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经典研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经方方剂

经方方剂

常用经方方剂查询
医案汇编

医案汇编

汇集名家医案,现学快用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掌握基础知识,初入中医大门

《中医词典》a~b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03 次浏览 • 2019-01-23 12:43 • 来自相关话题

阿是穴 穴位分类名。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的穴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 ...查看全部
阿是穴
穴位分类名。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的穴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埃
土湿之气所化之云。《素问·气交变大论》:“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折之政。”埃昏
土湿之气聚合而成之昏暗浓云。《素问·气交变大论》:“火不及……夏有惨凄凝洌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埃冒
土湿之气上涌。《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埃冒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埃溽
土气湿润。溽,湿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埃雾
土湿之气形成的云雾。《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埃郁
土湿之气上蒸结聚。《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复则埃郁,大雨且至。”癌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
①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肿后期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进一步则危及生命。即指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癌肿之生长部位、外形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症瘕热聚的范围。
②痈疽五发之一种。见癌发条。癌发
病名。痈疽五发之一。《外科启玄》卷四:“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乃督脉并膀胱经,多血少气。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可参见痈疽五发条。嗳腐
证名。嗳气兼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饮食失节,胃肠内有食滞停积所致。《类证治裁·(饣曹)证》:“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嗳腐,保和丸。”参见嗳气、宿食病、伤食条。嗳气
证名。见《丹溪心法·嗳气》。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伤寒指掌》卷三引邵仙根谓:“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郁滞也。”嗳声沉而长,常兼有脘腹饱胀感。多因中虚、胃气不和,或挟气、火、痰、食,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亦可因肺气不降所致。宜和胃降逆为大法。胃虚,用旋复代赭汤;脾胃虚寒,理阴煎;胃虚气滞,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保和丸、曲术丸;胃寒、饮食不易消化,养中煎、理中丸;胃虚挟痰,用和胃二陈煎,胃有痰火,星夏栀子汤;如属肺气不降者,用苏子降气汤。方隅认为:嗳气“治法俱宜开郁行气而兼清痰降火之剂,如二陈汤加朴、附、山楂、炒连治之可也。”(见《医林绳墨》卷二)。嗳气与噫气不同,嗳气多属实;噫气多属虚。参见噫气条。艾斗
灸具名。结构分上下两部分,其上部为金属丝绕制的弹簧斗,下部为石棉制成的衬垫,两旁有丝带以供固定。可用于温灸或间接灸。艾灸补泻
艾灸方法名。亦称火补火泻。指艾灸时以火力大小区分补泻的方法。《灵枢·背腧》:“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尽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吹旺其火,使病人觉烫者为泻法,有祛寒散结的作用。艾灸疗法
临床最常用的灸法。指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灸器灸等数种。详见各条。艾卷
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重约20克。可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艾卷灸
灸疗方法名。即艾条灸。见该条。艾绒
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质地以陈年者为佳。艾条
灸具名。即艾卷。见该条。艾条灸
灸疗法之一。是用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又称艾卷灸。也可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药艾条灸,称药条灸。该法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施灸时,以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详各该条。艾元英
元代医学家。生平欠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尝着《如宜方》2卷行世。后经明代陈嘉猷修订,并附脉法及方效于后,并更名为《回生捷录》重新刊行。艾炷
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制作时务求紧实。《扁鹊心书》:“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艾炷灸
艾灸法之一。即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应以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患者年龄大小综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头面胸部不宜大炷多壮;腹部腰背则艾炷宜大,壮数宜多;四肢末端皮薄骨多,不可多灸;肩背和四肢皮厚肉多之处,多灸无妨。妇孺宜少;壮男可多等。《爱庐医案》
医案著作。清·张仲华撰。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爱庐方案》,共分七十六门,一百余案,刊于咸丰年间。1882年柳宝诒从《爱庐方案》抄本中选录二十四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中,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外疡、妇人等十八门。张氏医案记述治疗经过较详,审证、用药、列方契合病情,理法方药,四平八稳,可供临床参考。现存多种清刊本。嗌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出《素问·太阴阳明论》:
①系指咽。《说文》:嗌者,咽也。《素问·热论》:“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②指咽以下的部位。《喉证约精》:“咽之低处名嗌。”
③泛指咽喉。《喉科金钥全书》卷上:“嗌者,口内总机关,统咽喉言也。”参见咽喉条。嗌干
病证名。系指咽干的病症。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类。因于虚者:一是少阴液亏。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液亏则虚火上灼,咽喉失养而嗌干。症见咽干至夜尤甚,渴欲饮水而不解兼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二是肺阴虚咽失于濡养而嗌干。《素问·藏气法时论》描述其症状为“喘咳逆气,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扳息,耳聋嗌干。”治宜滋阴养肺,方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因于实者,多由肺胃火炽,灼伤津液则嗌干而疼。治宜泻火解毒,利咽止痛。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本病可见于今之急慢性咽炎、萎缩性咽炎等。嗌疽
病名。系指咽喉生疽之病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有嗌疽,俗名走马喉痹。”为喉痹的一种。详见走马喉痹条。嗌络
咽部的脉络。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嗌乳
见《幼幼集成》。即伤乳吐。详该条。嗌塞
病证名。系指咽喉阻塞,呼吸吞咽不利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本病多由肺胃积热,火毒炽盛,痰涎雍塞所致。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嗌痛
证名。即咽喉痛。《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嗌痛、颔肿。”《马王堆汉墓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名之为嗌中痛。孙一奎谓:“嗌即咽之低处也”(《赤水玄珠·咽喉门》)。并指出喉痹患者,必兼咽嗌痛;而咽嗌痛者,往往并非喉痹患者,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嗌燥
病证名。系指咽喉干燥的病证。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本病的原因有二:一是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所致。治宜滋补肺肾之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和养阴清肺汤加减。二是肺胃火炽,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清热降火,可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嗌干条。嗌肿
病证名。系指咽喉肿疼的病证。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参见咽喉肿痛条。碍产
病名。又名碍肩生、绞脐、背包生、坐碍、凝产。指分娩时。由于脐带绕颈、绊肩而引起的难产。杨子建《十产论》:“碍产者,言儿身已顺,门路已正,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绊其肩,以致不能生。令产母仰卧,稳婆轻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属脐带脱垂类分娩并发症。碍肩生
病名。周纪常《妇科辑要》卷五:“儿已露顶,因脐带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碍肩生。”相当于脐带绊肩。参见碍产条。碍气嗽
病名。气道(呼吸道)为瘀血所阻碍而引致之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碍气嗽者,血碍气作嗽也。”治宜活血祛瘀,用桃仁、大黄、杏仁、姜汁等药。参见瘀血咳嗽条。安
①安定宁静。《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②安适,舒服。《素问·至真要大论》:“胸胁胃脘不安。”
③安和调顺。《素问·疟论》:“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
④病势衰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
⑤行。《灵枢·根结》:“枢折即骨丝而不安于地。”
⑥安全,平安。《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
⑦为何。《素问·脉要精微论》:“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⑧何处,哪里。《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⑨什么,何。《素问·咳论》:“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⑩怎么。《素问·示从容论》:“又安足以明之。”安道全
清代医生。四川雅安人。系民间医生,其技精艺高,深受民间敬重,有“神医”之誉。安谷
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说明患者胃气尚存,预后较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安济坊
宋代理疗机构名。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文学家苏轼在杭州领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病坊”,又名“安乐”。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政府将“安乐”接管并易名为“安济坊”,其后,各地均有安济坊之设。安眠
经外穴名。在风池与翳明两穴之间。主治失眠,烦躁不安,心悸,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或灸3-5壮。安眠穴
经外穴名。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静脉,有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精神病等。直刺1-1.5寸。安期生
秦代时琅琊(今属山东)人。一称安期先生,或安期,尝学神仙术,兼通医药,卖药于东海之滨。尝与秦皇相处三日,后秦皇即遗使入海求仙药。安丘望之
汉代医生。字仲都,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行医于民间,汉成帝欲召见之而未果。望之且收有门徒耿况、王汲等。撰有《老子章句》,乃道家之作品。安神
①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适用于阳气躁动,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狂妄、烦躁易怒等病症。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如因胆气虚或胆热引起心烦失眠,则用温胆安神或清胆安神。如因痰湿内阻引起的神志不清,则用涤痰开窍安神。参各条。
②养生术语。指安定神志,摄养精神。《后汉书·仲长统传》:“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纺绋。”安胎
治疗学术语。指对胎动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预防流产。出《经效产宝》。其原则有二:因母体有病以致胎动不安者,应治疗母病,母安则胎自安;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则母自愈。治疗参见胎动不安、滑胎条。安邪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仆参。参见该条。安耶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仆参。参见该条。安中
治疗学术语。指调理安和脾胃气机的治法。分和胃、健脾、调和肝胃等法。详各条。庵庐
医疗设施名。系指安置病人的简易场所。《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描述皇甫规征陇右时“军中大疫……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一般认为庵庐是军队中设立隔离病室的最早创举。按
①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伏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②用手触摸诊断法。《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热盛衰而调之。”
③按压。《素问·针解》:“邪胜则虚之,出针勿按。”
④按摩疗法。参按摩条。按法
①针刺手法名。一指针刺时将针向下按入。又称插法。《医学入门》:“按者,插也。”一指针刺时用手指按压穴位。《针灸问对》:“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
②推拿手法名。又名抑法。指用手指、手掌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按压穴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又指出:“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按肌群取穴
取穴法之一。在病变所在的肌肉或肌群上选取穴位。常用于肌肉瘫痪、萎缩等症。如臀肌瘫痪取环跳、股四头肌瘫痪取伏兔等。按脊法
推拿方法名。即点脊法。参见该条。按季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按摩
养生与医疗术语。通过按压或揉摩人的身体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出《灵枢·九针》:“形势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医署始设按摩博士、按摩师。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十轮经·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来,按摩又被泛称为推拿。《厘正按摩要术》:“推拿者,即按摩之异名也。”按摩博士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之名。按摩博士,隋代设二人,品位不详。唐代设一人,官阶为从九品下。按摩博士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学,下设按摩师、按摩工等作为助手。参见按摩科条。按摩法
正骨八法之一。该法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之功效。出《素问·血气形志》:“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骨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本法适用于软组织筋肌皮肉之损伤、肿硬疼痛或麻木强僵而未造成骨折脱臼之证。按摩工
唐太医署中教师职称之一。唐太医署在按摩博士、按摩师之下还设有按摩工。其数量为十六人。主要职责是协助按摩师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按摩科
古代医学科目名。隋代太医署中曾分医、按摩、咒禁三科进行教学。按摩科已设有按摩师和按摩生。(《唐六典》)。唐代太医署中仍设按摩科,并在该科置博士,下设师、工、生。“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按摩科的任务是“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即按摩和正骨两项任务。明代医学分十三科,按摩独成一科。按摩麻醉
麻醉方法之一。即推拿麻醉。参见该条。按摩师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名。隋唐太医署中设有按摩师,其位在按摩博士之下。隋代按摩师数量据《唐六典》记载共有一百人。而唐代按摩师只设四人。按摩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日常医疗工作。按摩推拿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种手法之一。其方法步骤系统按患部的肌肉走向,双手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徐徐按摩,顺骨捋筋。本法之作用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错位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而通达舒畅,不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防止关节僵直等并发症。该法尤其适用于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按蹻
古代养生与医疗术语,也称按跷。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治宜导引按蹻。”按摩的别称。“按”与“蹻”是按摩的两种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明·吴昆注:“按,手按也;蹻,足踹也。”指按摩中的手按法与足踩法。一说“蹻”指经络腧穴,《类经·论治类》张介宾注:“按,捏按也;蹻,即阳蹻、阴蹻之义。盖谓推拿溪谷蹻穴以除疾病也。”参见按摩条。按神经取穴
取穴法之一。按照神经的分布选取有关的穴位,多数选用与脊神经相应的夹脊穴和某些分布在神经丛或神经干通路上的穴位。如手指麻木,取正中神经上的内关、桡神经上的曲池或臂丛神经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疼痛,取腓神经上的阳陵泉、胫神经上的委中及坐骨神经或骶丛上的一些穴位等。按弦搓摩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三种:
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
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按摩,经三关至曲池,再经六腑至阴池穴,属阳证,关轻腑重;属阴证,腑经关重;再用两手搓摩前臂,最后以左手捏肘,右手捏儿大指,往外摇动(见《厘正按摩要术》卷三)。
③用两大指搓儿手与肱之背面各几下,再拿儿手慢慢摇动(见《增图考释推拿法》上卷)。此法能消痰化积,消痞。按胸腹
诊断学术语。指一种切诊方法。切按病人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等。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等病变的检查方法。按压行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即指压行气法。参见该条。案扤
古代养生术语。又作案杌、案玩等。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案通按;扤音wù,通玩,动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扤,也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案扤即按摩和活动肢体之意。参见蹻引、按摩、按蹻、矫摩等条。暗
 ①愚昧;昏昧。《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如哉!工独有之。”
②无光,昏暗。《嵇康集·养生论》:“害之使暗,而无光明。”暗产
病证名。指怀孕未足一月而流产者,其时胚胎尚未成形,人多不知有胎,故名暗产。古人认为多由郁怒不舒、房室不节所致(见《景岳全书》卷三十九)。李樾《达生撮要》:“种子须防暗产。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弗复交接,以扰其子宫,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盖浮火一动,则摇撼肾脉,胞门亦由之而不闭,胎始堕也。”暗疔
病名。发于人体隐蔽部位之肿毒。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外科备要》:“未发之先,腋下忽然坚肿,散漫无头,次肿阴囊,睾丸突兀,状如筋头,身发寒热,筋脉拘急,肿处焮痛。”治不宜针刺,可用汗解。可参见疔疮条。暗风
病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是一种与内风相似,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致风阳上亢的疾病。发病过程缓慢,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发病,遂以暗风为名。张杲《医说》指出暗风的主症是“头眩眼黑,不辨东西。”《医钞类编·头痛门》:“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治宜消风、清热、化痰,用羚犀汤、知柏地黄汤加竹茹、栝楼皮、黄芩,去黄柏方 施治。参见风痰眩晕、肝火眩晕等条。暗经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终身未见有月经来潮,但能正常孕育者。暗乳蛾
病名。系指喉中生出小而不易见的乳蛾的病证。《喉科种福》卷四:“蛾生喉中,其痛倍常,医不能见。俗名鸡心蛾。”本病多因肺胃热蕴,复感外邪,风热邪毒上冲咽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本病属乳蛾类。详见乳蛾条。暗痧
病名。痧证之一。
①指痧证中之慢而轻者,或慢而重者。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见“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胀,类于伤寒;亦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闷闷不已;亦有咳嗽烦闷,有似伤风;亦有头面肿胀,两目如火;亦有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误服热汤、热酒、热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气急、狂乱见凶。如遇是证,必先审脉辨证的确,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丸、或散、或煎剂,必须连进数服,俟其稍安,渐为调理。”(《痧胀玉衡·暗痧》)可选用宝花散、沉香郁金散、蒺藜散等方。
②指妇女之倒经痧。《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妇女倒经痧,经行之行,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红、或吐红,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肚腹不痛,亦为暗痧。”参见痧条。暗痫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名暗风。指遇阴暗地即发生的痫证。症见每至阴暗地即僵卧,气乱不省人事,手足动弹战掉,抽搦,喉中痰响,吐痰沫,或作吼声叫,发作时间,长则一日或半日,短则一二小时,发作过后即能起声,一如常人。小儿气血怯弱,而肝阳偏旺,易挟痰涎上犯心神,遇阴暗地易惊恐而发作。治法参见痫条。黯疔
病名。指疔疮生于腋下且坚硬如钉,色紫黑者。出《医宗金鉴》卷六七。该病因肝脾二经火毒所致。症见患处坚硬如钉头,痒且痛,色紫黑,并伴有身发寒热,四肢拘急,烦躁作呕,痛引半身等症,宜服麦灵丹、蟾酥丸之类汗之。余可参见疔疮条。肮(háng杭)
同吭。喉咙。《史记·陈余传》:“乃仰绝肮,遂死。”集注:“肌,咽也。”《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误较少。全书叙述三十六舌,并附简图,每种病理舌均记载其所主证候,并介绍这些证候的治法和方药,或辨明类似证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不仅能辨伤寒外感病的传变,对于杂症、内伤病的虚实,亦可从此类推。此书是现存较早的舌诊专着,以其图文并茂,故对后世影响较大。此书后经重订,现有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拗哭
①《儒门事亲》指幼儿数日内啼哭不止。
②《育婴家秘》指小儿夜啼,见灯亮即止,灭灯又哭。又名儿嗜灯花。可逐步改变幼儿习惯来纠正。
③《幼幼集成》谓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傲冬疮
病名。冬季好发之皮炎。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多因寒气收敛腠理,阴气不能发越,怫郁而成,多发生在秋冬季节。症见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春暖即愈。治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外搽绣球丸。即冬令皮炎。懊憹
证名。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素问·六元政纪大论》:“火郁之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又名心中懊憹。详该条。

自学中医10年,我是怎么做到的(转载)

经方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40 次浏览 • 2019-01-05 01:52 • 来自相关话题

自学中医10年,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在10年前学过一年半的中医,学的是教程,打下了一些基础。只是当时缺乏实践,这10年来完全不接触,也忘得差不多了。后因家父久病,前年夏天重新开始学习后,是先简单复习了一下那些教程,然后大致从伤寒金匮--火神派--黄 ...查看全部
自学中医10年,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在10年前学过一年半的中医,学的是教程,打下了一些基础。只是当时缺乏实践,这10年来完全不接触,也忘得差不多了。后因家父久病,前年夏天重新开始学习后,是先简单复习了一下那些教程,然后大致从伤寒金匮--火神派--黄元御--彭子益--温病学这么一路学下来,当然中间也穿插着看一些杂书,但大致是这么个脉络。
对于一个对中医完全陌生、但有一定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些通俗读物。我个人看过的最好的是罗大伦的那几本书,古代的医生、阴阳一调百病消等等。说实话,正是受了罗大伦的古代名医故事的激励,我才最终决定,求医不如求己。要解决家父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
另外目前比较畅销的还有《走近中医》、《思考中医》、《问中医几度秋凉》等等兴趣读物,也可以拿来随便看看。看完这些书,如果对中医的兴趣更浓了,而且立下了学好中医的志向,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正式开始学习了。
对于初学者,我仍然建议先从教材开始学。大致次序是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现在的教材虽然质量不高,经常被人诟病,但至少观点比较综合,不偏激(中医流派很多,各执其说,各有所偏。如果单从某一派开始学,比如起手就学现在流行的火神派,容易走偏)。但教材本身不必读得太钻进去,不必在这阶段花太长时间。有些东西暂时看不懂没关系,不必深究,后面进入从伤寒开始的下一阶段学习后,很多东西自然而然会开始懂。
学完这几本教材之后,就能够对中医学有了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就是伤寒和金匮,这两本书要精读,历代注家很多,限于时间和精力,不可能一一读遍,我个人是从刘渡舟的书和郝万山的视频开始入手,然后后面学的是黄元御的注解。
学完伤寒金匮后,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基础(方药这一路,不包括针灸)。然后可以看看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长沙药解》和彭子益的唯物论、圆运动,建立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天人相应、河图洛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传统中医的概念。
再后面,就必须学温病学了。温病学对于临床非常有用,很好地补充了伤寒的不足。伤寒温病都能很好地掌握,那么对于大部分的疾病(不仅仅是外感病,包括内伤杂症),都会建立起一定的概念和辨证思路。而且这两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完全可以边学边用,学通了这两门,至少治个感冒、咳嗽一类的小病,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见效之快、效果之“神奇”,不是受西医洗脑的现代人所能够想象的。中医,绝不是大多数老百姓的概念里那个只能调理调理慢性病,治不好也吃不死的东西。这个我自己,已经有相当多的体验。
温病学方面,我是从赵绍琴的书和刘景源的视频教程开始入门的。现在刚学了两个月。后续的必读书,包括《温热经纬》、《温病条辨》、《重订通俗伤寒论》、《时病论》等。
再后面,就很难说了,我目前为止,也只学到温病的阶段。中医学史上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在学完伤寒温病这两大基础后,要对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内难伤寒以下的各家各派学说有个综合了解,确定后续的学习方向,任应秋的《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以及网文有一篇《看历代名医名著,论大中医观》的网文,均值得一看。
个人推荐,后续可以先看看慎斋学派的书(《医家秘奥》等),深入掌握脉法与虚劳内伤的辨治;以及陈士铎或傅青主的书,重视肝血肾阴的一路,对于临床相当实用。另外,辅行诀值得一读,借此可以对药物性味之体用与五行生克有更深的理解。
至于有些朋友提到的学医从《内经》开始……个人以为这条路太艰难了,除非你绝顶聪明,否则对于大多数初学者而言并不适宜。当然后世的所有医家,其理论基础都从内经发源而来。而且看后世医家的书,也会经常看到引用内经的理论和文字。但是对于内经的系统学习,个人感觉,还是要等到有了相当深厚的功力以后。至少我目前,还不太敢去看。
我的临床实践
关于实践问题,对于业余爱好者,缺乏医生处方,很多药店可能不让抓药。这也正是困扰我多年,以致10年前最终没有继续学下去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在淘宝网上,什么都买得到,药材又便宜,质量又好(我是买散药、自备小天平,自己在家里配药的),网上论坛里还有很多学友互相交流,更有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求医无门而渴求网诊的网友。只要好好学习,根本不愁实践机会。
我对中医的感悟
学中医是一条很艰难的路。需要悟性,更需要浓厚的兴趣、强大的动力和坚强的毅力。我前前后后学了三年有余,自知不过刚刚入门而已。现在是中医的没落时代,但是民间藏龙卧虎,借助于当前发达的网络交流,一股新生代的力量正在崛起,另外真的非常感谢中医古籍这个软件,收录了二千多本珍贵中医古籍,保护了传统文化,我现在温习中医古籍基本上都在这个软件里面搜索,使用非常方便。
学好中医,终生受益。不仅利己利家人,对于广交朋友、对于你的事业和生活(心态放宽一点,不要指望靠这手艺挣银子,就纯当作业余爱好和生活需要),都会有很好的帮助。而且中医绝对是一门美妙的艺术,高明的处方象一首首优雅的小诗(正象编程也是一门美妙的艺术,优美的代码结构也像一首首美妙的乐曲),那种潜心思索之后灵机乍现所带来的美感,以及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后那种成功的喜悦,不是任何粗俗的物质享受所能够替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3年2月看过的医书
今天是蛇年的第二天(写作当时),一转眼,学医前前后后已经四年多了。过年在家有闲,回顾一下我这些年来的学医历程,汇总一下看过的书,供大家参考。
2000春-2001秋启蒙时代
教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系列):
1.《中医基础理论》--还算有趣,有点哲学意味(咱本来就对哲学感兴趣),基本算是学进去了吧,建立了些概念,对人体水液代谢循环(脾、肺、肾、膀胱)最有印象,也有看不太懂的,记得当年很长时间,都不理解“淤血”和“活血化瘀”是怎么回事儿。
2.《中医诊断学》--实在太枯燥了,硬着头皮看完,很佩服当年读书的毅力。
3.《中药学》--实在太枯燥了……不说了。
4.《方剂学》--当时看的这些书里头,就数这本书看了觉得最有收获,大概知道中医是怎么开方子了……若干年后,唯一记得的一个经方,就叫“小青龙汤”。至于组成药味,早忘了。
5.《中医内科学》--边看边摘笔记,写提纲摘要。
6.《中医各家学说》--只看了半本,看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靠学的那么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里的知识,无法理解后世医家那些形形色色的理论。
7.《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人卫出版社的,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草草浏览一遍,实在看不懂。
趣味读物
8.《中国传统医学漫话》--印象中蛮有趣的,也算看得懂,还推荐给同事看。
9.《中医解梦》--主要用内经理论来解梦。较多应用五行理论,有点意思,但没看完。
其他
把《家庭医学全书》里的中医篇的一百多页也啃了一下,还有一本《太医名医奇案赏析》读了几页,算是当年唯一看过的一点医案,话说当年因为一位朋友的诱导,激起了一点点小兴趣,然后从这一点兴趣出发,想对一门有趣的传统学问,作一些了解。然而实在没啥书可看啊,没有网络,也不知该从何学起,就觉得学教材总没错,于是就从上海书城买了几本教材回来啃。至于学习方法,还是学校里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的那一套。但也正因为书少,四大基础,每本都读了两遍以上,算是“精读”了吧。当然,看得懂看不懂,能懂多少,过了一两年后还能记得多少,是另一回事。当年,年纪轻无家无口,上一辈的身体还好,又没有网上买药的途径,没有任何临床实践机会,其实学了也白搭,呵呵。
2002-2009年自学中医黑暗时代
只记得中医之脾不等于西医之脾,拿这个与人辩论中医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又记得教材里说温病学说是中医学在清代的大发展,于是跟人说中医也并不固步自封,中医也在发展……除此之外,算是勉强还记得起五行生克的顺序,还有什么滋水涵木、补土生金等几个名词。其他的……都还给课本了。记得大概07年左右吧,逛福州路书店,偶然看到一本《思考中医》。拿起来翻了翻,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觉玄之又玄。摇摇头,又放下了。
2010年文艺复兴时代
前期以兴趣读物为主,后期以复习中医基础教材为主。
兴趣读物
马悦凌:《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不生病的智慧》
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I、II、III、IV(马悦凌和中里巴人的书是我单位里的徒弟买的。我有点兴趣,想借来看,她就干脆送给了我。这两套书对于我,不啻于但丁的神曲,预示了一个复兴时代的诞生……)
萧宏慈:《医行天下》。看后很羡慕,也很震撼。羡慕的是萧老师医行天下的潇洒,震撼的是拉筋正骨法治病的神奇。网上得知萧老师在北京开课,颇想去北京拜他为师。
刘力红:《思考中医》--前前后后看了两遍。作为兴趣读物,值得推荐
李阳波:《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田原:《人体阳气与疾病》
卢崇汉:《扶阳讲记》
罗大伦:《古代的中医》全集。真正的启蒙读物!我是下载了天涯上完整的帖子,包括所有跟帖评论,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着看完的(后来买了全套书收藏,还另买了一套送给朋友)。看了就不舍得放下。多少次看得心潮澎拜,多少次看得泪流满面。正是在书中那些古代大医精神的激励下,我立下了自学中医的志向。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
艾宁:《问中医几度秋凉》(当散文看不错)
方舟子:《批评中医》--反面教材。下的电子版,记得刚开始看时还战战兢兢,怕这本书会说服我。怕这本书真的证明了中医是伪科学。看了以后才知道……肘子连半壶水都称不上。不过是以伪科学的精神来批判“伪科学”而已,方老师的这本书真的起了反面作用,看完这本书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医道,要以事实向身边所有的朋友证明方氏逻辑的荒谬……
中医基础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视频(硬着头皮看完)
朱文锋:诊断学视频(勉强看完)
张廷模:中药学视频(马马虎虎看完)
邓中甲:方剂学视频(还可以。看了一半)2011-2012年信息浪潮时代学习了《内经》的部分重要内容。系统学习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临床最重要的学科。这一过程至今尚在继续,而且也是今后几年反复捣腾的重点。先后私淑(原谅我用这个僭越的词)黄元御、彭子益、陈士铎三位老师。接下来打算拜叶天士为师。借助《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对中医学两千年来的流派演变、各家学说争鸣及历代大师们的核心学术思想、处方用药风格有了大略的了解。这一过程就不按时间顺序来写了,而按照学说门类来汇总读过的书目。另,在信息浪潮时代,书不嫌太少,只嫌太多,只嫌读得不精,时间老不够用。一本书没读完,又想读另一本……经常同时交替地看好几本书,也经常有些书看了一半,后面看其他书了,就把这本书拉下了。
(2012)读《内经》
1.王洪图:内经教学视频--只看了三分之一,不能说王老师讲得不好。但浅了点。看了前1/3感觉没学到多少新鲜东西,当时又有重临床、想学更实用技术的迫切需要,不愿意多花时间深钻在理论里。就没再看下去
2.李中梓:《内经知要》(囫囵吞枣地算是看了一遍)
3.《内经教参第二版》--读得较仔细。除五运六气部分留着暂时没读外,其他章节都看完了)
4.陈明(编):《黄帝内经临证指要》
(2010年秋-2012年冬)读《伤寒论》
1.郝万山:伤寒论教学视频--郝老师讲课生动风趣,深入浅出,入门推荐。
2.张喜奎:《仲景临证传知录》(小说体的伤寒论解析)
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讲得很透,而且融入了很多刘老自身的临床经验。
4.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5.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说意》
6.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计划要看的
1.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
2.《伤寒论教参》
3.陈明(编):《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2011年-2012年)读《金匮要略》
1.王雪华:《金匮要略教学视频》(看了70%,实在看不下去了)
2.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
3.黄元御:《金匮悬解》
4.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
5.陈明(编):《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计划要看的
1.程门雪:《金匮篇解》
2.张家礼:《金匮要略讲稿》
(2012年)读《温病学》
1.刘景源:温病学教学视频--刘老师讲得很好,入门推荐。网上下载的八套视频(四大基础+四大经典)中,个人以为真正值得看的,也就是郝万山的伤寒论,加刘景源的温病学。另王洪图内经和邓中甲方剂学应该还可以,但我都没看完。其他的基本可以无视。
2.赵绍琴:温病纵横、温病浅谈--正如伤寒从郝万山视频+刘渡舟书入门,温病,我是从刘景源视频+赵绍琴书入门的。3.赵绍琴温病讲座4.吴鞠通:《温病条辨》--囫囵吞枣地通读了一遍,还需要再研究。下面计划要看的1.王孟英《温热经纬》2.《温病学》教参3.《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张文选著)
(2011年)黄元御
1.《四圣心源》2.《四圣悬枢》3.《难经悬解》4.《长沙药解》5.《玉楸药解》6.《素灵微蕴》7.《伤寒、金匮三书》(见前)8.《道德经悬解》(严格说来,不算医书,呵呵)9.根尘不偶、行者老师的讲稿
(2011秋)彭子益
1.《唯物论的系统医学》2.《圆运动的古中医学》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
(2011秋至2012春)陈士铎
1.《外经微言》2.《本草新编》3.《辨证玉函》4.《脉诀阐微》5.《石室秘录》、《辨证录》(这两本书只看了一部分。后来兴趣转移,看其他书了)
中医各家学说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老讲得非常好,绝不是照着教材照本宣科(尽管教材就是他编的),而是融入了很多自身的经验和体会。
2.《中医各家学说教参第二版》--浓缩各家之精华。
其他读过的医书
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后者只读了半本)
2.《中医火神派探讨》(看了半本)
3.周慎斋:《医家秘奥》(任启松校注,看了大半本)
4.《王绵之方剂学讲稿》(只读了一半,有时间的话会看完)
5.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好书,大家都知道,看过两遍了)
6.《陆氏三世医案》(彭子益推荐的,凭脉辨证,诊断还可以,用药感觉较杂,不是经方的路子)
7.李冠仙:《知医必辨》(医话类,不错)
8.衣之镖:《伤寒论阴阳图说》
9.滑寿《诊家枢要》+李时珍《濒湖脉学》(太枯燥了,硬着头皮草草浏览,都记不清楚有无看完)
10.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
11.《赵绍琴验案精选》
12.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13.《张仲景医学源流》
14.《刘渡舟验案精选》
其他兴趣读物与视频
1.《名老中医之路-合集》(目前断断续续还只读了一半)
2.张大明:《小说中医》《小说中医续集》
3.张大明:《医案聊斋》《医案聊斋续集》
4.李玉宾:《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5.任之堂主人:《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6.任之堂主人:《医间道》
7.李杰:《剑胆琴心是中医》
8.沈佳:不平凡的中医(小说体医案)
9.《中医不死》、《大中医》、《女国医》《傅青主传奇》(这些就是真正的小说了)
10.百家讲坛:王新陆《解读中医》(很不错。看得热血沸腾)
11.百家讲坛: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张仲景》
12.百家讲坛:罗大伦《大国医》系列
重点学习书目
除上述伤寒、金匮、温病待读书目之外,重点读《叶天士用经方》(张文选著)一书,拜叶天士为师,揣摩其灵活应用与变通化裁经方之妙。另,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上称教参第二版),值得推荐,主要是其中的四大经典+中医各家学说。我学内经和各家学说,主要就是这套书里面的。伤寒、金匮和温病的教参有时间也准备看一看。《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2011年秋曾读过一小半。后因急于学温病学,放下了。以后有时间,会从头开始读。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时间也可一读。
2013年读过的医书
时光荏苒,岁末将至。汇总一下今年、包括部分去年下半年读过的医书。近一年多以来,所读医书,以伤寒、金匮、温病为主。特别是伤寒与温病。因我一向以为伤寒温病之理法方药绝不仅为所谓外感病而设。即使治疗内伤杂病,六经四层三焦、乃至伏温、湿温、火热寒湿种种概念亦当时时在心中,其重要性,绝不次于杂病中常用的脏腑辨证。病有外感六淫,亦有内生六淫。天人合一,内外相应,治外感之方,用于内伤疑难杂症之调治亦多有奇效。
伤寒金匮类著作
1.(尤怡)《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伤寒金匮注本中的佼佼者,不必赘评。
2.《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较适合水平正由初级向中级进阶的爱好者阅读(更浅显些的伤寒论入门级讲稿,则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郝万山讲伤寒网上有视频,风趣幽默,深受中医爱好者喜爱,郝万山为刘渡舟的学生)。
3.《刘渡舟验案精选》:辨证思路清晰,方药简洁,多用经方又不泥于经方,非常值得学习。
4.(刘渡舟)《伤寒论临证指要》:相当于刘渡舟的医稿精选汇编。较全面地反映了刘老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其中古今接轨论、水证论、火证论、湿证论四篇尤为精彩。
5.(陈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金匮名医验案精选》:以方为纲,以案为目。每一经方之下先列出原文,加以简明扼要的解说,随后汇集诸多名家医案,每案之下多附按语。此二书实为学习经方的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又,陈明为刘渡舟的学生。
6.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此书之真伪及价值历来颇有争议。但个人以为即使是后人假托之作,也是书伪言不伪。只要理论上有发挥,组方符合经方理法,即使是假托之作又有何妨?那些仅仅是注解伤寒的书尚且得享大名,何况此书几乎把伤寒杂病论原文扩展了1/3。高续红楼,尽管价值不如原作,但至少使红楼成为了一部有始有终的完整的著作,其中亦不乏闪光之处。何况,真有哪个后人有如此才气,续作在文字风格与结构章法上与原作如此相近,内容编排上如此浑然无间?当然,以我这点粗陋的才学,没有能力和精力作真正的有理有据的考证,这些也就是姑妄言之。
7.(蔡德元)《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作者对桂本与宋本伤寒论在六经条文文字上的区别进行了逐条解析,并结合其他多方考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桂本全面优于宋本。对于想增加对桂本的了解者,此书值得一看。
8.(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此书列出了经方中最常用的50味药物,对于每味药物均罗列了所有含该药物的经方,分析了这味药物经常与哪些其他药物搭配,各种搭配的主治证如何,常见的用量多大,等等。对于经方学习,不失为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可置于案头备查。
9.《张仲景医学源流》:读了一半,书莫名其妙找不到了。其内容顾名思义,就是从张仲景讲起,讲后世注家、伤寒学派、日本韩国等的汉方派、以及现代方证对应派等等那些事儿。这本书是一大套以张仲景命名的书(如张仲景方剂学,张仲景诊断学……)中的一本。这套书我也买了几本,总体感觉价值不大,不过资料汇编而已。
10.(娄绍昆)《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不错的励志读物。其中颇多中西医比较、经方时方比较一类的爱好者感兴趣的话题。书的前半部分叙事抒情较多,作者对自己的一生经历娓娓叙来,门外人完全可当一本小说来看,并不枯燥。后半部分接近对话体,主要是作者与几个朋友关于经方医学及临床经验的讨论,牵涉到的经方医案较多,从中也颇能学到些东西。
11.(黄仕沛等)《梦回伤寒四大金刚》:小说体经方类著作。借用了一个时下流行的穿越类故事的外壳。在下慕名而买,原拟作为较轻松些的医案类读物闲余时间看看。但书中经方方证对应的路子与我对医理的理解不甚相合,看了三分之一,就搁回书柜了。
温病类著作
1.《温病条辨》:这本书就不多说了。历史上曾经被捧上了天,几乎与内经伤寒金匮平起平坐。这年头又被有些唯经方主义者、伤寒原教旨主义者一脚踹进了地狱,简直把近代中医衰落的原因,都归到了它的头上。事实上客观来讲,此书瑕瑜并存,要与内经伤寒金匮并称四大经典尚还不够资格,但若评定温病学四大经典,它却足够名列其中。此书的最大贡献,是较多地整理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与经验。书中闪光之处甚多,很多方剂堪称经典,虽与条文症状的嵌合度没有伤寒论那么准确,但从这些充满灵气的小方背后,仿佛隐约可以看见叶天士那伟岸的身影。
2.《温热经纬》:一部与《温病条辨》接近齐名的著作。严格来讲这是一本集锦型的著作,书的卷一卷二系统整理了内经与伤寒金匮中关于温热病的相关论述,精选各家注文,并自加按语加以发挥。卷三辑入了叶天士在温病领域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献:温热论与幼科要略,可补《温病条辨》之未备,有助于全面了解叶天士的温病学思想。卷四收录了陈平伯(风温)、薛生白(湿热)、余师愚(疫、疹)三家论述,与卷三相合,基本涉及到了温病学最重要的一些分支领域。卷五是对前人温病成方的方论,录方113首。
3.《时病论》:另一温病学名著。作者以内经关于四时时病的几句原文为纲,将四时时病治法一一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有论有方有案,所拟方均以相关治法命名,方剂轻灵简洁,颇见叶派遗风。
4.《温热论笺正》,《温热逢源》,《疫疹一得》:这三本书只是大概看了看。后两者没买到书,利用零散时间看的电子版,因此印象不深。
5.《赵绍琴温病学讲座》:此书就不多说了。伤寒刘渡舟,温病赵绍琴,都是我最敬仰的解放后名医。初学者受现在网上一些信息的误导,往往将温病治法直接与寒凉伤阳划上等号。岂知温病名家赵绍琴的书中,却处处强调轻灵疏透,强调火郁发之、入气入营亦可透热外出。而反对一派寒凉清泄,反对滥用苦寒直折。
6.(张文选)《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叶天士论经方:这两本书是今年读过的最好的当代人著作之一。现刚读了一半,仍在继续学习中。温病方证一书罗列了较多的温病名方,并对其在杂病领域的应用加以发挥,其中结合了刘渡舟与赵绍琴的较多经验(作者曾师事此二老),并提供较多验案供参考。叶天士经方一书则以叶天士常用经方为纲,有论有案,有叶氏心法,也有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发挥。叶天士是真正的经方大师,师古而决不泥于古,而是将经方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了日常处方之中。处方风格灵动飘逸,几乎到了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境界。细玩此书,可以学到叶天士的灵气,学到叶氏经方化裁之道。
7.(柴中元)《温病求真》、《外感指迷》:此二书是今年读过的最好的当代人著作之二:)如果说张文选的书是“立”,是发挥叶吴之学,那么柴中元的书更多的就是“破”,是破对叶吴温病学、特别是对条辨的执迷。书中对温病条辨的挑刺儿简直接近吹毛求疵的程度。但不得不说,大多数都是有道理的。求真一书在“破”(书中称为“温病条辨笺正”)的同时,还绕过条辨,完全基于叶氏原始医案,建立起一套四时温病治法。指迷一书则是作者历年来在伤寒温病领域论文的汇集,其中“名医论温”章节接近一部小小的温病学发展史,读之使人大开眼界,了解到温病学内部也是百家争鸣、异彩纷陈,我们习见的以凉解滋阴为特色的轻灵治法并不代表温病学的全部。在主流的叶吴派温病学之外,还有大片大片不为人知的广阔天地。
近一年多,其他读过的书
1.《难经》:重读了一遍,主要关注其脉法部分。
2.《神农本草经》:拣其中重要药物,抄录了一遍。
3.《辅行诀》:读了原文与方剂,尚未读讲疏部分。
4.(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李冠仙)《知医必辨》:以上两本都是不错的古典医话类著作。
5.(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随便看了看,其中论黄元御的一段在网上经常被人引用。
6.(柴中元)《医林蜩鸣》:作者在杂病、养生领域的其他论文的自选集。可归入医话类读物。
7.(姚梅林)《临证脉学十六讲》:作为脉学的入门级读物不错。
8.(李士懋)《火郁发之》,《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汗法临证发微》:李老的书较多,我也才是刚刚开始看,具体如何,有待明年详细评说。李老临证多以脉诊为中心,以脉解证,深合我意。李老的处方,也相对较为规范,不太杂,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9.(潘毅)《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易之篇或道之篇:这一系列书计划中有四本,目前出版了两本。我读了第一本。对于了解易理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发挥,了解中医传统思维方式,是一本很不错的读物。当然作者是教中医基础理论的,书中对医理的理解及辨证论治方面,略略学院派了些。
10.(李中梓)《内经知要》:硬着头皮勉勉强强读完。内经的很多原文,读起来还是有点累。所以后来改读教参了。
11.《内经》(教参第二版);《中医各家学说》(教参第二版):这套教参,诊断、方剂、中药可作为案头参考书备查(中药学厚厚的一本,现代成分研究与中西结合应用部分太多,删掉这些就好了,书能轻好多),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与中医各家学说则可作为不错的学习教材。我目前只完整读了内经教参,中医各家学说读了五分之四,还没读完。
12.《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第二次通读了,经典讲稿,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这套中医名家名师讲稿系列里,任应秋的各家学说,刘渡舟与郝万山的伤寒论,以及刘景源的温病学,都是经典。
13.《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真可怜,这本书从我三年多前入门阶段,一直零零散散读到现在,才看了四分之三。但一本方剂学,实是浓缩了百家理论与经验之精华,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认识的提高与临证经验的丰富,你会不断地从中发现新的惊喜,挖掘出新的宝贝。从这一意义上说,方剂学常读常新,而王绵之方剂学作为网上口碑较好的方剂学讲稿,值得一读。

我要学习经方,怎么开始呢?

唯爱中医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2794 次浏览 • 2019-01-05 00:50 • 来自相关话题

人体穴位名称解析(督脉、任脉)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964 次浏览 • 2018-11-23 11:28 • 来自相关话题

 十三、督脉(28个) 长强:长,长大,旺盛。强,强壮,充实。喻经气与脊柱为人身强大的梁柱与肾气强健的象征。肾为作强之官,肾强则阳势壮。长强之名,也可与其能治遗精早泄及阳萎等症有关。腰俞:腰,指腰部;又同要。俞,见诸俞条。穴居腰部冲要之地,为腰部 ...查看全部

640.jpg

 十三、督脉(28个)
  1. 长强:长,长大,旺盛。强,强壮,充实。喻经气与脊柱为人身强大的梁柱与肾气强健的象征。肾为作强之官,肾强则阳势壮。长强之名,也可与其能治遗精早泄及阳萎等症有关。
  2. 腰俞:腰,指腰部;又同要。俞,见诸俞条。穴居腰部冲要之地,为腰部经气注输之处也。
  3. 腰阳关:腰,指腰部;又同要。阳,指下焦之阳气。关,机关,关藏。穴当腰部之要冲,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
  4. 命门:命,指生命,重要之意。门,出入通达之处。指其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穴在两侧肾俞之中,以内外相应而得名。
  5. 悬枢:悬,通旋,旋转,悬起。枢,枢纽,枢要。以穴当人身旋转枢要之处而得名。
  6. 脊中:脊,脊柱,指全部椎体。中,中间,中部。古人以脊柱为二十一节,此正当其中。
  7. 中枢:中,中间,中部。枢,枢纽,枢要。指穴当脊椎中部枢要之处。
  8. 筋缩:筋,筋脉。缩,挛缩。能治筋脉挛缩与筋脉驰缓诸病,为肝俞之辅助穴。肝主筋。筋缩两旁为肝俞。用治脊强、目上戴等筋脉抽搐诸病,自为其分内事,而对筋脉驰缓不收者,亦有缩筋之效也。
  9. 至阳:至,是最与极的意思。阳,指心阳与背为阳。为阳气至盛与全身仰赖之处。穴当心后与背脊之中。
  10. 灵台:灵,指神灵,心灵,性灵。台,高台与号令之处。灵台,台名,星名。此处指心。喻为心神居住与行使职能之处。
  11. 神道: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阳气。道,指大道。意其为胸中之神气;又指道路。象其地位高显,如日如心也。神道者,胸中之神气乃日与心之义也。至谓其平齐心俞,下接灵台,为心神出入之道路,则其次焉。
  12. 身柱:身,指全身。柱,梁柱。穴处为全身支柱之意。穴位上接巅顶,下通背腰,平齐两肩,居冲要之地,而又梁柱之用也。
  13. 陶道:陶,陶丘,陶然。道,道路。指椎体依次高起状如陶丘,且有舒畅情志的陶然之用。椎体高出于肉,有“陶”之象,依次而下,即为陶之道路矣。
  14. 大椎:大,巨大。椎,脊椎。第七颈椎为椎体中之最大者,穴在其下,故名。
  15. 哑门:哑,喑哑。门,意为要地。穴当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
  16. 风府:风,指气,又指风邪。府,指府库。指其为风邪最易储积与治风所宜取之处。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
  17. 脑户:脑,颅脑。户,可以通过之处。督脉上行至风府,入属于脑,此处犹如入脑之门户。
  18. 强间:强,强硬不和也。间,间隙,孔窍,又指中间。穴当顶骨与枕骨结合之中间,能治头痛项强诸病。
  19. 后顶:后,前之对。顶,头顶。即头顶最高处之稍后方。
  20. 百会:百,百脉,百骸。会,朝会。居一身之最高,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如天之北辰北极也。
  21. 前顶:前,后之对。顶,头顶。即头顶最高处之稍前方。
  22. 囟会:囟,囟门。会,聚会。指为经气在囟部聚会之处。额骨上方与顶骨连合处,古称为囟或囟门。
  23. 上星:上,指头部。星,指精气。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精英四照,故又名神堂、明堂。
  24. 神庭: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
  25. 素髎:素,白色与高洁之意。髎,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指鼻尖地位尊贵,且在养生静坐时此处能出现白影之谓。穴居准头,地小而位高,有素王之义。
  26. 水沟:水,指水液,涕水。沟,狭长之低洼处。穴在鼻柱下,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为鼻水所流注,且能治水病,故名。
  27. 兑端:兑,同锐;又洞穴也,卦也。端,顶端。穴在上唇顶端,口腔这一大洞口之上方,故名。
  28. 龂交:龂,亦作龈,齿根之肉。交,交合,交接。穴在齿龈与上唇内方之接合处,且为任督二脉之交会,故名。
十四、任脉(24个)
  1. 会阴:会,聚会,会合。阴,指阴气,阴部,下部。穴当下腹最低处前后阴之间,为阴气之所聚会,又为任督冲三脉之会合,故名。
  2. 曲骨:曲骨,古解剖名。穴在曲骨上缘,骨穴同名。耻骨上缘其形弯曲,故古称为曲骨或屈骨。穴正当曲骨上缘之中央,即名为曲骨,一名为屈骨。
  3. 中极:中,指人身上下之中,根本与内部。极,指方位;又最也,与急通,也与其能治下腹内急不通诸病有关。言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
  4. 关元:关,指关藏,关闭,机关。元,指元气。意为下焦元阴元阳关藏出入之所。
  5. 石门:石,指坚硬与不能生长谷物之处。门,出入通达之处。石门,地名,山名。谓其能绝生育与可治腹部坚硬如石之病。此正为治疗石瘕之门户也。
  6. 气海:气,指人身的元气与各种气病。海,是广大深远之意。穴处为人身生气之海,且能主一身之气疾。因此人身之生气是出于脐下,充塞周身。上下相应,气有泉源,自然川流不息矣。
  7. 阴交:阴,指阴阳与阴经。交,指交会与交接。为人身上下之气交接之处,又为足少阴与任、冲三脉之交会。人身上下平脐分之,穴居脐下一寸,至此阴阳之气已相交接矣。足少阴与任冲之脉也在此互相交会。阴交可能是从“交阴”转变而来。
  8. 神阙:神,指人之元神与脐神。阙,宫阙,门观;又同缺。意为元神出入之处与所居之宫阙。脐神亦指人身之元神。脐为腹之缺,故神阙有如元神出入之缺口。
  9. 水分:水,指水液,水气。分,指分别,分利。功能分清浊,通水道,而主液所生病,故名。穴下为小肠之所处。清浊不分,溏泻泄利者,收效甚捷。
  10. 下脘:下,相对于上、中而言。脘,胃也。穴当胃之下方也。
  11. 建里:建,建立,建树,强健。又顺流而下亦谓之建。言其可以建立中焦之里气,水谷亦由此入腹里也。穴当水谷流入于胃里所由之处,而中焦之里气亦得以建立,脏腑因之而强健,有如建中汤矣。
  12. 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
  13. 上脘:指穴当胃体的上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
  14. 巨阙:巨,巨大。阙,宫阙,门观;又同缺。巨阙,剑名。胸骨其形似剑,穴当其端;又为上腹之巨大凹陷处。
15.鸠尾:指穴当形如鸠鸟尾部之处,且如鸠鸟之能治噎膈反胃也。胸骨柄如鸟头,体如鸟身,两侧肋骨如鸟翼。穴当胸骨剑突(蔽骨)形如鸟尾之处,内通胃脘,且因鸠能治噎取名鸠尾,象形而又志用。
  1. 中庭:中,中间。庭,宫庭,庭堂。言穴居玉堂之下,胸腹之间,犹如堂中之庭也。天子布政之宫为明堂,明堂之中为中庭。
  2. 膻中:膻,同袒。中,指胸中。膻中,心包络名。袒胸露乳,此处又正当其中。穴为心包之募,内外相应也。位于两乳之中,必须袒胸而取,此膻中之又一义也。
  3. 玉堂:玉,金玉、贵重之意。堂,是高大明敞的居室。玉堂为宫殿之美称,又泛指富贵之家,借喻其地位之高贵。玉堂,汉代殿名。未央宫、建章宫内皆有玉堂。指宫殿之华丽。其上方为紫宫,下通中庭,乃宫殿中之庭堂也。
  4. 紫宫:紫,尊贵的颜色。宫,王者之所居。紫宫,帝王的居室。指穴下为心君常居之处。与灵台前后相对,更见其地位之高贵。为心主之宫城。
  5. 华盖:华,同花,华丽。盖,覆盖,伞盖。华盖,星名,又是帝王出入的宝伞。肺亦名华盖,象其覆于心上也。以形象和位置而得名
  6. 璇玑:璇,同旋。玑,同机。璇玑,星名,又是古代观察天文的仪器。指其为旋转为枢机,象喉骨之转动。璇玑乃北斗星中天璇天机之合称,适当喉骨转动之下方也。
  7. 天突:天,指天气及人身之上部。突,指灶突(即烟囱)。天气通于肺,穴处犹如肺气出入之灶突也。喉头既为清气所入,更为浊气之所出。天突之名至为允当。
  8. 廉泉:廉,见上下廉条。泉,见各泉穴条。廉泉,水名。穴当喉结上缘有棱之处,有如吐液之泉源。为唾液所聚之处。
  9. 承浆:承,承受,奉承,承担。浆,口中之浆水。指其可以承受口中之浆水而言。穴之内方常为唾液之所聚,故本穴又名天池、悬浆。

人体穴位名称解析(十二经)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493 次浏览 • 2018-11-23 10:43 • 来自相关话题

一、手太阴肺经(11个穴)   1. 中府:中,指中气,即天地之气;又指中焦、胸中与中间。府,指府库。中府,意为天地之气在胸中储积之处。对人身上中下三部之气血,俱有调摄之功。    2. 云门:云,指天地合气,又象征肺中的脉络。门,出入 ...查看全部
一、手太阴肺经(11个穴)
  1. 中府:中,指中气,即天地之气;又指中焦、胸中与中间。府,指府库。中府,意为天地之气在胸中储积之处。对人身上中下三部之气血,俱有调摄之功。
   2. 云门:云,指天地合气,又象征肺中的脉络。门,出入通达之处。云门,指此处为天地之气升降之门户,而肺脉之蔓延罗络,又有云气之象也。
   3. 天府:天,指天气与人体的上部。天府,地理名,星座名,两乳名。又为高深之意。喻为有收藏天气的职责和为高深富庶之处,且与其取穴法有关,穴与男子乳头高下相当。
   4. 侠白:侠,通挟,通夹。白,指肺及白色。谓其挟于肺之两侧上臂之白肉际也。
   5. 尺泽:尺,指长度。泽,沼泽,又宫名。言其居于尺部形如沼泽之处也。
   6. 孔最:孔,指孔穴,孔窍。最,为最要,最甚。意为此乃本经中最重要之穴,乃本经中经气最旺之处。
   7. 列缺:列,指陈列,裂开。缺,指缺口,空隙。古称闪电为列缺。穴在腕上之裂隙与衣袖之边缘处,针下之气常如闪电也。天气之列缺,可与足阳明经地气之丰隆相呼应。
   8. 经渠:经,指经脉、经气与经过。渠,是水沟和水所流通之处。指穴为经脉与经气交会流通之渠道。
   9. 太渊:太,高大与尊贵之意。渊,深水,深潭。又鼓声名渊,弓之弯曲处亦名渊。太渊,口中津液名。言经气深如潭水;泽润周身,效同桴鼓,而居于弯曲如弓之处也,为诸脉之会。经气犹如潭水之深不可测也。
   10. 鱼际:鱼,指拇掌肌肉的形状。际,边际。谓穴在鱼形肌肉之边际也。以邻近而得名。
   11. 少商:少,幼小,微小之意。商,五音,属金,属肺。少商,是商的高音。言为金气所止或为金气初生之处也。
二、手阳明大肠经(20个)
  1. 商阳:商同上,阳,指阳金。意为此乃阳金脉气所生之处。肺为阴金,大肠为阳金,肺经由列缺分出一支走向食指端,阴金至此已转化为阳金矣。
  2. 二间、三间:二、三,为指骨之第二、三两节。间,间隙,孔窍。二间、三间,为次指第二、三指骨后方之间隙。
  3. 合谷:合,开合、结合与合拢之意。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合谷,山名。穴在太阴与阳明结合处。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更兼手太阴,由列缺别走阳明,在此自应结合依傍。
  4. 阳溪:阳,指阳经与手背部。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泛指阳经阳部之凹陷处也。
  5. 偏历:偏,指侧旁与倾斜。历,指行走与经过。言经穴皆位于前臂之偏旁,并从此分出旁支、斜络于太阴也。杨上善曰:“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6. 温溜:温,温暖。溜,通流,通留。功能温经发汗,又为袖手取暖留止之处。此穴具有温经发汗、疏风散寒之功。袖手取暖在此亦常留而不去也。
  7. 下廉、上廉:上、下,指高低,前后。廉,指边缘,棱隅,偪仄。穴在前臂边缘有棱隅之偪仄处也。廉者,前臂上段偪仄,隆起之象也。
  8. 手三里:手,指上肢。三里,指长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与肘部距离长度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穴约在肘下三寸,与足阳明之三里上下相应,对三焦在里诸病无所不包。其上方有点手五里。
  9. 曲池:曲,弯曲。池,水之停聚处。曲池,地名。穴在肘臂屈曲时肘横纹端凹陷如池之处也。必须屈肘取穴,凹陷方显。经气至此,有如水之入池。
  10. 肘髎:肘,肱与前臂之间的关节部分。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泛指穴为肘部之深孔。
  11. 手五里:手,指上肢。五里,指长度及人身五脏之里。以其与肘部的距离长度较远,及通乎五脏之里而言。与手三里同义。五里与五脏有关。
  12. 臂臑:臂,上肢之统称。臑,肩下方之肌肉。指穴在臂之臑部而言。穴当三角肌隆起处之端,故直接以臂臑名之。
  13. 肩颙:肩,项下的部位。髃,同隅,角也。指穴当肩头三隅角也。
  14. 巨骨:巨,大也。巨骨,即大骨之意。巨骨,古解剖名,穴在肩部之大骨相邻。穴在锁骨与肩胛之间。既属骨穴同名,亦为泛指肩部之大骨而言。
  15. 天鼎:天,见天府条。鼎,三足两耳。象人之头颈,并喻为吸入天气的贵重门户。穴当侧颈,自为吸入天气之重要门户。
  16. 扶突:扶,辅佐,扶持。突,凸出,突起。指穴处为人体头这一最大突出之扶持。头为人体之最大突出者,穴下之胸锁乳突肌也突出明显,更为扶持头部所必须,故名。
  17. 禾(ji)髎:禾,曲头木。髎,近骨的孔隙。指穴在形如曲头木的鼻唇沟之下方而言。
  18. 迎香:迎,迎接。香,芳香。谓其功能通鼻塞,知香臭。
三、足阳明胃经(45个)
  1. 承泣:承,承受。泣,泪水,常为泪水之承受处。穴当眼眶下缘正中,与承浆同义。
  2. 四白:四,四方,四野之意。白,光明,洁白。谓目病取此则四顾皆光明洁白也。
  3. 巨髎:巨,大也。髎:近骨的孔隙。穴在上颚骨与颧骨交接之巨大空隙中,泛指为面部髎孔之巨大者。
  4. 地仓:地,指土地所产之谷物。仓,仓禀,仓库。意为口腔犹如谷物仓库的组成部分。地仓者,合五谷之味与脏腑之官而言也。
  5. 大迎:大,指大气,大有。迎,迎接。大迎,古骨名。指其可以迎受先后天之气与居于大迎骨之处也。穴居头面为足阳明之脉,可以迎受先后天盛大丰有之气以养人也。下颔骨古称大迎骨,穴处之动脉也称为大迎脉。面此处之穴也称为大迎穴。
  6. 颊车:颊,面颊,此处指上颔骨。车车轮,指下颔骨。颊车,即下颔关节可以转动之处。颊和辅是单指上颔骨,车是单指下颔骨。而颊车穴则是以下颔骨可以转动处而命名。
  7. 下关:下,上之对。关,机关,关节。穴在下颔关节颧弓下方,与上关互相对峙。
  8. 头维:头,头部。维(四角为维),隅(方也,角也)角,维系,维护。谓穴居头之隅角,是维系头冠之处,并可维护头部及四肢之阳气也。头维为头角,是维系头冠之处。头维可以维护诸阳。头维为足阳明脉气之所发,又为足阳明、少阳、阳维之会。四肢阳气不足诸病,取之自有维护之效矣。
  9. 人迎:人,指人体与生命。迎,迎接。又为接受之意。谓喉结两旁之动脉,可以迎受天地五脏之气以养人也。人迎、寸口、趺阳三大动脉,在中医脉诊居于重要地位。人迎者,胃脉也。
  10. 水突:水,指水谷之气。突,指穿凿成的洞穴。意为穴乃阳明水谷之气穿突而出之处也。穴为通达地气的水突,与吞吐天气的天突可以互观。
  11. 气舍:气,指呼吸之气。舍,可以居住安息之处。意为呼吸出入之气在此可以停留也。穴在喉咙之旁,犹如气之舍室也。
  12. 缺盆:缺,空缺。盆,阔口盛器。缺盆,古解剖名。指其位于缺盆处也。缺乃空缺与空虚之处,与列缺之意有别。缺盆可理解为有如无盖之盆。锁骨上窝正如盆之无盖,空虚如缺。
  13. 气户:气,指呼吸之气。户,出入居住与谨护闭塞之处。呼吸之气经此可以出入停留,居住藏护也。穴名与穴用,均与气舍相同。
  14. 库房:库,仓库。房,房室。指穴在胸旁,有如肺气之仓库。穴在玉堂、紫宫之外旁,正当肺气储积之处也。
  15. 屋翳:屋,覆盖。翳,掩蔽。指穴当覆蔽胸部之处也。穴当防胸之要地,故名。
  16. 膺窗:膺,前胸。当胸之衣称为膺服,又是壅塞之意。窗,屋上通风采光的洞口。谓穴能开通胸膺的壅塞与位于膺服之边缘也。锁下乳上曰膺。胸膺壅窒不舒诸病,取之则气可通畅也。
  17. 乳中:乳,指乳头。中,指中央。穴当乳头之正中,故名。
  18. 乳根:乳,指乳房。根,指根底。穴当乳房之根底部,故名。
  19. 不容:不,不能,不可。容,容纳,包容。谓其可治胃不能容诸病也。用于呕吐反胃、腹满痃癖诸病,则不容者又将能容矣。
  20. 承满:承,承担,承受。满,饱满,充满。承满者,上腹可以承受饱满之处,且可用以消除胀满也。上腹本可承受饱满,但过满又将不能承担,且有承担消除胀满之责也。与不容上下连属,可以互参。
  21. 梁门:梁,通梁。门,出入通达之处。梁门,战国古地名。借喻为五谷入胃所由之路,且可治伏梁病也。穴在承满之下方,正为粮谷下行之门户。又,伏梁,病名。深藏为伏,梁为梁木(屋梁)。谓心下脐上藏有形如梁木之硬块。此为治心下痞满积聚之伏梁病的常用穴,既为五谷入胃之通路,且可消胀化食也。
  22. 关门:关,指关藏,关闭。门,出入通达之处。指其为纳谷与收藏水谷之门户。穴居胃底,为胃之关。又可治完谷不化、大肠滑泄诸病。关门之名具双重意义。
  23. 太乙:太乙,象天地混沌之气;又神名,星名,地名。此处以穴位之所在,及其功能与大肠之形象而言。穴居天枢之上方,天地之气至此尚未分明,胃肠之清浊在此亦未分清,有太乙之象也。自有安神定惊、主癫疾狂走诸疾矣。象大肠之盘曲。太,大也。乙,盘曲之象也。与其能治大肠诸病有关。
  24. 滑肉门:滑,光滑,滑利,滑动。肉,肌肉。门,通往与指向之意。意为此乃通向腹腔滑肉之处。肠居腹内,最为光滑,滑利和易于滑动,故可以滑肉目之,且穴对肠病为有效也。又可治舌病,舌亦滑肉之类也。
  25. 天枢:天,天地,此指人之上下半身而言。枢,枢机,枢纽。喻穴居人身上下枢要之处也。天枢,本为北斗第一星,此借喻为天地之枢机。与其外侧之大横,可以互观。
  26. 外陵:外,指身体的表面。陵,隆起的丘陵。外陵,为腹壁内虚外实的象。外陵者,腹壁丰满隆起,有如地面之丘陵,相对于腹中之空匮而言也。
  27. 大巨:大,饱满充实之意。巨,同钜,富也。大巨者,象腹壁之丰满光泽,而内容又复钜富也。穴在腹壁最高最大充实而有光辉之处,其所包裹者至为丰富珍贵,有如巨大之仓库。下腹实为巨大之粮仓,大巨之名也可与此有关。
  28. 水道:水,水液,水津。道,大道,道理,道路,通道。指水德乃长养万物之大道,与穴效能行水利尿而言。水道既为水之大道与道理,亦为水之道路和通路,下焦为水道之所出,穴下为输尿管之所过,功能治三焦热结、小便不利。水道之名,义更浅显。
  29. 归来:归来,是返回的意思。对卵缩和阴下脱诸病,有促使恢复的作用。穴主少腹奔豚,卵上入腹引茎中痛、七疝、阴挺诸病。归来者,能使不归之气,移位之丸,返回本位之意也。
  30. 气冲:气,指下腹阻胀之气。冲,指冲动,上冲,能主腹有逆气上冲及妊娠子气上攻诸病。
  31. 髀关:髀,指股部及下肢。关,机关。指穴处乃下肢运动之机关也。穴对下肢拘挛疼痛诸病均可有效。
  32. 伏兔:伏,俯伏。兔,兽名。指穴处状如俯伏之兔。股前方肌肉丰厚,形如兔伏。
  33. 阴巿(fu):阴,指人体的前阴部。巿,遮蔽阴部的短裳。穴约当巿的下缘。上古遮蔽阴部的短裳谓之巿。今皆以阴巿为“阴市(shi)”,传抄讹误,由来已久矣。
  34. 梁丘:梁,指梁食,参梁门条。丘,丘陵。梁丘,春秋古地名。胃为仓癝之官,此为胃之郄穴,譬如梁谷积聚之丘陵也。
  35. 犊鼻:犊,小牛。鼻,口鼻。膝盖形如牛鼻,穴在膝眼中。
  36. 足三里:足,指下肢,相对于手而言。三里,指长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与外膝眼的距离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三里,主要是指三寸。又与手阳明之三里上下相应,对三焦在里诸病无所不包,可以互观。
  37. 上、下巨虚(上、下廉):上,相对于下而言。巨,巨大。虚,空虚。巨虚,马名,指穴在胫骨外缘之巨大空软处,并象腿之善走。取之巨虚者举足。以在胻骨外侧,故名为廉。与手之上下廉可以互参。
  38. 条口:条,指条风,即东北风。口,同孔,空也,条口,乃治疗下肢风病之孔穴也。条口者,乃治风之孔穴也。谓小腿前缘狭长如条,形如刀口。穴在其处,因而得名。
  39. 丰隆:丰隆,丰盛之意,又雷神名,又云师名。象地气升发,万物丰隆及小腿前方之肌肉高大丰满也。丰隆是雷和云的意思。此为足太阴、阳明之络穴,正有地气丰隆、云雷所生之义。丰隆是肌肉丰满的意思。穴在小腿前方肌肉丰满高大处,正丰隆之象也。
  40. 解溪:解,指分解,缓解。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泛指阳经阳部之凹陷处也。穴在骨解之中,能治足踝骨节缓解诸病。关节间隙在《内经》中常称为“骨解”或“节解”。穴当踝关节大节解之中,因其所在及功用而得名。
  41. 冲阳:冲,冲要,冲动。阳,指足背,在上。穴当定背最高处,且位于太冲之上方。太冲莫误作冲阳,动脉还居后上方。
  42. 陷谷:陷,陷阱,自高而下亦谓之陷。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指经气自高而下如入于谷,及能治水病也。经气自高处之冲阳而走向第二、三跖趾关节如阱如谷之处,陷谷之名至为恰当。穴对水病有效,亦可参证。
  43. 内庭:内,内里,内方;又同枘,同纳。枘是卯眼,凿是榫头,卯眼与榫头的关系称为凿枘。庭,庭堂,亦处所之意。指穴在跖趾关节形如凿枘之隐蔽处。跖趾关节凹陷如枘,趾骨如凿,穴在形如凿枘于枘之处也。
  44. 厉兑:厉,疾速状;古称衣带之下垂者亦名厉;又风名;又为安息之意。兑,即孔穴。指穴当奔走跳跃不可缺少之处,且与衣带垂着处相当,有治风及安神之功。厉为踊起与疾飞之意。足部若缺少次趾,则疾走驰骋均将有碍矣。厉为衣带垂着之处。古之衣带垂及足尖,穴当其处,故亦为解。厉为神志安宁之意。厉兑为安神治魇之名穴,亦能治中恶尸厥,于义亦通。
四、足太阴脾经(21个)
  1. 隐白:隐,指隐藏与微小。白,指金气的颜色。为土能生金,金气隐伏之意。隐,藏也。白为金色,为土所生。此为足太阴脾土之井穴,言土气在此已经发生,而金气亦已开始隐伏。与太白、商丘、地机等穴可以参照联系。
  2. 大都:大,盛大,丰富。都,都会,储积,又是池的意思。指穴为土气丰富与储积之处,如水之入于池也。大都也为大池之意,谓经气在此停聚也。
  3. 太白:太,同大,广大、高大之意。白,指金气的颜色。太白,为天象及地理名。指土能生金,金气至此已经明显及穴位之形象而言。太白,金星名,又神名。此为脾经之腧穴,属土。土生金,用示金气至此已明显如星矣。可与隐白互参。太白,山名,即终南山。穴在高大突起的第一跖骨小头之后缘,且此处皮色亦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拟而以太白山名之。
  4. 公孙:公,是年老的尊称和正直的意思。孙,是幼小的卑称和支派的意思。公孙即祖孙。又,公孙为复姓。指其为足太阴与阳明之络穴而言。祖与父皆可称公,公亦正直之意;旁系皆可称孙,孙亦曲细之意(为孙络、孙脉)。足太阴之正经如公,别走阳明之别络如孙,正经与络脉在此分行,正为公孙之义也。
  5. 商丘:商,商,五音,属金,属肺。丘,丘陵。商丘,地名,又为复姓。为土能生金、金气已聚之意。商于五行属金。商丘的五腧属性亦属金。言经气至此已积聚如丘陵也。可与隐白、太白等穴互参。
  6. 三阴交:三阴,指足之三阴经而言。交,指交会与交接。为足太阴、少阴、厥阴三条阴经之交会处。
  7. 漏谷:漏,是渗泄和穴洞的意思。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水湿与水谷漏出不止诸病,用之为有效也。小便淋沥不止,可取之漏谷;大便滑泄不禁,又象如漏谷。功能渗湿止淋、固肠止利,因其功用而得名。
  8. 地机:地,指脾土、下部与下肢。机,指机关,机要,又疾病亦喻为机。穴为地气之枢机,又为治疗腹部与下肢病枢要之处。地机,别名脾舍,自为脾土之枢机。对腹部与下肢病可以取用。
  9. 阴陵泉:阴陵,是人体内侧高起之处。泉,水从窟穴而出。穴在膝部内侧高大隆起处之下方,经气如泉水之外流。与阳陵泉互相对待。
  10. 血海:血,指气血。海,百川皆归之处。血海者,方其可以统血摄血也。太阴为多血少气之脏,又与多气多血之阳明为表里,故可以治血症见长。
  11. 箕门:箕,簸箕,又星座名,风名。门,出入通达之处。以其必须箕踞取穴,及可治下肢之风病也。簸箕是扫除的用具,其形前大后小。张腿而坐称为箕踞,是不端之状。穴在股内侧上方,必须张腿取穴,是因取穴的体位而得名。穴能治疗下肢的风病。
  12. 冲门:冲,指冲动,上冲,能主腹有逆气上冲及妊娠子气上攻诸病。门,出入通达之处。下腹逆气上冲诸病常从此起,可与气冲互观。
  13. 府舍:府,指脏腑。舍,可以居住安息之处。意为穴下乃脏腑所居之处,亦属泛指腹腔而言。
  14. 腹结:腹,指腹腔。结,指结聚,结束,收敛,弯曲。以其可治腹中痛结及滑泄诸病。结,曲也。亦象肠之盘曲。故肠之痛结者可舒,而滑泄者亦可敛也。且位于约当腹部结束衣带之处,亦可作为腹结之一说。
  15. 大横:大,长大,又指人。横,纵横,又指脐。言其横居长大人身之中,脐旁之大横纹中也。
  16. 腹哀:腹,腹腔,也是重复和富有之意。哀,哀痛,也是爱护之意。指腹裹肠胃,为土气之所在,须加爱护以免腹中哀痛,而腹中哀痛用之亦有效也。
  17. 食窦(饲渎或饮yin渎):食,指食物与饲养。窦,指洞穴与水道。意为穴乃婴儿食物之所出与乳汁之水道也。
  18. 天溪:天,指天气与人身之上部。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天气通于肺,泛指为肺气流通之处。
  19. 胸乡:胸,指胸部。乡,指两肋之间或广大的胸廓。以穴居肋间与胸廓而言。两阶之间谓之乡。乡又是指面积广阔的地区。穴居两肋之间,正有两阶之象。亦可泛指广阔的胸廓为胸乡。
  20. 周荣:周,周身,周遍。荣,荣茂,荣养。周荣者,言先后天之气可以荣敷周身也。无处不至谓之周,旺盛华茂谓之荣。密雨之云谓之周云。水谷之气谓之荣气。经穴属脾,穴下为肺,先后天之气交会于此。可与其上方之云门、下方之大包互观。
  21. 大包:大,广大。包,包容,包罗。指广大之人体,为先后天之气所包罗。
五、手少阴心经(9个)
  1. 极泉:极,至高之意。泉,水从窟穴而出,又水源也。象经气有如泉水自高而下也。手少阴之经气自此从高下流,正有极泉之象。
  2. 青灵:青,指神仙,又通清。灵,指神灵,心灵,性灵。青灵者,象心神之清净神妙也。心藏神为阳,又主血为阴。青灵者,阳神阴灵清净神妙之气所聚合也。
  3. 少海:少,指手少阴心经。海,百川皆归之处。少海,古地名。喻为手少阴心经所入为合之海也。
  4. 灵道:灵,指神灵,心灵,性灵。道,大道,道理,道路,通道。指手少阴之心灵,乃人身阴阳交会之大道。道为万物之所由,灵为一身之主宰,神灵有道,则形有所禀,气有所归矣。可与青灵互参。
  5. 通里:通,通达,通畅。里,邻里。以其能通达手少阴太阳之里也。穴能通达少阴之里,又与太阳相邻接,而为少阴太阳之络穴,能深入腹里而下达小肠也。
  6. 阴郄:阴,指手少阴经。郄,孔穴的通称,又指郄穴。为手少阴郄之简称。阴郄为手少阴之郄穴,故别名手少阴郄。
  7. 神门: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阳气。门,出入通达之处。道家称目为神门,意为穴乃心神出入通达之处。心为阳中之太阳,心阳为人生的本原。穴为手少阴心经之腧原,自可为心阳出入通达之处。
  8. 少府:少,指手少阴心经。府,指府库。少府,古代主收藏的官职名。言穴用可以收摄心神也。
  9. 少冲:少,既指手少阴心经,又指经气幼小及小指而言。冲,要冲。为手少阴经经气初出之井穴,又居小指末节之冲要处也。少,小也,幼也。冲,通达也。穴居小指尖端冲要之地,又为少阴之经气初生而未盛之处,少冲之名义可知矣。
六、手太阳小肠经(19个)
  1. 少泽:少,指小指及幼小。泽,指光泽,滑润。泽门,古代城门名。少泽,为小指末节经气门户之光泽处。广阔低洼有水之处曰泽,凡物之有光润者亦曰泽。甲根多光润润泽,穴在小指甲角之光泽处也。少泽者,亦指小指末节经气门户之意也。
  2. 前谷、后溪:前与后,是互相对待之意。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小指本节前方第二节之后方凹陷处为前谷;本节后方第五掌骨之前方为后溪。
  3. 腕骨:古解剖名,手外侧腕前起骨名腕骨,骨穴同名。古之腕骨,即今之豌豆骨,穴在其前方陷中。
  4. 阳谷:阳,指手太阳经,手腕之阳与阳气。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以其属于阳经阳穴,且有兴阳之效也。穴为手太阳经之原穴,居于尺骨小头高起处之凹陷中,对阳萎病有效。
  5. 养老:养,奉养。老,年老,老迈。以其功能明目舒筋,治老年阳气不足诸病也。
  6. 支正:支,分支,支持。正,正直,正行。指其为手太阳正经之分支,走向少阴之络穴,且取穴时必须支肘正臂也。
  7. 小海:小,指手太阳小肠经。海,百川皆归之处。为手太阳经所入为合之海也,与少海可以互参。
  8. 肩贞:肩,肩部。贞,指正气,精气。穴为肩部正气所居之处,不容外邪干犯也。
  9. 臑俞:臑,肩下方之肌肉。指穴在臂之臑部而言。俞,同腧,同输,又通枢。指其为臂部臑肉之枢纽与臂臑经气之所注输也。
  10. 天宗:天,天空,此指人身之上部。宗,宗仰之意。天宗,星名;又统指天象、天神,或如帝王之宗室,乃众所瞻仰之处也。穴当肩胛骨中部,与曲垣、秉风诸穴彼此相望,有天宗之象。
  11. 秉风:秉,同柄,即权柄。风,风邪。指穴为治疗背风邪之权柄所在。权柄在握,随我操持,则风病无忧矣。
  12. 曲垣:曲,弯曲。垣,短墙,又是天体划分的范围。指穴在肩胛骨弯曲高起处之内方也。穴在肩胛冈上窝内侧端,如被短墙所围绕。古人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也与天宗相呼应。
  13. 肩外俞、肩中俞:肩,指肩背。中与外,是互相比较之意。俞,俞穴。穴居肩背、距脊柱稍远者称为肩外俞;距脊柱较近者称为肩中俞。以其与脊柱的距离远近而比较命名。
  14. 天窗:天,天空,此指人身之上部。窗,屋上通风采光的洞口。指其功能开通头面孔窍诸病,犹如人身上部之窗户也。喉舌为声音之门户,呼吸之孔道。穴当其间,且能治耳目诸病。穴在侧颈部。
  15. 天容:天,天空,此指人身之上部。容,容貌,容体,防身之具亦名容。穴当扶持头容正直与防护头颈之处也。穴当侧颈,正为头容之扶持,与扶突可以互观。
  16. 颧髎:颧,颧骨。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指其为颧部之深孔也。
  17. 听宫:听,指耳的功能。宫,王者之所居。穴在耳前,意为此乃管理听力的高贵之处。
七、足太阳膀胱经(67)
  1. 睛明:睛,目睛。明,光明。为治目病之要穴,能使目睛光亮明白也。
  2. 攒竹:攒,攒聚。竹,竹叶。眉形有如竹叶,穴眉毛与眉头攒聚处也。
  3. 眉冲:眉,眉头。冲,冲要与向上之意。穴眉头直上,正当前额冲要之处。
  4. 曲差:曲,弯曲。差(cha),差错,不齐。指穴当经脉曲折不齐之处。足太阳经自睛明直行向上,行至眉冲处即横行向外,曲而不齐也。
  5. 五处:五,数名,意为第五;五星。处,居处,所在。穴居前额,犹如诸星所居之处也。前头部在道经中称为天庭(两眉之间也称天庭),穴居其间,正有天上诸星(五星)罗列之象,且在本经序次亦为第五,或系因此而得名。
  6. 承光:承,承受,奉承,承担。光,光明,光亮。承光,台名。目病昏暗者,能使之承受与承奉光明也。承光,汉代台名。借喻为明目去障,此穴可以担承也。
  7. 通天:通,通达,通畅。天,指天气。通天,冠名。又指为脑部元神之所在及能开通肺气也。穴约当古代冠所系戴处,可与下条络却互观。与脑神之所在有关。功能开通肺窍,通乎天气,用治鼻病有效。
  8. 络却:络,联络,缠绕。却,退却,脱落。穴当古人系冠之处,联络缠绕不使所戴之冠退却脱落也。
  9. 玉枕:玉,贵重之意。枕,指枕骨。穴与枕骨为邻。脑后隆起骨,古今皆称枕骨,古亦称为横骨。相士则称为玉枕骨。
  10. 天柱:天,指头部。柱,支柱,梁柱。天柱,山名,又星名。意为穴处乃头部之支柱。
  11. 大杼:大,长大。杼,织布之机杼,又水槽亦名杼。以穴在杼形肌肉之起端而言。脊旁肌肉长大,经气自此下行,具有机杼与水槽之状。
  12. 风门:风,指气,又指风邪。门,出入通达之处。风门者,既为肺气出入与风邪犯人之门户,也为治风治气之所宜取。穴在肺俞之上方,为肺气出入之所必由。用治风邪外感、上气咳逆诸病,将有双重意义。
  13. 肺俞:肺,指肺本脏,又为火气勃郁之意。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肺脏,可治病火病气诸病。凡肺气勃郁、火气太过、咳喘、骨蒸诸病,自可取用。
  14. 厥阴俞:厥阴,指心包络,又为阴气至极与厥逆之意。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心包络,并可降逆回阳。厥,逆也,冷也,又极与尽也。厥阴,阴之尽也,手厥阴出自胸中,足厥阴下起大敦上至巅顶。阴极阳生,如心阳不振、四肢厥逆及逆气上冲者,皆可选用。
  15. 心俞:心,指心本脏,又是“任”与“容”的意思。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心脏,可以益气行血,安神定惊。心不任物,则神不出,气无君,血无帅,形无主,智无舍,而气血失调、惊狂错乱诸症作矣。责之心俞自有助益。
  16. 督俞:督,督正,督率,居中;指督脉及脊柱。居人身之中,通乎脊柱,可以总督诸阳,为背部诸俞之统帅。督脉贯脊而行,为脏腑诸俞之所依附,故能督正诸俞,贯通腰脊。既为督脉之俞,又为诸阳之督也。
  17. 膈俞:膈,指胸膈,关格。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胸膈,可以开通关格。膈俞者,可以开通胸膈之关格及格拒否塞诸病之处也。
  18. 肝俞:肝,指肝本脏,又木也,干也。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肝脏,可达木气之郁滞。木喜畅顺,此可顺其气而达之也。
  19. 胆俞:胆,指胆本腑,为连肝之府。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胆腑,利胆疏风。故胆与肝连,同司风本。胆汁郁则身黄,泄则口苦;胆气旺则火升,逆则胁满。取之于此,每可收效。
  20. 脾俞:脾,指脾本脏;又裨也,并也。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脾脏,可以积精禀气、助胃化食也。用于水谷不化、精气失荣,是其本职。
  21. 胃俞:胃,指胃本腑;又围也,委也。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胃腑,调胃化气。胃俞者,为平人常气之所注输,胃府之外候也。
  22. 三焦俞:三焦,指胸腹腔上中下三停之空松处。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应全身,升阳决渎。三焦俞乃升阳益气、决渎行水、内应全身之俞也。
  23. 肾俞:肾,指肾本脏,又藏也,泻也。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肾脏,引水藏精。肾俞者,藏精之关,引水之宅也。
  24. 气海俞:气,指下焦之原气。海,是富饶藏聚之意。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应脐下之肓原,吞吐下焦之原气。因上焦主吞,下焦主吐,故脐下肓原(参肓俞条)之脖胦,为人身生气之海。气海俞,即脐下肓原之俞也。
  25. 大肠俞:大肠,指大肠本腑,又畅也。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大肠,畅胃去滓。大肠司传导,主变化,体之俞,腑之应也。
  26. 关元俞,参气海俞及关元条。
  27. 小肠俞:小肠,指小肠本腑。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小肠,功在化物。小肠司受盛,主化物。受盛失职,化物无能,自可于此处求之。
  28. 膀胱俞:膀胱,指膀胱本腑。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通膀胱,藏津决水。膀胱津之府,水之门,外俞内府,彼此互通。
  29. 中膂俞:中,指人身的中部。膂,背脊。俞,同腧,同输,又通枢。穴在骶部,约居人身之中,为腰膂之气所注输。膂,本作吕。中膂,人身中部之脊骨也。
  30. 白环俞:白,白色,金气。环,圆环。俞,同腧,同输,又通枢。白环,可能是指肛门或臀部。故白环俞者可以意为肛门或臀部之俞也。
  31. 上、次、中、下髎:以穴位之排列序言。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穴在骶孔中,居上者为上髎,居次者为次髎,居中者为中髎,最下者为下髎。左右共有八穴,合称八髎。
  32. 会阳:会,会合,交会。阳,指阳经,阳气。为下焦阴阳之气交会之处。下焦既为阴气之所聚,亦为阳气之所生。穴与会阴相邻,自有交通结合与互相对待之义。
  33. 承扶:承,承受,奉承,承担。扶,扶持,扶助,又风名。谓其对扶持人体与治疗下肢风病,俱可承担也。对人身坐立具有扶持之功。承,佐助担当也。扶,木名。扶木,扶桑也。对肢体风病具有拦截之效。在下肢风病及风病之自下而上者,皆可取之。
  34. 殷门:殷,是富足与中间之意。门,出入通达之处。指穴在大腿肌肉丰满处之正中也。穴处肌肉丰富,且居大腿之中,以其所在之位置而命名。
  35. 浮郄:浮,指浮竹。郄,孔隙。谓穴位所在有浮竹之象。穴在膝关节内方外侧,下肢骨自膝关节又生一辅助骨曰腓,故取浮竹之象比譬之,穴即以浮名。
  36. 委阳:委,委曲顺从貌,亦卧倒之意。阳,指外侧。穴在腘窝正中委中穴之外方。
  37. 委中:委,委曲顺从貌,亦卧倒之意。中,指中间。即俯身卧倒屈曲膝关节而在腘窝之正中取之。此穴必须俯伏舒身放松肢节,方可在委曲膝关节之腘窝正中取之。
  38. 附分:附,依附,附属。分,分别,分行。指足太阳互相依附之内外两行,在此分行而下也。足太阳在背部左右侧之内外两行,既属互相依属;而第二行各穴又实为第一行之附属,故第二行之第一穴即名附分。
  39. 魄户:魄,是随伴精气往来的阴神。户,出入居住与谨护闭塞之处。指其为护卫肺中精微之气的门户。穴在肺俞之外方,既为肺俞之附属,亦为肺精之卫护。
  40. 膏肓俞:膏肓,指心下膈上之脂膜。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内与心膈间脂膜相应,邪正之气可由此出入转输。此穴无所不主,又指为助长正气之门。与肓俞、胞肓、肓门,以及膈俞、膈关诸穴,可以互参。
  41. 神堂:神,是象征君主的阳气。堂,是高大明敞的居室。指其犹如心君用事的明堂。神堂内平心俞,自应如天子布政之堂矣。
  42. 譩譆:譩譆,哀痛声。按压取穴时,病人常有畏痛之譩譆声,因而得名。
  43. 膈关:膈,指胸膈,关格。关,关口,关格。指穴如胸膈之关口,且可开通关格也。横居膈俞之外,实为膈俞之附属,而与膈俞之功用亦密切有关矣。
  44. 魂门:魂,为人身阳气之精。门,出入通达之处,又为守护之意。魂门者,肝阳出入之门与护卫肝阳之处也。肝之体阴而用阳,为将军之官。魂门平齐肝俞,自应为肝阳出入与护卫肝阳之门户。
  45. 阳纲:阳,指少阳刚直之性。纲,伸张之意。意为胆气宣明,则阳气自然伸张也。胆为将军,胆主决断。肝胆依辅,阳纲之气得以伸张矣。
  46. 意舍:意,意念,意志。舍,可以居住安息之处。脾气安宁,则心意自然聪慧也。脾藏意。意舍为脾俞之附属,犹如脾气休息留止之处也。
  47. 胃仓:胃,指胃本腑;又围也,委也。仓,仓禀,仓库。指其犹如胃府之仓库。横居胃俞之外,为胃俞之附属,可与太仓(中胱)互观。
  48. 肓门:肓,此处指腹部之肓膜。门,出入通达之处,又为守护之意。指其有如诸肓门户之意。本穴上有膏肓,下有胞肓,前肓俞,此则为诸肓之门也。
  49. 志室:志,志向,意志;此指肾之精气。室,人物所居之处,亦充实之意。志室者,必须肾气充实,意志方能发挥。志室平齐心俞,肾气有归,则神志不乱矣。
  50. 胞肓:胞,指胞宫及膀胱。肓,此处指腹部之肓膜。指穴与下腹胞肓之气能互相感通也。穴与气海前后相望,同以肓气为原,可与诸肓穴及气海互参。
  51. 秩边:秩,秩序,整齐。边,边际,边陲。指其位于背部秩序井然诸穴之边际也。
  52. 合阳:合,会合。阳,指足太阳经。谓足太阳左右侧分行之两行,至此又行会合也。足太阳在背部左右侧,自附分穴分为内外两行,下行相遇于委中后,至此又复合为一支而下贯腨内也。
  53. 承筋:承,承受,奉承,承担。筋,经筋,筋肉。指其位于足太阴经筋所结之处,且全身躯体筋肉之重,此处可以承担也。
  54. 承山:承,承受,奉承,承担。山,指躯体之高重。人身高大沉重如山,腨肠之分肉足可承受也。穴在腨肠分肉之间,当挺身直立时,则分肉更为明显。与承筋、承扶其义相近。
  55. 飞扬:是飞举扬起,斜行别出,脱离正轨之意。为步行不稳、经脉别出及魂梦颠倒之象。指行走不稳。腰腿酸软无力,行步摇晃不定,正有飞扬之象。穴能沟通司人身蹻捷的阴蹻与阳蹻,功可祛风健腰膝助行走,则飞扬之状可除矣。穴能宁神安魂梦、治头目眩晕,则飞扬可止矣。
  56. 跗阳:跗,足背。阳,指上方,外方。穴在小腿下端外侧、足背之上方,有如足跗之阳也。
  57. 昆仑:指高山或高丘。穴在高大外踝之后方。
  58. 仆参:仆,指御者,仆从。参,同三,又同骖;或作参拜解。言穴位如车之左右骖,且在状如参拜时方可便于取穴。穴在左右足跟外侧,如驾御人身上三部之左右骖也。
  59. 申脉:申,同伸,同呻;又十二时之一。脉,经脉。指其可治经脉之屈伸不能及气郁而呻诸病,且可内应膀胱之本府也。申脉为阳蹻脉所生,太阳主一身之表,故能治屈伸不能、筋脉拘挛诸病。肾与膀胱为表里,在气郁不伸及气郁而呻者,申脉与复溜同取,每可收效。申,申时,正是膀胱之时。申脉穴可以认为是膀胱本府之穴。
  60. 金门:金,为肺金之气。门,出入通达之处,又为守护之意。金门者,意为熄风利水之门户也。对风木病有效。金可克木,所主多筋抽搐风木之病。
  61. 京骨:古解剖名,穴当其处。小趾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即令之第五跖骨,穴在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
  62. 束骨:束缚,收束。骨,指趾骨。穴位如趾骨之束,又能收束骨节缓纵诸病也。小趾第五本节有“束”之象,故穴名束骨,且能治肢节疼痛缓纵诸病。
  63. 通谷:通,通畅,疏通。谷与榖通。功能除结积留饮、胸满食不化,为足部通胀消谷之穴,可与腹通谷互参。
  64. 至阴:至,至极,到达之意。阴,指肾与足少阴经及土气而言。至阴,谓经脉至此已入于足少阴之经脉和通于土气也。足太阳之脉从头走足,至此已阳尽阴生,交入足少阴之经脉矣,故即以至阴名之。
八、足少阴肾经(27个)
  1. 涌泉: 涌,涌出,上涌。泉,水从窟穴而出。言经气如泉水之上涌,功能通调水道也。穴居足底,经气自下而上,正涌泉之象也。
  2. 然谷: 然,指然骨。然骨,古解剖名。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穴在然骨下方有如山谷之凹陷处。
  3. 太溪:太,高大与尊贵之意。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穴在内踝与跟腱间形如溪谷之处,乃人身孔穴中之尊贵者也。
  4. 大钟:大,小之对,又同太。钟,同踵。指穴为经气在踵部藏聚之处,而踵部足之大骨,又如酒钟和箍铃也。穴当踝关节下方之足跟部,下大上小,且摇摆善动,亦钟铃之象也。又为足少阴之大络,乃肾气之所钟也。
  5. 水泉:水,指水液,小便。泉,水从窟穴而出,又钱也。水泉,病名。能治小便淋沥之水泉病,亦象经气在此如泉水之外流。
  6. 照海:照,指光明照射。海,指广大深远。言肾之真阳渊深如海,能光照周身也。穴在内踝下方之凹陷中,亦可比拟为海。
  7. 复溜:复,通伏。溜,通流,通留。指其功能通调水道,维护与恢复水液之正常流行。
  8. 交信:交,交通,交接。信,音信;又通伸,通申。穴在内踝上方,谓其可与申脉及三阴交音信相通,也与屈伸足部之踝关节与有交通联系。
  9. 筑宾:筑,筑功。宾,同摈,除也。言其能摈除肾间之筑筑动气也。
  10. 阴谷:阴,指内侧。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又风名。穴当膝关节内侧形如山谷之凹陷处,为治疗下肢风病所当取。在膝股阴侧之冷风湿痹,此处正可取用也。
  11. 横骨:古解剖名。穴当横骨之边际,骨穴同名。即今之耻骨。
  12. 大赫:大,盛大。赫,显赫。意为穴当下焦元气边显赫盛大之处。
  13. 气穴:气,指下焦之原气。穴,腧穴,亦窟藏之意。肾主纳气,穴下即为元气收藏之处。气穴本为孔穴的通称,此因关元为下焦元气关藏之处,穴在其旁,故名。
  14. 四满:四,通驷,指驷星。满,盈满,胀满,又指小满节。言地气充盈上与驷星相应,且能治腹部四面膨胀满肿诸病也。
  15. 中注:中,指中衣(即内衣),五中。注,灌注,又附着之意。指穴在中衣所附着之处,与水谷之气由此分注于五脏也。着内衣与系中带,使之附着而不脱落,均正当穴处,故名。
  16. 肓俞:肓,此处指腹部之肓膜。俞,同腧,同输,又通枢。指穴为肠外脂膜之气所注输处。可与胞肓、肓门、气海及气海俞等穴互参。
  17. 商曲:商,商,五音,属金,属肺;又是从外知内、下降与度量的意思。曲,深隐盘屈之象。指肺商之气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与食物由此下降进入肠曲,以及胃肠盘曲之象,均可由此度量而得知也。
  18. 石关:石,通食,又坚硬之意。关,关隘,要地。指穴处为饮食在胃之关隘,亦为治疗石水病之要地也。穴迁胃而经属肾,调之于此,则关门利而石水可消矣。
  19. 阴都:阴,指水谷之气与阴经。都,都会,储积,又是池的意思。指穴处为地气之所聚亦为阴经之所会也。
  20. 腹通谷:通谷,参足通谷条。指其既为水谷之所通,又能消胀化食也。
  21. 幽门:幽,幽深,隐蔽;又指地气。门,出入通达之处。指穴处犹如胃气之门户及足少阴经气深藏与出入之处也。
  22. 步廊:步,行步,循行与度量之意。廊,堂外的通道。谓胸中行两旁各穴可由此循序度量而得。穴当中庭外方,其上方各穴皆以均等距离顺次排列,犹如堂外之廊也。
  23. 神封:神,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阳气。封,是疆界与富有之意。指穴下为心神之所居与心阳藏之处。心为主神的君主之官,胸中为心阳之居室。穴与心邻,自应为心神之封地和为心阳最为丰富与藏聚之处矣。
  24. 灵墟:灵,指神灵,心灵,性灵。墟,丘墟。灵,星名。灵墟,地名。指其为心灵所居之处。穴当胸部肌肉高起处之孔隙中,则“虚”与“墟”之义兼备之矣。与青灵可以互参,亦与神封、神藏义近。
  25. 神藏:神,心神。藏,藏聚。指其为心神藏聚之处。与神封、灵墟可以互参。
  26. 彧中:彧,同郁,畅顺貌。中,指胸中,又指情志,参中渚条。谓其功能宽胸理气,使胸怀舒畅也。
  27. 俞府:俞,俞穴,转输。府,首府,府第。指其为诸俞之首府与经气由此入喉也。肺朝百脉,穴居肺之上方。全身以俞命名的各穴皆在其下,犹如诸俞之首府。脏气各有俞,而诸俞亦有首府也。又喉为重楼之府。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肾气由此输入重楼之府矣。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9个)
  1. 天池:天,指人之上半身。池,水之停聚处。天池,大海名,山名,星名。此为乳房储积乳汁之象。
  2. 天泉:天,指人之上半身。泉,水泉。天泉,星名;又古地名。指经气自上而下,如泉水之来自天上也。
  3. 曲泽:曲,弯曲。泽,沼泽,又宫名。指穴在肘部浅凹之处也,可与尺泽互参。
  4. 郄门:郄,孔穴的通称,又指郄穴。门,出入通达之处。为手厥阴经之郄穴,又如本经各穴之门户。可与阴郄互参。
  5. 间使:间,间隙,孔窍。又相间即相伴之意。使,臣使,使役。穴在两筋之间,为臣使用命及君臣相间行事之处。心包为臣使之官。间使为心包五腧中之经穴,正臣使用命在前臂两筋间之间隙。
  6. 内关:内,指胸膈之内及前臂之内侧。关,关格,关要。内关,病名。穴居前臂内侧之冲要,可以通胸膈关塞诸病也。与外关相对。居于太、少二阴之内,且为联络手厥阴与少阳关要之处也。
  7. 大陵:大,高大。陵,丘陵。穴在掌后高骨形如丘陵之下方也。
  8. 劳宫:劳,指劳苦,劳作。宫,王者之所居。能治妨碍手部劳作诸病,且穴在手掌中央为手部贵重之处。手司劳作,穴在掌心,因其所在与功用而得名。
  9. 中冲:中,中指。冲,要冲。言穴居中指尖端冲要之地,可与少冲、关冲互参。
十、手少阳三焦经(23个)
  1. 关冲:关,通弯。冲,要冲。言穴居弯曲指端冲要之地也。手之第四指称无名指,不能单独伸直,故一名环指。与中冲、少冲其义相同。
  2. 液门:液,指水液,腋部。门,出入通达之处。谓穴能主液所生病与腋部诸病也。三焦为决渎之官。此为手少阳经之荥穴,功能除烦热,存津液,通调水道,故为治疗液所生病之门户。少阳之脉循臑上肩。穴对臂臑病有效,而腋部病症亦与有关。
  3. 中渚:中,指人身元气之根本,又指心神情志。渚,水中之小洲。言心神情志之气在此结集如洲渚也。既为元气之所聚,亦为治与情志有关的病症所当取。后世针灸歌赋均多“脊间心后针中渚”之说,而情志病正与心神有关也。
  4. 阳池:阳,指手背及手少阳。池,水之停聚处。为手少阳脉气所过之原穴,犹如水之停积于池也。
  5. 外关:外,指前臂外侧。关,关隘,关要。指穴居前臂外侧之要冲,又与内关相对,为手少阳厥阴互相联络关要之处。
  6. 支沟:支,支持;又同肢,指上肢。沟,狭长之低洼处。穴在上肢尺桡两骨间之沟中,又须支臂取之。支肘屈臂,手掌向内,则尺桡两骨之沟自见,穴在沟端,故名。
  7. 会宗:会,聚会,会合。宗,宗主,宗派。指穴为前臂各派阳脉会合之宗主。穴位斜出本经之外,联系三阳,绾罗诸脉,会宗之名其义可通。
  8. 三阳络:三阳,指手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络,联络,维系。与手三阳经皆有联系之意。穴位依傍会宗,在阳明、太阳之间,故一名大交脉,与三阴交可以互观。
  9. 四渎:四,数名。渎,水之大川。四渎,星座名。古称江淮河济为四渎。指穴如四肢经气运行之川渎也。三焦乃决渎之官,为水道之所出,手足少阳上下同气,故上肢有四渎,下肢有中渎。
  10. 天井:天,指上肢。井,深凹有水之处。天井,水名,星名,又地形名。言经气如井水之清净,而穴位亦有井之形象也。清阳实四肢、三焦主一身之阳,而上肢之经气亦如井水之清净也。手经各合穴只有此穴在肘关节之上际,边高中凹,有天井之象。
  11. 清冷渊:清冷,清澈凉爽之意。渊,深水,深潭。清冷,又为水名。言穴能清热泻火,有如入清冷之深渊也。人之风骨清秀亦名清冷。
  12. 消泺:消,消除,消渴。泺,水名。言穴用如清凉之水,能清热解渴也。阳热炽盛,取之消泺,则将如入清凉之水而消渴得以消除矣。与清冷渊可以互观。
  13. 臑会:臑,肩下方之肌肉。会,聚会,会合。穴与臂臑及臑俞相近,又为手少阳、阳维交会之处。
  14. 肩髎:肩部。髎,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泛指为肩部之凹陷处。
  15. 天髎:天,指人体的上部。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穴当肩背之间,以其位置较高而言。
  16. 天牖:天,指人体的上部。牖,墙上通风采光的洞口。言穴能开通耳目壅塞之气,如人身上部之窗牖也,与天窗同义。
  17. 翳风:翳,掩蔽。风,风邪。穴当衣领上缘,正为屏蔽风邪之处。
  18. 瘈脉:瘛,瘛疭。脉,指筋脉及耳后的青脉。是治疗筋脉瘛疭的耳后青脉。穴在耳后青筋处,对小儿筋脉瘛疭病有显效,因其用而得名。
  19. 颅息:颅,颅脑,头颅。息,安息,休息,又是塞满之意。谓穴能醒脑安神,治头目昏沉如塞诸病也。能治惊恐失神、惊痫瘛疭诸病,谓颅脑可以得而安息;而头目昏沉如塞者,亦可用以消除也。
  20. 角孙:角,指头角,角星,又指东方阳春升发之气。孙,幼小、微弱之意。谓穴当头角未成之处,且有角星之象,又如春气在头、初生而未盛也。头骨外出者为角。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角孙者少阳生发之气初生而未盛之象也。且与其能治筋脉抽搐、少阳风火上干诸病有关。
  21. 耳门:耳,耳部。门,出入通达之处。穴居外耳道口,功能聪耳助听,有如声音入耳之门户。
  22. 和髎:和,是声音调和之意;小笙也叫和,古之军门也叫和。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指其能调治耳病增强听力,且穴居鬓角,有如军门之左右和也。穴与耳邻,可用以治耳病而助听,故名。
  23. 丝竹空:丝竹,细小之竹。空,空窍,孔穴。谓眉形有如细小之竹叶,穴当眉梢之空隙中,故名。又“丝竹”为乐器之统称,与此有别。
十一、足少阳胆经(44个)
  1. 瞳子髎:瞳子,指瞳孔。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穴近眼球,横直瞳孔,有明目之功,有如瞳子之孔窍也。
  2. 听会:听,指听觉,听力。会,都会,聚会。穴在耳前,主治耳病,为耳部脉气之聚会,亦如管理听觉之都会处也。
  3. 上关:上,下之对。关,机关,关节。穴在耳前下颌关节之颧弓之上方,与下关相对。
  4. 颔厌:颔,腮颔。厌,是极与止的意思,又与餍通。指穴在颔部的边缘与咽食牵动所止之处。人在吞咽食物时,穴正当筋脉收引牵动所止之处,亦与颔厌之义有关。
  5. 悬颅:悬,悬挂。颅,头颅。指其可治头目眩晕如悬诸病也。
  6. 悬釐:悬,悬挂。釐与氂通,是长毛与强屈之毛。象穴在强屈之鬓发长毛处。
  7. 曲鬓:曲,弯曲。鬓,鬓角。指穴当  角之弯曲处。
  8. 率谷:率,率领,表帅之意。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全身以“谷”命名的各穴均在肢体,仅有率谷高居头上,有如诸谷穴之表帅。
  9. 天冲:天,指头部。冲,冲要。天冲,星座名。借喻为高居头部冲要之地。
  10. 浮白:浮,浮游,漂浮,浮越。白,指金气,收敛之意。谓穴能收敛少阳浮越之神气也。
  11. 头窍阴:头,相对于足而言。窍,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以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
  12. 完骨:完骨,古代解剖名。即今之颞骨乳突。穴当其处,骨穴同名。
  13. 本神:本,根本,本原。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阳气。意为穴处为人身元神之根本。
  14. 阳白:阳,指阳光与头的阳部。白,白色,明白。谓穴能使病目见阳光而明白,及治肺风之眉上生白也。与四白穴上下相直,功用仿佛,可以互观。用治风寒外感、头痛泪出有效。阳白之名,亦可由此而来。
  15. 头临泣:头,相对于足而言。临,是监督与治理之意。泪出不止为泣。为头部明目止泪之穴。能主目眩、目翳、目泪、目痛、反视诸病,因其功用而得名。
  16. 目窗:目,眼目。窗,屋上通风采光的洞口。穴居眼之直上,有明目之功,有如通向眼目之窗户。
  17. 正营:正,正当、正如之意。营,同荣,指春气。又东西为营。正营,为惊恐状。穴在头顶正中横线上,象少阳升发荣茂之气,功能安神定惊也。
  18. 承灵:承,承受,奉承,承担。灵,神灵。脑为神灵之室,头顶骨古称天灵盖。穴在其下旁,乃承受脑神之处也。
  19. 脑空:脑,颅脑。空,空虚,孔窍。指穴在后脑枕骨下方之空虚也。
  20. 风池:风,指气,又指风邪。池,水之停聚处。为风邪易于流连和为治风之所当取处。
  21. 肩井:肩,项下的部位。井,深凹有水之处。穴在肩部正中凹陷如井之处,故名。
  22. 渊腋:渊,深水,深潭。腋,臂胁之间。指穴在腋下之隐伏深藏处,为腋部之渊薮。
  23. 辄筋:辄,车之两。筋,筋肉。指穴在肋间状如两之筋肉处。
  24. 日月:日月本为太阳与月亮。此指双目及胆之脏象而言。又,山名,旗名。象双目之光明及胆气之威仪也。双目为肝胆之所主,而胆募乃名日月也。
  25. 京门:京,与丘同义,高大之土阜;又忧也。门,出入通达之处。穴位所在犹如胸廓大丘之门,可用以止恐定惊。
  26. 带脉:带,指衣带,带下病。脉,经脉。带脉,脉名。穴当带脉之所过,与衣带所系之处,又可治带下病,故名。
  27. 五枢:五为中数,指人身之中。枢,枢机,枢纽。穴位所在犹如人身中部之枢纽。
  28. 维道:维,维系。道,道路。意指穴处为维系与连接下肢之通道。
  29. 居髎:居,是居住、占据与坐的意思。髎,指髋骨,髎,亦作窌,窟也,深空之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言穴居髋骨处,又为坐时之大空隙也。穴附于髋,言髋骨为穴位之所居据;且人在坐位时此处之空隙也更为明显。
  30. 环跳:环,弯曲。跳,跃起,必须弯身环腿方可便于跳跃。指取穴时之体位及其能治环而难跳之腿病而言。环腿难伸,不能跳跃,为腿病的必然之象。此为治腿病之要穴。且在取此穴时必须侧卧、屈上腿、伸下腿,穴处即出现凹陷,也与环跳之象相符。
  31. 风市:风,参诸风穴条。市,集市,货物集散之处。指穴处易为风邪所集聚,亦为驱散风邪之地也。此处为风邪所常入,亦为治风之常穴。
  32. 中渎:中,指中间。渎,水之大川。指穴在股外侧足太阳、阳明两经之中,形如大川的大沟中。手足少阳上下同气,下肢之中渎与上肢之四渎也有互相应称之意。
  33. 膝阳关:阳,指人体的外侧。关,机关,关节。言穴当膝关节外侧的关要之处。称“膝”者,是区别于腰阳关而言。
  34. 阳陵泉:阳陵,指人体外侧局部之隆起处。泉,水从窟穴而出。穴在膝关节外侧隆起处腓骨小头之下方,与阴陵泉对应。
  35. 阳交:阳,指阳经与阳气。交,指交会与交接。为诸阳脉之交会,又与少阳升发之气相应也。阳交为阳维之郄,又与足太阳、阳明相邻。《甲乙经》谓其“斜属三阳分肉间”,为四条阳经之依傍交会。
  36. 外丘:外,指外侧,又为遗弃之意。丘,丘陵。以穴居本经阳交穴之外侧肌肉丰满如丘处而言。穴在本经直行路径之外、阳交的外方,如被遗弃,故名。
  37. 光明:光,光照。明,明亮。光明、光亮明白与天气清净之意。穴用能使头脑清彻,目见光明也。故光明亦即指双目而言。功能调少阳之气,清利头目,对目病尤有效。故光明即指双目。双目为肝胆所主,而光明乃足少阳厥阴之络穴也。
  38. 阳辅:阳,指小腿的外侧。辅,辅助,辅骨。言穴居小腿辅骨之前外方也。小腿骨古称辅骨,内侧称内辅,外侧称外辅。外辅骨又单指今之腓骨。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前方,故名。
  39. 悬钟:悬,悬挂,悬系;又钟锤与箍架均名悬。钟是乐器,又为钟铃。穴效如悬挂之钟,又当系带脚铃之处也。悬,通县,县者系也。钟锤名县,钟架亦名县。人老则耳不聪,目不明,故称“钟漏俱歇”。即耳不能听钟声,目不能视漏刻。足少阳之脉入耳中,出耳前,穴对耳鸣有显效。钟必有县和悬而能鸣,又象小腿如钟之悬系和多动少静也。亦与儿童悬挂脚铃之处相当,故名。
  40. 丘墟:丘,丘陵。墟,同虚,丘墟;山下之基亦名虚。指穴在高大如丘外踝基底方之空软处。
  41. 足临泣:临,是监督与治理之意。泪出不止为泣。为足部明目止泪之穴。与头临泣的功用有其相近之处,故上下同名。
  42. 地五会:地,指地气,足部。五,同伍,指五趾与地面风寒暑湿相互为伍之诸气。会,聚会与会合。意为地气会于足,而五趾亦易为地之诸气所中也。
  43. 侠溪:侠,通挟,通夹。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言穴在小四趾夹缝中也。
  44. 足窍阴:窍,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为足部对阴窍诸病有关之穴。本穴对咳、喉痹、舌强、口干、耳聋等病有效,与头窍阴的功用有其相近之处。足之窍阴与头之窍阴,更可上下相应矣。对前后阴之阴窍病,当也与有作用。
十二、足厥阴肝经(14个)
  1. 大敦:大,丰富之意。敦,敦厚,土丘。指穴在形如丰厚的土丘处,能平土气之敦阜。
  2. 行间:行,行走。间,间隙,孔窍。人之步趋谓之行,穴当跖趾关节之间隙中。
  3. 太冲:太,至也,极也,高大与尊贵之意。冲,冲要,又通沖,沖和与沖虚之意。太冲,脉名。地居冲要,脉气盛大,且有宁静聪明之象。象阴血之充盈盛大。象穴居足部之冲要。穴在足背,与冲阳紧邻。冲阳因太冲而得名,太冲亦较冲阳为尊贵。
  4. 中封:中,指精神,指人身元气之根本,又指心神情志。封,指藏聚,是疆界与富有之意。意其为精神之藏聚,与情志活动有关。中封者乃肝经之气所聚之处,神与魂之封地也。
  5. 蠡沟:蠡,瓢也,又贝壳名。沟,狭长之低洼处。谓穴在形如瓢缘处之沟中也。小腿后方肌肉丰满,其形如瓢,穴在其下际沟中,固形似而得名。
  6. 中都:中,指精神,指人身元气之根本,又指心神情志,又指中间。都,都会,储积,又是池的意思,又为统帅之意。中都,古官府名,地名。意为穴当小腿之中,为肝经脉气之都会与统帅肝经脉气之郄穴。
  7. 膝关:膝,膝部。关,机关,关节。泛指为膝部之机关。
  8. 曲泉:曲,弯曲。泉,水从窟穴而出。穴居膝关节屈曲之凹陷处,言经气深邃如泉也。
  9. 阴包:阴,指足三阴经及下腹部。包,包罗,联系;又通胞。与足三阴经及下腹诸部俱有包罗联系之意。对前阴、下腹以及妇女胞官诸病,均有包罗在内的治疗作用。
  10. 足五里:足,指下肢。五里,指五脏之里。意为此乃下肢与五脏在里诸病有关的孔穴。与手五里及手足三里互相应对。
  11. 阴廉:阴,指前阴部。廉,以在胻骨外侧,故名为廉。穴当前阴部耻骨下方的边缘有棱处。
  12. 急脉:急,指拘急,急促。脉,指筋脉,动脉。穴在腹股沟动脉搏动应手处,能舒前阴及下腹筋脉拘急诸病。
  13. 章门:章,文采貌;山丘上平者亦曰章;又是障的意思。门,为守护与禁要之处。指季肋形如平顶之丘,穴在其下方,为章身之衣与屏障内脏的门户。
  14. 期门:期,指期待,周期。门,出入通达之处。期门,汉代负责守卫的武官名。用以作为肝为将军之官的比譬,也指为气血运动周期的出入门户。经气的运行古说是三百六十五穴,至此已满一周矣。

四圣心源 》脉法摘要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776 次浏览 • 2018-09-21 09:53 • 来自相关话题

   浮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   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心肺之脉俱浮,浮而散大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之脉俱沉,沉而濡实者,肾也,沉 ...查看全部

脉.jpg

 
 浮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
 
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心肺之脉俱浮,浮而散大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之脉俱沉,沉而濡实者,肾也,沉而牢长者,肝也。脾居阴阳之中。
 
阳盛则寸浮,阴盛则尺沉,阴盛于里,阳盛于表。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
 
浮沉可以观表里,不可以定阴阳。浮沉之中,有虚实焉。阳乘阴位,则清气不升,故下覆于尺;阴乘阳位,则浊气不降,故上溢于鱼。浮之损(迟极为损)小,沉之实大,是阳虚于表而实于里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是阳虚于里而实于表也。
    
迟数
迟数者,阴阳之气也。
 
数者,府也。迟者,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藏阴而府阳,数则阳盛而为府,迟则阴盛而为藏,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呼吸定息,脉五动,气之常也。过则为数,减则为迟。数之极,则为至,迟之极,则为损。
 
迟不尽寒,而数不尽热。
 
迟缓者,趺阳寸口之常脉,未可以为寒也。趺阳脉迟缓,胃气也。寸口脉缓迟,阴阳相抱也。阳明之阳虚,未可以为热也。脉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发汗阳微,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凡脉或迟或数,乖戾失度则死。
 
至之脉也。损之脉也。人之将死,脉迟者少,脉数者多。阳气绝根,浮空欲脱,故脉见疾数。大概一息七八至以上,便不可救。虚劳之家,最忌此脉。
       
 
滑涩
滑涩者,阴阳之体也。
 
滑则血盛而气虚,涩则血虚而气盛。气,阳也,而含阴;血,阴也,而抱阳,故滑为阳而涩为阴。
 
金水之性收藏,木火之性生长,收则浮涩而生则沉滑,长则浮滑而藏则沉涩。
 
肝藏血而肺藏气,故肝脉滑而肺脉涩。肺性收敛,肝性生发,收敛则涩,生发则滑。金自上敛,木自下发,是以肺脉浮涩而肝脉沉滑。敛则气聚,发则气散,是以肺脉涩短而肝脉滑长。
 
滑者,生长之意,涩者,收藏之象,而俱非平气。
 
脉有弦、紧、浮、滑、沉、涩,名曰残贼。以其气血之偏,涩则气盛而血病,滑则血盛而气伤也。
 
寸应滑而尺应涩,肺脉之涩者,尺之始基;肝脉之滑者,寸之初气。尺应涩而变滑,则精遗而不藏;寸应滑而变涩,则气痞而不通。寸过于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过于涩,则肝木不升而淋痢作。是以滑涩之脉,均为病气也。
 
大小(洪细)
大小者,阴阳之象也。
 
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脉小,大为阳而小为阴。
 
寸大而尺小者,气之常也。寸过于大则上热,尺过于小则下寒。
 
有大不可以为阳盛,而小不可以为阴盛者。
 
仲景脉法:脉弦而大,弦为减,大为芤,减为寒,芤为虚,寒虚相抟,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盖阳衰土湿,水火不交,火炎而金烁,则关寸浮大;水寒而木郁,则关尺浮大。肺金失其收敛,肝木行其疏泄,此亡血失精,半产漏下之原。庸工以为阴虚,投以滋润,土败则命殒。是大不可以为阳盛也。
 
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此为欲解也。盖邪退而正复则脉微,是小不可以为阴盛也。
 
凡木火泄露则脉大,金水敛藏则脉小。
 
阳泄则上热而下寒,阳藏则上清而下温。劳伤虚损之脉,最忌浮大。阳根下断,浮大无归,则人死矣。故大则病进,小则病退。小脉未可以扶阳,大脉未可以助阴,当因委而见源,穷其大小所由来也。
 
     
长短
长短者,阴阳之形也。
长为阳而短为阴。阳升于木火,故肝脉沉滑而长,心脉浮滑而长;阴降于金水,故肺脉浮涩而短,肾脉沉涩而短也。
 
人莫不病发于阴进,而病愈于阳长,阴进则脉短,阳长则脉长,故长则气治,而短则气病。
 
然不宜过长,过长则木旺而金衰矣。木者,中气之贼,百病之长。
以木性发达,而百病之起,多因于木气之不达,生意盘郁,而克脾胃,是以气愈郁而脉愈长。木郁则协水以贼土,合火而刑金,故但显肝脉之长,而不形肺脉之短。金虽克木,而凡人之病,则金能克木者少,而木能侮金者多也。盖木气之所以能达者,水土温而根本暖也。水寒土湿,生意不遂,则木愈郁而气愈盛,所以肝病则脉长也。
 
 
缓紧
缓紧者,阴阳之情也。
缓为阳而紧为阴。
 
缓者,戊土之气也。趺阳脉迟缓,胃气如经也。缓则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灵枢·五癃津液》:中热则胃中消谷,肠胃充廓,故胃缓也。
 
卫气和,名曰缓,营气和,名曰迟。寸口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以土居四象之中,具木火之气而不至于温热,含金水之体而不至于寒凉,雍容和畅,是以缓也。
 
然伤寒阳明之脉,必实大而兼缓也。
 
紧者,寒水之气也。以水为冬气,是以紧也。
仲景脉法: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此内寒之紧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此外寒之紧也。
 
紧则痛生。
 
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是外寒之痛也。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风,紧为寒,浮为肠满,紧为腹痛,浮紧相抟,腹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是内寒之痛也。
 
然则伤寒少阴之脉,必微细而兼紧也。以阳性发泄而阴性闭藏,发而不藏,所以缓也,藏而不发,所以紧也。
 
       
石芤
石芤者,阴阳之虚也。
阳气不降,则肾脉石,阴气不升,则心脉芤。石则外虚而内实,芤则外实而内虚。
 
石者,气虚而不蛰也。阳体虚而阴体实,水中无气,凝冱而沉结,所以石也。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
 
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
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盖坎中之阳,生气之原也,阳根下断,阴魄徒存,坚实结硬,生气全无,是以死也。《老子》: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此之谓也。
 
芤者,血虚而不守也。阴体实而阳体虚,火中无血,消减而浮空,所以芤也。
 
仲景脉法: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气伤。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芤减相合,则名曰革。后世芤外又有革脉,非是。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盖离中之阴,收气之原也,阴根上断,阳魂徒存,虚飘空洞,收气全无,是以病也。
 
血,阴也,而生于阳,阳升则化火,故温暖和畅而吐阳魂。阳虚血寒,则凝瘀而亡脱,血脱则火泄而寒增,是以失精亡血而脉芤者,不可助阴而泄阳。盖芤则营阴外脱,而血中之温气亦亡也。
 
   
促结
促结者,阴阳之盛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阴阳之性,实则虚而虚则实。实而虚者,清空而无障碍,所以不结;虚而实者,壅满而生阻隔,所以脉结。阳结则蔼蔼郁动,如车盖之升沉;阴结则累累不平,如长竿之劲节。以阳性轻清而阴性重浊,故促结之象异焉。
 
惊悸之家,脉多促结,以其阴阳之不济也。
 
阳旺于木火,阴盛于金水。阳虚而生惊者,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是以结也;阴虚而生悸者,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是以促也。
 
脉法:其脉浮而数,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此脏腑之结也。盖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藏气必结。
 
若夫代止之脉,并无郁阻而中断,是营卫之败竭,非促结之谓也。
 
 
弦牢
弦者,如弦之直。弦而有力曰牢。
弦牢者,阴气之旺也。《素问·玉机真藏论》:春脉如弦。四难:牢而长者,肝也。弦牢者,肝家之脉,非病也。
 
然弦劳之中,而有濡弱之象,则肝平,无濡弱,则肝病矣。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土温和,则木气发达而荣畅;水土寒湿,则木气枯槁而弦牢。
 
木,愈郁愈盛。
 
弦牢者,木盛而土虚也。弦为里湿,支饮阻卫阳,木气抑遏。“支饮急弦”。牢为外寒,寒邪之束营阴,则木气郁迫而为牢。“寒则牢坚”。
弦亦为寒。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金匮》:脉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也。以水寒不能生木,是以弦也。
弦亦为痛。《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以风木而贼土,是以痛也。
 
脉以胃气为本,木得胃气则和缓,不得胃气则弦牢。
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人无胃气曰逆。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
病肝脉来,如循长竿,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弦牢之象,肝家之真藏脉也。肝死。
 
 
濡弱
濡者,如绵之软。软而无力曰弱。
濡弱者,阳气之衰也。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脉法:肝者,木也,其脉微弦,濡弱而长。肝病自得濡弱者愈。濡弱者,肝家之脉,非病也。
 
然软弱之中而有弦牢之意,则肝平,但有濡弱而无弦牢,则肝病矣。
玉机真藏论:春脉如弦,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端直以长者=弦牢。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木赖土气达之,土赖木气升之。春风鼓荡,闭蛰起而百物生,木能克土而亦能扶土。乙木之生意,即脾阳左旋而上发者也。生意濡弱,土木之气不能升达,肝脾俱病。
 
气化于戊土而藏于肺,血化于己土而藏于肝。
 
《灵枢·决气》:脾藏营,肝藏血。肝脾者,营血之原也。濡弱则营血虚衰。脉法: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血亡则热发也。伤寒脉濡而弱,不可汗下,以其血虚而阳败也。
 
弦牢者,木气之太过,濡弱者,木气之不及。太过侮人,不及人侮。
 
散伏
散伏者,阴阳之阖辟也。
气辟而不阖,则脉散,气阖而不辟,则脉伏。
阴性聚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散。聚散之权,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散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
 
散者,气泄而不藏也。散而不聚,则心病矣。
脉法: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脉散者,病家之大忌。散脉一形,则气血之脱亡在近,精神之飞走不远。
 
散见于寸,犹可挽也,散见于尺,无可医矣。
 
伏者,气郁而不发也。伏而不起,则肾病矣。
 
凡积聚癥瘕,停痰宿水之疾,脉必伏结。
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故脉浮结者,外有痼疾;脉伏结者,内有积聚。
《金匮》: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
 
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诊一气之欲伏,则知一经之将病。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此之谓也。
 
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
 
 
动代
动代者,阴阳之起止也。
气欲发而不能,则为动。气中歇而不属,则为代。
 
动者,郁勃而不息也。
脉法:阴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关上数脉,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关者,中气之变现,阴阳之枢机。阴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郁于关上,而见动形。
 
阳胜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胜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
 
动见于土位,木气盘塞,甲木不降,乃为惊;乙木不升,乃为痛。甲乙横逆,土气败矣。
 
代者,断续而不联也。
 
《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与之短期。与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乍疏乍数者,断续之象也。
 
盖呼吸者,气之所以升降也。呼吸定息,经脉五动,故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藏之气。一藏无气,则脉必代矣。
 
十一难: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藏无气者,何藏也?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肾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可类推矣。代脉一见,死期在近,不可治也。
 
此代与脾脉代之代不同。脾脉代者,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也。此为病脉。
 
来源:四圣心源》脉法摘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201/19/4923133_349210017.shtml

​同仁堂中成药馆秘藏(一定要收藏!)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492 次浏览 • 2018-07-19 11:10 • 来自相关话题

 一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 ...查看全部

 一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二 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三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四 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五 中风以及后遗症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六 眩晕肝阳 
    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七 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八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九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十 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十一 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十二 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十三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十四 心肌炎 
    营心丹 

 十五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十六 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十七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十八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十九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二十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二十一 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二十二 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二十三 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二十四 高血压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愈风宁心片 
    阴虚阳亢、肝阳亢盛、肾阴亏虚: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二十五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二十六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二十七 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二十八 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 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 参苏丸 

 二十九 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三十 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三十一 肺痨病 
    利肺片 

 三十二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暑厥: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三十三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三十四 银屑病 
    克银丸 

 三十五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三十五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三十六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三十七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三十八 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三十九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四十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四十一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四十二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四十三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四十四 风湿 
    风湿关酒 

 四十五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四十六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四十七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四十八 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四十九 癫痫 
    医痫丸 

 五十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五十一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五十二 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五十三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五十四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五十五 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五十六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五十七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五十八 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毒丸 

 五十九 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六十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六十一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六十二 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六十三 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六十四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六十五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六十五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黄丸

中医名言拾粹(二)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48 次浏览 • 2018-07-15 23:31 • 来自相关话题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 ...查看全部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中医名言拾粹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801 次浏览 • 2018-07-15 22:51 • 来自相关话题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 ...查看全部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第二部分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近代〕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第三部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清〕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清〕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清〕程杏轩《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张孝骞有一句名言:疾病就像人的脸,没有哪两张是完全相同的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圣人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华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戒人们,常常做些体育活动就会身体健康,不易生病,好像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转动的门轴是不会生蠹虫的。
郭霭春:,躬耕不辍死而后已.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二千四百年前名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身心靈完全平衡才能擁有真正的健康、解脫和喜悅。了解什么样的人会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吴阶平讲:“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患者康复后的微笑,就是给我最大的奖励!- 张秋娟 


“人与动脉同寿”,这是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
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 


孙思邈 
“大医精诚”
张文仲 
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致死亡;治疗气病与风疾,医药虽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异 

中医名言拾粹

中医名言拾粹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第二部分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近代〕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第三部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清〕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清〕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清〕程杏轩《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中医锦句120条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厘。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阳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中医名句整理(二)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1.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1.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1.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1.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1.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1.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1.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1.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1.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1.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1.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1.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1.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1.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1.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1.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1.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1.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1.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1.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1.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1.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1.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1.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1.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1.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1.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1.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1.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1.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1.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1.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1.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1.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1.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1.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1.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1.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1.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1.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1.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1.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1.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1.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1.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1.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1.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1.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1.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1.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1.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口苦的原因,口苦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方法,早起口苦的食疗方

唯爱中医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940 次浏览 • 2018-07-10 10:26 • 来自相关话题

  摘要:口苦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龙祖宏教授认为口苦的辨证可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主要有肝胆湿热证、肝郁化火证;虚证主要有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寒证,分别予清利肝胆湿热、疏肝清火、滋阴疏肝、益气温中等治疗,疗效较好。   龙祖宏教授是云南省荣誉名中医,龙 ...查看全部
  摘要:口苦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龙祖宏教授认为口苦的辨证可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主要有肝胆湿热证、肝郁化火证;虚证主要有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寒证,分别予清利肝胆湿热、疏肝清火、滋阴疏肝、益气温中等治疗,疗效较好。
  龙祖宏教授是云南省荣誉名中医,龙老行医50多年,擅长胃肠肝胆疾病及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在诊治口苦方面疗效较好。笔者有幸跟随龙老学习多年,获益良多,现将龙老诊治口苦的经验总结如下。
  口苦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伴或不伴胃脘不适、饮食不振等症状,口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将之归于“胆瘅”。普遍认为口苦的主要原因为胆热、肝热,且胆火上炎是其主要病机。然脾气通于心,心开窍于舌,肝肾之脉循咽喉连舌体,故口苦一症,不单纯是由于心肝火热导致的,脾胃虚寒等也可导致口苦。龙老认为,口苦与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口苦的辨证可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主要有肝胆湿热证、肝郁化火证;虚证主要有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寒证。
  1 口苦实证
  1.1 肝胆湿热证口苦、口干、脘腹胀闷,或面目肌肤发黄、尿黄,大便干结或排便不爽。治疗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验案1:刘某,男,34岁。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3年。半月前因饮食不慎出现口苦、口干、口臭伴右上腹胀闷不适,曾自服“消炎利胆片”症状无明显改善。现症见:口苦、口干、口臭、右上腹胀闷不适、纳呆,排便不爽,尿黄,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本证属于肝胆湿热为主,治当清泄肝胆湿热为主,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10 g,茵陈20 g,炒栀子10 g,炒黄芩10 g,柴胡10 g,生地黄15 g,当归5 g,车前子15 g,泽泻15 g,通草5 g,厚朴15 g,炒枳壳10 g,芦根20 g,5剂内服。

  二诊患者诉服药5 d后口苦、口干、口臭、右上腹胀闷等症均有明显减轻,排便畅快,舌边尖淡红黄薄腻微黄,脉细弦。又继续守方7剂,诸症消失。
  按:患者素有胆囊疾患,因饮食不慎出现口苦等症状,四诊和参,当属于“肝胆湿热”。《内经》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处方在龙胆泻肝汤的基础上加茵陈以加强清利湿热之功;湿热壅滞,影响腑气得通降,故出现右上腹胀满不适、排便不爽,方中加入厚朴及枳壳以燥湿下气,气行则湿化,湿去则热孤;湿热伤津,故出现口干,加入芦根以清热生津,全方起清泄肝胆湿热之功,肝胆湿热既去,则口苦不存。
  1.2 肝郁化火证口苦,胃脘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恶心呕吐,泛吐酸苦水,呃逆嗳气,舌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以疏肝清火为主,方选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验案2:张某,女,48岁,患者有“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史2年。1月前因与家人争吵后出现口苦,胃脘胀痛,反酸,嗳气,曾自服“奥美拉唑”症状无明显改善。现症见:口苦,胃脘胀痛,反酸,嗳气,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偏红,苔薄黄,脉弦。本证属于肝郁化火证,治当疏肝清火为主,方选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牡丹皮15 g,炒栀子10 g,炙甘草6 g,当归10 g,芍药15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柴胡10 g,薄荷6 g,竹茹10 g,香橼15 g,海螵蛸15 g,元胡15 g,川楝子10 g,7剂内服。
  二诊患者诉服药诸症均有明显减轻,大便稍稀,舌淡红黄薄白,脉细弦。在上方基础上减栀子的用量为5 g,又进5剂,诸症缓解。
  按:《灵枢·四时气》曰“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调畅气机是治疗的关键。该患者因情志不遂,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日久化火,出现口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表现;肝气犯胃,故出现胃脘胀痛等症,治以疏肝清火为主,方选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其中,逍遥散疏肝解郁,丹皮以清血中之伏火,炒山栀善清肝火;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方中加入香橼、竹茹是龙老用于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的常用组合,诸药合用,使火热得清,气机条畅,口苦自除。
  2 口苦虚证
  2.1 肝肾阴虚证口苦,腰膝酸软,盗汗,五心烦热,伴失眠、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治以滋阴疏肝为主,方选滋水清肝饮加减。
  验案3:寸某,女,72岁。患者有失眠症3年。近3月来出现口苦,腰膝酸软,夜间出汗多,手脚心热,伴失眠、乏力,曾自服“六味地黄丸”症状改善不明显。现症见:口苦,腰膝酸软,夜间出汗多,手脚心热,伴失眠、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弦。本证属于肝肾阴虚证,治以滋阴疏肝为主,方选滋水清肝饮加减:牡丹皮15 g,炒栀子10 g,山药20 g,山茱萸15 g,白芍15 g,茯苓15 g,熟地15 g,柴胡10 g,炒酸枣仁20 g,泽泻15 g,当归10 g,浮小麦30 g,地骨皮15 g,玫瑰花10 g,7剂内服。
  二诊患者诉服药诸症均有明显减轻,又进15剂,诸症缓解。
  按:张介宾云“肝胆俱劳,劳则必虚,虚则气不固,故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滋水清肝饮来源于《医宗己任编》卷六,原方由熟地、当归、白芍、炒酸枣仁、山萸肉、茯苓、山药、柴胡、山栀、丹皮、泽泻组成,起滋阴养血,清热疏肝之功,上方加入浮小麦、地骨皮清虚火、止汗,加入玫瑰花增强疏肝之力,全方共奏滋阴疏肝之功,概因虚劳改善,胆气和,故口苦自除。
  2.2 脾胃虚寒口苦,夜间明显,口淡无味,渴而不欲饮,或呕吐清水,胃脘冷痛,喜温按,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舌边齿印,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迟。治疗以益气温中为主,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加减。
  验案4:高某某,女,65岁。患者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史20多年。近2月来出现口苦,以夜间口苦明显,口淡无味,常流清口水,胃脘冷痛,喜温按,神疲乏力,手足不温,每日解2~3次稀便,曾自服“参苓白术散”症状改善不明显。现症见:口苦,以夜间口苦明显,口淡无味,流清口水,胃脘冷痛,喜温按,神疲乏力,手足不温,每日解2~3次稀便,舌淡苔微腻,脉沉细。本证属于脾胃虚寒证,治以益气温中为主,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加减:黄芪30 g,木香10 g,砂仁5 g,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陈皮10 g,法夏15 g,高良姜10 g,炙香附15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神曲15 g,7剂内服。
  二诊患者诉服药诸症均有明显减轻,又进10剂,诸症缓解。
  按:龙老认为为脾胃虚寒,胆气上逆,也可出现口苦。正如《四圣心源》指出“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治疗以益气温中为主,宗《医宗金鉴》“用甘入脾,以益不实之脾”的用药原则,在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干姜等甘温益气之品,使脾运复健,中焦枢机转运正常,气机条畅,达到疏肝胆之效,如此口苦可愈。
  总之,口苦的辨证多从火热论治,但临床上虚寒证也不少见,应整体审察,辨清寒热虚实。宜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勿犯虚虚实实之戒,遣方用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彰显疗效。
本文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延伸阅读:三款食疗调理早起口苦
  很多人早上起来,觉得口苦,还伴随着不小的口气。从中医角度解释,这是肝胆有湿热。那么,早上起来口苦是什么惹的祸呢?应该如何调理呢?
  口苦的原因,早起口苦多是肝不好
  中医认为,口干、口苦有可能由于肝胆湿热,也有可能是胃火炽盛。肝胆湿热引起口苦可以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绵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药,口苦的症状多能很快得到改善。补充水分是最重要的治疗,除了平时要多喝水之外,还应该多从水果、蔬菜中获取一定的水分。胃火炽盛,可用一些清热生津的中药。食疗可用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适用于口干、口苦、胃疼、腹胀、大便干燥者。盗汗、口干、反复口腔溃疡、心烦易怒者,可用莲子30克(不去莲子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部分人肝胆没有炎症,但由于饮食不合理,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也会引起口苦。同时,一些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人等) 的人也会有口苦的情况。另一方面,很多脑力工作者,由于工作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动少等特点,其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湿热,也会引起口苦。
  此外,引起晨起口苦的原因很多,如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有口腔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经常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的人;患有某些肿瘤的人等,均可出现口苦症状。
  三款食疗方调理口苦症状
  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再者就是要注意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不可急躁,不可忧郁过度,性格宜开朗。凡性格内向、优柔不决者最易成口苦症,故保持心情愉快,是防治此病的关键一环。
  1、枸杞鸡蛋汤
枸杞15g,鸡蛋2枚。先放枸杞与水煮汤,汤成加入搅拌鸡蛋,再烧开即成。
主治:轻度口苦。
  2、菊花薏米冬瓜糖水
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再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主治:清火祛暑,因暑热引起之口苦症。
  3、鲜竹笋煲瘦肉汤
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即成,加入少量食盐。
主治:清凉泻火,治口苦,口干等症。
口苦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善,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