇里。我们从病机放在这一篇,而不放在其他篇,就可以看出它确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至真要大论"在具体讲述病机前,有黄帝的一段引子:"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黄帝在这段引子中讲到了百病产生的原因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然后在这个原因的基础上再产生其他的变化。虽然,我们看病的时候,也许看到的是这个变化后的疾病,好像它没有风寒暑湿,好像它没有"外感",但是,这个最根本的原因大家不能忘记,不能含糊。所以,黄帝在这里说得很肯定。接下来黄帝又说,经典里明明说了,"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可是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医生,医生在临床上用起来效果并不十分满意,疗效还达不到百分之百。我想把这样一个最真实不虚,最最重要的医道真正地流传下去,使医生能很快地把握它,用它来治病就好像拔刺雪污一样。临床治病究竟能不能像拔刺一样,像雪污一样,立竿见影,手到病除呢?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方法?岐伯回答说:有!有这个方法,"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此之谓也"。就这么一句话,你看病机多重要。审察好了,把握好了,治起疾病来就会像拔刺一样,就会像雪污一样,就这么简单。可是如果没有把握好,治起疾病来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临床就没有办法达到百分之百的疗效。那么,怎么样才能审察好病机呢?审察病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勿失气宜",要抓住"气宜"。这个提法在"至真要大论"里有两处,另一处说"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可见两句话是互相关联的。实在地说,病机就是气宜,气宜就是病机,这两者讲的是一回事。那气宜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风寒湿暑燥火",就是六气,就是与六气相关的这些因素。审察病机,要勿失气宜,那么这个气宜怎么求呢?比如现在天阴了,要下雨了,这个气宜我们知道不知道?知道!这是湿来了。我们可以直接感受这个气宜的变化,在这个时候产生的疾病,不管它是什么病,都与这个气宜有关,抓住了这一点,不失去这一点,那你就抓住了病机。如果天气突然转冷,北风来了,这就是寒的气宜。上面这个气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个气宜叫做外气宜,或者叫做显气宜。那么,还有另外一些我们不容易觉察出来的,那当然就叫做内气宜。或者叫隐气宜。这个气宜可以通过舌脉来体察。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更加便于我们了解气宜的方法呢?实际上,整个《素问》的七篇大论就是讲的这个问题,这就要涉及运气这门专门的学问。在《素问》的第九篇"六节藏象论"里,有这样一段话:"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这句话讲得非常严重。不可以为工是什么呢?就是不可以当医生。现在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知道年之所加吗?不知道!可是不知道你还是在当医生,你还是要为工,这就是当今中医界的现状。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这就要谈到运气的问题。今年是庚辰年,那今年的年之所加是什么呢?庚本属金,而运气的干支讲化合,乙庚化金,所以,今年的年运是金运。年运确定以后,还要根据地支定出年气,今岁地支为辰,辰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一个金运太过,一个寒水司天,一个湿土在泉,这就是今岁气宜的大框架。再详细一些的气宜,就要看主客加临,气有气的主客加临,运有运的主客加临。气分六步,运分五步,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大体情况。我们临证求气宜,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这里面求。比如现在,现在已步入小雪节,是六气里面最后的一个气,也是五运里面最后的一个运。这时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太阴湿土。凡是在这个区间患的病,不管你是什么病,都与以上这些气宜的综合作用相关。审察病机要考虑这些因素,治疗疾病也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些因素不但会导致外感病,也会影响内伤病。因此,气宜不但外感病要求,内伤病也要求。懂得了气宜,懂得了上述气宜的综合作用,你就懂得了"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你就可以为工。就是因为这一步,做医生的路就变得海阔天空,所以,运气这门学问很重要。南宁有一位名医叫曾邕生,也是我的一位师父,他就是整天研究这个"年之所加,虚实之所起"。早些年他自己开门诊,每天都要看一二百病人,多的时候看到三百多。单号看农村的,双号看城里的。一个人怎么能看这么多的病人?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气宜清楚了,再一对照病人,病机就容易带出来,病机一出来,方药也就跟着出来。所以,病既看得快,也看得好。所以,病机的关键是气宜,而要抓住气宜,就要知道年之所加。?
? ? 2.十九病机?
? ? 知道了病机与气宜的这个关系,黄帝接着问:"愿闻病机如何?"岐伯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像这样的病机,岐伯一共回答了十九条,这就是著名的十九病机。我对十九病机的研究虽说不上很深,但已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研究它的人很少,像《中基》的病机篇,本来应该以这个十九病机为核心,可现在连提都很少提到它。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是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天下的疾病那么多,那么错综复杂,怎么可以就用这简单的十九条病机加以概括、加以说明呢?十九条病机能不能作如上的概括、如上的说明呢?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岐伯在这里用了一个"诸"和"皆",这就是一个肯定的说法。凡是"风",凡是"掉眩",必定与肝有关系,你就从这个肝去找,一定能找到病机,一定能够找到导致这个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岐伯已经给你打了包票。以此类推,"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凡是疼痛、痒、疮的一类证候,必定与心有关,你可以从心去寻找问题,至于怎么寻找,我们下面还要谈到。在岐伯陈述完这个十九病机后,他也考虑到了黄帝可能也会有类似我们一样的疑问。为了进一步地消除这些疑惑,岐伯接着引述了《大要》的一段话:"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病机要谨守,不要怀疑,这一点很肯定,不容含糊。要各司其属,各就各位。风掉眩,不管你是什么风掉眩,都一定要找肝。怎么找呢?这就要落实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这个原则上来。比如刚刚说的风掉眩,我们看到一个掉眩病,一个眩晕病,它肯定属于肝,这个没问题。病人一来,我们看到他一副肝病的模样,脸色青青,脉又弦,肝的色脉非常明显,这个就叫"有"。有者求之,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它很直接。但是,如果没有呢?我们看到这个眩晕的病人,脸色也不青,脉也不弦,一点肝家的色脉都没有,这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就叫"无",无者也要求之,反正它与肝有关系,这是病机规定的前提。那怎么求呢?这就要根据"必先五胜"的原则。五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根据五行之间的关系去求它。明明是眩,肯定属肝,为什么见不到肝的色脉?这个问题你要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无"?上面这个原则就是告诉我们用一个很方便的方法来找出这个原因,这个方法就是以肝为中心,利用五行生克的原则去考察。比如上面这个例子,你没有看到肝的色脉,你看到的是肾很虚的表现,那么,你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肾水很虚,母不生子而导致了这个"没有"。所以,治疗就应该补母生子,用补肾的方法,这个眩晕就会好。如果肾的情况也没有,那就继续看,看看有没有肺的情况?如果有,那还要看一看盛虚。如果是肺家盛,金太过,那肝木就必遭克损,这个时候泄其太过,使木不遭克损,那疾病就自然会痊愈。如果是肺虚金不及呢?那就要用佐金平木的方法。如果还不行,再看看心怎么样?脾怎么样?心虚则子盗母气,心实则火旺克金,金不制木,这时把心火一泄,病就没了。有时又可能是土的毛病造成的,土虚亦不能育木。从上述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病机的方便在于它把这个中心坐标确定了,你根据这个中心点去搜寻,根据五胜的原则,生克的原则去找,这就有了目标。这就比你漫无边际地去寻找要好得多,大家看是不是这样?所以,这样的一些原则很了不起,它把一切疾病最关键的东西告诉我们了,这就是病机!导致风、导致掉、导致眩的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肝,它告诉你了。大家想一想,这在过去是什么?是秘诀,是窍门,是宝贝啊!可是我们拿着这样的宝贝却不当一回事,甚至拿着金盆当尿壶,难怪古人说:传非其人,漫泄天宝。对于上面这样一种病机辨证方法现在很少有人去研究,去关心,我打算在这方面做深入地研究,也希望大家多研究。古时候不是有治肝三十法吗,清代名医王旭高就专门有一个"治肝三十六法",这"三十六法"怎么来?就从这儿来。还有所谓隔一、隔二、隔三、隔四的治法,明明是这一脏的病,他不治这一脏,而治另一脏。用药平平淡淡,根本看不出有一味治肝的药,却把肝病治好了。你拼命去平肝熄风,用羚羊钩藤汤、龙胆泻肝汤,治来治去没有作用。为什么呢?你没有真正搞清楚,你只知道"对病欲愈,执方欲加",你只知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却不知道还有一个"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却不知道还有一个"必先五胜"的原则,却不知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那你当然只有"守株待兔"当下工了。所以,病机里面变化的花样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利用《大要》给出的这些原则,围绕这个"宗"去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出疾病的症结。这里我只将大体的思路提供出来,希望大家沿着这个思路去研究,并且在临床上加以应用。上面举例谈到了十九病机,也把运气的基本情况给大家谈了,我想这个感受应该比较深。现在过了小雪,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气宜呢?很潮湿,人昏昏沉沉的,感冒的人特别多。这个感冒与以往的感冒不同,如果不知年之所加,不明运气,治疗这样的感冒多少会碰壁。现在是寒湿当令,而且湿特别重,有点像春天,只有春天才这样潮湿。前几天看过三个病人,一个是上腭的恶性肿瘤,一个是坐骨神经痛,一个是胃痛,三个病人我都用的同一张方,就是《和剂局方》的五积散,结果除恶性肿瘤的这一例因特殊的原因没能服药以外,其余两例都有不错的效果。三病不同而治同,这叫作"异病同治"。其实,既然治同,那肯定有相同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气宜。因此,气宜把握好了,病机就容易审察清楚,病机清楚了,治疗的方案就很容易制定出来。这实在是临床上一个很方便的法门。上述这例恶性肿瘤的病人年纪只有 26 岁,看上去气色很差,自觉症状不多,只有头胀,微咳 (已肺部转移)。切脉右弦滑,尺涩,左脉沉细,不耐按。舌淡暗,苔白水滑。像这样一个病人我们怎么去思考呢?再一看他前面服用的药,都是大量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所以,我首先给他一个建议,就是马上停用这些药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这些都是清热的药,如果真是热毒结聚的肿瘤,那当然用之无疑,用后确实会产生抗癌作用。但,如果是寒湿凝结的肿瘤,像上述这例病人,那再用清热的药就等于助纣为虐了。碰到癌症病人你就想到要用半枝莲,你就想到要抗癌,那你在走"对病欲愈"这条路,你是西医,不是中医。中医就要讲辨证,有是证才用是方。《内经》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是寒性的病,就应该用温热药,不管你是肿瘤还是什么。上述这个病人初次发作是在 1994 年,1994 年是甲戌年,甲为土运太过,戌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这样一个肿瘤病人,你很难说清他是那一天发病,他的发病界限你很难像感冒那样用天来界定。所以,这个年的框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 1994 年的"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主要是寒湿为盛,尤其是湿为盛,他这个病为什么不在1993年发作?也许1993年这个癌肿已经在孕养。它为什么一定要在 1994 年爆发出来?可以肯定,1994 年这样一个年运,它的六气变化对这个肿瘤的发作很有帮助,是这例肿瘤爆发的助缘,所以,它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运里引发出来。我们再看今年,今年是庚辰年,司天在泉同样是寒水湿土,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个病跟寒湿有关。说明寒湿这样一个气肯定对他的内环境不利,对他的免疫系统不利,相反的,对这个肿瘤很有帮助。大家想一想,这个"年之所加"重不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如果再参照舌脉,舌脉也跟这个相应,那病机就肯定了。所以,这个病你别管它是什么,你就从寒从湿去治疗,去掉这样一些对肿瘤有利的因素,去掉这样一些对机体不利的因素,即便它不好,至少也不会助纣为虐。在讨论病机的开始,黄帝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这里提的是百病,就是众多的疾病都受这个因素影响,没有说肿瘤例外。肿瘤也好,其他疾病也好,都受这个大环境的影响,都受这个六气综合因素的影响。你只要弄清楚这个因素,然后设法阻断它,改变它,那显然会对这个病的转归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去看,为什么五积散不能抗癌呢?五积散一样能抗癌!但是,大家就不要用它去做课题、搞实验,作出来也许没有结果。这样很多人又会对中医失望,说中医不科学,不能普适,不能重复。其实,不是中医不能普适,不能重复,而是你的这个做法根本不可能重复。五积散针对的是寒湿这样一个因素,对于寒湿,五积散是普适的,是可以重复的,如果你用它对付其他的因素,这个怎么能普适?怎么能重复?就像抗菌素它只能对细菌普适,现在你要它对病毒也普适,这个可能吗?可是现在中医的科研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拿着抗菌素去治病毒,治不好,反而怪抗菌素不好。自己错了,反而怪别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现在大家看杂志,看到最多的一类文章就是用某某方或某某法治疗某某病多少例。这个例数不能少,少了做不了统计处理,而说实在话,临床哪有这么多同类因素引起的同一种病呢?没有怎么办?那只有让风马牛也相及。这样的做法,这样的研究态度,着实令人堪忧。而我们的科研部门,我们的杂志所制定的这些政策,却对上述的歪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病机这门学问是中医的大学问,前面我们只略说了"诸风掉眩"这一条,那么,还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呢?这些也是一样,大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逐条地剖析。反正这个前提它给你定死了,把这个前提作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上述这些原则去搜寻,就一定能够查出实据。等到你将十九病机烂熟于胸,将搜求的方法烂熟于胸,你去治病就会左右逢源。?
? ? 3.抓主证,识病机?
? ? 临证何以察机,以上的这些方面非常重要,这些都是经典的教证。其次的一个方面就是"抓主证",抓主证是刘渡舟教授提出来的。刘老是伤寒界的权威,人称北刘南陈,这个"北刘"就指的刘渡舟,"南陈"则指我的导师陈亦人教授。刘渡舟教授有部书叫《伤寒论十四讲》,这部书的篇幅虽然不大,但,讲的都是刘老的经验。这部书的最后一讲,就是这个抓主证问题。刘老认为抓主证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最高水平,因此,能否抓好主证,就成了临证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抓主证那么重要?我的理解有两个,其一,是主证最能反映致病的机要,也就是最能反映病机,而只有这个能够反映病机的证能称为主证;其二,是主证最有可能反映疾病的祛除途径,它提示你,你应该用汗法、下法还是吐法,或者用其他的方法。这样的主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这个证你就能辨别该从哪个方向着手。主证应该具备这两个基本特点。为什么要在《伤寒论十四讲》里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呢?很显然,张仲景的每个条文,他所描述的这些证,很多就是主证。你看他的条文很多都非常简单,如 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301 条:"少阴病,始得之,反恶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也就是说《伤寒论》的条文实际上就贯穿着一个主证问题。下面举一个病例,三四年前,江南无线电厂的一位女工找我看病,西医的诊断是肾结石、肾积水,病情比较重,中西医都看过,但是,效果不显。经一位老病友的介绍到我这里来就诊,按照常规,结石、积水就要排石利水,但是,我首先没有考虑这些,而是静静地听病人讲诉病情,一边听一边思考,其实就是为了抓主证。当病人讲到这一个月都在拉肚子,心很烦躁,睡觉也睡不好时,就是这一刹那,我把主证抓住了。我给她开了猪苓汤原方,没有加什么排石药。为什么开猪苓汤?因为 319 条说得很清楚:"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这里很明确地讲到,下利然后又有心烦不得眠的,就可以用猪苓汤。而这个病人兼而有之,这就使你很快考虑到这个上面来。你不必管它是结石还是积水,它的主证符合猪苓汤,你就用猪苓汤。药开好后,病人走了,从此再没有回来复诊。大概过了半年多,她又介绍另一位病人来找我,从这个病人的口里,才知道服药以后症状很快消失,不到半个月再作检查,结石没啦,积水也消除了。这例病案给我的感受很深,使我隐隐约约地揣摸到了刘老"抓主证"的涵义。上过临床的人都知道,有些病人的病情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她可以给你诉说半天的病情,等到后面的讲完了,前面的也忘记了。对于这类病人,你更要抓主证,你要静静地听,那么多的东西中,总是有一句话或一个证或一个脉对你有启发,这个就是主证。前些天我看一位同学的母亲,她的主要情况就是感冒发烧,反反复复已经十来天,还是没有解决。感冒发烧在伤寒来说,应该属于太阳病。太阳病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引起,脉都应该浮。可是这位病人的脉却很沉,表证而现沉脉,这就是反常,这就是一个关键点,这个就是主证。说明她是太少两感,用一般感冒的药对她肯定没有好处。我给她开了两剂麻黄细辛附子汤,服汤以后,烧很快就退了。所以,临床治病,只要主证抓得好,确实可以效如桴鼓。那么,如何才能抓好主证呢?这一方面是经验,另外就是要注意三点,这里有六个字送给大家。第一,明理。比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这个道理你必须搞清楚,道理清楚了,你才能举一反三地运用在其他方面,这才有灵活可言;第二,熟记。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学伤寒应该背诵呢?如果你想当一个好中医,不背不行。即便不能一字不漏的背,起码对条文你应该熟悉,特别是有方有证的条文,你必须熟悉,任何时候都能想起它大概说什么。只有做到这一点,《伤寒论》你才能真正用起来。不熟悉条文,临证怎么抓主证?主证抓不住,经方用起来就不灵;第三,多用。学以致用,我们学过太阳篇,就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看有没有太阳证。老是躲在深闺不识人,那起不到作用。如果自己感冒了,你要辨一辨,看到底是太阳还是少阳还是太少两感。学中医的人,特别是学过《伤寒论》以后,碰到感冒还是复方感冒灵,还是 Vc 银翘,那你白学了,你恐怕永远是下工。应该记住,不管是什么病,你都要凭脉辨证,有这样的脉证才用这样的方法,也就是要有的放矢。这就是我要给大家谈的治病法要。大家应该牢牢记住,上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下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虽然,我们不能马上成为上工,但,既定的目标应该有。大家应该处处注意养成上工的习惯,处处注意避免下工的行为。不要这个肿瘤病来了,你就满脑子想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这些抗癌药,我想这个不是中医,充其量是半吊子中医。既然是中医,你就要有中医的思路,你就要临证察机。也只有这样,你才容易有体会,你才容易有感受。否则,这个病人治好了,你不知道是怎么治好的,治差了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了一辈子中医自己还是糊涂虫,岂不可怜!要是这样做中医,那真的没意思。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上工,至少成一个准上工。我想只要按照我们上面的这些方法去操作,我们在形式上就已经成为上工了。在正式进入太阳篇的讨论前,这个引导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20 次浏览 • 2016-02-03 17:12
? ?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
? ?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 ? 上面,对阴阳已经讨论了很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讨论"阴阳的工作机制",弄清楚这个以后对理解 《伤寒论》的许多问题就会很方便。阴阳是一体两面,一分为二。它的来源与《易》很有关联。孔子在《易 ·系辞》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是什么?两仪就是阴阳,因此,阴阳是从太极来的。太极是《易》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弄不清楚,中医的很多问题就不容易搞究竟。"太"这个字经常用,像太公太婆、太上皇等,所以,比较容易理解,那么,"极"呢?极这个概念在《说文》叫做"栋",就是屋脊的意思,是一个最高点。太极显然就是比这个脊更高的地方,比最高的地方还高,这个说法似乎抽象了一点。有没有更具体一些的意义呢?有关极的概念,在最早的一本天文历法书《周髀算经》中有专门的涵义,该经的下卷说:"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以上的经文谈到五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章、蔀、遂、首、极。章是十九岁,十九这个数就叫做章,这里面就透着一个法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病机,为什么讲"十九"条?为什么没有加上一个燥?这里面就有一个章法问题,不是随意地加一个可以,减一个也可以。这个章法是很严肃的问题,这是含糊不得的。接下去是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遂,三遂为一首,七首为一极。这个"极"是多少年呢?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也就是说,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就叫做一极。那么,到了这个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会有什么变化呢?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在这个极点到来的时候,所有的"生数"都终了,在所有的生命结构及生命所需的条件完结之后,又再开始"万物复始"的新的循环。天地宇宙便是在这样一个交替变化中行进。而在每一个新的"极"开始的时候,从天文的角度,都需要重新纪元,重新纪历。这叫做"天以更元,作纪历"。上述这个极的认识大家不要小看了,我们看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它对宇宙有些什么认识呢?一个热寂说,一个大爆炸,一个熵定律,总起来说,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诞生形成以后,就按照熵的定律不断演变,直至达到熵的最大值。此时所有有用的能量消耗一空,世界进入死寂,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这实际就是"生数皆终"的时候,就是极变到来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死亡就这样一直地持续下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史前文明这个概念怎么来?我们这一个文明史怎么产生?所以,这个死亡不会一直地持续下去,它还会变化,还会爆炸,还会有"万物复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古印度的哲学把它叫做"成、住、坏、空",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成、住、坏、空中演进。宇宙形成以后,会有很长一个"住"世的过程,而这个"住"的过程,如果按照熵定律,就是一个熵值不断增大的过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坏灭,然后不可避免地进入空亡。这个变化过程就叫做一劫,劫后又要复生,又有新劫产生,又有新的成、住、坏、空。从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周髀算经》的也好,古印度的也好,现代科学的也好,虽然在周期的长短上,在时间单位的意义上会有出入,但究其实质而言,三个认识都是相同的。那我们不禁要问,现代科学有这样先进的理论,有那么多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利用,它得出这样一个宇宙认识并不奇怪,而古人根本没有这些先进的东西,他们凭什么也得出了同样的认识?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古人的那套东西真的不可轻视。我们研究古代的东西,不可以用一个"朴素"就搪塞过去,应该知道其中必有奥妙的地方。上面这个成、住、坏、空的周期,古人已经提出来了,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这个就是"极"。在极的终点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生数已经终了,一切都完蛋了。既然一切完蛋了,怎么还会万物复始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古人认识到,要想在一个极变终了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极产生,要想使极与极之间能够顺利的转换,就必然有一个比"极"更高的东西,就像孩子生不出孩子,必是母亲方能生出孩子一样。那么,这个"母亲",这个比"极"更高一辈的东西,就称之为"太极",太极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有了太极,在生数终了以后,就可以万物复始,就可以产生新生命,就可以产生新的成、住、坏、空。所以,太极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太极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惟有它,宇宙才能不断地循环下去,惟有它,生命才能终而复始。所以,太极就是这样一个如环无端的东西。我们看由北宋周敦颐所传出的太极图,画出的就是一个空空的圆。这样一个圆,它如环无端,正好体现了太极概念的涵义。只可惜后世的许多人误将那个阴阳鱼的画面当作太极图,闹成天大的笑话。有阴阳鱼的这个画面,只能称作两仪图,或者阴阳图,当然,如果连上阴阳图外面这一圈看,叫做太极阴阳图也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将阴阳鱼这个画面单称太极图,这如同指子为母,岂不可笑。《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是什么呢?易就是产生生命的那个东西,那个道理。这个东西,这个道理又是什么呢?就是太极!前几十年,由于人工胰岛素合成成功,于是在科学界产生了一种思潮,认为生命也可以合成。既然蛋白质可以合成,而人又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那为什么生命不可以合成呢?生命究竟能不能合成?这个问题梁漱溟前辈在他的《人心与人生》中发表过专门的见解:"自然生命靡非始于分化孳息,而人工之造物恒必从构合入手,此世所共见。今曰从构合入手取得生命,吾窃疑其貌似在此。"生命来自单细胞的分裂,就是当今最时髦的无性繁殖,克隆术,也没有违背这个过程。只有分化才能孳息,合成怎么孳息呢?所以,生命不可能由合成产生。只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过程不可能倒过来。因此,生命可以合成,在现代找不到根据,在古代也找不到根据。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并不相违,越是深层的问题越是这样。所以,传统钻得越深,往往对现代的理解就越深刻。当然,反过来也是这样,对现代的问题钻研得越深,有可能对传统的看法就越深刻。所以,传统与现代需要对话,需要高层次的交流。只有这样,东西方文化才有可能真正沟通,才有可能相互获益。而这个对话必须平等,你要高高在上,独称老大,那这个交流就没有办法实现。从"生生之谓易",从易这门学问对生命的界定,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感受,传统的学问绝不容轻视。它不但涉及一般的问题,而且触及科学最深层的问题。生命来自分裂,不来自合成。太极生两仪是分裂过程,两仪生四象也是个分裂过程。在两仪阶段,阴阳初判,这个时候尚未形成生命,等到四象产生了,有了生长收藏,植物类的东西就有可能产生。四象的时候就是二阴二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或者称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化,变成三阴三阳,生命就开始形成了。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特别是研究人的生命,就要特别注意这个三阴三阳。?
? ? 2.三阴三阳?
? ?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就是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阳明这样一对概念,则几乎只限于医家之用。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中医的关系很大。什么叫阳明?什么叫厥阴呢?《素问》里面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这就说明了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医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或者说最基本的特点,这个观念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这样一个观念,实际上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儒家的学问,道家的学问,都是秉承这样一个基本的东西。可以说,这个观念是整个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前面我们讨论伤寒的时候,引述了许多《四气调神大论》的观点,实际上都是说的这个观念。前章已经说过,春夏为什么要养阳?秋冬为什么要养阴?春为什么要养生?夏为什么要养长?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地生你也生,天地怎么变化,你也怎么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这就是整体观念,这就是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从原始自然的意义讲,就是说的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必须知道天地怎样变化。天地变化的最明显的单位,或者说最明显的层次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作一个很大的变化,比如今年庚辰年,变到明年就是辛巳年。庚辰年是金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辛巳年就变成了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一个金运、一个水运,一个太过,一个不及,这个变化太大了。在年这样一个大变化的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这就是气。气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讨论过,它本来是岐伯保密的东西,但是,在黄帝的追问下,不得不说出来。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这个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小雪到大雪,由小寒到大寒。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必须得跟上这个变化。天地交换到另一个气的时候,你也要跟上来,还停在原来的这个气上,这就叫做"不及"。如果天地还没有跨越到另外一个气上,你先走了,这叫"太过"。太过与不及都没有与天地保持一致,没有与天地相应。那么,在气这个层次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自然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实际上就是揭示肺的这个功能。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章已专门地分析过,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它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所以,阳明这个概念的引入,对于在气这个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阳明为着沟通气这个层次的天人关系,那么,厥阴呢?厥阴为风木,主肝胆。《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前人的很多说法,包括现代《中基》教材的说法,都认为这个罢极是当"疲极"讲,疲劳到了极限,这个说法我们认为不符合逻辑。为什么呢?因为 《六节藏象论》这一篇都是探讨藏府的正常功能,一个生之本,一个封藏之本,一个气之本,一个仓廪之本,这四个本都是谈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问题,怎么到了"罢极之本"突然讨论起疲劳的问题呢?这显然有悖逻辑。那么,这个罢极究竟谈的什么?首先我们还是看"极","极"是什么?前面说了,七首为一极,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到了极点这个时候,要发生"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变化。可是谁能看到这个变化呢?谁能够活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呢?彭祖也不过八百岁。所以,要真实地看到这个极的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没关系,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它。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内经》的另一个思想武器来认识这个问题,这就是象。在《灵枢》经里,专门有一篇"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它本是年周期里的四个时间单位,可是在《灵枢》的这一篇中,却把它放到了一天里面,认为一天里面也有春夏秋冬,为什么呢?这个就叫做"同象原理"。从象的角度看,春夏秋冬是怎么一回事呢?春夏秋冬就是生、长、收、藏,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当然,在年这个周期里面,有生长收藏,但是,在日这个周期里有没有生长收藏呢?同样也有生长收藏。所以,岐伯曰:"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年周期与日周期在时间长度上这个差别很大,但是,从象上而言,也就是从阴阳变化的角度而言,却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呢?因为朝则阳生,日中则阳长,日入则阳收,夜半则阳藏也。周期长度不同,但是,阴阳变化的这个象相同,这就是我们说的同象原理。以春生为例,在年周期里面,这个春生的长度是三个月,而在日周期里,春生的长度只有三个时辰,这就是它们的差别。同象原理建立以后,问题就好办了。我们知道在极这个周期里,存在一个"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象变,那么,年的周期呢?我们看一看冬三月与春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特别在北方,我们看到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物凋零,生数皆终。而一旦度过了严冬,春天到来,则又是一派万物复始的发陈景象。这个闭藏的生数皆终与这个发陈的万物复始,不就是一个极变吗?所以,在年这个周期上,同样存在一个极的象变。年与年之间交替,实际上也是极与极之间的交替,这与一日之中亦见四时是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能从这一年跨越到另一年,必须是作为这一年的这个"极"终结,罢了,另外一个"极"才能开始。所以,"罢极"的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促使年与年、岁与岁之间交替变换,也可以说是极与极之间交替变换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庚辰年转到辛巳年,马上就由金运太过转到了水运不及,这个跨越太大了。作为人体,我们怎么样保证在这个大跨度上与天地的变化保持一致,这就要靠厥阴,这就要靠肝,这就要靠这个"罢极之本"。在岁与岁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这个要靠"罢极之本",要靠厥阴;在气与气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则要靠"气之本",要靠阳明。就像我们现在的收音机,收音机收到节目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使接收的频率与发射的频率相一致,这就需要频率调节器。通常调节器有两个,一个是粗调,一个是微调。厥阴是粗调,阳明是微调。有了粗,有了微,这就在多层次、全方位上与天地建立了相应关系。有这样一些专门的机制,有这样一些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人与四时相应就有了保证。可见中医理论的建立,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过程,她很严密,有理论,有实证,不是想当然。?
? ?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 ?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合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 ·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合的这个层面谈。那么离呢?离就是分开来讲,《素问》里面谈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如果这样来分,那我们怎么能把握?所以,谈阴阳的离,我们不需这样来分,分成三就行了。阴分为三,阳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用道家的说法,这叫做"一气含三造化功"。因此,阴阳的离合实际上就是谈一个分工合作的问题。合作就是要实现第二章所谈的阴阳的生长收藏,阳气的释放和蓄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就必须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就要牵涉到分工,这也是《素问 ·阴阳离合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 ? 1.门户概念的引入?
? ? 《素问 ·阴阳离合论》在具体论述阴阳的离合时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一个开,一个合,一个枢,这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很显然,它是针对门户而言。门户的作用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要有开合,开则能够出入,合则出入停止。那么,门要能够开合,它靠什么起作用?它靠枢的作用。所以,门户这样一个总和的概念,要是把它分开来,就是开合枢这三部分。没有开合,门户就不成其为门户,而要实现开合自如,没有枢又不行。前面我们说了,天地阴阳的变化,无外乎就是一个升降出入的变化,故《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有升降出入,当然就有生长收藏。那么,怎么个升降出入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动了很大脑筋。设想如果没有一个门户,一个理想中的门户在把持,这个出入的变化怎么进行呢?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入,从什么地方出,从什么地方入?它总要通过一个地方。因此,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门户概念的产生。有了门户的概念,我们认识阴阳的升降变化,阴阳的出入变化就方便多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大家看,门户的概念就这样在《内经》系统里构建出来。这里的沉浮也就是讲出入,也就是讲升降。沉者入也,浮者出也。一方面是浮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出,阳气的升,实际上就是阳的释放;另一方面是沉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入,阳气的降,实际上就是阳的收藏蓄积。这里为什么要讲"与万物沉浮"呢?很清楚,就是要说明万物的这个沉浮,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沉浮。万物的沉浮是表象,而它的实质,它的根本是阴阳在起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任何事物,我们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这个表象,看它的实质,看它的根本,看它的这个阴阳变化。《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强调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果把它借用到这里,那么肯定是阴阳主沉浮。门户的概念建立了,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就是上述的开合枢。具体地说,三阳有一个三阳的开合枢,三阴有一个三阴的开合枢。这就意味着应该有两个门,一个是三阳主宰的阳门,一个是三阴主宰的阴门。上面讲到的只是生长之门,其实这是一个省略,应该还有一个收藏之门。三阳主的阳门实际就是生长之门,三阴主的阴门,实际就是收藏之门。阳门打开了,生长之门打开了,阳气便不断升发,不断释放,随着这个升发,释放,自然界表现的便是春夏的变化,万物在这个过程逐渐地升浮起来。而随着阴门的打开,收藏之门的打开,阳气转到入降,转到蓄藏,这个时候秋冬开始了,万物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消沉下去。上述两个门的分工虽然不同,但是,却要非常协调地工作。这里也体现了一个离合的思想。阳门开的时候,阴门要逐渐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出,一边入,甚至出不敷入,那这个春夏的变化,这个生长的变化,就没有办法实现。同理,阴门开的时候,阳门也要逐渐的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入,一边出,甚至入不敷出,那这个秋冬的变化,这个收藏的变化就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为什么阴阳要强调协调统一,不能搞对立呢?如果你开你的我开我的,那整个升降出入就要搞乱。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化灭了,气立孤危了,那还有什么生命可言。所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伤寒论》讲六经,讲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讲上面这两个门。两个门要协调好,必须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协调好,开合枢协调好了,阴阳的升降出入就不会有异常,升降出入没有异常,神机气立没有异常,这个生命就不会发生异常。我们从这个层面切入,不但整个《伤寒论》会很清楚,整个中医也会很清楚。下面就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 ? 2. 阴阳的开合枢?
? ? (1)三阳之开合枢 ?上面我们提到开合枢的协调对于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先来看三阳这个门。在阳门里,太阳的作用是负责开,"太阳为开"指的就是这层意思。随着太阳主开功能的启动,阳门打开了,阳气得以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这个在自然界就表现为春夏,万物逐渐地发陈、蕃秀,而在人体呢?阳气方方面面的作用,就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太阳老是这样开,阳气老是处于这个升发释放的状态,就像我们人,老是工作不睡觉成不成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讨论,知道它绝对不行。所以,开到一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将阳门逐渐关闭,使上述这个蒸蒸日上,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这个就是阳明的合,"阳明为合"指的就是这层功用。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开,一个合,它靠什么来转动呢?靠枢机来转动。所以,太阳的开,阳明的合,就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少阳为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 ? (2)三阴之开合枢 ?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开,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太阴为开"的功能上。所以,太阴开机启动后,阳气就真正进入到收藏状态。与三阳的道理一样,阳气能不能老是呆在收藏状态呢?就像我们老是睡觉不起床,这成何体统?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这个状态就要慢慢地减下来。收藏的门户要慢慢的关闭,这个关闭作用就要落实到厥阴的合上。太阴开,厥阴合,少阴的作用是枢转开合,这是三阴的关系。?
? ? (3)协同作用 ?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阴与阴,阳与阳,阴与阳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释放,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要终止,开机要关闭,这个作用要依赖阳明,在这个过程,太阳与阳明的开合要适时。释放衰减以后,要转入收藏,这个时候阴门要打开,否则,光终止释放,不转入收藏,这个升降的衔接就会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关键环节上,阳明与太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释放才能转入收藏。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藏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也要逐渐终止,开机也要关闭,这个作用当然要依赖厥阴。而太阳与厥阴的开合也要适时,在厥阴终止收藏的这个过程,阳门要逐渐打开,否则光终止收藏,不转入释放,这个升降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厥阴与太阳的配合十分重要。这里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入降才能转到升出。这样一个过程,阴阳确实在互相帮助。太阳的开需要厥阴来帮助,太阴的开需要阳明来帮助。阴阳之间的配合,在开合枢中体现得很充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素问》的这个说法,将它改一改:诸治阳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阴;诸治阴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阳。比如我们治太阳,这个病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太阳病,可是怎么弄它都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开的过程还有另外一个合的机制在协助它,是不是这个合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应当"求之于阴"考虑治治厥阴。反过来,太阴的病我们看得很明确,但是,按照太阴的治法就是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求之于阳",考虑从阳明来协助治疗。一个"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个"诸治阳而不愈者求之阴,治阴而不愈者求之阳",加上下一章要谈的五行隔治法,这些方法掌握了,对于解决疑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 ? 3.开合枢病变?
? ? 开合枢的正常功用 ?我们讨论过了,这些功用失常就会产生病变。所以,六经病变说实在的,就是开合枢的失调,就是开合枢的病变。?
? ? (1)太阳开机的病变 ?太阳主开,负责阳门的开启,太阳的开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开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开机也会出现问题。总而言之,太阳开机的功能是帮助阳气外出,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而阳气的作用前面讨论过,有宣发,有卫外,有气化等等,如果太阳开机出现障碍,阳气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太阳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影响直接相关。如太阳篇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的代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障碍有关,都与太阳开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 ? (2)阳明合机病变 ?太阳的开是要使阳气升发,阳明的合是使阳气收降。阳气收降以后,天气变燥、变凉,所以阳明与秋天相应。现在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所以,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白虎是什么?白虎是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的变化是什么?主要是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 ? (3)少阳枢病 ?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合,如果开合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枢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 179 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枢,关乎太阳、阳明的开合,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枢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现在我们从开合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开的问题,一个是合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开合。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开合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开合的作用是由枢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枢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枢机的特殊性。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往往就迎刃而解。?
? ? (4)太阴开机病变 ?接下来是太阴,太阴也主开,这个开是使阴门开启 (收藏之门),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开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由于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由于脏塞的缘故。就如 227 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开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藏什么呢?就是藏阳气。土能生养万物,它靠什么来生养,靠的就是所藏的这个阳气。所以,土之所以能生养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与它的这个"开",与它的这个"藏"是分不开的。如果开机有障碍,接下来的藏,接下来的生养就会有问题。?
? ? (5)少阴枢病 ?少阴也主枢,它的作用也是或影响开,或影响合。少阴枢机的重要性比少阳枢又进了一步,它主导水与火的枢转。少阴是水火之脏,这个枢就对水火的调节起作用。水火并非不相容,它们需要相互接触、相互依转、相互调和。如果枢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水火的调和,或者就会出现水太过,水太过必寒;或者会出现火太过,火太过必热。所以,少阴篇的核心,就是一个寒化与热化的问题。少阴这一经真正关系到阳的体,我们说三阴为体,三阳为用,体阴用阳。三阳的病变主要是阳用发生障碍,用有障碍了,这个问题还不太大,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这还是功能性病变的阶段。所以,三阳的病很少死人。而病变到了三阴,这就危及到"体"了,按西医的说法就是器质性的损害。体与用,一个讲器质,一个讲功用。少阳的枢只是对用的枢转,而少阴的枢则是对体的枢转。体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蓄养,这就要看少阴枢的功能。所以,少阴的枢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为什么少阴病死证这么多?就是因为少阴不好,阳之体就没有办法保养。?
? ? (6)厥阴合机病变 ?前面讲过厥阴是主合的,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这个合机就要启动,从而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开始一个新的状态。所以,厥阴又是罢极之本,罢极就是使这个藏的状态结束,进入生的状态,进而生长收藏。前面的太阴、少阴都在收藏,到了厥阴就要结束这个过程,使阳气转入到升发的状态,出的状态。如果这个过程障碍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阳气当出不出,就会产生热。但,这个热与阳明的热不同,阳明的热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厥阴的热是阳气在里,当出不出而热。所以,阳明热与厥阴热的区别,一个是外热,一个是内热;一个是气热,一个是血热。那么,什么原因最容易引起这个厥阴合机的障碍呢?也就是说上述这个收藏状态结束转为升发状态的过程,或者说阳出的过程最容易受什么因素影响?是什么因素能跟这个过程相对?当然是寒,寒主收引,因此,最容易引起这个障碍。大家看到,厥阴篇的大量篇幅都在讨论寒热错杂,用药方面,既有大苦大寒的川连、黄柏,又有大辛大热的川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看上去很矛盾,但,实际上厥阴的本身就是这个情况,就是寒热错杂。过去都认为厥阴篇是《伤寒论》最头痛的一篇,可是,你从合机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厥阴篇并不困难。以上我们从开合枢来谈了三阴三阳,谈了六经病,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勾画,但是,六经病的脉络已然非常明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大家应该认识到,从这个角度,从这个层面去学习《伤寒论》,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法门。?
? ? 4.伤寒传足不传手?
? ? 这一节我们讨论阴阳的离合机制,讨论开合枢,从《素问 ·阴阳离合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讲的是足三阴三阳,没有提手三阴三阳。而《灵枢 ·根结篇》里也谈到开合枢的问题,它讲开合枢也是在足经里讲,讲手经它不提这个问题。再加上《素问 ·热论》这样一篇论述"伤寒"的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的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 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医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素问》里常说"人禀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禀气的多寡而言,当然人禀天气最多,而余者禀天气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
? ? 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支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支是横行的,所以,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支)上,但,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支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
? ? 第三,凡属于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象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怎么养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养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线的,所以,从先天而言,他禀受的天气最多,而天象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天气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丰,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连狗、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动物禀地气全,而人禀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气全,脚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看。比如蚂蚁、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
? ? 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直禀经天之气,横禀纬地之气,为什么说人禀天地之气生,天气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禀天气,他也禀地气,他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他禀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位的高低有改变,横直并没有改变。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一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
? ? 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他是禀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他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经的,偏重于经,以经统纬是人的一个特点。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纬?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节开首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 ? 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辨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辨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辨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辨证。因此,这样的辨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征,所以,这个辨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辨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辨证模式称为能"钤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辨证模式,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脏腑辨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辨证,都是注重纬线的辨证。所以,这些辨证在某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辨证或者说阴阳辨证没有这个局限性。?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中医入门 •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112 次浏览 • 2016-02-03 17:09
? ? 一、伤寒论说什么??
? ?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
? ? 1.伤寒的涵义?
? ?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 ·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哪五类疾病呢?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稍稍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难经》给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具体,临床所见的发热性疾病,大多也就见于这些疾病里面。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个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也就是《素问 ·热论》讲的伤寒,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书名上的伤寒,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问题弄清了,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他也谈湿温、热病、温病。?
? ? 2.杂病的涵义?
? ?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干事,能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有一次当时的副总理邓小平就问王洪文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有多少厕所?让王洪文告诉他。王副主席一听这个问题,当时就愣住了,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我又没有作过具体调查,毛主席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看到这个尴尬的局面,总理便在一边解围说,这个问题不用作调查,中国就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这虽然是个玩笑,但是,哲理却很深。联系到伤寒与杂病的概念,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那么,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一个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么是发热的,要么是不发热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以,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涵义。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可以解除我们许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会担心,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局限了?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不会治内伤;只会治伤寒,不会治温病;或者只会治内科,而不会治其他各科的病。现在我们知道了《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知道了它的研究范围。这些问题清楚了,怎么还会有上面的担心?所以,读古书,对书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 ? 3.论的涵义?
? ? 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论",大家也别小看了这个字。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经相对应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论,必须首先搞清经。"经"是什么?经就是经典。中医有中医的经典,道家有道家的经典,佛家有佛家的经典。这个经典意味着什么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门学问里最权威的东西。经典产生的时代,往往就是这门学问最成熟的年代。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经典的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我们要研习这门学问,就得依靠它,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而经典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作者。经典的作者是很讲究的,像佛家这门学问,只有释迦牟尼所讲述的那些著作能够称经,其他后世的这些著述统统不能称经。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能够称经,而后世的那些同样也不能称经。经典作者的这样一个特殊性,使我们发现,他们都是这门学问的开山祖师,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像儒家这门学问,只有孔子能称圣人。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要称的话,最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亚于圣人、后于圣人。那么,上述的这些圣人,上述的这些经典的作者灭度以后,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进行发挥,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所以说论是与经相对的概念,没有经就没有论。我们从手头的这部书叫论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诠释和发挥经典的著述。上述这个关系清楚后,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医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把造论的作者当成了医圣,反而作经的黄帝、岐伯没有称圣。这个现象当然有它的原因,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他于危难之中拯救了中医,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张仲景的这个功绩,他被越称为医圣,他的论亦成了经。但是,作为张仲景自己,他是很谦虚的,他并没有把他的著作叫《伤寒杂病经》,这一点他要比后世的皇甫谧、张介宾高明。有关经论的上述涵义,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关系来说明,那就是"体"与"用"。经为道之体,论为道之用。经以言体,论以明用。没有体不行,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身体,那一切的理想都会落空。所以,体是基础,没有它不行。同样,用也很重要,有体而无用,那这个体的意义怎么体现出来?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却不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臭皮囊一个!因此,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要学好中医,经必须读,论也必须读,而《伤寒杂病论》呢?它既具有经的一面,又具有论的一面,它既言体,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大家看应不应该读?应不应该把它作为依靠处??
? ? 二、认识阴阳探求至理?
? ? 上面的论题搞清以后,这就开门见山了。接下来的是要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素问》里讲:"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明热病就是热病,怎么要把它归到伤寒呢?寒与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是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它与第一个问题也有联系,伤寒就是伤寒,就是一个病嘛,《难经》为什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一个伤寒怎么会包括这么多病,这是一个问题;第三呢?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为经?后世的王叔和为什么径直用"伤寒"来作书名?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读《伤寒论》前必须搞清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弄不清,《伤寒论》你没法子读通。那么,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搞清呢?这里可以借用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的一个窍诀:"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因此,学者若欲在仲景这门学问里真正的深入进去,那就必须把阴阳的问题放在首位。?
? ? 1.认识阴阳?
? ?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什么东西还能逃过这个阴阳;它是变化的父母,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是什么导致这个变化呢?是阴阳;我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社会的东西也好,自然的东西也好,不论你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生生杀杀的过程,那么,这个生杀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另外,就是神明之府,神明就是讲精神讲思维,所以,这一条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特别大,那么,神明怎么来,还是与阴阳有关;最后,就要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当我们问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上了。其实,这个本还是阴阳,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不知大家对阴阳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内经》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几条,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有真实的感受。对于任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一举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能感受出阴阳来,只有这样,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也才能用阴阳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 ? (1)阴阳的关系 ?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上述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阴阳的学问也就可以基本解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夫唱妇随。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同,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用现代一些的语言来形容这个过程,那么,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而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则,万物凭什么会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是阳生阴长。那么,阳杀阴藏呢?这是讲秋冬的变化。大家不要把这个"阳杀"看成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的释放,能量的释放。那这个释放是不是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呢?应该不会。这好比我们拳击,拳头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头还老是停留在这个状态,那就没办法进行第二击。所以,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下面的一击。阳气也是这样,老是生发,老是释放行不行?不行!这样就不能持续。所以,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阳杀了,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所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就是讲的这个肃杀的状态,就是讲的这个收藏的状态。上述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的过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指的也是这个过程。用《素问》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来阐述上面的这个转换,是非常形象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周易》方面的知识。《周易》是一本专门讲阴阳变化的书,而且这个阴阳的变化它用一个二维的图象表示出来,这就使阴阳的变化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特别是描述一年的阴阳变化,它有专门的"十二消息卦",即:复 (聓)、临 (耹)、泰 (耺)、大壮 (耼)、聎(耾)、乾(聀)、姤(聁)、遯(聄)、否(聅)、观(聇)、剥(聈)、坤(聉),如果用一句诗来记忆十二消息卦,就是"复临泰壮聎乾姤,遯否观剥坤二六。"其中复卦对应的是老历十一月的变化,依次类推,临为十二月,泰为正月,大壮为二月,聎为三月,乾为四月,姤为五月,遯为六月,否为七月,观为八月,剥为九月,坤为十月。上述的十二消息卦,在易系统里又叫别卦,它是由两个经卦重叠而成,经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卦系统,别卦也就是常说的六十四卦系统。从十二消息卦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乾坤两卦以外,其他的十个卦都是阴阳爻混杂在一起,既有阴,也有阳。而乾坤两卦不同,它是纯阴纯阳。乾卦由两个纯阳的经卦(乾)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阳卦。坤卦由两个纯阴的经卦(坤)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阴卦。从复卦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阳爻在逐渐增多,标志着阳气的生发、释放在不断地增强,一直到乾卦,变成六爻皆阳,变成重阳,阳的生发、释放也到了最大的程度。再往下去怎么样呢?重阳必阴。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姤卦的时候,上述这样一种阳的格局就起了根本的变化,阳不再增长了,而阴却悄然而起。姤卦所对应的月份是五月,而姤卦对应的这样一种重阳必阴的转换则发生在五月的夏至节上。"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的意思是极限。夏为阳,到夏至这个点上,阳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而物极必反,所以就有这个"夏至-阴生"的变化,就有这个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变化。姤卦以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局,阴不断在增长,而阳不断在萎缩,直到坤卦,变成六爻皆阴,变成重阴。而重阴必阳,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复卦,又重新转入阳的格局。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阳爻不断增长,阳气的释放渐渐增强的过程。这里为什么要起复卦这个名呢?复就有重复、来复的意思,到了这个点上,又开始新一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变化,所以这一卦取名为复。在上述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留意另一个问题,这就是重阴必阳的变化,一阳生的变化并不发生于立春,而是发生在隆冬。同样,重阳必阴的变化,姤所涵的一阴生的变化,也没有发生在立秋,而是在盛夏。这又反映了阴阳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上面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讨论阴阳,讨论中医,如果结合《周易》来谈,会显得更方便、更直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她的确切内涵。所以,历代都有人强调医易的关系,尤其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这一点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 ? (2)主导问题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第一个主导,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第二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这个主导实际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里。这个主导说明在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的作用。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这层主导关系,我们可以在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问》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里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有关这一点,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说得很清楚:"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大家考察一下自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草木也好,昆虫也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它确实是在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而春夏秋冬怎么来?春夏秋冬由什么来决定?大家知道是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状态。什么叫春呢?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段,依次,夏就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占的时段;冬为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由阳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依着这个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谈。上面我们谈阴阳用了十二消息卦,看到这些卦象的变化,也许大家还是容易将阴阳分开来,对立来看。比如从复到乾这个阳局的变化,明明是阳日增,阴日消,我多你少,你死我活,这个对立好像很鲜明。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看。阳日增,说的是这个阳的生发,释放的增加,阴日少,不是说随着阳的增加,有另外一个独立的东西(阴),它在慢慢的减少。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阴阳,那就会出根本上的问题。阴日少,我们确实看到这个阴爻从复卦以后,在慢慢减少,直到乾卦减为零,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乾所主的这个时候,是纯阳无阴呢?一点阴都没有,那不成了孤阳!《内经》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可是我们看到夏三月的景象是万物蕃秀,真正的一派繁荣。可见我们不能这样来理解阴阳。上述这个阴日少,说的是随着阳气生发、释放的增加,阳的收藏自然就日益地缩减,前面我们不是申明过,阳的收藏状态为阴吗?释放增加了,收藏自然地就减少,不可能又释放,又收藏,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再收回来,收回来才能再打出去,不可能在同一个时候,又收回来,又打出去。这就是阴阳的消长关系。所以,虽然是在谈消长,其实说的还是一个问题,即阳气的变化问题。十二消息卦的另一个层面,也就是阴局这个层面,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大家看从姤卦以后,阴爻日增,阳爻日减,很多人就认为这是阴日盛,阳日衰,是一个阴盛阳衰的过程。我们从卦上看,从表面看,好像是这么回事。但,究竟的思维一下,就知道这个看法有问题。为什么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从姤以后,也就是从夏至以后,一阴始生,阳气逐渐由释放转入收、转入藏。那么,这个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要收回来,收回来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打出去。同样,阳气要收藏,收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重新释放。如果收藏以后,阳气反而衰减了,那它怎么能够再释放?实际上释放就会有消耗,就会有衰减,而收藏的目的正是为了补偿这个消耗、这个衰减。因此,从量上来说,这个秋冬的过程,这个阳气收藏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前面认为的这个"阴盛阳衰"的过程,阳气的量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了增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经过收藏以后再发动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联系我们人体,白天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休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白天更好的工作,是为了获得更旺盛的精力,如果通过休息,阳气反而衰减了,那么这个精力怎么旺盛?那还有谁愿意睡觉、愿意休息?所以,我们只要一思考,上面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阴阳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分开来好像有两个,一个男、一个女,好像是两个确凿的、独立的东西。但,合起来的实质却是一。所以,阴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能分开来看,而不能合二为一,那就很难看到点子上。就比如寒热这个问题,寒热如同水火,很难把它们扯到一块。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合二为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看到的这个截然不同,只是显现上的不同,如果进一步从深层去考虑,发现它还是一个阳气的问题。前面我们说过,阳气好比能量,好比热能。春夏的天气为什么温热?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造成的,属热的东西释放出来了,那天气当然就变热了。到了秋冬,秋天的天气为什么凉?冬天的天气为什么寒冷?热的东西不释放了,收藏起来了,天气当然就变得寒冷。也就是说,寒热是伴随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热,阳气收藏了,天就变冷,并不是在热之外又有一个独立的属寒的东西。上述这个问题,一个谈实质,一个讲显现,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多思维之,善思维之。要是这个过程我们思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阴阳的问题可以说基本地解决了。《素问》强调:"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个"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其实就是讲显现,是从现象上讲。而这个不可胜数的显现,就其实质而言却只是一个。知道了这个实质,就可以一言而终,就可以"能知一,万事毕",而不知道这个实质,则必会流散无穷。上述这个阴阳变化,上述这个主导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最原始的天文测算过程去体悟。大家知道《周髀算经》这本书吧,这部书记述了最原始的测量太阳运行轨迹,也就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就是在日中正午的时候,在太阳下立一个八尺的圭表,圭表的投影叫晷影,测量这个晷影的长度,就能够知道太阳运行到了什么地方,就能够确定出二十四节气。《周髀算经》告诉我们,晷影最长的长度是一丈三尺五寸,最短的长度是一尺六寸。大家可以思考,最长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短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长晷影的这一天应该是冬至这一天,相反的,最短晷影的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晷影也就是太阳的阴影,盛夏的时节我们外出,大家总是喜欢走在树阴下面,或者总是希望来一片青云,为什么呢?因为树阴把太阳遮住了,青云把太阳光收藏起来了。所以,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清凉。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的这个晷影当作是阳的收藏状态的一个尺度。为什么冬至的晷影最长呢?因为这个时候阳的收藏最厉害。冬至一过,我们看到这个晷影就日渐缩短,这反映了阳的收藏在减弱,随着这个收藏的减弱,阳气自然日益显露,日益生发、释放。所以,冬至以后,白天也一日一日增长,黑夜一日日缩短,这些都是收藏与显露,收藏与释放的变换。上述这个日益短缩的晷影到了夏至这一天,缩至了一尺六寸,一尺六寸与一丈三尺五寸相比,零头都不到。这个时候的阳气充分显露出来了,几乎没有什么遮拦,这就使得阳气的释放达到了最大的程度。然而重阳必阴,所以,夏至一过,这个晷影就一天天地变长。与之相应,白天也一天天地缩短,黑夜一天天地延长。阳气在充分地释放以后,又渐渐转入到收藏。由上面这个晷影的伸缩,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收藏与释放之间的变化。我们抓住了这个主导,阴阳的方方面面就会自然地连带出来。?
? ? (3)体用关系 ?阴阳除了上面的这些关系外还可以从体用的角度来谈,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上面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然,如果我们把阴阳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在《中基》里,当谈到肝的功能时,有一个体阴用阳的概念,实际上,不但肝如此,整个阴阳都是如此。我们从一年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个春夏的过程主要就体现了阳的作用,我们看春夏的阳光,看春夏的温热,看春夏的繁荣,这一切都反映了阳气在积极发挥作用。所以,春夏为阳,这个阳是讲用,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与前面讲的释放状态相应。那么,秋冬呢?秋冬这样一个寒冷的、凋零的景象,显然与阳的作用不符。为什么呢?因为阳用收藏起来了,你看不见了,所以,你见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这就关系到体的问题。体是基础,体是本钱。而秋冬的阴,秋冬的收藏,正是为了培植这个基础,蓄积这个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上述这个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体与用,阴与阳一点不相违。两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缺一不可。阳的用这一面,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前面对阳的强调而忽视了这个体的意义。应该知道,它与强调阳用并不矛盾。所以,光强调男权不行,还要谈女权。现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吗?这句话讲得很实在,很多情况确实是这样。只是现在很多男人成功之后,就把原来助他的女人抛弃了,这个不但不道德,而且很愚蠢,将来注定他要遭挫折。阳讲用,这个用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一个就是阳生阴长,这个化气的阳,能够促成万物的生长。春夏的景象为什么发陈?为什么蕃秀?就是因为这个因素。第二个用,阳为寿命之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此,阳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反映在它与寿命的关系,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这个阳气上面。长寿的人阳气没有不充足,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第三,"阳者,卫外而为固",这也是阳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这个身体牢不牢固,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这个作用与健康的关系很大。我们说人身最大的问题除了事业以外,就是一个健康,一个长寿,而阳用就反映在这个上面。阴讲体,这个体的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一个家庭,尤其是过去的家庭,妇女只会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怎么来体现女人的作用呢?就看你这个男的有没有出息。男的搞得好,说明你家的内助不错。为什么叫内助?帮助的意思,助阳的意思。也就是说,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助阳方面,怎么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就是阴体的意义。阴为阳体,阳为阴用。"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两者就是这么一种关系。阴为体,它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藏精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什么叫"精"?实际上,精既不是阴,也不是阳。现在很多人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把上面这个精作阴来看,所以,习惯就称阴精。如果精就是阴,那这个藏精怎么讲,它还怎么藏精?这从逻辑上讲不通。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精"实际上指的是阳气的蓄积状态,能量的蓄积状态就叫"精"。某样东西暴发的能量越大,说明它阳气的蓄积状态越好。当然,在《内经》里,在《中基》里,精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我这里是从最基本的义理上去分析。精是阳气的聚集态,而不是释放态。而阴的藏精就体现在帮助这个聚集的过程。阳气能不能聚集?能不能由释放状态转入蓄积状态?就靠这个阴的作用。那么,具体地说,这个精藏于何处呢?《素问 ·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的,所以,又称作封藏之本。封藏什么呢?封藏阳气,封藏精。这个精,这个聚集态的阳气就被封藏在肾的领地里。所以说"精之处也"。肾在一年里属冬,冬主藏;肾在五藏属阴,属阴中之阴。这就与上面这个阴体,上面这个藏精相应了。所以,上面的这个体,上面这个阳气的蓄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这个肾上。精能否封藏好?阳气能否得到充分的蓄藏,休养生息?就要看这个肾的功能。只有蓄养好了,释放才好,精力才会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肾。阴讲体的这一面清楚了,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这样人们就不会再把阴阳的关系对立起来。应该从统一中去看对立,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由对立看对立。阴阳的体用关系,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许多方面去感受。比如说休息,过去我们对休息的理解也许比较笼统,以为坐下来就是休息,睡觉就是休息。其实,细分起来,它仍然是谈的两个方面。上面这个笼统的方面实际上包含在"休"字里,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休者休心也,停下手中的活小歇一下,叫做休,而停止一天的活动,上床睡觉更叫休。所以,休字从人从木,人躺在木床上是谓休。那么,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晚上睡觉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习惯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因此,休的这个作用就落实在"息"上。什么叫"息"呢?现在大家在银行里存钱,为的什么呢?为的就是这个"息"。早十年我们在银行存钱,年息是 9%、8%,也就是一万块钱一年下来,就变成了一万零九百元,增加了整整九百元。正是为了这年息 9%,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因此,这个"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存钱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显然,就是通过这个休的过程,使我们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精神体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所以,休息也包含着体用两个方面,也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实际上是讲春夏为用,秋冬为体。用的发挥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体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实在秋冬,尤其是冬这个体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过去许多人对这个养阴养阳不理解,以为春夏养阳岂不是火上加油,秋冬养阴岂不是雪上加霜,《中医杂志》还专门就这个问题组织公开讨论。其实,我们从体用的角度看,这有什么疑问呢?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这是从体用的角度来谈阴阳,大家尚可以引而伸之,推而广之。?
? ? 2.伤寒总说?
? ? 以上我们讲到了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阴阳的这些东西弄清以后,就可以解答上述的那三个问题。?
? ? (1)寒为冬气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现在我们暂且放下时间,来看一看空间方位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大家都很清楚,西北的气温要较东南低得多,我们每年冬天看天气预报,北方有些地区都零下十几度了,南方还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上的悬殊。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学中医不但要注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时空在中医里是同一的,是统一的,这个观念必须牢牢记住。前面我们提出过,阴阳的问题要真正弄清,不能光停留在书本的那几点上,要有切身的感受。什么事情都要养成用阴阳来思维,比如我们生活在南宁的人,时间都快到春节了,身上却还穿着衬衣,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从阴阳这个角度去思考,去弄清它,那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你就麻木了,就凭这个麻木,你要学好中医,我看没多少可能。?
? ? (2)何以养藏 ?知道了寒的属性、寒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根据这个寒的表象,这个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断这个阳气的收藏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个"体"的情况。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因此,《素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辞,这是很明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里我们只看相关的冬三月。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在冬三月适应这个藏气。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上面这段经文主要讲养藏。冬三月怎么养藏,怎么适应这个闭藏的状态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扰乎阳"。冬三月属阴,《素问》又明确指出"秋冬养阴",而这里却点出"无扰乎阳",可见春夏秋冬的这个生长收藏确实是围绕着阳的这样一个主导。无扰乎阳,就是指的冬三月这个过程已经在闭藏了,什么在闭藏呢?阳气在闭藏。既然已经闭藏了,就不要再打扰它,这就叫"无扰乎阳"。就像我们住宾馆,睡觉的时候要启动一个"请勿打扰"的按钮。睡着了,再被打扰醒,会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大家都会有体验。那么,怎么实现这个"无扰乎阳"呢?上述的经文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慎起居。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对睡懒觉的人,而且一贯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冬三月却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阳出来再起床也没有关系,这是 《内经》的教证。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学院的作息表,不应该搞什么夏时制,而应该搞四时制,就根据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这样才与中医相应,这样才叫四气调神。我相信冬天搞"早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会很欢迎,冬天有几个不想晚起?说不定就从这里你喜欢上了《内经》,喜欢上了中医。冬天为什么要早卧晚起呢?这个就是为了适应养藏。睡觉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那么,现在冬三月要强调养藏,这个睡眠的时间就当然要适当的延长。我们看冬三月,白天的时间短,夜晚的时间长,再看看上面说过的晷影,冬天长到一丈多,而夏天只有一尺多。晷影也好,晚上也好,都是反映一个藏的状态,人要跟这个藏相应,那就必须早卧晚起。我们嘴上常说天人相应,怎么个相应呢?冬日养藏就是相应,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相应。要讲相应,时间就很重要,天地在这个时候收藏。你也要在这个时候收藏,天地在这个时候释放,你也要在这个时候释放。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睡觉就是收藏,工作劳动就是释放。现在许多人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就不相应了,就阴阳颠倒了,这个对身体肯定不利。年轻的时候也许没关系,到老了你就会有感受。学中医的人应该避免这个颠倒,避免这个不相应。其二,调情志。冬三月的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之所之谓志;二是讲我们平常说的情绪,《左传》里面将喜怒哀乐好恶称作六志。所以,总起来我们把它称为情志。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都指的是藏。所以,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收藏一些,不要那么开放,不要那么显山露水。平常我们都劝人要开朗一些,但,这个时候则应该趋于内向。"若有私意"有什么话,有什么打算不要告诉别人,藏在心里就是了。"若已有得",这个东西好像已经得到了,不用再到外面去寻求,可以悄然安住。总之,这个心志,这个情绪,应该伏匿,不应该张扬,这样才有利于养藏。其三,适寒温。冬三月要"去寒就温",这一点很重要,以上我们讨论的许多问题都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呢?我们本来说过寒为冬气,寒为藏气,养藏不是应该更寒一些吗?这里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大家都清楚,夏天我们不仅穿衬衣,而且穿短袖,女的还要穿什么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无遗。这样的穿着不但为着凉爽,也是一个相应。因为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的显露,你看这时的白天特别长,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与这个相应的穿着就是养长。可是冬天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不但手套帽子,还要围围巾,封闭得严严实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个"藏"吗?不就是一个"去寒就温"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闭藏起来了,这个也是相应,与冬藏相应,这就是养藏。但是,现在风气不同了,冬天女的还穿裙子,这个时候还要露,中医不赞成这个做法。所以,我的朋友里要是冬天穿裙子,我会劝她们别穿。现在年轻你可以顶过去,年纪稍大,关节痛了,骨质增生了,那就悔之晚矣。当然,去寒就温还包括了其他保温防寒的方法。其四,节动静。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泄。大家知道,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的开泄。这就提示冬天的运动,冬天的活动应该避免像其他的时候一样,应该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喜欢运动锻炼的人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冬天的锻炼应该避免过多的开泄皮肤,应该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3)伤寒即伤藏上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与冬相应,都是养藏之道。它们都围绕一个原则:无扰乎阳。那么伤寒呢?伤寒为什么这么重要?它核心的问题就是破坏了这个原则。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该在春季。立春以后的第三个气叫"惊蛰",应时的春雷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响。春雷一声震天响,就将这些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春雷的打响意味着阳气真正地全面启动,全面的释放出来。而雷在冬天打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冬雷的响动将整个的闭藏打破了。闭藏打破了,阳气非时的释放,使阳气不能蓄积,阳气的这个体得不到应时的涵养。体不足,用怎么发挥?所以到了来年,真正应该阳气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却发挥不了作用。万物得不到这个阳气的作用,整个秩序就打乱了,不但天灾,而且地祸,不但植物受影响,动物也受影响,怎么不会"九个牛栏十个空"呢?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瑞雪怎么预兆丰年呢?现在的说法是下雪以后,病虫害冻死了,所以,可以给来年带来好的收成。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阳气处在很好的蓄藏状态。阳气蓄藏得好,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充养,体充则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万物得到这个充分的能量供给,怎么不会"五谷丰登"呢?另外,这个瑞雪也反映了阴阳的秩序很好,秩序没有破坏,自然的灾害就会减少,所以,瑞雪兆丰年。上述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角度来教证,《素问》有句名言:"善养生者,必奉于藏。"或者说:"奉阴者寿。"大家看到这个"奉阴者寿",也许就觉得她与前面讲的阳用有矛盾。阳是反映和主宰寿命的,怎么不说"奉阳者寿",反而是"奉阴者寿"呢?现在大家只知道养生,只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是生怎么来?生是从藏中来!水生木这个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那些喜静的动物往往寿命长。像龟、蛇、仙鹤,这些动物寿命都比较长。而相反,那些喜动的东西反而寿命不长。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儒家讲燕坐,讲知止;佛家讲禅定。这些都是强调静,强调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应该动静结合。以上这些道理无碍了,我们就可以回到前面的关键问题上来。冬日气寒,这个寒是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冬日的气候本来寒冷,这个时候阳气本来应该更多地释放来为机体取暖,怎么反而在这个时候要收藏,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这就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做好"去寒就温"的工作。这个时候应该穿得很严实,甚至要把取暖的设备打开。我们依靠这个人工制造的环境,就能够让阳气安然地休养生息。阳气蓄养的这个过程做好了,那以后就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去寒就温"的工作没有做好,机体"伤寒"了,那会是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时候,阳气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它会从"沉睡"中"醒"来,它会马上转入释放。阳气被扰动了,这样一个"养藏"的格局就被彻底打破,"体"的涵养程序遭到破坏,那"用"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大家看一看,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伤寒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伤寒实际上就是伤藏,它把整个"养藏"给破坏了。阳气的"体"受到伤害,这个基础不牢固了,用怎么发挥?阳用不能发挥,不能作寿命的保障,不能卫外而为固,那不但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要发生,百病都会发生。所以,伤寒不但可以有五,还可以有十、有百、有千、有万。一个伤寒,就将上述的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都破坏了,从这样一个层面去思考,我们就知道伤寒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对于本节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内经》为什么将热病归伤寒?《难经》为什么把伤寒分五?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作书名?就迎刃而解了。而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的探讨,又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连带出来。这是经典的开端,也是学习经典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