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小女子:颈肌劳损特效验方桂枝汤
? 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务求所登出的秘方涵盖人体所有疾病,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所登出的秘方中,秉持严谨科学与详尽为宗旨。有的虽然标题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
?
? ?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乃荷花小女子终生所愿。
?
? ?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即重剂可起沉疴。本文就重在登载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
? ? 秘方:桂枝20g,白芍20g,炙甘草15g,葛根20g,苍耳子5g,防风10g,大枣15g,生姜10g。
?
?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
? ? 方解:桂枝是气分药,又是血分药,既能解表,又能和营,既能化气通阳,又能通络止痛,还能降逆平冲。本方主治颈肌劳损患者。证属痹阻太阳,颈筋失和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献方人:石景亮 国家级名老中医
? ??
? ? 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克;一两等于十钱;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
来源:
不传秘方:颈肌劳损特效验方桂枝汤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6/0407/06/6085160_548479711.shtml 收起阅读 »
?
? ?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乃荷花小女子终生所愿。
?
? ?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即重剂可起沉疴。本文就重在登载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
? ? 秘方:桂枝20g,白芍20g,炙甘草15g,葛根20g,苍耳子5g,防风10g,大枣15g,生姜10g。
?
?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
? ? 方解:桂枝是气分药,又是血分药,既能解表,又能和营,既能化气通阳,又能通络止痛,还能降逆平冲。本方主治颈肌劳损患者。证属痹阻太阳,颈筋失和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献方人:石景亮 国家级名老中医
? ??
? ? 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克;一两等于十钱;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
来源:
不传秘方:颈肌劳损特效验方桂枝汤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6/0407/06/6085160_548479711.shtml 收起阅读 »
荷花小女子:糖尿病特效验方生石膏汤
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务求所登出的秘方涵盖人体所有疾病,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所登出的秘方中,秉持严谨科学与详尽为宗旨。有的虽然标题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
? ?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乃荷花小女子终生所愿。
? ?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即重剂可起沉疴。本文就重在登载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 ? 秘方:生石膏100g,知母20g,大黄10g,芒硝10g,枳实10g,厚朴10g,生地黄20g,麦冬20g。
?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 ? 病例:田某,女,22岁。发现糖尿病半年,现症口渴引饮,多食易饥,食毕即饥,一日食量可达两千五百至三千毫升主食。伴见心胸烦热,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干,脉弦滑数,按之有力。此胃火炽盛灼津。急予釜底抽薪之法。投以白虎汤合大承气汤,服用七剂,其症略减,减不足言,药虽对症,分量不足故也,再以原方重剂,即本方,药后大便通畅,日行数次,口渴及食量大减,胸中灼热亦平。继而小制其剂,调理数周,血糖亦稳步下降。终用养阴生津法收功,告痊愈。
? ? 方解:本方具有补气养阴,宣泄胃火之功。主治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献方人:赵绍琴 国家级名老中医
? ? 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克;一两等于十钱;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
来源:
不传秘方:糖尿病特效验方生石膏汤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6/0313/06/6085160_541735326.shtml 收起阅读 »
? ?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乃荷花小女子终生所愿。
? ?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即重剂可起沉疴。本文就重在登载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 ? 秘方:生石膏100g,知母20g,大黄10g,芒硝10g,枳实10g,厚朴10g,生地黄20g,麦冬20g。
?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 ? 病例:田某,女,22岁。发现糖尿病半年,现症口渴引饮,多食易饥,食毕即饥,一日食量可达两千五百至三千毫升主食。伴见心胸烦热,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干,脉弦滑数,按之有力。此胃火炽盛灼津。急予釜底抽薪之法。投以白虎汤合大承气汤,服用七剂,其症略减,减不足言,药虽对症,分量不足故也,再以原方重剂,即本方,药后大便通畅,日行数次,口渴及食量大减,胸中灼热亦平。继而小制其剂,调理数周,血糖亦稳步下降。终用养阴生津法收功,告痊愈。
? ? 方解:本方具有补气养阴,宣泄胃火之功。主治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献方人:赵绍琴 国家级名老中医
? ? 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克;一两等于十钱;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
来源:
不传秘方:糖尿病特效验方生石膏汤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6/0313/06/6085160_541735326.shtml 收起阅读 »
糖尿病案(白虎加人参汤案)
?
1993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的一位教授得了糖尿病,自己用西药治疗,但是老烦躁不安,疲乏无力,出汗,自己没有办法治疗了,想试试中医,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我的。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是一体的,协和医院是中国西医学的龙头老大,是中国西医学的最高学府,也是最高医学研究机构,代表着中国西医学的最高水平,所以能在协和医院外科当教授,那西医水平肯定是很高的。他自己查了糖尿病的资料,糖尿病的病人出现烦躁,是因为糖尿病损害了神经系统,西医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所以他十分紧张。他的舌象是舌质红舌苔黄燥;脉象是脉洪大的,重按有空虚之感。辨证为阳明热盛,津气两伤;治疗要用清热益气生津法,方剂选用《伤寒论》中的白虎加人参汤。
?
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山药30克,炙甘草6克,生晒参10克。
?
上方7剂,每天1剂,水煎取1000毫升,分3次温服。
?
1周后,他又来找我,高兴的说,喝了几天中药汤,我已经不难受了,以后我会经常来找你给我开汤喝的。果然,以后他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来找我看中医,而且经常让他的病人来找我吃中药。
?
中医对此的认识是,这个病人的证候属于里热炽盛,伤津耗气。里热炽盛,热邪扰乱心神,所以烦躁不安;热盛迫津外泄,所以出汗多;热盛伤气,所以疲乏无力。舌质红和舌苔黄都是里热的征象;舌苔燥是津液损伤的征象;脉象洪大是里热炽盛的征象,重按有空虚的感觉,是在热盛的同时人体的津气已经损伤了。白虎加人参汤也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名方,就是清热益气生津的方子。方中的生石膏性大寒,味甘辛,性大寒可以清热,性寒和味甘配伍可以生津,中医叫“甘寒生津”,辛味可以透发,在清热的同时还可使热邪向外透散,所以生石膏是治疗里热炽盛的主药;知母性寒味苦,质润多汁,和生石膏配伍,可以增强清热的作用;《伤寒论》的原方中用的是粳米,因为现在一般的药房没有粳米,可以用生山药代替,粳米是甘味的,和生石膏、知母的寒性配伍,可以甘寒生津,防止热盛伤津,另一方面,粳米可养胃,防止生石膏、知母的寒凉伤胃气,现在用生山药代替粳米,具有同样的作用;甘草的性味是甘平偏温的,一方面有甘味和生石膏、知母的寒性配伍有甘寒生津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益气,保护脾胃;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可以大补元气,生津。人参最好的地道药材是上党人参,上党即现在的山西省长治地区,上党人参因为太名贵,早已被采挖绝迹,现在最好的人参是吉林长白山的野山参,其次是朝鲜的高丽参,野生的人参也都濒临绝迹,现在常用的是人工栽培的人参。一般药房里的人参有生晒参和红参,生晒参是人参采挖以后直接洗净晒干而成,性平和,要取其益气生津的作用的时候用生晒参更好一些,红参是经过蒸制的,外观发红,因为蒸制的原因,性偏温,用于偏寒的病证更好一些。白虎加人参汤,从全方来看,是甘寒为主,略苦、略辛的方,清热为主,兼以益气生津。服了白虎加人参汤以后,里热去除了,没有热邪扰乱心神了,也就不烦躁了;没有热邪迫津外泄了,也就不出汗了;没有热邪损伤正气了,加上人参可以益气生津,所以就不疲乏了。
?
顺便跟大家说说白虎汤这个方名。白虎是什么呢?白虎是西方的神仙,是西方的金神。五行中的金和方位中的西方、季节中的秋季相对应,秋季的气候特征是凉爽、肃杀,所谓的秋风萧瑟,炎热的夏季什么时候才能凉快呢,只能等到秋天。白虎汤所治疗的证候就是里热炽盛,里热炽盛的特征和五行中的火、方位中的南方、季节中的夏季相对应,夏季的炎热需要用秋季的凉爽肃杀来解决,所以治疗里热炽盛的方叫白虎汤。
?
来源:
糖尿病案(白虎加人参汤案)_中医肖相如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bbb6e60100j82q.html 收起阅读 »
1993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的一位教授得了糖尿病,自己用西药治疗,但是老烦躁不安,疲乏无力,出汗,自己没有办法治疗了,想试试中医,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我的。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是一体的,协和医院是中国西医学的龙头老大,是中国西医学的最高学府,也是最高医学研究机构,代表着中国西医学的最高水平,所以能在协和医院外科当教授,那西医水平肯定是很高的。他自己查了糖尿病的资料,糖尿病的病人出现烦躁,是因为糖尿病损害了神经系统,西医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所以他十分紧张。他的舌象是舌质红舌苔黄燥;脉象是脉洪大的,重按有空虚之感。辨证为阳明热盛,津气两伤;治疗要用清热益气生津法,方剂选用《伤寒论》中的白虎加人参汤。
?
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山药30克,炙甘草6克,生晒参10克。
?
上方7剂,每天1剂,水煎取1000毫升,分3次温服。
?
1周后,他又来找我,高兴的说,喝了几天中药汤,我已经不难受了,以后我会经常来找你给我开汤喝的。果然,以后他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来找我看中医,而且经常让他的病人来找我吃中药。
?
中医对此的认识是,这个病人的证候属于里热炽盛,伤津耗气。里热炽盛,热邪扰乱心神,所以烦躁不安;热盛迫津外泄,所以出汗多;热盛伤气,所以疲乏无力。舌质红和舌苔黄都是里热的征象;舌苔燥是津液损伤的征象;脉象洪大是里热炽盛的征象,重按有空虚的感觉,是在热盛的同时人体的津气已经损伤了。白虎加人参汤也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名方,就是清热益气生津的方子。方中的生石膏性大寒,味甘辛,性大寒可以清热,性寒和味甘配伍可以生津,中医叫“甘寒生津”,辛味可以透发,在清热的同时还可使热邪向外透散,所以生石膏是治疗里热炽盛的主药;知母性寒味苦,质润多汁,和生石膏配伍,可以增强清热的作用;《伤寒论》的原方中用的是粳米,因为现在一般的药房没有粳米,可以用生山药代替,粳米是甘味的,和生石膏、知母的寒性配伍,可以甘寒生津,防止热盛伤津,另一方面,粳米可养胃,防止生石膏、知母的寒凉伤胃气,现在用生山药代替粳米,具有同样的作用;甘草的性味是甘平偏温的,一方面有甘味和生石膏、知母的寒性配伍有甘寒生津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益气,保护脾胃;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可以大补元气,生津。人参最好的地道药材是上党人参,上党即现在的山西省长治地区,上党人参因为太名贵,早已被采挖绝迹,现在最好的人参是吉林长白山的野山参,其次是朝鲜的高丽参,野生的人参也都濒临绝迹,现在常用的是人工栽培的人参。一般药房里的人参有生晒参和红参,生晒参是人参采挖以后直接洗净晒干而成,性平和,要取其益气生津的作用的时候用生晒参更好一些,红参是经过蒸制的,外观发红,因为蒸制的原因,性偏温,用于偏寒的病证更好一些。白虎加人参汤,从全方来看,是甘寒为主,略苦、略辛的方,清热为主,兼以益气生津。服了白虎加人参汤以后,里热去除了,没有热邪扰乱心神了,也就不烦躁了;没有热邪迫津外泄了,也就不出汗了;没有热邪损伤正气了,加上人参可以益气生津,所以就不疲乏了。
?
顺便跟大家说说白虎汤这个方名。白虎是什么呢?白虎是西方的神仙,是西方的金神。五行中的金和方位中的西方、季节中的秋季相对应,秋季的气候特征是凉爽、肃杀,所谓的秋风萧瑟,炎热的夏季什么时候才能凉快呢,只能等到秋天。白虎汤所治疗的证候就是里热炽盛,里热炽盛的特征和五行中的火、方位中的南方、季节中的夏季相对应,夏季的炎热需要用秋季的凉爽肃杀来解决,所以治疗里热炽盛的方叫白虎汤。
?
来源:
糖尿病案(白虎加人参汤案)_中医肖相如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bbb6e60100j82q.html 收起阅读 »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
原载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7月第4期
刘渡舟教授(1917-2001年)是我国已故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刘老临证喜用经方,擅用经方,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尤为得心应手,并加减出了一系列柴胡类方和“古今接轨方”(注:刘老把仲景方与后世方结合应用的方剂称之为古今接轨方),临床应用频率之高,令我辈叹为观止,并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刘老攻博侍诊三载,得闻先生对本方机理之阐释,得睹先生临证疗效之神奇,受益匪浅。此仅就导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运用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并以此表示对恩师之怀念。
? ? ? ?1.尊经旨 阐“升降出入” 广“推陈致新”
? ? ? ?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是治疗少阳病之主方,具有和解少阳的作用。后世发挥其用,广泛施治于临床各科,究其原因,不外乎本方具有解郁功能。刘老认为,《伤寒论》治郁之法甚多,如栀子鼓汤治疗火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水郁;茵陈蒿汤治疗湿热郁;瓜蒂散治疗痰郁等。然而,以上治郁之法皆就事论事而比较局限,故其使用较隘。惟小柴胡汤之治气郁,纵横捭开,升降出入,无所不包。
? ? ?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地相召的“生化”之气,主宰着物质的运动,在人与动物,则为生长壮老已,在植物,则为生长化收藏。物质运动的目的,用现代语言讲,就叫做“新陈代谢”,生化正常,则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序,新陈代谢旺盛,人体就健康,若病亦易于恢复;反之,人体即发生疾病。
? ? ? ?对于柴胡的功能,《神农本草经》明确提出了其具有“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的作用。刘渡舟教授认为,研究仲景《伤寒论》,论其药性时当以《神农本草经》为准,不可以后世本草之论强释仲景之方。后世虽然认定柴胡有和解少阳、升举阳气和疏肝解郁三大作用,然《本经》明言“推陈致新”,其实际意义也就是能够推动人体的新陈代谢。基于以上两经之论,刘老提出了柴胡治疗疾病的三大特点:第一,它能开郁畅气,疏利肝胆,通利六腑,推陈致新,调整气机的出入升降;第二,对木郁则能达之,火郁而能发之;第三,独具清热退烧的特殊功能。所以,柴胡治疗疾病,既适用于外感,又能治疗多种内伤杂病。既能治疗肝胆疾病,也广泛适用于它脏之恙,此亦《内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之内涵所在,也是刘渡舟教授临床喜用柴胡类方的原因所在。
? ? ? ?2.临证时 主但见一证 擅灵活加减
? ? ? ?刘老喜用柴胡,擅用柴胡,充分体现了其为医上溯岐黄之经,精通神农之药,中合长沙之论,下逮诸家之说,并有自己数10年之临床体会。对于小柴胡汤的应用,外感病重其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内外之功;内伤杂病则倡其开郁调气,以利气机升降出入之枢。临证之时,主张“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处方时,以原方为多,但也提倡灵活加减,并创系列柴胡类“古今接轨方”,使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为经方治疗现代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值得后人借鉴。
? ? ? ?在应用小柴胡汤时,刘渡舟教授仅仅抓住本方是少阳病主方之特点,只要见到“口苦”一证,必用柴胡类方,此笔者侍诊3年之心得。问之,先生则曰“小柴胡汤,少阳病主方也。少阳诸证,以口苦为第一证。”思之,此刘老从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悟而得之。又阅读《伤寒论十四讲》,在书中第三讲“试论六经为病提纲证的意义”一文中,刘老写道:“少阳病的提纲证,而以口苦在前,咽干,目眩在后,反映了口苦在辨证中的重要性。《内经》说:‘火之味苦’。然它经之火,甚少口苦,唯肝胆有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以笔者之见,刘渡舟教授论“但见一证”,当以口苦为先。
? ? ? ?刘渡舟教授常用之小柴胡汤加减系列方甚多,如治疗外感发热的柴胡石膏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生石膏、连翘、枳壳、桔梗、生姜、大枣),本方退热其效如神,3剂之内多能热退病愈,刘老称之为中药的“阿司匹林”。而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其应用于肝病最多,以小柴胡汤加减出了一系列治疗肝炎的方剂,如治疗肝病气分湿热毒邪的柴胡解毒汤(柴胡、黄芩、土茯苓、凤尾草、草河车、半夏、土鳖虫、茜草、苍术、海螵蛸、叶下珠),治疗肝病血分的柴胡活络汤(柴胡、黄芩、土鳖虫、茜草、红花、泽兰、当归、白芍、草河车、茵陈、凤尾草、白术、海螵蛸),治疗肝脾肿大的柴胡鳖甲汤(柴胡、黄芩、党参、甘草、半夏、生姜、红花、茜草、鳖甲、牡蛎、干姜、土鳖虫)等,均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佳,体现了刘渡舟教授重视气机升降出入的学术思想。
? ? ? ?3.倡合方 创古今接轨 尽柴胡之功
? ? ? ?刘渡舟教授于《伤寒论》研究方面,颇具功底,堪称当今研究仲景学说的泰斗。晚年有古今接轨论、方证相对论、火证论、水证论、湿证论问世,被称为其老年五大论。以余之见,五论之中,以古今接轨论为其最得意之作,其临床实践也最成功,尤其是柴胡类古今接轨方甚多。与后世方的接轨应用,大大扩展了小柴胡汤的临床使用范围,使本方的临床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刘老深研仲景学悦,境界之所至。现略举数例,以资说明。
? ? ? ?3.1 小柴胡汤与越鞠丸接轨
? ? ?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方: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功能和解少阳,治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热入血室,及疟疾等证。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方: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能治疗气、血、痰、火、食所致之郁结,消化不良,胸脘痛闷等证。导师刘渡舟教授认为:小柴胡汤善治两胁苦满,能疏理肝胆之郁,而侧重于“横’;越鞠丸畅气舒胃,善治胸脘痛闷,而侧重于“纵”。两方接轨,则互相为援,而有纵横捭开,疏肝和胃,解郁开结,畅行三焦滞结,无往而不利,为接轨方最理想之法也。临床用于治疗郁证、胃病疗效惊人。
? ? ? ?3.2 小柴胡汤与平胃散接轨
? ? ?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此方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导滞,平胃中之腐,消脘腹之胀满,对嘈杂反酸,恶心呕吐,心下痞满,凡舌苔白厚腻者,其疗效如神。小柴胡汤与平胃散接轨,古人亦有先例,叫做“柴平煎”。小柴胡汤善治肝胆气火之郁,平胃散以利气消满、苦温燥湿为长,两方接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肝胃不和型者效佳。
? ? ? ?3.3 小柴胡汤与霍香正气散接轨
? ? ? ?霍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霍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陈皮、苍术、白术、厚朴、桔梗、半夏、生姜、大枣。本方治疗风寒暑湿杂邪,山岚瘴气,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满腹胀,痰嗽气喘,霍乱吐泻,疟痢,不服水土等证。两方合用,对于肝胆气郁而见舌苔异常厚腻,湿浊胶着者,有立竿见影之效。临床治疗肝炎、胃炎符合上述病机者。
? ? ? ?3.4 小柴胡汤与温胆汤接轨
? ? ? ?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炙甘草、茯苓组成。本方清胆和胃,除痰止呕,治痰热扰动之心烦不寐、胸满、口苦、惊悸等证。两方接轨,既能疏解气郁,又能清热化痰,对于气郁痰火所致的失眠、精神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 ? ? ?3.5 小柴胡汤与黛蛤散接轨
? ? ? ?黛蛤散,出自宋代民间验方:服壳蛤、青黛研成细末,每服9-15g,布包,水煎服。此方治疗木火刑金,咳痰带血,咽喉不利,头晕耳鸣,胸胁作痛,每见于妇女,服之多效。木火者,肝胆之郁火也,小柴胡汤疏肝利胆,肝胆舒畅则郁火不生,乃治本之法也;黛蛤散清泄肝肺二经之火,为治标之法也。两方接轨,则标本兼顾。
? ? ? ?3.6 小柴胡汤与三甲散接轨
? ? ? ?三甲散,出自《瘟疫论》方:鳖甲、龟板、穿山甲、蝉蜕、牡蛎、当归、白芍、甘草、土鳖虫。此方脱胎于《金匮要略》之鳖甲煎丸,具有软坚消百,治疗肝脾肿大,两胁痞坚,络脉瘀阻,气血瘀滞等证,须久服而方有效。两方接轨,一者理气郁而畅肝气,一者行血瘀而消百瘕,合用则对肝病由气及血,肝脾肿大有明显疗效。本方也是刘老柴胡鳖甲汤之前身,临床多用于治疗肝硬化。
? ? ? ?3.7 小柴胡汤与四磨饮子接轨
? ? ? ?四磨饮子,出自《济生方》:人参、槟榔、沉香、乌药。此方功能下降逆气,顺气扶正,治疗正气素虚,而又肝气横逆,上犯肺胃而见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等证。导师治疗肝胆气郁疾患,又见气之上逆甚为猛烈,或呃、或喘、或呕、或胸满不食等证,乃用“柴磨接轨”之法,用之多效。
? ? ? ?3.8 小柴胡汤与四物汤接轨
? ? ? ?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此方有补血养肝作用,治疗妇女血虚造成的月经不调,头目眩晕,偏头作痛,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肝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如果属于肝胆气郁,气郁火生的口苦胸满则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治在气分而不涉及血分;如果肝病由气及血,而出现阴血不足的手麻头晕,腰腿酸软,心烦少寐,下午低烧,脉来弦细等证。导师每用小柴胡汤与四物汤接轨,疏肝解郁,以顺其阳用,补血柔肝以滋其体阴,用之则每获良效。临床用于治疗经期感冒、月经不调属于肝郁血虚者效佳。
? ? ? ?他如小柴胡汤与启膈散接轨治疗肝胆气郁,胸胁苦满,而又饮食堵塞,噎嗝难下,如梗如阻,憋闷难堪。与颠倒木金散接轨治疗气病及血胸痛连胁之病;与三仁汤接轨,治疗少阳合并湿邪之发热,也有立杆见影之效。本方与经方合用者,如治疗肝胆气机不利,痰气交郁于上中二焦的柴陷合方,治疗湿热蕴郁肝胆所致黄疽的柴胡茵陈蒿汤等,均为刘老临床常用之效方。以上只是刘老使用小柴胡汤经验中的九牛一毛,限于论文篇幅,不能详述。能否反映导师学术思想,权作窥管之见。
?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_学为用之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952af0100fsr7.html 收起阅读 »
原载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7月第4期
刘渡舟教授(1917-2001年)是我国已故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刘老临证喜用经方,擅用经方,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尤为得心应手,并加减出了一系列柴胡类方和“古今接轨方”(注:刘老把仲景方与后世方结合应用的方剂称之为古今接轨方),临床应用频率之高,令我辈叹为观止,并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刘老攻博侍诊三载,得闻先生对本方机理之阐释,得睹先生临证疗效之神奇,受益匪浅。此仅就导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运用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并以此表示对恩师之怀念。
? ? ? ?1.尊经旨 阐“升降出入” 广“推陈致新”
? ? ? ?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是治疗少阳病之主方,具有和解少阳的作用。后世发挥其用,广泛施治于临床各科,究其原因,不外乎本方具有解郁功能。刘老认为,《伤寒论》治郁之法甚多,如栀子鼓汤治疗火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水郁;茵陈蒿汤治疗湿热郁;瓜蒂散治疗痰郁等。然而,以上治郁之法皆就事论事而比较局限,故其使用较隘。惟小柴胡汤之治气郁,纵横捭开,升降出入,无所不包。
? ? ?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地相召的“生化”之气,主宰着物质的运动,在人与动物,则为生长壮老已,在植物,则为生长化收藏。物质运动的目的,用现代语言讲,就叫做“新陈代谢”,生化正常,则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序,新陈代谢旺盛,人体就健康,若病亦易于恢复;反之,人体即发生疾病。
? ? ? ?对于柴胡的功能,《神农本草经》明确提出了其具有“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的作用。刘渡舟教授认为,研究仲景《伤寒论》,论其药性时当以《神农本草经》为准,不可以后世本草之论强释仲景之方。后世虽然认定柴胡有和解少阳、升举阳气和疏肝解郁三大作用,然《本经》明言“推陈致新”,其实际意义也就是能够推动人体的新陈代谢。基于以上两经之论,刘老提出了柴胡治疗疾病的三大特点:第一,它能开郁畅气,疏利肝胆,通利六腑,推陈致新,调整气机的出入升降;第二,对木郁则能达之,火郁而能发之;第三,独具清热退烧的特殊功能。所以,柴胡治疗疾病,既适用于外感,又能治疗多种内伤杂病。既能治疗肝胆疾病,也广泛适用于它脏之恙,此亦《内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之内涵所在,也是刘渡舟教授临床喜用柴胡类方的原因所在。
? ? ? ?2.临证时 主但见一证 擅灵活加减
? ? ? ?刘老喜用柴胡,擅用柴胡,充分体现了其为医上溯岐黄之经,精通神农之药,中合长沙之论,下逮诸家之说,并有自己数10年之临床体会。对于小柴胡汤的应用,外感病重其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内外之功;内伤杂病则倡其开郁调气,以利气机升降出入之枢。临证之时,主张“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处方时,以原方为多,但也提倡灵活加减,并创系列柴胡类“古今接轨方”,使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为经方治疗现代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值得后人借鉴。
? ? ? ?在应用小柴胡汤时,刘渡舟教授仅仅抓住本方是少阳病主方之特点,只要见到“口苦”一证,必用柴胡类方,此笔者侍诊3年之心得。问之,先生则曰“小柴胡汤,少阳病主方也。少阳诸证,以口苦为第一证。”思之,此刘老从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悟而得之。又阅读《伤寒论十四讲》,在书中第三讲“试论六经为病提纲证的意义”一文中,刘老写道:“少阳病的提纲证,而以口苦在前,咽干,目眩在后,反映了口苦在辨证中的重要性。《内经》说:‘火之味苦’。然它经之火,甚少口苦,唯肝胆有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以笔者之见,刘渡舟教授论“但见一证”,当以口苦为先。
? ? ? ?刘渡舟教授常用之小柴胡汤加减系列方甚多,如治疗外感发热的柴胡石膏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生石膏、连翘、枳壳、桔梗、生姜、大枣),本方退热其效如神,3剂之内多能热退病愈,刘老称之为中药的“阿司匹林”。而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其应用于肝病最多,以小柴胡汤加减出了一系列治疗肝炎的方剂,如治疗肝病气分湿热毒邪的柴胡解毒汤(柴胡、黄芩、土茯苓、凤尾草、草河车、半夏、土鳖虫、茜草、苍术、海螵蛸、叶下珠),治疗肝病血分的柴胡活络汤(柴胡、黄芩、土鳖虫、茜草、红花、泽兰、当归、白芍、草河车、茵陈、凤尾草、白术、海螵蛸),治疗肝脾肿大的柴胡鳖甲汤(柴胡、黄芩、党参、甘草、半夏、生姜、红花、茜草、鳖甲、牡蛎、干姜、土鳖虫)等,均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佳,体现了刘渡舟教授重视气机升降出入的学术思想。
? ? ? ?3.倡合方 创古今接轨 尽柴胡之功
? ? ? ?刘渡舟教授于《伤寒论》研究方面,颇具功底,堪称当今研究仲景学说的泰斗。晚年有古今接轨论、方证相对论、火证论、水证论、湿证论问世,被称为其老年五大论。以余之见,五论之中,以古今接轨论为其最得意之作,其临床实践也最成功,尤其是柴胡类古今接轨方甚多。与后世方的接轨应用,大大扩展了小柴胡汤的临床使用范围,使本方的临床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刘老深研仲景学悦,境界之所至。现略举数例,以资说明。
? ? ? ?3.1 小柴胡汤与越鞠丸接轨
? ? ?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方: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功能和解少阳,治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热入血室,及疟疾等证。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方: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能治疗气、血、痰、火、食所致之郁结,消化不良,胸脘痛闷等证。导师刘渡舟教授认为:小柴胡汤善治两胁苦满,能疏理肝胆之郁,而侧重于“横’;越鞠丸畅气舒胃,善治胸脘痛闷,而侧重于“纵”。两方接轨,则互相为援,而有纵横捭开,疏肝和胃,解郁开结,畅行三焦滞结,无往而不利,为接轨方最理想之法也。临床用于治疗郁证、胃病疗效惊人。
? ? ? ?3.2 小柴胡汤与平胃散接轨
? ? ?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此方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导滞,平胃中之腐,消脘腹之胀满,对嘈杂反酸,恶心呕吐,心下痞满,凡舌苔白厚腻者,其疗效如神。小柴胡汤与平胃散接轨,古人亦有先例,叫做“柴平煎”。小柴胡汤善治肝胆气火之郁,平胃散以利气消满、苦温燥湿为长,两方接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肝胃不和型者效佳。
? ? ? ?3.3 小柴胡汤与霍香正气散接轨
? ? ? ?霍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霍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陈皮、苍术、白术、厚朴、桔梗、半夏、生姜、大枣。本方治疗风寒暑湿杂邪,山岚瘴气,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满腹胀,痰嗽气喘,霍乱吐泻,疟痢,不服水土等证。两方合用,对于肝胆气郁而见舌苔异常厚腻,湿浊胶着者,有立竿见影之效。临床治疗肝炎、胃炎符合上述病机者。
? ? ? ?3.4 小柴胡汤与温胆汤接轨
? ? ? ?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炙甘草、茯苓组成。本方清胆和胃,除痰止呕,治痰热扰动之心烦不寐、胸满、口苦、惊悸等证。两方接轨,既能疏解气郁,又能清热化痰,对于气郁痰火所致的失眠、精神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 ? ? ?3.5 小柴胡汤与黛蛤散接轨
? ? ? ?黛蛤散,出自宋代民间验方:服壳蛤、青黛研成细末,每服9-15g,布包,水煎服。此方治疗木火刑金,咳痰带血,咽喉不利,头晕耳鸣,胸胁作痛,每见于妇女,服之多效。木火者,肝胆之郁火也,小柴胡汤疏肝利胆,肝胆舒畅则郁火不生,乃治本之法也;黛蛤散清泄肝肺二经之火,为治标之法也。两方接轨,则标本兼顾。
? ? ? ?3.6 小柴胡汤与三甲散接轨
? ? ? ?三甲散,出自《瘟疫论》方:鳖甲、龟板、穿山甲、蝉蜕、牡蛎、当归、白芍、甘草、土鳖虫。此方脱胎于《金匮要略》之鳖甲煎丸,具有软坚消百,治疗肝脾肿大,两胁痞坚,络脉瘀阻,气血瘀滞等证,须久服而方有效。两方接轨,一者理气郁而畅肝气,一者行血瘀而消百瘕,合用则对肝病由气及血,肝脾肿大有明显疗效。本方也是刘老柴胡鳖甲汤之前身,临床多用于治疗肝硬化。
? ? ? ?3.7 小柴胡汤与四磨饮子接轨
? ? ? ?四磨饮子,出自《济生方》:人参、槟榔、沉香、乌药。此方功能下降逆气,顺气扶正,治疗正气素虚,而又肝气横逆,上犯肺胃而见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等证。导师治疗肝胆气郁疾患,又见气之上逆甚为猛烈,或呃、或喘、或呕、或胸满不食等证,乃用“柴磨接轨”之法,用之多效。
? ? ? ?3.8 小柴胡汤与四物汤接轨
? ? ? ?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此方有补血养肝作用,治疗妇女血虚造成的月经不调,头目眩晕,偏头作痛,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肝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如果属于肝胆气郁,气郁火生的口苦胸满则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治在气分而不涉及血分;如果肝病由气及血,而出现阴血不足的手麻头晕,腰腿酸软,心烦少寐,下午低烧,脉来弦细等证。导师每用小柴胡汤与四物汤接轨,疏肝解郁,以顺其阳用,补血柔肝以滋其体阴,用之则每获良效。临床用于治疗经期感冒、月经不调属于肝郁血虚者效佳。
? ? ? ?他如小柴胡汤与启膈散接轨治疗肝胆气郁,胸胁苦满,而又饮食堵塞,噎嗝难下,如梗如阻,憋闷难堪。与颠倒木金散接轨治疗气病及血胸痛连胁之病;与三仁汤接轨,治疗少阳合并湿邪之发热,也有立杆见影之效。本方与经方合用者,如治疗肝胆气机不利,痰气交郁于上中二焦的柴陷合方,治疗湿热蕴郁肝胆所致黄疽的柴胡茵陈蒿汤等,均为刘老临床常用之效方。以上只是刘老使用小柴胡汤经验中的九牛一毛,限于论文篇幅,不能详述。能否反映导师学术思想,权作窥管之见。
?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_学为用之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952af0100fsr7.html 收起阅读 »
中医基础理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
?
?
?
中医基础理论
?
?
?
?
?
主编? 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主审? 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
?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
?
?
?
中医基础理论
?
?
?
?
?
?
?
? ? ? ? ? ? ? 主? 编? 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
?
副主编? 童? 瑶(上海中医药大学)
?
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 审? 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北 京·
?
?
?
?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
?
《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名单
?
?
?
?
?
?
?
? ? ? ? ? ? ? ? ? ? ? 主? 编? 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副主编? 童? 瑶(上海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 ? ? 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
王承平(成都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 皮明钧(湖南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曲长江(辽宁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乔明琦(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 孙理军(陕西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李植延(福建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吴华强(安徽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 ? 张立侠(长春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 ? 洪素兰(河南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 ? 潘? 毅(广州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主? 审? 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编 写 说 明
?
?
?
? ?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
?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吸收以往几版教材所有优点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以保持中医学的传统特色为宗旨,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文献、养生康复、骨伤、全科医学等方向)、针灸学、推拿学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医学等专业七年制学生学习时参考。
?
本教材的绪论由孙广仁编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由孙广仁、曲长江编写,第二章藏象由童瑶、张立侠编写,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由吴华强编写,第四章经络由李植延编写,第五章体质由孙理军编写,第六章病因由洪素兰、乔明琦、皮明钧编写,第七章发病由王承平编写,第八章病机由陈文垲编写,第九章防治原则由潘毅编写。全书由孙广仁、童瑶、陈文垲统稿并修整,张珍玉主审,王永炎、邓铁涛审定。
?
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和学者路志正、任继学、王绵之、项平、严世芸、徐志伟等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专家李德新、刘燕池、区永欣、喻自成、范永升、王庆其、张登本、朱祝生等教授参审了本教材的初稿,山东中医药大学迟华基、王新陆、张洪斌、姜建国、张安玲、刘更生等教授参审了《教学大纲》和本教材的部分书稿,在此一并感谢。本教材引用了近十年的有关研究文献,在此谨向原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
? ? 敬请各位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提出意见,以便修改提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2年6月
?
?
?
?
?
?
?
目? 录
?
?
?
绪论
?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
?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 ?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 ? (一)整体观念
?
? ? (二)辨证论治
?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 第一节? 精气学说
?
? ?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
? ? (一)精的基本概念
?
? ? (二)气的基本概念
?
? ?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
? ?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
? ?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
? 第二节? 阴阳学说
?
? ? 一、阴阳的概念
?
? ?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 ?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
? ?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一)阴阳对立制约
?
? ? (二)阴阳互根互用
?
? ?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
? ? (四)阴阳消长
?
? ? (五)阴阳转化
?
? ?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
? ?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 ?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
? 第三节? 五行学说
?
? ? 一、五行的概念
?
? ?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
? ? (二)五行特性
?
? ?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
? ?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
? ?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
? ?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
? ?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
? ?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 ?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
?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
? ? 一、注重宏观观察
?
? ? 二、注重整体研究
?
? ? 三、擅长哲学思维
?
? ? (一)中和思维
?
? ? (二)类比思维
?
四、强调功能联系
?
? 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藏象
?
?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 ?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
? ?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
? ?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
? ?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
? ?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
?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
? ?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
? ?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
? 第二节? 五脏
?
? ? 一、心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附:心包络
?
? ? 二、 肺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三、 脾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四、肝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五、肾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附:命门
?
? 第三节? 六腑
?
一、胆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为奇恒之腑
?
二、胃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生理特性
?
? ? 三、小肠
?
? ? 四、大肠
?
? ? 五、膀胱
?
六、三焦
?
(一)六腑之三焦
?
(二)部位之三焦
?
? 第四节? 奇恒之腑
?
一、脑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
二、女子胞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
附:精室
?
?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
? ?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
? ? (一)心与肺
?
(二)心与脾
?
(三)心与肝
?
(四)心与肾
?
(五)肺与脾
?
(六)肺与肝
?
(七)肺与肾
?
(八)肝与脾
?
(九)肝与肾
?
(十)脾与肾
?
? ?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
(一)心与小肠
?
(二)肺与大肠
?
(三)脾与胃
?
(四)肝与胆
?
(五)肾与膀胱
?
? ?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
? ? (一)五脏与女子胞
?
(二)五脏与脑
?
(三)五脏与脉
?
(四)五脏与骨、髓
?
? 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
? 第一节? 精
?
? ?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
? ?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
? ? (一)精的生成
?
? ?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
(一)繁衍生命
?
(二)濡养
?
(三)化血
?
(四)化气
?
(五)化神
?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
(二)脏腑之精
?
(三)生殖之精
?
? 第二节? 气
?
? ?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
? ?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
? ? (一)生成之源
?
(二)相关脏腑功能
?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
? ? (一)气的运动
?
? ? (二)气化
?
? ?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
? ?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
? ?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
? ?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
? ? (三)防御作用
?
? ? (四)固摄作用
?
? ? (五)中介作用
?
? ?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
? ? (一)一身之气
?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
? 第三节? 血
?
? ? 一、血的基本概念
?
二、血的生成
?
(一)化生之源
?
(二)相关脏腑功能
?
三、血的运行
?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
(二)相关脏腑功能
?
四、血的功能
?
(一)濡养
?
(二)化神
?
? 第四节? 津液
?
? ?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
二、津液的代谢
?
(一)津液的生成
?
(二)津液的输布
?
(三)津液的排泄
?
三、津液的功能
?
(一)滋润濡养
?
(二)充养血脉
?
? 第五节? 神
?
? ? 一、神的基本概念
?
二、神的生成
?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
三、神的作用
?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
?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
? ? 一、气与血的关系
?
? ? (一)气为血之帅
?
? ? (二)血为气之母
?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
? ? (一)气能生津
?
(二)气能行津
?
(三)气能摄津
?
(四)津能生气
?
(五)津能载气
?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
(一)精血同源
?
(二)津血同源
?
? ?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
? ? (一)气能生精摄精
?
(二)精能化气
?
(三)精气化神
?
(四)神驭精气
?
? 附:研究进展
?
第四章? 经络
?
?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
? ?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
? ?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
? ?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
? ? (一)经脉
?
(二)络脉
?
(三)连属部分
?
?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 ?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
(一)头面部的分布
?
(二)四肢部的分布
?
(三)躯干部的分布
?
? ?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
? ?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
(一)手太阴肺经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三)足阳明胃经
?
(四)足太阴脾经
?
(五)手少阴心经
?
(六)手太阳小肠经
?
(七)足太阳膀胱经
?
(八)足少阴肾经
?
(九)手厥阴心包经
?
(十)手少阳三焦经
?
(十一)足少阳胆经
?
(十二)足厥阴肝经
?
? 第三节? 奇经八脉
?
? ?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
? ?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
(一)督脉
?
(二)任脉
?
(三)冲脉
?
(四)带脉
?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
?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
? ? 一、经别
?
? ? (一)生理功能
?
? ? (二)循行部位
?
二、别络
?
? ? (一)生理功能
?
? ? (二)循行部位
?
三、经筋
?
? ? (一)生理功能
?
? ? (二)循行部位
?
四、皮部
?
?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
? ?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
? ? (一)沟通联系作用
?
(二)运输渗灌作用
?
(三)感应传导作用
?
(四)调节作用
?
? ?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
(一)阐释病理变化
?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
? 附:研究进展
?
第五章? 体质
?
?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
? ? 一、体质的概念
?
? ?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
? ? (二)体质的构成
?
? ? (三)体质的标志
?
? ? (四)体质的特点
?
? ?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
?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
? ?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
? ?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
? ? (一)先天禀赋
?
? ? (二)年龄因素
?
? ? (三)性别差异
?
? ? (四)饮食因素
?
? ? (五)劳逸所伤
?
? ? (六)情志因素
?
? ? (七)地理因素
?
? ?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
?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
? ?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
? ?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
? ? (一)阴阳平和质
?
? ? (二)偏阳质
?
? ? (三)偏阴质
?
?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
? ?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
? ? 二、阐释发病原理
?
? ? 三、解释病理变化
?
? ? 四、指导辨证
?
? ? 五、指导治疗
?
? ?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
? ?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
? ?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处理
?
六、指导养生
?
? 附:研究进展
?
第六章? 病因
?
? 第一节? 六淫
?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
(一)风邪
?
? ? (二)寒邪
?
(三)湿邪
?
(四)燥邪
?
? ? (五)火(热)邪
?
? ? (六)暑邪
?
? 第二节? 疠气
?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
(一)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
? 第三节? 七情内伤
?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
(一)直接伤及内脏
?
(二)影响脏腑气机
?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
第四节? 饮食失宜
?
? ? 一、饮食不节
?
? ? (一)过饥
?
? ? (二)过饱
?
? ? 二、饮食不洁
?
三、饮食偏嗜
?
(一)寒热偏嗜
?
(二)五味偏嗜
?
(三)食类偏嗜
?
? 第五节? 劳逸失度
?
? ? 一、过劳
?
(一)劳力过度
?
(二)劳神过度
?
(三)房劳过度
?
? ? 二、过逸
?
? 第六节? 病理产物
?
? ? 一、痰饮
?
? ? (一)痰饮的形成
?
? ?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
二、瘀血
?
? ? (一)瘀血的形成
?
? ?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
? ?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
? ? 三、结石
?
(一)结石的形成
?
? ?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
? 第七节? 其他病因
?
? ? 一、外伤
?
(一)外力损伤
?
(二)烧烫伤
?
(三)冻伤
?
(四)虫兽所伤
?
二、诸虫
?
(一)蛔虫
?
(二)蛲虫
?
(三)绦虫
?
(四)钩虫
?
(五)血吸虫
?
? ? 三、药邪
?
(一)药邪的形成
?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
四、医过
?
(一)医过的形成
?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
五、先天因素
?
(一)胎弱
?
(二)胎毒
?
附:研究进展
?
第七章? 发病
?
? 第一节? 发病原理
?
? ?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
? ?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
(一)环境与发病
?
(二)体质与发病
?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
? 第二节? 发病类型
?
? ? 一、感邪即发
?
? ? 二、徐发
?
? ? 三、伏而后发
?
? ? 四、继发
?
? ? 五、合病与并病
?
? ? 六、复发
?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
(三)复发的诱因
?
附:研究进展
?
第八章? 病机
?
? 第一节? 基本病机
?
? ? 一、邪正盛衰
?
? ?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
? ?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
? ? 二、阴阳失调
?
? ? (一)阴阳偏胜
?
? ? (二)阴阳偏衰
?
? ? (三)阴阳互损
?
? ? (四)阴阳格拒
?
? ? (五)阴阳亡失
?
? ? 三、精气血的失常
?
? ? (一)精的失常
?
? ? (二)气的失常
?
? ? (三)血的失常
?
? ?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
? ? 四、津液代谢失常
?
? ? (一)津液不足
?
? ?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
? ?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
? ? 五、内生“五邪”
?
? ? (一)风气内动
?
? ? (二)寒从中生
?
? ? (三)湿浊内生
?
? ? (四)津伤化燥
?
? ? (五)火热内生
?
? 第二节? 疾病传变
?
? ?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
? ? (一)病位传变
?
? ? (二)病性转化
?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
(一)体质因素
?
(二)病邪因素
?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
(四)生活因素
?
? 附:研究进展
?
第九章? 防治原则
?
? 第一节? 预防
?
? ? 一、未病先防
?
? ?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
? ? (二)防止病邪侵害
?
? ? 二、既病防变
?
? ? (一)早期诊治
?
? ? (二)防止传变
?
? 第二节? 治则
?
? ? 一、正治与反治
?
? ? (一)正治
?
? ? (二)反治
?
二、治标与治本
?
(一)缓则治本
?
(二)急则治标
?
(三)标本兼治
?
三、扶正与祛邪
?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
四、调整阴阳
?
(一)损其有余
?
(二)补其不足
?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
(一)调精
?
(二)调气
?
(三)调血
?
(四)调津液
?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
六、三因制宜
?
(一)因时制宜
?
(二)因地制宜
?
(三)因人制宜
?
? 附:研究进展
?
附1 关键名词术语
?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
?
?
?
?
?
?
?
?
?
?
?
?
?
?
?
?
?
?
绪? 论
?
?
?
?
?
? ?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
? ?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 ?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
? ? 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当地民族医学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学的某些理论和认识,如整体思想、体质理论等,正在影响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
? ?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
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过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气象学知识促进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产生,兵法知识奠基了治病原则与方法的形成,对四时物候变化的认识促成了“天人相应”思想的建立等等。
?
?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 ?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
?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 ?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战国以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此时,古代医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他们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创立了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逐步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
? ?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生产关系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因而使西周时期形成的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在战国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天文、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冶炼、酿造技术也有诸多创新。这些都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战国时期,在哲学思想方面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家。这一有利的文化氛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的探讨,对中医学的生命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儒家提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和道德观念,对医生的修身及医德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兵家的用兵之道,对中医学治疗原则和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影响。
?
? ? (2)医药知识的积累:从原始社会医药的起源,到战国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并将此总结、升华,建立起一些医学理论雏形,为战国以后医药学的发展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 ? 殷商时期,药物已相当丰富,不但发明了酒及汤液,而且在医疗实践中应用了治病的“毒药”。 西周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较深刻,并能为疾病确立专门的病名。春秋时期,治疗技术更有所扩展。如《左传》记载,秦国名医医缓曾说:“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说明当时攻(灸疗)、达(针刺)、药(药物治疗)已是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专业医生的出现,为医学理论的初步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左传》记载秦国名医医和给晋侯诊病时提出“六气病源说”,用以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已勾画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雏形。此时可谓医学理论的萌芽阶段。
?
战国时期,由于专业医生如扁鹊等的大量出现,医学知识有了快速的积累,对疾病已有了一定的诊断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诊病已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说明“四诊”方法,这时已基本形成。治病方法也有很大进步,除发展了药物、针灸、导引等丰富多彩的治病方法外,还产生了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吕氏春秋》就记载了文贽用激怒的方法治愈了齐闵王的忧思病。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有一卷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并记载了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
? ?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思维方法,因而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
? ?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人为了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
? ?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以及治疗疾病的需要,人们对人体内脏的观察逐渐变为比较自觉的认识活动,把解剖尸体作为认识人体的一条重要途径。如《灵枢·经水》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通过尸体解剖,人们不但了解了某些脏器的形态,而且还认识了它们的某些功能。如通过对整个消化道的解剖观察,不但了解了整个消化道的长度、容量——食道与肠道的长度比为1∶35(现代解剖为1∶37),胃容纳水谷“三斗五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及其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在解剖方法的帮助下,《内经》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见解。另外,通过解剖还发现了肺、脾、肝、肾、膀胱、胆、脑、女子胞等脏器及其各自所处的位置、相互连接的情况和与外在器官的联系,如认识到肺主呼吸,外通于喉、鼻等。
?
? ? 尽管我国当时的解剖知识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只靠直观的解剖方法得到的知识,显然远不能解释当时医疗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不可能对更为复杂的生命现象如思维、情绪等作出明确的说明,更不可能将经验上升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人们只得寻找另外的方法认识人体,这就是整体观察法。
?
? ?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
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体内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外,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而观察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征象,则可推知体内脏腑的变化,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藏》)。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类疾病发作时,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被破坏有关。在治疗时,又观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有较特异的疗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便得出了“五脏分证”的规律。所谓“五脏分证”,实际上就是把某一组在某一定部位和器官出现的特定症状,归结为五脏中某一脏的功能失调,把活的机体外部呈现的生理病理征象与内部的脏器统一起来。在治疗时,调理这一脏的生理失常,就能治愈疾病或使病情缓解。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在研究外部征象与内在脏器统一关系的同时,又研究了各脏器之间的关系,对各个脏器之间的联系又有了更多的认识。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反复验证,到了《内经》时代,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
?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古人逐渐建立了人体中精、气、血、津液等概念。如对生殖之精的观察和体悟,产生了人体之精的概念;对呼吸之气和人体活动时散发之热气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了人体之气的概念等。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和阴阳学说的渗透和影响下,又逐渐认识了人体之精、气、血、津液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以它们的不同作用和代谢过程解说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阐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于是构建了以功能联系为主导的藏象理论。
?
? ? 古人在砭刺治病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针感传导路线。这是建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随着古人对针感方向和循行路线的总体观察及藏象理论的确立,人们便认为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及官窍之间必有一定的联系通道,于是把已发现的砭刺感传路线与内在脏腑一一联系,构成了十二经脉的循行。其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关于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的认识也先后产生,经络学说便逐渐形成。经络学说的形成,对认识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及官窍之间的联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加深了对人体自身整体性的认识。
?
? ?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四时气候变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察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变化,不但对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变化有影响,而且对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影响。自然界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则成为致病因素。人们还认识到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变有时可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于是便产生了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及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由此加深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及变化规律。
?
? ?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先秦时期出现的精气、阴阳、五行各学说,作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对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
? ?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的问世,是先秦至西汉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
? ? 《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内经》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与病理、脏腑与经络等各个方面。《内经》将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作了对应联系,并认为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或其他脏器,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内经》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受到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强调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 ? 《内经》系统地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思维方法以解释人体生命的产生、生命过程的维系、疾病发生的原因机理及诊断防治等。《内经》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构成本原,人类与宇宙万物存在着同源性,因而具有密切的联系。人体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也皆由精化生,因而也是同源而相互联系的。《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人体内阴阳双方也是平衡协调的。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诊断时应辨明病证的阴阳属性,治疗时则要调整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协调。《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将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四季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病理乃至精神状态,都分归于五行之中,并认为人体内的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自我调节,脏腑与自然界之间也存在着相互通应的联系。
?
? ? 《内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是总结秦汉以前的整体观察结果,并与当时的解剖知识相结合而得出的结论。《内经》在提倡人体解剖的基础上,更重视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来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将观察得出的人体生理机能如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精神心理等分属于五脏,建立起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并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维系和调节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从而初步构建了藏象理论。《内经》对经络学说尤有精辟的论述,不但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络属脏腑及其所主病证均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走向、分布、功能亦有记叙。《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人们对经络的认识,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创立了经络理论。
?
? ? 《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
? ?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三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
?
? ? (2)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建立,治疗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确立了一整套治疗思想和原则,如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及调整阴阳等。在诸多治疗技术中,药物与针灸疗法发展最快,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
? ? 药物疗法的发展:由于辨证论治这一临床治疗体系的确立,药物疗法从单一的“对症治疗”发展为有规律的用药,并多采用按一定法度组成的复方,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推动了对药物的深入研究。药物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主要表现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
? ?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益气;中品药或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该书不但记载了每种药物的性能、主治,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 ? 药物理论的提高,促进了方剂的发展。虽《内经》仅载13方,而先于《内经》的《五十二病方》约载方280余首。这些方剂是古代医学家治病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汉代以前的方剂学成就。然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组方疗病者,当推张机的《伤寒杂病论》。该书载方269首(扣除《伤寒论》112方与《金匮要略》262方中的重复者),君臣佐使,配伍严谨,疗效确凿,故被奉为“经方”。
?
? ? 针灸技术的发展:中医的针灸疗法早于药物疗法。针灸疗法约产生于新石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当时的许多著名医生都用针灸治疗疾病,如战国时期的扁鹊就善于针灸。他用针刺急救了虢太子的尸厥病,用砭石割除了秦武王面部之疾,等等。《内经》所载治病方法,也多为针灸。该书对针灸理论及穴位的论述颇为详细,记载了365个腧穴(但实际计算与之不符),提出了五输穴及十二原穴的概念,并特别强调补泻手法,记载了逢时补泻、迎随补泻、疾徐补泻、深浅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提插补泻等多种操作方法。
?
? ? 中医学系统理论的形成促进了治疗技术的发展,而治疗技术的进步和药物方剂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理论,使中医学理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从战国至秦汉时期问世的《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所载的内容来看,此时的医学家们不但已构筑起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了药物、针灸等治病技术,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更新理论,终于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
?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
? ? 1.魏晋隋唐时期
?
? ? 魏晋南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前后七百余年。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 ?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倡“寸口诊法”,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描绘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
?
? ?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该书叙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是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对后世针灸的发展贡献很大。
?
? ?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以1729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寸白虫(绦虫)病是吃不熟的牛肉造成,“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并有“转相染易”的特点等。
?
? ? 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两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
? ? 2.宋金元时期
?
? ?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的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医学也有长足的进步。宋代及金元时期,医学发展迅速,且流派纷呈,建树较多,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
? ? 南宋陈言(字无择)据张仲景“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论点,进一步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与《内经》有关论述,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简称《三因方》。全书共18卷,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陈言的病因三分法,是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
? ?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
? ?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而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百病皆因火热,故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
?
? ?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提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正自安”,不可滥用补药的新见解,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
?
? ?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字洁古),强调胃气对发病的决定性作用,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
?
? ?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
? ? 金元四大家之论,各有创见,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
? ? 3.明清时期
?
? ?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既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见,又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
?
? ? 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张介宾(字景岳)、赵献可(字养葵)等医家,对刘完素、朱震亨的学术观点持不同见解,反对以寒凉药物攻伐人体阳气,强调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在养生康复与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特著《医贯》一书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命门学说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养生防病以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统称,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温病学说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至明清臻于成熟。在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明代的吴有性及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 ?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对温疫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他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戾气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地域性大流行,症状、病程多类似;不同的疫病,有不同的发病季节;人与禽畜皆有疫病,但多各不相同。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200余年,吴有性对传染病的病因有如此深刻的见解,确是难能可贵的。
?
? ?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 ? 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对湿热病(温病中之一类)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作了简要阐述,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
? ? 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使温病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系统与完善。
?
? ? 另外,清·王清任(字勋臣)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
? ? 4.近代与现代
?
? ?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
? ? 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一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如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内经讲义》,发展为70年代的《中医学基础》,再分化为80年代《中医基础理论》,即其标志;二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三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续发展、创新之路。
?
? ?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 ?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
?
? ? 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
? ? 中医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史表明,无论是医学理论的进步,还是临床诊治技能的提高,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和人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世医家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不断创新而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因此,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是创新和发展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地充分地继承先贤们的理论和经验,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即是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
[size=13]? ? 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等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应下大功夫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收起阅读 »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
?
?
?
中医基础理论
?
?
?
?
?
主编? 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主审? 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
?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
?
?
?
中医基础理论
?
?
?
?
?
?
?
? ? ? ? ? ? ? 主? 编? 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
?
副主编? 童? 瑶(上海中医药大学)
?
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 审? 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北 京·
?
?
?
?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
?
《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名单
?
?
?
?
?
?
?
? ? ? ? ? ? ? ? ? ? ? 主? 编? 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副主编? 童? 瑶(上海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 ? ? 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
王承平(成都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 皮明钧(湖南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曲长江(辽宁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乔明琦(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 ? 孙理军(陕西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李植延(福建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吴华强(安徽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 ? 张立侠(长春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 ? 洪素兰(河南中医学院)
?
? ? ? ? ? ? ? ? ? ? ? ? ? ? ? 潘? 毅(广州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 主? 审? 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编 写 说 明
?
?
?
? ?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
?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吸收以往几版教材所有优点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以保持中医学的传统特色为宗旨,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文献、养生康复、骨伤、全科医学等方向)、针灸学、推拿学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医学等专业七年制学生学习时参考。
?
本教材的绪论由孙广仁编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由孙广仁、曲长江编写,第二章藏象由童瑶、张立侠编写,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由吴华强编写,第四章经络由李植延编写,第五章体质由孙理军编写,第六章病因由洪素兰、乔明琦、皮明钧编写,第七章发病由王承平编写,第八章病机由陈文垲编写,第九章防治原则由潘毅编写。全书由孙广仁、童瑶、陈文垲统稿并修整,张珍玉主审,王永炎、邓铁涛审定。
?
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和学者路志正、任继学、王绵之、项平、严世芸、徐志伟等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专家李德新、刘燕池、区永欣、喻自成、范永升、王庆其、张登本、朱祝生等教授参审了本教材的初稿,山东中医药大学迟华基、王新陆、张洪斌、姜建国、张安玲、刘更生等教授参审了《教学大纲》和本教材的部分书稿,在此一并感谢。本教材引用了近十年的有关研究文献,在此谨向原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
? ? 敬请各位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提出意见,以便修改提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2年6月
?
?
?
?
?
?
?
目? 录
?
?
?
绪论
?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
?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 ?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 ? (一)整体观念
?
? ? (二)辨证论治
?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 第一节? 精气学说
?
? ?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
? ? (一)精的基本概念
?
? ? (二)气的基本概念
?
? ?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
? ?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
? ?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
? 第二节? 阴阳学说
?
? ? 一、阴阳的概念
?
? ?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 ?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
? ?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一)阴阳对立制约
?
? ? (二)阴阳互根互用
?
? ?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
? ? (四)阴阳消长
?
? ? (五)阴阳转化
?
? ?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
? ?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 ?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
? 第三节? 五行学说
?
? ? 一、五行的概念
?
? ?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
? ? (二)五行特性
?
? ?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
? ?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
? ?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
? ?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
? ?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
? ?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 ?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
?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
? ? 一、注重宏观观察
?
? ? 二、注重整体研究
?
? ? 三、擅长哲学思维
?
? ? (一)中和思维
?
? ? (二)类比思维
?
四、强调功能联系
?
? 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藏象
?
?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 ?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
? ?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
? ?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
? ?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
? ?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
?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
? ?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
? ?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
? 第二节? 五脏
?
? ? 一、心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附:心包络
?
? ? 二、 肺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三、 脾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四、肝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五、肾
?
?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 ? (二)生理特性
?
?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附:命门
?
? 第三节? 六腑
?
一、胆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为奇恒之腑
?
二、胃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生理特性
?
? ? 三、小肠
?
? ? 四、大肠
?
? ? 五、膀胱
?
六、三焦
?
(一)六腑之三焦
?
(二)部位之三焦
?
? 第四节? 奇恒之腑
?
一、脑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
二、女子胞
?
(一)主要生理功能
?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
附:精室
?
?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
? ?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
? ? (一)心与肺
?
(二)心与脾
?
(三)心与肝
?
(四)心与肾
?
(五)肺与脾
?
(六)肺与肝
?
(七)肺与肾
?
(八)肝与脾
?
(九)肝与肾
?
(十)脾与肾
?
? ?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
(一)心与小肠
?
(二)肺与大肠
?
(三)脾与胃
?
(四)肝与胆
?
(五)肾与膀胱
?
? ?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
? ? (一)五脏与女子胞
?
(二)五脏与脑
?
(三)五脏与脉
?
(四)五脏与骨、髓
?
? 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
? 第一节? 精
?
? ?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
? ?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
? ? (一)精的生成
?
? ?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
(一)繁衍生命
?
(二)濡养
?
(三)化血
?
(四)化气
?
(五)化神
?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
(二)脏腑之精
?
(三)生殖之精
?
? 第二节? 气
?
? ?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
? ?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
? ? (一)生成之源
?
(二)相关脏腑功能
?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
? ? (一)气的运动
?
? ? (二)气化
?
? ?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
? ?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
? ?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
? ?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
? ? (三)防御作用
?
? ? (四)固摄作用
?
? ? (五)中介作用
?
? ?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
? ? (一)一身之气
?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
? 第三节? 血
?
? ? 一、血的基本概念
?
二、血的生成
?
(一)化生之源
?
(二)相关脏腑功能
?
三、血的运行
?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
(二)相关脏腑功能
?
四、血的功能
?
(一)濡养
?
(二)化神
?
? 第四节? 津液
?
? ?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
二、津液的代谢
?
(一)津液的生成
?
(二)津液的输布
?
(三)津液的排泄
?
三、津液的功能
?
(一)滋润濡养
?
(二)充养血脉
?
? 第五节? 神
?
? ? 一、神的基本概念
?
二、神的生成
?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
三、神的作用
?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
?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
? ? 一、气与血的关系
?
? ? (一)气为血之帅
?
? ? (二)血为气之母
?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
? ? (一)气能生津
?
(二)气能行津
?
(三)气能摄津
?
(四)津能生气
?
(五)津能载气
?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
(一)精血同源
?
(二)津血同源
?
? ?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
? ? (一)气能生精摄精
?
(二)精能化气
?
(三)精气化神
?
(四)神驭精气
?
? 附:研究进展
?
第四章? 经络
?
?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
? ?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
? ?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
? ?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
? ? (一)经脉
?
(二)络脉
?
(三)连属部分
?
?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 ?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
(一)头面部的分布
?
(二)四肢部的分布
?
(三)躯干部的分布
?
? ?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
? ?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
(一)手太阴肺经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三)足阳明胃经
?
(四)足太阴脾经
?
(五)手少阴心经
?
(六)手太阳小肠经
?
(七)足太阳膀胱经
?
(八)足少阴肾经
?
(九)手厥阴心包经
?
(十)手少阳三焦经
?
(十一)足少阳胆经
?
(十二)足厥阴肝经
?
? 第三节? 奇经八脉
?
? ?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
? ?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
(一)督脉
?
(二)任脉
?
(三)冲脉
?
(四)带脉
?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
?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
? ? 一、经别
?
? ? (一)生理功能
?
? ? (二)循行部位
?
二、别络
?
? ? (一)生理功能
?
? ? (二)循行部位
?
三、经筋
?
? ? (一)生理功能
?
? ? (二)循行部位
?
四、皮部
?
?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
? ?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
? ? (一)沟通联系作用
?
(二)运输渗灌作用
?
(三)感应传导作用
?
(四)调节作用
?
? ?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
(一)阐释病理变化
?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
? 附:研究进展
?
第五章? 体质
?
?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
? ? 一、体质的概念
?
? ?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
? ? (二)体质的构成
?
? ? (三)体质的标志
?
? ? (四)体质的特点
?
? ?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
?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
? ?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
? ?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
? ? (一)先天禀赋
?
? ? (二)年龄因素
?
? ? (三)性别差异
?
? ? (四)饮食因素
?
? ? (五)劳逸所伤
?
? ? (六)情志因素
?
? ? (七)地理因素
?
? ?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
?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
? ?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
? ?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
? ? (一)阴阳平和质
?
? ? (二)偏阳质
?
? ? (三)偏阴质
?
?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
? ?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
? ? 二、阐释发病原理
?
? ? 三、解释病理变化
?
? ? 四、指导辨证
?
? ? 五、指导治疗
?
? ?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
? ?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
? ?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处理
?
六、指导养生
?
? 附:研究进展
?
第六章? 病因
?
? 第一节? 六淫
?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
(一)风邪
?
? ? (二)寒邪
?
(三)湿邪
?
(四)燥邪
?
? ? (五)火(热)邪
?
? ? (六)暑邪
?
? 第二节? 疠气
?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
(一)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
? 第三节? 七情内伤
?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
(一)直接伤及内脏
?
(二)影响脏腑气机
?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
第四节? 饮食失宜
?
? ? 一、饮食不节
?
? ? (一)过饥
?
? ? (二)过饱
?
? ? 二、饮食不洁
?
三、饮食偏嗜
?
(一)寒热偏嗜
?
(二)五味偏嗜
?
(三)食类偏嗜
?
? 第五节? 劳逸失度
?
? ? 一、过劳
?
(一)劳力过度
?
(二)劳神过度
?
(三)房劳过度
?
? ? 二、过逸
?
? 第六节? 病理产物
?
? ? 一、痰饮
?
? ? (一)痰饮的形成
?
? ?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
二、瘀血
?
? ? (一)瘀血的形成
?
? ?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
? ?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
? ? 三、结石
?
(一)结石的形成
?
? ?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
? 第七节? 其他病因
?
? ? 一、外伤
?
(一)外力损伤
?
(二)烧烫伤
?
(三)冻伤
?
(四)虫兽所伤
?
二、诸虫
?
(一)蛔虫
?
(二)蛲虫
?
(三)绦虫
?
(四)钩虫
?
(五)血吸虫
?
? ? 三、药邪
?
(一)药邪的形成
?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
四、医过
?
(一)医过的形成
?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
五、先天因素
?
(一)胎弱
?
(二)胎毒
?
附:研究进展
?
第七章? 发病
?
? 第一节? 发病原理
?
? ?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
? ?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
(一)环境与发病
?
(二)体质与发病
?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
? 第二节? 发病类型
?
? ? 一、感邪即发
?
? ? 二、徐发
?
? ? 三、伏而后发
?
? ? 四、继发
?
? ? 五、合病与并病
?
? ? 六、复发
?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
(三)复发的诱因
?
附:研究进展
?
第八章? 病机
?
? 第一节? 基本病机
?
? ? 一、邪正盛衰
?
? ?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
? ?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
? ? 二、阴阳失调
?
? ? (一)阴阳偏胜
?
? ? (二)阴阳偏衰
?
? ? (三)阴阳互损
?
? ? (四)阴阳格拒
?
? ? (五)阴阳亡失
?
? ? 三、精气血的失常
?
? ? (一)精的失常
?
? ? (二)气的失常
?
? ? (三)血的失常
?
? ?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
? ? 四、津液代谢失常
?
? ? (一)津液不足
?
? ?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
? ?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
? ? 五、内生“五邪”
?
? ? (一)风气内动
?
? ? (二)寒从中生
?
? ? (三)湿浊内生
?
? ? (四)津伤化燥
?
? ? (五)火热内生
?
? 第二节? 疾病传变
?
? ?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
? ? (一)病位传变
?
? ? (二)病性转化
?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
(一)体质因素
?
(二)病邪因素
?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
(四)生活因素
?
? 附:研究进展
?
第九章? 防治原则
?
? 第一节? 预防
?
? ? 一、未病先防
?
? ?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
? ? (二)防止病邪侵害
?
? ? 二、既病防变
?
? ? (一)早期诊治
?
? ? (二)防止传变
?
? 第二节? 治则
?
? ? 一、正治与反治
?
? ? (一)正治
?
? ? (二)反治
?
二、治标与治本
?
(一)缓则治本
?
(二)急则治标
?
(三)标本兼治
?
三、扶正与祛邪
?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
四、调整阴阳
?
(一)损其有余
?
(二)补其不足
?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
(一)调精
?
(二)调气
?
(三)调血
?
(四)调津液
?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
六、三因制宜
?
(一)因时制宜
?
(二)因地制宜
?
(三)因人制宜
?
? 附:研究进展
?
附1 关键名词术语
?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
?
?
?
?
?
?
?
?
?
?
?
?
?
?
?
?
?
?
绪? 论
?
?
?
?
?
? ?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
? ?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 ?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
? ? 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当地民族医学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学的某些理论和认识,如整体思想、体质理论等,正在影响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
? ?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
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过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气象学知识促进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产生,兵法知识奠基了治病原则与方法的形成,对四时物候变化的认识促成了“天人相应”思想的建立等等。
?
?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 ?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
?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 ?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战国以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此时,古代医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他们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创立了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逐步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
? ?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生产关系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因而使西周时期形成的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在战国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天文、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冶炼、酿造技术也有诸多创新。这些都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战国时期,在哲学思想方面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家。这一有利的文化氛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的探讨,对中医学的生命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儒家提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和道德观念,对医生的修身及医德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兵家的用兵之道,对中医学治疗原则和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影响。
?
? ? (2)医药知识的积累:从原始社会医药的起源,到战国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并将此总结、升华,建立起一些医学理论雏形,为战国以后医药学的发展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 ? 殷商时期,药物已相当丰富,不但发明了酒及汤液,而且在医疗实践中应用了治病的“毒药”。 西周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较深刻,并能为疾病确立专门的病名。春秋时期,治疗技术更有所扩展。如《左传》记载,秦国名医医缓曾说:“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说明当时攻(灸疗)、达(针刺)、药(药物治疗)已是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专业医生的出现,为医学理论的初步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左传》记载秦国名医医和给晋侯诊病时提出“六气病源说”,用以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已勾画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雏形。此时可谓医学理论的萌芽阶段。
?
战国时期,由于专业医生如扁鹊等的大量出现,医学知识有了快速的积累,对疾病已有了一定的诊断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诊病已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说明“四诊”方法,这时已基本形成。治病方法也有很大进步,除发展了药物、针灸、导引等丰富多彩的治病方法外,还产生了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吕氏春秋》就记载了文贽用激怒的方法治愈了齐闵王的忧思病。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有一卷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并记载了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
? ?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思维方法,因而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
? ?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人为了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
? ?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以及治疗疾病的需要,人们对人体内脏的观察逐渐变为比较自觉的认识活动,把解剖尸体作为认识人体的一条重要途径。如《灵枢·经水》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通过尸体解剖,人们不但了解了某些脏器的形态,而且还认识了它们的某些功能。如通过对整个消化道的解剖观察,不但了解了整个消化道的长度、容量——食道与肠道的长度比为1∶35(现代解剖为1∶37),胃容纳水谷“三斗五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及其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在解剖方法的帮助下,《内经》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见解。另外,通过解剖还发现了肺、脾、肝、肾、膀胱、胆、脑、女子胞等脏器及其各自所处的位置、相互连接的情况和与外在器官的联系,如认识到肺主呼吸,外通于喉、鼻等。
?
? ? 尽管我国当时的解剖知识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只靠直观的解剖方法得到的知识,显然远不能解释当时医疗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不可能对更为复杂的生命现象如思维、情绪等作出明确的说明,更不可能将经验上升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人们只得寻找另外的方法认识人体,这就是整体观察法。
?
? ?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
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体内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外,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而观察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征象,则可推知体内脏腑的变化,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藏》)。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类疾病发作时,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被破坏有关。在治疗时,又观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有较特异的疗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便得出了“五脏分证”的规律。所谓“五脏分证”,实际上就是把某一组在某一定部位和器官出现的特定症状,归结为五脏中某一脏的功能失调,把活的机体外部呈现的生理病理征象与内部的脏器统一起来。在治疗时,调理这一脏的生理失常,就能治愈疾病或使病情缓解。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在研究外部征象与内在脏器统一关系的同时,又研究了各脏器之间的关系,对各个脏器之间的联系又有了更多的认识。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反复验证,到了《内经》时代,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
?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古人逐渐建立了人体中精、气、血、津液等概念。如对生殖之精的观察和体悟,产生了人体之精的概念;对呼吸之气和人体活动时散发之热气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了人体之气的概念等。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和阴阳学说的渗透和影响下,又逐渐认识了人体之精、气、血、津液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以它们的不同作用和代谢过程解说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阐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于是构建了以功能联系为主导的藏象理论。
?
? ? 古人在砭刺治病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针感传导路线。这是建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随着古人对针感方向和循行路线的总体观察及藏象理论的确立,人们便认为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及官窍之间必有一定的联系通道,于是把已发现的砭刺感传路线与内在脏腑一一联系,构成了十二经脉的循行。其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关于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的认识也先后产生,经络学说便逐渐形成。经络学说的形成,对认识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及官窍之间的联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加深了对人体自身整体性的认识。
?
? ?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四时气候变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察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变化,不但对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变化有影响,而且对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影响。自然界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则成为致病因素。人们还认识到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变有时可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于是便产生了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及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由此加深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及变化规律。
?
? ?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先秦时期出现的精气、阴阳、五行各学说,作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对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
? ?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的问世,是先秦至西汉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
? ? 《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内经》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与病理、脏腑与经络等各个方面。《内经》将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作了对应联系,并认为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或其他脏器,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内经》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受到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强调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 ? 《内经》系统地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思维方法以解释人体生命的产生、生命过程的维系、疾病发生的原因机理及诊断防治等。《内经》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构成本原,人类与宇宙万物存在着同源性,因而具有密切的联系。人体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也皆由精化生,因而也是同源而相互联系的。《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人体内阴阳双方也是平衡协调的。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诊断时应辨明病证的阴阳属性,治疗时则要调整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协调。《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将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四季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病理乃至精神状态,都分归于五行之中,并认为人体内的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自我调节,脏腑与自然界之间也存在着相互通应的联系。
?
? ? 《内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是总结秦汉以前的整体观察结果,并与当时的解剖知识相结合而得出的结论。《内经》在提倡人体解剖的基础上,更重视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来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将观察得出的人体生理机能如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精神心理等分属于五脏,建立起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并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维系和调节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从而初步构建了藏象理论。《内经》对经络学说尤有精辟的论述,不但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络属脏腑及其所主病证均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走向、分布、功能亦有记叙。《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人们对经络的认识,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创立了经络理论。
?
? ? 《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
? ?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三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
?
? ? (2)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建立,治疗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确立了一整套治疗思想和原则,如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及调整阴阳等。在诸多治疗技术中,药物与针灸疗法发展最快,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
? ? 药物疗法的发展:由于辨证论治这一临床治疗体系的确立,药物疗法从单一的“对症治疗”发展为有规律的用药,并多采用按一定法度组成的复方,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推动了对药物的深入研究。药物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主要表现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
? ?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益气;中品药或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该书不但记载了每种药物的性能、主治,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 ? 药物理论的提高,促进了方剂的发展。虽《内经》仅载13方,而先于《内经》的《五十二病方》约载方280余首。这些方剂是古代医学家治病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汉代以前的方剂学成就。然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组方疗病者,当推张机的《伤寒杂病论》。该书载方269首(扣除《伤寒论》112方与《金匮要略》262方中的重复者),君臣佐使,配伍严谨,疗效确凿,故被奉为“经方”。
?
? ? 针灸技术的发展:中医的针灸疗法早于药物疗法。针灸疗法约产生于新石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当时的许多著名医生都用针灸治疗疾病,如战国时期的扁鹊就善于针灸。他用针刺急救了虢太子的尸厥病,用砭石割除了秦武王面部之疾,等等。《内经》所载治病方法,也多为针灸。该书对针灸理论及穴位的论述颇为详细,记载了365个腧穴(但实际计算与之不符),提出了五输穴及十二原穴的概念,并特别强调补泻手法,记载了逢时补泻、迎随补泻、疾徐补泻、深浅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提插补泻等多种操作方法。
?
? ? 中医学系统理论的形成促进了治疗技术的发展,而治疗技术的进步和药物方剂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理论,使中医学理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从战国至秦汉时期问世的《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所载的内容来看,此时的医学家们不但已构筑起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了药物、针灸等治病技术,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更新理论,终于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
?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
? ? 1.魏晋隋唐时期
?
? ? 魏晋南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前后七百余年。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 ?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倡“寸口诊法”,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描绘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
?
? ?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该书叙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是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对后世针灸的发展贡献很大。
?
? ?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以1729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寸白虫(绦虫)病是吃不熟的牛肉造成,“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并有“转相染易”的特点等。
?
? ? 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两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
? ? 2.宋金元时期
?
? ?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的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医学也有长足的进步。宋代及金元时期,医学发展迅速,且流派纷呈,建树较多,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
? ? 南宋陈言(字无择)据张仲景“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论点,进一步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与《内经》有关论述,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简称《三因方》。全书共18卷,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陈言的病因三分法,是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
? ?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
? ?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而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百病皆因火热,故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
?
? ?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提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正自安”,不可滥用补药的新见解,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
?
? ?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字洁古),强调胃气对发病的决定性作用,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
?
? ?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
? ? 金元四大家之论,各有创见,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
? ? 3.明清时期
?
? ?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既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见,又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
?
? ? 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张介宾(字景岳)、赵献可(字养葵)等医家,对刘完素、朱震亨的学术观点持不同见解,反对以寒凉药物攻伐人体阳气,强调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在养生康复与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特著《医贯》一书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命门学说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养生防病以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统称,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温病学说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至明清臻于成熟。在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明代的吴有性及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 ?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对温疫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他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戾气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地域性大流行,症状、病程多类似;不同的疫病,有不同的发病季节;人与禽畜皆有疫病,但多各不相同。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200余年,吴有性对传染病的病因有如此深刻的见解,确是难能可贵的。
?
? ?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 ? 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对湿热病(温病中之一类)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作了简要阐述,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
? ? 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使温病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系统与完善。
?
? ? 另外,清·王清任(字勋臣)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
? ? 4.近代与现代
?
? ?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
? ? 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一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如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内经讲义》,发展为70年代的《中医学基础》,再分化为80年代《中医基础理论》,即其标志;二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三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续发展、创新之路。
?
? ?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 ?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
?
? ? 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
? ? 中医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史表明,无论是医学理论的进步,还是临床诊治技能的提高,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和人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世医家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不断创新而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因此,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是创新和发展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地充分地继承先贤们的理论和经验,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即是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
[size=13]? ? 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等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应下大功夫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收起阅读 »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二十、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
?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
?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
?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
一、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功效好。
二、抵当汤: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
?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
一、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治虚烦,懊 颠倒不得眠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酒疸心热且懊 ,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量。
?
?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一、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
二、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遂硝黄,心下硬痛脉紧强。热气内陷水热结,小有潮热要参详。
三、十枣汤: 十枣汤治胁下水,心下痞硬胁痛锐。甘遂芫戟研细末,枣汤煮浓服钱匕。
四、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大瓜蒌,半夏黄连三药投。痰热胶结心下痛,利痰清热服之廖。
五、白散: 白散三物巴桔贝,寒实结胸此方贵。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伤胃。
六、瓜蒂散: 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
?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 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
?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悸脉结证无疑。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
?
苓桂术甘汤类方歌(六首)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头眩心悸阴邪重,咳嗽短气功效彰。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四、五苓散: 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五、猪苓汤: 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六、文蛤散: 水氵巽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
?
黄芩黄连汤类方歌(四首)
一、黄芩汤: 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迫脉弦细。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原方加夏姜,呕吐下利胃肠伤。太少合病邪热淫,苦降辛开治少阳。
三、黄连汤: 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四、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
?
白虎汤类方歌(三首)
一、白虎汤: 白虎烦渴用石膏,大热汗出脉滔滔。知粳甘草四药足,清气生津润枯焦。
二、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参气阴伤,烦渴脉大饮水浆。汗出过多脉成芤,背微恶寒舌焦黄。
三、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气阴伤,病后虚羸呕逆方。不欲饮食参草麦,粳叶石膏半夏匡。
?
?
承气汤类方歌(六首)
一、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药偿。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二、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三、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厚朴枳实四药强。潮热蒸蒸氵戢氵戢汗,腹满硬痛峻攻良。
四、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效果好,大便秘结津液少。枳朴大黄泻胃强,麻杏芍药滋脾约。
五、蜜煎导方: (方歌见下)
六、猪胆汁灌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稍冷搓挺四寸余。温纳肛门润肠燥,古法导便叹惊奇。津亏有热便不出,猪胆一枚方相宜。胆汁调醋灌肠内,虚家便秘见效奇。
?
?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
一、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二、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三、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日晡潮热胸胁满,调和胃胆利少阳。
四、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加龙牡桂丹铅,大黄茯苓记要谙。减去甘草铅要裹,胸满烦马敬小便难。
七、四逆散: 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郁气结肢不暖。脉沉而弦胸胁痛,随证治疗须加减。
?
?
芍药当归汤类方歌(四首)
一、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两药投,筋挛拘急足趾抽。苦甘化阴利血脉,滋阴柔肝效立瘳。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俱伤。恶寒不热应温补,芍甘和阴附助阳。
三、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治厥寒,脉细欲绝病非凡。归芍桂甘枣通细,补血散寒治在肝。
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萸姜,清酒烹来效始彰。内有久寒厥阴是,药分五次缓服康。
?
?
干姜汤类方歌(三首)
一、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治少阴,阳虚烦躁夜则宁。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微沉。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芩连与人参,辛开苦降法超群。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珍。
三、理中丸(汤): 理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炙草四药亲。脾阳虚衰寒湿甚,腹满吐利脉迟沉。
?
?
赤石脂汤类方(二首)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禹粮两药珍,大便滑脱利不禁。理中不应宜此法,涩以固脱是指针。
二、桃花汤: 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
?
四逆汤类方(九首)
一、四逆汤: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少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躁欲寐方。
二、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加参治何为,下利多时阴亦摧。四逆扶阳参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三、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四、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草附姜,加重剂量另名方。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治亡阳,再加胆汁救阴伤。吐已下断烦呕甚,津液枯竭用此汤。
六、真武汤: 真武名汤镇水寒,扶阳法中有心传。附术苓芍生姜共,内惕心悸小便难。
七、白通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
加入胆尿治呕烦。九、附子汤: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
?
杂方类方歌(十一首)
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二、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三、猪肤汤: 猪肤斤许用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少阴咽痛利且烦。
四、桔梗汤: 甘草桔梗治咽痛,消炎解毒妙堪用。阴中伏热结於喉,切忌苦寒投此证。
五、苦酒汤: 半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六、半夏散及汤: 半夏研散或用汤,少阴咽痛效最彰。半夏桂甘煎少与,微冷慢呷不用忙。
七、乌梅丸: 乌梅丸治蛔厥证,连柏干姜参归用。川椒桂辛与附子,乌梅三百力始胜。
八、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下利寻,黄连黄柏白头秦。识得欲饮属内热,下重难通此方珍。
九、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暖胃肝,呕吐涎水痛在巅。萸姜人参与大枣,温中降逆治阴寒。
十、 烧散: 近阴 裆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十一、牡蛎泽泻汤: 牡蛎泽泻治如何,下肢肿胀病未瘥。商陆葶苈泻水结,蜀漆海藻破坚邪。 收起阅读 »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二十、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
?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
?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
?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
一、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功效好。
二、抵当汤: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
?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
一、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治虚烦,懊 颠倒不得眠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酒疸心热且懊 ,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量。
?
?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一、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
二、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遂硝黄,心下硬痛脉紧强。热气内陷水热结,小有潮热要参详。
三、十枣汤: 十枣汤治胁下水,心下痞硬胁痛锐。甘遂芫戟研细末,枣汤煮浓服钱匕。
四、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大瓜蒌,半夏黄连三药投。痰热胶结心下痛,利痰清热服之廖。
五、白散: 白散三物巴桔贝,寒实结胸此方贵。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伤胃。
六、瓜蒂散: 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
?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 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
?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悸脉结证无疑。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
?
苓桂术甘汤类方歌(六首)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头眩心悸阴邪重,咳嗽短气功效彰。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四、五苓散: 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五、猪苓汤: 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六、文蛤散: 水氵巽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
?
黄芩黄连汤类方歌(四首)
一、黄芩汤: 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迫脉弦细。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原方加夏姜,呕吐下利胃肠伤。太少合病邪热淫,苦降辛开治少阳。
三、黄连汤: 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四、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
?
白虎汤类方歌(三首)
一、白虎汤: 白虎烦渴用石膏,大热汗出脉滔滔。知粳甘草四药足,清气生津润枯焦。
二、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参气阴伤,烦渴脉大饮水浆。汗出过多脉成芤,背微恶寒舌焦黄。
三、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气阴伤,病后虚羸呕逆方。不欲饮食参草麦,粳叶石膏半夏匡。
?
?
承气汤类方歌(六首)
一、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药偿。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二、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三、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厚朴枳实四药强。潮热蒸蒸氵戢氵戢汗,腹满硬痛峻攻良。
四、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效果好,大便秘结津液少。枳朴大黄泻胃强,麻杏芍药滋脾约。
五、蜜煎导方: (方歌见下)
六、猪胆汁灌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稍冷搓挺四寸余。温纳肛门润肠燥,古法导便叹惊奇。津亏有热便不出,猪胆一枚方相宜。胆汁调醋灌肠内,虚家便秘见效奇。
?
?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
一、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二、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三、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日晡潮热胸胁满,调和胃胆利少阳。
四、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加龙牡桂丹铅,大黄茯苓记要谙。减去甘草铅要裹,胸满烦马敬小便难。
七、四逆散: 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郁气结肢不暖。脉沉而弦胸胁痛,随证治疗须加减。
?
?
芍药当归汤类方歌(四首)
一、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两药投,筋挛拘急足趾抽。苦甘化阴利血脉,滋阴柔肝效立瘳。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俱伤。恶寒不热应温补,芍甘和阴附助阳。
三、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治厥寒,脉细欲绝病非凡。归芍桂甘枣通细,补血散寒治在肝。
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萸姜,清酒烹来效始彰。内有久寒厥阴是,药分五次缓服康。
?
?
干姜汤类方歌(三首)
一、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治少阴,阳虚烦躁夜则宁。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微沉。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芩连与人参,辛开苦降法超群。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珍。
三、理中丸(汤): 理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炙草四药亲。脾阳虚衰寒湿甚,腹满吐利脉迟沉。
?
?
赤石脂汤类方(二首)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禹粮两药珍,大便滑脱利不禁。理中不应宜此法,涩以固脱是指针。
二、桃花汤: 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
?
四逆汤类方(九首)
一、四逆汤: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少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躁欲寐方。
二、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加参治何为,下利多时阴亦摧。四逆扶阳参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三、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四、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草附姜,加重剂量另名方。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治亡阳,再加胆汁救阴伤。吐已下断烦呕甚,津液枯竭用此汤。
六、真武汤: 真武名汤镇水寒,扶阳法中有心传。附术苓芍生姜共,内惕心悸小便难。
七、白通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
加入胆尿治呕烦。九、附子汤: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
?
杂方类方歌(十一首)
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二、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三、猪肤汤: 猪肤斤许用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少阴咽痛利且烦。
四、桔梗汤: 甘草桔梗治咽痛,消炎解毒妙堪用。阴中伏热结於喉,切忌苦寒投此证。
五、苦酒汤: 半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六、半夏散及汤: 半夏研散或用汤,少阴咽痛效最彰。半夏桂甘煎少与,微冷慢呷不用忙。
七、乌梅丸: 乌梅丸治蛔厥证,连柏干姜参归用。川椒桂辛与附子,乌梅三百力始胜。
八、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下利寻,黄连黄柏白头秦。识得欲饮属内热,下重难通此方珍。
九、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暖胃肝,呕吐涎水痛在巅。萸姜人参与大枣,温中降逆治阴寒。
十、 烧散: 近阴 裆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十一、牡蛎泽泻汤: 牡蛎泽泻治如何,下肢肿胀病未瘥。商陆葶苈泻水结,蜀漆海藻破坚邪。 收起阅读 »
《中医词典》a~b
阿是穴
穴位分类名。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的穴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埃
土湿之气所化之云。《素问·气交变大论》:“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折之政。”埃昏
土湿之气聚合而成之昏暗浓云。《素问·气交变大论》:“火不及……夏有惨凄凝洌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埃冒
土湿之气上涌。《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埃冒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埃溽
土气湿润。溽,湿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埃雾
土湿之气形成的云雾。《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埃郁
土湿之气上蒸结聚。《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复则埃郁,大雨且至。”癌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
①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肿后期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进一步则危及生命。即指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癌肿之生长部位、外形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症瘕热聚的范围。
②痈疽五发之一种。见癌发条。癌发
病名。痈疽五发之一。《外科启玄》卷四:“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乃督脉并膀胱经,多血少气。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可参见痈疽五发条。嗳腐
证名。嗳气兼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饮食失节,胃肠内有食滞停积所致。《类证治裁·(饣曹)证》:“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嗳腐,保和丸。”参见嗳气、宿食病、伤食条。嗳气
证名。见《丹溪心法·嗳气》。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伤寒指掌》卷三引邵仙根谓:“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郁滞也。”嗳声沉而长,常兼有脘腹饱胀感。多因中虚、胃气不和,或挟气、火、痰、食,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亦可因肺气不降所致。宜和胃降逆为大法。胃虚,用旋复代赭汤;脾胃虚寒,理阴煎;胃虚气滞,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保和丸、曲术丸;胃寒、饮食不易消化,养中煎、理中丸;胃虚挟痰,用和胃二陈煎,胃有痰火,星夏栀子汤;如属肺气不降者,用苏子降气汤。方隅认为:嗳气“治法俱宜开郁行气而兼清痰降火之剂,如二陈汤加朴、附、山楂、炒连治之可也。”(见《医林绳墨》卷二)。嗳气与噫气不同,嗳气多属实;噫气多属虚。参见噫气条。艾斗
灸具名。结构分上下两部分,其上部为金属丝绕制的弹簧斗,下部为石棉制成的衬垫,两旁有丝带以供固定。可用于温灸或间接灸。艾灸补泻
艾灸方法名。亦称火补火泻。指艾灸时以火力大小区分补泻的方法。《灵枢·背腧》:“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尽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吹旺其火,使病人觉烫者为泻法,有祛寒散结的作用。艾灸疗法
临床最常用的灸法。指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灸器灸等数种。详见各条。艾卷
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重约20克。可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艾卷灸
灸疗方法名。即艾条灸。见该条。艾绒
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质地以陈年者为佳。艾条
灸具名。即艾卷。见该条。艾条灸
灸疗法之一。是用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又称艾卷灸。也可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药艾条灸,称药条灸。该法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施灸时,以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详各该条。艾元英
元代医学家。生平欠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尝着《如宜方》2卷行世。后经明代陈嘉猷修订,并附脉法及方效于后,并更名为《回生捷录》重新刊行。艾炷
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制作时务求紧实。《扁鹊心书》:“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艾炷灸
艾灸法之一。即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应以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患者年龄大小综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头面胸部不宜大炷多壮;腹部腰背则艾炷宜大,壮数宜多;四肢末端皮薄骨多,不可多灸;肩背和四肢皮厚肉多之处,多灸无妨。妇孺宜少;壮男可多等。《爱庐医案》
医案著作。清·张仲华撰。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爱庐方案》,共分七十六门,一百余案,刊于咸丰年间。1882年柳宝诒从《爱庐方案》抄本中选录二十四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中,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外疡、妇人等十八门。张氏医案记述治疗经过较详,审证、用药、列方契合病情,理法方药,四平八稳,可供临床参考。现存多种清刊本。嗌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出《素问·太阴阳明论》:
①系指咽。《说文》:嗌者,咽也。《素问·热论》:“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②指咽以下的部位。《喉证约精》:“咽之低处名嗌。”
③泛指咽喉。《喉科金钥全书》卷上:“嗌者,口内总机关,统咽喉言也。”参见咽喉条。嗌干
病证名。系指咽干的病症。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类。因于虚者:一是少阴液亏。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液亏则虚火上灼,咽喉失养而嗌干。症见咽干至夜尤甚,渴欲饮水而不解兼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二是肺阴虚咽失于濡养而嗌干。《素问·藏气法时论》描述其症状为“喘咳逆气,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扳息,耳聋嗌干。”治宜滋阴养肺,方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因于实者,多由肺胃火炽,灼伤津液则嗌干而疼。治宜泻火解毒,利咽止痛。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本病可见于今之急慢性咽炎、萎缩性咽炎等。嗌疽
病名。系指咽喉生疽之病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有嗌疽,俗名走马喉痹。”为喉痹的一种。详见走马喉痹条。嗌络
咽部的脉络。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嗌乳
见《幼幼集成》。即伤乳吐。详该条。嗌塞
病证名。系指咽喉阻塞,呼吸吞咽不利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本病多由肺胃积热,火毒炽盛,痰涎雍塞所致。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嗌痛
证名。即咽喉痛。《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嗌痛、颔肿。”《马王堆汉墓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名之为嗌中痛。孙一奎谓:“嗌即咽之低处也”(《赤水玄珠·咽喉门》)。并指出喉痹患者,必兼咽嗌痛;而咽嗌痛者,往往并非喉痹患者,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嗌燥
病证名。系指咽喉干燥的病证。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本病的原因有二:一是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所致。治宜滋补肺肾之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和养阴清肺汤加减。二是肺胃火炽,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清热降火,可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嗌干条。嗌肿
病证名。系指咽喉肿疼的病证。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参见咽喉肿痛条。碍产
病名。又名碍肩生、绞脐、背包生、坐碍、凝产。指分娩时。由于脐带绕颈、绊肩而引起的难产。杨子建《十产论》:“碍产者,言儿身已顺,门路已正,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绊其肩,以致不能生。令产母仰卧,稳婆轻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属脐带脱垂类分娩并发症。碍肩生
病名。周纪常《妇科辑要》卷五:“儿已露顶,因脐带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碍肩生。”相当于脐带绊肩。参见碍产条。碍气嗽
病名。气道(呼吸道)为瘀血所阻碍而引致之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碍气嗽者,血碍气作嗽也。”治宜活血祛瘀,用桃仁、大黄、杏仁、姜汁等药。参见瘀血咳嗽条。安
①安定宁静。《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②安适,舒服。《素问·至真要大论》:“胸胁胃脘不安。”
③安和调顺。《素问·疟论》:“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
④病势衰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
⑤行。《灵枢·根结》:“枢折即骨丝而不安于地。”
⑥安全,平安。《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
⑦为何。《素问·脉要精微论》:“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⑧何处,哪里。《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⑨什么,何。《素问·咳论》:“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⑩怎么。《素问·示从容论》:“又安足以明之。”安道全
清代医生。四川雅安人。系民间医生,其技精艺高,深受民间敬重,有“神医”之誉。安谷
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说明患者胃气尚存,预后较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安济坊
宋代理疗机构名。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文学家苏轼在杭州领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病坊”,又名“安乐”。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政府将“安乐”接管并易名为“安济坊”,其后,各地均有安济坊之设。安眠
经外穴名。在风池与翳明两穴之间。主治失眠,烦躁不安,心悸,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或灸3-5壮。安眠穴
经外穴名。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静脉,有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精神病等。直刺1-1.5寸。安期生
秦代时琅琊(今属山东)人。一称安期先生,或安期,尝学神仙术,兼通医药,卖药于东海之滨。尝与秦皇相处三日,后秦皇即遗使入海求仙药。安丘望之
汉代医生。字仲都,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行医于民间,汉成帝欲召见之而未果。望之且收有门徒耿况、王汲等。撰有《老子章句》,乃道家之作品。安神
①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适用于阳气躁动,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狂妄、烦躁易怒等病症。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如因胆气虚或胆热引起心烦失眠,则用温胆安神或清胆安神。如因痰湿内阻引起的神志不清,则用涤痰开窍安神。参各条。
②养生术语。指安定神志,摄养精神。《后汉书·仲长统传》:“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纺绋。”安胎
治疗学术语。指对胎动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预防流产。出《经效产宝》。其原则有二:因母体有病以致胎动不安者,应治疗母病,母安则胎自安;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则母自愈。治疗参见胎动不安、滑胎条。安邪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仆参。参见该条。安耶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仆参。参见该条。安中
治疗学术语。指调理安和脾胃气机的治法。分和胃、健脾、调和肝胃等法。详各条。庵庐
医疗设施名。系指安置病人的简易场所。《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描述皇甫规征陇右时“军中大疫……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一般认为庵庐是军队中设立隔离病室的最早创举。按
①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伏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②用手触摸诊断法。《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热盛衰而调之。”
③按压。《素问·针解》:“邪胜则虚之,出针勿按。”
④按摩疗法。参按摩条。按法
①针刺手法名。一指针刺时将针向下按入。又称插法。《医学入门》:“按者,插也。”一指针刺时用手指按压穴位。《针灸问对》:“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
②推拿手法名。又名抑法。指用手指、手掌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按压穴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又指出:“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按肌群取穴
取穴法之一。在病变所在的肌肉或肌群上选取穴位。常用于肌肉瘫痪、萎缩等症。如臀肌瘫痪取环跳、股四头肌瘫痪取伏兔等。按脊法
推拿方法名。即点脊法。参见该条。按季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按摩
养生与医疗术语。通过按压或揉摩人的身体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出《灵枢·九针》:“形势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医署始设按摩博士、按摩师。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十轮经·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来,按摩又被泛称为推拿。《厘正按摩要术》:“推拿者,即按摩之异名也。”按摩博士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之名。按摩博士,隋代设二人,品位不详。唐代设一人,官阶为从九品下。按摩博士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学,下设按摩师、按摩工等作为助手。参见按摩科条。按摩法
正骨八法之一。该法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之功效。出《素问·血气形志》:“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骨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本法适用于软组织筋肌皮肉之损伤、肿硬疼痛或麻木强僵而未造成骨折脱臼之证。按摩工
唐太医署中教师职称之一。唐太医署在按摩博士、按摩师之下还设有按摩工。其数量为十六人。主要职责是协助按摩师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按摩科
古代医学科目名。隋代太医署中曾分医、按摩、咒禁三科进行教学。按摩科已设有按摩师和按摩生。(《唐六典》)。唐代太医署中仍设按摩科,并在该科置博士,下设师、工、生。“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按摩科的任务是“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即按摩和正骨两项任务。明代医学分十三科,按摩独成一科。按摩麻醉
麻醉方法之一。即推拿麻醉。参见该条。按摩师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名。隋唐太医署中设有按摩师,其位在按摩博士之下。隋代按摩师数量据《唐六典》记载共有一百人。而唐代按摩师只设四人。按摩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日常医疗工作。按摩推拿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种手法之一。其方法步骤系统按患部的肌肉走向,双手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徐徐按摩,顺骨捋筋。本法之作用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错位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而通达舒畅,不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防止关节僵直等并发症。该法尤其适用于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按蹻
古代养生与医疗术语,也称按跷。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治宜导引按蹻。”按摩的别称。“按”与“蹻”是按摩的两种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明·吴昆注:“按,手按也;蹻,足踹也。”指按摩中的手按法与足踩法。一说“蹻”指经络腧穴,《类经·论治类》张介宾注:“按,捏按也;蹻,即阳蹻、阴蹻之义。盖谓推拿溪谷蹻穴以除疾病也。”参见按摩条。按神经取穴
取穴法之一。按照神经的分布选取有关的穴位,多数选用与脊神经相应的夹脊穴和某些分布在神经丛或神经干通路上的穴位。如手指麻木,取正中神经上的内关、桡神经上的曲池或臂丛神经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疼痛,取腓神经上的阳陵泉、胫神经上的委中及坐骨神经或骶丛上的一些穴位等。按弦搓摩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三种:
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
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按摩,经三关至曲池,再经六腑至阴池穴,属阳证,关轻腑重;属阴证,腑经关重;再用两手搓摩前臂,最后以左手捏肘,右手捏儿大指,往外摇动(见《厘正按摩要术》卷三)。
③用两大指搓儿手与肱之背面各几下,再拿儿手慢慢摇动(见《增图考释推拿法》上卷)。此法能消痰化积,消痞。按胸腹
诊断学术语。指一种切诊方法。切按病人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等。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等病变的检查方法。按压行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即指压行气法。参见该条。案扤
古代养生术语。又作案杌、案玩等。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案通按;扤音wù,通玩,动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扤,也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案扤即按摩和活动肢体之意。参见蹻引、按摩、按蹻、矫摩等条。暗
①愚昧;昏昧。《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如哉!工独有之。”
②无光,昏暗。《嵇康集·养生论》:“害之使暗,而无光明。”暗产
病证名。指怀孕未足一月而流产者,其时胚胎尚未成形,人多不知有胎,故名暗产。古人认为多由郁怒不舒、房室不节所致(见《景岳全书》卷三十九)。李樾《达生撮要》:“种子须防暗产。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弗复交接,以扰其子宫,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盖浮火一动,则摇撼肾脉,胞门亦由之而不闭,胎始堕也。”暗疔
病名。发于人体隐蔽部位之肿毒。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外科备要》:“未发之先,腋下忽然坚肿,散漫无头,次肿阴囊,睾丸突兀,状如筋头,身发寒热,筋脉拘急,肿处焮痛。”治不宜针刺,可用汗解。可参见疔疮条。暗风
病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是一种与内风相似,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致风阳上亢的疾病。发病过程缓慢,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发病,遂以暗风为名。张杲《医说》指出暗风的主症是“头眩眼黑,不辨东西。”《医钞类编·头痛门》:“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治宜消风、清热、化痰,用羚犀汤、知柏地黄汤加竹茹、栝楼皮、黄芩,去黄柏方 施治。参见风痰眩晕、肝火眩晕等条。暗经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终身未见有月经来潮,但能正常孕育者。暗乳蛾
病名。系指喉中生出小而不易见的乳蛾的病证。《喉科种福》卷四:“蛾生喉中,其痛倍常,医不能见。俗名鸡心蛾。”本病多因肺胃热蕴,复感外邪,风热邪毒上冲咽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本病属乳蛾类。详见乳蛾条。暗痧
病名。痧证之一。
①指痧证中之慢而轻者,或慢而重者。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见“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胀,类于伤寒;亦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闷闷不已;亦有咳嗽烦闷,有似伤风;亦有头面肿胀,两目如火;亦有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误服热汤、热酒、热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气急、狂乱见凶。如遇是证,必先审脉辨证的确,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丸、或散、或煎剂,必须连进数服,俟其稍安,渐为调理。”(《痧胀玉衡·暗痧》)可选用宝花散、沉香郁金散、蒺藜散等方。
②指妇女之倒经痧。《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妇女倒经痧,经行之行,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红、或吐红,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肚腹不痛,亦为暗痧。”参见痧条。暗痫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名暗风。指遇阴暗地即发生的痫证。症见每至阴暗地即僵卧,气乱不省人事,手足动弹战掉,抽搦,喉中痰响,吐痰沫,或作吼声叫,发作时间,长则一日或半日,短则一二小时,发作过后即能起声,一如常人。小儿气血怯弱,而肝阳偏旺,易挟痰涎上犯心神,遇阴暗地易惊恐而发作。治法参见痫条。黯疔
病名。指疔疮生于腋下且坚硬如钉,色紫黑者。出《医宗金鉴》卷六七。该病因肝脾二经火毒所致。症见患处坚硬如钉头,痒且痛,色紫黑,并伴有身发寒热,四肢拘急,烦躁作呕,痛引半身等症,宜服麦灵丹、蟾酥丸之类汗之。余可参见疔疮条。肮(háng杭)
同吭。喉咙。《史记·陈余传》:“乃仰绝肮,遂死。”集注:“肌,咽也。”《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误较少。全书叙述三十六舌,并附简图,每种病理舌均记载其所主证候,并介绍这些证候的治法和方药,或辨明类似证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不仅能辨伤寒外感病的传变,对于杂症、内伤病的虚实,亦可从此类推。此书是现存较早的舌诊专着,以其图文并茂,故对后世影响较大。此书后经重订,现有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拗哭
①《儒门事亲》指幼儿数日内啼哭不止。
②《育婴家秘》指小儿夜啼,见灯亮即止,灭灯又哭。又名儿嗜灯花。可逐步改变幼儿习惯来纠正。
③《幼幼集成》谓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傲冬疮
病名。冬季好发之皮炎。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多因寒气收敛腠理,阴气不能发越,怫郁而成,多发生在秋冬季节。症见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春暖即愈。治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外搽绣球丸。即冬令皮炎。懊憹
证名。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素问·六元政纪大论》:“火郁之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又名心中懊憹。详该条。 收起阅读 »
穴位分类名。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的穴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埃
土湿之气所化之云。《素问·气交变大论》:“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折之政。”埃昏
土湿之气聚合而成之昏暗浓云。《素问·气交变大论》:“火不及……夏有惨凄凝洌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埃冒
土湿之气上涌。《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埃冒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埃溽
土气湿润。溽,湿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埃雾
土湿之气形成的云雾。《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埃郁
土湿之气上蒸结聚。《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复则埃郁,大雨且至。”癌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
①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肿后期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进一步则危及生命。即指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癌肿之生长部位、外形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症瘕热聚的范围。
②痈疽五发之一种。见癌发条。癌发
病名。痈疽五发之一。《外科启玄》卷四:“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乃督脉并膀胱经,多血少气。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可参见痈疽五发条。嗳腐
证名。嗳气兼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饮食失节,胃肠内有食滞停积所致。《类证治裁·(饣曹)证》:“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嗳腐,保和丸。”参见嗳气、宿食病、伤食条。嗳气
证名。见《丹溪心法·嗳气》。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伤寒指掌》卷三引邵仙根谓:“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郁滞也。”嗳声沉而长,常兼有脘腹饱胀感。多因中虚、胃气不和,或挟气、火、痰、食,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亦可因肺气不降所致。宜和胃降逆为大法。胃虚,用旋复代赭汤;脾胃虚寒,理阴煎;胃虚气滞,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保和丸、曲术丸;胃寒、饮食不易消化,养中煎、理中丸;胃虚挟痰,用和胃二陈煎,胃有痰火,星夏栀子汤;如属肺气不降者,用苏子降气汤。方隅认为:嗳气“治法俱宜开郁行气而兼清痰降火之剂,如二陈汤加朴、附、山楂、炒连治之可也。”(见《医林绳墨》卷二)。嗳气与噫气不同,嗳气多属实;噫气多属虚。参见噫气条。艾斗
灸具名。结构分上下两部分,其上部为金属丝绕制的弹簧斗,下部为石棉制成的衬垫,两旁有丝带以供固定。可用于温灸或间接灸。艾灸补泻
艾灸方法名。亦称火补火泻。指艾灸时以火力大小区分补泻的方法。《灵枢·背腧》:“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尽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吹旺其火,使病人觉烫者为泻法,有祛寒散结的作用。艾灸疗法
临床最常用的灸法。指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灸器灸等数种。详见各条。艾卷
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重约20克。可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艾卷灸
灸疗方法名。即艾条灸。见该条。艾绒
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质地以陈年者为佳。艾条
灸具名。即艾卷。见该条。艾条灸
灸疗法之一。是用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又称艾卷灸。也可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药艾条灸,称药条灸。该法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施灸时,以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详各该条。艾元英
元代医学家。生平欠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尝着《如宜方》2卷行世。后经明代陈嘉猷修订,并附脉法及方效于后,并更名为《回生捷录》重新刊行。艾炷
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制作时务求紧实。《扁鹊心书》:“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艾炷灸
艾灸法之一。即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应以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患者年龄大小综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头面胸部不宜大炷多壮;腹部腰背则艾炷宜大,壮数宜多;四肢末端皮薄骨多,不可多灸;肩背和四肢皮厚肉多之处,多灸无妨。妇孺宜少;壮男可多等。《爱庐医案》
医案著作。清·张仲华撰。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爱庐方案》,共分七十六门,一百余案,刊于咸丰年间。1882年柳宝诒从《爱庐方案》抄本中选录二十四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中,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外疡、妇人等十八门。张氏医案记述治疗经过较详,审证、用药、列方契合病情,理法方药,四平八稳,可供临床参考。现存多种清刊本。嗌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出《素问·太阴阳明论》:
①系指咽。《说文》:嗌者,咽也。《素问·热论》:“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②指咽以下的部位。《喉证约精》:“咽之低处名嗌。”
③泛指咽喉。《喉科金钥全书》卷上:“嗌者,口内总机关,统咽喉言也。”参见咽喉条。嗌干
病证名。系指咽干的病症。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类。因于虚者:一是少阴液亏。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液亏则虚火上灼,咽喉失养而嗌干。症见咽干至夜尤甚,渴欲饮水而不解兼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二是肺阴虚咽失于濡养而嗌干。《素问·藏气法时论》描述其症状为“喘咳逆气,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扳息,耳聋嗌干。”治宜滋阴养肺,方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因于实者,多由肺胃火炽,灼伤津液则嗌干而疼。治宜泻火解毒,利咽止痛。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本病可见于今之急慢性咽炎、萎缩性咽炎等。嗌疽
病名。系指咽喉生疽之病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有嗌疽,俗名走马喉痹。”为喉痹的一种。详见走马喉痹条。嗌络
咽部的脉络。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嗌乳
见《幼幼集成》。即伤乳吐。详该条。嗌塞
病证名。系指咽喉阻塞,呼吸吞咽不利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本病多由肺胃积热,火毒炽盛,痰涎雍塞所致。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嗌痛
证名。即咽喉痛。《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嗌痛、颔肿。”《马王堆汉墓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名之为嗌中痛。孙一奎谓:“嗌即咽之低处也”(《赤水玄珠·咽喉门》)。并指出喉痹患者,必兼咽嗌痛;而咽嗌痛者,往往并非喉痹患者,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嗌燥
病证名。系指咽喉干燥的病证。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本病的原因有二:一是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所致。治宜滋补肺肾之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和养阴清肺汤加减。二是肺胃火炽,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清热降火,可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嗌干条。嗌肿
病证名。系指咽喉肿疼的病证。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参见咽喉肿痛条。碍产
病名。又名碍肩生、绞脐、背包生、坐碍、凝产。指分娩时。由于脐带绕颈、绊肩而引起的难产。杨子建《十产论》:“碍产者,言儿身已顺,门路已正,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绊其肩,以致不能生。令产母仰卧,稳婆轻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属脐带脱垂类分娩并发症。碍肩生
病名。周纪常《妇科辑要》卷五:“儿已露顶,因脐带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碍肩生。”相当于脐带绊肩。参见碍产条。碍气嗽
病名。气道(呼吸道)为瘀血所阻碍而引致之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碍气嗽者,血碍气作嗽也。”治宜活血祛瘀,用桃仁、大黄、杏仁、姜汁等药。参见瘀血咳嗽条。安
①安定宁静。《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②安适,舒服。《素问·至真要大论》:“胸胁胃脘不安。”
③安和调顺。《素问·疟论》:“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
④病势衰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
⑤行。《灵枢·根结》:“枢折即骨丝而不安于地。”
⑥安全,平安。《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
⑦为何。《素问·脉要精微论》:“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⑧何处,哪里。《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⑨什么,何。《素问·咳论》:“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⑩怎么。《素问·示从容论》:“又安足以明之。”安道全
清代医生。四川雅安人。系民间医生,其技精艺高,深受民间敬重,有“神医”之誉。安谷
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说明患者胃气尚存,预后较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安济坊
宋代理疗机构名。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文学家苏轼在杭州领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病坊”,又名“安乐”。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政府将“安乐”接管并易名为“安济坊”,其后,各地均有安济坊之设。安眠
经外穴名。在风池与翳明两穴之间。主治失眠,烦躁不安,心悸,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或灸3-5壮。安眠穴
经外穴名。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静脉,有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精神病等。直刺1-1.5寸。安期生
秦代时琅琊(今属山东)人。一称安期先生,或安期,尝学神仙术,兼通医药,卖药于东海之滨。尝与秦皇相处三日,后秦皇即遗使入海求仙药。安丘望之
汉代医生。字仲都,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行医于民间,汉成帝欲召见之而未果。望之且收有门徒耿况、王汲等。撰有《老子章句》,乃道家之作品。安神
①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适用于阳气躁动,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狂妄、烦躁易怒等病症。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如因胆气虚或胆热引起心烦失眠,则用温胆安神或清胆安神。如因痰湿内阻引起的神志不清,则用涤痰开窍安神。参各条。
②养生术语。指安定神志,摄养精神。《后汉书·仲长统传》:“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纺绋。”安胎
治疗学术语。指对胎动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预防流产。出《经效产宝》。其原则有二:因母体有病以致胎动不安者,应治疗母病,母安则胎自安;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则母自愈。治疗参见胎动不安、滑胎条。安邪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仆参。参见该条。安耶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仆参。参见该条。安中
治疗学术语。指调理安和脾胃气机的治法。分和胃、健脾、调和肝胃等法。详各条。庵庐
医疗设施名。系指安置病人的简易场所。《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描述皇甫规征陇右时“军中大疫……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一般认为庵庐是军队中设立隔离病室的最早创举。按
①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伏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②用手触摸诊断法。《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热盛衰而调之。”
③按压。《素问·针解》:“邪胜则虚之,出针勿按。”
④按摩疗法。参按摩条。按法
①针刺手法名。一指针刺时将针向下按入。又称插法。《医学入门》:“按者,插也。”一指针刺时用手指按压穴位。《针灸问对》:“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
②推拿手法名。又名抑法。指用手指、手掌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按压穴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又指出:“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按肌群取穴
取穴法之一。在病变所在的肌肉或肌群上选取穴位。常用于肌肉瘫痪、萎缩等症。如臀肌瘫痪取环跳、股四头肌瘫痪取伏兔等。按脊法
推拿方法名。即点脊法。参见该条。按季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按摩
养生与医疗术语。通过按压或揉摩人的身体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出《灵枢·九针》:“形势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医署始设按摩博士、按摩师。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十轮经·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来,按摩又被泛称为推拿。《厘正按摩要术》:“推拿者,即按摩之异名也。”按摩博士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之名。按摩博士,隋代设二人,品位不详。唐代设一人,官阶为从九品下。按摩博士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学,下设按摩师、按摩工等作为助手。参见按摩科条。按摩法
正骨八法之一。该法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之功效。出《素问·血气形志》:“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骨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本法适用于软组织筋肌皮肉之损伤、肿硬疼痛或麻木强僵而未造成骨折脱臼之证。按摩工
唐太医署中教师职称之一。唐太医署在按摩博士、按摩师之下还设有按摩工。其数量为十六人。主要职责是协助按摩师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按摩科
古代医学科目名。隋代太医署中曾分医、按摩、咒禁三科进行教学。按摩科已设有按摩师和按摩生。(《唐六典》)。唐代太医署中仍设按摩科,并在该科置博士,下设师、工、生。“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按摩科的任务是“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即按摩和正骨两项任务。明代医学分十三科,按摩独成一科。按摩麻醉
麻醉方法之一。即推拿麻醉。参见该条。按摩师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名。隋唐太医署中设有按摩师,其位在按摩博士之下。隋代按摩师数量据《唐六典》记载共有一百人。而唐代按摩师只设四人。按摩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日常医疗工作。按摩推拿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种手法之一。其方法步骤系统按患部的肌肉走向,双手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徐徐按摩,顺骨捋筋。本法之作用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错位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而通达舒畅,不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防止关节僵直等并发症。该法尤其适用于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按蹻
古代养生与医疗术语,也称按跷。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治宜导引按蹻。”按摩的别称。“按”与“蹻”是按摩的两种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明·吴昆注:“按,手按也;蹻,足踹也。”指按摩中的手按法与足踩法。一说“蹻”指经络腧穴,《类经·论治类》张介宾注:“按,捏按也;蹻,即阳蹻、阴蹻之义。盖谓推拿溪谷蹻穴以除疾病也。”参见按摩条。按神经取穴
取穴法之一。按照神经的分布选取有关的穴位,多数选用与脊神经相应的夹脊穴和某些分布在神经丛或神经干通路上的穴位。如手指麻木,取正中神经上的内关、桡神经上的曲池或臂丛神经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疼痛,取腓神经上的阳陵泉、胫神经上的委中及坐骨神经或骶丛上的一些穴位等。按弦搓摩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三种:
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
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按摩,经三关至曲池,再经六腑至阴池穴,属阳证,关轻腑重;属阴证,腑经关重;再用两手搓摩前臂,最后以左手捏肘,右手捏儿大指,往外摇动(见《厘正按摩要术》卷三)。
③用两大指搓儿手与肱之背面各几下,再拿儿手慢慢摇动(见《增图考释推拿法》上卷)。此法能消痰化积,消痞。按胸腹
诊断学术语。指一种切诊方法。切按病人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等。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等病变的检查方法。按压行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即指压行气法。参见该条。案扤
古代养生术语。又作案杌、案玩等。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案通按;扤音wù,通玩,动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扤,也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案扤即按摩和活动肢体之意。参见蹻引、按摩、按蹻、矫摩等条。暗
①愚昧;昏昧。《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如哉!工独有之。”
②无光,昏暗。《嵇康集·养生论》:“害之使暗,而无光明。”暗产
病证名。指怀孕未足一月而流产者,其时胚胎尚未成形,人多不知有胎,故名暗产。古人认为多由郁怒不舒、房室不节所致(见《景岳全书》卷三十九)。李樾《达生撮要》:“种子须防暗产。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弗复交接,以扰其子宫,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盖浮火一动,则摇撼肾脉,胞门亦由之而不闭,胎始堕也。”暗疔
病名。发于人体隐蔽部位之肿毒。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外科备要》:“未发之先,腋下忽然坚肿,散漫无头,次肿阴囊,睾丸突兀,状如筋头,身发寒热,筋脉拘急,肿处焮痛。”治不宜针刺,可用汗解。可参见疔疮条。暗风
病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是一种与内风相似,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致风阳上亢的疾病。发病过程缓慢,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发病,遂以暗风为名。张杲《医说》指出暗风的主症是“头眩眼黑,不辨东西。”《医钞类编·头痛门》:“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治宜消风、清热、化痰,用羚犀汤、知柏地黄汤加竹茹、栝楼皮、黄芩,去黄柏方 施治。参见风痰眩晕、肝火眩晕等条。暗经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终身未见有月经来潮,但能正常孕育者。暗乳蛾
病名。系指喉中生出小而不易见的乳蛾的病证。《喉科种福》卷四:“蛾生喉中,其痛倍常,医不能见。俗名鸡心蛾。”本病多因肺胃热蕴,复感外邪,风热邪毒上冲咽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本病属乳蛾类。详见乳蛾条。暗痧
病名。痧证之一。
①指痧证中之慢而轻者,或慢而重者。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见“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胀,类于伤寒;亦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闷闷不已;亦有咳嗽烦闷,有似伤风;亦有头面肿胀,两目如火;亦有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误服热汤、热酒、热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气急、狂乱见凶。如遇是证,必先审脉辨证的确,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丸、或散、或煎剂,必须连进数服,俟其稍安,渐为调理。”(《痧胀玉衡·暗痧》)可选用宝花散、沉香郁金散、蒺藜散等方。
②指妇女之倒经痧。《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妇女倒经痧,经行之行,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红、或吐红,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肚腹不痛,亦为暗痧。”参见痧条。暗痫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名暗风。指遇阴暗地即发生的痫证。症见每至阴暗地即僵卧,气乱不省人事,手足动弹战掉,抽搦,喉中痰响,吐痰沫,或作吼声叫,发作时间,长则一日或半日,短则一二小时,发作过后即能起声,一如常人。小儿气血怯弱,而肝阳偏旺,易挟痰涎上犯心神,遇阴暗地易惊恐而发作。治法参见痫条。黯疔
病名。指疔疮生于腋下且坚硬如钉,色紫黑者。出《医宗金鉴》卷六七。该病因肝脾二经火毒所致。症见患处坚硬如钉头,痒且痛,色紫黑,并伴有身发寒热,四肢拘急,烦躁作呕,痛引半身等症,宜服麦灵丹、蟾酥丸之类汗之。余可参见疔疮条。肮(háng杭)
同吭。喉咙。《史记·陈余传》:“乃仰绝肮,遂死。”集注:“肌,咽也。”《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误较少。全书叙述三十六舌,并附简图,每种病理舌均记载其所主证候,并介绍这些证候的治法和方药,或辨明类似证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不仅能辨伤寒外感病的传变,对于杂症、内伤病的虚实,亦可从此类推。此书是现存较早的舌诊专着,以其图文并茂,故对后世影响较大。此书后经重订,现有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拗哭
①《儒门事亲》指幼儿数日内啼哭不止。
②《育婴家秘》指小儿夜啼,见灯亮即止,灭灯又哭。又名儿嗜灯花。可逐步改变幼儿习惯来纠正。
③《幼幼集成》谓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傲冬疮
病名。冬季好发之皮炎。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多因寒气收敛腠理,阴气不能发越,怫郁而成,多发生在秋冬季节。症见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春暖即愈。治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外搽绣球丸。即冬令皮炎。懊憹
证名。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素问·六元政纪大论》:“火郁之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又名心中懊憹。详该条。 收起阅读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讲解及医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
?
? ? 【出处】《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 【药物】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用法1】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 ? 【用法2】除大枣、赤小豆外,其余药入布袋,扎紧口,煮取药汁。用药汁煮赤小豆及枣,直至赤小豆熟烂为止。
? ? ? ? ? ?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连服3天。食豆、枣,喝汤汁。
【方解1】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
? ? ? ? ? ? ?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
? ? ? ? ? ? ?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 热祛湿之效。
? ? ? ? ? ?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 ? 【方解2】本汤原为湿热黄疸偏表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现被较广泛地应用于风水等症。汤中麻黄、杏仁、生姜为一组,散寒表邪,以解阳郁之热;连翘、桑白皮、赤小豆为一组,皆苦寒而清利湿热,连翘透邪热之结,赤小豆清中而又活血;甘草、大枣健脾和胃,以补后天。
? ? 【主治1】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 ? 【主治2】外感风邪所致的风水、1.皮肤湿热疹毒、2.湿热壅滞的水肿等。3.常用于荨麻疹、4.急性肾炎初起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等病(利水)。5.肝功能异常.6.咳嗽.
? ? ? ? ? ? ?哮喘(阴水雍肺)等阴水证患者忌服(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用药禁忌】本方对黄疸(肝炎)、小儿水肿(肾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不良反应】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心悸、发热、大汗不止,血压升高,并可引起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引起心搏徐缓。?
?【临床应用1 】1.荨麻疹:应用本方加减:炙麻黄10g,连翘10g,银花10g,三角胡麻10g,蝉衣10g,蛇床子10g,牛蒡子10g,赤芍10g,赤小豆50g,小蓟30g,浮萍草20g。用文火煎煮赤小豆,熟后滤汁去豆纳诸药,再煎半小时即可,一次性煎约500ml。分早晚2次服。
? ? ? ? ? ? ? 2.风寒袭表加荆芥10g,防风10g;风热加菊花10g,减炙麻黄为5g;
? ? ? ? ? ? ? 3.腹痛加白芍30g;
? ? ? ? ? ? ? 4.搔痒难忍加地肤子10g,白鲜皮10g;
? ? ? ? ? ? ? 5.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加防风10g,黄芪30g。
?
【临床1总结】治疗荨麻疹118例,男85例,女33例;
? ? ? ? ? ? ?年龄3-73岁;病程3日至40余年。
? ? ? ? ? ? ?结果:风团、瘙痒消失,随访1年以上未复
? ? ? ? ? ? ?发为痊愈,共65例
? ? ? ? ? ? ?风团、瘙痒消失3月,1年以内时有复发为显效,共46例;
? ? ? ? ? ? ?服药期间症状消失,10日至3月复发为有效,共4例;
? ? ? ? ? ? ?服6剂症状未减或虽减轻但10日以内又反复发作,需配抗过敏治疗者为无效,共3例;
? ? ? ? ? ? ?总有效率为97.5%。
【临床应用2】急性湿疹样皮炎:应用本方加减:麻黄9g,连翘15g,白桑皮30g,杏仁9g,生姜9g,大枣6g,大青叶3g。
? ? ? ? ? ? ? 症见皮损腥红灼热加生石膏、生地;
? ? ? ? ? ? ? 渗液多加苦参、黄柏;瘙痒甚加徐长卿、白癣皮;
? ? ? ? ? ? ? 药疹重用甘草至30g,赤小豆至60g;
? ? ? ? ? ? ? 发于上部者加蝉衣6g,菊花20g;
? ? ? ? ? ? ? 发于下部者加川牛膝9g,车前子15g。
【临床用法】同时水煎,前2煎早晚各服1次,第3煎药汁热水洗浴或湿敷。
【临床总结】治疗急性湿疹样皮炎100例,其中急性湿疹28例,黄水疮20例,接触性皮炎15例,药疹13例,间擦性皮炎9例,隐翘虫皮炎7例,脂溢性皮炎6例,日光性皮炎2例。用药最多为日光性皮炎1例,服药25剂而愈
? ? ? ? ? ? ?结果:痊愈76例,显效24例,有效率达100%。
【临床应用3】瘙痒性皮肤病:应用本方加减:麻黄9g,连翘15g,荆芥15g,防风15g,桑白皮15-30g,杏仁12g,赤小豆30-60g,生姜6g,甘草6-30g,地肤子30g。
? ? ? ? ? ? ?瘙痒甚加乌蛇、刺蒺藜、僵蚕;
? ? ? ? ? ? ?搔破流水加苦参、土茯苓、滑石;
? ? ? ? ? ? ?皮肤粗糙肥厚加当归、首乌、鸡血藤;
? ? ? ? ? ? ?丘疹形成结节加桃仁、红花、赤芍;
? ? ? ? ? ? ?药物过敏重用甘草30g,赤小豆60g,大青叶30g,
【临床用法】水煎2次分早晚内服,第3煎药汁加热水洗浴。
【临床总结】治疗瘙痒性皮肤病130例,皮疹消退,瘙痒消失为痊愈,共78例;皮疹退有轻度痒感为好转,共49例;无效3例,疗程3-30日。总有效率97%。
?
【临床功能】1.改善肝功能: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本方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组织学检查,本方使肝细胞损伤程度降低,且部分动物肝细胞基本恢复正常。
? ? ? ? ? ? 2.利尿:连翘、麻黄有利尿作用。
? ? ? ? ? ? 3.抗炎:连翘醇提水溶液有明显的抗渗出作用及降低血管壁隐性作用,且能增加炎性性渗出细胞的吞噬能力。
? ? ? ? ? ? 4.抗病原微生物:连翘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在急性期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
? ? ? ? ? ? ?如水肿明显者合用五皮饮:麻黄、连翘、赤小豆、陈皮、生姜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苓皮;
? ? ? ? ? ? ?如血尿明显者,可加用活血化瘀之大蓟,小蓟、白茅根、白芨、侧柏叶等,如见咳喘气粗,有水邪上凌之势者,加桑白皮、葶苈子、陈皮、苏子、杏仁等。
? ? ? ? ? ? ?热毒证,为避免毒盛火攻,用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玉米须等,或合用龙胆泻肝丸。
? ? ? ? ? ? ?若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欲厥者,用五苓散合五皮饮,或加防已、川椒、肉桂、五味子、人参等,也可急煎独参汤或注射生脉散注射液。若神志不清,服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
? ? ? ? ? ? ?如寒湿偏盛,水湿浊气内闭,见尿少尿闭,浮肿更甚,嗜睡等,欲成水毒内闭者,用五苓散合附子理中汤。如浊气上泛甚,也可选用温胆场,或旋覆代赭石汤,或加大黄、山栀、白头翁等。
?
?
?
?
?
案例列举
?
?
?
?
?
【案例一】周身瘙痒? ?
?
?
刘渡舟医案:高某某,男,20岁。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
?
?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
?
按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
?
?
?
?
?
?
【案例二】 肾风水肿
?
?
张东军医案:樊某,男,28岁。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但尿化验始终Pr(卅),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霉素一周病无缓解,故于1985年11月5日前来就诊。症见:颜面虚浮,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腰胀痛,左侧尤甚,小便量少,色如茶,腹胀食少,舌边尖红,苔黄而粘'脉滑少力。尿化验Pr(卅),WBC:3~5,RBC:1~2,颗粒管型O~1。证属邪热入里与水壅结而成湿热内盛,治以清热利水解毒。
?
?
?
方药:麻黄l 0克,连翘1 5克,赤小豆50克,杏仁15克(捣),茯苓20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5克,生姜1克,大枣5枚。
?
?
服药5剂.尿量大增,肿消大半,尿化验Pr(4-+),余正常'舌苔趋净。上方增党参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服7剂,病情稳定,病者只有活动后下肢有轻度浮肿,尿化验Pr(+)继以补益肾气法,巩固疗效。?
?
?
按语:张氏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凡湿热蕴结于里,不论表邪有无,均可投用本方。
?
?
?
?
?
?
?
【案例三】 浮肿紫斑(紫癜肾炎)
?
?
李浩然医案:何某某,女,15岁,1981年3月14日诊。发病前三天曾感冒发热,未治而热退。继则面部四肢浮肿,下肢发生紫斑,纳减,苔薄,脉小滑。检查:扁桃体轻度充血,心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有散在性黄豆大小紫斑数十枚,不痛不痒,面部和四肢浮肿。血象正常,血小板20万/立方毫米。尿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卅。临床印象: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过敏性紫癜症。
?
?处方:麻黄9克,连翘12克,赤小豆30克,桑皮12克,桃、杏仁各1O克,姜皮3克,大枣5枚。3剂,浮肿、紫斑全消。尿检:蛋白十,白细胞十。继服5剂尿检正常,随访一年正常。
?
按语:本案为外感引动湿热,肺肾同病,水气不化而见水肿;湿热迫血妄行,外发紫斑。总以解表化湿,宣肺利水为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
?
?
【案例四】 肌衄
?
?
于世楼医案:张某某.女14岁,1984年3月8日诊。初起身有寒热,体温39LC,纳呆,呕吐,四肢关节肿痛,以膝踝关节较剧,继在膝、小腿部出现对称性、大小不等、稍隆起之出血性丘疹,苔白腻,脉沉细数。证属外邪束表,湿热郁蒸,热迫血溢而致肌衄。治宜疏风清热,祛湿凉血。
?
?
?
处方:麻黄3克,连翘12克,杏仁、甘草、白藓皮、黄柏、赤芍各1O克,茵陈15克,紫草、赤小豆各30克,生姜5片,红枣12枚。煎服。服药3剂后紫癜略退,诸症亦减轻,关节疼痛仍在,照原方加防己、木通各1O克,续服3剂而愈。
?
按语: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寒热无汗,则湿热无外泄之路,郁蒸肌表,损伤阳络,而致肌衄。治宜外散表邪,内利湿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之相宜,果三投而愈。
?
?
?
?
?
?
?
?
【案例五】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
?
王忠民医案:孙姓,男,59岁,1980年2月2日就诊。夙病慢支12年。3日前不慎受凉后宿疾再作,发热恶寒,无汗而咳,头痛身重,喘不得平卧,胸闷气急,咳吐痰量多而粘,色微黄,纳呆恶心,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略数。闻心音轻远、律整。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底闻及湿性罗音和哮鸣音。体温38.7C。化验:白细胞18200/立方毫米,中性78%,淋巴16%,酸性29/5,单核4%。胸透:双肺纹理增强,轻度肺气肿。证属风寒犯肺,湿聚化热,肺失和降。
?
?
?
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9克,连翘1 2克,杏仁、炙桑白皮、甜葶苈各1 5克'赤小豆30克,甘草、生姜各6克,双花24克,陈皮l O克。水煎。分二次服。
?
进上方3剂症即缓解,咳吐减轻,已能平卧,痰渐少,水肿消失,气急亦明显好转,体温降至正常。宗前方增损复进5剂,咳嗽悉平。
?
按语:内有湿热,复感外邪,内外相合,闭阻于肺,致发咳嗽。故拟本方以外散寒邪,内清湿热。据王氏经验,运用本方应据其病位、轻重与久暂,决定剂量大小和加减。湿热在上,偏于清泄;在中'佐以理气;在下,重用利导。外邪不除者,加金银花、桂枝;痰湿阻肺地龙加地骨皮l0克,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泻白散意,又服2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月余,1年后寻访,哮喘未发。
?
?
?
?
?
?
?
?
【案例六】 哮喘
?
?
蒋昌福医案:吴某,男,16岁,198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幼时即患哮喘病,以往较轻,近年来,症状加重,每因受凉即发。发时呼吸迫促,胸闷喘咳,咳痰不畅,头部出汗,不能安卧。此次发作已经1周,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度发热恶风,喉间哮鸣,吸气困难,口干,纳食不香,脉象滑数,舌苔薄黄。此乃寒郁发热,痰热夹外邪阻塞息道,以致肺失宣肃,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宣肺祛痰清热。药用:麻黄8克,杏仁10克,连轺15克,赤小豆10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地龙3克。
?
上方连服2剂,痰畅,喘定咳减,右寸脉仍现滑大而数。原方去地龙加地骨皮10克,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泻白散之癔,又服二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一个月,一年后寻访,哮喘未发。
?
按语:运用本方,以表邪与湿热共存为要点。本案哮喘内有湿热,外受凉而发,与此病机相合,故以本方清宣利湿。盖湿热郁蒸肌表,气机被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免气机被遏,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防伤津化燥,惟以清宣为宜。此外,本案亦有痰热之征,故去生姜之温,加地龙以增清热平喘之力。
?
?
?
?
?
?
?
?
【案例七】 晨间喷嚏(过敏性鼻炎)
?
?
?蒋昌福医案:张某,女,27岁,1988年3月3日初诊。患者晨间喷嚏已经2年,每天早晨起床,即作喷嚏,连连十数声,甚至数十声,经本院五官科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多方医治疗效不佳,脉象平和,舌尖略红,苔薄黄,牙龈紫赤,患者曾因连续喷嚏,引起腹肌强烈收缩,致流产两胎。此乃邪热相争于肺窍,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薏苡仁,宣散肺部郁邪:
?
?
?
药用:麻黄5克,连轺15克,赤小豆1O克,桑白皮6克,杏仁8克,甘草3克,薏苡仁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服上方3剂,晨起喷嚏大减,继原方连服1周而痊愈,后改用玉屏风散巩固疗效,至今已半年未发。?
?
按语:邪热郁闭肺窍,作嚏不止,本方以辛宣开散为主,能助肺气开发,透窍达邪,是获其效。者,加前胡、白前;痰涎壅盛者,加苏子、甜葶苈等。
?
?
?
?
?
?
?
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皮肤病验案举隅?
?
?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75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导师马融教授根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组方寓意和异病同治的传统理论,临床灵活加减,拟定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用:麻黄6g,连翘15g,赤小豆15g,蒺藜15g,紫草15g,蝉蜕9g,白鲜皮15g,当归15g,地肤子15g,苦参10g,大青叶15g,桂枝10g,茯苓15g,蒲公英15g,天葵子15g,地丁15g,赤芍15g,甘草6g,党参15g。用于治疗小儿皮肤病,屡奏佳效。兹举验案如下。
?
1湿疹
?
? ? 案1李某,女,1岁7个月。2006年5月9日初诊。主诉:湿疹1年。患儿1年前始出现湿疹,于颈项、耳后、肘窝、腋窝、窝等皮肤皱折处出现皮疹,对称分布,色红,伴搔痒,受热后尤甚,痒甚时搔破流黄水。患儿情绪急躁,纳可,寐安,便调。查体:咽稍红,舌淡红苔白,指纹青。诊为湿疹,证属风湿热毒蕴结肌肤,法当疏风透邪、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予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日1剂,水煎100mL分次频服。服药4剂,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湿疹颜色变浅,颈部、腿部已基本消退,两臂稍痒,遇热痒甚,情绪好。纳可,便调。原方继服3剂,患儿皮疹消退,纳可,寐安,偶烦躁哭闹,予健身消导颗粒以善其后。
?
2急性荨麻疹
?
? ? 案2陈某,女,16岁。2006年3月7日初诊。主诉:皮疹10天。患儿于入院前10天因吃羊脑,复受凉而出现颜面部红色皮疹,伴搔痒,无发热,无鼻塞流涕,无吐泻,就诊于本市某医院,诊为“荨麻疹”,予西药治疗(具体不详)3天,无明显好转,遂予氟美松5mg肌注,口服强的松5mg,2次/d,治疗3天,患儿夜间皮疹搔痒加重。入院前3天转诊于另一医院,诊断同前,予VitC 0.5g,西咪替丁0.2g,地塞米松8mg静点,肌注苯海拉明20mg,治疗3天后,皮疹仍无明显好转,为求中医治疗,今就诊于本院儿科门诊,诊时证见颜面及全身红色皮疹,略高出皮肤,伴搔痒,无发热、咳嗽、吐泻及其他不适。查体:神清,精神反应好,查体合作,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无抵抗,咽充血,双侧扁桃体2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舌红苔黄,脉浮数。查血常规示:WBC 17.1×109/L,L 40.8%,G54.2%。诊为荨麻疹,证属风热蕴肤,法当疏风清热凉血,处方:金银花10g,连翘10g,防风10g,薄荷5g,生石膏20g,丹皮10g,当归10g,赤芍10g,厚朴10g,陈皮10g,桔梗10g,牛蒡子10g,蝉蜕5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大黄5g。水煎200mL分服,日1剂,分3次服。配合西药新天欣、西米替丁等对症处理。二诊(2006年3月9日):患儿近3日服药后,皮疹较前稍减轻,但仍有反复,以头面部及周身为主,伴搔痒。纳可,便调。舌红,苔白稍腻,脉滑。查体,咽稍红,两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软。今改为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厚朴10g。患儿服药2剂,皮疹消退,继服此方5剂巩固治疗,皮疹未再出现(西药治疗6天后停用)。随访1个月,未复发。
?
3慢性荨麻疹
?
? ? 案3由某,女,9岁。2005年11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皮疹3月余。患儿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皮疹,略高出皮肤,色红,搔痒,甚则融合成片。曾就诊于本市某医院,诊为“荨麻疹”,予西药口服及外涂(具体用药不详),治后皮疹消退,停药则复出现,症状较前更重。亦曾于外院口服中药,但疗效不著。为求进一步治疗,诊于本院。诊时证见患儿周身皮疹,以躯干部、面部为主,皮疹色红,高出皮面,甚则融合成片,伴搔痒,入夜甚。患儿无发热,无腹痛及吐泻,纳欠佳,二便调,寐欠安。查体:精神反应好,咽稍红,除皮疹外未见其他异常。舌红,苔白稍厚,脉滑数。诊为慢性荨麻疹,证属风湿热毒蕴结肌肤而致,法当解表透邪,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予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焦三仙30g。日1剂,水煎200mL分次频服。谨守此方,服药10剂,患儿皮疹及搔痒基本消失,纳可,便调,寐安。继以前方加减巩固治疗半月余,皮疹及搔痒完全消失,且无反复。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4体会
?
? ? 荨麻疹属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组织胺介质导致的皮肤黏膜之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所致的风团性损害或局限性真皮水肿。湿疹亦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一种皮肤疾病,临床常有轻重不等的搔痒、多种形态的皮肤损害、时有渗出、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毒之邪客于肌肤所致。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盛则痒”的特点与“风团性损害”、“搔痒”的临床表现是一致的;“湿性黏滞”、“湿盛则肿”的特点与本病真皮水肿的病理表现及临床时有渗出、反复发作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风”和“湿”是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此类疾病病位主要在肺脾,《内经》云:“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金匮要略》中有“邪气中经,则自痒而瘾疹”。肺主气,外合皮毛,为水之上源,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小儿具有“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肌肤脆弱、腠理疏松的生理特点,肺气壅闭,气机不利,气滞湿阻,湿气留连皮肤则皮病;或饮食不当,脾运失健,湿热内蕴,而肺失开阖,皮毛失宣,复感风邪,风湿热郁于皮毛肌腠之间,阻于经络,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营卫失和,气机失调,发为本病。
?
? ? 导师马融教授认为,其病机与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方寓意有共同之处,因此根据异病同治的传统理论,临床灵活加减,拟定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湿疹、荨麻疹,其组方特点有三:一是宣展肺气,发散外邪以和外:如方中用麻黄宣肺解表,透疹止痒为主药,桂枝可助麻黄增强解表散邪之力以和外;二是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以畅内:如方中以连翘味辛苦凉,清热解毒利湿,既能监制麻黄之悍,又能透发内在火热或清利湿热,配赤芍、赤小豆、紫草、苦参以清热凉血、清化湿热,合大青叶、蒲公英、天葵子、地丁以清热解毒,茯苓、党参、焦三仙健脾利湿化滞,诸药合用使湿、热、毒之邪得祛以畅内;三是疏风活血,调和营卫以通经脉:如方中蒺藜、白鲜皮、地肤子、蝉蜕助麻黄疏风止痒透疹,桂枝既可散外邪以和卫,又通行经脉,配当归养血活血,使营卫和调,气机通畅“,血活风自灭”。全方共奏疏风活血、清热解毒化湿、止痒透疹之功。如此则内外和畅,气机通畅,营卫调和,肌肤濡润丰满,外不得侵,则皮肤安康无患矣。药证合拍,故屡奏佳效。 收起阅读 »
?
?
?
? ? 【出处】《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 【药物】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用法1】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 ? 【用法2】除大枣、赤小豆外,其余药入布袋,扎紧口,煮取药汁。用药汁煮赤小豆及枣,直至赤小豆熟烂为止。
? ? ? ? ? ?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连服3天。食豆、枣,喝汤汁。
【方解1】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
? ? ? ? ? ? ?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
? ? ? ? ? ? ?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 热祛湿之效。
? ? ? ? ? ?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 ? 【方解2】本汤原为湿热黄疸偏表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现被较广泛地应用于风水等症。汤中麻黄、杏仁、生姜为一组,散寒表邪,以解阳郁之热;连翘、桑白皮、赤小豆为一组,皆苦寒而清利湿热,连翘透邪热之结,赤小豆清中而又活血;甘草、大枣健脾和胃,以补后天。
? ? 【主治1】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 ? 【主治2】外感风邪所致的风水、1.皮肤湿热疹毒、2.湿热壅滞的水肿等。3.常用于荨麻疹、4.急性肾炎初起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等病(利水)。5.肝功能异常.6.咳嗽.
? ? ? ? ? ? ?哮喘(阴水雍肺)等阴水证患者忌服(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用药禁忌】本方对黄疸(肝炎)、小儿水肿(肾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不良反应】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心悸、发热、大汗不止,血压升高,并可引起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引起心搏徐缓。?
?【临床应用1 】1.荨麻疹:应用本方加减:炙麻黄10g,连翘10g,银花10g,三角胡麻10g,蝉衣10g,蛇床子10g,牛蒡子10g,赤芍10g,赤小豆50g,小蓟30g,浮萍草20g。用文火煎煮赤小豆,熟后滤汁去豆纳诸药,再煎半小时即可,一次性煎约500ml。分早晚2次服。
? ? ? ? ? ? ? 2.风寒袭表加荆芥10g,防风10g;风热加菊花10g,减炙麻黄为5g;
? ? ? ? ? ? ? 3.腹痛加白芍30g;
? ? ? ? ? ? ? 4.搔痒难忍加地肤子10g,白鲜皮10g;
? ? ? ? ? ? ? 5.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加防风10g,黄芪30g。
?
【临床1总结】治疗荨麻疹118例,男85例,女33例;
? ? ? ? ? ? ?年龄3-73岁;病程3日至40余年。
? ? ? ? ? ? ?结果:风团、瘙痒消失,随访1年以上未复
? ? ? ? ? ? ?发为痊愈,共65例
? ? ? ? ? ? ?风团、瘙痒消失3月,1年以内时有复发为显效,共46例;
? ? ? ? ? ? ?服药期间症状消失,10日至3月复发为有效,共4例;
? ? ? ? ? ? ?服6剂症状未减或虽减轻但10日以内又反复发作,需配抗过敏治疗者为无效,共3例;
? ? ? ? ? ? ?总有效率为97.5%。
【临床应用2】急性湿疹样皮炎:应用本方加减:麻黄9g,连翘15g,白桑皮30g,杏仁9g,生姜9g,大枣6g,大青叶3g。
? ? ? ? ? ? ? 症见皮损腥红灼热加生石膏、生地;
? ? ? ? ? ? ? 渗液多加苦参、黄柏;瘙痒甚加徐长卿、白癣皮;
? ? ? ? ? ? ? 药疹重用甘草至30g,赤小豆至60g;
? ? ? ? ? ? ? 发于上部者加蝉衣6g,菊花20g;
? ? ? ? ? ? ? 发于下部者加川牛膝9g,车前子15g。
【临床用法】同时水煎,前2煎早晚各服1次,第3煎药汁热水洗浴或湿敷。
【临床总结】治疗急性湿疹样皮炎100例,其中急性湿疹28例,黄水疮20例,接触性皮炎15例,药疹13例,间擦性皮炎9例,隐翘虫皮炎7例,脂溢性皮炎6例,日光性皮炎2例。用药最多为日光性皮炎1例,服药25剂而愈
? ? ? ? ? ? ?结果:痊愈76例,显效24例,有效率达100%。
【临床应用3】瘙痒性皮肤病:应用本方加减:麻黄9g,连翘15g,荆芥15g,防风15g,桑白皮15-30g,杏仁12g,赤小豆30-60g,生姜6g,甘草6-30g,地肤子30g。
? ? ? ? ? ? ?瘙痒甚加乌蛇、刺蒺藜、僵蚕;
? ? ? ? ? ? ?搔破流水加苦参、土茯苓、滑石;
? ? ? ? ? ? ?皮肤粗糙肥厚加当归、首乌、鸡血藤;
? ? ? ? ? ? ?丘疹形成结节加桃仁、红花、赤芍;
? ? ? ? ? ? ?药物过敏重用甘草30g,赤小豆60g,大青叶30g,
【临床用法】水煎2次分早晚内服,第3煎药汁加热水洗浴。
【临床总结】治疗瘙痒性皮肤病130例,皮疹消退,瘙痒消失为痊愈,共78例;皮疹退有轻度痒感为好转,共49例;无效3例,疗程3-30日。总有效率97%。
?
【临床功能】1.改善肝功能: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本方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组织学检查,本方使肝细胞损伤程度降低,且部分动物肝细胞基本恢复正常。
? ? ? ? ? ? 2.利尿:连翘、麻黄有利尿作用。
? ? ? ? ? ? 3.抗炎:连翘醇提水溶液有明显的抗渗出作用及降低血管壁隐性作用,且能增加炎性性渗出细胞的吞噬能力。
? ? ? ? ? ? 4.抗病原微生物:连翘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在急性期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
? ? ? ? ? ? ?如水肿明显者合用五皮饮:麻黄、连翘、赤小豆、陈皮、生姜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苓皮;
? ? ? ? ? ? ?如血尿明显者,可加用活血化瘀之大蓟,小蓟、白茅根、白芨、侧柏叶等,如见咳喘气粗,有水邪上凌之势者,加桑白皮、葶苈子、陈皮、苏子、杏仁等。
? ? ? ? ? ? ?热毒证,为避免毒盛火攻,用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玉米须等,或合用龙胆泻肝丸。
? ? ? ? ? ? ?若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欲厥者,用五苓散合五皮饮,或加防已、川椒、肉桂、五味子、人参等,也可急煎独参汤或注射生脉散注射液。若神志不清,服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
? ? ? ? ? ? ?如寒湿偏盛,水湿浊气内闭,见尿少尿闭,浮肿更甚,嗜睡等,欲成水毒内闭者,用五苓散合附子理中汤。如浊气上泛甚,也可选用温胆场,或旋覆代赭石汤,或加大黄、山栀、白头翁等。
?
?
?
?
?
案例列举
?
?
?
?
?
【案例一】周身瘙痒? ?
?
?
刘渡舟医案:高某某,男,20岁。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
?
?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
?
按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
?
?
?
?
?
?
【案例二】 肾风水肿
?
?
张东军医案:樊某,男,28岁。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但尿化验始终Pr(卅),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霉素一周病无缓解,故于1985年11月5日前来就诊。症见:颜面虚浮,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腰胀痛,左侧尤甚,小便量少,色如茶,腹胀食少,舌边尖红,苔黄而粘'脉滑少力。尿化验Pr(卅),WBC:3~5,RBC:1~2,颗粒管型O~1。证属邪热入里与水壅结而成湿热内盛,治以清热利水解毒。
?
?
?
方药:麻黄l 0克,连翘1 5克,赤小豆50克,杏仁15克(捣),茯苓20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5克,生姜1克,大枣5枚。
?
?
服药5剂.尿量大增,肿消大半,尿化验Pr(4-+),余正常'舌苔趋净。上方增党参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服7剂,病情稳定,病者只有活动后下肢有轻度浮肿,尿化验Pr(+)继以补益肾气法,巩固疗效。?
?
?
按语:张氏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凡湿热蕴结于里,不论表邪有无,均可投用本方。
?
?
?
?
?
?
?
【案例三】 浮肿紫斑(紫癜肾炎)
?
?
李浩然医案:何某某,女,15岁,1981年3月14日诊。发病前三天曾感冒发热,未治而热退。继则面部四肢浮肿,下肢发生紫斑,纳减,苔薄,脉小滑。检查:扁桃体轻度充血,心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有散在性黄豆大小紫斑数十枚,不痛不痒,面部和四肢浮肿。血象正常,血小板20万/立方毫米。尿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卅。临床印象: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过敏性紫癜症。
?
?处方:麻黄9克,连翘12克,赤小豆30克,桑皮12克,桃、杏仁各1O克,姜皮3克,大枣5枚。3剂,浮肿、紫斑全消。尿检:蛋白十,白细胞十。继服5剂尿检正常,随访一年正常。
?
按语:本案为外感引动湿热,肺肾同病,水气不化而见水肿;湿热迫血妄行,外发紫斑。总以解表化湿,宣肺利水为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
?
?
【案例四】 肌衄
?
?
于世楼医案:张某某.女14岁,1984年3月8日诊。初起身有寒热,体温39LC,纳呆,呕吐,四肢关节肿痛,以膝踝关节较剧,继在膝、小腿部出现对称性、大小不等、稍隆起之出血性丘疹,苔白腻,脉沉细数。证属外邪束表,湿热郁蒸,热迫血溢而致肌衄。治宜疏风清热,祛湿凉血。
?
?
?
处方:麻黄3克,连翘12克,杏仁、甘草、白藓皮、黄柏、赤芍各1O克,茵陈15克,紫草、赤小豆各30克,生姜5片,红枣12枚。煎服。服药3剂后紫癜略退,诸症亦减轻,关节疼痛仍在,照原方加防己、木通各1O克,续服3剂而愈。
?
按语: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寒热无汗,则湿热无外泄之路,郁蒸肌表,损伤阳络,而致肌衄。治宜外散表邪,内利湿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之相宜,果三投而愈。
?
?
?
?
?
?
?
?
【案例五】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
?
王忠民医案:孙姓,男,59岁,1980年2月2日就诊。夙病慢支12年。3日前不慎受凉后宿疾再作,发热恶寒,无汗而咳,头痛身重,喘不得平卧,胸闷气急,咳吐痰量多而粘,色微黄,纳呆恶心,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略数。闻心音轻远、律整。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底闻及湿性罗音和哮鸣音。体温38.7C。化验:白细胞18200/立方毫米,中性78%,淋巴16%,酸性29/5,单核4%。胸透:双肺纹理增强,轻度肺气肿。证属风寒犯肺,湿聚化热,肺失和降。
?
?
?
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9克,连翘1 2克,杏仁、炙桑白皮、甜葶苈各1 5克'赤小豆30克,甘草、生姜各6克,双花24克,陈皮l O克。水煎。分二次服。
?
进上方3剂症即缓解,咳吐减轻,已能平卧,痰渐少,水肿消失,气急亦明显好转,体温降至正常。宗前方增损复进5剂,咳嗽悉平。
?
按语:内有湿热,复感外邪,内外相合,闭阻于肺,致发咳嗽。故拟本方以外散寒邪,内清湿热。据王氏经验,运用本方应据其病位、轻重与久暂,决定剂量大小和加减。湿热在上,偏于清泄;在中'佐以理气;在下,重用利导。外邪不除者,加金银花、桂枝;痰湿阻肺地龙加地骨皮l0克,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泻白散意,又服2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月余,1年后寻访,哮喘未发。
?
?
?
?
?
?
?
?
【案例六】 哮喘
?
?
蒋昌福医案:吴某,男,16岁,198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幼时即患哮喘病,以往较轻,近年来,症状加重,每因受凉即发。发时呼吸迫促,胸闷喘咳,咳痰不畅,头部出汗,不能安卧。此次发作已经1周,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度发热恶风,喉间哮鸣,吸气困难,口干,纳食不香,脉象滑数,舌苔薄黄。此乃寒郁发热,痰热夹外邪阻塞息道,以致肺失宣肃,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宣肺祛痰清热。药用:麻黄8克,杏仁10克,连轺15克,赤小豆10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地龙3克。
?
上方连服2剂,痰畅,喘定咳减,右寸脉仍现滑大而数。原方去地龙加地骨皮10克,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泻白散之癔,又服二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一个月,一年后寻访,哮喘未发。
?
按语:运用本方,以表邪与湿热共存为要点。本案哮喘内有湿热,外受凉而发,与此病机相合,故以本方清宣利湿。盖湿热郁蒸肌表,气机被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免气机被遏,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防伤津化燥,惟以清宣为宜。此外,本案亦有痰热之征,故去生姜之温,加地龙以增清热平喘之力。
?
?
?
?
?
?
?
?
【案例七】 晨间喷嚏(过敏性鼻炎)
?
?
?蒋昌福医案:张某,女,27岁,1988年3月3日初诊。患者晨间喷嚏已经2年,每天早晨起床,即作喷嚏,连连十数声,甚至数十声,经本院五官科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多方医治疗效不佳,脉象平和,舌尖略红,苔薄黄,牙龈紫赤,患者曾因连续喷嚏,引起腹肌强烈收缩,致流产两胎。此乃邪热相争于肺窍,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薏苡仁,宣散肺部郁邪:
?
?
?
药用:麻黄5克,连轺15克,赤小豆1O克,桑白皮6克,杏仁8克,甘草3克,薏苡仁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服上方3剂,晨起喷嚏大减,继原方连服1周而痊愈,后改用玉屏风散巩固疗效,至今已半年未发。?
?
按语:邪热郁闭肺窍,作嚏不止,本方以辛宣开散为主,能助肺气开发,透窍达邪,是获其效。者,加前胡、白前;痰涎壅盛者,加苏子、甜葶苈等。
?
?
?
?
?
?
?
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皮肤病验案举隅?
?
?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75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导师马融教授根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组方寓意和异病同治的传统理论,临床灵活加减,拟定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用:麻黄6g,连翘15g,赤小豆15g,蒺藜15g,紫草15g,蝉蜕9g,白鲜皮15g,当归15g,地肤子15g,苦参10g,大青叶15g,桂枝10g,茯苓15g,蒲公英15g,天葵子15g,地丁15g,赤芍15g,甘草6g,党参15g。用于治疗小儿皮肤病,屡奏佳效。兹举验案如下。
?
1湿疹
?
? ? 案1李某,女,1岁7个月。2006年5月9日初诊。主诉:湿疹1年。患儿1年前始出现湿疹,于颈项、耳后、肘窝、腋窝、窝等皮肤皱折处出现皮疹,对称分布,色红,伴搔痒,受热后尤甚,痒甚时搔破流黄水。患儿情绪急躁,纳可,寐安,便调。查体:咽稍红,舌淡红苔白,指纹青。诊为湿疹,证属风湿热毒蕴结肌肤,法当疏风透邪、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予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日1剂,水煎100mL分次频服。服药4剂,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湿疹颜色变浅,颈部、腿部已基本消退,两臂稍痒,遇热痒甚,情绪好。纳可,便调。原方继服3剂,患儿皮疹消退,纳可,寐安,偶烦躁哭闹,予健身消导颗粒以善其后。
?
2急性荨麻疹
?
? ? 案2陈某,女,16岁。2006年3月7日初诊。主诉:皮疹10天。患儿于入院前10天因吃羊脑,复受凉而出现颜面部红色皮疹,伴搔痒,无发热,无鼻塞流涕,无吐泻,就诊于本市某医院,诊为“荨麻疹”,予西药治疗(具体不详)3天,无明显好转,遂予氟美松5mg肌注,口服强的松5mg,2次/d,治疗3天,患儿夜间皮疹搔痒加重。入院前3天转诊于另一医院,诊断同前,予VitC 0.5g,西咪替丁0.2g,地塞米松8mg静点,肌注苯海拉明20mg,治疗3天后,皮疹仍无明显好转,为求中医治疗,今就诊于本院儿科门诊,诊时证见颜面及全身红色皮疹,略高出皮肤,伴搔痒,无发热、咳嗽、吐泻及其他不适。查体:神清,精神反应好,查体合作,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无抵抗,咽充血,双侧扁桃体2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舌红苔黄,脉浮数。查血常规示:WBC 17.1×109/L,L 40.8%,G54.2%。诊为荨麻疹,证属风热蕴肤,法当疏风清热凉血,处方:金银花10g,连翘10g,防风10g,薄荷5g,生石膏20g,丹皮10g,当归10g,赤芍10g,厚朴10g,陈皮10g,桔梗10g,牛蒡子10g,蝉蜕5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大黄5g。水煎200mL分服,日1剂,分3次服。配合西药新天欣、西米替丁等对症处理。二诊(2006年3月9日):患儿近3日服药后,皮疹较前稍减轻,但仍有反复,以头面部及周身为主,伴搔痒。纳可,便调。舌红,苔白稍腻,脉滑。查体,咽稍红,两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软。今改为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厚朴10g。患儿服药2剂,皮疹消退,继服此方5剂巩固治疗,皮疹未再出现(西药治疗6天后停用)。随访1个月,未复发。
?
3慢性荨麻疹
?
? ? 案3由某,女,9岁。2005年11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皮疹3月余。患儿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皮疹,略高出皮肤,色红,搔痒,甚则融合成片。曾就诊于本市某医院,诊为“荨麻疹”,予西药口服及外涂(具体用药不详),治后皮疹消退,停药则复出现,症状较前更重。亦曾于外院口服中药,但疗效不著。为求进一步治疗,诊于本院。诊时证见患儿周身皮疹,以躯干部、面部为主,皮疹色红,高出皮面,甚则融合成片,伴搔痒,入夜甚。患儿无发热,无腹痛及吐泻,纳欠佳,二便调,寐欠安。查体:精神反应好,咽稍红,除皮疹外未见其他异常。舌红,苔白稍厚,脉滑数。诊为慢性荨麻疹,证属风湿热毒蕴结肌肤而致,法当解表透邪,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予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焦三仙30g。日1剂,水煎200mL分次频服。谨守此方,服药10剂,患儿皮疹及搔痒基本消失,纳可,便调,寐安。继以前方加减巩固治疗半月余,皮疹及搔痒完全消失,且无反复。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4体会
?
? ? 荨麻疹属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组织胺介质导致的皮肤黏膜之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所致的风团性损害或局限性真皮水肿。湿疹亦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一种皮肤疾病,临床常有轻重不等的搔痒、多种形态的皮肤损害、时有渗出、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毒之邪客于肌肤所致。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盛则痒”的特点与“风团性损害”、“搔痒”的临床表现是一致的;“湿性黏滞”、“湿盛则肿”的特点与本病真皮水肿的病理表现及临床时有渗出、反复发作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风”和“湿”是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此类疾病病位主要在肺脾,《内经》云:“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金匮要略》中有“邪气中经,则自痒而瘾疹”。肺主气,外合皮毛,为水之上源,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小儿具有“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肌肤脆弱、腠理疏松的生理特点,肺气壅闭,气机不利,气滞湿阻,湿气留连皮肤则皮病;或饮食不当,脾运失健,湿热内蕴,而肺失开阖,皮毛失宣,复感风邪,风湿热郁于皮毛肌腠之间,阻于经络,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营卫失和,气机失调,发为本病。
?
? ? 导师马融教授认为,其病机与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方寓意有共同之处,因此根据异病同治的传统理论,临床灵活加减,拟定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湿疹、荨麻疹,其组方特点有三:一是宣展肺气,发散外邪以和外:如方中用麻黄宣肺解表,透疹止痒为主药,桂枝可助麻黄增强解表散邪之力以和外;二是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以畅内:如方中以连翘味辛苦凉,清热解毒利湿,既能监制麻黄之悍,又能透发内在火热或清利湿热,配赤芍、赤小豆、紫草、苦参以清热凉血、清化湿热,合大青叶、蒲公英、天葵子、地丁以清热解毒,茯苓、党参、焦三仙健脾利湿化滞,诸药合用使湿、热、毒之邪得祛以畅内;三是疏风活血,调和营卫以通经脉:如方中蒺藜、白鲜皮、地肤子、蝉蜕助麻黄疏风止痒透疹,桂枝既可散外邪以和卫,又通行经脉,配当归养血活血,使营卫和调,气机通畅“,血活风自灭”。全方共奏疏风活血、清热解毒化湿、止痒透疹之功。如此则内外和畅,气机通畅,营卫调和,肌肤濡润丰满,外不得侵,则皮肤安康无患矣。药证合拍,故屡奏佳效。 收起阅读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病案举例
?
笔者运用本方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兹举本方治疗小儿荨麻疹验案一则如下。
?
徐某某,男,10岁。2010年2月10日就诊。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全身瘙痒,伴见片状红斑,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每当洗脸、洗澡后,所接触刺激的皮肤随即出现苍白的水肿样风疹块,边缘红晕清晰可见,入夜瘙痒尤甚,难以入眠,必须反复抓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予西药及养血祛风止痒中药口服(具体不详),疗效不明显。刻诊:头面、四肢及后背抓挠后立刻出现风疹块,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出汗较少,运动后身痒加重,但汗后痒减;晨起干呕,口气重,从2岁起即严重口干,欲饮冷食凉,吃饭、喝粥时亦需大量饮水,胃口极好,挑食,只吃荤食,不爱吃水果蔬菜,睡眠差,夜间痒醒;大便干燥,气味重,2~3日一行,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辨证:阳明热盛。治法:清热生津止痒。拟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炒山药30克,蝉蜕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
2月13日二诊:药后身痒轻微减轻,口干渴饮依旧,拟用《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45克,牛蒡子6克,通草10克,当归10克,生地25克,生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
?
2月20日三诊:患儿服第一剂药后2小时即面红、出汗、呕吐,后每天如此,患者坚持服完,电话复诊:胃纳大减,不欲食荤,饮水减少,身痒依旧,舌苔白厚腻微黄。拟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陈皮15克,制半夏10克,神曲15克,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
3月1日四诊:药后胃口好转,饮食增加,舌苔转薄白。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生麻黄4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厚片,红枣5枚(切开)。5剂,水煎服,日1剂。鼓励患者运动出汗。
?
3剂药后患者皮肤瘙痒及抓痕均有明显改善,后一直以本方为基本方进行调理,痒甚则加蝉蜕10克,胃纳少兼见舌苔厚腻则加半夏10克,苏叶10克。患者坚持服本方4月(后两月为一剂药分两天喝),皮肤瘙痒及风疹块消失,抓痕只遗留轻微痕迹,口干渴欲饮冷好转七成,睡眠正常,大便通畅,每日一行。鼓励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备数剂中药家中,瘙痒加重时临时服用,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
按:该患者病情极其顽固,可能与其长期荤食致使胃热炽盛有关。初诊时予白虎汤山药代粳米加蝉蜕清热祛风以试探,药后初见成效;鉴于初诊用大剂量石膏有效,遂于二诊时放胆改用白虎汤的变通方消风散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不料病轻药重,粗疏偾事,药后患者呕吐格拒不纳,可能与方中药物剂量过大,且苦寒败胃,中焦阳气受损,导致腐熟水谷功能下降有关;三诊时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补气,合保和丸健胃消食,消补兼施,胃气得复;四诊时吸取二诊教训,重新辨别方证,考虑到发作时风疹块的形态特征及皮肤划痕症阳性,且该患者出汗较少,汗后瘙痒减轻,认为中医辨证属表闭不开,兼有湿热不除,表里同病,胃热炽盛。《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湿邪在表的方剂有麻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加术汤等,至于具体选择哪一张方子则是辨方证的基本功。麻杏薏甘汤原文主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风湿袭表是其病机关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文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表有湿热是其病机关键;麻黄加术汤原文主治“湿家身烦疼”,表有风寒湿邪是其病机关键。综合比较分析,可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更适合该患者的病情,且方中麻黄开表闭,合杏仁、甘草成三拗汤开宣肺表,连翘清上焦表热,赤小豆利湿。药后病情缓解明显,嘱咐患者合理饮食食养善后。
?
来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03/07/18452_268975789.shtml 收起阅读 »
?
笔者运用本方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兹举本方治疗小儿荨麻疹验案一则如下。
?
徐某某,男,10岁。2010年2月10日就诊。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全身瘙痒,伴见片状红斑,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每当洗脸、洗澡后,所接触刺激的皮肤随即出现苍白的水肿样风疹块,边缘红晕清晰可见,入夜瘙痒尤甚,难以入眠,必须反复抓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予西药及养血祛风止痒中药口服(具体不详),疗效不明显。刻诊:头面、四肢及后背抓挠后立刻出现风疹块,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出汗较少,运动后身痒加重,但汗后痒减;晨起干呕,口气重,从2岁起即严重口干,欲饮冷食凉,吃饭、喝粥时亦需大量饮水,胃口极好,挑食,只吃荤食,不爱吃水果蔬菜,睡眠差,夜间痒醒;大便干燥,气味重,2~3日一行,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辨证:阳明热盛。治法:清热生津止痒。拟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炒山药30克,蝉蜕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
2月13日二诊:药后身痒轻微减轻,口干渴饮依旧,拟用《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45克,牛蒡子6克,通草10克,当归10克,生地25克,生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
?
2月20日三诊:患儿服第一剂药后2小时即面红、出汗、呕吐,后每天如此,患者坚持服完,电话复诊:胃纳大减,不欲食荤,饮水减少,身痒依旧,舌苔白厚腻微黄。拟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陈皮15克,制半夏10克,神曲15克,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
3月1日四诊:药后胃口好转,饮食增加,舌苔转薄白。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生麻黄4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厚片,红枣5枚(切开)。5剂,水煎服,日1剂。鼓励患者运动出汗。
?
3剂药后患者皮肤瘙痒及抓痕均有明显改善,后一直以本方为基本方进行调理,痒甚则加蝉蜕10克,胃纳少兼见舌苔厚腻则加半夏10克,苏叶10克。患者坚持服本方4月(后两月为一剂药分两天喝),皮肤瘙痒及风疹块消失,抓痕只遗留轻微痕迹,口干渴欲饮冷好转七成,睡眠正常,大便通畅,每日一行。鼓励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备数剂中药家中,瘙痒加重时临时服用,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
按:该患者病情极其顽固,可能与其长期荤食致使胃热炽盛有关。初诊时予白虎汤山药代粳米加蝉蜕清热祛风以试探,药后初见成效;鉴于初诊用大剂量石膏有效,遂于二诊时放胆改用白虎汤的变通方消风散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不料病轻药重,粗疏偾事,药后患者呕吐格拒不纳,可能与方中药物剂量过大,且苦寒败胃,中焦阳气受损,导致腐熟水谷功能下降有关;三诊时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补气,合保和丸健胃消食,消补兼施,胃气得复;四诊时吸取二诊教训,重新辨别方证,考虑到发作时风疹块的形态特征及皮肤划痕症阳性,且该患者出汗较少,汗后瘙痒减轻,认为中医辨证属表闭不开,兼有湿热不除,表里同病,胃热炽盛。《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湿邪在表的方剂有麻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加术汤等,至于具体选择哪一张方子则是辨方证的基本功。麻杏薏甘汤原文主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风湿袭表是其病机关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文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表有湿热是其病机关键;麻黄加术汤原文主治“湿家身烦疼”,表有风寒湿邪是其病机关键。综合比较分析,可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更适合该患者的病情,且方中麻黄开表闭,合杏仁、甘草成三拗汤开宣肺表,连翘清上焦表热,赤小豆利湿。药后病情缓解明显,嘱咐患者合理饮食食养善后。
?
来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03/07/18452_268975789.shtml 收起阅读 »